论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现代内涵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现代内涵(精选9篇)

论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现代内涵 篇1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马维林 214437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在理论上要深刻理解教育的价值,在实践上要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具有世界意识和全球视野,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教育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因此,以人本文的师德建设要以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主要内涵。

关键词:以人为本 师德建设 全面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由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教师劳动的价值体现在开启心智和塑造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联系着整个社会,关系到国家、民族和人类的未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师德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正在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是,传统观点认为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主要从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工作态度、人格修养等层面机械孤立地加以理解,缺乏符合时代特点的深层的全面的把握。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赋予师德新崭新的时代意蕴。

一、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界定

以人为本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然这样,要想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要求构成社会最基本因素的人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以人为本的师德核心内容是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在实践中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全体学生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必须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素质的生成与提高,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师德关键是教师,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关键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关心教师,培养教师,以教师的全面发展为本。

二、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

1、在理念层面上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正确认识教育的价值所在是进行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前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因素在新课程理念实施中无疑具有最重要的价值。一个教师对教育有着怎样的认识,就会有着怎样的教育行为。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民主和生态课堂的构建,也要求对学生评价制度进行改革,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懂得欣赏和悦纳学生,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能再将学生的进步狭隘地理解为考试的分数;教师必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未来。既要考虑所教的学生有部分能成为社会的精英人才,又要兼顾大部分学生将成为社会的普通劳动者。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用学校教育,让学生具有基本的道德、坚强的意志、健康的人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在社会上积极进取,自食其力的同时努力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尽义务、做贡献,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价值。可见,只有教师真正理解了教育的价值,具有以人为本的师德素养并内化为自己教育价值的一部分,才能进而外化为教育行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2、在实践层面上让教师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是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爱因斯坦提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 可见,在爱因斯坦看来,“人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对于这样的目标教师仅仅具有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从师德层面来说,教师要全面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知识、情感、价值观、心理和健康等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教师要善于创新教育手段,通过班级体的建设、社区实践等德育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为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的和谐生命个体。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完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去追求高尚的精神生命和生命的社会价值;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让他们的生命得到涵养、人生价值得到提升,生命意义不断升华。以人文本的师德建设就是要让教师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在教育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

3、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还要求教师具有世界意识和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命运的情怀。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教育也要面对现实世界,让学生正确认识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在充满时代感的关怀中体现出以人为本。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具有世界意识和世界眼光,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做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要懂得欣赏不同民族的文明和文化,并具有在世界文明中认识中华文明的能力,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要关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关注人类共同的环境等等。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全球视野,具有关注人类命运的情怀,才能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让学生具有世界意识和关注人类未来的情怀。

因此,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以“人类之人”为本,具有世界意识和世界眼光,热爱和平,关注人类的发展和共同的未来。如让学生理解世界彼此联系的现象以及资本主义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让学生透过历史更理性地认识世界。再比如化学课或者生物课,要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环境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4、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归宿。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被教育对象——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目标的统摄下,我们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学生的发展上,而忽视了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在不同的层面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成长”[2]。没有个体的、具体的教师作为独立、完整、和谐的进步单元,教育的全面进步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教师的自身发展完善,没有教师素质的普遍提高,没有教师符合时代内涵的教育理念,没有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教育工作的热情,教育的以人为本只能是一句空话。

进行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仅仅靠教师自身是不够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在师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创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氛围,营造学习型的校园文化环境,为教师的个人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要关注教师的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统一,将学校的发展目标转化为教师的共识,将教师的个体价值融入到学校事业的发展中。要调动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地为教师的学习、进修、提高创造条件。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除了管理者具备以人为本师德建设理念外,还需要开展必要的师德校本培训,需要改变传统的师德评价标准等等。

三、结语

教育是关乎人类未来,教育是人类追求自身发展的创造性活动,寄托着人类的理想。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关系到教育的兴衰和成败,关系到国家、民族和人类的未来。教育必须让人人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这是生命存在本身的自然要求,也是人求取完美存在的目的性追求。进行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必须科学深刻把握以人为本的师德的内涵,构建起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体系,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自我实现,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充分发展。参考文献:

[1](美)爱因斯坦.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A].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C].商务印书馆.1979:310 [2]曾国华.李烈:用爱诠释教育的女校长[A].张彦春、朱寅年主编.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6。

作者:马维林,1975,男,硕士,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一级教师,多年教师管理工作经历,主要从事历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邮编:214400,联系方式:***。

论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现代内涵 篇2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生态危机的凸现, 人们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生态林业概念, 后又逐渐演化为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然而, 到目前为止, 现代林业这个概念, 还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和正确理解, 业外人士往往错误将“现代林业”当作“现代化”林业。业内人士也有不少人将“现代林业”抽象化, 使“现代林业”远离社会, 脱离实际, 严重影响了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

目前,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受到时空前关注。党中央做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把林业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赋予林业一系列新的重大使命, 为发展现代林业提供了新的难得机遇。但仅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2 现代林业

国内较早对现代林业的定义是: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 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 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 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随着“现代林学”的发展, 对森林的认识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 现代林业可归纳为: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 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 实现社会高度文明, 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 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把现代林业定义为:现代林业是科学发展的林业, 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是体现现代社会主要特征, 具有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 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 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

2.1 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

2.1.1 现代林业是高效的林业

就是林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林地利用率、林地生产力明显提高, 森林结构和质量得到充分改善, 功能和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林业。未来几年, 要努力实现建设高效型林业的目标, 必须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 增强森林的功能;必须大力推进林业管理体制改革, 盘活林业资产, 为林业增添生机与活力;必须统筹科技、管理、机制等因素, 提高投入产出比, 提高林业发展效益。

2.1.2 现代林业是节约的林业

就是充分体现节约优先原则, 开发与节约并重, 林地和木材等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林业产业链条充分延长, 循环经济充分发展, 行政成本有效降低的林业。由于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不足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森林资源, 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1/8, 短缺状况更为突出。发展节约林业, 必须坚持开发节约并重, 节约优先;必须完善资源节约管理体系, 创新资源节约机制, 努力节约资源能源;必须强化节约意识, 鼓励节约消费模式, 加快发展林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步伐, 推进无纸化办公、网络化办公, 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2.1.3 现代林业是法治的林业

就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林业上得到全面贯彻, 具有完备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高效的林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和健全的林业普法教育体系, 把林业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为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的林业。建设法治林业, 必须坚持良性准则, 做到预防为主;必须树立民本观念, 为民执法, 执法为民, 始终坚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中心来开展工作;必须弘扬依法治林, 制定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 快速实现森林资源增加;必须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提高执法水平, 做到有法可依, 紧紧抓住森林经营这个关键, 加强低产林的改选和管理。

2.2 现代林业的内涵

2.2.1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 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 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 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 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 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 开展森林经营活动, 通过各种措施, 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 增加林地养分补充, 增加对系统的投入, 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 形成高级有序循环, 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

2.2.2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 实现“清洁生产”。实现林业“清洁生产”, 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 达到削减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 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 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 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a.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 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b.建立废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 确保环境卫生安全。c.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 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d.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2.2.3 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 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a.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b.营造高产能源林, 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 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c.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 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d.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2.2.4 现代林业的经营之路

除了坚持生态建设之外, 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 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 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二是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 强化领导林业意识, 提高全民林业观念, 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 合理分配资源, 按需生产, 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

三是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 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 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 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 使它们有机结合, 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

2.2.5 现代林业内涵的结束语

论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现代内涵 篇3

实施人才战略坚持四个突出

早在2010年,该行就将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融入到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中,做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抓好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业务修养”的学习,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创建学习型企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突出抓好对职工职业规划指导,为青年职工提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建议等咨询服务,积极鼓励职工参加与农商行业务相关的社会职业资格认证,岗位资格培训考试,提高职工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三是突出抓好对职工的后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改善职工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职工队伍的文化知识素质。在日常工作中举办传统和现代文化知识讲座、为职工订阅书刊杂志和举办技能培训,为职工开辟一条提升员综合素养通道。四是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一线职工的现场实际操作技能。为帮助新入行员工成长,该行还通过“拜师结对”形式,安排一名优秀员工为“老师”,对新员工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现场非现场培训,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使新职工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新岗位。

开展劳动竞赛激发工作激情

该行为了激发干部职工劳动激情,深入开展“五强、五比、五提升”劳动竞赛活动:一是强学习、比素质,提升工作能力。该行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把加强学习作为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着力提升工作能力。二是强规范、比党性,提升精神境界。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意识,广泛开展“维护党纪、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增强党性修养。教育党员干部和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确保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三是强责任、比贡献,提升履职能力。教育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岗位作为成就事业的平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四是强责任、比干劲,提升工作业绩。教育干部职工确立“上下一盘棋”大局观念,既要根据岗位分工尽职履职,又要做到分工不分家,互相补位不缺位。另外,建立部室工作目标考评制度,用机制激发干部员工工作热情,用落实光大干部职工敢于担当精神,挖掘干部职工工作“潜能”。五是强服务、比作风,提升行业形象。推行“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相送”的热诚服务理念,在对外服务中,提倡和要求干部职工做到自警、自醒、自律、自励,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风气的侵蚀,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善谋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

注重道德建设规范服务文化

服务是一种品位、一种礼仪、一种文化,而优质的服务是社会的广泛需求,只有将服务作为一种文化来建设,才能使优质服务工作长兴不衰。为此该行把构建规范的服务文化做为职工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并以诚信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着力在全行建设高质、高水平的服务文化。一是以“一高、两严、一恒”(即:“营业人员整体素质要高,严格要求、严格治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为目标,深入持久地开展“泗阳农商行规范化服务达标竞赛”活动。该行在试点的基础上,从2014年5月开始就对31家网点开展标杆网点转型,加强对网点硬件和软件的规范化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的业务环境,并通过搭建厅堂营销服务流程,规范大堂经理、柜员和客户经理的工作流程,提升各岗位协同营销技能。同时在转型中,实施第三方跟踪检测和按月召开网点固化通报会的方式,强加监督检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提升网点现场文明优质服务能力和优质服务水平。在网点转型固化的基础上,该行又开展网点服务营销转型项目PK赛,分别从晨会演练、案例分享、厅堂与外拓营销、单位存贷业绩四个方面入手,实现网点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礼仪规范化、营销技能专业化,全面提升该行整体服务品质和营销能力,打造专业化、品质化、优质化品牌银行。去年,该行有20名同志分别被授予“服务明星”和“十佳爱岗敬业职工”称号。与此同时,该行还通过践行“社会承诺制”、公开客户投诉电话、定期召开客户座谈会等形式,切实解决了整个行业在文明言行、服务质量、服务收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立了行风建设警示台,贯彻落实行风建设预警制度等具体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行风评议连续四年在全县公共事业服务类行业排名前列。

典型是一面旗帜,是一种精神力量。近年来,该行十分注重发挥先进典型对职工的示范引导作用。为了营造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氛围,该行还认真从一线职工中抓好各级劳模的选树和集体荣誉创建工作。该行先后被中华妇女联合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巾帼文明岗”、“模范职工之家。”先后有一名同志荣获江苏省“敬业奉献模范”、一人荣获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和“江苏好人”、一人荣获江苏省“优秀工会干部”、二人被授予宿迁市“劳动模范”、两人荣获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一人荣获宿迁市“十大优秀青年”、一人荣获宿迁市“优秀兵妈妈”称号,这些先进模范人物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体现了该行职工“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也折射出该行“品质生活、品牌银行”精神风貌。

论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现代内涵 篇4

摘要: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大趋势,也是高校教学管理的灵魂。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现代大学教学管理中起着根本指导思想的作用,是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发展的基础,高校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本文通过分析西方管理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论述了现代大学教学管理中必须注重以人为本,从而实现师生全面而充满个性化的发展,最 终实现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以人文本;现代大学;高校教学管理;理念

管理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其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实践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对以人为本的现代大学教学管理理论开展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从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正是因为对这方面研究的不够,所以导致了在实践中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还是比较滞后,没有把以人文本的理念真正的融入到管理的各方面。在现代大学中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从根本上说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从而实现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共同发展。

一、以人为本管理以及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的涵义

对“以人为本”这个词的概念界定有许多种,其中对于“以人为本”的“人”的涵义的理解,当前主要有两种观点:(1)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指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2)以人为本的“人”是指社会全体人员或所有个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人”为本。此外,对“以人文本”中“本”的科学内涵,当前学术理论界也有不同认识。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1)“本”只是一种价值观,主要涉及人的利益和价值标准,并不回答世界观问题;(2)它不只是一种价值观,同时还具有世界观的意义。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指任何管理都要以人为中心,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好人际关系,满足人的需要,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中外管理思想史》,王德清)。

如上所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实践就是人本原理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它是指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中如何看待人以及如何按照人的本性及其发展规律去实施的管理,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教学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各种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师生,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师生个人目标而进行的管理。

二、以人为本是西方现代管理的趋势和灵魂

在管理系统中,人这个要素的变化,可以表征管理系统的演变方向及其发展趋势。从人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将西方国家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演进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即将人当作“工具人”的前管理学阶段、将人当做“经济人”的早期管理学阶段和“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学阶段。前管理学阶段存在的时间范围,大体是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以前的漫长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漠视人在管理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将人同其他物理性要素等同对待,将人当作“工具人”。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模式,一种是史前时期公共事务的管理,另一种是国家管理。在史前时期,管理主要是以公共事务的管理为主,生产领域的管理只是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来进行。除了生产力低下,仅从母系制管理体制向父系制管理体制的转变就可以看出,从管理组织制度上,存在着一部

分人受重视,而另一部分人不受重视。因此,从根本上讲,史前公共事务管理,在本质上不具有人本管理的属性,是一种“野蛮管理”。随着国家的出现,国家管理便担负起管理社会的职能。国家管理需要对阶级对立情绪加以控制,以“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之内”。这种控制和保持实际上就是管理,当阶级冲突发展到外部对抗的情况下,国家的管理往往采取专制的、镇压的形式,这是,国家管理带有更大程度上的专制性、残酷性和非人道性。因此,国家管理也不能称之为“人本管理”。但是,社会总是进步的。从史前时期到国家管理的人类社会,总的说来,在个方面都是相当进步的,这是客观事实。到了早期管理学阶段,也就是以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为标志,管理方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管理主要还是政府管理,在探索政府管理科学化方面,出现了两个典型的模式,一个是“分权—社会契约论”和“科层组织模型论”。“分权—社会契约论”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在政府管理设计方面的重要理论依据,它是从“人性恶”以及“自私自利”的基本假设出发,目的在于遏制掌握权力的人的自私和恶的本性,以更加公平、更加公正的形式、去满足或实现广大民众百姓的所谓的“另一种类型的私欲。”最早提出“分权”思想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这一模式的代表人物有波里比阿、孟德斯鸠以及卢梭等。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基本上是按照以人性恶的基础的分权制和社会契约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另一种模式—“科层组织模型论”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在政府管理设计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管理理论,亦称理想官僚模型,其创立者是马克思·韦伯。这一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组织体系内的规则和纪律,完全以理性法则为指导,而不能以个人的情绪或变迁而发生变化;凡是组织需要录入人员,一律需经公开考试,合格者方能任用;并按专业分工固定其职位,不得任意变换。这两种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人当做“经济人”,但是,不难看出这一时期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开始重视到人的因素。与“工具人”相比,这是一个大的历史进步。而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标志着西方管理理论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是以往管理理论成果的继续和发展。梅奥的“霍桑试验”更是推动了“人本化”的管理的大发展,他强调管理中,尊重包括基层工人在内的所有人,将每一个人当人看待,并把人力资源作为管理系统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要素,从而从重物的管理转向重人的管理。这是管理科学的第二个里程碑。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以来,对各国的管理实践都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主要包括:促进企业追求管理方式的创新,特别是参与性管理有效缓解了劳资之间的矛盾;重视人才管理与培训;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等。以人为本的管理正是现代管理的灵魂。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管理的灵魂和趋势,而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独有的哲学思维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民族传统管理,走出了与西方管理截然不同的道路。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和现实中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本主义哲学,并初步建立起了以爱人贵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学。儒学以“爱人贵民”为特色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这比西欧在文艺复兴时才发现“人”,才充分地重视、并系统地研究“人”的问题,要早一千多年的时间。首先儒家学说人是宇宙的中心。《礼记·礼运》篇说:“人者,天地之心也。”既然人是宇宙的中心,那么人就是价值的尺度。儒家学说十分重视人,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

《尚书·泰誓》篇说:“惟人为万物之灵。”在儒学思想家看来,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主要是因为:第一,人能群。人之所以能“群”,原因在于人类能够“分”。这里的“分”,兼指分工和名分,即人们之间不同的社会分工和人们在其所属群体中不同的等级名分。第二,人有智慧。人是有思想、有理性、有是非羞耻之心的社会灵物。儒学思想家把人的这一规定性称之为“知”、“智”、“哲”等。知和哲皆可解读为“智”。所以,三者基本同义。人获得智有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备好“器”;其次,要获得智必须勤奋好学,持之以恒;最后,要获得智还要养一种浩然之气。“民为贵”的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民贵君轻;第二,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三,爱民,利民,富民;第四,察民性,顺民情;第五,取信于民。所以,就现代管理而言,儒家思想给人的有益启迪是,管理不能见物不见人,而应当关心人、重视人、尊重人;现代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不难发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是西方国家管理思想的灵魂,而且在我国古代早有萌芽。西方国家在经历了“工具人”、“经济人”以后,已经走上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之路。而以人为本的理念虽在中国早有萌芽,但是在现代管理中这一理念并没有十分受到重视。反思西方国家的人本理念与儒学的人本思想其实是存在重大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社会本位上,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而儒学文化则以群体为本;两种特点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不难看出儒学文化的以人为本思想更容易造成见群体不见人;二是在道德心理上,西方文化主要表现为所谓“罪感取向,”而儒学文化则主要表现为所谓“耻感取向。”虽然罪感取向来源于宗教,是一种外在的因素,但是在近、现代的西方文化中,“罪恶感”则成为一种内生变量,主要来自于个人的主观判断;而儒学在群体本位下产生了“耻感取向”,羞耻感来源于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反映。这两种本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也有其缺陷,我们应该吸收西方人本观中合理之处,推动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我国的发展。

四、现代大学中的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和灵魂,也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提倡的,与我们的思想文化一脉相承。因此,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以“以人为本”为根本立足点。现代大学最根本的任要务是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把这一理念与学校的战略目标相结合。要树立大学全体成员一致性的理念,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融入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

1.大学的管理制度和机制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现代大学不再是从前所说的“象牙塔”,它与我们的生活,与市场紧密联系 在一起,受到市场的影响。因此,现代大学在管理方面也应该向现代企业看齐,提高管理的效率,更好的促进大学的发展。大学的管理应该是一种科学规范的管理,而以人为本的大学管理理念的落实则离不开制度与机制的支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应该成为现代大学管理最大的特色之一。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保障学校管理有序、科学的进行,保障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强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是指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条件。校园文化环境包括校园的物质环境和校园的精神环境两部分。所以,想要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环境必须从物质和精神这两部分着手。物质方面主要是指校容,如建筑物的布局,室外的绿化,室内的整洁大方等。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的图书馆文化,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图书馆是直接为师生服务的场所之一,也最能体现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所以,近年来,很所大学都加大了对图书馆建设的力度,做到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校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传统习俗,校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文化品位等,精神环境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存在于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一种隐性的力量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众所周知,在现代大学中,BBS已经成为校园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北京大学的北大未名,南京大学的小百合等。通过BBS上的论坛,就可以反映出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校园文化。所以,学校应加强对精神文化的建设。

(二)重视教育中人的作用

1.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大学存在的依据,是学校的生存之本,没有了大学生就不需要教师,不需要各种设备和设施,不需要各种管理与服务,大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再者,现代大学的发展日益受到了市场的影响,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将学生的需求与利益放在首位,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才能受到学生的青睐,从而获得大学的长足发展。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通识教育课程则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让学生摆脱专业思维的束缚,获得长远的发展,学会学习,很多高校都效仿美国哈佛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以学生为本。

而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要以学生为本改革其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为学生成才搭建广阔的舞台。

2.以教师为本

教师是学校任务的主要实施者,直接与学生接触,是学校的重要资源。要全落实以人为本,最终还是要依靠教师,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所以,学校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做到以教师为本,而要做到以教师为本,首先教师要自爱、自尊、自重、自律,做到为人师表。再者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教师尊重与关爱。因此,可以从精神与物质两方面来考虑。物质上,必须提高教师的收入,这是教师生存发展的前提。只有解决了教师生活上的基本需求,教师才能无后顾之忧,专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让学生享受优质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大学的满意度,把大学教育质量建立在较高的学术水平基础上。

(三)树立“学术自由”之风

“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根基。现代大学的三个基本职能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现代大学的本质是传递、应用、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现代大学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必须抓住“学术自由”这一大学的根基。学术自由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其含义是要允许每门学科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发展,以促进该学科的自由进步。对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观点兼容并蓄,百家争鸣,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灵魂与趋势,也是现代大学获得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把其落实到学校管理的各方各面,这样才能建设充满生机

和活力的现代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绍学.以人为本—儒学爱民与现代管理的核心[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

版社,1998

[2] 王德清.中外管理思想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3] 姚利民.论大学教育以人为本[J].现代大学教育,2005

[4] 朱晓刚.以人为本—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的解读[J].民办教育研

究,2005

[5] 邓义桂.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理论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

[6] 苏鹏.提倡“以人为本”应避免的几个误区[J].先政治学院学报,2005

[7] 彭跃农.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J].长沙大学学报,2008

[8] 吴卿艳.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管理理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

[9] 侯艳萍.现代大学“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探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

论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现代内涵 篇5

一、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建设与管理的直接依据。

(一)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规划关系各行各业,影响千家万户,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起着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重大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作用,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一个城市能否建设的好,管理的好,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只有这样,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才能依据规划科学的、有序的进行。否则,建设的管理就在很大程度上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城市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二)自觉依据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城市规划有一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趋于科学、合理、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有一个对城市规划权威性、重要性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换言之,也就是如何自觉依据规划来进行建设和管理。这些年来,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我国的城市建设近十年来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也出现了一些败笔,如一些城市或是拆毁了具有历史风貌的区域,或是在风貌保护区新建了一些现代高层建筑。一个城市要发展好、建设好、管理好,首先要规划好。所谓规划是“龙头”,就是讲规划要先行。这样城市的发展、建设、管理才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才能避免盲目性,甚至破坏性。规划已经一定程序确定,就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不能由于长官意志或地区(部门)利益而随变更。规划必须高起点,才适应和满足城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以科学的规划减少建设的失误。规划要体现超前性、科学性、特色化、历史变化等,努力克服“千城一面”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城市展速度的快慢,城市建设和管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取于城市规划是否高起点,具有超前性、科学性、特色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建设与管理是否严格依据规划的要求,科学有序的进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建设是城市发展和基础,是规划和管理的具体实施和前提条件

城市规划制定出来以后,如何使贯彻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就成为突出问题。成功的城市建设应该是科学与艺术、人工与自然完善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要达到这种境界关键在于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来具有实施各项城市建设项目,使规划逐步付诸实施。城市建设的不断进行,为城市的高效能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客观对象,使之“有的放矢”的起到保障各项建设项目维持良好的状态或形象的作用。

(一)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首先,根据规划的部署,政府有计地组织能源、交通运输、通讯、地下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产和市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其他物质设施建设的基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也就奠定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大格局,并为陆续城市开发创造了条件。其次,根据规划新确定的空间开发步骤,政府集中地组织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对于城市的行政中心、商业区、方化旅游区、科教园区、城市出入口等关系城市形象的重要地区,要精心筹建。这样,既能有效地保证城市建设的整体协调和高水准,又能迅速形成开发气势,强化集聚效应,吸引更多投资。再次,根据规划新确定的原则及控制指标,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法规,引导投资方向,规范建设行为,把城市建设纳入统一有序的依法管理的轨道。上述三个方面,一为构筑基本框架,二为集中开发,三为规范秩序,有利于城市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沿着规划新确定的方向健康发展。如果城市建设偏离规划的轨道,即使规划再好,也总是有建设单位对规划的要求不屑一顾,各行其是,结果各种“建设性破坏”层出不穷:野蛮的摧残城市珍贵的历史文物,愚昧的糟蹋城市优美的生态环境,粗暴地损害城市和谐的整体形象。综上所述,没有规划的高起点,就没有建设的高标准;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如果贯彻不力,城市建设就会失控,城市管理只能是低效能的。

(二)城市建设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布局日趋合理,较好地体现了城市规划的要求,既显示出现代化城市的气派,又保持了红瓦绿树的历史风貌,逐步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客观对象。

三、管理是城市发展的保障,是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城市管理的优劣对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城市管

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每天人们以城市为载体,进行着学习、工作、休闲。城市每天不间断地进行着人流、物流、信息流。如何使这些活动规范有序的进行,特别是如何使城市规划与建设达到和保持预期的效果,高性能的城市管理是重要的保障和手段。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说的是建设重要,管理更重要;建设难,管理更难。广义上的城市管理是指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社区管理等。狭义上的城市管理是指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的管理。本文所阐述的主要是狭义上的城市管理。从全国范围看,城市建设只要有规划,有资金,建起来并不难。但对建设好的一些项目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效果的优劣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观原因主要是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队伍、管理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客观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文明程度、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制约。上面讲过,城市管理是一个过程,反复性的特点十分明显,难度比规划和建设更大一些。比如,许多城市存在着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吐乱扔等现象,使一些区域脏乱差。政府组织力量清理后,但很快就回潮,形成治理---回潮---再治理----再回潮的恶性循环。

(二)城市的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搞好城市管理工作。上述现实,使城市的政府在加强规划和建设的同时,对城市的管理倾注了更多的精力。以济南市为例,在建设这座美丽城市的同时,也正在用崭新的理念来管理这座城市。首先建立了一个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市、区、街三级管理体制:市有城管办及城管监察总队,区有城管委及城管监察大队,街道有城管科及城管监察员。其次,在城市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改革:在居民小区实行物业管理;集贸市场实施“退路进厅”,实行新的垃圾收运方式,取消了街头垃圾方箱;实行了城市绿化亮灯工程;拆除了上百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使全市城市管理上了一个新的水平,通过开展优秀卫生城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文明程度大为增强,为城市管理遵守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样就为全面实施好xx批准的济南市新一轮城市规划,进一步搞好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整体上维护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

论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现代内涵 篇6

职业教育进入了稳定规模、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服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能力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求学校要与时俱进采用现代教育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要求。据了解,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信息化技术尤为重要,因为在职业教育的实训和实习环节,一些专业由于实训设备昂贵、经费限制难以一时开展真刀实枪上机操作,而通过软件的仿真模拟操作则一样可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我校将逐步建成以网络平台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加快培养适应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要求的师资和管理队伍,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下的课程改革体系。其中,今年我教研组有三个代表队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通过展示成果,交流经验,培训提升,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使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渗透到教育教学、培训、实习、实训及管理等各个环节。

本次大赛设置了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信息化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等三个竞赛项目。其中,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项目重点考核教师根据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虚拟仿真系统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项目重点考核教师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对一门课程进行整体网络课程进行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能力。

论现代化医院的概念与内涵 篇7

关键词:现代化医院,现代化概念,医院内涵

现代化医院是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同样, 对医院现代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中。探讨现代化医院的概念, 应首先了解“现代化”的含义。因为现代化医院不但是现代化社会的组成部分, 而且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1 现代化含义

1.1 现代化定义

2 0世纪3 0年代, 现代化大潮席卷全球, 人类文明走向新的辉煌。现代化不仅家喻户晓, 而且成为奋斗目标, “现代化”一词也开始出现在我国报刊上。但什么是现代化, 迄今尚无统一定义。“现代化” (Modernization) 在英语中是modernize的名词形式, 产生于1770年, 意为to make modern, 即“使成为现代化的”之意。由此推论, “现代化”具有两个基本含义: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的;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1]。

1.2 现代化内涵

目前普遍接受的现代化概念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指发达国家16世纪 (大约公元1500年)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二是指发展中国家在不同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1]。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 人类文明的发展没有止境, 而且发展速度日益加快, 所以现代化既是进步, 也是选择, 更是淘汰。现代化是一个发展过程, 包括出现新现象, 选择先进的, 淘汰落后的。创新-选择-淘汰, 构成现代化3个音符, 它们不断地组合, 形成发展大合唱。这种发展性淘汰, 就像生物进化,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2]。

2 现代化医院的概念及时代意义

2.1 现代化医院概念的定义

什么是现代化医院, 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有认为是高度智能化的, 有认为是高度信息化的, 也有认为主要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运作的医院[3];还有的概括为:管理水平高、诊断水平高、治疗水平高, 有现代化的人才、现代化的建筑与设备、现代化的实验室与科研成果, 并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与著作等“三高”、“四有”的医院[4]或四个一流 (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 的医院[5]。不难看出, 这些定义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对现代化医院进行了描述。

现代化医院的概念应定义为: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同步, 以当代前沿科学技术为平台, 以“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为核心理念, 向人民群众提供现代化医疗技术与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就是说, 现代化医院概念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性, 应不断与当前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应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并具有现代化医疗技术水平的高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医疗机构。

2.2 现代化医院概念的时代意义

当前,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根本要求的提出与执政理念的不断深化, “关注民生”已成为党和国家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以落实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 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为着力点的新医改的不断深化, 为我国现代化医院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深入探讨现代化医院的概念不但是创建现代化医院必需明确的前提, 而且也是制定现代化医院标准与评价体系的依据。

3 现代化医院的内涵

现阶段, 现代化医院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医疗技术精细化、医院设备现代化、医院管理科学化、医疗服务人性化、绿色建筑智能化、信息网络数字化、人才优势多元化与医院文化人本化等8个方面[6]。

3.1 医疗技术精细化——现代化医院的核心内涵

现代化医疗技术是以现代科技进步为基础, 多学科综合发展为支撑, 其特征之一是医疗技术的高度专业化或精细化。所谓精细化是指现代医学已向微观层次, 分子水平乃至亚分子水平进展。可以说, 在什么层次揭示生命的奥秘和研究疾病的机理, 已是评价医学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 医疗技术精细化是现代化医疗技术高度专业化特征之一。但是, 临床医学面临的是病人, 是一个极其繁杂、高度统一的生命体, 临床医学最大的特点是协同与协作。所以, 在“以病人为中心”核心理念的统领下, 现代化医院将在医疗技术专业化、精细化基础上, 组建各种专业中心。例如心脏中心:设有心血管内外科、介入导管室等;妇儿中心:设有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计划生育科等;影像中心:设有放射、超声、电生理、病理等。这种专业学科中心的建立, 不但可以为患者提供现代化、高水平、便捷有效的多专业联合诊断与治疗方法, 而且对临床各专业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也起到了促进与协调作用。显然, 现代化医疗技术不但构成了现代化医院的核心内涵, 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之源。

3.2 医院设备现代化——现代化医院的物质基础

医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科学, 它伴随着各领域科学技术的综合发展而不断提高。现代化医疗技术不仅仅依赖于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创新思维, 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靠实验手段和设备条件。

现代化医院设备主要是指融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 设计更加人性化, 技术更加智能化, 性能更加先进, 功能更加完善, 检测更加快捷的医疗设备。它不仅是现代化医院的组成要素, 而且是推动医疗科技发展的巨大力量。目前, 现代化医疗设备科技含量高, 设备更新快, 并向精密化、智能化、多功能、无创伤与人性化方向发展。但是, 医疗设备现代化不等于所有医疗设备都要最先进的进口设备, 而是要遵循基础设备配套齐全;专科设备与技术发展相适应;大型设备与功能任务相协调, 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引进的医疗设备既要体现现代科技成果, 具有时代先进性, 同时又能为区域内人群消费能力所承受, 体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现代化医院特征。

3.3 医院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医院的关键要素

现代化科学技术只有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 才能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医院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现代化。其中, 管理理念现代化是其核心。只有确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才有可能实现医院管理现代化。首先应强调“人性化”管理理念与“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思想, 明确现代化医院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与公益性的社会定位;二是要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目标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医院规章制度与技术质量标准, 强化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建立医疗质量评估体系;三是要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数字化建设水平的高低, 是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也是实现医院科学化管理的必备条件。

3.4 医疗服务人性化——现代化医院的核心理念

人性化医疗服务的实质就是把“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贯穿于每项医疗服务全过程之中。尊重、理解、关爱病人, 尽量满足病人的各项需求, 是医疗服务人性化的主要内涵。

首先是尊重病人人格。医务人员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 真诚地尊重病人, 由衷地同情病人。医生巡视病房就像亲友探视一样与病人沟通, 观察病情和了解病人的情绪, 同时也应非常礼貌地问候家属, 求得配合并建立医患沟通长效机制。二是尊重病人权力。任何一项医疗处置, 都要事先向病人做解释, 处处体现出对病人的关爱与尊重患者权力, 包括平等医疗权、疾病认识权、各项操作知情同意权等。三是尊重病人隐私。无论是病区病人一览牌, 还是病房的床头卡, 都只有病人的名字, 而没有病人所患的疾病等。病人患什么疾病和疾病的严重性, 应作为病人隐私受到保护……。细节决定成败, 只有从这些简单、具体的细节做起, 才能体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3.5 绿色建筑智能化——现代化医院的必然趋势

绿色医院建筑的基本涵义是, 在医院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确保功能、优化流程, 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就诊人群和医护人员提供具备节能、环保和生态要求的健康、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和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其核心内容一是满足绿色医疗的功能需求与绿色医疗安全需要;二是建筑布局与空间符合绿色医疗工作流程和“以人为本”的绿色医疗服务需求;三是充分体现节能、环保、生态理念的绿色设计与绿色材料;四是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医疗环境。

绿色医院建筑必须要实现智能化管理, 包括医院视讯系统 (屏幕显示、背景音乐、广播呼叫等) 、有线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闭路监控及安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只有实现医院绿色建筑智能化, 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加温馨、便捷、安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总之, 创建绿色医院, 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是医院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3.6 信息网络数字化——现代化医院的时代特征

数字化信息工程不但有助于医院实现资源整合、流程优化, 从而降低运行成本, 提高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而且可促使医疗活动和医疗服务从形式到内容上发生质的变化, 使医院结构、医疗流程和管理模式等随之发生重大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应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实现数字化医院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提。

3.7 人才优势多元化——现代化医院之根

现代化医院担负着医疗、保健、预防、康复以及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 建设现代化医院必须首先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人才队伍。因此, 现代化医院人才结构应是一个多序列 (应包括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 、多层次、高素质, 具有“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和高水平专业技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知识群体。医院不但要有各专业顶尖领军人才, 而且人员配备要齐全, 结构要合理。各类人员, 特别是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人员要具有与其职称、职务相适应的学术水平、学识水平与技术水平, 尤其是要具有较强的本专业技术能力。在工作实践中要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要善于与他人合作, 具有团队精神, 能够把自己的荣辱与医院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体现出现代人文品格。

3.8 医院文化人本化——现代化医院之魂

美国学者阿列克斯·英格尔斯 (Alex Inkeles) 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写道:“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成为现代人, 这个国家才能真正成为现代化国家, 否则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也将会在传统人手中变成一张废纸。”现代化医院必须要有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情操, 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团结协作、敬业爱岗的艰苦创业精神, 廉洁行医、遵纪守法的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员工。否则, 现代化医院的一切都是空谈。而“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医院文化, 则是塑造高素质员工群体的基石, 是现代化医院生存的平台, 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因此, 涵盖医院精神、信念追求、思想情操、道德规范、价值标准、行为取向等方面医院文化的形成, 增强现代化医院文化的感召力, 是创建现代化医院之魂。

参考文献

[1]何传启.什么是现代化[EB/OL]. (2002-08-21) [2013-10-12].http://www.cas.ac.cn/html/Dir/2002/08/21/4717.htm.

[2]王冬.现代医学管理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

[3]马中立, 邹志康.现代化医院概念及评价体系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理杂志, 2O05, 21 (1) :48-50.

[4]陈秀娥, 谭艳林.现代医院管理与人文精神[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OO3, 19 (11) :645-646.

[5]李东野, 杨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医院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1996 (4) :176-177.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内涵 篇8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图书馆理念创新。图书馆从“以藏为主”到“以用为主”再到“以人为本”,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在现代信息化时代,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原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体现,也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在现代信息化数字化时代,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变化,既要强调微观层次上的系统建设,也要从宏观上来科学规划图书馆系统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科学的发展观应贯穿于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

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图书馆实践创新。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深化高校图书馆改革进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坚持读者至上,一切为读者服务的理念;要坚持为图书馆馆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高校图书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实现人生理想。另一方面,实际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认真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问题,在加强馆际合作时,还要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矛盾,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就一定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二、体现人文精神建设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的支柱之一,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为读者服务上来,广泛收集信息资源,开展深层次的读者服务,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将图书馆建设成一个开放型、多样型、数字型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具体做法如:(1)扩大读者入库范围、开架范围,实行全开架服务,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及学习的效果。(2)加快新书刊分编时效,尽快与读者见面,加强参考咨询工作,提供二、三次文献服务。(3)定期举办情报知识讲座和编制活页情报、专题文献题录、新书通报或读者报告等,宣传、推荐那些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学术价值大的文献资源。(4)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如承担科技查新工作等。

2.创建以人为本的个性环境。图书馆是吸取知识的高雅场所,应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要通过各种细节服务来体现文化理念,突出书卷气息。例如:在墙上悬挂名人、伟人头像会形成较为肃静的阅读气氛,在室内摆放花草盆景会形成赏心悦目的氛围;另外,灯光、冷暖、色彩、声音、空气流通等都要满足读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为读者创造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使读者一走进图书馆就能感受到这种脱离喧嚣,投身书海的强烈氛围。

三、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1.文献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为图书馆中文文献资源数字化提供有利条件和环境。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可以根据需要选购数字化建设与管理的平台软件,以提高数字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图书馆中文文献资源数字化的数量、管理策略与运作中文文献资源数字化,对于一个图书馆来说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由于经费增长,图书馆每年图书藏量有不同程度的递增。资源丰富,分布不平衡,以及经费、技术、人力资源、用户需求不同等等因素,造成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进程存在很大差异。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一个或若干个文献数据库构成的检索系统,通过互联网提供网上检索服务。图书馆中文文献资源数字化应通过服务网络化,形成地区乃至全国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实现图书馆高速有效的网络服务功能,最终达到向读者提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上必须的文献信息。图书馆中文文献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方面,从文献资源建设的整体布局考虑,根据文献资源分布情况,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投入的经费、人力资源、技术保证等方面的差异,统筹规划,联合协调建设,提高效益,互联互通,达到资源共享。

2.文献资源网络化。图书馆正在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和服务模式走向管理和服务计算机化、网络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如何组织和管理成为一个新的急需研究的课题。图书馆发展是根据时代的要求而变化的,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图书馆文献的加工工作更加自动化、标准化。亦为文献资源网络化提供了保障。概括地说,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呈现以下五个特点:从载体形式上看,馆藏文献信息资料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从馆藏文献的构成比例看,数字化的电子文献在馆藏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加;从文献资料的分布看,不仅有本地馆藏文献信息资料,而且有异地信息资料;从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来看,电子文献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而传统印刷型文献的利用率相对来说,呈下降趋势;从馆藏文献的信息服务功能看,电子文献相对于传统印刷型的服务功能更加丰富多样,服务效率更高。

3.文献资源信息化。单从字面上讲,文献信息资源一般可以理解为: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根据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说是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从信息内容看,几乎包罗万象;从信息容量看,小到一句话的E-mail,大到数百万个数据库;而从时效性看,可以分为电子报纸、动态信息、全文期刊、书目数据库四大类。文献资源建设信息化其目的是将无序信息变成有序信息,便于人们利用信息和有效地传递信息。网络图书馆文献的组织管理在于文献资源信息组织,即将处于无序状态的特定信息资源,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使其成为有序状态的过程。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料的组织,是依据各种分类法如:中图法、科图法等进行科学的分类及建立各类目录体系。而网络化数字图书馆要根据不同的网络阶段对信息资源进行不同的科学组织和管理。文献资源信息化的组织管理核心是馆藏书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而处于国际互联网阶段的图书馆,其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除书目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指引库的建立。

四、重视人才资源建设

1.馆员素质建设。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各类图书馆已出现了新的变化,进入了数字化发展的新时期。图书馆从藏书管理到信息管理,再到知识管理,其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内容与形式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信息自动化系统日益完善,多媒体阅览室逐步扩大,电子服务发展步伐加快,网上信息获取和传播能力越来越强。从而要求图书馆员首先要有渊博的学识,有预见性和敏锐的专业洞察力;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善于与他人团结合作共事的能力;更要有个人的亲和力,这是一个图书馆员首先具备的能力和先决条件。同时还要有专业知识和多种技能。从项目的提出、服务的规划、服务的推广和信息产品的营销,都由一个人承担,这就为图书馆员发挥个人潜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还要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并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网上文献信息加以整理、检索,为用户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导读,协助用户阅读电子文献已成为图书馆员主要责任和服务内容之一。因此,图书馆员将由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向信息咨询服务转变。图书馆员不再是所谓的文献通,而是能将大量的文献信息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管理的专家。这样从事信息咨询服务工作的图书馆员也将完成由“图书馆员”到“信息导航员”和“学科馆员”的转变。

2.馆员制度建设。图书馆要制定明确、科学、合理的馆员岗位职责,并进行经常性的考核与评价,考评制度尽量做到科学、全面、规范、公正。考核内容可以包括参与课题研究情况,培训、讲座、咨询等活动的数量,网络导航与网页的建立与维护,用户反馈意见等。考评后实施必要的奖惩制度,业绩突出者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奖励,不合格人员重新评聘。通过竞争和不断完善馆员制度,使图书馆馆员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亮化馆舍设施建设

1.馆舍风格建设。高校图书馆是传播知识信息和人们终身接受教育的场所,图书馆馆舍建筑亦是文化建筑。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图书馆建筑风格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凝固的艺术,受时代、地域、社会文化发展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其设计风格要体现人性化,无论是在借阅、听讲座、参加活动,还是休闲等都应得到充分体现,尤其在一个网络化的时代,图书馆的建筑从造型风格上还要跟上网络化发展的需求,做到外型造型美观,庄重典雅,既实用,又令人赏心悦目,使图书馆成为一个校园或一个地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2.馆舍布局建设。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不仅外观要有现代建筑的风格,内部结构与布局还要满足当前所进行工作的需要,符合未来的先进的管理方式,适应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图书馆布局与分区的基本原则是以读者为中心,通过科学、灵活的手段对馆舍进行合理分区,做到流线分明、使用方便,使读者走最短的路途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以最简捷的方式、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最大限度地享受图书馆的优质服务。

论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的现代内涵 篇9

【原文出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原刊地名】沪

【原刊期号】20076 【原刊页号】59~63 【分 类 号】A3

【分 类 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复印期号】200710 【作 者】叶山土

【作者简介】叶山土,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从哲学上看,有三个层面的内涵,即以人的本质为本,根据人的本质来规范和引导发展、实现发展;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依靠人的本质力量推动发展、实现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和终极追求,实现发展。

【关 键 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面发展

【正 文】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07)06-0059-05

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国内外正反两方面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p.9)因此,认真研究和探讨作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以人的本质为本

以人的本质为本,就是要根据人的本质来规范和引导发展、实现发展。这是发展的根源、根据。什么是人的本质?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的本质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此来引导和规范发展。

第一,以人的自由自觉实践活动的需要引导和规范发展。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也是社会的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人的实践活动是世界之本。“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p.77)没有实践活动就不会生成人,反之,没有人也就没有实践,也就不会生成现实的世界。因此,指导我国发展的发展观,在理论上,就必须思考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思考人的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考人的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等等。在实践上,就必须通过全面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人的自由自觉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协调发展,即做好“五个统筹”,协调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社会形态内部的关系、经济结构的关系、社会结构的关系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实现可持续发展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持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可持续性。为此,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经济增长,不谈社会发展;只讲城市建设,忽略农村发展;对自然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的非科学的发展行为。

第二,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人的社会关系引导和规范发展。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动物,人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也是在与他人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中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2](p.295)就此而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必须思考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关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展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然形成物质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政治的、思想的、伦理的、文化的等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3](p.532)人的社会关系虽然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但却不是自发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自觉调整、丰富与变革的结果。马克思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p.515)因此,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人的社会关系引导和规范发展,就必须积极推进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关系的调整、丰富与变革,加强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的联系和交往。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的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三,以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来引导和规范发展。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p.514)作为个体的人,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人作为个体存在物,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要求满足其自然方面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关爱人的生命、保障人的安全、促进人的健康、让人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工作、生活,是人的自然属性的要求。同时,人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社会需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尤其是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全面的、平等的、可持续的,这就要求树立全面、平等、可持续的发展观。

人的需要的全面性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只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发展观是片面的。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人的需要是平等的,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只有协调发展,即做到“五个统筹”,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通过统筹和协调解决好区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才能创造平等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个人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从而满足人的各方面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持续的,因此发展不仅要考虑我们这一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需要。这就要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才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持续满足。

二、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

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就是要依靠人的本质力量推动发展、实现发展。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只有依靠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实现这一伟大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当代社会,人的本质力量、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依靠的主要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即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及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是社会个人的发展。”[4](p.218)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资源。因此,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不仅是唯物史观的题中之意,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城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源消耗率过高、劳动生产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的问题,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等,主要原因是人的素质不高、人才资源匮乏。就“三农”问题来说,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与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各类人才、教育扶农、人才兴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胡锦涛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也好,优化经济结构也好,做到‘五个统筹’也好,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也好,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5]而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即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由此可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

第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自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主体。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是教育。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6](p.195)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7](p.331)因此,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给每个社会成员创造平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要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使每个社会成员在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中增强发展自己的机会。

第二,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人力资源,不仅要不断培养和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更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要关心人的利益,尊重人的权益。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切实保障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是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根本。其次,要创建“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制度和氛围。黑格尔说:“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8](p.59)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全社会创建“四个尊重”的制度和氛围。只有创建一种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创造的制度环境,把各种劳动、人才、创造都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和终极追求,实现发展。这是发展的目的,价值导向之本。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既是发展的本质力量,又是推动发展的目的。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一切发展又都是为了人民,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9]这一论述明确阐述了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即要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过许多论述,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分析,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指出未来的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p.649)列宁结合当时苏维埃国家的实际情况指出,通过“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分工,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10](p.195)毛泽东则主要从教育的方面提出,培养又红又专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他指出:“我们所主张的全面发展,是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11](p.399)此后,邓小平又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变革社会关系、发展人的能力以及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方面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2](p.294)这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应当从人的发展以及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这两方面来制定发展计划,设定发展目标,应当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提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议事日程上来。

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结合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实践,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了发展之本的地位。此后,胡锦涛在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3]这一论断不仅强调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中的根本地位,而且提出了如何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这就是:

第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没有高度丰富的物质产品,就没有人本身的发展。马克思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4](p.368)而且,“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2](p.507)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没有自由时间,因而也就没有发展的自由空间,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永远不能实现的空中楼阁。因此,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发展进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原则,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第二,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还有赖于社会有机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个人而言,包括人的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潜能)的充分发展、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丰富和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等。就社会而言,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平等发展、整体发展、和谐发展等。人的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才能实现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才能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才能丰富和发展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在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要实现每个人的发展,其根本途径只能是统筹兼顾,只有通过统筹兼顾才能解决一切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就必须推进“四位一体”的建设,不仅要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食粮,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整体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然基础,没有良好的自然基础,人的生存都有困难,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就必须纠正过去对自然的野蛮索取,必须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与自然保持良性的动态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获得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寒江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五四运动原创演讲稿下一篇:1.4 各部门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