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精选13篇)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篇1

教 学 设 计

教案背景:

1、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面向学生:初二 学科:物理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自主预习教材内容,完成学案中的“课前预习”

(2)搜索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5、教师课前准备:(1)教学多媒体课件

(2)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有关的实验用品,例如音叉、小锤等。教材分析:

声音是我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科学态度都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本课题研究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从知识和技能上应该掌握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声音的快慢三个问题。为了体现“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和“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的新课程理念,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探究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速在固体中最大、气体中最小。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1)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播放一段音乐: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V)_在线视频观看_土豆网视频 原声歌曲 泰坦尼克号 席琳迪翁

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歌曲非常动听,男女主角的最后对白催人泪下,但是假如没有声音,把男女主角的真情对白改为打手势来表达,那感情表达的还能那么准确吗?还能那么催人泪下吗?由此可见,声音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是人类思想与感情交流的基础,并且与我们的生活也有密切关系。你听过哪些既美妙又神秘的声音呢?

经典古筝曲B:38梁祝-音乐视频 在线观看 视频下载-56网视频百度搜索_萨克斯曲茉莉花,还有狮吼、虎啸、鸟鸣、青蛙叫、流水潺潺、呼呼的风声„„ 那么这些美妙的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一、声音的产生

探究并举例:让全班同学都摸正在发声的音叉然后讨论回答,讨论后再举出其他声音产生的例子。(注:让同学自己探究,比如摸自己发声的喉咙„„最后看书上的图片并填空。)

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过渡:物体正在发声,但是物体发声你就能听见声音吗?你是怎么听见声音的?钓鱼的人为什么不愿意旁边的人大声说话呢? 自主探究:声源振动发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传到人耳中,反映到人脑中我们就听见了声音。鱼之所以会被吓跑,是因为声音由空气中传入水中把鱼吓跑了。

点拨引导: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呢?以什么形式传播的呢?

二、声音的传播

自主学习:大家看课本 31 页后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声源振动,引起空气振动,最后传到人耳。由于空气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声波,就像水波波纹一样有高有低。

点拨提升:声音以声波形式传播。(注:半数以上学生能说出此过程。)点拨: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实验探究: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呢?有什么例子可以证明呢?

请看视频:百度图片搜索_液体能够传声的图片,百度图片搜索_固体能够传声的图片,百度图片搜索_气体能够传声的图片 请同学们讨论后举例回答。学生讨论后小组发言:

A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例:钓鱼时大声说话会把鱼吓跑;把一根管子伸进海水下,可以听见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海豚在海中的叫声能被人听见。)B: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例:在某一间教室敲暖气管,一座楼的每个教室都能听到敲击声;古代人打仗,先锋官把耳朵贴地听一下,就能听到远处敌军行进的声音;在课桌一端很轻的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桌面就可以清楚的听见敲击声,而不贴桌面就听不见。)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例: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要靠无线电。百度图片搜索_宇航员用无线电交流图片的搜索结果)

点拨提升: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如水),固体(如钢铁、木头、土壤)等物质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声,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请看图片:百度图片搜索_刘翔比赛图片 大家讨论:(1)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后起跑,还是听到枪声后起跑?

(2)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3)若给你一个秒表,采用什么做法你能估测出枪声从百米起点传播到终点所需的时间?

(4)通过这种做法你能估测出声每秒传播的距离吗?与同学交流合作进行回答。(见课本 33 页)

学生讨论结论:有同学可以说出 s=100m,t是从看见冒烟到听见枪响的时间,则声速 v=s/t。但有同学对未计算光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提出质疑,也有同学说光传播速度极快,所以短距离内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点拨:声速比光速慢的多,所以光速在短距离内传播所需要的时间不计。故 v=s/t 此计算方法可行。

过渡:声音既然是传播的,那就涉及到一个快慢问题,也就是声音有速度。介质有很多种,各种介质性质都不一样,所以传播声音的速度也不一样。自学课本表格中列出的声音在各种介质中常温下的传播速度。大家看表格后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看表格后,得出结论: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加快。(注:有半数学生得出了此结论。)

学生小结:本节课主要讲了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声的传播形式以及声速。板 书 设 计 一 声音的产生。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 声的传播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三、声速:

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加快。

教学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思考,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尤其体现在让学生探究声除了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固体等物质中传播。探究完声的传播形式、声的介质以后,讨论了页的讨论:声传播有多快。充分利用了集体优势,体现了物理学习方法中的合作交流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性和感性上很好的掌握声的产生原因、传播形式和传播条件以及声速等知识。授课方式与授课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有效训练

一、填空题

1.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2.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并经_________传入人耳.

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________. 4.东城小学的同学敲锣打鼓列队欢送新兵入伍,这锣声、鼓声是由于锣面和鼓面的_________产生的,再通过_________向四周传播开来.

5.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比气体传播得______. 6.通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靠____________传播的.

7、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

8.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二、选择题

9.(多选)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就一定能发出声音 B.声源一定在振动 C.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

D.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10.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铝、海水、空气 B.铝、空气、海水 C.空气、铝、海水 D.空气、海水、铝

11.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当你在旷野里大声唱歌时,不如在房间里大声唱歌听起来响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旷野里空气稀薄

B.在房间里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C.房间里空气不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教室里讲话时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回声 B.百米比赛时,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时开始计时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D.声音能够在任何物体中传播

三、计算题

13.某同学走在两山之间大喊一声,听到一个回声,经过6 s后又听到另一个回声.这个同学到两山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已知两山相距1200 m,当时气温为15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篇2

关键词:导学案,学习目标,自主导学

导学案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设计为例,从学习目标、自主导学、合作探究、达标检测四个方面介绍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

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照 搬教材,这就给广大一线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同样也带来了诸多实际困难,导学案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方案。

下面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导学案设计为例,阐述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

一、统筹教材与学情———确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在充分分析教材与学情的基础上确 立的,学习目标是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学习目标制订得是否清晰准确,可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展开,并最终影响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学习目标是呈现给学生看的,应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习目标的提出要准确,语言要具体、通俗易懂,避免概括性的语言,真正做到把导学案的“学习目标”与传统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区别开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节知识点相对于其他章节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对声音的 产生与传 播问题,虽然在小 学的《自然》课程中已学过,但比较简单。有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原有经验差异很大,大部分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认识不是很确切,并且实验和有目的的观察等科学素养基本不具备。综上分析,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2.通过实验观察,领会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能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二、兼顾旧知与新知———设计自主导学案

自主导学不再是传统的课前预习,而是通过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知识的获 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回忆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才能逐渐地过渡到新知识,并且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所以在设计自主导学问题串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是不是具备接受新知识的有关经验。设计的问题要能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引发学生结合经验进行思考;问题的呈现尽量少用选择,避免学生应付差事,当然填空也不能只是照搬课本,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体现有序性、导学性、创新性等原则,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情,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让课前导学案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教师。

本节课自主导学部分可以这样设计。

1.动手试试课本27页“想想做做”,橡皮筋发 出声响时,你发现橡皮筋在____;当你说话时,感觉喉咙在____;你能总结出“声音是由____产生的”。

2.平时我们讲话,往往是隔着一 段距离,那么声音是通过____传到我们耳朵里的。月球上____听到对方的声音,是因为月球上____。回忆你钓鱼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跺脚,这说明跺脚声会通过____传到鱼的耳朵里。观察书本29页“想想做做”,说明____也可以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它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

3.声音在空气中犹如水波,以波的形 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____。

4.生活中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____。

5.速度的物理意义____,

声速的物理意义____。

6.阅读课本30页“科学世界”,想一想贝 多芬耳聋后为什么还能创作音乐?

____。

三、思考与交流同行———开展合作探究

高效物理课堂的开展,要以问题为 中心,教师通过问题组织教学,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思考学习,用问题有机地串联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具体可以合作探究实验为手段,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潜力得到发掘。在教师启发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探究下,整理总结出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物理概念及规律。

例:探究声音的产生。

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师:用塑料尺演示“发声”,并引导学生用手 模拟尺子的运动特点。

教师指示学生用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咙,感知发声与不发声时喉咙的情况。

2.学生提出:物体发声可能与物体振动有关。

3.学生活动,进行实验搜集证据:(1)拿一张纸,用手捏紧纸的两端,嘴吹气使纸发声,观察发声与不发声时纸的区别;(2)利用身边的饮料瓶“造声”,可以敲击,搓揉,晃动里边的水;(3)拉紧橡皮筋,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拨动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4.交流与讨论:(1)“造声”时你使 用了什么 方法?(2)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你觉得发声体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发声的物体怎样可以停止发声?(学生分组表述,畅所欲言)

5.归纳总结(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正在发声的物体我们叫做声源。

为了让学生更好 地感知物 体振动停 止,发声也停止。教师拿出音叉,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突然用手握住音叉时,声音随即停止。

四、基础与提升共存———选择检测习题

随堂习题是对学生掌握本节知识情况的一个总 结与反馈。习题要注重基础,增强学生学习的自 信,以巩固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为主,当然也要适当配以提升训练,但难度不宜过大;题目要与学习目标相对应,学生可以根据作答情况检测自己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习题不一定要有标准的答案,可以是开放性习题,但习题要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深度的思考;题目要少而精,5到10分钟的容量最佳。如以下几题。

1.声音是由 ____产 生的,声音的传 播需要____,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以____的形式传播,真空____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____,在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传播速度最小。(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3.在敲击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钟的撞击后,古钟“余音袅袅”,其主要原因是____。

4.在吃饼干时,为什么自己听到 的声音那 么大,而别人听到的声音却那么小呢?

5.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敲击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五、结束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篇3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的条件。

2.了解自然界及生活中振动发声的实例,能简单解释自然界及生活中一些发声现象。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知道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了解常温下一些介质中的速度,并能用机械运动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5.知道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

6.知道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回声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音产生的条件与探究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难点:理解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及回声现象。

三、课题引入

1.辨别声音:播放一些声音现象,如自然界的声音(流水声、雷声、海浪声等),各种机器发生的声音(如汽笛声、电锯声、闹钟声等),各种动物发生的声音(牛叫、犬吠、蝉鸣等),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为什么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等,目的是从学生的这些问题中确定本课主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诗歌激趣:唐朝诗人胡令能写的诗《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意思是垂钓的小儿不敢应带,因为他懂得,声音可能会吓跑要上钩的小鱼,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四、新课推进

(一)声音的产生

1.探索性活动:

(1)教师向学生介绍桌上的器材(音叉、橡皮筋、桌子、钢尺、声带、小鼓、小锣等);

(2)组织学生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并使他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发声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最有创意。

(3)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a.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用手指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b.思考: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c.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是物体发声,教师参与讨论,适当给予提示或引导,然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表示赞赏和鼓励。d.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喉头,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

2.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交流: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学生列举交流有趣的发声方法。

4.课件播放:蝉是怎么发声的?青蛙的发声方法。蚊子和苍蝇发出的“嗡嗡”声是怎么回事?

(二)探究声音的传播

1.提出问题,激发思维:有了上面这些知识,我们现在就来研究一下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2.分析方案,提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提出设想,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探究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上来,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假设。假设一:空气不能传播声音,假设二:固体不能传播声音。假设三:液体不能传播声音。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1)验证声音是否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把一只手机悬吊在接有电动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另一手机拨打玻璃罩里的手机,随着空气逐渐抽出,手机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几乎听不到了,但是屏幕还在发光,如果把空气逐渐放入玻璃罩内,手机铃声又逐渐加强。 (2)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声音是否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把两张课桌紧挨着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是否能听到声音?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声音有什么变化。(3)验证声音是否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用塑料袋将正在发声的闹铃密封起来,浸没在盛有水的塑料盆中,仍能听到声音。

4.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请各学习小组推荐1-2名代表,从三个方面交流实验感受。(1)你的假设是什么?对不对?(2)你是如何验证的?(3)你的结论是什么?同学们在说的时候,可以根绝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创造性地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或者想出其他办法,只要能验证自己的假设就可以了。学生代表交流验证过程时,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结论: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5.(课件)课件播放:1土电话;2渔民在水中播放鱼喜欢听的音乐,把鱼诱入网中;3学生听老师的讲课声。学生观看课件后,判断并分别说明什么能够传声。4月球上的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交流。

6.几种物质的声速:认识理解,记住: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三)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演示音叉振动后在水中溅起水波的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声波,学生结合生理知识阅读课文,理解人耳接收声波。产生听觉的过程。

(四)回声现象

1.雷雨天,我们总是看见闪电一闪即逝,而后却听到隆隆不绝的雷声,你知道为什么吗?

2.在空旷的房间里讲话,为什么比在野外说话要响亮得多?

小结: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回声。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听到回声。如果相差不到0.1s,回声就会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展示回声现象示意图,帮助同学理解认识回声。根据上面提供的听到回声的条件,请同学们算一算,要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最短距离是多少?引导学生利用上一章有关速度、距离的知识计算,结合回声示意图理解声音走的路程是一个来回。

本课小结

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传播的特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 篇4

本课的教学核心概念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在此前往往关注的是动作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状态。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想突破难点,就应该顺应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认识到“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后,提供音叉,让学生设计实验,怎样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用视觉看到物体的振动。这样处理,使探究“振动”的内涵由易到难,由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逐步增加难度,提高学生证的认知度。

课堂中,学生利用身边的乒乓球和音叉进行实验,拉进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消除科学的神秘感.同时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的利用身边简单器材在课下进行小发明,小创作。但是本节课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不能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环节;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不足等。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篇5

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教师姓名:贾立红

授课教师单位:唐山市古冶区第三十三中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教学难点: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估测声速。【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鼓一只,纸一张,纸屑若干,广口瓶一只,泡沫小球一个,音叉一只,乒乓球一只,铁架台一个,水槽,两个石头,水杯,电子音乐盒一个

学生合作组器材:,纸一张,纸片,橡皮筋,音叉(包括小桂和音箱),塑料尺(或锯条)烧杯(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广口瓶。

多媒体课件:真空罩内的闹钟,声波的形成 可到网上查询。

教学设计思路

引入课题,我们每天都听到很多声音,也发出很多声音,下面我们来一个造声比赛,用一张纸看谁能有更多的方法使它发声开始

学生开始试验。

让展示发声方法

不利用其他工具,借助我们的身体,你能有哪些发声方法试试看,并体会发声部位有什么特点

小结,能发声的物体很多,发声方法也很多,但物体为什么能发声呢,声音的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发出后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一:声音的产生

提出问题,声音的是怎样产生的

根据刚才的造声体验,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猜想 同学进行猜想 探索性活动:

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

思考:①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②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发声,教师参与讨论。然后教师请学生

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赞赏和鼓励。并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问题:物体发声时是不是一定在振动? 问:你敲击瓶壁时瓶壁振动吗?你怎么知道的

问:敲击音叉,音叉发声,音叉在振动吗?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在振动,动手试试看。

击鼓,或敲打桌子。鼓面或是桌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谁能演示给同学们?

同学回答,并演示。

问:你吹瓶子时,什么振动,你显示出来吗 你能使水也发声吗,水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观看扬声器发声时的振动

2.小结: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时发声停止。

情景创设:医生的听诊器,心脏跳动或者肺部的声音是靠什么传到人耳中的?

探究活动二:声音的传播 提出问题:声音靠什么传到远方呢

猜想:声音的传播可能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但有时候好像没有什么也能听到声音呀,比如你听到老师说话声,听到雷声等,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把他传递来呀,我们的谈话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吗?如在你我之间没有空气,声音还能不能传播给你呢?为了证明这个猜想,我们看一个试验,(观看真空罩内的闹钟flash)

试验说明什么,声音传播需要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把能传声的物体叫介质。

固体能传声吗,你怎么知道的?

同学回答。

我们来感受一下好不好

说明:两个学生合作每人拿一根木棍,让两个木棍抵住其中一个学生轻敲木棍,另一个学生把用木棍抵住耳朵。感受听到的声音。在把木棒分离感受声音,听得到吗,听不到。(听得到,声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试验说明什么?固体可以传声。

把音叉用绳子吊起来,轻敲时把绳子用手指塞入耳中你能听到声音吗,这个声音怎么听到的,说明什么?固体可以传声。

问题:那么液体是否也可以传声呢?你能否举一些生活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

引导:通过刚才这一段的学习,同学对声音的传播有了怎样的认识,能不能请个代表用你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

学生: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声波

问题: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呢?观看flash

提出声波这个概念。

引入,平时,老师一张嘴,同学就听得老师的说话声,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吗?

三.声速以及估测

引入:但对着山崖或高墙喊话,要过一会儿才能听到回声,这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米每秒写作m/s.150C时,V声=340米/秒 表示每秒通过的距离是340m

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

1.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2.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

问题: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以听到几次声音?(抢答并说出理由)。如果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击声,你该怎么做?

学生思考并回答。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传声速度与传播时间的关系。

说明声速不仅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四、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五,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一、声音的产生

声是由于的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三.声速:

(1)15 摄氏度时,V声=340米/秒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篇6

沪科版《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试听音乐、经验的联想),能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通过实验,经过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

2、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3、培养使用手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教法选择

引导教学

学生活动设计

自主性实验探究与必要练习相结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音叉、小纸片、乒乓球、烧杯、低音喇叭、抽气机、手机、玻璃钟罩、橡皮筋、钢尺、铙钹、鼓、土电话、收音机、竖笛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琴声悠悠,令人心醉,飞机轰鸣、火车鸣笛、知了刺耳的叫声让人心烦,可以说世界的精彩需要声音来装点,无声的世界是孤寂与落寞的。那么,面对声音的世界,你想知道什么?或者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活动

试听自然界中的音乐,感受生活,激发学习探究兴趣

目标实施 福州家教()和厦门家教()版本所有

物理规律从生活中来

进行新课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猜想与假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平时观察发表对问题的看法或见解 ⑴生活中的经验:用手指感受讲话时喉头的振动 ⑵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青蛙、蟋蟀、蜜蜂的发声

3、在讲解上述例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声音与振动有关设计实验方案

发声物体微小的振动难以用肉眼看到,需要通过间接的方法来观察 实验一: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实验二:感受手敲打桌面发出声音的原理 实验三:手握发声的音叉,声音即停止

进行实验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得出结论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生活动:观察典型实验,根据猜测利用身边物体自主设计实验并实施,交流讨论动手新实验体味结论

【应用】

利用归纳出的结论解释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以进一步检验结论的可靠性。应用一:各种乐器的发声原理

应用二:人只有在呼气的时候才发声 学生活动:动手实验观察分析

(二)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师问:发声体并不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猜想与假设:发声体和耳朵之间只有空气这种介质,声音的传播是不是与空气有关,物质形态分为气、液、固态,声音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液、固态来传播呢?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一:用抽气设备抽封闭的玻璃钟罩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玻璃罩内的手机发出的声音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二:水中的收音机

实验三:听到轻扣桌面的声音 福州家教()和厦门家教()版本所有

实验四:土电话悄悄话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⑴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⑵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加油站补充课本分析

学生活动: 猜想、参与实验、观察分析讨论得出实验结论,讨论分析课本表格数据得出结论 【应用】

1、贝多芬耳聋后如何听到声音(穿插讲解人耳听到声音的原理)

2、看家狗睡眠时为什么把耳朵贴在地上

3、钓鱼的人从不聊天,也不喜欢别人在身边走动

4、总结得出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二、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 告知本节教学目标,让学生讨论发言这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练兵场3进行自测,自我检测巩固所学,师生间,生生间进行互评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篇7

从2004年至今, 音乐选秀类节目作为最受关注但颇受争议的真人秀节目类型已走过8个年头, 广电总局的政策限制、观众的挑剔、市场的同质化都让音乐选秀节目发展到瓶颈期。2012年, 《中国好声音》却巧妙利用政策导向和舆论环境的外力, 糅合了“音乐”、“圆梦”与“选秀”, 打破僵局, 成功移植了国外模式, 谱写了本土的高收视神话。本文试图从《中国好声音》的节目特征和传播学理论视角出发, 解密这场电视节目真人秀的台前与幕后, 探析这场全民狂欢盛典的魅力之所在。

一、音乐与梦想:国外模式的成功移植

真人秀电视节目是一种新型电视节目形态, 在欧美国家发展得相对成熟, 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大多模仿国外模式, 但由于“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及审美习惯的差异”[1]等原因发展得并不顺利, 而《The Voice》的“正版”移植———《中国好声音》则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 获得巨大成功, 这为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开创了新的借鉴模式。

《The Voice》首创于荷兰, 2010年在荷兰RTL4电视台一经播出便稳稳吸纳三百万电视观众[2], 后被引入美国与英国, 成为与《美国偶像》《英国达人秀》实力相当的人气选秀节目。2012年, 浙江卫视购买《The Voice》的中国版权, 由“灿星制作”负责整季节目的创意与制作, 由浙江卫视担当节目的播出平台———《中国好声音》一经推出便迅速占领舆论关注焦点, 成为周五晚黄金档的收视冠军。

“拒绝‘炒作’、拒绝‘毒舌’是《The Voice》系列节目的一贯标准, 在这里所有学员都将听到真诚的建议和指导, 而绝非讽刺和谩骂”[3], 《中国好声音》也秉承此标准, “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唯一的宗旨”, 把节目定位与以毒舌、炒作、绯闻为卖点的低俗选秀节目相区分, 为参赛学员打造纯粹美好的拟态环境, 为中国观众献上音乐与梦想的精彩真人秀。

二、导师也疯狂:传播情境的戏剧冲突

“电视真人秀节目都设置了规定情境, 选手的产生、环境的选择、规则的制定等主要环节与主体框架, 都是事先设定的, 并大量采用了影视剧的人物环境选择与戏剧性冲突设置元素”[4], 《中国好声音》也不例外, 它采用了《The Voice》系列的比赛规则, 设置了既定的、具有竞争机制并容易引发戏剧效果的传播情境, 并打破真人秀常规的游戏规则, 其“导师制”及参赛人物的选择、环境与比赛规则的设置为矛盾冲突的发生埋下了众多伏笔。

首先, 《中国好声音》挑选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明星导师竞争抢夺“好声音”学员, 让大明星参与竞争机制, 让拥有好声音的草根学员享有选择权, 权利逆转, 并因此碰撞出明星导师争风吃醋抢学员的经典桥段。四位导师时而互相调侃, 变身最佳损友, 时而率性而为, 与选手一同登台, 气氛融洽, 相得益彰, 趣味交谈, 激情碰撞。其次, 参赛选手各具特色、风格迥异, 代表了传播符号的个性化, 他们完全不同的曲风、嗓音、外表、性格甚至经历必将碰撞出各种喜怒哀乐和难以预测的比赛结果。第三, 节目把导师、选手及家人的原始状态夸张放大, 传播主体直接对话、正面交锋, 让观众直接感知真人秀的真实感、现场感和精彩的戏剧冲突。

三、激情与颠覆:狂欢仪式的夸张表演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认为, 狂欢是对等级、权威、约束的异化和颠覆, 它实际上是“平民为了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世界而演绎出的文化策略”[5]———《中国好声音》正是一场集结明星导师和草根学员的音乐狂欢, 它颠覆了传统音乐选秀节目的套路, 也反击了娱乐圈“外貌至上”等肤浅的价值观;同时它也是一场以电视为主场, 以微博为客场的媒介仪式:电视作为普及率较高的传统媒介, 拥有众多观众基础, 也拥有声音、画面的双重感染力, 是媒介仪式载体的最佳选择, 《中国好声音》被电视媒介塑造为一种具有象征性和表演性的狂欢仪式, 在这场仪式中, 选手登台演出, 评委上演夸张的“表情秀”、“争夺秀”, 而观众也通过电视媒介符号的传播参与到这场选秀的狂欢仪式中。而微博作为新媒体, 有着时效性强、互动性强的传播特点, 适合接续这场狂欢仪式后的线上互动与网络传播。

在《中国好声音》播出的节目中, 那英光着脚与选手动情合唱, 杨坤以“三十二场演唱会”吸引选手加盟旗下, 刘欢被笑称为“家长会”代表———明星导师纷纷在仪式中确立自己的形象定位, 更在按钮转身时用夸张的表情为这场仪式增加丰富的调味元素;“农民歌手”、“美甲店老板”、“刚刚丧父的徐海星”、“台湾盲女”———声音极具特色的选手们也纷纷有着属于自己的身份标签, 在激情歌唱之后, 送上极具戏剧冲突性的跌宕起伏。激情与颠覆之中, 导师与学员共同演绎了这场狂欢仪式中的各种角色, 凭借夸张的表演和声音的魅力赢得观众的喝彩。

四、前台与后台:多元互动的传播模式

戈夫曼把情境分为了前台和后台两个区域, 前台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存在, 个体在前台表演的是理想化、社会化的自我, 相反后台则是与表演场所相隔离的、观众不能进入的场所, 表演者更多地表现出自发性的主我。[6]在《中国好声音》中, 参与表演的不仅有明星导师与学员, 也有在Family Room的学员家人和主持人。他们的表演都打破了前台与后台的区隔, 在歌曲演绎过程中, 学员与导师扮演的是前台的角色, 但通过镜头切换, 我们能够看到学员家人在后台的一举一动;演唱环节结束, 学员与导师交谈, 四位导师又化身变为争风吃醋的被选择角色, 在电视屏幕前表演其明星光环外的风趣诙谐;此外, 借助微博平台, 选手下台后在Family Room[7]与家人和主持人的互动也都被拍摄、记录并在网络进行传播, 完全打乱前台与后台的隔离, 充分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望。

《中国好声音》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 其传播主体由明星导师、学员、学员亲友团、主持人及观众等共同组成, 而且在“盲选”环节, 主持人退居幕后, 让出传播的中心地位和把关者角色, 把互动的舞台主要留给明星导师与学员, 让节目的传播形态完全建构为去中心化的多元互动传播。在明星导师与学员集中而丰富的互动中, 在前台与后台的杂糅交错中, 节目情节的戏剧张力得到充分表现, 美妙的歌声与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观众被深深地卷入其中, 并在网络上奔走相告, 让自己也成为节目传播链中的受者与传者。电视搭台, 纸媒关注, 网络散播———《中国好声音》的传播迅速形成多媒体介入的大规模立体传播过程, 并通过台前幕后精彩故事的演绎让节目形成良好的口碑和极高的曝光率。

五、高价与盈利:制播分离的共赢互利

制播分离是近年来广电行业改革的关键词之一, 英美等国家都已进行了制播分离的改革, 而中国各个广电集团也一直探索制播分离的模式, 田明称, “《中国好声音》创立了一个中国电视制作合作模式的先河, 也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8]。《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平台是浙江卫视, 但它其实是由“灿星制作”节目制作团队倾力打造的, 浙江卫视则花重金购买版权并邀请四大明星担当导师, 可谓以高价下注筹码———如果节目收视遇冷, 浙江卫视将承担巨大损失;如果节目一炮而红, 浙江卫视也将成功延续“第一梦想频道”的频道品牌形象, 获得高收视率及颇为可观的广告收入。

在《中国好声音》第三期节目中, 华少的“超快语速播报”引发网友众多感慨, 就盈利的角度而言, 连串的广告意味着该节目制播分离的大获成功, 意味着“灿星制作”、浙江卫视共赢互利。事实上, 明星导师、高档音响、现场顶尖乐队和专业调音师这些《中国好声音》的组成因素之所以能做到顶尖, 也是制播分离机制带来的机遇。其中, 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明星导师的收入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许多媒体用“分红”这个词来解释他们的收入方式, 这种共赢的盈利模式也将带给节目更多的动力与活力。此外, 节目宣传总监陆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每一位学员在节目中演唱的歌曲都会制作成彩铃, 彩铃下载的收入便由中移动、我们和该选手所属的明星导师按比例分成”, 另据《中国好声音》官方网站消息, 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Channel V、各大唱片公司的倾力加盟此节目, 如此可见, 吸引广告、明星、唱片公司、各网站媒体等加盟, 也成为浙江卫视与“灿星制作”进行共赢合作的题中之义, 这是《中国好声音》引领制播分离改革的有力尝试。

从成功移植正版国外模式到设置规定的传播情境引发戏剧冲突, 从狂欢仪式下的夸张表演到多元互动的传播模式, 《中国好声音》一夜爆红、名利双收, 它通过设计别出心裁的节目规则, 为荧幕上此起彼伏的情节高潮埋下伏笔;它通过打破前台与后台的区隔遮蔽, 充分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望。它标榜着音乐与梦想的美好导向, 迅速建构了良好的节目品牌形象, 并收获了制播分离带来的共赢互利。《中国好声音》轻松稳坐同时段收视率冠军的宝座, 赢得了关注度与收视率的爆棚, 也让音乐选秀节目再度风靡中国。

参考文献

[1]冉儒学.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形态特征及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硕士论文, 2003 (6) .[1]冉儒学.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形态特征及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硕士论文, 2003 (6) .

[4]孙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通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4]孙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通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

[5]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N].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5]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N].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6]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6]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7]Family Room.节目录制时, 学员的亲友被安排在后方的“Family room”, 主持人与亲友在此观看学员在舞台上的表演, 而他们的肢体神态也都被摄像机实时记录并被剪辑播出.[7]Family Room.节目录制时, 学员的亲友被安排在后方的“Family room”, 主持人与亲友在此观看学员在舞台上的表演, 而他们的肢体神态也都被摄像机实时记录并被剪辑播出.

[8]时代周报.中国好声音一本生意经[N].2012 (7) 26.[8]时代周报.中国好声音一本生意经[N].2012 (7) 26.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篇8

本课是科教版四年級上册“声音”这一单元的第二课内容。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在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课《听声音》来研究探索的,为后面学习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等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每个学生对声音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好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让学生去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三、设计理念

本课是探究实验课,教学设计体现探究核心,培养科学素养。我设计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创新:①在探究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个环节,要求学生放一些泡沫颗粒在鼓面上,鼓面发声后,学生很容易观察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在上下跳动,是由于鼓面上下运动产生的,比没放泡沫颗粒效果更明显。②“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吗?”这一环节用铁条替代音叉棒敲击音叉来做实验,可以使声音更强,效果更明显。③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声吗?这一环节学生用手按住发声的锣、琵琶等物体,手有振动的感觉,当锣面,琵琶振动停止时,声音消失。这样很直观的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理解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3、在实验过程中,养成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六、教学准备:锣、鼓、钢尺、橡皮筋、铁条、泡沫颗粒、米、琵琶、课件、记录单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小游戏(播放有鸟语花香、高山流水情境的录音)

请同学听声音,猜物体,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像这样的声音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作出假设

谁来大胆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设计意图:听声音,猜物体,引起学生对声音的研究兴趣,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进一步“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老师用力按压锣鼓、用力弯曲钢尺、用力拉橡皮筋,问:同学们有没有听到声音?

你能用那些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声音,看哪个小组方法多。(注意:声音不要太响,小心橡皮筋弹到眼睛)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师板书:敲 拍 弹 擦 拨……

讨论、分析:为什么老师花了那么大力气不能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而你们轻轻一敲、一拨,它们却能发出声音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结。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有没有办法证明?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制造声音,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多。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同时又在活动中融入了思考,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接下来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声音的怎样产生的。可能是敲、拍、拨……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展开活动,自然而富有挑战性】

活动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教师引导下的观察活动:使尺子发出声音,观察、交流发声的尺子与不发声的尺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活动:观察其它物体(锣鼓、橡皮筋、铁条等)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出示实验记录单学生继续实验,完成后把材料放回原位。

记录单:观察鼓、钢尺、橡皮筋的发声过程

3、思考:鼓、钢尺、橡皮筋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

4、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声音可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生开始真正意识到声音并不仅仅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因为外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了振动,学生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

活动三:观察振动的物体

1、提出问题:物体发出声音就一定会振动吗?你们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2、出示鼓,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发声的鼓在振动。

(在鼓上放些泡沫颗粒、米粒。它们会跳动)

3、其它物体在发声时也在振动吗?你们用什么办法观察到振动?

(击打大小不同的音叉和铁条、用大小不同的力去击打音叉和铁条、用手握音叉和铁条手会麻,放在水面,水面会有波纹。)

4、我们观察到:发声的物体的确在振动。反之,如果物体不振动了,它还会发出声音吗?

师出示锣,你们有办法让发声的锣的声音停止吗?这证明了什么?

5、请学生说:“我是好学生,我爱科学”你发现哪里在振动?

6、小结:现在如果有人问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会怎么说?

【设计意图:通过正、反实验,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会用已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三)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课件出示:青蛙靠气囊的振动发声、溪水叮咚是由于水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鼓的发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声音。

2、今天老师很开心,现在送大家一段优美的音乐。(播放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师:原来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许多的秘密,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篇9

课型:新授课 总序第1个教案 编写时间: 9.2 执行时间:9.6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和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声体在振动,声音靠介质传播。难点:声音靠介质传播。教具:

演示用:两支同频率的音叉和共鸣箱,铁架台,泡沫塑料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水槽,水,两块石块,多媒体系统。

学生用:文具盒,橡皮筋,梳子,硬纸片。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声音,广播声、电铃声、流水声、汽车声,„„。大家按照老师的课前要求利用所带物品,自己想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如:铅笔轻敲文具盒发声,嘴巴对笔筒、笔套吹气发声,用硬纸板拨动木梳齿发声,„„。判断学生已兴趣浓厚,此时恰到好处地追问:“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在我们用实验来研究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实验时大家要注意观察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讲授新课]

一、声音的产生

学生实验

1、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声;

学生实验

2、用手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发声; 学生实验

3、用手摸着自己颈前喉头部分,大家齐读“声音是怎样产生”;

“同学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这些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反过来也可以启发学生用“捂、按、捏、握”等方法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出声音。最后在学生实验、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为了加深印象,老师再做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

1、敲响音叉,用悬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用手握住音叉,再用悬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

同学们举一些发声体振动发声的例子。

教师补充:人说话、歌唱时的发声靠的是声带的振动(学生自己找找感觉)。蟋蟀发声时复翅举起与背部成45°角,左复翅上有音锉,右复翅上有刮器(发音镜),左右复翅迅速左右开合使复翅振动。蝗虫也是靠音锉和刮器发声,但蝗虫的音锉、刮器长的部位与蟋蟀不同。蝉靠腹部第一节两侧的两片弹性薄膜——声鼓——振动发声。蜂、蝇、蚊靠翅膀振动发声。所以说,发声体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

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的耳朵?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作媒介吗?声音可以通过哪些介质传播?

演示实验

2、真空铃实验。把一只闹钟(或电铃)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随着空气逐渐抽出,而钟声逐渐减弱,最后几乎听不到了。如果把空气逐渐放入玻璃罩内,钟声又逐渐加强。

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声音靠物质传播。

演示实验3、取两个相同的音叉,照课本P25图3-2放好,敲响左边的音叉,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和左边音叉靠近的小球是否运动。

结论: 气体能传播声音。

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靠的是空气传来的。

演示实验

4、在盛水的水槽中,用两个石块,互相敲击,你能否听到石块的敲击声? 结论 :液体能传播声音。

学生实验4 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然后在桌子下面用指甲轻刮,你能听到声音吗? 结论: 固体能传播声音。同学们例举声音的传播。教师补充:

(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逃,表明水能够传声。

(2)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到网里。

(3)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的动作整齐一致,是因为听到了水上的优美乐曲。

(4)“土电话”能传声。

(5)狗在睡觉的时候,把一只耳朵贴在地面上,能听到远处的声音。

从而得出: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蹬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吗?能举一些实例吗?

(1)比如赛跑时,看见发令员鸣枪的烟雾后才能听到枪声。(2)雷电同时发生,但我们看到闪电后,才能听到雷鸣。

声音传播需要时间.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慢?

阅读“一些物质中的声速”。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一标准大气压、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

小结:引导学生得出

1、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2、声音要通过介质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作业:

1、例举两个发生体振动的实例。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篇10

设问:你们为什么站起来?(声音,人耳可以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

过渡:物体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呢?

新课教学:

提问:你能通过什么方式发出声音呢?(学生动手试一试)

活动1:2位同学合作,一个同学用两支笔把橡皮筋拉紧,另一位同学用手拨动它.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听到声音了吗?(听到)

2.橡皮筋在做怎样的运动?(振动)

3.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振动)

活动2:用2只手指轻轻地放在你的喉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仔细体会后回答问题:

1.你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振动)

2.你知道是什么在振动?(声带)

思考: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物体有何区别?(有无振动)

进一步验证:音叉实验(注:观察什么现象)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用手触摸正在发生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描述这个感觉。

用橡皮槌敲击音叉后,如果迅速把发声的音叉触及烧杯器皿中的水面,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用胶带把乒乓球和线的一端粘在一起,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上,使乒乓球被悬挂起来。迅速将它与乒乓球轻轻接触,描述实验现象。怎样分析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呢?(对实验现象进行了放大,说明声音产生是振动的结果)

学生分析总结:(板书)1.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的结果。(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教师引导:“你能举出一些声源吗?”(学生回答:口哨—空气、雨声—水、音乐—乐器)

进一步总结: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过渡提问:声音是怎样从声源传播出来的呢?如:老师上课的声音是怎样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活动1:以组为单位A站在课桌的一端,B用铅笔敲桌面,你听到敲声吗?说明了什么?(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你能举一些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的例子吗?

活动2:A的一只耳朵用棉球塞紧,另一只耳朵贴在桌面上一 端倾听,B敲桌面的另一端.你还能听到敲击声吗?说明了什么?(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你能举一些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的例子吗?

活动3:把一个正在发出声音的小收音机放在塑料袋里,用绳子扎紧袋口,再套上一个塑料袋扎紧扎紧袋口。先猜测一下当小收音机放在水中,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这说明什么?(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你能举一些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的例子吗?

(板书)3.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思考:声音的传播能否离开物质呢?(真空)

活动4:实验:将一只开着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钟罩内,对钟罩抽气

问题:1.你听到电铃声了吗?

2.用真空泵抽出罩内的空气,当空气被抽出时,电铃声会减弱;当空气几乎被抽完时,你仍能听到声音吗?(不能)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不能)

3.关掉真空泵,让空气慢慢重新进入罩内,现在你听到声音了吗?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吗?(能)

思考:月球上没有空气,登月宇航员怎么交谈呢?

(板书)4.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的物质。(介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液体)

过渡: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使周围空气振动,那么振动的空气有能量吗?如果有,这个能量来自哪里?

类比声音传播活动1:水槽中盛有平静的水面,水面上浮着一个软木塞。用铅笔有节奏地点击水面某处。观察水面出现什么现象?远处的软木塞怎样运动?(用笔点击水面后,由于笔的上下振动,引起水面的振动,水面出现波纹,而且波纹从中心向四周传播出去,引起远处的木塞浮动。但木塞只在原地附近浮动,并不向远处移动开去。)

活动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的前方,当音响发出较强的音乐时, 观察烛焰的摇晃情况.(跟音乐一起舞蹈)说明什么?烛焰发生跳舞说明烛焰周围的空气在振动。(用手靠近音响喇叭去感受)

(板书)声音的能量——声波:声音在空气中形成疏密变化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过渡: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一样呢?传播速度是否与温度有关呢?

观察图表,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结论:(1)20℃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2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2)20℃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20℃时大理石中的声速为3810m/s.说明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练习: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13 m,两次响声相隔2.5 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求铸铁中的声速.

课外活动:制作土电话。

课堂小结:

1.声音的产生(振动)---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的能量(声波)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篇11

课题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3.知道声速及应用

4.了解回声及回声测距的原理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条件

教学难点:利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设疑自学:

1.声音是由 产生的,人讲话依靠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蝉的鸣叫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二胡是靠 振动发声 2.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生活中人们可以直接面对面交谈,但是在太空中就不能了,这是因为____可以传声,但是__________不可以传声。3.15o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声速的大小跟 和 有关。交流探究

1.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观察老师的实验并认真思考,然后合作完成27页“想想做做”并归纳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

练习:.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是()A.敲鼓时发现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 B.扬声器发生时也发现小纸屑在喇叭面上跳动 C.将发生的音叉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激起水 D.金鱼缸中的金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中变大 2.探究:声音的传播

观看视频后完成,我们能听到电铃的响声,是因为 把声音传入耳朵,当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可以发现声音会,最后。再次让空气进入玻璃罩内,可以发现,实验结论。练习:下列事例中,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声音的。A B C。A.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B.在水中游动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 C.人的耳朵紧贴到火车铁轨上听到远处开动的火车的声音 认真分析30页的“小资料”后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1)(2)。练习: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检测反馈

1.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A.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 B.车铃就不会振动

C.没有铃声传出 D.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篇1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素,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直接提出问题,接着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动手体验思考,意在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找到发声体的共同特征。在学生通过讨论获得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声音产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一些物体发声的活动,进一步探究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教材的“想想做做”实验,将物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锻炼了学生实验能力和交流能力。教材对于唱片、磁带是如何通过科学技术记录、保存、重现声音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价值及学习物理的意义。声音的传播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教材安排了探究活动,在进行探究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探究物理问题所经历的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沿着这个思路开展探究活动,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重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难点:做好真空罩实验。

二、重难点突破 1.声音的产生 突破建议: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习过声音的初步知识,本节则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拓宽与加深。由于声现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许多现象和实验都非常生动有趣,在教学中同样要多多联系实际,尽量让学生动手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他们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学习声现象的有关知识。声现象的大部分实验都可以利用日常器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应注意加强观察与实验活动。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法,即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概括,总结得出物理规律和物理知识的方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对于声音的产生,应注意先从不同方面给出物体发声的例子,让学生猜测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再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总结出发声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在学生猜想、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一些探究活动,来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活动中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就地取材,自己“制造”出一些声音,并观察物体是怎样发声的。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方案1:让学生用橡皮筋做实验。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拉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1)能听到声音吗?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2)当橡皮筋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橡皮筋在振动时才发出声音。方案2:让学生用直尺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使直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手将其另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端,观察尺子在发声时的现象,思考问题:(1)能听到声音吗?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2)当尺子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橡皮筋、尺子振动时,能发出声音;橡皮筋、尺子不振动时,不能发出声音。对于橡皮筋、尺子的振动,学生能直接看见,它们发出的声音学生能直接听见,在此处让学生自己实验,通过观察和体验有利于学生理解振动的概念,建立声音和振动之间的联系。

方案3:先将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放在不发声的鼓面上,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静止在鼓面上。然后敲击鼓面,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在鼓面上跳动;鼓面停止发声,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停止跳动。

方案4:将悬吊着的泡沫塑料或乒乓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球并不跳动;将音叉敲响,再使球接触音叉,球跳动。学生虽然没有直接看到鼓面、音叉的振动,但可以从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和球是否被弹起判断发声的鼓面、音叉是否在振动。

归纳橡皮筋、尺子、鼓面、音叉等物体发声时具有的共同特征,验证自己当初的猜想,同时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生活中有关的现象和体验。归纳总结得到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2.声音的传播 突破建议:

教学中应使学生体会到,要想使声音从发声地传播出去,必须要有传播的载体──介质。教材对固、气、液三态物质传声的教学安排是,重点让学生自己探究固体传声,教师演示气体传声,学生设计液体传声。这样安排是因为固体传声实验易做,气体传声实验条件要求高。固体传声的实验比较好做,关键是让学生领悟到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一种重要介质,这一点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教学中要做好空气传声的实验。学校里如果有真空罩实验仪,在实验过程中只要把响铃的闹钟放在被渐渐抽出空气的玻璃罩内,人所听到的铃声强弱就会有着明显的不同,因而学生能很容易理解“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一种重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时要注意玻璃罩一定要密封好。同时,还要用减震材料(如泡沫块等)把玻璃罩与桌子隔开,防止桌子传声。抽气机应远离玻璃罩,减少干扰。随着空气被逐渐抽出,铃声逐渐减弱。在几乎听不到铃声时,如果把空气逐渐放入玻璃罩内,铃声又逐渐加强。为了增强实验效果,可以先抽出气体,然后打开阀门,听到声音逐渐由小到大,然后分析原因,进一步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不同阶段的物理现象,进行交流讨论。在演示真空罩实验时,不管怎么抽气,坐在近处的学生总还可以听到极微弱的铃声。教学中不要回避这个事实,应因势利导地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

遇到声音产生问题时,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要注意声音的产生与人耳听到的声音的条件是不同的:只要物体振动就能产生声音,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而人耳听到声音则需要发声体、传声介质和良好的听觉器官。还要注意不要将声音产生的条件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混淆起来。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声音在固体、液体或气体中等传声介质中可以传播,真空中没有传声介质不能传声。3.声速 突破建议:

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例如回声现象;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田径比赛时,远处的人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发令枪的声音。物体的弹性好,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就快。一般来说,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中,固体的弹性最好,气体的最差,因此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要记住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doc 篇13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速与什么有关。

2.用观察与实验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3.培养学生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声音是物体的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

3.声以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但不能传声。

4.声传播的快慢用来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声速的大小跟和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5.一切体、体、体都能传声,固体中的声速液体中的声速气

体中的声速(填大于或小于)。

二.合作探究 6.请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7.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将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

三个有关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精讲点拨

四.反思整合【达标检测】

1.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 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2.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并经_________传入人耳。

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_____________.

4.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___发生_.

5.如图,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

球会被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__________.

6.东城小学的同学敲锣打鼓列队欢送新兵入伍,这锣声、鼓声是由于

和的振动产生的,再通过_________向四周传播开来.

7.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做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架在3015米高空飞行的飞机,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35米/秒.则飞机发出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_______秒.

9.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增大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10.甲在足够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A.一声B.最多声C.3声D.4声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

12.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面,水上溅起水花

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13.雷雨交加的夜晚,小瞳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 s听到雷声,小瞳距雷电产生处大约()

A.1500mB.17mC.1700mD.无法计算 14.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出声音。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人耳听不到,振动的物体就不会发声

D.只有固体和气体振动时才能产生声音

【反馈提升】

1.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设当时气温为15℃,无风v光=3.0×10m/s)

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

制成了一个“土电话”.⑴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

表明.⑵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⑶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上一篇:文明在我身边演讲稿下一篇:工业企业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