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分类(精选8篇)
通风
A级:
1、小煤井与矿井贯通造成通风系统紊乱的。
B级:
1、2、巷道严重失修,进回风巷道断面不足而未及时处理的。
高瓦斯矿井的每一个采区、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联合布置的采区没有专用回风巷的;
3、采区进、回风巷道没有贯穿整个采区的长度和高度,一条上山、下山风巷分为两段(或多段),其中一段为进风巷,另一段为回风巷的;
4、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的;
5、采区变电所没有实现独立通风系统的。
C级:
1、局部通风机发生循环风;随意停电停风;随意拆开风筒;风筒距离超过规定;临时停风地点不立即撤人、断电;不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的;
2、3、通风系统中出现同时打开风门造成风流短路的;
一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两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或使用3台(含3台)以上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各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的;
4、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工作面不能实现“双局扇、又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的;5、6、7、通风系统不合理或工作地点风量不足的; 巷道贯通未按规定编制贯通措施的; 巷道风速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8、存在违反《煤矿安全规程》和集团公司《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规定的串联通风。
瓦斯
A级:
1、高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及瓦斯涌出异常区域。
B级:
1、2、备的;
3、4、瓦斯检查点的设置不符合标准规定的;
高瓦斯矿井、高瓦斯区、低瓦斯矿井的瓦斯涌出异常区监控中心站瓦斯检查人员数量不足的;
种类通防仪器仪表未按规定配齐的;仪器仪表维修人员未按规定配没有设在调度室并专人值班的;
5、具备瓦斯抽放条件而没有采取瓦斯抽放措施的。
C级:
1、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及瓦斯涌出异常区域布置独头工作面回采的;低瓦斯矿井独头工作面开采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的;2、3、4、5、6、巷道停风24小时以上不按规定建立正式密闭的;
高瓦斯区域、瓦斯异常区域未编制防治瓦斯措施或执行不严的; 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掘进工作面没有按规定使用便携仪的。排放瓦斯、巷道贯通不按规定执行的;
仪器仪表显示不准确、使用不正常而没有在8小时内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的;
7、8、瓦斯超限作业或瓦斯报警后不认真分析的、未采取措施的; 瓦斯检查员未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假检、漏检行为的。煤尘
B级:1、2、3、采掘工作面及主要运输巷道未安设防尘管路的; 防尘供水量、水压不足的;
符合注水条件的采煤工作面未采取煤层注水措施的,煤巷、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没有进行短壁煤层注水的。
C级:1、2、3、煤尘堆积超过规定的;
防尘、隔爆设施没有按规定安设的; 采掘作业地点综合防尘措施不落实的。
火灾
A级:
1、2、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的; 采区或工作面存有火区的。
B级:1、2、3、4、束管检测、注浆、注氨系统不完善的;
不按规定建立井上、下消防材料库或消防器材不按规定配备的; 巷道未按防火要求布置施工的;
烧焊地点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范围的。
C级:1、2、3、井下烧焊未制定专项措施的;不按措施执行烧焊作业的; 一氧化碳超限作业的;
采掘工作面未编制防灭火措施或的按措施施工的。
放炮
B级:
1、井下火药库及火药发放硐室火药、雷管超量储存的。
C级:
1、放炮不执行“一炮三检”制度的;不执行“三级信号”、“三保险”、“三人连锁”放炮制度的;
2、放炮拉线距离不足的;高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及瓦斯异常区放炮母线有明接头的;放炮器不符合规定或失爆的;
3、4、违章装、放炮的;
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异常区采掘工作地点不执行停电制度的。
水害
A级:
1、相邻矿井有突水可能,矿井之间的隔水煤(岩)柱被破坏,未建水闸墙隔离的;
2、3、相邻矿井有超层越界开采行为尚未查明开采情况妥善处理的; 开采受高承压水严重威胁的煤层,未采取“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和“防、堵、疏、排、截”综合防治水措施的;
4、5、提高开采上限开采未经主管部门批准的;
开采区域周边采空区内有积水,受开采影响有倒灌的可能,未对老空水进行疏放或在水淹区积水面以下的煤、岩层中采掘作业的;隔水煤(岩)柱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6、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窖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的。
B级:
1、受承压水威胁的采区或工作面未按规程规定设置防水设施,未完成防治水工程而强行生产的;
2、受老空水威胁的采、掘工作面进入警戒线、探水线,未按规定探放水;掘进或回采超出批准范围的;
3、受含水层、陷落柱、断层、表土松散等水体威胁的采、掘工作面,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4、5、6、7、受水威胁煤层的采、留宽度不执行设计规定的;
对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封闭不良钻孔未按规定采取不效处理措施的; 图纸、资料与实际严重不符,图纸、台帐超过正常填绘周期一倍的; 矿井涌水量、含水层水位等水动态观测系统不健全或不按规定观测或水位动态自动化监测报警系统出现故障超过10天未恢复正常监测的;
8、防治水设施和有关仪器装备未按规定设置,防治水资金计划与实际投入达不到吨煤一元钱的;
9、没有按规定设立防治水机构或配足地测防治水人员的。
C级:
1、采区以上水仓,容量达不到规定要求或清捞不及时,淤积厚度超过水仓高度的30%的;
2、对本矿的老空积水情况及相邻煤矿的开采、积水情况不按规定周期调查核定的;3、4、5、6、7、8、不按规定对水闸门、水闸墙检查维修的; 各类防治水工程未规定要求进行竣工验收的; 避水灾路标不全、位置不当的; 发现突水预兆不及时汇报处理的;
不按规定填绘图纸、台帐或填绘周期超过规定一倍的; 不按时组织水害隐患排查或向集团公司提供错误资料的;
9、的。未制定防治水应急预案或每年雨季前未组织水害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运输
B级:
1、2、斜巷防跑车和跑车防护装置不按规定设置的; 运输安全设备、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C级:1、2、3、的;
4、5、斜巷运输信号装置不按规定设置;声光信号不齐全有效的; 斜巷各摘挂车场无躲避所或位置不当及有障碍物影响出入的;摘挂斜巷防跑车和跑车防护装置不正常使用或不起作用的; 小绞车不按规定固定;制动装置失效的;
使用不合格、磨损严重的联接环和肖子;超挂车辆;不使用保安绳安全间隙不符合规定的;
6、规定的;7、8、9、在行人巷道内架空线吊挂高度连续20M低于1.8M的; 保险链(绳)、连接装置不按规定设置或不起作用的; 电机车闸、灯、铃、撒砂装置等安全设置不定的; 电机车、人车、矿车与巷道的行车、行人安全间隙连续10M达不到
10、轨道质量严重低劣,连续3个接头扣件不全、内外错和高低差严重超过规定;连续3搭轨道的铺设不符合规定的;
11、一处矿车3辆无防脱销装置的;运送物料不使用专用车盘的;
12、运输巷两侧与运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规程规定的;
13、斜巷人车防坠器不灵活可靠,不按规定进行试验的。
机电
A级:1、2、3、矿井主要泵房排水能力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主扇风机备用风机起不到备用作用的; 矿井未使用双回路供电的。
B级:
1、回路的;2、3、4、提升系统存在有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严重缺陷的; 主、副井绞车及提人绞车不按规程规定设置各种保护装置的; 排水系统、设施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采区泵房供电线路单C级:
1、主提升装置各种保护试验失效;立井罐笼防坠装置不按规程规定试验、各种闭锁不起作用;没有按照规定及时进行技术测定的;
2、提升钢丝绳磨损、断丝、锈蚀埋单超过规程规定未更换或未按规定检验和检查的;3、4、5、主要排水设备提引水装置不起作用的; 主扇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换机运行的;
压风机(包括风包)安全阀、压力表、断水、断油、超温、超压保护安设不全或不起作用的;
6、承压锅炉本体和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或压力表全部失效,常压锅炉做承压锅炉使用;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各种保护、闭锁装置不按规定设置或不起作用的;
7、在特种设备的设计、安装、制造、使用、检修、改造等方面违反国家规程规定的;
8、9、井下下使用的高低压开关操作机构失灵或闭锁装置不起作用的; 井下隔爆电气设备(包括小型电气)出现失爆的;
10、皮带防滑保护、堆煤保护、防跑偏装置、温度保护、烟雾保护、自动洒水装置设置不全或不起作用的;
11、检漏(包括煤电钻综保、照明信号综保)、接地、过流三大保护和电动机综保不按规定使用、保护不起作用或没有按规定进行试验的;
12、井下未使用阻燃电缆和皮带或接头不合格的;
13、不按规程规定进行井下电气作业的;
14、机采面采煤机与运输机无停开闭锁装置;煤层倾角15度以上采煤机无防滑装置的;工作面转载机上安装有破碎机时,未设置防止人员进入的安全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不起作用的;采煤机内、外喷雾水压不足的;
15、耙装机固定卡子不齐全有效或稳绳固定不合格;未使用封闭式金属挡绳栅栏和防耙斗出槽的护栏;耙装机无照明的;
16、机械传动装置防护不全或横过皮带、溜子的行人地点未设置过桥的;
17、矿灯的闭锁、保护装置不起作用或不使用双光源矿灯的;
18、架空乘人装置保护装置设置不齐全或不起作用的;
19、不按规定制定提升运输设备检修计划或不按计划检修的。
顶板
B级:
1、据的; 开采的煤层无矿压观测资料,设计的支护强度和支护密度无科学依2、3、采区无设计方案、采区设计、作业规程生产的; 新采区、新工艺工作面投产未经集团公司验收的。
C级:
1、综采(放)工作面泵站压力达不到30MPa,普采工作面(泵站额定压力20 MPa)达不到18 MPa的;抽检初撑力时有相邻两架或3棵及以上达不到规定要求和合格率低于70%的(综采、综放工作面支架初撑力达不到24 MPa,普采工作面单柱初撑力,¢100mm达不到11.5 MPa,¢80mm达不到12 MPa,普产工作面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100mm达不到6.5 MPa的,¢80mm达不到10 MPa,综采(放)工作面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达不到11.5 MPa,);
2、超前支护、端头支护不按规定支设或支设不合格的;断层处、顶板破碎处控制不力的;
3、4、工作面缺柱或缺梁超过5%或出现空顶作业的;
工作面出现5棵失效支柱;5条及以上顶梁不铰接或损坏;一处3棵及以上支柱钻底达100mm未穿鞋;3处及以上支柱顶梁空肩或足顶不实未及时进行整改处理的;
5、6、工作面后部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未采取强制放顶措施的; 高瓦斯矿井或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拖后放顶3m未回撤;低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拖后放顶线6米未回撤或回撤后支密集截柱的;
7、8、支架顶梁与顶梁接顶不严密或相邻两架错距超过侧护板高度2/3的;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过断层、过老空、跨巷道、托伪顶开采及收尾不按措施施工的;
9、高档普采工作面上伞檐超过1m时,凸出宽度超过0.25m未处理或面前不按作业规程规定支设临时支柱的;
10、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巷道高度,综采(放)工作面达不到1.8m,其他采煤工作面达不到1.6m;人行道宽度小于规定要求及巷道连续3m严重失修的;
11、溜头、溜尾未按规定打压或支设压柱不合格的;
12、工作面倾角大于150时,液压支架未采取防倒、防滑措施或工作面倾角大于250时,工作地点上下未采取安全、可靠、有效防滑、防矸等措施的;
13、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
14、架棚巷道不使用前探梁、联棚器、抗棚镢;连续3架及以上棚子背顶不实或严重歪斜不正、棚腿高吊的;
15、锚喷巷道不按措施规定使用前探梁;一处有3棵及以上锚杆失效;抽检锚杆角度低于750或锚固力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16、前探梁、架棚、锚杆支护不及时,出现空顶作业的;
17、遇有地质构造、围岩破碎、压力大未及时改变支护方式或加强支护的;巷道过交叉点、贯通以及处理巷道高冒时,无安全措施或不按安全措施施工的;
18、巷道三岔口、四岔门口等特殊地点未采取锚杆、锚索等特殊加固的;
19、锚喷巷道锚杆的间排距连续3组超过规定;喷浆厚度连续20m达不到设计规定;巷道成型较差、连续2m出现0.3m以上的片帮、工程质量严重低劣的; 20、裸体巷道不按规定进行临时支护或不打顶板岩性厚度探测眼的;
21、巷道支护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的;
22、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未按规定对顶板进行监测的。
其他
B级:
1、2、C级:
1、2、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数量不足的;
“三下”开采设计未报批或未按批准的采、留比组织生产的。
关键词:煤矿瓦斯事故,多危险源,耦合作用
0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煤国之一,95%属于地下开采[1],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受自然条件限制,煤矿生产过程复杂,作业环境恶劣,受到水、火、瓦斯、矿尘和冒顶等多种灾害的威胁,加之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煤矿企业生产力水平整体偏低、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管理水平低下,致使煤矿企业生产与安全的矛盾突出、特大事故时有发生[2]。而在我国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一直占有很大比例,无论是事故发生频率,还是事故造成人员死亡一直在5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重大瓦斯事故时有发生,每次人员伤亡都在百人以上。事故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带来不良社会影响。
煤矿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部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只有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因此科学合理且具体全面的对瓦斯事故危险源进行分类对煤矿瓦斯事故研究很有意义。煤矿系统既包括管理的因素,又包括人、机器和环境的因素,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但是大多现有的瓦斯事故危险源分析没有考虑到系统元素之间的这些相互作用。在对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耦合作用[4]的分析,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研究煤矿多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对丰富多因素相互作用理论,深入对煤矿系统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煤矿瓦斯事故发生机理
煤矿井下环境错综复杂,导致瓦斯事故的因素也多种多样,这些因素相互交叉,因此运用事故树方法分析煤矿瓦斯事故,能够较全面的展示造成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发现系统中潜在的瓦斯事故危险因素。发生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即5%-16%的瓦斯浓度、6500-7500℃引爆火源和12%以上浓度的氧气。在工作地点氧气的浓度肯定是达到12%的,所以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为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极限以及存在引爆火源。 根据瓦斯爆炸危险源的事故树[5]更深一层分析瓦斯爆炸事故原因。
1.1 瓦斯积聚达爆炸浓度的原因分析
引起瓦斯积聚并达到爆炸浓度而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是在瓦斯已经积聚的条件下瓦斯监测失效并且瓦斯排放处理不当。
1.1.1 瓦斯积聚
引起瓦斯积聚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原因之一:通风不良、掘进面瓦斯积聚、采掘面瓦斯积聚、冒顶区瓦斯积聚、盲巷瓦斯积聚、瓦斯涌出异常。首先,通风不良的原因可能是局部通风机停转,风筒的缺陷(风筒漏风、风筒脱节和风筒距工作面过长),密闭损坏,通风系统调整不当等。其次,掘进面瓦斯积聚的原因有掘进面供风不足和掘进面瓦斯量大。第三,采掘面瓦斯积聚的原因有采空区瓦斯大和上隅角风速低造成的上隅角瓦斯积聚,采掘面供风不足。第四,冒顶区、盲巷区瓦斯积聚的原因主要是没有风流通过导致瓦斯积聚。
1.1.2 瓦斯监测失效
引起瓦斯监测失效的原因主要有瓦斯假检、漏检,瓦斯报警断电仪失灵,瓦斯检测系统故障,瓦斯监测人员不足等。
1.1.3 瓦斯排放处理不当
瓦斯排放处理不当的原因有瓦斯排放人员不足以及未按规定排放瓦斯。
1.2 引爆火源分析
煤矿井下引起瓦斯爆炸的引爆火源主要有如下几类:(1)电气火花:由于对井下照明或机械设备的电源等装置的不善或操作不当,如矿灯失爆、电钻失爆、带电作业等而产生的电火花。(2)爆破火焰:主要是放炮器失爆、炸药等不合格等引起的。(3)摩擦撞击火花:机械设备之间的撞击、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等等,都可能产生火花而引爆瓦斯。(4)明火:井明火的来源主要有井下焊接、吸烟等。(5)井下存在静电以及煤炭自燃。
2 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的分类
煤矿瓦斯事故的事故树分析为辨识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由瓦斯爆炸事故树可以看出,导致顶上事件瓦斯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共有39个,除事件“存在氧气”之外其余都是瓦斯爆炸事故的危险源,包括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各方面的原因。根据瓦斯爆炸事故树把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及分析。
2.1 第一类:人的不安全行为
随意停电(X2)、局部通风机随意开停(X3)、风筒距工作面过长(X7)、通风系统调整不当(X8)、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合理(X10)、瓦斯员假检或漏检(X18)、未按规定排放瓦斯(X22)、斯井下吸烟(X24)、井下焊接起火(X25)、爆破工操作不当(X29)、电器接线不合要求(X35)和带电检修(X36)等。在所有导致我国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因所占比率实际上高达97.67%,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的人因比率达96.59%[6]。大量的事实表明,多数瓦斯事故是因瓦检员、放炮员、电(钳)工这些负有特殊工作的人员不能尽职尽责、麻痹大意、甚至违章违纪造成的。而其他人员违章在井下私拆矿灯、吸烟、利用明火取暖等也是造成火源存在,引起瓦斯事故的原因之一。
2.2第二类:机(物)类危险源即机(物)的不安全状态
通风机故障(X1)、密闭损坏(X4)、风筒漏风(X5)、风筒脱节(X6)、通风设施质量不好(X9)、瓦斯报警断电仪失灵(X19)、瓦斯监测系统故障(X20)、炸药不合格(X26)、放炮器失爆(X27)、雷管不合格(X28)、机器设备摩擦撞击产生火花(X30)、机器设备产生静电(X31)、设备失爆(X32)、电缆损坏(X34)以及开关短路(X37)等。主要包括:① 通风动力及其装置(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风筒);② 通风控制设施(风门、风墙、风桥、风窗、密闭等);③ 通风安全监控设备(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瓦检仪等);④ 矿灯、电缆、电气设备;⑤ 炸药、雷管;⑥ 其他。。
2.3 第三类:环境类危险源
冒顶区瓦斯积聚(X11)、盲巷瓦斯积聚(X12)、掘进面瓦斯大(X13)、掘进面供风不足(X14)、采掘面供风不足(X15)、上隅角风速低(X16)、采空区瓦斯大(X17)、煤炭自燃(X32)、瓦斯涌出异常(X38)等。与瓦斯事故密切相关的环境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地质环境,另一方面是工作环境。其中对瓦斯事故有影响的自然地质环境主要是地质构造带和煤炭的自燃倾向。与瓦斯事故密切相关的工作环境因素包括:①通风网络;②采空区;③盲巷。
2.4 第四类:管理类危险源
瓦斯检测人员配备不足(X21)、瓦斯排放人员配备不足(X23)。以及事故树种没有反应的管理类危险源包括:危险源记录不完善、监查力度不足、奖惩执行力度不足、瓦斯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和井下防火培训力度不足等。
综上,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的分类如图1所示。
3 煤矿瓦斯事故多危险源耦合作用分析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导致瓦斯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人、机、环境和管理因素,如瓦斯员假检或漏检、未按规定排放瓦、机器设备摩擦撞击产生火花、机器设备产生静电、冒顶区瓦斯积聚、瓦斯检测人员配备不足等,都可能导致瓦斯事故的发生。但是,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于人、机、环境和管理系统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导致瓦斯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分析系统的安全性,必须从人、机、环境和管理四个子系统出发,并研究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分析多危险源间的耦合作用[7]。
3.1 瓦斯事故人-机耦合作用分析
3.1.1 人的行为对机器的影响
瓦检员、放炮员、电(钳)工这些负有特殊工作的人员不能尽职尽责、麻痹大意、甚至违章,如随意停电、局部通风机随意开停、风筒距工作面过长、通风系统调整不当等,他们按照错误的操作进行机器运转或者人本身能力的缺陷,从而可能会导致机器的磨损或性能不良,如通风机故障、密闭损坏、风筒漏风脱节、瓦斯监测系统故障等等。
3.1.2 机器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原因之一就是机器的缺陷所导致的,供人使用的机械应尽量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符合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尤其要满足人的安全需要,让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机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振动,很多机器还会产生粉尘,不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会使人烦燥、易怒,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的行为处于不安全状态。如果机器的运行是为了维持环境的良好状态,那么机器一旦故障而不能得到及时修理,就容易导致环境异常,进而对人产生影响。如通风机故障,导致井下有毒气体增多,不能及时排除,容易造成人中毒或其他症状。
3.2 瓦斯事故人-环耦合作用分析
在煤矿系统中,人是系统的主体,是机的操纵者和控制者;环境则是人和机所处的场所,是人生存和工作的条件[8]。在系统中,人体必然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必然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环境。环境对人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和工作条件,但恶劣的环境也对人产生各种不良的影响。
3.2.1 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环境出现不安全状态。如由于井下人员在井下私拆矿灯、焊接起火、吸烟、利用明火取暖等造成火源存在;再如人操作失误导致通风机故障或通风机故障后不及时维修,造成供风能力不足,而导致瓦斯积聚。
3.2.2 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煤矿井下的生产条件恶劣,顶板、水、火、瓦斯、粉尘、噪声、潮湿等不安全因素给员工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危害[9]。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既有多样性,又有复杂性。在煤矿系统中,对人产生影响的一般环境主要有:温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照明、和作业空间等。如果尽可能的排除环境因素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就有利于提高人的安全性。煤矿井下作业空间狭小,使人体不能充分自如的伸展,人的操作姿势单一,使作业者产生压抑、烦燥,容易出现不安全行为。不合理的作业空间布局,使机器、设备的操作装置和显示装置不符合人的生理特性,也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3.3 瓦斯事故机-环耦合作用分析
环境是人机所处的工作场所,是机的运行条件,而机的存在和工作又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产生影响[10]。因此,机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3.3.1 机器对环境的影响
机器的不安全状态的发生导致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机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噪音、粉尘等有毒气体将会增加环境的危险性,如设备失爆产生有毒气体,机器设备摩擦撞击产生火花、等等;再有是机器本身发生故障导致环境出现不安全状态,如通风机故障、风筒漏风等就容易导致井下的瓦斯不能顺利排放出去,造成瓦斯积聚等;另外机器本身的质量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通风设施质量不好导致瓦斯积聚等。
3.3.2 环境对机器的影响
机的使用及运行离不开具体的环境,而环境是多种多样,对机造成的影响也必须是多方面的。环境对机器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影响,不良的环境会影响到机器的性能,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生命周期,即影响机器的可靠性;二是环境导致人的工作能力下降,形成的误操作可能导致机器的故障。如井下高温会使金属膨胀、氧化,加速机器本身的损伤,因其性能的变化;井下高温可能会使人感觉压抑、烦躁,造成通风系统调整不当,进而导致井下的瓦斯不能顺利排放出去,造成瓦斯积聚等等。
3.4 瓦斯事故管理与人、机、环耦合作用分析
管理的缺陷作为煤矿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对人、机器、环境有重要的影响。
3.4.1 管理的缺陷对人的影响
瓦斯管理组织机构对于人员配备不合理管理,导致瓦斯检测人员的配备不足和瓦斯排放人员的配备不足;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不足、不到位,导致员工的专业技能素质比较低,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侥幸心理和冒险心理,责任感弱,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粗心大意、敷衍塞责。
3.4.2 管理的缺陷对机器的影响
管理的缺陷对机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机器的管理方面。由于管理混乱,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机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从而造成机器设备的不良或故障,如瓦斯报警断电仪失灵后不能及时发现并修正。
3.4.3 管理的缺陷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杜绝井下吸烟,加强对井下噪声、粉尘、有毒气体的检测和控制。
综上,煤矿瓦斯事故多危险源的耦合作用图如图2所示。
4 结语
通过对煤矿瓦斯事故发生机理的分析及其事故树分析,为辨识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进而对瓦斯事故危险源耦合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煤矿危险源之间的耦合作用,为科学合理分类管理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煤矿系统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洪广.当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原因浅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5,(1):72-73 ZHAO Hong-guang.Shallow views on safety accidents of coal mines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J].Coal Economic Research,2005,(1):72-73
[2]李媛,魏晓平,宋学峰,等.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分析[J].煤矿安全,2007,(6):78-80 LI Yuan,WEI Xiao-ping,SONG Xue-feng,et al.Analy-sis on risk pre-control in the Safety production of coal en-terprise t[J].Safety in Coal Mines,2007,(6):78-80
[3]王培.煤矿事故危险源风险测度及评价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9
[4]刘全龙,李新春,张庆彩.煤矿瓦斯事故多危险源耦合作用分析及风险度量[J].煤矿安全,2011,(7):189-192 LIU Quan-long,LI Xin-chun,ZHANG Qing-cai.Study on the risk measurement and the coupling analysis of multi hazard source in coal gas accident[J].Safety in Coal Mines,2011,(7):189-192
[5]郝贵,宋学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50-53
[6]陈红,祁慧,谭慧.中国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规律分析[J].中国矿业,2005,14(3):64-68 CHEN Hong,QI Hui,TAN Hui.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hina coal-mine fatal gas explosion accidents rules[J].China Mining Magazine,2005,14(3):64-68
[7]宋学锋.煤矿重大瓦斯事故风险预控管理理论与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40-75
[8]丁玉兰.人因工程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9]方崇林,康奇民,张振菊.影响煤矿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因素[J].安全,2008,(7):28-29 FANG Chong-lin,KANG Qi-min,ZHANG Zhen-ju.Study on the workers’unsafe behavior factors in Coal-mine[J].Safety,2008,(7):28-29
摘要:煤矿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发生在低、高压电网,直流架空线的人身触电事故等。随着煤矿机械化的不断发展,煤矿机电管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俗话说:“出炭不出炭,关键在机电。”,故煤矿机电系统人员素质高与低、机电设备管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煤矿机电事故已开始成为制约我国煤矿生产及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煤矿 机电事故 事故原因 对策
0 引言
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机电管理在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增强,并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因为管理不善等原因所造成的煤矿机电事故也开始成为制约我国煤矿生产及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 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机电设备相对落后且使用方法不规范 由于当前很多煤矿重产出轻投入,造成了煤矿机电设备和安全装备欠帐较多,投入不足,大量资金不能到位,从而使煤矿机电设备改造速度滞后。甚至很多煤矿生产设备自90年代初期至今已基本上无大的新投入,设备陈旧,大量超过服务年限的设备仍在超期使用。另外,许多国家已经明令要淘汰的设备(如非阻燃电缆、胶带,老式绞车、电控、防爆高压开关、主扇、风机、水泵,高耗能油浸变压器、油开关等)仍在使用;开采挖掘设备老化,机械化程度低,安全可靠性差;供电设备“三大保护”(即保护接地、漏电保护和短路保护)不全;安全监控监测系统装配不足等隐患,不仅严重制约了煤矿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为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1.2 机电专业人才缺乏,在岗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煤炭企业都成立了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往往教育培训没少搞,经费没少花,但收效却不好。由于煤炭行业险、脏、累,使许多人望而生畏,不愿加入这一行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同时现行煤炭行业职工队伍,人员极不稳定,操作、检修水平得不到提高。也正因为高素质专业人员的缺乏,对设备操作维修的认知度不高,导致事故率一直居高不下。
1.3 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管理组织不完善 根据2005年国家最新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每个煤矿矿井都应至少建有17种基本机电管理制度。而目前的煤矿,很多都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落实考核;是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却没有能够贯彻执行下去。并且国家现行的煤矿机电设备执行标准中又没有较为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执行标准还有一定可以回旋的余地。相当的矿井对专业管理组织不够重视,大量压缩机电管理人员,专业小组设置不健全,一些专业工作无人问,还有的虽有专业小组,往往是一两个人身兼数职,平时光忙于做报表,应付上级检查,专业工作根本开展不了,更谈不上现场管理。
1.4 设备检修不到位,机电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很多煤矿的机电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另外现在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长时间运行以及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由于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
2 降低煤矿机电事故的措施
2.1 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打造高素质的职工技术队伍 维修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应根据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操作工、维修工开展系统的培训,学习有关的规程、制度和标准,并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试,通过强化职工现场操作技能,提升职工排除隐患、故障的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就一批懂技术、重安全的专业队伍。
2.2 完善机电部门管理组织 制度建设是各项建设的根本性工作。矿井要按照新的煤矿机电管理质量标准,完善规章制度。一要完善机电管理队伍,合理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减少一人兼数职现象,保持队伍的稳定,以便开展工作,发挥好职能;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做到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三要全面协调好机电与生产的关系,严格机电管理制度,使全矿机电管理有章可循,要把机电科真正作为一个全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看待,赋予一定权利,让机电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搞好机电管理工作;四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
2.3 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机电业务活动的准则,是做好机电工作的纪律保证,应建立健全。坚决按照国家最新出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规定,建立17种基本制度。矿井机电管理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设备,落实规章制度也必须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为主要工作内容。目前急需重点落实的规章制度是: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度;改造后的设备使用操作规程等制度。
2.4 增加投入,不断优化机电系统,提高装备水平 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首先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其次要改造不合理的机电系统,打通瓶颈阻滞环节,提高主系统设备的可靠度,发挥生产能力。按照“科技保障、灵敏可靠”要求,追逐并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改造传统的设备。再次,强势推进矿井装备的自动化,数字化进程,发挥科技兴“机”、科技兴“安”,要把好设备的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在煤矿的滥用,消灭事故根源,实现机电系统本质安全。
2.5 组成包机组推行包机制 包机组是生产责任制中的一种基本形式,凡是井上下的机电设备,只要投入使用就应落实包机人,要挂牌留名,不留死角。包机人要包检查、包检修、包设备完好。内部要有明确分工,每一台设备,每一条电缆,每一条管线,每一个安全保护装置及每一段环境卫生都落实到每一个成员,做到“岗位固定、分工包干、挂牌留名、责任到人”。另外,生产管理部门要确保采区设备至少有4h/d的检修时间,主系统设备至少有2h/d的检修时间,使设备性能得到恢复,保证设备持续可靠经济运行,促进安全生产。
3 结束语
俗话说:安全是最大的节约,而事故则是最大的浪费。煤矿机电系统是一个较为庞大复杂的系统,涉及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机电部门工作人员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扎扎实实地搞好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消灭机电事故隐患,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并要跟踪产业科技前沿,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煤矿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为主导的核心技术。
参考文献:
[1]艾井石.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科技信息.2008年第2期.
[2]董晓钧.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促进矿井安全生产.设备管理与维修.2008年5月.
[3]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2006年2月.
护理差错事故定性标准
事故定义: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Ⅰ类差错(严重差错)
定义: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所造成的错误,给病人造成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但未造成死亡、残废和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为Ⅰ类差错。
举例:
1.对危重病人观察不仔细,发现问题不及时通知医师,贻误治疗。
2.应用特殊药物如洋地黄、麻醉药、胰岛素、氯化钾等,因注射方法或剂量不正确而发生反应者。
3.输血不能按规程操作造成浪费者。
4.查对不严,以致输入有霉菌(肉眼所见)的液体、异型血或错注青霉素或未做皮试注射青霉素,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5.昏迷、重危病人、兴奋躁动、小儿因管理不严或不符合正常约束要求等原因所致坠床,造成软组织挫伤,经治疗而无功能障碍者,凡精神病人发生自杀、自伤、伤人等到行为时,工作人员虽有不足之处,但后果不严重者。6.各种穿刺、活检、特殊化验标本取错、损坏或遗失。
7.危重病人(休克、昏迷、五衰等)未作床头交班者:对感染性和出血性等疾病,不按时测脉搏、血压和观察生命体征,出现休克发现不及时者。
8.延误或漏用抢救药品或治疗药品。如抗菌素、脱水剂、强心剂、利尿剂、镇静剂、呼吸兴奋剂、各种血管活性药物、胆硷脂酶复活剂等;临时用药超过30分钟,长期用药超过24小时;各种血管活性药剂量超过一倍或使用上述药物后未注明用药时间及剂量。
9.对患者有心功能有全、严重脱水、各型休克、肺炎等病人,未能按医嘱要求进行静脉推注药物和补充液体,影响疗效或引起明显付作用;静脉输液中液体渗入皮下,造成局部组织感染、坏死,经治愈者。
10.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不当未尽到责任,造成Ⅱ度褥疮,或热疗或保暖造成的灼伤,灼伤占体表面积>0.25%深度或浅Ⅱ度类以上,短期治疗难以治愈者。
11.接产工作中,由于病情复杂或并有严重合并症,以致子宫破裂,经及时治疗而无严重不良后果者。
12.不消毒分娩(特殊情况例外):产后会阴Ⅲ度裂伤以下(急产例外):缝合不彻底,引起阴道小量出血,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13.分娩时婴儿牌挂错或出院时婴儿调错,后被纠正者;或婴儿性别写错引起纠纷,或产下畸形(如无肛门婴儿)在24小时内未发现者;出院时抱错婴儿,出医院门后纠正的。
14.手术室不按规定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等物品。将纱布、器械、棉片等遗留在创口或被检查器官中,经及时治疗和纠正后无严重后果者。
15.责任心不强丢失重要标本,而贻误诊断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但未引起严重后果者。
16.供应室、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器械包,物品清洗不彻底,消毒不严格、发放消毒过期的治疗包或虽已用于病人而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17.上班护士不履行岗位责任制,不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或值班时擅自脱离岗位,造成医院工作惯性运行失调,随机调度失控,导致医疗抢救工作失误者。
18.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
Ⅱ类差错
定义:
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错误,造成病人一般性痛苦或错误性质虽严重,但未造成病人任何不良反应者。
举例:
1.错服、漏服重要药物或处理医嘱错误而有影响病人治疗者而无严重后果者。
2.凡规定作皮试未做皮试用药后无不良反应者(青霉素例外);或做过了皮试未及时观察且又不重做者。
3.因护理不当,发生占体表面积<0.25%的灼伤,在短期内治愈者。
4.抱错婴儿,在医院内纠正的,未引起纠纷者。
5.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延误手术时间。
6.手术室、换药室、人流室等.使用消毒过期手术包施行手术,未发生不良后果者,或遗漏主要的器械、物品,虽未使用于病人,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7.错用“特殊药品”,如安定注射液、氯硝安定等精神药物无不良后果者。
8.静脉输入一般性液体渗出血管外,造成较大范围肿胀,但未造成感染者;静脉注射刺激性液体渗出血管外,但未造成坏死者。
9.属视野内管理的病人,违反管理规定,被其他病人轻度伤害或自伤或伤人,增加病人痛苦者。
10.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
Ⅲ类差错
定义:
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一般性错误,不直接影响治疗也未造成病人任何痛苦的。
举例:
1.二级病人伤人、自伤,形成皮下血肿或表皮破裂者。
2.遗漏一般性的治疗及发错一般性药物
(1)多发、少发一般口服药物或多注射、少注射一般药物,如维生素类及一般辅助药物。
(2)一般治疗药物按规定给药时间提前或延迟2小时以上执行。
3.漏、错采集一般标本对治疗无影响者。
4.器械、敷料、溶液未定期消毒和检查者。
5.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况者。
护理部
一、交通安全事故
学校未加强安全教育,采取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校园内不得驾驶自行车、非机动车和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伤害事故。造成1至2人轻伤为轻微交通安全事故,发生轻伤3至5人轻伤为一般交通安全事故,达到5人以上的为国家等级事故。未加强校外乘车交通安全监管,乘坐违规和非法营运车辆,或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造成经济损失的负全责。
二、校园消防安全事故
学校按照《消防法》严格落实消防防火责任制,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教学培训内容,经常性组织用电、明火和消防点的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因责任不落实,未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查处隐患不及时,引发和造成火灾事故和人员伤亡:发现一次火灾易发隐患点,或违反消防规定的行为,属于工作失责行为。引发火灾事故且一次1至2人轻伤,经济损失500元以下的,为轻微火灾事故。引发火灾且一次3至5人轻伤,经济损失500元至10000元的为一般火灾事故。
三、校园建筑安全事故
学校要对校舍做好实施监管和维护,全面消除和杜绝中小学、幼儿园危房,确保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安全、顺利开展,日常维护和管理中发现危旧损坏校舍,及时做好重点监控和维护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报告,及早改造维修,对危险校舍和危险设施未加保护和维修的,属于教育失责行为;危旧校舍倒塌和设施未采取措施的,造成1至2人轻伤为轻微伤害事故;造成3至5人轻伤的为一般伤害事故;造成5人伤残的为较大伤害事故,学校及责任人员负责伤害学生的医疗费用。1
四、校园集体活动安全事故
学校要认真组织各项集体活动和课外活动,预防发生集体活动意外伤害事故。由于组织不利,未加强监管或监管不当,造成集体活动组织混乱无序,组织行为失责,其行为恶劣影响较差或造成经济损失,追究学校教育失责责任,造成1至2人轻伤为轻微伤害事故,发生轻伤3至5人的为一般伤害事故。
五、校园食品及疾病预防工作事故
学校要按照严格规定,落实食品卫生与疾病防预工作的责任,加强对师生的宣传教育,对未做宣传,预防措施不到位,没有严密做好防投毒工作,不及时报告或越级报告,在食品采购加工、食品留样环节中,造成的食物中毒1至5人的为轻微食物中毒事故;一次5至10人为一般食物中毒;10人以上中毒的为较大食物中毒事故。在疾病预防工作中,同一班级发生两例或者三分之一以上人数的传染病病例,或不同班级数达到两个班及以上的发生传染病,要对学校实行责任追究。
六、治安安全事故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维护校园的政治稳定和良好秩序,是学校的基本工作任务,确保学校及师生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校园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强化落实社会综合治理和治安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学校管理中出现以下情形的,教师以实行不同手段体罚学生的,发生一次或引发社会纠纷的,追究学校教育失责行为;体罚学生造成轻伤或一个学校连续发生两起体罚事件的为轻微治安事故;体罚学生造成重伤或群体性体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为一般治安事故;发生校内打架斗殴、恐吓、勒索、敲诈、偷盗、赌博,传播迷信、色情、淫秽音响及书籍的,未及时查处和制止带有倾向性苗头的治安安全隐患,发生治安事件未造成一定影响的,属于教育失
责行为。一学期内连续发生两次以上治安安全事故,且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且影响恶劣的为校园一般治安事故,发生校园强奸、凶杀、故意重伤或偷盗经济损失较大、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发生地下讲经,参与邪教活动,进行反动宣传品,发生毁坏国旗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治安案件,追究学校管理失责责任。
七、禁毒安全工作
为配合做好国家和政府禁毒工作,学校要认真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加强对师生禁止吸烟、吸毒、贩毒工作的预防工作,定期开展“远离毒品,珍重生命”的主题教育,及时清查违纪药品和毒品,因学校禁毒措施不到位,发生教职工及学生被他人索使利用,参与贩毒、吸毒、吸食违禁药品的,一经发现将学校监管失责的责任。对参与贩毒、吸毒、吸食违禁药品和教索胁迫他人吸毒的行为,视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意外伤害事故
按照教育管理的法规及职责,学校要经常性的开展师生安全常识教育和培训工作,指导师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以提高师生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能力,对学校安全教育长期缺失,未有效加以教育防范,造成在校内课外活动和上学放学期间发生1至2人轻伤的为轻微伤害事故;发生3至5人的,为一般伤害事故,均要追究学校教育失责责任。在校外发生1至2人轻微伤害,3至5人一般伤害事故的或发生群体性意外伤害事故的,要根据学校教育失当程度对学校追究责任或免责。因家长监管失责,造成师生人身意外伤害,按照《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校免于责任。
九、校园计算机信息和网络安全事故
随着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学校计算机
煤矿机电隐患分级分类标准
一、重大隐患事故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85号令)中规定隐患。
1)、突出矿井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或者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2)、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不能正常运行的。3)、矿井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工作能力不匹配的。4)、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电、风电闭锁装置或者不能正常使用的。5)、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不能实现双风机、双电源或不能自动切换的。6)、建设矿井进入三期工程前,没有按设计建成永久排水系统的。7)、使用被列入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者工艺的。
8)、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产品,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9)、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等级与矿井瓦斯等级不符的。
10)、矿井单回路供电或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11)、进入二期工程的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及水害严重的建设矿井,进入三期工程的其他建设矿井,没有形成双回路供电的。
12)、没有配备分管机电的副矿长及机电专业技术人员的。
2、非矿用阻燃或阻燃试验不合格的电缆、胶带违规入井使用的。
3、非防爆电气设备违规入井使用的。
4、井下密闭区内有机电设备、电缆和风水管路的。
5、未按规定安设、调校瓦斯传感器,人为造成传感器失效,超时间、超范围屏蔽上传数据的。
6、井下机电硐室设在回风流中,未按规定实现甲烷电闭锁的。
7、使用带式输送机、刮板运输机运人的。
8、升降人员的立井提升机安全保护、安全设施不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装设或失效、钢丝绳出现磨损超限、断丝超限继续使用的;提升机超载运行的。
9、无轨胶轮车制动装置采用干式制动器的。
10、生产矿井或新建(改扩建)矿井进入二期工程施工前,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
11、井下安全避险“五大系统”整体功能不完善,起不到避险作用的。其他认为类似重大的事故隐患。
二、较大事故隐患
1、矿井一类负荷未按规定实现双回路供电的。
2、设备安装、回收、检修等机电项目工程施工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
3、特殊岗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操作管理人员未取得有效证件上岗作业的。
4、未按规定建立机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
5、井口房、通风机房、瓦斯抽放泵站附近20米范围内有烟火的。
6、井下机电硐室、油脂硐室、带式输送机机头、配电点未按规定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的,瓦斯抽放泵站建筑未采用不燃性材料建设的。
7、主通风机、主要提升机、主井胶带输送机、主排水泵、空气压缩机、无轨胶轮车、锅炉等大型固定设备、特种设备未按规定期限进行检测检验或主要项目性能测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
8、大型固定设备主要部件(提升机钢丝绳、提升机主轴、提升机天轮轴、提升钢丝绳连接装置、提升机防坠器、主通风机主轴、风叶、空气压缩机风包等)未按规定期限进行检测检验或探伤。
9、主通风机单机运行无安全措施的。
10、非升降人员的主副井提升机的安全保护、安全设施不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装设或失效、钢丝绳出现磨损超限、断丝超限继续使用的;提升机超载运行的。
11、主井胶带输送机的安全保护、安全设施未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装设或失效的。
12、立井箕斗提升未采用定重装载的
13、进入锅炉设备进行检修前,风、烟、水、汽、电和燃料系统没有可靠隔断的;进入锅筒、炉膛、烟道等进行检修时,没有可靠通风或专人监护的。
14、锅炉安全阀的安装、数量、规格不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的。
15、常压锅炉承压使用的。
16、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储存装置、压力容器、管道有泄漏现象。
17、电梯曳引钢丝绳磨损、断丝、变形及腐蚀超过规定的。
18、电梯门机不灵活,防门夹人保护不起作用的。
19、电梯层门门锁装置及电气联锁装置不符合规定的。20、起重机械主要受力构件有严重塑性变形等明显可见缺陷。
21、向井下供电的高压开关柜投入自动重合闸的,22、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的,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23、约时或违反规定停送电的。
24、防爆电气及电缆连接工艺存在严重失爆现象的。
25、井下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安装有电气设备、电缆的。
26、井下带电搬迁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电缆(采用电缆供电的移动用电设备除外)。
27、井下带电检修或明火操作的。
28、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29、采区变电所及实现采区变电所功能的中央变电所未实现独立通风的。30、井下未按规定设置主接地极或接地网接地电阻值超过2Ω的。
31、井下带电开盖目测高压电气设备的。
32、事故原因未查清,设备故障未排除强行送电的。
33、井下局部接地与瓦斯抽放管路接地连接在一起的。
34、井下电缆与瓦斯抽放管路直接搭接的。
35、擅自对井下防爆电气设备进行改造,未经国家检验部门进行检验投入运行的。
37、阻燃电缆、胶带入井前未按规定进行检测,无检测报告的。
38、三台及以上局部通风机向一个掘进面供风的,一台局部通风机向两个掘进作业面供风的。
39、井下采区、采掘工作面避灾路线未按规定安设压风、供水管路的。40、井下限矩型液力偶合器使用使用可燃性传动介质或不合格易熔塞、易爆塞的。
41、采煤机上未安装能停止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行的闭锁装置或闭锁装置不起作用的。
42、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未安设能发出停止、启动信号和通讯装置的。
43、运煤车、铲车、梭车等作业时,行驶区间有人员进入的。
44、给料破碎机行走时两侧站人的。
45、起吊重物时,人员站在重物坠落范围内作业。
46、信息监控与通信联络系统未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行或不能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的。
47、生产矿井和新建(改扩建)矿井进入二期工程施工前,未装备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进入联合试运转未装备产量监控系统的。
48、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产量监控系统未与上一级监管部门联网运行的。
49、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产量监控系统系统性能不满足国家标准AQ6201-2006、AQ6210-2007、MT1082-2008要求的。
50、建设瓦斯抽采系统未安装抽采监测系统的或抽采监测系统运行、上传数据不正常的。
51、未按规定配备专安全监控系统管理、使用和维护人员的。
52、甲烷电、风电闭锁范围不合理的。
53、安全监控系统主干线缆未分设两条进入井下的。
54、未按规定安设、调校其他类传感器,人为造成传感器失效,超时间、超范围屏蔽上传数据的。
55、传感器报警点、断电点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56、安全监控系统未能定期进行“三闭锁”功能测试的。
57、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的调度电话至调度交换机(含安全栅)未采用矿用通信电缆直接连接,利用大地作回路的;井下电话机未使用本质安全型的;调度电话由井下就地供电,或者经有源中继器接调度交换机的。
58、人员定位读卡器安设数量不足、位置不当,不能准确反应入井人员的位置及行走轨迹的。
59、入井人员未携带识别卡、多携带识别卡的。60、各个人员出入井口未设置检测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和唯一性检测的装置的。
61、人员携带烟、火、手机等进入瓦斯抽放泵站内的。
62、瓦斯抽放泵站“三防”装置不齐全,水封阻火泄爆装置内无水运行或超水位运行的。
63、井下安全避险“五大系统”未接入紧急避险设施或未根据井下采掘系统变化及时补充建设完善的。
其他认为类似较大的事故隐患。
三、严重隐患
(一)综合类
1、未建立隐患排查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机电隐患排查的,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未形成闭合的。
2、机电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有缺项,关键内容缺项或违反相关标准规定,内容与实际严重不符,不具备可操作性的。
3、图纸资料有缺项或与现场实际严重不符,关键内容缺项或违反相关标准规定,关键数据计算错误的。
4、采区、采掘工作面设计及采掘作业规程中机电内容有缺项或与实际不符的。
5、一般岗位作业人员未取得有效证件上岗作业的。
6、人员存在其他违章行为,可能造成事故的。
7、岗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
8、机电设备运转、传动部分无防护设施或设施不合格的,起不到防护作用的。
9、矿井试验涉及安全生产的新设备,未经过安全性能检验取得产品工业性试验安全标志的。
9、未按规定定期对各类保护装置、闭锁装置、切换装置进行试验的。
10、机房硐室、皮带机机头等地点未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的。
11、需要消防电气检测的部位和场所未按规定进行消防安全电气检测。
10、高压停送电未执行“两票”规定的,无计划随意停送电的。
11、绝缘用具不全或未进行校验的。
12、继电保护整定值过大的。(超过额定值50%以上)
(二)井下机电
1、防爆电气及电缆连接工艺存在一般失爆现象的。
2、电气设备及电缆超过额定值运行的。
3、井下高压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20A的。
4、井下未按规定设置局部接地极的,局部接地极规格、埋设深度、连接母线截面积不符合规定的,电气设备串联接地的。
5、辅助接地线截面积不足10mm, 辅助接极与局部接地极距离小于5m的。
6、未按规定对接地电阻、杂散电流进行测试、测试记录不全、对不合格项未采取措施整改的。
7、集中巷皮带机、采掘设备保护不全或失灵,甩掉保护继续使用的;采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的。
8、井下电缆与抽放管路同侧吊挂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
9、采掘工作面用电设备电压超过3300V,未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的。
10、电气设备或电缆带有感应电继续使用的。
11、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所带负荷距离超过使用规定的。
12、带负荷拉隔离开关的。
13、移动变电站高低压联锁不起作用的。
14、向采区供电的同一线路上,串接的采区变电所数量超过3个的。
15、采区变电所无人值班,未关门上锁的。
16、井下向移动变电站供电的高压电缆未使用矿用监视型屏蔽橡套电缆的。
17、井下不同型电缆直接连接的。
18、井下随便拆开,撞击矿灯的。
19、开关远方操作,就地仍能启动的。
20、井下打开螺栓紧固的隔爆结合面时,留下一根螺栓不拆,以该螺栓为轴转动盖板的。
21、井下机电硐室内未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超过30度未采取措施的。
22、入井轨道、金属管路未按规定在井口附近设置接地的。
23、井下采掘工作面及采区避灾路线未按规定安设压风自救装置(阀门)、2供水施救装置(阀门)或不能正常使用的。
24、刮板输送机紧链时,固定马达齿轮盘使用不合格肖子的。
25、工作面遇有坚硬夹矸时,用采煤机强行截割的。
26、采煤机内外喷雾压力、掘进机、连采机外喷雾压力不符合规定的。
27、采煤机更换截齿和滚筒上下3m以内有人工作时,未护帮护顶,未对工作面输送机施行闭锁的。
28、掘进机非操作侧,未安装能紧急停止运转按钮或按钮不能正常的。
29、工作面倾角在15°以上时,采煤机未安装可靠防滑装置的。30、给料破碎机与输送机之间位设联锁装置的。
31、综采工作面乳化液泵站压力达不到30Mpa的;乳化液浓度配比不合格的。
(三)大型固定设备
1、主通风机、主要提升机、主井胶带输送机、主排水泵、空气压缩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不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要求。
2、主排水泵、主通风机装备数量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3、主通风机未按规定定期倒机运行的。
4、主通风机未按规定进行反风演习或反风风量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5、主排水泵未进行联合排水试验。
6、无轨胶轮车主要部件不完好的。
7、立井提升机井口安全门与信号、罐位、阻车器、摇台不闭锁。
8、主副提升机的信号装置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
9、提升速度大于3m/s的立井提升系统,未设防撞梁和托罐装置的。
10、立井提升使用楔形连接装置,单绳提升超过10年;多绳提升超过15年。
11、主副井提升机的天轮、卷筒、摩擦轮、导向轮和导向滚等的最小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值,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
12、主副井提升机没有配备正、副司机的;
13、主要提升机司机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操作的。
14、空气压缩机及风包的保护装置未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装设或失效。
15、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的自动保护装置不符合《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
16、主通风机没有风机轴承、电机轴承、电机定子绕组的温度检测装置。
(四)特种设备
1、电梯、起重机械、燃气锅炉燃烧器未与有资质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协议、无维保单或未按周期进行维保的。
2、锅炉压力表的数量、安装、表盘直径、量程、精度等不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的。
3、锅炉水位表的数量、安装等不满足《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的。
4、锅炉温度仪表的安装位置、量程不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或温度仪表不在经法定计量单位的校验有效期内。
5、锅炉超(压)温报警装置的设置不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或由司炉工进行功能试验,或查询有关超温报警记录,不能证实报警装置灵敏、可靠的。
6、电梯不具有断相、错相保护功能的;主开关不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的。
7、起重机械的门的电气闭锁装置不符合要求。
8、起重机械操纵板不能操纵起重设备。
9、起重机械换挡杆在各挡位置不可靠。
10、起重机械吊钩不完好。
11、起重机械钢丝绳,环联端部不牢固。
12、钢丝绳有明显变形现象。
13、起重机制动器制动不平稳可靠。
14、起重机械的各类限位器不起作用。
15、起重机械上及其运行能达到的部位周围的人行横道和人需要到达维护的部位,固定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小于0.5米的。
16、露天工作的起重机未装设夹轨器等防风装置,或防风装置不起作用。
17、起重机械电气设备无防止固体物和液体侵入的保护措施。
18、起重机械未采用专用馈电供电。
19、同轨作业的起重机未设置防碰撞装置,或防碰撞装置失效。20、叉车货叉表面有裂纹。
(五)地面供电
1、供电线路杆塔主材锈蚀失去应力支撑,可能断裂导致倒塔(杆)的。
2、供电线路杆塔主材连接角铁或螺栓一腿及以上失去受力的。
3、运行中设备大量漏油,从油位指示器上看不到油位的。
4、设备在运行中有较大放电声或发出爆破等异音的。
5、设备仅有的一套主保护出现异常,或者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退出运行,开关将不能正确动作跳、合闸的。
6、电气设备或者设备基础、厂房、院墙发生倾斜、下沉、裂纹、倒塌并危及安全的。
7、设备的绝缘、温升、强度等技术数据超过极限值的。8、35kV及以上设备长期超参数运行、超大修期运行、超预试周期运行的,两套主保护中的一套有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的。
9、光纤保护的通道试验信号值超标,通道不通、故障的。
(六)信息监控及通信联络系统
1、联网上传数据与矿井实际情况不一致的。
2、系统主备机不能按要求在5min内切换的。
3、信息监控系统相关计算机等设备未严格执行“专机专用”的;未按要求对数据进行备份的。
4、监测中心站设备无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的,入井通讯线路在入井处未装有熔断器和防雷装置的。
5、监测中心站没有配备过压保护、无防静电地板、声光报警装置、防火设备等,监测中心站、调度室未使用录音电话的。
6、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现场断电时长超规定的。
7、监测分站供电不可靠或备用电源达不到1小时的。
8、传感器、分站无管理牌板的。
9、监控设备需要停止运行,未经矿主要负责人或主要技术负责人签字同意,未制定安全措施的。
10、无安全监测监控日报表或未经矿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的。
11、安全监控系统《测点定义操作工作票》、《检修屏蔽操作工作票》未执行或执行不到位。
12、入井人员识别卡不能正常工作的。
13、矿井未将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信息作为职工下井考勤依据的。
14、读卡器无电或损坏的;井下擅自拆开识别卡的。
15、生产矿井和进入联合试运转的建设矿井未完成井下广播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建设的。
16、有线调度通信系统不具有选呼、急呼、全呼、强插、强拆、监听、录音等功能的。
17、通信联络系统未实现互联互通功能的。
18、产量监控系统未安装摄像头,摄像头未对准计量仪器,监视不能正常使用的。
19、煤炭产量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20、未定期对产量监控系统进行调校的。
(七)瓦斯抽放泵站
1、泵站周边无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2、泵站放空管高出泵房房顶高度不足3米的。
3、瓦斯抽放泵站、输气站建筑、排空管和通往井下的抽采管路未按要求设置防雷和隔离设施的。
4、安装泄爆器和水封式阻火泄爆装置的地点,未安装泄爆引导管的。
5、水封阻火泄爆装置未实现水位自动控制的。
6、地面瓦斯输送管道特殊情况需采用架空敷设时,在管道进、出建筑物100m范围内,未按要求打接地极,其接地电阻大于20Ω的。
7、对于直埋管路的泵站内管沟未进行封堵的。
8、抽采监测系统探头安设位置不当,数量不足,未按时进行调校的。
(八)设备库房
1、消防通道不畅通,影响安全的。
2、未经批准,违章使用电炉、电热器具的。
3、电器设备外壳变形严重的。
4、设备摆放高度超过2层的。
5、设备管理系统运行不正常的。其它认为类似严重的事故隐患。四、一般隐患
(一)综合类
1、规程制度语句不通顺,描述不正确,内容不规范等。
2、各类图纸绘制不规范、图例不正确、标注不全、未及时更新等。
3、各种记录填写不齐全、内容有缺项、字迹不清楚,涂改乱划等。
4、设备档案资料未设专人管理、集中归档存放的;大型主要设备未做到一机一档、内容齐全的。
5、各类牌板、标志字迹不清,内容不全的。
6、各种仪器、仪表、操作指示灯失效或未定期校验的。
7、绝缘用具校验合格证过期的。
8、要害场所制度、图纸未张挂上墙的。
9、岗位人员不能做到应知应会的。
10、继电保护整定值偏大的(不超过额定值50%);实际整定值与包机牌整定值不符的。
11、变(配)电所高压停送“两票”内容填写不规范的。
12、机房硐室、作业现场文明生产差,有杂物、积水、油垢,有跑、冒、滴、漏现象。
13、未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牌,或安全警示牌不明显的。
(二)井下机电
1、井下保护接地的安装、检查、检测不符合《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其他规定的。
2、井下低压检漏保护的设置不符合《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的。
3、井下未按规定地点设置照明的。
4、照明信号综合保护的使用不符合《晋煤集团关于规范井下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使用的通知》的。
5、井下机电设备、电缆布置不合理,不便检修的。
6、井下电气设备内未放置干燥剂或干燥剂失效的。
7、井下电气设备、电缆未进行编号管理的。
8、井下电气设备未上架(台)的。
9、井下电气设备摆放不整齐,倾斜超过15度以上的。
10、井下电气设备按钮操作不灵活,仪表显示不准确的。
11、井下电气及电缆连接工艺存在不完好现象的。
12、矿灯的使用、管理不符合规定的。
13、电气设备、电缆被杂物埋压的。
14、冲洗巷道时未对电气设备及电缆采取保护措施,致使电气设备及电缆表面有水迹的。
15、防爆检查人员未按规定携带检测、检查用具的。
16、井下变(配)电所内高压开关前后侧无绝缘胶皮(未设置绝缘操作台)的。
17、井下中央变电所密闭门密封胶皮损坏的。
18、井下管缆吊挂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19、井下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装置无管理牌板、所调压力值在0.3Mpa-0.7Mpa之外、附近无供水阀门的。
20、采煤机因故暂停时,未打开隔离开关和离合器的。
21、掘进机未安装只准以专用工具开、闭的电气控制回路开关,专用工具无专职司机保管的。
22、掘进机无前照明灯和尾灯、照明灯固定不牢或损坏的。
23、掘进机开机前,不能发出预警报的。
24、采煤机滚筒、掘进机截割头截齿损坏达3个以上的。
25、采煤机、掘进机随机电缆无拖曳装置或移动电缆拖地的。
26、采煤机、掘进机无机载瓦斯报警断电装置的。
27、采煤机、掘进机未按照要求放置灭火器的。
28、刮板输送机头、机尾未固定的。
29、工作面支架初撑力达不到24Mpa的。
30、工作面未配置乳化液浓度检测仪、检测仪不能正常使用或未进行检验的。
31、乳化液箱结垢严重、水位观察计模糊不清的。
32、支架千斤、管路、阀组存在窜漏液的。
33、支架侧护板、推移装置变形,底座开裂的。
34、支架顶梁间隙过大的。
35、支架立柱锈蚀,电镀层脱落的。
36、带式输送机承载点未使用缓冲托辊或密集托辊的。
37、带式输送机跑偏严重,距离达30米以上的。
38、带式输送机连续3处以上托辊不能正常运行的。
39、带式输送机清扫器磨损严重的。
40、行人横跨运输机未设置“过桥”或“过桥”固定不牢的。
41、运输机之间搭接不合理或拉回煤的。
42、井下运输机搭接处机头、机尾共用固定装置的。
43、同一巷道内连续运输带式输送机不具有联锁、闭锁控制的。
44、采掘设备超能力运行的。
45、设备注油孔损坏,不能正常使用的。
46、井下信号灯兼作照明灯使用的。
47、综采工作面未设置油脂硐室的。
48、井下现场油脂、备品备件以及回收件未进行标示牌和标牌管理的。
49、井下各种油脂未按油脂品种分类放置的。50、设备未按规定进行冷却的。
51、安装、回收设备不使用规定工具,强装强拆的。
(三)大型固定设备
1、主通风机、主要提升机、主井胶带输送机、主排水泵、空气压缩机等设备主要部件出现严重锈蚀。
2、主通风机、主要提升机、主井胶带输送机、主排水泵、空气压缩机等设备没有按规定备用主要部件的。
3、主通风机、主要提升机、主井胶带输送机、主排水泵、空气压缩机等设备未按规定进行检查。
4、未按规定配备直通电话的。
5、立井提升装置最大载重量和最大载重差未在井口公布的。
6、立井提升同一层罐笼内人货混提的。
7、主要设备机房内无应急照明的。
8、提升钢丝绳局部发生扭曲、变形的。
9、提升钢丝绳局部有变黑、锈蚀、点蚀麻坑的。
10、提升机钢丝绳未定期(每月至少一次)涂油防腐的。
11、立井提升防坠器未进行不脱钩试验的。
12、各种提升装置的滚筒上缠绕的钢丝绳层数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13、钢丝绳绳头固定在滚筒上时,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14、摩擦提升装置的绳槽衬垫和钢丝绳张力,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15、主副井提升系统上、下井口及个各水平未装设视频监视装置,或视频监视装置不能正常工作的。
16、提升机液压系统残压超限、油温过高,渗漏严重、油液污染的。
17、提升机制动盘或闸表面有降低摩擦系数介质的。
18、主要胶带输送机巷道内照明不足的。
19、主要胶带输送机未装设机头和机尾防止人员与驱动滚筒和导向滚筒相接触防护栏的。
20、主井胶带输送机装、卸载处未设视频监视装置的。
21、没有钢丝绳芯及接头状态检测装备的。
22、主要通风机房兼作他用的。
23、通风机的井口封闭不严密,其外部漏风率在无提升设备时超过5%,有提升设备时超过15%的。
24、主通风机防爆门未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维修。
25、主通风机每月未进行风机风叶完好检查或无检查记录及相关人员签字的。
26、主通风机未每季度应检查反风设施的。
27、主要通风机未装设在线监测装置的。
28、主通风机没有振动监测装置的。
29、主变电所与主排水泵房之间未设置防火门或防火门不具备防火功能的。30、主排水泵没有备用引水装置的。
31、主排水泵吸水小井井口无盖板或盖板不齐全的。
32、主排水泵没有高、低水位声光报警装置的。
33、空气压缩机安全阀动作压力超过额定压力的1.1倍的。
34、空气压缩机的风包未设在室外阴凉处的。
35、空气压缩机未定期清除风包内的油垢的。
36、空气压缩机释压阀的口径小于出风管的直径或释压阀的释放压力不满足空气压缩机最高工作压力1.25~1.4倍的。
37、无轨胶轮车未装备甲烷自动报警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装置。
38、无轨胶轮车载人载货超过规定数值的。
39、无轨胶轮车不具备开门闭锁或离座闭锁功能。
40、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完好情况和各部件性能不符合《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
(四)特种设备
1、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未一年进行一次演练的。
2、特种设备未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的。
3、用电特种设备的金属外壳未接地接零,或接地接零保护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4、为生产所设的坑、壕、池、走台、升降口等未设盖板或围栏的。
5、作业场所的工业垃圾、污油、污水及污物未及时清理的。
6、特种设备作业区间内,人行道宽小于1米,或车行道小于1.8米的。
7、固定式特种设备的基础不牢固、有开裂、下沉的。
8、车间和库房二合一,未分开独立设置的。
9、电梯、起重机械及燃气锅炉燃烧器等特种设备未完成维保任务或完成质量不高的。
10、锅炉零米层、运行层和控制室未至少设置两个出口,或门未向外开的。
11、应急照明电源不完好或不能随时投入照明的。
12、链条锅炉分采用分段送风时,每段风室应有调节档板,并喷涂“开”、“关”等明显标识。
13、燃烧设备(如:燃烧器、炉排等)有烧损、变形的。
14、炉拱、保温层有破损、脱落的
15、锅炉及辅助设备没有防火、防雷、防风、防雨、防冻、防腐等设施或设施不完好的。
16、受压部件可见部位有变形、泄漏、结焦、积灰的。
17、安全阀按规定周期进行排放试验的。
18、蒸汽空间的压力表与锅筒或集箱之间没有存水弯管,或存水弯管与压力表之间无三通阀门的。
19、同一部件内各压力表的读数不一致或不正确的。20、压力表刻度盘上未划出红线指示最高工作压力的。
21、水位表上无最低、最高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或标志不正确的。
22、锅炉运行时,水位表与锅筒之间的汽水连接管上装设的阀门未处于全开位置的。
23、排污阀与排污管道有渗漏,或排污管不畅通的。
24、给水设备、事故给水设备、阀门不能保证可靠地向锅炉供水的。
25、循环泵和备用循环泵不完好、正常的。
26、热水锅炉的集、排气装置、除污器、定压和循环水的膨胀装置等是否符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的。
27、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1t/h的蒸汽锅炉和出口热水温度高于100℃热水锅炉未设置取样冷却装置的。
28、汽水取样装置及取样点设置不符合规定,化验记录和化验项目不齐全,汽水品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29、烟囱及烟囱缆风绳有影响安全的腐蚀、变形的。30、以清洗代替正常的锅炉水质处理的。
31、锅炉房内操作地点和通道的净空高度不足2米的。
32、砖砌和钢筋混凝土烟囱未装设避雷针,或避雷针损坏,或接地电阻大于10欧的。
33、电梯封闭井道内无固定照明。
34、电梯紧急开锁装置不灵活,平层准确度不符合规定的。
35、轿厢内无紧急呼叫装置和应急照明装置的。
36、每台电梯无单独装设主开关,主开关不易于接近和操作的。
37、电梯限速器绳张紧轮没有导向装置的。
38、电梯轿厢内没装有紧急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的。
39、轿厢内未挂“乘客须知”牌和年检合格证。40、机房通道未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
41、机房通道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42、机房(机器设备间)应当专用,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
43、驱动主机工作时有异常噪声和振动的。
44、曳引轮轮槽有严重磨损的。
45、机房内未没有清晰应急救援程序的。
46、地坑底部不光滑平整、有渗水,漏水、有污水和杂物的。
47、轿厢和对重的行程底部极限位置没设置缓冲器的。
48、缓冲器固定不可靠的。
49、未妥善保管电梯钥匙的。
50、机房内的空气温度超出+5-+40℃的。
51、起重机械司机室固定连接不可靠的。
52、起重机械司机室内部有可能造成伤害的突出部位。
53、起重机的斜梯、通道和走台的设置,不满足净空高度、净空宽度等安全要求,或不能有效起到保护作用的。
54、起重机械所用电缆有破口,老化现象,或其绝缘不符合要求的
55、《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未张贴于起重机械显著位置的。
56、起重机械司机室防护影响司机视野。
57、起重机械司机室地面无防滑措施的。
58、起重机械司机室操纵按钮等未标明用途和操纵方向的。
59、起重机械司机室玻璃未使用安全玻璃的。60、起重机械主梁明显位置未标注额定起重量的。61、起重机械运行声光报警信号不齐全或不能正常使用的。62、起重机械整机开动有异响的。
63、起重机司机在起重机启动、靠近同跨起重机等应该发出警告信号的情况时未发出警告信号的。
64、厂车喇叭不响的
65、叉车货叉架升到最高位置时防脱出限位装置不完好的。66、叉车货叉两叉尖高度差大于水平段长度3%的。
(五)地面供电
1、非专职和值班电气人员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2、检修完毕未清理现场或清点工具就联系送电作业。
3、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无预试记录、测试报告。
4、变配电设备的铭牌、编号、用途的标志牌、警示牌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或集团公司规定。
5、配电场所应急照明不充足,没有定期进行放电试验和记录。
6、矿井一类用电负荷现场不是专用电话,电话不具备录音功能的。
7、配电室和库房二合一,未分开独立设置的。
8、电气设备未按规定做预防性试验(现场留复印件备查)。
9、防鼠板、电缆穿孔封堵不严。门窗玻璃破碎,不能防小动物者。
10、电力系统未按规定开展反事故演习或无记录。
11、高低压配电点未采取防触电措施或措施不当的。
12、配电室、电缆层排风扇不完好,无防鸟网、无防雨措施。
13、综合自动化系统后台机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4、调度录音电话录音不清,不能播放,全站停电情况下,不能录音,不能通话。
15、防雷保护装置避雷针及引下线、接地装置有锈蚀现象。
16、低压线路、配电装置、路灯等照明器材接线有明线头,没有采取防触电设施的。
17、架空线路同杆架设双回路塔横担无警示色标、左右回路错挂,或喷刷的线路名称、编号左右回路错编。杆塔喷刷的线路名称、编号、相位牌、警告牌、相位色字迹不清或丢失或损坏。或电缆标志桩丢失或标示字迹不明
18、厂房漏雨,墙壁或设备基础倾斜、裂纹者、水滴在电气设备上,有可能引发事故者。
19、变电站、配电室现场备用设备、备件、材料、安全工器具未实行定置管理、摆放不整齐、无标志牌(如备用、待修、废品)。
20、配电装置室没有按照规定设防火门,门没有向外开。
21、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电气线路、大型电动机等电气设备未按规定投切保护的。
22、SF6设备室排气扇有不能正常运转的。
23、防误闭锁功能失效、失灵或者元件损坏者。
24、电容器鼓肚、渗油或者熔丝经常熔断者。
25、供电设备的油位计、避雷器的动作计数器及设备的表计玻璃罩裂纹、破碎或者不透明者。
26、电气设备使用劣质绝缘油或不进行试验而使用的,SF6气体没有质量检测报告而使用的。
27、变电站直流系统不符合规程要求或容量不足。
28、电气设备的消弧罩不完好。
29、干式变压器类(含干式电抗器、干式站用变、干式接地变、干式消弧线圏、阻波器)调压连接片没有固定好造成发热,数值超过厂家对绕组温度的标准。
30、有载调压装置在“远方”调压时“急停”按钮失效。
31、低压配电柜前、后、边屏无柜门或防护的措施。
32、供电设备所用的加热器、空调器不工作或工作效率低,影响设备正常运行者。
33、电缆沟盖板残缺不全。沟壁水泥脱落。支架锈蚀严重,积水积污者。
34、接线端子、操作回路与信号回路的导线或电缆,以及保险有未编号现象。
35、操作电源不可靠或能源不足者。
36、直流系统的监测装置故障不能正常监控的。
37、故障录波器不录波、自检、不显示或自检信息不对或发异常信号者。
38、设备遥测、遥信功能失灵、失效。数据采集不正确、拒发或误发信号,或者显示状态与实际不符者。微机保护的显示非关键数据、状态,与标准值不符或数码显示不清、不全者。
39、供电设备的干燥剂潮解、变色、失效者。40、供电设备的防雨帽、防雨罩脱落、失效或没装者。
41、各种设备的箱体、屏体底部孔洞末封堵或封堵不严者。
42、带电设备之间或对地间隙距离小于规程规定,未采取措施者。
43、蓄电池设备未按相关规程要求进行充放电实验。
44、柴油发电机的供油拉杆、支架、滑轮、夹头销不完好,或动作不灵活、有漏油、水、烟现象、油箱无油位显示或显示不清的。
45、断路器、隔离刀闸、接地刀闸分、合指示标志与实际位置、保护装置、自动化后台不相符的。
46、逆变电源装置或UPS故障的。
47、直流电源的充电装置(包括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以及监控模块)两个及以上高频开关模块故障、充电装置自动电压调节或手动电压调节失灵、控制母线或合闸母线回路上空开损坏、高频开关模块风扇损坏、充电装置的监控模块交流输入电压异常报警、监控模块控制母线或合闸母线电压异常报警、指示灯不亮或损坏、绝缘监察装置无显示或显示异常等任一现象。
48、事故照明回路不能自动切换、交流逆变器损坏。
49、干式变压器类(含干式电抗器、干式站用变、干式接地变、干式消弧线圏)环氧树脂等绝缘部件脱落、开裂、本体紧固件松脱、绕组上有异物,气道内有杂物堵塞、绕组温度超过厂家规定的标准、本体内部有异常响声、冷却系统风机不能自动启动、测温装置远方与就地所显示的温度不一致等任一现象的。
50、断路器操作机构控制回路、机械传动、位置指示不正常的。
51、高压开关柜带电显示器有一盏灯以上不显示。
52、油浸式变压器类(含主变压器、油浸式站用变、油浸式接地变、油浸式消弧线圏、油浸式电抗器)油位偏低,与温度曲线对应刻度相差1格以上、无油位、满油位、假油位、旋转指针式油位计玻璃破损或进水、连通器式油标管破损、油色发黑、等现象其中之一的。
53、瓦斯继电器观察窗破损、观察窗模糊不清,无法看清油位线
54、开关柜的防止误操作“五防”功能的闭锁机构不完善、不全的。
55、架空线路杆塔倾斜超过规定值,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
56、架空线路 在防护区进行开挖、修建、打桩、筑路、架线疏浚、栽植树竹及修建道路、铁路、码头、卸货场、射击场和各种管道等高大移动设施。
57、电缆隧道、电缆沟排水系统抽水泵、电缆、控制箱损坏。
58、架空线路导线、地线、避雷针断股损伤截面占铝股总截面规定值的。
59、架空线路导线、地线、跳线弛度导线跳线太长,在最大风偏情况下有可能引起对地或杆塔放电的。
60、架空线路和导线有灯笼松股、破股、断股、扭伤等超过规程允许范围的。61、架空线路接地引下线螺栓无法解开,或无法拧紧、接地电阻值超过规定值。62、电缆隧道、电缆沟下陷、冲刷或塌方,致使电缆移位严重或悬空,有轻微渗水现象,有威胁电缆安全运行的情况。
63、电缆隧道、电缆沟照明系统或消防报警系统损坏。
64、架空线路杆塔明显倾斜,需要定期监视或采取临时加固措施未采取措施的。
65、架空线路水泥杆老化、裂纹、破洞表面老化,表层水泥酥松、脱落,破洞面积超过规定值的。
66、架空线路导线、地线、跳线弛度档距内导线驰度误差超过规定值的。67、架空线路拉线及拉线金具 拉线受损(锈蚀、断股、被移位、缺少螺帽、开口销)可能失去作用。
(六)信息监控及通信联络系统
1、传感器误差超标;
2、监测中心站设备防病毒软件等未及时更新升级的。
3、监测中心站计算机设备系统时间不一致的。
4、监测中心站没有配备应急照明设备的。
5、监测中心站没有配备温度、湿度计,或配备而不能正常使用的。
6、系统设备备用电源未按要求进行充放电实验。
7、系统设备备用量不符合相关要求的。
8、改线或拆除与安全监控设备关联的电气设备及线路,未与监测监控管理部门共同处理的。
9、传感器调校程序不规范的。
10、矿调度室、人员入井井口未安装入井人数电子公示牌的,或显示信息不全的。
11、通过手机、直通电话、广播系统等设备,呼叫调度,无应答或某一处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的。
12、井下通信系统存在串号现象的。
13、井下电话安设位置未挂牌管理的。
14、擅自拆开手持移动电话的。
15、产量监控系统实际产量与监测产量误差范围超过10%的。
(六)瓦斯抽放泵站
1、泵站周围未设置栅栏或围墙的。
2、泵站入口无放静电装置的。
3、泵站内压力表、水位计、温度表等仪器仪表不齐全的。
4、泵站无应急照明的。
(七)设备库房
1、库内备用设备未定置管理,未分类划分区域,摆放不整齐、无标志牌(完好区、待修区、废品区)。
2、防火、防雷、防风、防雨、防冻、防腐设施不完好的。
3、现场照明设施不完善的。
4、雨季三防设备配套不齐全、不完好,存放部位示意牌板,设备分类登卡、建账不完善的。
5、设备露天存放未采取保护措施的。
6、库内地面不平整,坑、沟、槽未设置盖板或护栏。
7、设备管理系统与库房台账不对照的。其它认为类似一般的事故隐患。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主要用于氮肥制造、硝酸合成、石油精炼、合成纤维、医药、金属热处理、制冷等领域。文献[1]通过对1949年以来我国化工系统51起重(特)大典型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伤亡人数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氨是需要重点控制的危险物质之一。近年来,氨泄漏事故频繁发生。2004年8月29日,重庆巴南区某食品饮料厂内发生氨气泄漏事件,造成20余人中毒,200多人转移,方圆百米内的居民全部疏散;2005年8月30日,河南省周口市某化工有限公司液氨装卸软管破裂引发火灾,造成3人死亡。
笔者在安全评价工作实践中发现,工艺过程中的氨主要以氨气、液氨、氨溶液三种状态存在。不同状态下氨的事故情景及后果计算方法不同。本文通过对氨气、液氨、氨溶液进行事故情景及危害范围分析,为企业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2 不同相态的氨泄漏事故情景分析
氨气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氨),因此,氨气很容易与水混合形成氨水;氨气容易被液化,在1个大气压下把氨冷却到-33.4℃,或在常温下将其加压到7-8个大气压,氨就能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液氨同样也容易气化,降低压力就急剧蒸发,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工艺流程中,氨水、氨气、液氨均较常见,但三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不同,风险分析时应区别对待[2]。
2.1 氨气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标准状态下沸点-33℃,熔点-77.7℃,自燃点651.11℃,密度小于空气(0.771g/L),遇火源有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氨气和空气混合浓度达到16%-27%时,遇到明火就会燃烧甚至爆炸。氨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氨气泄漏事件树如图1所示。
2.2 液氨
为便于储存和运输,工业上通常采用常温高压或低温加压的方式将氨液化。液氨遇热、明火等难以点燃而危险性较低,但当处于一定温度和压力状态下的液氨发生泄漏时,会在泄漏出口附近位置处发生闪蒸,形成气液二相流,火灾爆炸危险性增大。液氨泄漏事件树如图2所示。
2.3 氨水
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水又叫氨溶液,其密度随所含氨的浓度增大而减小(类似于酒精)。氨水是不燃烧、无爆炸危险的液体,呈碱性。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及《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氨水中氨的含量不同,其危险性质也有所差距,如表1所示。
氨溶液是混合物,易分解放出氨气,液体和蒸气能腐蚀皮肤、眼睛和粘膜。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体。氨溶液泄漏的事件树如图3所示。
3 液氨泄漏事故后果分析计算
由文献[3]和文献[4],氨气、液氨、氨溶液泄漏造成的事故后果类型中,液氨中毒危害范围最大,后果最严重。因此,本文结合某尿素公司生产工艺参数,分别选取半球计算模型和高斯模型计算事故后果危害范围,参数设定[5]如表2所示。
3.1 半球扩散模型计算过程
半球扩散模型是一种估算有毒气体泄漏危险区域的简单方法,该方法假设闪蒸液体或加压气体瞬时泄漏后,气团呈半球形向外扩散,毒气扩散半径R(m)经典计算公式为[6]:
undefined
式中,Vg—蒸发蒸气的体积,m3;C—有毒介质在空气中的危险浓度值(体积分数),%。
沸点下蒸发蒸气的体积Vg由克拉伯龙方程推出:
undefined
式中,w′—蒸发量,g;M—物质分子量;t0—物质沸点。
对于本实例,球罐内液氨质量:w=500×639×0.8=2.6×105kg;球罐破裂时,假设球罐内压力降至大气压(0.1MPa),过热液氨迅速降温至沸点,全部液氨气化,放出的热量用于球罐内液氨的蒸发,则
液氨蒸发量:
undefined
蒸发蒸气的体积:
undefined
有毒气体扩散半径:
undefined
因此,利用半球扩散模型计算,该液氨球罐泄漏氨气扩散半径为517m。
需要指出的是,半球扩散模型是一种粗略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到不同蒸发气体性质的差异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计算结果对安全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3.2 高斯模型计算过程
液氨球罐发生泄漏时,部分液氨迅速气化,没有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使得氨蒸汽的云团密度略高于空气密度,可应用高斯模型进行计算[7]。
高斯模型包括烟羽模型(plume model)和烟团模型(puff model),其中烟羽模型适用于连续点源的扩散,而烟团模型适用于瞬间泄漏的扩散(即突发性瞬时泄漏或泄漏时间小于扩散时间的泄漏)[8]。本项目选用高斯烟团模型进行计算。
高斯烟团模型的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C—扩散质的浓度(以百分数表示的体积分数);x,y,z—该点坐标,m;H—有效源高;Qm—气体泄放总量,m3;σz、σh—分别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扩散系数(高斯分布标准方差),m。
高斯模型对液氨球罐泄漏中毒危害范围进行分析,计算量较大,需要借助专业软件。选用美国EPA化学制品突发事件和预备办公室(CEPPO)、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响应和恢复办公室(NOAA)共同开发的ALOHA软件[9,10]进行计算,该软件包含专门的高斯模型软件包。软件模拟的液氨泄漏的危害范围示意图(图4)及计算结果(表3)如下。
4 结论
(1)氨气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气容易被液化形成液氨,液氨容易被气化。工艺流程中氨气、液氨、氨水均较为常见。但三者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不同,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类型不同。氨气泄漏事故后果类型主要为喷射火、闪火、蒸气云爆炸、中毒等;液氨泄漏事故后果类型主要为喷射火、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闪火、蒸气云爆炸、中毒等;液氨泄漏事故后果类型主要有闪火、蒸气云爆炸、中毒、腐蚀等。
(2)准确计算氨泄漏危害范围是非常困难的。采用半球模型和高斯模型计算某尿素企业液氨球罐泄漏后果危害范围,结果表明:半球泄漏模型计算方法较简单,但没有考虑氨本身性质及气象条件等因素;高斯模型计算过程较复杂,其计算结果与风速、大气稳定度等条件相关。实际计算中,可根据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3)半球扩散模型和高斯模型模拟分析结果虽能大致反映氨泄漏的危害范围,但准确度有待提高。这与模型本身的合理性及参数的选取有关。如何提高模拟分析的准确度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摘要: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工艺流程中氨主要以氨气、液氨、氨溶液三种状态存在。氨气、液氨、氨溶液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不同,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类型不同,分别进行三种相态下氨泄漏的事故情景分析。氨气泄漏主要考虑蒸气云爆炸、中毒,液氨泄漏主要考虑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蒸气云爆炸、中毒,氨溶液泄漏主要考虑中毒和腐蚀。运用半球模型和高斯模型计算某尿素企业液氨球罐泄漏的危害范围。半球泄漏模型计算方法较简单,但没有考虑氨本身性质及气象条件等因素;高斯模型计算过程较复杂,其计算结果与风速、大气稳定度等条件相关。该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对预防氨泄漏事故发生和氨泄漏事故预警均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如何提高模拟分析的准确度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氨气,液氨,氨溶液,事件树,事故后果
参考文献
[1]潘旭海,蒋军成.重(特)大泄漏事故统计分析及事故模式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2,3(19);248-264PAN Xu-hai,JIANG Jun-cheng.Analysis on important release ac-cidents and modes studying[J].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2002,3(19);248-264
[2]罗艾民,师立晨,多英全,等.液氨泄漏事故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3):21-24LUO Ai-min,SHI Li-chen,DUO Ying-quan,et al.Comparativestudies on accident mode of anhydrous ammonia leakag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3):21-24
[3]李竹霞,秦言杰,夏昕.液氨装卸站泄漏事故分析及后果模拟[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5):118-120LI Zhu-xia,QIN Yan-jie,XIA Xin.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leakage accident in liquid ammonia station[J].Journal of safe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5):118-120
[4]黄德寅,孙金艳,于信波.半球扩散模型在氨中毒职业病危害事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5,23(3):141-142HUANG De-yin,SUN Jin-yan,YU Xin-bo.Application of thehemisphere diffusion mode in risk evaluation on occupational am-monia poisoning accidents[J].Occupational health and emergencyresponse,2005,23(3):141-142
[5]www.epa.gov/emergencies
[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7]刘春详,蔡凤英,谈宗山.某液氨储罐泄漏的后果分析及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10):18-20LIU Chun-xiang,CAI Feng-ying,TAN Zong-shan.Analysis onthe Comsequence of Anhydrous Ammonia Vessel Leakage and ItsCountermeasures[J].The safety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heindustry,2004,30(10):18-20
[8]丁信伟,王淑兰,徐国庆.可燃及毒性气体泄漏扩散研究综述[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9,16(2):118-122DING Xin-wei,WANG Shu-lan,XU Guo-qing.A Review ofStudies on the Discharging Dispersion ofFlammable and Toxic Ga-ses[J].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1999,16(2):118-122
[9]Thoman D C,O kula K R,etc.Comparison of ALOHA and EPIcode for safety analysis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ChemicalHealth and Safety,2006,13(6):20-33
【关键词】煤矿顶板;冒顶事故;分析;控制
由于我国煤矿资源丰富,煤矿产业发达,就造成许多投资者目光转向煤矿,解决煤矿安全问题便成了主要问题,一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煤矿法治管理,即“法制”。二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煤矿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通过掌握矿井灾害的基本性质、发生条件和规律预测各种灾害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采取相应的科学手段防治灾害。
一、煤矿顶板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煤矿开采区地质条件较复杂
我国目前虽然煤矿储量很大,但是大部分煤矿开采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导致目前相关单位对顶板冒顶管理难度加大。煤矿区大多采用单一煤层对其进行开采,倾斜薄煤层,煤层赋存不稳定,存在极易冒落的复合顶板,顶板破碎底板松软。同时还存在着许多孤岛煤柱和边、角、余煤开采,这样极易造成应力集中,并易受强冲击载荷影响,使得煤矿的顶板威胁程度增大。这些煤矿地质条件给顶板管理增加了更多环节和难度。
(二)煤矿开采缺乏技术和高水平装备
许多中小规模煤矿企业为了减少自己的投入而增大经济效益,因此忽略了安全因素的重要性。在开采方式上,他们为了加快开采进度,常采用巷道式采煤工艺,而很少使用壁式开采方式,同时在进行采掘工作时常采用爆破方式对煤矿洞进行挖掘,这样很容易造成地质土层的松动,而在掘进的巷道中采用木桩进行支护,由于木质的抗压强度等许多物理性质不是很好,很难承受巷道上层土层的作用力而造成巷道大面积坍塌,增加人员伤亡率。
(三)大部分煤矿安全技术管理薄弱
在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中存在着煤矿安全技术管理薄弱,安全规程措施常出现更改现象,使得内容极为混乱,许多矿上作业人员很难看懂,于是造成他们安全意识薄弱,经常出现违章作业。由于煤矿开采现场常发生变化,而制定的作业规程无法适用,并没有认真分析并编制符合本矿实际情况的底板管理意见,常常矿工们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对其进行施工,导致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技术人员匮乏, 技术队伍水平低, 技术管理人员、熟练工人流动性大, 矿井整体技术管理水平不稳定。
(四)顶板管理手段缺乏科学性、创新性
由于我国许多煤矿企业对顶板管理的手段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使其不能有效开展矿压观测,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时的面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缺乏科学性。缺少顶板离层动态监测仪,顶板离层状况做不到及时掌握。尚未实施支护质量检测,金属摩擦支柱支撑力、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大小不清楚。
二、煤矿顶板冒顶事故的控制措施
(一)严格基础管理工作,加强现场采掘管理
在对煤矿进行开采时一定要收集各方资料,尤其是煤矿以及煤矿周围的地质资料,然后仔细商定出方案设计,并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采掘方案进行作业。仔细分析矿压显现规律是防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造成大面积冒顶事故的有效途径,必须搞好初次放顶和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冒顶管理,摸索和掌握来压步距,在来压前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同时煤矿开采企业还应当建立并实施采煤、掘进管理程序,消除和控制采掘系统和作业的危险源。
(二)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引进机械化装备
随着我国的科学发展和机械化的进步,相关部门也就早已开发出适合煤矿开采的高新技术和机械设备,它们能够有效的减少顶板冒顶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煤矿开采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忽略技术改造好装备机械化设备,因此煤矿开采企业必须明确安全生产重于天,要与时俱进改造技术,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仔细研究总结随后选择优秀的并适合自己的技术进行积极推广。同时煤矿开采企业还应当淘汰老旧的支护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机械化装备,并对矿工进行教育培训,使其能够更好的了解机械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相关煤矿开采企业还得结合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采用合理的支护方式和煤矿采掘方法,大力调整采掘布置,以此来调整矿区的应力分布。并做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开展好技术攻关,制定专门的技术措施,彻底改变煤矿顶板冒顶管理薄弱的状况。
(三)注重安全监督管理,加大安全培训工作
煤矿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并建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严格查处违法矿区的安全规章制度的矿工,在发生顶板冒顶事故时,一定要以严格的手段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严格追查和严肃处理煤矿和相关责任人员,吸取经验教训,严格制定措施,避免这样的事故在此发生而造成经济和人员损失,该部门还要加大奖惩力度,并且要求其赏罚分明,充分调动矿区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意识。同时煤矿企业还应当花费一些精力和时间对矿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他们的安全意识能够得到提高,并且积极预防顶板冒顶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语
只有煤矿企业加强管理,才能有效的控制顶板冒顶事故的发生,因此就需要煤矿企业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并和传统管理理念相结合,同时解放煤矿企业的思想,使其能不断进行理念和方法创新,这样才能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能为煤矿企业走续发展的道路创下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双胜.矿顶板事故的预防 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
[2]王建群.煤矿顶板事故发生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炭工程,2008.
[3]孙超.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因素与防治对策分析 技创新导报,2011.
[4]窦林名,岑传鸿等.煤矿顶板控制及监测 中国矿业大学,2005.
【煤矿事故分类】推荐阅读:
煤矿掘进事故案例06-14
湖南煤矿事故原因06-25
煤矿运输事故反思07-16
煤矿工伤事故分析10-04
煤矿事故应急管理课件06-16
煤矿事故隐患整改方案07-19
煤矿事故统计报告制度07-21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07-26
煤矿事故灾害应急预案12-04
煤矿事故及其防治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