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习俗看文化差异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文化习俗看文化差异

从文化习俗看文化差异 篇1

一、自我价值观的文化差异

西方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强调实现自我,在英文词典的合成词中有许多词都是 Seif 为前缀的。SeifeSteem/ Seifreiiance / Seifre-Spect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个人” 在西方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何等重要。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日本人,往往性格内向,谦虚含蓄,喜好安静,习惯忍让,不强调自我。因此,多数以群体意识为意识,以集体意向为意向,缺少个人进取精神和个人竞争意识。如当我们与美国人接触用英语交流时,对方会说 “Your EngiiSh iS very good”。这时中国人往往显得紧张发窘,会说: “不、不!我的英语说得不好。” 日本人会说: “いいえ,まだ下手です。其实,美国人的回答并非谦虚,中国人、日本人的回答也不是不诚恳。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持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也迥然不同。东方即中国、日本的人生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 “克己服礼”,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应服从国家和天下的利益。而西方国家的人生价值观也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倡导人文主义,即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提倡个性,要求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因此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个人,崇尚个人奋斗。另外,在道德规范上,中日两国受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尊崇亲仁善邻,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吃苦耐劳。而西方人则强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尤其注重自己的成就和才能。

二、“男女尊卑观” 的文化差异

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讲究绅士风度,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男士为女士献殷勤、效力、为女士服务,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女士照顾是礼貌风度。而在东方,在公众场合一般除恋人关系之外,主动为女士服务的绅士是很难看到的。由于受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日两国的男人是 “大丈夫”。男性被看作是社会的 “中流砥柱”,从事国家中的 “伟业、大事”。如果男士在公众场合照顾女士,是有失男子汉的 “面子”,有伤 “大丈夫” 的尊严。往往还会引起女性的误解。正是不了解东西方生活习俗上的文化差异,才引起了这样的误解。在英国,过街护腰,离别拥抱,亲吻脸颊(并非接吻),这些都属呵护举止,不表示爱情。日本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文化传统上还是男人社会,女性得不到平等的待遇。在社会上女人仍处于附属地位。直至今天,女性也得不到平等的就业机会。即使就了业,在同等学历、同样经历和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女性却享受不到与男性同样的机遇。反之,日本男人对女人的依赖程度更令人惊讶。

二、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在交际语中,首先碰到的就是称谓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称谓语系统和使用习惯。中国与日本即汉民族与大和民族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体现了一种重视尊卑、长幼之别的等级意识,并且必然要反映在语言交际上。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习惯地按照等级来确定称谓。例如:对一定职务的谈话对象喜欢以职务相称,而且为了表示尊敬,即使对方担任副职,也往往把“副” 字略去。如: “王副书记” 被称为 “王书记” ;“张副校长” 被称为 “张校长” ; “田中副社长” 被称为 “田中社长” ; “竹下副部长” 被称为 “竹下部长”。英语跟汉语、日语则几乎完全相反。首先,除了正式场合对有特殊地位的人称呼其职务(如 “总统阁下”、“部长先生”)外,一般不以职务相称。其次,在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上下级之间、不同辈分之间都可以互称其名。如在西方的电影里,我们常看到儿媳、女婿直呼公公、岳母其名的场面。这在中国、日本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而西方人却习以为常,并无反感。这种现象正说明自己待人友好,平易近人,与基督教关于 “上

帝面前,人人平等” 的教义无不关系。现代英美社会,人人平等的观念已深深的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和别人平等的、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即不喜欢服从别人,也不希望别人过分客气地对待自己。尤其是美国人,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常常担心被别人视为不易接近的人。

四、委婉表达的文化差异

从文化习俗看文化差异 篇2

一、中西方婚礼习俗比较

1.中西方婚礼的总体形象。在中西方婚礼习俗里最大差别是颜色,在我们中国红色被誉为是喜庆、热闹、吉利、兴盛的。在结婚当天主要以红颜色为主,墙壁上、门窗上、等各个地方、各类物品上都是必须要粘着颜色为大红的“囍”字的,新娘更是以大红色为中心,新娘子只可以穿红色的衣服出嫁,这将被看作是一辈子都会带着自己母亲的祝福和神灵的保佑,婚礼上所用的小花生、大鸡蛋、蜡烛、红包等都必须是红色或者是用红纸装饰,这将象征着新人一定会幸福吉祥。西方国家婚礼则是以白色为主要颜色,结婚当天的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因为白色象征着内心的忠贞。西方穿白色婚纱的习俗源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据说当时维多利亚女王身穿白色婚纱嫁给了自己心爱的王子,并且一直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自此以后,白色婚纱便成为女孩在结婚当天最喜欢的礼服,而西方的男士一定要身穿白色或黑色西装。白颜色被西方国家的人认为是慎重的、又是浪漫的,所以在婚礼现场旁边的大多数东西大多都会是白颜色的。不管是新娘,还是新房或是教堂的装饰都是白色的鲜花,这给人一种安静而又和谐的感觉。结婚当天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象征着纯洁无暇,能得到上帝的保佑和祝福。

2.中西方新娘的着装比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娘的传统服装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中国的新娘子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相同的白颜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但是在白色婚纱上必须要有红色的鲜花或红绳依旧可以看出中国古老的传承依旧没有随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止步,因为在我们国家全白色的衣服只有用于办丧事的时候。中国人结婚的时候不能穿所有带“短”字的衣服,因为这样将预示着婚姻的短暂。新娘在结婚的时候新娘的母亲会买来所有从内到外的衣服及鞋袜,这样将表示婚后这对新人便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西方,对于新娘装有一个没有记载的规矩,新娘在婚礼那天的礼服中必须具有五种东西:“一样旧的,一样新的,一样借的,一样蓝的,快乐的新娘子,还有一枚六便士在鞋里。”这种现象在美国非常明显。所以新娘穿的婚纱是绝对不能卖掉的,如果新娘卖掉了自己穿过的婚纱,则将表示现在的生活是和钱有关的,这样的婚姻被誉为是不会长久的。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比较

1.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认为中国男女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可见男子娶女子都是为了给家族传宗接代,添加人口。孟子也曾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谓爱情都是次要的。在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里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大事。古代有言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足以体现出新人在婚姻中的被动。中国传统婚姻中媒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结婚的所有程序中媒人都要有所参加,所谓“媒妁之言”说的是男女结婚对对方的了解全靠媒人的陈述。“父母之命”说的是家长在听完媒人的介绍再做决定,最后才会告知当事人。古代男女,在结婚之前都是陌生的,对彼此的了解也全是从媒人与父母的描述而得知。媒人与父母决定的婚姻,就算是当事人双方都反对也是没有作用的。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倡导自由恋爱,但结婚的时候还是需要媒人的。因为中国婚姻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国结婚当天必须是有鞭炮声声的、而且是震耳欲聋的,如果嘈杂的声音大则会被认为是热闹的,新人就会得到更多的祝福,所以婚礼当天必须是热热闹闹的。

2.西方婚姻伦理观是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莱基督文化的交融,由此而发展到现代自由恋爱的伦理关系。西方国家的婚姻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最大程度的展现,是完全根据个人内心真实的向往所选择。二个人从相遇,相互吸引,相互追求,相互依恋到难分难舍,因而心甘情愿将自己交给对方,在相互承诺的婚姻下共同组建家庭。他们渴望的是为爱情努力付出,为婚姻不断牺牲。西方主要是以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国家的婚礼大多都是在教堂里举行的而主持婚礼人一般都是牧师,其实在基督徒的观念中,婚姻是神赐予人们的礼物,因此他们的婚姻是无条件的相互委身,并不是基于互惠。在西方国家,婚礼当天教堂播放的婚礼进行曲是柔和而安详的,在音乐播放期间整个教堂是非常安静的,除音乐外听不见任何声音,婚礼在一种特别严谨的气氛中进行着。在西方国家,青年男女相爱的最后结果就是结婚,他们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双方可以长相厮守,也是为了双方可以更美好的一起生活,所以,西方人在选择结婚伴侣的时候,比较看重双方有没有感情,而不会和家庭的利益有任何的关系。

三、结束语

婚礼习俗展现了在中西方文化的摩擦中婚礼逐渐趋于西化,西式婚礼的中国化,婚礼具体的形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婚礼的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成为当今全球的一个真实写照,它的思想和价值将绵延不绝。

参考文献

从俄汉语言看民族文化习俗差别 篇3

作为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中国,不仅在民族文化传统方面与俄罗斯存在着差异,而且民族习俗也有诸多不同。

词汇是最能生动反映社会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等各领域的标志性符号。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一个相同的词汇对于不同的民族很可能会引申以至于产生不同情感色彩的形象,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一、表示动物方面词汇的差异

比如表示动物的词汇中有很多词义和寓意大相庭径,如“龙”(Дракон),在俄语中龙是生有又翅,噴吐火焰的怪物,他们贪婪邪恶,是怪物与邪恶势力的表现和魔鬼的象征,所以俄语“中亚洲四小龙”被译为“亚洲四小虎”。而在汉语中,龙是腾云驾雾的神物,是权力和神圣的像征,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是以双方各不相同的历史环境和宗教信仰下形成的。再比如说兔子(Заяц),在俄罗斯文化中兔子是贬义的形象——是鬼怪、邪恶的象征,所以人们称它为 косой заяц。他们认为过马路时看到兔子是不祥之兆。俄语谚语 “Вор что заяц: и тени своей боится ”(贼像兔子一样,连自己的影子都害怕),说明兔子还是怯弱的象征。而在中国语汇中,兔子却是善良的化身和象征吉祥如意的,但是在寓意兔子胆小方面,两国的意思又差不多,Жаден, как волк, а труслив, как заяц,(贪婪如狼,胆小如兔),在俄语与汉语中的语意是相近。

还有在汉语中象征喜庆与好运气的喜鹊(соро?ка)。在中国喜鹊带来的总是好事,喜事,是一种好运吉祥的动物。而在俄国,他们通常被作为“爱嚼舌、长舌妇、散布谣言、传播小道消息的人” 的象征。Всякая сорока от своего языка погибает(喜鹊都因为最快而倒霉),这句谚语有点像中国的乌鸦象征的意思了。

而Сова(猫头鹰),在汉语中总是把它与邪恶、黑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称它为“夜猫子”,中国人认为猫头鹰进宅就会有灾祸发生。而在俄国,猫头鹰却成为智慧的象征、贤明的化身了,在很多俄国和童话和寓言中都有表现。

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差异,就是由于在不同的生产、生活条件下产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等在语言中的不同体现。在学习俄语过程中如果能了解一些俄国的民族生存条件的特点和习俗将是很有帮助的。

二、历史性词汇理解与运用上的差异

历史性词汇是人们对所经历的历史事件经过总结与锤炼而得到的语言词汇,具有简短精练的特点,通常一个语汇代表一个经典的历史及故事,这些词汇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汉俄两个民族在社会历史条件自所独有的民族特征,如果不了解这部分词汇特定历史文化的内涵,在理解和运用上都很容易出现错误。

比如在汉语中破釜沉舟、草木皆兵、鸿门宴、败走华容道等等大量的词汇,每个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这些词汇在俄语中都没有相应的历史故事和词语与之对应,只有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才能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因而,在理解和运用的时候,只能通过注释或讲解历史典故的方法求得意思上的理解。

比如,俄语中“сьесть собаку”的原意是“吃下一条狗”,但人们却用这一词语意指在某方面很内行。因为在古代俄罗斯,教堂读经的人为了显示自己学问高深,熟知经书典故,在咏读的时候故意声音又高又急,这种声调别人根本无法听懂,只听得一片急促的叫嚷声,好象狗儿汪汪叫。于是人们说:“听他念经像狗叫,大概他吃了一条狗吧。”久之,这一说法就形成了今天的成语сьестьсобаку(吃下一条狗),取诙谐意味。

三、日常用语方面的差异

由于各自生活习惯及民族性格的不同,在日常用语和生活习惯上同样存在很多不同,我们也要注意了解。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把“食”看作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因此,人们一见面最关心“食”的问题了。所以中国人喜欢以“吃饭了吗?”的询问来代替问候。而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身体是首要的,所以他们大多见面会用“您好”之类的,在俄语中一般在邀请对方吃饭时才运用 “你吃饭了吗”这句话,否则会引起误会。

俄罗斯人性格大胆任性、率性而为,所以俄罗斯人说恭维话是一种礼貌,并不是取悦对方而故意奉承。如我们常听到:Вы не выглядеть хорошо(您看上去气色不错!);Вы очень умны(您真聪明!)等等,在听到别人对自己说恭维话时,一般要说:спасибо за комплимент (谢谢你的夸奖),спасибо(谢谢);而中国人由于传统的谦虚、谦逊品质,听到别人的恭维话后一般会连声说“不,不,我哪行啊!”这在俄罗斯人听来是否定他们的观点,是很不礼貌、不友好的,有碍于双方的进一步交好往。

总之,学习俄语不能只单纯掌握表层语言,还要了解其深层历史文化背景,不断积累有关俄国的文化知识,要不断地在使用俄语的过程中向俄语文化深层渗透,才能真正掌握所学俄语的精髓。

参考文献 :

[1]吴国华《俄语与俄罗斯文化》,军事宜文出版社 1998年版

[2]刘光准《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年

从文化传统看中美课程的差异 篇4

从文化传统看中美课程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不同,中美两国大学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方式、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等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主要从文化传统的三个方面即文化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分析中美课程的差异,并指出中美课程改革的顺利稚进需要民族文化的吐故纳新,需要中美两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作 者:贺波彬 He Bobin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湖南岳阳,414006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文化传统 中美课程 差异

从“海底捞”看企业文化 篇5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论文,笔者曾经写过几次,每次拿到课题,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不外乎“诚信、责任、创新、奉献”、“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等耳熟能详的企业文化精髓,再引经据典的从企业文化的定义确定论点、论据,洋洋洒洒完成一篇“大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一看到“企业文化”几个字,笔者首先想到了“海底捞”。

初识“海底捞”,源自

一、两年前《华西都市报》的一篇报道,留下两点粗略印象:老板是****人,可是除简阳总店外,未在云贵川开一家分店;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分店火爆异常,不乏明星光顾。在有幸光顾了两次后,笔者深深感受到海底捞里深入人心、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第一次光顾海底捞,是在西安大雁塔景区。一到大门,立刻有服务员微笑迎来,将我们带到三楼等位区,并端来免费的水果、小吃。正准备大快朵颐时,接到老爸电话要祝儿子生日快乐,一旁的服务员听了,立即拿来一个玩具并送上一碗汤圆。更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当儿子因不小心将玩具摔坏而闷闷不乐时,服务员立即主动为儿子调换了一个崭新的玩具!第二次是专程光顾海底捞简阳总店,虽然地理位臵、装修档次都赶不上西安分店,但服务质量毫不打折。到包间途中,笔者遇见的每一位服务员,甚至一位年近五旬、正在拖地的阿姨,都自然地停下脚步或手中的工

作,微笑着送上一句“您好”。

这些“小事”深深震撼了笔者:是什么使他们如此勤奋而快乐的工作?如此真诚而主动的对待每一位顾客?

带着疑问,笔者上网搜索了“海底捞”的相关资料、报道。最受感动的是海底捞掌门人张勇的两句话:“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我要让我的员工快乐地工作,因此,能为员工想的、做的,我都会努力去做。”。没有深奥的理论,仅凭着对员工的真心,海底捞将全体员工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创造出了一个业界神话!就连在全球拥有超过35,000家连锁餐厅和100多万名员工的百胜餐饮集团也将其中国总部2007年上半“区域经理大会”全体二百余人带到海底捞北京牡丹园店体验、学习!

海底捞的成功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反思: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投入不菲而收效甚微?为什么我们有的员工总认为别的企业更好,只期望收入无限增高,却不愿为企业的发展多出一份力?笔者回想、思考所在企业多年来的文化建设进程,认为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硬件投入过多而软件投入过少,规章制度过多而贯彻落实过少。

所谓“硬件投入过多而软件投入过少”是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过多的注重外在形象,忽略了对员工的投入。对员工的投入不仅要增加薪酬、福利,更重要的是对员工的关心和教育,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员工潜力,提高主观能动性,让员工在企业找到归属感、成就感。否则,动辄上百万装修的办公楼、营业厅也只能带给客户“一流的环境,三流的服务”。

“规章制度过多而贯彻落实过少”则是指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类制度、标准层出不穷,主题活动接二连三,却未充分考虑、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导致可操作性不强,员工响应度不高、疲于应付、流于形式,结果往往是“轰轰烈烈开幕,冷冷清清收场”。

要改进上诉不足,切实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在海底捞,服务员的工资在同行中属中等偏上,但所有员工都住在舒适的公寓套房,距离店面走路不超过20分钟,空调、热水、电视、电脑一应俱全,有专门的保洁打扫房间,员工的工作服、被罩等也全部外包给干洗店。夫妻俩都在海底捞的,还能享有单独的房间。在简阳,海底捞有个寄宿制学校,员工子女可以免费在那里上学。海底捞每个店长的父母也是领工资的,子女做得越好,他们的工资就越高。海底捞还鼓励员工把工资寄一部分给家里,每个月还会打电话抽查确认员工父母是否收到。

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到的点滴,让海底捞的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进而把企业当“家”一样热爱,自然而然的为这个“家”着想,为“家”的繁荣而努力。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不但要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更要象对待“家人”般关心、爱护员工,想员工所想,站在员工立场为员

工排忧解难,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作为企业,不但要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不断提高员工工资水平、福利待遇,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果实”,使员工自觉加入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行列;也要从各个方面完善、加强“家”的建设,例如丰富职工活动室功能、增设娱乐健身设施、开展文体活动等,为“家庭成员”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还要如“家长”般为员工遮风挡雨,积极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多渠道解决员工子女就业问题,在员工有困难时,及时伸出温暖的手。

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员工真正看做企业大家庭中的一员,必定能将员工吸引到企业这个“大家庭”中,使员工自愿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企业同兴衰、共荣辱,为了企业的长足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己。

二是创新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海尔董事长张瑞敏说:“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创新激励机制,可以全面激发员工热情,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在海底捞,基层员工拥有打折、换菜甚至免单的权利,只要事后口头说明即可,但是一旦发现靠钻制度空子谋取一己私利的,海底捞会毫不留情地开除。在海底捞,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公司看重的是你是否勤奋、正直、真诚。管理着10家分店、1600名员工的海底捞北京地区总经理袁华强就是由一名擦鞋员成长起来的。

所以,创新激励机制不仅仅要加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还要加强工作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就是要坚持“分配公正”的原则,奖罚分明,破除“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观念,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成正比,让员工自觉地“爱”上这份工作,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

工作激励就是要坚持“用人公正”的原则,对不同身份员工一视同仁,实行竞争上岗、择优任用、动态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搭建公平、公正、公开的成才通道,为员工打造一块肥沃的“用武之地”,为先进员工提供学习、培训、深造的机会,引导、帮助员工结合自身实际确定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能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在职务和职位方面获得进步与提高,使员工能预见前途的光明,明白在企业好好干有“奔头”,有效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成为员工成长的基地和摇篮。

我们作为大型国有企业,要真正实现“用人公正”,还必须打破“铁饭碗”,将企业的“出口”打通。对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不维护企业利益、不爱惜企业荣誉的员工,要严格考核;对个别严重违章违纪的员工,要按照相关制度坚决予以清除,以使企业内部保持良性的竞争与循环,使员工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水到渠成的加强和巩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

海底捞的掌门人张勇直言:“标准化固然重要,但是笑容是

没有办法标准化的。”的确,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小事做起,从基层抓起,相信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必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的员工也能在工作中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以身为“国家电网”的一员而自豪,自然流露出“海底捞”里没有标准但同样真诚的笑容!

以上只是笔者的个人见解,处敬请指正!

从审美方式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篇6

从审美方式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如果从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取向的角度去审视中西文化的特征,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许多差异.中国文化在艺术传统上坚持以善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尚善;而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则坚持以真为美的.原则,其核心是求真.中国文化在艺术追求上是以“韵”为旨归,而西方是以“美”作为其最高审美范畴.本文以审美方式为切入点旨在通过研究中西审美方式的差异以及原因、意义等,对中西文化内在特殊性进行初步的宏观的考察,以便对中西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作 者:孙银玉  作者单位: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基础部政工教研室,辽宁,大连,116600 刊 名:长春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年,卷(期): 14(5) 分类号:G04 关键词:审美方式   中西文化   差异   原因   意义  

从文化差异看英汉文化可译性限度 篇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它除了是一种符号的转换外, 还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传播, 它是文化传播的桥梁。鉴于语言、文化和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20世纪90年代, 翻译研究学派中出现了翻译的文化研究学派, 并且苏珊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做为翻译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吹响了“文化转向”的号角。国内最早的研究者是包振南, 他在《试论可译性》中提出“语言是可译的, 但有时又是不完全可译的, 甚至是不可译的, 其不可译的根源是文化上的差异。”

二、英汉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为了更好的分析文化可译性的限度, 下面从2个方面分析限制文化可译性限度的因素, 即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1.宗教文化的差异。宗教文化是社会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它丰富的人们的精神世界, 它渗透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人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众所周知, 西方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 《圣经》的传播对西方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The God” (上帝) 至高无上, 不可侵犯。而中国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而且中国人信奉佛教, 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像“涅槃重生”、“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等。而这种宗教文化上的不同必将在语言上有所表现, 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困难, 比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道酬勤) 。“for god’s sake” (看在上帝的份上) 。

2.习俗制度的差异。由于中西方节日上存在的差异, 所以就造成了好多翻译上的不准确性, 即有些东西是一种文化中所特有的。比如说中国春节时期, 鱼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 鱼虽然在英语中有对应词“fish”, 但是在中国的春节时期, “鱼”有着特殊的文化含义, 其不仅代表着“年年有余”的深层含义, 还与中国特有的图腾有关, 代表着幸福安康。对于“鱼”的这一深层文化含义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 一个简单的“fish”是不能正确无误的表达其深层的文化内涵的。而今出现了好多 “中国特有的事物” (China English) , 像“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一系列词语都是中国制度中所特有的。而上述词语的对应翻译分别为“well-off society”、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China Dream”.而这些翻译很显然在西方文化中是不存在的, 因此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困难。这就是“文化的不可译”现象。

三、基于文化差异上的英汉文化可译性限度

1.文化的可译性的原因。何为“可译性”?“可译性”就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文字符号之间, 借助于翻译的方法, 将源语言用另一种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而这两种表达形式都是针对于同一个事物。”而文化的可译性可能性的原因可以总结为:由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 虽然地处地球的各个角落, 各个民族文化却具有相似性, 也存在共性, 这就为文化的可译性提供了可能。再者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 出现了大量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的融合, 这也为文化的可译性提供了可能。比如:“象牙塔” (the tower of ivory) 、“武装到牙齿” (armed to the teeth) 等词语在起初是在汉语中是不可译的, 现在已经成为了汉语文化中的一部分, 这就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文化的可译性提供了可能。

2.文化的可译性限度。各民族间文化的特性和个性造成了文化可译性的限度, 但是可译性的限度是不断发展的, 一方面可以通过转移的方式来是这种限度变得越来越小。比如, “talk of the devil and will appear”早期的被译为 “魔鬼说来就来”, 这一译文就体现了文化的不可译性, 如今, 我们将其译为“说曹操曹操到”, 人们普遍接受这一译文, 这种通过转移的方式将其文化特点译出。这也说明文化的可译性限度是不是绝对的, 它还是在不断发展的。另一方面, 文化的可译性限度是短暂存在的, 对于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 它们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 如“馒头”、“包子”、“阴阳”、“气”等词语, 在以前都是不可译的, 就算将其译出, 其译语也不能传递中国特色的文化, 但是随着科技的法杖, 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交流, 这些词语被直接译为:“Mantou”、“Baozi”、“Yinyang”、“Qi”。通过对文化可译性限度的分析, 我们可以总结为: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是可能的, 翻译中文化可译性限度是存在的, 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大小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着很大的关系。

四、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互动活动。它不仅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 还是文化价值的传递。但由于受地理环境、宗教文化、习俗制度和思维习惯差异所带来的文化上的差异, 从而为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化差异对文化可译性限度的影响很大, 由于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造成了文化的不可译性, 但是文化的可译性限度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它出于动态发展之中。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民族之间的越来越多的交流这种文化可译性的限度就会越来越小。这就要求无论是译者还是读者都要尽可能地多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 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在不可译中寻求可译, 从而消除造成文化不可译性的因素, 降低文化可译性限度。

摘要:人类居住在同一个宇宙, 面对着同一个物质世界, 各个地区的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有着相似性, 也就是具有共约性。但是因为文化具有专属性, 它受地理环境, 人民生活方式, 文化背景, 宗教信仰和人们意识形态不同的影响, 导致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由于文化上存在的差异性和专属性, 所以会出现“文化可译性限度”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差异,可译性限度,不可译性

参考文献

[1]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构建与文化转向[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从夫妻称谓语看中日文化差异 篇8

关键词:夫妻;称谓语;语言;文化;社会地位

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尽管两国人民在价值判断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社会制度、文化形式、民族心理等方面仍有一定差异。而就中日两国文化,特别是语言文化而言,异同之处颇多。本论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古代及现代夫妻间称谓语的对比,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方面入手,运用社会语言学原理及方法,对形成夫妻间称谓差异的原因予以分析和探讨,为汉语和日语教学提供帮助,同时促进了中日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1 中日夫妻称谓语

1.1 中国夫妻称谓语

在中国,夫妻间用“特定名称”的情况最为多见,当然也有夫妻间会用昵称、感叹词等。根据30对中国夫妇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丈夫对妻子称呼名字和绰号的比率达82.42%,称呼“小(老)+姓”的比率是8.11%。(表1)

在中国,妻子对丈夫名字和绰号的比率最高,达到了80.63%,与丈夫称呼妻子的比率相同。(表2)

表1 中国丈夫对妻子

的称谓语统计

呼 称 比率

名字、昵称 82.42%

小(老)+姓 8.11%

老婆 3.08%

老伴(老太婆) 2.70%

哎、喂 2.67%

他妈 1.01%

表2 中国妻子对丈夫

的称谓语统计

呼 称 比率

名字、昵称 80.63%

小(老)+姓 7.58%

老公 4.17%

哎、喂 2.43%

老伴(老头子) 4.02%

他爸 1.12%

根据统计分析,在中国,丈夫对妻子的称谓与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具有对称性。相互之间称呼姓名和绰号的比率均为最高,比率差很小。相互称呼“小(老)+姓”的比率也基本一致。

将此次的调查结果与以往的调查结果对照分析,不难发现一个显著的变化。即现在年轻夫妻间“亲爱的”、“宝贝儿”这样的昵称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老公”、“老婆”这样的亲属名称。“老公”、“老婆”曾是俗语,是民间文化与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称谓语。在年轻人间,“我老婆”、“他老公”、“你老婆”等这样的第三人称用语也被广泛应用开来。从昵称到俗语的称谓变化,反映了当今年轻人追求个性的社会价值观。

1.2 日本夫妻称谓语

在日本,夫妻间可以使用名字,昵称,亲属名称,人称代名词,感叹词等多种称谓语。并且,在孩子出生前后,根据孩子的立场、性别、年龄等多种因素,称谓方式也各有差异。

根据NHK语言调查小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到“平常你是如何称呼妻子的?”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回答是「(お)母さん」、「(お)母ちゃん」(“孩子他妈”),称呼名字和「おい」(“喂”)的人各占四分之一。(表3)

表3 日本丈夫对妻子的称谓语统计

呼 称 比 率

(お)母さん、(お)母ちゃん 33.67%

名前、あだ名 26.53%

おい 25.51%

おばあさん、おばあちゃん 7.14%

ママ 5.10%

ねえ、ちょっと 2.04%

另外,据NHK语言调查小组的调查,当被问到“平常你是如何称呼丈夫的?”时,称呼「(お)父さん」、「(お)父ちゃん」的人达三分之二,称呼「パパ」的人也超过10%。(表4)

表4 日本妻子对丈夫的称谓语统计

呼 称 比 率

(お)父さん、(お)父ちゃん 66.67%

パパ 10.10%

おじいさん、おじいちゃん 7.07%

あなた、あんた 7.07%

名前、あだ名 6.06%

ねえ、ちょっと 3.03%

根据统计分析,在日本丈夫对妻子的称谓与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并不具有对称性。妻子称呼丈夫「(お)父さん」、「(お)父ちゃん」的比率是丈夫称呼妻子「(お)母さん」、「(お)母ちゃん」的两倍。并且丈夫直呼妻子名字的比率也远高于妻子直呼丈夫名字的比率。

1.3 中日夫妻称谓语差异

在中国,夫妻相互称呼名字的比率远高于日本,同时丈夫称呼妻子名字和妻子称呼丈夫名字的比率相同,而在日本存在巨大差异。在日本,“小(老)+姓”的称谓方式不存在,且隨着年龄增长夫妻称谓与也随之变化,而在中国则没有变化。由此可见日本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现象甚于中国。

2 中日夫妻称谓语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日夫妻称谓语差异的形成有许多原因,究其根本在于两国语言文化和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

2.1 从两国语言文化看称谓语差异的原因

夫妻称谓语是语言文化系统的特殊组成部分,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规则和习惯的产物。一方面,文化影响称谓语的发展,另一方面,称谓语中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因素。由于两国语言和文化的特性,夫妻之间的称谓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即每个国家的亲属称谓系统通常都与其语言的特点相适应,也与其社会文化的习惯相一致。日本称谓语体系表现了日本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现象,继承中国古代尊卑观念的同时,融入西洋平等思想,是东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的表现形式。

2.2 从妇女社会地位看称谓语差异的原因

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是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社会结构不同,夫妻的身份、地位也会不同,自然相互称谓方式也不同。夫妻称谓语的等级差别反映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差异。而相互平等的夫妻称谓自然反映了公平、开放的社会结构。

根据先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夫妻间直呼名字比率分别是82.42%(丈夫称呼妻子)、80.63%(妻子称呼丈夫),差距很小。而在日本这一比率分别是26.53%(丈夫称呼妻子)、6.06%(妻子称呼丈夫),丈夫直呼妻子名字的比率远高于妻子直呼丈夫名字的比率。这反映了中国夫妻地位平等,而日本夫妻地位不平等的现象。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不可否认会残留一些旧的礼仪制度。但是随着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崩溃,“中华民国”成立,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不只是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上的变革,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特别是新中国的诞生,人们的思想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男女,上下,尊卑,”等儒教的礼仪礼法也随之不复存在。那么,日本的情况又如何呢?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制度,受到了日本的推崇。日本的遣唐使不断将中国文化带到日本,日本社会开始有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从昭和时代至今,随着民主主义和男女平等思想的推进,歧视女性的现象已大为改善,但男女差别对待的领域仍有存在。也正是在男性优越的社会文化压制下,女性各方面的人格发展受到了限制,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差别也渗透到了语言表达上,最为直接的表现即夫妻称谓方式的差异。

3 总结

通过以上中日夫妻称谓语的对照考察,可以看出中日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同时称谓语也反映了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

在日本,女性地位虽有一定的提升,但在夫妻称呼中仍能看到男尊女卑的阴影。在福田真弓所著的『「主人」という言葉:女から見た男の呼び方』中提到超过一半的人对「主人」一词没有反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隐藏着男尊女卑意识的夫妻称呼在很长时间内还会延续下去。

在中国,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积极提倡男女平等,同时也由于女性自己的努力.女性在社会活动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得到了男性和社会的认可,称谓语也体现了这一平等。

夫妻关系不同于普通的亲属关系,夫妻称谓语也不同于亲属间的相互称呼。由于社会文化不同,年龄段不同,立场不同,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希望能通过语言学的角度做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NHK放送文化研究所文研?世論ことば調査グループ.現代人の話しことば.

[2] 卫志强.称呼的类型及其语用特点[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福田真弓.「主人」という言葉:女から見た男の呼び方[M].明石害店,1993.

从一个案例看企业文化实质 篇9

在此,笔者想从一个著名的企业文化案例——科龙集团“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谈起,通过这一个案例来解答企业文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

一、科龙:文化塑造活动案例获金奖后的巨亏

1、案例简介

科龙集团是位于广东顺德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自1984年创业后的十多年里,科龙集团以务实、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取得极大成功,从一家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大型家电企业集团。科龙集团是国内第一家同时在香港、深圳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由此可见其当年的辉煌。

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发展,科龙集团所在的家电行业逐渐呈现严重供过于求的竞争态势,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遭遇极大的经营压力。

在此背景下,1998年,科龙聘请以CI策划而闻名的台湾某策划专家及某大学教授为顾问,实施一项命名为“万龙耕心”的企业文化塑造工程,希望借助这一“耕心”工程能够进一步凝聚人心,提高士气,以适应家电市场日益惨烈的竞争。

下面是“万龙耕心”工程及相关的重要事件回放:

1998年8月18日,项目启动;

实施了样本数为5000人的内部文化问卷调查;

召开了3000人的新闻发布会;

12000名员工在10面“万龙耕心”旗帜上亲笔签名;

举办一场集团高层参加的,为时三天两夜的文化研讨营;

形成了文辞精美的“科龙文化纲领”;

“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获得第四届中国最佳公关案例大赛金奖;

2000年,科龙公告亏损7亿元;

2001年,科龙再次公告亏损15.7亿元;

2001年底,科龙被民营企业格林柯尔收购,成为民营企业;

2002年,科龙集团在顾雏军的领导下,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实现扭亏为盈;

2003年,顾雏军通过成本+资本的运作,占据了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重塑冰箱格局。

2、问题思考

通过对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重大事件的回顾,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科龙这一文化活动的过程。当年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声势浩大,外部反响热烈。从文字结果来看,其企业理念、奋斗目标非常具有振奋性,没有理由说不好,要不怎么会得到一个“金奖”呢?

然而,文化工程金奖与业绩巨亏这两幅图像似乎组合成了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风景线”,科龙2000、2001年的经营业绩表现及后来被收购的结局又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下面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第一,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工程是否真正成功?

第二,如果说“万龙耕心”工程是成功的,那科龙为什么会巨亏?

3、案例分析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经营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大家毫不怀疑是按照这一思维逻辑去预想的,也就是说,通过这一工程,大家的心理预期是:科龙应该会更上一个台阶。因为科龙是国内非常著名的大型企业,知名度非常高,其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在过去十多年里科龙集团也一直是先进管理的典型。在这样的光环下,加之科龙集团在“万龙耕心”文化工程活动本身的宣传造势比较到位,使得这一案例影响巨大。

当外界还不知道科龙巨亏的时候,其影响是正面的,甚至可以说,科龙通过这一活动推进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后来的事实无情地将人们的愿望打破。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在金奖与巨亏之间,使很多人对企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但必须认清的是,企业文化本身并没有错,而是当时的科龙做错了。

让我们继续对科龙这一文化案例进行分析。

早在1981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伦斯•迪尔和麦肯锡顾问阿伦•肯尼迪在其著名的《企业文化》一书就提出,企业环境是塑造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的塑造必须以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基本的考虑依据。进入21世纪,中国家电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程度最高的行业。技术成熟、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供过于求成为家电产业的明显特征。在这样的产业状况下,品牌与价格已经成为竞争的最关键手段。

价格的后面是成本,成本的高低成为企业竞争胜利、能够获利的根本性问题。而科龙的致命问题是,缺乏对这一竞争形势的根本性判断,并据此进行真正的文化变革,建立以成本管理为核心要求的企业文化。这才是科龙最后失败的本质性。因此,科龙最终的结局,要么继续亏损直至被淘汰;要么被收购兼并,让新主人来完成适应新形势的文化变革。

当然,现在来说,科龙是幸运的,因为它被格林柯尔顾雏军收购了。顾雏军入主科龙,彻底改变了科龙的旧文化,把成本降低作为其最根本、最核心的工作,从根本上适应家电竞争环境的要求。而科龙也在被收购后的2002年实现了扭亏为盈,经营业绩得到完全改观。过去的2003年,顾雏军通过资本+成本的运作,成功地占领了中国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

二、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案例被不断地被一些文化专家们拿来作典型案例,请注意,不是失败典型而是成功典型,这是有点可笑的。这说明,在中国,企业文化已经被一些所谓的专家们给空洞化、片面化、表面化了。对事实已经证明失败了的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大肆引用为成功经典就是一例。这当然让很多企业管理才特别是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士感到困惑。因此当谈到此话题时,笔者不得不要先从企业的本质说起,以便为企业文化正本清源。

1、认清企业文化建设的本源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它生来就是为实现利润这一目标而存在的,实现经济利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它只有一个恒等的公式,即:

企业利润=企业销售收入—成本费用

更进一步地,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让公式左边的利润最大化,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又需要努力促进销售收入的最大化和成本费用最小化。因此扩大销售收入和降低成本费用就成为企业经营的根本性目标任务。企业的一切活动为此而来,为此而去。企业文化及其活动莫不如此。当然,我们谈企业经营目的的时候,是建立在一个基本的符合社会道德、法规的前提之下的。

思考企业文化问题,只有基于上述思维,才不至于被一些所谓的“专家”们拖入“庸俗”的、只做表面化文章的危险之地。就如当年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已经被后来的巨亏无情地宣告彻底失败后,还有所谓的文化专家将该案例列入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一样,这对企业文化来说是多么的悲哀。如何增加企业的利润、销售,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是企业文化的本源问题,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这一本源才具有现实的意义。

2、企业文化的实质

根据一般的解释,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坚持的价值观、理念及其具体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规范等,包含了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的内容。但是,这样的解释似乎过于中性,很难让人懂得企业文化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实现优秀文化的塑造,或者进行文化上的变革。科龙集团 “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及后来的变化,让我们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以达到对外部的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进而实现持续发展。打造持续、有效的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以达到持续的外部适应性,这才是企业文化的要义所在。经过长期的思考与研究之后,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寻求最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道路上所逐渐形成的生存方式。例如,惠普是世界公认的优秀企业,它的“惠普之道”其实就是惠普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所形成的生存方式。而“惠普之道”其实也就是惠普的核心企业文化表现。

因此,作者对企业文化给出这样的解释: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保证企业获得持续发展而选择或努力去营造的适应外部竞争的生存方式。这才是企业文化的实质所在。由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让企业适应竞争。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企业文化的时候,也就给企业文化建设即企业开展文化管理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建立能够对外部竞争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并能根据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的行为方式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根据外部竞争环境需要而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运用的能力。企业文化建设应促进这一能力系统的形成并维持好这一能力系统。

从礼仪看传统文化演讲 篇10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儒家把能够遵循礼仪,拥有道德修养的人称为“君子”。君子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这样的人是优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也是中华文明礼仪的化身。那么,如何成为生活中人人敬爱的“君子”呢,这就需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面我就用中的原文和大家谈谈传统礼仪吧。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孔夫子教导我们,学习文明礼仪首先要做的孝道。父母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人,孝敬父母,的确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么,孝从何做起呢?我想,应该从听父母的话开始。首先我们应当理解到,父母对我们的教导,无论对错与否,其出发点都是为我们着想。天下没有父母希望子女不学好,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待子女实现自己未能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所以我们身为子女,应当负起这个责任,应该有担当。其次,即使父母的教导错了,出现了原则上的错误,那我们就应该和颜悦色地与他们协商,达成统一的意见,千万不要当面顶撞父母,让他们伤心。试想,朋友之间相处尚且需要相互体谅,互相关切,没有人会对自己的朋友恶语相向,何况是供养我们十多年的父母呢?

除了孝敬父母,我们在礼仪修养方面还应注意哪些内容?那就是诚信,仁爱和学习文化知识。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学生们从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求职,也即找工作。在这样的一个商业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二字!人无信不立,丧失诚信的人,是会被全社会所厌弃的。在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本次演讲的主题是礼仪,为什么要谈到道德修养呢?因为诚信是一切礼仪之本,一个人只有在为人处世中充满诚意,才能表里如一,没有诚意的礼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就比喻至诚的力量连金石都可以感化,何况是人呢?如何培养诚信,这就需要自我反省,人,不可能不说谎,这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明知自己犯了错误,说了谎话,还不知道改正,一而再,再而三的圆谎,最终自欺欺人,惶惶不得终日,害人害己。科学研究表明,经常说谎的人往往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神经衰弱等精神疾病,因此,我们应当常常反省,做到问心无愧,这就是修身之道。

在传统礼仪中,最重要的是言行两个方面。易经上有句话:“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就是告诉我们言行的重要性,人生在世之所以光荣或者是遭受耻辱,都是有本身的言行所引发的。

祸从口出,就是说明言语的重要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粗话脏话,有些同学可能会一时好奇,学了起来,渐渐就染上了说脏话的坏习惯,这个一定要改,因为恶语伤人是很可怕的,一时的出言不慎可能会激起别人的仇恨心理,说着无意,听者有心,这会给你招致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还有一种就是挑拨离见,揭发别人的隐私的毛病,这样的人很容易失去朋友,因为别人一旦知道了你这个毛病,就一定会提防着你,不愿意与你谈论自己的事了,那么你就很容易被孤立,当然这种恶果也是自招的,怨不得人。所以我们说话,尽量说一些有意义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果言谈终日,言不及义,与他人聊一些闲言碎语,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耽误学习。

行为,更是礼仪的重中之重,打架,偷窃等恶习向来是为人所不齿的。如果严重的话,当事人还要负担刑事责任,接受国家机器的制裁。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应当检点自己的行为,比如坐姿要端正,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跷二郎腿。走路不要莽撞,同时要抬头挺胸,使人感觉有朝气。写字要工整,不要潦草。写字不规范也反映了心态的不端正。《弟子规》里说的:“字不敬,心先病”就是这个道理。

论语上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要求我们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比如当你想乱扔垃圾的时候,就应当想到清洁工工作的辛苦,如果自己是清洁工,看到同学们乱扔垃圾时心里会怎么想?再比如上课时有的同学在下面聊天,做小动作,自己作为老师,学生们在课堂上讲课时心里又会怎么想呢?学会换位思考也是我们成功人生的秘诀之一。

然后我们要谈的就是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仪。我们常常听父母对我们说到察言观色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察言观色呢?比如亲朋好友聚会时,看到长辈应当问好,如果不知道怎么称呼可以事先问父母,在吃饭时,不要只顾自己,长辈没有开动之前最好不要先开动,坐座位是也要听从长辈的安排。在路上遇到师长要主动问好。在和朋友谈话时,如果对方沉默不语,就不要追我下去了。这些礼仪都很细,平时生活中应留心观察,不懂的地方可以向父母,老师请教。

上一篇:谜底是人生的谜语下一篇:练习课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