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2024-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与提高(精选12篇)

浅谈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篇1

摘要:公关意识是组织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必要前提,是组织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必备基本素质的核心,它也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核心。大学生的公关意识有着知识性、思维性和经验性等特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公关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生活,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和个人形象,提高毕业生的择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公关意识 公关素质 大学生 综合能力 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多元化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有了多样化的变革,公共关系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身边。公关的实用性与当今社会的开放度、发展度、前进度有机的溶于一体,在大学生的意识世界中刻下了不同程度的印记,大学生对公关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公关意识”也由此而产生。所谓公关意识,是指一种自觉用公共关系理论和原则指导自己思维和行动的观念,又称“公关观念”,是某些公众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把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原则融化为自己的思想,融化为自己内在的习惯和行为规范。

1.当今社会需要公关意识较强的大学生

1.1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公关意识总体淡薄现状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当前大学生的公关意识总体比较淡薄,主要表现为首先,缺乏公关常识,缺少形象意识。许多大学生在学习和接触公共关系学之前,对公共关系了解甚少,甚至存在着误解,其个人主义思想较为严重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公关素质的低下。其次,缺乏自信,环境适应能力差。不少大学生不善交流,不懂也不会正确利用信息。容易陷入人际关系的误区,不擅于推销自己,经常出现失落感、挫折感,缺乏主动适应环境的意识。最后,缺乏合作意识,崇尚个人奋斗。表现在学生自我意识强,容不得批评和异议,没有奉献精神,不少大学生又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情绪体验。

1.2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促使提高公关意识刻不容缓

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大学生专业性强、知识结构单一,学生一般较多的关心自己所学专业内的知识,把专业技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思想比较普遍。但劳动力市场的具体变化又常常是难以预测的,就业形势的走向往往与预期有所不同,毕业生就非常被动。要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有一个宽泛的结合,就要求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上不能仅仅是一种对口式的结合,而公共关系所涉及的内容有市场调查、统计分析、策划与预测、社交礼仪等都能对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指导作用。

2.强化公关意识、提高公关素质对大学生的影响

2.1公关意识的养成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塑造形象和形象推广的意识

塑造形象的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形象第一”成了很多大学生处世交往的首要法则,现代公关意识已经在消消地占据着同学们的意识世界;现代公关意识已经在默默中影响着同学们的价值观生活观和对社会的看法。每年高校都有大学生要走向社会,为了更好的推销自己,他们除了通过书面材料强调自己的能力水水平和知识结构、完成知我形象的公关策划以外;更注重了自己的形象推广,仪表装饰。因此,注重对在校生公关意识的养成教育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和个人形象。加强对大学生公关素质的培养,切实提高他们的公关素养不但是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与谋求个人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们高校适应社会,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2.2公关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协调意识与合作精神

要使学生成为拥有健全人格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注重养成教育,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通过公关课程的学习,结合校、系、班级经常有意识地开展校园内的公关活动,使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合作意识是公关意识的时代要求。新经济时代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年代,这样的背景条件不可能产生“孤胆英雄”,它造就出的是具有合作精神,实现多赢局面的时代精英。在提倡勇于竞争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合作。在现代社会中,合作是第一位的,竞争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合作,只有合作才能走向成功。

2.3公关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培独立学习,培养能力意识

公共关系的实质在于通过双向的信息传递,达到增进了解、协调关系的目的。协调是目的,沟通是手段;而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则是沟通协调能力的具体体现。作为在校大学生,只有做好了沟通协调工作,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公共关系意识。大学生更应该注意培养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从而可以在思想上甚至在实际中锻炼大学生的策划设计、组织管理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时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换位思考,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和团队协作意识,从而更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公共关系意识。

2.4公关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择业竞争力

当今社会许多人才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和身份经常变动,在这种大环境下,学校培养其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社会,为个人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每个大学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招聘中,要想在众多的应聘人员中脱颖而出,必须给招聘者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这种良好印象包括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

随着公关素质的提高,使大学生在择业能力中确立全新的交际意识,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这也是人际交流沟通的前提,其次是培养确立强烈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第三确立“以诚待人”的意识。

3.大学生培养公关意识和提高自身公关素质的途径

3.1 更正观念,树立信心

端正对公关的认识, 正确理解公关的涵义是大学生能否提高公关意识的关键。大学生应该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信心,增广大学生对知识广泛涉猎,锐意进取的精神。在信息社会,对信息的关注度高,而且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是优秀公关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所以在校大学生们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公共关系意识,首先应该是在思想上使自己拥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要加强对大学生公关意识培育,形成正确的公关理念。其一,要认识到学习公关知识、掌握公关技能的重要性。其二,要全面深入地学习领悟科学公共关系的科学内涵、原理原则及技能技巧,要纠正将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学”混为一谈的错误认识。

3.2加强公关理论与实践教育

公关理论教育是公关意识形成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仅通过理论学习或间接学习他人的经验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实践锻炼,这是一个成熟的公关人员必须经历的阶段。以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式,来吸引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公共关系的涵义,切实掌握公共关系的技能,顺利形成公关专业能力。一是运用案例教学方式。二是采取模拟教学方式。三是应用实践性教学方式。

3.3 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和提高公关意识

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环境,也是培育大学生公关意识的最为直接的公关情境,学校的公共关系状态不仅影响学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对大学生公关意识的树立起着观念性与实证性的教育作用。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活动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由于各种社团的建立,主要是基于专业学习实践和学生兴趣而自愿组建的。因此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宣传、自我发展的格局,这比其他的途径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公共关系意识时,显得更加有效。

大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会从各个方面对今后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十分重要。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关人员逐渐成为人人关注的问题,更是当代在校大学生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自身的公关技能成为追求成功的战争储备。历史已迈向新时代,公关意识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已经 成为高等学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关意识一定会在高校内进一步走向完善、成熟和辉煌。

参考文献

[1]张亚 公共关系与实务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刘强 彭洪峰 公关经理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浅谈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篇2

“所谓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信息是传播手段,在其内部和外部形成双向信息流通网络,从而不断地改善管理与经营,赢得公众的信任于支持,取得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完美统一的政策和行动”。通过这个含义我们可以看出,公共关系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之上,而又超越人际关系这个群体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交织形成了人际关系网。而某一组织中的成员围绕其所属群体的利益在现实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的总和,即构成该社会群体的公共关系网。公共关系网和人际关系网一样,通过塑造和维护良好的组织群体形象,为组织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公关意识的意义

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中学的学生有着一定的区别:既要学习文化课,又要学习专业课,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两手准备,这是现代社会对职业学生的普遍要求。既有知识,又有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人的真正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具有两重性:一是与其他社会成员共同生活中自身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二是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人类整体发展所作的贡献。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将来置身于社会,总会与他所在的组织存在一定的联系,人活动在人际关系中代表个人,而在公共关系中代表的就是他所在的组织,他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自己还代表着他所在的组织。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人的素质要求更高,而公关意识已经成为成功的一种利器,对于它的培养就显得格外必要和迫切。因此,对于当代在校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公关意识。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学科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相当一部分处于一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在学习时处于一种非常低迷的状态。公共关系的理念是“内求团结,外求发展”,通过学习公共关系来慢慢转变自己,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可以通过自身实践来理解,不断地树立和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来增强信心,通过对本校学生的一项问卷调查,23的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关系这门课程,80%的学生对“公关”有自己的认识,25%的学生对公关这门课程有深入研究的兴趣,这其中的原因也许可以归结为:(1)职业学校的学生最终是走向社会,以适应社会为目的的;(2)经济的发展,教育制度的改革,使具备公关意识的人更受欢迎;(3)信息时代,学生更加迅速便捷地感知社会。

三、培养和提高自身公关意识的方法

(一)思想方面的提高

首先,“公关”一词在我国出现,也有几十年了,但很多人在对“公关”的认识上存在误解,长期的误解致使人们陷入了很大的误区。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正视“公关”的真正涵义,并且越来越重视,但这只是个开始,还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学生对于公关的了解还仅限于片面,认为公共关系就是拉关系、走后门、陪吃饭、送重礼。纠正这种错误认识,是提高公关意识的重要方面。

其次,公共关系学科中涉及许多礼仪知识,通过对于这些礼仪知识的学习,不仅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更能为自己所在的组织做一个良好的宣传,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二)个人能力方面提高

1. 培养独立学习的意识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不高,要培养他们学习的独立性,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吸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塑信心。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在这个时代里,对信息的综合、收集和再处理是公关人员必备的能力,所以在校学生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公关意识,首先应该拥有独立学习能力。

2. 培养沟通协调意识

公共关系的实质是双向的信息交流,通过沟通交流,达到增进了解、协调关系的目的。沟通是手段,协调是目的。而沟通协调则要通过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来体现,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重要,进而形成有利于己的人脉关系。因此,更应具备这种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在校学生只有做好了沟通协调工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公关意识。

3. 培养创新应变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青年一代,身处于“信息时代”、“创新时代”,不创新就会灭亡。而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需要高度的创造性,创新使公共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些公关活动策划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要培养和提高公关意识,首先得有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创新应变能力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公关意识。

四、结语

通过对公共关系的学习,能提高对公关的认识,逐步树立公关意识,掌握社会交往技巧,树立自信,改变内向、羞怯心理,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当学生能自觉运用公关意识来调整自我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不断拓展自我的知识领域,全面完善自我形象以适应社会需要时,也就实现了人生的初步成功。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在我国迅速传播、蓬勃发展起来,并延伸到每个人身上。具备一定的公关意识,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每个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在校学生应更加努力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公关意识,如何提高和培养自身的公关意识则成了追求成功的必要储备。

关键词:公共关系,公关意识,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孙宝水.公共关系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朱宪玲,王以祥.公关交际礼仪.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

[3]局延安.公共关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陶应局,顾晓燕.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http://www.club.jledu.gov.cn/?40674/viewspace-187453.

[6]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bi/zhshchq/1205250.

浅谈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篇3

摘要 在高校太极柔力球教学中,学生对太极柔力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影响着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运动本质及规律的认识和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太极柔力球意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太极柔力球 意识 高校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进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时间较短。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教学前均未接触此项目,所以,受传统运动思维意识的影响,学生在运用技战术时,习惯性地出现击打球、“迎、引、抛”球时发力时机掌握不恰当、技战术动作运用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们对太极柔力球运动项目规律认识不够,或者说太极柔力球的意识太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太极柔力球的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太极柔力球运动水平有着积极长远的影响。

一、太极柔力球意识的重要性

体育意识,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而太极柔力球的意识,它包括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特点、原理等方面的感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身的观察、感知、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认识和行为体现出来。如:学生进行太极柔力球接抛球练习时,面对迎面抛来的球,根据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特点,就应该是完成“迎、引、抛”的技术动作,而不是传统的挥拍击打动作,这种“击打方式”的选择就是太極柔力球意识的一种表现。

太极柔力球学生在练习和教学比赛中的各种活动都是在意识和技术的指导下进行的。在比赛中,学生凭借自身所具备的太极柔力球意识,支配和运用技战术与身体素质同对手进行对抗。在教学中,为了减少传统运动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太极柔力球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意识的培养不仅要重视,而且要尽早。因为意识形成越早,受到的影响就越少;意识越好,观察、分析总结教学内容的能力就越好,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效率就相应的提高了。

二、目前高校学生太极柔力球意识的现状。

通过对本校2010级太极柔力球选项课提高班学生技术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在太极柔力球意识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一)在套路练习中,“画圆”的意识不强。太极柔力球的套路技术动作中,挥拍的轨迹基本是由“圆弧”组成各个方位的圆。多数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受掉球、身体协调性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出现“扁圆,折线、旋转停滞”等不合理的技术动作,导致技术动作不正确。

(二)太极柔力球的特点是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特别在竞技对抗中,“退”的意识尤为重要。而学生在练习中经常显的比较急躁,在攻防转换中常常急于出球,退的不及时,缓冲不充分,导致技术动作变形。

(三)在竞技对抗中,强攻意识不强。太极柔力球运动在竞技对抗中,不仅要斗智,而且也有快速和强力的一面(高级技术及腾空高级技术均可进行强攻)。在对抗中,出现了能够强力进攻的时机时,学生通常不会采用此种强攻技术,这就削弱了太极柔力球竞技对抗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

(四)在竞技对抗练习中观察预测赛场上形势的意识不强,技战术意识薄弱或运用不合理。在教学中,学生被动回球的现象较多,回球均较随意或只回球至对方网前,在练习中,战术运用的痕迹不明显。

三、建议与结论

根据学生技战术的掌握情况,影响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或技术掌握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太极柔力球运动意识水平低的缘故。如何改进提高教学手段与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太极柔力球运动意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与方法进行改善。

(一)加强对学生太极柔力球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在辅助练习和讲解中,进行“太极”理念和意识的培养。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培养太极柔力球意识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教学中要注意手段和方法的运用,避免灌入式讲授。

(二)加强教学比赛和高水平竞技比赛视频的观摩及讲解,强化学生对太极柔力球技战术知识、竞赛规则、运动原理和规律的理解。特别是高水平视频的观摩,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三)在意识的培养方面,要注意使用螺旋式强化的原则,避免单一的重复。例如:在完成“调前攻后”战术的学习后,可以分别在下次课的教学比赛中运用,在第三次课后的观摩课中运用、在第五次的教学比赛中运用,这种跳跃式的重复强化的过程,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意识。

(四)意识的培养,教师只能引导,主要还是靠学生自身的领悟。在教学中,教师应分别从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等方面进行培养,即要培养学生的进行观察的习惯和对教师示范的技战术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进行“背后接抛球”技术的讲授前,可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这个动作适合什么位置的接球?这个动作的关键技术在哪里?接抛球的过程中,拍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效果会更好。然后针对回答较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加分以示激励。

(五)要善于进行总结。及时总结练习和比赛中出现的原因。在这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不厌其烦,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提示和总结。

总之,在教学训练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问题能力,要加强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技战术要领、力学原理及规律的理解,在训练中不能单一重复练习,将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才有可能真正提高高校太极柔力球学生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郭剑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5.

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篇4

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由于种种原因,师范类专科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现象最为突出,为解决师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师专学校一方面要大力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并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作 者:韦国英 作者单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柳州,545000刊 名: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英文刊名:TIME EDUC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473.8关键词:师专学生 就业观念 创业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篇5

喻加燕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要求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长期以来学生都被动学习,不善于提问,教师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氛围和问题情境,教会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促进学生把问题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相联系,形成思考的习惯,增强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键词:应用意识

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课堂氛围

观察

思考

鼓励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是思维的体操。《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是要求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关键。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也发现凡是善于提问的学生,数学就会学得很好。可是,多数学生都不爱提问,也不会提问,而是长期以来都习惯于等老师提出问题再思考解答。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就比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影响学习效率。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开始学生还是乐于提问的,老师就要呵护好学生的这一积极性,不要怕学生不会提问。因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是从不会到会。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抛掉顾虑,大胆提问。当教师和学生建立了一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时,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

问题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存在于具体的情境中的。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直观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当教师呈现出直观形象的问题情境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我在讲比较大小时呈现出主题图,出示了一幅美丽的花园图片:4只蜻蜓,3只蜜蜂,3朵花。这时,有孩子脱口而出“蜻蜓4只,蜜蜂3只”,我鼓励了一句:“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什么发现?”其他孩子的学习兴趣也高涨,因为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了问题。有孩子说:“蜻蜓多1只。”我引导孩子们:“有问题想问他吗?”有孩子就问:“你怎么知道多1只呢?”孩子抓抓脑袋说:“我看出来的,一个对一个还多了一只。”接着,我用学具来代表蜻蜓和蜜蜂随意的摆放,孩子发现说:“这样摆不好,一个对一个更好看蜻蜓多一只。”于是我让孩子一一对应摆,感受这样摆的好处,进一步使孩子直观感受到数的大小,并初步建立了对应思想。

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分数时,讲了猴妈妈分桃的故事。妈妈只有一个桃,要分给两只小猴,孩子们听到此,个个都说:“一人一半。”我随手分了一个大半和一个小半,孩子就不同意了说:“老师,你没分平!”我就让他说说该怎样分,从而孩子提出了“为什么要平均分”这一问题,初步理解了分数度意义。分好后我让孩子们用数来表示,孩子就犯愁了“用什么数呀?”,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表示,而是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孩子们在这样的提问和讨论中认识了分数。

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孩子自主探究学习后,互相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不明白的向同学提出来。这样,孩子有自己不同的观点,有交流的素材,交流时就有话可说,有问可问,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留足思考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留给观察思考的时间。当出示了问题情境时,不要马上让学生提问,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织好自己的思路后再表达。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例如:在教学探索规律时,我出示信息东东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从宜宾出发,去大约300千米远的成都。多媒体出示路线图,动画演示出行的过程,已行路程100千米,剩下路程200千米。我让孩子观察思考,能从中发现哪些问题。这时,孩子们都有了一些发现,我让他们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探讨。有了时间思考,孩子们交流规律时,都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说明了总路程、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有什么关系?在这样的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会学生思考,使学生会提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让学生不着边际的提问,而应该教会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会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能结合提问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这才是让学生提问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对于数学中的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中发现问题。数学是环环相扣的,新知识和旧知识或学生已有经验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学生在认知新知时,教师引导其从已有知识开始思考,能从中发现什么新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通过计算20×30就想到:是不是只要两个末尾有0的因数相乘,都先不看末尾的0相乘,最后在积的末尾添上没看的几个0。当学生这样思考时,对这一计算规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第二,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发现问题。当学习了新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来提出问题。如,学生学习长方形面积时,引导其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和前面学习的长方形周长有什么不同?计算面积也和长方形的长宽会有关系吗?学生有了这样的思考,就会找到探究新知的方向,积极主动投入学习。

第三,从自己不明白的内容提出问题。在学生尝试学习时,要求学生把不懂的和不清楚的内容作上记号,并提出来。这对于多数学生是很容易办到的,当学生知道自己哪儿不懂时,他会思考也会认真倾听同学或老师的讲解,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及时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都喜欢听老师表扬,那么,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多么简单,教师都首先要肯定其进行了思考,再对问题进行相关的处理。如果学生自己能解决的,让学生自行解答或请别的孩子帮助解答;如果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行解答。总之,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呵护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成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是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解决问题的开放性活动,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建立丰富的联系,在“做中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一个由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由数学模型到进一步应用的学生学习“数学化”的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乐于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主要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6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创新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有的潜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为此,教师应该端正教学思想,努力创设一种师生平等、课堂民主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下面?谈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点滴体会。

一、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教育方式的一个重大误区就是设定结论和作业标准答案,然后让学生围绕答案进行思考。以应用题教学为例为例,传统教育模式往往是老师引领学生分析题中所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在关键处解答,至此讲授任务基本完成。但这不仅不会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甚至会由于强迫学生按老师的思路去做而成为负担,进而对老师的讲解产生抵触心理。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种新做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习应用题前,我们并没有让学生随老师一起分析,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遇到问题后小组内研究,老师发现集体共性问题再予以点拨。这样一来,学生兴味盎然,解题思路不尽相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外,我们还尝试其他诱发学生思考的手段,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如主题班会上,我们组织各种讨论,包括“如果我是校长”、“我当一天班长”、“我为妈妈做一件事”、“我的一次说谎经历”等话题,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

二、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综合分析每名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找出适合的教育方法,这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应因材施教。受性格、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多维性程度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不喜欢钻研,习惯于等待老师公布答案;有的学生虽喜欢思考,但不喜欢主动钻研,老师提问时他们往往闭口不答;有的学生表现欲较强,总希望能第一个回答问题,但常常是不加思考,脱口而出。因材施教要求我们要对学生的各种行为状态,思维方式做到心中有数,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对待第一种学生,我们要主动提问;对待第二种学生,我们则应鼓励其表达自己的见解;对待第三种学生,我们应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帮助他们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

此外,我们还要重视学生已有的不同想法,对学生提供的不同答案,要认真分析,切不可将自己的理解方式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

三、鼓励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彻底改变教学中唯师是从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的想法,彻底改变能把教师所教所说的倒背如流的学生才是优秀生的想法,彻底改变若有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和意见,就认为那个学生在故意捣乱的思想。教师眼中的这些好学生往往是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出来的,而不是磕磕绊绊自己寻找出来的。他们的知识及思维都是教师复制出来的,完全没有了学生自己的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改变育人思维,鼓励学生多向教师提问,师生共同寻求答案。

一位学者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创新意识起始于学生的质疑问难,善于质疑的人,才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路子。教师要在精神上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让全体学生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允许他们提问。实践证明: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好,因为他是创造性学习的一种表现,是一个培养创新意识的很好素材。例如,教了《钓鱼的启示》一文,我让学生评价文中的父亲。多数学生都认为文中的父亲无私处事、诚实做人。但也有学生大胆质疑,认为文中的父亲不会变通,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这不是什么好事。我们平常不想当君子,我只想当普通人。那样“慎独”就对我没有什么约束力。因为“慎独”要求的对象是君子呀,我们普通人没有义务非得这样做。由此引起了学生的一场“唇枪舌战”。经过一番群情激动的争辩,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如果谁都不遵守规则,没有道德,那么谁都不可能合理合法的钓到大鱼,道德问题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最高标准是:慎独。(板书)什么叫慎独?一个人,在没有第二人在场的时候,依然按照君子的标准去做人做事,不逾矩。外国人及我们的古人很称赞这样的行为,认为这是君子的行为,认为这是道德的至高点了。

四、提供开放性的材料,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勇于提出疑问,一开始,学生的问题可能很浅显,甚至可笑,但教师不能就此责备或讽刺,而要鼓励和引导,初步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然后再慢慢地教会他们如何提问:有的在题目上设疑,有的在关键处求疑,有的在难点处求疑,有的在重点处设疑等。只要学生围绕教学的知识拓展范围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教师可以大力的表扬和赞赏,这样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时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可以指导学生续编故事;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如学了杜甫写的《江畔独步寻花》这首古诗,我请学生根据诗意展开想象,只要是自己想到的,就可以毫无限制地说出来。学生沉默数分钟后,便跃跃欲试,纷纷展示自己的想象才能。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一条小溪,河水淙淙,鱼儿在水里欢快的游动。杜甫的几个孩子在水边抓鱼嬉戏。”有的说:“我仿佛在锦江河畔那里看到了美丽的花儿,听到了黄莺的叫声。”有的说“诗人一个人到江边散步,观看美丽的花儿,到黄四娘家的路上,花儿很多,都要把小路旁边给覆盖了,很多花儿都把枝头压低了,蝴蝶闻到花儿的香味,在花儿旁边跳舞、做游戏,都舍不得离开。”听到这里,教室里一片笑声。我趁机表扬学生都非常善于想象,请他们以《我眼里的美景》为题,把自己想象的内容用笔写下来,学生愉快地接受了。学生思维一经打开,想象力极其丰富。可见,让学生多进行想象力的训练,能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浅谈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篇7

一、会倾听, 松气氛, 让学生“敢于问”。

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对课堂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感受到课堂轻松, 老师开放, 才能打开提问的匣子。因此, 教师必须学会倾听, 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 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积极思维, 充分发挥敢问、乐问的天性。

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 让学生们各抒己见, 总是迟迟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是给予表扬继续倾听, 等所有的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 我才抓住学生中一些片面的想法, 再设一问让学生展开讨论。例如在学习了汉武帝治国措施后, 我提了一个问题:“汉武帝的哪些治国措施对今天现代化建设有借鉴意义?”学生一个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其中有学生说以仁治国是最好的, 理由是“人之初, 性本善”。我没有干预, 而是引导其他学生就这位学生的想法展开讨论, 不知不觉中有学生对此结论提出了新的疑问:“对于无恶不作的人靠‘仁’改变不了怎么办?”于是, 总结出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结论。

学会倾听, 不急于评判, 这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态度, 也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方法。学会倾听延缓评判, 能够舒缓课堂的气氛, 学生的问题也会因此如脱缰的野马开始驰骋, 许多不曾预料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学生们品尝到了提问过程中的无穷乐趣, 使在不断的提问中发展思维、获得新知, 也就“敢于问”了。

二、创情境, 促想象, 让学生“乐于问”。

创设隐含认知冲突的课堂问题情境是有利于促进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最好手段。因此教师要做情境创设的能手。

1. 善用物理手段创设情境。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是教师用于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力工具。尤其适合于提高对问题缺少兴趣的学生。

一次我在上《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内容时, 一位平时不喜欢学习的学生看到《时局图》后第一个提问:“那时美国不是没有瓜分中国领土吗?为什么这张图里有美国呢?”我笑了笑, 还没有回答, 马上就有另一个声音响起来了:“这老鹰 (图中代表美国) 不是在外面吗?它没有得到好处的。”于是, 更多的问题出现了:“是不是因为其他国家把美国挤掉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能被挤掉吗?”看到学生如此有兴趣, 我真是开心极了。利用直观教具刺激学生思考, 形成问题, 这是极简单而有效的途径。

2. 故事叙述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 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历史与社会的内容有许多历史的、生活的故事, 以其形象性而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一学科的特点, 通过故事叙述, 再现历史、生活, 这样学生的想象的活力就会得到激发。尤其是对那些不爱读书却爱说话又不会提问的学生来说故事叙述教学更是培养他们提问意识和能力的一剂良方。

在上“西安事变”时, 我让两个学生想象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整个过程, 然后由其他学生对想象的“西安事变”提出问题, 如:张、杨为什么明知蒋介石不会放过自己还要这么做?他们是国民党却帮着共产党, 不是不忠吗?学生通过想象和提问, 内化了张、杨的爱国主义精神。

3.“链接”真实社会, 给学生以生活的可控感。

长期以来, 社会、家长和部分老师大力宣传历史与社会学科无用论, 致使一些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产生了虚无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积极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历史与社会教师要懂得“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 紧紧地把握住学生生活中耳闻目睹的种种琐事, 让他们就身边的社会现象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由此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将课堂教学活动变成生活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 辩证的思维, 对社会生活做出全面的认识, 使其感到学有所用, 从而激发思维的热情和提问意识, 享受提问的乐趣。

我在上《市场经济》一课时播放视频:某地桔农看着金灿灿的桔子丰收, 乐呵呵地就地摆摊叫卖。小王一家则把桔子装进礼品盒载了满满2卡车往外地开。村民们嘲笑他:“装进礼品盒加重了成本, 加上运费, 成本更高了, 还怎么卖?”“是啊!等桔子运到外地水分都没有了, 还有谁买啊?”几天后, 留在本地的桔农们看着堆积如山的桔子愁眉不展;小王一家则兴高采烈地回家给房子翻新了。看完视频, 我让学生自己根据画面思考, 提出问题, 由其他同学解答。由于这个知识完全来自于生活, 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 提的问题也很多, 比如:村民的嘲笑有没有道理?为什么就地摆地摊却销售不出去?外出的桔子成本高了, 为什么桔农能在短时间内把桔子售空还能赚钱?外出的桔子怎样才能保鲜?等等。回答的同学也非常踊跃。就这样, 学生在快乐中提问, 也在快乐中总结出了道理:市场经济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科技在促进农民增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用练习, 指导技巧, 使学生“有的问”。

根据认知信息加工论, 学生知识建构过程都是习得的过程, 即通过练习, 肯定能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 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因此, 练习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

1. 练习的难度要适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教师可以在练习设计方面把握好难易度, 即练习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已有知识, 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 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求过低, 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拓展, 自然不会发现问题;要求过高则会使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产生畏难情绪而半途而废, 也就不可能产生问题。只有让学生“跳一跳, 摘到桃”的练习, 才能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思维, 才能“有得问”。

2. 加强提问技巧的指导。

在学习中很多学生心里有“疑”, 却不知怎么“问”。这里的问题主要是学生不懂怎样问。为此教师要教学生学会用“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等疑问词, 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展开思考, 学生一旦掌握了提问技巧思维的能力就能得到发展, 久而久之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比如, 我在上“‘五四’运动的意义”时, 对班里基础最差的4位学生提出了最低的学习目标, 然后要求他们根据学习目标, 运用“4W”提出有疑问的内容。其中一位就相继问了这两个问题:“什么叫划时代?”“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正是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 我就反问他:“‘五四’运动把时代划成前后两个时期, 你能找出这两个时期有什么不同吗?”就这样, 学生在自己的不断提问、不断思考中解决了心中的疑问, 主体作用真正得到了发挥。

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是历史与社会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问题是撬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但是问题不是教学唯一的中心, 历史与社会教师要正视自己学科的特点, 适时巧妙地运用好问题教学, 给学生创造更多提高问题意识和能力的机会, 只有这样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能力才能不断增强, 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才可达到。

摘要:文章认为, 教师必须学会倾听,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敢问;为学生创设情境, 张开他们想象的翅膀, 使学生乐问;通过练习设计, 技巧的指导, 使学生有问,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最终提高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培养提问意识,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徐世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的方法.历史教学, 2005, (07) .

浅谈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篇8

伟大导师恩格斯说:“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上得来的。”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的。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益显出其特有的魅力。数学不能仅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方法,更应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数学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生命力。

所谓数学“应用意识”,就是在加强实际问题数学化教学中,培养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数据处理能力,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应用意识”主要强调的是: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

一、从感性认识角度着手

1.开拓学生对数学知识认识的视野

很早以前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一科学论断在这100多年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翻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从古人结绳记事到现代文明,其间数学的蓬勃发展和辉煌成就让世人瞩目。要使学生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数学中有计算,有逻辑,对提高人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都有好处,而且要认识到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中有许多非逻辑因素,其中不乏美的因素;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数学与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数学为其他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方法和思想;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内在动力源泉,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逐步培养学习、应用数学的兴趣。我认为好奇心对于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社会文化学研究表明,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并非是个人封闭的心理活动,而是一个数学交流的过程,从而是一种社会建构活动。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起自己关于数学问题解决的观念。这种情感和观念教材是无法表明的,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法的加工,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逐步养成自我负责,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个性。将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一些现象或问题提出来,使学生顿感玄奥和奇妙,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3.建构“喧闹”的课堂唤醒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所谓“精神需要精神的陶冶,人格需要人格的塑造”,我们是否也可以提出“意识需要意识的熏陶”呢?答案是肯定的。教师要培养起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自己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应用意识。除了这种静悄悄地进行外,特别在课堂这一层面上,我们是否更应该提倡“轰轰烈烈”的气氛呢?“喧闹”的课堂是否更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呢?这里谈到“喧闹”的课堂,并不是指课堂的毫无秩序,而是指学生围绕着某一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他们没有好坏之分,有的只是思维的自由翱翔。结合当前相对沉闷的课堂实际,我们更期望拥有这份“喧闹”的课堂,唤醒的学生。

二、从理性认识角度着手

1.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不再机械、沉闷;不再缺乏生机和乐趣;不再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教育不能限定学生,只能引导学生全面、自由、积极地发展,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来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创造性。而某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在教学中,要重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要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等,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应用的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的素质,这是学生发展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2.重视“数学建模”,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建模”是实施“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方式,要突出数学应用,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来认识并实施应用型教学,要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用其结果来阐释这个实际问题,这是教学中一种“实际—理论—实际”的策略。数学建模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要放手让学生去“做”,给他们活动的自主性,让他们亲自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给他们自主选择解题方法的权利,而教师则应适时的引导,教师则成为建模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而不是单纯的示范者、传道者。使教师真正能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体。

3.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教学中,学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这一性质,可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实践,寻找蕴含这一知识的生活现象;学完“等分圆周”,可让学生制作五角星图案;学完“统计初步知识”,可让学生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或学习计划图等。这样操作下来,学生既理解了知识,又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经常让学生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会在自然中逐渐形成。这也是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4.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人们吃、穿、住、行都与数学有关。例如通过糕点可认识到丰富的几何图形;在商场买衣买鞋时会遇到打折的问题;住房转让和新房购买时的收入和支出;行程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启发性和实用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浅谈对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9

浅谈对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 陆美芳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一、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都是指向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当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感到自己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人的思维才真正地起动。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创新思维、创造发明。大家都知道蒸汽机的发明,其实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在烧开水时可以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爱因斯坦是在发现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牛顿定律存在问题后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些理论和事实足以证明加强对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那么,当前我国中学生问题意识怎么样呢?

二、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据报道,在一次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结束后,外国科学家举行了一次面向参赛选手的报告会,并接受选手的提问。外国的参赛选手纷纷举手提问,但中国夺得金牌的选手却始终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一位外籍教师在谈到中外学生的差异时说:“中国的孩子非常聪明,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由此可见,我国的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缺乏问题意识具体表现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这一类情况是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对教师来说,要鼓励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现实的、动态的问题意识。第二类是不能提出问题。第二类情况是学生受教与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课时思想不集中,思维惰性大,不善思考,不能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教师对这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重在培养。

造成我国中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的学校教育只注重教学生“学答”,而不注重教学生“学问”是个重要的原因。传统教育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建构者。在课堂上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学会回答问题,掌握回答问题的方法,而不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掌握如何提问的方法。因此,教师也只向学生传授回答问题的方法,而不向学生传授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而不考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后也只是布置一些巩固答题方法的作业,而很少布置能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创新思维的作业。许多教师对循规蹈矩、能按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去做的学生偏爱有加,而对那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敢于提问和探索的学生则不给予

[1] [2] [3]

浅谈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篇10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之一。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健全的个性品质。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必须经过科学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潜质、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一、落实新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劳动与技术课教学,比较注重技能的训练与习得,强调动手操作与实践,教师以讲授、示范为主,学生则以模仿、复制为多。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这一现实,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新课改理念强调:劳动与技术教学要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强调动手和动脑的有机结合,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和探究问题,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萌发创新思想,从而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学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因此教师要开阔视野,从多视角来审视劳动与技术项目的教学内容,从单纯的手工制作,如完成一件作品,尽可能向多方面渗透,充分发掘其内涵,最大化地达到劳动与技术的教育功能。新理念强调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

导者、合作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应在学生的交流操作过程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并能分析、判断问题是共性的还是个性的,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对个性的、生成的问题,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引导学生展开互动,并及时评价,给与正确的价值指向。例如:在《木工工艺》的教学中渗透设计的思想,使学生通过劳动与技术的学习,懂得“设计”是由“命题、多种方案制定、论证、选择最佳方案、图纸简示、模型制作、改进完善”等一系列程序组成的,从而理解“设计”的重要性,学会简单设计的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就在于劳动与技术教育要突破技术即技能、技术教育即技能培训的束缚,将课程的目标提升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激发兴趣、指导实践,开发创新潜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乐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推动学习的不断进步。所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前提。绞死的作用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逐步踏上“乐学”之道。

第一,处理好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实践操作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劳动实践的兴趣。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一般采用先讲后练、边练边讲、分段讲练等教学形式。如“插花”一课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教师对插花的方法与步骤采取示范一步后学生交流再学做。犹如

《十字绣》,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字绣”作品,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根据选用材料,分段讲解,分段操作,最后让学生掌握“十字绣”的基础绣法及“十字绣”的变形针法等技巧。

第二,处理好实际的技术活动和加大思维训练力度之间的关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认为: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是有直接联系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要着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同一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动手中培养创新思维。如《冷菜的制作与拼摆》,教学时,我先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冷拼菜,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创作的欲望,进而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还可以用什么蔬菜制作哪些拼摆冷菜,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尝试制作的方法,并鼓励大家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追求成功。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及时认识和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这就确定了学生探究思维活动和主动探索的目标,这是培养学生发现力的前提,也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手段。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为学生创设多角度、多方式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对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积极应到学生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

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参与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中积极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学习者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教学条件下自主学习是学生高品质的学习。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创设能吸引学生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和氛围。如在《液压挖掘机的制作》教学中,我将教师制作的挖掘机展示给同学们后,引导学生结合物理学知识展开想象,小组交流,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方案,鼓励学生出示不同的效果图,最后由学生在小组内确定最佳方案,全班同学对各方案展开评价。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不仅学习了简易液压挖掘机制作的原理及方法,还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空间想象力。这样的科学生学得主动,而且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增强了追求成功的信心,创新意识得到了。所以,自主学习是学生的优秀品质,只有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和足够的机会,才能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实施发展性评价,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浅谈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能力;培养

爱因斯坦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句话被教师引用到文章中的频率很高,笔者作此引用时提醒自己要避免拾人牙慧,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思考。

在笔者看来,提出问题是基于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而又高于数学学习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期待学生在小学阶段,在数学学习之初就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因为此时提出的问题往往并不具有真正的数学意义。然而,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又不能不让学生提问题,毕竟小学生还是处于问题意识比较强的阶段,这种意识是可贵的,必须保护。笔者想阐述的意思是,小学数学需要的有意义问题,不只是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提出的生活味大于数学味的问题,而更应该追求他们能够提出符合小学生数学认知特点,且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有关要求的、具有数学味道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的不足与原因浅析

经过了十多年课改的实践与探索,应该说今天的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得承认新课程改革在其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我们还应看到,结合我们对小学数学的期待,结合我们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目标,我们还有不少工作要做。而且,在当下小学数学的日常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现象与问题。

有学者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能力做过实证研究,通过对上百节小学数学课堂的调查与统计,发现我们的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还会遇到非常多的学生难以提出问题的情境,还会遇到伪问题充斥课堂的现象,甚至还有给了时间与空间但学生也无法提出有效问题的现象。

分析其中的原因,笔者以为有以下两个主要因素,影响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与提问能力的提高。

一是教师角色定位不准使得学生不敢提出问题。

虽然说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一定的强势,而这种强势对于学生而言,是巨大的教学垄断,学生难以有胆量提出问题。我们可以来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教学内容:可能性):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事情可以用“可能”来描述呢?有哪些事情可以用“一定”来描述呢?

生1:今天是星期一,明天肯定就是星期二。

师:嗯,很好!还有吗?

生2:今天是星期一,明天肯定不是星期三。(这是一个有点小调皮的学生,有点喜欢标新立异。)

师:这个答案与刚才的不是一样吗?为什么还要说呢?

生3:张丽是小红的妈妈,那小红就可能是张丽的孩子。

师:同学们能就他这个说法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均沉默,没有谁提出问题。

刚刚还踊跃回答的学生,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明显的说法,为什么没有人提出问题了呢?显然教师对生2的评价让其他学生产生了提出问题的畏惧心理。这种无意识的教师强势常常会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日常教学中十分要注意的。

二是传统教学中形成的无意识的错误认识让学生不愿提出问题。

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也是曾经的学习者,都有这样一种共同认识,即学生读的年级越高越不愿在课堂回答问题,更别说提出问题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日常教学会让学生形成一种错误认识,即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学得不好的学生。加上应试形态下的评价只注重学生考试的分数,并不考虑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能体现学习者素质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小学数学教学开始。

当然,除了这里所说的两点之外,还存在一些因素影响我们的小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的策略和思考

这里所说的培养严格意义上既包括对儿童先天问题意识的保护和后天对问题意识及提问能力的培养。而要有效地达成这一目的,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可以作为一条有效的策略来实施。

问题解决是教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均围绕某个问题的解决来进行。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知识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生活中哪里存在三角形;让学生用手边的笔搭三角形;不同小组间比较搭建出的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不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相等吗?是多少?学生用量角器量出同一三角形的三个不同内角大小并求和;总结三角形内角和的特点。

通过这样的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学生可以自主地到生活中寻找三角形,可以自主地搭建不同的三角形,可以在交流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这三个步骤中的自主合作,都可以产生探究的氛围,从而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那么,怎样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研究内角和的大小上呢?可以遵循“异中求同”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来依次比较两个不同的三角形的角的大小,我们会发现不可能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比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大或者都小,这里是否蕴含着什么规律呢?……当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时,他们会自发地提出问题:怎样去比较不同三角形内角和的大小呢?而接下来选择量角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再如,在一些习题的讲解与训练中,也可以利用问题解决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高问题的能力。

在苏科版小学数学中安排有“倍数”这一知识点,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在这一部分的知识中很容易出现错误,笔者分析了学生的错误原因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比较机械,缺少一个自我梳理的机会来内化。于是笔者设计通过一组题目的研究来化解这一问题。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为例进行阐述,笔者首先给出学生几组数据:1和6;2和5;2和7;8和9。让学生去确定它们的公倍数,这时学生由于对此内容相对生疏,因此可能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个时间要给足。当学生自主得出答案之后,让他们去寻找确定这类数的公倍数的规律。带着这一任务,学生在对这四组数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大都会自然产生一个问题:这四组好像是有着什么规律,因为它们的公倍数都是两个数直接相乘。有了问题的驱动,他们又进一步去探究,从而在探究当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原来,当两个数不存在倍数关系时,它们的公倍数就是两个数的乘积。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得一些较难的知识可以变得简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相应培养。

■三、小结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基石,其作用超越了对一些知识的掌握。从小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缺乏提出问题的意识,甚至我们可以说提出问题是学生的一种本能,但从数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还是有较大的培养空间的。显然,这里问题意识的激发与问题提出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巧。

所谓教学理念,是指教学中要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而这一点对于相当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而言都是一个挑战,因为在教学任务的“压迫”下,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不少小学数学课堂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表现往往只是一个点缀,真正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并不多,真正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也不多。这首先是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笔者以为数学教学应当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利用他们喜欢提问的特点,将学生的思维与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以让学生提出与数学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所谓教学技巧,更多的是指教师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数学知识进行结合,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技巧。当然,技巧只是一种概念性的描述,技巧背后需要的是数学教师对学情的把握,知道某一个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心理过程,会有什么样的疑惑,然后组织学生将这种疑惑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学问题。而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正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将新的数学知识与自己原有的数学知识进行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夯实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础,那对于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和终身成长是有着巨大的作用的。笔者以上所述不过是朴素经验的一点总结,其中还有许多重要的课题需要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去研究。希望在研究过程中,能够见到更多同行的真知灼见,以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浅谈大学生公关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篇12

一.以学习主体的深入分析为教学的先决条件

《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中许多孩子对药物的接触和认识较少,所以教学应注重从日常生活引入,在经历中加深感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诱导和启发,比如:通过阅读和观察药品说明书,能判断出它是经过国家检验合格的正规产品,还是非法药品吗?再如:做人工呼吸时为什么向肺内吹气的次数要与正常人呼吸频率基本一致,而做胸外心脏挤压时的次数又应该与正常人的心率保持基本一致?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使学生不至于只掌握单纯的知识,还给他(她)们留下一定的阅读、观察和思考的时间,最后还可让学生自行总结出判断的理由,最终能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学生能力培养的层次是多方面的,这个内容也适合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培养,在学生对药房、药店进行调查时,培养自己与药店、药房工作人员的情感交流和沟通能力,在课程活动的过程中,可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意识,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对于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要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仔细思考的能力,例如如何整理课堂上搜集的药品说明书,如何尽可能大的发挥药品说明书的使用价值等等。从情感培养的角度来说,学生的健康意识形成越早,越对他将来的生活有帮助,在良好的学医问药的过程中,能促进自身科学的健康意识的培养,在和医生家人的交流中,能够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在小药箱的设计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地想到自己家人的健康问题,诱导学生加强对家人的关注,许多学生在家里受到家长过分的溺爱,从未想到过自己也应该去关心自己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父母亲人在身体健康方面经常会碰到什么问题,你会怎样去帮助他(她)们呢?在设计旅行小药箱时,你是否考虑到了你家人的需要呢?当他人在遇到危难的时候,应该如何帮忙急救处理,急救处理之后,还应将患者送往医院继续诊断和治疗.遇到严重的急症病人,在急救的同时,还应拨打“120”,寻求有效和及时的救治.这些情感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孝心和爱心有极大的帮助,也对自身健康和他人健康的关注中提升生活的质量,通过实践的环节来切实增强技能,为生命保驾护航。

二.以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来实现多元化的培养目标

1.充足的教学准备为基础来展开教学活动

《用药和急救》一章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医学常识,对于这样一堂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堂的准备必定是要比较充分的,首先是教师在教学之前认真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并与学生一起准备好上课需要的一些材料,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有非常丰富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资源,要求鼓励学生分组对药店、药房进行调查、搜集一些药物说明书、对家庭备药情况的`调查等,其中学生收集的药物说明书可能是向药店、药房的工作人员索要,或者在家庭药箱里获得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且为培养更多探究型人才创造条件。

2.教学设计的多样化来达成教育目的

在设计第一课时安全用药的教学中,笔者主要是以引起学习兴趣作为突破口,在了解医药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的参与,合作交流,互相讨论,互相补充。让同学们同时用身边的事例和相关数据佐证安全用药的重要性,着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组织有关“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和“资料分析”的教学,课后家庭小药箱(或宿舍小药箱)的设计环节,主要以小组间的互相交流、补充和老师的指导为主,在学生做这个设计之前,可给学生多留一些时间,让他(她)们向父母、老师、同学以及一些搞医务工作的熟人进行采访,了解一些常见病的常用药品,最后拟出自己的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这样可以达到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药品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的教学目的。而且通过这个活动,教师能启发学生积极地参与设计,在活动的过程中会培养起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极大兴趣.在选择择设计旅行小药箱活动设计环节,可让学生讨论旅行当中可能会碰到一些什么疾病和意外,学生们自己就会根据讨论的结果去做自己的小设计,所选的旅游区应该是有较大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差异,正因为它们的气候特征、地理位置、旅游项目都有很大差别,同学们会比较感兴趣,对培养同学们独立、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很有帮助。是通过设计旅行小药箱的活动,把技能和实践放在课堂上交流,突出生活技能的理性思考,把想和做综合起来。让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到药品的针对性,了解常用药物。学生分组讨论并列表归纳出旅行小药箱中常用药品的名称和作用,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启发同学们进行评比,看看哪一组的表格更加科学合理。对于“急救”部分的教学,如要学生充分地理解和体会教材中所介绍的知识和急救要领,本章教材为师生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急救示意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到急救方法的演练中去,所以在课前教师除了必须准备好所用的教具以外,对于那些“胆小’,学生的动员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语

上一篇:天长地久的友谊作文下一篇:五年级数学《分数基本性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