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2024-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3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共7篇)

13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篇1

一、E组

1:EXW

---工厂交货(---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将货物从工厂(或仓库)交付给买方,除非另有规定,卖方不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安排的车或船上,也不办理出口报关手续。买方负担自卖方工厂交付后至最终目的地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如买方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办理货物出口报关手续时,则不宜采用此贸易方式。EXW是卖方责任最小的贸易术语。

二、F组

2:FCA,即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此术语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交货期内在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监管,并负担货物交由承运人监管前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需要说明的是,交货地点选择对于在该地点装货和卸货的义务会产生影响。若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则卖方应负责装货;若卖方在任何其他地点交货,卖方不负责卸货,即使货物在卖方的运输工具上,尚未卸货,卖方只要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或由卖方选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处置时,交货即算完成。当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照管,并办理了出口结关手续,就算履行了其交货义务。

3:FA S---装运港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指定装运港的船边或驳船内交货,并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办理货物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买方承担自装运港船边(或驳船)起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4:FOB-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

该术语规定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三、C组

5:CFR(-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自阿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至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6:CIF---成本加保险费、运费(---指定目的港)。

是指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负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为止的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并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以及负责租船订舱,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正常运费。

7:CPT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支付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运费,在货物被交由承运人保管时,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由于在货物交给承运人后发生的事件而引起的额外费用,即从卖方转移至买方。

8:CIP-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支付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并对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的买方风险取得货物保险,订立保险合同,支付保险费用,在货物被交由承运人保管时,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由于在货物交给承运人后发生的 事件而引起的额外费用,即从卖方转移至买方 四:D组

9:DAF边境交货(---指定地点)。

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的边境地点,将仍处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付买方,并办妥货物出口清关手续,承担将货物运抵边境上的指定地点所需的一切费用和风险,此地点为毗邻边境的海关前,包括出口国在内的任何国家边境(含过境国)。进口清关手续则由买方办理。

10:DES-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目的港的船上,并交给买方,但不办理进口清关手续,卖方负担将货物运抵指定卸货港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买方负担货物从船上开始卸货期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11:DEQ-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是指将货物交付给买方,但不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卖方负担将货物运抵卸货港并卸至码头为止的一切费用与风险。买方则负担随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12:DDQ进口国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进口国指定的目的地交付给买方,不办理进口手续,也不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将货物卸下,即完成交货。卖方应该承担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为止的一切费用与风险,不包括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进口应缴纳的任何“税费”(包括办理海关手续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交纳手续费、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买方必须承担此项“税费”和因其未能及时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而引起的费用和风险。

13:DDP-进口国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进口国指定地点,将在交货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付给买方,卖方负责办理进口报关手续,交付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应缴纳的任何进口“税费”。卖方负担将货物交付给买方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如卖方无法直接或间接的取得进口许可证时不宜采用该术语。DDP是卖方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E、F、C、D四组13种术语的解释

1、对EXW术语的解释(发货合同)

即工厂交货(„„指定地点)。是指卖方在其所在地(如工场、工厂或仓库等)将备妥的货物交付买方,以履行其交货义务。

掌握:EXW术语是卖方承担责任、费用和风险最小的一种贸易术语。EXW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2、F组术语:FCA;FAS;FOB(主要运费未付术语)

(1)FCA含义,即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此术语是指卖方在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当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照管,并办理了出口结关手续,就算履行了其交货义务。适用于所有运输方式(2)对FAS术语的解释,即装运港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

根据《通则》的解释,卖方要在规定的交货期内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交到约定的装运港买方指派的船只边,在此完成交货任务,买卖双方负担的费用和风险都以船边为界。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3)对FOB术语的解释)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卖方应在约定的装运港将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当货物越过船舷后,卖方即履行了他的交货义务。适用于江海运输

3、C组术语:CFR;CIF;CPT;CIP(主要运费已付术语)

(1)CFR术语的解释,即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又称运费在内。此术语后面接的是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负担货物运至约定目的港所需的成本和运费。适用于江海运输.(2)CIF术语的解释 即成本加保险费、运费(„指定目的港)

CIF后面接的是目的港,是指卖方必须负担货物运至约定目的港所需的成本、运费和保险费。适用于江海运输

(3)对CPT术语的解释 即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按此术语成交卖方应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买方承担交货之后的一切风险和费用。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

(4)对CIP术语的解释 即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

4、D组术语:DAF;DES;DEQ;DDU;DDP(1)对DAF术语的解释,为边境交货(„„指定地点)。是指卖方须在边境指定地点和具体交货地点,在毗邻国家海关边界前,将仍处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办妥货物出口清关手续,即完成交货,卖方承担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前的风险和费用。适用于边界交货的各种运输方式

(2)对DES术语的解释 即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是卖方应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在目的港船上交给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卖方承担在目的港卸货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买方则承担船上货物交由其处置时起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其中包括卸货费和办理货物进口的清关手续。DES术语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3)对DEQ术语的解释 即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港码头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卖方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并卸至码头的一切风险和费用,但不负责办理进口清关手续。

DEQ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4)对DDU术语的解释 即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将货物交给买方,不办理进口手续,也不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将货物卸下,即完成交货。卖方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但不负责卸货。DDU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5)对DDP术语的解,即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办理进口清关手续,将在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给买方,即完成交货。卖方须承担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办理进口清关手续,交纳进口“税费”。DDP术语是卖方承担责任、费用和风险最大的一种术语。DDP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国际贸易术语》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下列价格条件中,装运时间早于交货时间的是(B)A.CIF B.DEQ C.FOB D.FCA 2.CIF与DES的区别,除了交货地点和交货方式不同外,(C)A.只有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只有费用的负担不同; C.风险划分的界限和费用的负担都不同 D.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3.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是(A)A.FCA B.FAS C.FOB 4.《2000通则》C组贸易术语与其他组的贸易术语的重要区别之一是(C)A.风险划分的地点不同 B.交货地点不同 C.风险划分的地点与费用相分离。

5.CIF合同的货物在装船后因火灾被焚,应由(B)A.卖方负责损失; B.买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 C.卖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

6.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A)A.CIF=CFR=FOB B.CIF>CFR>FOB

7.《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卖方承担义务最小的术语是(D)。A.CIF B.FOB C.DAF D.EXW 8.《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在风险转移方面采取(B)原则。A.以合同订立时间确定风险转 B.以交货时间确定风险转移 C.以所有权转移时间确定风险转移 D.以买方实际控制货物时间确定风险转移 9.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是(A)。A FOB、CIF、CFR B.FOB、DAF、CIP C.CIF、DAF、CPT D.CHR、DAF、EXW 10《2 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贸易术语分类的标准是(B)A英文字母顺序 B 卖方承担义务大小 C 交货方式 D 交货地点

11.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FR条件下货物风险转移的界限是(C)A 货交承运人 B 货交收货人 C 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 D 货物到达目的地

12.在国际贸易中用来表明商品的成交价格构成以及货物交接过程中划分交易双方风险、责任和费用的专门用语称(B)。

A.国际贸易惯例B.贸易术语C.价格术语D.贸易条件

1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由(B)制定。A国际法协会 B.国际商会 C.联合国贸易署 D.联合国欧洲经济委

14.专门解释CIF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是(B)A.《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1932华沙一牛津规则 C.《1941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D.《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15.包括术语最多、运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有关贸易术语的惯例是(B)。A.《华沙—牛津规则》 B.《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C.《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D.《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16.《2000通则》于(A)生效。A.2000年1月1日 B.2000年7月1日 C.1999年10月1日 D.1999年9月13日

17.《2000通则》中买方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是(A)。A.EXW B.CIF C.DEQ D.DDP 18.《2000通则》中卖方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是(D)。A.EXW B.FOB C.DAF D.DDP 19.由卖方订立运输契约但不承担货物装运后的风险,这类贸易术语属(C)。A.E组 B.F组 C.C组 D.D组

20.按照F组术语成交,从交货地至目的地的运费由(B)负担。A.卖方B.买方 C.承运人 21.按照C组术语成交,货物主运输的风险由(B)负担。A.卖方 B.买方C.承运人

22.按照D组术语成交,货物运抵指定进口国交货地的一切责任由(A)负担。A .卖方 B.买方C.承运人D.保险公司

23.《2000通则》中买方有义务办理出口的是(A),卖方有义务办理进口的是(D)。A.EXW B.CIF C.DEQ D.DDP 多项选择题

1.贸易术语的两重性表现为(BD)。

A.反映商品的生产成本B.表示商品成交价格的构成因素 C.说明商品的成交条件D.说明商品的交货条件E.说明商品的贸易

2.FOB、CIF、CFR的主要区别是(CD)

A. 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交货地点不同;

C. 买卖双方承担的责任不同; D.买卖双方承担的费用不同; E.所订合同的性质不同; 3.按(A)贸易术语签订的合同属启运合同,按(BC)贸易术语签订的合同属装运合同,按(D)贸易术语签订的合同属到达合同。A.E组 B.F组 C.C组 D.D组 4.“运费付至„”是(ADE)。

A.CPT B.到达类术语 C.主要运费未付类术语 D.主要运费已付类术语 E.卖方负责订立运输契约 5.《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与《2000通则》的解释明显不同的贸易术语是(BC)A.EXW B.FOB C.FAS D.CFR E.CIF 6.FOB与FCA相比较,其主要区别有(ABC)不同。A.适用运输方式 B.风险划分界限 C.交货地点 D.出口清关手续及其费用的承担不同

7.DEQ属于(BE)术语。A.E组 B.D组 C.主要运费已付类 D.主要运费未付类 E.到达类 8.F组术语包括(ABC)A.货交承运人 B.装运港船边交货 C.装运港船上交货 D.目的港码头交货 E.目的港船上交货

9.以下贸易术语中,属于装运合同的术语是(BCE)A、EXW B、CIF C、FOB D、DDU E、CFR 10.出口业务中,如果货物以集装箱、滚装船或多式联运方式运输,下列术语中,宜采用(CDE)A.FOB B.CIF C.FCA D.CIP E.CPT 11.下列是我某公司业务员的进口报价,(CD E)是正确的

A.USD58/PER METRIC TON CIF LONDON B.USD58/PER METRIC TON FCA SHANGHAI C.USD58/PER METRIC TON FOB LONDON D.USD58/PER METRIC TON CIF SHANGHAI E.USD58/PER METRIC TON FCA LINER TERMS LONDON

12、在按FOB条件成交时,如果买方不愿意承担装货费用,他可以要求采用(CD)A.FOB Liner Terms B.FOB Under Tackle C.FOB Stowed D.FOB Trimmed.三、判断题

1.按CIF EX Ship’s Hold New York条件成交,卖方应负担自装运港至纽约港的一切风险和费用。(F)2.贸易术语及解释它的惯例同时产生于国际贸易实践。(F)4.国际贸易中的习惯做法就是国际贸易惯例。(F)6.《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主要在美洲国家使用。(T)3.按CFR Landed Singapore成交,货物在新加坡港的卸货费及进口报关费应由卖方负担 F 5.国际贸易惯例的适用是无条件的、强制的,贸易合同的规定不允许与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的规定相违背。F 7.在DES条件下,卖方不仅要负担正常的运输、保险费、还要负担诸如转船、绕航等产生的额外费用。T 9.用CIF Landed Shang Hai 术语签订进口散装小麦合同,()卖方在上海港交货。()

四、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术语

象征性交货 国际贸易惯例

五、简答题

1.比较CIF和DES的异同点。2.什么是贸易术语的两重性?3.国际贸易惯例具备法律拘束力的条件是什么?不具备法律拘束力的条件是什么?4.为什么“出口CIF,进口FOB”有一定合理之处?5.在什么条件下,用FCA取代FOB更为适宜?

六、案例分析题

A国一公司向B国一公司出口泰国香米,并签订了FOB合同。A国公司在装船前向检验机构申请检验,检验结果是货物符合合同的质量要求。A国公司在装船后及时向B国公司发出装船通知,但在海上航行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质量降低。货物到达目的港后,B国公司要求A国公司赔偿差价损失。问:A国公司是否应该对上述损失负责?如果本合同以CIF术语或CFR术语成交,大米被海水浸泡的风险损失又分别由谁承担?

答案要点:卖方不应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负责。该风险应该由买方承担。根据Inconterms2000的规定,在FOB术语中,卖方只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除非卖方在交货时货物不符合合同要求。如以CIF或CFR术语成交,卖方也同样不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负责。根据Inconterms2000的规定,在CIF或CFR 术语中,卖方也只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也由买方承担,除非卖方在交货时货物不符合合同要求。2.我外贸E公司以FOB中国口岸价与香港w公司成交钢材一批,港商即转手以CFR釜山价售给韩国H公司。港商来信用证价格为FOB中国口岸,要求货运釜山,并在提单表明“运费预付”。试分析港商为什么这样做?我们应如何处理?

答:港商是为了简化向韩商的交货手续或企图将运费转嫁给出口方。若运至釜山的运费由港商负担,我方可以接受,具体做法可采取:(1)港商将运费汇交我公司;(2)或在信用证内加列允许受益人超支运费条款;(3)由港商将运费付给船公司,并从船公司得到确认后,我方照办。

3.我某外贸公司CIF伦敦向英商出售一批货物。卖方在规定的装运期内装船并取得提单。货物航行中时逢埃以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关闭,只能绕道非洲南端。事后买方就航行途中发生的绕航费用、货物湿损以及未能按预计时间到达向我方提出索赔。问我方是否应当赔偿?

13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篇2

国际商会自1921年开始编纂贸易术语, 至今日贸易术语已经历经近百年的岁月、多次修订, 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行了最新修订版本《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以下简称2010通则) 。《2010通则》的实施给报关报检、国际结算、保险业、国际货物运输业等国际贸易相关行业带来了新的变化和要求, 同时相关的从业人员也要更新知识, 理解新的国际贸易规则。

一、《2010通则》与《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以下简称《2000通则》) 中FOB术语的变化

(一) 适用范围的变化

《2010通则》首次明确规定贸易术语即可以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也可以适用于国内贸易。这一巨大变化扩大了FOB术语的适用范围, 同时也推进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衔接, 有助于规范国内贸易行为, 方便买卖双方确定各自在交易中的责任和义务, 简化国内贸易货物交付手续。但是由于FOB术语涉及到清关手续, 如何在国内贸易中准确、适当的使用FOB术语, 还需要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的探索和修正。

(二) 风险划分点的变化

国际货物的装运过程及装运过程中的风险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2000通则》中以“装运港船舷”作为FOB、CFR、CIF三个术语风险划分点的做法在将装运过程进行了分割的同时也割裂了装运过程中的风险, 使“风险存在想象中的垂直线上摇来晃去的陈旧概念 (《国际条规2010》的导言, 国际商会中国台北分会。) ”, 无形中就加重了买方所需承担的风险。 (邓旭,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主要变化和发展)

在《2010通则》所规定的FOB术语摒弃了以往以“装运港船舷”为风险划分点的做法, 而改用“装运港船上”作为新的风险划分点, 这一做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统一了装运过程中的风险, 同时也更加接近现代国际贸易的现实情况, 对于买卖双方更加公平。

二、《2010通则》下FOB术语面临的风险

(一) 船货衔接的风险

船货衔接的风险是指由于买方可能不履行租船订舱义务带来的损失。根据《2010通则》的规定, 凡是以FOB术语成交的合同, 须由买方负责租船订舱, 并且支付运费, 卖方只需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装运至买方指定的船只上即可。但是, 在装运之前如果买方恶意违约, 拒不派船接货, 就会致使卖方无法按时完成交货义务, 影响卖方收汇, 即使是使用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也会由于无法按时向银行提交单据而无法顺利收回货款。

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合同标的货物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的时候, 买方出于希望卖方降低价格或者不想继续履行合同等目的, 故意违约拖延派船或拒不派船。此时, 如果是大路货卖方可以另行寻觅新的买家, 损失较小。但如果是买方定制的货物, 卖方无法立刻寻找到新买家, 货物难以变现, 只能接受买家降价的要求。

(二) 买方指定船公司或境外货代可能带来的风险

FOB术语条件下, 是由买方负责订立运输合同、租船订舱并完成进口清关手续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买方直接指定船公司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 多数买方会选择境外货代承担分拨集运、进口清关等业务。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量不断上升、国内物流市场的逐步开放, 越来越多的境外货代进入国内, 业务日渐活跃, 使我国FOB指定境外货代的比例日趋增加。

买方这种指代境外货代或者船公司的行为给我国出口方增加了一定的风险。首先就是船货衔接的风险, 有时候船公司舱位非常紧张, 买方不一定会及时订到舱位。国际贸易中卖方备货到交货的时间往往非常紧张, 很多船公司在港口每周通常只有一个船次, 若我方赶不上最近的船次就必须等待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 从而影响我方收汇。

由于船公司或者境外货代是与买方签订合同, 是为买方服务的, 很可能出现进口商也会勾结船公司或境外货代骗取货物的情况。心存不善的境外货代或船公司与买方狼狈为奸, 无单放货给买方, 致使我国出口方钱货两空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 提单托运人和收货人填制可能出现的风险

根据FOB术语中对于买卖双方责任与义务的规定, 买方负责租船订舱, 而交货和装船却是由卖方来完成, 实际上FOB术语是将一个连贯的物流过程分割成了两部分。实际完成装运工作的是卖方, 因此卖方才是真正的托运人。但与船公司或者货代签订合同的是买方, 因此买方也完全可以成为提单上的收货人, 在法律上毫无问题。而这样一来, 卖方在货物装运完成后持单向银行申请结汇时, 银行会因为单证不符拒绝议付货款, 给卖方带来结汇的风险。

三、《2010通则》下FOB术语的风险防范

(一) 仔细分析风险, 慎重选择贸易术语

在进行贸易磋商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贸易术语选择的重要性, 出口商必须仔细分析所选贸易术语的潜在风险, 尽量使用CIF或者CFR术语。因为在CIF和CFR术语下签订的合同, 由卖方负责签订运输合同, 不存在船货交接问题。而且CIF和CFR术语统一了卖方作为交货人和托运人的身份, 卖方是提单上唯一的托运人, 有效地避免了提单托运人和收货人填制带来的风险。

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了FOB术语, 卖方在签订合同之前, 要谨慎地评估进口商的经营情况和商誉, 避免与资信不良的进口商合作, 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自身利益。同时, 应在合同中明确的对买方派船接货时间进行规定, 如果买方在约定的时间未能及时派船接货, 卖方则有权利自行租船订舱, 由此产生的费用和损失则由买方赔偿。

(二) 慎用国外货代, 注重货代资信调查

在已采用FOB术语签订合同的情况下, 尽可能避免使用外商指定的船公司或境外货代。如外商坚持使用境外货代, 卖方可通过国际咨询机构对该货代的资信进行深入调查, 可以使用资信良好的境外货代。

(三) 认真缮制提单, 杜绝无单放货

为防范船公司与外商勾结无单放货的风险, 坚持在提单上以卖方作为托运人是较为稳妥的做法。但如果买方或者货代信誉良好, 可以酌情处理。

(四) 选择安全主动的支付方式, 注重风险分散

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卖方有时也会通过降低付款条件来争取客户。当不得不采用托收作为付款方式时, 要仔细审查买方的经营状况和商誉资信, 以免货物到达目的港后买方拒付货款。

当采用风险较大的支付方式时, 卖方要充分估计风险, 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例如, 购买卖方利益险或办理国际保理, 符合规定的还可以办理出口信用保险, 通过各种保障手段来分散风险, 实现安全贸易。

参考文献

[1]邓旭.《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主要变化和发展[J].国际经贸法规, 2011 (12)

[2]王林霞.FOB条件下出口商面临的风险及防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2)

[3]张华勇.FOB术语中采用电汇支付方式对卖方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 (8)

[4]胡豹.海运提单风险及防范研究[J].中国商贸, 2009 (17)

13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10;合理选用

国际贸易术语由国际商会于1936年首次制定,先后经过6次补充修订,使之与国际贸易实践保持同步。2010年9月,国际商会正式推出刚刚完成修订的Incoterms?2010,已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际上,目前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贸易术语相关惯例尚有其二: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及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由于适用性强、操作便利等优点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石。

一、通则2010的主要变化内容

(一)贸易术语名称和数量的调整

由于多式联运发展迅速,集装箱运输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日渐显著;DEQ、DAF、DES、DDU四个术语划分过细,使用频率过低;码头处理费纠纷亟待解决等原因,新通则删除了D组四个贸易术语,同时新增了DAT和DAP,并将其扩展适用于一切运输方式。

其中DAT意为终点交货,卖方在指定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卖方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的一切风险。DAP意为指定地点交货,指卖方应在指定的目的地交货,卖方只需做好卸货准备而无需卸货即完成交货,卖方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1]。两者的差别在于卖方是否承担在指定地点将货物从运输工具上卸下的费用。

(二)贸易术语分类标准的调整

新通则将十一个贸易术语按照所适用的运输方式分为两大类,即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七个贸易术语(EXW、FCA、CPT、CIP、DAT、DAP、DDP)和仅适用于海上和内陆水上运输方式的四个贸易术语(FOB、FAS、CFR、CIF),改变了2000版中将贸易术语根据开头字母划分为E、F、C、D四组,并按照卖方对买方的责任大小依次排列的分类结构,意在提醒使用者勿将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术语用于非水运方式。

(三)删除船舷概念

以"船舷"作为划分买卖双方关于货物风险转移的界限一直饱受争议,目前随着滚装/滚卸船和集装箱货物运输及多式联运的发展,以越过"船舷"作为交付和风险转移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适宜,造成了风险界限在一条假想垂直线上摇摆不定的情形[2]。新通则删除了"船舷"概念,将FOB、CFR、CIF这三个术语的交货标准修改为"将货物装运上船",买卖双方以货物装上船为界限转移一切风险和费用。

(四)贸易术语义务内容的相关调整

1、电子通信

新通则的A1/B1条款确定了电子通信与纸质通讯具有同等效力,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能够更加迅速准确地传递单证,使整个贸易活动更加便利快捷,从而促进国际贸易活动的蓬勃发展。

2、增加连环销售(String Sales)

新通則在几种适用水上运输的术语的通则指引中,首次提及"String Sales",同时在CPT和CIP的A3条款中也有所涉及。在货物贸易,尤其大宗货物买卖中,货物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运输过程常常会经过多次销售。因此,处于货物周转环节中间的销售商并不负责货物装运,而是由该环节的首位销售商完成货物装运。此时,处于该环节的中间销售商对其相应买方所承担的义务不再是装运货物,而是"设法获取"已装船货物[3]。

(五)贸易术语使用范围的扩大

传统意义上的贸易术语仅仅应用于国际贸易活动中,然而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区域经济组织内部国家之间的边界通关手续逐渐失去意义。因此,国际商会将贸易术语由传统的国际销售合同领域扩展到国际、国内销售合同中。这也是因为在实践中,通则被买卖双方普遍适用于纯粹的国内销售合同中。

(六)生效规则

新通则设有一个新的条款,被称作"Entry into Force rule",译为生效规则。说的是,2011年1月1日起运输的货物自动适用新通则,除非当事方明确指出了适用的贸易术语的版本。

(七)注册商标

国际商会在颁布Incoterms?2010的同时,将INCOTERMS注册为商标,并且规定了该商标的使用要求。这是自1936年国际商会起草制定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来,首次将INCOTERMS注册为商标。

二、新通则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适用的通则版本

虽然新通则已正式生效,但并不意味着旧版本就自动作废。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通则2000为国内外广大企业所接受并广泛运用。新通则虽然设置了生效规则,但并未排除旧版通则的适用。另外由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属于国际贸易惯例,其本身不是法律,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经过7次修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不同版本所涉及的贸易术语的具体内容有所差别,为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当事人在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时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其所引用的贸易术语的版本。

(二)合理选用贸易术语

在国际货物买卖实践中,人们应当根据运输方式、商品特点和运费因素等各种条件选择贸易术语。例如在适用集装箱运输时,卖方通常在集装箱码头将货物移交给承运人,而不是在船边。实践中使用率较高的FOB、CIF、CFR这三个术语均以"将货物装运上船"为风险转移界限,若在此情形下适用则会使卖方承担不该承担的风险,即从堆场至船边的风险。此时应分别适用FCA、CPT和CIP术语方可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三)忌轻易做出有悖于通则的修改

通则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惯例,其本身不具备法律强制力,买卖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适用,适用其中的哪些术语,还可以自由变更术语规定的内容。实践中,买卖双方有时会通过修改贸易术语来变通各自承担的费用,或者改变风险的转移点。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货物买卖合同中作出了与通则不同的规定,应以双方当事人合意的约定为准进行解释。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日后双方一旦发生争议诉诸法院,法院在解决类似纠纷时,非常尊重国际惯例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如果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不能清晰、明确地表述他们希望通过修改达到的效果,则法院会宣判相关修改条款无效[4]。因此,买卖双方可以在合同中合意明确通则中尚不清楚的内容,但做出与通则相悖的更改还应当慎之又慎,即便非改不可,也应清晰表明修改的具体内容,以免日后发生争端时难以解释。

(四)通则并不是一套完整的合同条款

新通则只能成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一部分,并不包含一整套合同条款。因为其仅仅对贸易术语作了规定,比如买卖双方的费用分担、进出口手续承担等,并未涉及诸如货物价格和所有权问题,或者违反合同规定的后果和救济等内容,这些问题通常交由合同中的相关明示条款或者有关法律规定来解决[5]。

参考文献:

[1] 张颖.谈2010年版《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28.

[2] 姚新超、沈钧、左宗文.国际贸易术语惯例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策略[J].国际贸易,2011(11):35.

[3] 刘亚玲.试述《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版对2000版的修订[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7):44.

[4] 王晓辉.《Incoterms?2010》的变化及使用[J].嘉兴学院学报,2012(1):70.

[5] 国际商会编写,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组织编译.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S].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详解 篇4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 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概述国际商业惯例,是在国际商业交往中长期形成的,经过反复使用而被国际商业的参加者接受的习惯做法或通例。

国际商业惯例具有普遍接受性、确定性和任意性的特征,国际商业惯例不是法律,对当事人不具有强制性,只有在当事人约定引用惯例时,才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一、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

国际贸易术语,是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形成的,表明在不同的交货条件下,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费用、责任及风险划分等英文缩写表示的专门用语。

国际贸易术语是国际惯例中的一种,由当事人选择适用。

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国际商会于1936年编纂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该通则是国际商会以国际贸易中应用最广泛的国际惯例为基础的,在1936年首次公布后,分别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进行了七次修改。

2010年国际商会修订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公布,并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2010年通则与以往版本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以往版本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并不失效,合同当事人仍可以选用以往版本中的术语。

由于不同版本术语的具体权利义务不同,当事人在选择使用通则时应注意注明具体的修订年份。

国际商会已将2010年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注册为商标,所以在选用时要注意加上®符号。

二、2010年通则对2000年通则的主要修改

2010年通则在2000年通则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考虑了无关税区的不断扩大、商业交易中电子信息使用的增加、货物运输中对安全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以及运输方式的变化。

(一)术语结构上的变化

1.2010年通则修订后整合为11种贸易术语,按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或多种运输方式和适用于海运和内河水运的两类术语进行分类;2000年通则涉及13个贸易术语,按E、F、C、D分为四组。

在D组中以2个新术语(DAT、DAP)取代了原来的4个术语(DAF、DES、DEQ、DDU)。

2010年通则新术语

DAP(Delivered at place),中文意思为“目的地交货”; DAT(Delivered at terminal),中文意思为“运输终端交货”。

两者的区别在于DAP下卖方只需在指定目的地把货物处于买方控制之下,而无须承担卸货费。DAT下卖方需要承担把货物由目的地(港)运输工具上卸下的费用。

2000年通则术语

DAF(Delivered at Frontier),中文意思为“边境交货(指定目的地)”;

DES(Delivered Ex Ship),中文意思为“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

DEQ(Delivered Ex Quay),中文意思为“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

DDU(Delivered Duty Unpaid),中文意思为“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

2.2010年通则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7个术语包括:EXW、FCA、CPT、CIP、DAP、DAT和DDP。

2000年通则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7个术语包括:EXW、FCA、CPT、CIP、DAF、DDU和DDP。

2010年通则中,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4个术语包括:FAS、FOB、CFR和CIF。

2000年通则中,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6个术语包括:FAS、FOB、CFR、CIF、DES和DEQ。

(二)适用范围上的变化

新术语国际和国内贸易问题,即术语的适用不再限于国际贸易同时适用于。

(三)术语义务项上的的变化

每种术语项下买卖双方各自的义务虽然仍列出十个项目,但与2000年通则不同之处在于,卖方在每一项目中的具体义务不再“对应”买方在同一项目中相应的义务,而是改为分别描述,并且各项目内容也有所调整。

(四)增加了与安全有关的内容

2010年通则要求卖方和买方分别要帮助对方提供包括与安全有关的信息和文件,因此而发生的费用由受助方承担。

(五)“船舷”的变化

传统的适用于水上运输的主要贸易术语FOB、CFR、CIF均强调卖方承担货物至在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时为止的一切风险。

2010年通则不再设定“船舷”的界限,只强调在FOB、CFR、CIF下买卖双方的风险以货物在装运港被装上船时为界。

卖方将“货物置于船上”时风险转移,这涉及风险转移的具体分界和费用在双方之间的划分,需要双方在合同中进行具体明确约定,如果不进行约定,可能会引起较为复杂的法律纠纷。

通说是“货物置于船上”,是指全部货物都装载到船上,不包括平仓、理仓等。

(六)统一了承运人的概念

2010年通则在引言中对“承运人”概念进行了明确。

“承运人是与其签订运输合同的一方”。(缔约承运人)

与2008年最新制定的《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鹿特丹规则”)统一。

(七)链式销售的补充

2010年通则在指导性说明中对FAS、FOB、CFR和CIF几种适用水上运输的术语首次提及“链式销售”(String Sales)。在CPT和CIP的A3项中也有提及。

在大宗货物买卖中,货物常在一笔连环交易下的运输期间被多次买卖,由于连环贸易下的运输期间被多次买卖,由于连环贸易中货物由第一个卖方运输,作为中间环节的卖方就无须装运货物,而是因“获得(procure)”所装运的货物而履行其义务,2010年通则对此连环贸易模式下卖方的交付义务做了细分。

获得(procure)以某种方式装运的货物,是指卖方得到该种方式交货的货物的相关凭证以及凭证代表的权利,即出售权。

这一概念借鉴了普通法国家的货物买卖法,卖方“获得”货物的法律意义是要求卖方有出售该货物的权利,而非简单的控制或占有。

(八)赋予电子讯息与纸质计算同等的效力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电子商务的使用已经是大势所趋,电子提单流转受到交易各方的认同。

在国际商会起草的电子信用证方面的统一惯例——《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交单增补规则》(E-UCP)中,为电子商务在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处理过程中提供了国际惯例指导与“电子化”操作便利。

2010年通则将2000年通则中原本分散的涉及电子讯息效力的阐述进行了集中,对有关“符合销售合同规定的有同等作用的电子讯息”的内容进行了集中阐述,将电子讯息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双方所有义务中所涉及的单证,还将“符合销售合同法规定”的要求放宽至“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更加重新尊重商业惯例。

第二节 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或多种运输方式的术语

一、EXW-Ex Works(insert named place of delivery)“工厂交货”(指定交货地点)是指当卖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的地点(如工场、工厂或仓库等)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时,即完成交货。卖方不需将货物装上任何运输工具,在需要办理出口清关手续时,卖方亦不必为货物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此术语是卖方义务最小的贸易术语。

(二)FCA-Free Carrier(insert named place of delivery)“货交承运人”(指定交货地点)是指卖方于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将货物交付给承运人或买方指定人。

建议当事人最好尽可能清楚地明确说明指定交货的具体点,风险将在此点转移至买方。

在FCA下,交货地点的选择对在该地点装货和卸货的义务会产生影响。如在卖方所在地交货,则卖方应负责装货; 如在其他地点交货,则卖方可以在运输工具上完成交货,而不负责将货物从自己的运输工具上卸下。

(三)CPT-Carriage Paid To(insert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指卖方在指定交货地点向承运人或由其指定的其他人交货,并且其须与承运人订立运输合同,载明并实际承担将货物运送至指定目的地的所产生的必要费用。

(四)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insert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运费和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含义是在约定的地方(如果该地在双方间达成一致)卖方向承运人或是卖方指定的另一个人发货,以及卖方必须签订合同和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

卖方还必须订立保险合同以防买方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风险。买方应注意到CIP(运费和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术语只要求卖方投保最低限度的保险险别。如买方需要更多的保险保障,则需要与卖方明确地达成协议,或者自行作出额外的保险安排。

(五)DAP-Delivered At Place(insert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目的地交货(指定目的地)的意思是:卖方在指定的交货地点,将仍处于交货的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卖方须承担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一切风险。

(六)DAT-Delivered At Terminal(insert named terminal at port or place of destination)“运输终端交货”(指定港口或目的地的运输终端),是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港或目的地的指定的终点站卸货后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卖方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和卸货所产生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运输终端,可以是任何地点,无论约定或者不约定,如码头、仓库、集装箱堆场或者铁路、公路或航空货运站等。

(七)DDP-Delivered Duty Paid(insert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完税后交货”是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并办理进口清关手续,准备好将在交货运输工具上的货物卸下交与买方,完成交货。卖方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并有义务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与进口清关手续,对进出口活动负责,以及办理一切海关手续。

第三节 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的术语

一、FAS-Free Alongside Ship(insert named port of shipment)“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是指卖方在指定装运港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边(例如码头上或驳船上),即完成交货。从那时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发生转移,并且由买方承担所有费用。

二、FOB-Free on Board(insert named port of shipment)“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是指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船只上,或者指(中间销售商)设法获取这样交付的货物。一旦装船,买方将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造成的所有风险。

该术语属于“装运合同”,主要运费应由买方来承担的,对卖方来说则是“主要运费未付”。

(一)交货

卖方必须在买方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置于买方指定的船舶上交货。

(二)双方的义务 1.卖方的义务

(1)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及单证;(2)办理出口手续;(3)在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并通知买方;(4)承担货物在装运港上交货前的风险和费用。2.买方的义务

(1)支付货款并接收卖方提供的单证;(2)办理进口手续;(3)船舶或订舱并将船名和装货地点及时间给予卖方充分通知;(4)承担货物在装运港上交货后的风险和费用。

(三)风险转移

卖方承担装运港船上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课堂练习

例:单选题

根据2000年版《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关于FOB贸易术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年)(C)A)卖方应当在目的港交货 B)卖方应当自费取得货物保险 C)卖方无义务自费订立运输合同 D)该贸易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例:单选题 甲国公司(卖方)与乙国公司订立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FOB价格条件,采用海上运输方式。甲乙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简称《公约》)缔约国,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C)

A)货物的风险应自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因当事人已选择了贸易术语,《公约》整体不再适用该合同 C)甲国公司应在装运港于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船上

D)甲国公司在订立运输合同并装船后应及时通知乙国公司办理保险

例:不定项

A公司和B公司于2011年5月20日签订合同,由A公司将一批平板电脑售卖给B公司。A公司和B公司营业地分别位于甲国和乙国,两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缔约国。合同项下的货物由丙国C公司的“潇湘”号商船承运,装运港是甲国某港口,目的港是乙国某港口。在运输途中,B公司与中国D公司就货物转卖达成协议。在贸易术语适用上,A、B公司在双方的买卖合同中仅约定适用FOB术语。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1年)(C)

A)该合同应当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B)货物的风险应自货交C公司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B公司必须自付费用订立从指定装运港运输货物的合同

D)因当事人选择了贸易术语,故不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

例:单选题

某国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售一批设备,约定贸易术语为“FOB(Incoterms 2010)”,后设备运至中国。依《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年)(C)

A)甲公司负责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并支付运费

B)甲、乙公司的风险承担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C)如该批设备因未按照同类货物通用方式包装造成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责任 D)如该批设备侵犯了第三方在中国的专利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承担责任

三、CFR-Cost and Freight(inser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交付货物于船舶之上或获取已如此交付的货物,而货物损毁或灭失之风险从货物转移至船舶之上起转移,卖方应当承担并支付必要的成本加运费以使货物运送至目的港。

(一)交货

卖方必须在装运港,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船上。

(二)双方的义务 1.卖方的义务

(1)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单证;(2)办理出口许可证及其他货物出口手续;(3)订立运输合同,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费用;(4)在装船后应给买方充分的通知;(5)承担货物在装运港上交货前的风险和费用。

CFR术语装船是卖方,投保是买方,卖方在装船后应给买方以充分通知;否则,因此造成买方漏保引起的货物损失应由卖方承担。2.买方的义务

(1)支付货款并接收卖方提供的单证;(2)取得进口许可并办理进口手续;(3)承担货物在装运港上交货后的风险和除运费外的费用。

(三)风险转移

卖方承担装运港船上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课堂练习

例:单选题

中国甲公司向加拿大乙公司出口一批农产品,CFR价格条件。货装船后,乙公司因始终未收到甲公司的通知,未办理保险。部分货物在途中因海上风暴毁损。根据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A)甲公司在装船后未给乙公司以充分的通知,造成乙公司漏保,因此损失应由甲公司承担 B)该批农产品的风险在装运港船舷转移给乙公司

C)乙公司有办理保险的义务,因此损失应由乙公司承担 D)海上风暴不可抗力,乙公司只能自行承担损失

四、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inser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

“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卖方将货物装上船或指(中间销售商)设法获取这样交付的商品。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在货物于装运港装船时转移向买方。卖方须自行订立运输合同,支付将货物装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卖方须订立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买方承担的货物灭失或损坏风险的保险合同。买方须知晓在CIF规则下卖方有义务投保的险别仅是最低保险险别。如买方望得到更为充分的保险保障,则需与卖方明确地达成协议或者自行做出额外的保险安排。

(一)交货

卖方必须在装运港,在约定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交至船上。

(二)双方的义务 1.卖方的义务

(1)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单证;(2)办理出口许可证及其他货物出口手续;(3)订立运输合同,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费用;(4)办理货物保险并缴纳保险费;(5)承担货物在装运港上交货前的风险和费用。2.买方的义务

(1)支付货款并接收卖方提供的单证;(2)取得进口许可并办理进口手续;(3)承担货物在装运港上交货后的风险和除运费、保险费外的费用。

(三)风险转移

卖方承担装运港船上完成交货前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例:多选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依CIF安特卫普价格订立了出口一批布料的合同。货物运输途中,乙公司将货物转卖给丙公司。关于这批布料两次交易的风险转移时间,依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7年)(BC)

A)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交第一承运人时转移 B)在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在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时转移 C)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双方订立合同时转移 D)在乙公司与丙公司之间,货物风险原则上在丙公司收到货物时转移

例:单选题

中国甲公司以CIF价向某国乙公司出口一批服装,信用证方式付款,有关运输合同明确约定适用《海牙规则》。甲公司在装船并取得提单后,办理了议付。两天后,甲公司接到乙公司来电,称装船的海轮在海上因雷电失火,该批服装全部烧毁。对于上述情况,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2009年)(A)

A)乙公司应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B)甲公司应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 C)甲公司应将全部货款退还给乙公司 D)乙公司应向承运人提出索赔

例:不定项

甲国A公司向乙国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双方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CIF术语。该批货物由丙国C公司“乐安”号商船承运,运输途中船舶搁浅,为起浮抛弃了部分货物。船舶起浮后继续航行中又因恶劣天气,部分货物被事发现海浪打入海中。到目的港后发现还有部分货物因固有缺陷而损失。关于CIF贸易术语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2012年)(ACD)

A)货物的风险是在装运港完成交货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B)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 C)应由A公司负责海运运输

D)应由A公司购买货物海运保险

例:不定项

南美某国的修格公司希望从我国太原辉泉公司购买一批货物。双方正在就货物销售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谈判。双方都希望选择国际商会《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贸易术语来确定货物销售的价格和相关义务。双方对于该货物的国际买卖均有丰富经验,且都与从事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和保险的专业公司保持着经常的业务联系。基于上述事实,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2006年)(AD)

A)从修格公司的角度出发,如果选择EXW贸易术语,意味着它要承担的相关义务比选择任何其他的贸易术语都要大

B)修格公司可以接受“CFR天津”的贸易术语而自己向保险公司投保货物运输

C)假如双方采用了“CIF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贸易术语,辉泉公司对货物在公海上因船舶沉没而导致的货损应向修格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钢材贸易常见术语解释 篇5

一、钢材流通环节各相关单位

1、钢厂:钢材的生产单位

(1)钢铁厂:指有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轧机轧制钢材全部流程钢铁生产企业。此类钢厂一般称为大钢厂或大厂。

(2)轧钢厂:指只有轧机轧制钢材这一流程的钢材生产企业,一般也称为调坯轧材企业,多见于高线、螺纹钢、带钢、型钢、中板等品种生产。此类钢厂一般称为小厂。

(3)铁厂:指只有高炉炼铁一个流程的生铁生产企业。

备注:根据所生产钢材的品质、下差大小,分为一线钢厂、二线钢厂、三线钢厂,甚至四线钢厂。

2、经销商:是指以买卖钢材产品为主要业务的企业。经销商可分为一级经销商、中间商等级别。

(1)一级经销商又叫代理商,俗称钢厂协议户,是指与钢厂签订了长期的购销协议,每月固定从钢厂购买大量钢材进行销售的钢材销售企业。

(2)中间商:或称为二级代理商,俗称搬砖头的商家,就是不直接从钢厂进货、而是从钢厂协议户或其他中间商手中购买钢材再销售的企业。

3、终端用户:是指钢材产品的直接消费企业,包括各种建筑工地、各种机械制造厂、家电生产厂家等等。

二、与价格相关术语

1、过磅价:是指钢材买卖过程中,钢材计算重量方法为用地磅等计量工具直接测钢材的实际重量,以实际重量计重销售钢材时的价格为过磅价;过磅价也称为检斤价。

2、检尺价:是指钢材买卖过程中,钢材计算重量方法为理论计重,按照理论重量计重销售钢材时的价格为检尺价;检尺价也成为理计价或者理重价。

理论计重即为按照钢材的理论重量计算重量。各种类别、材质、规格的钢材,国家均有生产标准,各钢厂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各种钢材,但国家标准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允许有一定的上偏差,或者是上差,或者是下差(也叫负差),因此各钢厂生产各种钢材上差或者下差不同,导致钢材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有偏差。绝大多数钢厂生产钢材产品均有下差,一次大多数品种钢材理论重量是1吨实际重量并不足1吨,因此理论重量计价或者叫检尺价要低于过磅销售时的价格。下差或负差是理论重量为一吨的钢材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之间的差。下差=(钢材理论重量—钢材实际重量)/钢材理论重量)*100%;举例:某厂生产Φ25mm螺纹钢,理论重量是1吨,即1000公斤,实际过磅重量为0.95吨,即950公斤,则该厂家生产Φ25mm螺纹钢的下差=(钢材理论重量—钢材实际重量)/钢材理论重量)*100%=〔(1000-950)/1000〕*100%=5,即有5个下差,或者直接说该厂家所生产Φ25mm螺纹钢有50公斤下差。螺纹钢、焊管、无缝管、型材、棒材等产品理论计重现象较多。

3、含税价:是指钢材买卖过程中,买家向卖家索要钢材产品的增值税发票时的价格;增值税税率为17%,理论上如果买家不要增值税发票时,卖家应该给买家在含税价格基础上将

17%的税钱扣除。但目前国内钢铁行业,买钢材时是否要增值税发票的钢材价格差远没有那么大,一般情况下卖家会给买家优惠3-4%,目前钢材价格在4000元上下,不含税价格比含税价格低150元左右。通常情况下,要不要增值税发票,简称为要不要票,含税价格又俗称为带票价,不含税价格又俗称为不带票价。

4、承兑价:是指钢材买卖过程中,买家在购买钢材时,不支付给卖家现款,而是以承兑汇票的形式付款,由于卖家在将承兑汇票进行折现时存在利息支出,因此承兑价格一般比现款价格高,幅度随着银行承兑贴息率的变化而变化,也根据承兑汇票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幅度不同(一般分为一个月承兑、三个月承兑和六个月承兑)。

5、自提价:是指钢材买卖过程中,买家雇佣运输车辆到卖家仓库中自己提货的价格。

6、钢厂直发价:是指钢厂协议户没有现货资源,为买家直接从钢厂订货、送到用户所制定的地点时的价格。

7、预付款:指钢材贸易企业给某钢厂或大型贸易商提前打款,后期在根据需求购买相应钢材的行为;预付款购买钢材一般价格要比现款价格优惠几十元/吨。

8、批量优惠:当买家大量购买某种钢材时,卖家可能会根据买家的订货量大小给与每吨几十元的优惠。

9、挂牌价:指钢厂或者贸易商销售某种钢材对外公开的价格政策,实际销售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优惠。部分钢厂销售模式采取本月底制定下月钢材销售挂牌价格,根据挂牌价格订货、收款,再在月底制定当月各种钢材实际结算价格。

10、结算价:部分钢厂销售模式采取本月底制定下月钢材销售挂牌价格,根据挂牌价格订货、收款,再在月底制定当月各种钢材实际结算价格。结算价格为钢材贸易商每月进货的实际成本价。

11、市场价:各地钢材市场各种钢材销售成交价格,本网站报的价格为市场价;此价格不含出库费、短途运费、短期资金占用费等费用。

12、工地价:也叫工地采购指导价,是本网站独创的价格形式。工地采购指导价格是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加出库费、短途运费、短期资金占用费。

三、费用相关术语

1、出库费:指买家购买钢材时,去仓库提取货物,需要给仓库管理单位缴纳的相关费用,包括吊装费和仓储费。

2、短途运费:指供货商在给建筑工地配送钢材时,在本城市、50公里范围内的运费支出。

3、短期资金占用费:由于供货商给建筑工地配送钢材,工地一般会压一段儿时间再给供货

商付款,常见时间为一周至两周;短期资金占用费即为这一周至两周的时间这批货物的货款所产生的利息。

4、运补:大部分钢厂对各地钢材协议户价格政策为同一价格,但由于从钢厂到各地贸易商之间存在距离,钢材运输需要相关费用,为使各地贸易商拿到同一钢厂资源价格基本相当,钢厂会根据运输距离针对不同地区贸易每吨钢材给于不同幅度的运输补贴。

5、调直费:高线、盘螺产品,部分工程用的过程中需要将高线、盘螺加工成固定长度的直条产品,需要特殊的机器将高线、盘螺拉直、再剪切,这期间涉及的费用较调直费。

四、经销商操作相关术语

1、封库:当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走势时,由于销售情况较好,商家为了手中货物能卖更高的价格,在达到一定销售量后,会采购停止销售的操作手法,俗称封库。

2、限量销售:当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走势时,为控制自身库存量不快速下降,对于一些市场上比较紧缺的规格,商家可能采取限制销售的操作手法,即某一买家在本公司每天最多能购买同一规格产品的量,或者某一买家在本公司每天最多能购买钢材的总量。

国际经济法术语解释与翻译 篇6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国际商业惯例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actice 跨国公司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TNC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CISG1980 提单

Bill of lading = B/L 海上风险

Perils of the sea 外来风险

Extraneous risks 共同海损

General average = G.A 委付

Abandonment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Incoterms 2010 1.EXW = EX Works……(named place 工厂交货……(指定地点)

2.FOB = Free on Board……(named FOB = Free on Board……(named 定装运港),又称离岸价格

3.CIF =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

4.FAS = Free Alongside Ship……(named port of shipment)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

5.CFR = 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

6.DAT :Delivered at Terminal 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

7.DAP(delivered at place)是一个贸易术语,即目的地交货,是指卖方已经用运输工具把货物运送到达买方指定的目的地后,将装在运输工具上的货物(不用卸载)交由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

平安险

Free from particular average 光票托收 Clean collection 国际保理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第三国倾销

Antidumping action on behalf of a thirdcountry 价格承诺

Price commitment反补贴

Countervailing保障措施

Safeguards

独占许可

exclusive licence

限制性商业条款

Restrictive Business Clauses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TRIPS 最惠国待遇原则

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 =MFN 服务贸易总协定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 GATS

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ICSID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 = MIGA 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

Understanding on Rules and Procedures Governing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 DSU

转移定价/转让价格/划拨价格

Transfer pricing = Transferring price Tax evasion 逃税

Tax avoidance 避税

Build-Operate-Transfer = BOT 建设——经营——转让Particular average = P.A.单独海损Special drawing right = SDR 特别提款权 Reverse agreement

反向一致

引力原则:Force of attraction principle布雷顿森林体系 s system

国际银团贷款

international syndicated loans

13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篇7

一、《INCOTERMS 2010》的变化

国际贸易术语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贸易发展的需要, 新的贸易术语不断应运而生, 不符实际的则逐渐被淘汰。《INCOTERMS 2010》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1. 术语分类:

由原来的E、F、C、D四组分为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和水运两种类型。意在提醒使用者不要将适用于水运的术语用于其它运输方式。

2.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种变为11种, 删除了INCOTERMS

2000中四个D组贸易术语, 即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 、DAF (Delivered At Frontier) 、 DES (Delivered Ex Ship) 、 DEQ (Delivered Ex Quay) , 只保留了DDP (Delivered Duty Paid) 。

3.取消了INCOTERMS

2000中FOB、CFR、CIF术语下与货物有关的风险在装运港“船舷”转移的概念, 不再规定风险转移的临界点, 改为卖方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位置的一切有关费用和风险, 而买方只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以后的一切风险。

4.新增加两种D组贸易术语, DAT

与DAP。DAT, 即Delivered at Terminal (终点站、终端) , 这里的Terminal指“运输终端”, 即指定目的地的任何地点, 而不论该地点是否有遮盖, 例如码头、仓库、集装箱堆积场或公路、铁路、航空站等。该术语类似于DEQ术语, 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卸货后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即完成交货, 该术语所指目的地包括港口, 意味着贸易双方的交货地点不局限于一个码头, 有多种可供合同双方选择。卖方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除进口报关费用外) , 本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或多式联运。

DAP, 即Delivered at Place, 该术语类似于DAF、DES 和 DDU 术语, 指卖方在指定目的地交货, 只需做好卸货准备无需卸货即完成交货。该术语所指的到达车辆包括船舶, 目的地包括港口。卖方应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除进口费用外) 。本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多式联运方式。

5.从国际贸易扩大到国内贸易。

即贸易术语适用于国内贸易。这是一项重大突破, 虽适用于欧美国家及地区间贸易, 但对于我国来说, 使用贸易术语规范合同单价和价格, 明确买卖双方责任、风险、费用划分, 尤其是交货认定, 减少合同及履约争议同样有着重大意义, 从间接意义来看, 也可起到代表货权凭证的运输单据作为结算单据, 推广国内银行信用证使用的作用。

6.新增了连环贸易。

《INCOTERMS 2010》在FAS、FOB、CFR、 CIF、CPT、CIP等几种术语的指导性说明中, 首次提及“String Sales”, 这是因为货物常在一笔连环贸易 (至少含一个及以上的中间商) 中的运输期间被多次买卖转让, 又于连环贸易中货物由第一个卖方运输, 作为中间环节的卖方就无须装运货物, 而是由获得所装运的货物的单据而履行义务, 因此, 新版对此连环贸易模式下的卖方的交付做了细分, 也弥补了以前版本中的问题上的不足。

二、《INCOTERMS 2010》对货物损失风险规避的影响

《INCOTERMS 2010》中对一些贸易术语的解释里都提到“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转移, 这里的“风险”指的就是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如CPT术语, 买卖双方风险转移发生在货物交给承运人或其他人时。采用此种贸易术语时, 卖方要承担货物在交给承运人或其他人之前的货物损失风险。也就是说, 在货物交出之前发生的全部货物损失 (包括货物由工厂至仓库或者码头的运输过程中, 或者在某海港或者机场转移时) 由卖方负担。

按照卖方承担的货物损失风险由小到大划分, 贸易术语变化趋势依次为EXW、FCA (FAS—FOB) , CPT (CFR) , CIP (CIF) 、DAT、DAP、DDP。出口企业在选择贸易术语的时候, 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各种贸易术语的具体解释和风险转移的界限, 不过《INCOTERMS 2010》取消了“船舷”的概念, 对于企业在确定交货风险, 选取何种贸易术语要比以前容易的多。

保险责任起讫, 也是由贸易术语核定其保险责任界限的主要指标, 合同中如采用CIF、CIP贸易术语体现价格, 《INCOTERMS 2010》与《INCOTERMS 2000》一样, 明确规定卖方必须向保险人办理投保手续, 签订保险合同 (保单形式) 并支付保险费, 保险责任起讫为“W/W”, 即仓至仓, 对卖方最为有利, 如采用其他贸易术语时, 《INCOTERMS 2010》同《INCOTERMS 2000》一样, 没有明确规定由买方或卖方投保, 这里没有明确规定由谁投保, 并不是说就不投保, 而是要么买方“自愿”投保, 要么是卖方“自愿”投保, 这个“自愿”是从买卖双方各自的利益出发, 需自行向保险人办理投保手续, 支付保险费, 如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承保责任范围内的损失, 便于得到赔偿, 体现在由买方“自愿”投保的具体术语为FOB、FCA、CFR、CPT等, 保险人的起讫责任是“船 (承运人) 至仓”, 因装运或交货在前, 买方投保在后, 因此, 卖方发给买方的“装运通知”极为重要, 尤其在CFR术语的情况下, 如货物发生损失, 保险人要对买方的投保时间和“不知情”进行调查;由卖方“自愿”投保的术语是DAT、DAP等, 起讫责任是“仓至船 (指定运具、具体地点) ”, 这就是使用的贸易术语不同肯定会造成保险人责任起讫的不同, 而且对买卖双方承担货物风险的影响也极大。

三、《INCOTERMS 2010》产生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买卖双方洽商交易和订立合同。

买卖双方选择按贸易术语成交, 可明确彼此在交接货物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 从而简化了交易手续, 缩短了洽商交易的时间, 有利于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和订立合同。在新订立的《INCOTERMS 2010》中, 买卖双方在选择D组贸易术语时, DAT取代了DEQ, 而且运输方式也已扩展至一切运输方式, 在实务中为双方均提供了便利, 更方便的是DAP取代了DAF、DES、DDU三个贸易术语, 运用起来更加简洁。

2.有利于买卖双方核算运输成本。

买卖双方采用何种贸易术语, 首先应考虑的是运输条件。《INCOTERMS 2010》已经按照运输方式把贸易术语分为适合于任何运输方式和只适用于水运方式两种, 以便于当事人选择, 使买卖双方着重考虑运输中的“分运”和“转运”条款, 将直运费、转运装卸费、过境费、码头使用费及不同时期运费变化预期等作为具体内容充分考虑并留有余地, 从而减少国际贸易交易中的一些不必要的交易麻烦和纠纷。

3.可以充分考虑办理进出口货物结关手续有无可能。

在国际贸易中, 关于进出口货物结关手续, 有些国家规定只能由结关所在国的当事人安排或代理, 有些国家则无此项限制。因此, 当某出口国政府规定, 买方不能直接或间接办理出口结关手续时, 则不宜按照EXW条件成交, 而应选用其他贸易术语成交;若进口国当局规定, 卖方不能直接或间接办理进口结关手续, 此时不宜采用DDP, 而应选择D组的其他贸易术语, 例如DAT、DAP成交。

虽然《INCOTERMS 2010 》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 但是《INCOTERMS 2010》实施之后并非《INCOTERMS 2000》就自动作废。因为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 对国际贸易当事人不产生必然的强制性约束力。国际贸易惯例在适用的时间效力上并不存在“新法取代旧法”的说法, 当事人在订立贸易合同时仍然可以选择适用《INCOTERMS 2000》。

摘要:国际商会制订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于今年起实施, 这是为了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十三种贸易术语进行了调整, 并相应地对部分内容作了修订, 这对于商务谈判中洽谈具体的贸易术语和价格条款, 明确买卖双方的交货责任、风险及费用, 订立国际、国内货物买卖合同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通则,解析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1.

[2]张俊勇, 张玉梅.国际商会对国际贸易术语修订简析[J].对外经贸实务, 2011 (2) .

[3]张照玉.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版2000版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5) .

上一篇:最美妈妈先进事迹下一篇:在全县安全暨消防工作会议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