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阅读心得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矛盾论》阅读心得(精选12篇)

《矛盾论》阅读心得 篇1

《矛盾论》源自毛泽东同志1937年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辩证法唯物论》讲演时的一个章节,后经修改,形成一篇独立的哲学论文,以下就《矛盾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谈谈我个人的阅读心得。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指导思想,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内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其理论主要来源于唯物论和辩证法,其中辩证法是关于对立和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矛盾论》是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结合了国内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对党内理论思想的进一步提升。

《矛盾论》中指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深刻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阐明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论述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从而展开了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辩证理论体系,把唯物辩证法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一、《矛盾论》的历史意义。

在探讨《矛盾论》的历史意义之前,有必要对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作简要梳理。

1932年,在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思想领导下,工农红军遭受历史重创,迫于国民军的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工农红军退出革命根 据地,开始长征。途中,1936年2月,中共宣布“东征抗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革命力量得以保存,历时两年整。1936年12月“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1937年中旬中日战争全面打响。

回顾历史,长征末期,工农红军兵力损至3万,国民党东、西北军40万,兵力悬殊,加之中央军北上,已形成围剿之势,红军已退无可退,国共和谈不顺,革命力量岌岌可危。与此同时,日本侵华,东三省沦陷,东北军不战而屈,全国抗日热情高涨,国民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机,清醒认识到,此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并适时喊出“东征抗日”的政治口号,与张学良“打回东北老家”的迫切意愿不谋而合,顺利争取到东、西北军的支持,联手发动“西安事变”,这无疑是将工农红军从政治舞台的边缘拉了回来。

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7月-8月撰写的《矛盾论》等一系列哲学论文,展现了其高明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政治手段。长征之后,红军为保存部队,与国民党达成抗日统一战线,妥协达成收编方案,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改旗易帜,放弃“抗日反蒋”的初期方针。从被国民军“撵”着跑,到“诏安”编入国民军,革命路线的巨迁,加之残留的“左”倾思想怂恿,党内意见不一致局面出现,有的部队拒绝改编,乃至闹独立。此时,统一全党政治思想,保持共产党人团结性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矛盾论》适时总结了早期“左”倾思想的错误根源,批判了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分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论述的矛 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化解了革命方针转型带来的意见分歧,破除了教条主义,统一了全党思想,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矛盾论》的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矛盾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年改革开放,“大锅饭”的计划经济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化进程加速,经济体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人们还在议论姓“资”姓“社”的问题时,新中国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解放生产力是当前国内经济工作内的主要目标。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制,打响了国内改革的第一炮,国有体制度改革,计划经济年代占有大量比重的劳力生产要素,制约了产业转型和生产力的提高,90年代末,中国迎来下岗潮,中国国有企业共发生下岗职工2137万人。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革命路线的姓“资”、姓“社”,而是如何解决落后生产力与12亿人温饱的发展问题,两者之间既有同一性又用斗争性,同一性体现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共同富裕。而斗争性体现在: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局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担心 “资本主义”的市场经侵蚀革命果实。这种担心犯了《矛盾论》中所批判的极“左”思想的错误,既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同一物质运动形式的不同发展过程、同一发展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主要矛盾随着事物发展变成次要矛盾,反之亦然。

再谈谈我们生活中的事例------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一项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但我国的户籍制度更带有浓重的公共资源分配的秉性,其主要原因是早期社会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均,为抑制人口流动,在户籍制度上附加了各种行政的管理行为。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生产力飞速发展,公共资源紧缺的矛盾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日益改善,加之计划生育,2013年我国人口红利年代也宣告终结,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为了保障各地区公共资源的均衡分配而抑制人口流动,而是为了促进城市、工业建设,鼓励更多的农村年轻劳力走进城市,故而户籍制度所导致教育、医疗等资源不能共享的矛盾也亟需解决。

2014年两会,公安部承诺,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对《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若干意见(送审稿)》进行修改完善,加紧《户籍法》的立法调研工作,允许城镇中一些具有合法固定住所、有谋生手段的公民在常住地落户。

用《矛盾论》的方法,亦可解释当前户籍制度矛盾的转变,既早期资源紧缺与人口流动的矛盾,随着物质的运动已经发生改变,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劳动力的紧缺。但不变的是矛盾的同一性,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GDP)。

《矛盾论》阅读心得 篇2

一、把握矛盾修辞, 体会文章更富有韵味的语言

矛盾句, 使文章的语言更富有韵味。杨传艳在《汉语矛盾修辞格研究》中也提到:由于追求语言的简洁凝练 , 就不可避免地把原来不相关的甚至矛盾的词拼合在一起 , 从而形成新颖独特的语言呈现。这种表达首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 在锁定人们的视线之后 , 由于它的凝练和独特 , 带给读者新的阅读体验。

(一) 简洁美

在文学创作中 , 许多文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审美趣味。周晓枫在《斑纹》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蛇, 夸耀用心险恶的美”, 美则美矣, 还是用心险恶的。险恶二字, 一般总不会用在美好的事物上面。“险恶”与“美”这对矛盾的词语组合, 正体现了蛇的斑纹特点。简洁得当的语言进行组合, 能让意义表达得丰富饱满, 进而迸发出一种新奇的张力。

而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写到“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哀痛和幸福是人同时处于两种相反的状态, 这有悖于常理。而深层含义是敢于正视民族悲惨的命运, 面对国家黑暗的现实, 以国家、民族的不幸为自己最大的“哀痛”;他们不怕血腥镇压, 不为暴行所吓倒, 为国家、民族奋斗的革命者, 把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献身, 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这个矛盾修辞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 简洁干练的语言意蕴更显深厚。

(二) 悬念美

赵伟平的现代文《草屋的声音》, 其中有个题目:“本文标题为“草屋的声音”, 第七自然段中又说“草屋无言”。你怎样从这看似矛盾的话语中理解和评价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在文本阅读中, 有很多这样具有悬念的题目, 引导读者去探索去思考。作者就是从逆向出发, 悖于常规, 给读者以新鲜感。这种表达在一定语境下是完全可以被读者接受的, 读者看到这样的组合首先产生的是好奇心理, 并且疑惑丛生, 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之后, 需要读者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 并且联系上下文或大的文化背景来解读这种表面“反常”实则“合道”的语言现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具有悬念的矛盾句。接着让学生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的矛盾却能够和谐的共存?仔细分析文本, 想必学生能透过这些矛盾句子赏析句子语言的美。

(三) 含蓄美

杨绛的文章《老王》的第八段中既然说“他面色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又为什么问他“你好些了吗”。这难道语意就不矛盾吗?这其实是说话委婉的体现, 如果对方想说, 自然会把自己的身体状况一一道来, 如果不想说, 就会含糊应一声。2008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侯银匠》, 侯银匠心里有点甜, 又有点苦。没有具体道明为什么而甜, 又为什么而苦。但这样含蓄委婉的文字, 使读者能更好地体会侯银匠不能言说的内心。这些矛盾语句, 常常是作者的苦心经营, 体现着特殊的用意。因此, 善于从文章中发现这样的矛盾语句, 并就此进一步追根问底提出几个“为什么”, 确实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只有发现了问题, 才能创设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分析矛盾修辞, 体会文章情感的丰富美

臧克家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说: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活的人已经死了, 死的人却还活着。这样的矛盾句, 体现了对鲁迅为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赞颂。分析矛盾句, 可以体会文章丰富的情感。

(一) 情感隽永美

使用矛盾修辞, 可以使文章的情感意味深长。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 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从容淡定却是在枪林弹雨中, 这是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殒身不恤的精神。杀人者的罪恶行径却用了“文明”“伟绩”“武功”三个词语。这也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 表达了作者悲愤万分的心情。

(二) 情感真实美

同样, 还是在《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中两次提及“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为什么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作者处在写与不写的心理矛盾冲突中, 写一点东西是为刘和珍等人遭虐杀感到愤恨, 也是为了唤醒庸人;实在无话可说是作者已经出离愤怒了, 这是愤懑之极的言词。这样的矛盾冲突, 情感悲愤交织, 更具真实。

这样的矛盾在《想北平》中也有, “我说不出来, 我说不出”但后面又不绝如缕的说了出来, 这样的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说不出是因为爱到极致却往往难以表达出来, 说不出来是为了强调对北平爱之深, 诉说很多还是为了表达对北平的爱, 所以两者殊途同归。这也就是老舍要表达的中心, 并以此命题《想北平》。作者变正常为反常 , 把对北平的喜欢表现得更加婉转动人。

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 这种爱与忧的内心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 而客观存在的矛盾与逻辑的矛盾是两回事。题中把“爱”这一层意思变为隐含的语义 , 语表只出现“担忧”这一层意思 , 忧源自于爱, 以忧写爱。作者意彼写此 , 曲尽其妙 , 从而收到了相反相成 , 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这样的说法似乎与常情相悖 , 似乎不合逻辑, 但实际上深层语义是符合逻辑的 , 而且这深层语义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矛盾。

三、抓住矛盾修辞, 体会文章内容的哲思美

矛盾修辞使文章主旨具有深度, 更有理趣。以矛盾的方式呈现出的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和自然宇宙的智慧。

苏轼的《定风波》中有许多这样的语句, 明明骑着马儿行走比穿着草鞋步行更省力, 但东坡宁愿竹杖芒鞋轻胜马。以轻胜马这样反常的主观感受, 传达出笑对人生风雨的超然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哪怕是穿蓑衣在风雨之中一辈子, 也没有关系。“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在回首途中风雨萧瑟后, 再看初晴斜照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了。这也是苏轼在回首仕途人生风雨历经磨难峰回路转后的心境,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 在词人历经磨难心潮终平后风轻云淡的恬适。

“只有以软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着寻常苦难的人们, 才是我的兄弟姐妹。”人怎么能即是软弱的又是勇敢, 听上去很矛盾, 这其实正是周国平在《直面苦难》这篇文章中要表达的主旨, 人天生是软弱的, 唯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 才显示出人的尊严。在软弱这个基础上, 还能承担苦难, 很了不起, 这能显示出人的尊严。敢于直面就是勇敢。这种坚强是战胜了软弱而挺起的坚强。

2013高考语文江苏卷《何荣何许人也》, 这篇文章多处描述了何荣身上“矛盾的现象”, 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答案是:“交往:柔顺像个羊, 同时硬如铁。生活:不常喝酒, 一喝起来就认真。心理:心思忽细忽粗。外表平静沉默, 内心矛盾痛苦。”这样矛盾的现象正表明了不管别人如何评价, 何荣都坦然地展示坚持自我、不妥协、不改变的性格特点。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辩证法奠基之一的赫拉克得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矛盾句能更好地理解语言之美;矛盾句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矛盾句能更好地帮助作者抒发情感。让我们在阅读中重视理解矛盾句, 在写作中尝试运用矛盾修辞。

参考文献

[1]张鹄.语言要“新鲜”[J].语文月刊, 1999 (1) .

用“矛盾”激活语文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矛盾”; 阅读教学;个体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讲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不愤”“不悱”的学习状态呢?

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笔者认为,“矛盾”是激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即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产生“矛盾”,然后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探究“矛盾”,从而达到消除“矛盾”,发展认知的过程。

一、“矛盾”来自作者匠心

阅读教学在于有效解密文本密码,深入领会作者意图。如果流于表面,就人所共见的一些内容反复地讲授,不仅达不到培育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更可能使学生的阅读体验肤浅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善于发现作者的匠心,在平庸与非凡的比对中找到“矛盾”——文本的亮点和突破点。一旦找到“矛盾”,教师便可以作为引导者,启发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促使学生投身到人所不清,甚至是人所未知的阅读领域中去,在求索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案例一】郁达夫为什么反复写“散步”呢?

以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为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会极尽细致地分析五幅冬景图,即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和旱冬闲步图。进而得出江南冬天可爱、生机、悠闲、宁静等特点。更有老师以此收束全文,称全文表达了郁达夫对于江南冬天的热爱之情。课堂教学活动如果就此结束,总觉得对文本的阅读是浅尝辄止;而学生的听课反应则是睡意昏沉。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以为最根本的是教师忽视了作者——郁达夫——独具的匠心,把《江南的冬景》降格为一般的写景散文,使得教学失去了新鲜度,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其实教师细读文本,便可以发现郁达夫对“散步”似乎情有独钟,文中多次提到 “散步”。据此可以提出问题:既然本文以描写江南冬景为主,为什么作者又反复写“散步”呢?如此一问,文本的亮点——矛盾——被凸显出来,学生一下有了阅读兴奋点。

细细察之,文章第5自然段作者说“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第6小节联想到德国作家喜爱“散步”,与江南的寒郊散步比较,再次强调江南的冬天很适合散步;第9小节作者又说即使在旱冬,也要去郊外闲步逍遥,还联想到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结尾处更是急切地说“上湖上散散步罢”。这些都是明写,还有暗写。如对比北方冬天躲在“屋里”而南方冬天营“屋外的生涯”——不就是到屋外活动吗?再如冬郊植被图、微雨寒村图,试想如果没有“散步”,怎能让如此动人的景象尽收眼底呢?由此可见,以“散步”串联全文正是郁达夫构思本文的匠心所在。

再来探究“散步”的内涵。第六自然段写道“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简而言之,作者认为在江南的冬天散步是异惠。此时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相似的表述。另外两处表述分别为:北方冬天“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闽粤冬天是“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通过对“异惠”、“异境”和“异状”辨析,引导学生体会作为“清福”的“散步”是指一种轻松、安闲、满足的生命状态。郁达夫对“散步”的情有独钟,就是对于这一生命状态的追求。

通过对“散步”的分析解读,不论在结构层面还是主题层面,学生对《江南的冬景》这个文本有了更为新颖透彻的认识,也获得了求新求异的阅读体验,而语文课堂也因此而弥散着审美的生机和诗意。

二、“矛盾”来自个体差异

毋庸置疑,面对一篇篇课文、一部部作品时,我们实际上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初步的观察、感受与思考,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朴素的认识。换句话说,带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于不同读者有不同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他们看待问题的立场、观点、角度必然会存在差异。这种个体认识上的差异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就产生了“矛盾”。这些“矛盾”存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矛盾”产生后,教师切忌草草下定论,应当引导学生就“矛盾”展开辨析、争论,在激辩中加深理解。

【案例二】张岱见到湖心亭的两位金陵人高兴吗?

《湖心亭看雪》记述了张岱冬日前往西湖湖心亭看雪的一段经历。当张岱来“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对此有学生提问作者见湖心亭有金陵人是喜还是不喜。不同的学生就此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个体认识的“矛盾”产生了,教师可以因“矛盾”而利导,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展开争辩。

学生一陈述:我认为是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因为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②“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③临别问起对方姓氏,知是金陵人客居于此,原来和作者一样,同为异乡人,也是有着相同性情志趣的清雅脱俗之人。

学生二反驳:“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恰恰体现张岱不愿意在此时此地碰上这三个人。不想喝,勉强喝下而已。①张岱与金陵客在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方面虽可谓志同道合,但在性格气质方面却有一些差异。金陵客赏雪,是二人结伴同行,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们是“大喜”、强邀,足见此二人胸襟开阔、热情爽朗。相形之下,张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比较清高自傲、我行我素。②再说喝酒,你看“见余大喜”,主语是金陵人,可没说“我”高兴;别人盛情相邀,作者却“强饮三大白而别”,这个“而”字,表前后两个动作的承接,酒一喝完,马上作别,似有些敷衍之意。

由此,课堂因为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而热闹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被充分激发,大家都在为自己的观点摇旗呐喊。作为教师的笔者见此情景心想,其实争辩的结果并不重要,争辩本身就是意义——因为它是高质量的语言活动。

三、“矛盾”来自阅读深度

有些篇目的内容、主题似乎是一望而知的。教师、学生也不作深入的分析,仅仅是想当然地贴上一些概念标签,导致这些文本在师生看来如同鸡肋,颇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感。此时阅读的“矛盾”突出表现为文本的深刻内涵和我们的肤浅认识之间的矛盾。

【案例三】河伯真正摆脱了“殆”吗?

教授《秋水(节选)》时,学生觉得故事简单,寓意显而易见。其逻辑推理如下: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而欣然自喜;“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河伯就望洋兴叹,自惭形秽。河伯感叹道:“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故事的寓意是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真的是这样吗?照此逻辑不禁让人想起许多名句:

满招损,谦受益。—语出《尚书·大禹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语出《左

传·宣公二年》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语出《论语·子张》

但是这些句子分明都来自儒家的经典著作。庄子会为儒家站队吗?他可是道家的巨擘。此时教师可以乘势向学生抛出这样的问

题——河伯真正摆脱了“殆”吗?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瞬间被打破,阅读向深处漫溯。

在道家思想的观照下,河伯的“殆”是什么呢?让我们回到文本,再看看河伯的话——“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现在相信仲尼之闻少,伯夷之义轻。仲尼之闻究竟是多还是少,伯夷之义是轻还是重呢?此时教师可以展示《秋水》中海神若的回答: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引导学生就此深入探究,分析可得出庄子非大非小、非强非弱、非贵非贱、非善非恶、非常非变的相对思想。也就是说河伯真正的“殆”是有大小的观念。因此故事的寓意可以完善为:世间万物大小相对、强弱相对、贵贱相对。骄傲自满固然不可取,但也没有必要自惭形秽,重要的是不要迷失自我,准确定位自己。

综上所述,“矛盾”出现时,都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自主探究、分析,或作为组织者,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对作品理解、鉴赏和探究的兴趣与动机,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对作品的学习,作品也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促成其语文认知能力的发展。

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4

规划建设科

吴志伦

读了《毛泽东选集》的《矛盾论》之后,让我感觉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全文构思严谨,有一个缜密的逻辑结构。

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由于毛主席对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水平已经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为了这个缘故,当着我们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候,我们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后仍归到普遍性的问题。毛主席对于客观情况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对全局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把握。因此,毛主席对第二部分的矛盾的普遍性写得比较简略,而重点写第三部分——矛盾的特殊性。第四部分讲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毛主席在这一部分开头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可见,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细化。毛主席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说明了研究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这样就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巧妙地联结到了一起。第五部分讲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第六部分讲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又是对第五部分矛盾斗争性的细化,毛主席明确了地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第七部分,作者进行了总结。这七个部分层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论点与论点之间衔接过渡自然。这充分表现了毛主席高屋建瓴的思想和统领全局的能力。

二、例证丰富。

三、毛主席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和先行者的著作阅读广泛、理解深刻,可以熟练地援引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同时,毛主席的国学根基也非常深厚,对古籍中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对《汉书》、《资治通鉴》、《水浒传》、《山海经》、《淮南.》等典籍都有引用。并且,毛主席所列举的例.中,主要关于革命的例.(因为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写作针对的对象),但不局限于关于革命的例.,还有关于自然科学等等的例.。这些足以见出毛主席知识的渊博。可见渊博的知识是进行创作的前提条件。

三、语言准确而生动。

这是一篇哲学论文,对于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这篇论文语言的准确、精炼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作者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毛主席的思想内涵。同时,毛主席驾驭语言的能力还体现在生动性上,毛主席能够用很通俗幽默的语言阐明深刻而严肃的哲学命题。如在讲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这个道理时,有这样一段。“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这些语言是老百姓都能看懂听懂的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之近,毛主席用这么活灵活现的语言诠释了深奥的道理足以见出作者用语之生动。相比之下,时下一些所谓的论文给自己披上了一层艰深晦涩的外衣,自以为这样就能够显出自己的学识和水平。这些作者忘记了论文的宗旨。我们作研究写论文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向人们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和结论因而促进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这些作者弄了一条厚厚的面纱把自己乔装打扮起来,自己以为很美,殊不知已经隔绝与别人进行目光对视和交流的机会,结果是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

读矛盾论心得体会 篇5

如今,世界在变,世界在发展,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用矛盾分析方法对待一切却永远是充满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更具有指导意义。

世界有缺陷、不完美,就会造成冲突,形成矛盾;人生有缺撼、不完美,就造成人生的各种问题的冲突,形成人生矛盾。世界上矛盾无处不有,人生中矛盾无时不在。人生矛盾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存在于人生的每个方面。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等一切人生关系中,无不存在着矛盾冲突。

青年一代的我们,正处在热情如火的时期,面对的矛盾更是复杂与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特别是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情感与理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这些方面,更应注意,更应要求我们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去对待。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方面,应正确认识到理想人生必须植根于现实人生之中,同时又要用理想人生来指导推动现实人生的实践活动。在人生这一普遍性创造自己人生的特殊性。

在情感与理智这一对矛盾方面,不能把其分割开来而只按情感办事,不能情感地思考问题,曲解事实而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应自觉地用理智战胜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情感;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首先应正确认识到特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不能片面强调精神作用而忽视物质利益,同时又要认识到不能忽视精神生活的作用和意义。物质利益对我们青年人来说,总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但我们要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对待,不能片面追求物质享受而被物欲所累。

社会在前进,人类在发展,而发展的动力正是矛盾。“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的矛盾性。”正确把握这一点,用矛盾分析方法去对待发展,这对个人、集体以至于一个民族的前途都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关于矛盾论心得体会600字 篇6

它首先讨论了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形而上学亦称玄学,就是用孤立的、经这段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思想,无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时属于为唯心论的宇宙观,并在人们的思想中站了统治的地位。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想法,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食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他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这和互相影响着。毛泽东对这两种宇宙观的分析十分透彻,使我们对这两种观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个伟大的理论,和经过列宁和斯大林发展后的理论。辩证法的宇宙观,要求我们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这也是毛泽东同志借以说明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并以此来统一全党的思想的目的的体现。

在矛盾的普遍性方面,有两个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就像水与火、阴与阳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一定的阶段不会改变,不会消失。我国历朝历代也都存在着相权与君权、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这些都可以体现出矛盾的普遍性。

以矛盾为视域建构小说阅读新思维 篇7

关键词:矛盾;小说阅读;新思维

《〈边城〉节选》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模块四《慢慢走,欣赏啊》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永远新的旧故事”的阅读重点是小说的欣赏。它要求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情节刻画和人物塑造,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

对于一篇节选文本,如何让学生从中读出“节选部分”的美与意味,这是我们教师在教授本课前必须要重视的问题。王荣生教授曾说:“语文课堂的教学流程,走向是‘预设的,关键点是精心设计的;但它不是僵硬的,它依据地势而流动,依据学情而变化,因而具有教学现场的适应性,为教学内容的‘生成留下广阔的空间。”节选文本作为一篇课文出现,它本身就是独立的文本,教师要抛开对于《边城》的既有先见印象,和学生一起重新读《边城》。

一、教前沉思——什么是矛盾

1.教师解读视角

(1)何为矛盾

从形而上学的观点看,矛盾是人精神的绝对性与世界实体的客观性之间永恒的差异。以《边城》中的翠翠为例,在这宁谧、简单的边城,翠翠不声不响地爱上了英俊能干的傩送,在此处,翠翠精神的绝对性促使她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同时也凸显了即便在如此宁静的渡河边,人之精神也仍旧葆有其自身的对客观存在的涌出。从超越的观点看,矛盾是人对自我的必然跃出与各个自我之间的无限趋近却永不到达。以《边城》中的摆渡老人为例,面对生活的种种,老人选择了默默的、静静的承受。时间流逝让老人从上一个自我向下一个自我进行超越(当然这种超越带着必然性,甚至是被动性),我们看到,在每一次这样的超越中,老人都是努力要将各个自我尽力地趋近,竭力地黏合。当然这种趋近、黏合是一种永远无法实现的到达。

(2)矛盾如何为视域建构聚集式思维

如何以矛盾为视域呢,或者说在矛盾的视域内存在怎样的框网结构、怎样的经纬线呢?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有了“一纵一横”两条主线。

一纵:人的精神绝对性与实体存在的客观性之间的差异,这是一条纵轴,人物在这一纵轴上变换着不同的服饰,演绎的却是同一幕的戏剧(人只是用着不同的“道具”演绎着对实体存在看似“铿锵有力”的支配)。

一横:人对自我的必然跃出导致对自我的永不到达。这是一横,人物不停地面对自我跃出,但让人心酸的是跃出后却并没有到达自我,这种跃出只是完成了“离弃”自我,自我仍在,而“我”不在。

2.课前学情分析

(1)一份阅读的调查

课前以“最深刻、最纠结、最感动”三个问题牵涉出学生自读文本的心理体验,从学情维度出发,知学生所思。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回答比较浅层,答案相对关注片段化,小部分学生才能关注到贯穿在文本背后的也许淡淡的但却是文本最重要的意蕴。

(2)一次学情的分析

①壮怀激烈式阅读

学生阅读文本显现出的认知特征:对于凸显性的信息比较容易抓取,但对于辅助性、铺陈性信息比较容易忽略、忽视,以致视而不见。

例如,对于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学生投入了极大的关注,这也是学生最纠结的问题。正如某学生所说的,他无法理解,翠翠有必要在天保和傩送之间这么为难吗?当学生不能在微小的细节中看到矛盾的另一面时,那么误读必然产生,误解也不可避免。

②盲人摸象式阅读

学生的这种阅读方式抓住了大象(文本)的某一个部分,而且就通过这一个部分试图去理解整个文本,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首先对于文本的其他部分忽视。其次,对于各部分之间的过渡未能关注,最后也就造成对文本的理解也是支离破碎的这样的局面。

例如,学生都注意到了摆渡老人摆渡时间的长久,但是,对于长久这一时间的理解比较单一,甚至苍白,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时间仿佛是串联不同时空的一根绳索,捋着这跟绳索才能将分散于各个时空的老人及老人的摆渡整合起来。

二、教中设计——矛盾在哪里

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在思考:首先,应该通过怎样的设计让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也能够感受到如小溪般静静流淌的白描;其次,怎样能够让学生不仅能够摸到大象的腿、也能摸到大象的鼻子,以至于摸到整个大象,也就是说把握文本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整体。

文本想要告诉我们的一个整体,就是宁静与喧嚣的纠缠,或者说纠缠在宁静与喧嚣之间。那么,文本是怎样行走在宁静与喧嚣之间的呢?我们回归文本,客人们来自乡间,从渡头聚拢,承受着摆渡奔往茶峒县城;客人们从茶峒县城又聚拢于渡头,又承受着摆渡,消散于乡间。乡间—山水—宁静,茶峒—生活—喧嚣,就这样摆渡在乡间与茶峒之间,就这样摆渡在山水与生活之间,就这样摆渡在宁静与喧嚣之间。

傩送,天保,来自喧嚣;老船夫,翠翠,来自宁静。喧嚣与宁静在翠翠身上聚合。宁静拥抱了喧嚣,喧嚣消散于宁静。小说文本的主题是宁静与喧嚣,在设置教学问题时,要将问题设置在宁静与喧嚣的边界上,宁静与喧嚣在哪里碰撞、在哪里聚合,问题必然在哪里生成。

以《边城》教学设计为例

宁静与喧嚣的聚合

——《边城》一节课教学设计

第一个问题:“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不讲道理的是谁?

昭示着宁静的存在

第二个问题:“人那么多,好热闹”怎么个热闹?

揭示出喧嚣的来临

第三个问题:祖父吹唢呐,翠翠和黄狗看天上的云,怎样的画面?endprint

聚和着宁静与喧嚣

1.摆渡人的摆渡情,人物刻画真功夫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祖父就说:“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引自节选)

请学生思考:不讲道理的是谁?

【设计意图】不讲道理的是谁?从老人的视角看是卖纸皮的过渡人,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是老船夫。喧嚣不懂得宁静,不懂得老人内心的宁静。

“讲道理”有据,“不讲道理”也有理,那么,怎样才算“讲道理”呢?是不是我们的视野过于狭窄?我们的眼睛只盯着“钱”。那么,是什么弥补了“不讲道理”?

2.翠翠傩送初相遇,一言一语总关情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引自

节选)

请同学们思考:当翠翠遇到傩送之后,为什么翠翠的反应会如此激烈?

【设计意图】茶峒本来是个宁静的小镇,翠翠本来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当她遇到傩送之后,虽然她也总是轻轻地说话,可是言辞明显有些激烈,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人性的含蓄之间的矛盾让翠翠有了难以言说的心事。

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关注翠翠的不好意思,女孩子的羞涩,矜持。忽略了对边城人性质朴的剖析。环境对人性的养成,你看见了吗?

3.激烈含蓄相碰撞,你我再抒钟情歌

(1)在忙忙碌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寻找这田园般的感动。

我们置身在宁静之中,那时的喧嚣并没有迫近,我们就那样奢侈地消费着宁静,我们认识不到这是宁静,因为没有喧嚣去反衬。只有当宁静离开,喧嚣已至,处在这样的裂缝之间过渡的我们才深刻地感受到了宁静的曾经存在。

(2)看天上流云,诉心中情思

到了家边,翠翠跑回家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祖父睡着了,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引自节选)

发挥你的想象,把你的感悟融化在爷爷的唢呐声中,也溶解在天上的云里,并把它写下来。

三、教后反思——矛盾的启示

《边城》是名篇大作,解读的角度也必然多种。我只是以矛盾为视域鸟瞰了一眼边城,看到了一种别样色彩。在解读过程中,我力争用“矛盾”这一抓手拎出一条线,带起一个面。在形成这个想法之初,我理解的矛盾是:人物之间的矛盾性,之后看来是浅显的。后来不断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对于“矛盾是什么?是什么与什么的矛盾?”我理解的轮廓也就越来越清晰了:矛盾是人物与环境的矛盾,矛盾是人物自身的矛盾。以这样的理解回头再看:《边城》中摆渡老人数十年的坚守表露的是人物对感受到的“人与环境”之间矛盾的悲歌般的黏合;翠翠的爱情悲剧实在是人物自身不可逃离的矛盾性。至此,以矛盾为视域基本实现了对全篇的贯通。

翠翠是沈从文笔下“爱”与“美”的化身,也是一个矛盾最集中的“多面体”,她仿佛是因“矛盾”而生,正因为如此,她才值得人们不断去追寻这个人物形象存在的意义吧!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

自相矛盾阅读答案 篇8

【注释】

楚:楚国。陷:刺穿。夫:句首语气助词,表示要发表议论。

1、解释加点的字:

鬻:卖者:……的人誉:称赞,这里指夸耀之:它,指盾

吾:我的莫:不能其:他的或:有人

弗:不应:回答

2、解释全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它。”他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任何东西刺不穿。”有人说:“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不能回答了。

3、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

《矛盾论》阅读心得 篇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进入一个社会结构变动急剧、思想文化冲突增加、社会矛盾相对活跃的时期。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发展到激烈程度的一种极端表现。从近年来的情况看,由社会矛盾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数量增多、涉及面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发生群体

性事件,往往是因为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直接原因主要是企业改制、城市拆迁、农村征地等工作中存在的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以及司法不公、干部腐败等。政策因素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某些地方和单位的个别政策不稳定、不连续、不合理,导致特定群体利益受损。部分群众为了引起重视、尽快解决问题,以极端方式上访请愿,以过激行为制造影响,以违法形式表达诉求,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各种社会矛盾进行合理疏导、科学化解,抓住基本矛盾,达到纲举目张,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科学发展,注重源头预防。要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注重调解、综合调处,贴近基层、源头化解,还要及时化解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方面。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从根本上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把发展作为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根本出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蛋糕”做大,为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把统筹兼顾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力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协调发展,平衡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群体的利益差别。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发展的着力点,重点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环境保护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切实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全经济领域中各种法律、法规,建立起不同利益表达机制和社会矛盾的法律调节机制,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把各种矛盾和冲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通过法制、法规形式建立健全社会道德的养成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要教育和引导人们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依法律己,约束不道德行为,尤其要加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的法规约束。

亲子阅读心得家长心得 篇10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就是和智者对话,读书是心灵的旅行。我们在亲子阅读中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阅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良好的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读书、求索和创造的热情,使孩子们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并不是一日之功,它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做家长的考验,我们应督促孩子每天朗读一篇文章,让孩子有意识的识记文章中好的句子和词语。在读书中遇到问题提出疑问时做家长应尽量正确的回答孩子的疑问,遇到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时要翻阅其它书,一定要正确对待回答孩子疑问,要帮助孩子提高一下思维空间,第一次接触的词语要重复的阅读和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记忆才会更深刻。

《矛盾论》阅读心得 篇11

那一天,我数算你的手指,轻轻把它们亲遍。

那一天,初雪飘落,我把你高高举起,看雪花在你柔软的肌肤上融化。

那一天,我们一起穿过街道,你紧紧抓住我的手。

曾经,你是我的婴孩。

现在,你是我的女童。

这是我读给女儿的诗歌,节选自《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绘本《有一天》,讲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是一本令人动容的亲子读物。女儿出生后,我对阅读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关注。也许因为自己是语文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参差不齐,每每批改作文,总会有一种强烈的欲望,那就是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借用作家龙应台致安德烈的那句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我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

《朗读者》,来得刚刚好!看过此片的人都应该知道,片子前面会放朗读亭在不同城市的录制画面。“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有记者调侃道:很久没有一桩文化事件像召唤神兽一样,把所有本地媒体都集齐了,又看到了久违的“长枪短炮”。

生而为人,容貌不同,成就不同,但感情波动却不分孰优孰劣,再笨拙的一支笔,即使写出内心万一,也足够感动。

很多学生抱怨道,“我文采不行,写不出好的作文来。”试问,什么样的文章才最受关注?我想,唯有那来自心底的,才最能打动人心的,才是好作文。就像小时候我们在班里听同学读作文,一个人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烦恼,快乐,掩饰甚至还有戒备展现出来,所引起的内心波动,才会让我们难以忘却。

当今时代,你有多久没被感动过了?有没有一本书,读过以后,常会觉得自己与读书前相比,仿佛判若两人,有时甚至觉得好像打开了通向新世界的一扇门,自己有了明显的成长,变得强壮、勇敢、高雅。而看完感人的故事后,自己也感同身受,或在内心暗暗期待能尝试一次书中的故事。这种体验,或许可以称之为感动吧。

拜读龙应台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心中有这样一些情愫在荡漾——感受一位做母亲的幸福,这幸福来自于成长的陪伴;赞赏一名教育者的智慧,这智慧源于对教育的尊重。身为人母,陪女儿经历人之初的喜怒哀乐,感受生命的奇妙,让我的生活五彩斑斓;身为老师,与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见证成长的足迹,让我的理想尽情绽放。

同样,我希望我的学生,心甘情愿地坐下来,静静地读一本书,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读书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和终身的习惯,而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我们可能依然平凡,读书让我们拒绝平庸;我们生活的空间可能依然狭小,读书却可以让我们胸怀世界。在读书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读书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读书中提高生活品味;在读书中成长成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读书、做人、做事有机统一起来,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知行统一。让我们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多读书、读好书,读出人生的充实与美丽。让读书在我们的校园蔚然成风,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

阅读教育专著心得 篇12

——浅谈叶圣陶先生《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的著名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对教育工作者颇有裨益的观点。其中,《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着重强调了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他用亲身实践和缜密的思想理论,为我们阐述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少年儿童学习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在《习惯成自然》一文中,他强调养成好的习惯必须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亲自体会实践带来的感受,不断加以修正,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他在文章中提出,“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可见,只有亲身躬行,才能将认知的东西真正掌握,逐渐转化为我们的习惯,进一步成为一种能力。

那么,怎么做才是“成自然”了呢?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只是免勉强强地做一做,就说明我们还不具有那种能力”。由此可见,“自然”是一种程度,一种境界,是分辨我们是否具有某种能力的分界点。简而言之,一个人所养成的好习惯越多,他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我们为了掌握各种能力,不断提升自己,培养良好习惯,并达到自然的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是一项终生的事业,也因此成为教育的目的所在。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是提出了个人如何处理好与国家、人民、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准则。很久以来,我们都提出要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荣辱观的提出,可以使原有的教育更加深化和具体,更有时代性。在荣辱观强调的思想中,有一点是关于习惯养成的,即“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与叶圣陶先生强调的观点不谋而合。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

毋庸置疑,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6岁前的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而当孩子进入校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尽到应有的责任呢? 首先,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培养孩子的纪律性。

其次,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要持之以恒。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要求孩子坚守,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孩子定能养成好习惯。

再者,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要求一致。这一点就要求老师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的结合。

最后,要强调的是教师的榜样作用。学生倾向于模仿师长,所以,老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

上一篇:多彩的树叶小班下一篇:战国策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