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程标准》初中读后感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新课程标准》初中读后感(通用16篇)

《英语新课程标准》初中读后感 篇1

・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新型英语课堂・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课程论文_现代教育技术让语文课更高效・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科学实践教学・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现代教育技术

・ 成长记录袋在“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论”教学评・ 数学教学评价的及时性与过程性・ 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师资能力分析・ 教育论文_论发展性主体课堂教学评价・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教学评价

・ 和谐愉快教学氛围在小学英语新课改中的探・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育论文发表_浅议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的・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新课改

摘要: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跟不上课改的步伐,为了使数学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求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领会新课改的精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把机会留给学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论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要想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只有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采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语言规律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因材施教,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能再搞新的“一刀切”,教学要求的高低应由学生的实际来决定,应体现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学习要求,有的只要求学生去感受、体验;有的需要组织学生去观察、动手实践和操作,达到识别和鉴别的目的;有的则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过程;也有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不要回到“教师主宰一切”的老路上去,我们还要用发展的观点把握教学要求,在教材的基础上,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提问时要特别关注,估计它们能够答对的问题,应该尽可能把机会留给这些学生,这样他们才会有成功感,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应该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应该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公开课上应该不怕学生出错误,因为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处理得好,会使整节课锦上添花。

新课标明确指出,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是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以往的评价,往往以选拔人才或评优为主要目的,在评价时常常是鼓励了一方而打击了另一方,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可以这么说,激励是教学评价的精髓。评价应是无形的激励。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以及自主行为的调控力。所以,教师要有一种伯乐的眼光、宰相的胸怀,要用亲切的口吻评价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用趣味的语言点拨学生……教师应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失误、不足,应持宽容态度,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轻松的环境、不衰的兴趣、积极的动因。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因,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三角形的相似可以用SAS来证明,平行四边形是否也可以用SAS来证明相似呢?”虽然有的教师认为这样的问题很可笑,但我认为这是认知过程中自发的顺应和迁移现象,更是学习中勇于探索的大胆猜测。对学生的这种想法,我是这样评价:“你能做出这样的大胆猜测,这是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表现!现在就让我们先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情境是为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而创设的,任何与学习无关的情境都是不必要的,否则只会干扰正常的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遵循:自然,贴切,有助于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展开和学习潜能的开发。另外,教师还要学会适时地抓住教学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教学情境的再创造。我们在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同时,一定要防止出现新的套套,即反掉了老传统,形成了新传统。现在的新课程强调多样化,那么教学方法也要提倡多样化。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让学生反思哪种方法更好。所以,我们在在课堂教学评价时,不要落入没有实施“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没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就不是好课的新套套。

新教材编写体现了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和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互动教学。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设想可以当场评价,便于应用反馈原理。从心理学角度讲,反馈原理运用得好,通过师生对话,通过知识反馈和情感反馈,使学生明确所学学科的意义,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任何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以他对所研究的领域有了高度的兴趣为前提的,任何一个优秀教师和优等学生,都是以他对所教、所学课程有高度兴趣为基础的。赏识就是一种典型的正面的信息反馈和情感反馈,它可使学生的心理活动达到最积极的水平。“积极水平”表明大脑中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无关的部分高度抑制,神经纤维通道的有关部分保持高度畅通,因而“神经噪音”大大降低,信息在神经纤维通道内的传输达到最佳状态。这只有在极大兴趣、专心致志下才可能达到。新教材的编排就容易应用这种赏识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初中读后感 篇2

关键词: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校本课程

一、背景与现状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中指出,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 但是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需求。校本课程是近几年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 是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它的开展, 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真正满足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 我校研究并制定了符合本校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本课程是以英语知识为载体, 以学生为主体, 目的是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展将给英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并在英语教学改革中, 为学生创建一个五彩缤纷的英语学习平台。

二、目标与意义

本校开发的英语校本课程为选修类课程。它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为指导, 是我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 也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其特点是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兴趣性的。它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 强调课程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准绳, 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从而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我校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 生源大多为外来务工子女, 英语基础薄弱甚至零基础, 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的自主权, 使学校校本课程更切合当地和学生的实情。这套教材的编写, 使全体英语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提高了我校英语教师整体的水平,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具体实施

1.课程内容。本课程共设置了20个课时, 学习主体为本校七、八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小, 好动、爱表现, 但英语知识积累较少, 所以本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出发点, 选择了一些英语游戏、歌曲及影视等材料。

2.教学方式。

(1) 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根据课题对学生进行分组, 3-4个学生为一组, 负责一个课题。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 或制作道具等, 系统梳理知识。然后课堂上该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资料, 进行汇报,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创新的过程是校本课程独特的教学模式。 (2) 组织英语角或文化沙龙。遇到诸如节日的话题时, 可以将课堂改为英语角或文化沙龙, 让学生在过节中学习、体验西方文化。 (3) 制作小报和墙报。学生可以定期在有关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前后, 编出一期相关的内容来配合教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又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3.评价方式。校本课程不设终结性的考核制度, 而以形成性评价 (星级) 为主。旨在通过评价,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学时星级:出勤情况, 占综合评定的20%。未出勤次扣一个星级。 (2) 课业星级:课堂参与情况。占综合评定的40%。过程性评价。 (3) 成绩星级:心得体会等材料, 占综合评定的40%。

根据以上规则教师进行综合评定。

四、实施的效果

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在全体英语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 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 本校的英语校本课程得到了顺利的实施,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一个个英语文化场景的再现, 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学习西方文化, 有效地配合了英语课堂教学。 (2)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本课程实施以后, 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英语思维得到了锤炼, 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潜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掘。 (3)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主动性的增强, 省去了教师在学习态度方面的教育时间;学生能动性的提高, 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节省出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可以用于对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拓展, 形成良性循环。

五、总结和反思

本校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 得到了顺利的实施,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也有些美中不足。首先, 对课题的理论研究缺少专家引领, 分析思考缺乏一定深度。其次, 本课程属于选修课程, 缺乏普及性。一周一个课时的设置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在课程性质和时间的设定方面还需进一步斟酌。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时期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随着这一课题的不断推进, 我们会不断地积累经验体会, 这些经验体会也会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方向, 使得我们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趋于成熟, 最终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英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英语新课程标准》初中读后感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英语 游戏教学

一、引言

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由于其本身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和难题。因此,新课程标准下,当前初中英语“游戏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改变以往初中英语课程过分死板单一的讲解和忽视对学生实际英语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初中英语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和交流的英语教学途径,发展初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意识以及自主英语学习能力。

二、初中英语“游戏教学”的内涵和现状

长期以来,人类学家就认为游戏是人类成长自然过程的必备条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甚至指出,青少年在游戏中可以暂时抛开现实,扮演与现实中不同的角色而获得身心的愉悦。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变得日益重要。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英语课堂教学刻板、英语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初中英语教师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是当前重要的实践和理论问题。目前,在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下,“游戏教学”已经开始运用到部分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上,营造出了轻松合作的良好气氛。一般来说,初中英语教学游戏是以辅助英语教学为目的,用英语进行交际,在英语课堂或课外活动中广泛运用的游戏。在英语课堂中引入游戏教学能够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教学转化为初中学生乐意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学生轻轻松松学好英语。

三、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游戏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1.做好初中英语“游戏教学”的设计与组织

初中英语“游戏教学”的设计与组织是游戏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了带动全班参与英语游戏教学的热情,英语教师可以多采取小组竞赛型的游戏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竞赛,既可以是组与组之间辩论式的竞赛活动,也可以是限定内容和形式的每个人必须参加的竞赛活动。这样,英语游戏教学就可以使英语课堂气氛充满着适度紧张感,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其中,英语游戏小组的划分极为重要,成功的小组划分有利于成员间的合作促进和英语游戏活动的高效开展。在小组的划分上,教师应注意阶段性和稳定性原则。在保证组内成员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逐步扩大小组规模和调整组员结构,使学生通过群组内成员的相互配合与分工合作达成英语教学效果。此外,英语教师还需要创设英语学习情景。初中英语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英语游戏教具和道具,争取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达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

2.采取丰富多彩的英语单词训练游戏形式

英语单词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单词,英语单词训练游戏是一个捷径。在实践中,多种英语单词训练游戏形式都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看图写单词游戏的开展中,英语教师事先把要复习的英语单词画在小黑板上,然后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单词竞赛开始后,英语教师就将小黑板挂起来,让学生看1~2分钟,然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看到的单词写出来,写得最多、最正确的组即获胜。

3.加强用英语游戏活动锻炼学生英语口语

“哑巴英语”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因此,“游戏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上。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喜欢唱歌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与教材能有机结合的经典英语歌曲,让学生在愉快的学唱歌的同时学习语言知识。此外,课堂英语话剧表演也是锻炼学生英语交际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特点,让文学功底深的同学执笔当“英语编剧”,让善于表演的学生做“英语导演”,许多初中英语课程中如“The necklace”等课文都可以让学生来排练英语短剧表演。在课堂英语话剧表演排练过程中,教师作为“导演”要在一些动作和表情上做示范,并在英语语音、语调、语句运用和发音连贯等方面做示范。最后,教师还可以采取“英语谜语”的游戏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4.明确教师在英语游戏教学中的角色和任务

“游戏教学”可以保证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可以创设自然的英语语言运用情景,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语言学习方式。但是,英语游戏教学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英语教师需要始终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个体差异,把英语游戏教学活动看作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从而设计出学生易于参与的,乐于接受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教师在课堂使用英语游戏之前,应该先设置好英语游戏的规则,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准备游戏,只有让游戏适合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然后,教师要确定好英语游戏使用的时间和环节。游戏是针对英语课程而备,而并非漫无目的的让学生玩。最后,教师要明白,随着初中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对英语知识的逐步积累,单一的游戏可能无法再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需要针对不同年级设计和学生年龄和生活贴近的游戏活动。例如,初一的学生尚无太多英语的语言基础,游戏只是将他们引入英语学习的方法,而对于初三的高年级学生,带有游戏和竞赛性质的任务型课堂游戏则是英语教师的较好选择。

四、总结

“教无定法,学海无涯”。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都要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注意初中英语游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英语游戏教学贯穿于日常初中英语教学之中,使每个学生学习英语不感到枯燥和乏味,让每个学生都掌握科学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为初中学生具备独立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终身英语学习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骆伯巍.教学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张莺,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肖德惠.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科教文汇,2008,(9).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4

枣强第五中学 李云

通过学习和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要上好新教材,我们教师非下苦工夫不可。为了适应英语新课程改革需要,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

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级的要求,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英语教学的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此英语教师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我们应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3、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5、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五、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语音教学 篇5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语音教学

听说读写是现行英语教材的教学手段,也是新课程所要求达到四会的目标--培养出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一批新人.语音是英语入门的钥匙,也是练好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功的基础.因此语音教学关系到英语教学的成败,而如何做好语音教学就摆在初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本文分析了现行初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作 者:郑婉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3.41 关键词:新课程   语音教学   问题   对策  

《英语新课程标准》初中读后感 篇6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读后感

01月17日 对新课程理念的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 课堂是教育的“终端”,新课程理念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体现于课堂教学,那么,新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成功。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在此。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如果说专家们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是一种创新,那么千百万中小学教师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让新课程理论走进课堂,走进教育的“终端”,同样是一种创新,而且更艰巨、更伟大。在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我们的理论辅导不仅要说清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讲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上。要让教师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理论,在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 由何安平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正是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动的转化上。本书写作的目的是帮助在岗的和即将上岗的中学英语教师和教研员理解和实施新英语课程标准。通过阐述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六项改革要点的主要理念以及对一系列实施案例的分析,使学员明确需要改变哪些陈旧的观念,提倡哪些新的教学方法,利用什么现代教育技术,从哪里获得教学资源以及用什么方式来评价教学等等。 书中各专题首先简述提要,然后以完成系列任务的形式探讨其中的主要观点及理论依据,并分析或述评国内外相关的案例,最后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用丰富的案例来表露课程改革价值观、课程与教学关系、教与学方式变革等方面所蕴含的一些理念。这种案例教学的探讨,对学习该书的教师有两个“好处”:其一,能从课例中较为具体地看到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化;其二,对教学行动有着策略上的启发。 本书在理念的阐述上不是用理论去阐述理论,用概念去解释概念,而是用事实来阐述理念,用教师们最熟悉不过的案例来阐述理念,因而通俗易懂。每个部分中的案例,是本书比较重要、比较耐读的部分。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一书不仅为我们揭示了新的理念,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把这些理念转化为实践的行动策略。

《英语新课程标准》初中读后感 篇7

1. 英语新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新课堂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其基本内涵是: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 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 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 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正如学生所追求的“我们多么渴望, 课堂像浩瀚的大海, 任凭我们跳跃”。

2. 英语新课堂是学生发展的“游乐场”。

新课堂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精神世界既是理性的, 更是感性的。新课堂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气氛, 努力寻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愉快因素, 大力张扬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感体验。新课堂是形象生动的、具体可感的。

3. 英语新课堂是师生之间对话的“聊天室”。

新课堂要求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生对话论”。 (1) 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这种互动不是你问我答, 也不是你说我做, 而是有机的、自然的, 更是融洽的。 (2) 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全方位的。这种对话不只是知识、能力上的对话和日常交际上的对话, 也不只是情绪、情感上的对话, 而是整个心灵上的对话。 (3) 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充满情趣的。这种对话不是说教式的, 也不是认知式的, 而是富于情感和趣味式的。“教育无痕”, “教学无痕”, 对话应该是坦诚自然的。

4. 英语新课堂是教材创新和开发的“加工厂”。

新课堂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新理念, 对教材要进行二次“加工”。教材“加工”的基本思路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和开发教材。

二、英语“新课堂”的构建思路

1. 英语课堂新环境:良好的学习气氛。

影响课堂环境的两个基本因素是物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在基本保证课堂教学物理条件的基础上, 要关注和突出良好学习气氛的创设和维持。

2. 英语课堂新角色:师生互动。

现代教学流派主张“学生中心论”:一切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新课堂要求从“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走向“师生互动”, 积极倡导“互动式教学”:师生情感上的互动、师生知识上的互动、师生方法上的互动、师生能力上的互动。

3. 英语课堂新评价:为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服务。

英语新课堂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关注对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教学的进一步改进。在当前条件下, 展示式评价、档案袋评价、活动性评价、多元化评价都是要积极倡导的。

《英语新课程标准》初中读后感 篇8

一、导入灵活

在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众多因素中,课堂导入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长期以来,对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一直是我研究的课题。多年来,除了用复习导入外,我还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

1.直观导入法:用图片、简笔画、投影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创设情境,进行导入。我制作了很多学生感兴趣的明星的幻灯片来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果很好。

2.多媒体导入法:无论是精美的图画、美妙的音乐,还是精彩的电影片段,都可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构思新颖的导入形式。我在教现在进行时的时候,课前先找到下雪、下雨、晴天、刮大风等的画面,配上音乐,做成课件。上课时先给学生播放,使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画中风、雨、阳光等自然现象与绿树、湖泊等景观融合,加上逼真的配音,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课件联系了实际,活化了内容,使学生能轻松自如地学习新知识。

3.歌曲导入法:组织学生学唱歌曲,由此导入新课。唱歌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形式求活泼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态会使人产生厌倦,若让厌倦感无止境地蔓延发展,即使最优秀的人也会变得平庸。学生如发生厌倦感,那他上课时就会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为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我不断采取新的教学手段。经常采用各种手势和动作,边讲边做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手势提示下,完成动作,学习语言,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三、探索有活力

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活动学生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那才是学生的有效参与。而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以“I can’t stand the environment”为例。要理解这篇课文,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已有的关于“环境”的图式。在学生罗列出自己的生活习惯,并让学生互相传阅交流,请他们判断哪些是好的或哪些不足取。并以debate的形式进一步加以阐述、辩论。在经过充分的积极思维之后,再让他们阅读该课文。这时候他们便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并能很好地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句型操练中,我们要努力融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于一炉,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如训练造句能力,教师先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学生根据各自的志愿作出不同的回答:“I am going to be a teacher/a worker/an officer/a cleaner, etc.”还可继续问:“Why?”通过训练,学生不但可以巩固已学词语,而且能学会根据语境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再如,运用投影,创设问路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静景变为动景,将书本语言变为交际语言。在课堂上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归纳有关问路的说法,用投影片展示相关的句型。再进行一系列操练,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活动。当生活中这些熟悉的画面再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学生自然会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他们会揣摸不同身份人物的心理,模拟出各种不同的语言、动作、神态。这种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训练,可以使新旧知识融汇贯通,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书本知识交际化,课堂活动生活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四、留有激情,留着悬念

在当今信息时代,光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光靠课堂上老师的灌输也是远远不行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当代高科技赋予的各种快捷的信息服务,自我充实,把课本知识及外界的现实世界相联系。我经常让学生搜集和参与与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和课外活动,把课文和现实社会中许多有趣的东西联系起来,这样一来我和学生都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全体学生参与的这种课后教学活动不仅可使学生在活动和运用中学会英语,更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自信心。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 篇9

一.填空:

1.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物理学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和 和生----------、---------、-----------以及----------、-----------的培养。还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学习-------------------,提高--------------------的能力。还应关注------------------,加强关注,培养学生 和正确的--------------。

2.物理学是研究----------、------------和--------------的自然科学。

3.物理学由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

4.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经历,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学生的-----------------、促进学生的----------------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5.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 6.《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由------------和--------------组成。科学内容含有三个主题:。在课程实施建议部分,分别为教师、教材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提供了---------------、------------------、--------------------以及------------------------。

二.简答

1、课程基本理念有哪些?

2.物理课程的基本目标有哪几个方面?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篇10

2012-10-11 09:27:39

| 优秀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一、新课标提倡的学习过程中的几个选择

新课标认为,如果过分强调计算、推理和证明,那么数学学习容易陷入枯燥之中,不符合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学了那么多的数学,结果除了考试,不知数学有什么用,一些生活中的基本问题都解决不了。因此,新课标要“强化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学生的实践经验”之间的相关性,要从情景中来,从直观、实验与应用入手,通过思考、归纳出发,找到问题,再过渡到计算与证明,数学内容不宜过早“形式化”。新课标也预计到,这样导致的结果使进入数学的主题慢,但最后留下的是学生真的理解的、能用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感觉这可能主要是从义务教育的角度来说的,另外,我校学生本身的状况也要求我们做一些具体调整。

1、选择:设置实际背景的“情景”,还是设置相关的数学问题的“情景”人教版新课标课本上几乎每个知识点的引出都有一个或多个实际问题的背景,有一些“模式化”。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一些选择。在有些知识点,结合实例很合适。比如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用蜗牛爬行的例子(用正负时间来表示“时间在此刻之前、之后”,用正负速度来表示“爬行方向”,用乘积的正负来表示“最后蜗牛在此地的前方、后方”),这

样可以使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充分理解。又比如,统计和概率部分,大量的实例便于学生从中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和概率统计的思想。另外,有很多实例还能引起学生的探求其中数学实质的兴趣。有些知识点,从实例引出不合适。比如分式、二次根式的概念和运算等,课本上都举出了很多实例,先根据实例列代数式,再分析讲解,或者用实例列出一个算式从而引入一种新的运算。我们认为,这种例子对数学内容本身的理解作用不明显(主要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相反地,过多的实例可能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有些实例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或者难度较大),结果反而冲淡了主题。另外,数学本身具有简洁、明确、具有强烈的规律性等特点,比如,很多时候运算中式子形式的变化、几何图形的复杂的变化中,都蕴含着简单的关系或特征;还有一些靠直觉会很容易出现错误但靠逻辑推理能简洁地得到正确结论的问题,等等,这些本身就很吸引人。因此,我们也重视向学生展示这样的“纯数学”的情景,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总的来说,我们创设的情景应尽量满足:(1)有意义:或有实际意义,或对学习、理解、掌握、应用前后数学知识有很好的作用;(2)有趣味、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投入进来;(3)容易理解:问题本身是简明的,问题情景是学生熟悉的;(4)时机上适当、难度适中。

2、选择:“动手”,还是“动脑”。人教版的新课标教材中,尤其是几何部分,很多结论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讨论、总结”出来的。对此我们有两点认识:

(1)还是应该根据学生水平和实际问题的难度来处理。如果学生的兴趣不足,或者问题比较困难,动手可以提高兴趣,增进直观性,便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三视图、平面镶嵌的规律、勾股定理的某些证法、图形的运动变换等等,可以通过实验而从中得到启发。但是,在学生程度比较好,或者问题本身难度不大的时候,比如上面这个问题,根据前面所掌握的知识,学生一般能比较容易地得出结论并理论证明,如果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反而费时费力,而且学生还觉得幼稚、无聊,没有挑战性。

(2)数学实验,不见得就是“动手操作”和“活动”,对“纯数学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实验”。比如,通过研究问题的特例来得到一般规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数学实验;另外,像《几何画板》、《Z+Z》等软件,以及图形计算器,就是很好的数学实验平台,我们用这些工具来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研究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规律,有些是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有些是先通过实验现象猜测问题的结论,然后再从理论上证明。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动手”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核心是“动脑”,学习数学,应该尽量上升到理论,也就是数学的本质。当然,有些问题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只是“体验和感受”,学生一下子达不到理论的高度,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3、选择:“自主学习”,还是“教师讲授”。新课标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提法我们非常赞成,但是我们理解为:并不是要把“学生自主学习”凌驾于“教师讲授”

之上,或者反过来。(1)“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能代替“教师的讲授”。因为学习要充分利用前人和别人的经验。学生个人的实践和理论经验还不能够支撑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他们的“直接经验”和来自教师的“间接经验”都不可少(教师的“间接经验”很多也是传承自前人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2)“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过程应该由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的,也应该是有教师参与的。新课标刚实行的时候,我们看过一些公开课,感觉是“形式大于内容”,挺花哨的,好像都是学生在演在说在做,主动性也挺高,但是由于学生还小,不一定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一节课下来实在没有捣腾出太多的实质内容来,老师也不敢干预多了,结果课堂效率很低。所以我们觉得,老师不只是要激发积极性和提供活动的机会,而是要对教学内容中的数学实质、思想方法进行研究和思考,通过各种形式和步骤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鼓励学生学会合作交流。(3)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教师讲授”,都要形成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环境和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本来对数学内容不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尽可能地投入到学习中。

4、选择:“重过程”,还是“重结果”。新课标将“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两部分,并且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过去可能太过于重视“结果”,也就是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采用的方法是“训练”,导致学生不爱学,学完了只会考不会用。但是,前面提到过,新课标刚刚实行的时候,出现过另一种极端,就是:课堂上,必要的训练与巩固等教学环节,被视为过于传统保守、缺乏改革创新而淡化、削弱了,造成了过于热热闹闹,忽视扎扎实实,使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不好。这个当然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所以,我们认为,“过程”和“结果”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具体而言:

(1)鉴于一直以来的考试选拔制度,实在是让我们没法不“重结果”。首先,要让学生能顺利的升入高中;然后,还要让学生能顺利继续高中的数学学习。所以,无论怎么课改,我们都必须让学生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

(2)“结果”本身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们让学生掌握的课本知识,也就是很多学生在离开学校参加工作后会忘得干干净净得东西(没忘的可能就是正有理数得四则运算了);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没有忘掉或者没法忘掉的东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有助于扎扎实实的掌握具体的知识,扎扎实实的基础有助于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急需学习提高的就是:如何通过设计实施科学有效的“学习过程”,来让学生达到包括这两层含义的好的“结果”。

二、关于数学的应用新课标认为,学生的应用意识不够,创造能力较弱,学生不太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因而就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大强化了“应用”,除了前面我说到的总是从实际生活背景中提出问题外,还强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把原有的“应用题”的范畴向“数学建模”的方向做了很多扩充。

这是个很好的转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现在采用的办法是:

1、仍然重视“传统应用题”,比如象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配套问题、增长率问题,等等。目的是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高度“模式化”的应用题,使学生对实际问题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达到很熟悉的程度。我们认为,这些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生活常识。

2、注重培养应用意识,指导问题解决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适当增加各种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重视给学生提出更多的“不是那么模式化”的应用问题(如:有生活气息、信息量大的、不能考简单模仿例题或利用公式解决、开放性的等等),引导培养学生获取有用信息;通过表格、图象等方法整理信息;对情况进行分类,通过分析特殊情况来获得一般规律;利用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工具来表示相关的数据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工具解决它,等等。当然,这些问题还不到“数学建模”的程度,但是建模的意识已经有了。

《英语新课程标准》初中读后感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策略

词汇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难点。New standard教材的课文难度大,生词量大,这对传统的词汇教学提出了挑战。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教师应该更加清楚地了解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词汇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掌握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课堂的模式大多以“满堂灌”为主,教师完成了整个课堂,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知识和教师总结下来的规律。这样的教学模式缺少学生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英语词汇教学的模式缺乏科学性

目前,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模式为词汇表录音的播放、翻译、词义具体讲解、词汇听写练习四个步骤,教师只是单纯地教学生识读单词,没有音标教学和拼读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词汇,但是不够科学,会导致学生机械性的记忆词汇,更加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3.英语词汇教学过程缺少语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而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学习环境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生只有在课堂学习时才能够感受到语言环境,生活中缺少英语运用的环境,使得学生课上掌握的知识无法进行实践应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淡忘学过的词汇,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标下英语词汇教学改进策略

1.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传统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主体性,而在新课程标准下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将课堂时间更好地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更具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对“ Language in use”这一单元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主要的词汇有“geography、physical、present、absent、 speech、 safely、drug、 society……”教师在授课时首先应该对这些词汇的意思、音标进行讲解,带领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之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相互的词汇朗读和拼写检查,一个学生说出单词的汉语意思,另一个学生读出这个单词并进行拼写,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词汇的掌握能力,同时可以相互比较,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提高。

2.采用科学性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新课标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让课堂教学手段变得更为丰富,让学生对词汇教学充满兴趣,给学生学习新鲜感,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达到让学生掌握英语教学词汇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解“This year we are training more carefully”这一单元时就可以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这一单元的重点词汇有“beat、careless、coach、against、practice……”教师可以运用分类和联想等方法讲解单词,根据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照片、视频、语音等方式进行新词汇的展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实施英语词汇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避免教学的枯燥和单调。

3.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新课程标准下实施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语言环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学生掌握高效的词汇学习方法。吕叔湘先生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要有效地掌握词汇,就应该将词汇和句子、语篇结合起来。比如,学完一个对话或文章后,听写根据对话、课文改写的材料;复述或编对话,复述课文或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这样的练习,不仅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环境,而且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对“Animals in danger”这一单元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这一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有“research 、southwest、reason、situation、symbol、mainly...”教師在讲解这些词汇前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词汇对话,之后让学生进行pairwork,学生在pairwork中充分地理解词汇意义和用法,进而提高学生词汇的掌握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要有效地实施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教师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现行教学模式和理念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和采取各种教学方式,灵活熟练地运用各种掌握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完善授课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打好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让其具有更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其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宋仲元.解析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J].英语教师,2012(12):426-427.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篇12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 学生预先的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将要学习的新内容, 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而且可以回顾与新内容相关的已学过的旧知识。所以说预习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培养自学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学生预习这一教学环节, 教师首先会提出预习要求及内容, 学生预习得好坏, 直接影响着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上一节新课, 绝大部分学生完全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预习。预习得好的学生, 他不只是肤浅的翻翻看看, 而是做预习笔记, 提出重难点, 上课时就会对老师的讲解心领神会, 并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的问题。没能很好预习的学生, 又是另一番状况, 他们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 对重难点心中无数, 也就不容易回答老师的提问。因此, 教师就要随时注意学生的预习反馈, 对好好预习的学生给予肯定与表扬;反之, 就要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并耐心指导他们, 使之获得通过预习而取得的学习成就感。同时,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预习课文时, 要求学生在预习单词的基础上通读课文, 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课文大意, 为深层理解做准备。其次, 通读课文后, 再细读课文。有些知识点是可以运用已学知识或借助辞典、参考书等工具书加以解决的。不能明白的问题作好记号, 留到课堂上解决。

二、注重课堂教学中, 学生信息的反馈

课堂信息反馈是教学信息反馈中重要的一环, 教师对课堂信息反馈的敏锐度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很多教师都有这种体会, 上同一内容的课, 常常是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格外轻松, 觉得胸有成竹, 许多知识点是信手拈来, 从容不迫, 学生听得有滋有味, 教学效果良好。这就是因为教师已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 已下意识地开始了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例如:有一次在讲解look for和find, listen to与hear两组词的区别时, 正巧有一学生因丢了自行车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我马上把事先准备好的有关资料作了临时调整我对学生说了这样几句话:I’m sorry to hear a piece of bad news.Linlin lost his bike yesterday. He had looked for it every where, but he couldn’t find it . And now he is listening to me . But hemay not hear me clearly because he is very upset.学生在很真实的氛围中很快便掌握了。所以, 在课堂上, 老师要特别注意“察言观色”, 及时捕捉学生的反映。

三、根据所学内容布置好学生作业

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 一方面, 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另一方面, 每个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掌握程度, 都会在作业中直接反映出来。所以, 教师通过作业批改可以看到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和不足, 从而及时完善教学,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及时了解作业的结果, 看到自己的得失, 明确努力方向。因此, 在作业的批改中, 对于难度较大、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 教师的批语应多加鼓励, 并且在讲解时要具体详细, 对课堂教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难度较小, 作业中一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批语应该严肃恳切, 并指导学生及时纠正。同时, 教师可利用批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征求对课堂教学的意见, 使自己对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更加科学合理, 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 提出新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在中下等水平的学生作业里用批语征求意见:Do you think thisunit is difficult for you?和Why?坚持这样做一段时间后, 学生会主动向教师反映上一个单元中还没有弄清的教学内容和在新课文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四、根据考试结果调整教学方法

考试, 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批改试卷得到考试信息反馈。在试卷反馈中, 总结教学经验及不足之处, 从而找出学生考试成绩好坏的原因, 对症下药,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补救。

五、注重课内外学习的结合

课后与学生轻松而随和的交谈, 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的又一途径。这样, 教师会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当你了解到学生觉得这节课特别有趣, 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 那么, 这节课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便可以说已基本达到了协调一致, 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好。另外让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训练, 与课堂上课相比, 英语课外活动有气氛宽松的优势,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无拘无束。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还能够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更具体、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并及时解答, 从而使课外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篇13

在学生自己做实验时,应要求他们弄清实验原理、目的,理清实验步骤,严格按实验规则操作,但不是对知识的复制,更应该创造性的解决实验问题,得出实验结果。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事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规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应该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强创造意识、创新能力。

课标规定的“必学”知识是物理学最核心、最基础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是物理学本身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狠抓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不厌其烦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课标对“必学”知识提出的教学要求是用国家教育部对我们教学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这是在教学中所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当然,我们在完成“必学”知识教学后,还可根据需要完成“选学”知识教学,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动手做“小实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同时,我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学生情况高于课标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既可在规定的内容的知识广度上做文章,也可以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

新教材对物理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我认为为适应新教材的需要,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素质:

①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

②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整体把握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

③掌握教学艺术水平。因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开拓自身的视野,对教学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课本中不仅有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渗透了大量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从通电在导线下小磁针的偏转现象发现了电流的磁场等。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慎密的推理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是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法,虚拟假定法等。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新观念,新思维,然后归纳总结,从中筛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篇14

课程改革以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为出发点,以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学生品德形成规律,依据学生不断面临的学习适应、青春期过渡、学习分化、升学与就业选择、未来规划、承担社会责任,有机地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教育内容,不再是分块地割裂地来学。

在教材的整合处理上,新课程从学科、课程标准、学生生活三个角度,根据学生现实成长历程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学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安排教材内容。

1、它突出地表现出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伴随成长所带来的问题这一特点。不同时代不同家庭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他们在这一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正确引导。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2,它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积累,在教师的引导与自我实践自我感悟中,使学生得出正确的但不是唯一的观点,激发了学生勇于思考,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这样,学生易于把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点明显地不同于以往的说教式,因此也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3,它给学生以很大的活动与思考的空间。每一单元均设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体验、视野拓展性的资源链接、富有启迪性的名人名言。

我有几点体会:

1、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新课标,更新教学理念。

课改目标好,但最终要由每位教师实际去落实。由于本次课改幅度很大,无论是在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标准方面都不同于以往,所以首要问题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搞清它新在何处,改在何处,主要不同在哪里。

2,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注重关注学生状态,教师要学会倾听、接纳,学会点拨与必要的引导。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中教师要学会真诚与微笑,要善于使用鼓励性语言与形体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热情。

3、新教材给了广大教师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教材只是一个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不必再以教材为核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去更好地寻找资料,采取多样的方法与途径组织教学,增加课堂活动空间,同时给学生以施展自己才能、说自己想说、问自己想问的问题,从教师从同学那里得到启示帮助,增加了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学会怎样与人沟通与合作。

4、新课程下的课堂,不再仅是教师在唱主角,更突出地体现出师生互动,心理交流与对话。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即是师生关系亦是朋友。

5、课程标准的改革使教师能够用较为科学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看待学生。课改后的评价原则有一点谈到,“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课改前,由于面临及格率和优秀率的压力,教师主观上也知道应发展客观地来评价学生,但在这两率的压力下,不自觉地就把成绩放在了第一位,忽略了其他评价标准,往往重知识的传授轻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与培养。把学生用统一的尺子去量,在情感上、在语言上、在期望值上就有了明显的差别,这种状态于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压抑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6、新课程使学生的心扉慢慢向你敞开,把你当作自己的朋友。有些话和问题愿意和你说,愿意听听你的意见,主动寻求你的帮助。

《英语新课程标准》初中读后感 篇15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对于初中英语课程来说, 教师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并且, 也对培养学生英语的基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中, 普遍都以教师为主, 通常采取的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会使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所以, 在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下, 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模式, 逐渐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发展, 从而促进学生对初中英语课程的学习。

一、初中英语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含义

初中的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属于最基础的教育, 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并且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从而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另外, 也能使学生自身的价值得到实现, 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还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人本教育的原则基本一致, 不仅要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还要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的所有教学工作, 一定要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展开, 不仅要尊重学生的思想, 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而促进学生对初中英语的学习, 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1.坚持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教学形式。对于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来说, 一定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 从而掌握自己的学习方向和速度, 这样, 会大大增加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所谓的教师引导教学形式, 就是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时, 要准确的给自己定位, 要在教学中充当引导者、指引者的角色, 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教师决定。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制定英语学习的计划,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进行初中英语的学习;而学生主导的意思就是,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 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 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 争取独自完成学习任务, 从而使自身的英语能力增强。并且, 在学习过程中, 一定要及时的和教师沟通, 遇到自己解决不了问题, 要主动请教教师或者是询问同学, 逐渐提高自身英语能力。通过调查, 这种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 并且也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可。

2.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初中生来说, 他们正处在心理和心智逐渐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时期。所以, 在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初中英语教学时,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有充分的认识, 并且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另外, 教师要积极的发挥引导作用,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再者, 通过对他们个体差异的尊重, 能够给他们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他们能够更加努力的进行英语课程的学习, 这样, 不仅能够使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还能使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

3.建立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评价形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通常都是用学生考试的成绩以及升学比率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这种形势下, 教师一般都以通过考试和升学作为教学目的, 因此, 也就利用统一考试的形式来衡量学生是否有前途。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 改变了原本的的教学目的以及评价学生的标准, 更多的重视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所以,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发掘新的评价形式, 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将教师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自评结合起来, 另外, 也可以将知识性测评与智能型测评、总结性测评与过程性测评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比较系统的评价形式, 总体来说, 可以分为两种评价形式, 包括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十分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 从而给出正确的、带有鼓励性的评价, 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 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

三、结束语

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是一项比较系统的过程, 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并且,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 教师还要逐渐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起到引导作用, 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英语课程的学习, 并且, 教师还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于特殊问题要特殊解决, 另外, 还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更好的学好初中英语, 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寒.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1:56-57.

[2]郭辉兵.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01:89-90.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篇16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当前的课程改革重点是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是有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教师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学习英语不能死记硬背,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创新。作为初中学生学习英语,预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上英语新课之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手段,预习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可以根据当前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运用起来学习教材课中的部分新知识,对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做好统计和标注,整理后好带入课堂中,认真听教师讲解。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讲,尤其对课前预习所遇到的问题专注地听,这样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听课效果,发挥了预习的重要作用。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

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中了解到这节课成功与否,同时要依据学生学得是否轻松,能否产生浓厚兴趣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很多教师都有这种体会,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在第二个班级上的时候效果会更好,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原因就在于教师根据前一个教学班级的信息反馈,对下一个班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作出了调整。例如,在教学look for 与find, listen to 与hear两组词的区别时,正巧我班有一学生因丢了钱包而上课走神,这时我把备课时准备的材料作了调整,举了下面这个例子。I heard a piece of bad news that mede me unhappy, Xiaoming lost a book which named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Parts yesterday afternoon. He looked for it at home and school this morning, but he couldnt find it. So he is listening to me. But he may not hear me clearly because he is bad moon.结合这样的语境,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察言观色,及时有效地捕捉学生的各种反应,恰到好处地用于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创造英语学习环境

学习英语与学习汉语不同。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作为母语,有着天然的学习环境,在正式书写汉字之前我们也可以轻松地使用汉语来表达一些基本的观点了,根本不需要学习任何的语法就能出口成章。然而学习英语,我们没有以其作为一门语言来说的环境,就要寻找恰当的方法不让学生产生对英语的厌学情绪。学习英语要提高口语水平,就要尽力地创造练习口语的环境,例如参加英语角。要提高听力就得大量听录音带、听英语广播,要提高阅读能力就得大量阅读相关的英语文章。

四、注重课内外学习的结合

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中午休息、课间休息、周末等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谈,获取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情况,当了解到学生对自己某天上的某节课感到兴趣很浓、参与的积极性极高时,那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达成了一致,教学效果自然就很好。另外若条件允许,可以组织一些英语课外活动,比如参加英语角口语活动、英语演讲比赛、快速单词记忆游戏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的课外活动与课堂相比,气氛较好,学生较随意,不再那么拘束,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成为朋友式的合作伙伴,同时在活动中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等,将这些课外反馈的信息有效地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必将使课外活动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英语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习科目,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养成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明玉.注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反馈[J].考试周刊,2008(32).

[2]孙霞.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把握好信息反馈[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10).

上一篇:清洁工最美的身影作文下一篇:2024年海宁市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