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1期末考试题(精选5篇)
(三)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0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不全的得2分,有错项的得0分)
1.关于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适用于任何电场
qB.由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kQ可知,当r→0时,E→无穷大
2rC.由公式BF可知,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若不受磁场力,则说明此处一定无磁场
IL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置于该处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方向
2.甲、乙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的相互作用力是F,如果把它们的电荷量都减小为原来的1,距离增加到原来的22倍,则相互作用力变为()A.8F B.1F
C.1F
D.1F
163.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q1和q2,分别固定在A、B两点,DCE为AB连线的中垂线,现将一个正电荷q由c点沿CD移到无穷远,则在此过程中()A.电势能逐渐减小 B.电势能逐渐增大
C.q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 D.q受到的电场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4.如图所示,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边长为1m的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A、B、C三点电势分别为10V、20V、30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E一定处在同一等势面上 B.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10V/m C.正点电荷从E点移到F点,则电场力做负功 D.电子从F点移到D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20eV
5.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q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此图象的斜率可表示为()A.U B.R C.
U R
D.R6.有一个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0.2V电压的电路中电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4A;若把电动机接
入2.0V电压的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1.0A,此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P出;如果在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电动机的发热功率是P热,则()A.PW 出2W,P热0.5C.PW
出2W,P热8
B.PW,P热8W 出1.5D.PW,P热0.5W 出1.57.如图所示电路图中,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A.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均增大 B. 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均减小
C.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量小于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量 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V2读数变大,V1读数减小
8.有一毫伏表,它的内阻是100,量程为0.2V,现要将它改装成量程为10A的电流表,则毫伏表应()A.并联一个0.02的电阻 C.串联一个50的电阻
B.并联一个0.2的电阻 D.串联一个4900的电阻
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放置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导体棒。在导体棒中通以电流I时,欲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下列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方向正确的是()
si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ILmgsinB.B,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ILtanC.Bmg,方向竖直向下
ILtanD.Bmg,方向竖直向上
ILA.Bmg10.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圆平面(未画出)。一群比荷为q的负离子以相同速率v0(较大),由P点在纸平面内向不同方向射入磁场中发生偏转后,又飞出磁场,m最终打在磁场区域右侧的荧光屏(足够大)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重力)()A.离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一定相等 B.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一定相等
C.由Q点飞出的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D.沿PQ方向射入的离子飞出时偏转角最大
二、填空题(11、12、13题每空2分,14题10分,共26分)
11.一回旋加速器,在外加磁场一定时,可把质子(1H)加速到v,使它获得动能为Ek,则:
①能把粒子(2He)加速到的速度为。②能使粒子获得的动能为。③加速粒子的交流电压频率与加速质子的交流电压频率之比为。41
12.如图所示,A和B两平行金属板相距10mm,M点距A板及N点距B板均为2mm,则板间场强为 N/C,A板电势为 V,N点电势为 V。13.电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e,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
面向外,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区域。当它从磁场区域射出时,速度方向偏转了30°角,如图所示,则电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是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是。
14.某同学先用欧姆表的“×10”档粗测一电阻阻值,欧姆表示数如图所示,现欲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定其阻值,给出下列仪器供选用: A.9V电池
B.电流表(0~0.6A,10)C.电流表(0~0.1A,3)D.电压表(0~3V,2k)E.电压表(0~15V,45k)F.滑动变阻器(0~10,0.1A)G.滑动变阻器(0~20,1A)H.导线、电键
(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填代号)。(2)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三、计算题(8′+9′+8′+9′=34分)
815.如图,宽度为l0.8m的某一区域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E与匀强磁场B,其大小E210N/C,B=10T。
图13
一带正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由M点垂直电场和磁场方向射入,沿直线运动,从N点离开;若只撤去磁场,则粒子从P点射出且速度方向发生了45°的偏转。不计粒子的重力,求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
16.如图所示电路中,R13,R26,R31.5,C20F。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路稳定时,电源的总功率为2W,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稳定时,电源的总功率为4W,求:
q。m
(1)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
(2)当S1、S2都闭合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及电源内部产生的热功率;
(3)当S1闭合,分别计算在S2闭合与断开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各为多少?
17.如图所示,铜棒ab长0.1m,质量为6102kg,两端与长为1m的轻铜线相连静止于竖直平面内。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5T,现接通电源,使铜棒中保持有恒定电流通过,铜棒发生摆动,已知最大偏转角为37°,(1)在此过程中铜棒的重力势能增加了多少;(2)通电电流的大小为多大。(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g10m/s2)
18.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y平面,在xy平面中,磁场分布在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形区域内,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由原点O开始运动,初速度为v,方向沿x轴正方向,后来粒子经过y轴上的P点,此时速度方向与y轴夹角为30°,P到O的距离为L,如右图所示。不计重力的影响,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xy平面上磁场区域的半径R。
参考答案
(三)一、选择题
1、(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故B错;通电导线若平行于磁场方向放置,不受F安作用,故C错;某处磁感应强度方向与该处通电导线所受F安垂直,故D错。
2、(D)由FkQ1Q2知D正确。r23、(AD)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A正确。C点场强为零,无穷远场强为零,故从C点到无穷远场强先变大后减小。
4、(AD)
qUI tRU0.5;正常工作时,P6、(B)电机不转,rW2W,P热I2r0.5W 电UI21I2IA4A
故P;转子突然被卡住,相当于纯电阻,此时PP1.5W出电热0.55、(C)斜率k P热Ir8W
7、(CD)R3R总IU1U内U2I2II3
8、(A)设并联电阻为R 通过毫伏表电流为 R20.2A,通过R电流为(10—0.002)A 1000.20.02
100.002sin,若B竖直向上,IL9、(AD)磁场方向不确定带来了多解,若B垂直斜面向上,则F安沿斜面向上,F安mg则F安水平向右,F安mg
10、(BC)粒子tan ILmv0q相同,进入磁场速率相同,则r相同,故B正确;运动时间最长,即轨迹所对圆心角最mBq大,轨迹所对弦最长,故C正确。
1BqRv211、V,Ek,1:2(设D型盒半径为R,Bqvm v
m2R v2q2m1112 v1q1m242Ek2EK112m2v22m1Bq,f 21 交流电压周期T1BqT2m2m1v12
f2q2m11)f1q1m22U4V400N/C,d10103m12、E400N/c,4V,0.8N(EUBNEdBN4002103V0.8V N0.8V)
13、v2Bdemmv2Bed1m,tT(r2d v t)m6BeBem126Be14、(1)ACEGH(2)
15、解:带电粒子做直线运动:qE=Bqv0 v0EB2107m/s 撤去磁场,带电粒子到P点所用时间t:
tlv ①
0到P点速度为v,vqEyatmt
②
tanvyv1
③
0①②③联立得qv20(2107)2m
El21080.8c/kg 2.5106c/kg
16、(1)S1闭合,S2断开:
E2 P总R2
①
2R3r S1,S2闭合: 2 PE总R4
②
1R2RrR31R2① 联立得E=4V,r•0.5(2)IER1A,1R2RR3r1R2P2出I2(R1RRR3)3.5W
1R2 P热P总P出4W3.5W0.5W(3)当S1,S2闭合时,电容器两板间U=0,∴Q=0 当
S1闭合,S2断开时,R2上电压
U2ERRR23V
23rQCU26105C
17、解(1)重力势能增加:
EpmgL1(1cos37)0.12J
(2)摆动至最大偏角时v=0
有:mgL1(1cos37)F安L1sin370 F安BIL2
得I=4A
18、由几何关系得:PO2r POrL r13L
①
Bqvmv2 mvr 得rBq
②
一、对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目的
1.纠正学生对该模块“无所谓”的态度。
高二的学生在分科后,
出现了明显的学科分歧, 一些学生认为学习化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通过学业水平考试, 只要临时“抱抱佛脚”就可应付了。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 体会到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能利用化学知识处理生活和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而并非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思想动态, 及时纠正他们学科认识上的错误, 让他们认识到一个优秀的中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 对于各科知识的学习不能有“重”与“轻”之分。
2.认识该模块学习的目。
本模块的内容相对于其他模块来说, 简单但实用性很强。四个章节的内容处处以生活为载体, 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 学会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 并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 学习的目的是能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总的来说,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能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
二、对于教师:明确教学任务, 改变教学策略
1.合理定位,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于该模块内容,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学科资源, 将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其次要合理落实章节中的重点难点, 切勿将模块中的内容“深化”和“难化”。《化学与生活》的内容处处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 教师可以生活常识为基础, 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融汇在一起, 这样不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如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授课时, 教师可以将所讲知识与生物知识及平时的饮食联系, 如油脂的过少或过多摄入对人体的健康都不利, 摄入过少, 满足不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需求, 摄入过多, 很容易造成肥胖。从而提出问题:对于如今社会上的众多保健品, 我们该如何看待?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来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如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它主要是以材料为主线, 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在授课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列举自己身边的材料, 并介绍其成分和用途。进而再质疑:对于同是橡胶制品的汽车轮胎和医用手套, 为什么两者的强度有如此大的差异?教师可让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并交流。这样, 学生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慢慢体会到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无形之中提高了其学习兴趣。
2.转变教法, 增强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愉悦感。
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合今天的课堂,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 灵活采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讨论法、探究法, 竞赛法等多种方法, 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氛围下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感。如在“合理选择饮食”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平时的饮食情况, 并制定他们认为合理的饮食标准, 然后根据课本的“膳食平衡宝塔”, 先小组之间相互点评, 再教师点评。学生讨论、师生讨论, 在讨论中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自己的饮食。如在“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教学中, 教师可以以学生在必修2的知识为基础, 让学生探究铁锅锈蚀的原因, 并进一步探究铁制品在不同环境中的锈蚀情况, 如在潮湿无氧、潮湿有氧、干燥无氧、干燥有氧的环境中铁制品的锈蚀情况, 这样用生活中简单易做的小实验, 让学生明确合金腐蚀的原因, 并掌握金属防护的方法。再如在“保护生存环境”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主题可以是“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看待城市垃圾化”等等, 让学生通过辩论, 认识到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总会有它的两面性, 利弊的分析与取舍要看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到底是积极大于消极还是消极大于积极。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哲学观。所以, 在本模块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地让学生学好化学知识, 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3.多元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标对学生的评价是目标多元、方式多样, 注重过程。对于该模块内容学习的评价, 教师不能仅凭一次考试成绩, 而应多考虑学生的平时学习和反思过程及平时的活动表现, 如参与的社会调查、完成的调研报告等情况, 这样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不但客观合理, 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自己学习的愿望, 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4.走出课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要真正完成该模块的课标要求, 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可以就近原则带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去参观一些工厂, 如飞马药业、江山股份、中天科技以及污水处理厂等,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并不是污染的代名词, 化学工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境的保护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随之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如温室效应、白色污染、城市垃圾化等等, 这些社会问题的处理有些将要落在自己的肩上。这样,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参观调研, 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关注人类面临的和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1、糖类物质对人类生活有重要意义,可引导学生从人类的衣、食、住、行和人体健康等方面去讨论。
2、可从每天吃的主食(面食、大米、玉米等)和水果中列举。
3、纤维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可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提示:
1、3两题可引导学生结合生物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查阅相关资料,写成小论文或制成图文并茂的展板,放在教室中展示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扩展知识视野,认识化学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意义,化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4、不对。糖尿病人由于体内糖代谢异常,要限制每天糖类物质的摄入量。糕点中的面粉属糖类物质,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过多食用是有害的。
5、A、C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脂肪进入人体后,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脂肪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高级脂肪酸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供机体需要。多余的脂肪成为脂肪组织存在于皮下。
2、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有:供给人体热量;储存于脂肪细胞中相当于储存“能量” ;作为人体所需的其他化合物如磷脂、固醇等的原料;必需脂肪酸还有促进发育、维持健康、参与胆固醇代谢的功能。
3、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重要影响。由饱和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在室温下呈固态,如羊油、牛油等动物油脂。由不饱和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在室温下呈液态,如花生油、豆油、菜子油、葵花子油、玉米胚芽油等植物油。
4、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5、(1)把油倒入盆中,油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容易氧化变质;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后,成分发生改变,食用后对人体有害。因此,炸完食品的油不要重复使用,尤其不应多次反复加热。(2)把油倒入塑料桶中存放,有些塑料中的有害物质会溶入油中,所以油不宜长时间储存在塑料容器中。(3)保存方法较好,可以减少油与空气的接触,减缓氧化。
1.3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组成中主要含有C、H、O、N、S等元素。
2、食物中蛋白质的来源主要分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鸡、鸭、鱼、肉等富含动物蛋白;谷类、豆类、菌类等富含植物蛋白。
3、A(煮熟或加浓硫酸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是不可逆的。)
4、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构成和修补人体的各种组织。高中生每天要摄入80~90 g蛋白质。
5、各取少量三种溶液,滴加碘水,变蓝的为淀粉溶液;其余两种同时加热,生成沉淀的是蛋白质溶液;剩余的是肥皂溶液。
6、建议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这些小实验。例如,在豆浆中加入石膏,即出现大量蛋白质沉淀,成为豆腐脑;将豆腐脑包在纱布中,挤压去少量水分后,成为豆腐;加大压强,挤压去大部分水分,则成为豆腐干。常用于制豆腐的物质还有盐卤、葡萄糖酸内酯等。1.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1、维生素在体内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或作为辅酶催化某些特殊的化学反应,能调节各种器官的机能并维持细胞的特性,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2、碘被称为“智能元素”,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可缺少的。它在人体内仅含30 mg,其中一半集中在甲状腺内。加碘食盐中加入了一定量的KIO3。KIO3性质稳定,不挥发,不吸水,流失少,易被人体吸收。所以食用加碘食盐可以补充碘,减少碘缺乏病的发生,同时由于人摄入食盐的量均衡而有限,不易导致体内碘过量。铁在人体中含4~5 g,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参与氧气的运输和各种器官的形成。缺铁导致人记忆力、免疫力和对温度的适应力下降或引发贫血。通过食用加铁酱油补充铁元素,一方面可以减少贫血病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容易控制补铁量。
3、注意膳食平衡,合理摄入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主食、副食搭配,荤素搭配;多吃蔬菜;多喝水;吃适量水果;生活有规律;放松心情;积极锻炼身体;劳逸结合等。
4、提示:鼓励学生认真做好记录、查阅和计算。通过这项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营养均衡。
5、所列食谱营养比较均衡。(设计的食谱能保证每日饮食中糖类、油脂、动物蛋白、植物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即可。)
6、提示:这是一道实践性题目,材料也较易得到,应鼓励学生试一试。苹果中含有一种叫单宁酸的化学物质,当它和氧气接触时会逐渐变成一种褐色的物质。同时苹果的细胞中含有一种酶,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它会促进单宁酸与氧气的反应,使苹果变色的速度加快,这种反应在化学上叫做酶褐色反应。酶褐色反应只有在苹果被切开或碰伤的情况下才发生,因为苹果细胞完整时,酶和单宁酸都包容在苹果皮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中氧气隔绝,不会发生反应。维生素C作为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涂在切开的苹果肉上时,可以减缓单宁酸的氧化。糖水、食盐水都不会减缓这个反应。
7、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习题,建议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活动,不仅学到知识,而且采用多种形式表达研究成果,具体内容可参考“教学资源”部分。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习题
合理选择饮食习题参考
1如果供居民饮用的所有的水都是纯净水(几乎不含有任何杂质),由于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有较强的溶解能力,长期饮用可能将体内的一些必需元素溶解排出而造成营养成分丢失;还可能破坏人体细胞内的平衡,导致新陈代谢紊乱;同时纯净水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因此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可能是有害的。2提示:
无公害食品允许使用部分较为安全的化学合成物质,但是使用方式和残留数量受到严格限制,保证不会达到影响人体健康的残留水平。目前,我国的无公害食品主要是无公害蔬菜。
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质量要求比无公害食品的要高。
对于绿色食品来说,要求食品的农业生产环境质量良好,食品的生产过程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产品经过专门监测单位严格检测,包装、储存、运输等过程也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个等级。
有机食品也称生态食品或生物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人工合成物质,而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有机食品的原料必须来源于无污染的环境。有机食品的要求高于“A级”绿色食品,与“AA级”绿色食品相似。3(1)晒干、风干、烘干、冷冻干燥等。
(2)脱水可以消除食物中微生物和细菌繁殖所需要的水分,防止有水参加的、能导致食物腐败的有关反应(如霉变、发酵等)的发生。(3)饼干、干果、干鱼和干肉等。4C 5提示: 食品中加入营养强化剂有助于补充食品中缺少的、或在加工过程中损失的营养成分或微量元素等,如碘、铁、锌、钙、赖氨酸和维生素等,对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有重要作用。但是否需要食用含有营养强化剂的食品,应根据各地情况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建议而定。切不可盲目地食用含有营养强化剂的食品或补剂,儿童和青少年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二节习题
正确使用药物习题参考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指药物,舟指患者。比喻正确使用药物,才能促进身心健康,否则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健康产生危害。
2(1)抗酸药片中除了能与盐酸作用的有效成分外,还可能含有调味剂如糖、黏合剂如淀粉等。(2)CaCO3+2HCl=CaCl2+CO2↑+H2O Mg(OH)2+2HCl=MgCl2+2H2O(3)将抗酸药嚼碎后吞服,可以防止抗酸药片黏附在胃壁上不能充分与酸作用,以及可能导致呕吐等不良反应。
3(1)2%的碘酊常用于皮肤消毒,3%~5%的碘酊常用于手术部位消毒(待稍干后,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擦去,以减轻碘对皮肤的刺激)。
(2)碘酊中所含的单质碘是一种氧化剂,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杀死细菌。此外,碘酊中的乙醇也是一种杀菌剂,两者结合,大大提高了碘酊的消毒效果。
(3)除碘酊外,体积分数为70%或75%的乙醇、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稀溶液等都是处理外伤时常用的消毒剂。
4建议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吸烟的危害,然后再设计制作一份精美的禁烟公益广告。
5建议组织学生参观有关毒品危害的展览或进行一次宣传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
合金习题参考
1提示:从合金与纯金属的结构不同简单加以说明。2C 3武德合金可用于制电路保险丝、自动灭火和防爆安全装置等。4提示:(1)手术刀:不锈钢;(2)防盗门:铁合金;(3)门锁:铁合金或铜合金;(4)钥匙:铁合金、铝合金或铜合金;(5)饰物:金或铂的合金;(6)飞机外壳:铝合金。
5提示:铝合金的密度小、强度高、易成型、抗腐蚀能力强,所以更适合制造高层建筑的门窗。
说明:
4、5题都是开放式习题,可以有多种答案,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6提示:钛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和抗腐蚀等优良性能,是制造飞机、火箭发动机、人造卫星外壳和宇宙飞船船舱等的重要材料;同时,由于钛合金的强度高,可以承受深海的压力,特别是能抗海水的腐蚀,可用于制造深海潜艇、海底石油的设备等。因此,钛及钛合金被誉为“空间金属”和“深海金属”。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二节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习题参考
1(1)铁制品与氧气(或空气)和水(或水蒸气)同时接触才会发生锈蚀。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温度升高等都会加速铁制品锈蚀。(2)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目前人类尚不能确定月球上是否有水存在),所以铁在月球上不会生锈。
(3)因为新疆吐鲁番空气干燥,所以与海南省相比,在吐鲁番铁生锈相对慢一些。
2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即金属在腐蚀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1)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覆盖在铝表面,从而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因此,铝不需要特别处理就具有抗腐蚀能力。
(2)从钢和铁的物理性质如强度、硬度以及价格等角度考虑。(3)和(4)主要从防止钢铁生锈的成本角度考虑。
5本题是开放式习题。每种钢铁制品可以有多种防锈方法,如有的水龙头是不锈钢的,有的是镀铬的;有的电冰箱和洗衣机表面是喷漆的,有的是喷塑的,等等。参考:
(2)邮筒、(7)钢制窗框、(8)健身器材、(10)农用机械、农具和(11)城市道路护栏等钢铁制品常采用喷漆的方法来防锈;
(1)炊具、餐具和(12)汽车尾气管等常用不锈钢制造以防锈;(5)罐头盒常采用马口铁制造以防锈(马口铁是在钢上镀上一层无毒而又耐腐蚀的Sn);
(9)海水中的钢闸门常采用牺牲更活泼金属的方法来防锈,如在钢闸门上连接一种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如锌等。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习题参考
1玻璃的化学组成不同,制造玻璃时的工艺(反应条件)不同,都会影响玻璃的性能和用途。回收和再利用是减少玻璃垃圾最有效的方法。
2 2001年4月我国实施的水泥新标准用强度等级来表示水泥的不同性能。将水泥和砂子按规定的比例混合,制成规定大小和形状的水泥试件。把水泥试件在水中养护28天时所具有的抗压强度的最低值(单位:MPa)确定为水泥的强度等级。例如,检测到某水泥试件养护到28天时所具有的抗压强度为42.5 MPa,则这种水泥的强度等级为42.5。
除了抗压强度以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对于28天时的抗折强度也有一定的指标要求。而且虽然水泥的强度等级是根据28天时的抗压强度指标的最低值来确定的,但养护到3天时也有相应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指标要求。
3 除了光导纤维外,人们已经研制出了许多新型玻璃,如防盗玻璃、钢化玻璃等安全玻璃;微晶玻璃也是异军突起,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除高温结构陶瓷外,新型陶瓷层出不穷,如纳米陶瓷、氧化物陶瓷和压电陶瓷等。
4 变色水泥的颜色主要受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影响。例如,空气干燥时可能呈蓝色或蓝紫色(CoCl2或CoCl2?H2O);空气潮湿时可能呈紫红色或粉红色(CoCl2?2H2O或CoCl2?6H2O)。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第四节
塑料、纤维和橡胶习题参考
1.热塑性塑料受热时可以熔化和塑造成型,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这个过程可以重复多次,这种受热特性和蜡相似。热固性塑料在制造过程中受热时能变软,可以塑制成一定的形状,但加工成型后就不会受热熔化,这种受热特性和鸡蛋相似。
2.聚乙烯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具有长链状的线型结构,长链之间是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当提重物(或被拉扯)时,链与链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减弱,长链能够移动。因此,塑料袋会变形。塑料薄膜也属于热塑性塑料,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开始撕,所用的力是不同的。因为从一个方向撕时,破坏的可能是塑料内链与链之间的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所用的力小一些;从另一个方向撕时,破坏的可能是塑料中长链内原子之间的强的共价键,所用的力大一些。3.提示:
现在许多汽车的保险杠是用聚酯塑料或聚丙烯塑料制造的,用来取代以前的钢制保险杠。塑料保险杠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以及良好的装饰性。从安全性来看,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从外观来看,可以很自然地与车体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装饰性(钢制保险杠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好像是一件附加上去的部件,不太美观)。另外,用塑料制造保险杠还可以减轻车的重量,同时降低成本。
这种改变给下列人士可能带来的好处是:
(1)汽车制造商:车的外形变得美观,能够提高销量;易于加工,降低成本;意外撞击时减震作用增强,车的安全性能提高等。(2)车主:车的重量减轻,油耗降低;汽车价格便宜;车的安全性能提高等。
(3)意外被保险杠撞到的行人:具有缓冲作用,减轻伤害等。5.橡胶硫化以后,由线型结构变成体型结构,从而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良好的弹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也更具有实用价值。这个例子也说明了结构对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6、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可看成是由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按基体材料的不同,复合材料可分为树脂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按增强材料的形状,复合材料可分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和夹层增强复合材料。目前发展较快、应用较广的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
改善大气质量习题参考
1(1)当汽车速度增加时,氮的氧化物质量增加得最快(增加的倍数最多)。
原因: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是燃料高温燃烧时的副产物。在常温下,空气中的N2和O2并不能直接化合生成氮氧化物。但是在汽油、柴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中,当达到一定温度时,空气中的N2和O2就会发生反应生成NO,NO在常温下可继续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温度越高,生成NO的量也越多。当汽车速度增加时,温度升高,因此,氮的氧化物质量增加。(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要使污染程度减到最小,汽车的速度应保持在80 km?h-1。
(3)本题具有开放性,以下解答仅供参考。
结论1:无论汽车以什么速度行驶,尾气中一氧化碳的质量总是最大。结论2:当汽车速度从50 km?h-1提高到80 km?h-1时,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减小,原因可能是速度提高,温度升高,燃料燃烧充分;当汽车速度提高到120 km?h-1时,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又增大,原因可能是速度过高,消耗的燃料增多而造成的。
结论3:要使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达到最小,汽车速度不能过高或过低,要保持在一个合适的速度。
2(1)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如Cu、Ag等受酸雨破坏的程度较小,因为这些金属不易与酸发生化学反应。此外,合金如不锈钢、铝合金等耐酸雨的能力也较强。
(3)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增大,所以冬天会有较多的SO2和NO2气体溶于雨水。此外,冬天对能量的需求较大,发电厂会燃烧更多的燃料。所以冬天雨水的酸性通常较高。
3(1)氟氯代烷、含溴的卤代烷烃(哈龙)、N2O、NO、CCl4和CH4等都可能破坏臭氧层。
(2)CFCl3和CF2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7.45%、58.68%,因此,CFCl2破坏臭氧的能力较强。(3)为了保护臭氧层,人类采取了以下行动:
● 制定国际公约,减少并逐步停止氟氯代烷等的生产和使用,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后经两次修正); ● 研制开发新型的制冷剂和喷雾剂等,寻找氟氯代烷的替代品,如积极促进实现所有冰箱的无氟化等; ● 加强氟氯代烷的回收,等等。4(1)2.7×105 mol 5参考资料:
三峡水电站共安装水轮发电机组共26台,机组单机额定容量为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为1 82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847亿千瓦?时。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建设三峡水电站,相当于建设一座年产约5 000万吨原煤的特大型煤矿或年产约2 500万吨石油的特大型油田,相当于建设约10座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发电效益十分可观。三峡水电站提供的强大电能将送往华中、华东地区和广东省,大大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为改善这些地区的大气质量起到巨大的作用。
三峡水电站与燃煤电站相比,可大大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如下表)以及大量的灰尘和废渣等,减轻因有害气体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
与三峡水电站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的气体排放情况(单位:百万吨/年)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二节 爱护水资源习题参考
1日本的水俣病是由重金属汞的污染引起的。汞在海水和鱼体内的浓度相比较,在鱼体内的浓度高一些,这是因为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水中的食物链被富集,浓度逐级加大。
2原因可能是被DDT污染的水进入海洋,随海洋食物链的传递进入企鹅体内。
3(1)生活污水中含N的蛋白质在水中的分解过程通常是: 蛋白质→氨基酸→氨
NH3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进一步被氧化成HNO2,进而氧化成HNO3,以硝酸盐的形式成为水生植物的养料。其过程为:
(2)当内海或湖泊中N、P含量过高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时,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迅速繁殖。藻类的呼吸作用和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等要消耗大量的氧,致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下降;有些藻类本身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死亡的藻类在分解时也会产生CH4、H2S等有毒气体。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水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并引起水质恶化等。
对含有N、P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磷的洗涤剂或洗衣粉,合理施用氮肥和磷肥等都可以有效地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4只要求学生了解混凝法、中和法和沉淀法,不要求氧化还原法。混凝法是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除去污水中细小的悬浮颗粒;中和法是利用中和反应调节酸性废水或碱性废水的pH;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使污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而除去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
第三节 垃圾资源化习题参考 1提示:
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在隔绝空气、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沼气中含有CH4等可燃性气体,容易引起垃圾自燃和爆炸事故。
以下几个方面有可能避免或减少垃圾场的爆炸事故发生(仅供参考):
(1)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
(2)将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回收利用,如进行发电或供热等;(3)破坏CH4气体产生的条件。例如,向垃圾填埋场中CH4含量较高的地方输送氧气,使微生物失去作用,从而使垃圾中的有机成分转变成CO2和H2O,等等。2活动提示:
(1)可将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小组进行辩论。
(2)活动前要鼓励学生充分收集资料,教科书中的论点仅供参考,学生可加以补充。
(3)本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等。
(4)这个辩论没有固定答案,活动时要体现开放性。
(5)正方可以从世界或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废弃塑料的数量、回收废弃塑料可以节省的能源、“白色污染”的危害等角度搜集资料,说明回收利用废弃塑料的重要性;反方可以从塑料的优良性能、应用、分类困难、回收成本、我国的国情等方面搜集资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3将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1)直接用作材料:例如,将废弃的热塑性塑料分类、清洗后加热熔融,使其重新成为制品。将热固性塑料粉碎后加入黏合剂作为加热成型产品的填料;
(2)热裂解:将塑料进行热裂解,然后通过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等液体燃料以及重新制造塑料的原料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需要食物提供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用以维持生理和生活的需要,保证人体的健康。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系列的现代病也缠绕着人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学习和宣传健康的饮食方法义不容辞,但前提是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营养,而什么状态是属于健康。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或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一种全面的生理过程,而不是专指某一种养分,所以必须颠覆以前对营养的错误认识,重新建立对营养的新观念。
正如王老师所说:“营养不在于你吃什么山珍海味,而在与你怎么平衡搭配”,在这其中,平衡饮食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平衡饮食?
平衡饮食又叫平衡膳食或健康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的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并且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的膳食表现为由多种食物构成,能为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满足其正常生理的需要,而且还要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数量的平衡,以利于消化和吸收。它要求蛋白质、脂肪和糖人体的三大热能营养素的平衡,蛋白质中氨基酸平衡,不饱和肪脂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平衡,无机盐之间的平衡以及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之间的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平衡膳食呢?就是要根据身体需求,调整膳食结构,科学配餐。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几大营养素的比例,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而奶类、豆类、肉类、鱼、鸡蛋和家禽也不可缺少,脂肪和甜食要少食用。均衡膳食还包括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取量。只有营养结构合理,身体才能健康。要进行营养配餐,首先要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然后根据人体对热能、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选择搭配食物,进行合理烹调。其次,每天三餐总食量的分配,按3:4:3的比例较为合理,即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均衡膳食首先要满足人体对热量的需要,三大产热营养素在总热量中的百分比应当是:蛋白质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
为了更好地学习膳食平衡,王老师引进了膳食宝塔对我们进行讲解使我们能够很好地学习膳食平衡,具体如下:
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第一层(底层):谷类。包括米、面、杂粮。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它们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多种谷类掺着吃比单吃一种好。每人每天要吃350-500克。
第二层: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蔬菜和水果各有特点,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不可只吃水果不吃蔬菜。一般来说红、绿、黄色较深的蔬菜和深黄色水果含营养素比较丰富,所以应多选用深色蔬菜和水果。每天应吃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
第三层:鱼、虾、肉、蛋(肉类包括畜肉、禽肉及内脏)类。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它们彼此间营养素含量有所区别。每天应吃150~200克。
第四层:奶类和豆类食物。奶类主要包括鲜牛奶、奶粉等。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豆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B2等。每天应饮鲜奶250-500克,吃豆类及豆制品50-100克。
第五层(塔尖):油脂类。包括植不物油等。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每天不超过25克。
需要指出的是,对每个人而言,平衡膳食宝塔上的每日所需要的五类食物是不能互相替代的。而在宝塔的同一层中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大体相同的。所以,在平常的膳食中,我们可以经常相互的替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相互替换是非常合理而且应该提倡的,因为这样可以使膳食更丰富。吃的品种越多,摄入的营养素也就越全面。对于摄入的量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稍加调整,不一定非要一字一句的照着宝塔上说的量去吃,因为膳食宝塔最重要最核心的是每日的膳食中要包括宝塔中的各类食物,只要经常遵循宝塔中个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就在基本上做到了膳食平衡。
对于平衡膳食的研究,重庆市提出的“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要吃够”的口号,就很好地体现了膳食平衡的思想。这句话的意思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食物要合理搭配,二是食物不要太精细,粗细的合理搭配也是平衡膳食重要的部分,三是主副食要合理安排,最后是提倡要多吃蔬菜,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大量的膳食纤维,比如说苹果。据研究表明,适量摄入食物纤维可以预防某些慢性疾病。高纤维食物可以预防阑尾炎。因为纤维素能排除较多的胆汁酸,致使纤维素能抗动脉硬化等到心血管疾病,粗纤维能使脂肪沉积减少,有减肥功能。这些都是对人体很有益的。
以下是平衡饮食的具体要求:
(1)保持热量均衡分配,饥饱不宜过度,不要偏食,切忌暴饮暴食或塞饱式进餐,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
(2)主食应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粗粮中可适量增加玉米、莜面、燕麦等成分(3)增加豆类食品,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4)在动物性食物的结构中,增加含脂肪酸较低而蛋白质较高的动物性食物,如鱼、禽、瘦肉等
(5)保证每人每日摄入的新鲜水果及蔬菜达400 g 以上,并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比例。
(6)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以防摄入热量过多。
(7)膳食成分中应含有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纤维及微量元秦,但应适当减少食盐摄入量。(8)少饮酒,最好不饮。
2、P6SO42-检验
3、P7蒸馏水的制取
4、P9萃取与分液
5、P13电解水
6、P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7、P26Fe(OH)3胶体的制备及溶液、胶体、浊液的性质
8、P31Na2SO4溶液分别与KCl溶液、BaCl2溶液反应
9、P32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10、P33探究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11、P47Na的物理性质
12、P47Na在空气中燃烧实验
13、P48加热铝箔探究铝箔表面氧化膜的物理性质
14、P49Na与水反应
15、P50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6、P51铝与酸、碱溶液反应
17、P55Na2O2与水的反应
18、P56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19、焰色反应
20、P58制备Al(OH)321、P58Al(OH)3的性质
22、P60制备Fe(OH)2和Fe(OH)323、P61Fe3+的检验
24、P61Fe2+与Fe3+的转化
25、P76硅酸胶体的制备
26、P77Na2SiO3的性质
27、P83H2在Cl2中燃烧
28、P84氯水的漂白性
29、P84探究干燥的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
30、P85Cl的检验
31、P90SO2的性质
32、P92NO2溶于水
33、P97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34、P98实验室制氨气
35、P101浓硫酸的脱水性
36、P101浓硫酸与铜反应
必修21、P6碱金属的化学性质(与O2、H2O的反应)
2、P8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3、P15钠、镁、铝的金属性强弱比较
4、P21钠与氯气的反应
5、P33铝与盐酸反应时的热量变化
6、P34Ba(OH)2·8H2O与NH4Cl晶体反应时的热量变化-
7、P34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
8、P40铜锌原电池
9、P41设计原电池
10、P42制作原电池
11、P48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2、P48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3、P61甲烷和氯气的反应
14、P67石蜡油的分解实验
15、P69探究苯分子的结构
16、P73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17、P74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18、P75乙酸的酯化反应
19、P79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20、P79蔗糖的水解反应
21、P89铝热反应
22、P91海带中碘元素的测定
选修四
1、P4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2、P18测定反应速率的实验
3、P20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P2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P21I被氧化的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6、P22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7、P23对比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8、P26生成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9、P27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0、P28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1、P29强弱电解质的对比
12、P42探究酸性强弱与电离常数的关系
13、P50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14、P54盐溶液的酸碱性
15、P57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16、P63溶解平衡的移动
17、P64沉淀转化——AgCl、AgI、AgI的转化;Mg(OH)
2、Fe(OH)3的转化
18、P71铜锌双液原电池
19、P79CuCl2溶液的电解
20、P85铁的吸氧腐蚀
21、P87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选修51、P17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
2、P18苯甲酸的重结晶
3、P32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4、P38对比苯、甲苯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5、P42溴乙烷的性质-
6、P51乙醇的消去反应
7、P52乙醇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
8、P53苯酚的性质
9、P54苯酚与浓溴水反应
10、P57乙醛的银镜反应
11、P57乙醛与新知氢氧化铜的反应
12、P62探究乙酸乙酯的水解条件
13、P80葡萄糖还原性
14、P82蔗糖的性质
15、P89蛋白质的盐析实验
16、P 89蛋白质的变性实验
17、P90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18、P108酚醛树脂的制备与性质 选修31、P41探究Cu2+的颜色
2、P42硫酸铜溶液与氨水反应
【化学选修1期末考试题】推荐阅读: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09-28
化学选修三教案12-05
高中化学选修五05-26
化学选修5课后习题12-17
选修三化学检测题03-06
化学人教版选修四教案01-14
化学选修三教学计划03-06
高中化学选修四检测04-05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10-30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