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共5篇)

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税收票证管理工作,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安全完整,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适应税收信息化发展需要,根据•税收票证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8号公布,以下简称•办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结合我省税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青海省各级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代征人和税收票证印制企业(印制、)使用、管理税收票证,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税收票证,是指•办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之内容,同时还包括•税务代保管资金专用收据‣、•车辆购臵税完税证明‣和•当场处罚罚款收据‣。

第四条

税务机关、代征人征收税款时应当开具税收票证。通过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系统完成税款的缴纳或者退还后,纳税人需要纸质税收票证的,税务机关应当予以开具。

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时,纳税人要求扣缴义务人开具税收票证的,扣缴义务人应当予以开具。第五条 税收票证的基本要素包括:税收票证号码、征收单位名称、开具日期、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税种(费、基金、罚没款)、金额、所属时期等。

第六条 纸质税收票证的基本联次包括收据联、存根联、报查联。收据联交纳税人作完税凭证;存根联由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代征代售人留存;报查联由税务机关做会计凭证或备查。

第七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积极推广以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系统为依托的数据电文税收票证的使用工作。

第八条 本办法所称用票人,是指领取、开具各类税收票证的税务机关人员,以及扣缴义务人、代征代售人,自行填开税收票证的纳税人。

第二章 税收票证管理岗位和职责

第九条 省级税务机关税收票证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办法‣,结合全省实际,制定本省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并监督税收票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

(二)负责省级权限范围内的税收票证及相关凭证的印制和领发、保管以及销毁工作。

--2--

(三)组织、指导、具体实施税收票证信息化工作。

(四)组织开展全省税收票证检查工作。

(五)组织开展全省范围内税收票证管理工作经验交流。

(六)负责全省税收票证业务培训工作。

(七)其他税收票证管理工作。

第十条 市、州级税务机关税收票证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办法‣、•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以及相关制度,负责制定本级税收票证管理相关制度,监督税收票证各项管理制度在本地区的实施情况。

(二)负责本地区税收票证的领发存、损失核销、销毁等管理和核算工作,并按期编制税收票证报表。

(三)根据规定刻制税收票证专用章戳。

(四)组织本地区税收票证检查工作,及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督促整改,并报省局备案。

(五)负责本地区税收票证业务培训工作。

(六)组织开展本地区税收票证管理工作经验交流。

(七)负责本级票证库房的安全管理工作。

(八)其他税收票证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县(区)级税务机关票证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办法‣、•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以及市、州级税务机关制定的相关税收票证管理办法、制度。

--3--

(二)负责税收票证的领发、保管、开具、作废、结报缴销、停用、交回、损失核销、移交、核算、归档、审核、检查、销毁等工作。

(三)指导和监督所属征收用票部门正确填用和及时结报缴销票证,并对用票部门结报缴销的票证进行审核。指导扣缴义务人、代征代售人、自行填开税收票证的纳税人税收票证管理工作。

(四)定期上报税收票证报表。

(五)定期开展税收票证的自查和检查工作。

(六)负责税收票证的盘点和票证库房的安全管理工作。

(七)其他税收票证管理工作。

税收票证管理工作由各级税务机关收入核算部门负责,各级收入核算部门应配备专职票证管理人员;征收分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应设臵税收票证管理岗位,由税收会计负责税收票证的管理工作;税收票证管理岗位和税收票证开具岗位应当分设,不得一人多岗。扣缴义务人、代征代售人、自行填开税收票证的纳税人应当由专人负责税收票证的管理工作。

•车辆购臵税完税证明‣由各级税务机关税政部门负责。第十二条 扣缴义务人和代征代售人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代征税款以及代售印花税票过程中应当做好税收票证的管理工作。其职责包括:

--4--

(一)妥善保管从税务机关领取的税收票证,并按照税务机关要求建立、报送和保管税收票证账簿及有关资料;

(二)为纳税人开具并交付税收票证;

(三)按时解缴税款、结报缴销税收票证;

(四)自觉接受主管税务机关检查、指导;

(五)其他税收票证管理工作。

第三章 税收票证种类

第十三条

税收票证包括税收缴款书、税收收入退还书、税收完税证明、印花税专用税收票证、出口货物劳务专用税收票证以及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税收票证。

(一)税收缴款书。是纳税人据以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以及代征人据以征收、汇总税款的税收票证。具体包括:•税收缴款书(银行经收专用)‣、•税收缴款书(税务收现专用)‣、•税收缴款书(代扣代收专用)‣、•税收电子缴款书‣。

(二)税收收入退还书。是税务机关依法为纳税人从国库办理退税时使用的税收票证。具体包括:•税收收入退还书‣和•税收收入电子退还书‣。

(三)出口货物劳务专用税收票证。是由税务机关开具,专门用于纳税人缴纳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消费税或者证明该纳税

--5--人再销售给其他出口企业的货物已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纸质税收票证。具体包括:•税收缴款书(出口货物劳务专用)‣和•出口货物完税分割单‣。

(四)税收完税证明。是税务机关为证明纳税人已经缴纳税款或者已经退还纳税人税款而开具的纸质税收票证;仅用于证明纳税人已完税,不得用于收取现金税款。具体包括:•完税证明(表格式)‣和•完税证明(文书式)‣两种。

(五)印花税专用税收票证。税务机关或印花税票代售人在征收印花税时向纳税人交付、开具的纸质税收票证。包括:印花税票和•印花税票销售凭证‣两种。

(六)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税收票证。•税务代保管资金专用收据‣、•车辆购臵税完税证明‣和当场处罚罚款收据视同税收票证管理。

第十四条 根据•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结合我省税收征收管理情况,暂不印制•税收缴款书(税务收现专用)‣固定金额票面的票据。

第四章 税收票证领发

第十五条 各级税务机关领用税收票证应事先向上级税务机关提出领用税收票证需求。办理领发手续时,领、发双方人员--6--对所领发票证的种类、数量和号码共同清点,核对无误后填开•税收票证领发单‣一式两联(或通过综合征管系统打印•税收票证领发单‣),相互签字确认,双方各执一联,并作为登记税收票证账簿的原始凭证。同时通过综合征管系统完成相关操作,实现税收票证电子信息的领发。

用票人领用票证时,一律使用•税收票证结报缴销手册‣,由领、发双方人员共同清点领发票证的种类、数量和号码,并相互签字确认。同时通过综合征管系统完成相关操作,实现税收票证电子信息的领发。

第十六条 税收票证的运输,应有专人押运,确保安全。

第五章 税收票证保管

第十七条 各级税务机关和用票人应当妥善保管纸质税收票证及税收票证专用章戳。

县以上税务机关应当设臵具备安全条件的税收票证专用库房,基层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代征代售人和自行填开税收票证的纳税人应当配备税收票证保险专用箱(柜)。

第十八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按月盘库,发现账实不符的,及时查明原因,并报上级税务机关。

--7--

(一)直接管理用票人的税务机关税收票证管理人员对用票人所存票证,应当结合票款结报与•税收票证结报缴销手册‣进行清点核对。

(二)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按月对本级库存税收票证进行盘点,核对账簿结存数。

第十九条 各级税务机关的税收票证管理人员、用票人发生调动,扣缴义务人和代征人终止税款征收业务,纳税人停止自行填开税收票证时,必须将所经管的票证、章戳、账簿等核算资料交接清楚,登记造册,交接双方共同签字,同时在综合征管系统中完成票证交接相关模块的操作。并经本级税务机关部门负责人审查核准后,才能离岗。

第二十条 各级税务机关对已填用的票证和作废的票证,应当按月整理、装订,连同票证账簿和票证报表按规定归档保存。

第二十一条 税收票证账、簿、册、报表、移交清册、销毁清册等的保管期限为5年,作为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15年。

第六章 税收票证使用

第二十二条 各级用票人使用票证前,应当先检查票证的字号、联次、品质等,合格后方可使用。如发现问题,应当按原领用程序逐级上缴。同时要核对综合征管系统中税收票证与纸质票--8--证的信息是否一致,对信息有误的需要逐级提交处理,各类信息一致时方可填开。

第二十三条 税收票证应当分纳税人开具;同一份税收票证上,税种(费、基金、罚没款)、税目、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所属时期不同的,应当分行填列。

第二十四条 税收票证栏目内容应当填写齐全、清晰、真实、规范,不得漏填、简写、省略、涂改、挖补、编造;多联式税收票证应当一次全份开具。

第二十五条 税收票证应当专票专用,先领先用,顺序填开。用票人领取多本同一种税收票证时,应当从其最小的号码开始填用,按票证号码大小顺序逐本、逐号填开,不得跳本、跳号使用,不得几本同种票证同时使用。

第二十六条 税收收入退还书应当由县以上税务机关税收会计开具,纸质•税收收入退还书‣经同级税务机关局领导签发,•税收收入电子退还书‣经复核岗人员复核授权后方可向国库传递或发送。

税收收入退还书开具人员不得同时从事退库专用章保管或•税收收入电子退还书‣复核授权工作。

第二十七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代征代售人通过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系统划缴税款到国库(经收处)后或收到从国库退还

--9--的税款后,需要取得税收票证的,可以开具税收完税证明(表格式)。

第二十八条 •办法‣第十七条第四款对纳税人特定期间缴税及退税情况出具证明的,使用•税收完税证明‣(文书式)。纳税人需要向其他部门提供其在某一连续期间内的缴税及退税情况的,由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核实后开具,也可通过网上办税系统自行填开,但不得作为纳税人记账、抵扣的凭证。

(一)开具本完税证明时,必须确保纳税人缴、退税信息全面、准确、完整。具体填开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1.税种; 2.征收品目; 3.税款所属期; 4.入(退)库日期; 5.实缴(退)金额;

6.原征(退)税凭证种类及凭证号(原已开具纸质税收票证的注明印刷税票号码,使用财税库银电子缴税的且纳税人还未换开纸质票证的填写电子税票号码)。

(二)在开具税收完税证明的特定期间内,纳税人既有缴税情况又有退税情况的,应当同时分别填写缴税、退税情况或者按照税款所属期分税种汇总填写缴税、退税情况。

(三)填开证明时注明纳税人用途。

--10--

(四)证明内容填列完毕,应有结束标识(例如,“本页以下内容为空”或“以上情况,特此证明”)。

第二十九条 •办法‣第二十六条征税专用章、退库专用章、印花税收讫专用章按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定的式样和字体刻制,字号为14磅,由各市、州税务局统一刻制,章戳颜色统一规定为红色。同时由各市、州级税务机关留底归档。

第七章 税收票证销毁

第三十条 税收票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销毁:

(一)保管到期的已填用税收票证存根联和报查联,账、簿、册、报表、移交清册、销毁清册等。

(二)全包全本印制质量不合格的。

(三)已经停用的。

(四)损毁和损失追回的。

(五)印发税务机关规定销毁的。

(六)需要销毁的税收票证专用章戳。

第三十一条 未填用的•税收缴款书(出口货物劳务专用)‣、•出口货物完税分割单‣、印花税票需要销毁的,应当逐级上缴省级税务机关销毁。

--11--未填用的视同现金管理的税收票证需要销毁的,应当逐级上缴市、州级税务机关销毁。

其他税收票证、账簿和税收票证资料需要销毁的,应当由税收票证主管人员清点并编制销毁清册,报县级或市级税务机关批准销毁。

税收票证专用章戳需要销毁的,应当由负责刻制章戳的市、州税务机关在章戳备案的公安机关进行注销销毁。

第三十二条 负责税收票证销毁的税务机关应当清点税收票证并编制销毁清册,填制•税收票证销毁申请审批单‣,由两人以上监督销毁。

税收票证因“停用”或“全包、全本印制质量不合格”需要销毁的,应当填制•税收票证停用和批量作废申请单‣,逐级上报有权机关审批后销毁。

市、州级税务机关负责销毁的,销毁清册除自行留存外同时报省级税务机关备案。

县级税务机关负责销毁的,由市、州级税务机关组成监销小组现场监销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销毁清册除县级税务机关自行留存外,需报送市、州级税务机关一份,由市、州级税务机关备案。

第八章 税收票证损失核销

--12--

第三十三条 因自然灾害和非人为因素造成税收票证损失的,应当及时组织清点核查。经清查未丢失仅发生毁损的,报经有权核销的税务机关核实批准后,对毁损残票予以核销。

第三十四条 视同现金管理的未开具税收票证(含未销售印花税票)丢失、被盗、被抢的,应当查明损失税收票证的字号和数量,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报告上级或所属税务机关。经查不能追回的税收票证,应当及时在办税场所和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公告后予以核销。

受损单位为扣缴义务人、代征人、自行填开税收票证的纳税人或税收票证印制企业的,应当向发放税收票证或委托印制的税务机关报告,由税务机关按前款规定办理。

第三十五条 税收票证的损失核销,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核销税收票证时,应当提供的材料包括:损失税收票证税务机关的正式报告;当事人的说明材料及登报申明材料。

(二)•税收缴款书(出口货物劳务专用)‣、•出口货物完税分割单‣和印花税票发生损失的,由省级税务机关审批核销;视同现金管理的税收票证损失的,由市、州级税务机关审批核销;其他各种税收票证损失的,由县(区)级税务机关审批核销。

(三)核销应当在损失税收票证三个月后进行,核销情况同时报省税务机关备案。

--13--第三十六条 税收票证损失残票和损失后又追回的票证,应当封存保管,并按规定销毁,不得作废票处理。

第三十七条 税收票证专用章戳丢失、被盗、被抢的,受损税务机关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逐级报告负责刻制的税务机关。州、市级税务机关应及时向章戳备案的公安机关进行注销。

退库专用章丢失、被盗、被抢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国库部门报告。

重新刻制的税收票证专用章戳应当及时办理留底归档和国库预留印鉴手续。

第三十八条 纳税人遗失已完税税收票证需要税务机关另行提供的,应当登报声明原持有联次遗失并向税务机关提交申请;税款经核实确已缴纳入库或从国库退还的,税务机关应当为其开具税收完税证明或提供原完税税收票证复印件。开具•税收完税证明‣(表格式)的,应在税收完税证明上注明原税收票证(字号)遗失作废;提供复印件的,应加盖章戳并由经办人签章。

纳税人遗失已完税的•出口货物完税分割单‣•印花税票销售凭证‣,税务局机关只能提供原完税税收票证复印件;遗失印花税票的,税务机关不提供税收完税证明和复印件。

第九章 税收票证结报缴销

--14--

第三十九条 用票人与税收票证管理人员之间,基层税务机关与上级税务机关之间,应当办理税收票款结报缴销手续。

第四十条 税务机关税收票证开具人员、扣缴义务人、代征代售人办理结报缴销手续时,应当填制•税收票款结报缴销单‣,连同所收取的税款或税款汇总缴库的相关凭证•税收缴款书(银行经收专用)‣或税收完税证明(表格式),向税收票证管理人员办理税款的结算和税收票证的结报缴销,核对无误的,双方互相签章并登记•税收票证结报缴销手册‣;代征代售人和扣缴义务人还应当报送代征、代扣税款报告表,用于对代征代售、代扣代收税款的核算及手续费的支付管理。

税务机关印花税票销售人员、代售人向税收票证管理人员办理票款结报缴销时,应当持•印花税票销售凭证‣一并办理。

其他税收票证参照上款内容执行。

数据电文税收票证由综合征管系统自动生成•税收票款结报缴销单‣进行结报。

第四十一条 用票人应当按规定要求和规定期限(最长不超过10日),持已开具税收票证的存根联、报查联等联次,连同作废税收票证、需交回的税收票证及未开具的税收票证,以•税收票款结报缴销单‣向税收票证管理人员办理结报缴销手续。当面清点核对无误后,双方签章确认。

--15--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下税务机关按期(最长不超过1个月)凭•税收票款结报缴销单‣一式两份,连同税收票证向县级税务机关结报缴销,经县级税务机关核对无误后,在•税收票款结报缴销单‣上签章确认,双方各执一份。

第四十三条 自收现金税款的税务人员、扣缴义务人和代售人填用的各种•税收缴款书(税务收现专用)‣、•税收缴款书(代扣代收专用)‣、•税务代保管资金专用收据‣、当场处罚罚款收据,当地设有国库经收处的,应于当日或次日办理税款结报;当地未设国库经收处和代征人收取的税款,应按限期、限额办理税款结报,即: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天,额度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并以期限或额度条件先满足之日为准。扣缴义务人应按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限,持已填开的票证存根联、报查联(扣缴义务人还必须持代扣代收税款报告表)和作废停用、损失及未填用的票证,连同所收的税款和“票证结报手册”向发放票证的基层税务机关税收会计办理票款结报、票证销号和票证上交手续,结报人员和税收会计当面清点票证无误后,在手册上登记销号并相互签章。

第十章 税收票证核算

--16--第四十四条 税务机关税收票证开具人员、扣缴义务人、代征代售人等税收票证领用单位(人)应当按税收票证种类设臵•税收票证结报缴销手册‣,根据•税收票证领发单‣、•税收票款结报缴销单‣、•税收票证损失核销报告审批单‣等凭证逐笔登记。

第四十五条 基层税务机关应当按税务机关税收票证开具人员、扣缴义务人、代征代售人等税收票证领用单位(人)设臵•税收票证结报缴销手册‣,按税收票证种类设臵•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根据•税收票证领发单‣、•税收票款结报缴销单‣、•税收票证损失核销报告审批单‣、•税收票证停用和批量作废申请审批单‣、•税收票证账务更正通知单‣等凭证,对各种税收票证的领发、开具、开具作废、损失核销、停用和批量作废的数量、字轨和号码逐笔进行登记核算。

第四十六条 省、州(市)、县税务机关应当按税收票证种类、领用单位设臵•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根据•税收票证领发单‣、•税收票款结报缴销单‣、•税收票证损失核销报告审批单‣、•税收票证停用和批量作废申请审批单‣、•税收票证账务更正通知单‣等凭证,对各种税收票证的印制、领发、开具、开具作废、损失核销、停用和批量作废的数量、字轨和号码及时进行登记和核算,按月结账,按期编制•税收票证用存报表‣和•印花税票用存报表‣并报送上级税务机关。

--17--

第十一章 税收票证审核和检查

第四十七条 县级及其以下单位要落实税收票证检查制度。直接管理用票人的各级税务机关税收票证管理人员应按日对已结报缴销税收票证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税收票证管理的规范性进行检查。县级税务机关税收票证管理人员对其缴销的票证应当按月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做好检查记录。

第四十八条 县(区)级税务机关每季终了10日内要结合税收资金安全检查工作,对税收票证的领发、保管、填用、结报缴销、损失处理和核算等项工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整改情况书面留存以备上级机关查验。各市、州税务机关要在每年的三季度(具体时间自定)安排上述检查工作,检查面要达到100%,并将检查工作报告报上级税务机关。省级税务机关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抽查,抽查面不少于30%,每三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检查。

第十二章 责任追究

第四十九条 税务人员违反•办法‣和•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的,应当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书面检查、诫--18--勉谈话或调整工作岗位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照法律法规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本办法开具税收票证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条 代征人违反本办法的,由税务机关依据代征合同的约定及其他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五十一条 非法印制、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税收票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抢夺、毁灭税收票证专用章戳,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以布之日起施行。•青海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发布†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的公告‣(青海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3年第4号)、•青海省国家税务局关于修订†青海省国家税务局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的公告‣(青海省国家税务局2014年第4号)和•青海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税收票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青地税发„2013‟93号)同时废止。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负责解释。

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 篇2

随着我国税收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税收征管信息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信息化环境下, 构建高效、安全、稳定的税收系统至关重要。税收票证管理是信息化环境下税收征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 处于信息化环境的铁路货运票证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 并积极寻找可行的措施来加强税收票证管理。

二、对税收票证管理的认识

(一) 税收票证

《税收票证管理办法》中对税收票证的解释是, 税收票证指的是税务机关和扣缴义务人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 代征代售人根据委托协议的具体内容, 征收税款和基金费, 以及滞纳金和罚没款等的过程中, 所开具的各种法定证明, 例如收款和退款以及缴库凭证等。所以说, 税收票证是税务部门开展税收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特殊的凭征和重要的载体, 是税务机关组织各项收入的时候用到的收款和退款的凭证, 例如税款和基金等。

(二) 税收票证管理

税务机关会对所有税收票证进行全程的专业化管理, 从设计和印制税收票证, 再到领发和保管、填用, 以及结报缴销和作废、盘点、核算、交接税收票证, 直到最后的归档和销毁的整个过程, 税务机关都会予以严格的管理。

(三) 税收票证管理的重要性

税收票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组织收入工具, 税务机关组织税款和基金等各项收入的时候都要使用这种重要的凭证, 也是税务机关在进行税收会计和统计核算的过程中要用到的重要原始凭证。所以说, 税收票证与我国的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密切相关, 是维护税款安全和足额入库的重要保障。因此, 加强税收票证管理意义十分重大。

三、信息化环境下税收票证管理出现的问题

税收票证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信息化环境下, 铁路货运的税收票证管理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体来讲, 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 设计与规划问题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信息化环境下税收票证管理工作在设计和规划上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例如实用性较差。而且设计不合理, 导致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被浪费, 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利用, 相关信息没有在管理和决策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和规划。

(二) 实际应用问题

税收票证管理的实际信息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票证模块中, 往往会出现只能正常使用其中一部分功能的现象, 一些较为重要的功能却无法正常使用。于是, 虽然处于信息化的环境下, 但征管系统却只实现了票证领发的信息化管理。但其他大量的工作却仍然没有实现信息化, 还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手工办公, 工作效率较低。例如, 在编制结报手册、报表, 记载票证分类出纳账的时候, 大多还是人工操作, 没有实现信息化。而且,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有时候,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传输各种数据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 直接致使了票证缴销和结存数据的错误。进而导致票证库存和票证账簿无法正常查询, 票证用存报表也无法产生。另外, 一些工作人员不熟悉相关操作软件和技术, 也导致了实际应用过程中一些人为错误的出现。

(三) 信息系统问题

信息系统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较为严重。例如, 系统不稳定的时候, 便会直接对开具税收票证的过程产生影响。于是便会出现在打印税票的时候, 经常会在点击打印之后, 却无法打印实物票证, 但系统后台却已经将实物票证作为正常打印的票证进行处理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 工作人员只能无奈的将该票证作废, 重新打印, 以避免出现打印下一张票证的时候系统电子票号和实物票证号码不一致的情况。另外, 在票证打印设置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 因为系统的一些错误, 也会出现打印的内容格式和正常情况不符的现象, 导致返工。

(四) 其他问题

目前, 还有一些票证是手工填开, 没有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 使得票证的填开和结报销号等工作变得十分繁琐, 例如, 税务代保管资金收据和印花税销售凭证, 以及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等。另外, 还有一些票证的管理途径不同于税收票证, 是由地方财政部门进行管理的, 也没有纳入信息化管理。这些情况的存在, 都极大地增加了税收票证的统计难度。于是, 征管系统产生的报表和账簿在内容和数据上都无法直接生成正式报表和账簿。

四、信息化环境下税收票证管理的强化措施

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 信息化环境下, 税收票证管理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需要我们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加强税收票证管理。经过分析研究, 我们认为, 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尝试。

(一) 加强税务队伍建设

信息化环境下,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 货运中心要积极地做好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帮助大家学好、用好各种软件, 提高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 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种人为错误的发生, 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二) 加强系统建设

针对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要努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完善相关程序, 有针对性地对相关软件进行升级, 保证软件的稳定运行。并把税收票证的相关知识和具体管理等与信息技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保证各个税收票证功能模块的充分应用, 提高税收票证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货运中心税收票证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 多种手段相结合

目前, 铁路货运中心的税收票证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暂时还无法覆盖到税收票证管理的所有环节。所以,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 货运中心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 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将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主要的手段和方式, 同时积极结合其他软件进行票证管理。从而保证税收票证管理的稳定、高效进行。例如,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 货运中心在设计各种出票证账簿和票证报表的时候, 可以利用EXCEL录入所需要的少量数据。然后, 其他大量的日常货运业务中产生的数据则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汇总。多种手段相结合, 从而最大程度提高货运中心税收票证管理的效率。

(四) 制定作业指导书

货运中心要积极地结合日常货运的各项具体业务, 制定详细规范的作业指导书, 充分发挥计算机发票的强大作用, 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 发挥信息优势。并利用货运中心的内部网络, 对税收票证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一旦发现问题, 要及时予以解决, 提高货运中心税收票证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程度。

(五) 加强日常管理

货运中心还要注意信息化环境下对税收票证的日常管理。首先, 要注意完善日常领用制度, 对资料的完整率进行考核。并严格规范票证填开流程, 加强对作废票的管理, 责任落实到人, 并定期对票证进行统一的盘点, 保证结存票证的安全。

五、总结

税收体制的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铁路货运税收票证管理的信息化的发展。但在信息化环境下,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需要我们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税收票证管理。基于铁路货运的特殊性, 货运中心的税收票证管理工作漫长而艰巨。通过分析, 我们认为, 货运中心可以通过加强税务队伍建设和系统建设, 制定详细规范的作业指导书, 加强日常管理的方式, 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税收票证管理水平。同时, 针对实际情况, 货运中心还可以积极地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将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主要的手段和方式, 同时积极结合其他软件进行税收管理票证

总之, 铁路货运税收票证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货运中心要积极地适应新环境, 并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 采取可行措施解决各种问题, 强化管理工作, 从而更好地实现铁路货运中心税收票证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谭荣华.税收信息化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50.

[2]邬国俊.票证管理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研究[J].科学与财富, 2010 (09) .

[3]范旭涛.河北省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发展取向[J].中国经贸导刊, 2012 (05) .

[4]袁荣林.征管信息化条件下税收票证管理亟待加强[J].金山, 2010 (09) .

[5]陈忠伟.浅析税收管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活力, 2009 (21) .

[6]张骁龙.增值税票证系统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上海商业, 2013 (09) .

市地税系统税收管理员实施办法 篇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担负税源管和监控职能的具有国家公务人身份的工作人员。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强化税源管理、夯实管理基础、落实管理责任、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举措,是坚持管户与管事的有机融合,是实现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有效手段。为全面加强对税收管理员工作内涵的理解,在明确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工作流程的协调衔接和内部监督制约,切实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实施办法。第二条 税源管理必须做到“基本情况清楚,基本制度健全,基本程序规范,基础数据准确,基础资料完备,基础工作扎实”。第三条 基层分局(所)在以行政区划或行业、街道设置税收任务责任区时,必须确保毎个责任区有一名以上的税收管理员负责,非公务员和协税员不得独自承担一个责任区的税收管理。第二章 税收管理员工作制度第一节 税法宣传第四条 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及时宣传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新出台的税收政策面上宣传与入户宣传相结合;对易疏漏和已经不能正确执行税收政的特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新开业户,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宣传。同时,还要注意积极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宣传了解税法的多种途径,如12366服务热线,中国税务信息网等,增加他们学习税法、了解税收信息的渠道及兴趣,从而促进他们运用税法和遵从税法的积极性。

第二节 户籍管理第五条 建立户籍台帐。户籍管理是摸清税源,提高监管力度的重要手段,实行逐户登记和按门牌顺序登记是实行户籍管理的重要特征。建立《户籍登记台帐》和《 月税户户籍情况变动表》是实行户籍管理的有效形式。及时完整、准确地反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微机代码、税务登记信息、税收定额及户型状态(主要包括是否达到营业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及是否处于停歇业和非正常户状态等)等信息,便于实施动态管理。第六条 税务登记管理。对加强纳税人申请设立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情况核实,并于纳税人开业或变更后的一个月内,及注销前核实纳税人实际变化情况,并在3日内填写将核查情况反馈分局,对新开业或变更的纳税户,应于10天内要求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或变更登记,提供相关资料,同时下达《应纳税种签定书》。第七条纳税申报期结束次日起,对未按期申报纳税的纳税人无法进行催报催缴通知的,要逐户进行查找,经查无下落的纳税人,立即停供发票,制作《非正常户认定书》,并进行公告;对查找到的非正常户纳税人责令限期改正,并及时通知税务登记管理岗转正常户处理。第八条对逾期不办理税务登记、税务证验(换)证的纳税人,管理员应在3日内制作并送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进行催办,并根据相关规定处罚。第九条对申请注销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实施税务日常检查,同时取消使用发票资格许可,清缴发票,进行税款结算。第十条停业户的管理。负责对纳税人的申请停业情况进行实地核查,清缴税款,封存未用发票、发票购领簿、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对查无问题的,办理停业报批手续;对有欠税的纳税人组织缴清税款,对未清缴欠税、未缴销发票或有其它税务违法行为不符合停业条件的,不予办理停业。对停业纳税户实施监控,发现停业户在停业期间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要依法责令其补缴应纳税额、加收滞纳金和实施处罚。第十一条对责任区内漏征漏管户进行清查,监督税务登记证的亮证使用,对无证或未按规定验(换)证的,要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督促其办证或验(换)证,对应申报缴纳而未申报缴纳税款的,发出《限期缴纳通知书》,按定额管理规定程序予以核定征收税款。

第三节 建立税源台帐第十二条 突出“划片管理”,注重“管片交流”,以突出抓好个体工商户大户的管理为重点,对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工商户大户进行动态了解和重点监控,分析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研究进一步完善征收管理的措施。第十三条 对实行查帐征收税款的纳税人和实行“双定”征收的纳税大户及农村重点税源,要建立纳税及生产经营台帐,采取调阅财务报表和定期上门实地了解相结合的办法,在台帐上逐月反映其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对实行简并征期的纳税人要以按月实地检查的记录作为登载台帐的依据。

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 篇4

闽地税发[2006]308号

2006-12-30 14:12 福建省地方税务局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各市、县(区)地税局,省、各设区市地税局直属分局、稽查局,福州、泉州、漳州市地税局外税分局,泉州、南平市地税局征收分局(不发厦门):

为配合我省建筑业税收信息管理系统推广工作,加强和规范建筑行业税收征收管理,现将《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建筑业税收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有关情况应及时上报省局。

本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二OO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建筑业税收管理实施办法

为配合我省建筑业税收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推广工作,加强和规范建筑行业税收征收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及发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并结合我省地税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第一章 概述

第一条 建筑业税收管理是以《福建省建筑业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为依托,以建筑企业和个人(以下简称建筑业纳税人)承建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以建筑业发票为控管手段,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税收征管数据的采集、录入、统计、分析、比对,实现对建筑业税收的实时网络监控,及时做出预测和预警,为征收、管理、稽查以及纳税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信息技术在税收征管的强大辅助功能。本办法具体分为:日常管理、发票管理、申报管理、信息比对和网络监控等。

第二章 日常管理

第二条 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人认定管理。

对提供建筑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区别不同情况分为自开票纳税人和代开票纳税人。

(一)自开票纳税人。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纳税人为自开票纳税人,除承接跨地区移动工程按规定在机构地或劳务地自行开具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发售的发票外,可以在建筑业劳务发生地自行开具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发售的发票:

1、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2、执行国家税务总局《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及发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3、按照规定进行建筑业工程项目登记;

4、使用满足税务机关规定的信息采集、传输、比对要求的开票和申报软件。

(二)代开票纳税人。

不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纳税人为代开票纳税人,由其应税劳务发生地(跨地区移动工程按规定由劳务地或机构地)主管税务机关为其代开发票。

第三条 工程项目报验登记管理。

(一)建筑业纳税人在主管税务机关管辖范围内承包建筑工程项目(不含跨地区移动工程项目),必须在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并领取施工许可证后30日内,持下列有关资料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工程项目报验(初始)登记:

1、《福建省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见附件一)的纸制和电子文档;

2、营业执照副本和税务登记证件副本;

3、建筑业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

4、建筑业工程施工合同;

5、纳税人的开户银行、帐号;

6、中标通知书等建筑业工程项目证书;

7、《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外管证”)(适用外来建筑企业);

8、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自开票纳税人承接工程项目合同造价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在报验前必须先在“建筑业税收管理企业端软件”进行项目登记,然后导出电子数据(U盘或软盘)与相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报验。50万元以下的单项工程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按上述规定办理或是确定为“零星工程项目”,由企业自行在软件企业端进行项目登记,次月10日前导出电子数据(U盘或软盘)及相关资料与纳税申报一同报验。

(二)外来建筑企业到劳务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工程项目报验登记时,应先办理外来建筑企业报验登记。对办理外来建筑企业报验登记时,不能提供完整资料的纳税人或提供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劳务地主管税务机关可对其按本地建筑企业进行管理。

同一县(市、区)建筑业纳税人跨分局(所)承接工程项目的,视同外来建安企业进行管理,但不必开具《外管证》。

(三)已经报验的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生工程项目变动,如改变设计结构、追加(减少)合同金额、改变建筑面积等情况,必须在项目变更后30日内持《福建省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及有关变更资料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工程项目变更报验登记手续。

(四)纳税人承建的工程项目有停缓建、非结算注销的,应在有关部门决定工程项目停缓建、注销后30日内,凭有关部门决定工程项目停缓建的相关文件或者文书及《福建省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向主管税务机关结清项目应纳税费,并说明原因,主管税务机关应在系统进行相应的登记。纳税人已办理停缓建需要续建(复工)的,应在有关部门决定续建(复工)的30日内,凭有关部门决定工程项目续建(复工)的相关文件或者文书及《福建省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续建(复工)登记,并说明原因,由主管税务机关在系统进行续建登记。

(五)纳税人承建的工程已完工但尚未结算的,纳税人必须在工程项目完工后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书面报告,说明未结算原因,便于主管税务机关对该项目进行“已完工未结算”处理;纳税人承建的工程项目已完工结算且税款已结清的,纳税人必须在工程项目完工结算后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福建省建筑业工程项目情况登记表》、《工程竣工结算报告》或《工程结算报告》及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进行结算注销。

上述“已完工”是指已建设完成并交付使用。

(六)纳税人承揽分包、转包工程的,必须在分(转)包工程的协议书签订后30日内持分(转)包工程的协议书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项目报验登记手续,其应纳的营业税及附加税费由总承包人代扣代缴,否则由承揽分(转)包工程的纳税人全额缴纳税款;项目总承包人也必须在分(转)包工程协议书签订后30日内持有关分(转)包工程的协议书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分(转)包登记手续,并负责代扣代缴项目的营业税及附加费。

(七)纳税人未签订合同或协议及无项目证书的工程项目,应在开工前30日内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工程项目报验登记,并提供书面材料,材料内容包括施工单位名称、工程项目名称、工程项目地址、工程项目预算(预计)金额、建设单位提供材料金额、营业税税前扣除设备金额、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八)纳税人在项目报验登记时应将预算书和合同等相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主管税务机关必须认真核对预算书的材料成本、劳务金额、设备金额,并将三项金额录入系统。项目决算后,纳税人必须将决算书报送主管税务机关,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决算书对材料成本、劳务金额、设备款进行修改,核算项目利润。纳税人承建的项目是包工不包料的,必须将建设单位自购的材料的发票复印件报送主管地税机关。没有预算书和合同的,必须每月向主管地税机关报送工程项目所购入的材料的发票复印件。

(九)建筑业纳税人承包跨地区移动工程项目的,应向规定的主管地税机关进行报验登记。

第四条 《外管证》管理

(一)建筑业纳税人承接异地工程项目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持税务登记证副本、书面申请书、承接工程合同书、中标通知书、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以及经办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向机构地主管地税机关申请开具《外管证》。

(二)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天。对期限届满后申请续开的可再予核发。

(三)纳税人应当在工程施工前持有效《外管证》向劳务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结束,应当向劳务地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并结清税款、滞纳金、罚款,如有领购发票的还应一并缴销发票。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有效期届满后10日内,持《外管证》回原税务登记地税务机关办理《外管证》缴销手续。

(四)劳务地税务机关必须在《外管证》上签注项目开具发票名称、发票代码、发票号码、份数、金额,或出具《开具发票清单》。(系统在全省上线后,除厦门外的省内企业由《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相关信息。)

第三章 发票管理

第五条

建筑业纳税人自开票管理

(一)主管税务机关对自开票纳税人开票额度必须给予授信,授信额度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分月或分季,额度不能高于合同总金额。

(二)自开票纳税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向劳务地(跨地区移动工程按规定向劳务地或机构地)主管地税机关申请领购“《建筑业统一发票(机外版)》”,并在系统软件(企业端)进行发票领购的录入登记。

(三)自开票纳税人承接的合同造价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工程项目,在与建设单位进行工程款结算或相应劳务结算时,可按在劳务地主管地税机关进行项目报验登记时确定的开票授信额度内,自行逐一分项目开具建筑发票,同时导出由软件生成的《建筑业统一发票开具明细表》项目申报资料,向劳务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备案。对合同造价50万元以下,被劳务地主管地税机关确定为“零星工程项目”的,则由企业在软件授信的额度内自行分项目开票。

上述所称“零星工程项目”是指一次性开票,单笔金额不超过50万元的建筑工程项目。

(四)自开票纳税人应按照发票管理办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实填开建筑业发票,并在发票上加盖开票单位的发票专用章。

(五)自开票纳税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开具建筑业发票:

1、承接分包、转包工程业务(分包转包工程业务由纳税人另行向地税机关申请代开分(转)包工程专用发票);

2、未提供建筑业劳务;

3、提供非建筑业劳务;

4、由其他纳税人(包括承包人、承租人及挂靠人)提供的建筑业劳务。

第六条 建筑业纳税人代开票管理

代开票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必须申报纳税并确认税款入库后,才可到税务窗口代开建筑业发票,并按以下情形处理:

(一)代开票纳税人须提供以下资料到地税机关申请代开发票:

1、完税凭证; 

2、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3、建筑劳务合同或其他有效证明;

4、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提供异地劳务时);

5、中标通知书等工程项目证书,对无项目证书的工程项目,纳税人应提供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地址、质式结构、工程用途、工程预算、承包人、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6、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凡是建筑企业及个人包括外来建筑企业承建工程项目,必须先向劳务地主管地税机关进行项目登记后,再凭上述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资料向发票窗口申请代开发票。对于一次性开票,单笔金额不超过50万元(具体幅度可由各地在50万元内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可做为零星项目进行简易项目登记后,到税务窗口申请用临时电脑编码进行代开发票。

上述“简易项目登记”是指仅进行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地址、质式结构、工程用途、承包人、工程预算等简单项目信息登记。

第七条 代扣代收税收凭证及分(转)包工程项目发票管理

(一)将承接的工程项目分(转)包给其他纳税人的扣缴义务人及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扣缴义务人,应按规定代扣代缴工程项目的营业税及附加,并填写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申请单,向主管地税机关申请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

(二)纳税人承接分(转)包业务的,其承揽分(转)包工程应进行项目登记后,根据《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强建筑分(转)包工程项目发票管理等问题的通知》(闽地税发[2004]212号)文件规定,向主管地税机关申请开具《建筑业分(转)包工程专用发票》。

(三)其他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的纳税人,凭《代扣代收税款凭证》及地税机关要求的材料,向主管地税机关申请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机外版)》。

第八条 《建筑业统一发票》的其他管理规定

(一)纳税人因项目工程款退回、工程款结算差额等原因需要开具红字发票冲销的,应向主管地税机关提供《纳税人开具红字发票申请书》(见附件二)、退款说明或工程结算书、已开具发票的复印件,经管理部门审核无误后,由窗口代开或由自开票纳税人在授信额度内自开《建筑业统一发票(机外版)》。电脑开具的红字发票不用红颜色打印,但票面的人民币金额大写前应加“负数”,人民币金额小写前应加“—”,“备注”栏中应注明开具红字发票的原因。

(二)发票防伪。纳税人利用系统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机外版)》(自开或代开)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发票防伪识别码,并打印在发票票面“税控号”一栏上。通过在系统中输入防伪识别码,就可对发票的真实性和发票所属区域进行判别,达到发票网络监控的目的。对于发票防伪码未打印或打印不全时,应作废票处理。

(三)纳税人在收到项目工程款或分包人收到总承包人支付的工程款时,必须分工程项目开具发票,不得使用收款收据等其他不合法凭证入帐。未经省地税局同意不得跨地区使用发票。

(四)主管税务机关对开具的建筑业发票应按工程项目逐户建立收入台帐,逐笔登记已开发票的发票名称、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具金额等。

第四章 纳税申报管理

第九条 建筑业纳税人应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其中营业税应按照《营业税纳税申报办法》填报《建筑业营业税纳税申报表》进行营业税申报。

建筑业纳税人外出经营除就外出经营项目在劳务发生地进行纳税申报外,还应按规定每月向机构地主管地税机关报送《建筑业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和《异地提供建筑业劳务税款缴纳情况申报表》。工程项目自应申报之月起6个月内未按规定向劳务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则由机构地主管税务机关补征其外出施工项目应纳营业税税款。

第十条

建筑工程金额中含有设备价款需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的,在进行纳税申报的同时,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上级税务机关的批准文件及复印件。主管税务机关经核实无误后方可予以抵扣。

第十一条 建筑业税收信息化管理过渡期间内,自开票纳税人在每月申报期限内,建筑营业税采用数据申报和纸质申报相结合。即,纳税人进行纳税申报时,除了要填写纸质的纳税申报表外,还必须将已开发票的明细电子数据通过U盘等介质传送给主管税务机关。

上述“过渡期”截止日以省局相关文件为准。

第十二条 代开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委托代征单位进行纳税申报或代扣代缴税款申报时,必须分工程项目申报缴税;主管税务机关必须按有关规定分工程项目开具完税凭证或税收缴款书或《代扣代收税款凭证》。

第十三条 代开票纳税人每次申请开票时,必须先行缴纳税款后方予以开票。

第十四条 纳税人承接跨地区移动工程,应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应纳税款,并申请开具《建筑业统一发票(机外版)》。

第五章 纳税评估和网络监控

第十五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于系统提示的纳税人预警信息应及时进行跟踪排查,对于不能立即排除的异常情况应及时转入纳税评估,通过评估确定拟进一步采取的管征措施。主管税务机关每月必须通过深入工程项目实地查看项目的进度或通过其他渠道,掌握工程项目进度,并在系统录入相应的工程进度,以便系统自动比对。

第十六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充分应用系统综合查询功能,实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掌握纳税人工程项目、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数据,并进行勾稽比对和逻辑判断,发现管理疑点,及时跟踪管理到位。

第十七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利用信息系统网络,及时跟踪监控外来和外出企业的税收管理信息,变事后结算管理为事前即时管理,有效堵塞纳税人利用经营地和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信息沟通不畅进行偷逃税收的漏洞。

第六章 违章处罚(理)管理

第十八条 建筑业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以及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项目报验登记、纳税申报、报送纳税资料(含电子数据)以及税务机关要求办理的涉税事项,经税务机关责令改正仍不改正的,税务机关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他现行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章 其他管理项目

第十九条 对于系统推广应用前开工的现有在建工程项目需要开具发票的,必须对以前开票情况和纳税情况进行清查核对,核对清楚后,录入系统开具发票。

第二十条 在建筑业税收信息化管理的过渡期间内,对燃汽、电力、广电、自来水等达不到自开《建筑业统一发票(机外版)》条件的公共事业性非建筑业企业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向用户收取 “管道燃气建设费”、“立户安装费”(电力公司)、“有线电视建设费”和“自来水安装费”等费用,经各设区市局审批并报省局备案,可由企业自开《建筑业统一发票(手工版、千元)》。除上述四项费用外,其他建筑业应税劳务均要使用《建筑业统一发票(机外版)》。

上述“过渡期”截止日以省局相关文件为准。

第二十一条 税务稽查补税的处理。各级稽查部门在对建筑业纳税人进行稽查时,对已决算的工程,应分项目进行结算。对需补税的事项应分项目反馈给建筑业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工程项目已纳税情况录入,以便企业补开发票。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实行以后,除第二十条规定的情形外,纳税人将不再使用手工版《建筑业统一发票》。各级地税机关要认真核对,及时做好手工版《建筑业统一发票》的收缴工作。

税收票证管理实施办法 篇5

【发布文号】国税发(1994)224号 【发布日期】1994-10-20 【生效日期】1994-10-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

税收会计和税收票证档案保管期限的通知

(1994年10月20日国税发(1994)2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各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各直属进出口税收管理处:

现行的税收会计、票证档案保管期限是1984年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关于制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字(84)第85号规定的。近年来,由于纳税户数的迅猛增长,税收会计和票证档案资料大量增加。各地普遍反映,按原规定的保管期限,存档库房日渐紧张,管理日趋繁重,要求国家税务总局重新制定保管期限。为此,我们制定了新的税收会计和票证保管期限,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税收会计和票证档案管理的其他事项,仍按财预字(84)第85号文件执行。

附件: 税收会计、票证档案保管期限表

------------------------------------ | 种 类 |保管期限| 备 注 |

|------------|----|----------------| |

一、凭证类 | | | |------------|----|----------------| |

(一)税收会计原始凭证 | 十年 |指《税收会计核算办法》规定的各种| | | |原始凭证。|

|------------|----|----------------|

(二)不作为会计原始凭证| | | | 的税收票证 | | |

|------------|----|----------------|

1、出口产品完税分割单 | 十年 | | |------------|----|----------------| |

2、其他税收票证 | 二年 |指税票调换证、印花税票销售凭证、|

| |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零税率项目| | | |凭证等。|

|------------|----|----------------|

(三)税收会计记帐凭证 | 十年 | |------------|----|----------------| |

二、帐簿类 | | | |------------|----|----------------| |

(一)会计帐簿 | | | |------------|----|----------------|

1、总帐、明细帐 | 七年 | |------------|----|----------------|

2、日记帐 | 十年 |指现金、存款日记帐。|------------|----|----------------| |

3、辅助帐 | 五年 | |

|------------|----|----------------| |

(二)票证帐簿 | | | |------------|----|----------------|

1、票款结报手册 | 七年 | |------------|----|----------------| |

2、票证分类出纳帐 | 七年 | |------------|----|----------------| |

三、报表类 | | | |------------|----|----------------| |

(一)会计报表 | | | |------------|----|----------------| |

1、电旬报 | 一年 | |

|------------|----|----------------| |

2、电月报 | 一年 | |

|| ||

| |------------|----|----------------| |

3、会计月报、季报 | 七年 | | |------------|----|----------------|

4、会计年报、决算表 | 十年 | | |------------|----|----------------| |

(二)票证报表 | 五年 | |

|------------|----|----------------| |

四、其他类 | | | |------------|----|----------------| |

(一)会计、票证移交清册| 十年 |指会计人员、票证管理人员离职时与|

| | |接替人员办理的会计和票证交接清册| | | |。

|------------|----|----------------|

(二)档案保管清册 | 十年 | | |------------|----|----------------|

(三)档案销毁清册 | 十年 | | ------------------------------------

上一篇: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感下一篇:企业党委先进基层党委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