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另类解读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另类解读(共8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另类解读 篇1

 作者: 来源: 时间:2013-4-17 8:29:00 阅读次 【大 中 小】

 自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来,众多专家都从各方面进行了解读,但再多的解读都围绕一个字:赞。《数学教育学报》2013年第1期发表了郑毓信教授的解读,让我们听听他老人家是如何解读课标的,让我们看看他眼中的“四基”和“核心概念”。郑教授提出对课标要“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与“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让我们听听他怎么说的。友情提醒:

郑教授的文章有四部分:

一、研究的基本立场

二、聚焦“数学(基本)思想”

三、“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困惑与思考

四、关于“核心概念”的若干思考

友情提醒:这篇文章信息量大,知识范围广,只有定下心来,慢慢看,一次一次看,一部分一部分反复看才能有收获,这样的收获足以让你对课标和数学教学的认识上升几个层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1]的颁布引发了广泛的“解读热”,这里强调“另类解读”主要反映了这样一种认识:不同声音的存在有利于人们的独立思考,从而就可切实避免各种片面性的理解或认识上的误区.文章集中于“四基”与“核心概念”等宏观方面,主要目标则是希望能给读者,特别是一线教师一定启示,从而促进中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研究的基本立场

这是众多关于“新课标”的解读文章或专门报告的一个共同特点,即是对于一些新的理论思想的突出强调,特别是由“双基”到“四基”、由“双能”到“四能”的发展,以及10个“核心概念”.大家还可听到很多肯定性的评价.“无疑,‘四基’是对‘双基’与时俱进的发展,是在数学教育目标认识上的一个进步.”[2]“《标准》中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列为‘四基’,可以说是对课程目标全面认识的重大进展.”[3] 这些论述也许有一定道理;但这又是过去十多年课改实践的一个重要教训,即是应当防止盲目的乐观情绪,特别是各种简单化的理解,乃至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新的时髦潮流.恰恰相反,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增强自身在这一方面的自觉性.

就当前而言,首先就应思考:什么应是解读“新课标”的主要背景?一个现成的回答显然在于:新旧课标的对照.但是,究竟又应如何去从事新旧课标的对照比较? 以下是一些不应被忽视的方面:

第一,在突出强调新旧课标不同之处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两者的共同点.例如,以下的论述就可被看成从一个特定角度表明了后一方面工作的重要性:“课程标准从《实验稿》到((2011版》,我们当然应该关注修订了什么,但更要关注课程标准坚持了什么„„因为十年间对于数学课程标准的批评有很多是带有方向性、整体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关注课程标准中哪些没有变就显然更有意义”[4] 更为一般地说,这并直接关系到了教育工作的连续性,特别是,如何才能彻底纠正以下的长期弊病:“中国数学教育积累得太少,否定得太多.一谈改革,就否定以前的一切,老是否定自己,没有积累.”[5] 也正是从同一角度去分析,教育工作者更应高度重视深圳市南山区的以下经验:“只要对学生和教师有益处的改革,就一定要坚持做,做就一定做细做实做到底.”这也就是指,“对细部的关注„„用细节来表达价值观.这或许也是中国课改的一个新的起点吧.”[6]

第二,正因为“十年间对于数学课程标准的批评有很多是带有方向性、整体性的”,因此,也应十分关注这些批评意见究竟有多少得到了采纳?或者说,“新课标’’在这些方面究竟有了怎样的变化或发展? 由以下一些论述即可获得这方面的直接启示: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 又,“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1]

上面的分析也为以下问题提供了直接的解答:何者应当被看成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包括“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主要依据?是过去十多年课改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更应切实抓好以下两个关键:(1)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前进;(2)发扬成绩,真正“做细做实做深”.就一线教师而言,以下建议,同样可被看成过去十多年的课改实践给予人们的重要启示: 第一,“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  第二,与唯一强调理论的指导性作用相对照,更应提倡关于教学工作的这样一个新的定位:“反思性实践”,也即应当更加重视积极的教学实践与认真的总结与反思

最后,就“新课标”的学习与贯彻而言,教育工作者又应特别重视“理论的实践性解读”和“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它们并可被看成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以下就围绕“数学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及若干“核心概念”对此作出具体论述.二、聚焦“数学(基本)思想”

“新课标”在这方面的一些明显问题:

第一,由于“《课标》没有展开阐述‘数学的基本思想’有哪些内涵和外延,这就给研究者留下了讨论的空间,而且由于它过去并没有被充分讨论过,所以可能仁者见仁,知者见智,不同的学者可能会有不完全一样的说法”.[9]

第二,除去“数学思想“以外,“新课标”中还多次提到了“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理解的困难.当然,在此还有这样一个密切相关的概念:“数学思想方法”.

第三,由于对“数学(基本)思想”的强调与先前关于“三维目标“的提倡有很大的一致性,因此,就应更为深入地去思考:究竟什么是提倡“数学基本思想“的真正新意? 显然,对于后一问题可以立即作出如下解答:这主要在于对“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模型的思想”,这样3个基本思想的突出强调,以及关于“数学基本思想”、“(一般)数学思想”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层次区分.

例如,由“数学抽象的思想”派生出来的有:分类的思想,集合的思想,“变中有不变’’的思想,符号表示的思想,对应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等等.“由‘数学推理的思想’派生出来的有:归纳的思想,演绎的思想,公理化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转换化归的思想,联想类比的思想,普遍联系的思想,逐步逼近的思想,代换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等等.”

另外,“在用数学思想解决具体问题时,对某一类问题反复推敲,会逐渐形成某一类程序化的操作,就构成了‘数

学方法,数学方法也是具有层次的.”[9] 面对这样的论述,一线教师应当如何去做? 容易想到,这正是这方面的传统立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但是,这种立场是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促进读者的深入思考,可以首先提及这样两个事实: 第一,作为“数学思想”的具体分析,应当说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例如,以下就是这方面较有影响的一些著作:

L.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张奠宙、朱成杰的《现代数学思想讲话》(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袁小明的《数学思想史概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 由大致的浏览和比较又可发现:尽管它们都集中于所谓的”重大数学思想”,但相关论述与上述关于“基本思想”的分析则有很大不同;而且,尽管这3者的具体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它们又都突出地强调了数学思想的历史性、发展性和变化性.

在此还可特别提及日本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的著作《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因为,后者似乎也突出地强调了数学思想的层次区分:他称为数学的“精神”、“思想”与“方法”.但由简单的比较可以看出,后者的具体内容也与上面所提到的观点有很大不同. 如米山国藏所提到的“数学精神”就有7种:(1)应用化的精神;

(2)扩张化、一般化的精神;(3)绸织化、系统化的精神;(4)致力于发明发现的精神;(5)统一建设的精神;(6)严密化的精神;

(7)“思维的经济化”的精神.

他提到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则包括:(1)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2)传统思想与数学进步的关系;(3)极限思想;

(4)“不定义的术语组“和”不证明的命题组“的思想;(5)集合及群的思想;(6)其它新思想;(7)高维空间的思想;(8)超穷数的思想:

(9)数学家头脑中的空间;

(10)数学的神秘性和数学的美.

综上可见,面对多种不同的理论主张,研究者的确应认真地去思考究竟应当如何去做? 第二,这也是过去十多年课改实践给予人们的又一重要教训,即是应当清楚地认识“理念先行,专家引领”这样一种“由上至下”的运作模式的局限性.因为,如果缺乏足够自觉性的话,就很可能造成严重 的消极后果,对此例如由课改初期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所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就可清楚地看出.

以下则是国际上的相关发展:“就研究工作而言,仅仅在一些年前仍然充满着居高临下这样一种基调,但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已转变成了对于教师的平等性立场这样一种自觉的定位.当前研究者常常强调他们的研究是与教师一起做出的、而不是关于教师的研究,强调走进教室倾听教师并与教师一起思考、而不是告诉教师去做什么,强调支持教师与学习者发展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力图去改变他们.”[10]由此可见,研究者确实应当从根本上对理论与实践(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作出新的认识. 更为具体地说,在明确倡导“反思性实践”这样一种关于教学工作新定位的同时,又应清楚地看到,强调实践与反思并非是指教育工作者完全不用重视理论(包括“新课标”)的学习,而是应当积极提倡“理论的实践性解读”.

以下就是“理论的实践性解读”的一个基本意义:注意分析理论的现实意义,也即应当深入地去思考相关的理论主张对于改进教学究竟有什么新的启示? 就目前的论题而言,这也就是指,强调“数学基本思想”对于教师改进教学究竟有什么新的启示? 另外,作为“理论的实践性解读”,又应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也即始终集中于这样一个问题:教学中应当如何去做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相关发展? 以下就从这一角度对一线教师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1)求全或求用? 这就是指,无论是数学思想的学习还是教学,其关键不在于无一遗漏地去列举出各个数学思想(包括基本思想、一般思想和思想方法),而是应当更加关注如何能够针对具体的知识内容“由隐及显”地去揭示出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并以此来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

应当强调的是,这可被看成教学工作创造性质的一个重要表现,也即是一种“再创造”的工作;另外,只有以思想方法的分析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数学课才能“教活”、“教懂”、“教深”,也即不仅能让学生看到真正的数学活动,切实体现教学工作所应有的“鲜活性和质感性”,也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包括深层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2)层次区分或辩证运动? 相对于严格的层次区分,应更加重视自己的独立思考,重视特殊与一般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就是指,教育工作者不仅应当十分重视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也应通过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之间的辩证运动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

例如,如果研究者所采用的是“化归的思想“这样一个词语,这主要就是指这样一个普遍性的思想:数学中往往可以通过将新的、较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转化成已经得到解决的、较为简单和容易的问题来解决问题.与此相对照,如果所强调的是“化归的方法”,则就意味着研究者己将关注点转移到了如何能够实现所说的转化,例如,所谓的“分割法”、“映射法”、“求变法”等就都是这样的实例.再则,所谓“化归法的核心思想”则代表了相反方向上的运动,也即由具体方法重新上升到了一般性的思想,包括“联系的思想”、“变化的思想”等.(3)就当前而言,又应特别强调这样几点:

第一,清楚认识“广度”与“深度”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果说“数学思想”主要反映认识的深度,那么,就只有从较为广泛的角度去进行分析,也即十分重视视角的广度,才能真正达到较大的深度,也即准确地揭示出相关知识内容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这里所提到的“深度”与“广度”正是中国旅美学者马立平女士所提出的关于“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的两个主要内涵(另一相关的维度是“连通度”[11]).马立平提出,后者并可被看成中国(小学)数学教师与美国同行相比的主要优点.由此可见,对于数学思想的很好掌握也关系到了中国数学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例如,只有将自然数、小数与分数的运算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很好地理解到,这些内容集中地体现了以下一些数学思想:(1)逆运算的思想;(2)不断扩展的思想:(3)类比与化归的思想:(4)算法化的思想;

(5)客体化与结构化的思想.

第二,高度关注教学活动的可接受性.相对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言,数学思想特别是那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思想的学习显然需要更长的时间,且主要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并能有针对性地采取较为恰当的方法,即如由“深藏不露”逐步过渡到“画龙点睛”,由“点到为止”逐步过渡到“清楚表述”,由“教师示范”逐步过渡到“主要促进学生的自我总结与自觉应用”,等等.

第三,这是教育工作者当前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即,如何能够通过积极的教学实践与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切实做好数学思想的清楚界定与合理定位.

事实上,这即可被看成上述关于数学思想的历史性、发展性和变化性的一个直接结论,又由于个体的发展往往重复种族发展的历史.因此,与笼统地去提倡所谓的“数学基本思想”相比较,就应更加重视数学思想的“清楚界定”与“合理定位”,也即应当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于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究竟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哪些数学思想作出更为具体和深入的分析.

显然,也只有这样,“数学基本思想”才不会蜕变成为空洞的教条,这方面的教育目标也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三、“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困惑与思考 对于“基本活动经验”《小学数学教与学》编辑部曾有过这样一个评论:“相对于原来的‘双基’而言,基本活动经验显得更为‘虚幻’,无论是理论内涵还是实际的培养策略都不易把握.”

这一评论并无不当之处,因为,从理论的角度看,这一概念确有很多问题需要人们更为深入地去进行思考:

第一,这里所说的“活动”究竟是指具体的操作性活动、还是应当将思维活动也包括在内,乃至主要集中于思维活动? 在这方面并可看到一些不同的“解读”:“数学活动经验,专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具体操作所获得的经验,以区别于广义的数学思维所获得的经验.”[12]又,“基本活动经验„„其核心是如何思考的经验,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现实和数学学习的现实,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3]

另外,按照后一解读,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数学教育是否真有必要专门引入“帮助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这样一个目标,还是可以将此直接归属于“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 第二,对于数学教育中的所说的“活动”是否应与真正的数学(研究)活动加以明确区分? 以下论述可以被看成对此提供了具体的解答:“‘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课堂学习,是最主要的‘数学活动’.”[9]但是,按照这样的解读,所谓的“活动经验”与一般意义上的“学习经验”就不再有任何区别,那么,为什么要专门地引入“数学活动经验”这样一个教育目标呢? 更为一般地说,究竟什么是数学教育中所谓的“数学活动”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第三,是否应当特别强调对于活动的直接参与,还是应当将“间接参与”也包括在内?(如果突出“经验”这样一个字眼,这就是指,在此所指的究竟是“直接经验”、还是应当同时包括所谓的“间接经验”?)显然,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应当将“间接参与”也包括在内;但是,按照这样的理解,“过程性目标”的实现无疑就将大打折扣,或者说,这将成为这方面教学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即如何能够帮助学生通过“间接参与”获得以“感受”、“经历”和“体验”等为主要特征的“活动经验”? 第四,由于(感性)经验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应认真地去思考:在强调帮助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同时,教学中是否也应清楚地指明经验的局限性,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超越经验的必要性?当然,如果将思维活动也包括在内,就应进一步去思考数学思维活动经验是否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经验的局限性”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我想,我们是否应更多地思考如何‘对经验的改造’,将经验改造为科学,而不是成为孩子们创新思维的绊脚石”,在当前就应注意防止这样一种倾向,即由于盲目追随时髦而造成“常识的迷失”.

第五,是否应特别强调关于“基本活动经验”与“一般活动经验”的区分,这究竟是一种绝对的区分,还是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什么是这两者的具体涵义? 由以下的“平民解读”或许就可获得这方面的直接启示:“简单地说,‘基本’是相对的,如我们上楼梯,当你上到第二层时,第一层是基本的;你上到第二层,想上第三层时,这第二层便变成基本的了.”[13]  进而,正如先前关于“数学思想”的分析,研究者在此显然也面临着“清楚界定”与“合理定位”这样一个任务.

第六,更为重要的是,数学教育为什么应当特别重视“帮助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乃至将此列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作为上述问题的具体解答,显然应当提到以下的观点:“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形成智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书本,智慧则形成于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于经历的活动中”;从而,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智慧,就应更加重视过程,更加重视学生对于活动的直接参与[12].

但是,这里应更为深入地思考:数学教学中希望学生形成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智慧,是简单的经验积累,还是别的什么智慧? 在此还可通过“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经验”的简单比较来进行分析,这就是指,数学的“活动经验”是否与“数学思想”一样具有超出数学本身的普遍意义,从而即使对于大多数将来未必会从事任何与数学直接相关工作的学生仍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容易想到,这事实上也正是任一诸如“学数学、做数学”这样的主张所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然,与纯粹的理论分析相比较,研究者在此也应更加重视“理论的实践性解读”,包括通过积极的教学实践与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对相关理论作出必要的检验与改进.

另外,就认识的不断深入而言,又应特别强调“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这也就是指,研究者应当努力超越各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并从更为一般的角度去进行总结与反思.即如揭示出具有较大普遍性的问题,引出具有较大普遍意义的结论,等等.

以下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实例,即是“关于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3点认识“:(1)经验在经历中获得.(2)经历了≠获得了.

(3)经验,并非总是亲历所得[14].

从“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这一角度去分析,应特别强调这样两点:

(1)教学不仅应当让学生有所收获,更应注意分析学生所获得的究竟是什么.

因为,这正是这方面不应被忽视的一个事实:人们经由(数学)活动所获得的未必是数学的活动经验,也可能与数学完全无关.

以下就是国际上相关研究的一个直接结论:儿童完全可能“通过操作对概念进行运算,但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也就是指,尽管“旁观者确实可以将它解释为数学,因为他熟悉数学,也了解实验过程中儿童的活动是什么意思,可是儿童并不知道.”[15]

由此可见,不应唯一地强调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而应更加重视对这些活动教学涵义的分析.也即应当从数学和数学学习的角度深入分析这些活动的教学意义,并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也能十分清楚和明白.

(2)如何促进学生由“经历”向“获得”的重要转化.

更为一般地说,这显然也关系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是数学学习中不应“为动手而动手”,而应更加重视对于操作层面的必要超越,努力实现“活动的内化”.

但是,究竟什么是这里所说的“活动的内化”的具体涵义呢? 对于自己所提出的这一概念,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曾作过这样的解释:这主要是指这样一种思维活动,即是辨识出“动作的可以予以一般化的特征”.由此可见,“活动的内化”事实上就是一种建构的活动,也即如何能由具体的活动抽象出相应的模式(图式化). 从而,数学教学所应主要关注的就并非活动经验的简单积累,而应更加重视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相应的思维发展,后者又不可能通过反复的实践简单地得以实现(“熟能生巧”),而主要是一种反思性的活动,也即是以已有的东西(活动或运演)作为直接的对象,并就主要表现为由较低层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才可谈及数学抽象与一般自然科学中的抽象活动的重要区别,并称之为“自反抽象”.)依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很好地理解以下一些论述:“只要儿童没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他就达不到高一级的层次.”[15]又,“数学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反思自己的活动.从而促使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数学化和反思是互相紧密联系的.事实上我认为反思存在于数学化的各个方面.”[16] 综上可见,从数学教育的角度看,“智慧的教育”决不应被理解成经验的简单积累,而应更加强调数学思维由较低层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也即应当明确肯定“数学智慧”的反思性质.

四、关于“核心概念”的若干思考

就“新课标”中所提到的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而言,应当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第一,这些概念明显地不属于同一层次.“的确,这些核心概念的分类,还没有非常严格的严谨性在里面„„也许我们数学教育的研究基础还不足以作一个很好的分类.”

第二,词语的意义有待于说明或澄清,特别是,究竟应当如何去理解“感(悟)”、“意识”、“观念”、“直观”、“能力”、“思想”等词语的意义与区别? 例如,为了表述上的一致性,能否将“模型思想”改为“建模能力”,或是将“推理能力”改为“推理思想”? 第三,这10个概念不能被看成已经很好地覆盖了基础教育各个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

例如,与所谓的“数学基本思想”相对应,除去“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外,是否还应增加“抽象能力”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另外,由于“策略思想“对于数学显然也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是否又应增加“策略思想”这样一个核心概念? 第四,更为重要的是,又应如何去把握基础教育各个阶段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 作为上述问题的具体分析,在此特别提及国际上的一项研究成果[17]:这正是世界范围内以“课程标准”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特征,即是普遍地采用了平行地列举出数学课程应当努力实现的各项“标准”这样一种表述方式(可称为“条目并列式”),从而也就与传统的“学科核心式”构成了鲜明对照:然而,这又正是“条目并列式”的一个主要不足,即是不利于人们较好地掌握各个学段的主要教学内容.

另外,美国“数学课程标准”历史演变过程的具体考察表明:“不稳定、不连贯、不统一正是‘条目并列式’最为明显的特征”,从而也就无可避免地对实际教学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显然,这也为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具体工作敲响了警钟,即是应当切实防止工作中的随意性.

那么,“数学课程标准”中究竟为什么要引入所谓的“核心概念”呢?以下就是一些相关的论述: “核心概念的设计与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内容实质的理解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有密切关系.”又,“核心概念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与课程的总体目标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把握这些核心概念,实现数学课程目标.”“数学内容的4个方面都以10个核心概念中的一个或几个为统领,学生对这些核心概念的体验与把握,是对这些内容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标志.”[18]

但是,在此仍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究竟应当如何去把握基础教育各个学段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 另外,就如以上关于“数学基本思想”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分析,就“核心概念”的学习与贯彻而言,也应特别重视“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与“实践的理论性反思”.以下就围绕“数感”与“符号意识”、并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作出具体分析.(1)“数感”与学生“数感”的发展.

“新课标”中关于‘‘数感”的论述是:“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在此特别强调这样两点:

①数感有一个后天的发展过程.

具体地说,尽管人们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先天能力,但后者又有明显的局限性,其发展则主要依靠后天的学习,并可依据.“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确”、“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这样的认识去把握这一过程.

例如,就“数与数量”而言,首先就涉及到了数的概念的不断扩展,特别是小数和分数的引入.另外,就每种数的认识而言,又都涉及到了适当的心理表征的建构,即,不仅应当让学生通过数数去认识各个具体的自然数,也应通过记数法的学习使学生有可能“接触”到现实生活中很难直接遇及的各种“大数”,直至初步认识数的无限性,还应通过引入直观表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视觉形象,从而发展起更为丰富的心理表征. 再例如,“数量关系”显然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包括运算的多样性以及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等;另外,就各种运算的具体实施而言,显然又都有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例如对于“单位数的加法”就可区分出3种不同的水平,反映了主体对于数量关系认识的不断扩展与深化.

②在教学中并应十分重视与“数感“直接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例如,这显然就可被看成后者的一个基本涵义,即是对于事物数量方面的敏感性,特别是,乐于计算,乐于从事数

量分析,而不是对此感到恐惧,甚至更以“数盲”感到自豪.进而,作为“理论性反思”,又应特别强调由素朴的情感(感悟)向更为自觉的认识的过渡,后者即是指,人们应当超出单纯的工具观念、并从整体性文化的视角更为深入地认识数量分析的意义.  事实上,这正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西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一种“数学文化”,对此例如由所谓的“毕达哥拉斯一柏拉图传统”就可清楚地看出.即是认为数量关系构成了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本质,西方并因此形成了“由定量到定性”的研究传统,后者又正是导致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在西方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相对照,由于“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中国的文化传统却始终未能清楚地认识并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 由此可见,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应当成为中国数学教师自觉承担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2)“符号意识”与代数思想.

就“符号意识”而言,特别强调这样几点:

①与“数感”一样,“符号意识”也有一个后天的发展过程;又由于符号的认识和应用显然已经超出了单纯感悟的范围,也即主要表现为自觉的认识,因此,“新课标”中将原来的“符号感”改成“符号意识”就是较为合理的.(也应从同一角度去理解“代数思想”这一术语的使用,即是表明主体的自觉程度有了更大的提高.)②尽管小学数学已经包含有多种不同的符号,如数字符号、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等,但又只有联系“代数思想”去进行分析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符号意识”的内涵与作用,包括如何能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很好地渗透相关的数学思想,不仅真正做到居高临下,也能很好体现教学的整体性. 具体地说,文字符号的引入显然是区分小学与中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其主要功能之一就在于为数学抽象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后者事实上也正是代数思想的一个基本内涵一一“代数即概括”[20] 当然,由小学数学向中学数学的过渡还表现于方程方法的学习.但是,究竟什么是方程方法与算术方法的主要区别,特别是,这是否就是指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尽管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确可被看成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但着眼点的变化又应被看成由算术方法向方程方法过渡的真正要点.也即,将着眼点由唯一集中于如何求取未知数和具体的运算过程转移到等量关系的分析.进而,由于在代数中已将方程的求解归结到相应算法的直接应用,从而就不再需要任何特殊的技巧或方法,这样,解题的过程也就被极大地简化了.因此可以断言:“等价是代数中的一个核心观念.”

另外,还应指出的是,算法的应用十分清楚地表明了数学符号的本质:与“缩写意义上的符号”不同,这主要应被看成“操作意义上的符号”.

例如,基于这样的思考,韦达常常被说成代数学的创造者.因为,尽管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己开始用字母代表数量,但韦达在历史上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思想(他称为“逼真算法”);可以用字母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并对此进行纯形式的操作.

容易想到,符号性质的上述变化事实上也可被看成一个“客体化”的过程,这也就是指,在此己不再唯一地关注符号的指称意义,而是将此看成直接的对象.当然,从发展的角度看,又应当提及“符号意识”的进一步变化,即是将字母看成变量.这样,“代数不仅仅成为关于方程和解方程的研究,也逐步发展成涵盖函数(及其表征形式)和变换的研究”..

综上可见,只有联系代数思想(概括的思想,等价的思想与算法的思想)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符号意识” 的具体内涵.当然,这正是教学工作创造性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即,如何能够很好地把握适当的“度”,既能做到“居高临下”,也即很好地渗透更高层次的数学思想,同时也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③对于“符号意识”,也应联系“三维目标”进行分析理解.

具体地说,由于“符号意识”的形成主要是一个后天的发展过程,因此,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看,在教学中就应积极促成这样一种变化,即,帮助学生由对于符号的陌生感、排斥感逐步转变成为认同感、亲切感,并乐于加以应用.

进而,这又是一般的语言学习、特别是外语学习给予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启示:学习一种语言就是进入了一种新的文化.显然,符号语言在这方面也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从而就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即,通过数学学习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超越直接经验的重要性,乐于与抽象事物打交道,并能不断提高思维的精确性与简单性„„

综上可见,就“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贯彻而言,应当大力提倡“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与“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从而不仅能进一步改进教学,也能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包括促进“课程标准”的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唐彩斌.“四基”“四能”给课程建设带来的影响一一宋乃庆教授访谈录[J].小学教学,2012,(7-8):11-13. 【3】张丹,白永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及其变化[J].小学教学,2012,(5):4-7. 【4】唐彩斌.数学课程改革这十年一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教授访谈录fJl.小学教学,2012,(7-8):4一10.

【5】赵雄辉.中国数学教育:扬弃与借鉴[J[.湖南教育,2010,(5,6):25-27,25—28. 【6】余慧娟,施久铬.课改改到深处是“细节”[J].人民教育,2012,(9):40—45. 【7】郑毓信.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J[.人民教育,2010,(8):37-9.

【8】郑毓信.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内涵与发展途径【J1.中学数学月刊,2011,(12):1-4.

【9】顾沛.数学基础教育中的“双基”如何发展为“四基”[J].数学教育学报,2012,2l(1):14-16.

【10】Sfard A.What Can Be More Practical Than Good Research?——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J].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2005,(3):393-413.【11】马立平.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2】史宁中,马云鹏.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设计、实施与展望【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 【13】任景业.研究课标的建议一一换个角度看课标[J].小学教学,2012,(7—8):36—39. 【14】贲友林.关于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三点认识[J].江苏教育,2012,(Z1):111-112. 【15】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16】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再探一一在中国的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7】马立平.美国小学数学内容结构之批评【n数学教育学报,2012,21(4):卜15.

【18】马云鹏.数学:“四基”明确数学素养一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J]_人民教育,2012,(6):40-44.

【19】郑毓信.多元表征理论与概念教学[J1.小学数学教育,20tl,(10):3-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另类解读 篇2

一、新旧课标内容对比

二、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内容概要

在第一学段中,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特有的价值及其作用, 引领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从而积累相应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也增强了对所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与巩固。

本学段 (其他学段也如此) “综合与实践”这种教学形式应当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针对性要强, 但要保证每学期至少有一到二次的实践活动。它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可以穿插在课内, 也可以课内外结合, 使之常态化地落实于教学活动之中。

三、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 , 逐条解读

1. 通过实践活动,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从本条目标提出的要求看,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方案不一定要独立设计, 可以将它“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也可以将其融合于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之中,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数与代数”中“数的认识”时, 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后, 让学生走进生活就能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就能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进而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特有的价值。教师教学时可以适时设计关于“万以内的数”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验运用“万以内的数”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案例:《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在教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课前, 我认真地评价了学生课前完成的实践性的作业 (课前, 每位学生做了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20个1平方分米的方纸片) , 学生对完成这些“课外实践性作业”很感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之间进率) 的抽象性特点和三年学生思维的直观性特点, 我组织了这节室外的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活动期间, 通过交流, 学生有很多想法, 记录如下:

生1:我知道了1平方米的方格里能盛下100个1平方分米方纸片。

生2:我知道了我们走廊里的大方格不是1平方米, 比1平方米大一点, 因为我们用100个1平方分米的方纸片摆齐后, 还没到边, 而我们做的1平方分米的纸片是比较精确的, 所以我们5个人判断这个大方格不是1平方米 (可见, 生2已经初步建立了1平方米的空间观念) 。

……

通过实践活动, 学生感受到了“我们走廊里的大方格不是1平方米, 比1平方米大一点, 因为我们用100个1平方分米的方格摆齐后, 还没到边……”这样的活动形式, 充分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特有价值和作用, 学生从中润物细无声地经历了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 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 引领学生自主参与的一项教学活动形式。所以, 本条目标要求学生在参与活动前后, 都要明确问题内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案例:《图形分类》

下图所示, 桌面上放一些纽扣, 你能将这些纽扣进行分类吗?思考一下:怎样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确定的标准可以将纽扣分为哪几类?并用连线、列表、画图、文字叙述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

此项“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设计的几个问题, 意在引导学生首先“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所设计的要求在于引导学生知道并能灵活运用解决此类实际问题的策略。

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 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本目标提出的要求是指让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实践操作) 的过程, 在活动中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又对所学的知识与方法有进一步的理解与巩固, 起到了既提高实践活动的能力, 又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双重作用。

教学案例:《奇妙的剪纸》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后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教学片段:

师:请观察这张剪纸的图案 (课前准备) , 你发现这张剪纸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对称)

你能猜到老师是怎样剪出这样对称的图案吗? (先独立思考, 再交流想法。)

(学生发表想法:折、画、剪的过程———将正方形对折, 然后在折好的图形上用铅笔画出一个想剪的图形, 最后沿所画的图形的边剪。)

师:同学们能用刚才所讲的方法剪出一个漂亮的图案吗?

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和剪刀, 动手试一试, 交流展示作品。

师:正方形还可以怎么折?能不能多折几次再剪呢?想试一试吗?

学生实践。

……

学生动手尝试, 并展示作品 (有的是轴对称图形, 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 。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为什么同学们剪的图形中有的是轴对称图形, 而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生共同小结: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 都是轴对称图形, 不对折而完成的剪纸图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此项实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经历剪轴对称图形的操作过程, 深化了他们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 明晰了对折的折痕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折痕的两侧是完全对称、相同的等相关知识。

四、教学实施建议

本学段实施“综合与实践”教学, 要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对“综合与实践”这一内容设置的目的为指导来进行合理把握。

第一, 组织的实践活动要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不同于显性的数学知识探究活动, 更不能通过教师的直接讲授替代学生的实践操作, 它是一项使学生全程自主参与的实践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 应该享有较大的发挥、发展空间。

第二, 应重在实践、重在综合, 让学生初步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创新意识。“综合与实践”活动是落实这些目标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实施活动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要注重对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要重视把数学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以及数学内部知识体系相联系, 加以综合应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第三, 要关注过程、巧设问题, 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综合与实践”与其他领域相比, “不仅要关注结果, 也要关注过程”。它主要是以问题为载体的, 教学时教师要巧设问题, 让学生在问题引领下“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角度出发, 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独立思考, 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要常态化、少而精, 让学生经常体验到这种教学形式。“综合与实践”这种教学形式应当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且针对性要强。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 也可以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

第五, 实施活动中要进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与展示。要将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并进行多元评价, 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另类解读 篇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前言部分对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的阐述可用“打下三个基础,发挥一个优势”来概括。“三个基础”是: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一个优势”是:“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三个基础,一个优势”彰显了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和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新课标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上有何变化?为什么说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位更准确?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没有的内容。这样表述至少透露出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运用”强调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基础性,语文课程是打基础的课程;二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方面的,包括“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是综合性的课程;三是语文课程的本质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是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因此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新课标”同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其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从根本上解决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使语文课程的定位更准确。

三、“新课标”在前言部分多次强调“语言文字运用”,用意何在?

“新课标”在前言部分6次提到“语言文字运用”。

1.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4.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5.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

6.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在惜字如金的课程标准里,在这么短的篇幅中6次出现“语言文字运用”,充分说明课标修订者对“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视程度,也是对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语文教学存在的“重内容分析,轻语言积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训练;重教师讲解,轻学生实践”等现象的回应与矫正。众所周知,实施新课改以来,由于部分专家和教师对“实验稿”的过度解读,尤其是部分竞赛课、示范课、观摩课的误导,加上部分老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缺乏全面、正确认识,导致教学中出现不少矫枉过正的现象,有的教师甚至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美术课、数学课、实验课、历史课……语文课堂高耗低效,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有效提高。“新课标”反复强调“语言文字运用”,充分反映了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基本内涵与核心元素,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这一基本教学思想。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上下工夫,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上下工夫。

四、“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内涵有哪些主要变化?

“新课标”沿用了“实验稿”“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四条基本理念的表述,但四条基本理念的内涵变化较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1“语文素养”的内涵更加丰富。“新课标”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进行补充完善,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部分,增加了两处文字,第一处“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对语文课程落实工具性的强调,也是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具体落实,提示教师,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必须给予高度的关注。第二处“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对语文课程落实人文性的提示,强调语文教学落实人文性的主要元素是祖国的“优秀文化”,落实的途径与方法是“熏陶感染”,而不是空洞说教、穿靴戴帽。

2.课程内容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新课标”将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定位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上。这是语文课程改革与时俱进的体现,反映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同时也是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的重点内容。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新课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出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等方面,为语文教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科学渗透人文教育指明了方向。

3.语文课程实践性特点更加突出。“新课标”将“实验稿”中“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改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增加“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实践性特点的表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强调了语文学习在时空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有开放性,提出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即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4.语文课程内外联系得到加强。“新课标”增加“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注重听说读写的联系是加强语文教学的内部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是从三维目标的落实上强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三个“注重”为我们加强语文课程的内部联系、正确处理语文课程的外部联系、实现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

5.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得到重视。“新课标”增加“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这段话强调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在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重读书、重积累、重感悟、重整体把握、重熏陶感染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在继承这些语文教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

五、“新课标”对“总体目标与内容”进行了哪些调整?学习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新课标”“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是在“实验稿”“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修订的,与“实验稿”“总体目标”相比,主要有以下调整:总体目标与内容第1、2条是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在第1条中加进了“集体主义”,在第2条中加进了“提高文化品位”,充实了人文素养方面的目标;第3、4、5条是侧重于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将“实验稿”中“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改为“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将“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改为“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学习方法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第5~10条是关于“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在阅读教学目标中增加了“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阅读和背诵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习作教学目标将“实验稿”中“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改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将“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写作方式写作”改为“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写作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习作教学目标更加具体,目标指向更明确——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在综合性实践目标中增加“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创新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总目标是按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顺序分块表述的,各有侧重,但这种侧重不是绝对的,三维目标仍然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老师们学习课标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六、“新课标”对“学段目标与内容”主要进行了哪些修订?这样修订的意图是什么?

“新课标”“学段目标与内容”在“实验稿”基础上做了多处修改,除语言表述方面的调整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变化:一是调整了部分学段目标与内容;二是增加了部分教学目标与内容;三是删除了“实验稿”中的部分教学目标与内容。

调整的目标与内容主要有:一是降低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会写的字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第二学段会写的字由2000个调整为1600个。识字写字量的调整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识字写字教学质量;二是将第一学段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调整到第二学段,第一学段默读要求有所降低;三是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调整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要求有所降低。

增加的目标与内容主要有:一是为了改变当前学生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等现状,“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的写字习惯和写字质量,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在第一学段要求“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基础上,第二、三学段增加“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要求,第三学段还增加了“硬笔书写楷书,力求美观”的要求;二是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增加“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对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删减的目标与内容主要有:一是将“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第一学段写话目标中删除;二是将“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思”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删除;三是将“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从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目标中删除。从删除的目标看,都是经过课改实验检验,属于要求偏高、偏难的目标。删除这些目标,模糊了这些硬性要求,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七、“新课标”实施建议部分在结构上有何变化?

“新课标”实施建议部分是本次课标修订变化较大的部分。在结构上将“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顺序调整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的顺序调整,突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在课标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意义,提示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八、“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实施策略在“实验稿”基础上有哪些新的突破?

与“实验稿”相比,“新课标”的教学建议在教学实施策略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式。“新课标”增加“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将“实验稿”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改为“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方式改进要求更加具体明确。

二是强调语文教学要正确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新课标”对语文教师提出三方面具体要求:第一,教师必须在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二,教师要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式,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第三,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三方面的要求为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选择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

三是强调语文课程应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新课标”强调: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一要整体考虑三维目标的综合;二要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三要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四要统筹安排教学活动。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一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二要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三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是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融为一体。“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一要将人文教育与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融为一体,不要油水分离;二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有机渗透,不要空洞说教。

九、“新课标”教学建议中“具体建议”哪些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语文教学要重视写字教学,加强写字训练。识字教学建议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提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读写基础”“教学重点”“重要教学内容”“每天安排10分钟”,这样的关键词和练字时间的硬性规定,有利于学校加强写字教学管理,评价教师写字教学工作。

二是阅读教学要重视领会编者意图,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新课标将实验稿中“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修改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目的在于提示教师要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合理使用教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增加“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求,强调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文本的尊重,强调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三是阅读教学要做到“五提倡,五防止”。“新课标”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倡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防止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提倡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提倡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要防止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以及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提倡朗读自然,要防止矫情做作的腔调。“五提倡、五防止”既是对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突出偏差的修正,也是对今后阅读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教师改进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

十、为什么说“新课标”的评价建议更具有可操作性?

“新课标”的评价建议由实施策略和具体建议两个部分组成,不论是实施策略还是具体建议都比“实验稿”的评价建议更具有可操作性。

一是评价目的更明确,实施思路更清晰。“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同时提出四个方面的实施策略: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二是评价要求更具体,学段特点更突出。“新课标”在具体建议部分明确提出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具体要求和不同学段的评价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学段特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如阅读教学评价,在提出阅读教学评价总体要求的同时,分别提出了朗读、诵读、默读、精读、略读、文学作品阅读、古诗词和文言文阅读等八个方面的具体目标,特别提出各学段“精读”和“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重点。新课标阅读教学评价的总体要求是“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在总要求的关照下,各学段“精读”评价的重点是:“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在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此外,“新课标”还明确提出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学段评价重点。评价建议对学段特点的突出,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段特点,突出学段教学重点和评价重点,避免低段教学高段化和高段教学低段化,有利于扎扎实实完成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

曲靖市麒麟区教师进修学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另类解读 篇4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我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经研究,决定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教育部于2011年12月公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与原实验稿对比,在文本表述、具体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均进行了修改。下面主要从结构、基本理念与目标的表述两方面介绍其主要的一些变化。

一、“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1.关于数学的意义。将原来“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改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强调了随着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数学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将“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表述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设计思路”的修改

1.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2.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等八个关键词,并给出具体描述。并专门阐述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目标”的修改

1.明确提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双基”变“四基”。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与数学素养: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关于基本思想方法,陈老师为我们分析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四大育人功能:一是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三是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陈老师结合小学数学现有的课标教材重点给我们介绍了小学阶段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分类、转化、归纳、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猜想、符号化、方程与函数、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他系统地为我们解读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陈老师的分析让我认识到在教学中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

“双基”变“四基”,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儿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双基”变“四基”,任重而道远。

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对应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统计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可逆思想方法、化归思维方法、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法、整体思想方法等等。

2.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完善了一些具体目标的描述:比如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4.规范了课程目标的若干术语。并在学段目标中使用这些术语。

四、“课程内容”(原“内容标准”)的修改

1.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用规定的课程目标术语,对某些课程目标的表述进行了修改。

2.从总体结构上看,“几何与图形”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三个领域的结构基本没变。“几何与图形”结构的变化表现在:将实验稿中分四个方面对内容进行的要求(即“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改为从三个方面展开内容要求,即“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这三部分中的“图形的性质”基本上是整合了实验稿中的第一和第四部分而成,而其他两个部分与原来的两部分对应。

3.四个领域中一些具体的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删除了一些条目,第二是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必学和选学内容),第三是对相同内容的要求不同(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进一步细化),具体如下。(1)删除的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删除了一些内容,例如:

①对“大数”的认识与应用——“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实验稿P31)②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实验稿P32)

③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要求——“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实验稿P33)

▲在“图形与几何”(实验稿为“空间与图形”)领域,删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 ①关于等腰梯形的相关要求(实验稿P39、P43)②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实验稿P39)

③关于影子、视点、视角、盲区等内容,以及对雪花曲线和莫比乌斯带等图形的欣赏等(实验稿P40)

④关于镜面对称的要求(实验稿P41)▲“统计与概率”部分删除的内容 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2)新增加的内容

▲“数与代数”中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 ①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②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

③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④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⑤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以上为增加的必学内容,此外,此次《标准》修改,还以标注“*”的方式,增加了选学内容,具体如下: *⑥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⑦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⑧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在“几何与图形”领域中,增加的内容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②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③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④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⑤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⑥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下面的要求是选学内容: *⑦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⑧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⑨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 *⑩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3)在要求上有变化的内容(略)

4.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基本保持了实验稿的要求,如:要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等。此外,还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如: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交流成果,总结参与数学活动的收获,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使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五、“实施建议”的修改

“实施建议”由原来按学段表述,改为三个学段整体表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六、“实例”的修改

增加了一些帮助教师理解、澄清困惑的实例。并且,对大部分实例不仅仅呈现了实例要求本身,而且提出了实例的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建议,有利于教师理解课程内容、体会数学思想、实施教学。

七、增加附录

将课程目标中的“术语解释”和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统一放在附录中,分别成为附录1和附录2。对实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另类解读 篇5

一、课标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一)课标修改的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是充分地肯定成绩,也看到问题实质所在;

第二修改的基础是课程改革4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 第三修改应稳步进行,使得《标准》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 第四增强可操作性,更适合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习评价

(二)课标修改的思路 第一是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第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

第二条,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三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 第四是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二、课标修改的主要方面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基本理念

1、什么叫数学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什么叫数学教育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

3、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什么是好的教学?第一条,除了知识传授之外,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二条,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4、设计思路 数学学习的四方面课程: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目标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修订稿):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6、问题解决

实验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修订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7、具体目标 数与代数 第一学段

1.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第二学段

1.增加了“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2.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3.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以为数乘、除两位数”。

4.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改为“能理解简单的方程(如3x 2=5,2x-x=3)。” 图形与几何

1.内容的结构的调整:

《标准(实验稿)》的“空间与图形”分为四部分:第一、二学段为(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与变换;(4)图形与位置。

《标准(修改稿)》的“图形与几何”第一、二学段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的运动;(4)图形与位置。

2.主要内容的修改 第一学段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第二学段。(3)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改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第二学段

(1)删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2)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统计与概率 1.统计

l 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l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2.概率

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的主要变化如下:(1)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

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描述。

(2)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在第三学段,学生通过列出简单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来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

(3)增加了一些案例,特别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综合与实践

一、把三个学段的名称作了统一,统称为“综合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目的和内涵。

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对三个学段的差异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一方面突出了创新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突出了不同学段的特点。l 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并且用较大的篇幅阐述案例,让老师领会课程标准的思想是什么,领会提出知识点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l 螺旋式上升,不一定是知识点本身,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件事情本身,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从小学一直到初中三年级,可以有这样的问题,从小学一直到初中三年级,不断地出现,但是,随着他们知识的增加,随着视野的增加,对问题分析的深度不断增加。

l 实施建议完全重写了。过去关于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是按学段写。修订稿是按基本的思想写,紧扣基本理念来写。如: 第一,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问题,基本根据理念来写。第二,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第三,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四,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第五、注意如何在教学中注意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发展、培养。

第六,教学应该注意几个问题,预成和生成,事先备课备得怎么样,讲课时遇到情况如何处理。

还有,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和个别学生的关系。如何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如何使用教学技术与关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另类解读 篇6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根据多维健康观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借鉴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经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提供明确的指导,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

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并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学习目标。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为满足学有余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鼓励这部分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提高。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测的学习目标。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易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各地区和学校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从师资队伍、场地与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农村学校体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应特别注意开发与利用各种实用的课程资源,确保课程的正常实施。

(五)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提倡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运动参与的目标: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2.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运动技能的目标: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身体健康的目标:

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水平一(1-2年级)

一、运动参与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学习目标: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积极、愉快地上体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如不旷课,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等。【评价要点】上课

出勤率、参加课内外体育与健康学习与活动的表现。【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情况。

二、运动技能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学习目标:获得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知道所学运动项目或体育游戏的名称或动作术语。如知道跑步、篮球、乒乓球、游泳等运动项目的名称,以及滚翻、仰卧起坐等常见身体运动动作的名称或术语。【评价要点】能够描述所学项目名称或动作术语。

【评价方法举例】教师或学生做出一些动作,让学生尝试说出动作的名称或术语。(2)体验运动过程并初步了解一些运动现象。如体验速度、节奏、力量、方向等运动现象。

【评价要点】对运动现象的了解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在运动体验中描述力量大小、方向变化、速度快慢等运动现象。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学习目标1:学习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做出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多种形式的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钻、滚动和支撑等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熟练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跑步时的身体姿态和动作。

学习目标2:学习不同的体育活动方法。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初步学会常见的球类游戏。如学习小篮球、小足球、乒乓球等适合本水平学生学习的球类游戏。【评价要点】参与球类游戏活动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打鸭子”游戏活动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学习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横队和纵队看齐、向左(右、后)转、立正、稍息、踏步、齐步走、站立、蹲立、仰卧、俯卧、纵叉、横叉等基本体操动作;棍、球、绳等轻器械体操动作;多种个人和集体的舞蹈动作、韵律动作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节奏感、柔韧性和协调性。【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韵律动作的表现。(3)学习一些游泳或冰雪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水中呼吸、蛙泳的基本动作,或者冰上行走等(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游泳或冰雪类活动基本动作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游泳中上肢、躯干、下肢和呼吸协调配合的表现。

(4)学习一些武术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基本手型、抱拳、马步、蹬腿、冲拳等简单的武术基本动作、3~5个简单动作组成的动作组合等。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武术操的表现。(5)学习一些其他简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滚铁环、抽陀螺、荡秋千、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活动的基本动作。【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踢毽子的熟练程度。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安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避险的知识和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基本的安全运动知识和方法,注意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如注意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上课,运动前做准备活动,在规定的场地内活动,合理、正确使用体育器材;过十字路口时不闯红灯,走斑马线;乘汽车时系

安全带,头、手不伸出窗外。熟悉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如发生紧急情况时,会拨打求助电话等。

【评价要点】掌握安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避险的知识和方法的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安全运动知识;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安全运动的行为表现。

三、身体健康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学习目标:初步了解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了解饮食、用眼、口腔卫生等个人卫生常识。如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知道牛奶、豆类等食物的作用;按要求做眼保健操;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和龋齿预防方法;按时睡眠;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文明如厕、自觉维护厕所卫生;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了解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等。

【评价要点】了解所学保健知识的程度以及日常的个人卫生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能够做到哪些个人卫生要求。

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学习目标: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知道正确的身体姿态。如指出正确的坐、立、行姿态等。

【评价要点】识别正确身体姿态的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区别正确与不正确的身体姿态。

(2)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如注意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态和读写姿势等。【评价要点】在各种场合努力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学生相互评价在整队时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情况。

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学习目标:初步发展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完成多种柔韧性练习。如完成横叉、纵叉、仰卧推起成桥、握杆转肩、跪坐后躺下、坐位体前屈和立位体前屈握脚踝等柔韧性练习。

【评价要点】完成柔韧性练习的质量。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横叉、纵叉的情况。(2)完成多种灵敏性练习。如完成8字跑、绕竿跑等灵敏性练习。

【评价要点】灵敏性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完成绕竿跑的速度。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学习目标:发展户外运动能力。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乐于参加户外运动。如假期与家人一起进行户外运动等。

【评价要点】参加户外运动的情况。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参加过哪些户外运动及其感受。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目标:努力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认真完成体育学习和锻炼任务。如按要求努力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任务等。

【评价要点】完成体育学习和锻炼任务时的表现。【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认真完成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任务的情况。

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习目标:体验体育活动对情绪的积极影响。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体验体育活动中的情绪变化。如体验体育活动前后情绪变化的感受等。

【评价要点】说出体育活动前后情绪变化的事例。【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参与“老鹰捉小鸡”游戏前后的情绪变化和体验。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适应新的合作环境。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新的合作环境中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与同学友好相处。如在重新分组后很快地和新伙伴一起愉快地活动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适应不同合作环境的表现。【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在体育活动中与新伙伴配合的情况和体验。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爱护和帮助同学。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同学的关心与爱护,乐于帮助同学。如当同学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遇到困难或需要保护时能够主动提供帮助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团结互助的行为表现。【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帮助同伴的表现。

水平二(3~4年级)

一、运动参与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学习目标: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乐于参加新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和比赛。如愉快地参加新的情景类、角色扮演类、竞赛类等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评价要点】学习新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时的表现。【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钻山洞”体育游戏活动中的积极表现。

二、运动技能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学习目标1: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一些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如知道国际奥委会会旗、奥林匹克格言等。

【评价要点】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奥运会知识。

学习目标2:体验运动过程并了解动作名称的含义。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多种动作术语或动作名称的含义。如使用正确的术语描述已经学过的动作(如体转运动、跑跳步、马步、助跑、起跳等),并说出同类动作的不同变化。(如投远与投准、跳高与跳远等)。

【评价要点】对有关动作术语或动作名称的了解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并说出其名称或术语。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学习目标1:提高基本身体活动和完成体育游戏的能力。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完成多种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快速的曲线跑、合作跑、持物跑,单、双脚连续向高和向远跳跃,单、双手的投掷和抛物,有一定速度要求的攀、爬、钻等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正确性、数量或速度。【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撒渔网”游戏活动中的速度和灵敏性。

学习目标2: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方法。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1)初步掌握几项球类活动的基本方法。如初步掌握小篮球、小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或其他新兴球类活动的基本方法。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熟练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小篮球运球动作的质量。

(2)初步掌握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有队形的跑步走、齐步走变跑步走、各种队列队形变换,爬绳、爬竿,单杠、双杠、山羊、垫上等体操基本动作,健美操、校园集体舞等韵律活动和舞蹈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节奏感、柔韧性、协调性和身体姿态。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前后滚翻、山羊分腿腾越等动作的质量。

(3)初步掌握一些游泳或冰雪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蛙泳或者滑冰、滑雪的基本动作,并进行一定距离的动作练习等。

【评价要点】蛙泳或者滑冰、滑雪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掌握蛙泳动作的质量及坚持完成一定距离蛙泳练习的情况。(4)初步掌握一些武术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6~8个简单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所学简单武术套路的质量。

(5)初步掌握一些其他简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荡秋千、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活动的基本动作。

【评价要点】完成所学动作的协调性和数量。【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跳绳、踢毽子的动作质量和数量。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习目标:重视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基本掌握体育活动、比赛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如基本掌握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知识、消除体育活动中安全隐患的方法以及中暑的识别和预防等知识;在自然灾害(如地震等)或突发事件(如火灾等)发生时听从教师指挥,并做出安全的行动;掌握鼻出血的简单处理方法以及其他简便的止血方法等。【评价要点】对所学安全运动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练习滚翻、山羊分腿腾越等动作时的保护方法。

(2)表现出主动规避运动伤害和危险的意识与行为。如在投掷练习中注意观察周围的安全情况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安全运动的意识和行为。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练习滚翻、山羊分腿腾越等动作时的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情况。

三、身体健康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近视眼预防、食品卫生、主要营养素的作用等有关知识。如学会合理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定期检查视力;初步树立食品卫生意识,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知道人体所需的几种主要营养素(如脂肪、蛋白质、糖类等);认识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树立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等。

【评价要点】对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评价读书、写字、看电视、用电脑等是否符合用眼卫生要求。学习目标2:初步了解疾病预防知识。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了解一些疾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如知道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肠道寄生虫病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营养不良、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懂得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动物咬伤或抓伤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等知识。

【评价要点】对所学疾病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例说出1~2种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学习目标:改善体形和身体姿态。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注意保持良好的体形,矫正不正确的身体姿态。如初步了解身高、体重的合理比例及其重要性,合理膳食和体育锻炼对改善体形的作用;自我矫正和督促同伴矫正不正确的身体姿态等。

【评价要点】对良好体形的认识和保持正确身体姿态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简要说出造成不良体形和不正确身体姿态的原因。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学习目标:发展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和力量。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了解体能的构成。如知道心肺耐力、力量、柔韧性、身体成分、速度、灵敏性是体能的组成部分。【评价要点】对体能基本构成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跑步可以发展的主要体能名称。

(2)通过多种练习发展柔韧性。如通过横叉、纵叉、仰卧推起成桥、握杆转肩、跪坐后躺下、立位体前屈握脚踝等练习发展柔韧性。

【评价要点】完成柔韧性练习的质量。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完成仰卧推起成桥动作的质量。

(3)通过多种练习发展灵敏性。如通过十字象限跳、绕竿跑等练习发展灵敏性。

【评价要点】灵敏性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点移动的次数。

(4)通过多种练习发展速度。如通过50米跑、15秒快速跳绳等练习发展速度。

【评价要点】速度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50米跑的速度。(5)通过多种练习发展力量。如通过立卧撑、纵跳摸高和斜身引体等练习发展力量。【评价要点】力量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试学生1分钟内完成立卧撑的次数。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学习目标: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适应寒暑、燥湿等气候变化。如在夏天、冬天或气候变化时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等。

【评价要点】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如在冬季和夏季)进行体育活动时的身体表现。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目标:坚持完成有一定困难的体育活动。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有一定困难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坚持完成任务。如在有氧练习中不怕苦累,坚持完成任务等。

【评价要点】完成有一定困难任务时的表现。【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坚持完成有一定困难任务的事例。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如在耐久跑、小篮球游戏比赛等活动中排除干扰,情绪饱满等。

【评价要点】体育活动中情绪积极、稳定、高昂的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相互评价小篮球游戏比赛中的情绪表现事例。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乐于交流与合作。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如乐于与同伴共同参加并完成体育活动等。

【评价要点】体育活动中和同伴交流与合作的情况。【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两人三足跑”游戏中的合作表现。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目标:遵守运动规则并初步自我规范体育行为。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了解体育道德,并注意规范自己的体育行为。如在体育活动中做到文明用语、讲礼貌、遵守规则等。【评价要点】体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小足球游戏比赛中的言行举止,指出不文明和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现。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在实施本标准的过程中,各地、各校应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分别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参见附录1)。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并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能的增强和学习行为的变化等方面。教师要认真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问题,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

1.在目标多元的基础上有所侧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在体现学习目标多元特征的同时,还应注意有所侧重。2.细化本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教师应结合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目标是由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组成的完整体系。教师应根据本标准的总要求制订各层次的具体学习目标。具体学习目标一般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情境中)、“行为”(做什么和怎么做)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三个部分。为了更好地表示目标的层次性,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应使用能够体现不同层次意义的行为动词。

3.目标难度适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等实际,设置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愿望,经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

(二)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建议

1.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教师应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认真分析教材,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加强学生健康维护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2.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基础、身体特征、体能发展敏感期和心理发展特点等,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3.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为重点,并与学生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适合教学实际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场地与设施条件、季节、气候和安全等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

5.重视健康教育。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气的上课时间,每学年保证开展一定时数的健康教育内容教学。

(三)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建议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选择与合理运用。

1.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充分发挥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应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积极性。

3.应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参见附录2中的案例

1、案例

2、案例3)与传授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往合作等能力,开展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经验,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4.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5.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要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评价建议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标准倡导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以多元的内容、多样的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构成科学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与发展功能,更有效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力,调动他们的体育与健康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地“教”。

(一)明确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目标

本标准非常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有效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在确定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目标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为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做好准备。2.判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以便改进教学。

3.发现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个性的机会,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4.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合理选择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

1.体能。主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定体能测试的指标,评价学生的体能水平。2.知识与技能。主要根据本标准的学习目标与要求,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评价指标,评价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等。

3.态度与参与。主要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以及课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4.情意与合作。主要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情感表现、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合作行为等进行评价。各地、各校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自行确定各水平学生不同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的权重分配。

(三)采用多样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

本标准强调各校根据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运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学习评价既要注意评价的科学、公正、准确,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又要注意评价的简便、实用和可操作性,制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通过学习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体能、知识与技能指标应主要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如等级制评价、分数评价等),对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指标应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如评语式评价等)。对水平一的学生应主要采用评语式评价;对水平二和水平三的学生可以采用评语和等级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水平四的学生以等级制评价为主,结合评语式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与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用口头评价的方式,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参见附录3中的案例1)。在对学生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教师应综合学生在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方面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变化,以及期末测试成绩,进行终结性评价,给出综合成绩,写出评语(参见附录3中的案例2),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并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最后,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进行班级汇总(参见附录3中的案例3),上交给学校教务处。3.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本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建议教师将每学期结束时的测试结果、学生在该学期体育与健康学习各方面的进步幅度(即进步成绩=期末成绩-期初成绩),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记录结合起来,对相应的评价指标(如体能、知识与技能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所带来的成功体验,有效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四)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评价的作用,既要采用教师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努力发挥其他与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有关人员的评价作用。

1.教师评价。教师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中起主要作用。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很强的权威性,须尽力做到全面和准确。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并提供尽可能多的具体反馈以及改进与提高的建议。2.学生评价。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评价的方式有自评、互评和小组内评价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提高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其他人员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需要得到各方面人士的支持和鼓励。建议让班主任乃至家长等参与到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中来,上述人员的评价可以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参考。

(五)合理运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结果

教师应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判断体育与健康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分析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进步与不足,帮助学生改进体育与健康学习,不断取得进步,增强自尊与自信,提高体育与健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

教师应正确处理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体育中考”等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以免影响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三、教材编写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材分为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和挂图、卡片、图片、音像资料等。教材具有帮助学生预习、学习和复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帮助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等重要作用。本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水平一至水平四均要编写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参考书;水平一至水平三不编写教科书,水平四可编写1册教科书。根据本标准对健康教育教学的要求,相应健康教育的内容可编写在教师教学参考书或教科书(水平四)中。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性

教科书编写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科书要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与健康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2.科学性

教科书编写要以体育与健康的科学原理为基础,符合学生认知与运动能力发展的特点,遵循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规律和具有逻辑性。教科书中的观点、引文、文字表述和数据等要正确无误,插图要清晰、准确。3.实用性

教科书编写应精选与学生身心健康紧密相关的、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科学锻炼的方法,强调体能与运动技能的健康价值,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于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使教科书的内容与实践课教学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学生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4.可读性

教科书编写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内容新颖有趣、图文并茂,吸引学生主动阅读和学习,使教科书成为学生理解体育文化、健康知识和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师益友。5.发展性

教科书编写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注意选取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长远影响的内容,引导学生建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6.差异性

教科书编写在贯彻本标准精神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各地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的差异以及地理环境特点,体现独特的思路,形成鲜明的特色。同时,还应满足使用教科书地区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需求。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开发体育与健康的校本课程,形成各地、各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应当充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常、有效地实施。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教师是最重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学校和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班主任、活动课教师、校医、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有体育特长的其他课程教师、社会

体育人才、社区医生和学生家长等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促进他们参与教学指导、教学评价、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会以及督促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等。

(二)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各地、各校应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规定配齐体育设施和器材。同时,还要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其他的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

1.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场地和设施资源。学校既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内的各种场地、设施等开展体育活动,如墙面、树林、食堂、较宽阔的走廊、空地等,也要利用社区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资源辅助教学。

2.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可以一物多用,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小足球的球门等。

3.妥善保养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要通过优化管理,加强对场地、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与保养,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三)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除了要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等原则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所开发与利用的内容一定要与身体练习相关,无助于身体练习的内容则不应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校和教师在开发与利用运动项目时,还可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对某些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与此同时,注意开发与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等内容资源。

1.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加强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可以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改造场地与器材等手段,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2.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健美操、攀岩、街舞、软式排球、软式橄榄球和软式足球等新兴运动项目。在注意对新兴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化改造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把追求时尚的项目转变成健康向上、参与性强、安全有益的教学内容。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应大力继承和发扬。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武术、舞狮、舞龙、踢毽子、抖空竹、竹竿舞、蒙古式摔跤、抢花炮、荡秋千、重阳节登高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来补充和丰富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

(四)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充分利用附近的地形、地貌,根据当地气候和季节特点开展教学,例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利用适宜的水域进行游泳,利用郊野进行远足,利用雪原进行滑雪橇、滚雪球、打雪仗,利用山林开展定向运动和登山运动,利用沙地进行沙滩排球和足球等。教师还可利用季节特点进行教学活动,例如,春季组织春游活动,夏季开展游泳活动,秋季组织登山和越野跑,冬季开展滑冰和滑雪等。

(五)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和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渠道地获取体育与健康的有关信息,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健康知识和素养,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六)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另类解读 篇7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 知识结构、经验基础不同, 所以要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只有学生喜欢的时候, 学生才能自我超越, 个性才能得到张扬, 才能有创新的灵感。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在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自由奔放。教师创设某一教学环境, 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 鼓励学生自由畅谈, 尽量发挥。

2.慎用批判。对学生提出的想法, 即使有些幼稚、荒唐, 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解读与分析。

3.以量为主。先把表达的数量放在首位, 而后再考虑质量问题。

4.相互鼓励。师生、生生之间, 相互鼓励、启发, 找出各自的优点。

为了说明问题, 笔者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 举一些相关的教学案例来具体阐述与解读。

案例一:

《猫》教学片段

师:不同的读者对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理解。《猫》这篇文章文字浅, 但蕴涵深, 对于它的主题人们意见不一。今天我们就从归纳文章主题这个角度来做一点文学欣赏。 (学生独立思考10分钟后, 开始交流。)

生1:从第三只猫的死, 我们应吸取一点教训, 那就是凡事不能主观臆断, 妄下断语往往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2:从第二只猫的讨人喜欢来看, 我们在做人时应该活泼开朗些, 这样才能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在注重团队精神的今天, 更应善于与人交往, 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

师:好, 你的观点很有新意。 (这是精彩的火花, 思维碰撞从这里开始, 学生纷纷举手。)

生3:从家里人对待第三只猫的态度来看, 我们在做人时应该改变自己的性格, 要活泼开朗, 有真才实学;应适当地注重自己的外表, 这样才能改变别人对你的不好印象。

师:有道理。

生4:从家里儿女对第三只猫的态度来看, 我们在对人时不能以外貌或性情来喜欢一个人或讨厌一个人。

生5:三只猫都是社会的弱者, 命运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因此, 作为社会的弱者, 应该自立自强, 这样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做自己的主人。

师:你能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主题, 很好。我谈谈对课文主题思想的两种看法, 一是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 就会认为小说所要表达的是“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或做人的道理;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 就会认为小说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 教师精心设计导语, 引导、启发学生发言。教学案例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中学生的表现与思维是独立的, 学生的学习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的。因此, 学生的个性表现突出, 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案例二: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片段

师: (在研读课文时教师提出问题) “凭这点高明处, 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了。”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生思考8分钟后, 纷纷举手。)

生1:这是作者在勉励读者努力学习, 去发现未知的东西。

师:说得好。

生2:这样写是说人的生命虽然短暂, 但我们可以认识自然, 探索自然, 利用自然, 这说明人类是聪明的。作为人类的一员, 应该庆幸, 应该自豪。

师:说得也很好。

生3: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人类的生命虽然是有限的, 与宇宙相比虽然是渺小的, 但是我们人类却能够研究宇宙, 发现它的自然法则, 并为我们造福, 这一点是高明的, 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同时还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 去揭开宇宙的秘密。

师:对于我们来说要想有更多的发现, 现在就必须好好学习, 这样才能够去研究、去发现, 这就是作者的本意。作者的感悟很富有哲理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注个体差异。教师尊重学生, 甚至尊重学生的偏激与错误, 使其他学生从中得到某些启示, 并作为一个借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自由奔放、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案例三:

“自由写作”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你们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来到一个新的集体。在这个新集体里, 同学们要共同生活、学习三年, 这是我们的缘份。此时此刻, 你一定希望早点了解班里每个同学的“子丑寅卯”, 也希望自己能被大家尽快认识和接受。现在老师非常愿意做个沟通者, 和大家一起用“我”自由之笔, 写“我”自得之见, 抒“我”自然之情, 显“我”自在之趣, 力求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 把“真实精彩独特的自己”诉之于文, 以文会友 (学生鼓掌) 。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探讨作文的真谛:写出有个性的我, 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师: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无非是把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 想清楚了, 构成了有条有理的形式, 用书面语气固定下来。”我们想想“我”是自己最熟悉的, 最了解的。所以只要静下心来, 审视一下自己, 完全可以像做菜那样做出有特殊风味的自家特色菜, 奉献给大家。 (生微笑, 并考虑自己该从哪方面内容入手写。)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份关于检测自己意志力和性格气质的表格,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取走这份资料。 (学生中有60%的同学取走资料, 以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这一方面的情况, 可以写这方面的内容。教师只作资料的提供者, 而把选择交还学生自主。)

(10分钟后, 学生想好了写哪方面内容, 有些想写自己的名字, 有些想写自己的爱好, 有些想写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有些想写别人眼中的自己……总之, 都想写与众不同的真正的自己。)

师:大家都找到了写自己的内容, 那么在怎样让文章出彩上有什么要老师帮助, 同学帮助的呢?

生:1.拟题是否可以别出心裁?能否小组讨论出一些题目?2.写作文的形式可否有自己的创意?3.想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能否将完成作文的时间延至下周?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予以肯定, 小组讨论热烈, 课后学生还向教师、朋友、父母询问, 了解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印象。

一周后, 教师组织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因为情感和需要已找到释放点, 35分钟内都已完成500字左右的文章, 学生课堂作文体验十分愉快。后来, 学生还提出10分钟的小组交流, 教师完全允许, 并请每组组织者将本组的交流情况写成小结上交。)

这个习作虽然是命题作文, 似乎限制了学生的自由表达, 但是, 教师热情洋溢的语言、独具匠心的教学, 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真情换学生的真心。教师已经抓住学生生活中交往的情感需求, 使学生有了作文的真实期待, 适时切入了作文话题:介绍自己。但具体的写作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又在下面的教学中解决学生写什么, 怎么写上面作了进一步的尝试, 使学生真正敞开心扉写作文, 并懂得真正的写作。教者的“多余”材料又给了一些处于懵懂状态的学生以启发, 使之茅塞顿开, 激起了写作的欲望。

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减少对学生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经过10分钟思考后, 教师引导学生生成了三个需要帮助的问题, 学生讨论热烈, 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 相互鼓励, 相互诱导, 相互启发, 找出各自的优点, 为创新思维、启迪智慧, 进而达到自由表达、快速作文的目的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学生以快乐写作的心态向身边的人了解对自己的评价时, 对于如何做人, 如何提升自我进而形成人生观的自主教育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这些都为创新作文提供了依托。

学生完成写作后, 教师又给学生以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更为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提升自由表的能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教者通过自主写作, 自由表达, 抒发自己的体验和独到的见解, 完成了有创意的自由表达的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另类解读 篇8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

一、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老师在课程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要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的目标,坚持老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发掘学生的主动性的方式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和调整,使目标更清晰更明确了,更有针对性了。标准(2011年版)里的积极健康特指人的心理状态,人的精神,负责任的公民实际上指的是人的社会性发展,把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目标相对于过去把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认识、意识当做很重要的东西而言,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将原有对课程性质的概括作了更为科学的总结,在肯定其作为综合性课程的同时,点明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对课程性质的几个特点,如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具体表述作了一定的修改,提高了概括的准确性和指导性,既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又适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其中改动比较大的有“思想性”,其中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将思想教育的内容凝练表述为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实践性”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综合性”中提出了思想品德教育应当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其余在文段的表述或内部逻辑结构上都作出了一定的调整。

三、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四、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提高。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内驱力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任何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的教学行为都是事与愿违的。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总之,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体会到要善于反思,更要重视反思。坚持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也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品位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就要舍得花时间,不断努力。这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种知识背景,在平时的读书中积累自己,积淀一种文化底蕴。教师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又建立起独特的风格,这样就会具有你自己的个人魅力,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上一篇:办公区域火灾应急预案下一篇:安阳市中考满分作文-我爱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