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风俗服饰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少数民族的风俗服饰(精选8篇)

少数民族的风俗服饰 篇1

维吾尔族:男子多穿长袍,称袷袢;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称朵帕;

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那吾鲁孜节

壮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嚼槟榔和用槟榔招待客人的传统习惯;

节日:中元节、牛魂节、三月歌、吃立

土家族:崇拜土王,哭嫁

节日:赶年,四月八、六月

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黎族:妇女耳环多且重,熟称儋耳,男子以红或黑布缠头,称吊襜

节日:三月

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苗族:自由对歌,恋爱

节日:芦笙节、苗节、春节、四月

八、吃新年、龙船节、清明节等

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以糌粑为主食,献哈达 节日: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沐浴节、萨葛达瓦节等

彝族: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天菩萨

节日:火把

白族:信仰佛教,以白色为贵

节日:年节、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鱼谭会等

纳西族:披羊披肩

节日:三朵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火把节等

傣族:孔雀舞

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圣纪节。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畲族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少数民族的房屋特点

1.蒙古族:住蒙古包即毡包,“包”满语“家”“屋”的意思。2.回族:与汉族基本相同,砖木结构瓦房。较有特点的是门前或客房中可见阿拉伯文书写的条幅、中堂等(但不挂人像)。

3.藏族:碉房为主要住房样式之一,平顶狭窗土石结构房屋,一般为一层。另有牧区的帐篷也为住房样式之一。4.维吾尔族:多为土结构方形平房、矮小、四壁无窗、向北开门,屋顶平坦并开有天窗,多有庭院栽花木果树。5.苗族:以吊脚楼最具特色,多建于斜坡,分两层或三层。其余多为以竹编泥糊做壁,以草为顶的平房。

6.彝族:多是土木结构平房。俗称土掌房。分三间,中间开大门做厨房,左为主人右养禽畜或放杂物,也有二三层楼建筑。

7.壮族:竹木结构“干栏”式建筑,“干栏(干阑)”又称“麻栏”,“栏”状语“屋”之意木柱竹柱建离地底架,之上建住宅。

8.布依族:木结构,一般称“半边楼”。依山傍水,利用倾斜地势建成,一半楼一半平房故而得称。

9.朝鲜族:木结构平房,屋顶四面倾斜用稻草、谷草或瓦片覆盖,墙壁用泥沙混合而成,内外皆用白灰粉刷。10.满族:土木结构,一般是三间或五间,中间开门,两旁为窗。以土筑墙,“章茅”铺顶并以草绳泥灰固定。11.侗族:全部木质结构,多为外廊式二至五层鼓楼,一般多为宝塔形,另有一种廊檐相接若干栋连在一起。依坡傍河的寨子多建吊脚楼。

12.瑶族:多为竹木结构的草房,一般是一楼一底。楼下住人楼上屯粮储物或供男人居住。

13.白族:多为砖木或木石结构的两层楼房,前出廊格局山墙到顶并高出屋面,俗称“封火墙”。

14.土家族:砖木结构,一般是一正两厢,厢房做成吊脚楼。正屋中间为堂屋。

15.哈尼族:类似彝族以土木结构的“土掌房”为多见,也有类似壮族的“干栏”式竹木结构的楼房,一般分前后两间。16.哈萨克族:一般主毡房,少数住瓦房。

17.傣族:竹结构楼房,称“竹楼”。以数十(一般是24到40)根竹子支撑,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篾,顶上盖草排(现改用砖柱瓦顶)。

18.黎族:竹木结构草房。金字形屋顶,上盖茅草。旧式住房为“船形屋”,竹木扎架构成,状如船篷因而得名。19.傈傈族:于黎族相似,但也有木结构的楼房用长约1-2丈的方木料垒成,形似木匣。

20.佤族:以木、竹和茅草为主要材料,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少量瓦房。也有与傣族架空“楼房”相似的地区。

21.高山族:木结构草房。木板围墙,沿海房屋用厚木板外墙砌卵石,屋内地面下凹2-3米故屋檐仅离地1米左右。22.拉祜族:竹木结构的桩上房屋-掌楼。上下两层。楼外设小台晾晒谷物,楼上住人,楼下养牲口或存放木材。23.水族:木结构为主,屋顶用瓦、杉皮或茅草覆盖,结合处不用铁钉。一般分平房和楼房两种。

24.东乡族:土木结构平房,室内陈设简单,普通人家炕上铺毡或席子,富人家才有箱、柜、桌、椅等物。

25.纳西族:木楞房,一般用圆木架起,成四方形,顶盖木板,房门低矮。

26.景颇族:竹结构草房,多为长廊形。分上下两间,楼下是养家禽,大牲口则另建厩栏。

27.柯尔克孜族:旧时住毡做的帐篷,称为“勃孜吾”适季迁徙。今已定居,一般为新建土平房。

28.达斡尔族:一般为只有们没有窗户的“柱克查”,类似鄂伦春族的“撮罗子”。现在大多住满族式的脊草木房。29.仫佬族:泥墙瓦顶,茅房不多见,福者亦有楼房,并筑有坚固碉堡。

30.羌族:碉楼,多为石结构的方形平顶屋,不规则的乱石砌墙只用粘土泥巴接缝,高达十余丈。

31.布朗族:竹结构楼房。四壁用竹片编成,以茅草盖顶。32.毛难族:木石结构的房屋。以石块筑成墙基,以木做栋梁,造地板和楼壁。有平房也有楼房。

33.仡佬族:通常有土筑房、篾织房或石砌房三种,俗称“塌塌房”(檐下墙壁矮小)或“千脚房”(三角形,屋檐触底),另有“穿斗房”又叫高架房。

34.锡伯族:三间至五间,大门多向南开。

35.阿昌族:以砖瓦、木石结构的四合院建筑常见。36.普米族:以“木楞房”为主,墙壁用圆木重叠垛成,顶盖木瓦,四角立大柱,中央立一方柱。

37.塔吉克族:多为土木结构的正方平顶房屋。墙壁用石块、草皮砌成,顶部架树枝,抹上拌有麦草秸的泥土。牧民则住毡房或筑土屋。

38.怒族:长方形木结构板房,一般为两层,楼上住人,楼下管牲口。另有较矮小的竹篾房。

39.乌孜别克族:一般为土木结构平顶长方形房屋,墙壁较厚,砌有图案形的壁龛。

40.俄罗斯族:多为土木结构房屋,屋顶用麦秆覆盖,室外有院落。

41.鄂伦春族:一般著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撮罗子”鄂温克语称作“仙人柱”。用25-30根松杆搭起成伞形,适于迁徙。

42.崩龙族:又称“冠盖式住房”形似孔明帽的竹木结构的矮脚竹楼。木材做框架,竹子做围棚,茅草盖房顶。43.塔塔尔族:一般是平顶土房。

44.独龙族:竹木结构矮楼房。木楼多用十根圆木自下而上垒积固定成墙,四壁无窗,顶盖茅草或木片。

45.赫哲族:常见的有“胡如布”“希日兔克”“撮罗昂库”“阔恩布如昂库”“博苏昂库”“温特合”和“卓”等平房样式。46.门巴族:石结构人字形木顶或竹顶的两层小楼。47.珞巴族:旧时住简陋竹木茅舍,民主改革后从深山密林出来,重建新家园.48.基诺族:一般为竹结构的草房。分两种,一种是父系家庭居住的竹楼,另一种是由父系大家庭成员集体居住的“大房子

阿昌族:

阿昌族聚居于云南。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男子缠藏青色包头。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保安族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布朗族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

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zhang zhu

zhang zhu主要分布在我国xi zhang、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zhang zhu服饰的基本结构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穿这种肥大的衣服夜间可以和衣而眠,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又便于起居,白天气温上升,便可脱出一条臂膀,方便散热。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成了zhang zhu服装特有的风度。

妇女通常梳发辨,戴头饰和发套,各地男女均穿氆氇或牛皮靴。

朝鲜族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朝鲜族妇女的结婚礼服,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达干尔族

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一。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袍前后两面开衩。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达干尔族妇女的发式和装饰品各地不一,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布包头,有的戴头饰.傣族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德昂族

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其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德昂族男子多穿蓝、黑色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青年男子戴银项圈等饰物。妇女上着蓝、黑色上衣,下着筒裙,在腰部佩戴数个腰箍。

东乡族

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东乡族服饰与当地的汉族和hui族相近,妇女一般穿zhang青色和黑蓝色布衣,外加一件齐膝的布坎肩;男子穿短衣、肥裤和坎肩,也有穿长袍的。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头盖分绿、黑、白三色。

侗族

侗族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临地区。侗族服饰分为南北两种类型。生活在北部地区的侗族男子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妇女上着无领衣,银珠大扣,下着裤。南部的男子多穿对襟衣,裹绑腿,头缠亮布;女子上着紧身衣,下着百褶裙,或上着短衣,下着长裤,盛装时着鸡毛裙。侗族妇女喜爱银饰,以多为美,以重为贵。

独龙族

独龙族世代聚居于云南的独龙河两岸。独龙族喜欢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既有古朴的山林风韵,又有现代时装魅力。独龙族男女均喜欢用染色红藤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妇女头披大花毛巾。

俄罗斯族

我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的移民和苏联归国华侨的后裔,其服饰较多地保留着俄罗斯人的传统特色。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头戴呢帽或皮帽。妇女上穿粗布衬衣,外罩一件无袖、高腰身的对襟长袍,下着长裙.鄂伦春族

鄂伦春人世世代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之中,创造了适合森林游猎的狍皮服饰文化。鄂伦春族服装以袍式为主,有皮袍、皮裤、皮坎肩、皮帽、皮手套等。冬季男子普遍穿前后开衩的长袍,妇女也穿长袍,但女袍比男袍长,不是前后开衩,而是两侧开衩。春秋和夏季多穿去毛的光板袍皮短袄和皮裤。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世居于额尔古纳河以南的广阔地区,由于各地生存环境的差异,各地鄂温克人有着不同的服饰文化特点。鄂温克人对服饰的制作和穿着比较讲究,无论男女衣服,其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等镶边装饰。男子一般都要束上带,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行为;妇女平时可以不束腰带,但劳动时也要束上。鄂温克人喜爱蓝色的衣服。

高山族

高山族生活在中国的台湾、福建、湖北等地。高山族服饰色彩绚丽,华丽精美。男子上穿短衣,束腰裙。妇女上着短衣,下穿长裙或短裤。

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哈尼族男子上穿对襟衣、下着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服饰主要为棉布的衣裙和长、短裤。哈尼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青色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用蓝靛将衣服再染一次。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哈萨克族男子穿套头式衬衣,喜欢在衬衣外套穿坎肩,冬季穿不带布面的羊皮大氅或大皮袄,下穿皮裤。妇女着名色连衣裙,夏季,外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则罩棉衣。哈萨克人的帽子、头巾颇为讲究,种类、式样很多。

仡佬族

仡佬族多数居住在GUI州西部,主要从事农业。仡佬族男子多穿对襟短衣、长裤。

少数民族的风俗服饰 篇2

云南是植物和动物的王国, 美丽的炎热带风光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前来旅游。同时, 云南作为少数民族大省, 各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也成为游人驻足流连的因素。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更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饰, 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文化, 各种款式、风格、色彩、纹样都沉淀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为彩云之南的自然美增添了一抹亮丽的人文色彩。

傣族服饰在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其蕴含的美学思想与文化底蕴更是独树一帜。

一、傣族服饰——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璀璨明珠

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我国傣族共有1, 158, 989人, 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俗称“水傣”, 德宏地区的傣族俗称“旱傣”, 元江流域一带的傣族俗称“花腰傣”。[1]113

傣族居住在我国云南热带河谷平坦地区, 这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风光优美, 被赞誉为“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男耕女织”是傣族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地处边陲, 他们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 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服饰文化。

(一) 古代文献中的傣族服饰。

傣族因为其服饰独特而鲜明的特征, 很早就见诸古代文献。

唐代樊绰的《蛮书·名类》称傣族先民为“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面蛮”, 说他们“并在永昌、开南, 杂类种也。黑齿蛮以漆漆其齿, 金齿蛮以金镂片裹其齿, 银齿蛮以银。有事出见人, 则以此为饰, 寝食则去之。皆当顶上为一髻, 以青布为通身袴, 又斜披青布条。绣脚蛮则于踝上腓下周匝刻其肤为文采, 衣以腓布, 以青色为饰。绣面蛮初生后出月, 以青黛傅之如绣状”。在记载茫蛮等部落时说:“皆以青布为袴, 篾藤缠腰, 红缯布缠髻, 出其余垂后为饰。妇女披五色娑罗笼。”[2]

(二) 傣族服饰的种类。

1. 傣族女性的服饰

尽管现代傣族女性的服饰各地差异较大, 但是筒裙几乎为所有的傣族女性所穿着, 长筒裙几乎成为傣族的标志之一。身材苗条的傣族女子以色彩艳丽的长筒裙进过腰身, 衬托出婀娜秀美的身材, 给人一种别样的韵律和美感。这与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域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1) 西双版纳地区的“水傣”服饰

女子喜欢穿浅色紧身小背心, 外套对襟或大襟圆领紧袖短上衣, 下着色彩艳丽的长筒裙。长发挽髻, 插鲜花或梳子。色彩斑斓、五颜六色的筒裙最能体现傣族的审美情趣和民俗寓意。她们多喜欢用银腰带, 选孔雀羽毛颜色和花纹的丝料或布料做筒裙。孔雀生性温和、动作优美、羽毛绚丽, 被认为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将孔雀图案巧妙地设计在服装面料上, 表达了她们对美好和幸福的追求和向往。

(2) 德宏地区的“旱傣”服饰

未婚女子穿浅色对襟或大襟窄袖上衣, 衣长过脐, 下摆宽大;下着深色长裤, 腰系绣花围裙, 红头绳结发辫盘头, 插鲜花。已婚妇女穿对襟、无领衣, 衣下摆宽大, 衣长过腹;下着黑色筒裙, 分内群外群, 带黑布高筒帽, 不系围腰。喜戴耳环、手镯、项链、胸花等。

(3) 元江流域的“花腰傣”服饰

女子喜欢穿缀满银饰的小背心, 外套三件且一件比一件短的窄袖短上衣, 衣服领边、胸前镶“银泡”、挂银扣, 衣角、袖口镶饰色彩艳丽的花边。下着左高右低的三四条筒裙, 裙边镶满艳丽的刺绣花边。带绣花高筒帽, 外出戴用竹篾编制的“鸡枞帽”, 带夸张的大银质耳环、六方体银手镯。[1]226

2. 傣族男性的服饰

随着社会的发展, 傣族男性服饰在今天已发生了改变, 他们大多穿汉装。但在过去傣族男子的服饰也同样反映了其居住地的生态环境。男子大多用白色、蓝色的包头, 这些明快、素雅、秀丽的色彩, 与女子上衣的色彩相似, 与其生态环境相辉映。同时, 男子的裤筒比较宽大, 易将两只裤脚向上提起, 下水十分方便。然而, 傣族男子服饰中最引人注意的当属文身。

文身的方法, 就是以针刺肌肤, 刻画成各种图案, 然后涂上颜料, 形成永久的印记。文身一般多见于男性, 女性很少文身。这种特殊的身体装饰是怎样产生的, 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文身的产生与傣族人民生活的水环境有关, 这是人们尚能够达成共识的。文身或许是为了防身、辟邪, 水中的生物有时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 于是人们幻想通过文身这种方式来驱除水中生物的袭击, 同时减轻自己的畏惧心理, 以求得平安、和谐。

二、傣族服饰文化蕴含的美学意蕴

傣族服饰秀美、柔和, 没有刺眼的亮丽, 没有过多的渲染, 在炎热的高原上独自绽放着自己的亭亭玉立, 释放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在郁郁葱葱的丛林边, 在涓涓流淌的清泉边, 傣族服饰亮丽的色彩旋律宛如飘逸飞扬的彩带, 巧妙地点缀了这片透蓝的天空。

(一) 自然美的透视。

服饰作为文化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结构形式上, 承载和沉淀了地理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人文情感、语言感知等多种因素, 所以生存环境决定了傣族服饰的形态特征、文化内涵、美学意蕴。

1. 地理环境对服饰类型的直接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特点为不同服饰类型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服饰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用, 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势空间、水文状况等创造出符合本区域地理环境的服装, 这样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才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交往和劳作。

傣族的筒裙就是很好的例证。从视觉说, 筒裙玲珑秀美, 给人一种修长、飘逸的动态美感, 像是来自天边的一泓清泉。从实用性说, 傣族大多居住在热带雨林地区, 筒裙有利于人体的通风散热。同时水域遍布他们的生活空间, 他们在日常劳作和生活中, 经常要跨越溪流、江河等, 筒裙方便提起, 有利于他们生活劳作。此外, 傣族服饰的色彩多采用浅色调, 如白色、嫩黄色、浅红色、天蓝色等, 浅色不仅对紫外线的吸收较少, 而且更凉爽, 这在炎热的西双版纳地区无疑是最佳选择。

阳光、天空、森林、水域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元素, 更转变成了一种与傣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符号。傣族的泼水节、服饰的风格等都蕴含了很多与地理环境相关的文化内涵。整个大的自然环境对傣族服饰的形成与发展一直在发挥着首要的作用。虽然随着社会发展及民族群体的迁徙运动, 傣族的衣着习惯多少被汉化,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服饰的决定性影响的存在。

2. 地理环境对服饰类型的间接影响

地理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傣族服饰的材质、款式、色彩、格调, 而且间接地对服饰类型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

民族服饰本身已经被打上了文化的烙印,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傣族服饰的产生与延续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构成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每一种文化形态的形成, 追根溯源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地理环境。不同地域都有相关地域的特色文化, 例如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 自然也包括服饰文化。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这些反映到人类思维, 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情趣、审美标准, 从而通过服饰这种外在表现形式表达出具体的文化情感。

(二) 社会美的表达。

社会美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 是现实美的主要部分。自人类产生以后, 逐渐地形成了由人为主体组成的社会。相同的社会事物, 在同一的或相似的社会基础上普遍地存在着。于是社会事物便有它的种类, 即以种类的普遍性为基础的一些事物。这些由社会的种类普遍性所规定的、合乎美的规律的社会事物, 便是美的社会事物。[3]

傣族人民勤劳勇敢, 热情淳朴, 温柔善良, “水一样的民族”就是形容傣族人民的性格。他们礼貌温和、外柔内刚、智慧聪明又幽默诙谐的性格像水一样。此外, 这个古老的民族追求美和善的脚步从未停歇, 他们把孔雀奉为吉祥之物, 借此表达他们追求真善美的精神。

傣族服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傣族群体关系, 以及精神面貌。从天然的选材、绿色的面料、柔软的质地到新颖独特的款式、层叠搭配的风格、恰如其分的色彩都透射出傣族人民朴实而独特的审美情趣, 以及傣族群体和谐的群体关系。孔雀和波浪水形等图案的应用更表达了傣族人民对自己生长的这片沃土的热爱之情, 以及对吉祥、美好的崇高向往。

傣族服饰创造了自己独具的风格, 这不仅遵循了其自然地理环境的前提条件, 体现出与其自然环境相协调, 而且表达了对社会真善美的向往和纯朴的审美情趣。在当今物欲横流、浮躁不安的社会表象下, 傣族服饰文化无疑是一处纯净的角落, 满足了我们对原始的自然状态的渴求, 对人间真善美的寻找。

三、傣族服饰的美学价值意义

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有一句很抒情的名言:大自然与文化的会和何等动人。[4]即自然力与文化力的碰撞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美丽火花。傣族服饰就是在自然的基础之上和本民族文化会合的结果, 其产生的美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美学本身, 更深远地扩展到更多领域。

(一) 承载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民族服饰本身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它承载了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艺术、社会经济和思想观念等内涵, 同时也是研究各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重要参考依据。

傣族服饰同样与其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有着密切联系, 并以独特的形式展示了傣族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社会历史, 具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

当今社会发展节奏加快, 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和追求无以复加, 社会发展逐渐出现无序状态, 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越来越偏离于健康的轨道,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被忽略有关。所以, 民族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应该被传播, 被认可。因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要确立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 就必须牢牢捍卫住自己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不动摇。

(二) 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应用。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无论是款式、色彩还是图案都堪称完美的艺术。这些艺术及其制作工艺技术都是宝贵的服饰文化资源, 将民族服饰的精华应用于服装时尚行业, 不仅可以将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舞台, 而且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价值。

现代服装时尚业可以把傣族服饰中的有益元素提取出来并加以利用, 将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完美地结合, 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品牌, 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同时, 傣族地处旅游业发达的云南, 傣族服饰作为民族特色之一, 同样吸引了不少游人观赏、购买, 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三) 有利于民族间交流、创新与发展。

中国56个民族遍布于祖国的大江南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服饰文化, 服饰文化也随之成为传播本民族文化、民族间进行交流的桥梁与工具。

傣族服饰与云南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在一些元素上是有共同点的。排除极少部分宗教服饰及婚丧礼服的“飞扬跋扈”, 傣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服饰在总体视觉及实际应用中都表现出“内敛”与“实用”的共同倾向。[5]这也有利于傣族与其他民族包括汉族的互相交流与联系, 同时加强我国各民族间的团结和民族融合。此外,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以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日娜.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

[2]杨源, 何兴亮.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5:262.

[3]蔡仪.美学原理提纲[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2:21.

[4]让.德.维莱.世界名人思想词典[M].重庆出版社, 1992:261.

少数民族饮食敬老风俗 篇3

朝鲜族 吃饭要先给老年人盛,等老年人举匙就餐了,全家才开始吃饭。在家宴中,年轻人与老年人同席而无法回避时,年轻人需举杯背席而饮,以示对老年人的尊敬;老年人在吃饭时未归,全家要等老年人归来方能进餐;遇有佳味,亦须在老年人尝用过后,家人才可享用。

赫哲族 日常用餐时,晚辈不能和长辈同桌,鱼头必须敬给长者,以表示敬重。一般老年人盘腿坐炕上摆小炕桌吃饭,儿媳要站在门旁伺候老年人。吃一碗盛一碗,晚辈从外地归来,要给长辈敬酒。

鄂伦春族 出猎归来或久别重逢,都要向长辈请安,无论谁家捕得猎物都要将最好部位的兽肉送给老年人分享。落座让长辈先坐,喝酒请长者开杯,吃肉让长者先动刀。

回族 在宴席上,上席要留给阿訇或长辈坐。上菜的顺序也有讲究,如鸡、鸭、牛羊肉等好菜须放在离上座近的位置。家中若念经或逢喜事,宰鸡、鸭、牛、羊等请客,都要请阿訇及其他长老到席,并由自家长辈陪同先食,俗称"道口",然后其他人才食用。

维吾尔族 吃饭,先端给长者;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喝酒、吸烟,老年人吃饭时或到别人家里去,常常双手摸脸做“都瓦”(祝福仪式),有时互相见面握手后也做“都瓦”。

哈萨克族 喝茶吃饭要先敬老年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年人,晚辈不准当着长辈的面喝酒。

藏族 家庭进餐时,总是让老年人和长者坐上位,妇女和小孩坐下位,由主妇先老年人、长者依次给每人碗中放一片酥油,一撮糍粑,再倒上茶水,大家且吃且谈。

羌族 饮酒时由最年长者先讲吉利话开坛先饮;老者进屋,屋内的人都要起立相迎;宴席由老年人坐上位,待其就坐后,其他人才能坐下。

傈僳族 在饮食方面,傈僳族家庭宰鸡杀猪,其五脏六腑先让老年人享用。吃饭时,要先将饭盛给老年人。老年人未动筷吃饭之前,子女及客人不能擅自先动筷吃饭。

佤族 在平时,自家杀猪宰牛或杀只小鸡都要请父母到家来享用。若父母未到,任何人都不能先吃,否则,就会被别人讥笑为吃独食。逢年过节,无论是留在父母身边的还是分出另居的儿子及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带上煮好的一盒糯米饭、一只鸡、一串芭蕉,放在竹编的小矮桌上,恭恭敬敬用双手捧到父母面前。平时,每当饭熟以后,等待着一家之长或老辈的到来,长辈不到,即使肚子再饿,谁也不会动手先吃。

拉祜族 吃饭时,老年人的坐席在正中;有老年人来家,一定要为他敬烟、酒;每年新谷开镰前,村村寨寨择吉日祭祀厄莎和族灵,而人间第一个尝新的人就是老年人。猎人归来,在寨子里分享猎物,无论老年人是否在场,都会给老年人留一份。

纳西族 有好吃的先敬长者,吃饭长辈坐上位,小辈要给老年人添饭,请客吃饭,必定要请村中长者。

景颇族 在景颇地区,每年初秋时节,都要举办隆重的“敬老会”。青年们打响火枪,放爆竹,争着请村寨老年人到自家竹楼做客敬酒。

怒族 人们在平时或逢年过节宰猪杀鸡时,习惯将猪的脑、肝、肾、心、脾和一只腿或鸡的头、心肝、肠等较嫩软和营养价值较高的部分留给家中年纪最大的老年人吃。

普米族 已经出嫁的儿女或上门的儿子,逢年过节,都要带上酒食回家看望父母。在家中,平时吃饭或饮酒,都要先敬给老年人吃喝。杀鸡、宰猪羊,鸡头和最好的肉食要先让给老年人吃。挤羊奶和掏到蜂蜜,首先要敬给老年人。凡在本家族中有红、白事举行餐宴,都要先敬老年人然后才就餐。吃饭或休息入座,青年人不能坐在成年人上方,成年人不能坐在老年人上方。

德昂族 每当年节,年轻人都要把家里最丰美的饭菜送一份给村里的高寿老年人,以表敬意。对于丧失劳动力的孤寡老年人更是倍加关照,有的则把他们接到家里,一起生活。

毛南族 非常敬重父母老年人,平日吃饭或逢年过节,让老年人坐上座。吃鸡鸭时,要把肉嫩少骨的部位给老年人吃,儿孙们要给老年人斟酒添饭,敬茶献烟,并尽到赡养的责任。

独龙族 用餐是要让老年人先吃。在老年人面前,任何人都不能说脏话,也不能在老年人面前大声喊叫,争吵打闹。凡杀猪或猎获动物,必割一条前腿连着脖子送去。饮食礼仪以尊老敬老为先,凡杀猪或猎获野兽,定割下一条前腿送给老年人,鱼头、鸡头及鸡翅要献给老年人享用。

仡佬族 寨上老年人满60岁时,子女、亲戚和乡邻都要来祝寿,杀狗设筵庆贺。

高山族 孤身老年人受到尊敬和特殊照顾。吃饭时由一家之长分配饭食。老年人先吃,小辈才能动手。分食时要把好吃的东西让给老年人,进餐时先向老年人敬酒祝福。

傣族 傣族地区村里有孤寡老年人,全村人都会主动送吃送穿,并帮助修盖房子。孤寡老年人去世后,村里人主动帮助料理后事。村中红白喜事都要专门送饭菜给老年人;吃饭时,老年人坐上座,可口的饭菜要摆在老年人面前,等老年人用餐后,晚辈才能吃。

东乡族 尊敬老年人,晚辈出门归来,见老年人须微曲身问安;对老年人无论倒茶、递食都要双手呈送;老年人坐炕必居中,食必先。

基诺族 十分敬老,晚辈从不违抗长辈。在家庭中,对长辈备加尊敬,他们把最好的食物分给老年人,自己吃余下的。

苗族 讲究辈分和长幼之序,辈分高、年龄长者为尊。宴会上,鸡头一定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

壮族 老年人进屋,要请老年人坐上座,给老年人盛饭时,要用双手从老年人侧背把碗递上;鸡、鸭的心、肝、胸、尾要敬给老年人食用。 给老年人端茶、盛饭,都用双手捧给。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用羊待客时,都是先敬年长者。把煮熟的羊肝、羊尾用小刀割成若干块,上洒盐水,先让年长客人食用,再按辈分依次轮转。羊头肉先敬年长客人或老年人。

仫佬族 尊老重礼,父母进餐,都由晚辈端给,冬天围炉取暖,让老年人坐在背风地方。

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研究报告1 篇4

杨柳青,曾茹冰,张力彦希,尹海星,易小微,杨雪莉重庆市第一中学 前言: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研究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2011年8月12日~2011年8月18日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现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摘要: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关于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傣族、壮族、满族、回族、蒙古族、藏族这六个少数民族的基本风俗文化。其中,包括了各民族的生活、等级、宗教、婚嫁习俗;舞蹈、建筑;饮食、禁忌等方面。从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少数民族人民独特的文化习俗。活动中,我们积极行动,走访了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区,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采取“以点推面”的方式,从许多少数民族同学、老师、亲朋等人口中得到了大量关于本民族的一些风俗特点,从而推广到整个民族的文化风俗。经过多天的察访、了解,我们成功完成了本次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少数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其特点显著的风俗让我们见识大增。这样的文化遗产需要也值得我们大家共同保护,并发扬光大!

一.傣族

傣族,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临沧地区,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

(一)傣族的舞蹈

1.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是傣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西双版纳被称为孔雀的故乡,在傣家人的心目中,孔雀又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因此,孔雀就成了傣族人民最喜受的民间舞蹈。在欢度泼水节期间,跳孔雀舞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届时,傣家人聚集在一起,敲起芒锣,打起象脚鼓,跳起优美的孔雀舞,欢度节日。孔雀舞最早是一种化装舞蹈,演员头戴菩萨金冠,脸覆金刚面具,腰间绑着用彩纸或花布扎成的孔雀,两手用线牵住孔雀的翅膀的尾巴,随着锣鼓的节奏做出各种优美的孔雀动作。后来,不用道具而舞,以象脚鼓、芒锣等伴奏。跳孔雀舞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非常普及,几乎每个村寨都有跳得较出色的。

2.花环舞:傣语叫“戛洞”,是青年人的集体舞蹈。如今只在盛大的节日时才跳,已变成一种有组织的舞蹈表演。花环舞中的花环在长二米左右的竹篦上扎上鲜艳的花朵做成,舞时双手握住花环的两端,在移动步伐的同时,着重于花环的变化。并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花环舞跳到极乐时,由一人指挥,舞者一起由慢板转入快板,有踮步、“顿错步小跳”等动作。

(二)傣族的建筑

傣家竹楼:竹楼是傣族人因地制宜创造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傣族竹楼是一种全用竹子建造的二层楼房。上层住人,下层拴放牲畜。柱、梁和屋架结构用粗竹,围墙用竹片编织,剖开的竹子压平做楼板,门、窗也用竹子制作,屋顶盖茅草或葵叶编的草排。底层有的架空,用来饲养耕牛、舂米或堆放杂物,有的用竹墙围作粮仓或厨房。二层设堂屋和卧室供人居住,并在一侧或两侧设有外廊和晒台。屋顶坡度较陡,屋脊两端设通风孔。屋檐很低而且出挑深远,起遮阳避雨作用。廊下安装楼梯供人上下。傣家竹楼通风、凉快、清洁、明亮,又可以防备野兽的袭击,十分安全。

(三)傣族最著名的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傣族的浴佛节约当汉地的清明前后,又称为泼水节是一个富有青春意味的男女狂欢日。泼水节这天,村寨中的青年男女,一清早便群往山中摘取野花树枝,携到佛寺中供佛。中午,把一尊佛像放置院里,担清水来浴佛。浴毕,以水灌花。男女互以水溅泼为戏,等到遍体淋漓,然后相偕担水游行街中,遇到人便以水溅之,被溅的不论是土司头人或汉宫,都只报之以笑脸。在这一天被泼水在身上是一种吉利,所以人们都特意走到街上去让青年们戏泼,如疯似狂的嬉戏,直到街中水流成渠,始淋漓尽兴而归。

二.壮族

壮族(旧称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其中云南有100余万人,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广东的连山、贵州的从江和湖南江华也分布有壮族。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

(一)壮族的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二)壮族的婚俗——“炮火”入洞房

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三)壮族的传统节日

1.中元节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节,俗称鬼节。这是壮人仅次于春节的大节。从七月初七就已经开始有节日的气氛了。七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壮族受汉族的影响,也很同情这对难得相会的夫妻。但壮人还另有说法,认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来染布、做醋、煮药,格外好,所以家家户户中午有人赶往河边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当女儿节,出嫁的女儿不但不像织女那样渡过鹊桥寻夫,反而离开夫家回到母亲的怀抱。

2.三月三三月三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作为清明节是受汉族的影响。但也有的壮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过清明节扫墓的,与汉族大不相同。壮人对祭扫十分看重,届时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山野间不时传来鞭炮声,久久不绝于耳,山岗上,林篁间,白色的魂幡在坟顶的竹竿上飘动,造成了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壮族风俗,供品必须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认为,带回家会招鬼进门。不少地方的祭扫的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是为三月三歌节。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这一天定为壮族的节日。1984年在南宁举行了首届歌节,700多名来自

各县的歌手登台献艺,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连外国友人也远渡重洋与壮人同享节日的欢乐。这期间,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动,然而更吸引人的则是抢花炮、演戏、杂技、武术表演、舞彩龙、舞彩凤、唱采茶擂台赛诗等多彩丰富的文娱活动,近年还添加了演新戏、放电影、球赛等。不过青年男女们的注意力大多不在这方面,而是在如何通过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侣。

三.满族

满族,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民族。通过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征战以及早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满人成功入主中原。随着顺治帝福临在今北京登基,满族开始了他们200多年的统治。此后,满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更加明显。

(一)尊卑、等级上的风俗

1.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

2.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

(二)丧葬的风俗

1.停灵。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要头朝西,脚朝东。死者的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而且需要停灵三天。

2.祭奠。第二天,中午开始“祭奠”。亲朋好友得信前来,要献上“帐子”和礼钱。丧家要把帐子悬挂在灵棚里,供人观看。棺材头旁边,站着一个主持仪式的人,子女和家人跪在棺材两旁,叫做“陪孝”。满族人家死人成殓后,在院内要挂红色幡旗,有一尺多宽,一丈多长,挂在院内西边一根两丈多高的木头杆子上,满族人认为幡是死者的灵魂。

3.出殡。出殡的时候,长子手举“灵头幡”,走在灵车前头。灵车后,其他子女们打着“铭旌”。满族死人,不会写“殃榜”,这点与汉族不同。

(三)满族常见菜肴

秫米水饭、白肉血汤、坛肉、豆泥酸菜汤、炸鸡蛋酱、芥末墩儿等

四.回族

回族,起源于隋唐时期,因外来民族和本土民族通婚融合而形成。最初知道有这样一个民族是看了《还珠格格》,里面能招蝴蝶的香妃就是回族人。从那时便觉得回族是一个纯洁、坚定信仰的民族。

(一).宗教习俗

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狗肉,动物的血液等。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

(二)婚礼习俗

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礼很隆重,且有许多宗教和民族的特点。如举行婚礼,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即因阿拉伯经文进行证婚和祝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认造物主为最高主宰,一切生活、行为无不受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所制约。回族穆斯林青年婚前要由男方下聘订亲,并择婚礼日期。订亲叫吃粮茶,结婚要请阿訇赞圣证婚,“赞圣”就是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青年的美满婚姻,并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讲授伊斯兰教常识,要求男女双方遵守“依玛尼”(信德),背诵清真言,问他们各自的“经名”(宗教名字),若无经名便由阿訇为他们命名,部新郎是否已送新娘“迈赫尔”(礼物),因为礼物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最后由阿訇正式含“尼柯哈”是婚礼必行之礼,有了证婚词,才能说明婚姻得以宗教的正式承认。

(三)饮食习惯

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打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各种有鳞鱼类。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同时,回族也喜欢饮茶和用茶待客。

五.蒙古族

(一)生活习俗

蒙古包为蒙古民族的传统住房。蒙古民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奶食、和肉食。

蒙古族最大的传统的节日性群众集会为“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起源于13世纪初。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马奶节、那达慕大会、和白节(也称白月)。

(二)宗教信仰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明末清初,藏传佛教格鲁派逐渐取代萨满教,成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因此,喇嘛和诵经便成为敖包祭祀活动中的主角和重要内容。此外,藏传佛教法事活动还遍及蒙古族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六.藏族

(一)基本礼仪

在称呼藏族朋友的时候,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啦”字,“啦”是敬称,这样显得尊重他,特别是初次见面的朋友,切忌直呼其名,这是很不礼貌的。到藏民家做客时,在室内要盘腿端坐,脚底不要朝着人,不要东张西望。

藏族禁忌杀生,佛教徒在这方面更为严格。虽他们也吃牛羊肉,但不亲手宰杀。藏族人不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还不吃鱼肉。

喝酥油茶时,不要急急忙忙的去接,主人会把茶双手捧到你面前,这时才能接过来喝。另外不要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巴掌。

(二)民族禁忌

到寺院、佛塔等宗教场所参观时,必须从左往右绕行(到苯教寺庙需从右边绕行),不要跨越法器、火盆等。另外转经筒,经轮不能逆时针转动。

不要随便摸藏族人的头,这点非常重要。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除了高僧和长辈外,别人是不可以随便摸自己的头的。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请大家牢记。

到寺庙参观,不要吸烟、摸佛像、翻经书等。对于喇嘛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不得动手抚摸。遇到寺庙内举行法事活动,要保持安静。不要在寺庙内和寺庙附近大声喧哗,更不能打猎和杀生。

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小细节,比如不要拥印有藏文的纸擦东西;到藏族同胞家做客,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不能混杂而坐;看到门口生一堆火,或者门口插上树枝,上面贴一红布条,这表示这户人家里病人,切勿进入。

今天,我们通过这种简单而直接的方式重温历史,了解他们的文化风俗,这让我们感觉与他们的距离不再遥远,与他们之间的隔膜也渐渐淡去,心因此而靠近,同根之情更加浓烈。同时,我们更实际的体会到了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必要性,这也更坚定了我们支持这项制度的贯彻执行。我们希望并相信,政府将一如既往的鼓励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如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指日可待也。

另外,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几点道理,一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完成这样的研究是有一定困难的,大家一起合作效率提高了好几倍;还有一点便是活到老学到了,如果不主动去了解,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

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相关负责人员的热情

指导和帮助以及同学们的支持和关心,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注意):本次报告相关资料摘自百度知道,GOOGLE以及有道搜索。

云南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篇5

藏族风俗主要有: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乔迁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磕头——是藏民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拜佛像、佛塔和见大**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馈赠——是藏族人民十分重视的事,凡有喜庆必然送礼致贺。一般是有送必有还,否则即为失礼。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

天葬——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对于天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天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神秘之感。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场观看天葬。

另外,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蒙古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他们以蒙古包为中心的待客礼仪,主客之间都要有许多规矩,要分别遵守。

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茶满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松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

客人应在包房后下马;勿手持马鞭进入包房;不要踢打牲畜,不得骑马闯入羊群,不得追打猎犬和看家犬;不要称赞主人的孩子和牲畜;未经允许不要进入包房;在包房内不要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要吐痰,不要从主人的衣帽、枕头、被褥上跨过;出入包房不要踩踏门栏;不要用烟竿、筷子、剪刀指别人的头部;礼品要成双,送接礼品用双手,忌用单手,更忌左手接礼;告辞时从左侧离开包房,出门后,不应马上上马或上车等。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维吾尔族:待人接物很讲礼貌。路遇长者或宾朋,手按胸部中心,向前倾斜30度;来客,全家出迎,尔后女主人托盘端上茶水敬客;老人吃饭或到别人家做客,要做“都瓦”(一种双手摸脸的祝福)。维吾尔族的饮食禁忌与伊斯兰教相同。他们忌用单手接送礼物;忌穿短裤、短小衣物外出;睡觉时禁头动脚西,禁四肢平伸仰卧。做客时洗手不可将湿手乱甩;不能在长者就座之前入坐;吃抓饭不要用手乱抓或抓了再放回去;吃剩残物不要乱扔;用餐时不要从餐布或主人面前跨过;不要当着主客的面吐痰、擤鼻涕等。

白族:性格外向,热情好客,尊老爱幼。白族好客,对客人一般都热情款待,对尊敬的客人则以“三道茶”相待。老人在家里和村里都受到尊敬,在乡规民约中列有尊老的条款,在称呼上都加“阿”字表示尊敬,阿阿爹、阿姆、阿爸、阿老等。在家里饮茶的习俗,吃饭都要先敬老人。在村中举行庆祝、节日、祭祀等活动中都要请老人坐上八位,村中的纠纷,多听从老人调解。对年幼的加“阿”字,表示亲切,如阿弟、阿妹等。

白族旧的禁忌比较多,有的带有封建礼教和迷信色彩。诸如正月初一,不能到别人家串门,特别忌讳妇女登门。平常探亲访友,一般都在下午或晚上,进门功忌蹬坐门槛。待客时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礼俗,雀拉屎在头上不吉利,神的诞辰日或祭祀期间为“性忌日”,禁止性生活。傣族:西双版纳是中国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的三角架上跨过。

华坪傣族忌犯龙树,傣族每个村寨都有龙树,凡有灾难,人们就献祭龙树,求龙神消灾免难,让村寨泰吉祥。傣族还忌对老不尊,他们认为年寿高龄者是最有福份,去世后灵魂将成为神,转达而保护人们,所以凡过节,村寨里的人都要向老人拜年,以从其口中讨个吉祥,祝新年一切顺利。

彝族:忌用脚蹬锅庄石,忌从火塘上方跨过;忌用手抛玩粮食;忌孕妇来往于他人婚礼;忌白天点着火把走动;忌对婴儿用“胖”、“漂亮”、“重”之类赞词;忌随便与毕摩(男性祭师,被视为是神的代言人和执行神判的主持人)嘻笑打闹;进彝家应坐客座,不能坐错(如彝家房门向左开,火塘右上方便是客座,相反就是另一边);禁食马、骡、狗、猫、猴肉。

回族:以面、米为主外,在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广大回民对这要求,执行时极严格而自觉,并禁用猪皮制的皮鞋、皮衣、皮带。禁用猪鬃制的毛刷、牙刷、禁用猪油制的肥皂、香脂等。回族禁食的食物,在兽类方面还有狗、狼、虎、驴、猫等;在禽类方面有鹰,鹞等。回族还禁食自死亡动物、动物血及禁止饮酒、赌博、拜像、求签等。

在“主麻”和宗教节日作礼拜时一般要洗浴,饭前便后也要洗手“小净”等

瑶族:居住在西双版纳的蓝靛瑶,其生活习俗中有许多禁忌:全民禁杀,禁食狗肉和水牛肉。一家中如果妻子或丈夫不在家,成年男性或女性不能进家门,也不能和主人家妻子或丈夫讲话。家有丧事,没有“柜蒙”(瑶族的宗教用语,即通过道公的念经超度,把死者的灵魂从阴间释放出来)禁止参加婚礼、宗教等重大活动。

寨中如果有人死,当天全寨人自觉忌用刀、针一天,家人则忌用半月至一个月。同寨子的青年男女禁止“唱歌”(以男、女为对象进行的瑶歌对唱),未婚男女青年禁止单独幽会、交往。

“立秋”是谷娘招姑爷、雷母娘酿酒的日子,忌外出劳动打扰谷娘、雷母的喜庆,一旦违犯,庄稼就不会结果实。

“白露”是谷娘婚后回娘家,雷公回家品尝雷母酿酒的日子,忌外出干活,不能冲撞他们,否则谷子会长白穗,人如果得病,难以医治好。吃一年一度的粽粑、“红绿饭”(用可染成红、黄、蓝三种色的植物水浸泡糯米,蒸熟成的三色糯米饭),祭祖之前是忌食用的。

大年三十这天,忌倒垃圾,禁止给别人寄东西,否则会破财。

正月初一,女人忌第一个先进别人家门,要不那家人会不高兴,因为女人先进门就意味着自家猪生仔时、母猪多公猪少。

正月初

五、初六两天忌推磨、舂碓,如果推磨、舂碓就会砸着雷公、雷母的头,而惹怒雷公雷母,招来干旱之祸。

少数民族服饰里的优秀文化 篇6

少数民族服饰里的优秀文化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当年轮不断向前滚动,我们以几乎跑步的速度向前发展时,不知有几人还能忆起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传统,不知有几人还能坚持我们血液中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的,如今民族传统的缺失甚为严重,生活中标志着民族传统的各种符号也在一天天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民族服饰就是一个佐证。由于人们的忽略,当有人来收购这些古老的服装时,当朴实的村民发现箱子底那些“没用”的衣服也可以卖钱时,这些记载着一个民族特性的精致服饰开始流失,开始在人们的记忆中被深深埋葬!一个优秀的中华民族难道要彻底丢掉过去,丢掉鲜明的个性而“泯然众人矣”吗?我们该怎么办?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积淀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然而现如今,它们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在“FETION”一词的背后,渐行渐远,几乎要被我们忘记!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每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的一切形式和表现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成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文化的发展推动民族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促进民族的繁荣,文化的落后制约民族的进步。民族文化的兴盛,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推动民族走向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衰落,则会削弱民族发展的动力。因此,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礼义之邦”而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诚信、厚仁、重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重视“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导向功能,这对于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浅、低级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

民族传统文化既是人心中的文化,也是一种“标志”文化。在民族文化的形

少数民族服饰

成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标志,而民族服饰就是其中极为鲜明极有代表性的一种。然而,正如大部分传统文化所表现的那样,我们在水泥森林中更偏爱于流行,偏爱于潮流,那份关于传统的记忆在心中越埋越深,直到彻底遗忘„„

法国一家民俗博物馆的馆长近日说:“100年后,中国人要研究苗族的服饰文化,或许要到我的博物馆来研究。”

此话貌似不恭,却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存现状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些年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服饰引起了国外收藏者的兴趣,以民族服饰为对象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大量珍贵的传统民族服饰外流。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若再不引起重视,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将不复存在。

作为我国苗族服饰中最为雍容华贵,工艺最为精湛,造型最为独特,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服饰系统,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服饰被誉为苗族人民的一部“无字的史书”。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嗅觉灵敏的商人纷纷涌到黔东南的苗族山寨,劝说、利诱当地群众出售家传的各式传统服饰,然后再以高价转手卖给他人,其中最终的买家以外国人居多。法国巴黎的一家私立民俗博物馆就已经收藏了180多套苗族服饰。此外,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就有一些人先后40多趟来贵州收购苗族的刺绣。他们最后还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以后你们要研究苗族刺绣就请到我们国家来,我不收你们的门票。”

苗族服饰共有130多种款式,其中,以苗族女性穿着的百褶裙最具代表性。这种衣服图案色彩斑斓,多以刺绣、织锦、蜡染、挑花作装饰。衣裙颜色以红、蓝、黄、白、黑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的“五色衣服”的传统。服饰用料则以居住地出产的原料为主,多以棉、麻、毛等经过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而成。不同支系、不同地域的苗族人群,还依据习俗的不同,保留了各自的独特风格。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审美心理的物化,苗族服饰是一本“穿在身上的书”,是一种无声语言和标志。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苗族历史文化的成熟与极致。一部苗族的服饰史,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一部感性化了的民族文化发展史。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偏僻的山村、草原和海岛,它们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受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这种封闭式的社会环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文化特色的保存。但随着对外开放的

少数民族服饰

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懂得服饰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山外人纷至沓来,他们拿着大把大把的钞票挨家挨户地收购这些物品。祖祖辈辈深居大山的苗族同胞们恍然间明白,原来这些陈旧的衣衫也可以卖钱,而且是越“旧”越值钱。于是,很多人毫不犹豫地把祖辈们压在箱底的衣服,甚至是奶奶辈的嫁衣都拿出来卖了。在他们手上,这些古老的稀世之珍最终变成了电子手表、化纤时装、塑料制品和现钞。而由于缺乏严格的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加上博物馆和政府有关部门又缺乏足够的征集经费,很难在市场博弈的平台上与外商竞争。因此,珍贵的苗族服饰就这样大量地离开了故土,流失到海外去了。

我国少数民族的衣冠服饰多彩多姿,其设计与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欣赏和研究这些民族的传统服饰,可以认识到各少数民族、各地区独特的文化风俗和历史传统。法国作家法朗士就曾经写过这样一段颇有意味的话:“如果我获准从我死后的一百年出版的那些书中进行选择,你知道我会选择什么样的书吗?在这未来的书库里,我要买的绝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书——虽然能够提起人们兴趣的还是小说。朋友,老实讲,我要买份时装报,我要看看在我死后的一个世纪里,女士们是怎样穿戴打扮的,这些服饰所提供给我的关于未来人类的信息超越了所有的哲学家、小说家、布道家和学者所能给予我的。”

事实上,以服饰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很多都是不可再生的民族财富。如果就这样放任它们大量流失,几十年后,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学者恐怕真的要到外国的博物馆去看真品了。

那么我们该怎样保护、怎样继承这些先辈遗留下的宝贵财富?大家一定都能想到利用节日。是的,那些华美的服饰可以在传统节日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要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目的,让各族各界群众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充分享受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要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组织好重要节庆活动,特别要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

少数民族服饰

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要积极开展传统节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使传统节日不断传承和发展。要切实加强对传统节日活动的管理和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各地运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扩大传统节日的社会影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政府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如此,民族传统、民族传统服饰定能回到人们心中,重新植根其上,蓬勃发展。

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图腾崇拜探究 篇7

一、少数民族服饰中图腾文化的多元化表现

在我国, 自少数民族的服饰中我们能够发现, 一种文化的现象就是:历史文化越久远、地理环境偏僻、经济与文化水平落后的少数民族;其民族的服饰的纹样、图案与式样等, 则越是古朴、奇异。甚至有很多饰物也其风格也很独特。如果去探究其真实原因, 那么不难发现这些往往是和该民族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少数民族服饰的观察不难发现, 在少数民族的服饰当中, 崇拜图腾事物的投影生动而又鲜明地留在了其民族服饰之上;对其的运用, 更是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在日常的实物和居家的布置等方面, 图腾元素也随处可见;更是日渐的成为了这个民族的代表符号。与此同时, 图腾也就成为了现代服装的图案纹样的设计的灵感与创作来源。这为少数民族的服饰之中, 多元化的表现出图腾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一个民族都拥有其图腾崇拜的对象;每个民族, 图腾文化又具备着不同的特点;多元化所指的是, 一个民族崇拜图腾内容并非单一方面而是多样化的。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图腾的多元化, 少数民族的服饰当中图腾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体现。

(一) 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的56个民族之中, 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着其自身的图腾崇拜的对象。这就形成了独特的图腾文化;同时, 每个民族在图腾崇拜各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一些民族把图腾图案刻画于身体之上;一些把图腾图案刺绣于衣服上、把自己装扮成其图腾模样;还有一些把其图腾动物的皮毛制成衣服, 用树叶和羽毛等, 装扮成为图腾模样, 又或用布料与其他的材料制成图腾式样的鞋帽、头饰等;还有一些则是于其服饰之上绘制图腾图案, 以此来象征其图腾动物的形状等。如彝族于妇女服饰之上刺绣图腾物马樱花, 姑娘或者小伙子的荷包、腰带上绣上马樱花, 他们在生活上的各个细节都能看到马樱花的踪影;苗族是把牛作为他们的图腾物, 梳子是有牛角的木梳, 苗族姑娘头上也会有各式的银角;羌族是把羊作为图腾物, 羌族人在脖子上会悬挂羊毛线来模拟羊的形状, 他们的穿着也离不开羊皮;高山族崇拜蛇图腾, 他们会以纹身的方法将蛇的图案形象刻画在身体上, 在他们的服饰上, 以蛇纹为装饰服装形成了高山族服饰的个性色彩。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 少数民族图腾崇拜的痕迹以及其图腾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二) 多元化的材质选用

在我国少数民族图腾的信奉, 除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之外;其服饰的选材, 也具有着各不相同的特点。有些把崇拜图腾的物用布缝制为挂件, 挂于腰间、装饰家用;有些则是做成图腾物模样青铜器的艺术品放在家中欣赏;有些精致的时尚挂包用铆钉组成了图腾的图案, 颇有一番特色;一些拥有象征意义的石雕以及木制的首饰, 也会被他们加工成为图腾样式;还有的用树叶、羽毛等装扮成图腾的模样。甚至有些则干脆的直接把图腾动物的毛皮披于身上, 用以显示其对于图腾的崇拜、敬仰。这些说明了图腾在材质的选择之上, 具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三) 多元化的选用题材

我国的少数民族, 崇拜的图腾对象都各不相同, 因此也造成了多元化的选择题材的现象。有些民族把动物当做其崇拜的图腾, 有些则信奉植物, 以及还有些信奉山川或者河流等自然事物;有些则信奉多种图腾崇拜物的结合。因此这影响到了少数民族的服饰装扮, 在服饰上的选用题材差异大, 往往是同中有异, 多元化现象也很多。

(四) 应用范围的多元化

图腾文化不仅广泛地应用于少数民族的服饰中, 还经常应用在家居布置和装饰之上。如一些做工较为精美的艺术品、摆设品, 被制做成图腾模样, 用此当做少数民族的图腾来崇拜。从这里就能够看出, 图腾应用的范围, 越发地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图腾崇拜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

图腾崇拜作为一种宗教文化, 对少数民族的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极为深远, 图腾崇拜是原始的宗教信仰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其表现于民族的服饰之上, 也就是依据图腾的同体化原则;经过进行对图腾的服饰形式的模仿, 以及把服饰直接做成图腾物形状, 又或用图腾物皮毛做成衣物;及对图腾物体态、纹身进行模仿, 于服饰之上绘制出图腾的图案等, 这种种的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已经足够说明, 图腾的崇拜对于少数民族的服饰影响是巨大的, 这种图腾崇拜已经根深蒂固地烙印在每个少数民族人们的心中。

三、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图腾崇拜遗存

图腾崇拜作为人类文明旅程的最早驿站, 已经渗透入人类各个领域的生活。作为一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的服饰, 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服饰;无论色彩、图案的纹样以及样式等方面, 都有不同程度的图腾崇拜的保留, 承载着每个少数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色彩之上的各式各样、饰纹上的瑰丽多彩, 款式上的富有特色等方面无不体现着少数民族服饰上的图腾崇拜遗存, 这份遗存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印象, 图腾崇拜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各个少数民族的心里, 并且被少数民族人们用巧夺天工的手艺诠释在服饰文化之中, 使得服饰文化因此而增姿添色。图腾崇拜, 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和生活方式, 产生了很是深远的影响。对现代服装的设计而言, 提供了新鲜有用的元素, 运用这种元素设计已成为一种时尚, 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更是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因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图腾崇拜是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 更是整个人类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遗产, 是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任平.浅议宗教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 (15)

少数民族的风俗服饰 篇8

关键词:北方少数民族   传统服饰   造型   图案   图式

一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造型特征

具有典型服饰造型特征的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其特殊的气候和游牧生活所需,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大多以动物的皮毛或已经加工的毛织品作为其服饰的主要原料。服装造型款式都为“宽袖大袍”,如蒙古族既宽松又肥大的袍子服,善于狩猎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赫哲族,大都生活在人烟较为稀少且寒冷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狩猎人的袍服都要开四个权在其下摆部位,以动物皮毛及鱼皮作为原材料,经过缝合、制作、装饰成为保温性能好,使用期长、即防水又隔潮的衣、帽、 鞋、靴等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以畜牧业为主的蒙、满、达斡尔等民族,主要生活在辽阔的内蒙古高原、四季分明的东三省和富有自然景观之称的准噶尔盆地一带。他们所穿的服饰都是由皮毛制成,系宽腰带,蹬大皮靴,便于骑乘,构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游牧文化。居住在东三省地区的汉族、朝鲜族和西北地区的回族,他们用精心研制的棉麻丝绸为制作服饰的主要原料,而不再以动物的皮毛为主要原料,服装短小灵活主要以衬衫、短袄及长裙裤和精美独特的坎肩、帽子、手套、围巾为主要造型式样。这些服饰的结构特征以展现人的气质、神韵之美和装饰人体而不是突出强调人体。形成此原因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环境、习俗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造型注重空间效果,不要求服装紧贴人体表现其曲线,在其结构上运用普通的平面裁剪法,使衣服宽松。这种构成重外观效果而不重样式,在服装造型上要注重服饰和谐、造型对称统一。服装要求图案精致、细腻表现其自然韵味,构成了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主要特征。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即保留了传统服饰的装饰性,还具有渲染气氛的重要作用,在一些少数民族重要的节庆或活动中,如婚礼、葬礼等,穿民族服装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并且还具有一般传统工艺美术所不包含的标志性,赫哲族用鱼皮表现在工艺、色彩或花纹图案等方面。如用鱼皮制作服装,这是赫哲族的独特传统和习俗。在中国其他民族中一般是不会出现鱼皮衣、裤、鞋、帽和手套的。在如回族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白帽子;朝鲜族最具民族代表性的简洁的短衣和飘逸的长裙;鄂伦春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抱皮衣、帽等。自古朝鲜族以素为美,崇尚白色。蒙古族评价男子汉的标准是潇洒、魁梧、英俊、勇敢、坚强这些也是蒙古硬汉们所追求的目标。这种阳刚之美在服饰上同样可以展现,北方少数民族牧区男子身穿宽衣长袍长筒靴,身佩弓箭和族刀,骑上高头大马,即能体现出潇洒、魁梧、英俊、而且还能体现出他们宽厚、豪放的民族精神和大度、粗矿的性格。过去即使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条件艰苦,但人们还是会用心装饰自己。衣服多少和佩戴不同部位首饰大小多少是彰显其富有和美丽的重要标准。

二、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图案图式的来源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图案图式都源于生活,大都是从大自然中寻找出来的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动植物的图形;或是运用云彩和水纹的图案。在这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图式之中,即可以看到精美的样式,还可以读到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图式悠久的历史。

1.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图案的寓意

北方各少数民族服饰上通常绣有深刻寓意的图案。如汉族服饰中常用的“吉祥如意”、还有受人们欢迎的“龙凤呈祥”等。满族服饰常用花、鸟、蝴蝶等形象及图案绣在服饰上,用这些图形构成主要的纹样图案,运用相关饰物及严谨的图案布局,使图案和谐统一,更加完整。在嫁衣及肚兜上刺绣鸳鸯戏水、蝶恋花、喜鹊及双鱼等民间图案,这些图案代表相亲相爱、相守一生的纯真祈望。回族服饰中常用花卉和阿拉伯文图案,蒙古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红缨帽,其帽顶象征能给人带来热的太阳,而红缨象征着阳光。这些具有不同含义的表达,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悟。

北方少数民族中最善于雕刻的是鄂温克族人民,他们喜欢把各种图案雕刻在皮制品上,如代表永恒生命力的动植物纹和富有想象力的几何纹;还有象征纯洁高贵的云彩纹。渔猎的赫哲族服饰图案中有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与期盼,卷云和漩涡分别代表是天空和江海,象征着渔猎丰硕、生活幸福、身体安康。日月、星辰、青山绿水、奇鸟异兽、花草树木等图案蕴含着北方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在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常表现出各族人民对图腾文化的无限崇拜。正是由于北方少数民族人民对图腾文化的无限崇拜及其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北方众多少数民族各不相同的服装特点及文化特征。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即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它的存在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及学习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和文化色彩,传递了北方少数民族各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以此激励各北方少数民族各族人民。

2.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图案图式的内容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图案图式均源于事物的本身,是通过基础图形图式进行演变、推移、提取、扩展成形象丰富的图案图式。因此图案图式内容大致可分为为自然类、植物类、动物类、生活文化类、装饰类等五种类型。北方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大多喜欢用龙、虎等极为凶猛的动物图案作为摔跤服上和膝盖上的图案纹样,像无特定意义的点、线、角、格、圆、块等图形纹样,它们的使用纯粹是为了注重装饰的效果。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反映的各种服饰文化形态都是相互联系的。作为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结晶,它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其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的形成,既取决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和独具特色生活方式及自然条件等,更取决于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风俗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极具内涵。只有了解了其民族文化背景和发展过程,我们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了解了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图案图式的文化内涵。

3.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图案图式的位置及工艺手法

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丰富多彩,样式繁多。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服饰,有的少数民族服饰款式最多可达几百种。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图案的装饰位置分为:衣襟边、襟底、衣服的领边、衣服的袖口、各式裙子的绣片、裤边的装饰、裤脚边、腰带、围裙,挂件、荷包、项链、项圈、手镯、胸牌等各式首饰,少数民族的各式帽子、女士头巾、女士头帕、头上带的银饰;男女老少都穿的鞋子、靴子、鞋垫和袜子,少数民族女人用的草帽带、香囊、荷包、挂包,少数民族男人用的披风、钱袋、刀鞘、背带和一些生活用品等。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图案图式的工艺手法也因其用途及制作方法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其制作方法有挑、绣、染、织、印、绘、镶、贴、补、粘、堆、拼等,而一种制作方法拥有的制作样式繁多,最终效果也各有特色,大不相同。比如绣,平绣的图案图式较为细腻平整,皱绣的图式则富有立体感。挑花则是依照底布上的线来刺绣图案的,相对较为工整严谨。

三、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图案的设计应用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款式繁多,图案别具艺术特色,在少数民族服装设计及图案装饰设计中可以将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放大处理;或是通过图案图式的设计而进行重复使用处理。

1.服装局部细节化的图案装饰处理

服装局部细节化图案的装饰处理通常用于服装的衣领、袖口、胸围、衣边、衣角下摆等部位,少数民族整件服装都以同一颜色为主,局部使用的图案点缀具有民族特有的文化寓意。构图严谨,花式繁多,线条明晰,颜色高雅。一般会在服饰上镶上几何图形图案、直线形花边和其民族的图腾图案等。在衣服的领、袖、肩、背、胸部或裙边部,图案图式处理大多用一些对称和不对称的手法,使其色彩明鲜,更突出少数民族特色,从而形成别具民族特色的奔放、粗狂等重要特点。

2.文化元素放大使用的处理

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图案图式与其少数民族的生活节奏有着密切联系。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服装、图案、颜色都喜欢一目了然,人们大都喜爱冲击及视觉效果强,所以对一些少数民族图案图式需要进行放大处理。如在衬衫和裙子上配以花、鸟为中心的图案,以及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及人文风光等。这样就会使少数民族人们精神振奋,心情愉悦。

3.图案的重复使用处理

为了满足少数民族不同的审美需求,在服装设计中可运用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图案进行配合。如以花卉植物为主的图案中,可以在服装制作中运用圆形、正方形为主去实现对称,然后在领口、袖口、等处多次重复使用,以此实现人们所强调的美感效果。

结语

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以“衣冠之国”著称的文明古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造型艺术的民族特色是传统服饰文化的灵魂,少数民族服装因为有民族性、时代性特征而魅力永存。

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内涵。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是中华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繁荣昌盛及文化发展的见证。而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造型与图案的独具特色,在我国56个民族中毫不逊色,它的主要特征在于服饰造型和图案图式上,将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造型和图案进行整理、归纳、保存和保护,并使其与现代服饰设计相结合,使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更具生命力及民族特色,对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造型及图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及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日娜.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苏日嘎拉图.满蒙文化关系研究[M].内蒙古: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6.

[3]卡丽娜.驯鹿人鄂温克人文化研究[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

[4]韦荣慧.二十一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4.

[5]刘芳. 中西服饰艺术史[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6]黄能馥.中国服饰通史[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7]钟茂兰#范 朴.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上一篇:财经毕业生个人简历表格下一篇:优秀党员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