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意义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践的意义(精选9篇)

实践的意义 篇1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斯宾塞的教育本质观。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蔡元培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诸如此类对教育本质的阐释,实际上都可以抽象出这么一个基本共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即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真正的教育,必须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历史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在知识经济、信息数字化的社会中,在一个对各种价值观充满怀疑和嘲弄而又缺乏真正批判性建设性的时代里,在一个轻视民族历史文化,不屑人文教养的现实中,社会对于重塑人文精神的呼唤日益迫切和重要。科学与人文始终是人类进步的两面大旗,一架马车上的两个车轮,不可偏废,否则社会发展这辆马车就要出问题。现实中我们过于强调科学理性与技术能力,应试教育本质上讲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人不应该是被技术与科技异化了的工具,特别是在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教育应更多增强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2、实践意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通过对中学生历史素养培育的研究,使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素养,从而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上,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知识,并在认识和总结过去的过程中找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时代要求我们历史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反复陈述“死”的社会发展历史,而是为提高学生现实及未来的生命质量,发挥其价值的一种全新历史课程。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面对诸多要求而尝试教学开拓时,如何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新课标考试大纲,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的指导思想:“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最近几年高考在命题时,加强对能力考查,注重史料分析,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对人文素养考察。这一变化为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考查拓展了舞台,同时也为我们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应当重视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培育学生的历史素养。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追求升学率为最终目的,越是重点高中其教育教学目标越是整齐划一,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常常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课堂应试教育开展得扎扎实实,课堂更多追求的依然是记忆与分数,配合以大量的练习,甚至有的学校校长也认为文科特别是历史学科就是死记硬背,临时搞突击,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而不能回避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的主导目标是追求高考升学率,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方面做得不够。诚然,高考不改革,素质教育的开展更多时候举步维艰,许多学校建立学生档案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

学习等不与高考链接起来,也只是花拳绣腿。其实,我们忽略了目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简单地把应试与素质教育截然对立起来,更没有深入思考怎样在目前适应高考要求的前提下,去探索体现新课改理念的精神实质,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历史教学之路。同时,教学实践中,历史人文素养功效的培养方法单

一、无系统明确的计划与目标,也必然使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目标难以落到实处。

为此我们提出的“中学生历史素养培育途径与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概况及趋势

课题组通过网上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网搜索,并通过翻阅图书藏书等多种途径对期刊、报刊等资料的收集,发现与该课题研究方向相关的中外文章及论述较少,特别是专门论述“历史素养”方面的文献资料更是少之又少。这一方面说明“历史素养”概念的提出是新课改以来的产物,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研究普遍欠缺,而作为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词汇的地位决定了该课题有广泛的研究空间及研究价值。

“历史素养”的提出及描述更多体现在各级各类新课程方案文件的规定中,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中均明确地把历史素养的培养放在历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及课程目标,这也成为我们该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之一。赵真臻《品牌理论版》2010年10期中撰文《怎样提高中学生历史素养》,强调了历史素养的重要性,并就课堂内外的开展做出了描述,但缺少全面深刻的论述,更没有对概念做出相关界定,也主要是基于初中生而言。田华《科技信息》2006年第6期中撰文《历史教学与历史素养的培养》,针对历史学科特点谈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并突出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其把“历史素养”概念简单等同于历史思维能力,未免过于偏颇。魏虹《考试周刊》2008年11期撰文《高中课改背景下的学生历史素养培育》,指出:“历史知识和历史观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要成为一名在学习、工作、家庭中都能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社会一分子,不可以没有历史素养。”该论文指出了历史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但缺乏系统的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途径与方法,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经查阅,没有发现关于历史素养专业论著,但与该课题研究相关或接近的论述较多,如赵亚夫主编:《历史教育价值论》一书、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等著作中均有或多或少论述。在论文期刊方面论述历史教学三维目标、情感教育、生命教育、人文精神等较多,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展不无借鉴意义。

国外一些知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提出的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及不同的学习观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三、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界定为“中学生历史素养培育研究”,中学生这里主要指的是高中生,“历史素养”,简单来说指学生在历史学习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素质与修养,它一定是在长期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内化后所凸显出来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并由此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历史素养的构成要素:

(1)历史素养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尺度的划分都会破坏历史素养的整体结构。

(2)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笔者依据历史素养的内容和层次,把历史素养分为历史科学素养、历史知识素养、历史人文素养三个部分。

(3)科学素养指的是科学精神、求真、求实态度与历史思想、历史意识与历史品质。知识素养含历史知识、历史方法、历史能力、历史态度与历史情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的意识、人文的态度、人文的情怀、人文精神和人文的价值取向,侧重于教人求善、求美,它不属于能力层次,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强调确立高尚的品格和人格修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六、研究重点及难点突破:

重点:中学生历史素养的现状及培育途径。

难点突破:

1、探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育历史素养的方法途径,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造就一支既具有较高现代学科教学论修养、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又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高质量的学者型教师队伍;

突破途径:

一方面,要求我们历史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增强历史素养,具体来说,如唐朝的刘知几提出的史家“三长”,即“才”、“学”、“识”,三这三方面下足功夫,同时要拥有将教师素养传递于学生的方法与能力,运用新的课程观于实践教育教学当中,即“观”。

另一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育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渠道来实现。在知识素养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储备与积累,在学科素养方面,我们立足于学生思想力的培养,在课堂教与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呼唤课堂要有生命力,在培育方式上我们提倡在活动中学,把历史素养的培育拓展到课堂内外,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人文素养方面,我们要让学生走进历史,活化历史,感受并把握历史的深邃与博大,对历史充满着一种“温情”与“敬意”。

预期目标:历史是一座充满着人类激情与智慧的文化宝藏,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旁,等着我们去开发、整理和运用。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历史素养,能真正感悟历史的真谛,那历史就不仅是一门课程了,而且是我们终生追求的一种文化品位、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追求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因为“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国学大师钱穆语)

预计创新之处:

1、“历史素养”作为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学科培养核心目标之一,不应只是一个抽象或虚化的概念,本文力从理论与实践中找到一条能够具体落实该目标的途径与方法,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最大程度有效化,使“历史素养”培养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整体提高学生历史素养。

2、鉴于目前还很少有该问题研究方面的专著,课题组冀望于以本次研究为契机,运用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撰写出研究报告或专著,形成一套系统理论与方法,填补该项研究空白。

实践的意义 篇2

一、在课前的活动过程中沟通新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 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 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 有发展。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 处处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 设身处地地设计问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课前可以通过观看Flash动画《跷跷板》,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玩跷跷板的生活经历, “大家玩过跷跷板吗?玩过的请举手, 谁来说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境?假设你和王老师玩跷跷板, 王老师体重50千克, 某同学体重35千克, 会出现什么情境?怎样才能保持平衡?还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在游戏情境中学生与教师这种随意的交流, 使学生建立起了两边平衡的概念, 为接下来等式及方程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在方程的产生过程中渗透建模思想

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方程是一种数学模型。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称为方程”这一概念的获取过程中, 不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式子给学生分类, 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这一结论, 能直观判断等式与方程, 这仅仅是描述了方程的外部特征, 并不是本质特征。

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里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 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天平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活动一:感知平衡, 体会等式含义。在左边放两个50克的鸡蛋, 右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 这时天平怎么样?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的现象吗? (50+50=100或50×2=100) 再把左边鸡蛋换成一个重80克的苹果, 这时天平怎么样?你也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的现象吗? (100>80) 学生先要观察天平的现象, 再独立思考该如何解答, 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是十分必要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既让他们从天平“平衡”中体会到等式的含义, 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活动二:观察发现, 抽象出等量关系。教师创设3个具体情境, 让学生观察天平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变化过程, 真正体会天平左右两边的质量相等, 可以用等式表示。接着在左边添加一个桃子, 不过这个桃子的质量不知道, 是未知的, 引导学生想到用x表示未知的桃子质量, 这时天平会怎么样?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的现象吗?随后出现的式子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通过天平的动态变化得出若干个不同的等式,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等式含义的理解。这样设计, 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 用脑思考的机会, 让他们亲自感知多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的来源, 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 让学生充分经历方程模型的生成过程。

三、在式子的比较过程中渗透“分类”思想

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如何定义“方程”的概念。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内涵:一是等式, 二是含有未知数。而这两点在教学中实质就是两种分类标准, 在分类的过程中, 对本质的理解就是方程定义的过程。所以, 在对得出式子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得出方程定义的过程。

利用天平列出左右两边的平衡和不平衡, 列出关系式: (1) 50+50=100, (2) 50×2=100, (3) 100>80, (4) 80+x>100, (5) 80+x=100, (6) 80+x<100, (7) 80=100-y。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7个式子的异同, 然后尝试分类, 第一次分类学生可能会把式子分成四类:等式、不等式、含有未知数、不含未知数。紧接着再次提出问题:能把上面的等式再分成两类吗?

通过两次不同标准的分类, 观察一下, 黑板上剩下的式子, 学生发现完全相同, 它们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师归纳像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并板书完善定义。

在老师的启发下, 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操作, 慢慢地把杂乱的式子按照一定的标准清晰地进行了两次分类。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这些式子轻松地概括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分类的问题, 学会分类, 有助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四、在方程与等式的辨析中渗透集合思想

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比较抽象, 学生很难真正区分。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找一找下面哪些是等式, 哪些是方程?

师:谁来说一说哪些是等式, 哪些是方程?要说明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师:剩下的这些都是等式, 我们用一个圈圈起来。这些都是等式, 那是不是都是方程呢?

生1:不是的, (5) 和 (8) 不是方程, 其他都是方程。

师:那我们把是方程的圈在一起。同学们, 看着这个集合圈,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2:等式和方程之间有联系。

生3:方程肯定是等式,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生4:我同意他的说法, 等式只要符合是等号这一条件就行, 方程必须既是等式, 还要有未知数, 满足这两个条件。

为了进一步区分方程和等式的区别这个难点, 相机出示辨析题:所有方程都是等式, 所有等式都是方程。这两句话对吗?通过同学之间的争论, 并让学生用画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更加透彻。较好地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

五、在情境练习的过程中内化方程思想

通过练习加深理解消化, 巩固所学的知识, 并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猜方程”的出现, 能引起学生强烈的争论。如:出示情境一“:一辆公交车上原有32人, 到街心花园有x人下车”可以列出方程吗? (32-x不是等式就不是方程) 要怎样补充题目才可以列出方程? (题目中没有等量关系, 需补充车上还有15人才能列方程) ;出示情境二:“好客宾馆有四层楼, 每层有客房18间, 一共有72间客房”, 这道题可以列出方程吗? (18×4=72中没有未知数不是方程) 要怎么改才可以列方程? (须有未知数, 每层有客房y间) ……让学生在争论中巩固方程的概念, 使教学达到高潮,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巩固新知的过程中。

“顶层设计”的实践意义 篇3

而在“顶层设计”中,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人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渐进性改革和阶梯性推进不可逾越的非常时期。因此,从政界到学界,都对“顶层设计”寄予了厚望,并纷纷出谋献策,积极建言,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高度的责任心和图强求变的信心和决心。

面对各界人士对“顶层设计”的高度认同和期待,如何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因势利导,就成为理论界及学术界需要认真思考的大问题。因此,“顶层设计”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源于改革实践

“顶层设计”的群众基础来自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实践。

从我国农村改革初期实行的“联产承包制”到一九七七年恢复的高考制度,无处不有“顶层设计”的痕迹和影响。

任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很强的阶段性,而超越“阶段性”的任何好的想法或理论都有可能导致由于在错误的时间推出而销声匿迹。因此,“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历史的发展,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邓小平个人的伟大历史作用。因为他当时虽不是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但是由于他的果敢和作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我国的一系列改革深入发展。这种推动实际上就是“顶层设计”的结果。而如果没有他的“顶层设计”,许多来自基层的改革实践很可能夭折。

就一九七七年的恢复高考制度来讲,当时的教育部门以时机不成熟,困难很多来推诿,而邓小平一句“你们不干,让别人去干”就干成了。这就是现实的“顶层设计”。

再比如前国务院总理朱基主持的一九九八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当时没有一个部门认为本部门应该撤销,而最终的改革是撤消了十多个部委,一大批行业协会应运而生。这也是“顶层设计”发挥作用的改革实践。

借鉴法治模式

“顶层设计”的发展思路与民主法治的改革推进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不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中国模式”引起了世界政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也是事实。

但不容讳言,由于我国社会民主和法治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的实践,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的爆发,尤其是对涉及社会公平、公正的改革举措出台势在必行。而如果不能正确地解决这些矛盾,将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显然,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从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开始,借鉴发达国家的法治模式和经验。但另一方面,“顶层设计”的作用不可小视。

而“顶层设计”不可能来自民间,也不可能来自百姓。这方面的作用,社会精英和学者都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既可以传播民间呼声,又可以表达革新思想,供“顶层设计”借鉴和参考,但学者显然不能代替“顶层设计”,这一点学者与百姓无异,即所谓的“百无一用是书生”。

因此,“顶层设计”广泛存在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中非常好理解,而有的人不理解“顶层设计”也适用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点,甚至认为“顶层设计”等于计划经济思维,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至少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阶段性推进中,“顶层设计”不但需要,而且重要。因为任何远大的目标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而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每一步,都会留下“顶层设计”的印迹。

因此可以说,做好“顶层设计”,对于制定更加重要的阶段性战略决策和措施是必须的,与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并不矛盾,可以起到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的作用。

接受时间检验

“顶层设计”同样要接受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

纵观国际历史现实,“顶层设计”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实际上一直存在,并花样翻新,可给我们许多启示和思考。

从独裁者“萨达姆”到“卡扎菲”,都是集权力于一身的“顶层设计”者,他们“成也‘独裁’,败也‘独裁’”的悲惨下场,是因为他们“顶层设计”的思路和作为完全违背了其统治下的广大民众,失去了其存在的群众基础。而这种“顶层设计”一遇机会,就会倾刻瓦解。

同样,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顶层设计”新思维,也未能挽救前苏联亡共和亡国之命运,盖因其“顶层设计”的前提即群众基础已经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前苏联的终结未能如戈氏“顶层设计”之所愿,但却意外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历史阴差阳错的吊诡之处,可供后人继续研究和思考。但“顶层设计”的客观存在和历史作用却是不容忽视和必须承认的。

因此,“顶层设计”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需要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和魄力。而作为“顶层设计”的执政党和政府,则要制定好改革试错的纠错机制。

由此可见,“顶层设计”是个好东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顶层设计”都没有错,错在顶层不设计或不想设计、不愿设计和不敢设计,从而错过改革的良机。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欢迎讨论)

“顶层设计”是个好东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顶层设计”都没有错,错在顶层不设计或不想设计、不愿设计和不敢设计,从而错过改革的良机

编者注:“顶层设计”原本是系统工程学的概念。从工程学角度来讲,顶层设计是一项工程“整体理念”的具体化。要完成一项大工程,就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出发,对项目的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这一概念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军事与社会管理领域,是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

社会实践的意义 篇4

实际上,大学生自我总结,社会实践是一个富有十分广泛而深刻涵义的概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大学生实习周记范文,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经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进取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职责感和使命感。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

(2)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经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我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本事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3)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理解方式,这对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很多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我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大学生实践的意义 篇5

中国的高考制度自从1977年恢复以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社会整体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提高,社会阶层构成也在变化,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日益明显,包括文化价值观,职业,社会分工的多元化,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对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技能要求愈来愈高,特别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将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团,大学生这个巨大的人才供给市场的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能否缓和,这对大学生提出很大的挑战,社会实践仅是培养良好素质的一个方面,意义却不容忽视。

哲学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社会实践的定义,社会实践即通常意义上的假期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也有些学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积攒一份小小的私房钱。

留校勤工俭学,家教、零工等更侧重经济利益,是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的首要选择;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生选择做义工、支教,既锻炼了能力,又奉献了爱心;更多学生则是倾向于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

我们可从社会实践的定义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第一 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学校园毕竟不是完全的社会化,实践提供这样一个契机,让大学生们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象,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从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所从事的工作,一方面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另一方面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综合能力往往是一个学生在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多方面能力的体现,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已有的能力得到锻炼,亟需提高的能力使大学生对自己缺陷有所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在以后的发展中为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第二 社会实践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高中时代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视野局限于纯粹的知识中,告别高中时代,大学的自由度提高很多,特别是思想的自由度,价值观通常在这个时期形成,很多学生的思想仍旧停留在高中阶段,思维模式的转变,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我判断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们的思考方式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主动积极的吸收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方法,由于文化思想的多元并流,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学生也有影响,这就考验他们的判断力与决策力,种种不同方式的实践从许多不同方面检验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修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个性塑造是与性格自身的素质紧密相连的,学生可以在社会大浪中尽力展示自己,也可能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学生对社会的诸多不适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要求,实践使学生发现自己性格特点,行为特质,生活习惯与社会标准的距离,为将来完善自己探路。

第三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这同时也是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有文化有纪律,社会实践正式这些优良精神品质的试验方式,学生可从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对学生的价值追求,政治文化信仰都将有影响。

第四 以上几点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的内在表述,此外,大学生实践从以后走入社会来看,社会实践大多数人关注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此专业的最新动态,关心行情与就业前景,培养职业素质,增强职业技能,为就业找出路,同时也不乏一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报酬,增加物质生活来源途径,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不同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以上所述是所有社会实践的共同普遍的意义。

因为社会职业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实践方式也多元化。下面是观于实践途径方式的调查研究。

从实践客体的商业性和实践主体的个人倾向出发,可以把其分为有偿性与无偿性,有偿性包括,商品促销,家教,翻译员,家政员,商业贸易,校园代理人,文化演出,打杂工,文化宣传员,广告张贴发布等等,无偿性包括,义务工作者,志愿者,社区义务劳动者等,大学生的个人倾向不同,对实践客体的选择也不同,学生们普遍希望获得报酬,对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补充,对于义工来讲,体验不同,意义自然不同,学生们从中获取的不是物质金钱上的鼓励,没有功利性,完全是自愿,精神上得到的影响会更大些。

此外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似的职业是最优的,比如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旅游区做义务讲解员,法律专业的学生在社区做法律宣传,法律调解员,师范生最好是家教工作。

另外实践客体的多元化,也就是职业角色的多角度化,包括文化教育,经济,娱乐等领域的职业,能够培养大学生们在不同方面的兴趣,锻炼不同的能力,比如做主持人与做家教是两种不同的形式,分别侧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也依学生们的兴趣所为。

中职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篇6

(一)社会实践活动体验有利于学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职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宗旨是认识社会,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职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工农群众的社会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都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种实际活动。但是,它们又有区别,工农群众进行社会实践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目的的,而中专生参加社会实践则是为了成为有用之才。中职生还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还不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而是吸收文明、为创造文明做准备的群体,对他们来讲,改造客观世界还只是手段或途径,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才是根本目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着力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仔细观察社会,发现利弊,解开疑难,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有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常表现出一种期望高于行动的现象。等将来真正走到社会中,遇到现实问题后才发现自己的定位过高,心中就会感觉倍受打击,将会给就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就业前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对专业需求的现实是非常必

(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中专生成为合格的中等技术人才。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中职生视野开阔,爱好广泛,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但是毕竟是从家门到学校门,对社会了解不多。中职生要认识社会,当然需要吸收前人的经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丰富的科学知识,但是,不管你掌握多少理论,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仍然只有在同社会接触过程中,社会的各个方面才能通过人的感官反映到大脑,人才能认识社会上各种表面现象。也只有在反复实践过程中,社会的各种特性才会逐步暴露出来,人们才能逐步揭示出社会现象的本质。中职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其敏锐的眼光,通过各种社会现象,发现影响社会进步的种种因素,经过分析比较,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途径,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中专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把政治思想道德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中职生的自觉的行为准则。单纯的课堂讲授,往往难以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因为学生缺乏感性知识,总感到课堂上讲的是空话,难以接受,使课堂讲授缺乏说服力和感召力。社会实践活动,使中职生直接向工农学习,转变感情和立场。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理解了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把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教育与现实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很容易理解我国人民正在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找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奋斗方向,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最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检验中专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他们的社交能力。中职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在没有应用之前,对他们来说还是不完全的知识。社会实践能够把学生所学的理论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直接检验出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学生运用过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

(三)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中专生融入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

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篇7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长科学意识的课程。

1. 运用兴趣教学,激发创新意识。

“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一个人要在学业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首先必须对学业有满腔的热忱和极大的兴趣,肯倾尽全力去做。因此在综合实践课指导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多种途径用科学的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践过程,并逐步使学生原有相对浅显的、短暂的间接兴趣发展为比较稳定的科学志趣,使他们在想与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和操作潜能,并不断地触发创新的火花。

2. 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造发明成功的重要条件,因为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出来。大多数发明家从小喜欢创新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而且要突出地落实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做,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科学知识面,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科学素质得到更广泛意义上的培养和发展。

3. 鼓励发散思维,挖掘创新的潜能。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发散性。所谓发散性就是求异,是从多方面推测、假设。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性思维的流畅度(发展量)、变通度(灵活性)和独创度(新奇成分)三个维度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关键。

总之,造就和培养新时代创造型的人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教师作为学生的科学启蒙者,要站在培养新世纪接班人的高度去认识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扎扎实实地抓好科学教育的每个环节,不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虽然现在的教育正逐步走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但不可否认,长期的应试教育在教师、家长、社会、学生中留下的影响依然存在,学生普遍缺乏自我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是必须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背景,在活动安排上由浅入深,体现由扶到放。刚开始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实践的方法,以教师主导集体活动为主,以口头表达教师要求的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表达时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到了一定的阶段,则注重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进一步认识、体验,并能参加符合自身年龄特点的实践,把自己的想法运用在实践中,到成熟的阶段则侧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等学生都能基本了解实践的方式后,按照学习所规定的范围和提示的要求相对独立地完成活动,在规定范围内有自己选择研究、体验对象的自由,有书面的活动记录和认识体会,有活动过程中必要的设计活动和实践服务活动。

三、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要想获得成功,也与交往能力有着密切关系。青年学生活动的范围和童年期相比大大地扩大了,已经有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系统,已经能通过多种媒介了解世界和他人,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常常充满炫耀自我的冲动,常常标新立异,不把权威、传统和社会规范放在眼里,强调自我,我行我素。他们缺乏复杂的社会生活经验,社会实践锻炼刚刚起步,人生观、世界观尚处在初步形成时期。这种迅猛增长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必然会给学生带来适应上的困惑。也许只有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交往中碰碰钉子,看看冷脸,才会使学生真正懂得做人的尊严,知道如何交往,知道怎样做人。交往的能力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培养。尊重人、理解人是交往的前提,善意、微笑、诚恳是交往的技巧,这些都需要长者的指点和教诲。

四、思维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让学生的个性与思维比以前更开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发展性。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及时地吸收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便于知识的吐故纳新,此外,它还能够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经过教育学加工融入学校课程体系,较之相对封闭和僵化的学科课程,它更富柔韧性和生成性。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来看,它不像学科课程那样受规定的时间和固定的空间所牵制,其课堂组织形式和指导方式也不会太多地受传统的原则与方法所束缚,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因此对学生思维的解放也最彻底。学生已经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教师要善于调动一切可能因素,从课内到课外,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篇8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具有人文性质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种单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课程,而是让学生在围绕人文主题实践中,形成一种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的课程。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强调学习的个性化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体现。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一种健康的价值导向,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使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活力,不断追求人生的完美化。综合实践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和表现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和独创能力,它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艺术的意义和价值,重视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和鉴赏美,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丰富和升华。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科学思维协调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集结多学科的多元化、综合性的课程,它有意识的强化与艺术学科,非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各科的学习结成一种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新课程改革后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在新课程方案中提出,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无数事实已经证明,这门课程的开设确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积极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只有实现学科间的交流,建立科学、艺术、人文和技术间的联系,才能促使每一门学科的发展,只有接受整合式的教育,才能使每个人构建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才能形成创造性的思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及自主性给学生提供了真正放开手脚参与实践的机会,学生既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也可以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人交往与合作能力及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和提高。在我们县活动中心,目前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有十四个,其中火灾地震逃生演练、学生通过实践掌握逃生自救常识;汽车模拟驾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很快掌握交通标志,安全行驶规则;电子百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安装知识……,这些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是极少涉及到的,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从另一个角度弥补了日常教学的不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课程,极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创造出新奇而不落俗套的作品,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展示自己独特的视野。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注重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充分发挥群体的创造智慧,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创造性氛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别人达成一致,学会分享共同的成果等。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他们的友谊和交往合作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具有愉悦性质的实践课程,它尊重学生的自然创造能力,教师的作用是开展启发性的教学活动,随时为学生提供适应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喷发。当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时,学生会体验到无比地快乐和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使学生学习生活充满乐趣的课程,学生在一系列的创作、表演、展示、欣赏、交流、评析等活动中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并从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其它学科时也变得容易和愉快起来,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在艺术创想活动实践中,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彩绘风筝》的实践中,学生通过设计、绘制风筝、放飞风筝几个环节,让学生有了切实的体验与收获。当自己新手制作的风筝飞上蓝天的时候,就好似梦想飞跃一样的振奋人心!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体验经典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将古今中外经典性的文化遗产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艺术品味。对于这方面的探索和学习,会不断增加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参加泥塑实践和摄影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大屏幕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泥塑作品和摄影作品,更加深刻的体会领悟优秀的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震撼,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形成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实践的意义 篇9

姚寒梅

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使语文教学变封闭为开放,成为一泓活水。在此,就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浅论一些自己的拙见。

1、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恩格斯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语文实践活动经常把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合在活动之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语文实践活动大部分需要学生密切合作,这样会培养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学过的多种知识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实际操作的能力。比如开展“所在社区用字情况” 的调查,对不规范的用字的辨认过程一定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而怎样让人们做到规范用字就需要靠孩子们开动脑筋想出巧妙的办法,这会涉及到文明交际方面,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践出真知,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可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而这些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的,所以理解更为深刻,运用起来灵活自如,这样培养了学生自学自育的能力。实践活动拓宽了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外知识。使得学生不仅养成了探索学习的习惯,还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

2、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践活动是开放性的,不仅有学习实践,校园生活实践,还有社会生活实践。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可以让学生自觉感受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关心社会,从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开展“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学生不但要查阅相关资料,而且要走出学校,调查研究,了解社会,采访社会人士,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如当小保洁员、小宣传员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应当为社会作出贡献,不能危害社会,这样社会才会和谐地发展,社会成员才会幸福地生活。

3、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教学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改变,懂得让教学面向社会生活,面向学生实际,懂得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发展自己,提高语文水平。使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享受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使学校教学成为学生沟通社会生活的平台,使孩子们体验生活的成功,做人的成功。教师在教学中,以课堂实践为主阵,以学生实践为核心,以课外实践为延伸,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实践活动让教师更容易深入学生当中,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教师领悟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愿望:“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4、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挖掘教材内容

实践活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地区和学校资源特色,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并确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样自然会深入钻研教材,更好地挖掘教材内容。在开展实践活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之前,为了把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可引导学生把大题化小,讨论可以从哪些具体方面开展调查,比如“垃圾与我们的环境”“关于白色污染”“小山沟的变化”“关于六店自来水的调查”……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使调查活动更切合实际,更容易操作。

上一篇:我是一个小书迷优秀学生作文400字下一篇:最难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