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全年统计分析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工成本全年统计分析(精选8篇)

人工成本全年统计分析 篇1

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理论上讲人工成本包括:薪酬、福利、各项保险、人事费用支出、招聘和培训费用支出,这些是显形成本;还有隐性成本部分,这与你做人工成本分析的目的有关系的。先提供部分供參考:

人力資源成本,指涉及人力資源的取得、開發、利用、保障和離職所發生的投資或支出,包括:(1)、取得成本,指招募、選拔、定崗過程中發生的支出,比如招聘廣告費、人才仲介代理費、招聘會場費、招聘過程差旅費、招聘到的新員工安置費等。(2)、開發成本,指崗前培訓及定向、在崗培訓、脫產培訓的支出,首先是使得一個新員工達到勝任某個職位的技能並取得預期業績而付出的成本,比如崗前培訓的學費、材料費、諮詢費、勞動時間損失費、生產率損失、學員的薪金;其次是為提高工作生活品質而產生的費用,比如醫療保健費用、繼續教育和深造提高費用、保險費用、工作場所改善費用等。(3)、使用成本,指對人力資源的維持(如工資、福利費)、獎勵、調劑所發生的支出;(4)、保障成本,指建立人力資源的更新換代、工傷等基金的支出;(5)、離職成本,指離職低效成本(離職前工作效率較低)、遣散成本、離職後的補償支出(如退休金)、空職成本、重新招聘的取得開發成本和超額成本(高薪重聘成本)。

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一、人工成本基本定义 我国统计制度将人工成本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

二、人工成本构成范围 企业人工成本构成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二)社会保险费用: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时给予物质帮助的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分担。目前实施的社会保险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四)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五)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企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规定工种所享受的保健食品待遇。

(六)职工住房费用:是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职工宿舍折旧等。

(七)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包括工会经费、涡有列入工资总额的劳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三、人工成本分析主要指标 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全员劳动生产率。

(一)劳动分配率 反映劳动投入对企业净产出的影响,又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增加值 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有二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

(二)人事费用率 反映劳动投入占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程度,是反映劳动投入产出的指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包括产品销售收入和其它销售收入。

(三)人均人工成本 反映人工成本水平的指标。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职工人数 职工人数:指在本企业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人数。

(四)人工成本产出系数 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增加值/人工成本

(五)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 反映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状况指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销售收入/人工成本

(六)人工成本含量 反映劳动效率状况的指标。人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总成本 总成本(成本费用总额):指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

(七)人工成本工资含量 反映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工资/人工成本

(八)全员劳动生产率 反映工业活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加值/职工人数

四、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相互联系的,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笔者根据杜邦分析法原理设计出人工成本分析模型,其目的是使阅读者(领导)能清晰、全面地了解人工成本的构成、数量和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公司人力资源决策提供方便准确的依据。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涉及人工成本的项目共49项,在制作人工成本分析模型之前,应先采集49项相关数据制作一个《人工成本数据采集表》,然后运用计算机通过链接方式生成人工成本分析模型,最终形成人工成本分析报告。在采集相关数据时,要根据决策者的需求决定是采集预提数还是实际发生数,准确掌握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五、人工成本分析结果理想模式 理想的人工成本分析结果应是U型的,即:“二高一低”,高人均人工成本,低人工成本含量,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系数。建立和推行人工成本分析模型,有助于我们通过模型对人工成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从构成指标的因素入手,帮助企业寻找管理差距,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供帮助;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人工成本走向,为企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考核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业绩,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指明努力方向。

六、人工成本分析模型的运用案例 2000年大化肥企业人工成本状况抽样统计,并运用人工成本分析模型进行关联分析。

(一)数据模型 人工成本分析模型

(二)分析报告

1、大化肥行业人工成本概况 2000年,大化肥企业人工成本呈“二高一低”状态,这说明大化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00年行业人工成本先进指标和平均指标见下表: 1999年大化肥人工成本分析模型(略)2000年大化肥人工成本分析模型(略)

2、人均人工成本平均人工成本反映人工成本的水平。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总额为6511.12万元,比上年减少4.3%。平均人数比上年减少了4%。人均人工成本为24300元,比上年略有增长,最高为55500元,最低为14700元,高低相差40800元,为3.8倍。其中人均工资为15990元。在人工成本总额下降的情况下,人均人工成本却略有增长,这说明大化肥企业减员增效已初见成效。

3、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 劳动分配率是反映劳动投入与净产出关系的指标,反映企业新创造价值中对职工分配的份额。2000年大化肥平均劳动分配率为30.24%,比上年增大了7.86个百分点,最高为56.2%,最低为8.8%,高低相差47.4个百分点。劳动分配率上升的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说明大化肥企业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我们将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人工成本产出系数是劳动分配率的倒数,说明员工剩余劳动的大小。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为3.31,比上年降低了1.16,最高为11.31最低为1.78。高低相差6.3倍。人事费用率是反映劳动投入产出的指标,反映劳动投入占已实现价值形态的总产出的程度。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事费用率为 10.0%,比上年降低了0.19个百分点,最高为20.6%,最低为3.7%。高低相差16.9个百分点。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是人事费用率的倒数,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为10.0,比上年提高了0.18,最高为27.3,最低为4.84,高低相差5.6倍。总成本人工成本含量是反映劳动效率状况的指标,体现出劳动效率的提高程度。2000年大化肥平均人工成本含量为10.68%,比上年降低了0.94个百分点,最高为21.0%,最低为3.8%。高低相差17.2个百分点。这说明大化肥企业有一定的竞争潜力。

4、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企业活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2000年大化肥平均劳动生产率为8.04%万元,比上年降低了2.77万元,高低相差12.0倍。

人工成本全年统计分析 篇2

关键词:人工成本分析,意义作用,基本指标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按我国劳动部颁发的 (1997) 261号文件规定, 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一) 职工工资总额:

是指企业在必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地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含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企业在岗职工以外其他从业人员地劳动报酬) 。

(二) 社会保险费用:

社会保险费用是指企业按国家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以及企业自行建立的各项补充性质的保险和为企业内部从业人员负担的商业性保险。社会保险费用以企业实际缴纳和支付为原则, 其中包含由企业缴纳给社会保险机构的部分、企业自行负担的部分和支付给离退休人员地其它费用, 但不包含个人缴纳和负担的部分。

(三) 职工福利费用:

是指在工资以外遵照国家规定开支地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 医护人员工资, 医务经费, 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 职工生活困难补贴, 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 以及遵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四) 职工教育经费:

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职工教育经费目前是遵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 用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方面地支出。除此之外, 还要列入从其它渠道支出的有关职工教育培训方面的费用。

(五) 劳动保护费用:

劳动保护费用是指企业购买或负担的、职工可实际享用的劳动保护用品、食品、饮料、服装和保健用品等方面的开支, 或是以此名义支付给职工的货币收入, 但不应包含企业劳动保护费会计科目中支出的劳动保护设备购置、维修以及个人只能在工作现场使用的特殊用品等项费用。

(六) 职工住房费用:

是指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贴、职工宿舍折旧等。

(七) 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

工会经费是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2%的比例计提后拨缴给工会使用地经费。企业不在岗职工生活费是指企业对长期不在岗却仍保持着劳动关系的职工所承担和支付的生活费用。职工招聘解聘费用是企业在招聘解聘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 如:广告费、场租费、交通费、手续费、劳务费等项目.企业补贴给子弟学校和技工学校经费是指企业向附属于企业的或与企业有资助关系的中、小学和技工学校支付的各项费用。其它用于职工的支出是指无法归入以上类别而应计入企业人工成本的各项费用支出。

通过对人工成本概念, 结构的研究, 我们不难看出, 企业人工成本的分析是企业管理特别是劳动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科学合理的确定企业工人成本, 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与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了解到产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主要支出方向, 及时有效地监督和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改善费用的支出结构, 节约成本, 净化消耗, 从而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有利于加快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们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 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以较少的劳动投入, 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调动积极性。

3、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消费政策的制定。

1) 由于人工成本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强弱, 因而它对于国家制定进出口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由于人工成本大部分转化为消费基金, 对消费领域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通过人工成本分析可以看出职工的收入状况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国家制定人民生活水平政策。

3) 由于劳动力市场价格只要是由于人工成本来计算的, 所以人工成本是制定劳动就业和劳动力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

4) 由于人工成本构成中社会保险和福利费用致富与变化与国家的社会保险和福利政策紧密相连, 它对于国家从整体上统筹考虑, 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 保障广大职工的利益, 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4、有利于对外开放和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

人工成本是与国际管理接轨的一项可比性比较强的指标。它反映出的劳动力使用价格, 在各国基本是一致的。通过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 企业可以确定在哪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效果更好, 生产和出口哪些产品赢利更大, 从而决定投资方向和产品的结构和数量。政策开放以来, 我国在吸引外资, 增加出口等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 得利于我国人工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

5、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人工成本管理包括激励与控制双重含义, 体现了投入和产出的辩证关系。在控制人工成本的同时, 也必须合理增加人工成本的投入。人是一切管理的核心, 以人为本, 从人的全面发展, 满足人的各方面的需求, 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人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指标可分为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 (包括人工成本总额、人均人工成本) , 人工成本结构指标 (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比例) , 比率型指标 (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 。

1、人工成本总量指标

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的是企业人工成本的总量水平。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人均人工成本可以分析企业间人工成本的结构差异, 对各自竞争潜力和用工效率产生的影响, 为调整人工成本使用方向和提高使用效益提供参照。

由于不同企业职工人数不同, 因此常用人均人工成本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该指标可以显示本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高低, 企业聘用一名职工大致需要多少人工成本支出, 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等。人均人工成本能够表示企业职工的工资和保险福利水平, 也就能作为企业向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价格信号。企业要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者到企业来, 就需要建立人均人工成本指标, 以便企业对人工成本水平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 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

2、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

人工成本结构指标是指人工成本各组成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的比例, 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的情况与合理性。其中, 工资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结构指标中的主要项目。

一定时期人工成本某组成部分所占比重=该时期某组成部分数量/同期人工成本数量×100%。总人工成本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指标可说明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中的结构比例关系的变化, 企业应根据指标的变动, 分析其中具体的结构性变动原因, 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3、人工成本的效益指标

人工成本效益指标 (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标) 是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指标, 是进行企业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标, 是一组能够将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的相对数。人工成本效益指标包括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指标。其中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为主要指标。

劳动分配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总额×100%。劳动分配率指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中有多少比例用于支付人工成本, 它反映分配关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同一企业在不同年度劳动分配率比较, 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劳动分配率的比较, 说明人工成本相对水平的高低。

人事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人事费用率表示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总价值中有多少用于人工成本支出, 同时也表示企业职工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关系、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 它的倒数表明每投入一个单位的人工成本能够实现多少销售收入。

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对企业主管部门来讲.人工成本利润率的变动趋势, 基本可以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环境的变动趋势。如果人工成本利润率下降就应分析其原因, 如果由于产品卖不出去, 就应尽快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如果是因为原材料涨价或人工成本过快增长, 就应采取措施, 努力降低物耗成本或人工成本。

总成本中人工成本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人工成本比重, 是企业、行业、国家间商业竞争的重要指标,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品的竞争主要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 其中价格的竞争主要是成本费用的竞争。而成本费用的竞争又主要是人工成本的竞争。

在实际人工成本统计分析中, 以上三个方面的指标往往同时使用。对单个企业来说, 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一高三低”, 即平均人工成本要高, 而人工费比率、劳动分配率和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要低。一般来说, 这是劳动要素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与此相反, 最糟的情况是“一低三高”, 即平均人工成本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而人工费比率、劳动分配率和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却高于平均水平。一般来说, 这是劳动要素的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对于与同行业水平相比出现了“一低三高”情况的企业, 有关部门要及时提出警告, 提醒企业采取措施改善不良的人工成本状况。就企业本身而言, 现实的管理应加强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和水平控制, 使企业在分配方面更好地兼顾个人、企业, 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 保证企业的持续, 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德明建立企业内部人工成本分析指标体系的探讨《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4年2期

[2]、张丹对制造业人工成本管理的方法及对策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第2期

[3]、索枫林议人工成本管理《包钢科技》2006年第8期

[4]、王学力我国人工成本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44期

人工成本全年统计分析 篇3

面对当前光伏行业严峻的市场形势,扬中市华商会会长单位江苏环太集团多措并举,向管理要效率,向成本要效益,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工作。

据悉,2012年10-12月份,该公司环保安全部就收集合理化建议提案14条,通过减少污水排放、监控固废产生等24个持续改善项目,每年为公司节约开支约60万元;公司制造部一个月收集金点子94个,经过评审采纳并跟踪实施的有59件,经过实践,使得整个后工序合格率提升1个百分点;设备设施部通过合并车间,少开工艺水泵、凉水塔泵、冷冻机组等,仅此一项,每天至少节约费用1500元;动力部改变原先程序化的运营模式,根据生产、办公等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仅吉星厂区用电量就由原来的月平均85万千瓦时减少到月平均33万千瓦时;工程中心严把工程申报关,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施工方案,提高了管理规范,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各类工程项目更加合理、有序。同时,该公司做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加大呆滞物料、物资的处理速度,减少库存量,增加现金流;协调一线员工,分拣原料库的碎杂硅料,清洗分类,将有使用价值的硅料重新使用;组织员工对报废物资进行运输清理,将库中的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品清理出售。

据介绍,开展持续改善、降本增效活动仅两个月,公司硅片单位成本就减低了0.19元。按此计算,公司全年要节约3800万元的成本。(责编 冯春富)

如何降低人工成本 篇4

这样一来,不直接创造价值的员工越来越多,人工成本自然越来越高。拥有一个庞大的总部平台,这几乎是大企业的通病。把企业建成功能齐全的小社会,这是国企的通病。

要知道,消费者不会为企业这些不创值的人工成本买单。可喜的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企业经营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减负”,将人事、财务、行政等后勤事务外包给相应的专业企业,企业只留下核心业务部门,以节省人工成本。生产制造型企业、建筑企业甚至可以将生产与建安外包,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将销售外包。

第二,公司名头越来越响,招聘要求越来越高,专科生能做的事也要招聘本科生、研究生来做。

前些年,去银行上班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工作选择,银行的招聘要求也是水涨船高,有的银行甚至招聘研究生坐柜台。须知,这些工作以前都是由中专生负责的。

企业招聘员工时并非学历越高越好,员工整体学历高也不代表公司人力资源水平就高。关键是要人岗匹配,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岗位低配会降低工作质量,岗位高配则会拉升人工成本,降低产品竞争优势。

第三,搞人性化管理,念及苦劳、尊重老人,结果养了一堆废人。

最近有篇文章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对员工人性化的企业都死了》。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必须轻装上阵,要时刻保持战斗姿势,市场竞争不会给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加分。企业用人如果不能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就等于自废武功。

第四,照顾各种关系,招进来许多闲人。

闲人就是冗员。冗员是公司最大的成本。冗员增加的不仅仅是人工成本,还会增加与人工相配套的办公成本,如配备电脑、工位、办公家具等。此外,冗员还会形成一种懒散的工作氛围,让公司士气低落,进取心不足,降低工作效率。如果为了解决冗员的工作问题而因人设岗,那就更糟糕了,这等于是在工作中人为地设置障碍。面对冗员的问题,最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减员、增效、涨工资。

结论

如果企业用人上有上述四个问题,意味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患上了富贵病。

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说,管理中最难的是成本控制;没有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企业就处在生死关头。全体员工都要动员起来,优化管理,要减人、增产、涨工资。明年生产要翻一翻,但人员不一定要翻一翻。

薪酬激励与人工成本预算控制 篇5

老板的疑问:我的钱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花的钱是否起到了应有的激励作用?

员工的烦恼:老板真小气,销售收入增加这么多,怎么工资不见涨?

财务部门的困惑:管理费用逐年增加,人工成本这么高,利润怎么保证?

案例中的场景相信很多企业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人工成本预算控制和薪酬激励永远是一对矛盾体,其矛盾在于:

1、人工成本控制是自上而下的,是基于公司业绩、物价水平的总体控制;而薪酬激励是自下而上的,需要考虑各部门、各员工的收入与业绩的关系;

2、人工成本控制需要考虑的是员工的平均收入水平,而薪酬激励则需要考虑每一位员工的收入,实际发放的薪酬总是围绕人工成本预算上下波动;

3、人工成本控制是依据公司整体业绩,例如收入或利润,而薪酬激励则需要依据具体部门或员工的个体业绩进行调整,

4、人工成本控制是基于较长时间段的预算,而薪酬激励则需要即时性发放。

总的来说,人工成本控制是刚性的,就像一位严格的教官,总是希望把所有可能控制在自己手中;而薪酬激励则是弹性的,像一位总是调皮出格的学生,习惯不断的挑战已有的规则。(事实上,人工成本包含的不仅仅是薪酬,但由于薪酬是人工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这里我们暂不考虑二者的差异。)

人工成本预算失效的常见原因

1、基于宽带薪酬的薪酬变动性

宽带薪酬的一个特征是员工的薪资不再是一个准确的点,而是一个非常宽的区间,员工薪资在此区间内根据能力、业绩和资历浮动。由此,使人工成本的预算和控制成为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当员工保持一定水平的流动时。

2、公司整体业绩与部门业绩的差异

一方面公司整体业绩会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而部门业绩则是以公司内部计划目标为标准,所以公司业绩与部门业绩总会出现差异。另一方面有些属于支撑和职能性的部门,其业绩和工作量并不严格随公司经营情况而浮动,例如行政后勤部门、研发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

这就造成依据公司整体业绩的人工成本控制和基于部门业绩的薪酬激励的矛盾。例如,当公司整体业绩不佳、业务较少的时候,行政后勤部门的工作并没有减少太多,部门业绩也基本不会受到影响。根据人工成本预算控制的要求,行政后勤部门的薪资也应当随着公司业绩而减少,但行政后勤部门的工作量即没有降低多少,工作业绩也没有变化多少,无端根据公司业绩调整其报酬,不仅会让员工心生不满,而且也不符合薪酬根据业绩发放的激励原则,

3、价值链各环节价值创造的时间差异

人工成本预算控制的依据通常是产值、收入或者利润,但价值链上各环节创造价值却并非同时完成,而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一般情况下,是沿着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的路径顺序进行。当产品生产入库时,销售收入还没有实现;或者刚好相反,销售收入实现的时候,产品还没有被生产出来。这就造成依据收入核算的人工成本与生产部门实际创造的价值不相匹配,即或者收入高的时候产值却低,或者收入低的时候产值高,这样就使得依据收入确定的人工成本显得不尽合理。

4、外部环境突变造成预算失真

人工成本预算的前提是公司的经营环境和技术水平相对稳定,但愈来愈多的外部环境突变却让人工成本预算控制失去意义。例如,市场的突然向好使得员工并未付出额外努力而公司业绩却大幅增加,此时按照人工成本预算控制的规则支付薪酬又有何激励作用呢?同样的道理,如果是因为公司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使得产值或者利润大幅度增加,那么据此增加人工成本预算又怎么能称得上合理呢?

如何解决人工成本预算控制和薪酬激励的矛盾

如文章开篇所言,试图完全解决人工成本预算控制和薪酬激励的矛盾是一件不可能的工作,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适当的修正人工成本预算控制的办法来缓解这一矛盾。

1、弹性化人工成本预算

既然薪酬变得越来越弹性化,外部经营环境也同样变化剧烈,再追求精确的人工成本预算控制就变得失去了意义,所以我们应当在制定人工成本预算时保持适当的弹性。这一弹性应当在两方面体现:一是人工成本预算时留有一定比例的弹性空间,而非一个点的确定值。二是设定依据一定情景变化的人工成本预算,例如设定当市场情况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随之调整的人工成本预算。这样,在保持人工成本控制的总体原则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得到尽量贴合实际、具备激励性的人工成本。

2、模块化人工成本

模块化人工成本预算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我们可以根据薪酬结构将人工成本分为不同的模块,例如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使人工成本预算尽量贴近实际。

二是根据不同业务模块的价值创造将人工成本进行切块后分别预算控制,而不是全部与收入或者利润挂钩,例如生产一线人员的工资是计入生产成本的,生产车间不是利润中心,而是成本中心,这一部分人员的人工成本预算控制就应当与成本,而非销售收入或利润挂钩。

3、零基预算

人工成本全年统计分析 篇6

最近的招投标工作,经常被问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人工工日信息指导价、建筑工程量人工成本信息与定额人工费要用哪一个,怎么合理编制到预算报价中。根据我多年管理工程项目的理解是:这三个价格是都是政府通过法定渠道向建筑市场给定的人工指导价格,但是其发布时间、发布周期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到底怎么用最合理,需要具体的分析使用用途而定。本文就我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它们的区别,并从定义和作用出发,探讨二者的关系。

定额人工综合单价是定额编制基期测定的人工单价,根据建标[2003]206号文《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和定额说明,该单价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生产工人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和劳动保护费;其中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徒工服装补贴,防暑降温费,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的保健费用等。在编制预结算、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时,若没有签订包死的合同固定单价或者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定额及取定尺度,应在定额的基础上根据当地造价管理部门的人工市场价格信息(一般每期都发布)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造价部门发布的人工市场价格信息和定额工日综合单价应该配套使用。而人工实物工程量人工成本信息是2006年建设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的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造价管理部门不定期测算和发布的。由此,自从人工成本信息发布以后,建设工程人工费用标准就有了两套不同的价格信息来源,即一套是新发布的实物量人工成本信息,一个是原预算定额中计算出的人工费,用两种形式发布同一生产要素的价格信息,是否会给我们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信息造成困惑?

北京造价管理处自2010年5月开始在官方网站上定期公布《建筑与装饰工程实物工程量人工单价表》,这与两月一期的《造价信息》发布人工市场价格信息指导价差别是多少呢?拿普通的墙体砌筑工程来说,定额人工工日是每方1.578工日,定额基期人工工日单价是28.85元,采用2011年2月发布的人工市场价格信息人工单价是建筑工程每工日69~71元,取平均价70元计算,每砌1m3砖墙的人工费是 110.46元;而同期2011年一季度度采用实物量人工成本信息是墙体砌筑每方98.83元。差异为11.63元,差异率为10.53%。可即使采用120元的单价去找砌筑工人,都不会找到,一般告诉你技工160-200,壮工120。

这三种工日单价差异如此悬殊,到底怎样使用到实际的招投标中呢? 首先,这应该从其各自的功用说起,人工成本的数据均是从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的真实工程中收集来的,数据分析、研究、整理,要经过研讨,是去伪存真的结果;而定额人工工日单价乘以单位工程量是在定额发布基期测定的,是发布定额时的价格水平,一般使用原则上应根据造价部门的信息指导价格调整。自实行清单以来,招投标的报价原则是“固定税,指导费,竞争价”,清单鼓励企业根据自由定额调整单价,但是,大多数施工企业由于管理的限制,并没有测算出合理的企业定额,所以为了能投标成功,投标单位一般使用造价信息价格指导价,即使改动也幅度有限,因为不能超出最高控制价而成为废标,所以能测算出企业自己的企业定额必是近十年的竞争优势。

再有,人工成本信息与定额人工费(单位工程量)定义基本一致,但包括的范围略有不同。人工成本指建筑工人完成特定的建筑工程实物工程量需支付的劳务报酬。定额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二者都是生产工人额直接费用支出,只是前者有意表明其实劳务分包形式的报酬,而后者在传统意义上则更多的理解为自有生产工人的工资。其实,在同工同酬的用工市场环境下,二者没有本质区别。费用构成上,均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生产工人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等,均不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由单位缴纳部分。工作内容均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及建筑装饰劳动定额》。工程质量标准均要符合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因此,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二者均可成工程招投标中评定成本的依据,人工成本信息也是调整定额人工单价实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体现。所以,实物量人工成本与定额工日单价中含有的工序交接、运输距离、综合工种费用大致相同。但是,定额单价综合的是社会平均技术水平、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的工日匹配,而人工成本更偏向工种发包。

人工成本信息发布是建设部为解决农民工问题而专门提出的,主要作用有五:一是引导建筑劳务合同双方合理确定建筑工人(农民工)工资水平;二是引导企业理性报价,是承发包双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三是建筑企业合理支付工人劳务报酬和调节。处理建筑工人劳动工资纠纷的依据;四是工程招投标中评定陈本的依据;五是调整垫个人工单价实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

由定额工日和工日单价计算的定额人工费是工程计价的重要依据。作用有三:一是编制工程预算、控制价、标的的依据;二是成本价界定、调解处理工程造价纠纷和进行工程造价鉴定的依据;三是投标报价的参考依据。

由此可见,定额人工费单价主要调节的是承发包双方的官司,是承发阶段及结算阶段的计价依据。而人工成本信息主要调节的是总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的关系,是企业内部劳务结算的依据。

通过以上所述分析,可以看出定额人工费是承发阶段及结算阶段的计价依据,强调的总额度,人工成本信息是企业内部劳务结算的依据,强调的是明晰额度,两者都是市场的真实反映。实际上,当具体到某个工程项目的人工费用,用这两种价格得到的报价一般有2~3个点的差异,并没有前面所举实例得到的10%,这是因为:整个工程各分部分项人工费相互补差、调平的结果,掩盖了一部分分项值的偏离。掩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消耗量定额中的工日数和综合人工单价是不分工种、技术等级综合取定的,综合技工和壮工的价格标准,因此技术工种用工相对集中的装修工程、安装工程,其定额人工费会比市场价低,而相对不需要技术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其定额人工费则会比市场高。但就一个整个单位工程而言,各分部分项工程人工费有高有低,相互弥补之后,定额所确定的人工费总额与市场劳务价格就相差不大了,当然,这需要要配以预算综合单价的动态调整。二是预算人员都知道的定额计价原则——价上不足量上补。定额子目存在着以量(工程量消耗)补差(人工费差值)的现象。

长期以来,综合工日单价常被劳务企业埋怨,认为中标单价严重偏离实际,说连一个新手壮工都雇不到。其实,这种综合工日单价与市场劳务用工单价的差别有很多原因,有几个概念有必需要清楚:首先定额中的一个工日不是劳务市场的一天,工日单价是按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作20.83天计算,不含加班工资,且不含三险一金(三险一金需要在规费中明确金额);并且,综合工日单价是社会平均作业水平、含有相关工序交接、混合工种等级的综合测定的单价。而劳务用工的单价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全包价格,工作时间一般不止8小时,含有加班时间,工作内容是某个单一的工种;其次定额子目大多以量补差,使定额的消耗量略大于实际消耗量,即工日消耗量略大,为保持人工费总额的市场实际水平,工日单价就低了。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人工成本全年统计分析 篇7

1 投资回收期

对自动线与手动线投资的衡量, 采用投资回收期的指标。投资回收期又称返本期, 是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 (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 所需要的时间。投资回收期分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条件下, 以项目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3]。静态投资回收期Pt定义如下:

undefined (1)

式中:Pt——静态投资回收期;

CIt ——第t年现金流入量;

COt ——第t年现金流出量;

(CI -CO) 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实际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Pt 可用财务现金流量表和累计净现金流量计算求出, 其计算公式为:

Pt= (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数

undefined

动态投资回收期是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条件下, 以项目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动态投资回收期的定义式为:

undefined (3)

式中:P′t——动态投资回收期;

i ——固定贴现率。

实际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P′t可用财务现金流量表、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计算求出来, 其计算公式为:

P′t= (净现金流量折现累计现值出现正值的年份数

undefined

投资回收期是投资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以项目本身的财务经济能力偿还总投资的年限, 并能通过投资回收期的长短部分反映投资项目的风险与盈利能力 [4]。其中, 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最大优点是经济意义明确、直观和计算简单,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效果的优劣。在此选用静态投资回收期进行计算。

2 投资项目的对比分析

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 首先必须明确两种生产线的投资情况、日常的运行成本及其他相关内容。

2.1 投资的对比

由于自动线的结构复杂, 自动化程度高, 因此自动线的投资内容要远多于手动线。自动线的投资中, 除了包括手动线也含有的压力机、土建等内容外, 还包括机器人、为适应自动化生产所进行的模具改造、以及废料线的建设等方面。表1为手动线和自动线的投资对比。

2.2 运行成本的对比

在生产线的运行成本方面, 自动线和手动线都包含有能源、物料的消耗、人工成本、维护成本等方面。但由于自动线设备昂贵, 能源消耗量大, 因此能耗、维护成本都会比手动线高出很多。表2是自动线与手动线的年运行成本对比情况, 为了对人工成本的变动单独进行分析。

2.3 其他条件的对比

除以上各方面外, 还需要确定如表3中的几组数据。其中, 自动线和手动线的年产量相同, 是假定该产品在一段时间内的市场需求总量一定;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进行计算。从表3中可以看出, 在相同的年产量下, 自动线所需要的员工数更少, 只为手动线的50%左右。

3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3.1 人工成本的预测

计算人工成本的增长对投资回收期的影响, 首先应该估测出人工成本的增长趋势。该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目标, 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 以及人员素质、产品结构、技术装备等, 并综合考虑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当地工资增长指导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等因素, 对人工成本的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预计人工成本lt的变动满足:

lt=5.2×[1+ (t-2008) ×2.5%] (5)

式中:t为年份, lt为第t年的人工成本, 单位为万元/ (年·人) ;设定的起始时间为2008年。

3.2 年净现金流量的计算

净现金流量是现金流量表中的一个指标, 是指一定时期内,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 (收入) 减去流出 (支出) 的余额 (净收入或净支出) , 反映了企业本期内净增加或净减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数额。对固定资产项目在经营期间的净现金流量按下式计算:

其中, 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 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其计算公式为:经营期某年现金净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加的净利润+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加的折旧+该年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残值 (6)

净利润= (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 (1-所得税率) (7)

根据式 (6) 和式 (7) 可以得出, 该企业每年的净现金流量At为:

At=12F- (B+qlt) (8)

其中:B为每年除人工成本之外的运行成本, q为生产线所需员工人数, F为年产量, 系数12为已除去材料成本、净残值、及相关税收的单件冲压件的销售收入, 为一固定值, 单位为元。

假定除人工成本外, 其他条件如年产量、运行成本等不发生变化, 根据手动线与自动线已列出的对比条件, 可以得出:

自动线的年净现金流量为:

A自t=12F自- (B自+q自lt+D自) =8131.04-3.38t (9)

单位为万元;

手动线的年净现金流量为:

A手t=12F手- (B手+q手lt+D手) =13509.32-6.24t (10)

单位为万元。

根据自动线与手动线的年净现金流量, 就可以计算出自2008年起, 以后逐年的净现金流量。由式 (9) 和式 (10) 可发现, 净现金流量是逐年递减的, 这也正是人工成本的增加所造成的结果。

3.3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假设在企业在第M年开始投资, 总投资为I。由式 (1) 可知, 计算投资回收期, 首先要找到一个年份K (可知必有K>M) , 使得undefined, 则静态投资回收期Pt为:

undefined

undefined (11)

因此, 根据式 (9) ~ (11) 可算出自动线与手动线的投资回收期 (图1) 。

从图1中可以看出, 总体上, 虽然自动线的投资回收期的初始值较高 (当2018年时为15.56年) , 但该直线的斜率较小, 增长比较缓慢, 而手动线的初始值虽小, 但增长很快, 说明手动线越延后投资, 回收期就越长, 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当在2021年进行投资时, 手动线的投资回收期要比自动线稍短, 而在2022年进行投资时, 自动线的投资回收期就明显好于手动线。因此, 对自动线的投资应该在2022年开始。此时的人工成本为:

l2022=5.2×[1+ (2022-2008) ×2.5%]=7.02万元/ (年·人)

说明当人工成本达到约7万元/ (年·人) 时, 该企业就应考虑进行自动化线的投资。

4 结论

投资回收期指标简单易行, 具有一定的评价收益和风险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反映了设备投资项目或方案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风险情况及经济效益, 是目前我国企业在现实投资决策中所采用的主要决策方法[5]。并且,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 人工成本管理在企业各项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人工成本将会成为企业投资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 在研究投资回收期的同时, 考虑人工成本的变化, 其计算方法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摘要: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企业总成本的影响举足轻重。近年来, 我国人工成本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工成本成为企业投资与否的重要因素。采用投资回收期法, 研究在人工成本增长到何种情况下, 企业应该选择进行新项目的投资, 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工成本,投资回收期法,生产线

参考文献

[1]王丹.2008人工成本涨多少[J].职业, 2008 (13) .

[2]梁玉红.金融危机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

[3]史秀琴, 张创一.建设项目投资回收期仿真模型[J].工程建设, 2008 (6) .

[4]陈明珠.投资回收期研究[J].工业工程, 2001 (1) .

人工成本的有关基本知识概述 篇8

对人工成本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891年发表在美国经济学季刊关于制品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情况的文章。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P. Douglas与C. Cobb根据美国1899—1922年的工业生产统计资料,计算得出了这一时期的美国生产力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这个生产函数中,劳动所占份额为3/4,资本所占份额为1/4,该研究成果成为国外控制企业人工成本的基础依据。自20世纪中叶以来,国外对企业人工成本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企业经营战略、人性化管理层面。1971年Baruch Lev和Aba Schwarts在《会计评论》中利用数学模型对员工从录用到退休或死亡期间预期支付的工资进行了估算;Robert G. King研究了通货膨胀率和单位劳动成本的关系,结果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份额逐年下降,通货膨胀率却没有显著变化,而且,实际单位劳动成本增加也不会带来通货膨胀;2010年Nicolas R. 研究了福利水平与人工成本的关系;同年,Anthony Barkume发现,美国对加班费用实行严格监管,导致许多经常加班的企业不得不采取降低正常工作时间小时薪酬水平的办法,来弥补加班费用多支出的损失。上述有关人工成本的研究主要涉及理论和微观企业层面,只有对CPI的研究涉及了人工成本宏观问题研究。

人工成本的含义与构成是于1966年10月召开的第11届国际劳动统计学家会议(ICLS)上确定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劳动统计学家们就人工成本(Labor Cost)的统计进行了充分讨论,形成了“关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决议”。

国际劳动统计会议确定的人工成本含义是:雇主雇用劳动力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其构成包括七项内容:一是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报酬、奖金、小费、食品、饮料和其他实物成本;二是雇主支付的工人住房费用;三是雇主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四是雇主支付的职业培训费用;五是雇主支付的福利费用;六是其他费用;七是人工成本的各项税收费用。其中,前四项内容被定义为直接人工成本,后三项内容被定义为间接人工成本。该决议还对人工成本作了更为详细的划分,以便进行国际比较,被称为“人工成本国际标准”。国际上通常采用“人工成本”和“雇佣费用”两个概念。后者被定义为以工资和薪水及其附加的形式全部给付雇员的费用,包括现金、有关雇员的社会保障和个人养老金、意外保险、生活保障及相似的项目,在实际使用中,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各国的人工成本构成有所不同,如欧盟统计局调查的“人工成本”包括雇员薪资(含工资总额、现金和实物报酬)、雇主的社会保障缴款、职业培训成本,其他支出(如工作服、招聘成本和开支、雇佣税);澳大利亚调查和发布的“主要人工成本”包括雇员收入、雇主支付的养老金、工伤保险、工资税和福利税;日本统计局公布的“人工成本”包括现金收入、退休金及相关费用、法定福利费、法定外福利费、教学培训费、募集费和其他劳动费用。《关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决议》注意到了各国在人工成本统计方面的不同,并做出了如何处理人工成本构成差异的规定。

二、国外关于人工成本指标的规定

关于人工成本指标,《关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决议》规定采用每一单位时间的平均人工成本,如小时平均人工成本。国外最新研究表明,单位人工成本、劳动生产率、小时薪酬成本已成为衡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L. 索利斯、M. 高尔文,2012)。欧盟主要采用平均月人工成本、平均小时人工成本等,统计季度和年度人工成本指数。美国使用雇佣成本和雇佣成本指数。人工成本与雇佣成本的统计范围大致相同,但人工成本是从行业与企业角度观察的,雇佣成本则是从地区角度观察的。雇佣成本包括雇佣成本水平和雇佣成本指数两个指标:雇佣成本水平是指一个地区的一个就业人员工作1小时,雇主为其支付的人工成本,包括工资和福利两个部分;雇佣成本指数是指非军队雇员雇佣成本的变化情况。这两项指标统称为“雇佣成本趋势统计”。美国劳工统计局报酬与工作条件办公室负责这两项指标统计调查的组织工作。其他一些国家也参照美国的做法计算雇佣成本指数(李慧民,1998)。日本对人工成本的比较分析通常采取人事费用率和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销售额×100%,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附加价值×100%(狄煌,1993、1998)。澳大利亚主要采用单位人工成本指标进行分析,即:单位人工成本=小时人工成本÷小时GDP。根据这个公式,企业在计算微观人工成本指标时,将小时GDP换成相应的效益指标。澳大利亚还提出战略成本系统的理念,建立了人工成本的动态分析模型,分析变量包括外部失败成本(杜绝的部分)、内部失败成本(控制的部分)、评估成本(坚持的部分)和预防成本(把握的部分)四个部分(马小丽、刘军胜,2007)。

三、国外关于人工成本数据收集、统计、发布与应用的规定

关于人工成本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关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决议》中专门做出了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成本统计应按经济活动分类,以日历年度或财政年度为调查期,且在五年期限内收集,统计口径以就业数据作为补充。

欧盟各国四年进行一次详细的人工成本调查,包括人工成本结构和水平、工作时间、每小时支付的薪酬。调查的抽样方法为随机分层抽样法(PPS),覆盖范围是除农业、渔业、公共管理、私人家庭、域外机构以外的18个行业中的员工在10人以上规模的所有经济活动组织。欧盟也进行季度和年度人工成本指数统计计算,特别是每个季度,欧盟各国对本国小时人工成本进行调查,2013年第一季度与2012年第四季度相比,欧元区17国每小时人工成本增长了1.6%。

美国进行雇佣成本调查的有关情况是:雇佣成本水平调查样本包括:私有企业约4 200家,涉及18 300种职业;州及地方政府所属单位850家,涉及4 500种职业。雇佣成本指数(ECI)调查样本包括:私有企业约4 100家,涉及17 500种职业;州及地方政府所属单位800家,涉及4 400种职业。调查时间是: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分别调查当月的一个工资支付周。ECI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虽然美国在新闻报道中引用ECI的频率不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频率高,但CPI是衡量消费物价变动的指标,ECI是衡量人工成本变动的指标,两个指数具有同样的重要性。相关调查还包括:雇员福利调查、劳动力管理关系发展项目、职业报酬调查、安全与健康统计项目、国家报酬调查等。美国使用雇佣成本统计调查数据的机构是美国的经济政策部门,他们把雇佣成本指数视为主要和基本的经济决策指标,作为最后确定货币政策、最低工资政策、进行通货膨胀和生产率分析的依据(见表1)。

nlc202309010714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薪酬调查介绍及技术解释》制作。

国际劳工组织对人工成本收集和统计也非常重视。国际劳工组织在1985年制定的《劳动统计公约》(第160号公约)①中明确规定:“第一条:凡批准本公约的会员国应承诺定期收集、汇编并发表基本劳动统计资料,并根据其来源予以逐步扩大到以下方面:……(e)人工费用;……”;“第十一条:人工费用的统计资料的汇编应包括各重要经济活动部门。”同年,《劳动统计建议书》(第170号建议书)②规定:“为满足长期需要,劳动力成本的统计资料应至少每五年汇编一次。这类统计资料应提供按经济活动部门分类的劳动力成本的水平和构成的资料。”上述国际公约和建议书为我国下一步与国际接轨,建立人工成本统计分析系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关于人工成本数据信息的披露是应用中的一个敏感问题。人工成本涉及企业竞争力,因此,美国和加拿大的会计交易法规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劳动及相关成本没有做出单项披露的要求。调查显示,大公司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更愿意披露人工成本信息,而有些行业则不愿意公布人工成本信息,目的是为了保护竞争优势。欧盟统计局规定欧盟各国要在一定参考期结束后公布季度人工成本指数和年度平均人工成本、平均小时人工成本等数据。澳大利亚统计局不定期调查和公布人工成本数据信息,最近一次是2010/2011年的人工成本调查。日本国家统计局每年在统计年鉴中公布每月的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和结构以及不同行业劳动生产率指数。新西兰自1998年起,由国家统计局定期开展人工成本调查,按季公布人工成本绝对值和其增长率数据。目前,国际劳工组织从1999年以来,每两年发布一次《劳动力市场关键指标》,其中包括了薪酬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两个关键指标。

四、我国关于人工成本的相关概念

人工成本的含义和构成最早于1991年介绍到我国③,以后,1996年,国家统计局的同志将《关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决议》的全部内容翻译成中文,首次在内部刊物上连载④。我国对人工成本的有关规定源于《关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决议》,但又有一些差别。

1994年原劳动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劳动统计指标解释中对人工成本的定义是: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后来在关于人工成本的制度文件中,明确提出人工成本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七个项目。

2004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30号),规定行业人工成本指标主要分为人工成本水平、人工成本结构、人工成本水平指数、人工成本投入产出四类九项指标,具体包括:人均人工成本、职位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分项结构比例、人工成本相当总成本(费用)的比例、年度人均人工成本环比指数、年度人均人工成本定比指数、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通知》规定行业人工成本调查方案包括确定调查行业和企业范围、调查内容、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以及制作调查表等。《通知》还规定对行业人工成本实行预测预警制度,包括:人工成本的提示、人工成本的预警、人工成本的预测。

注释:

①②ILO《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第二卷,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1994年第1版。

③鲁士海《国际劳工组织对“工资”和“人工成本”指标的界定及与中国有关统计指标的比较》,载于《中国劳动科学》1991年第10期。

④参见原劳动部工资研究所所刊《工资动态》1996年第4期、第5期,李慧民译文。

(作者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客座研究员)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初探下一篇:又是一年元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