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语文看法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大学语文看法(通用8篇)

对大学语文看法 篇1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41人,约占33%(其中68%为理科生,32%为文科生)。在开学初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或隐或现地表达出对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制度的不满与厌恶,“应试教育受到高考的制约,偏重于提高语文的解题能力,印象中的语文就是汉字、拼音、改病句、做阅读等”。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他们发现学习语文原来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大学语文科学地整合了语言文学与文化的知识,使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化和文学素养,接受到了一种语文教学的高级形态,领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的语文并不是死抠字眼与归纳中心思想,而是用心去解读作品,从中感悟人生。一名理科生明确指出:“最大收获———失而复得,我找回了曾经拥有过的、但又失去了的兴趣———对语文的兴趣。”

2.开拓眼界,提高人文素养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97人,约占77%(其中理科生、文科生各占50%)。高等语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涵盖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颇富系统性与学术性,给学生打开了一扇展示文学新视点的窗户,让他们接触到一个更纷繁多姿的世界。

3.教师的风采与信念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63人,占50%(其中理科生占65%,文科生占35%)。授课的五位优秀教师,以他们丰富的学识、诙谐流畅的语言,站在较高的视点为学生剖析文学作品,处处展示出巨大的人格魅力。他们为学生讲解古人精妙的章句,透析今人深邃的思想,引导学生直面人生。从各位大师身上,学生们还看到了作学问的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如何查找资料,如何筛选信息,如何找出问题,如何提炼观点,以及一些细节的处理,我们将受益终生”。

4.自身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76人,约占60%(其中理科生占53%,文科生占47%)。高等语文丰富了学生的感悟力、想像力和思考力,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与技巧,养成独立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对文化精品学习的兴趣和继续深入探索的潜力。在这里,学生们纠正了以往许多不正确的观念和认识,“破除了对权威的迷信”,敢于质疑思辨的能力得到肯定,“真正学会欣赏文学、品味文学”。他们学会了一种学习或思考的方法,开始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意识到“名家也是血肉之躯,也是人。人无完人,白璧也有微瑕”。还有学生指出,最大收获是由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作业方式———论文带来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锻炼了自己查找、筛选及综合资料的能力,提升了语言文字功底,形成了自己的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吃掉’并‘消化掉’的满足感,一笔挥就的酣畅感,令我乐于接受知识。”

2007-1-1 13:17 回复

紫约师耘 4位粉丝 2楼

5.传承民族文化

持这一看法的学生8人,约占6%(其中理科生占62%,文科生占38%)。作为一名大学生,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大任,理应比较熟悉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在对古代经典文学名著的赏析中,在对语言文字和文学美的感悟中,“我们更深刻地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的精神的文化,也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你对这门课程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你对这门课程有何建议?

1.整体感受

对大学语文看法 篇2

知识性教材一般以文选为主, 兼顾一些汉语、文学理论、文选、写作等知识。认同此类教材的人声称, 大学语文首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为就业服务。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现代社会变革的渐趋加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大学生只有学到在社会中能迅速转化为技术手段的知识, 才能在行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 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学生不会表达, 不知道一些应用文体的写作, 不知道如何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如果大学语文还讲授些大而无当、玄而又玄的内容, 不仅学生没有兴趣学, 这门课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基于此, 他们的观点是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与课程教学要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 具有可操作性:学习了语言与表达、语言与交际、语言与文化方面的知识, 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言说能力;学习应用文写作, 也就掌握了几种应用性文体的写作技巧。因此, 选择知识性教材及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也能提高他们对社会与生活的应对能力, 在社会中成长为招之能来、来之能用的人才。

韦勒克认为, 文学作品包含着价值, 甚至作品本身就是价值的大厦。价值性教材从文学走向文化, 倡导具有普范性的价值。推崇此类教材的人以为, 对学生进行语文技能培训是中学阶段业已完成的任务, 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反倒是许多学生对中国文学与文化了解不多, 文化品位、人文精神下降, 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 这是大学语文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语文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 净化他们的心灵, 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在实用主义充斥的大学教育中坚守一点美与善, 不至成为物质化、功利化、无根性的木偶或机器。因此, “那些最契合当代学子的青春景况, 或曰最能为其‘精神成人’提供类似‘文化人格激素’那样的篇章 (且又文辞优美、文气丰沛、文体别致, 能在情感、情怀或情操某方面, 令读者不读则已, 一读惊喜) , 才有望进入教材”。 (夏中义《大学新语文·序言》)

从表面上看, 双方各执己见:前者认为后者理想色彩过于浓厚, 不符合当下社会现实, 也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尤其是课时有限, 人文熏染收效微乎其微, 有些乌托邦倾向。只有走技术路线, 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才能使大学教育不致于与社会发展脱节;后者认为前者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 是物质性对人精神性的异化, 惟市场的路线只能导致大学生“心灵的根失去了”。只有摈弃大学语文知识性、工具性的教学规范, 倡导价值性教育, 才能让大学生在精神上成长。其实, 细究一下可知, 双方的想法都有些局限。前者方便教学, 能让学生迅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但过于理性化, 忽略了人的精神性建构, 实质是西方科技主义至上观在国内的一种延伸。后者考虑到大学生成人的因素, 凸显了人文性, 但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现实情境, 实质是人文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一种混合。倘若长期纠结于此, 是不能改变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失范的问题。笔者认为, 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厘清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与本源, 并据此总结出契合现状的教学范式。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也就是解决是什么、姓什么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直接关系到大学语文教材改革的方向与教学范式的确立。其实, 学界探究这个问题之时, 往往在“大”与“语文”之间纠缠不清。究竟是“语文的大”还是“大学的语文”, 它代表了不同的思考进路与价值判断。笔者以为, 大学语文的定性应为“语文的大”, 而非“大学的语文”。

大学语文的表层指向是课程的工具性。我们的学生自出生一直生活在汉语环境中, 用母语交际, 用母语思维, 用母语求知。但对当下大学生来说, 这种语言惯性并没带来语言运用上的优势, 反而在英语霸权的语境下出现了母语智障:不会用母语说话, 不会用母语写作。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过, 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 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的语言。大学语文的开设, 第一个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是基础, 没有语言这门工具, 大学语文其它的赋值也是奢谈。所以, “文革”后复设大学语文时, 匡亚明先生就指出:“大学里开设语文课, 意义重大。马克思曾经说过, 掌握一门语言, 就等于掌握一项武器。现在很多大学生, 语文水平较低。试问, 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 如何能正确理解科学知识和完整地表达科研成果?”因此, 大学语文需要从母语教育入手, 充分展现汉语的无穷魅力, 提高大学生语言运用与表达的能力, 凭借汉语这一媒介感知社会中人事物的美, 感受大自然的美, 接受人文精神的滋养。

大学语文的中层指向为课程的审美性。大学语文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文学。首先, 文学是作家依据自我审美眼光、审美方式与审美理想个性化的产物, 其中渗透了作家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情感倾向, 真善美的人事物得到彰显, 假恶丑的人事物得到鞭挞。大学生阅读作品, 能够认清社会人生与心灵的本质, 感悟世间的人性之美。其次, 文学作品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诗意、一种情趣、一种梦想、一种意境。诗意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份悠闲, 情趣使我们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气质, 梦想能够使我们忽略现实的残酷转而探索存在的多元, 意境使我们有了区别于动物的情调氛围, 从而对高度浓缩的工业化环境和商业语境构成了突围, 人也不会成为机器的傀儡, 成为缺乏审美情趣的单向度的人。再次, 文艺作品是人类的想象构成。文学的感性思维性有助于我们突破科学逻辑思维的拘泥, 有利于创新的实现。文艺活动发达的民族, 一定是想象力丰富的民族;想象力丰富的民族, 一定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所以, 我们就要借助文学的魅力, 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在涵咏美人、美事、美味、美德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的深层指向为课程的民族性。大学语文通过母语媒介担当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性格、张扬民族精神的重任。没有民族的, 也就没有世界的, 撇开民族性去谈论走向世界只能是虚妄。现实中, 恰恰有些人没有自我精神、缺失国家与民族观念、遗忘民族文化, 尤其是长着“西方眼睛”, 数典忘祖地“师夷长技”和“拿来”。大学语文要培养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亲近感与认同感, 增强爱国意识。“读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 把汉语的这种特色, 这种韵致体味出来了, 就会有‘我的中国心’了, 这颗心会不朽的。” (王蒙《李商隐的挑战》) 一方面建构大学生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认识, 一方面以其作为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源, 建立一个精神家园, 可以诗意地栖居。

大学语文的核心指向是课程的人文性。当下, 人们正在享受科学发展的丰硕果实, 殊不知我们是仅仅从物质的角度去理解科学, 这必然导致科学本身产生物质性与精神性的裂变。国人忽视科学精神和内在之美, 单纯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大学语文就要将中国文化中富含人文精神的东西传达出来:大学语文有责任培育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及对未来美好的探索;要培育他们美好的灵魂, 仁义礼智信并举, 有尊严、有理想地生活;要培养他们敢于担当的精神, 有责任感, 有使命感, 自觉地把自我的命运与他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以及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拒绝纯粹的工具性和市场庸俗化, 呼唤崇高, 呼唤使命感, 呼唤人性的正常态, 倡导“和谐”成才。

对大学语文教学失范现象的反思 篇3

知识性教材一般以文选为主,兼顾一些汉语、文学理论、文选、写作等知识。认同此类教材的人声称,大学语文首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就业服务。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现代社会变革的渐趋加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学生只有学到在社会中能迅速转化为技术手段的知识,才能在行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学生不会表达,不知道一些应用文体的写作,不知道如何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如果大学语文还讲授些大而无当、玄而又玄的内容,不仅学生没有兴趣学,这门课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基于此,他们的观点是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与课程教学要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具有可操作性:学习了语言与表达、语言与交际、语言与文化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言说能力;学习应用文写作,也就掌握了几种应用性文体的写作技巧。因此,选择知识性教材及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也能提高他们对社会与生活的应对能力,在社会中成长为招之能来、来之能用的人才。

韦勒克认为,文学作品包含着价值,甚至作品本身就是价值的大厦。价值性教材从文学走向文化,倡导具有普范性的价值。推崇此类教材的人以为,对学生进行语文技能培训是中学阶段业已完成的任务,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反倒是许多学生对中国文学与文化了解不多,文化品位、人文精神下降,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这是大学语文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语文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净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在实用主义充斥的大学教育中坚守一点美与善,不至成为物质化、功利化、无根性的木偶或机器。因此,“那些最契合当代学子的青春景况,或曰最能为其‘精神成人’提供类似‘文化人格激素’那样的篇章(且又文辞优美、文气丰沛、文体别致,能在情感、情怀或情操某方面,令读者不读则已,一读惊喜),才有望进入教材”。(夏中义《大学新语文·序言》)

从表面上看,双方各执己见:前者认为后者理想色彩过于浓厚,不符合当下社会现实,也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尤其是课时有限,人文熏染收效微乎其微,有些乌托邦倾向。只有走技术路线,才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使大学教育不致于与社会发展脱节;后者认为前者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是物质性对人精神性的异化,惟市场的路线只能导致大学生“心灵的根失去了”。只有摈弃大学语文知识性、工具性的教学规范,倡导价值性教育,才能让大学生在精神上成长。其实,细究一下可知,双方的想法都有些局限。前者方便教学,能让学生迅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但过于理性化,忽略了人的精神性建构,实质是西方科技主义至上观在国内的一种延伸。后者考虑到大学生成人的因素,凸显了人文性,但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现实情境,实质是人文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一种混合。倘若长期纠结于此,是不能改变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失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厘清大学语文课程的本质与本源,并据此总结出契合现状的教学范式。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也就是解决是什么、姓什么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大学语文教材改革的方向与教学范式的确立。其实,学界探究这个问题之时,往往在 “大”与“语文”之间纠缠不清。究竟是“语文的大”还是“大学的语文”,它代表了不同的思考进路与价值判断。笔者以为,大学语文的定性应为“语文的大”,而非“大学的语文”。

大学语文的表层指向是课程的工具性。我们的学生自出生一直生活在汉语环境中,用母语交际,用母语思维,用母语求知。但对当下大学生来说,这种语言惯性并没带来语言运用上的优势,反而在英语霸权的语境下出现了母语智障:不会用母语说话,不会用母语写作。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过,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的语言。大学语文的开设,第一个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基础,没有语言这门工具,大学语文其它的赋值也是奢谈。所以,“文革”后复设大学语文时,匡亚明先生就指出:“大学里开设语文课,意义重大。马克思曾经说过,掌握一门语言,就等于掌握一项武器。现在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试问,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如何能正确理解科学知识和完整地表达科研成果?”因此,大学语文需要从母语教育入手,充分展现汉语的无穷魅力,提高大学生语言运用与表达的能力,凭借汉语这一媒介感知社会中人事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接受人文精神的滋养。

大学语文的中层指向为课程的审美性。大学语文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文学。首先,文学是作家依据自我审美眼光、审美方式与审美理想个性化的产物,其中渗透了作家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情感倾向,真善美的人事物得到彰显,假恶丑的人事物得到鞭挞。大学生阅读作品,能够认清社会人生与心灵的本质,感悟世间的人性之美。其次,文学作品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诗意、一种情趣、一种梦想、一种意境。诗意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份悠闲,情趣使我们显现出非同一般的气质,梦想能够使我们忽略现实的残酷转而探索存在的多元,意境使我们有了区别于动物的情调氛围,从而对高度浓缩的工业化环境和商业语境构成了突围,人也不会成为机器的傀儡,成为缺乏审美情趣的单向度的人。再次,文艺作品是人类的想象构成。文学的感性思维性有助于我们突破科学逻辑思维的拘泥,有利于创新的实现。文艺活动发达的民族,一定是想象力丰富的民族;想象力丰富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所以,我们就要借助文学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在涵咏美人、美事、美味、美德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的深层指向为课程的民族性。大学语文通过母语媒介担当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性格、张扬民族精神的重任。没有民族的,也就没有世界的,撇开民族性去谈论走向世界只能是虚妄。现实中,恰恰有些人没有自我精神、缺失国家与民族观念、遗忘民族文化,尤其是长着 “西方眼睛”,数典忘祖地“师夷长技”和“拿来”。大学语文要培养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亲近感与认同感,增强爱国意识。“读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把汉语的这种特色,这种韵致体味出来了,就会有‘我的中国心’了,这颗心会不朽的。”(王蒙《李商隐的挑战》)一方面建构大学生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认识,一方面以其作为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源,建立一个精神家园,可以诗意地栖居。

大学语文的核心指向是课程的人文性。当下,人们正在享受科学发展的丰硕果实,殊不知我们是仅仅从物质的角度去理解科学,这必然导致科学本身产生物质性与精神性的裂变。国人忽视科学精神和内在之美,单纯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大学语文就要将中国文化中富含人文精神的东西传达出来:大学语文有责任培育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及对未来美好的探索;要培育他们美好的灵魂,仁义礼智信并举,有尊严、有理想地生活;要培养他们敢于担当的精神,有责任感,有使命感,自觉地把自我的命运与他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以及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拒绝纯粹的工具性和市场庸俗化,呼唤崇高,呼唤使命感,呼唤人性的正常态,倡导“和谐”成才。

大学语文在高校中有着其它公共课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它的存在不仅是大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民族进步与社会和谐的需要。所以,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及教学范式的确立都应该围绕着大学语文的本质与本源进行,充分考虑其功能价值,既要摈弃个体的经济私欲,又要绕开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的同化,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土的语言资源、思想资源与美学资源,以东方视角去吸纳西方有益的人文滋养,引导更多的人去关注大学生素质教育,促使他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席勒语)

(本文系学校重点教研项目“高师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想对大学语文老师说的话 篇4

2. 老师甘当绿叶,把我们当红花托起。

3. 老师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4.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春色。

5. 老师,您们走下了讲台,但您们的无私的教育精神永在!

6. 老师。请相信我们。我们不会让您们失望的!

7. 老师,感谢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

8. 老师播撒希望的种子,把我们培育成一片树林。

9. 纵然岁月会重新塑造我们的容颜,我永远是您的孩子,敬爱的吾师!

对大学语文看法 篇5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18—24岁者占到36.8%,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由此我们推断,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网络媒体的虚拟性突破了文化和生活的界限,为受众营造出一个与生活交融乃至统一的大文化世界。网络文本的丰膏眭及其产生的巨大张力,建构了一种全新的表达和阅读模式,并由此带给读者极高的阅读满足感。网络上的语文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提供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服务,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因而,它极可能会带来现代大学语文教育的科技化变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在网络与语文教学之间寻求一种契合,试图从媒体教育功能的维度去探索运用网络环境改良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的有力支持,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中Et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网络环境下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在笔者的教学研究过程中,网络环境包括构成教学环境有机因素的各种网络技术以及运用网络技术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或使教学得以开展的背景。从广义上来说,凡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都可以被认定是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无论是通过网页发布教学内容,以电子邮件方式与学生交流,还是师生间传递网络视频信息,将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后再加以传播,抑或是以网络应用为目的的语文研究性学习,均属此列。在网络环境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实际上就是探索学习环境与资源对于以人为中心、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语文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智能

大学语文自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内涵丰富、强调主体性的学科。它的教学目的着重于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渗透。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其中选取的篇章大多以古典文学为主。不少文章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人的意境和情感与当今青年学子的审美情趣有着不一样的定位。网络环境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沟通了过去、现在与未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有助于创设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应强调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并把情境创设当做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图片、影像或声音资料,比如,学习《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时,先来听一段古筝曲以扩展联想;讲解李清照的词的时候,插几幅优美的配图来渲染意境,这些做法在给学生以形象的启发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其教学效果与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并无多大区别。

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仅有单学科的知识经验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在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之后,都会跟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都要处理各种从未遇到的棘手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综合智能才能胜任其社会角色。综合智能的形成通常是通过消化和融合各科类的文化与生活经验得来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由学生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参与创设真实教学情境的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已经是一个学习如何完成跨学科的整合性任务,提高综合智能的过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真实情境的创设和模拟应当由学生自主去完成,教师只是起从旁协助处理的作用。情境创设的实际意义在于情感的培养,其目的是引起学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达到学习效果。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善于抓住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在思维、语言、解题策略等方面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善于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情感氛围,不断调整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展开。

下面以节选自《红楼梦》的课文《宝玉挨打》的教学为例,说明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综合智能。第一步:建议学生自由组合,以3~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从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或网络中寻找学习资源,通读《红楼梦》原著,了解作者曹雪芹生平;第二步:每个小组定出学习目标及重点:“宝玉挨打”是情感的聚集点,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出挨打的原因,同时关注宝、黛、钗三人的心灵世界,探究作者的写作倾向;第三步:每个小组根据读后感自行设计若干问题,并自行找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可以是自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是情境模拟,或者是自导自演的小品表演,形式不限;第四步: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课件展示、情境模拟、问答、商讨、表演等形式为主。以上教学过程主要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展开。

(二)以学生为主体,凭借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以师生协作互动的交流方式推进学习进程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通常采取板书的形式,耗时较多,而且这门课程通常是大班选修,人数众多,因此板书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课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醒目清晰、省时省力、信息量大,深受学生欢迎,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多媒体课件是提前设计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预先已安排好。课堂上省去了板书时间,信息量固然增大了,但学生只忙于快速记笔记,根本无暇顾及思考、阅读与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又回到了“填鸭”的旧巢。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只有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教师应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中心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策划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并且激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多重解决方案,同时为学生刨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里进行沟通与合作,通过合作拟定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模拟等形式,从中学会聆听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争辩、接纳与欣赏。教师应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在这个协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和国际互联网等适合于共享的资源应该被充分利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被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年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把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交流变成纯粹的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古人夏茹冰根据泰戈尔的诗歌作了一副对联日:“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协作就应该达此种境界,教师应该依靠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沉潜于字里行间、书里书外,以获得心灵的启迪与精神的滋养,最终达到荡水成波、击石发光的效用。

以李商隐的《无题》诗教学为例。《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这些无题诗大多隐约、朦胧,表现含蓄、委婉,因此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评论界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评析也众说纷纭。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播放自己设计的配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件,获取和谐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上的宁静愉悦,并产生进一步探求作品内涵的欲望和激情。然后,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以小组的形式搜集与李商隐“无题诗”相关的材料,从中提取和处理信息,接下来再启发学生通过合作设定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就“无题”的含义展开课堂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帮助学生建构具有个性化色彩和独特性发现的知识结构。

(三)以多媒体为认知工具,教师根据学科性质,引导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当中,无论大学语文还是其他任何学科,意义建构都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情境下,对新知识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深刻理解,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作为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学习大学语文,主要是一个文学欣赏的过程,经教师的引导、启发、协助和支持,力求深入地理解其中所蕴涵着的丰厚文化内蕴和人文精神实质。文学作品最具个性特质的就是它的人文性。因此,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进行一场思维、审美和鉴赏的系列心智活动,其终极目标是要达到精神超越。平常意义的教室、图书馆,传统教学板书、课堂讲授以及课后阅读都只能帮助学生进行一些字、词、句、篇等知识的表征,或是应付教材里面的习题,而无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文化内蕴和精神实质。换言之,旧有的学习环境与认知T具无法帮助学生建构出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知识结构。

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是帮助学生最终建构具有个性化、独特性和创造性知识的最好的认知工具。当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以下多个类别:适合于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多媒体综合教室;适合于个别化学习的、以CAI为基础的电子阅览室;适合于协作学习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适合于资源共享的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内联网络系统和国际互联网络系统等。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其核心是意象的重建。意象的重建不是对作家创造意象的简单复制和记忆,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它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通过自己的感知、情感和心智共同完成。学生充分而恰当地利用上述的认知工具,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纵、横双向的比较,激活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但是,这决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或叠加,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和超越。譬如,学习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认知工具了解莎翁生平及创作经历,纵向浏览阅读莎翁的悲剧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然后,让学生以复仇为主题搜索中外相关的戏剧作品,如我国元代关汉卿的《赵氏孤儿》、法国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作品,接着,再进行文学作品的比较。新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融合,彼此作用,这对于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与认识 篇6

在校园里,我们时常能看到的不是手里捧着书本的男男女女,取而代之的是一对对的情侣,这些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并不少见,也可以说这是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吧;当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于这一道道的风景、缩影的看法都因人而已,毕竟我们的思想角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了。

在我个人观点而言,我并不反对大学生谈恋爱。呵呵,因为我本人在高二时就开始谈恋爱,而且我和我女朋友已经跨4个年头。只不过有点苦逼的是,我并不能感受到大学恋情的疯狂,也不能像其他情侣一样在校园里手牵手、拥抱、接吻,那是因为我们是异地恋。当然,我写这文章的目的不是在说我的恋爱史,该归入正题了。

在上面,我已经摆明了我对大学生恋爱的观点,我并不反对大学生恋爱。但是,我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例子中,当然,也包括我自己的经历,可以看出大学生恋爱即有弊也有利,而利弊的权衡也会因人而已,我们总不能说,所有的大学恋爱都是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我们都学过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比如,事物的发展是有特殊性的,既然事物存在特殊性,我们怎么能完全否定某一些观点呢?所以,对大学生恋爱应该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现在,我就来谈谈大学生恋爱的利弊吧。要说大学生恋爱是利还是弊,这还得看情侣们在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了。我首先从利的一面开始谈起吧。其实,大学爱情是一种情感,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大学恋爱是需要正确对待的,同时我想说的是,学习是大学生的生活重心,学业高于爱情,我们应主张以学业为重,所以,如果一些情侣们能在大学里谈恋爱的同时,也能兼顾好自己的学习,比如小两口之间,多去图书馆一起看书学习的,相互鼓励,监督,竞争,我想,这也对学习有一定的好处,毕竟,大学里的学习也是有点乏味的。我们不能认为爱情是学业的绊脚石,如果处理得当的话,爱情对学业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简单地说,现在的大学生对待恋爱正确的心态主要有,对待恋爱比较认真,认为恋爱应该谨慎,应以感情为基础,这些人一般心理比较成熟,有一定的责任心,彼此了解,恋爱是建立在朋友的基础之上的,互帮互助,日久生情而在一起的。因而这种恋爱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对恋爱双方的学业没有太大的影响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事实上,我们只是尚未成熟的学生,恋爱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的过程,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相互体谅、不断帮助才能走得更远。(我和我女朋友就是利的证明哦)。所以说,大学生的恋爱也是有利的一面。

说完了利,弊也是要谈谈的。毕竟,事物的两面性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正视这关于弊的问题,反而一味的逃避。现在部分的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整天黏在一起,不顾学习,任意挥洒着自己的学习时间去花前月下的;而且他们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就会情绪失控,无法摆脱,对学习不利的影响;还有部分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并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自身内心的空虚感、孤独感或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甚至于金钱的诱惑。这类学生很少会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近年来的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的活生生的例子也不时上演着。所以说,所以说,大学生的恋爱也是有利的一面。

大学生恋爱即有利也有弊,这就注定了他们要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懂得权衡利弊,既来之,则安之,不必去强求什么,处理好学业、爱情、生活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大学恋爱中不断成熟不断成长,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1100920138

张 * *

对大学语文看法 篇7

关键词:微博,大学语文,运用

一、关于微博

微博又称微博客 (micro blog) , 顾名思义, 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它以140文字的容量, 通过电脑或手机, 简单地记录下自己某时刻的心情、某一瞬间的感悟, 或者某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微博具有“微”、“广”、“群”的特点。“微”——140个字的限制标准让其载体轻盈, 表达直接, 言简意赅;“广”——微博传播渠道多样, 传播速度迅疾, 具有交流平台“广”的特点;“群”——微博用户之间的联系通过互相“关注 (follow) ”建立起来, 具有互动式“群”的交流特质。

微博在中国仅短短时间内便迅速发展成网络时代的新贵, 有诗云“忽如一夜东风来, 千人万人围脖戴”, 微博的出现, 大有改变传播渠道、刷新媒体格局之势。

小微博开辟大战场, 它开始被广泛地运用于商业、企业甚至政府职能部门, 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在接受新兴事物新兴思想都较快较强的高校, 如何将微博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二、微博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1、硬件保障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及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 作为学习、交流工具的手机、电脑等在当代大学生中已几乎普及, 这为微博在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硬件保障。

2、使用技能

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较快, 大部分都能熟练地操作电脑、手机等等。而微博本不需要太高的技术门槛, 只需会发短信、用手机上网、在电脑上浏览网页等基本操作即可, 这对当代大学生而言, 基本上属于“零门槛”。

3、使用方式灵活

大学生因为没有了高考的压力, 学习方式可以比高中阶段更灵活些, 学习氛围也要比高中阶段更轻松些, 可供支配的学习时间也更充裕些。再加上微博具有突破时空限制的特性, 从而为大学生们的书写提供了时间保证。

4、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1) 将微博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引入教学中有利于弥补大学语文教材内容设置单一、呆板的缺陷, 充分发挥多媒体与网络的优势, 丰富大学语文课堂,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用微博这一形式可以弥补大学语文常规教学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交流缺位的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协作学习, 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 教师与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 从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3) 微博之“微”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 实现“移动学习”, 从而延伸了大学语文课堂, 弥补了普遍存在的大学语文课时量不足的缺陷。

(4) 微博进入大学语文课堂还有利于完善学生学习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三、微博在大学语文中的具体运用

1、建立“微群”

微群是指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活动虚拟空间, 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师长的角色, 同时也扮演着团员的角色。作为师长, 教师的活动主要是在微博中发布与教学相关的通知, 设定讨论主题, 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等。学生通过添加关注成为团队中的成员参加活动。例如,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新浪微博组建该门课程的“之乎者也”微博, 每个同学都到新浪微博上申请了自己的微博, 我要求所授班级学生必须通过“关注”的方式加入“之乎者也”微博, 其他对该门课程感兴趣的人也可以加入。选择一个细心并且有责任感的同学作为微博管理员, 通过添加“粉丝”的方式与“之乎者也”微博产生链接, 职责主要是平时负责整理微博上的信息, 包括同学对不同问题的答复以及同学提的新问题等, 过滤掉一些无关信息, 分门别类的整理好后提交给教师, 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整个课程动态, 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其他同学通过添加“关注”的形式链接到该微博, 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参与问题的讨论。这样就形成了教师——微博管理员——学习者的信息发布和回收的信息链。

2、主题讨论

在微博平台中, 相互关注的用户间可自由地互评博文, 此功能亦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得以应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讨论主题, 譬如一个有争议的社会现象、一个学习难点、一个鲜活的社会话题等, 让本班同学进行讨论, 教师参与讨论并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 以免脱离主题或信息垃圾的出现。基于微博的主题讨论既可让学习者强化学习内容, 掌握学习难点、重点, 也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话题, 开阔其生活视野。

3、片段学习

受字数的限制, 微博中每次只能发布140字以内的信息, 同时, 微博具有随时随地、自由自在的风格, 基于此, 大学语文教学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片段式学习, 例如, 从优美的文章中摘选出一个小片段, 提供一条发人深省、予人启迪的谚语或警句, 介绍国外的一个文化习俗等等, 甚至一句文言文的释义、一幅书法图画都可以作为一条微博供学生学习讨论。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空闲时间, 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减轻了学生繁重的学习负担。

4、情感交流

当前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师生情感交流缺失的现象, 这对大学生的情感培养非常不利。情感教育在任何阶段都应受到重视, 每门课程都应承担起培养学生情感的责任, 大学语文教学也不能例外。在教学中发挥微博及时快捷的信息发布优势, 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 及时给予帮助和排解, 减少或避免因情感因素而引发的不良后果, 事实上, 已经有通过微博挽救学生自杀行为的案例了。微博提供了一个人与人交流的虚拟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师生、生生及时频繁的交流可增进彼此感情,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缺失。

四、微博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1、分清主次

将微博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是为了发挥微博方便快捷与移动设备无缝连接的通信优势, 对传统教学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取而代之。在与传统教学结合时, 微博虽有无可替代的优点, 但是也应看到, 微博因其微而受限制。譬如, 语文教学中很多系统复杂的知识是无法通过微博有效传授给学生的。因此, 微博只能起辅助作用, 课堂教学还是主渠道。

2、监督引导

在微博中, 为了实现真正平等自由的交流, 教师需要消减其身份特征, 将话语权交给学生, 但又必须适时引导、监督、约束、规范学生的微博行为, 避免偏离主题、流于形式等不良学习现象的出现。

3、注重评价

大学语文常规教学中关于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存在不足。对于学生学业的评定往往就是期末的一张纸质的试卷, 平时成绩也取决于学生上交的数量有限的几次作业, 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微博这一平台因其交互性不仅可以实现教师对学生的评定, 还可以实现学生对学生的评定以及学生对教师评定的再评定。对于学生学业的考核不再只从教师一人的角度出发, 教师可以参考学生回应话题或组织话题的积极性与深入性而对学生有一个较综合的评判。

五、结语

将微博引入大学语文课程学习, 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将有更多的类似于微博的软件和网络平台被开发和利用。大学语文教师不但要丰富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 而且要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促进教学水平。诚然, 我们对微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本文将微博与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亦只是一次积极的尝试, 以期抛砖引玉, 引发更多的真知灼见。

参考文献

[1]林书兵, 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 2010 (3) .

[2]郑燕林, 李卢一.微博客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 (2) .

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看法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逃课;看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有了进入大学进一步学习的机会。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逃课成了大学校园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此现象不仅存在于普通高校中,而且也存在于许多名牌大学中。因此,该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大众传媒、教育界和学术界的一大热点话题。为应对大学生的逃课现象,人们提出了加强对学生、教师进行管理的应对措施。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笔者认为,要解决日趋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加强管理固然重要,但对大学生的教育及对高校教师的管理,不应只靠硬梆梆的制度约束,而应根据学生逃课的不同原因,区别对待,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

一、对学生逃课现象的反思

人们所说的逃课,通常指没有履行请假手续而不上课的行为,即所谓的显性逃课。而现实中,有些人虽然是人在课堂而未学习,形成了隐性逃课。我们将二者均视为逃课行为。

1.显性逃课成因分析

通常人们把学生不正常进入课堂听课的原因归结为3个方面,即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师的原因及管理的原因。上述3种原因其实质只有一个——管理制度不严格或执行力不够。不管学生有什么样的心态,不管他有多少逃课的理由,也不管授课教师是否能做到每节课必点名,如果制度严格到逃课需要付出高额代价的程度,估计逃课的人将会大幅减少,毕竟大多数学生希望最终能顺利毕业。如果显性逃课问题解决后演变成隐性逃课,则需进一步探讨解决方式。

2.隐性逃课成因分析

隐性逃课是指学生虽然人在课堂,但并未听课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如利用课堂时间写作业、看其他无关书籍、玩手机、互相说话、睡觉等。当管理制度不严时,学生的显性逃课表现得较为显著。如果学校加强管理,学生在制度的压力下不得不来到课堂,然而,很难想象,靠制度被“逼”到课堂上来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老师讲课。在此情况下,显性逃课便演变成了隐性逃课。隐性逃课现象,难以靠制度加以解决,必须根据其成因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众所周知,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由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逃课现象也不例外。从内因来看,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同学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来到大学校园只是为了“混”得一张文凭,60分万岁的思想使其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二是有些同学学习吃力,跟不上进度,听老师讲课如同听“天书”,自己对所学习内容又无兴趣,于是便有了放弃某门课程学习的念头;三是认为老师所讲授内容过于简单,稍微听课便能得其要领,于是便利用上课时间学习些其他课程的内容。从外因来看,一是教师授课水平不高,讲课枯燥乏味而且信息量少,或者是讲课缺少激情,照本宣科,思路不清,表达欠佳等,致使学生丧失上课的积极性;二是课堂上整体的学习氛围不浓,教师又不能积极组织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造成部分学生随波逐流,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三是課程考试内容较为简单,既使上课不认真听讲,在考试前猛抄或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抱佛脚”也能过关,体现不出认真听课与不认真听课的区别。

二、教——学矛盾存在的客观性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果学生们都能回归课堂,用他们渴求知识的目光与教师进行互动,是教师们迫切希望的,也是激励教师认真上好每节课的力量源泉。教师如果能把每一节课都上得精彩,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部分对学习无兴趣的同学引导到课堂上来。但是,课堂上每一位教师所面对的是几十个鲜活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同学,他们学习基础不同,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如果希望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满足每一个同学的需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提倡因材施教,但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只能考虑满足大多数同学的需要,因材施教只有在个别辅导时体现。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满足每个同学的需要,每一个同学也不可能对所有的教师都满意就成了一个无法争辩的事实。

三、疏——堵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思路

教-学矛盾存在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应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面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应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拓宽人才培养的思路。笔者这里所说的“疏”,是指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允许其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修,对于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的学生,则可采取允许其转专业的方式,在满足制度要求的情况下,由其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从管理者的角度讲,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使教师们尽量把课上得精彩些,能把游离于逃课与到课之间的同学以及隐性逃课的同学吸引到课堂上来,以提高教学效果。“堵”是指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学生,通过制度的约束、考核方式的改革等,“逼迫”其不得不认真对待学习,不得不到课堂上认真听讲。

四、结束语

大学生逃课现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使大学生们都能按要求到课并认真听讲,不发生显性逃课及隐性逃课现象,是教师、学校、家长、社会都希望看到的。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定能使逃课现象有所减少。但在进行疏导及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方式方法的研究,不能使不正常的逃课现象变成正常现象,即避免逃课现象的“合法化”。笔者相信,只要管理者能用心管理,就能化解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上一篇:双溪古镇导游词下一篇:宿舍安全卫生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