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推荐7篇)

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篇1

为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工作,防止安全事故以及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特制订本条例。2 管理范围

本条例适应于公司安全生产教育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检查管理、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安全环保要求、危险作业审批管理、临时电源线的管理、化工及易燃易爆物品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安全事故分析与处理、环境保护管理等。3 职责 3.1 办公室

3.1.1 负责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教育。

3.1.2 负责组织对机械动力及压力容器、•电器、起重机械、生产区内机动车辆等特殊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与鉴定。3.1.3 负责组织厂房、建筑物等的安全状况检查。3.1.4 负责现场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

3.1.5 负责制订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范围、使用期限,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的监督检查等工作。

3.1.6 参加“三同时”项目的方案审查和竣工的验收工作,并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负责技改项目的全部环境保护有关事项及手续的办理。3.1.7负责危险作业的审批与监督检查工作。

3.1.8 负责监督检查环境治理设备的使用情况,督促使用单位进行检查维修。3.1.9 负责职业卫生及职业病的预防、•防治及日常管理工作。

3.1.10 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及工伤事故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工作。3.1.11负责消防器材与设施的完好程度及重点要害处的消防安全状况的工作。3.2 物资部仓库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与发放工作。3.3 其它单位

3.3.1 各单位仓库和生产办公场所的日常安全检查由各归属单位负责。3.3.2 设备使用单位负责环境治理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工作。3.3.3 班组设立兼职安全环保员。3.4 员工安全守则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3.4.1 员工应接受安全教育,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拒绝违章指挥。3.4.2 进入工作岗位必须穿戴工作服,按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3.4.3 操作机器的女员工,应将长发置于工作帽或发网内。

3.4.4 车辆驾驶员、行车司机在行驶和起吊作业中,不准使用手机、收音机、CD机和防尘帽等有碍视听的物品。

3.4.4 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着软底鞋。3.4.5 严禁在禁烟区抽烟、生火。3.4.6 不准酒后上岗。

3.4.7 特种作业人员须经培训,获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不准无证、无照驾驶机动车辆及起重设备。禁止非电气人员拆修电气设备或装拆电气线路。3.4.9 机动车辆行驶中,踩脚板及货箱上不准站人,驾驶室不准超员。3.4.8 危险作业应办理审批手续。

3.4.9在机器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岗,或看书、看报、闲谈,不准做与工作无关的事。3.4.10保持工作场所物品整齐,通道畅通,爱护安全设施,保持设备安全装置齐全可靠。

3.4.13增强环保意识,爱护环保设施,爱护绿地,尽量减少工作中产生的粉尘、噪声、污水、烟气、辐射等污染。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安全生产教育管理 4.1.1 三级安全生产教育

4.1.1.1办公室负责对新进入公司员工及来公司培训人员进行公司级安全生产教育,受教育者应填写好《三级安全教育卡》并由教育者签字,再由单位领导对其进行单位劳动纪律、安全生产情况、危险部位、有毒有害作业情况及典型事例等进行安全教育,并由教育者签署安全教育内容和意见。员工上岗前应进行班组(岗位)安全生产教育,并由教育者签署安全教育内容和意见。人力资源部负责配合公司级安全生产教育工作。4.1.1.2公司级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国家有关安全法令、法规和规定;公司的性质、生产特点及有关安全标准、规章等;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消防常识等;典型事故分析及其教训。

4.1.1.3 单位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有:本单位概况,生产或工作特点;本单位安全生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产管理标准、岗位工作标准及安全技术规程、•操作规程;安全设施、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器材、•消防器材的性能以及使用方法;单位劳动纪律、全生产情况、危险部位、有毒有害作业情况事例以及以往的事故的教训。

4.1.1.4 班组(岗位)安全教育的内容:本岗位(或本工种)的生产流程及工作特点和注意事项;本岗位(或本工种)安全标准及操作规程;本岗位(或本工种)设备、•工具的性能和安全装置的作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保管方法;本岗位(或本工种)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

4.1.2 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组织观看有关安全方面的影片、电视录相;举办安全简报或专刊;事故通报等。

4.1.3 员工工伤复工、工种变换教育:由子公司办公室负责进行。

4.1.4 班组以上干部的安全教育:由子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主要内容为: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危险区域、设备状况、消防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岗位责任制,正确配戴劳动防护用品。

4.1.5 中高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由营运中心组织,请上级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主要内容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教育。4.2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4.2.1 特种作业人员条件:年滿十八周岁以上,具有本特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和安全专业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4.2.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与发证工作,由子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申报,所在市安全监督管理局负责实施。

4.2.3 对新上岗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经过实际操作培训后,由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子公司办公室组织考核小组对操作人员进行本工种的特种作业操作技能的考核,合格后,方可办理申报手续。

4.2.4 专业(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已按劳动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教学考核的,可不再进行培训。

4.2.5 参加特种作业培训的人员,应在报名前填写《特种作人员申报表》交所在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备案。

4.2.6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后,持医院的体检表向所在市安全监督管理局报考。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考试成绩合格取得所在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发给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方可独立从事操作证限定的特种作业。

4.2.7 考核分为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任一部分考核不合格者,均应进行补考,补考及再培训费用自理。

4.2.8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复审不合格者,不能继续独立作业;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一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从事原作业。

4.2.9 特种作业人员复审由子公司办公室组织,并填报《特种作业人员定期审验表》,由所在市安全监督管理局负责培训与考核。

4.2.10 办公室应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做好申报、培训、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检查工作。

4.2.11 办公室应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档案,并做好变 更的管理工作。

4.2.12 外来特种作业人员,可凭原操作证及档案,到所在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办理确认或变更手续。

4.2.13 特种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应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吊扣、吊销其操作证,造成严重后果者,应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罚。4.3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4.3.1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劳动防护用品必须起到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作用。

4.3.2 各工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范围和使用期限详见《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4.3.3 长期跟班劳动从事炼钢、熔炉、电气、设备等的现场技术人员,发给同岗位的防护用品,使用时间延长三分之一。电气技术人员发绝缘鞋备用,安技环保人员按现场生产人员标准发给劳动防护用品。

4.3.4 员工凭办公室的通知,填写领物单经所在单位主管签字后,到仓库领取个人防护用品。

4.3.5 员工变换工种到办公室登记办理变换劳动防护用品手续。4.3.6 如因工作需要须临时增发防护用品,先由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办公室审查同意后方可办理领用手续。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4.3.7 一人进行多种作业,•按从事的各工种标准和最短使用期限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其中兼职工作所需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根据实际情况核定。

4.3.8 员工必须爱护及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随意改制、•转让及卖出。4.4 安全检查管理

4.4.1 安全生产检查的范围和内容 4.4.1.1 生产流程和生产秩序。

4.4.1.2 工业卫生、防尘、防毒和有害员工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4.4.1.3 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装置、防护设施是否配备齐全、•完整和有效。4.4.1.4 各种机械、电器、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等的安全防护和安全管理。4.4.1.5 各种环境现场作业人员身体适应情况。

4.4.1.6 各种环境的防火、防爆、避雷、静电、•照明及危险品贮运等的安全情况。4.4.1.7 吊具、气瓶及电动工具的安全完好状态。4.4.1.8 安全生产检查记录,有关材料归档情况等。4.4.1.9 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发放和使用情况。

4.4.2 对员工行为一般安全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各级主管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规定及法令;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生产或工作中应做好各项安全事项;掌握本工种的操作要点、设备的性能、工艺要求,按有关规定申请领取操作证,持证上岗,认真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开动本工种以外的生产设备时,必须经有关单位批准,否则不准随意开动;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4.4.3 事故隐患的整改措施

4.4.3.1 对在各类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组织检查的单位应制订整改措施计划或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到责任单位,责任单位必须按期整改并将执行情况报送办公室。4.4.3.1 各单位无法自行解决的事故隐患整改内容,应书面提出申请,由办公室列入公司整改计划,经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同意后,组织有关单位协助进行。4.5 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安全环保要求 4.5.1 “三同时”的管理内容与要求

4.5.1.1 公司各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方案,•必须按照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的原则落实安全与环保措施。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4.5.1.2 凡公司新、改、扩建的工程项目,•必须由工程主管单位或单位提供工程项目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由办公室负责向上级单位申请办理“三同时”审批手续。4.5.1.3 工程项目设计审定后,•如对有关安全措施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治理设施需改变原设计时,须经办公室审查认可后方可施工。

4.5.1.4 •各项安全防护及环保治理设备及设施投入运行后要同其他生产设备一样进行维修及保养。

4.5.1.5 凡未经办理“三同时”手续的工程项目,•办公室有权下令停止施工,追究有关单位责任,同时要求补上“三同时”治理措施。4.5.2 承包合同安全指标的内容与要求

4.5.2.1 凡公司对内、对外发包项目应在合同中明确以下安全要求的具体内容:明确安全责任;明确安全指标;明确具体安全保证措施。

4.5.2.2 •向公司承包生产任务或较大技措项目的施工承包负责人应对该实施项目的安全负完全责任。

4.5.2.3 凡没有安全指标的承包合同,•办公室有权下令停止合同并追究有关单位领导的责任。

4.6 危险作业审批管理

4.6.1 以下作业属于危险作业,必须经审批方可实施:高处作业;带电作业;禁火区内或对忌火器物进行明火或易燃作业;爆破或有爆炸危险的作业;有中毒或窒息危险的作业;在轻质屋面(石棉瓦、玻璃钢瓦、木屑板等)上的作业;设备超负荷作业;有必要列入危险作业的其它作业。

4.6.2 危险作业人员条件:年满十八周岁;没有防碍从事本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认真负责,具有本作业所需的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4.6.3 危险作业审批

4.6.3.1进行危险作业,应由执行任务单位(包括承包任务单位及个人),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单》(附表D)一式两份,交办公室审查,经办公室、保卫部现场检查,提出意见,报公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施工。

4.6.3.1 如因情况紧急,来不及履行审批手续,•现场应设专人负责监护,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同时应及时派人到办公室或保卫部报告,补办《危险作业申请单》。4.6.3.3 凡未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擅自进行危险作业者,•要追究其单位负责人责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任。

4.6.4 危险作业的安全措施

4.6.4.1 危险作业应指派现场监护人员,负责现场作业安全。

4.6.4.2 危险作业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品,各类工具和安全用具要求完好,牢固可靠,并符合安全要求。

4.6.4.3 作业前和作业中严禁喝酒。

4.6.4.4 危险作业区域要求整齐清洁,道路畅通,并设有明显的标志和告示。4.6.4.4 危险作业完成后,应进行现场整理和清点。

4.6.4.5 现场监护人员应将危险作业情况,•告知当日单位安全值班人员进行重点检查和督促监护,并向办公室报告情况。4.7 临时电源线的管理

4.7.1 因生产工作需要必须架设临时电源线的单位应填写《临时接线装置申请单》经办公室现场勘察,认可后方可架设。

4.7.2 临时用电线路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5天,•超过期限的应安装正规用电线路或补办延长手续后方可使用。

4.7.3 临时用电线路必须使用与设备容量相匹配、•其截面积符合要求的橡套电缆。4.7.4 临时用电线路应按正式工程要求进行装设,不准随地拖拉,必须沿墙或悬空架设,距地高度室内不得低于2.5米,室外不得低于4.4米,与道路交叉跨越处不低于6米。严禁在各种支架、•管线或树木上牵挂临时用电线缆。

4.7.5 临时用电线路必须有专用的开关控制,应安装与设备相匹配的熔断器或开关进行保护,并摆放醒目的安全标志。

4.7.6 基建工地临时用电线路应在基建工程结束后立即拆除。4.7.7 临时电源线对地电压应在250伏以下。4.7.8 临时电源不准超负荷运行。

4.7.9 临时电源线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装设。

4.7.10 对未经批准私拉、乱接临时用电线路者,办公室有权给予罚款,造成人身及设备事故或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责任并作出处理。4.8 职业卫生管理

4.8.1 办公室负责拟定公司环境治理计划,并负责监督实施。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4.8.2 •办公室对本公司各有害作业地点的工作条件及污染危害情况,实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做好记录。

4.8.3 对各有尘、有毒作业点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汇总情况。4.8.4 调查污染源,掌握有害因素的数据,并建立本公司职业卫生档案。

4.8.5 对含有毒有害因素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项目严格按4.5“项目、合同安全环保认证”之规定,采取可靠的综合治理或劳动保护措施。

4.8.6 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体检,体检发现问题的人员应及时进行治疗或调离原工作岗位。4.8.7 职业病普查

4.8.7.1 矽尘操作环境普查:一年复查一次,两年普查一次; 4.8.7.2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普查:两年普查一次; 4.8.7.3 高温及放射线作业场所的普查:一年普查一次; 4.8.7.4 噪声、高频、微波等环境的普查; 4.8.7.5 有振动场所人员的普查。

4.8.8 各种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须经所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确定。4.8.9 •确定为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者由办公室负责向公司提出调离工作岗位的书面建议,经公司劳动鉴定委员会讨论决定后由人力资源部办理调岗手续。4.9 安全事故分析与处理

4.9.1 工伤事故分类: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重大未遂事故。4.9.2 工伤事故报告程序

4.9.2.1 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后,所在单位应立即报告办公室,并在七日内填报《工伤事故分析登记表》,并将工伤诊断书或医院病历一同送交办公室。

4.9.2.2 发生重伤以上事故,除履行以上手续外,并应在24小时之内迅速报告上级主管单位。

4.9.2.3 员工受轻微伤(未休息或歇工不足一个工作日,只保健站进行了简单处理)不填写《工伤事故分析登记表》,但应由班组进行分析,吸取事故教训,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4.9.3 重伤事故的保险工作按国务院第375号令、湖南省人民政府第185号令及长政发[2004]34号文件执行。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4.9.4 工伤事故调查与分析

4.9.4.1 轻伤事故由员工所在单位自行调查、分析和上报。

4.9.4.2 重伤事故由办公室组织调查分析,写出事故分析和事故结案材料。4.9.4.3 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由公司相关单位会同所在地区的劳动部门、安全监督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4.9.5 事故调查程序

4.9.5.1 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应抢救受伤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件、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

4.9.5.2 物证收集:现场物证包括:受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位置等;在现场搜集物件上贴标签,并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对健康有危害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依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4.9.5.3 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受害人和肇事者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等;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宜:事故发生前受害人和肇事者所使用的设备、设施等性能和质量状况;使用材料;有关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工作环境;个人防护;身体健康状况等;证人材料收集:对被调查人或证人材料(包括口述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现场摄影:显示残骸和受害人原来存息地的所有照片,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4.9.6 事故分析

4.9.6.1 事故分析步骤:整理调查材料,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对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伤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等七项内容进行分析。

4.9.6.2 以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为依据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责任分析:确定事故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者;事故原因和责任分析;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4.9.7 事故结案归档材料

员工工伤事故登记表:员工因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及批复;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物证和人证材料;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医疗单位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4.9.8 事故处理

4.9.8.1 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公司及其主管单位负责处理。

4.9.8.2 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发现事故隐患和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4.9.8.3 违反本规定,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无正当理由而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单位按国家规定,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4.9.8.4 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打击报复的,由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4.9.8.5 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在90天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天。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宣布处理结果。4.9.9 伤亡事故档案管理

4.9.9.1 伤亡事故档案一般不借出,确因工作需要借用的,经办公室主管领导批准后,由借用者填写借条,用完后按时交还办公室归档。

4.9.9.2 伤亡事故档案应及时认真进行清理整顿,防止遗失。4.9.10 管理人员变动时,必须办好伤亡事故档案的移交和接管手续。

4.9.11 借阅人员如涂改、损坏、遗失原始档案材料,视情节分别给予批评或罚款处理。4.10 环境保护管理

4.10.1 环境保护管理的内容包括:工业“三废”的管理,噪声管理,环境保护措施项目管理。

4.10.2 防止污染地表水,严禁往地面、下水道、沟、•坑倾倒下列有毒物质:各种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黄磷及其它可溶性剧毒物;挥发酚、挥发苯;油类;酸、碱性废渣液。

4.10.3 使用单位对空压机房、发电站及其它设备的废油要妥善回收。

劳动防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QG/SY-11-2011 修订状态:A/0

4.10.4 工业垃圾与废渣应定点堆放,及时处理。4.10.5 开展对废渣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4.10.6 积极采用低毒、无毒、无害的材料及先进的工艺技术,尽量少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

4.10.7 超过排放标准的废气污染源,•其所属单位应尽量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争取达标排放。

4.10.8 各单位应对本单位超标的噪声源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争取达标。

4.10.9 公司在平衡技措资金时,环保治理资金不应低于7%,要有计划地对老污染源进行治理。

4.10.10 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时,•必须坚持环境保护项目与主体工程按4.5“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安全环保要求”之规定同时进行。

4.10.11 公司安排的环境治理项目,相关单位应积极配合,•安排专人负责,设计、施工层层把关,使其达到环保要求。

4.10.12 环保治理设备使用单位要对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4.10.13 使用单位若需要更新环境治理设施设备,必须在每年十月份以前申报,经办公室审核汇总后报公司批准。

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篇2

本刊讯四川移动自贡分公司强化员工关爱、重视员工健康,于2015年启动了职业卫生健康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一年来,公司通过强化检测、公告警示、配备防具、落实责任等,规范执业卫生健康规范化管理,被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评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

据悉,自贡移动定期邀请市防疫站对公司生产作业环境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重点针对检测报告中提及的自苯、噪声和工频电场三项危害,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在油机房、配电房、油库、发电机等公共区域醒目位置,配置了职业健康公告警示牌、危害公告警示牌。同时,根据公司职业危害因素,针对性配置耳罩、防静电服、防尘口罩等职业危害防护用品,预防生产作业对员工造成健康损害。还全面实行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制定职业卫生健康管理系列制度、规范,对照《四川省通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细则》,梳理“职业健康”要素要求,结合岗位特点,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等13个管理规范,确保了制度、职责双到位。

职业卫生管理的方法与效果研究 篇3

关键词 职业卫生的管理方法 职业病 效果

通常所说的职业卫生管理是指,为了尽可能地减小或是避免企业里职工的身心健康在工作当中受到某些有害的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所开展的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1]。下面本文就本地的一家制造家具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实施职业卫生的管理方法与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本地的1家家具制造企业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该企业当中有员工478名,女114名,男364名,年龄24~55岁,平均34岁;其文化程度分布情况:112名初中及其初中以下学历的员工,332名大学学历的员工,34名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的员工。

研究方法:①分析方法:该家具制造企业2011年6月开始实施职业卫生的相关管理办法,然后对比2010年6月~2011年5月和2011年6月~2012年5月这两段里该企业内员工患职业病的具体人数、职业病所造成的纠纷,及其职业病没办法治愈的人数等具体指标。②职业卫生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2011年6月开始该企业是实施下列职业卫生的相关管理办法:首先,考虑该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起职业卫生的管理部门,然后选取主要负责人来负责其相关工作。同时还要指派一些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与之相关办法的具体落实。将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其次,建立、完善该企业职业卫生的管理制度。主要涉及的就是与个人职业病的防护用品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为好的告知制度、职业卫生的培训制度、在职员工的健康检查制度,以及一些应急的预案制度等。同时,还要定期的组织一些关于职业病危害的相关因素的检测工作,保证员工的作业环境安全[2]。如果发现某项指标不合格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除此之外,还要定期的组织一些关于职业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讲座,详细介绍与之相关的防护措施,提升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统计软件主要是SPSS13.0,利用方差法对其数据进行组间分析,如果P<0.05则表示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结 果

在实施职业卫生的管理方法之前,该企业患职业病的员工12名,无法治愈3名,因职业病而引起的一些纠纷案件高达8起;在实施职业卫生的管理办法以后,该企业患职业病2名,而且都可以治愈,纠纷案件基本没有。该统计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该研究数据有意义。

讨 论

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也不断的提升,尤其是在《职业病防治法》的正式颁布与实施之后,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对自身职业卫生的管理工作提高了重视度[3]。开始在企业当中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与《劳动法》的相关要求与规定,预防突发性的重大职业病事故出现,并且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医院职业病发生之后的危害影响,制定出应急的救援预案,防范于未然[4]

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有责任与义务督促企业做好重大职业病的事故预防措施措施,时刻准备好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之后所需的一切应急救援的器械、物资和防护的工具用品等。当有职业病危害的事故发生的时候,相关部门一定要负责及时发布或解除与之相关的一些信号与指令,并组织好应急救援的队伍,做好职业病事故的现场处理工作,实行第一时间的救援;此外,还要及时地向上級部门进行报告,说明事故的情况,如果有扩散的危险要通知邻近单位做好预防工作。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救援的请求[5]

企业在生产的过程当中,要受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作业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也会因此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所以,所有企业都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与关注,加强企业相关负责人对于该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其职业卫生的管理力度,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只有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职业卫生管理办法,才能有效地控制企业内的职业病患病率,减少因此造成的纠纷,降低企业内职业病的预后不良情况。

参考文献

1 杨爱萍,张钰.乡镇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状况调查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4):62-63.

2 邱丽,井夫华,李军,等.职业卫生职能再认识与劳动者健康保障关系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4):101-102.

3 刘素香.我国职业卫生形势严峻原因浅析及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1,29(1):17-18.

4 沈德良.职业健康的现状及主要对策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2,30(1):52-53.

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篇4

葛洲坝集团沙坪二级水电站施工项目部

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健康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健康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劳动保护,是指为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安全生产、劳动环境、女职工和未成年职工的保护、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等。

第二章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

第三条项目部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第四条 项目部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实施职业健康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维护职工职业健康和劳动保护的合法权益,依靠科技进步,做好职业健康和劳动保护工作。

第五条 项目部严格遵守国家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完善保障措施,积极改善劳动条件,编制劳动保护技术措施计划,并在人员、资金、物资方面予以保证;明确劳动保护工作机构及专兼职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生产现场的检查、检测和管理,及时治理尘毒危害,消除事故隐患,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第六条 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和安全卫生的规章制度,爱护并正确使用安全卫生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职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并有权向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或者检举控告。

第七条 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第八条 项目部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第九条 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应当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其复查和医学观察。

第十条 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发现健康损害或者需要复查的,体检机构除及时通知用人单位外,还应当及时告知劳动者本人。

第十一条 体检机构应当按统计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并将汇总材料和患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及其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二条 项目部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二)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四)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第十三条 劳动者离开项目部时,有权索取本人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第十四条 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健康损害后果的,可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

(二)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

(三)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作业的;

(四)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的。

第十五条 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批准机关取消其相应的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

(二)不按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

(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三章 劳动保护措施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试验场所及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及规程。

第十七条各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修,应当符合国家或地方的安全技术标准,其安全防护装置、附件必须有效。

第十八条在研究和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时,必须同时研究和采取防护措施,经过试验,安全卫生确有保障的,才能用于生产。

第十九条 对技术转让和引进项目,必须有可靠的安全装置和安全措施及卫生保障设施。

第二十条 危险性较大生产设备的制造、安装、使用和危险性作业场所,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安全监察认可证制度。

第二十一条在生产中应当避免采用有毒有害的原料、设备和工艺。必须采用的,应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依法加强管理,达到规定的安全卫生要求。

第二十二条 粉尘、高温、低温、噪声、毒物和辐射等职业危害场所和职工体力劳动强度,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监测和分级,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对不符合规定的必须进行治理。

第二十三条 安全卫生防护仪器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的设计、制造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第二十四条 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检验由法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监督检验机构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由省劳动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按照国家有关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为职工配备质量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当定期进行检验,防护性能失效的不得使用。

第二十六条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和特殊工种作业的职工,必须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健康检查;职业性健康检查机构的资格由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认可;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内容、对象和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治疗、疗养和定期复查,并给予职业病待遇;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应当及时调离,妥善安置。

第二十八条 执行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改善女职工的劳动保护设施,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特别繁重或者有害生理机能的工作。

第二十九条 禁止使用未满十六周岁的童工。对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职工,企业事业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有职业危害的作业及繁重的体力劳动,不得安排加班。

第三十条 对本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必须逐项登记,限期消除。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改善劳动条件,消除事故隐患。

第三十一条发生伤亡事故后,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不得瞒报、谎报。

第三十二条 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按照国家有关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四条

批准:

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篇5

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2014年9月1日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寿阳亨元煤业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煤销集团寿阳亨元煤业有限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向各位领导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公司职业卫生与劳动保护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煤矿职业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2010年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寿阳亨元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以来,把粉尘治理作为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员工职业健康的重点工作,从宣传、培训管理体系的完善、个体防护设施的配备、以及防尘措施的落实等方面认真开展各项工作,职业病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公司员工的安全及健康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一)组织机构与制度

为强化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各副矿长为副组长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职业危害防治科,设科长1人,副科长1人(兼职),科员3人(其中1人兼职),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日常管理。研究制定了《职业病定期检查制度》、《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等24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规章制度,接触噪声、接触有毒有害气体、接触粉尘危害等岗位操作规程。

(二)培训、劳动保护与健康检查

我公司每年分春、秋两季组织对在职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我公司与县局培训中心签订有培训协议,每年春季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煤矿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工作由县局培训中心安排专人到矿进行培训,新招收的职工上岗前安排统一接受县局职业卫生专题培训。

按照规定,我公司每年定期给所有接触粉尘员工发放工作服、防尘口罩、雨鞋、安全帽、毛巾、手套、洗发水等。特殊工种根据岗位不同,发放绝缘鞋、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手套、电焊手套、安全带、安全绳等劳动防护用品。根据劳动保护用品的性质、用途、使用年限和职工工作需要,实行按月(季/年)发放。

我公司新招收员工经县煤管局资格审查通过后,接受县矿山医院统一的职业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培训上岗作业。每年一次的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由职业危害防治科负责联系县矿山医院进行,2014年的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计划9月中旬进行。离岗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将相继展开。

2014年职业危害申报已于2014年3月25日上报市煤炭工业局。(三)职业危害、防治与井下防尘工作开展情况

我公司在职员工总数639人,接触职业危害人数431人,接触粉尘人数381人,噪声人数20人,高温人数20人,接触化学毒物人数10人。其中以接触粉尘危害人数最多,职业病种类也主要是矽肺病。经检查,2014年7月确诊矽肺病病例有4例,其中二期3例,三期1例。

我矿由通风科负责安排测尘工定期完成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工作,综采工作面每月一次,其它作业点每月两次,委托资质单位每半年测定一次游离二氧化硅的浓度和分散度,20144月份完成了前半年的测定工作。

我矿主、副井各有一趟静压洒水管路,主井运行,副井备用,主井管路连接水池容积为600m3;副井管路连接水池容积为200m3。主管路采用Φ100mm国标钢管连接,长度为1500余米,备用管路Φ80mm,长度为1400余米,支管路为Φ50mm,2300余米。采煤机、掘进机上的内外喷雾装置、综采工作面架间喷雾装置齐全完善。破碎机、转载机、刮板输送机、皮带运输机等破、装、运煤点处以及采区回风、总回风巷内,均安装有静压洒水除尘水幕。在产尘较多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安装有除尘风机,工作面顺槽皮带机头处安装有

自动洒水装置,在皮带运输兼人行巷道内安装有自动感应风动喷雾洒水装置。综采区、开掘区、机运区、通风区按照区域划分,分别负责定期安排专人清理巷道内积尘。放炮作业严格按照规定坚持使用水炮泥。井下防尘工作有明显改善。

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我矿将“煤矿工人安全生产十项权利”内容制成了大型版面,张贴在工人上下班必经的醒目位置,并通过班前会讲述,现场贯彻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出台后,我们制作了牌板、标语,各级管理人员签订了承诺书,并按照上级公司要求,分期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集中培训,分期组织了管理人员培训、全员培训,全公司职工全部参加了七条规定考试。接到县局转发的国家局《关于转发学习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科区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等9项制度的通知》后,我公司安排全矿职工,分区队利用班前会时间再次组织了培训贯彻学习。

我矿井田面积6.2366km2,核定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六证”齐全有效,现生产采区在Ⅱ采区6#、8#煤层,布置有080205综采工作面1个,060208爬坡联巷掘进工作面1个,东大巷(轨道运输)掘进工作面1个,060210进风顺槽掘进工作面1个,中央水仓掘进工作面1个。2013生产原煤60万吨。采用综掘机掘进,锚杆、锚索、锚网联合支护,综合机械化长壁式采煤法采煤,副斜井两部猴车运人,提升绞车放料,主斜井皮带机提升,井下刮板输送机、皮带运输机运煤,不存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生产工艺、设备,不存在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现象。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广泛宣传、教育,目前我公司广大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都有了明显增强,职业健康防护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职业卫生防治工作明显改善。

面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我们还将继续扎实工作,狠抓落实,进一步激发工会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会队伍素质,创新开展群众安全工作,为矿井安全生产作出更多的贡献。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篇6

制度名称

内容要点

备注

职业健康安全卫生和环境 保护责任制

㈠职业健康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责任制是岗位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规章制度。包含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卫生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

㈡项目经理是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㈢责任制的制定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必须覆盖所有管理层、职能部门和岗位。

㈣应明确考核频次:每月一次。

安全生产 会议管理

㈠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由项目经理、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或安全总监主持。会议主要内容为: 1.传达上级安全生产工作指示、文件; 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精神;

3.研究安全生产措施计划及安全投入资金保障; 4.研究安全生产奖罚;

5.分析解决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

㈡项目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由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或安全总监主持。会议主要内容为:

1.总结上一安全生产工作,研究部署下一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2.分析研究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3.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交流。

㈢班组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每周开展一次,由班组长主持,会议主要内容为: 1.组织班组成员进行安全学习。

2.对一周的工作进行点评,结合下周施工任务布置安全工作。3.结合施工生产进行风险分析,讨论制定风险预控措施。

㈣班组每日班前会。每日上班前,班组长布置生产任务时,同时要交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防护措施,并检查组员劳动保护用品穿戴情况。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

㈠教育培训包括计划编制、组织实施和人员持证审核等工作内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应依据类型、对象、内容、时间安排、形式等需求进行编制。安全教育培训必须覆盖所有人员。㈡安全教育培训的类型应包括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书的取证培训、三级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继续教育。㈢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殊岗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证书方可上岗。

㈣三级安全培训的内容

1.公司级安全教育包括: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2.项目部(分公司)级安全教育包括: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3.班组(岗位)安全教育: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㈤培训课时要求:项目经理每年不得少于30学时;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年不得少于40学时;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20学时;特殊工种每年不少于20学时;其他职工每年不少于15学时;待岗、转岗、换岗的职工,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㈥项目部负责统一管理分包单位的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特种作业 人员管理

㈠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取得证书后应按要求参加继续教育培训。㈡明确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年满18周岁,符合相关工种规定的年龄要求,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经医院体检合格且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符合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㈢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㈣特种作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上岗作业:未按规定进行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违章操作且拒不改正的;弄虚作假骗取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经确认身体条件已不适合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的。

安全生产 费用管理

㈠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规定应包括资金的提取、申请、审核审批、支付、使用、统计、分析、审计检查等工作内容。㈡提取标准

1.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2.0%;

2.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5%。㈢使用范围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洞口、临边、机械设备、高处作业防护、交叉作业防护、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雷、防台风、防地质灾害、地下工程有害气体监测、通风、临时安全防护等设施设备支出;

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㈣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协助财务部门进行安全生产费用的计提、核算、建立台账等。㈤安全生产费用的列支除正常的审批程序外,应经过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签字。

安全检查与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 ㈠项目部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形式:有关人员组成检查组开展综合检查;安全管理人员的日常巡查;专业人员参加的专项安全检查;季节性和节假日前安全检查等。㈡检查频次:项目经理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的综合检查;安全管理人员每天结合施工动态进行安全巡查;专业人员开展的专项安全检查、季节性及节日前检查,自行确定时间组织进行。㈢安全检查内容主要是查意识、查制度、查隐患、查整改落实、查岗位责任。㈣在各类检查中查出的一般生产安全隐患和重大生产安全隐患应分类建立台账,实施动态监控治理,并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㈤一般生产安全隐患由项目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整改,及时验证。对于上级检查发现的一般生产安全隐患应及时反馈整改结果。重大生产安全隐患由公司挂牌督办,项目具体实施。每项重大生产安全隐患应在施工现场设立风险告知牌予以公示,并在安全技术交底中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风险告知。㈥安全检查表、生产安全整改治理台账和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表按公司统一表格执行。

安全环保技术交底管理

㈠单位工程的交底由项目经理主持,分部分项工程交底和班组(工种)交底由主办工程师向有关人员进行。

㈡主办工程师负责编写交底材料,技术负责人和主管安全负责人负责审核分项工程交底材料。项目技术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到现场进行监督指导。

㈢其他规定参照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技术交底管理标准》(QG/YH2.7-2012)编制。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㈠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计算书及相关图纸;方案编制、审核人员名单及学历、专业、职称、职务等情况。

㈢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结合项目实际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交一航安子〔2011〕1007号)中引用。㈣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结合项目实际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中的规定。

㈤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核、论证,报所在单位审批和备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组织编制,报所在单位论证审批,经批准后方可执行。㈥专项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方案实施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应现场指导施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监督。

㈦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项目负责人应到施工现场进行带班生产,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应现场指导施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带班生产 管理

㈠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带班生产制度负领导责任。项目经理同一时期只能承担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确需兼任的,应当征得项目建设单位的书面同意。

㈡项目负责人是指工程项目经理部和分经理部的项目经理、书记、副经理、总工(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带班生产包括现场巡视检查和蹲点带班生产。

㈢项目部(包括分部)应制定轮流带班生产计划,并在现场公示。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单位应制定带班生产计划,并报项目部备案。

㈣以下情况下,项目负责人必须现场带班生产: 1.工程开工、复工和典型施工时; 2.项目出现险情或发现重大隐患时;

3.进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 4.组织防抗台风、突风等自然灾害期间及灾后恢复生产时; 5.重大节假日、国家重大会议和活动期间。㈤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1.做好交接班记录,负责把安全工作遗留问题向下一班的带班领导交待清楚;

2.检查落实工程、技术、质检、安全等管理人员跟班作业,确保现场管理人员有效到位; 3.巡视施工现场,全面掌握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生产状况,及时发现并组织消除生产安全隐患和险情;

4.检查专项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5.做好带班生产记录并签字归档。

㈥项目负责人带班记录应作为项目安全管理资料进行存档。项目部每月对现场带班进行检查和考核。

月度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㈠项目部作为风控实施单位,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负直接责任。

㈡项目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发布、风险预警、风险控制。㈢风险评估 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应成立评估小组。组长由安全总监(主管领导)、总工程师担任,成员由工程、技术、安全、质量、船机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且不少于5人。2.项目部每月召开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专题会,会议应有会议纪要。

3.评估小组应结合施工各个环节,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工程所用船机装备、项目人员组成、协作单位综合实力、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气象条件、业主监理和相关方等因素,系统、全面辨识整个工程及月度施工所面临的安全生产风险。4.项目月度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内容应包括: ⑴本月安全生产风控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 ⑵确定下月重大危险源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⑶针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制定风控措施(专项方案、应急预案、落实资金和责任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附具专项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附具专家评审的意见。㈣风险发布

项目部应结合项目实施情况,编制项目月度安全生产风险预控表,备注中应注明是否附具专项方案和专家评审意见。项目月度安全生产风险预控表经项目安全总监(主管领导)、总工程师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后发布。㈤风险预警

1.项目部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风险类型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现场预警,以定点预警和流动预警相结合,采用设立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牌的方式。2.进行分部分项及岗位安全技术交底时,必须将涉及的重大危险源及风控措施交底到所有施工作业人员。

3.施工班组根据项目月度安全生产风险预控表,结合班组施工任务,向班组成员进行风险告知。利用班前会辨识当天工作内容中的危险因素,提出预控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落实。㈥风险管控

1.确定为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工序施工时应严格落实风险预控措施,主办技术员及专职安全员施工时进行旁站,项目负责人轮流蹲点带班生产。

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险情,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蹲点带班负责人,必要时停止作业,险情排除后方可恢复作业;发生危及人身或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立即停止作业,报告项目经理,并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劳动防护 用品管理

㈠劳动防护用品是指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㈡责任部门和人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验收、发放、使用、检查、报废等。

㈢物资部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发放、报废,选型和采购前应征询安全管理部门意见。劳动防护用品要经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发放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会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和管理等情况监督。

施工现场劳动防护“三必须”管理

执行《施工现场劳动防护“三必须”管理规定》(中交一航安委办字〔2012〕1005号)。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㈠项目部应根据自身情况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结合自身实际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2.结合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3.结合危险性分析情况;

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应急工作要求; 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㈡项目部应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成立评审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由主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或安全总监主持。应急预案经评审符合要求的,由项目负责人签署公布。㈢项目部应根据工程需要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所有应急预案应开展演练。

㈣项目部应急预案应根据工程情况及时修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修订: 1.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2.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3.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4.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5.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6.地方和上级单位要求修订的。

事故统计 报告管理 ㈠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向项目负责人报告;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所在单位、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公司总部和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㈣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㈤劳动者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安全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及时报所在单位,协助处理。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项目部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㈥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安全管理人员立即向所在单位报告,协助所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㈦事故统计上报实行“零上报”制度,每月必须报送报表,报表按公司统一表格。

安全生产 内业资料管理

㈠安全生产内业资料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文件;安全责任书和考核记录;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安全会议记录;各类安全证书、证件;安全奖罚;安全技术材料;事故上报处理材料;工伤认定材料;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

㈡安全生产内业资料管理按照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内业资料管理指南(试行)》执行。

环境保护管理

按公司规定执行。

职业病防治 管理

按公司规定执行。

废弃物污染 防治管理

按公司规定执行。

协作单位 安全管理

㈠项目应留出分包单位资质材料,包括: 1.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满足分包工程要求的《资质证书》; 3.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4.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持有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5.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6.分包单位企业法人代表开具的现场工程项目负责人的授权委托书; 7.《分包单位基本情况登记表》;

8.《建筑施工分包工程安全环保管理协议书》。㈡项目部要组织分包单位培训教育,将有关的规章制度、管理要求等以书面形式送达分包单位,履签《分包单位安全环保教育签认卡》。㈢施工前,总包单位应组织分包单位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辨识,制定预控措施。同时就施工生产存在的危险源、环境因素和总包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对分包单位进行详细的告知,履签《分包单位安全环保工作告知书》。

㈣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将分包单位进场人员情况填入《分包单位作业人员进场登记表》,同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填写《分包单位作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卡》。㈤总包单位应定期召开现场安全生产会议和组织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分包单位主管安全的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参加。

㈥分包单位发生因工伤亡事故应立即向起上级主管部门和总包单位汇报,并在1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㈦项目部每半年应对分包单位进行一次安全生产考核评定工作,每年对分包单位进行综合考核,并将考核情况填入《分包单位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考核表》。以上表格按公司统一规定执行。

安全考核和 奖惩管理

㈠安全考核和奖惩应包括考核对象、考核内容及标准、考核奖惩程序等内容。㈡安全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环保目标执行情况、安全责任履行情况、安全行为等。㈢项目安全考核频次不低于每季度1次,应及时兑现奖惩。

㈣针对安全工作突出的个人和单位(包括分包单位)和现场违规行为,制定奖罚标准,及时进行奖罚。

建设工程施工职业卫生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卫生管理规定 篇7

1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的紧迫性

近年来, 随着新医改实施, 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学历层次需求日渐上移。同时, 健康产业发展升级提速, 健康服务需求激增, 由之而来对卫生健康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体系正发生深刻变化[5,6]。但是, 相关医学类18个专业有近2/3的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准入不匹配, 导致高职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初始岗位不明确。如何依托“政校行企”合作平台, 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院校卫生类与健康服务类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是学校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1,2,3,4]。

2积极实践, 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自2010年起,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对省市范围内卫生健康行业产业的调研基础上, 积极探索构建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吻合的建设机制, 做出由单一为卫生行业服务转向为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双领域服务的战略选择, 通过专业方向分流的“平台+岗位方向模块”培养模式, 拓展学生就业面;搭建“政校行企”合作平台, 依托“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合作平台, 构建“政府引导、学校主体、行业 (企业) 积极参与”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2]。

2.1建立“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合作平台, 发挥政府部门引导作用

成立了由市卫生局、教育局牵头的宁波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行业指导委员会, 由贸易局、教育局牵头的宁波健康服务职业教育教学行业指导委员会, 与宁波市贸易局合作成立浙江省首家家政学院———宁波家政学院;以及联合相关学校、行业企业, 发起成立宁波市家政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和省联盟宁波分中心等, 基本形成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合作体系。充分发挥了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中的引导、协调、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咨询等作用, 使产业能更为深入地参与到专业设置与调整中去, 保持更大的开放性, 适应性, 及时了解社会需求, 合理调整结构。

2.2完善学校内部调节机制, 发挥学校在专业设置中的主体作用

2.2.1重构教学机构。按专业群类别重新构建教学机构, 调整重组成立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等3个二级学院和人文社科部, 发挥专业群的综合优势。在专业群中通过优势特色专业促进其他专业的发展, 从而形成由优势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和一般专业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相互支撑的专业群结构。

2.2.2成立专业指导机构。学校建立了专业论证专家组和由行业专家组成的16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形成了新专业设置和已有专业改造机制, 开展对现有的专业进行评估, 对专业的调整进行全面规划、新专业的开设、老专业的转型等论证, 全面指导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

2.2.3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机制。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重要依据, 连续三年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公司进行毕业生就业与质量追踪评价, 加强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

2.2.4建立服务于“卫生健康双领域”的专业体系。学校根据省、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紧扣医疗卫生类和健康服务产业链, 坚持调整、发展、建设专业建设方针, 依托医学教育优势, 以相关医学类专业为基础, 积极拓展护理相关专业, 大力发展健康服务相关专业。调整改造现有专业, 以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为目标, 积极拓展专业方向, 停招不适应专业、停开不适应专业方向, 使其专业定位更加清晰、初始岗位更加明确。合理开设新专业, 学校成功申报言语听觉康复技术、涉外护理、幼儿保育、健康管理、老年护理方向、家政服务等6个专业, 初步形成了与宁波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布局。开展优势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新专业建设, 整合专业资源优势, 动态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关医学类专业群、护理类专业群和健康服务类专业群三大专业群, 加强专业群之间的协作与互补, 形成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专业集群优势。

2.2.5形成专业内涵建设提升机制。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不断加强优势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建设, 丰富专业内涵, 开展专业评估制度, 形成有效的专业竞争机制。出台《优势特色专业与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七个方面着力开展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 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完善《新专业建设实施办法》, 加强面向健康产业需求的新专业建设, 开展新专业建设方案论证工作。深化专业建设与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相融合, 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拓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提升专业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能力。

2.2.6建立专业资源优化与配置机制。一是优化配置课程教学资源。根据市场需求, 优化配置课程教学资源, 引进先进教学设备、优质教材, 培训紧缺师资, 改革教学方法, 引进国际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二是合理分配专业经费投入。学校各专业建设经费的分配以专业立项类别以及专业年平均招生数为依据, 竞争中兼顾公平, 促进专业建设。三是学校根据专业建设进度建设相关专业职场化实训中心, 使各基地达到实训情景职场化、实训过程职业化, 发挥卫生类、健康服务类专业集教学、科研、培训、鉴定与社会服务功能。四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形成队伍保障。根据学校发展战略, 制定并实施《教职工薪酬分配方案 (试行) 》、《首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教师教育教学奖励实施办法》等, 极大地提高了教职工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2.2.7建立基于专业方向模块的培优机制。针对区域卫生与健康服务两大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 开设了2个及以上专业方向模块。专业方向模块是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准专业, 它不仅具有主动对接的适应性, 实时调整的灵活性, 且可作为培育新专业的孵化器, 较为灵活和快捷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近年申报设置的如涉外护理、老年护理方向等新专业预先经过以设置专业方向模块形式培养人才的探索阶段, 在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前提下, 以专业建设成熟为条件, 以就业市场检验为标准, 从机制上保障优化专业结构目标的实现。

2.2.8建立学生选择专业、专业方向机制。根据区域卫生行业和现代健康服务业需求及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任职要求, 进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构建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特色。平台由思政与公共素质课程平台、职业能力素质课程平台组成, 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模块由体现专业岗位方向特色的课程组成, 实现了不同专业岗位方向人才分流培养, 满足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与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学校完善《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规定学生除可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根据志愿+考核原则, 自主选择专业外, 在接受一年或一年半的专业教育之后, 在第二或第三学期末可进行第二次选择, 即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

2.2.9形成中高职协调发展机制。学校发起成立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联盟, 并出台《中高职一体化教育联盟章程》、《中高职一体化教育联盟工作项目管理办法》、《中高职一体化教育联盟工作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制度, 逐步建立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管控模式。

2.3建立专业共建协作机制, 提高行业企业的参与度

学校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管理制度, 成立了7个临床学院、11个临床教研室, 15个校企合作共同体、10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 并开设慈林医院护理班等7个冠名班、订单班, 不断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 提高高等卫生类与健康服务类专业与卫生类与健康服务类人才社会需求的贴近度。

3实践成效

3.1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学校70%的老专业为市级及以上特色专业。其中,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2个、省优势专业1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3个;市品牌专业1个、市重点专业1个、市特色专业3个、市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5个。

3.2专业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

参与制定国家专业标准和地方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等8个指导性文件, 其中《高等职业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被教育部列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于2012年11月第一批颁布。对目前已开设的健康管理、家政服务、幼儿保育、老年服务与管理等4个新专业的目录归类和专业名称的合理性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提出了在医药卫生大类中新增健康服务类专业目录和专业名称修改的建议。目前, 围绕新兴健康服务承担各类纵横向项目49项, 研究经费345万元, 培训项目12项, 经费471万。

3.3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2009年的80%攀升至2012年的97.03%, 签约率达到77.99%, 专业对口率达到86.66%, 据麦可思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学校的专业对口率、职业吻合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根据浙江省评估院首次公布的《2012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我校综合排名全省第4名。

参考文献

[1]王立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2, 26 (5) :82-84.

[2]潘海生, 周志刚.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7) :52-56.

[3]王晓江, 殷锋社, 姜庆伟, 等.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分析与建议—以2012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备案结果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3 (26) :21-25.

[4]金嘉平.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12.

[5]孙统达, 阮焕立, 张颖, 等.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信息化教学课程群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7) :683-685.

上一篇:3.24宣传活动小结下一篇:读完匆匆日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