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林下养鸡技术(通用8篇)
****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
2015年4月12日
一、企业简介:
**县**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始建于2003年,地处呼家川村西沟,基地面积达800余亩。2004年注册了“**”牌商标。2005年6月注册成立了“**县散养禽养殖协会”和“**县**农特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经营活动。2007年10月,注册成立了“**县**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县首家合作社)。合作社以“**牌”有机鸡蛋产销为主,为社员提供散养鸡养殖产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的服务。
合作社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为目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有机”产品为宗旨,采用传统散养、科学防疫的管理模式进行饲养。散养鸡在山坡上生,在阳光下长,食五谷、昆虫,辅以苜蓿草粉,饮山泉清水,蛋、肉产品属纯天然有机产品。所产鸡蛋经检疫监督部门检测认定为“检疫合格放心禽蛋”;2006年在第十三届中国杨凌农高博览会上获的“后稷奖”;2007年被评为中小企业名优产品;同年被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华夏有
万。县域总面积2368.7平方公里。海拔470.6-1383米,相对高差912米,县城海拔800米。年均气温10.4℃,日温差大,年日照时间2504小时,无霜期170天,年均降水量560毫米。**县自然环境适合散养鸡养殖。
2009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陕北地区发上来巨大变化,大片经济林、生态林逐步扩大,人类居住环境大大改善,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逐步壮大。**县**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在原庭院养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养殖模式,2013年先后实验成功并实施荒山放养和林下养殖。
(二)模式概念:
林下养鸡就是利用人为或自然形成的经济林(如苹果林、枣树林、核桃林等)或用材林间隙地,利用围栏圈地模式进行养殖,既节省养鸡饲料成本,又为林地除害去杂,实现林牧和谐发展。
(三)基本条件:
1、场地条件。林地要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树、藤木龄2年以上为宜,要有搭建棚舍地形条件。
2、喂养方式。经济林(如苹果林、枣树林、核桃林等)要适量投放五谷杂粮,用材林适当轮作草本类作物,供鸡食用。
3、饲养员要求。饲养员必须具备独自料理能力和生活能力,并经合作社短期简单技术培训。
(四)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应选择粉壳蛋鸡为宜。
单从单只蛋鸡喂养1个周期分析,每只鸡产蛋2年,每年产蛋180枚,每枚1元,共360元;每只淘汰鸡40元。单只鸡年产值为200元。每只鸡年需饲料(农作物下脚料)73元,其他杂费最高27元,成本共计100元;每只鸡每年最低利润100元。
(六)发展前景:
一般以在中成林及林 (果) 树龄为3~5年的林地养鸡为佳, 其中以在林冠较稀疏、冠层较高, 树林荫蔽度在60%~70%, 且林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中成林养鸡最为理想。枝叶过于茂密, 遮阴度大的林地, 其透光性差, 不利于鸡的生长。
未挂果、挂果不多的桃、梨等果林地适宜种草养鸡, 桑园、柑橘园、枇杷林也是养鸡的好地方。已经挂果的桃、梨等果树在挂果期会有部分果子落果后腐烂, 鸡食腐烂果后易中毒, 因此此类林地不宜养鸡。
2 品种选择
林下养鸡有“放养加补饲”的特点, 林下养鸡应选择通过国家和地方品种审定的品种及地方鸡品种间杂交、地方鸡血缘占75%以上的品种进行饲养。这些品种的鸡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觅食力强、耐粗饲, 其体型中等偏大, 毛色光亮, 胫高、细长, 冠大、脸红, 其品质优良、风味好。
3 饲料选择
林下养鸡可选择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饲料和添加剂进行饲喂。放养期间可补饲植物蛋白饲料, 鸡在肥育期应少用或不用鱼粉等动物性饲料, 并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添加剂和有残留的兽药。此外, 可合理利用饲草、树叶、籽实、昆虫及微生物制剂发酵饲料、农副产品喂鸡。
林下养鸡, 鸡可觅食林地内丰富的虫、草、矿物质等, 以满足机体对这部分营养元素的需求, 而能量、蛋白质、微量元素等则需要通过补饲来获得。
放养鸡喜食豆科及细嫩牧草, 在建植饲草草地时, 除考虑饲草的耐践踏性外, 还应充分考虑鸡的食性, 应增加豆科和细嫩牧草的种植比例。适宜喂鸡的草种有如菊苣、紫花苜蓿、黑麦草、聚合草、紫云英、红三叶、白三叶、苦荬菜等。
4 养殖密度
可根据鸡所排放的氮、磷等物质的含量和林地土壤的自洁能力来确定林下养鸡的养殖密度。
林下养鸡在不破坏土壤环境, 实现良好生态循环的前提下, 以每667m2林地放养5只为宜。这是根据鸡粪排放的氮、磷量来确定的放养密度。
5 注意事项
林下养鸡除了搞好饲养管理工作外, 还要协调好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以使养殖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林下养鸡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林地资源, 不能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来换取养殖效益。
进行林下放养时, 鸡的啄食和践踏能够导致林下植被发生机械性损伤, 当林下养鸡密度过大, 鸡对林木的根部进行刨食时, 会使林木根部裸露而造成损伤。研究表明, 林木养殖密度过大, 鸡的刨食行为对林下资源的破坏性很大, 情况严重时会造成林间寸草不生, 林下土地凹凸不平。
张桂凤虽然头脑灵活,手脚勤快,但是承包的十几亩果园每年也只能给她带来三万多元的收入。由于124团种植的红富士苹果树面积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价格总是不及其他兄弟团场,这对职工的收入有很大影响。在果园经营中,张桂凤认识到,面对多变的市场,单腿走路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在国家富民政策的吸引和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张桂凤决心利用果园搞绿色土鸡养殖。2008年,她自筹资金4000元,买进了500只雏鸡在果园养殖,2010年养殖土鸡1000只,2012年增加到2000只。仅饲养土鸡一项,年收入五万余元,超过了单纯经营果园的收入。张桂凤还办起了家庭绿色小农庄,开展多种经营,年总收入达到十万多元。
为了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张桂凤经常在电脑上查询和收集有关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她还订阅了多种报刊,每天再忙都要看一遍,用丰富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避免走弯路。
张桂凤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成了园艺连干部职工的示范典型,也成了兄弟单位学习交流的样板,起到了“以一带十”的作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如今的张桂凤既有林下养鸡经验,又有了较多的资金积累,她在自己扩展规模经营的同时,没有忘记想发展养殖而缺少经验或资金的职工。
2011年,张桂凤听说职工小郭交不起果园承包费,去银行取出2万元送到了小郭家里,并真诚地说:“我当初和你一样,有了困难大家帮,你只要好好干,生活会越来越好。”在她的指导和资助下,小郭的家庭如今也过上了好日子。
林下养鸡新模式调动了园艺连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在张桂凤的带动下,连里已有15户职工开始发展林下养鸡,降低了单打独斗闯市场的风险。张桂凤也连续荣获团先进生产者、诚信职工和庭院经济致富能手称号。面对荣誉,张桂凤表示:“只要需要,我会把自己的种植经验和养殖技术以及积蓄全部拿出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作者联系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高泉农垦124团12连 邮编:833011)
1放养林地选择
(1)放养林地应选择远离畜禽交易场所、畜禽屠宰场、加工场、化工厂、垃圾处理场,相对封闭、易于隔离,环保符合无公害要求。(2)放养林地要选择交通便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质以沙土为好。(3)鸡场必须有不含病原体、无污染,安全可靠、充足的水源。(4)放养的林地以中成林为宜,林冠稀疏、冠层较高、树林荫蔽度在60%~70%,阳光充足、通气性较好,且林中昆虫和杂草较为丰富即可。枝叶过于茂密,遮阴度大的林地,其透光性差,不利于鸡的生长。已经挂果的桃、梨等果树会有部分果子落果后腐烂,鸡食腐烂果后易中毒,此类林地不宜养鸡。(5)果林及部分林下遵循“营养优势、产量优势、适口性优势、助消化和排泄优势、生态优势”的原则,应种植优质牧草,可选择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白三叶、菊苣、串叶松香草、鲁梅克斯等。
2鸡舍的修建
(1)鸡舍应建在林地内避风向阳、能通风换气、地势高燥、能保温隔热、遮风挡雨,空气、水源无污染,排水排污条件好、便于清扫、消毒、交通便利的地方。(2)养鸡设备:料桶和饮水器应根据饲养鸡的数量而定,一般按每30只鸡配1只料桶和1个饮水器,放鸡时这些设备应摆在舍外。(3)棚舍的修建:在林地空隙中地势较为平整的地方搭建简易鸡棚,以供鸡只夜间休息和遇恶劣气候时躲避用。鸡舍两边滴水檐高1.8m左右,鸡棚中间高度2.5m左右,宽8m左右,长度可因地形而定,盖顶,搭建鸡棚面积大小依据林地面积和养鸡规模而定,鸡舍建筑面积一般按8~10只/m2计算,以每群放养500~700只鸡为宜。棚舍内必须设有料槽、饮水设备,地面垫上垫料。每栋鸡舍距离30~50m。鸡舍场地使用5~6批后应转换到新场地,有利防疫及减少疫病发生。(4)围栏的修建:是否采用围栏视林地条件决定。林下种草养鸡围栏可选择尼龙网、塑料网、钢网,或竹竿、树干等。围栏栏高2m。
3品种选择
林下养鸡品种选择应根据市场消费热点,符合消费者需求为宜。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觅食能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的地方良种土鸡。选择体形中等,成年体重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一般4~5月龄达到2~2.5kg为宜,成年鸡要求羽毛光亮、鸡冠红大、腿脚不宜过大。
4饲养管理及放养要点
4.1育雏关键期育雏成活率高,体质健壮,弱雏少,对以后放养特别重要,是林下养鸡的关键期。有条件的特别是上规模的林下养鸡场应有自己的育雏场所,育雏期30天左右。育雏温度:0~7日龄30~32℃,根据气温变化和鸡群状况灵活掌握,以后每周降2~3℃至脱温。定时投料,育雏期0~30日龄可饲喂优质的小肉鸡料,每天投4~6次或让其自由采食。
4.2育雏期免疫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必须按防疫免疫规程对重要传染病进行相关预防接种,以防止疫病发生。
4.3转入林地脱温后视天气情况,转入林地放养。一般鸡群在4~6周龄开始放养,放养之前将脱温鸡苗转入放养鸡棚关闭饲养5~7d,再将鸡逐步放出,让其自由进出鸡棚;也可将料槽(桶)和饮水器放到鸡棚外面四周,以诱导鸡群放出。切忌围赶鸡群,以防过大应激造成鸡只拥挤压死。
4.4林地养鸡要注意放养密度、规模、放养时期放养密度应按宜稀不宜密的原则,每亩林地放养150~250只。密度过大会因草虫等饲料不足而增加精料饲喂量,影响鸡肉和蛋的口味;密度过小则浪费资源,生态效益低。放养规模以每群1500~2000只左右为宜,采用全进全出制。放养的最佳时期选择4月初至10月底,这期间林地杂草丛生,虫、蚁等昆虫繁衍旺盛,鸡群可采食到充足的生态饲料。
4.5补饲定时投料,放养开始后可投喂优质的肉鸡大鸡料,2~3次/d为宜,在放鸡后、收鸡前投料。2月龄后要补充其他饲料,首先补充谷实类饲料,在饲料中添喂30%~50%为宜;其次补充青绿饲料,林地杂草较少时,应添加50%以上青绿饲料;最后补充蛋白饲料。补饲精料参考配方:玉米58%、麦麸10%、豆粕20%、骨粉2.5%、鱼粉6.2%、食盐0.3%、预混3%。
4.6轮流放养有条件的林地要根据鸡的不同大小,划定养殖区域,进行分区轮牧放养,既使鸡得到充足的天然食物,又可有效地保护林地内种植资源不受破坏,做到科学适宜地利用林下资源,使林地得到可持续利用。轮牧放养一般30~40d/次。
4.7驱虫鸡群每隔1-1.5个月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驱虫1次。
4.8严格防疫场地、鸡舍、用具的消毒是确保鸡群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严禁非饲养人员进出,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运动场地、鸡舍进行打扫消毒。鸡舍每周清扫1次,每2周带鸡消毒1次。转换轮牧区时,彻底清除上一牧区的鸡粪,并消毒。鸡群出栏后,要对场地、鸡舍、用具进行彻底全面的清理和消毒。
4.9注意观察鸡群饲养员每天注意观察鸡群的状况,详细记录鸡群的采食、饮水、精神、粪便、睡态等状况,发现病鸡等问题应及时处理,及时隔离和治疗,对受威胁的鸡群进行预防性投服药物。定期称重,以掌握鸡群的生长速度。
5适时出栏
关键词 八角林;林下养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广西宁明县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林下经济,即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建起的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及森林旅游等,其中包括林下产业、林中产业及林上产业等多种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在全球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推动下,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尤其对于我国的畜牧业以及林业而言,人们已经逐渐开始进行展开各种生态经济模式,而林下养鸡就是其中的一种[1]。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广西八角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其中这些主要种植地区包括宁明、上思、上林等多地。本文以宁明县的派阳山林场为例,分析八角林下养鸡的生态经济效益。
1 派阳山林场八角林下养鸡模式概述
1.1 派阳山林场八角林场概述
广西宁明县素有“中国八角之乡”之称,然而由于进这些年来,八角价格一直都处于低迷的状态,当地很多职工或八角种植户都纷纷放弃了八角的管理,使当地的八角以及林地资源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为此,当地也一直致力于八角林下产业的发展。其中自派阳山林场开展了八角林下放养“八角香鸡”以来,便更进一步推动了八角林的产业经济的提高。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派阳山林场有八角林0.25万hm2,年产八角75万kg,派阳山林场是广西13个大型国有林场之一。林场的各种配套设施即管理机构健全,具有较高的技术力量,林场内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80人。林场内一共具有3个规模养鸡场,每年上市八角香鸡7万余羽,年产值1 000多万元。
1.2 八角香鸡养殖模式
八角香鸡是派阳山林场依托其保留完整、生态优良、空气清新、林间溪流不断、无污染、无公害的八角林优势环境,实行无围栏全生态放养八角香鸡,让其自由觅食散落林下的八角籽和昆虫野草,饮山泉露水。此外,当地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八角香鸡”“八角鸡”“大料鸡”等多个商标,并于2013年,当地的养殖基地通过了广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其主要的养殖模式包括以下几点。
1.2.1 鸡舍的建设
鸡舍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按照15~20羽/m2的密度来进行建设。八角香鸡放养于八角林下进行养育,同时,为鸡群提供良好的避雨及夜间作息的地方,在养殖基地的八角林下进行相应的鸡舍建设。为了防止雨季的积水,鸡舍应该建在地势相对较高、排水好的地方[2]。此外,为了减少病菌的传播,鸡舍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要与八角林地的主干道保持一定的距离。鸡舍设计为开放式结构,四周不建墙壁,仅靠主柱支撑。同时,在鸡舍地下铺设相应的烟道保温系统,并用水泥硬化处理。
1.2.2 饲养方法
对于育雏期间的八角香鸡,应该对其使用鸡舍保温的方法来进行饲养,当八角香鸡在6周龄以后,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气候情况来进行逐渐转变为开放式散养模式,即将饮水器、喂料盘从鸡舍内由近到远的搬到周边的八角林下。在对八角香鸡进行喂食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按早半饱、晚适量”的原则来进行饲养,即早上不能给鸡喂得过饱,从而使鸡群能够在八角林下进行觅食,而傍晚则适量地补充相应的喂料。同时,在引导鸡群到八角林下进行采食过程中,使得鸡群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晨出暮归的习惯。
2 八角林下养鸡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2.1 对八角林地的影响
派阳山林场八角林下养鸡,鸡群在八角林下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捕食害虫,还能够采食林下的各类野草,从而不仅使鸡群对于八角林地有除虫除草的作用,减少对八角林地的除草、除虫管理;同时,鸡群所排出的粪便还能够增加土壤营养,为八角树的生长提供二氧化碳、肥料及水分等,降低了对八角林的肥料成本,并更进一步促进了八角林木的生长发育。
2.2 对八角林地动物的影响
对于大部分的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食叶性、蛀干性害虫。而在八角林下进行“八角香鸡”的养殖,能够让这些鸡群通过捕食大量的害虫来减少对有机磷农药的使用,从而减低对八角林地管理成本的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对八角进行过多的使用有机磷农药而造成八角的农药残留等诸多问题。此外,由于大部分的害虫在成虫以前都是以蛹的形式在地下越冬,并且很多害虫在刚刚羽化之际其飞行能力还不够强,从而也更充分提供了八角林地下放养的八角香鸡的食物[3]。
2.3 对八角林地土壤的影响
鸡群所排出的粪便还能够增加土壤营养,为八角树的生长提供二氧化碳、肥料及水分等,通过八角林下饲养八角香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种免耕的模式。由于鸡群具有除草的作用,为此与传统的耕种模式相比,在八角林下饲养八角香鸡不仅能够提供影响的肥料的同时,还避免了使用有机磷农药及除草剂的化学制剂的使用。由于除草剂及有机磷农药的使用都会使杂草以及害虫的抗药性增强,使土壤的pH及温度造成严重影响,并直接影响林木的生长。为此,八角林下饲养八角香鸡,还够降低八角林地土壤的pH及温度的影响,起到肥沃土壤的作用。
2.4 对的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鸡群一般都携带各种病菌,为此,与传统的养鸡模式相比,八角林下养鸡能够起到天然的隔离作用,降低疾病的传播率。此外,由于派阳山林场依托其保留完整、生态优良、空气清新、林间溪流不断、无污染、无公害的八角林优势环境。一般来说,林间的温度变化幅度不大,不易出现极端气温,为此,这样的养殖模式更适宜于鸡的生长发育。而鸡在采食的过程中,不仅使鸡的身体机能得到了有效提高,在相对降低疾病传播概率的同时,在无农药的情况下,还进一步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5 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八角林下养鸡,肉鸡可以通过采食各种野草、害虫来补充体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其饲养成本;同时,由于八角林下养鸡属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由于依托了当地的生态优良、空气清新、无污染、无公害的八角林环境优势。为此,肉鸡的病死率也在降低,避免了肉鸡由于各种疾病而造成的养殖成本的增加。
3 结语
通过对派阳山林场的八角林下养鸡模式的分析,并发现,这种复合式养鸡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能够给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收入的同时,还减少了除草剂及有机磷农药的使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甘剑伟,黄炜弘,项栽芳.状元山“金凤凰”——派阳山林场规模发展林下养殖纪实[J].广西林业,2015(10):15-16.
[2]朱鹏颐.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战术探讨[J].中国软科学,2015(1):14-19.
[3]海渤.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0(8):19-20.
1 林下草地建植
1.1 选种
选择对环境适应性强、营养高、产量高, 经过人工培育的优质饲用牧草品种, 如:白三叶、百脉根、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等。在草种的选择上还要考虑草丛的高度与鸡的采食相适应, 并且要青嫩多汁、适口性好, 营养丰富、较耐践踏, 同时考察牧草品种的抗寒性、抗旱性、耐盐碱性、耐涝性、耐荫性及再生性等。只有引进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质牧草品种, 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无论种什么样的草, 购进的草种都要进行发芽试验和质量鉴定。
1.2 播种
1.2.1 播种季节:
秋季较好, 草地能较快地形成群落覆盖优势, 抑制杂草生长, 而且经过越冬降温过程, 可减少牧草病虫害的发生。
1.2.2 播种地的准备
1.2.2. 1 地面清理:
用于建植草地的生荒地、林间、灌木地, 必须清理地面的有害杂物和有毒植物。最好选择30%郁蔽度的疏林或灌丛草地, 以保证鸡在放牧时有阴蔽栖息。若是生荒地, 需种植一些树木或灌木, 搭建简易的遮阴棚。
1.2.2. 2 翻耕:
生荒地、疏林地必须进行全垦, 翻耕时切忌影响树木,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确定翻犁深度, 一般在10 cm以上;灌丛草地应采取补播的方式, 灌丛由于土壤相对疏松, 可进行浅耕但不能低于10 cm。
1.2.2. 3 土壤改良:
播种前土壤施适量生石灰 (50 kg/667 m2) , 以调节土壤的p H值, 使其p H值达到6~7之间才能适合牧草的生长;每667 m2施用1 000~1 500 kg圈肥和用50 kg磷肥拌种为宜, 最后再将土块耙细耙平。
1.2.3 播种方法
1.2.3. 1 播种方式:
牧草种子细小, 可采用撒播, 注意撒播的均匀度要好, 确保草地具有较强的耐践踏性。
1.2.3. 2 播种组合:
选用白三叶、百脉根、鸭茅和多年生黑麦草进行混播, 其比例分别为30%、30%、20%、20%, 播种量分别为4.0、4.0、6.0、6.0 kg/hm2。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 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 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 特别是豆科牧草的根瘤菌可利用空气中的氮通过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 使豆科与禾本科牧草生长相得益彰。此外, 混播牧草各有不同的株高、株型, 形成的草丛稠密、覆盖度大, 可更好地抑制杂草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提高优质牧草的竞争力。
1.2.3. 3 播种深度:
播种后覆土1~2 cm, 既保证种子发芽时所需的充足水分, 又避免晒种或其它鸟类等摄食草种, 确保各种牧草出苗生长。播种过深过浅都不适宜, 过深则影响播后发芽的幼芽顶出表土;过浅因表层土壤水分不足, 种子不易萌发, 即便萌发后幼苗根系扎土不牢固。
1.2.4 播后管理:
出苗后要及时进行除草间苗, 一般要中耕2~3次, 期间结合中耕除草松土和刈割, 注意适当灌溉和追肥, 底肥在播前施足。此外, 还要注意排涝及防治病虫害。
1.3 刈割
牧草自然生长利用过剩时要适当刈割。禾本科牧草适宜的刈割时间为抽穗期到开花期, 豆科牧草为始花期到盛花期。刈割时根据不同品种留茬5~20 cm, 以便萌发新芽。刈割后直接鲜喂, 或将牧草切碎打浆后饲喂, 多余的牧草可进行青贮、晒制青干草和加工草粉, 以调节冬季和早春牧草的供应。
2 鸡的饲养管理
2.1 育雏
2.1.1 进雏时间:
黔南州内一般地域为3—9月份, 其它时间太冷不适宜雏鸡生长。
2.1.2 育雏舍条件
2.1.2. 1 温度:
夏季控制在33~34℃之间, 冬季控制在35~36℃为宜。育雏舍在接鸡前12~24小时提前升温, 升温同时要注意通风。随着鸡日龄增大, 温度缓慢降低。温度在2周龄时降到28℃, 再用1周时间降到恒定温度21℃。降温要尽量平稳, 不使鸡因温度突然变化而引起应激。
2.1.2. 2 湿度:
育雏舍湿度保持在70%左右, 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大逐渐降低。育雏后期为50%~60%。
2.1.2. 3 光照:
前3天采用24小时光照, 然后每天逐量减少, 2周后恒定在12小时/天。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照, 晚上以人工补光为主。光照时间不可忽长忽短、忽照忽停, 光照强度不可忽强忽弱, 尽可能保持舍内照度的均匀。
2.1.2. 4 通风换气:
育雏舍内保持空气清新, 空气质量一般要求在以人进育雏室后不感觉到有刺鼻的臭味即可。冬季外界温度低, 冷空气进入鸡舍后容易引发疾病, 因此要调整入风口的位置, 或是在入风口处放置热源, 对入舍的冷空气进行预热。
2.1.3 饮水:
雏鸡先饮水再喂食, 初次饮水要使用18~20℃的凉开水, 水中可加入8%葡萄糖, 同时添加抗菌药物、多种维生素、电解质等。
2.1.4 开食:
育雏期间饲料喂全价配合小鸡料, 每次添加少量饲料, 使鸡在3~5分钟内吃完, 吃完后休息20~30分钟后再添加。少吃多餐, 料中可添加大蒜素, 既增进食欲, 又能增强抗病能力。此外, 适量添加砂砾, 增强消化能力, 1~2周龄时每只雏鸡每周喂1 g, 粒径1~2 mm;3~7周龄时每只雏鸡每周喂2 g, 粒径2~3 mm。
2.1.5 育雏密度:
育雏适宜密度为25~30只/m2。
2.1.6防疫:
进雏前12~24小时用3%来苏尔溶液消毒育雏舍, 进雏后每隔20天再用0.02%百毒杀消毒1次。根据本地实际, 重点做好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免疫程序见表1。
2.2 放牧饲养
2.2.1 放牧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饮水方便、无污染、无兽害的林下草地作为放养场地。考虑交通、防疫、生产管理方便等因素, 应离交通线不远, 最好在500 m以内。
2.2.2 放养时间:
结合室外气候选择晴天中午将雏鸡赶至室外草地, 让其自由采食植物籽实及昆虫。放养时间应结合室外气候和雏鸡活动情况灵活掌握。适宜放养鸡群一般夏季为25日龄, 冬季50日龄。放养时间一般夏季为7:30~17:30;冬季为10:00~16:00, 如天气不好, 刮风下雨则不宜放养。
2.2.3 放养密度:
放牧规模为每群300~500只, 以利于管理和减少疾病发生。以25~30只/667 m2为宜, 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调整。
2.2.4 草地围网:
放牧草地应根据管理人员的收牧水平决定是否围网, 可采用网目为2 cm×2 cm的鱼网即可, 网高1.5~2 m。在放牧期间应时常巡视, 发现网破损应及时修补, 预防鸡逃逸。
2.2.5 棚舍的修建: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平坦的地方建棚。可就地取材, 只要白天能避雨遮荫, 晚上能适当保温, 并易于拆迁即可。鸡有喜欢在高处栖息的习惯, 可减少兽害和地面潮冷的损害。有条件的可在舍内用木条或竹子做1批距地面30~50 cm的栖架。
2.2.6 放牧补饲:
根据仔鸡具体放牧采食情况适度补饲, 以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均匀度。放养鸡以放牧为主, 但不能完全以草代料, 必须添加一定量的精料。如:添加玉米以补充能量, 添加粗料以补充体积、填充胃肠, 还要适当添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精料补饲按日粮的65%~70%补饲全价饲料和农副产品。放牧的前期和后期用无公害浓缩饲料配制的全价饲料补饲, 中期结合部分农副产品补饲。此外, 牧地应多处放置清洁饮水。补饲时间分别在清晨放牧前及晚上放牧结束后各1次, 清晨少补, 晚上多补。
2.2.7 归牧调教:
放养过程中可在草地或坡地上撒少许中鸡粒料和谷物, 边撒边敲饲料盆或吹哨等使鸡形成条件反射, 便于以后收牧。
2.2.8 收牧管理:
每天傍晚进行收牧, 结合收牧情况可考虑是否补饲, 清点只数, 观察健康状况, 总结每天放牧情况。
2.3 上市
鸡饲养到120日龄左右, 体重达1.6~1.7 kg时要及时上市。上市日龄过小, 鸡品质风味差;上市日龄过大, 影响肉质, 饲料成本较高。
3 效益
3.1 经济效益
(1) 降低饲养成本:鸡以草、昆虫为饲料来源, 补饲少, 精料只需舍饲鸡的60%~70%, 每只鸡成本可降低30%~40%。 (2) 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要求, 市场好, 产品竞争力强, 比舍饲鸡售价高20%~30%。 (3) 无污染, 鸡的肉质好, 风味独特, 符合消费者要求。 (4) 鸡的抗病能力强, 减少生病和生病造成的损失。 (5) 项目投入少, 技术难度小, 投入规模可大可小, 适宜在贫困山区发展。 (6) 项目周期短 (120日出栏) , 见效快, 纯利8~15元/只, 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3.2 生态效益
种草能较快起到固土、防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种植豆科牧草能增加土壤肥力, 同时草地生态养鸡对草地害虫能够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避免草地施放农药造成农药残毒而对环境形成破坏。
3.3 社会效益
随着县域经济和林下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 近几年来, 林下养鸡已成为广西德保县林下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然而,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技术问题, 直接影响着产业经济效益。文章重点阐述林下养鸡技术推广工作常见的技术问题, 并提出改进技术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全县林下养鸡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2 常见技术和管理问题
2.1 场地选择不合理
部分养殖户在鸡选址时没有经专业技术人员到场指导, 只图建设时材料进出方便, 把鸡舍建在低洼地, 排洪排涝不方便。德保县敬德镇多八林下养鸡场就有过惨痛教训, 该场就建在山谷脚下的一片低洼地, 2012年夏天的一个晚上, 就被突然袭来的一场爆雨淹没, 5 000多只准备出栏的肉鸡几乎全部被淹死, 损失惨重。还有的养鸡场就选在公路主干道边上, 选址不科学合理等等。
2.2 鸡场建造不规范
2005~2010年期间, 德保县的林下养鸡产业发展刚刚起步, 由于当时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普遍偏低, 没有标准化的养鸡场可以参照, 加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技术指导不到位等原因, 鸡场建造很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面积太小、通风不良、鸡舍地面不铺水泥地板、运动场地积水、无围栏和消毒池等生物隔离设施。
2.3 育雏技术不过关
肉鸡育雏技术是林下养鸡的关键环节, 不仅影响鸡的成活率, 而且影响其体质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高低。因此, 必须根据雏鸡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1]。德保县在发展林下养鸡产业初期, 许多养殖场 (户) 的育雏技术就不过关, 主要表现在育雏舍内氨气太浓, 育雏温度未达到要求, 育雏密度过大, 料桶、饮水器不足, 饮水不卫生、场地潮湿等问题。
2.4 饲料营养不足或不平衡
多年来, 由于部分养殖场 (户) 缺乏认识和技术, 总认为养鸡可以自己简单地用本地农副产品自配成鸡料就行, 有的用全价饲料但减少饲喂量, 以为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结果造成鸡营养缺乏症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为:生长不良, 啄毛、啄腔等啄癖症, 抗病力低、鸡群发病、死鸡不断。
2.5 疫病防治技术不到位
部分养殖场 (户) 缺乏动物疫病防控专业技术, 造成在发展林下养鸡产业过程中, 疫病防治技术不到位, 总结分析得出, 主要有以下两点。
2.5.1 免疫不当
主要表现在新—支二联苗H120、H52使用不当, 还有把新城疫Ⅰ系苗用作滴鼻、点眼免疫, 把新城疫Ⅰ系苗用作雏鸡基础免疫, 免疫疫苗量过大等问题。
2.5.2 预防与治疗用药不当
主要表现在有病乱投医, 有病乱投药, 用药量过大, 数种药物同时混合使用, 用药时间过长, 投药方式不当, 不重视用具、场地消毒等问题。
2.6 经营管理不当
由于德保县林下养鸡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养殖户大多数是农民组建的, 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经验和意识,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 直接影响着养殖效益, 主要表现在经营盲目性较大, 资金周转计划不周到, 不注意选择适当的鸡品种饲养, 饲养、销售无计划, 饲养员责任心不强。
3 改进技术和管理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应重点从以下七项措施进行改进, 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示范带动、组织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 大力推广科学的林下养鸡实用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措施, 进一步推动全县林下养鸡产业加快发展, 促进农民养殖增收。
3.1 科学选址
鸡场的选址应该考虑地形地势、水源水质、水电路、周边环境等因素。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林地或果园等地方;水源要求充足、清洁, 符合饮用水标准;水、电、路、通讯要求要畅通;远离铁路、公路主干道、工厂、居民区1 000m以上, 远离畜禽产品加工厂、交易市场3 000m以上。
3.2 规范建设鸡舍及其配套设施
建设鸡场时应该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做好场区的科学规划布局, 以方便管理、利于防疫、节能高效为原则, 按技术要求进行鸡场建设。鸡舍可用砖柱石棉瓦或钢架石棉瓦结构, 要求稳固、通风良好, 屋顶最好开排气窗;鸡舍面积不宜太小, 每座400~500m2, 地面应铺上水泥地板, 要求板面水平, 同时建有围栏、1∶1~1∶2的运动场和消毒池等配套设施。
3.3 把好育雏技术关
德保县主要推广地面平养育雏模式, 即在成鸡棚内用塑料薄膜围成简易临时育雏室, 地面垫上木糠等垫料, 室内用特制煤炉散热保温, 但要注意把煤烟排到鸡舍外, 以防煤烟中毒, 有利于保证育雏舍内的温度, 育雏第一周室内温度应控制在33℃左右, 之后每周下降2~3℃;1~10日龄室内湿度应控制在60%~70%, 之后逐步降至50%~55%。同时, 育雏室顶部的薄膜要保持相对打开, 有利于育雏室内氨气排放和通风透气;育雏室应根据养殖量用网状栅栏隔成若干格, 育雏期饲养密度为:1~10日龄70~80只/m2, 11~20日龄50~70只/m2, 21~30日龄30~40只/m2, 适时进行扩栏, 避免密度过大;喂料和饮水就选用小型自动料桶和自动饮水器, 一般每10m2放置自动料桶和饮水器各1个。
3.4 推广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
全县主要推广“公司+农户”模式, 饲料主要使用养殖公司统一提供的全价料, 为了使鸡群长势更好, 更均匀, 重点推广鸡群的综合保健技术, 在按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疫病免疫和消毒的同时, 定期补充多维、红糖、黄芪多糖等, 每周1~2次拌水喂服。另外要在鸡舍内或运动力场放置河砂, 让鸡自己采食, 可以满足平衡鸡生长的营养需要, 增强鸡群体质, 保证鸡群健康成长, 提高养殖效益。
3.5 推广科学的肉鸡免疫程序
1日龄注马立克 (一般从公司进的鸡苗, 公司已免疫) ;7~10日龄, 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 (新城疫Ⅱ系或Ⅳ) 每只1羽份滴鼻或滴眼;12~15日龄, 鸡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每只1羽份滴嘴或每只2羽份饮水;15~20日龄, 禽流感灭活苗每只0.3m L颈部皮下或胸肌注射;25~28日龄, 鸡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每只2羽份饮水二免;30~35日龄, 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每只2羽份饮水二免;40~35日龄, 禽流感灭活苗 (H5N1或H5H9双价) 每只0.5m L颈部皮下或胸肌注射二免;60日龄, 每只鸡2羽份新城疫Ⅰ、1羽份禽霍乱弱毒苗分两侧胸肌注射[2]。
3.6 严格按照鸡场卫生防疫技术, 规范要求做好卫生防疫
鸡发病时, 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诊断, 必要时要求采样送检确诊, 对症下药, 按量用药, 避免乱投药、用错药, 而且对预防性用药的鸡场, 要严格执行停药期, 不能长期用抗生素类药物, 确保鸡肉上市卫生安全。
3.7 建立好养殖档案和统筹经营管理
指导鸡场应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 做好年度生产计划, 包括养殖品种、生产规模、资金筹措、鸡场管理等方面进行周密计划安排, 选择配备责任心强的饲养员负责进行饲养管理, 做好生产和销售记录, 及时进行生产分析评估, 适当调整年度生产计划, 确保鸡场正常运转, 提高经营效益。
4 效果分析
4.1 林下规模养鸡场选址和建设布局进一步规范
截止到2014年底, 全县已累计淘汰2010年以前那些选址不合理、布局不科学、结构不稳固、配套设施不健全鸡场 (舍) 21个。重点推广养殖小区形式, 鸡舍为新式的钢架石棉瓦结构, 稳固、通风良好, 屋顶开排气窗, 每座面积在400~500m2之间, 地面水泥硬化, 同时建有围栏、运动场和消毒池等配套设施的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模式。全县已建成标准化示范小区6个, 累计建成新式标准鸡舍52个共26 600m2, 占全县现有鸡舍总数的56%, 年饲养量可达100万羽, 极大地促进了德保县林下养鸡产业健康发展。
4.2 林下养鸡从业人员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技术得到很大提升
近几年来, 德保县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下大力度抓好林下养鸡技术培训和推广, 采取组织专家集中授课、现场指导、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林下养鸡技术培训。近三年来, 累计开展林下养鸡专题培训27期 (次) , 培训人数达2 560人 (次) , 发放技术资料10 000多份, 全县林下养鸡从业人员的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据调查统计, 2014年, 全县林下养鸡累计出栏402万羽, 出栏率为96.8%, 比2010年增加4.1%。
4.3 养殖龙头企业和养殖场经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林下养鸡产业步入良性发展
近几年来, 全县注重培植林下养殖龙头企业和农民养鸡专业合作社, 引导他们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目前, 全县有林下养鸡龙头企业2家, 登记注册林下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 发展年出栏1万羽以上规模养殖户182户, 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 进一步带动全县林下养鸡产业加快发展。
5 讨论
近几年来, 德保县以大会战形式推动林下养鸡产业发展, 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市、县技术推广部门和工作人员不断总结分析全县林下养鸡产业发展过程存在的技术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广标准化林下养鸡场建设、饲养管理和疫病防疫等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得到了广大养殖场 (户) 的普遍认同, 为全县林下养鸡产业稳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由于养殖户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专业技术水平偏低、资金及自然条件制约等因素, 林下养鸡产业发展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不同养殖场 (户) 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技术问题, 因此, 养鸡产业需要从事基层技术推广工作的同仁们不断努力加以探讨和解决。
摘要:近几年来,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积极响应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的号召, 以大会战形式推动林下养鸡产业发展, 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然而, 由于养殖户的专业技术水平偏低, 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 在林下养鸡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技术问题, 直接影响着林下养鸡产业发展和养殖户经济效益。多年来, 笔者在林下养鸡技术推广工作中注重查找、总结和分析常见的技术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技术措施, 收到良好效果, 更好地促进林下养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提速。2014年, 德保县林下养鸡出栏400万羽, 产值1.2亿元, 养殖农民增收1 500万元。
关键词:林下养鸡,技术问题,改进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进友.肉鸡饲养技术要点[J].辽宁畜牧兽医, 1994, 01.
关键词:林下养鸡,球虫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措施
球虫病属于家禽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流行病,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预防, 通常在鸡群中死亡率可达到20%~50%。球虫病也是林下养鸡过程中相对常见的流行病, 它对养鸡的危害很大, 尤其是在潮湿多雨、气温居高不下的时节发病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因此, 球虫病如果不能得到良好防治, 必然会给养鸡者带来经济损失, 同时也影响家禽正常销售的进出口流通。基于此, 笔者根据球虫病特性、症状等进行简要探讨, 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以供参考。
1 病因与流行特点
球虫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艾美尔属的球虫有直接关系[1], 它一般寄生在肠管上。因此, 对于日龄较短与多数品种鸡来说, 很可能会感染这种流行病。一般球虫病传播最多的是幼龄小鸡, 但是即使未与球虫接触过的其他品种鸡, 也对此流行病较为敏感。另外, 自然气候因素与饲养因素也有可能导致此病迅速传播。如阴雨气候常见、鸡群过分拥簇、鸡食饲料中缺少必要的维生素A、维生素D, 导致缺钙, 也可能诱发此类病形成并传播[2];同时, 由于林下养鸡光照、通风性较差, 并以放牧为主, 如果鸡场条件差, 也会导致该病在鸡群中感染及传播。
2 临床症状
患有球虫病的病鸡一般会出现一系列慢性病态症状。如开始病鸡会出现精神不振、毛色乌暗、长久闭目缩脖、吊翅搭膀以及喜欢簇拥在一起等病态症状[3]。后期会出现食欲不振、排便有血 (小肠球虫不排除、肠管所致排血) 等现象, 更为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昏迷、直接排出血液、抽搐直至死亡的现象。而日龄较大的鸡如果经历过球虫病, 其自身抵抗力也较强, 感病症状较轻, 但是病鸡常常呈现反复间歇性下痢的临床症状, 死亡率一般不高[4]。
3 病理变化
球虫病病死鸡盲肠肿大现象显著, 且看起来血色灰暗、暗红, 浆膜内会有不少白色斑点, 一般都是小米大小, 而肠道的内容物一般都是血液或凝块, 还有部分病例出现干酪式的其他样物。总体来说, 这类病态鸡中的肠管膨胀现象也非常明显, 浆膜内有血斑、白色斑点、絮状干酪式样物等[5]。
4 诊断过程
结合病态鸡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病理的一系列变化可对病鸡进行初步诊治。一般而言, 会在实验场所中把取出的肠内容物放入实验所需的烧饼或其他器皿中, 并加入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盐水进行搅拌 (饱和氯化钠一般为40~50 m L) , 之后再装入另一烧杯中并加入饱和氯化钠直至满为止, 这时闲置烧杯大概30 min, 取出表层液体溶物, 放在盖玻片下进行显微观察。这时, 如果一旦发现有椭圆形态的虫卵就可以确诊[6]。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措施
林下养鸡出现球虫病与自然外界因素和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 气候潮湿, 雏鸡密度集中, 林下鸡场太荫蔽, 鸡群地面平养,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缺乏, 必要营养跟不上等, 都会诱发此病的流行[7]。因此, 林下养鸡要科学选择林地, 开展科学放牧饲养管理, 保持干燥、适宜、通风、饲养密度合理, 同时保持好鸡舍卫生和场内的环境清洁, 将鸡粪安置在固定地点并实行生物热处理;在预防上, 推广网上平养育雏, 推行全进全出制度, 当鸡群出栏后必须进行打扫, 可以用20%~25%的石灰水或其他比例配制的杀毒液对场地、鸡舍及用具进行消毒;家禽放牧阶段采取轮区方式进行;不管春、夏、秋、冬, 实行幼鸡和成年鸡分开饲养, 以减少感染几率;当雏鸡有2周龄时, 可用药预防, 选择一些抗球虫病感染的药物加入饲料内, 坚持用药周期内服药, 并在球虫病的高发性春秋时节内配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增强抵抗力。育成放牧阶段, 必要时要在林下觅食的基础上再饲喂优质饲料、添加必要矿物质与维生素等, 以此保证育成鸡营养均衡和全面, 提高其抗病能力。
5.2 治疗措施
当鸡群已经暴发球虫病时可用以下常规配药方法展开治疗:第1种, 在饲料中对取氯苯胍, 一般每100 kg对取3~5 g, 1周为1个用药疗程, 间隔3~4 d进入下一个疗程, 2~3个疗程即可;第2种, 将球克、球痢灵等药物按照说明配入鸡饲料中喂食3~5 d;第3种, 将磺胺二甲嘧啶配对在饲料中进行喂养, 一般100 kg可配对50 g, 用药周期为3 d, 间隔3 d继续用药1次;在后期时, 可按每只服用0.5 g硫酸钠治疗, 速效性好, 能够排血化瘀;最后, 可适当添置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 提高鸡群免疫力[8]。在发生球虫病时, 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要注意轮换用药, 并将抗球虫药物与维生素K和一些能控制细菌继发感染的抗生素类药配合使用, 效果良好。
6 体会
总之, 林下养鸡球虫病预防应当结合具体养鸡规模、条件、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病情的扩散传播规模, 采取因地制宜与合理的用药方案, 以此才能使球虫病的发展态势得以抑制。另外, 虽然林下养鸡讲究的是林下食物进补, 野外放牧觅食。但值得说明的是, 林下养鸡也应当重视球虫病高发期的预防, 做好该阶段人工喂养饲料的药物预防治疗等, 以此才能达到控制预防球虫病的目的。同时, 还要格外注意饲养环境的干燥、整洁, 保证林下养鸡饲养环境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薛清清, 吴方达, 叶裕香.鸡球虫病的诊治与体会[J].中国禽业导刊, 2010 (23) :50.
[2]孙祥苍.林下养鸡球虫病的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 (4) :112-113.
[3]冷常礼.鸡球虫病防治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家禽, 2005, 27 (8) :30-31
[4]陈进, 周魏明, 蔡小丽, 等.一例鸡球虫病的诊断[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6) :86, 88.
[5]杨晓伟, 蒙晓雷, 何志霞.鸡球虫病与综合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10) :80-82.
[6]张萍, 季辉, 江善祥.鸡球虫病防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9) :150-151.
[7]陈存华, 陈翔翔.鸡球虫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1)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