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通用12篇)

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篇1

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使一个企业杰出经营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引起国内外企业界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内有几家电冰箱厂同国外某企业合资生产,国内消费者对电冰箱的爱好、生产冰箱所耗费的原材料成本以及销售价格差距不大,但个别电冰箱厂销售量下降,经济效益差,另外一些电冰箱厂则销售量日益上升,经济效益好。原因何在?经调研发现,根本差异在于市场营销观念及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成功的企业有一套明智的经营原则,即有强烈的顾客意识(持久不懈地接近顾客),强烈的市场意识及推动广大职工为顾客生产优质产品的本领。美国著名的IBM公司是巧妙应用市场营销观念及营销策略的成功典范。IBM总经理罗杰斯说过:“在IBM公司,每个员工都在推销……当你走进纽约IBM大厦或世界各地办事处时,你都会产生这种印象。”有人问,IBM销售什么产品?他回答:“IBM公司不出售产品,而是出售解决方法。”市场营销虽然不是企业成功的唯一因素,但是关键因素。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eter Drucker 曾指出:市场营销是企业的基础,不能把它看作是单独的职能。从营销的最终成果,亦即从顾客的观点看,市场营销就是整个企业。……企业经营的成功不是取决于生产者,而是取决 于顾客。当今,市场营销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首先考虑的第一任务,这一点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显得尤为突出。对美国250家主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后发现,公司的第一任务是发展、改进及执行竞争性的市场营销策略;第二任务是“控制成本”;第三任务是“改善人力资源”。大部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自市场营销部门,比如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艾可卡便是来自营销部门。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均卷入国际市场竞争的洪流。哪家公司能最好地选择目标市场,并为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哪家公司就成为竞争中的赢家。 总之,从微观角度看,市场营销是联结社会需求与企业反应的中间环节,是企业用来把消费者需求和市场机会变成有利可图的公司机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亦是企业战胜竞争者、谋求发展的重要方法。

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篇2

营销文化是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而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营销体系或系统。它综合了企业可以把握或掌控的资源, 利用适合企业营销实践的理论基础, 经过充分论证和大量实践, 创建的一整套营销文化艺术架构, 是社会利益、企业利益、顾客利益进行科学构思与整合, 创造核心价值链的空间模板。

文化是社会历史范畴的内容, 内涵广博, 在营销活动中, 企业面临的文化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民风习俗、审美观与文化教育水平等。如果这些文化因素处理不当, 就可能导致企业营销人员与顾客之间的沟通纽带彻底断裂, 对企业发展构成威胁, 甚至给地区或国家政治经济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相反, 如应用得当, 则转化为商机, 可为企业获取巨大利益。因此, 企业营销部门及营销人员应全面认真分析目标市场特有的文化特征及文化背景, 避免与当地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宗教禁忌等发生抵触或冲突, 且因势利导, 将本国文化本土化以适应当地文化, 或将本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巧妙融合, 利用本国文化魅力创造消费需求, 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2 营销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营销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艺术。经济成熟和市场成熟促进了营销文化的成熟。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一个企业的营销文化的成熟标志着企业可以有效地选择和利用现有的营销理论, 并利用这些理论驾驭市场, 以正确恰当的方式引导顾客带动消费, 使企业能够极大地创造需求。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 要经历诸多的市场考验与磨合, 结合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营销文化, 应用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指导营销活动, 制订出综合性很强的营销战略计划。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 营销文化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营销本质和特性的争论也在继续, 但随着企业文化和营销理念已渐成为现代企业必须具有的经营思想, 有关营销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成果也不断涌现。在此大背景下, 创造一种优秀的更加重视提供良好服务和顾客导向观念的营销文化显得十分重要。由于营销质量是各种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而要成功地提升营销服务, 必须创造一种能够提高营销质量的优质文化。在企业营销服务中, 服务品质提升远比制造生产操作要困难得多, 为此必须在企业员工中大力宣扬顾客导向和质量意识、价值观念。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服务战略时需要组织所有员工积极参与和支持,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人员、一线服务人员、支持人员都要参与其中。保证所有人员的参与及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认同十分重要, 这时就需要被称为营销文化的企业文化, 为这种认同提供内在的基础。追求优质品质和服务是营销文化的重要含义, 企业员工都把向内部顾客和最终的外部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视为工作的自然方式和重要的规范之一。同时, 营销文化随着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而变, 市场中的个体所具备的经营思想, 其核心理念是顾客的满意和忠诚, 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互利互惠的交换, 最终获取适当的利润和企业长远的发展。

3 营销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1 树立营销文化的价值观

营销活动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前提, 需要把它上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以形成顾客为导向的企业战略, 但这并不排斥其他价值观的存在, 如内部效率、成本控制等。在营销活动中, 营销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企业价值观、经营思想、服务理念、精神风貌、服务形象和素质等方面的全局性和系统性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应站在全局和战略的角度来考虑, 以使营销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企业发展战略多是关于企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谋略。对此, 营销文化建设应尽早谋划, 适时介入, 为企业发展营造有利的内外部环境。随着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商务交往的日渐频繁, 这就要求营销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 这是企业走向世界的文化战略。管理者要在营销文化建设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 使企业发展战略与营销文化互相匹配,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要素, 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企业内部, 服务导向可以增强内部的氛围, 改善内部服务的质量。从外部看, 服务导向可以为顾客和相关群体创造优质的感知质量, 并强化企业与他们的关系。当员工以顾客为导向为其提供营销业务时, 营销业务导向就形成了影响组织成员的共享价值观, 在此条件下, 员工之间、员工与顾客、员工与其他相关群体的接触就会以营销文化为指导, 向对方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

营销文化的价值观应该在组织中占主导地位, 不能只将它视为次要的、边缘的东西, 而是要将它看做战略层面上的东西, 它必须用于对企业日常营销活动的指导和对员工业绩的衡量。很明显, 营销文化通过优质服务的价值观促进了服务战略的实施, 这对企业赢利能力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2 适应营销文化发展潮流, 倡导创新精神

随着营销制度创新速度日益加快, 新型营销技术与策略日新月异, 其中营销文化脱颖而出, 成为企业开创众多商机的重要内因。究其原因, 恰在于这种营销文化契合于时代背景, 把握了市场脉搏。21世纪初始, 知识经济浪潮汹涌澎湃, 全球经济科技文化一体化时代已经来临, 蕴涵着深厚知识文化与哲学的营销方式得到广泛而迅速地传播与应用。面对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企业面临的是瞬息万变的市场, 面对的是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必须辨识变化中的顾客需求和新的商业挑战, 关注这些需求和挑战的出现, 在这些新机会变化或消失之前, 迅速地、恰当地做出反应。

企业能否快速应变市场环境变化, 事关企业生存大计。顾客导向的营销理念是文化创新的方向和指导思想, 营销文化创新的每一步都应当符合具有实际情况的营销理念, 积极鼓励员工参与新服务的构想和设计, 加强营销员工对服务和产品的创新能力。可以说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内核, 创新是营销文化同样也是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核。因此, 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 全方位融入营销文化诸要素和建设营销文化的全过程, 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 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 是营销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 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

3.3 塑建现代企业营销文化, 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 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围绕着企业的核心能力而进行的, 核心能力显示了企业鲜明的创新个性和不可复制性, 为企业创造财富提供持久支持。核心能力理论认为, 核心能力是企业的特殊能力, 具有价值优越性、异质性、难模仿性、不可交易性、难替代性等特征。具有活的动态性质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追求的长期战略目标, 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 依据核心能力, 确立企业的使命和目标, 是营销文化建设应明确的方向。

准确的定位好市场, 建立一个共同的愿景, 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每个企业都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营销文化要显示企业的独特个性;营销文化只有保持适应性, 才能真正地形成核心能力。企业要能够不断地根据市场和技术的变化而对自身做出适应性调整。如果这种营销文化不能提高应变能力, 不能同变化的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企业也就无法稳定持久地生存和发展。有特色的营销文化会激发企业产生异质性的产品和服务, 使企业各种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机整合, 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 并把这种竞争优势体现在企业一系列的产品和业务之中, 最终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

现代企业营销活动的有效开展, 需要创造一种优秀的更加重视提供良好服务和顾客导向观念的文化, 即营销文化。营销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 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财富。营销文化建设是站在企业发展战略角度, 以价值观为导向, 以创新精神为内核, 以全体员工为主体的一项系统工程, 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需要有严密、科学的基本思路。优质营销文化的形成和建立, 将有助于发展营销实践, 丰富营销理论, 它将大大的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与进步, 对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安民.营销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7.

[2]陈春花, 越曙明, 等.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4.

[3][英]罗伯.高菲.公司精神——决定成败的四种企业文化[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11.

[4]万后芬, 汤定娜, 杨智, 等.市场营销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祝慧烨.企业文化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营销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 篇3

【关键词】企业经营;营销;作用

一、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越来越重视营销活动。所谓营销活动,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以经济学为基础,并结合现代管理的理论而建立的。其主要是以客户为中心,对经济市场发展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销售策略的一项活动。企业做实这一项活动,可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因此,我们高中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加强对企业营销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经济持续长久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营销有利于企业市场定位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精准的企业发展战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加以规划,引领企业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营销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前期对市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外部经济市场环境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出合理的企业发展和营销战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在已经建立的有关战略基础上,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就自身的产品建立起正确的价值与性能体系,使其与同类产品相比,性价比更高,从而一直处于市场竞争的顶端,这将极大地提高本企业产品在整个市场中的份额,不仅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促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同时,借助于营销活动,还可以对产品市场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企业可根据分析的结果,可更好地进行定位,从而可根据发展需要,选择出与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也可更加了解竞争对手,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经济市场的发展中。

三、营销有利于企业品牌提升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不同的企业会创建出不同的品牌价值,而品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企业拥有良好的品牌价值时,就会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企业运行中,良好的营销活动不仅会增加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了解,有效地吸引人们的目光,而且在营销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不同的企业还会将各自的品牌价值融入到其中,打造与自身产品价值相符的营销主题。在消费者接触营销活动时,营销活动中的核心价值就会传递到消费者群体中,从而感染消费者,使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产生共鸣,加深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营销活动长时间持续,会极大地提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从而产生更好的品牌效应。

四、营销有利于企业创新

企业的发展,往往是通过生产经营的不断创新来推动的,这种经营方式是以企业自身的产品为基础,保证产品的质量与数量达到相应的要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经营方式逐渐呈现出其滞后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经营方式逐渐地转变成为了资本经营的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在传统经营方式的基础上,融入资金纽带,使企业的运行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营销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营销活动中的调查,为企业合理的资金安排提供了可靠依据。并且,通过对产品价值的推广,拓宽了融资的渠道,增强了企业的资金流动,逐步推动企业向着资本经营的方向发展。

五、营销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营销活动可以有效地推广企业产品,从而使消费者更了解其产品。在对产品进行推广时,不仅体现出一定的广告效应与新闻效应,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形象还会得以有效宣传,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对品牌进行定位,使产品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在当前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买全球卖全球已成为新常态,为营销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使营销活动传播得更加迅速。同时,通过营销活动的开展,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消费群体的数量、性别、年龄、产品偏好等内容,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能够使产品的外观与性能等更符合大众的口味,满足消费者需求;可进一步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度和产品粘性,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的忠诚度。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营销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营销工作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快速、稳定发展打开推力。我们高中生在之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有必要正确认识营销活动,多关注、多学习,提前为今后参与营销活动做准备,这对我们将来的发展势必是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黄楚新.论品牌活动在报纸营销中的作用[J].中国报业,2011,12(01):47-50.

[2]赵子卿.论网络品牌营销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江南论坛,2011,08(04):31-32.

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篇4

序 言

入世后,我国企业经济环境产生巨变,面临着巨大的战。怎样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这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一道重要课题。在我国,新兴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人性化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了当前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形势。对于企业来说,其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增强竞争力,追求企业效率,提升经营绩效,企业的种种行为的有效性也大都以此为衡量标准。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

不少企业家和企业的研究者针对企业文化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是决定着一个企业兴衰的关键性因素”;“一个企业只有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才可能成为市场的竞胜者”等等。可以说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都在说明着同样一个道理,也就是只要从事企业的经济活动,只要想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健康地发展,就必须有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所有的员工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是企业的灵魂,体现着企业自身所独有的特色和魅力;是支持企业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财富和核心竞争力。只有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强者和最终的竞胜者。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通过企业的行为机制,最终衍生、外化为企业形象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多载体、多层次结构的复合型文化。企业文化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观念形态文化,即以人的观念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它处于企业文化的深层,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指导思想。二是行为形态文化,指企业在内部和外部发生的多种活动、行为中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它以企业行为(活动)为载体,处于企业文化的中层,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衔接和传递的作用。三是现象形态文化,指以企业外观形象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它通常以企业生产资料、产品、英雄模范人物等为载体,是企业观念形态文化和行为形态文化的集中外化和凝结,处于企业文化的表层,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和面貌直接展示在公众面前。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维持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财富。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企业。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念和目标宗旨,对企业员工具有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于员工有一种规范和约束作用,使员工自觉认识到该做什么而不该做什么。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员工有激励作用。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1、切实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搞好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

突出精神文化建设,以精神文化凝聚人。企业精神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成分。企业精神作为一种团队精神,只有被员工所认同,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把握好制度文化建设,以制度文化约束人、激励人。根据企业实际,健全各种便于操作,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在充分考虑规范性、严肃性、强制性、约束力的基础上,把员工民主管理贯穿于制度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作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点和落脚点,使广大员工最终都能自觉地执行这些制度规定。

抓好知识文化建设,以知识文化提高人,提高企业综合素质。要大力倡导学习型企业的文化氛围。要以员工岗位学习活动为载体,搞好员工在职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职工技术业务水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去,公平、公开、公正地开展岗位竞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进全员素质的提高。

搞好活动文化建设,以活动文化陶冶人,营造生动活泼的企业氛围,满足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凝聚员工,融洽企业内部各种关系。通过开展群众性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企业氛围,使企业员工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中增进沟通和了解,融洽感情。

2、企业文化是一种团体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各级领导带头示范,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各尽其责,共同培育企业文化精神。

3、加强宣传灌输,增强全员认同感是行动的先导。一流的企业文化必须建立在一流的思想观念之上。在解决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时,首先要从解决广大员工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问题入手,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企业文化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以员工思想教育活动为载体,强化目标利益共同体的宣传教育,深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引导员工自觉把个人理想与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激发职工强烈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4、加强学习和交流,凝聚企业文化。企业内部要形成一种“流动”的企业文化,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同时,也要向其他好的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企业文化,形成一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企业凝聚力。

三、如何科学发展企业文化

(一)发展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无形规则”存在于员工的意识中,企业文化离开员工根本无法独立存在,“以人为本”是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基础。卓越的企业总是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企业应当尊重人的价值,要能听到企业里不同的声音,企业的领导者要能够接受新思想所带来的冲击,这样才能够让企业保持 活力,也才能够不断的激发人的创造性。

(二)发展企业文化的基础是经营管理理念

企业经营理念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服务社会。“以消费者为中心”,这句话大多数企业都能够感受到它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失去消费者,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是对企业生存的最根本的要求,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大家都想让消费者满意,只有采取尽量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原则,才能有机会把自己的特色展现出来,形成以服务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形成没有捷径,只有通过完善管理,一点一滴的凝聚、升华企业精神,才能为企业文化打好坚实的基础。如海尔就是通过这样的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海尔认为(斜坡球体论):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一个止动力,他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基础管理。以这一理论为依据,海尔集团创造了“OEC”管理,即“海尔模式”。

(三)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所拥有的员工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事业目标既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本企业发展战略思考的基础上,既具有特色,又比较实在。围绕这一目标,培养企业全体人员所共有的价值观体系。企业共有价值观的形成,是全体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过程。

(四)企业文化在建设发展中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特色”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假如把企业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企业文化就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现实生活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同样,完全相同的两个企业也难以寻觅。建设企业文化不要加以模仿,否则就像影子一样显现不出来,企业文化必须突出重点,对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分析整合,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精神,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别人。

(五)企业文化的力量源泉来自创新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一成不变的结果只能是被市场所淘汰。21世纪竞争胜利的企业只能是那些学习型的组织,最终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展望未来,提升原有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坚持创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才是先进企业文化的内涵。通过不断创新,激活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不断进步的推动力。一个企业创新的实质,首先是“思想创新”,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引申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企业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带动其它各方面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以创新的思想、崭新的面貌,屹立于强者之林。

四、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效率。企业管理追求的是效率,企业的效率是其生命所在,企业文化就是员工心中的激情,它提供 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告诉员工在企业里什么目标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企业所提倡的和不提倡的,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朝同一个方向努力。

企业文化改变了员工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是可以感受出来的,进入一个单位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情景,员工朝气蓬勃、干劲十足,但是另一个单位却是懒懒散散,只有领导来了动作幅度才加快几分,难道其中的员工都是天生就是如此?即使是完全相似的两个人各自去了以后,一年后他们的工作态度也会截然相反,完成改造他们无形的手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它是培养员工积极性的动力,它是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源,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一方面把广大员工的潜力挖掘出来,使之服务于该企业共同的事业;另一方面使个人目标和企业文化得到统一。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的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创新。

企业文化培养了消费者的忠诚度。目前,社会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社会文化正渗透生活的各个领域,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同样,消费者也是在企业建立的文化中消费,现在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更强调一种文化,产品已由过去那种没思想、没有感情的物体上升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载体。只有消费者消费产品时感受到文化所产生的激动、乐趣、魅力,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消费者的忠诚度。

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篇5

在如今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社会里,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没有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就不能持久。那么,如何才能系统地认清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更好地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带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查看动企业整体发展呢?成功的关键就在“文化力量”逐一转变为“生产力量”的这个转变过程。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结合好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实践那些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辨证地继承成熟的经验,但又要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发掘适合自己特点的方式方法。那么,又如何把握现有的和谐的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协调发展呢?有专家也这样的总结了几条经验,我很赞同,并且我们的领导也这样做的很好:

一、实施“情感化”管理,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来讲,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情感管理最能体现文化管理的亲和力,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绪,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情感化”管理应该细化到“走动管理”和“倾听管理”及“沟通管理”。

“走动管理”:意为让管理人员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与员工的更多接触中,言行一定要发端于心,加强感情沟通,培养一种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建立一种敬业和谐的合作氛围。企业管理人员善于进行充满人情味的情感管理,就是为企业注入减少内耗、理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倾听管理”:管理者要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创造机会让员工们充分发表意见。企业生产经营的形势是与每个职工休戚相关的,公司的每一步发展都要让每个职工理解,员工只有知情明理,才能立足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沟通管理”: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亲密感只能建立在相互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有设身处地接纳对方的思维,才能理解对方的行为,沟通才可以有效,“管理透明化”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二、培养团队精神,实现个人才智与集体合作和谐统一。

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必须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而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只能通过相应文化氛围的培养和相应价值观念的陶冶才能形成,团队精神的形成则是培养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的基础。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配合各类资源形成合力。缺乏团队精神的支持,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成功,个人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没有个人的首创精神,团队精神也会失去其发展动力。

三、是要重视企业文化载体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载体在生产经营中表现出来。雄厚的物质基础是企业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塑造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企业物质文化,搞好生产经营活动,以优质的产品、优良的服务、新颖精美的包装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出能够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良好生产环境,使广大员工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查看真正感受到工作的愉快,并以员工形象为载体,展示企业特有的优秀文化氛围,加大企业文化设施的物质投入,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塑造出鲜明的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荣誉感和认同感,从而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是倡导“学中干、干中学”,促进“会干事、干成事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理念。企业理念由几条简练的语句变为员工的内心共鸣和自觉行为,需要经过较长的消化过程:第一,感性认识。通过召集员工大会,宣讲企业文化,传播企业文化,让员工有感性认识。第二,理解领悟。各单位、部门的领导、先进模范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企业理念,引导员工领悟企业文化。第三,员工实践。员工自觉地将企业文化融入到自己的大脑思维中,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对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乐于为企业做奉献。第四,开展规范企业岗位工作活动。明确岗位应知应会、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目标责任,制定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岗位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评选岗位技术标兵,树立比学赶超的标杆,掀起岗位学习、岗位练兵、岗位成才高潮使员工树立爱岗敬业精神,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

质量管理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 篇6

质量管理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

在知识和创新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求生存求与发展,就必须创造自己独特的“世界级质量”,创新全球化市场,不断提升自身企业的科技与质量水平。

创造“世界级质量”,就是要把质量生产、形成到实现的整个过程,真正地融入到国际化经营战略之中,在全球化竞争与市场创新中,确立并不断地实现质量领先的战略目标。实践证明,企业靠市场,市场靠产品,产品靠质量,全面涵意上的质量竞争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研究中外顶尖企业,强企制胜的法宝,发现具有六个方面的质量管理理念及实践创新。透视其成功做法,有助于我们的企业及早进行质量创新发展的战略诀择,不断推进质量管理与效益增长。

对于跨世纪经济竞争与发展:质量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界关注的焦点。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在大会上提出,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21世纪则是知识与质量的世纪,质量优劣将成为一个国家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企业家们认为,企业发展由诸多战略组合构成,而质量经营已上升为这些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因此,质量管理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现在,各个国家都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方针。显然,各企业必须以质量求生存,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质量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规定:“质量管理是指全部管理职能的一个方面。该管理职能负责质量方针的制订与实施。” 在ISO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标准中,将质量管理的含义进行了扩展,规定:“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并说明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领导者来推动,实施中涉及到单位的全体成员。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经济因素。由此,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质量管理的发展史也是作为企业领导者所必须了解的,它分为: 1.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

2.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这个时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3.质量管理的国际化 在此我不作详细的叙述。

现如今流行的质量管理方法有:全面质量管理(TQM),六西格玛(6σ),QC七大手法,检查表,排列图,散布图,数据分层法,休哈特控制图,鱼骨图,直方图

作为企业质量把关者,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也是必须熟记于心。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产生的背景:随着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质量管理越来越成为所有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一个组织应具有怎样的组织文化,以保证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呢?ISO/TC176/SC2/WG15结合ISO9000标准2000年版制订工作的需要,通过广泛的顾客调查制订成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最初以ISO/TC176/SC2/WG/N125号文件《质量管理原则及其应用指南》发布,在ISO/TC176召开的特拉维夫会议前以绝对多数的赞同票得到通过。为了能对质量管理原则的定义取得高度的一致,又编制了仅包含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新文件ISO/TC176/SC2/WG15/N130《质量管理原则》。在1997年9月27日至29日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上,36个投票国以32票赞同4票反对通过了该文件,并由ISO/TC176/SC2/N376号文件予以发布。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原则内容 :

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与所确定的顾客要求保持一致。了解顾客现有的和潜在的需求和期望。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并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

原则2-领导作用,设立方针和可证实的目标,方针的展开,提供资源,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环境。明确组织的前景,指明方向,价值共享。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加以实现。对员工进行训练、提供帮助并给予授权。

原则3-全员参与,划分技能等级,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资格评定。明确权限和职责。利用员工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参与决策和对过程的改进,让员工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为己任。

原则4-过程方法,建立、控制和保持文件化的过程。清楚地识别过程外部/内部的顾客和供方。着眼于过程中资源的使用,追求人员、设备、方法和材料的有效使用。

原则5-系统管理,建立并保持实用有效的文件化的质量体系。识别体系中的过程,理解各过程间的相互关系。将过程与组织的目标相联系。针对关键的目标测量其结果。

原则6-持续改进,通过管理评审、内/外部审核以及纠正/预防措施,持续地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设定现实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改进目标,配备资源,向员工提供工具、机会并激励他们为持续地为改进过程做出贡献。

原则7-以事实为决策依据,以审核报告、纠正措施、不合格品、顾客投诉以及其他来源的实际数据和信息作为质量管理决策和行动的依据。把决策和行动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降低消耗。通过采用适当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努力降低成本,改善业绩和市场份额。

原则8-互利的供方关系,适当地确定供方应满足的要求并将其文件化。对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情况进行评审和评价。与供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确保其在早期参与确立合作开发以及改进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承诺让顾客满意并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一个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总体原则,这些原则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得到体现。其应用可分为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两个层面。

就质量保证来说,主要目的是取得足够的信任以表明组织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因而所开展的活动主要涉及:测定顾客的质量要求、设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并实施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最终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质量管理则要考虑,作为一个组织经营管理(这里说的不是营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组织要生存、要发展、要提高效率和效益,当然离不开顾客,离不开质量。因而,从质量管理的角度,要开展的活动就其深度和广度来说,要远胜于质量保证所需开展的活动。

以上这些都是作为企业管理者所必须了解,掌握的。作为企业管理者需要将这些运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如今实施质量经营战略,是当今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世界顶尖企业的实践说明:企业必须树立全新的质量理念,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用户至上、市场导向、质量效益与以质量求生存等广义的质量观念;将质量与科技紧密结合,双轮驱动,深入开展质量经营。

当今质量管理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市场已成为企业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的起点和归宿。企业步入全球化市场竞争,需要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并重,以市场为导向,创新质量管理。在这之中,人的素质发挥着决定作用。因此,均高度重视开发人才与知识资源,推动质量管理不断升级。

从整体质量及效益追求看,建立企业“生态关系”更利于共同利益的产生。这是因为,企业是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还是开发新的市场,都必须与他企业携手,集中有效资源,创造出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的高质量的新价值。同时,也在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协作以及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质量服务中受益各方。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部的质量整体意识,着力建设和培育以质量经营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惟有建立创新机制和具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发挥出创新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管理的灵魂作用。顶尖企业就是抓住了创新机制的“灵魂”,使人才如鱼得水,推动了质量创新与技术进步。因此我们应需尽快转变传统的质量管理理念,更富有成效地通过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实现质量管理的快速提升。

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如今有很多企业的成功都在告诉我们,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如海尔集团,日本松下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这些成功预示着优良的质量管理是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支柱,质量对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巨大的作用。也告诉我们质量管理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竞争能力,还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管理和技术水平,也能反映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虽然质量管理不是企业成功的决定性的唯一因素,但是它对企业的生产发展的影响是关键性的,顶尖的企业是不会依靠一个漏洞百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质量管理永久地发展下去。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有看到市场的需求,看到应对需求的生产计划,并随之制定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方案的能力。这样,企业才可在当今如此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并发展下去。

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篇7

关键词:电力市场,电力营销,优质服务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联系千家万户的纽带, 电力企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 在其发展过程中要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 建立自己的优质服务体系, 从而更好的为客户服务。电力营销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提供优质服务是其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因为只有提高优质服务的水平, 从而才能带动营销的各个环节, 逐步的扩大电力消费市场, 带动客户的用电需求, 以此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 供电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 电力企业实现了厂网分开, 在这种市场化的格局下, 电力企业被推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来, 电力企业为了争得更多的客户, 需要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 发现和开辟潜在的客户和新型的用电市场。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 电力企业在国家计划调控下,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享受着许多的优惠政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电力企业失去了往日的光环, 需要依靠自身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在电力企业的营销市场中, 部分替代产品的出现造成了营销市场空前的压力, 营销工作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 则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拓电力消费市场, 与其他可替代能源争夺市场来逐步建立我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优势, 然而要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少不了的是产品策略中的服务, 只有提供优质服务等方式, 使老顾客多购买现有产品和吸引新的用户也来购买本企业的产品, 从而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

2 优质服务工作在电力营销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 电力企业的变电站设备预试, 供电线路检修等工作, 要从方便客户出发, 主动满足客户的要求把工作面向市场、服务市场从而提高自身效益。

其次, 电力企业要做到积极地寻找目标顾客并满足其需求, 并且当无目标顾客时, 企业通过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和广告、宣传等手段, 尽可能地去改变或创造目标顾客的需求, 独辟蹊径, 开发目标市场。依据国家节能减排等政策, 引导客户使用“地源热泵”系统, 蓄热电锅炉、冰 (水) 蓄冷空调, 同时也可在客户服务中心设置“用油、用气、用电”效能对比台, 直观地为客户展示电力的洁净, 高效和方便的特点及对保护环境的好处。从面促进和引导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并且通过服务树立了形象扩大了市场, 提高了电力消费的增长点。

第三, 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要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把一个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 在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中, 积极开拓商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在农村也要通过惠农政策来开拓农村潜在的电力市场。利用国家家电下乡等政策, 宣传节能空调, 电炊具、电热产品, 刺激农村居民电力消费的增长点, 增加售电量。同时还要扶持一些用电大户, 引导用电大户利用国家相关电价优惠政策, 及时调整生产班次及时间, 鼓励其采用“峰谷”电价, 帮助企业保持现有的生产能力, 逐步提高潜在的用电需求。

3 在优质服务工作中, 哪些环节可以促进电力营销工作

第一, 加快电网建设工作, 提高供电可靠性, 保证电能质量。根据现在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 尚有相当大的潜在供电需求有待满足。加快电网建设, 不仅能够实现供电部门经济效益的提高, 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近几年夏季高温, 空调负荷剧增, 许多居民买了空调后由于受供电条件所限, 空调无法正常运转等。因此, 根据客户用电需求, 加强电网区域规划, 加快主网建设进度, 加强配网供电可靠性, 使主网建设与配网完善同步进行, 合理衔接, 扩大电网覆盖区域, 消除供电脖颈现象, 为电力市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 在电网管理上,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全面加强反事故措施, 切实落实需求侧管理,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有序供应, 加大用电监察力度, 加强对用户设备和电网接口设备的检查, 防止由于一个用户设备事故导致整条线路停电事故, 充分发挥电力系统抢修队伍的优良传统。加大对抢修力量的投入, 开展带电接引作业, 千方百计缩短停电时间, 减少用电损失, 维护企业形象。

第三, 在电费回收工作上, 采取安装预付费电能计量装置等技术手段, 树立人们先交钱, 后用电的用电观念。推出电费余额和缴费短信告知业务, 新增代收费网点等措施, 搞好优质服务, 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加强行风建设, 规范企业行为, 努力为客户排忧解难, , 主动发现、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切实维护广大客户的利益, 用规范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口碑, 实现电费回收的良性循环。

第四, 在受理客户用电报装工作环节, 要求用电营业工作人员, 具备多方面的业务知识和综合的服务能力。实行“首问负责制”, “限时办结制”, 实施全程服务, 精细化服务, 进一步畅通报装渠道, 简化报装手续, 杜绝人为阻塞电力销售渠道的行为。从用电申请开始, 到设计、施工、验收、送电等环节, 实施“阳光业扩工程”, 坚持“三不指定”原则, 对外简化程序, 对内加快流程运转, 高效优质的服务将对开拓电力市场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 在各分销渠道的销售环节上。在电力企业的销售渠道上, 运用了直接分销渠道, 有效的控制了中间商。取消过去的“村管电”、“乡管电”等现象, 实现“同网同价”, 减少中间环节, 实现对最终客户的优质服务。

结语

电力企业要发展过程中, 市场营销环境对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营销环境下, 要抓住机遇, 努力打造优质的服务理念, 提高全员的服务水平, 用优质的服务去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以带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吕明月.关于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4) .

[2]易璐, 王娇.浅论提高电力企业营销质量的有效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7) .

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期货市场;国民经济;价格发现;风险转移

期货市场是进行期货合约买卖的市场,这种买卖是由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厂商和承受价格获利的风险投资者参加的,在交易所内依法公平竞争而进行的.并且有保证金制度为保障,这种交易的目的不是获得实物,而是回避风险或套利,一般不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

作为高级的市场组织形式,期货市场具有形成价格进而优化资源配置的根本作用。故而期货市场的基本经济功能就在于:(1)风险转移功能,也就是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能够有效的转移价格风险,其实质就是期货市场通过形成合理的风险价格(套保费用),将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在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之间进行有效转移。(2)价格发现功能,也就是由于期货市场具有公开性、预期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期货价格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当前和未来的市场供求,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我国期货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办以来,经历了不平常的发展道路。经过数年的整顿规范,我国期货市场的市场环境、内部结构、市场规模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事实上当前国家对期货市场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务院在《关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力发展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我国实现21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提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值此期货市场蓬勃发展之机,我们更应该在反思中国期货市场走过的曲折道路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期货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地探讨,揭示期货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这样才能够为促进我国期货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保障。

关于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状况的实证分析,国内外均有所探讨。如美国前财长Summers(2000)曾指出:“期货业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期货业在美国金融服务的输出中占有很大比重,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经济过去10年成功发展的过程中,期货业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据我们所掌握的文献,尚未发现国外对期货市场特别是商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状况进行过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实证研究。当然针对期货市场个别主要功能特别是风险转移的实证研究仍是较多,如Working(1953),Johnson(1960),Stein(1961),Black(1976),Ederington(1979),Anderson和Dan-thine(1981),Dale(1981),Howard和D’Antonio(1984,1987),Gierde(1987),Lindahl’s(1991)以及Pennings和Meulenberg(1997)就先后提出了基于风险降低的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率的衡量方法,并对主要发达国家各类期货市场的套保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国内在这方面的系统实证工作也开展很少,主要有王献立(2002)在文中以中美两国数据对期货市场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比较;其余的如王洪伟、蒋馥、吴家春(2001),华仁海、仲伟俊(2002)分别对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铜及铝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序列之间存在着引导关系。但我们仍未发现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状况的实证文献。

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探讨很多,但前期文献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全面系统地实证研究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状况的具体文献也几近于无。这就说明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工作实际尚未展开,而这种状况既与目前国内期货市场高速增长的现状不相适应,更会阻碍未来我国期货市场的稳定发展。

有鉴于此,我们即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出发,全面实证分析期货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期货市场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计量模型、变量和数据。我们直接建立以下模型对我国期货市场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分析:

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X为期货市场成交额;μ为随机干扰项。

我们选取1998年-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期货市场成交额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数据来源分别为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

2.期货市场交易额与宏观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检验。由于国内生产总值和期货市场交易额均为时间序列数据,我们首先采用ADF方法来检验它们的平稳性。实了我国期货市场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5.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分析。如图,根据我国期货市场自1992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期货市场的交易额也与国民经济保持着同步增长的态势,在经历了治理整顿之后,随着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期货市场又开始了新的一轮高速增长。这也充分反映了期货市场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步性。

二、期货市场优化微观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

下面我们以上海通期货市场为例,就期货市场优化微观资源配置保障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

中国铜工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快速持续的增长,精铜产量从1992年的66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209万吨;消费量从99万吨上升到346万吨;12年来中国铜产量和消费量的累计增幅超过200%。成为全球第一大精铜消费国和第二大精铜生产国。伴随着国内铜现货规模的扩大,铜期货交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年交易量从1993年的1780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21248万吨.增长11倍。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为全球第二大铜交易中心。

14年来,中国铜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发展相辅相成。中国铜工业的崛起为有色期货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铜工业国际地位的提高,促进了上海铜市场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上海价格”和“上海库存”不仅成为国内企业的重要参考,也获得了国际机构的高度关注。同时,中国铜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全国一定规模的铜生产贸易厂商80%参与了铜期货交易。1995年以来,国家计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将上海金属交易所的铜价格作为国家定价的依据,国家统配有色金属参照上海金属交易所的价格执行。

中国铜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国内铜期货市场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铜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了铜行业形成统一的定价体系,促进了铜行业信誉的总体提高,从而增强了中国铜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一定保障。

下面我们通过计量分析,研究上海铜期货市场对我国铜相关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数据与模型。我们建立以下模型研究期货市场对我国电解铜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其中,y为我国电解铜年产量,X为上海铜期货市场年交易额,μ为随机干扰项。我们选取1992年~2004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来源分别为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

2.上海铜期货市场年交易额与我国电解铜年产量关系的协整检验。由于我国电解铜年产量和上海铜期货市场年交易额均为时间序列数据,我们首先采用ADF方法来检验它们的平稳性。

(1)对我国电解铜年产量的ADF检验(滞后阶数为1)。

由于β1=0.002 206,且通过t-检验,所以我们认为上海铜期货市场交易与我国电解铜行业的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而易见,电解铜行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和推动套期保值手段的发展;而上海铜期货合约,提升了电解铜市场价格的发现效率,帮助生产企业规避了价格风险,从而有力促进了电解铜行业的高速增长。

三、结论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期货市场通过风险转移功能能够优化微观资源配置,同時通过价格发现功能也可以促进宏观经济增长。所以期货市场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已经具有重要作用。事实上近年我国期货市场中大部分品种通过广泛的期货交易,已使得未来时点的现货价格得到了很好的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甚至农民开始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将风险转移给投机者。中国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已得到初步发挥,而且还逐步显现出一些衍生功能,如提升现货质量,提高现货交易的信用水平以及延伸相关产品产业链等。但是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差距。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我国期货市场。

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篇9

上面笔者简单的介绍了一些现如今我国化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可以将环境保护充分的融入到现有的化工生产当中将会对我国的环境有着很大的益处。其中较为明显的益处就是可以降低废料和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为了加强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关人员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讲座或者是环保宣传知识,以此来提醒企业中的人们要时刻的记住环保意识。在化工厂当中设置一些可以讲解废料的装置,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废料污染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2)在增强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增强民众环保意识的时候还能够促进化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因为只要环境能够有所保障,就将会对化工生产的未来有着很好的促进性作用。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都在倡导要保护环境和维护环境卫生,这些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都是一些基础性的问题。现如今我国政府曾经多次倡导要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要想降低我国化工生产的环保问题,首先就是需要将现有的环保问题给予解决,在此基础之上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只有在环境好的情况下,才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化工生产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可以让化工企业争取环保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化工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改造以及技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支持。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化工企业的成本压力,国家有关部门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制度,对于一些环境保持好的化工企业都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及专项资金来引导行业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化工企业应该积极的争取,以实现短期环保投入与企业发展的平衡。由此可见环境保护不仅仅可以促进化工企业的长期发展,还能够为企业寻找资金援助。

3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介绍了一些环境保护对于化工企业长期发展的促进性作用,笔者认为在现如今的社会中环境保护是最为重要的一项环节,尤其是化工企业,如果一个化工企业可以将环境保护列为首位,就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我国化工企业发展的已经越来越壮大,然而环境保护也随着重要起来。所以加强化工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和废水处理都将会成为化工企业的重要管理问题,这些都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篇10

私募股权基金起源于美国。1976年,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的三名投资银行家合伙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KKR,专门从事并购业务,这是最早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迄今,全球已有数千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公司、凯雷投资集团和黑石集团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为了使资本市场发展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中国需要强大的私人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即PE)市场。

在中安顾问《2012-2016年我国私人股权投资行业市场潜力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行业分析师指出,PE行业的发展对我国中小企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为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融资渠道。现行的银行信贷制度与上市融资制度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它们的融资面临着制度性障碍,比如成本过高、需要抵押、利率高等,在实践中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专业投资者,它们专注于对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投资,一旦发现有潜力的投资机会,它们便会快速出击,与投资对象进行谈判、沟通,从而快速注资。这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也就可以快速得到融资。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也是主动的。中小企业如果有发展潜力,有发展机会,而缺少资金,它们可以主动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接洽,寻求投资。在双方的接洽中,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介入,不需要信息公开披露,不需要巨额承销费用,而且如果洽谈成功,不需要资产抵押,不需要保证人,从而在实现中小企业融资目的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融资的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完善公司治理,优化管理,为中小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战略性指导。一方面中小企业引入战略性私募投资者,能帮助以家族模式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改善股东结构,有助于建立起有利于企业未来上市的治理结构、监管体系、法律框架和财务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增值服务,主要是有关战略制定、管理优化、业务策略、财务规划、企业再融资、人才引进等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战略制定科学、管理结构优化、业务策略合理、财务规划得当,从而助推企业创造价值,实现快速发展。

(三)完善金融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以间接融资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融资需求对银行与信贷产生巨大依赖,导致了金融体系存在较大缺陷。只有发展直接投资渠道,健全金融体系,减少中小企业对银行的依赖与压力,才能解决金融业发展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双赢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发展直接融资、拓宽筹资渠道、健全金融体系的有效手段。

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核心价值观;功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94-01

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引领着企业发展方向,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的力量已深深地镌刻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培育企业文化的自觉性,努力引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它由企业环境、价值观念、英雄模范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组成。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二)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独特性。企业文化产生于不同企业,每个企业有他独特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有自己企业里形成的价值观,因此他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有其特点。

2.难交易性。企业文化是为该企业内部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甲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能被甲企业成员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能极大的促进甲企业的发展,但他出自甲企业,不一定能被乙企业成员认同,也不一定能适合乙企业,对乙企业未必能起到促进作用。

3.难模仿性。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可以模仿,但企业文化不能模仿。企业文化有其独特性,是一套非常复杂的价值体系。因此,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核心专长与技能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任何企业都是有文化的,没有没有文化的组织,只有不同文化的组织。

二、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工会组织加强企业文化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认识:

一是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是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企业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引领作用,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奋斗目标、发展方向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体现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实践证明,凡是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单位,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会有发展、有创新,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是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开展职工文化建设,可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振奋职工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是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具体要求。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职工素质,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利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为职工全面发展,实现体面劳动,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全面把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有针对性,要找准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的交叉点、契合点,以企业文化带动职工文化建设,以职工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助推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注重以企业精神为基本点引导职工文化,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职工文化活动,引导职工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理念,将企业精神渗透到每一名职工的心中,努力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职工文化的创造来源于职工,要坚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一切的文化创造形式、内容都要以适不适合职工的工作、生活为检验标准,从职工需要出发,抓好结合,开展活动。

一要着力加强职工思想教育。要在广大职工中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要着力深化“创争”活动,为广大职工获取新知识、练就新技能、体现新作为提供舞台,为促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推进职工的能力提升和素质提升。

三要着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激励职工广泛参与到建功立业活动中来,切实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立功竞赛活动,搭建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不断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四要着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依托俱乐部、图书馆、活动室等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软实力作用。五要着力加强阵地建设。阵地建设包括职工书屋建设,整合内部资源,抓好各级各类人员和广大职工的业务学习培训。建设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特色职工文化,形成职工文化职工建,建好文化为职工的主体观和自觉观,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四、注重增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工会组织需要建立、完善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运行体制和创新机制,使之适合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适合激发职工文化创造活力。形成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工会推进 、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工人文化宫、职工体育馆、职工书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文化创造体制,不断活跃基层文化活力,打造清新的企业文化,创作贴近职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文化作品。要创新载体,选好抓手,建立机制,发挥专业团体和专业协会的作用,做到月月有比赛,月月有活动,形成声势,形成影响,形成品牌。要发挥工会组织的推动作用,把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纳入工会整体工作中去安排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实现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共建共享”。

总之,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是激发企业和职工活力,推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此,各级工会要积极作为,在加强企业文化,构建职工文化,助推企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驰 《当代企业文化导论》 湖南出版社 2000

创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篇12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 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 战略定位的竞争。从战略管理的创新角度上看, 在经营领域中, 过去我们企业战略是只重视生产管理, 而不重视开发和营销管理。这种战略, 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技术创新, 产品开发是企业的灵魂, 同时生产的产品要有广阔的市场, 才是硬道理, 显然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是在整个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 我们在经营战略管理上要由过去偏重生产管理到重视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转变是必然的。

二、企业要确立创新意识, 强化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和知识的竞争, 人才和知识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 谁拥有强有力的智力资源, 谁就会在竞争中取胜。知识是企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或基本要素, 知识取代劳动力和物质资源, 成为企业产品价值的主体, 成为企业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资源。企业从追求货币资本的最大利益转向追求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 企业的发展及其效益的提高, 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人才和知识 (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 要素的作用, 企业管理向知识创新型发展。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获取具有先进科技知识和先进经营管理知识的人才, 比获取货币资本越来越困难, 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因此, 在企业管理中, 企业要确立创新意识, 强化知识管理, 切实把人才资源看作是企业的在宝贵的资源, 企业经营者的主要职责, 就是既要以知识和创新作为人才取向标准选拔人才、调动人才、培养人才, 用好人才, 还要以知识创新作为价值取向标准来评价衡量人才, 同时还要激活人力资源,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以便获取更大的创新能力、竞争优势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成长。

三、时刻提高竞争意识,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市场经济的魅力在于竞争, 竞争改变了资源的配置, 促进了经济活力的提高, 使社会生产更加富有效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企业要提高竞争意识, 重视管理者和员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 大力提高科技创业人员的素质。

1. 社会发展需要劳动者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知识经济的社会是知识社会, 知识更新快, 信息量大, 新的知识产生新的产业和新的职业, 学习过程必将贯穿于人的一生, 知识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 知识、技术的更新日益加快, 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形成, 知识经济的价值体现于对智力和知识的占有, 社会的新观念体现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掌握知识成为人们的追求, 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因素, 也成为分配的主要因素。我们在职业生涯的每一次质跃发展, 都是以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为前提条件的, 这是一句重要的职业生涯明言。学习新知识非常重要, 但是比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事情是树立新观念。因此, 企业要提高竞争意识,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管理者和员工认清社会发展趋势,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学习, 不断创新, 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吸纳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不断更新自己的能力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快节奏变化, 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实践过程中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展示出来。拥有一个善于学习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这个企业就具有生命力。

2. 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1) 选拔培养创新型人才。企业要发展, 首先, 选拔人才, 从高校中选拔品学兼优的毕业生, 到企业后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其次, 以人为本,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 把人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 为他们提供和创造条件, 使其主观能动性和劳动潜力与智慧充分发挥出来,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再次, 是教育投资, 在本企业中培养创造性人才, 通过对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他们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也促进员工本身的全面发展, 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 成为知识型企业、创造型企业。

(2) 技术创新。企业有了创新人才, 就要争创名牌, 产品技术创新要向高科技、智能化进军, 保证产品质量, 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 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活动才能发展自己, 现代竞争是国际大竞争, 是以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竞争。谁有了领先的产品核心技术谁就有竞争胜利的基础条件, 无数企业兴衰成败的事实证明, 只有提高开发创新能力, 抓好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实现技术突破, 才能保持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才能达到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总之,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 赢得发展, 积极为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不断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惟有创新才能使企业充满勃勃生机, 持续健康长足发展。

摘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 企业要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是依靠员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创新, 这就要有创新人才, 创新人才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企业要有创新意识, 注重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所有成功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

上一篇:建设维护部2009年年工作总结下一篇:一般现在时英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