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读书心得(精选9篇)
全书梗概:描写美国从1932年到1973年四十年间美国社会发展中的百态,可以明显感知的主线是按照美国总统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其次是按美国大事记时间顺序描写,比如本书一开始的退伍军人补贴金远征军、工会罢工、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麦卡锡主义、民权运动、小石城黑人学生入学、公共汽车罢工、水等。
描写手法:从社会事件的一个小角度着手,大量引用报道和人物话语,罗列商界、政界、普通人民、上流社会、不同阶层的态度和行为,如此渲染当时具体环境。最为出色的“美国小人像”的手法,极尽铺垫之能,通过强烈的前后对比,造成深刻印象。
读感:对于中国读者,多如牛毛并且十分难以记忆的外国人名会造成阅读障碍;对美国历史不了解,在阅读历史环境描写时会感觉枯燥难忍;但在某些冲突性描写上可以说让人大呼过瘾,不同于普通历史,威廉曼彻斯特从多个方面展现的历史更为人性化和有贴近感。
同时,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 国内十多家种子企业, 终于抱成一团, 共同组成种业研发平台, 同呼吸、共命运, 一起肩负起我国种业雄起的梦想。
不过, 市场也有不太乐观的现象出现, 棉花就是一个令人揪心的行业。2013年, 从部分地区的种植面积来看, 经济效益低下, 种植成本过高, 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棉花产业的长续发展, 我们也在担忧, 今年秋后的皮棉市场, 是不是也会波及我们的宏观经济的走向?有什么策略可以扭转这一局势?
所有这一切, 我们一直在关注。
时光回溯到19世纪80年代,纽卡斯尔的足球先锋们就开始追逐他们的绿茵梦想,在泰恩河边、市中心偏北的地方。1892年,由纽卡斯尔东区和西区两家俱乐部合并形成的纽卡斯尔联俱乐部将主场迁到了城市中心,伴随着“喜鹊”的迁巢,一段新的纽卡斯尔传奇也就此拉开了序幕。20世纪90年代,纽卡斯尔在英超赛场上刮起了一阵黑白旋风,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名气也与日俱增,在今天,纽卡斯尔联队的主场已跻身英格兰最为知名的球场之列。
历史
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始建于1880年,这个球场有着“恐怖”的过去。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圣詹姆斯公园球场曾被设为死刑刑场,在1844年执行最后一次绞刑后,这块土地获得了新生。当然,由欢呼和掌声代替以往的哀号和鲜血,这样巨大的反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在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启用之初,周围的居民纷纷到政府门前抗议,因为喧哗的足球比赛打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甚至威胁要将纽卡斯尔俱乐部告上法庭。在有关方面的调解下,这一风波才告一段落。
翻看历史,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每次变革都会为纽卡斯尔联队带来幸运。迁移主场后,纽卡斯尔联队的实力迅速增强,并很快成为英格兰最强的球队之一。1898年,纽卡斯尔联队进入顶级联赛,俱乐部也开始对球场进行第一次改建。虽然改建的进程非常缓慢,但纽卡斯尔联队还是在世纪之交时得到了一个能容纳三万人的球场。在改建球场前后的五年时间里,纽卡斯尔联队连续夺得了三个冠军头衔,而更大的改建计划也在逐步实施中。
1905年,纽卡斯尔联队第一次在泰恩河畔举起了英格兰联赛冠军的奖杯,圣詹姆斯公园球场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同年9月,改建后容量达到6万人的新球场落成,也就是在这一年,纽卡斯尔联队因为身着黑白相间的球衣而得到“喜鹊”的外号。1927年,纽卡斯尔联队夺得了俱乐部历史上第三座联赛冠军奖杯,当时圣詹姆斯公园球场(Stadion St. James’ Park)的名字还被写作“圣詹姆斯的公园球场(St. James’s Park)”,而多场比赛座无虚席也是很平常的事。1930年,俱乐部聘请著名设计师苏格兰人雷奇为球场设计和修建了顶棚。同年9月3日,共有68386名观众到场观看了纽卡斯尔联队对阵切尔西的比赛,这也是迄今为止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最高上座纪录。二战之后,纽卡斯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球场管委会,俱乐部不再拥有对球场的自主权。
一直以来,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四面看台都有自己的名字,分别是加洛加特看台(Gallowgate end,官方名称也用赞助商的名称为纽卡斯尔啤酒看台)、里泽斯看台(Leazes end,官方名称是以前主席及永远会长名字命名的约翰·霍尔爵士看台),米尔博恩看台(Milburn Stand,以上世纪50年代纽卡斯尔名宿米尔博恩名字命名)和东看台(East Stand)。
1968年,纽卡斯尔联队第一次获得了参加欧洲赛事的资格,并在一年后捧得了欧洲博览会杯(联盟杯前身),喜鹊在决赛中以两回合6∶2的总比分击败了匈牙利多斯萨队。可这样的尖锋时刻毕竟是短暂的,在1979年5月纽卡斯尔对雷克瑟姆的一场比赛里,仅有7184人到到场观战,这也创下了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最低上座纪录。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纽卡斯尔联队降入乙级,这支球队与当时破败的球场一样低迷,泰恩河畔的上空布满了层层乌云。在此期间,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改造工程也一直断断续续,罢工、通货膨胀、经济不景气等诸多因素使得球场的改建计划难以顺利实施。1986年,有着80年历史的圣詹姆斯公园球场西看台被推倒重建,那就是后来的米尔博恩看台。
1992年,亿万富翁约翰·霍尔爵士成为纽卡斯尔联的救星,他将大把的金钱投入到了这个老牌俱乐部中。霍尔上任后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聘请昔日著名球星凯文·基冈出任球队主教练,之后又收购了阿兰·希勒、费迪南德、比尔兹利、吉诺拉、阿斯普里拉等名将,当时群英荟萃的纽卡斯尔联队甚至被称为“梦之队” ,进球和欢呼成为圣詹姆斯公园球场最常见的场景,而当时在英格兰最受欢迎的“外地”球队就是纽卡斯尔联队。
荣耀
1990年一份名为“Taylor Report”的报告指出,英格兰大多数球场设施陈旧,安全隐患重重,极有可能导致下一个布鲁塞尔或者谢菲尔德惨案。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球场都进行了改建,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当然也不例外。因为霍尔爵士的强大经济实力,俱乐部与管委会消弭了矛盾,他们联合对球场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改建:西看台增加了先进的排水系统,取消站席,全部改为坐位,照明系统也得到了全面更新。整个工程耗资2500万英镑。改建后的球场容量被缩小到3.7万人。尽管球场缩小了,但是球队却迎来了春天。
1996年,圣詹姆斯公园球场成为了欧洲杯的承办赛场之一,这里举办了B组的三场小组赛,分别是法国队1∶0战胜罗马尼亚队、保加利亚队1∶0战胜罗马尼亚队和法国队3∶1战胜保加利亚队,这是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第一次站到世界舞台上。在1966年英格兰举办世界杯时,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就曾是承办的大热门,但组委会要求球场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障措施,为此球场管委会和纽卡斯尔联俱乐部进行了多次协商,但一次次争吵的结果都是双方各持己见僵持不下,球场方面甚至动起了将纽卡斯尔联队赶出圣詹姆斯公园的念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圣詹姆斯公园球场最终与世界杯擦肩而过。
在1996年欧洲杯的三场比赛,圣詹姆斯公园场场爆满,球迷对球场容量太小的抱怨声也越来越大,扩建再次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要求被提上议事日程。很快,从主看台向邻近的里泽斯公园扩展的计划出台,此次扩建的总预算约为 8900万英镑。里泽斯公园虽名为公园,其实那里不过是堆放报废汽车的空地和沼泽,在之后的清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在沼泽里发现不少无名尸首。虽然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扩建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这一工程仍然遭到了“里泽斯公园之友”组织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希望能把这个以前不为人注意的角落改造成市民休闲娱乐的真正公园。因为耗资巨大,俱乐部内部也存在很大分歧,他们最终决定采取较为保守的方案,只将西看台和主看台增高两层,球场总容量可以增加到5.2万人。
1998年6月,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扩建方案得到市政府批准。2000年8月,全部工程完工,1.25亿英镑的总耗资甚至远远高出最初在里泽斯公园附近扩建的预算。除扩建外,圣詹姆斯公园球场的VIP包厢也全部进行了现代化改建,里泽斯看台和米尔博恩看台外装嵌了欧洲最大的玻璃整体幕墙。如果要做外部清洁,工人必须从看台顶棚开始,沿绳索滑到玻璃墙外操作。东看台还有可临时附加的坐席,整个球场最多可容纳52143名观众。2000年8月23日,圣詹姆斯公园球场迎来了扩建后的揭幕战,由纽卡斯尔联队迎战德比郡队。虽然本场比赛的球票并没有全部卖完,还是有多达51327名球迷到场感受新球场的气氛。
未来
现在的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和其他现代化球场一样采用钢架结构,其主色调为银白色。20世纪初,因为圣詹姆斯公园球场下配备了游泳池,许多俱乐部都对纽卡斯尔的主场羡慕不已。如今球场的内部设施也不会比英超其他球场差,更衣室、健身房、酒吧、商务中心等一应俱全。酒吧里的纽卡斯尔淡啤酒声名远扬,该啤酒商也是俱乐部的主赞助商之一。英格兰足球流氓的声名同样不小,球场南看台下有专门为他们而设的小小警察局。离球场主建筑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名为“中国城”的中国传统样式的牌楼。
和很多现代化球场一样,修葺一新的圣詹姆斯公园球场也存在着一个顽疾:因为球场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有问题,草皮不能很好生长。为此,球场管理方专门与荷兰一家公司合作,引进了一套人工照明设备,为草皮装了一个“人造太阳”。这样无论天气条件怎么样,草皮都不会因为缺乏日照而“营养不良”。
对圣詹姆斯公园球场改建工程的批评不少,其问题主要集中在球场的整体设计上。加高后的西、北看台要明显高于东、南两面,整个球场看起来是斜的,而且给人一种没有完工的感觉。南看台坡领有一条主干道和一条地铁线,墙基情况复杂,改建工程难度很大,而没有动东看台则主要是由于财政方面的原因。
纽卡斯尔俱乐部主席谢菲尔德已经发话,无论如何南看台必须再增加8千个位子,以让球场总容量达到6万人。当然这只能是一个远期计划,因为圣詹姆斯公园球场已经有太多计划在排队等着实施:首先在球场旁边要建一个配套的拥有约140张床位的酒店,以供球队或者球场赞助商等下榻;然后是建一个高级停车场。据估计,完成这些修建和改造计划,俱乐部还要再投入3亿英镑。
读书对我说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消磨时间的工具,细细品读文字,或优美,或飘逸,或忧伤,或激昂,或沉醉。读书让我的心灵不断积淀,更丰富,更滋润,让我的心智慢慢成熟。我十分渴望小学的时光,因为那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肆无忌惮的徜洋在书海里,生活因读书而精彩,梦境因读书而绚丽。现在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空暇时间被无休止的习练填盈。但我相信,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尽管时间很少,我们还是一样要抽点时间读书。因为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读《简爱》里面有一段名言:“我贫穷,低微,不漂亮,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越坟墓时,我们都是一样的。”让我们品出了一种不可挑战的内在人格力量——尊严、顽强。我想我的人生格言也要尊严、顽强。
我们无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一本让人受益的好书,是生命的一次拓展。
一直很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这本书震憾着我的心,它有一种力量,让我赞叹,让我敬佩。故事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当他负伤不得不退出战场之际,在后方他仍然不停地努力奉献。当他被诊断神经中枢有问题时,他没有退缩,一如既往的工作,为社会无私奉献。他一直奋斗着,他两腿瘫痪,又目失明,可他依旧没有放弃,他没有退缩,一如既往的工作用,坚决拿起了“武器”——文学创作,与命运做斗争。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钢铁就是这样练成的,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这不就是人生的风向标吗?!
刚刚过去一个学期,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后面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为了光荣与梦想,集合在复兴的伟大旗帜之下,大家的赤子之心已经滚烫,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跟着必胜的信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时间就像是细沙,看似漫长,却顺着指尖的缝隙不停地悄然流逝。历经十二年寒窗苦读,历经多载梦想催化,走过了六月的冲刺、七月的等待,八月我们收获了季节的果实,收获了发自内心的更大的梦想与希望。稚气未脱的我怀着自己的梦想、对新生活的憧憬踏入校园,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一起走进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不经历大学的人可能不知道,大学与高中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正如鱼儿入水、小鸟出笼一样,我们从魔鬼式教育的地狱进入了自由自在的天堂。曾经的挑灯夜战已经遥远,曾经的题海泛舟已经远去,再也没有压力的驱逐,没有父母的唠叨,那完全是远离人间的仙境,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和美好。郁树葱葱的林荫小道、书香浓郁的图书馆、整齐划一的教学楼、现代化的学生宿舍。学校里到处是热热闹闹的各项纳新活动,到处是动员大会,到处是震耳欲聋的音响,学生会、各色社团和协会晃得新生眼花缭乱。新生军训、班级选举、学生会竞选,当这些一点点到来的时候,大学生活也随之真正开始。我怀揣理想,充满期待,还知道努力学习和认真听讲,还会为了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积极复习,还会去图书馆看看书,还会去听听讲座,还有目标、还有理想,就这样懵懂的度过了一学期。我们不再是高中生,不再未成年,不再有父母在你前面为你遮挡所有的风雨。思考的方式发生改变,我们学会体谅,学会宽以待人,这也许就是成长的第一步。我们不再为偶尔的逃课而窃喜,不再为课外的作业而心烦,不再为食堂的饭菜而抱怨,不再为网络的自在而沉沦。曾经稚嫩的脸庞如今已变的坚毅,曾经青涩的心态如今已变得淡然,心中的目标也日渐清晰和坚定。每个人都开始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道路,或是步入职场,或是继续深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大学生活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沉重,可以很单调,也可以很丰富,可以很平淡,也可以很震撼。我从中尝出了酸甜苦辣甚至更多,并获得了很多感悟,这些所得将作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让我以后的道路走得更加坚实有力。首先就是要确立目标和计划。古人有“志当存高远”,毛泽东也有“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目标便没有前进的方向,也毫无动力可言。但是也不要随波逐流,真正认真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努力的方向,切忌盲目和急躁。同时要有足够的毅力来执行这个计划,不强制一成不变,但是变化要有个限度,不能抱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自己必须要清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其次,要学会学习。没有了升学压力的鞭策,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但学习仍然是我们的主要目的。不沉溺于上网游戏等带来的满足感,不沉溺于暂时的情绪和心情,不要让自己轻松生活的背后是莫大的空虚。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纵观国内,放眼全球,各个领域的新生代风云人物,无不是用知识的杠杆撬动了财富的金球。从书本中学,从别人身上学,从生活中学,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第三,要树立就业危机感。我们总是在怪自己自控力不强,没有上进的动力。孰不知是自己的主观意识上没有清醒。其实,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就业危机感才是也应该是我们上进的动力。常常想自己毕业以后究竟能干什么,多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目前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所以,我们唯一的出路便是要有才能和技能。而这,就要问问自己:你学到了什么,你掌握了什么?最后,端正态度。不要畏惧前途的艰险,不要畏惧未知的困难,不要因为路途艰辛就放弃了前进的脚步。
(一)初次听到《光荣与梦想》这本书,是在罗振宇的节目“罗辑思维”中听到的。拿罗振宇的话说,这本书就是他们的镇店之宝。最近闲来无事,看了这本书,颇感有趣。这次调了其中几个片段,来谈一下我的收获。
众所周知,在战争期间物资供应紧张,所以美国人在这段时间里也实行了配给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让我来看一下吧。人们在实行配给制的过程中对糖、黄油、肉、香烟这些东西短缺尚可以忍受,毕竟战场上的部队和大量的人民需要这些东西。但是假发、割草机、纸张、尿杯、龙虾叉这些东西短缺却是大惑不解,这难道也是前线需要的战略物资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的人民对这种奇怪的现象大惑不解,以为其中可能是存在大量内部交易、腐败等行为。好来才知道真实的原因——原来是平时生产这些小东西的工厂多数情况下都在为战争机器服务,所以战时不会生产像游船、龙虾叉一类的东西。这里插一句,从这个细微之处我们就能感受到当时美国国力的雄厚、科技的发达。一些平时生产边角料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竟可以满足军队苛刻的要求这是多么的令人不可思议。从这也可看出美国民间技术力量储备的雄厚。不知那些动辄就说中国赶超美国的人怎么看这个现象?不要忘了这还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一个国家的国力无时无刻不在细微之处中体现。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国来说,宏大叙事已经够多的了,我们也需要一些精致的小玩意儿来展示我们自己。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那些小东西的库存呢?库存也应该会被清理的啊。其实这里真正的原因则是全国性的大动员必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例如当时全美91%的人口,也就是1.22亿,都需要发放”糖配给证“,不能指望发放过程中不出任何的纰漏,错误是难免会发生的。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洛杉矶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当地记者菲尔顿立刻赶到案发现场,确定受害者已经死亡,他就立刻前往受害者的住处。不过,他可不是为了去查找真相的。他一到地方,气喘吁吁地问房东:”能不能把死者的房间租给我?“房东摇摇头说:”我已经租给刚才过来的警察了。“由此可见当时的物资调配有多混乱。
从上面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计划经济是多么的不靠谱。一个系统越复杂,越不能依靠简单的计划行事。所以中国目前进行的经济市场化改革是绝对不会倒退的,市场化是一条必然的道路。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
(二)史学的回归
关于历史,我们能说的实在是太多了。就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历史?就足够写无数本皇皇巨著,发表无数篇大小论文。即便如此,这个问题至今还是很难说有任何的定论。就我本人而言,对历史的喜爱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可惜的是,我没有接受过历史学的专业训练,在历史理论方面几乎就是一片空白。最近一两年里,通过读书,我从钱穆、黄仁宇、余英时还有赫伯特·巴特菲尔德等人的著作中了解到这方面的一些只言片语。因此,对于这篇读书笔记,心里一直都忐忑不安、不敢下笔。可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读《光荣与梦想》时的一些想法渐渐开始淡忘了、模糊了。心里终于着急起来,不管是思想还是谬论,还是赶紧写下来吧,反正也不拿去发表。
对于《光荣与梦想》这本书,套用一句俗话,可谓”如雷贯耳、闻名已久“了。我看书一向比较挑剔(主要是怕浪费时间),往往只读那些评价普遍很高、或已得到时间证明的书。读之前也一直担心《光荣与梦想》会不会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直到自己辗转买到这本厚达1000页的大部头,开始认认真真读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本多么出色、多么精彩的历史著作。作者威廉·曼切斯特用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广博的涉历,通过引证各种原始材料――谈话、评论、报道、甚至流言蜚语等等,展示了从1932年至1972年这40年期间美国社会各阶层、各方面演变的历史长卷。
《光荣与梦想》带给读者的不是乏味的流水帐、也不是片面的褒贬、更不是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说教。《光荣与梦想》尽管拥有一个冠冕堂皇的书名,但是它的内容却大都关乎芸芸众生的普通生活。尽管政治和政治人物不可避免地成为无数史书的主要部分,但是我始终认为社会本身才是本书关注的焦点。《光荣与梦想》通过对这40年间美国社会起起落落的描述,包括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相当忠实地把一个”原生态“的美国展现在我们面前。
由于所处教育环境的影响,一直以来我们或被动或主动地读过很多批判美国和资本主义的书和文章。这些书大都叙述简单粗暴、结论武断、批判色彩过于明显,等我们慢慢从多个渠道了解到”真象“后,立即就会对这种教育和书籍产生极大的反感。我自己就发誓再也不读这种书,坚决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垃圾上面。现在想来,我们的历史教育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在时间面前,没有任何金科玉律是可以保证万世不变的。与其用那些预设目的的片面材料,还不如读读这本美国人的现身说法,效果反而会更好。《光荣与梦想》主要讲的也是美国的失败和问题,而不是美国的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优越,这也是符合美国记者的一贯风格。
《光荣与梦想》依靠大量原始历史资料、通过平实的叙述来讲述某个特定时代的美国及其社会。通过读这本书,我想我们对美国及美国人的看法将更趋于理性和平实。我们至少可以感觉到:美国既不是天堂更不是地狱,美国其实跟我们自己国家一样,有丑陋的一面,也有可爱的一面;美国人不是天使更不是魔鬼,他们中有坏人也有好人,大部分人和我们一样,为了能够生活得更好而努力拼搏。我们从许多研究型的书籍里也能够读到对美国及其民族性格的剖析和归纳。那些抽象的概括虽然不能说错,但也很难百分之一百正确,介乎一种”似是而非“的层面。读过本书,我们可以以一种平视的角度,从我们自身的生活和情感出发,来看待美国和美国人。
当然,《光荣与梦想》也不可能穷尽那段时期美国的所有事情,以及美国社会的每个角落。所谓的全面,在书写历史时永远都是相对而言的,特别是一部国家史和社会史,它往往只能选取期间典型的,能够从中看出历史演变、社会变迁脉络或趋势的那些事件。同样,所谓的客观,对于历史来说也永远是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一个历史学家、或者写历史的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带上自己的爱憎。同时,记述历史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讲述一件事,它必然包含许多其他的目的在里面,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以史为鉴“.《光荣与梦想》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作品,但是对于我国现在陷入低潮的历史学来说,这本书至少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可供借鉴“的机会。
我国历史学的衰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实衰微的不仅仅是历史学,包括文学、美学、哲学、政治学等社会学科都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只有经济学一枝独秀,但近年来也饱受诟病。其中的关键原因是在国家和社会急速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本身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学科一时间跟不上社会变迁的步伐,满足不了人们已经改变的胃口和社会大众的需要。由于国家教育体制、科研体制的惯性、以及我们国家本身问题的复杂性,要解决这些”滞后“问题绝非一日之功。然而危机的另一面其实就是机遇,有了”大落“方有”大起“.就历史学来说,今天我们至少已经看到一丝曙光的出现。这一缕光明来自于我们从西方学者(包括华裔历史学者)那里借来的火种,重新点燃了那堆余烬,让它重新焕发千年的辉煌和骄傲。
要说我们的历史学,本不该是这样的,更不能摊上”先天失调“毛病。全世界各大文明体系中,中国人的历史观念最强。中国的历史资料也最丰富。除了人所共知的《二十五史》外,还有其他汗牛充栋般的史籍、野史、传记、笔记等等。甚至祖先祭祀时使用的那些骨骼、龟甲都雕刻着一个遥远时代的历史。这些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是我们追溯史迹、缅怀先人的精神寄托,更是我们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想想可怜的印度人吧!他们虽然名列”四大文明“之一,却因为不重视文字相传,现在只有靠《大唐西域记》这样的中国典籍了解自己的历史。相比之下,中国人简直是太幸福太幸运了。
近现代中国史学的衰微缘于”五四“以来对中国传统的极端反动。这些盲目否定历史和传统的运动最终摧毁了传统史学(包括其精神和文本)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也割断了它流传的脉络,使那些优秀的传统由于被抛弃的时间过长而逐渐被人遗忘。近代以来,我们的历史学一概以西方为标准、以西方比附东方、言必称希腊,完全忽视了中西方大相径庭的发展路径和特色。建国以后,更是一切唯马列主义为马首是瞻。马克思列宁主义中那些缘于西方(俄国)历史的原则、标准、判断,成为裁断我们历史”剪刀“:这一段是原始社会,这一段是封建社会;这是进步的农民起义,这是反动的封建统治;这是先进的生产力,这是腐朽的封建上层建筑,如此等等。这种变相”全盘西化“的结果就是割断了我们的历史传统、肢解了我们历史的整体、混淆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将史学片面化和意识形态化,从而使我国史学走入一条死胡同,深陷困境而难以自拔。
我国传统史学并非没有缺陷可言。建国以来的史学研究也并非一无所成。但是,当我们把眼光放长远来看,以官修史学为主轴、以儒家思想为基本治史原则的传统史学确实面临着一个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转型的大问题。遗憾的是,建国后的”马克思化“并没有为史学转型带来多少积极的成就和经验。传统史学一向被人贬为”王朝的家谱“,而马克思化的史学也没有走向大众、反而成为宣传的工具和政治的玩物。其结果是导致史学在改革时代急速边缘化和国民历史素质的降低。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玩笑――世界上历史材料最丰富、历史传统最悠久、历史关切最深厚的民族竟然陷入无史可读、无史可治的境况。
我国史学的转机始于新世纪。掀起这次史学革新帷幕的是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为代表的海外华裔史学著作在国内的流行。《万历十五年》在国内的成功是空前的、带来的影响也是开天辟地式的。随后,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一大批相似的作品、掀起了新一波的史学热。()到后来,就有了易中天的”超男"现象。《万历十五年》之所以流行,学者们可以得出无数条原因。但是作为普通的读者,《万历十五年》给我们的感觉就像一阵清风吹来,让我们体会到一种不同的阅读享受。原来历史是可以这么写的?这是我读完《万历十五年》后最大的感慨。
如果我们将第一、二、三次高潮做一个横向比较, 就会发现, 2008年的“网络舆论场”除继承1999年、2003年的光辉品质之外, 其更为明显的特征就是网络舆论监督“全面大爆发”。
2008年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网络舆论监督定义的界定。在展开具体的论述之前, 我们需要对网络监督和网络舆论监督这两个概念做一个辨析。从普遍意义上讲, 网络监督包括上对下和下对上两方面的监督, 具有双向性;而网络舆论监督则只包含下对上的监督, 即单向性。这是本文之所以选择“网络舆论监督”作为研究主题的原因, 也是研究的前提之所在。作为一个新概念, 目前学者们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定义有不同的提法。笔者以为, 定义可以不同, 但关键的四要素必须具备:一是舆论监督的主体, 二是网络载体, 三是舆论, 四是监督。参考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关于舆论的定义①, 本文将网络舆论监督定义为: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 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和事件、个人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 产生并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 对现实社会起到监督、检查和评定的功效。
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效果。结合上述定义, 并参与《盘点2008重大传媒事件》②和《2008:中国互联网事件盘点》③两篇文章中的观点, 笔者筛选出2008年具有显著代表性的网络舆论监督之13件新闻大事件。为了更好地剖析网络舆论监督与这些新闻事件之间的密切关系, 笔者分别选取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事件、发起的主体、监督的形式、监督的目标和内容、监督的效果等五个关键要素, 以期找出其内在的规律和特征。为了更好地展示其相关情况, 用表格1展示 (见下页) 。
根据表1所展示的内容, 不难看出2008年网络舆论监督事件的特点:
来源:中国文明网
一是网民始终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 大学生、记者和专家是其主力军。2008年7月24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 我国网民数量达2.53亿人, 拥有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的用户规模达到1.07亿人。应该说, 相当数量规模的网民基础为网络舆论监督提供了充足的监督主体, 而在这些网民中,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专家学者和记者由于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公共意识, 所以自然成为其中的引领者。
二是在社区论坛上发帖、在网络上展开激辩、在博客上公开举报、用“人肉搜索”寻找证据信源, 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网民在网络上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主体, 随意性和自由度都很大, 借助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已成为一种成本低而又快捷的选择, 特别是在一些令人深恶痛绝的事件上, 他们的言论会更加激烈。如果遇到一些“猛料”, 他们当然不会错过。如果在同一事件上他们所持的观点不同, 往往会分成好几个营垒展开辩论。
三是社会公共事件、官员腐败、重大案件的审理、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大学教育等问题, 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重点。与往年不同的是, 2008年网络舆论监督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上做出了积极而巨大的贡献。国内的网民和在国外的华人通过博客、视频等, 搜集各种证据驳斥不实报道, 在网上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声讨行动, 如中国民间网站Anti-CNN就是专门批评外国媒体针对西藏事件的不实报道的。
四是网上的舆论监督大多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回应, 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从网络舆论监督的实际意义来看, 网上的舆论监督终究要外化于现实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其最好的结果就是得到政府的回应, 才能产生具体的效果。在表1列举的13件事件中, 最终因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介入而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成为平息民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引导舆论的一种最佳选择。
五是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监督之间的传导效应和互动效应更强、更明显, 大大推进和扩展了舆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 网络舆论监督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信源, 特别是网上议论的焦点往往成为传统媒体的“重磅新闻”, 而网络舆论一经传统媒体发布, 其监督的影响力和权威性都大大提高了。另一方面, 传统媒体的监督报道经网络传播, 一个新闻事件的受众得到大幅攀升, 持不同意见甚或是对新闻事件产生怀疑的人很容易对新闻事件展开更深层次的辩论, 或提供新的信源, 如“周老虎事件”。
当前网络舆论监督的困境
虽然网络舆论监督在2008年成为耀眼的社会亮点之一, 也给网民迎来了“2008年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之年度特别群体”④的光荣称号, 但是, 其中仍有许多问题不容忽视, 值得警惕。
谣言、诽谤、诬告等虚假信息大量存在。如果网民通过网络公开、举报的事情属实, 当然为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如若不然, 则势必会对个人或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甚至是危害。在“6·28”瓮安事件中⑤, 我们看到了谣言带来的巨大危害。6月22日, 贵州瓮安县中学生李树芬死亡。“瓮安事件”爆发的前期, 真相扑朔迷离, 致使不少人相信民间和网上谣传的“奸杀”。6月28日下午, 县公安局、县政府受到冲击, 发生“打砸抢烧”的群体性事件。最后经查证, “打砸抢烧”系黑恶势力利用和操纵网民和百姓所为, 而李树芬系自杀。当然, 这与当地政府不作为、信息不公开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个人的隐私权、名誉权面临时常被侵犯的尴尬。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 个人的隐私权、名誉权常常被他人侵犯, 这既与个人的利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有关, 也与我国网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人肉搜索”的兴起, 一个人的信息完全被暴露在网络之上。在我国, 公民的隐私信息包括了一些合法的信息, 如合法的存款数额、婚姻状况等;也包括了一些不道德甚至不合法的信息, 如合法婚姻关系外的“情人”关系、酒后驾驶被处罚等。社会中不少人对个人的合法信息视为个人隐私予以尊重并没有过多的争论, 而对于个人的一些非道德甚至非法的信息是否纳入个人隐私信息予以尊重则有争论⑥。某些网友不负责任地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 甚至以造成他人痛苦为乐, 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 由于网络舆论影响大、传播速度快, 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 对名誉权造成的损害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
网络暴力、网络群体性事件容易滋生事故隐患。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仅一步之遥, 把握不好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质的改变。目前, 网络暴力主要表现在“不文明的粗口”、“人身攻击”和“失去理智”等网络行为, 虽然与暴力行为无法联系起来, 但在现实生活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会极大刺激和改变一个人的情绪。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目的, 利用网络大规模地发布和传播某一方面的信息, 以制造舆论、发泄不满, 具有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 即“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 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集群行为”⑦。严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则可能干扰网络内外秩序, 甚至外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 危及社会稳定。
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权的冲突。网络舆论对司法活动进行有效监督, 可以遏制司法过程中的腐败行为, 促进司法公正;但如果网络舆论监督不当, 则有可能干扰司法审判, 导致司法不公。因此, 如何把握好两者的平衡、避免冲突就成为网络舆论监督必须自律的一个问题。网络舆论干预和影响司法往往遵循着以下途径:媒体或公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将司法部门的有关信息传递给受众, 受众在对各种信息进行判断、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舆论, 再通过网络媒体将舆论的评价和公众的褒贬公之于社会并反馈给司法部门, 从而形成一种舆论压力环境, 影响司法⑧。如“许霆恶意取款案”之所以开庭重审, 各路网友、专家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上的发言和激辩, 就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的出路
鉴于网络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我认为应从两方面着手, 扬长避短, 具体如下:
为更好地利用和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 应采取多种措施实现网络舆论监督与制度监督的无缝接轨。网络舆情汹涌, 昭示着民众并不缺乏网络监督的热情, 但在缺乏制度保障的前提下, 网络舆论监督的实现又具有一定的偶发性, 对于公权力机关来说,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尊重民意表达, 并更好地吸纳和整合民间智慧来推进反腐败向纵深发展, 已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⑨。早在两年前, 最高检察机关就曾发文要求各地检察机关应抓住新闻媒体曝光的问题, 深挖案件线索, 加大查办力度。因此, 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监督, 成立专门性部门负责网络舆情收集、形成相关制度性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6月20日, 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讲话的内容, 已表达出其中之义。
在平衡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制度的关系方面, 媒体在报道案件时必须遵循客观、真实、公平、平衡的原则, 不能偏袒一方, 要平衡照顾双方权利;司法机关建立防止舆论审判的机制, 这些机制包括延期审理, 变更管辖, 可以将案件移送到尚未受到舆论压力的其他法院管辖, 审判人员回避制、限制庭外言论等⑩。
为规避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诸多问题, 应从主客观上下足工夫, 客观上加强网络舆论相关法律的约束机制和引导效应;主观上, 应加强行业自律和个人自律 (1) 对网络本身研究的成熟度决定立法的成熟度。我国自1996年颁布了第一部网络舆论管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以来随后又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法规, 但从整体上看, 一方面由于网络发展在我国还比较年轻, 人们对它的研究还不够全面, 仍处于探索阶段;另一方面, 网络舆论传播多样化、多变性的特点又增加了网络立法的难度, 这就使得网络立法落后于网络实际的发展。因此, 应该在探索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形式等方面多下工夫, 并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 (2) 行业自律与个人自律。行业自律主要体现在网络服务商在技术控制和职业道德上的自我约束。网络服务商在网络舆论的形成中起着中间者和事实上的内容传播者的角色, 通过对网络服务商的规范, 我们可以管制网络舆论监督的负面影响, 技术控制就是其中一例技术控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控制, 以技术对抗技术, 对那些危害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有损于个人名誉和隐私的发帖人要提出相应的劝告和警告, 并将相应值得关注的信息送给国家舆情部门。当然, 作为网络服务商也要履行自身的职业道德, 不传播或组织对他人、社会和国家有害的信息。个人自律主要体现在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 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由于网络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点, 因而存在一部分网友对他人展开人身攻击、公开揭露他人隐私等诸多问题。但是随着运用或滥用权利的本领的日益强大, 个人也需要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负起相应的责任, 这几年在网络上“因言获罪”的例子也有发生。因此, 公众应确立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 遵守网络伦理道德, 不做有损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事情。
应该说, 网络舆论监督的春天才刚刚来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 将来的网络舆论空间会进一步拓宽, 网络舆论监督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也会越来越重, 网友们也会日益成熟, 网络舆论监督的未来值得期待。
摘要:本文从剖析2008年具有重大影响力的13件网络舆论监督事件出发, 总结归纳出2008年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形式、内容、特点和效果, 并在此基础上导引出当前网络舆论监督面临的现实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特点,问题,挑战
注释
1转引自周道华:《论网络舆论与政府的互动》, 《社科纵横》, 2007 (12) 。
2范以锦:《盘点2008重大传媒事件》, 《新闻与写作》, 2008 (12) 。
3北风:《2008:中国互联网事件盘点》, 《羊城晚报》, 2008年12月27日, B11版。
4赵义:《网民:政治参与的新外衣》, 《南风窗》, 2008 (26) 。
5人民网贵州瓮安县“6·28”事件专题:http://society.people.com.cn/GB/8217/126097/.
6刘召成:《网络舆论监督的临界问题及相关法律责任》, 《信息网络安全》, 2006 (4) 。
7葛琳:《网络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 《新闻爱好者》, 2008 (9上) 。
8汪帆:《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及限度》, (硕士论文) ,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07年版。
郎平是我国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是上世纪80年代世界女子排球界“三大主攻手”之一,有“铁榔头”之称。
1978年,郎平参加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崭露头角,被袁伟民教练看中,进了国家队。1981年她随队获德国不来梅国际排球邀请赛冠军,个人获得“最佳攻球手奖”,同年还获得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个人获“优秀运动员奖”;1982年获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第九届亚运会女排比赛金牌;1983年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得冠军,1984年获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比赛金牌;1985年获第四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并获“优秀运动员奖”和“最佳运动员奖”。1985年郎平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专业,1987年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留学,并取得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后赴国外打球,并担任排球教练,1996年率领中国女排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2008年率领美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夺得北京奥运会银牌。
郎平于1980年被国家授予“运动健将”称号;198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5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此后多次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并四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2002年她以全票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迄今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对于《光荣与梦想》这本书,套用一句俗话,可谓”如雷贯耳、闻名已久“了。我看书一向比较挑剔(主要是怕浪费时间),往往只读那些评价普遍很高、或已得到时间证明的书。读之前也一直担心《光荣与梦想》会不会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直到自己辗转买到这本厚达1000页的大部头,开始认认真真读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本多么出色、多么精彩的历史著作。作者威廉·曼切斯特用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广博的涉历,通过引证各种原始材料――谈话、评论、报道、甚至流言蜚语等等,展示了从1932年至1972年这40年期间美国社会各阶层、各方面演变的历史长卷。
《光荣与梦想》带给读者的不是乏味的流水帐、也不是片面的褒贬、更不是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说教。《光荣与梦想》尽管拥有一个冠冕堂皇的书名,但是它的内容却大都关乎芸芸众生的普通生活。尽管政治和政治人物不可避免地成为无数史书的主要部分,但是我始终认为社会本身才是本书关注的焦点。《光荣与梦想》通过对这40年间美国社会起起落落的描述,包括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相当忠实地把一个”原生态“的美国展现在我们面前。
由于所处教育环境的影响,一直以来我们或被动或主动地读过很多批判美国和资本主义的书和文章。这些书大都叙述简单粗暴、结论武断、批判色彩过于明显,等我们慢慢从多个渠道了解到”真象“后,立即就会对这种教育和书籍产生极大的反感。我自己就发誓再也不读这种书,坚决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垃圾上面。现在想来,我们的历史教育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在时间面前,没有任何金科玉律是可以保证万世不变的。与其用那些预设目的的片面材料,还不如读读这本美国人的现身说法,效果反而会更好。《光荣与梦想》主要讲的也是美国的失败和问题,而不是美国的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优越,这也是符合美国记者的一贯风格。
《光荣与梦想》依靠大量原始历史资料、通过平实的叙述来讲述某个特定时代的美国及其社会。通过读这本书,我想我们对美国及美国人的看法将更趋于理性和平实。我们至少可以感觉到:美国既不是天堂更不是地狱,美国其实跟我们自己国家一样,有丑陋的一面,也有可爱的一面;美国人不是天使更不是魔鬼,他们中有坏人也有好人,大部分人和我们一样,为了能够生活得更好而努力拼搏。我们从许多研究型的书籍里也能够读到对美国及其民族性格的剖析和归纳。那些抽象的概括虽然不能说错,但也很难百分之一百正确,介乎一种”似是而非“的层面。读过本书,我们可以以一种平视的角度,从我们自身的生活和情感出发,来看待美国和美国人。
当然,《光荣与梦想》也不可能穷尽那段时期美国的所有事情,以及美国社会的每个角落。所谓的全面,在书写历史时永远都是相对而言的,特别是一部国家史和社会史,它往往只能选取期间典型的,能够从中看出历史演变、社会变迁脉络或趋势的那些事件。同样,所谓的客观,对于历史来说也永远是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一个历史学家、或者写历史的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带上自己的爱憎。同时,记述历史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讲述一件事,它必然包含许多其他的目的在里面,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以史为鉴“.《光荣与梦想》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作品,但是对于我国现在陷入低潮的历史学来说,这本书至少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可供借鉴“的机会。
我国历史学的衰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实衰微的不仅仅是历史学,包括文学、美学、哲学、政治学等社会学科都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只有经济学一枝独秀,但近年来也饱受诟病。其中的关键原因是在国家和社会急速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本身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学科一时间跟不上社会变迁的步伐,满足不了人们已经改变的胃口和社会大众的需要。由于国家教育体制、科研体制的惯性、以及我们国家本身问题的复杂性,要解决这些”滞后“问题绝非一日之功。然而危机的另一面其实就是机遇,有了”大落“方有”大起“.就历史学来说,今天我们至少已经看到一丝曙光的出现。这一缕光明来自于我们从西方学者(包括华裔历史学者)那里借来的火种,重新点燃了那堆余烬,让它重新焕发千年的辉煌和骄傲。
要说我们的历史学,本不该是这样的,更不能摊上”先天失调“毛病。全世界各大文明体系中,中国人的历史观念最强。中国的历史资料也最丰富。除了人所共知的《二十五史》外,还有其他汗牛充栋般的史籍、野史、传记、笔记等等。甚至祖先祭祀时使用的那些骨骼、龟甲都雕刻着一个遥远时代的历史。这些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是我们追溯史迹、缅怀先人的精神寄托,更是我们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想想可怜的印度人吧!他们虽然名列”四大文明“之一,却因为不重视文字相传,现在只有靠《大唐西域记》这样的中国典籍了解自己的历史。相比之下,中国人简直是太幸福太幸运了。
近现代中国史学的衰微缘于”五四“以来对中国传统的极端反动。这些盲目否定历史和传统的运动最终摧毁了传统史学(包括其精神和文本)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也割断了它流传的脉络,使那些优秀的传统由于被抛弃的时间过长而逐渐被人遗忘。近代以来,我们的历史学一概以西方为标准、以西方比附东方、言必称希腊,完全忽视了中西方大相径庭的发展路径和特色。建国以后,更是一切唯马列主义为马首是瞻。马克思列宁主义中那些缘于西方(俄国)历史的原则、标准、判断,成为裁断我们历史”剪刀“:这一段是原始社会,这一段是封建社会;这是进步的农民起义,这是反动的封建统治;这是先进的生产力,这是腐朽的封建上层建筑,如此等等。这种变相”全盘西化“的结果就是割断了我们的历史传统、肢解了我们历史的整体、混淆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将史学片面化和意识形态化,从而使我国史学走入一条死胡同,深陷困境而难以自拔。
我国传统史学并非没有缺陷可言。建国以来的史学研究也并非一无所成。但是,当我们把眼光放长远来看,以官修史学为主轴、以儒家思想为基本治史原则的传统史学确实面临着一个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转型的大问题。遗憾的是,建国后的”马克思化“并没有为史学转型带来多少积极的成就和经验。传统史学一向被人贬为”王朝的家谱“,而马克思化的史学也没有走向大众、反而成为宣传的工具和政治的玩物。其结果是导致史学在改革时代急速边缘化和国民历史素质的降低。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玩笑――世界上历史材料最丰富、历史传统最悠久、历史关切最深厚的民族竟然陷入无史可读、无史可治的境况。
我国史学的转机始于新世纪。掀起这次史学革新帷幕的是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为代表的海外华裔史学著作在国内的流行。《万历十五年》在国内的成功是空前的、带来的影响也是开天辟地式的。随后,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一大批相似的作品、掀起了新一波的史学热。到后来,就有了易中天的”超男"现象。《万历十五年》之所以流行,学者们可以得出无数条原因。但是作为普通的读者,《万历十五年》给我们的感觉就像一阵清风吹来,让我们体会到一种不同的阅读享受。原来历史是可以这么写的?这是我读完《万历十五年》后最大的感慨。
有了《万历十五年》的铺垫,再去读《光荣与梦想》,那种强烈的冲击感已经削弱了很多。和《万历十五年》一样,《光荣与梦想》对于我们中国读者和治史者而言也是一种崭新体验和可能选择。目前国内繁荣的史学热背后,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西方史学著作的影响。这也许暗示着一个新的方向。不过表面的繁荣无法掩盖内心的苍白和空虚,仅仅靠西方的影响是不够,必须把这种影响内化为我们自己精神的一部分,和自己的传统融合在一起,以西方唤醒东方,以东方整合西方,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坚实的、长久的道路来。中国史学的未来必须构建更加坚实的理论和心理基础,必须融合传统史学和西方史学的精华,从而开辟一条新路。这条路需要许许多多人的努力,包括学者乃至我们这些普通读者;这条路还需要时间和试验,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但是,只有走上这条路才能够让史学真正回归。
【光荣与梦想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光荣少年106-14
劳动最光荣教案06-13
光荣作文500字11-04
光荣少先队11-11
人民军队光荣传统06-02
劳动最光荣班会教案06-18
描写劳动光荣的句子07-23
光荣榜前言怎么写06-10
当代中国妇女的光荣使命07-28
光荣的荆棘路满分作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