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至2010年工作总结规划股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6至2010年工作总结规划股(共6篇)

2006至2010年工作总结规划股 篇1

及二0一一年工作谋划

关于土地调整规划方面:

一、2006年共新增建设用地2.22公顷。(全部为耕地)。项目为尚义县2006年第一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2.22公顷(全部为耕地)。

二、2007年共新增建设用地4.413公顷(全部为耕地)。共涉及2 个批次用地

1、项目为尚义县2007年第一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2.673公顷(全部为耕地)。

2、尚义县2007年第二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1.74公顷(全部为耕地)。

三、(一)2008年共新增建设用地10.3285公顷(林地0.1624公顷,草地3.3375公顷,未利用地6.8286公顷),共涉及1 个批次用地和4个单独选址项目用地。

1、尚义县2008年第一批次城镇建设用地项目占地面积为2.7547公顷,全部为草地。

2、河北尚义风电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3.9436公顷(全部为未利用地)

3、河北尚义风电场二期工程占地面积为0.7722公顷,其中草地0.3276公顷,未利用地0.4446公顷。

4、河北尚义风电场四期工程占地面积为0.7656公顷,其中林地0.1624公顷,草地0.2552公顷,未利用地0.348公顷。

5、河北尚义石人风电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2.0924公顷,全部为未利用地。

(二)2008年置换项目用地共27.7327公顷(耕地3.3公顷,林地8.5956公顷,园地0.0234公顷,草地14.5667公顷,未利用地1.247公顷),共涉及两个批次用地和一个单独选址项目用地。1、2008年第二批次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18.6159公顷,其中林地7.7152公顷、草地10.9007公顷。2、2008年第三批次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8.3446公顷,其中耕地3.3公顷,林地0.74公顷,草地3.6426公顷,未利用地0.662公顷。

3、河北尚义风电场三期工程占地面积为0.7722公顷,其中林地0.1404公顷,其它农用地0.0234公顷,草地0.0234公顷,未利用地0.585公顷。

四、(一)2009年共新增建设用地124.6552公顷(耕地61.5532公顷,林地12.9348公顷,园地0.3272公顷,草地4.594公顷,未利用地45.246公顷),共涉及两个批次用地和四个单独选址项目用地。

1、尚义县2009年第一批次村镇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1.2389公顷,(耕地0.2931公顷,草地0.329公顷,未利用地0.6168公顷)

2、尚义县2009年第二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4.6483公顷,(耕地2.2103公顷,草地2.438公顷,)

3、石人风电场一期扩建工程占地面积为0.595公顷,全部为未利用地。

4、河北尚义龙源风电场项目工程5.76公顷,(耕地0.135公顷,林地0.945公顷,草地1.827公顷,未利用地2.853公顷)

5、张家口至集宁铁路项目占地面积为109.0914公顷(项目批准面积为112.1829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3.0915公顷),其中耕地58.9148公顷,林地8.6682公顷,园地0.3272公顷,未利用地41.1812公顷。

6、尚义220KV输变电工程占地面积为3.3216公顷,全部为林地。

(二)2009年置换项目用地共13.1926公顷(耕地3.1144公顷,林地1.2606公顷,草地5.9745公顷,未利用地2.8431公顷),共涉及两个批次用地。1、2009年第一批次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11.8057公顷,其中耕地3.1144公顷,林地0.6156公顷,草地5.6629公顷,未利用地2.4128公顷。2、2009年第三批次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1.3869公顷,其中林地0.645公顷,草地0.3116公顷,未利用地0.4303公顷。

五、(一)2010年共新增建设用地19.4567公顷(耕地9.3722公顷,林地1.1113公顷,草地5.5408公顷,未利用地3.4324公顷),共涉及三个批次用地和两个单独选址项目用地。

1、尚义县2010年第一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1.151公顷,其中耕地0.6237公顷,林地0.2245公顷,未利用地0.3028公顷。

2、尚义县2010年第二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7.258公顷,其中耕地6.4877公顷,未利用地0.7703公顷。

3、尚义县2010年第三批次村镇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1.3696公顷,其中耕地0.0348公顷,林地0.3618公顷,草地0.2597公顷,未利用地0.7133公顷。

4、河北尚义韩家庄二期49.5MW风电项目占地面积为1.089公顷,其中耕地0.066公顷,林地0.165公顷,草地0.132公顷,未利用地0.726公顷。

5、河北尚义七甲山风电场占地面积为8.5891公顷,其中耕地2.16公顷,林地0.36公顷,草地5.1491公顷,未利用地0.92公顷。

(二)2010年置换用地32.6596公顷(耕地17.1096公顷,林地8.5175公顷,草地2.3057公顷,未利用地4.7268公顷),共涉及四个批次用地和五个单独选址项目用地。1、2010年第一批次建设用地(置换)占在面积为2.0478公顷,其中耕地0.6128公顷,林地1.195公顷,草地0.24公顷。2、2010年第二批次建设用地(置换)占在面积为1.7878公顷,其中林地1.3102公顷,未利用地0.4776公顷。3、2010年第三批次建设用地(置换)占在面积为7.8776公顷,其中耕地7.0096公顷,林地0.868公顷。

4、尚义县2010年度第四批次建设用地占在面积为(置换)占在面积为10.859公顷,其中耕地6.7406公顷、林地3.196公顷、未利用地0.9224公顷。

5、、河北省尚义东山风电场49.5MW建设项目占在面积为3.1196公顷,其中耕地2.2767公顷,林地0.2777公顷,草地0.045公顷,未利用地0.5175公顷。

6、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尚义石井风电场一期占在面积为2.5643公顷,其中耕地0.2359公顷,林地0.4718公顷,草地0.1685公顷,未利用地1.6881公顷。

7、河北尚义韩家庄一期49.5MW风电项目占在面积为2.9816公顷,其中耕地0.1401公顷,林地1.1675公顷,草地1.5806公顷,未利用地0.0934公顷。

8、尚义二工地风电场一期机位占在面积为0.7066公顷(耕地0.0939公顷,林地0.0313公顷,草地0.2716公顷,未利用地0.3098公顷。

9、尚义县二工地风电场一期工程升压站用地(置换)占在面积为0.7180公顷,全部为未利用地。

汇总:2006年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共161.0734公顷,其中耕地77.5584公顷,置换的建设用地共73.5849公顷、其中耕地23.524公顷。

关于用地预审方面: 2010年共组织预审材料上报省厅预审的项目七个,分别为:

1、尚义大东山风电场49.5MW工程项目,位于尚义县八道沟镇八道沟村、博岱花村、后号村和七甲乡三和成村、七甲村两个乡镇五个村境内,拟占集体土地1.9560公顷。其中农用地是1.9305公顷,(耕地0.0255公顷);未利用地0.0255公顷。

2、河北尚义韩家庄二期49.5MW风电项目占用尚义县八道沟镇西赛村、赛尔台村和南壕堑镇大坝沟村两个镇三个村的土地1.0890公顷。其中农用地是0.3630公顷,(耕地0.0660公顷);占用未利用地0.7260公顷。

3、河北尚义龙源麒麟山100.5MW(二期)风电项目拟占用尚义县南壕堑镇田家窑村、关村、西平山村、厂棚沟村、常胜沟村一个镇五个村的土地共1.7420公顷。农用地是1.3260公顷, 其中耕地0.6240公顷(基本农田0.2340公顷);未利用地0.4160公顷

4、河北尚义君达东山风电场二期 49.5MW工程占用尚义县石井乡马连洼村、东山村、陈大伍沟村和大青沟镇大银堤村两个乡镇四个村的集体土地共2.5841公顷。其中农用地是1.7502公顷;占用未利用地0.8339公顷。

5、国华尚义炕塄风电场一期工程,位于满井镇戈家村、特布不落村狐子窝村、闫家淖村、白彦不落村、炕塄村,共占地0.8910公顷,其中草地0.243公顷、林地0.648公顷,已报省厅。

6、国华尚义北石塄风电场一期工程,位于满井镇戈家村、八道沟镇北石塄村、惠家梁村、阎房洼村,共占地3.591公顷,全部为林地,已报省厅。

7、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共占地0.04公顷,全部为灌木林地,位于八道沟镇西赛村,已报省厅。

年内预审的项目共37宗,涉及太平街、新兴街、安宁街小学,综合文化站项目,公路建设项目,祥云住宅小区,二中及滨河小区、新建设邮政所和新建卫生室等用地预审。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情况

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说明、尚义县城区的现状图和规划图以及全县重点项目布局图已基本完成。

我县土地利用规划大纲将于2010年6月中旬市国土资源局论证,10月中旬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经修改完善后于11月上旬准备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备案。

二0一一年工作谋划

一、新增建设用地的项目预审的有: 1、2010年后续产业生态移民项目(800人)需新增建设用地10公顷。

2、白郭线白郭公路南壕堑至张北界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29.5公顷。

3、张尚线四合功至台路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23.5公顷。

4、京尚公路冀蒙界至张北界新建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216.3公顷。

5、廉租房建设项目需新增建设用地1.34公顷。

6、河北尚义永胜煤碳有限公司矿井技改项目需新增建设用地3.2704公顷。

7、河北尚义花尔台风电场48MW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0.792公顷。

8、河北尚义万石沟风电场49.5MW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1.32公顷。

9、河北尚义朝力盖风电场49.5MW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2公顷。

10、河北尚义磨石山风电场49.5MW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2公顷。

11、河北尚义麒麟山风电场15万千瓦三期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7公顷。

12、河北尚义中广核东山风电场4.95万千瓦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2.5841公顷。

13、华电尚义王悦梁风电场4.95万千瓦一期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3.1145公顷。

14、华电尚义王悦梁风电场4.95万千瓦二期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2.667公顷。

15、华电尚义王悦梁风电场4.95万千瓦三期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2.667公顷。

16、河北尚义石井风电场4.95万千瓦二期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2公顷。

17、河北尚义陈所梁风电场一期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7.9公顷。

18、河北尚义陈所梁风电场二期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3公顷。

19、华电尚义闫家梁风电场一期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4公顷。20、国华尚义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需新增建设用地33.6403公顷。

21、河北尚义补龙湾风电场100MW需新增建设用地6公顷。工程

22、华能尚义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33.334公顷。

23、国电尚义大西沟风电场(49.5MW)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2公顷。

24、国电尚义下井风电场(49.5MW)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2公顷。

25、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小水泉风电场4.95万千瓦工程需新增建设用地17.67公顷。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情况

1、我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于2011年6月前完成。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说明、图件(土地规划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用途分区图、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图、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示意图、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图等)及其它附件(调研和专题报告),数据库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2、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2011年1月启动,于2011年6月前完成。

2006至2010年工作总结规划股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乙型肝炎疫情资料来源于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乙型肝炎接种资料来源于历年接种率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铁岭市统计局。

1.2 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乙型肝炎疫情的三间分布,有关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006至2010年,铁岭市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一直居于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二位。全市5年间共报告乙型肝炎病例8657例(死亡病例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9.43/10万。其中2006年报告1944例,报告发病率为67.78/10万;2007年报告1817例,报告发病率为62.56/10万;2008年报告1793例,报告发病率为61.31/10万;2009年报告1610例,报告发病率为54.80/10万;2010年报告1493例,报告发病率为50.72/10万;全市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比2006年下降了25.17%。

2.2 地区分布

2 0 0 6至2 0 1 0年,铁岭市七个县(市、区)均有乙型肝炎病例报告,但地区差异较大。5年间全市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县区分别是银州区(76.86/10万)、昌图县(73.30/10万)、清河区(61.23/10万),其他依次为开原市(57.62/10万)、调兵山市(52.83/10万)、铁岭县(35.19/10万)、西丰县(30.35/10万)。各县(市、区)发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933,P<0.05)。

2.3 时间分布

铁岭市乙型肝炎病例各月均有报告,其中3月份报告病例最多,为863例,占总病例数的9.97%,其次为1月份851例(9.83%),7月份801例(9.25%)。12月份报告病例最少,为558例,占总病例数的6.45%。乙型肝炎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特点。

2.4 人群分布

2.4.1 年龄、性别分布

8657例病例中,男性5683例(65.65%),女性2974例(34.35%),男女性别比为1.91:1。从年龄构成来看,病例主要集中于20~44岁,报告病例数为4851例,占总病例数的56.04%。另外,15岁以下人群发病数为139例,所占比例最小,仅为1.61%;60岁以上人群发病数为868例,所占比例不大,为10.03%。其中,<15岁和15~29岁年龄组的报告病例数和构成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45~59岁组病例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30~44岁和≥60岁组病例所占比例变化不大。见表1。

2.4.2 职业分布

2006至2010年,乙型肝炎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家务及待业和工人,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8.48%,12.68%和10.38%,三种职业共计占总病例数的71.54%。见表2。

2.5 乙型肝炎分类

5年报告的8657例乙型肝炎病例中,慢性病例为4519例,所占比例最高,为52.20%;其他依次为未分型病例3198例,占36.94%;急性病例940例,占10.86%。

2.6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铁岭市1992年开始在新生儿出生时开展自费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工作,2002年6月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全市儿童免疫规划,实施免费接种。铁岭市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在2003年以后一直保持在98%以上,首针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3 讨论

2006至2010年铁岭市共报告乙型肝炎病例865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9.43/10万。2006年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最高,为67.78/10万,201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50.72/10万,比2006年下降了25.17%,全市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说明铁岭市的乙型肝炎防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控制策略和措施比较得当。但是,全市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五年来一直居于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二位。因此,铁岭市乙型肝炎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乙型肝炎仍然是全市需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乙型肝炎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可能与各地的生活习惯、人口流动性、医院的诊疗技术和报告意识以及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数量有关。铁岭市乙型肝炎病例各月均有报告,无明显季节性特点。男女性间发病不平衡,造成原因较为复杂,除男女暴露机会不同外,也可能由男女性生理因素不同所决定[1]。

乙型肝炎病例主要以20~44岁的中青年为主,原因可能与中青年是工作和社会活动的主要人群,他们与社会和其他危险人群接触机会多、感染机会较大有关[2]。15岁以下人群病例数较少,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在新生儿中实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的预防策略已收到一定成效[3]。45~59岁组病例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提示可能存在慢性病例多次就诊重复报告的情况[4]。因此,应继续做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提高首针接种及时率,同时,开展集体单位和中青年人群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全人群的免疫水平。此外,对育龄期妇女进行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既降低了该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也会有效控制新生儿的感染率。另外,应进一步规范乙型肝炎病例的报告工作,减少和避免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的重复报告。

乙型肝炎病例的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和工人为主。这和该人群的人口基数较大和防病意识不强有一定关系。因此,应在农村和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乙型肝炎防制知识的宣传,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进一步改善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乙型肝炎病例中以慢性病例占绝大部分,提示应进一步加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管理工作,降低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传播,杜绝医源性传播。

摘要:目的 分析辽宁省铁岭市2006至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铁岭市2006至2010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至2010年,铁岭市共报告乙型肝炎病例865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9.43/10万;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县区是银州区(76.86/10万)、昌图县(73.30/10万)、清河区(61.23/10万);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91:1;病例集中在20~44岁(4851例,56.04%);乙型肝炎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48.48%)、家务及待业(12.68%)和工人(10.38%);乙型肝炎病例以慢性病例为主(4519例,52.20%)。结论 以加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降低全市乙型肝炎的发病水平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1]郑芳,石剑锋,王晓欢,等.三明市1995-200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7(5):442-444.

[2]耿越利,毋维,周文利,等.西安市碑林区1997-2006年乙肝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8,34(2):51-52.

[3]叶水福.浙江省遂昌县1990-2007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3):313-314.

2006至2010年工作总结规划股 篇3

一、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一)加强通村公路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五年来,我乡致力于通村公路建设,在县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共修建宋玉至四能卡、四能卡至吉居通村公路19公里,整治维修普沙绒河口及宋玉通乡公路共35公里,维修人行索桥8座,新建三座。普沙绒河口及宋玉35公里通乡公路改扩建、铺油路工程即将启动,吉居至各坝通村公路、四能卡至马蹄组通组公路正紧锣密鼓施工,有望明年底通车,这样,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二)多措并举,解决群众用水难。在县水利局的项目支持下,我乡通过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完成宋玉、菜玉、各坝三村共计36公里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目前供280余户、1400余人饮用,解决了我乡大部分群众饮水难问题。

(三)与时俱进,解决群众通信难。

2007年,我乡积极配合康定县移动公司,完成宋玉村移动微波基站的协调工作,并于2008年1月9日成功开通了手机信号,切实解决了群众通信难问题。

(四)抓住机遇,解决群众用电难。

我乡积极争取县扶贫办项目,免费向困难户发放了55台微水电站、60台太阳能照明,切实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用电难的问题。

(五)完善组织基础,抓好基层政权建设。

在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的关心帮助以及大力支持下,五年来,吉居乡人民政府完成了全乡五个村村级活动室的建设任务,完成了乡政府大楼新建项目,彻底改善了乡村干部的办公生活条件。

二、落实农村惠民政策工作

(一)改善群众住房条件

在县扶贫办、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五年来,我乡共计完成240户群众住房改造工程,完成30户群众“三改”项目,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改善了我乡大部分群众的住房条件。

(二)五年来民政救济工作有序开展,确保了各项民政资金足额发放到位,目前全乡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42人,城市低保对象2人,五保对象14人,优抚对象4人。

(三)从2007年起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每年均有95%以上群众参保,切实方便了群众就医,解决了以往群众“生不起病、住不起院”问题。

(四)五年来,按时足额发放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业补贴等各项惠民资金,确保了群众各方面利益。

(五)认真落实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全乡现有1101人参保,其中有234位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均能按时领取到农村养老保险金。

(六)认真落实“村村通”项目,共计发放140台“村村通”设备,解决宋玉、菜玉两村群众收看电视节目的不便。

(七)2010年,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建设各坝村引水灌溉水渠2公里。

三、农业工作

(一)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全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70亩,每亩施农家肥1000斤以上,完成粮食总产量555吨。同时,乡党委、政府狠抓经济作物建设工作,广泛栽种核桃幼苗近3000株、花椒幼苗300多株;积极搞好虫草、松茸、核桃、花椒等资源的生产工作,共创利 50多万元。经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乡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群众的经济收入也有了一定的增加,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畜牧业发展势态良好

抓好了每年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五年来全乡无重大疫情发生。大力提倡养殖业,现全乡有各类牲畜存栏5926头匹只,并重点培育养殖大户,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四、教育工作

我乡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现象,做好适龄儿童入学动员工作,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乡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100%,为进一步巩固、提高教育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新建宋玉小学教学大楼一座,在建宋玉小学学生住宿楼、食堂等项目,切实改善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

五、安全生产工作

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有重点地在全乡进行了安全隐患查处工作。

(一)抓好爆破器材的管理工作,每月定期对我乡境内的各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工作,督促各施工单位落实专人进行爆破,并在施工地段树立各种警戒标志,避免了因施工造成的人畜伤亡。

(二)做好交通安全检查工作,对各村驾驶员进行了相关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并与之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严禁超速、超载和无证驾驶。

(三)狠抓食品安全管理,与辖区内各小卖部业主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确保我乡食品的安全。

(四)加强汛期和地质灾害多发地段的安全防御及监测工作。制定了相应的防汛预案和应急人员、物资的安排,落实了专人对菜玉、宋玉、马蹄、吉居、各坝五村的地质灾害多发地段进行监测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六、林政工作

我乡加大护林防火宣传力度,成立了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及打火应急分队,与各村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由村林业管护员及乡半脱产林业管护员进行巡山工作,防止火灾发生,并组织青年劳动力进行了植树造林活动,共植树3000多株。严厉禁止乱砍滥伐,认真落实伐木指标的分配工作,指定地点进行有序采伐,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严禁猎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全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认真落实退耕还林政策,狠抓退耕还林补种补植工作。积极配合县林业局,完成吉居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七、其他工作

(一)计划生育

五年来,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加强计划生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计划生育意识。同时,积极作好节育措施及药具发放工作,认真落实“少生快富”和“奖励扶助”政策,确保群众享受到计划生育优惠政策。

(二)国土

认真落实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严禁毁坏、占用耕地的行为,确保全乡耕地面积总量,切实保护耕地。严禁私自搭建房屋,修建房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批。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破坏、偷盗矿山采矿设备,依法保护矿产资源,合理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测工作。

(三)统计工作

五年来认真统计、及时准确上报全乡各类数据,2010年顺利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四)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我们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坚持以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脏、乱、差”问题开展集中整治,使群众的健康指数和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提高。

总之,五年来,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全面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吉居乡存在着的不足,底子薄,道路交通、通讯、电力、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群众思想意识守旧,工作不能超前,这些不足束缚了我们的手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县委、县政府对我们的要求还很远,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不足,扬长避短,争取工作再上新台阶。

康定县吉居乡人民政府

2006至2010年工作总结规划股 篇4

关于开展实施《广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中期评估的通知

各区卫生局,市直医院:

根据《佛山市实施广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中期评估工作方案》安排,拟于2009年11月上旬开展全市二级医院护理工作中期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每间医院评估时间为一天,包括听取汇报,现场察看等方式。汇报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二、评估当天进行情况反馈,参加反馈会的的人员包括被评估医院中期评估领导小组成员,职能科室负责人(医务科、后勤、人事科),全体护士长和被评估科室的负责人。佛卫[2009]317号

工作要求:各医院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各项迎检工作,积极配合和协助专家组顺利完成评估工作。

四、为促进各区护理管理工作平衡发展,本次评估增加学习组专家,安排部分医院护理管理者参加评估学习。请各医院安排好评估组专家和学习组人员工作,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件:

1、佛山市二级医院护理工作中期评估工作安排

2、中期评估各专家组名单

二○○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卫生护理△通知

抄送:省卫生厅医政处。

2006至2010年工作总结规划股 篇5

温州市鹿城区妇女发展规划

(2006—2010年)(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前言

妇女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十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实施《鹿城区妇女发展规划(2001-2005年)》(以下简称“十五”妇女发展规划),不断强化妇女发展的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使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健康各个领域取得了全面进步。我区妇女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妇女参政比例总体上升;妇女就业状况稳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妇女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多,男女受教育的比例基本平衡;妇女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一定保障。但是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妇女在参政、就业、教育以及婚姻家庭中的平等权利仍无原则进一步实现,如:妇女就业结构有待改善;妇女参政的部分指标亟需提升;妇女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妇女权益保障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等。因此,全面提高妇女

促进妇女全面进步。妇女平等地享有经济资源,充分参与经济活动;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决策及程度明显提高;受教育层次得到显著提高,科学文化综合素质适应时代要求;享有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妇女权益受到法律平等的保护;改善生态、社会人文环境,妇女事业得到持续发展,至2010年,使我区妇女发展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第三章

主要目标与策略措施

第一节 妇女与经济

一、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共享社会经济资源的平等权利

—— 广大妇女享有平等的社会资本、信贷、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配臵和有效服务的权利。

——农村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宅基地分配权、土地补偿权和股份分红等权利。

2、保障妇女劳动权利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和职业隔离,努力保障女大中专毕业生、失业妇女、农村妇女、残疾妇女的就业机会均等。

——进一步扩大妇女就业领域,城镇女性就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40%以上,逐步提高农村妇女就业。

建设,努力构建“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共同进步”的妇女发展工作格局。

2、注重妇女就业领域的拓展,积极发展适合妇女特点的就业岗位,如规范化的物业管理、发展型的社会教育、人性化的咨询服务、社区化的养老服务等,不断为妇女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发挥妇女在服务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培训、服务、示范三大网络,以帮助农村妇女增加收入为重点,引导妇女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以“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为目标,探索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整村推进”试点工作。加强对农村妇女的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和帮助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企业转移。

5、鼓励和妇女自主创业,设立妇女创业辅助基金,研究妇女创业规律,推行妇女创业有效模式,扶持女性创业示范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增加一批高素质的“巾帼创业带头人”、“女能手”、“女经纪人”、“女企业家”,宣传她们自主创业的典型事迹,推动社会关心和支持妇女创业,为妇女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6、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等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在招录从业人员时,除特殊岗位外,不得设臵性别要求,要保障多元化分配

11、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信息网络,努力为妇女劳动者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建立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机构和资料信息库,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专设就业服务窗口、组织专门培训、监控就业性别歧视等措施,帮助妇女特别是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12、为残疾妇女提供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妇女就业和再就业比例。

第二节 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一、主要目标

1、提高妇女参与党政管理的比例

——区党政领导班子中要各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 ——党政工作部门中,55%以上的领导班子应配备女干部,并要有一定数量的正职女领导,35岁以下的女干部在同级干部的数量要逐步增加;

——乡镇(街道)党政班子中至少要有1名女干部,20%以上的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各配备1名女干部,15%的乡镇(街道)党政班子要配备正职女干部;

2、加强女干部队伍和后备女干部队伍建设

——区直部门中层女干部比例2010年达到20%以上; ——区管后备干部中,女性比例不低于20%;

界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增强男女平等国策意识,提高培养选拔女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关爱妇女干部成长。

2、明确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工作目标,将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列入全区人才工作和干部工作的整体规划。加强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2次以上女干部工作汇报制度,研究解决女干部队伍建设重大问题。

3、建立完善女干部任用机制,继续推行公开考录、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用人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竞争中打破性别限制。重视对年轻优秀女干部的培养,加大公开选拔女干部的力度,充分利用机构改革、换届等契机,采取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或定岗定位、破格提拔的方式,确保高、中层女干部比例逐年提高。

4、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重视妇联组织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妇女参政议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妇联组织宣传和推荐女性人才的优势和职能,使其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妇女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主要渠道。

5、重视发挥妇女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提高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女性比例。认真听取她们以及妇女组织、妇女群众对制定涉及妇女根本利益的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妇女依法参与经济、文化和

第三节 妇女与教育

一、主要目标

1、保障适龄女童和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

——开展0—3岁早期教育服务。

——3--6岁学龄前女童入园率达到99.9%。

——小学、初中适龄女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女生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100%。

——基本满足外来务工农民子女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女童入学要求,提高外来子女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类残疾女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其他阶段受教育率与正常女生基本保持一致。

2、提高妇女终身教育水平

——基本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成人妇女识字率达到90%以上,其中青壮年妇女的识字率达到99%以上。

——提高妇女接受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比例和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力争每年农村妇女接受各类培训达到1万人次以上。

——提高妇女科技水平和应用能力,提高科技人员中女性的比例。

14、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设立农村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学校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等专项补助。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生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保障女生健康成长。开展对贫困家庭女生的帮扶工作,实行“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学校减免、银行贷款”等办法对贫困女生实行补助,继续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社会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女学生完成学业,保证适龄女童不因贫困而失学。

5、重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的方针,通过设立公办和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在公办学校随班就读等方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权利。

6、重视和发展特殊教育,关心残疾女童受教育权利,办好特殊教育学校,鼓励残疾女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积极创造条件举办15年制的特殊教育。创造条件为残疾妇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其受教育程度,增强其生存和发展能力。

7、发展妇女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增加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的机会。建立1所省三级重点职业中学,建成一所省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创建1所省一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设适合妇女的专业,提高妇女成人教育的实效。

第四节 妇女与健康保健

一、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4%以上;外来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外来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0%以上,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达到80%以上。

——城镇已婚女职工每1-2年进行妇科病及乳腺疾病的检查;农村和外来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每3年接受一次常见妇科病及乳腺病检查。

——城镇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95%;农村和外来人口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

——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享有同等卫生保健服务。

2、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孕妇重度贫血发生率控制在40%以下,外来人口孕妇重度贫血控制在50%。

——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控制性病传播,将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减少艾滋病垂直传播。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因产科出血死亡的比

55、增强妇女健康素质。——体育人口达到45%以上。——开展妇女心理健康干预工程。

——妇女健身组织网络和多层次健身设施得到完善。

二、策略措施

1、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传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卫生管理条例》,依法加强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行业管理,为妇女健康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强母婴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管理,依法查处无证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等各类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违法行为;加大对妇女保健产品的监管力度,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2、建立健全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尤其是区妇幼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卫生院是妇女保健工作开展的主要载体,按照《浙江省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和《浙江省农村卫生院接产服务基本标准》的要求,从硬件设施、人员配备、技术力量等方面进行建设;开通“孕产妇绿色通道”,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产科急救能力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水平等应急处理能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力量相对薄弱的状况,适应城区人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工作中

7女孩等活动为载体,弘扬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尚,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家庭文明幸福。

8、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城乡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基层计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确保育龄妇女享受四项手术基本项目的免费服务。正确引导育龄群众实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提高避孕节育有效率,减少意外妊娠,定期为育龄妇女提供“查孕查病查环”相结合的生殖健康检查服务,落实随访服务,维护妇女身心健康。

9、充分运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整合部门公共资源,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综合治理。始终保持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的高压态势,积极查处典型案件,强化生育过程管理,加强对再生育对象的监控和服务,努力保持性别比的正常稳定。

10、深化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实施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完善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逐步形成以农村奖扶制度为主体,多种形式帮扶内容相补充,相关社会经济政策相配套的政策体系,努力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和养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11、加强全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强化对采供血机构和制品生产单位的管理;在全区开展对妇女“面对面”艾滋病防治知

第五节 妇女与法律保障

一、主要目标

1、妇女权益保障法律得到全面实施。

——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扩大保障妇女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面,提高居民对保护妇女权益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提高妇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建立健全妇女权益保障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提高妇联干部参与审理涉及妇女权益案件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妇女合法权益得到广泛保障。

——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妇女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禁止针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暴力行为。

——保护妇女在婚姻家庭和财产权利中的权利。——保护农村妇女在经济资源配臵上获得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3、妇女维权网络进一步完善。

1案例,开展案例点评,引起全社会对侵犯妇女案件的关注,提高全社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意识。

5、健全和完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监督机制,加大对涉及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妇女权益的重点问题的监督和检查,加大民主监督力度,特别要加大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6、加强对妇联干部和妇联推荐的人民陪审员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妇联干部参与审理涉及妇女权益案件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女性人民陪审员、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巾帼维权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7、严厉打击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猥亵妇女、拐卖妇女及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等各种犯罪行为。消除妇女违法犯罪诱因,加强对宾馆、饭店、歌舞厅、路边店等公共复杂场所经常性治安管理,强化措施,坚决查处“涉黄”活动,有效预防女性涉毒犯罪。

8、及时处理、审理涉及妇女合法权益的民事案件,切实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民间纠纷调处过程中,维护妇女对财产的使用、占用、支配及抚养子女等方面的民事权利不受侵害;在土地权益纠纷处臵过程中,保障农村妇女在经济资源配臵上获得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9、重视毒品对妇女的危害,深入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

3职业安全、同工同酬、社会保障等问题,减少外来务工妇女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切实维护外来妇女的合法权益;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培训、开展妇女维权流动站维权咨询、服务和宣传典型侵权案例等途径,提高外来务工妇女的权利意识,增强其依法维权能力。

14、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利益,特别要关注残疾妇女、老年妇女、贫困妇女、单亲妇女的特殊需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机构,创建妇女儿童救助中心和妇女维权岗(站),充分发挥“148”法律服务专线和法律援助中心的作用,及时有效地提供法律援助。

第六节 妇女与社会环境

一、主要目标

1、创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

——倡导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宣传性别平等意识,树立尊重和保护妇女的良好风气;

——优化有利于妇女进步与发展的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 ——区委党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课程;

——创建鹿城区妇女网; ——成立鹿城区妇女宣讲团。

5基层、进机关、到企业,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开展女性“四自”教育,引导妇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妇女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创建鹿城区妇女网,宣传妇女工作内容,传播性别平等意识,展示妇女风采,激励妇女进步,促进妇女发展。

2、制作播出一批倡导性别平等,维护妇女权益,展示妇女风采的节目和报道,创作1~2部反映妇女生存发展的文艺作品,展示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肯定妇女在各领域的作用和贡献,扩大对妇女的正面宣传。

3、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禁止在宣传媒体、广告文艺作品中出现色情或有辱妇女人格的作品,遏制不良传媒对男女平等的负面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每年组织2~3次全区性大型妇女文化活动,丰富妇女精神生活。

4、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在社区优先发展对家庭生活有直接影响的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增加妇女自我支配时间;重视保护老年妇女的合法权益,推动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和以扶老助困为主要内容的老年公益事业的发展,为老年妇女提供方便快捷的福利服务;保障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丰富老年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

5、引导妇女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学习型家庭”和“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

7至3座垃圾转运亭,为妇女创造良好的自然和人居环境。

9、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加快推进农村饮用安全自来水的普及,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力度,每年建设农村公厕20座,基本消除露天粪坑,减少环境中公害物对妇女的危害,大力改善农村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10、加强绿色生态建设,提高城区绿地覆盖率,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生态村、生态镇及绿色学校、绿色医院创建活动,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固体废弃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综合行业创建活动,加大城乡环境防治力度,进一步做好噪声达标建设工作,中心城区及各乡镇噪声环境有较大改善,声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功能区标准。

11、加大全民环境保护思想教育,引导妇女和家庭树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积极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培养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大力开展“妇女、家园、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净化、美化、绿化环境,倡导绿色消费,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妇女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12、引导妇女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拓展和丰富文明家庭创建的内涵,把握文明家庭建设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深入开展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美德在农家等活动,着

四、成立区巾帼服务基地。由区妇联负责成立并组织实施。旨在通过就业指导、转岗培训、职业介绍,引导下岗失业妇女积极面对挑战和竞争并重新获得再就业机会。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幼儿启蒙教育,将成功的家庭教育方式与幼儿启蒙教育相结合,实现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五、实施“女职工爱心帮扶工程”。由区总工会组织实施,以姐妹献爱心活动为切入点,变“输血”为“造血”,逐步由单纯的帮扶解困,转向为女职工提供各类援助和开展结对帮扶,使爱心助学、举办再就业培训班、进行职业介绍和信息咨询等活动成为“女职工爱心帮扶工程”的品牌,增强女职工对其组织的归属感。

六、实施“妇女健康工程”。由区卫生局组织实施,该项工程以“让女性更健康、更美丽、心情更舒畅 ”为宗旨,集健康宣传、咨询、检查、治疗、援助为一体,推行妇女病态普查、平价接产、免费婚检、为残疾妇女送医送药等服务,帮助和引导妇女尤其是农村、社区贫困妇女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七、开展对妇女面对面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由区妇联配合区卫生局开展以辖区15—49岁妇女为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我区广大妇女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妇女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开展涉艾贫困妇女的资助

1纽带,是促进鹿城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服务广大妇女群众的网上家园。

第五节 组 织 领 导

一、区政府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根据《规划》的要求,结合各自职责,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和监测评估。

二、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妇女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要将《规划》的实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作为主管负责人和职能部门政绩考核内容之一,确保《规划》各项目标的如期完成。

三、政府要为《规划》的实施提供组织、人力、经费保障。要将实施《规划》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财政情况逐步增加重点、难点目标的专项经费。区妇儿工委办公室的工作经费按所在地区妇女人均1.00元标准由本级政府拨款。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全社会支持妇女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督促、指导《规划》的实施;建立实施《规划》的工作机制。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

32、监测评估机构分设统计监测组和专家评估组。(1)统计监测组由区统计局牵头,其职责是:制定《规范》分性别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提出监测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指标;建立鹿城区妇女数据库,定期报送监测信息;指导全区规划的统计监测工作。(2)专家评估组由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其职责是:制定检查评估方案;审评统计监测报告,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估,并提交监测评估报告;指导全区开展评估检查工作。

2006至2010年工作总结规划股 篇6

为了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由文化资源富市向文化大市的跨越,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主要涵盖文学艺术、社会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方面。

一、发展现状与机遇

(一)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市文化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繁荣和发展作为文化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精心组织实施了文化精品、改革创新、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等工程,全面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基本实现了“十五”计划发展目标,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从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看: 一是文化资源比较丰富。昆明已有124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风景名胜比比皆是。以璀璨夺目的青铜文化为特色的古滇文化;以滇池、石林、安宁温泉等国家级风景区为亮点的山水文化;以多元民族风情为特点的民族民间文化;以护国首义和抗战史实为代表的近现代历史文化;以郑和、聂耳和云南讲武堂、西南联大著名人物为代表的名人文化等异彩纷呈,影响广泛。

昆明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5项。其中有距今3万年的龙潭山古人类遗址;有出土滇王金印和大量青铜器的石寨山、天子庙等古墓群;有雕刻精美的大理国地藏寺经幢;有唐代初建、元代扩建的圆通古寺;有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的筇竹寺五百罗汉;有明代用青铜浇铸的太和宫“金殿”;有大观楼内清代孙髯翁所作饮誉海内外的“古今第一长联”;有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故里和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居。

云南是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世界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民族文化共生带。昆明是多民族省份的省会城市,云南25个少数民族,在昆明都有分布。各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宗教传统、民居建筑、服饰饮食、体育节庆、民歌舞蹈、美术戏曲等等,特别是具有昆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滇剧、花灯等戏曲剧种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这些人类不同文化形态的活化石,为我市文化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和无穷的开发潜力。

昆明是国家首批公布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气候宜人,四季花开。全市现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自然保护区6个,风景旅游区40多处,重点名胜古迹100多处。并先后举办过中国艺术节、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国际文化旅游节、昆交会、世博会等大型节庆会展活动。1999年被联合国提名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2003年获得“中国最佳人居特别奖”。

昆明是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通信、交通枢纽,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多民族省份的省会,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的现代文化资源及文化、科技人才,占有全省近一半的文化消费市场,有着突出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山水文化和都市文化等四大特色优势。

二是文艺创作取得丰硕成果,群众文化活动迈上新台阶。我市组织创作的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获国家首届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奖和中国戏剧节8项大奖;民族歌曲《打歌》获“五个一工程奖”;《小孔雀》、《榕树夕照》等获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文学作品《红嘴鸥的寻觅》、剧本《青铜魂》荣获文学奖;大型民族歌舞《阳光大地》、交响乐《彩云音诗Ⅰ》获“十六大”新剧目展演新剧目奖;《斑色花》、《布朗花》、《象角鼓》等12个民族歌舞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均受嘉奖;《彝童戏春》、《山茶蕾》、《比比高》等5个少儿舞蹈也相继在全国获取殊荣;《路南大叠水》在美国、加拿大展览中获铜奖;滇剧《陈圆圆与吴三桂》分获国内、省内奖项。

“十五”期间,我市相继举办了残疾人艺术汇演、小戏小品曲艺调演、少儿音乐调演、第十二届全国书市、第五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展等群众文化活动。各县(市)区群众文化活动也蓬勃发展,如盘龙区的“盘龙江艺术节”、五华区的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官渡区的传统金殿庙会、嵩明县的苗族花山节、宜良县的阳宗海民歌节,以及郊县区歌手大奖赛和各县(市)区举办的“迎接新世纪”等系列活动,既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音乐、歌舞、风俗、工艺品、节庆。绚丽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已在我市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闪耀在昆明城乡。三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目前共有公共图书馆17个,各类博物馆3个,文化馆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67个,已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共建站1486座。文物保护事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三个文明”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5项,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7项,省级重点保护文物49项,市级重点保护文物35项。2003年投资近3000万的市文化艺术生产基地即将投入使用,昆明市图书馆金牛社区分馆成为全省第一家社区分馆,筹资 1000万元装修改造的昆明剧院及滇港合资的新昆明影城、昆明会堂重新装修完成,全面投入使用。广播影视蓬勃发展,广电网络发展迅速,已拥有90余万收视用户。近年来先后有一批文艺精品、广播电视栏(节)目、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各种大奖。

四是专业文化队伍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我市先后制定了《昆明市文化事业人才培养五年规划》、《昆明市优秀艺术作品奖励试行办法》等措施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文艺人才创作的积极性。一大批优秀文化艺术人才脱颖而出,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全市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全市文化事业单位(含县、市、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01人。通过在岗人员的培训和进修、重点院校的送培等方式,使专业技术队伍的文化结构有所提升,目前全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达615人,占47.2%。文化艺术人才的总量有所增加,整体专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行业结构向合理布局发展。

五是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十五”期间,我市牢固树立“文化营销昆明”的理念,不断整合文化资源,充分发挥艺术表演团体的优势,尝试市场化商业演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市民族歌舞团的大型歌舞晚会《阳光大地》在我市率先商演,演出三场,收入达16万;市花灯剧团的大型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目前已演出35场,演出收入达105万元;方言喜剧《支花篮》演出收入123万余元;全市各专业剧团共完成演出场次2125场,经济收入673万元,观众232万人次。昆明新华书店连锁有限公司连续几年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左右,每年上缴税收600多万元。

按云南省统计局《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进行统计,2003年我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为32.9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1%;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个体)5.73万,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7.5%。其中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及文化艺术服务等传统的产业“核心层”实现增加值4.59亿元,改革开放后形成的网络、文化休闲娱乐和其它文化服务构成的“外围层”实现增加值13.93亿元,由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形成的“相关层”实现增加值14.44亿元。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均产出比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2003年文化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平均为4.34万元/人(不含个体、私营),低于第二产业6.55万元/人,高于第三产业3.48万元/人。由此说明,我市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已具有“领头羊”的作用。

六是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2004年8月召开的“昆明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动员大会,是昆明有史以来第一次高规格、大范围的促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的会议。市电影公司作为省、市改制工作的试点单位,已实现了从事业单位到民营企业的一步性跨越。

七是文化产业项目推介取得突破。“2004云南文化产业上海推介周”,昆明签约10余个项目,金额达10多亿元,部分项目已经开始实施。2004年12月18日举行的“首届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涉及影视、网络通讯、文物保护开发、新闻出版、文化旅游、文化娱乐等方面,吸引了国内外300多家文化企业参展,展位数达360多个,签约项目45个,签约金额达11.58亿元,吸引国内外观众9.2万人。充分体现出参展规模大、文化底蕴深、活动亮点多、签约项目广的“四大特点”,达到了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交易洽谈、展示博览、扩大影响、树立形象的目的,促进和推动了昆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十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还不适应文化发展的要求。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产品指令性生产方式形成的重事业轻产业、重评奖轻市场、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三重三轻”现象尚未根本消除。对文化社会、经济的双重属性认识不足。缺乏市场意识。对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

2、文化体制滞后。文化管理体制的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市场开放度不高,文化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对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的市场主体培育不够。文化中介机构及经纪人不足。文化单位内部改革缓慢,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普遍缺乏活力。

3、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投入不足。文化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投资渠道过度依赖于政府财政,吸纳社会资金的办法不多,金融政策和资本市场支持不够,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程度低,文化的资源优势还未有效地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4、文化基础设施的布局不合理,建设滞后。昆明文化基础设施弱、小、散,效益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文化基础设施的布局、规模、建设标准等方面不适应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城市发展中市民的文化需求。

5、文化产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粗放。目前昆明文化产业大多属于复制或消费型,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综合实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集团和辐射带动面宽的大型综合文化项目。产业内部各行业间的发展还不均衡。

6、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管理、经营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高级管理、经营人才、文化经纪人、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奇缺,现有文化人才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瓶颈制约着我市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

(三)我市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我国的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发展潜力巨大。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创造了良好机遇。我市在基本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后,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比重也相应提高。本世纪头20年,文化必将成为群众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传媒业、出版业、文化娱乐业等“文化朝阳产业”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3、党的十五大提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战略决策之后,又在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都作出了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具体要求,并作了进一步的部署安排。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为昆明市文化发展确定了内涵,而现代新昆明建设,又将为昆明市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西部大开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昆明作为云南乃至中国西南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并促进昆明逐渐发展为区域性国际城市,为昆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和逐步走向国内、国际舞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4、当代高新技术不仅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先进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拓展了文化建设的空间,而且也对文化的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科技广泛运用于文化生产、服务、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使文化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文化管理方式和流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引发了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艺术形式空前多样,一些旧的艺术形态面临着如何创新发展、获得新的文化生命的挑战,而文化生产力将朝着以新知识、高科技为特征的现代化的方向迅速发展。

5、国内外文化发展态势对我市文化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现代电子媒体的广泛运用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便捷。我们既要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抢占我文化阵地、进行文化渗透的挑战,又要应对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文化的强大实力抢占我国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份额的挑战。同时,一些兄弟省市正在积极主动抢抓文化发展机遇,在文化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团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面对严峻挑战,加快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显得极为重要。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挥先进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紧紧围绕现代新昆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进我市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把昆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春城”、“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突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大城市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为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作出重要贡献。

(二)基本原则 ——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互促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的文化发展机制。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建设全面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促进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属性,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在占领市场中同时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在完成产业项目中同时实现事业发展目标。

——继承借鉴和改革创新相衔接。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以保护为主,加强管理,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改革创新文化形式,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广泛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和先进管理模式,大力建设富有昆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政府引导和市场运做相协调。强化政府部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职能,努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指导、扶持,努力营造打造文化品牌的环境,加速把文化产业发展为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分类指导和有序推进相结合。文化体制改革要充分考虑各地区各部门的差异,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统一起来,把增强微观竞争力与提高宏观控制力统一起来。有序推进。

三、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我市文化发展,把昆明建设成为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大市。2007年,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全面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同分类、有机结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2010年,做到文化机制充满活力、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人才结构优化、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0%以上,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实力居西部城市前列。

(二)发展战略

——文化经济战略。积极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增强经济的文化内涵,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的增长进一步加快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形成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有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龙头带动战略。加大对昆明市文化优势企业和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进行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向集约化、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品牌特色战略。积极开发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扩大昆明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昆明文化的知名度。

精心打造“六大文化品牌”,即以璀璨夺目的青铜文化为特色的古滇文化;以护国首义、红军长征和滇西抗战为代表的革命历史文化;以25个少数民族风情风物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以滇池、石林、安宁温泉等国家级风景区为亮点的山水文化;以郑和、聂耳、讲武堂和西南联大著名人物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现代传媒、文化娱乐、艺术演出、都市商业文化为代表的都市文化。

实施文化旅游、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民族工艺、歌舞戏剧、图书报刊 “六大文化精品工程”,带动全市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市场的普遍繁荣。——科技创新战略。促进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积极利用信息化、自动化等现代技术改革创新传统文化形式,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加大对高新技术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开发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通过科技创新,有力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科技含量,高效益地发展。

——人才聚集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着力培养、吸引和用好一批熟悉意识形态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名家和文化大师,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经营人才,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政府对文化的管理逐步由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由直接管理过渡到行业管理。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逐步转换为企业,除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极少数院团外,一般专业艺术剧团转制为企业。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国有艺术院团改革,以收购、入股、重组等方式改造和兴办演出团体,走市场化运作道路。加大财政投入与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相结合,从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转换,推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鼓励文化事业单位在做好公益性文化保障服务的同时,利用自身独特资源开展经营活动,其收入主要用于文化事业发展。

(二)城乡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结合昆明城市的功能和定位,高起点塑造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的关系、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关系。昆明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要根据建设 “云南文化中心示范区”的目标,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全省文化集聚、辐射的中心。

深入发掘民俗文化、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积极创建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继续举办好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旅游文化、商贸文化发展。办好“昆明农民文化节”,继续开展好文化先进乡镇(街道)建设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县乡宣传文化工程”建设,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和覆盖质量,完成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左右,其中贫困山区覆盖率达到91%左右。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为龙头,全面推进文化带(长廊)、“知识工程”等社会文化重点工程建设,扶持五华区、石林县建成特色文化县(区),西山区建成县(区)域文化示范区,2010年,市级文化先进县稳定在全市县(市、区)总数的50%左右。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办好“昆明企业文化艺术节”、“昆明学生艺术节”等活动。鼓励文企联姻、文化单位与群团合作共同承办社会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做好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做好昆明花灯、滇剧的传承工作,组织“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开发,重点培植昆明百龙闹春、石林火把节、晋宁秧佬鼓、嵩明龙狮、呈贡板凳龙、富民小水井苗族合唱团、东川汽车越野赛等民间民族文化活动,使遍布我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遗址以及民族民间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昆明主城等中心区域为龙头,以本地文化资源为纽带,推动多个领域的联动策划、系统开发和系列发展,打造省内外文化会展、汇演,创作和制作中心平台,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昆明区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

(三)文学艺术创作

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树立精品意识,以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为龙头,精心打造一批文学艺术精品,力争每年创作生产出一至二部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积极推动滇剧、花灯、民族歌舞、民间民族音乐等的继承与创新,继续保持昆明民族民间艺术创作在全国的重要影响与地位。

遵循文学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营造良好的创作生产环境。增强开放意识,打破地域和行政界限,优化组合艺术生产要素,提高重点精神产品创作生产的能力和水平,抓好演出、创作、教学和理论研究基地建设,巩固发展文艺评论阵地,精心组织优秀作品的宣传展示,扩大昆明优秀作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

(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结合昆明实际,市场先导与事业目标相协调,加大国家投入与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相结合,采取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规范管理的方式,完成聂耳音乐厅、郑和文化园、市博物馆(二期工程)、昆明美术馆、万人体育馆、民族文化娱乐城、昆明一套电视节目卫星播出、城区数字化电视转换、文庙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心等一批重要文化设施的建设。

为适应呈贡新城区的发展和大学搬迁的需要,加紧进行呈贡体育馆、昆明市图书馆迁入呈贡新城区建设数字图书馆(现有图书馆改造为市少儿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满足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快全市各级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步伐,加强公共图书馆与高校、科研等系统的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组成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体系的建设,形成资源共享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推广昆明图书馆金牛社区分馆的经验,争取每年建立1—2家社区图书馆,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建立多功能的文化活动室。

各县(市)区要结合全省实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工程”和“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做到县以上都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都有文化站。力争到2010年各县(市)区都有体育场(馆),各县(区)文化馆、图书馆、乡文化站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加强农村乡镇和城镇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全市城乡的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上,各级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在西山、安宁、东川、晋宁、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地积极引进、建设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如安宁的玉龙湾影视基地、东川的泥石流赛车场、嵩明的赛车场、晋宁的郑和文化园及滇池草海公园。当地政府要从规划、土地、税收、环境、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五)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制定相应政策和地方性法规,扶持做强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龙头企业。营造良好环境,除国家明令禁止的文化领域外,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印刷、会展、中介服务、体育、网络制作、文物拍卖等文化企业。对文化产业的优势企业,积极支持其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打造文化品牌,尽快做强。

建设具备全省及全国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专业市场和文化生产要素市场,把 “昆明市文化艺术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成为我省最大的文化产品交易市场和重要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文化产业集团为龙头,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体系较为完备,结构合理,竞争有序,市场繁荣,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发展局面。

结合昆明资源分布及发展现状,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广播影视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体育服务业、会展文博业、民族民间艺术品创作业、现代传媒业、艺术教育培训业和文化信息服务业,形成以重点文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六)文物保护和利用

加大政府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各行业和专题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完成市博物馆的二期建设,加大对讲武堂、聂耳墓、大理国地藏寺经幢、金殿、筇竹寺五百罗汉、金刚塔、石寨山古墓群的保护力度,重点抓好护国运动遗址、红军长征路、“驼峰航线”、西南联大、“一二•一”运动等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建设一批有全国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以此标示“历史文化名城”史迹,使潜化资源发挥显性效益。开展好文物调查、勘探和抢救保护工作。做好名城、名镇、重要古建筑、纪念建筑、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工作。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落实文物保护工作制度,积极改善我市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十一五”期间,我市现有的7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全面的维修和保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排除险情,市级和县(市)区文物保护单位的险情基本解除。

(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积极拓展与省外、国外的多边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的联谊联系。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互换广播电视节目、互办文化周、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人才和图书、艺术、信息等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市文化资源、文化产品的比较优势及邻近东南亚、南亚的地缘优势,加倍重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大力开发国内外文化市场,增大我市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吸引大型跨国文化企业来昆开设分支机构,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单位拓展国际市场。发展对外文化产品贸易,扶持文化产品出口,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扩大昆明在海外的影响。继续办好“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舞蹈节”,按照我市与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市音乐家协会的合作计划,把“聂耳国际音乐节”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盛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引进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人才、技术和管理,支持我市传媒与国外知名媒体开展合作和境外媒体到昆明拍电影、办频道、制作节目。利用昆明的气候优势,通过政策扶持,引进知名作家、导演、演员来此度假、创作、拍摄,打造 “玉龙湾影视基地”品牌。通过举办大型文化宣传、节庆和会展活动,扩大“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聂耳音乐节”等活动的规模,提高其影响和档次,增强昆明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坚持把引进优秀文化艺术精品同繁荣我市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相结合,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经验,让世界优秀文化走进昆明,让昆明文化走向世界。

五、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

(一)产业布局

根据最新的《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现代新昆明“一湖四片”的总体规划和滇池周边新城区发展特色及规模,结合昆明现有文化资源分布和产业发展现状,按照优化配置、全面规划、突出特色、面向世界、挖掘资源、打造品牌的思路,在未来五年中,昆明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布局基本形成“14644”的构架,即“一带、四圈、六中心、四片区、四基地”。

1、“一带”,即环滇池古滇历史文化带。以滇池为中心,滇池南岸和东岸为主,北岸和西岸为次形成古滇主文化圈;以滇池周边县区的官渡羊甫头、安宁太极山、宜良纱帽山等古墓地形成次文化圈。组成集旅游观光、考古文化展示、历史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古滇历史文化带。

由市统一规划,分片建设,统一整合包装古滇文化的以下资源:

——滇池南岸:晋宁县夕阳“恐龙之乡”的恐龙足印化石和恐龙骨架化石,上蒜乡新石器古遗址、新街乡新石器贝丘遗址、石寨山遗址及古墓群;昆阳镇清代古城址、化乐乡青铜时代古墓葬,昆阳镇郑和父亲马哈只墓碑、晋城镇清代古建筑、晋城盘龙寺、上蒜乡观音洞壁画;

——滇池北岸:官渡区官渡镇螺峰村新石器贝丘遗址、始建于元明清的东郊滇阳驿,金马镇云山村晋代古墓葬;官渡古镇建于南诏、元、明、清古建筑群妙湛寺金刚塔、文明阁、孔子楼等; ——滇池东岸:呈贡大渔乡旧石器洞穴遗址、龙城镇新石器贝丘遗址、龙街乡汉代冶铸遗址、龙潭山昆明人遗址;天子庙战国墓、小松山、石碑村古墓群、马金铺汉代古墓群,洛羊镇晋墓、文庙大成殿、古城魁星阁等;

——滇池西岸:西山区海口5亿3千万年前的“海口鱼”化石,海口白塔村新石器贝丘遗址,碧鸡山和近耳山之间古驿道,黑林铺大团山青铜时代墓地,碧鸡镇古建筑、杨升庵故居、徐霞客纪念馆、华亭寺、太华寺、筇竹寺等;

通过深度挖掘整理古滇文化的起源、流传等灿烂和神秘的历史资源,展示古滇青铜文化在华夏5000年文明史的位置和绚丽多彩的工艺,拉动旅游业、影视业、会展业的发展。

2、“四圈”,即历史及宗教文化圈、少数民族文化圈、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圈、康体休闲文化圈。

——历史及宗教文化圈。以东西寺塔、金马碧鸡坊、大观楼、金殿等古代历史标志性建筑,形成古代历史文化圈;以护国广场、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校址、聂耳墓、朱德故居等近现代历史标志,形成革命历史文化圈;以圆通寺、筇竹寺、盘龙寺、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的寺院、教堂,形成昆明独特的、多教共处的宗教文化圈。

通过系统展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的历史文物、历史旧址和宗教场所,凸现昆明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氛围,增强旅游城市的吸引力和观光价值,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来昆明旅游,拉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圈。以云南民族村、石林风景区、九乡风景区、七彩云南、昆明城市广场为五个主要平台,整合展现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歌舞、民族民间工艺、服饰、餐饮,形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圈。增大民族文化展示效应,烘托少数民族文化气氛,使游客到昆明就可感受到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延长旅游消费链。推动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圈。整合昆明市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四区,及昆明市所辖县域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乡村人文风情资源;开发禄劝、东川、寻甸、宜良等县的森林、地貌、山川等自然生态资源;盘活石林、嵩明、富民等县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扩大安宁“金色螳川”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综合节庆活动在全国的品牌知名度。同时,依托呈贡的鲜花、蔬菜、水果;富民的田园风光和水果蔬菜;宜良的野生菌、烤鸭;寻甸的牛羊、嵩明的鱼等,使观光农业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打造“昆明人的后花园”农业生态文化品牌,形成昆明市郊及所辖县域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圈。以推进昆明优质的自然风光资源向文化经济优势的转变,拉动昆明周边县域经济发展,丰富昆明城内外的文化环境,促进昆明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农业农村农民进入小康社会。

——康体休闲文化圈。依托已成型的滇池旅游度假区的康体休闲娱乐度假设施,整合现有的康体休闲场所,配套建设体育产业设施,综合性开发体育市场,使昆明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多功能、高附加值的体育赛事服务、体育用品生产、体育产品营销的区域性国际竞技体育比赛场和训练场、康体休闲文化区。

利用优质高原训练场的不可替代优势,通过国内外运动队体训,国际顶级体育竞技比赛、出租国际体育赛场等形式,提升滇池旅游度假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运动队和旅游者来昆明运动康体、休闲度假,并相应引导现代城市人康体健身和休闲度假消费,使康体休闲成为昆明现代城市消费文化中的一个新亮点。

3、六中心,即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中心、国际商贸会展文化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休闲度假娱乐中心、歌舞艺术演艺培训中心、影视音像娱乐中心。

——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中心。发挥昆明省会中心城市集散地的优势,整合全省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交易,建设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中心。前店后厂,吸引云南各地区民族民间工艺和艺人入场制作和交易,开发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如玉石加工、金泊打制,以及陶器、石雕、手工刺绣、蜡染、编织、剪纸、彩绘、皮影、竹木器等民间工艺制作和交易,逐步完善市场,形成品牌,使具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国际商贸会展文化中心。以昆明国际贸易展览中心为主,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培植、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市场洞察力和运作能力的专业国际策展、会展公司及会展经纪人。依托专业会展公司,不断拓宽国内外会展市场,引进世界一流的国际会议,重点经营好昆交会、昆明国际旅交会、昆明国际花卉博览会等会展品牌,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扩大昆明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把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打造成为国内面向世界的主要展会中心之一。——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产品交流和对外文化产品贸易。充分利用昆明邻近东南亚、南亚的地缘优势,在昆曼、昆河经济带的建设发展中,增强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交流联系。通过与现有14个国际友城的友好往来,构筑起有效的文化交流桥梁,通过国际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交流和交易,开拓昆明国际文化市场,扶持文化产品出口,抓好外宣精品的生产,扩大昆明在海外的影响。

——休闲度假娱乐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酒吧、茶吧、夜总会、SPA、度假村等休闲娱乐场所,开发和完善休闲度假娱乐市场,丰富市民和来昆游客的夜间休闲消费内容,形成昆明独具特色的夜生活和现代都市休闲度假和娱乐产业群,丰富昆明旅游业的内涵。

——歌舞艺术演艺培训中心。依托昆明市艺术生产基地、市及各县(市)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和市属专业表演团体开展艺术演艺培训;成立昆明市舞台美术中心和舞美加工厂,提供大型文化活动演出的舞台美术、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把歌舞艺术表演市场从舞台延伸到舞台之外,实现艺术培训、歌舞表演、舞台美术制作产业化,建成全省最大的与表演相关的舞台设计制作、表演培训产业链。整合昆明会堂、昆明剧院、春城剧院文化设施资源,使之成为昆明市戏剧、音乐、歌舞演出和艺术培训的中心。

——影视音像娱乐中心。引进沿海地区及海外资金技术和人才,鼓励民办企业资金进入音像制造业,政府扶持与民办资金投入结合,整合摄影、传统及数码冲印、摄像编辑及影院资源,做大现有的影视音像文化消费市场和影视娱乐文化市场,力争在3到5年内建成一个集编辑、制作、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综合型影视音像实体。

4、四片区,即金碧、景星老城市井文化片区,都市时尚休闲文化片区、饮食消费文化片区、温泉休闲度假文化片区。

——金碧、景星传统文化片区。在下穿金碧路的基础上,整合金碧路、书林街、东寺街、东西寺塔步行街10余万平方米地域内的商业资源,利用仿古建筑群形成的独特氛围,形成汇集全省名特小吃、民间工艺品及土特产品,间或布予茶肆、酒吧,并在金碧广场、近日楼设置演出场所的休闲文化城,使其成为类似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似的旅游及夜间消费场所。对以景星街花鸟市场为中心的景星街、甬道街、文明新街、文庙横街、文庙直街、光华街实行保护性开发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昆明独树一帜的文化窗口、最具民俗风情和本土传统文化的市井文化片区。并与金碧休闲文化城相结合,互有分工、相互促进,共同集成为全省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产品交易和集散地;本土民族民俗文化窗口;传统小吃、餐饮文化经营场所;茶文化休闲区、花鸟鱼虫市井休闲文化的展示和交易地;老昆明“一颗印”建筑民居旅游观光区。主要发展民族工艺美术品加工制作业、民族民间工艺品零售业、茶叶零售、茶馆消费、餐饮业、旅游业等。

——都市时尚文化休闲片区。以现有的昆都、翠湖、钱局街、文化巷、同仁街、创库艺术文化社区为主,逐步向四周延伸,形成昆明都市时尚文化生活的夜场,与老昆明传统市井文化相对应,表现昆明朝气勃勃的现代都市市井文化。

构建昆明都市时尚休闲文化聚集区;来昆游客夜间文化娱乐休闲、观光购物活动区;本地居民夜生活娱乐文化活动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交易区、时尚流行服饰文化商业区、茶文化酒文化传承区、本土文化与外来语言文化交流区、传统小吃餐饮文化区、民族节庆活动展示区等。

——饮食消费文化片区。以城北的北大门餐饮一条街,城南的滇池路餐饮一条街为主线,网连祥云美食城、新迎小区美食片、关上餐饮片区、西苑路滇味特色片、昆明郊区农家饭等餐饮区域。通过扶持鼓励和规范发展,逐步形成以世博吉鑫园宴舞为代表的“餐饮+歌舞”;以金碧春、老房子、石屏会馆为代表的“民居+餐饮”;以云南人家、僾伲山庄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餐饮”等一批特色化、品牌化的餐饮文化片区。

——温泉会务与度假休闲文化片区。整合安宁温泉、宜良汤池的各类度假村、疗养院的文化旅游和度假休闲资源,包装温泉周边的曹溪寺、法华寺、历代名人石刻等历史文化资源,按照企业家会议必备度假功能的国际惯例,利用独特资源,打造“昆明温泉会都”品牌,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中小型会议来此举办,形成昆明温泉会务与休闲度假文化片区。主要发展会务服务业、旅游度假业、疗养度假业、餐饮业、洗浴业、酒店业、娱乐业、旅游商品交易等。

5、四基地,即互联网技术研发服务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生态绘画摄影基地、文学创作基地。

——互联网技术研发服务基地。发挥昆明中心城市具有的高科技聚集、人才集中、信息中心的现代城市功能,加大政策扶持,引进、培养一批从事互联网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动漫制作、教育软件、文化娱乐软件开发制作的专业公司。研制、开发家用新型娱乐产品,瞄准这类产品需要提升、换代的市场空间,奠定基础,再根据社会需求扩张其内涵,逐步培植和完善市场,争取用3~5年时间,使昆明成为全省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动漫技术的研发、制作、培训、服务基地,开拓全省各地市场空间。

——影视拍摄基地。以玉龙湾东南亚拍摄基地和老昆明拍摄基地为基础,积极给予政策扶持,引导滇池旅游度假区的“魔幻影视城”招商引资项目及昆明电视台的“昆明现代影视城”就近建设,通过集群化发展,形成影视拍摄及娱乐休闲产业聚集区。

——生态绘画摄影基地。依托“昆明国际摄影双年展”会展平台,充分利用昆明的金色螳川、东川红土地和泥石流等自然、人文资源,构筑昆明生态绘画摄影基地。邀请、吸引世界著名绘画、摄影大师和世界各国的画家、摄影家、摄影爱好者来昆明开办讲座、采风和创作,并配套举办“世界全新摄影设备器材博览会”等活动,逐步提升“昆明国际摄影双年展”的品牌效应。

——文艺创作基地。充分利用昆明适宜避暑消夏度假的气候优势,鼓励民营企业兴建“昆明21世纪作家村”,吸引中国著名作家和云南著名作家入驻,逐步形成昆明作家创作、出版、发行一条龙的文艺创作基地。以名人效应,优质服务,优良的环境,催化本土作家人才的成长,带动昆明地区文学创作水平的提高,提升昆明在全国中心城市中文学创作的知名度。

(二)主导产业

根据《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昆明市文化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态势,未来5年将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广播影视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体育服务业、会展文博业、民族民间艺术品创作业、现代传媒业、艺术教育培训业、文化信息服务业等九大产业,并与相关产业关联互动,推动昆明市的文化产业走向集团化、规模化。

1、广播影视业。主要包括广播电视业、电影及影像制作业。重点扶持昆明电视台、昆明人民广播电台的产业发展。

——昆明电视台和昆明人民广播电台要探索节目制作与营销新机制,将可面向市场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在未来5年中,逐步建立保障正确舆论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节目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以广播电视为主,组建拥有多种媒体、经营相关产业的昆明广播电视产业。实施广播影视精品工程。积极开发广播影视产业新领域,在强化广告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按照频道(频率)专业化、对象化要求,打造一批全国广电名牌栏目和节目主持人,推出3~5套在中央数字电视平台播出的付费电视节目品牌,力争每年完成1~2部影响广泛、效益明显的精品广播剧或电视剧。扩大昆明广电知名度,努力使昆明广播电视产业年增长幅度,达到或高于平均数的10个百分点。加快数字化建设,2010年实现我市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转换。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数字化,建立数字广播影视节目平台,开展交互式业务。积极推进市电视台节目上星,大力发展卫星电视、地面移动无线电视、高清晰度电视、流媒体等对广播影视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高新产业。

——利用昆明一年四季均可拍片的气候优势,通过投资政策、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发挥影视基地的平台作用,吸引知名影视剧制作家、导演、演员来此度假、创作、拍摄。生产、制作一批反映云南民族特色和昆明“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影视、音像、音乐、舞蹈等作品,围绕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建立与影视拍摄相关的艺术表演培训基地、影视服装道具、拍摄编辑设备、影视剧组吃住行服务基地等相关的影视文化产业,着力打造“玉龙湾影视基地” 品牌。发展文化旅游,辐射带动当地经济进入影视文化产业链。

——大力发展昆明音像业,建设“昆明音像城”,发挥昆明影视音像娱乐中心平台作用。

2、文化旅游业。主要是通过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开发景区景点、旅游产品及相关旅游资源。

——发挥昆明作为西南地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使文化和旅游两个产业相互联动,突出云南民族文化和“古滇文化”特色,展示昆明生态文化。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的文化含量,从旅游市场发展需求和昆明自身资源属性特色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昆明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和产品结构等进行正确定位,坚持产品设计开发的整体性思路。改变过去发展文化产业过分依赖景点、景区的思路和做法,用新的创意主题,开发更高层次上的旅游产品和品牌,深入挖掘现有观光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大力设计开发参与式的高层次观光型旅游产品,把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拓个性化专项旅游市场与丰富高层次观光旅游产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整个昆明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建设的基点,将昆明建设成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文化名城。——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有效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市场化开发。加强文艺界、传媒业、文娱演艺业等与旅游产业的合作,重点抓好相关旅游区域以及昆明历史文化、昆明民族民俗文化文学、影视或演艺作品的创作与生产,不断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文化含量,使地区文化融入旅游,不断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活动档次,促进提质增效,同时,也可通过旅游传播昆明市的地域文化,丰富发展我市文化形式与内容。

3、文化娱乐业。主要包括演艺业、娱乐业、文娱中介业、群众文化业等。

——依托中心城市文化汇聚、信息畅通、潮流时尚的优势,通过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加强引导,规范管理,倡导特色经营。支持民间资本兴建新型健康的娱乐场所,积极稳妥地引进外资发展昆明文化娱乐产业,建设一批功能配套、档次合理的文娱演艺设施,培植发展一批有文娱作品影响力的文化娱乐团体和企业,打造l~2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品牌,进一步提高娱乐业的整体层次,提升文化娱乐品位和科技水平,使娱乐场所成为高品位、群众参与性强、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重点扶持文化品位高、有特色、大众化的歌舞娱乐项目;积极鼓励发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有选择地吸纳和引进国外文明健康、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娱乐项目;大力扶持演艺业,发展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酒吧、茶肆、演艺、视听、网吧等文化娱乐活动,形成门类齐全的文娱演艺市场。

——充分发挥文艺中介机构和经纪人的作用,邀请世界著名演艺团体来昆举办专场演出;发挥区位和文化特色优势,开展区域合作,积极引进东南亚、南亚及省内外地市演艺团体来昆进行文艺交流与演出。

——积极引进国内外富有影响的专业演出公司、经纪人,培植一批演艺娱乐、网络娱乐、艺术培训业的名人、名品、名牌,支持民营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文化娱乐项目的运作,逐步建立、完善现代演艺娱乐业的市场运营机制。

——继续滇池旅游度假区的“魔幻影视城”招商引资项目,与国际一流娱乐公司合作,争取建设1~2个国际水准的大型主题游乐园项目,形成昆明文化娱乐业新的亮点。

4、体育服务业。主要包括体育赛事、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彩票业、体育表演业、体育咨询业、体育用品业等。——充分利用昆明气候条件,发挥高原训练优势,依托省、市、县区相关的体育场馆和已成型的滇池旅游度假区康体休闲娱乐设施,补充建设一批现代化、多功能的体育设施,提高场馆设施档次和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体育队伍到昆明训练,积极争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整合现有的康体休闲场所,综合性开发体育市场,吸引国内外游客到昆明休闲疗养、养身健体,不断满足市民健身的各种需求。逐步形成以体育竞赛、体育健身、体育技能培训、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科技和咨询服务等内容为主的体育市场体系,使昆明成为优良的国际体育比赛、服务和旅游康体休闲的目的地。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盘活现有资产,创新经营思路,开拓经营领域。充分发挥昆明国家冬训基地的优势,巩固和提升红塔体训中心、海埂训练基地的品牌知名度。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有利时机,争取和吸引国内外运动队到昆明训练,打造世界级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建立同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相匹配的体育竞赛市场,争取1~3项的国际顶级赛事和各种大型赛事在昆明举办。

——加强气候及环境资源优势宣传,吸引国内外游客到昆明康体度假,逐步形成具有昆明特色的区域体育与康体度假的产业格局,把滇池旅游度假区建设成西部最大的康体度假中心。

——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大力促进健身;健美、康复、休闲、晨晚练等大众体育市场的建立,以各种运动场馆为依托,形成稳定的、不断扩大的康体健身群体,建立健全足球、乒乓球、保龄球、网球、射击、高尔夫球、武术、跆拳道、游泳、自行车等各有特色的都市康体运动网络。

5、会展文博业。主要包括商业贸易、文体活动、书刊出版、音像制作发行等方面的博览业、会展业及其相关服务业。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昆明发展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会展基地的要求,发挥现有会展场馆的功能,加快建设一批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场馆,重视展览硬件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的综合配套服务,逐步形成2~3个具有一定影响的会展企业,打造3~5个会展品牌,大力培植专业会展公司和经纪人,提升服务功能。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提高会展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树立昆明在国际上的特色形象。到2010年,逐步形成集“节、会、展、演、赛”为一体的具有昆明特色的会展品牌,把昆明建成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会都”。积极培育艺术品和文物市场,发展有影响的艺术品拍卖行和中介机构,鼓励民间文化类收藏品走向市场,适时推出有较大影响的大型艺术品展览,使昆明成为国内重要的艺术品创作、生产和交易中心。

——以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为主要载体,整合诸如云安会都、官渡会堂、度假村之类的会议场馆,提高场馆档次和品位,增强特色和配套的服务设施,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部门配合、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以昆明为主,周边县区为辅的会展业群体。

——充分利用好国有博物馆资源,鼓励和扶持民办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逐步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各行业和专题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吸引著名拍卖师到昆明主持收藏品拍卖,激活文博市场。

6、民族民间艺术品创作业。主要包括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营销行业。

——充分发掘、整合和利用我省我市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美术等资源优势,吸纳全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设计人员进入昆明,扶持工艺品研发机构,建立多种所有制的艺术品生产企业,健全艺术品经纪人制度,鼓励艺术品营销企业发展,建设若干专业性的艺术品市场,创立特色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民族民间艺术品的创作、交易中心。重点开发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如禄劝的彝家彩毡、呈贡的土陶、瓦猫,嵩明的珠绣、石林彝族的狮虎面具、富民的青铜工艺品、富民彩石工艺品及玉石加工、金泊打制、陶器、石雕、手工刺绣、蜡染、编织、剪纸、彩绘、皮影、竹木器等民间工艺制作。以民族工艺品制作为龙头,大力发展民族服饰、民族装饰、民族乐器、滇玉饰品、旅游商品等工艺品的设计制作和环境艺术、广告设计等产业。

——建设云南省最大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制作、展示、交易中心。

7、现代传媒业。主要包括新闻报刊发行业、出版业、网络业、广告业。

——通过对现有媒体资源的优化整合,合理调整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加快集团化建设步伐,推动经营性资产进行市场运作,增强媒体自我发展的经营能力。通过集团化战略提升、媒体间战略整合、区域化战略发展三个阶段,不断扩大昆明市传媒产业的规模,提升市级媒体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优化配置昆明市的报刊资源。打破报刊资源部门所有、地方所有的格局,按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报刊资源,积极探索报纸、期刊品牌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和示范先导作用,增强核心竞争力。昆明日报社在未来5年内,把《昆明日报》剥离出的经营部分组建成昆明报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结合《都市时报》等市场报刊为报业群,向报业集团发展。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优化昆明市的报刊资源,实现资产重组,吸纳社会资金进入,强化集团规模经营实力,力争使昆明报业,包括广告经营、印刷业、报刊发行业经济效益在“十一五”期间内有大的提高。

——申办昆明对外综合性网站,使之成为我市互联网宣传和服务的主流媒体,配合昆明文化产业建设,与昆明广电媒体业、报刊业、广告业相互联动。在未来5年内,力争打造l~2个名牌网站,实现自我增殖。

——申办昆明“阳光出版社”,培植出版产业以及出版发行市场。

8、艺术教育培训业。主要包括各类文化文艺学校、培训班及与此相关的有关产业。

——建立开放型、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培训模式,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专业教育和普及性教育并举,公办与社会力量办学并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艺术教育培训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能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应用型、专业化复合型艺术人才,抓好少儿学艺、青年就业、中老年健美健身及其他相关社会培训教育活动。

——通过打破部门行业的界限,依托现有各类文艺学校及青少年文化宫(活动中心),规范发展各类艺术培训机构,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社会化的文化艺术教育培训机构。

——注重本地特色,应用多种途径和方式,推进滇剧、花灯、民族音乐、歌舞等地方特色艺术门类教育培训业的发展。

9、文化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文化咨询、策划、知识产权交易、网络文化服务、网吧等。

——建立和完善文化经纪人制度,发展文化咨询、策划和知识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通过政策支持,扶持2~3个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影视中介人、中介机构,引入1~2个全国知名的策划人、策划机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策划机构、文化经纪人公司、咨询策划公司及审计、知识产权保护交易等中介机构,使之成为联络文化生产、服务、消费的中间环节,促进和规范文化市场。——建立、完善网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整合网站资源,鼓励经营性网站建设,大力发展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院、网络游戏等教育、休闲、娱乐内容,打造名牌网站。

——推动网吧连锁经营。2010年前,培育和扶持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经营规范、有市场竞争力的连锁网吧企业,使规范化、规模化、主题化、品牌化的网吧连锁经营企业成为网吧行业的市场主体。引导和鼓励网吧连锁经营。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和改善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性和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深刻认识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把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关的规划或具体的实施方案。各级党委、政府要定期对各地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对全市文化改革与发展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各地各单位要明确责任人和目标,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各级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协调和指导,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形成全社会贯彻落实《规划》的浓厚氛围和有效合力。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机制

依托文化、科研、教育和各方面力量,加强文化发展研究,编制《昆明市文化产业项目报告书》和九大文化产业的发展详细规划。依法建立科学规范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及指标体系,提高反映文化发展状况信息的科学性。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组建由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构成的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机构,对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投资进行咨询论证,提高文化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三)完善财政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调整政府投入结构,完善投入方式,实行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结合,基本预算财政拨款与项目资助相结合,增强导向作用,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支持文化精品生产、主要文化基础建设工程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文物保护、文化扶贫、文化市场产业培育。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程度较高的文化事业单位,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对文化改制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给予相应的财政扶持。到2010年,县乡两级用于文化事业的财政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1%以上。

(四)制定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

认真落实《云南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投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文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扩大文化企业的投资决策权,鼓励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文化产业。在允许吸收社会资本进入的文化领域,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对文化的投资,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资”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在国家许可和有利于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提下,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域、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鼓励国有、集体、个人、外商参与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建设;鼓励组建各类文化投资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发行企业债券;鼓励文化企业法人交叉持股,吸引外资、集体和个体私营经济资产,推进资产重组。用好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五)加强文化法规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 把文化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积极推进文化立法进程,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法规体系。修改完善昆明市出版物、音像、文化娱乐等市场的管理条例,适时研究制定关于我市文化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发展、市场管理和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服务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认真抓好并落实已颁布的《昆明市文物保护条例》。加强文化法规的监督检查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对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加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充实文化市场监管队伍,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防止和纠正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实现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和进口文化产品的管理,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法经营,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不良文化的行为,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文化环境,繁荣文化市场。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制订相关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重点培养、引进一批文化名人、名师及横跨经济和文化两个领域的文化企业领导人才、文化经纪人和相关专业人才,坚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吸引一批省内外、国内外文化人才投身昆明文化建设发展,努力造就一支掌握先进知识生产力的复合型文化创新人才、文化名人与文化大师组成的人才队伍。

改革现有文化人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文化人才由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变。发挥文化群团的组织、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组建人才中介机构,建立昆明市文化人才档案信息库及省内外、国内外文化人才信息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上一篇:我害怕爸爸作文下一篇:检察院联欢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