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1

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文。

3学会本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三时。

第一时

一、揭示并解释题目,激发兴趣

板书诗题并解释诗题。

【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前面可以望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

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楼共三层,是当时文人游览的胜地。此楼北宋时还存在,后来被河水冲毁。题目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

二、教师范读

教师一边读,一边欣赏插图(画面:诗人正站在黄河边的鹳雀楼上观看景色,太阳渐渐地落下山去。)

三、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四、指导学习生字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领学生读音、组词。

2.学生书空练习。说说记生字的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

楼:lóu,读边音。“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写成点。入:rù,独体字,两笔。

注意和“人”区别开。穷:qióng,三拼音,上下结构,写时不要少写宝盖头下面的撇和点。目:ù,全包围结构,要和“日”字区别开。更:gèng,读后鼻音。

独体结构。有7笔。层:éng,读平舌音,后鼻音。

五、堂练习

.组词:

人()日()

入()目()

2.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

第二时

一、复习

齐读文。

二、初读文

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通文。

2范读

三、理解诗句

学习一、二两行。

(1)指名读一、二两行。

(2)理解意思。

①出示文插图。

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②答问。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的?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它会怎样落下去?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依)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相机板书:景(看)]

2学习三、四两行。

(1)谈话。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读三、四两行。

(3)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更:再。

(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3练说全诗的意思。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4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

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

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

上台比赛,看哪一位同学说得精彩。

五、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讨论。

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文,你懂得了什么?

六、作业

朗读文,背诵文。

第三时

一、复习检查

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文。

二、教学生字词

出示生字。

楼依尽入欲穷

指明读上面的字。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高楼楼房钟楼)

依(依靠依依依山傍水)

尽(尽头用尽尽力穷尽)

入(进入入门出入)

穷(穷尽贫穷穷苦)

3教学字形。

(1)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层和云比较。

(2)讲解“欲、登、楼”的笔顺。

指导书写。

2学生练习描红。

三、堂练习

读一读,再抄写。

山白日千里目

海黄河一层楼

2据句意说出诗句。

(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2)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

(3)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4)再登上一层楼。

《鹿柴》

教学目标:

朗读、背诵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好。会写4个字,初步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

2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一、导入新

古诗,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

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以及精练的语言,博得了人们的喜爱。我们每个人都会吟诵很多,下面谁来给大家展示几首呢?谁再能展示几首关于王维的诗呢?

2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王维的诗——《鹿柴》,教师板书题。指

出“寨”在本中读“zhài”与“寨”相通,鹿柴是一个地名,并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让学生听录音范读。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板书全诗。

3指名朗读。

4学习生字“但、返、景、复”

三、指导朗读,理解每名诗的意思。

指导朗读古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齐读古诗的第一、二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1)指名朗读并作指导。

(2)理解诗句中的个别词语。

但——只闻——听

如孟浩然《春晓》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的“闻”就是听的意

思。

(3)理解诗句的意思。

空山里见不到人的踪影,却传来说话的声音。

3齐读古诗三、四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1)指名朗读并指导。

(2)理解诗句中的个别词语景:夕阳返照的光。景,通“影”。

(3)理解诗句的意思。

西斜的夕阳返照深林,余光洒落在青青的苔径上。

4小组合作学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教师明确:这首诗写的是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却看不见人,只有夕阳的阳光透射过密密的山林,照在青青的苔径上。

(3)从这首诗中你能了解到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四、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

自我轻声吟诵,体味诗的意境。

2借助影像视频进一步的去体会。

五、作业

书写生字。

2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给这首诗再配一幅画。

3本诗出自王维晚年所著的《辋川集》,《辋川集》共有诗二十首,这只是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2

(一)谈话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老师知道有这样一个王国:他们说话都很简练,而且很有道理,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迫不及待)想。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读读屏幕上的这些词语:

四面八方 拔苗助长 东张西望

五颜六色 坐井观天 三心二意

师:读后谁来说说这是什么王国呀?

生:这是成语王国。

师:对,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些新的成语。(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样有趣的导入,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读中学成语

师: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课文里的词语和故事说的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一会儿同学们读这些词语时可得认真哦!

1.听录音朗读

(课件出示文中有趣的成语故事,让学生边欣赏课件边听朗读)

【设计意图:这些有趣的成语课件能让学生从图上初步了解他们的意思,还能为后面的成语故事表演做好准备,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白读成语也要像读诗歌一样读出韵味来。】

2.对读

我采用了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同桌对读等形式,如:老师读尺有所短,学生读寸有所长,读后交换,或一个人读一组成语。

【设计意图: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挑战,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也能加深他们对成语的理解。】

(三)表演中学习成语

如学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成语时,我先拿出尺子让学生认识“尺、寸”的大小,接着讲了一个这样故事:今天服装店的老板不在家,尺子和寸在家闲得无聊,听听他们在争论什么?

尺子:喂,寸!你看你这么短,一点用处都没有,连一本本子都量不出来!比起我来,可差远了!

寸:尺子哥哥,你是比我长,可是量一块橡皮你就不如我了;量一块黑板你又不如别人了。

师:听了尺子和寸的表演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尺有尺的长处,寸有寸的长处,就比如大象能用鼻子喷水,而土拨鼠不能,土拨鼠能钻地,而大象不能。

生:听了他们的表演,我想起了骆驼和羊的故事。

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只有取长补短,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

板书: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设计意图:这样的情境表演能让学生明白课文里第一组四个成语的意思,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学生看了别人的表演,也会争着想讲讲其他成语,如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的故事,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四)认读字词

1. 开火车读

【生字卡片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读后并说说在刚才的哪个成语中见过。】

2. 摘苹果

(出示一个个带词语的苹果卡片,学生读对了苹果上的词语,教师就把苹果摘下来送给他。)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从而消除枯燥感。】

3. 交流识字方法

师:生字宝宝们玩累了,它们想回家了,想问问你们记住了它没有,是怎么记住它的?

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识字方法,再汇报。

生:“彰、障”可以利用换偏旁的方法记。

生:“寸”可以利用“村”字减木字旁记。

生:“徒”可以利用“走”加双人旁记。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快地记住这些生字,还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五)巩固提升

(利用游戏,巩固成语)

师:同学们通过欣赏课件、对读、表演已经都认识了这些成语,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做游戏好吗?

生:(异口同声)好。

1. 做动作猜成语

当老师拿着一片树叶挡在眼前,学生马上想到了成语“一叶障目”;接着老师又拿张纸卷成一根管子放在眼睛上,学生齐声回答“管中窥豹”。

师:同学们真聪明,谁也来做动作,你想请谁猜?

(学生争先恐后举手,有的说做动作,有的说来猜……)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表演,能让学生自然明白成语中动词的意思,如:“障”和“窥”的意思。】

2. 给成语找兄弟

(贴字卡游戏)

投影出示下列带括号的成语:

( )有所长 不见( )山 相得( )( )

( )劳无功 管中窥( ) 水到( )成

一叶( )目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游戏形式,加深巩固学生对成语的记忆,检查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握理解情况。】

(六)知识拓展

师:老师刚刚接到一个电话,成语王国的国王说还有几个成语宝宝没回家,想请同学们帮忙找一找。

接着投影出示:

“()、()。”因此,我们要多多发现别人的长处(优点),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缺点)。只有(),才能不断进步。(要求学生从文中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检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

二、教学反思

1. 乐中学成语

低年级的字词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在朗读、表演、游戏等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成语。一个成语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

2. 读中学成语

这节课采用了师生对读,生生对读的形式,这样的设计拉近了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心里产生了与同学、与老师挑战的想法,更激起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3.故事中学成语

总之,低年级的字词教学不应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识字,这样机械呆板的字词教学就会变得妙趣横生,学生学习效果也能

低年级学生对讲故事很感兴趣,这节课通过讲成语故事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为以后的阅读、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故事表演中也明白了这样三个道理:人应该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看问题要全面;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腊、浑、豚”三个生字,会写“莫、腊、浑、疑”四个生字。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岭壁》。3.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4.拓展阅读古诗《登飞来峰》,让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2.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预习目标:1.利用工具书或其他方法学校本课中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并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首先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苏轼,通过学习古诗《题西林壁》走进美丽的庐山,感受庐山的万千姿态。(师板书课题)

2、学生简单了解作者苏轼。

多媒体出示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3.齐读课题,同学们你能用“题”和“壁”分别组几个词吗?预设:题目、题写、题词 墙壁、石壁

(这是作者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石壁上的一首诗)3.检查预习,指读正音

(1)同桌相互读古诗,注意读准后鼻音。(2)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美。题西岭壁

横看 / 成岭 / 侧成峰,远近/ 高低 / 各不同。不识 / 庐山 / 真面目,只缘 / 身在 / 此山中。

(3)全班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

二、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读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想想以前学过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a、借助注释理解诗意;b、查字典理解诗意;c、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等)2.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生自主学习,师相机指导。)3.交流学习所获。

(或解说诗句意思;或展示绘画成果)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向远看、向近看、向高看、向低看,看到的庐山景色却各不相同。

4.明明同样是庐山,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呢?(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5.那苏轼到底从几个角度看了庐山呢?看到了几种结果呢?(六个角度,看到了六种不同的结果。)那概括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6.(课件展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美景)假如你就在庐山之中,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吗?“我站在(),看到庐山像()。”

7.齐读“不识 / 庐山 / 真面目,只缘 / 身在 / 此山中。”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呢?站在庐山之外,多角度、多方位的看。)

三、熟读成诵,领悟诗请

1.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时写下的一首哲理诗,诗人不但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更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咱们在读这首诗时,不但要读出庐山的奇丽景象,更要读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恍然大悟。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放课件)

2.用多种形式朗诵此诗(小组比赛、指名朗诵、全班齐诵等。)

3.站在不同角度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其实不仅观山如此,看事情也是一样。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吗?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小组合作学习《游山西村》

引导学生依据第一首古诗的学法学习第二首古诗。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古诗背景、诗人,然后放手让生合作学习。方法:初读读出节奏,再读了解诗意,诵读感悟道理。

五、收集材料,拓展学习

1.教师小结:今天学习的两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对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的赞美,更让我们懂得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知难而上,坚持不懈”的人生哲理。

2、以文帯文

对比阅读《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畏】怕。【 缘 】因为。【最高层】:最高处。

学生自由阅读,试着同桌说说诗句含义,从中你感受到什么?(豪情壮志)

五、作业布置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送)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板书:名楼送

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板书:盛景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理解第三、四句诗。

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板书:目光送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3)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板书:心随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自由赏读。

(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

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

(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

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

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继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已认识的5个生字,会写的7个生字。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

3、比较课文中的两首送别诗和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4、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首诗,导入第二首诗。

1、回顾第一首诗内容,并背诵。

2、导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二、运用学法,自学悟诗。

1、自由组合,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愿意绘画的组一个组,愿意表演的组一个组,愿意编成故事的组一个组,愿意理解诵读的组一个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诗。)

2、各组汇报交流。

(创造美、表达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用自己擅长的各种方式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3、指导朗读全诗,并熟读成诵。

三、迁移学法,拓展思维。

1、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

2、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异同,着重让学生领悟这些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品味“人间最美是真情”这一真谛。

3、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

(如: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引导学生课外读诗时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布置自选作业。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

2、让学生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3、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古体诗或现代诗。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5

学校:苏家院镇示范小学 教师:李章琼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2、学会三个生字(爆、屠、符),了解诗句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学习重点:朗读诗句,背诵诗句,了解诗句的大意。学习难点:体会诗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展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 师:看后你想说什么?引出“春节”并请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

师:过去人们在这一天又是怎么做的呢?今天呀我们就穿越时空,走进文本,去感受古人是怎么庆祝这一天的。

2、板书课题: 元日(一年的第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

3、介绍作者

二、自主学习

1、通读整首诗并能顺利朗读。

2、边读边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圈一圈。检测:生字的掌握和运用

三、同桌互学

1、再读古诗,想一想诗中描写了古人过年的哪些习俗?并从诗中找出体现画面的词语同桌说一说。如: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 师:展示课件 “桃符”“ 瞳瞳”

四、合作交流

合作任务:探究诗中表达的诗意

学法指引:

1、细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意思。

2、组长汇聚组员的发言,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五、赏读背诵

自由背、指名背、全班齐背(重在读出诗中表达的感情)

六、拓展与运用

1、用自己的话说说在过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时你是怎么过的,心情怎么样?

2、你能像作者这样用较短的话或诗句来说说你过节的方式和心情吗?

八、课后练习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请先想象《元日》这首诗中所描写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注意要表现出新年热闹欢乐的场面,表达出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板书设计

元日

放爆竹 热闹 饮屠苏 欢乐 换桃符 充满希望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篇6

纵向叠加, 陆游《示儿》见其悲

《示儿》整首诗内容明白如话, 背景通过预习也能知道, 那么这首诗值得教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当然有内容理解、学法指导、情感体验, 但我以为更重要也更有意义的还在意象的发现和揣摩。这首诗的意象并不明晰, 诗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意”寄托在怎样的“象”上呢?诗句中根本就没有呈现切实可感的象。如果说有, 那就是整首诗所展现的当时陆游临终嘱托的画面, 这可以叫做“象”。这个“象”所折射和展现的就是陆游的满腔悲愤和期待。细读这首诗我们也会发现“死去元知万事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是为“但悲不见九州同”做应和的。

针对这首诗的意象特点, 在教学中就不能再拘泥于这首诗本身, 而应延展为诗人在不同时期所有相同“意”所附着的“象”上———陆游一生中有大量的诗都是表达与《示儿》相同的“不见九州同”的悲哀悲愤。应把这些诗按照年龄点精心选择, 并紧紧抓住这些本质相同的“意象”, 进行一个沿着诗人生命轨迹的纵向的意象叠加。让这种叠加既给学生调和出一团浓浓的化不开的悲愤悲凉, 也给学生一些诗创作上的启示:诗人的不同诗是可以展现出相同意象的。

横向叠加,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喜若狂

杜甫的诗在中国诗歌文化里是以“沉郁顿挫”闻名的, 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 杜甫一反常态, 沉郁顿挫一扫而光, 代之以鲜活明快、磅礴汪洋。当时杜甫因安史之乱和妻子儿女流落在四川, 战乱让杜甫饱尝了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之苦, 饱受了屈辱和悲凉。如今忽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想到有生之年还可以回到故乡, 自然喜不自胜。

那么这种欣喜若狂又是由哪些意象编织出来的呢?仔细研读你会发现杜甫成为“诗圣”的魅力所在:即使是这样一首快诗, 情感饱满流泻, 没有一丝拘泥的作品, 杜甫照样把意象安排得精妙妥帖。首先, 整首诗的起承转合收放自如。“初闻涕泪满衣裳”是起, 是得闻喜讯之后刹那间的宣泄迸发。接着一收, “却看妻子愁何在”。再放, 这一放就肆意宣泄了:漫卷诗书、放歌纵酒。一转, “青春作伴好还乡”。再合,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这种情感尽管恣意汪洋但却不是一捅到底, 直白寡淡, 而是仍然有弹性, 有迂回, 有婉转。其次, 杜甫在表达的时候, 这些意象无论哪一个都是喜悦的极端表现, 像“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白日放歌纵酒、青春作伴还乡”, 他可以把这么多喜悦的极端表现都堆叠起来, 却不让人觉得重复和累赘, 反而感觉前呼后应, 层层递进, 这就是杜甫的功力了。在诗歌的最后, 他又将自己的还乡之路勾勒出来, 似乎这些喜悦都伴随着他流过巴峡巫峡、走过襄阳, 直至洛阳。叶嘉莹先生曾说:杜甫是一个理性和感性均衡发展的诗人, 他有那么博大、强烈的感情, 同时, 又有如此理性的结构和组织的安排。这就是杜甫, 他把他的感受与他写诗的功力、锤炼字句的功夫结合在一起了。

与《示儿》的教学不同, 示儿的意象是单一的, 而这首诗歌本身就包含着许多意象, 所以在教学中宜采用横向叠加的方式去理解、感受和体味。同时, 可设置相应练笔, 对诗歌意象再次叠加, 进一步丰厚这种喜悦。

中国的古代诗文教起来才会发现背后汹涌澎湃, 深不可测。我想, 教师的教只能是尽力教“我能看到的”。作为一种探索, 我真心期待大家一起讨论斧正。

【教学实录】

一、走近诗人, 书写两个辉煌的名字

师:老师课前布置了预习, 让大家初步了解今天要学习的这两首诗的作者, 你了解到些什么?

生:陆游是南宋诗人, 字务观, 号放翁, 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他小时候好学不倦, 自称是“我生学语即耽书, 万卷纵横眼欲枯”。

师:你的这种学习能力我很赞赏!学习古诗, 不仅要读诗, 而且要会了解作者, 阅读相关的诗作。“我生学语即耽书, 万卷纵横眼欲枯”可见陆游真是个爱读书的人。

生: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的文学家庭中, 7岁他就开始写诗, 15岁时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在20岁后的漫游之旅中, 他开阔了胸怀并结识了诗人李白。

……

师:看来大家的预习非常到位。下面请大家拿起笔, 把这两位诗人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写上一遍。写字的时候人坐正, 脚放平, 把你对这两位诗人的崇敬和仰慕都凝聚到笔尖。

(一生板书, 其他学生认真书写;教师提醒“游”字的右半边要写准确。)

师:写好的同学和黑板上的对一下, 有错误的马上改正。通过刚才对两位诗人的了解交流, 我们知道杜甫和陆游分别居于哪个朝代?

生:杜甫是唐代的, 陆游是宋代的。

师:那么你们想过没有, 这居于两个朝代、相隔400多年的诗人写的诗怎么就搁在一篇课文里了呢?不着急, 等咱们学完课文之后, 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二、诵读《示儿》, 纵向叠加“悲”的意象

师:先从我们熟悉的《示儿》开始, 请大家把课文拿起来, 正确流利地朗读一遍。

(生自由读诗)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学生读得字正腔圆。)

师: (指同桌) 你在他旁边, 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生:她读得很有节奏, 每一句四个字后面停顿一下。

师:对了, 读七言的古诗就可以用这样的节奏。尤其是像她读出节奏后, 每一句后面三个字还能一字一顿地读, 节奏和韵味就全出来了。谁还能读?

(指名读, 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师: (指一生)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铿锵有力。

师:真会评价。除了“铿锵有力”, 我还想再加四个字“抑扬顿挫”。一句是抑, 二句是扬, 三、四两句是顿挫。我想请他再读一遍, 我们一起聆听。给你个小建议,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带点余韵会更好。

(生再读)

师:这才叫“读诗”呢!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 读出节奏和韵律, 还得随着作者的情感起伏读出抑扬顿挫来!不过同学们, 这些还不是读诗的最高境界。你知道读诗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

生:读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师:对了, 也就是说要读得和诗人心心相印、心有灵犀。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 有人说陆游的这首《示儿》明白如话, 什么叫“明白如话”?

生:我觉得是“明白得像平常说话一样”。

师:很准确。下面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这首诗, 看看陆游在跟儿子说什么话。

(生默读)

师:好, 一句一句来。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跟儿子说什么呢?

生:死去了就万事都空, 什么也不知道了。

师:“元知”你没解释出来, 谁来给他补充?

生:应该是“本来就知道”的意思。

师:本来就知道, 原来就知道。所以这个“元”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用的———

生:“原来”的“原”。

师:请大家把这个“元”字圈上, 在上面写上“原来”的“原”。注意字要写端正。

(生在课本上标记)

师: (回请第一位) 老师还请你把这一句说一说。陆游在跟儿子说———

生:死去了原来就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了。

师:听着别扭。古诗古文的表达方式跟我们现在不同, 所以说的时候要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这句话怎么说才更准确流畅?

生: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师:一点就通。接着第二句, 陆游又跟儿子说什么?

生:“但悲不见九州同”是说但是为没有看见整个中国的统一而悲伤。

师:哪个词是指“中国”?

生:九州。

师:“九州”就是古代对中国的称呼。在古代, 对中国的称呼有很多, 除了“九州”, 你还知道什么?

生:中原。

师:诗歌第三句中就有。

生:华夏、中华。

生:神州。

师:没错, 这些都是古代对中国的称呼。这一句当中还有一个字老师要提出来, “但悲”的“但”不作“但是”讲, 应当作“只是”讲。请大家把这个“但”字圈上, 旁边写上“只是”。现在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说一说。

生: (齐) 只是为没有看见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师:第三句谁来说?

生:南宋王朝的军队向北平定中原的那一天。

师:明白了。最后一句。

生:在家里做祭祀的时候不要忘了告诉我。

师:哪里是“我”的意思?

生:乃翁。

师:不准确。有时候联系上下文也不能理解的时候, 我们应该借助工具书。“乃”在字典里有这么几种解释。 (出示:乃:淤才;于是, 为;盂于是, 就;榆你, 你的。) “乃翁”的“乃”指的是什么?

生:你, 你的。

师:翁是什么?

生:翁就是指父亲。

师:所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说———

生:在家里做祭祀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的父亲。

师:真的是明白如话。我们就这样联系上下文, 用自己的话代替、补充着读懂了这首诗。联系我们的预习可知这不是平时对儿子的嘱咐, 这是到了什么时候了?

生:临终之际。

师:按照人之常情, 一个人到了临终之际跟儿子说话, 一般会嘱咐些什么事?

生:可能会嘱咐儿子以后的生活该怎样过。

师:对, 要教给他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

生:要说说家产分配的事情。

师:是的。遗产还是要交代清楚, 免得引起家庭纷争。同学们说的都是人之常情。但是陆游在这里说家产了吗?

生:没有。

师:陆游其实把这一切都看空了, 诗中有一句说明了这一点。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

师:可就是这么一个“死去元知万事空”, 把万事都看空的陆游, 却对一件事情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哪件事?

生: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万事都搁得下, 唯有一件事情难以搁下, 那就是———

生: (齐) 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他说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

生:九州同!

师:他说, 王师北定中原日, 其实就是想看到———

生:九州同。

师:他说, 家祭无忘告乃翁, 其实就是想听到———

生:九州同。

师:诗读到这里, 我们发觉整首诗读着读着其实可以读成其中的一句, 那就是———

生: (齐) 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甚至可以读成其中的三个字———

生: (齐) 九州同!

师:请你把“九州同”这三个字圈出来。 (师板书:九州同)

师:如果你课前做过预习, 读过一些陆游的诗句, 你就知道, 这种不见九州同的悲, 其实是延续了陆游的整整一生。 (师板书:悲) 就在陆游出生的第二年, 金兵大举侵犯中原, 中原百姓沦为了遗民, 也就是亡国奴。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这样写道——— (出示前两句) 谁来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这些把泪都流尽了的“遗民”里就有一个叫———

生:陆游。

师: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一望就是整整一生啊。但是陆游他望到了吗?直到去世他都没望到, 这“悲”怎能不从中来呢?一起读。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这种不见九州同的悲啊, 在陆游正当壮年, 踌躇满志, 却因为奸臣当道、报国无门的时候最为铿锵!你听他在《哀郢二首》中写道——— (出示前两句)

生:离骚未尽灵均恨, 志士千秋泪满裳。

师:这个千秋泪满裳的志士就是谁?

生:陆游。

师:像屈原一样, 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志士千秋却壮志难酬。所以他怎么能不悲伤啊!一起来读!

生: (齐)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这种不见九州同的悲啊, 到诗人两鬓苍苍的时候还在延续。我们一起读!

(出示《诉衷情》)

生: (齐)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师:这个“鬓先秋, 泪空流”的人是谁?

生:陆游。

师:这个“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的人又是谁?

生:陆游。

师:这怎么能不让他悲痛欲绝呢?

生: (感同身受地)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诗句出示在大屏幕上, 你会发现有一种情感一直在延续。

(出示)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离骚未尽灵均恨, 志士千秋泪满裳。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生:陆游的爱国情怀。

师:就是这种爱国情怀, 使陆游充满悲伤、悲凉和悲愤。他是那么的无力, 那么的无助, 那么的无奈, 以至于他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这种悲伤化作一次次的———

生:流泪。

师:所有的无力无助无奈, 所有的悲伤悲凉悲愤都化作了“泪尽胡尘”“泪满裳”“泪空流”。同学们, 什么叫“字字泣血, 句句含泪”, 说的就是陆游啊, 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全诗)

师:陆游直到临终之际还一直盼望着九州同, 但是他盼到了吗?一个人盼望了整整一生的东西却未能实现, 你说他的内心该是一种怎样的悲凉!

(配乐, 指名朗读。)

师:读得字字入眼, 句句入心。我尤其佩服你读的“告乃翁”, 充满了悲伤绝望, 余韵绵长。 (指名读)

师:缓慢低沉的语调, 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体味到了诗人悲凉的心境。谁还读? (指名读)

师:就是这样一个铁血丹心、矢志不渝的陆游, 盼望了一辈子的九州同都没有能够看到, 流了一辈子泪的期待都没有实现, 这怎一个悲字了得啊!一起来, 能背的背, 不能背的捧着课本读。

(生齐背)

三、互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横向叠加“喜”的意象

师:如果说陆游的《示儿》展现的是一种不见九州同的悲, 那么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展现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拿起课本, 把这首诗有滋有味地读上三遍, 读完之后看看大屏幕上的注释和示意图。 (生自由读。师出示杜甫归乡路线示意图及注释。)

师:仔细看就知道, 这里注释的都是什么?

生:都是诗中写到的一些地名。

师:是的。这首诗中地名特别多。我们学习古诗、古文的时候, 看到这些地名, 了解一下就行, 不必过于纠缠。示意图谁看懂了?如果你看懂了, 你就知道这个示意图其实就是诗当中的两句话。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你看, 示意图也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式。如果你课前有过充分的预习, 就知道这条路其实就是———

生:杜甫从四川回到家乡洛阳的路线。

师:注释、示意图都看明白了, 这首诗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摇头) 那我倒要考考你们, 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 (出示:衣裳、妻子、青春)

生:衣裳就是穿的衣服。

师:我们现在是这么说的, 但在古代, “衣裳”不是一件衣服。

生:上衣和裤子在一起叫衣裳。

师:你是有古文底子的。“衣裳”在古代不是一件, 而是一套。 (出示)

生: (齐) 古代上为衣, 下为裳。

师:第二个词:妻子。

生:我觉得是他的老婆。

师:这是我们现在的意思。

生:我认为“妻”是指他的妻子, “子”是指他的孩子。

师:也就是说这里的“妻子”不是一个人, 而是妻子和孩子。 (出示, 生齐读。)

师:“青春”谁知道?

生:指美好的春天。 (出示, 生齐读。)

师:我们现在“青春”是什么意思啊?

生:就是青年时期。

师:在古诗文学习中, 这些古今异义的词汇一定要特别注意,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如果说陆游的《示儿》表现的是一种不见九州同的悲, 那么, 杜甫的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生:表现的是喜的情感。

师:请大家把诗中这个“喜欲狂”的“喜”字圈一圈。 (师板书:喜)

师:如果说陆游的悲愤、悲凉是不见九州同, 那么杜甫喜的又是什么?

生:喜的是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生:整个国家又安定祥和了。

师:收复失地, 安定祥和, 这不就是陆游念念不忘的———

生: (齐) 九州同! (师在“九州同”旁写“!”)

师:下面, 我们再回到诗歌中去。既然诗表现的是杜甫看到九州已同、可以回到家乡的一种喜悦, 那么, 诗中的哪些言行举止表现了杜甫的喜悦?请你快速地圈一圈。

(生默读, 圈画。)

生:“初闻涕泪满衣裳”。

师: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杜甫听到官军收复了蓟北的消息以后, 高兴得泪流满面, 把衣裳都打湿了。

师:用我们熟悉的一个成语讲, 这正是喜极———

生:喜极而泣!

师:这是第一喜!第二喜在哪里?

生:“漫卷诗书喜欲狂”。我仿佛看见杜甫胡乱地卷起诗书, 兴奋得想跳舞。

师:高兴得都要发狂了对吧?把“喜欲狂”说成一个成语那就是———

生:欣喜若狂!

师:这是第二喜!第三喜在哪里?

生:我觉得是“白日放歌须纵酒”。因为读着这一句, 我仿佛看到杜甫在大好的晴天白日里又是放声歌唱, 又是纵情喝酒, 高兴得不得了。

师:你知道杜甫当时几岁吗?我告诉你, 52岁!一个52岁的人, 在那里又是豪迈地唱歌, 又是纵情地喝酒。那真是———

生:喜不自胜!

师:好一个喜不自胜!第四喜在哪里?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我仿佛看到, 杜甫马上收拾行装, 兴冲冲地准备出发返回家乡了。

师: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仿佛一说完, 杜甫就已经到哪里了?

生:到故乡了。

师:但其实他有没有出发?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 身还在剑外, 心已经———

生:心已经回到洛阳了。他归心似箭了!

师:你看, 杜甫在写喜悦的时候, 不只写现实中的喜悦, 还把想象中的喜悦都写出来了。这是第四喜。第五喜在哪里?

生:我觉得是“却看妻子愁何在”。就是说杜甫的妻子和孩子脸上的忧愁全都跑了。

师:脸上忧愁全都跑了, 你看他们的神情, 那是喜上———

生:喜上加喜!喜上眉梢!

师:真好, 杜甫不仅写自己的喜悦, 也写家人的喜悦。第六喜在哪里?

生:我觉得是“青春作伴好还乡”, 因为他伴着美好的春光就可以回家了。

师:此时你完全可以想象到, 他的脸上———

生:神采奕奕。

师:喜笑———

生:喜笑颜开!

师:第七喜在哪里?

生:“剑外忽传收蓟北”,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

师:忽然传来这样的好消息, 用我们熟悉的一个成语讲, 那就是喜从———

生:喜从天降!

师:诗读到这里, 我们发现原来诗人的这种喜悦是流转在每一个诗句当中的。你仔细看———

(出示:涕泪满衣裳、愁何在、漫卷诗书、放歌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师:这里既有喜悦的神情“涕泪满衣裳、愁何在”, 也有喜悦的动作———

生: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师:既有喜悦的现实“青春作伴好还乡”, 也有喜悦的想象———

生: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师:正是这些喜悦一而再、再而三地叠加在一起, 才形成了这首诗如此丰富、如此磅礴、如此一泻千里的喜悦。来, 带着这样的理解, 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师领诵, 生有感情齐读。)

师:无论是喜从天降还是喜极而泣, 无论是喜不自胜还是欣喜若狂, 这每一种喜悦都达到了喜悦的极致。不过杜甫只写到了自己神情的喜悦、动作的喜悦, 没写到自己言语上的喜悦。下面请你拿出作业纸, 想象杜甫在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的同时还会对他的朋友和家人说些什么。

(配乐、出示: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欣然曰:“___!”)

(生想象补白)

师:写得好还要说得好!想想杜甫当时是什么心情, 该怎么说这番话。

生: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欣然曰:“今天终于九州一统, 天下太平了。没有战火, 没有哭泣, 没有流离失所, 我此生无怨了!”

师:“没有战火, 没有哭泣, 没有流离失所”这种表达方式真切地展现了杜甫的喜悦。对他来说,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生: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欣然曰:“家乡已定, 又有青春作伴, 此刻终于能够坦荡地走在大唐的疆土上了。”

师:你不仅写得好, 说得更好!尤其你的这个“坦荡”让我能够感受到杜甫此时内心是何等的敞亮。

……

生:杜甫漫卷诗书、放歌纵酒, 欣然曰:“今日忽闻收蓟北, 涕泪满面愁不在。八年为求这一刻, 可算得欣喜若狂!”

师:这不就是活灵活现的小诗圣嘛!给他掌声!现在让我们把读到的、看到的、理解到的、写出来的喜悦都融入到诗中去, 一起来!

(师领诵, 生齐读。)

师:把你体会到的喜悦送到句子中去, 能背的背, 不能背的看着课文读。

(生齐背)

四、鉴赏评价, 深度领悟编者意图

师:两首诗学完了, 回顾老师上课之初提出来的问题:为什么把这两首相隔400多年、居于两个朝代的诗人写的诗放在一起?我相信你现在一定能说出很多理由来!

生:这两首诗都是表达爱国之情的。

生:这两首诗一首是绝句, 一首是律诗, 编在一篇课文里有变化。

师:眼光独到, 形式上的变化也被你发现了。

生:杜甫的喜和陆游的悲都是因为“九州同”, 都是表达爱国的。

师:了不起, 会从写法上谈。什么叫真正的大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 陆游被称为爱国诗人都不是偶然的, 那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跟什么联系在一起啊?

生:国家兴亡。

师:对!陆游曾经说“位卑未敢忘忧国”, 说的就是地位虽然卑下, 但是也不敢忘记忧国忧民。同样, 杜甫也是忧国忧民的诗人。咱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诗人学者,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师希望今天的课堂, 带给大家的不仅是两首诗, 两个诗人, 也不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更重要的是那种时刻把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维系在一起的情怀。

上一篇:如何上好一节初中美术课下一篇:骆驼祥子寒假读书心得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