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课程设计解读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课程设计解读(精选9篇)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课程设计解读 篇1

1.设计任务 1.1 设计题目 1.2设计要求 1.3设计任务 2.方案设计 2.1原理

2.2 具体设计方法 3.系统实施

3.1 系统开发环境 3.2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3.3处理流程图 3.4 核心源程序 3.5系统运行结果 4.开发心得

4.1设计存在的问题

4.2进一步改进提高的设想 4.3经验和体会 5.参考文献 1.设计任务 1.1 设计题目

在一个3*3的方棋盘上放置着1,2,3,4,5,6,7,8八个数码,每个数码占一格,且有一个空格。这些数码可以在棋盘上移动,该问题称八数码难题或者重排九宫问题。

1.2 设计要求

其移动规则是:与空格相邻的数码方格可以移入空格。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指定的初始棋局和目标棋局,给出数码的移动序列。

1.3 设计任务

利用人工智能的图搜索技术进行搜索,解决八数码问题来提高在推理中的水平,同时进行新方法的探讨。

2.方案设计 2.1 原理

八数码问题是个典型的状态图搜索问题。搜索方式有两种基本的方式,即树式搜索和线式搜索。搜索策略大体有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两大类。盲目搜索就是无“向导”的搜索,启发式搜索就是有“向导”的搜索。

2.2 具体设计方法

启发式搜索

由于时间和空间资源的限制,穷举法只能解决一些状态空间很小的简单问题,而对于那些大状态空间的问题,穷举法就不能胜任,往往会导致“组合爆炸”。所以引入启发式搜索策略。启发式搜索就是利用启发性信息进行制导的搜索。它有利于快速找到问题的解。由八数码问题的部分状态图可以看出,从初始节点开始,在通向目标节点的路径上,各节点的数码格局同目标节点相比较,其数码不同的位置个数在逐渐减少,最后为零。所以,这个数码不同的位置个数便是标志一个节点到目标节点距离远近的一个启发性信息,利用这个信息就可以指导搜索。即可以利用启发信息来扩展节点的选择,减少搜索范围,提高搜索速度。

启发函数设定。对于八数码问题,可以利用棋局差距作为一个度量。搜索过程中,差距会逐渐减少,最终为零,为零即搜索完成,得到目标棋局。

3.系统实施

3.1 系统开发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X

3.2 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该搜索为一个搜索树。为了简化问题,搜索树节点设计如下: struct Chess//棋盘

3.4 核心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3;//3*3棋盘

const int Max_Step=30;//最大搜索深度

enum Direction{None,Up,Down,Left,Right};//方向 struct Chess//棋盘 { int cell[N][N];//数码数组

int Value;//评估值

Direction BelockDirec;//所屏蔽方向

struct Chess * Parent;//父节点 };

//打印棋盘

void PrintChess(struct Chess *TheChess){ printf(“----------n”);for(int i=0;i

printf(“t”);

for(int j=0;j

{

printf(“%dt”,TheChess->cell[i][j]);

}

printf(“n”);} printf(“tttt差距:%dn”,TheChess->Value);}

break;case Left:

t_j++;

if(t_j>=N)

AbleMove=false;

break;case Right:

t_j--;

if(t_j<0)

AbleMove=false;

break;};if(!AbleMove)//不可以移动则返回原节点

{

return TheChess;}

if(CreateNewChess){

NewChess=new Chess();

for(int x=0;x

{

for(int y=0;y

NewChess->cell[x][y]=TheChess->cell[x][y];

} } else

NewChess=TheChess;NewChess->cell[i][j]=NewChess->cell[t_i][t_j];NewChess->cell[t_i][t_j]=0;

return NewChess;}

//初始化一个初始棋盘

struct Chess * RandomChess(const struct Chess * TheChess)

p=NULL;queue Queue1;Queue1.push(Begin);//搜索

do{

p1=(struct Chess *)Queue1.front();

Queue1.pop();

for(int i=1;i<=4;i++)//分别从四个方向推导出新子节点

{

Direction Direct=(Direction)i;

if(Direct==p1->BelockDirec)//跳过屏蔽方向

continue;

p2=MoveChess(p1,Direct,true);//移动数码

if(p2!=p1)//数码是否可以移动

{

Appraisal(p2,Target);//对新节点估价

if(p2->Value<=p1->Value)//是否为优越节点

{

p2->Parent=p1;

switch(Direct)//设置屏蔽方向,防止往回推

{

case Up:p2->BelockDirec=Down;break;

case Down:p2->BelockDirec=Up;break;

case Left:p2->BelockDirec=Right;break;

case Right:p2->BelockDirec=Left;break;

}

Queue1.push(p2);//存储节点到待处理队列

if(p2->Value==0)//为0则,搜索完成{

p=p2;

i=5;

}

}

else

{

//打印

if(T){

/*把路径倒序*/

Chess *p=T;

stackStack1;

while(p->Parent!=NULL)

{

Stack1.push(p);

p=p->Parent;

}

printf(“搜索结果:n”);

while(!Stack1.empty())

{

PrintChess(Stack1.top());

Stack1.pop();

}

printf(“n完成!”);}else

printf(“搜索不到结果.深度为%dn”,Max_Step);

scanf(“%d”,T);} 3.5 系统运行结果

4.开发心得

4.1 设计存在的问题

完全能解决简单的八数码问题,但对于复杂的八数码问题还是无能为力。4.2 进一步改进提高的设想

可以改变数码规模(N),来扩展成N*N的棋盘,即扩展为N数码问题的求解过程。

2、内存泄漏。由于采用倒链表的搜索树结

05.参考文献

[1]王汝传.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123-130.[2]刘榴娣,刘明奇,党长民.实用数字图像处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2000:12-25..[3]丁兆海.Delphi基础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4]王小华.Delphi 5程序设计与控件参考[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70-120.[5]赵子江.多媒体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18-130.[6]段来盛,郑城荣,曹恒.Delphi实战演练[M].北京:人民邮政出版社,2002:80-95.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课程设计解读 篇2

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网上教学成为当今发展的一个热点。网上教学的优势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技能。此外,通过网络还可以灵活地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是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交通工程系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开发该课程的网上教学系统可以使学生通过网络及时获取课程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教学资源,及时了解和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安排,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任务和清晰的课程组织结构。教师通过网上答疑和讨论,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二、系统功能设计

为使本系统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实用性,满足课程网上教学的需求,本系统主要分为四大功能:

1、用户登录验证

用户登录验证功能面向学生、教师和管理员,可以对以上三种用户身份进行登录验证。不同的用户登录系统后进入的界面不同,所拥有的权限和可使用的功能也不尽相同。

2、课程教学资源的发布、查询与下载

课程教学资源是网上教学系统共享的重要资源,本系统的教学资源类型丰富,包括教学大纲、进度表、PPT讲稿、教学视频、习题、作业及答案等。学生登录系统后,可进行课程教学资源的浏览、查询与下载;教师登录后,则可以实现课程教学资源的发布。

3、在线答疑

在线答疑功能面向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在线互动交流平台。学生登录后,可以向教师在线提出问题,教师则可以在线查看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4、后台管理

后台管理主要面向管理员,提供管理员对后台数据库信息的管理。本系统的后台数据信息包括:用户信息、教学资源信息、答疑信息等,对数据信息的管理操作包括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三、系统开发方案

在本系统的设计开发中,一方面要考虑为用户设计一个方便易用、兼具功能性和实用性的使用界面,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后台数据库能否满足系统数据存储的需求以及数据的可靠性,因此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网站开发工具和后台数据库十分重要。

在开发模式的选择上,由于B/S模式具有开发周期短,开发、维护和升级成本低、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好,发布信息的方式灵活而公开,且对用户限定较少,符合本系统的开发需求,因此选择其作为系统开发模式。在网站设计工具的选择上,基于Dream Weaver CS3具有可视化界面友好、方便易用、网站开发速度快以及适合制作动态网站的特点,符合本系统短期开发的开发需求,因此选择其作为网站设计工具。在动态网页技术的选择上,由于ASP具有简单易学、开发效率高、服务器端功能强大、安全性好等特点,因此选择其作为动态网页技术。在后台数据库方面,基于Microsoft Access 2003使用界面友好、易操作、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通用型,适合中小型数据库系统使用,能够满足本系统的数据存储需求,因此选择其作为后台数据库。

四、后台数据库的建立与连接

根据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数据存储需求,本系统设计了一个后台数据库“study.mdb”,其中包含四个数据表:

1、user(用户表)

用来保存用户信息,设计的字段包括:uername(用户名)、password(密码)、xingbie(性别)、emai(emai地址)、question(密码问题)、answer(密码答案)、shenfen(用户身份),其中“username”是主键。

2、resource(教学资源表)

用来保存课程教学资源信息,设计的字段包括:rname(资源名称)、rtype(资源类型)、rpath(资源文件相对路径)、description(资源说明)、uploadtime(资源上传时间)、uploader(资源上传者)、downloadnum(下载次数),其中“rname”是主键。

3、question(答疑信息表)

用来保存答疑信息,设计的字段包括:ID(问题ID)、questtime(提问时间)、questtitle(提问标题)、question(提问内容)、questperson(提问者)、answertime(答疑时间)、answertitle(答疑标题)、answer(答疑内容)、answerperson(答疑教师),其中“ID”是主键。

在Microsoft Access 2003上建立数据库及各个表之后,接下来需要在Dreamweaver CS3中连接数据库。本网站采用OLEDB“自定义连接字符串”方式连接数据库,此种连接方式的特点是灵活、快速、方便。在Dreamweaver CS3中,建立一个名为“study”的数据库连接,由于数据库“study.mdb”位于服务器的“D:Online Studydatabase”子目录中,因此数据库连接“study”的自定义连接字符串为:"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mdb)};dbq=D:Online Studydatabasestudy.mdb",连接成功后,将在网站的“connections”子目录中自动创建一个名为“study.asp”的数据库连接脚本文件,其中自动生成了“study”的连接字符串“MM_study_STRING”,其值即为上述连接字符串。

五、系统功能的实现

1、用户登录验证

用户登录验证功能是通过系统登录页面来实现的,在登录页面中设计一个表单供用户输入用户名(对应的表单变量为name)、密码(pass)以及选择身份(shenfen)等信息,表单的提交方式为POST,提交的处理页面是自身。用户输入信息并提交后,页面通过ADODB.recordset记录集对象来查询数据库study.mdb中的user表以验证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是否正确。下面是用户登录验证的主要实现代码:

2、课程教学资源的发布、查询与下载

(1)课程教学资源的发布

课程教学资源的发布是在教学资源发布页面中完成的,页面中设计一个表单供教师选择需发布的教学资源文件路径(使用表单文件域file1),并输入教学资源名称(rname)、类型(rpath)、说明(description)等。由于需要将教学资源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因此将表单的提交方法设置为POST,表单的MIME类型设置为“multipart/form-data”,即以二进制方式传递表单数据,表单的提交处理页面为资源发布处理页面。资源发布处理页面获取教师提交的表单数据后,一方面将教学资源文件上传到服务器的指定目录下,另一方面将教学资源信息作为一条新记录写入教学资源表中。

为了使服务器端的ASP页面能够获取并保存教师在客户端所上传的教学资源文件,在服务器端安装并注册了Asp U-pload3.0组件。通过在资源发布处理页面中创建一个“Persits.Upload”对象的实例来获取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源文件,并将其保存在网站的“resources”子目录中,具体实现代码为:

在资源发布处理页面中,将发布的教学资源信息写入教学资源表是通过对该数据表执行一次Insert插入记录操作来实现的。由于表单的MIME类型被设置为“multipart/form-data”,无法通过ASP Request对象的Form集合来读取表单数据,因此改为通过Upload.对象来读取表单数据。例如,读取表单中的教学资源名称“rname”,具体实现语句为<%Upload.Form("rname")%>,通过这种方式读取表单中的所有教学资源信息,然后使用Insert语句将其写入到教学资源表中。

(2)课程教学资源的查询

课程教学资源的查询是通过教学资源查询页面实现的,在页面中提供一个查询表单供学生输入教学资源名称或者选择教学资源类型来进行查询。页面通过绑定一个记录集,根据学生输入的查询条件从教学资源表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记录显示在页面中。此外,为了实现教学资源记录的分页显示,还为该记录集添加了“重复区域”服务器行为和“导航条”。

(3)课程教学资源的下载

在教学资源查询页面中,对于学生查询到的每条教学资源记录都提供了一个“下载”链接,单击该链接后将转入教学资源下载页面,同时将此教学资源文件的相对路径作为一个URL参数传递给教学资源下载页面。在教学资源下载页面中,通过定义一个文件下载函数Download File(SFile)实现文件的下载,其输入参数SFile为源文件的相对路径,此函数通过读取源文件SFile中的数据并将其写入目标文件实现文件的下载。

3、在线答疑

在线答疑功能是通过学生答疑页面和教师答疑页面完成的。在学生答疑页面,提供一个提问表单供学生输入提问信息,包括提问标题和提问内容,表单中还设计了两个隐藏域用来保存提问者名字和提问时间,表单的提交方式为POST,提交处理页面为自己,页面通过对该表单添加一个“插入记录”服务器行为实现将提问信息写入答疑信息表中。

在教师答疑页面中,首先通过绑定一个记录集对答疑信息表中的提问记录进行查询并显示在页面中。页面中对于每条提问记录都提供了一个“答复”链接,单击该链接后将重新进入本页面,同时将此条提问记录的ID作为一个URL参数传递给本页面。本页面通过绑定一个记录集,根据传递过来的提问记录ID从答疑信息表中查询出该条提问信息并显示在问题答复表单中的相应部分。问题答复表单供教师输入答复信息,包括答复标题和答复内容,表单中还设计了两个隐藏域用来保存答复教师名字和答复时间,表单的提交方式为POST,提交处理页面为自己。页面通过添加一个“更新记录”服务器行为将问题答复信息写入该条提问记录的答复部分。

4、后台管理

后台管理包含4个页面,分别是后台管理主页面、用户管理页面、教学资源管理页面、答疑管理页面。在后台管理主页面中,设计了“用户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答疑管理”三个超级链接,管理员可以分别点击不同的链接进入不同的管理页面。在这些管理页面中,通过绑定记录集实现对相应数据表记录的查询,通过添加“插入记录”、“更新记录”、“删除记录”服务器行为实现对相应数据表记录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从而完成了对相应数据信息的管理。

六、结论

通过对《智能交通系统》网上教学系统的功能设计、开发方案的合理选择、后台数据库建立与连接,以及系统各个功能页面的设计与实现,实现了系统预期的各项功能,达到了预期目标,为本课程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智能交通系统》课程网上教学系统。本系统可以实现课程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的发布,教学资源的浏览、查询与下载,学生和教师在线互动答疑、后台数据管理等功能,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种灵活、方便、高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B/S,模式,智能交通系统,网络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萍萍,李晓娜,孙更新.ASP+Dreamweaver动态网站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宏朝.Access数据库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篇3

【关键词】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标准;核心内容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138-03

【作者简介】褚宇泓,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00)艺术设计系副主任,一级教师、美容高级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形象设计与美容护肤。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详细、明确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特别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在江苏省教育厅及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的周密安排下,经历了近一年的探索、研究、锤炼后,凝聚专家智慧,体现当下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美发基础”“化妆基础”“美甲基础”等五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试行)已发布,对于全面深化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将发挥积极作用。

一、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依据及思路

本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开发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包含“美发基础”“美发与造型”“化妆基础”“化妆与造型”“美甲基础”五门课程。这些课程标准主要是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是该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配套标准文件,故课程的名称、核心内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均与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匹配,并为培养“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文件保障。

本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开发的五门专业课程标准,也是根据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能力分析表、主要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同时也合理融入相应职业资格的基本要求,如美发师(四级)、化妆师(四级)等。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本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开发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均为专业技能方向的课程类型。其中“美发基础”“化妆基础”“美甲基础”等三门课程均为专业方向基础课程,“美发与造型”“化妆与造型”两门课程为后续课程,主要培养相应岗位的专业能力。

二、课程标准主要核心内容解读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基本框架主要由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及说明组成。教师只有系统、准确地理解各部分的内涵,才能全面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明确课程性质,加深对其类型、特点、关联课程的理解

对于课程性质,教师不仅要理解各门课程的类型,更应理解课程的特点以及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联性等。首先,“美发基础”“化妆基础”“美甲基础”这三门课程均为专业方向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实施这类课程的教学时,必须突出“基本技术知识、基本技术技能的获得及基本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为后续更高一级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美发与造型”“化妆与造型”的学习或专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获得奠定基础的;每门课程均应注重专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其次,五门课程标准总体上体现了“学做合一”的课改思路。但根据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整合的程度不同,课程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如“美发基础”“化妆基础”“美甲基础”课程具有前阶段理论性强的特点,在强化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后阶段增加了专业基本能力训练教学的环节;而“美发与造型”“化妆与造型”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技术知识与技术应用有机融合。

最后,关联课程,即前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如“化妆与造型”的前修课程为“化妆基础”,后续课程为化妆师考级技能训练。在课程性质中突出关联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引导教师从专业整体的角度来理解课程的地位和功能,强化专业意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前修、后续课程的认真研读,授课时就能达到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学以致用的目标,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清课程设计思路,整体把握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标准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课程的整体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课程强调育人的功能,注重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审美情操养成培育、工匠精神的引导提倡。五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都提出了“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融入审美与人文关怀的职业品质教育,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的要求。

其次,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各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在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性质,均对核心素养提出了培养要求。如“化妆基础”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素养要求包括:知识素养(学会面部结构分析、化妆色彩基本知识、局部化妆修饰基本知识)、能力素养(会规范使用化妆常用工具、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常用修饰类化妆品)、实践素养(掌握局部化妆修饰技术、化妆基本程序的操作方法)、发展素养(灵活运用化妆色彩进行生活妆的设计)、安全素养(形成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卫生、环保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最后,体现“课证融通”思想。将相关企业、行业的职业标准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如“化妆与造型”课程的“对接化妆师职业技能标准,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化妆师(中级)职业标准,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构建学习任务单元,确定课程内容”等。如新娘化妆项目中,描画西式新娘妆中的内容与要求为:学会纸上进行西式新娘妆妆面效果的设计与绘制。

(三)全面实施理实一体的策略

课程内容与要求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除了要熟悉各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点、能力点及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外,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全面分析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理解各项目间的衔接关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的顺序。课程实施时,必须按照“内容与要求”所确定的逻辑顺序及任务实施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活动。

第二,合理设置教学的“情境性”,规范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在特定的职业情境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实训设备配置必须与课程的教学内容匹配。学校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相关要求,配置相应的电脑、投影仪、专业实践教学设备等,完善基地建设,为教师教学提供物质保障。

第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门课程标准均结合课程的特点提出了评价建议,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强化以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考核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学校及教师应努力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如“化妆与造型”课程的评价要求为:“新娘化妆,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他人(父母、朋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化妆造型成果演示、作品评价等学习成果评价,课堂提问、答辩等学习态度评价,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即时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充分了解自己课程理论知识及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有效评价理论素养和动手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评价,可以掌握课堂教学效果,考核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便于对整个课程教学情况及质量的把控。

第四,倡导校企合作,开发和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各门课程标准均对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引入企业元素”“工学结合”等教学建议,努力实现学习内容与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如“化妆与造型”“美发与造型”两门课程后期企业无缝对接的职业学习,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必须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应认真填写企业见习学习手册,如期完成每周考评表,学期结束时要完成企业职业见习小结。企业应有计划、有内容地组织学生进行技术培训和开展技术考核活动,为考核合格的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企业要为见习学生指派专门的师傅,并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技术学习和练习,分阶段开展对学生的技术考核。企业在学期结束前应对见习学生的专业技术、上岗能力打分,分数合格者下学期可在学校安排下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分数不合格者将不允许顶岗实习,要继续重修。学校要每周安排专业指导教师深入企业,了解见习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与学生、企业负责人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配合企业做好学生教育工作。企业每月应根据学生表现,从学习态度、沟通能力、技能水平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填写好月考核表并向学生反馈企业意见,帮助学生成长。

此外,教师应明确知悉所教课程的学时与学分,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五门课程标准同时规定了学时与学分,说明它适用于学分制和学时制两种情况,便于弹性学制的实施,其数值与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教师在教学前期就应该对未来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一个合理的课时规划并形成文字,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学,能够保证时间的合理分配及教学进程的顺利推进。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教师只需在现有课时规划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避免延误课时推进。

三、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五门课程标准的颁布,是落实我省中等职业教育“2.5+0.5”学制改革,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我省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的阶段性成果。虽然是试行稿,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但它的实施对总结教学改革经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入推进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勇敢创新,更新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与从前的教学大纲相比的最大区别在于: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课程标准的颁布,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真正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其次,厘清关系,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省教育厅通过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等系列教学文件的颁布,为专业教师厘清了专业与课程、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及教材等教学资源的上下位关系,明确了职业学校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依据及课程开发的逻辑顺序。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课程设计解读 篇4

摘要:智能解说系统是实现旅游资源保护与服务大众的有效手段。文中通过研究解说系统和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不足之处,利用可携带的移动终端作为载体,构建兼具导游解说、功能齐全、面向现代智慧旅游的智能解说系统,为智慧旅游和解说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办法,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旅游“食、住、行、游、购、娱”的需要,提升了游客游览的品质。在为游客提供优质旅游服务的同时兼具教育功能。

关键词:智能解说系统;智慧旅游;客户端;移动终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7)05-00-02

0 引言

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旅游服务不应仅仅局限于向游客提供传统的旅游服务,还应当利用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旅游营销模式和导游服务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出游方式。而旅游解说系统是实现保护旅游资源教育并服务于大众的有效手段,解说服务App可帮助游客实现低成本与更便捷的出游。将智慧旅游的体验式服务与旅游解说系统结合,用手机App作为载体实现现代化的智慧旅游方式,可有效提升旅游移动信息化服务,促进现代旅游业转型升级。

智慧旅游来源于“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智慧城市(Smarter Cities)”[1]。国家旅游局2011年提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争取用10年时间初步实现“智慧旅游”[2]。尽管我国许多地方已在尝试进行智慧旅游的建设,但相关智慧旅游的概念却没有统一、标准、科学的定义,缺乏理论支撑[3]。关于旅游解说系统,国外旅游解说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对解说实践认知、解说媒介探寻、解说管理效用认同等几个阶段后于21世纪进入了成熟时期。国外旅游研究涉及景区保护与旅游开发、旅游影响、区域竞争与合作、管理等多个方面,更注重结合理论数理模型、定量分析法等进行研究,并且有较长的研究历史,研究内容深入。国内旅游解说始于1999年吴必虎的《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与管理》和《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以北京为例》,之后关于旅游解说的研究论文开始涌现,呈曲折上升态势,2011年达到高峰[4]。随着游客旅游经历的丰富,走马观花的团队游正逐步向移步换景的深度游过渡,旅游景区也迫切需要利用新技术改善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景区服务能力,丰富游客旅游体验[5]。国外在这方面的探讨应用明显比国内更趋于系统化、成熟化,在国内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讨,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业方面做得明显不够。关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研究国内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国家旅游局提出“智慧旅游”规划之后,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国内对于智慧旅游和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很多研究都只是通过一些不同的数据来探究我国解说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如何构建解说系统,或是单一研究智慧旅游与解说系统的构建。

将智慧旅游与解说系统相结合,基于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利用可携带的移动终端作为载体,构建兼具导游解说、功能集全、面向现代智慧旅游的智能解说系统,在旅游行业中结合实际应用是本文尝试探讨的问题。

智能旅游解说系统

解说系统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达信息接受者中间,帮助信息接受者了解相关事务的性质和特点,并实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6]。景区的解说与亲身经历相结合,重点向游客介绍、阐明并指导他们的户外活动,而不像博物馆那样将解说的焦点集中于其他事物上[7]。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通信技术,ICT),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以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1,2]。解说系统能够通过现场资料等将特定的旅游信息传递给游客,以此实现教育与服务功能,而智慧旅游系统则更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智慧旅游解说系统将智慧旅游和解说系统的优点结合起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借助App应用软件为游客提供语音解说、旅游资讯、电子商务以及其他各种服务。系统首先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软件向游客宣传旅游信息,然后以App的形式向游客提供景点信息,旅游规划,景点解说和电子商务等服务,构建景点解说和其他功能兼具的智慧型解说系?y,打破了传统的解说模式。

高速互联网络和智能手机的结合成为自助旅游者的重要支撑,游客手中的3G智能手机成为自助旅游不可或缺的助手,它借助电子地图、GPS 定位等软件系统以及专业旅游网站提供的“导航”“导游”“导览”“导购”信息服务,使一个陌生的自助游客可以在旅游目的地自由活动。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将会影响甚至改变未来旅游出行方式。旅游业要做到更好的转型发展,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系统构建

2.1 系统结构

智能旅游解说系统由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端三大部分组成,再由服务器分成公共服务系统、旅游解说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和查询系统,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客户端针对用户不同的需要分为攻略模块、解说模块、导购模块和查询模块。智能旅游解说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2.2 软件设计

智能旅游解说系统由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端三大部分组成,系统软件架构如图2所示。三部分相辅相成,联系紧密。

2.2.1 数据库

数据库中存储景区景点相关信息、用户信息、景区周边“食、住、行、游、购、娱”等信息,主要负责存储与管理系统运行的数据信息,当收到服务器的指令时,将有关信息筛选出来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递。

2.2.2 服务器

服务器包括公共服务系统、旅游解说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和查询系统四大模块。服务器作为中间媒介,与客户端和数据库进行实时数据交互。当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出的请求后进行分析处理,将数据库中的信息发送给客户端。

公共服务系统由智能推荐系统、GPS系统、旅游信息发布系统和景区景点信息展示系统组成;旅游讲解系统由多媒体讲解系统与景点图片展示系统组成;电子商务系统由购票系统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组成;查询系统包括在线咨询系统、在线信息查询系统、交通信息查询系统、天气查询系统。客户端在不同的功能区发送请求到服务器相对应的不同模块当中,不同的模块分工处理不同的数据,以提高工作效率。

2.2.3 客户端

客户端是安装于Android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应用程序。当用户使用时只需在客户端界面输入相关信息,客户端就会把请求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处理后会将结果反馈至客户端。

客户端相对于不同的服务系统分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主要包括攻略模块,对应公共服务系统;导游功能模块,对应旅游讲解系统;导购功能模块,对应电子商务系统;查询功能模块,对应查询系统。

2.3 系统功能与内容

系统功能与内容架构如图3所示。

2.3.1 攻略功能

攻略功能主要分为旅游攻略、景区信息、旅游行程规划、定位导航、旅游日志、交友互动和景区全景图等部分。它汇集旅行中各种旅游信息,为旅游爱好者提供精美实用的出行指南,包括详细的交通、住宿、美食、景点、行程、实用信息、贴士及网友提供的独特感受,可随时随地查找相关攻略,让旅行更轻松。景区全景图呈现景区所有景点,可一手掌握附近好玩又有趣的去处,同时根据GPS定位信息推?]最佳路线,帮助游客选择最近、最省时省力、最冒险的抵达方式。在景区地图上输入要查找的信息后,即可精确显示所在位置,同时显示具体的行走路线,引导游客到达目的地,让旅游资源跟着行程走,让导游时时伴你行,为游客提供全面、实时、贴身的导航服务。

2.3.2 解说功能

解说功能分为景点讲解和景区导游两部分。景区导游能综合手机定位实时获取游客的位置,及时向游客推送所在景点的语音解说,让游客了解山水、历史建筑、神话故事等知识。景点讲解主要针对景区内某一景点进行解说。两种解说模式由用户自由选择,为用户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2.3.3 导购功能

导购功能分为景区门票预定、酒店预订、机票火车票预定。景区、酒店、机票、车票、团购快捷预定,随心享受自由自在的旅行。

2.3.4 查询功能

查询功能包括交通工具查询、酒店、餐饮、商家优惠查询、周边资讯查询和天气查询等。根据用户的位置,系统主动推送附近商家的优惠服务和各种活动信息,让游客在旅行途中也能享受优惠。

结语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设备的不断更新,基于可移动通讯设备与互联网的旅游应用程序打破了传统的旅游模式,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而将智慧旅游与解说系统相结合,构建一个将现代社交系统平台融入其中且解说与导游功能齐全的智能旅游系统,既支持了国家旅游政策,也顺应了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课程设计解读 篇5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以宏观为起点,探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构成、各子系统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加强微观知识、技术基础、原理及案例的论述,突出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的重要意义,充分反映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建设应用实践,达到了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例如交通堵塞,车流不畅通,都对人们的出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成为我国现发展阶段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智能交通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就如何实现城市只能交通管理系统提出了相关系统方案的设计思路与流程。

关键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TMS;城市交通

一、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概念及组成系统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概念。当前社会,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国际上管理城市交通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它充分利用当今先进技术即电子传感、计算机应用技术与控制技术,将三者结合起来构建的城市管理交通的现代模式。

1、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从各项报道中,我们得知,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普遍应用于管理城市交通中,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交通顺畅,具体过程是通过查看指挥中心从监视区域传回的图像,根据实际情况派专人去实地进行实时疏导,调整信号来疏散交通拥堵,引导人们改变行驶路线。

2、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

在城市智能公交的调动方面,城市交通诱导系统是重中之重,它先对车辆进行定位,采集交通信息,然后对行驶车辆路线进行引导和为其规划路线,来适时的解决重要路段及交叉口交通拥挤,让各类行车人可以获得一种既方便又快捷的交通路线,提高交通效率。

3、电子警察系统

电子警察系统不是一项简单的监管系统,它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对监控区域内的全部行驶车辆实行每时每刻的记录。这些技术包括为,信息网络通信、远程数据监控、检测视频等,人们也称这种系统为“闯红灯记录系统”。

4、智能公交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为了可以智能调动公交,高效准确进行排班,从而使公交车的利用率提高,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减轻道路拥堵现状,主要是使用3G通信技术进行通信指挥、GIS技术以及GPS进行实时实地定位以更好保证交通正常秩序。

5、突发事件响应系统

除上面几项先进技术之外,还有针对于交通意外突发状况使用的突发事件响应系统,主要是为了防止交通事故、道路拥堵和混乱了交通治安等事件发生,从而使相关部门可以迅速解决紧急事件,以减轻道路拥堵,保证社会秩序稳定。

二、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伴随着各项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系统越来越来越健全,我国各级政府会越来越重视现阶段还年轻且不成熟的智能交通系统,同时现在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在交通与道路的控制和规划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与此同时,国家政府的相关部门,例如科技委等组织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交通管理系统也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专门开发研究,此现象也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于此项管理系统技术的重视程度。对于交通智能化的研究步伐自1998年ISO/TC204设立以来就从未停过,同时多次参加此类技术系统方面的国际交流活动。

(二)我国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私家车的出现,交通问题也渐渐提上议程。由于交通系统设计的不合理导致道路使用效率低,众多资源配置浪费,无法满足当今需要。我们在对我国众多城市进行调查后发现,交通压力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越来越严重,且道路规划不合理的现象也逐渐显现,管理秩序混乱,使得出行困难,公交效率低等问题。

三、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一)建立ITMS 框架体系

设计ITMS 框架的原则。智能交通管理框架的有效设计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精简性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课程设计解读 篇6

1系统的需求分析

1.1新能源汽车的信息要求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或者没有废气的排放。主要包括液化石油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及氢能源动力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对于环境的保护意义是重大的,在杭州、上海、深圳等城市,现在大多数的公交都采用的是纯电动汽车,噪音小,污染低,这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起到促进作用的。

1.2节能减排智能控制汽车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新能源车,无论是它的资讯,性能,价格类型,或者购买过的人的真切评价,销量等,我们之前已成功建立了“低碳智能机动车信息管理系统”。但是考虑到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将在完善之前的系统前提下,推出“节能减排智能控制汽车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我们将结合线上线下,PC端与移动端来实现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各项服务的智能控制。

1.3节能减排智能控制汽车信息管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要求:

1.3.1软件需求

adobe photoshop cs5、flash cs5、adobe dreamweaver、Office Access等。

1.3.2硬件需求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7;内存1G及以上;1024x768屏幕(推荐 1280x800),16位显卡等。

1.3.3技术支持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课程设计解读 篇7

关键词:卫勤保障,军队移动医疗,仿真医生思维,医学知识库,医学人工智能

0 引言

军营移动医疗智能专家系统是面向基层部队医务人员开发的一款小巧便携、高科技、低成本, 可用于多元化载体的医疗智能专家系统。

该系统针对基层部队在野战条件下医疗资源匮乏、基层医务人员临床训练及实践经验欠缺等现实问题[1], 通过仿真医疗专家诊疗过程, 帮助军医拓展临床思维, 减少医疗失误, 提高现场独立应对急危重症和全科疾病的能力。在虚拟医疗环境中, 军医在智能“专家”的指导下分析决策, 不断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和应急能力, 使基层医疗卫勤保障得到巩固与发展。

1 技术架构

军营移动医疗智能专家系统本着“底层需求, 逆向思维, 顶层设计, 推陈出新”的设计原则, 采取以自然语言为基础和以人为本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关联, 辅助使用者便捷操作, 达到现场快速、准确诊疗及使军医自我提高训练的目的。

1.1 关键技术

系统运用的智能信息技术涵盖了全医学本体、知识库及基于知识库的全医学智能决策系统, 包括医学逻辑, 双百分算法, 仿真医生临床思维, 语义网络, 复杂疾病叠加推导, 否症推导, 并行推导, 症状输入搜索系统, 疑难杂症处理, 多种途径定位诊断提示, 循证鉴别, 自动中、西医检查方案, 优化治疗路径, 护理方案, 保健方案, 合理用药以及药物的禁忌审核等核心过程, 并配有小模板编辑器, 具有跟随式自由记录功能[2]。将医学体系按知识元进行数字化分解, 再以人工智能的决策方式, 根据临床不同主题需要, 进行智能化整合, 从而实现利用智能医学技术活化和再生医疗资源的目的。

1.2 创新点

在过去的50 a中, 智能医学进展滞缓, 其技术瓶颈在于难以突破用机器规则操作生命过程[3]。通过深入分析前人的实践经验, 我们认识到, 军营移动医疗智能专家系统如果按照既有的技术路线进行研发, 难免重蹈覆辙, 必须变换理论视角, 重构知识框架, 革新临床思维仿真等基本算法, 才能为实现技术目标铺平道路。首先, 我们在线性工具条件下开辟非线性过程的理论通道;然后, 通过网状知识结构实现了基于知识库的决策引擎;紧紧围绕疾病机理和诊疗核心, 通过仿真临床思维, 全面整合西医、中医的内在关系, 形成了相互融合的“三全模式” (全医学体系、全临床过程、全智能辅助) [4]。在创新的智能医学框架中, 再将循证医学纳入系统, 使系统对疾病的智能辅助诊疗过程更加切合疾病机理和个性化临床实践。观念的转变和理论上的创新, 为军营移动医疗专家智能系统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5]。

1.3“三全”模式

知识库是系统设计的核心。依靠知识库覆盖各种疾病问题, 不仅表现医学体系结构, 而且也定义了临床诊疗流程[6]。网状关系的知识库结构具有前后双向触发功能, 包含了智能辅助操作功能。

1.3.1 全医学体系

对全医学知识体系进行语义解析, 然后再将语义元素组合成语义网络。分别对不同疾病进行差异化描述, 把语义网络的结构规则 (医学标准或诊疗常规) 带入到针对每一名患者的疾病描述中, 形成符合诊疗常规规范的诊断和电子病历。我们把此过程称为医学智能基因的植入。智能基因存在于医学本体的语义结构关系之中, 医学逻辑则存在于对疾病差异的辨识过程中 (如图1所示) 。

1.3.2 全临床过程

全临床过程如图2所示。本系统收录现代医学专科 (西医、中医相结合) 55个、常见疾病8 923种、中医证候1 413个、知识节点286万个、附属词条7 879万字。收录诊断要素 (症状、体征) 9 510个、治则1 261个、检验方案1 145个、西药方案1 310个、处置方案4 433个、护理方案766个、中药方剂1 573个、保健方案1 288个、检验1 213项、西药4 470种、中药825种、辅助方法592个、针灸穴位2 067个、食物1 136种。

系统包括3种临床通道:上方窗体为西医通道, 下方窗体为中医通道, 中间通过“推导图”中的“结合”按钮, 形成中西医结合通道。

1.3.3 全智能辅助

仿真临床思维包括通过决策引擎、网状知识触发、循证医学推导、优化思路建议、个性化病历生成等基本过程。数据来源于国家标准、诊疗常规、规定教材、权威著作、核心期刊、中医典籍等渠道。这些稳定态资源的交叉运用, 可以描述各种个性化的非稳定态病情。为了方便输入操作和形象联想, 决策引擎配备了辅助图形工具。

(1) 男、女体表辅诊图

点击体表图中与患者主诉对应的解剖部位, 显示相关症状 (病名) , 其对应的诊断要素 (病名) 被勾选的同时即被导入推导的子窗体中, 如图3所示。

(2) 神经辅诊图

点击神经图中与体征相对应的神经分区, 显示相关的神经 (或病名) 。点击“确定”的同时即被导入推导的子窗体中, 如图4所示。

(3) 经络穴位图

鼠标指向经络穴位图上的坐标, 显示相应的穴位, 单击该处, 选定的穴位即列入“穴位”的栏目下, 如图5所示。

1.4 操作界面

“三全模式”的PC窗体操作, 是一个大系统交互操作的复杂过程, 涉及医学字典的内容表达问题、特征描述问题、临床思维问题、路径清晰问题等。操作界面通过6窗体叠加实现上述内容的表达, 如图6所示。

1.4.1 词目菜单

在操作窗口中所列的词目均具有右键菜单功能。选取任一词目, 点击右键, 显示该词目的相关内容, 例如, 解释、树表定位、父节点、兄节点、子节点和组合症状、禁忌列表和禁忌审核等信息。

1.4.2 词条通则

“”选定:表示所选取的诊断要素是疾病的非特定诊断要素, 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只有“选定”状态的词目方可进行推导操作。

“”否定:表示包含该诊断要素的疾病已被排除, 被作为鉴别诊断疾病列在疾病窗体中。

“”待选:表示为初始静置状态, 根据需要等待勾选。

1.4.3 智能按钮

智能推导按钮用来完成智能化临床诊疗过程。点击这些按钮时, 相应列表框中的条目、数据会通过系统的智能推理过程发生变化。

1.4.4 推导模式

(1) 疾病优先模式

在进行疾病推导的过程中, 按照已选诊断要素的加权值之和降序排列 (诊断要素的加权值是通过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 分别以百分制计算得出) , 百分比高的优先。在进行疾病推导的过程中, 系统显示包含所选定的诊断要素的疾病, 将按照该疾病包含这些诊断要素的个数降序排序, 个数多的优先。

(2) 过滤模式

系统分别从疾病百分比之和、疾病个数及鉴别疾病个数3个方面对所推导出的疾病进行限制框定, 有效地缩小搜索范围, 使决策者思路更加集中与清晰。

(3) 并行模式

系统存在“与”、“或”2种推导关系。“与”表示所选定词目需同时参与推理;“或”表示所选定的词目中任一词目可单独参与推理。

(4) 匹配模式

在输入组合词目的情况下进行推理, 单条精确、组合模糊。系统默认匹配模式为“单条精确”。

(5) 可逆模式

根据诊断要素推导出一组相关的疾病名称, 通过初诊印象选择某一疾病双击, 可再次对其诊断要素进行循环推导, 减少误诊和漏诊[7], 贴近疾病本质。

2 实践与分析

2.1 方法

选择广西边防部队一批“边、远、散”的基层卫生单位作为系统装备实验点[8]。先对基层军医进行使用前集中培训 (专家讲座及上机操作) , 提供系统教学视频辅导操作, 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进行远程和现场指导。

2.2 载体

针对基层的现实环境, 选择相应合适的载体。将系统装入专用U盘, 进行加密处理后, 再将载体编码配置到基层卫生单位, 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列为移交物品清单。

2.3 调研

系统使用1 a后, 研究人员深入基层卫生机构, 通过座谈会、现场勘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广泛收集系统使用情况和意见, 进行归纳和分析, 将共性问题和合理建议反馈给研发人员。

2.3.1 使用反馈

基层卫生人员对系统的主体功能评价给予了一致肯定和支持, 大部分单位使用情况良好。使用状态与基层单位重视程度和军医个人信息素养呈正相关, 少数单位因为设备限制或操作者计算机应用能力影响了使用。操作层面反映突出的问题: (1) 基层卫生机构信息化人才欠缺, 卫生技术人员信息素养不高; (2) 基层单位信息化经费投入有限, 软硬件相对不足; (3) 保密措施执行增加了对系统使用的限制; (4) 基层单位的一些具体困难不能有效解决; (5) 存在使用终端多元化的需求。

2.3.2 效能分析

(1) 叠加优势

叠加优势见表1。

(2) 实现功能

系统能满足野战、外训等艰苦条件下的一线快速诊疗需求, 促进了军医在职自我训练能力的提高;融合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 可以进行中西医关联推导;实现了仿真临床思维, 以会诊思路防范误诊漏诊, 通过叠加技术和决策体系帮助推导结论贴近疾病本质;可提供对同一疾病不同条件下的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不干扰自主判断, 医生可以充分发挥决策自主权;自由选择结构化操作或自由文本操作, 自动生成门诊病历;用双逻辑算法实现减少基层医疗机构对专家和大型医疗设备的依赖;医生一专多能, 拓宽了军医医疗活动的可行空间;智能专家作为虚拟医疗资源, 不会随基层人才的流动而流失, 可以持久履行为兵服务的使命。

3 结论

3.1 现实意义

当前, 国际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决定了军事斗争准备的艰巨性、紧迫性。在军事斗争卫勤保障中,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保障能力, 充分发挥信息在军事卫勤保障中的主导作用, 为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强力卫勤保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军营移动医疗智能专家系统的研发为多元化信息化卫勤保障提供了互补功能。

3.2 系统评估

本系统研发目标与为兵服务的宗旨一致;与军事斗争卫勤保障的举措一致, 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要求一致, 方向正确, 平战通用, 得到专家和基层医务人员的认可。系统小巧便携, 支持多元化终端, 适用于基层卫生单位。应用医学专家智能化系统辅助临床诊疗优势凸显:有利于疾病防治中心前移, 减少后送;有利于野战等恶劣条件下军医独立完成一线救治任务;有利于加强基层部队卫勤保障实力;有利于基层医务人员的自我训练[9], 提高临床诊治专业水平;有利于基层卫生事业的巩固与发展。

3.3 风险规避

疾病本身是一个复杂过程。依靠医学机理和医学逻辑进行仿真临床思维旨在给医生提供跨学科的临床思路而不能代替医生自主决断。因此, 有必要设定多重免责机制, 将预防潜在风险的意识贯彻到每一环节。知识库必须合法合规, 具有权威性和主流性, 防止误导。

3.4 更新升级

(1) 任何一个医学智能系统都不可能完美无缺, 需要持续改进和不断的补充完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对于系统更新升级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系统架构和内容要与时俱进, 设置恰当、合理的更新周期非常重要。

(2) 系统要贴近实战, 贴近基层, 贴近疾病本质, 就要不断倾听基层的声音, 做到持续改进, 不断地追求更好。

(3) 系统使用要满足未来任何时空、任何通讯方式和多元化终端的需求, 必须要有持续的投入来支持。

3.5 发展前景

系统研发方向正确, 利军利民, 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系统的深入研发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 需要不断整合优良技术资源和资金支持, 同时更需要有关方面的帮助和统筹协调, 保持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敏.关于战时医疗信息平台建设的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 2009, 30 (10) :101-102.

[2]李科威.循证医学决策系统[J].中国数字医学, 2008, 3 (3) :7-9.

[3]李科威.信息化催生医学革命[N].健康报, 2010-12-06 (6) .

[4]戴汝为.模式的识别分析与集成技术——中医智能系统发展的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 9 (5) :7-11

[5]乔静, 王玲, 向民, 等.虚拟野战医院信息平台构架[J].医疗装备, 2010, 23 (9) :1-4.

[6]杨宏桥, 蒲卫, 吴元立, 等.军队数字化卫勤建设系列讲座 (7) 移动医疗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人民军医, 2012, 55 (2) :185-188.

[7]李科威.误诊问题与信息化防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06, 3 (3) :40-44.

[8]曹挚, 杨焱.军队医疗保障移动服务平台设计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1) :38-41.

智能泊车引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8

摘 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剧增,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当前停车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智能泊车引导系统。本项目采用无线射频信号,实时检测各停车场车位的使用情况,基于竞争调度的方式实现车辆有序泊车。基于多传感器协同作用的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通过Zigbee传输协议传送到服务器端,服务器将数据传送到客户端。竞争机制采用预约、冲突检测的方式;系统由传感器检测模块、协调器、中央服务器以及智能设备终端构成。系统实现实时监控,智能调度的泊车引导。该文着重讨论该方案的实现原理、关键技术等问题。

关键词:多传感器协同;Zigbee传输协议;智能调度;实时监控

0 引言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走进了千家万户。私家车数量的剧增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尤其是在大城市,停车问题更为突出。城市停车问题关乎居民的切身利益,经常无目的地到处乱转寻找停车位无疑会增加交通压力、降低人们的生活品质。智能泊车引导系统的关键在于高精度、高稳定度、低复杂性的车位信息检测。很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其中,基于视频技术的车位信息检测装置[1-2]能提供十分全面的信息,所以其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在物体遮挡的情况下会失效;基于GPRS的车位信息检测[3-4]适用于无线控制,但其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范围使用;而由李毅[5]提出的基于红外传感模块的车位信息检测,具备较好的检测效果,但红外模块却易受环境的影响。

对此,本系统的智能泊车系统,采用多传感器协同工作,其中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多传感器的协同,既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又减轻了其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在数据传输方面采用无线Zigbee传输协议,实现低功耗、短距离无线传输。通过基于预约、抢占、冲突检测、轮询的竞争调度机制,实现快速、高效、有序泊车,智能调度。

1 系统结构

本系统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停车位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与控制以及数据可视化。停车场内节点采集到的车位信息数据,经过一跳或多跳传输到协调器,通过GSM/GPRS接口以无线的方式接入Internet网络,通过服务器端进行分析,最终将停车场车位的使用情况以人性化的形式展现给用户。系统结构图如下图1所示。

其中,在数据采集方面,主要包括停车位监测节点设计以及停车位数据校正。在停车位节点上,采用红外线测距传感器模块与超声波传感器测距模塊对数据进行初步的采集,MSP430微控制器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在多传感器协调作用下,得到一个较为精确的数据,通过GPRS将数据发送到协调器。

在数据传输上,采用Zigbee协议实现停车场内数据无线传输后,协调器通过GSN/GPRS将数据传输至远端服务器,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存储,数据的管理以及数据的访问等功能。数据可视化为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为其提供最近停车场空闲泊位信息,帮助用户更快、更方便找到停车泊位。

2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上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指停车位监测节点、网关节点,软件上主要实现最短路径查找空闲停车泊位算法。

2.1 节点及网关设计

其中,在监测节点设计方面,主要包括Zigbee无线节点模块、红外传感器模块、串口通信电路模块组成。节点采用测量精度高,抗干扰性强,低功耗的红外线传感器。

在外形设计上,考虑到路边停车位边上均有略高于停车位的人行通道,此外再借鉴咪表的外形设计,本系统采用柱形防水材料,易布置,易维护。针对节点的能量消耗问题,模块加入了低功耗监听管理,让节点定时处于休眠状态,降低了停车位监测节点的功耗,延长工作周期。

除了设立终端节点外,还需设有网关节点,即协调器,该协调器负责收取一个大范围区域内的所有停车位节点发过来的数据。协调器主要完成数据汇聚转发。考虑到GPRS网络覆盖范围广、快速连接、永远在线、按流量计费(在不发送字节时不收费)等特点,本系统选择GPRS作为协调器和服务器的无线数据传输。

汇聚网关设计的关键问题是处理速度,嵌入式处理器采用了高性能的S3C6410芯片,主频800MHz,内存达到256MB,采用容量大小为256MB的FLASH,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和增大存储节点的信息量。嵌入式外围设备主要采用了以太网卡,WIFI模块等,提供有线和无线的通信方式。外接Zigbee无线节点连接在网关I/O系统的USB接口上,其功能是作为所管辖区域内所有无线停车位监测节点的根节点,接收感知层发送的数据。

2.2 空闲泊位最短路径查找算法

系统根据用户当前位置,为其推荐最近最短空闲停车泊位,借助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为其进行路径规划,把公路地图模型化为一个图:结点表示路口,边表示连接两个路口的公路,边的权值表示公路的长度。系统算法设计的目标是从起点出发找一条到达目标停车场的最短路径。所以, 需要先对地图上的用户当前的位置、目标停车场和路径进行处理,抽离出其所对应的有向加权图G=(V,E)。在其上定义的加权函数w=E→R为从边到实型权值的映射。路径p=(v0,v1,···,vk)的权是指其组成边的所有权值之和:

w(p)=w(vi-1,vi) (1)

定义u到v间最短路径的权为:

δ(ν,v)=minw(p):u→v 如果存在由u到v的通路

∞ 如果不存在 (2)

从结点u到结点v的最短路径定义为权w(p)=δ(ν,v)的任何路径。

3 实验结果

本系统采用多传感器协同工作,其中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多传感器的协同,既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又减轻了其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其硬件结构如图2 所示,图中:包含相对排布的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还有负责控制杆升降所使用的舵机。图3展示了最短路径查找空闲停车泊位的路径推荐结果。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课程设计解读 篇9

在2015年11月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让人大开眼界,像会演奏乐器的机器人、会打羽毛球的陪练机器人、会与人沟通的机器人、会跳舞的机器人等等,其中,一个会微笑、眨眼、皱眉,并能像真人一样说话和唱歌的美女机器人更是人气爆棚,吸引了大批机器人爱好者一睹其芳容。

下面和您说的智能科学与技术正是这样一个能赋予机器人以“大脑”、让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专业。下面,为您详细解读这个专业。

一、专业解析

什么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工学门类中计算机专业类下的特设专业。2003年,该专业由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提请建立,并在2004年开始招收首批本科生。在随后的十多年中,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先后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是一门融合了电气、计算机、传感、通讯、控制等众多学科领域,多学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学科专业。它涉及机器人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以新一代网络计算为基础的智能系统,以及与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智能技术与系统等。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刘小河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内涵基本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智能科学,另一部分是智能技术。

智能科学是探索人的自然智能的工作机理,主要以如何认知和学习为研究对象,探索智能机器的实现机理和方法。智能技术则是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人造系统,研制各类人工智能系统,让它具有一定的智能,能够根据环境及条件的变化自主进行逻辑判断并决定工作的模式,或者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通过训练学习的方式解决较复杂的问题,从而将人类从很多复杂的活动中解脱出来,让机器系统为人类工作。

该专业不是教如何制造机器人的有些考生认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有“智能”两个字,就一定是学习如何制造机器人的专业,其实并非如此。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并不教学生如何制造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相当于制造人的四肢,需要考虑硬件标准是否合乎工作要求。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要做的是在硬件基础上,给机器人赋予一个类似人的大脑、神经传导及信息处理系统,让这个机器大脑通过一定的方式判断、决策并控制机器人如何行动,使得机器人最有效地发挥作用。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什么?

目前,国内招收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各学校还没有完全统一的专业培养模式。

一般而言,学生要学习三大类课程。第一类是工科通识类课程,包括自然科学基础、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等等。第二类是信息技术类专业基础课,如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

第三类是核心专业课程,这类课程各学校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及教师背景有所区别。北信科大主要偏重三方面:一是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智能信息处理等课程,既与信息处理相关又照顾了机器人这个背景。二是智能与控制方面的课程,如控制理论基础、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智能机器人等课程,偏重于智能控制;三是基于计算机科学的人工智能方面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机器人学、数据挖掘与处理、机器学习、专家系统等。

二、专业与就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全国毕业生规模在800人左右,近三年就业率在95%左右。根据某第三方调查机构公布的中国大学专业就业数据显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的平均月薪为7756元。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光明,以北京大学为例,该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有些进入百度、摩根IT、IBM等知名IT公司工作,有些在毕马威、中石化等公司的管理岗位任职,还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国家部委科技部门。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校长温涛说,该专业主要面向的就业领域包括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领域毕业生主要从事产品开发、系统测试、技术支持与咨询、产品销售等工作,以及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应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上一篇:工作管理监督失职检讨书下一篇:社会调查报告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