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篇1

一、《食品安全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二、《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指那些?

①食品生产和加工(简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简称食品经营);②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③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④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⑤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三、《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主体是什么?

《食品安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为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自2010年3月1日起执行。以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法定义务:

1.企业应保持资质的一致性。①企业实际生产食品的场所、生产食品的范围等应与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内容一致; ②企业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变化的,应按规定报告; ③食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企业名称应与营业执照一致。

2.企业应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①企业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②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③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④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应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⑤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⑥企业不应使用回收食品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

3.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制度。①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自查,并保存自查记录;②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③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④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⑤企业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不应使用回收食品等。

4.企业应建立出厂检验记录制度。①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包括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记录内容;②企业的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③企业委托其他检验机构实施产品出厂检验的,应检查受委托检验机构资质,并签订委托检验合同;④出厂检验项目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的项目应保持一致;⑤企业应具备必备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依法经检验合格或校准,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⑥企业自行进行产品出厂检验的应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测量比对,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⑦企业应按规定保存出厂检验留存样品。产品保质期少于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的保质期;产品保质期超过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5.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①企业应建立和保存采购的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处理记录;②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

6.企业生产加工食品的标识标注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事项。

7.企业应建立销售台帐。企业应对销售每批产品建立和保存销售台帐,包括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出货日期、地点、检验合格证号、交付控制、承运者等内容。

8.企业标准执行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①企业标准应按规定进行备案;②企业应收集、记录新发布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参加相关培训,做好标准执行工作;

9.企业应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不安全食品自主召回、被责令召回的执行情况的记录,包括:企业通知召回的情况;实际召回的情况;对召回产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的记录,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向当地政府和县级以上监管部门报告召回及处理情况。

10.企业从业人员健康和培训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①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保存对直接接触食品人员健康管理的相关记录。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②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11.企业接受委托加工食品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①受委托企业应当在获得生产许可的产品品种范围内与委托方约定委托加工协议,并向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②委托加工食品包装标识应符合相关规定。

12.企业应建立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消费者投诉的受理记录。包括投诉者姓名、联系方式、投诉的食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投诉质量问题、企业采取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13.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并做出反应,同时应建立和保存相关记录。

14.企业应按规定妥善处置食品安全事故。①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②企业应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③如果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的记录。

四、2009年12月22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制定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其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保障措施是什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加强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为核心,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行业协会加强自律,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参与并监督,逐步建立起企业责任为基础、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

(二)主要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诚信评价体系和政府部门协同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实施、食品企业积极参与、诚信责任有效落实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运行机制。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一、高效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其他9部委指导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依法实施诚信信息征集和使用共享,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监察机关对政府部门推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行政监督。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诚信培训,指导企业建立诚信制度、实施国家标准,组织企业参加诚信评价活动,加强行业质量诚信宣传。

2.严格依法行政。构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法律体系,加快制定相关规章、标准。各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据企业守法和诚信情况,实施企业分类监管,依法调整执法检查和监管重点。对严重违反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制假售假等严重失信的企业,要列入“黑名单”实行重点监管,要依法采取限期召回产品及其他行政处罚措施,并向社会公布;行业协会要利用诚信提示、警示等方式实行诚信惩戒。

3.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诚信信息管理网络,保障信息资源共享,实现诚信信息建设平台网络化、诚信信息内容系统化、诚信信息使用社会化。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积极支持企业诚信体系必备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源向诚信企业倾斜。

5.加强诚信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知识培训,鼓励食品工业企业培养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人才,加快建设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队伍,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6.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推广诚信体系建设试点中好的做法,宣传和表彰诚实守信企业,营造“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社会舆论氛围。

五、国家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主要任务有哪些?

(一)加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

完善食品添加剂管理法规,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加强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管理,实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报告制度。开展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专项抽检和监测,整治超过标准限量和使用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查处和打击生产、销售、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严格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研制管理。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

深入开展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禽产品、水产品中农兽药和禁用药物残留监测。

(三)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顿。

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查验制度和出厂检验记录制度。加强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制度和食品召回制度,查处企业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大力整顿食品安全风险较高、投诉举报多的食品行业,建立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加强监管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食品进出口环节整顿。

严格办理进出口食品海关相关手续,打击食品、食用农产品特别是疫区产品非法进出口行为。对已经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原料种养殖场进行全面清查。加强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监管,重点加强对出口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检验检疫监管,严厉打击逃避检验检疫行为,完善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企业不良记录制度,将逃避检验检疫的企业一律列为不良记录企业。建立和完善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完善风险预警和控制措施。

(五)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整顿。

(六)加强餐饮消费环节整顿。

(七)加强畜禽屠宰整顿。

(八)加强保健食品整顿。

依法对获批注册但未标明有效期的保健食品进行全面清理换证。开展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专项检查,查处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行为。开展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内容专项检查。查处通过公益讲座、健康诊疗、学术交流、会展销售等方式变相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整治普通食品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和保健食品夸大宣传功能的行为。

(九)完善食品安全标准。

(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

建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制定并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加强地区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建立快速、方便的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机制和网络平台。发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价报告,建立食源性疾病报告机制,构建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报告信息采集网络,建立食品安全有害因素与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库。实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相关食品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风险评估。加大食品特别是乳品等高风险食品检验检测频次,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严格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检验人员管理,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

(十一)推进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制定食品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诚信体系评价标准,选择若干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在企业中建立生产经营档案制度,鼓励支持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在食品行业全面推广。督促行业协会组织对食品企业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食品安全岗位专职人员。建立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质量信用建设和信用分类监管。

六、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有那些?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3)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4)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6)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7)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8)超过保质期的食品;(9)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10)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11)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七、为什么说实施食品防护必须考虑员工的因素?

食品受到掺杂污染的威胁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的人员。外部人员是指没有经过授权擅自进入的有动机攻击企业或产品的人。在实施食品防护中是比较容易引起注意的,相对比较容易防范;另外一种威胁可能来源于内部,例如有不满情绪的员工和其他内部人员,他们了解工厂的运作方式并且通常知道如何避过许多用于检测或阻止外来人员的安全控制。因此对于内部人员因素,在实施食品防护中是比较困难的,企业必须关注有不满情绪的员工,以人为本,营造比较和谐的氛围,尽量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把食品可能受到的蓄意破坏的危险降到最小化。

八、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或者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须提供什么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章第六十三条规定,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或者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口商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如进口保健食品必须提供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签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批件。

九、国外出口商(或代理商)、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办理什么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章第六十五条规定,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册。

十、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有何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章第六十六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十一、进口商擅自销售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进口食品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章第六十二条规定,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进口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

进口食品在完成检验检疫前应在检验检疫机构指定的场所存储,经检验检疫合格,取得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文件后方可调离、销售或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第五章第四十五条规定,擅自销售、使用未报检或者未经检验的属于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或者擅自销售、使用应当申请进口验证而未申请的进口商品的,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商品货值金额5%以上20%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第五章第四十七条规定,销售、使用经法定检验、抽查检验或者验证不合格的进口商品,或者出口经法定检验、抽查检验或者验证不合格的商品,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责令停止销售、使用或者出口,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使用或者出口的商品,并处违法销售、使用或者出口的商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3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国家对食品包装质量安全有那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生产经营”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从2006年8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实施检验监管工作管理规定》和《进出口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检验监管工作规范(试行)》两个文件,对进出口食品包装开始进行质量安全的检验检疫。

十三、今年卫生部联合7部局组织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清理工作主要任务有那些?

1.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广泛发动各行业、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市场上存在的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包装材料进行清理,坚决打击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非法利用废旧材料生产食品包装、容器等行为。

2.行业、企业应以现有食品包装材料标准及相关规定为依据,主动对生产经营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纠,对认为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尚未列入我国食品包装材料标准的物质进行登记,填报“建议批准的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新物质名单。收集整理名单内所列物质在其他国家使用情况以及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标准、安全和风险评估材料,分别填写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申请表、食品包装材料用树脂新品种申请表。对认为存在一定毒性、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填报“建议禁止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各行业协会应主动及时向有关监管部门举报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非法利用废旧材料生产食品包装、容器等违法行为,督促企业完成“两个名单”的梳理和申报资料的准备工作,并报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3.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专家组,对行业、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科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拟定“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和“禁止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并分批向社会公布。

十四、为什么要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添加剂实施备案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同时根据粤检食涵【2007】134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口深加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添加剂实施备案管理,对生产企业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使用剂量进行规范管理,以保证出口食品、化妆品的安全。

十五、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申请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时,应提交什么资料?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申请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时,应提交以下资料:①《进出口预包装食品化妆品登记表》;②使用国产食品添加剂的,须提供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产品检验合格证明;③使用进口食品添加剂的,进口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我国添加剂的国家标准和要求,进口复合食品添加剂的,还要注明各单一品种添加剂的具体种类和名称,进口时须提供输出国或地区的检验报告和有关资料,属法定检验的,还须提供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的《卫生证书》副本或正本复印件;④产品出口输入国/地区的允许使用标准;如产品出口输入国/地区无详细使用标准的,提供现行的参照标准;⑤食品添加剂包装标识和产品说明书原件或复印件。

十六、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要建立备案食品添加剂的采购、使用台帐等档案,实施备案食品添加剂专人管理,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信息发生变更时,企业应及时书面告知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部门加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督管理,日常监管中重点核查企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否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剂量等是否与备案内容一致。

十七、出口植物产品总体要求是什么?

1.全面实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原卫生注册登记)管理制度,未经CIQ备案的生产企业,其生产植物产品及植物源性食品不得出口。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暂按原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有关规定执行。

2.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加工原料必须全部来自经检验检疫备案的种植基地,未经检验检疫备案的种植基地生产的原料不得用于加工出口植物源性食品。

3.出口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熟悉进口国家(或地区)质量安全卫生要求,保证其出口产品符合进口国(地区)的标准或者合同要求。

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篇2

记者:请您简单谈谈我国目前食品进出口的形势?

王大宁: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特别是经过去年声势浩大、成效显著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出口食品安全的基础工作得到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进一步严密,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规范,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完善,全社会的产品质量意识特别是食品安全意识在不断强化,这对我们做好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非常有利。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国外的技术壁垒在进一步强化,我国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食品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敏感问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我国出口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出口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进口食品方面,由于近年来动植物疫情及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疫情传入的风险大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的把关难度;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对主要贸易国存在持续贸易顺差,国外许多国家都在千方百计将其产品输入我国,日益增长的贸易量给检验检疫机构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值得肯定的是,中国进出口食品整体形势是好的,近几年来,中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都保持在99%以上。中国进口食品的质量总体也保持平稳,没有发生过因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引起的严重质量安全事故。

记者:为加强进出口食品管理,中国政府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大宁: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近年来,我国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在不断加强。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进出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其中有11部法律,10项法规和众多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已发布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2100余项,食品行业标准2900余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634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746项。第二,我们拥有健全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组织机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分为四个环节,分别由农业、质检、工商及卫生等四个部门实施。第三,我们拥有雄厚的检验检疫技术实力,目前,全国共建有163个食品检验检疫实验室,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直接从事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的专业人员达到6000多人,成为承担着全国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力量。我们的食品实验室技术先进,设备齐全,具有很强的检测能力,成为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有力的技术支撑。第四,建立了科学的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国政府按照“预防为主、源头监管、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以“一个模式,十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针对出口食品重点加强五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种植养殖源头监管;二是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监管;三是加强食品出口前检验检疫;四是加强出口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五是大力推行出口食品企业分类管理制度。这些工作保证了上述制度的有效落实,同时确保了出口食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第五,建立了一整套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和保障措施。首先我们建立了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其次建立了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再有就是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和严厉的打击非法进口制度。

理智对待我国出口食品引发的争议

记者:目前我国食品主要出口哪些国家和地区?以哪些产品为主?

王大宁:目前,我国的食品已出口到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德国、意大利、摩洛哥、科特迪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荷兰、西班牙及中国香港等,主要出口品种包括水产品及其制品。出口产品包括蔬菜及其制品、罐头、果汁及饮料、粮食制品、谷物、禽肉及其制品、牛肉和猪肉产品、干果及坚果、其他加工食品、茶叶等。

记者: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在境外遭遇了很多质疑,对此您有何看法?

王大宁:对于我国食品在境外遭遇到的“质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确有其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对于这类问题,中国政府绝不回避,而是正视其存在,并全力采取措施解决。二是因中外产品质量和食品卫生标准不同造成的问题,对此,我们从国外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食品卫生标准。三是未经认真核实便给予发表的不实报道引发的“争议”,对此,我们坚决反对不顾事实、以偏概全的炒作,反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被政治化,反对贸易保护和歧视,反对妖魔化“中国制造”;我们倡导尊重科学,依照国际规则,通过对话、谈判、调查,实事求是地去解决问题,减少“争议”。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多年来,中国的出口产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2007年出口食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9.89%,中国生产的产品质量是过硬的,是让人信得过的。我们将不断努力,用事实来证明中国的食品是安全的,质量是可靠的。

多管齐下确保出口食品质量安全

记者:我国出口食品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哪些情况,原因是什么?

王大宁:我国出口食品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逃漏检的非法出口商品,主要是有少数企业无视中国和进口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采取弄虚作假、偷梁换柱的手法,逃避检验检疫监管,通过非正常渠道出口,致使有些食品会出现掺杂使假、假冒伪劣不合格、生物毒素超标、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二是我国个别出口食品企业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不严,致使出口食品不符合进口国或地区的要求。三是我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采用的生产标准以及我国的检测判定标准与进口国的标准不一致从而导致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产品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等问题。

记者:您认为出口食品企业应该做好哪些工作,以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王大宁: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要避免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讲诚信。出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企业不自觉、不自强、不讲诚信、不守诚信,仅凭国家现有的检验检疫力量,即使我们竭尽全力,也难以确保出口食品不出任何问题。企业要牢固树立“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增强自律意识,自觉采取措施提高食品质量水平,制订进出口食品追溯和召回管理办法,加强对不合格食品的召回管理,切实做到产品可追溯和问题产品可召回。其次,企业要严格按照“一个模式,十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和进口国的要求等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并确保持续有效运行,保证从原料种植、养殖、生产和储运的整个过程在良好规范、符合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第三,要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提高自检自控能力。第四,出口产品要经过检验检疫机构,依法按照进口国要求进行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口。

记者:国外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王大宁:作为出口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我们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国外先进的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通过学习,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二要借鉴发达国家新颁布的技术法规,并结合我国食品生产行业实际为我所用,不断完善我国进出口食品的法规体系,提高我国食品生产管理标准水平;三要借鉴国外查处违规食品生产企业的经验,增强食品生产企业违规成本;四要借鉴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政府采用的品牌推进政策,包括建立专门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组织,树立产品品牌国际形象,提供品牌出口信贷,签订各类双边及多边贸易协议等。

加强国际食品安全合作

记者:我们在食品安全领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怎样的合作?

王大宁: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同其他国家、地区和相关国际组织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注重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检测技术,促进本国食品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

我们除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活动外,近年来还先后同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我国的食品贸易伙伴国家或地区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实施有关领域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会或专家互访、技术培训与交流项目。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实验室积极参加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等知名认可机构组织的国际间能力验证活动及国际比对实验。同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50个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卫生议定书,从而确立了中国与有关进出口食品贸易伙伴国家或地区的长效合作机制。我国一贯倡导并积极参加各类国际食品安全组织活动,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上成功倡导成立并与澳大利亚共同主持了“APEC食品安全合作论坛”。2007年5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07年10月,中国政府在广西南宁召开“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通过了《南宁联合声明》,建立了中国与东盟10国进出口食品安全合作机制。2007年11月,中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以“加强全球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会议认为食品安全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通过了《北京食品安全宣言》,敦促国际社会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合作。

完善出口食品安全管理

记者:在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今后有哪些工作要做?

王大宁:今后一段时期,国家质检总局将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按照“预防为主、源头监管、全过程控制”的原则,建立健全以“一个模式,十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出口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二是全面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出口食品企业全备案,出口产品全登记”管理制度,完善“出口食品企业和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在接网式检查基础上,对所有出口食品企业实施备案管理,对备案企业生产的出口食品实行登记管理。在此基础上,完善出口食品追溯和召回制度,真正做到出口食品可追溯,缺陷食品可召回。三是探索和推行“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分类管理”制度。在现有黑名单基础上,研究制定“出口食品分类管理办法”,在风险分析基础上实施分类管理,真正实现奖优罚劣。四是要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要继续坚持专项整治行动中一些好的做法和行之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对重点产品、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保持专项整治的态势,使专项整治常态化。

相关链接

一个模式,就是出口食品“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即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原料必须来自符合要求的种植养殖基地,在出口种植养殖基地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实行标准化种植、养殖。这个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出口食品的实际,是出口食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主要出口食品,特别是肉类、水产、蔬菜等高风险食品基本实现了“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模式。

进出口食品安全政策及其导向研究 篇3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防控 全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食品国家贸易的迅速发展,进出口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进出口食品质量水平正稳步提高,食品安全状况也正不断改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也日益好转,这为促进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我国食品进出口现状

近年来,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且国内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体系不健全、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国内食品安全事件不断,这不但引起国内消费者的恐慌,而且还引起国外媒体对我国出口食品安全性的特别关注,导致部分消费者对我国食品产生不信任和排斥心理。纵观2005年至2011 年,关于食品类产品外贸的进出口特点是: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总值从 2005 年至 2011 年平稳增长;我国总体说来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进口总值近几年波动较大,食品类贸易顺差随时间波动也比较大。目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 国外需求的萎缩已经对我国出口形成了强约束, 出口规模将继续呈现下降态势。而国外订单的减少将影响国内食品加工贸易进口需求,加上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的大幅跳水,国内经济增长的回落,进口下跌的幅度在短期内将显著高于出口。我国部分以出口为主企业都受到了强大的冲击。

二、进出口食品贸易主要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进出口交易量日益增大,因此在进出口食品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多次在出口环节发现一系列食品安全的问题。据国外官方网站分析,在国外通报我国的不合格出口食品、化妆品产品中,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风险大小依次为:农兽残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生物毒素不合格、微生物污染、标签不合格、未按进口国要求进行注册或审批、重金属不合格、感官检验不合格、检出有毒有害物质、含有违规转基因成分货证不符、携带有害生物等。之所以农兽残风险最大,据分析主要是由于日本是我国食品最大的出口市场,而日本为了保护本国农业的发展,不断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提出歧视的、不合理的要求,并于2006 年实施了肯定列表等技术型贸易措施,在农产品的安全环保等方面制定了较高的标准,这实质上对我国已构成了新贸易壁垒。对此进行分析,可看出部分发达国家想凭借设置较低限量,在进出口食品贸易中设置技术壁垒进而控制进口的食品安全,因此这将促使我们掌握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高精尖的仪器来应对目前进出口检验检疫的需求。与此同时,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近年来,我国多次在进口环节发现进口食品和食 品包装不合格。据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统计,2011年1~7月我国共查获的不合格进境食品、化妆品2719批次,主要涉及产品当中含有违禁物超标、产品标签标识与实际检测值不符或不符合国 家规定等问题,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品牌食品。进口食品的大量涌入,可能也会逐渐成为我国食品消费者健康风险的来源,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进出口食品风险预警研究工作,针对国外的情况,通过动态收集和分析食品安全信息,初步实现对国际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

三、进出口食品安全政策研究及趋势

1、建立全过程监管制度,落实各环节安全责任

在出口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按照"预防为主,全程监管"的原则健全从源头备案、过程监督、产品抽检的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从种养殖源头、生产加工过程和装运出口等环节的各项监管制度。源头备案包括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备案制度、出口食品原料基地疫情疫病监测制度、出口食品原料基地有毒有害物质监控制度。过程监督包括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备案制度、出口食品分类管理制度、出口生产加工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产品抽检包括出口食品抽查检验制度、出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誉记录制度、出口食品风险预警制度、追溯与召回制度。大力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加强源头控制,实行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生产管理模式,不断完善质量安全制,落实质量安全责任,提高区域监管有效性,有效保证出口食品安全。在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建立了基于风险分析,符合国际惯例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从入境前准入、入境时查验、入境后监督三个环节实施监督,逐步健全过程责任追溯制度。入境前准入包括进出口风险分析制度、进口检疫审批制度等,将食品安全监管链条向前端延伸,提高准入门槛。入境时查验包括口岸检验检疫制度、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控制度、标签明示制度。入境后监管包括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进口商信誉记录制度。

2、构建风险防控机制,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

为了将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在先,对重大食品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进出口食品安全问题,质检总局建立健全了风险监测、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风险处置为主要内容的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在风险监测方面,制定并组织实施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控计划,建立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收集网络,依法收集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在风险研判方面,建立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研判和会商制度,定期对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信息进行分析,组织对境外通报的出口食品信息进行核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在风险预警方面,依法通报和公布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加大对进出口食品违规企业的惩戒力度;在风险处置方面,依据风险风判结论,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控制出口食品安全风险,妥善应对进出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3、在制度方面,中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逐渐加强,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态势。商务部出台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法》食品市场将实行《协议准入制度》等,保障食品在流通中的安全。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专项活动,重点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使用禁用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行为和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工商总局制定下发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打击制售 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5种行为。质检总局实施《食品添加剂市场准入制度》及《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管理制度》,对使用非食品用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将采取立即吊销执照等处罚措施。

参考文献:

[1]詹承豫.转型期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五大矛盾分析[J].学术交流,2007,(10):9397.

[2]李志,刘运来.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法律体系[J].新安全,2005,(4):3032.

[3]张志宽.浅析欧美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原则[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6):710.

[4]周小梅.开放经济下的中国食品安全管制:理论与管制政策体系[J].国际贸易问题,2007,(9):102107.

第六章 食品进出口 篇4

第六章食品进出口

第五十四条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首次进口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或者首次进口的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且无相关国际标准、条约、协定要求的食品,其进口商应当向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部门依照本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进口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第五十五条境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对我国境内造成影响,或者在进口食品中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措施,并向国务院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国务院授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部门通报。接到通报的部门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五十六条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备案。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经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注册。

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已经备案的出口商、代理商和已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名单。

第五十七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标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口。

第五十八条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出口商名称及其联系方式、购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发现进口食品不安全的,该食品的进口商或者境外出口商应当依照本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召回该进口食品。

第五十九条出口的食品应当符合进口国(地区)的强制性要求,并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应当向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十条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应当收集、汇总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机构和企业。

国务院出入境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进出口食品的进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并予以公布。对有不良记录的进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其进、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

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篇5

(2006年第44号)

关于调整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审核制度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精神,简化程序,方便进出,经研究,决定对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审核制度进行调整,现公告如下:

一、进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必须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可登录国家质检总局网站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安全/食品化妆品标签管理中查询);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必须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要求。

二、自2006年4月1日起,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的标签审核与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结合进行,不再实行预先审核。各级受理机构不再受理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预先审核申请,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不再强制要求凭《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审核证书》报检。

三、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对进出口食品、化妆品实施检验检疫时要对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要求以及与质量有关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在按规定出具的检验证明文件中加注“标签经审核合格”。

2006年10月1日前进口食品、化妆品标签不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可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更改,符合规定后放行。

自2006年10月1日起,进口食品、化妆品标签不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理;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不符合进口国/地区规定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处理。

四、已经取得的《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审核证书》继续有效,如进出口食品标签与审核证书上标注内容相符,可免于标签审核。

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一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包装特殊膳食品标签通则》(GB13432一2004)等新标准对食品标签要求发生变化而需要换发新证书的,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标签办公室2005年12月9日《关于对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进行审核换证的通告》规定换证。受理换证日期截止到2006年5月1日。此后,因法律法规或标准对标签要求发生变化而不再符合新要求的证书自动作废。

五、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食品、化妆品进行检验检疫,包括标签审核、检测、查验,统一按检验检疫收费标准收费,不再收取标签审核费。

休闲食品出口项目策划书 篇6

(一)国内资源情况

遍布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等地区。“来伊份”的目标是成为中国休闲食品连锁第一品牌。

(二)国内优势

公司主营业务为休闲食品经营,产品覆盖炒货、蜜饯、肉制品等九大系列,达到700多种。目前已拥有连锁直营专卖店超过2500多家,并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名牌产品、”“2010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零售商”等多项荣誉。

二、出口商品目标市场选择与依据分析

(一)国际市场对休闲食品的需求

休闲零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普通消费者购买特点相同,主要是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和普通商品相比,休闲食品具有更多的可选择性和多样性,而且价格便宜、美味实惠,所以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可尽量得到满足。

(二)国际市场细分

1、地理位置:西欧市场——英国

2、经济变量:英国的国民收入在全国排名前十,为28350美元比芬兰多1330美元,最新一项关于大学生的调查,有六分之一的大学生在拿到学生生活费贷款(3600英镑)之后一个月就把钱用光,可见他们的消费是挥霍无比的。其中在购买食物的开支上花费最高,因此可以在此开辟一个良好的市场。

3、文化变量:英国人热爱饮食,而且是世界上吃甜食最甚者。一天分为六次饮食,早上起床时会有“被窝茶”,早餐一般为牛奶,优格加新鲜水果。午餐之后是下午茶,晚餐之外还有一份甜点,休息的时候还有“电视晚餐”。外国食物也相当受英国欢迎,超市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印式、中式、意式、希腊式和日式食物——事实上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

(三)目标市场选择

我们在英国市场上采取可衡量性的措施,门面可选择在热闹的市中心以及各大学校的附近。学生的购买欲望比较强烈而在市中心的消费能力强,(四)国际市场定位

我们以“来伊份”的品牌推入市场产品种类多,质量优。目标主要定位于上班族和学生,首先使目标顾客了解我们的品牌在顾客心目中建立我们的形象,大力宣传。

三、出口经营计划设计

(一)进入目标市场的模式

我们采取加盟的方式进入市场。用厂商的厂权诸如:专利,商标、包装、产品配方、公司名称、技术诀窍和治理服务等无形资产进行盈利并定期按照销售额一定的比例支付报酬。

(二)国际竞争战略

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篇7

1 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进出口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快速生化检测方法、微生物免疫学、蛋白质芯片、代谢学技术、免疫传感器技术、PCR技术等,对这些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

(1)快速生化检测方法。快速生化检测方法主要有生化试剂盒和生化鉴定管法、鉴别培养基法、快速测试片法以及快速生发检测仪器法。(1)生化试剂盒就是将多种细菌生化分析试剂、培养基集成在一个特定的装置中,这样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果,起到节约样品分析时间、节约成本的作用。(2)鉴别培养基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试剂,使那些难区分的微生物呈现出明显的差别,从而快速鉴别某些微生物。(3)快速测试片法是用纸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附着在载体上,通过微生物在上面的生长以及显色来测定食品微生物。(4)快速生化检测仪器法是一种微生物的自动化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操作标准、简便、快速的特点。

(2)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将捕获配基密集点阵于一特定的载体上形成探针,通过各种检测设备对试验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的技术。这种技术具有高通量的特点,但是该技术芯片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样品的制备以及标记也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技术在病源微生物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代谢学技术。主要有电阻抗法、微热量计法、放射量计法以及接触酶测定技术等。(1)电阻抗法的原理就是在细菌生长过程中将大分子物质降解成带电的活跃的小分子,通过测定器阻抗的变化,测出其细菌数量。(2)微热量计法是根据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变化来鉴别细菌。(3)放射量计法是根据细菌生长时将碳水化合物分解成CO2这个原理将放射性标记物引入到碳水化合物中。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放出一些含有放射标记的CO2,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测定食品中的细菌。(4)接触酶测定技术是通过计算含有接触酶的纸盘,在盛有H2O2的试管中的漂浮时间来测定细菌的数量,接触酶腐败微生物多数为噬冷性细菌,而这些细菌呈阳性。因此,可以利用接触酶来测定食品中的噬冷性的细菌。

(4)PCR技术。PCR技术就是聚合酶链式反应,即无细胞克隆系统。PCR技术检测食品中微生物,首先要富集细菌细胞,从样品中获得微生物细胞,然后裂解细胞,让细胞中的DNA释放,接着根据微生物特有的特性来设计引物,最后利用电泳法来检测扩增细菌中特性的DNA序列。PCR技术具有快速、特异性强以及敏感度高等特点,可以检测出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多行李斯特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因此,PCR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2 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的概念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广义的食品安全主要包括卫生、质量、数量、营养、生物以及可持续性安全6个要素,而狭义的食品安全则专指卫生安全。食品安全是威胁全球卫生安全的重要问题,食品污染现象在各个国家都普遍存在,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比较高,而进出口食品安全作为其重要的组成环节之一,在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把关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因此,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衡量进出口食品安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1)免疫学检测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仪器装置造价相对较低廉,操作也比较简便,实用性比较强。在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应用比较广泛。检测的细菌主要有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真菌主要有黄曲霉素以及食源性寄生虫等。

(2)核酸探针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利用核酸探针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存在的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志贺菌等。利用核酸探针可以不受待测样纯度的影响,能够直接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核酸探针的技术比较复杂,费用也比较高,所以大多数都只能在实验室中进行。

(3)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可以一次性检测出多种潜在的病菌,能够对食品进行高通量的病菌检测,操作比较简单、快捷,其特异性以及灵敏性都比较高,进行一次检测花费的时间也比较短,往往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全部检测。然而,蛋白质芯片比较复杂,该技术大多还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4)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污染食品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主要以细菌为主。该微生物主要分为腐败菌及病原菌。腐败菌主要是通过对食品成分的分解和破坏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来对人体造成危害,其本身并不致病。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可以快速检测酿酒酵母、乳酸菌等常见腐败菌的数量。病原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等,生物毒素主要有细菌毒素、真菌毒素以及其他毒素等,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对这些病菌都可以进行检测。在实际工作中,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并没有真正地用于食品安全检测。

3 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主要是依靠高新技术,利用大量仪器设备,更加注重快速、准确与实用,这些都是现代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最突出的特点。食品微生物检测仪器具有微型化、低能化、功能专用化、成像化以及一体化的特点,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载体。现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核酸探针技术以及PCR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虽然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有很多技术并没有真正地应用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因此,要将现代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完全应用于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仍需要一个试验过程和发展过程,这些技术还需要进行继续开发和完善。在今后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要大力发展那些无损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对于那些破坏性的微生物检测手段要进行淘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于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技术会越来越多,这些检测技术对进出口食品安全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事业的迅速发展,进出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已备受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关注,而进出口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和研究作为增强中国国门进出口把关力度的一项利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进出口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可以消除进出口食品中的危险因素,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对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要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建立更有效、灵敏、简便、准确、廉价的微生物检测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微生物快速诊断技术将取代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为进出口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摘要:为了应对进出口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方法的需求,该文主要介绍了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的新方法和技术,以及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的主要内容以及应用方向,并对今后进出口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喻晓,张瓅文,丁美会,等.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粮油食品科技,2009,17(1):68-70.

[2]李勤.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9):217-220.

[3]宋岱松.多重PCR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山东畜牧兽医,2009,30(5):57-58.

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篇8

示范区建设有效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提高该区食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以供港澳蔬菜为例,贺州市每年出口香港果蔬2.5万-3万t,优质蔬菜供不应求、价格高企,芥蓝菜心等优质产品销售价格达20元/kg以上;柳城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2013年累计出口水果6万t、货值近2亿元,产品畅销东南亚,拓展了销售渠道,形成规模效应。

在示范区的带动下,该区相关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贺州市建成出口备案基地21个、面积1.22万hm2,是创建前的6倍。南宁市西乡塘区出口罗非鱼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养殖面积0.17万hm2,罗非鱼年总产量1.6万t,越冬罗非鱼苗种繁育场5个,面积16.67 hm2,年供苗种2 450万尾,罗非鱼产值1.3亿元。

同时,示范区还为加工企业确保优质的原料供应,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南宁百洋食品有限公司2013年出口罗非鱼产品6 000多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26%,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墨西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广西年出口罗非鱼产品最多的企业。

(摘自《广西日报》,2014-03-20)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复习方法下一篇:山西高考志愿填报批次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