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徒结对工作计划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师徒结对工作计划(精选8篇)

教师师徒结对工作计划 篇1

党溪

一、指导思想:

为迅速、稳定地发展,缩短探索周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我与邰军哲老师(师傅)结为师徒,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师傅计划。

二、实施目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我既可以锻炼自己,学习邰军哲老师的丰富经验,又可以从中汲取许多对教学有用的知识,丰富教学经验和阅历,增强师德修养、理论修养、教学和基本素养。在这过程中,我会努力做到确确实实有所收获。

三、实施措施:

1、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向邰军哲老师学习。

2、树立良好的“爱岗敬业、服务育人”的职业意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职业态度。

3、扎扎实实向师傅取经:一学思想──教育教学理念;二学本领──教育教学基本功;三学做人──为人处事,为善、求真。

4、虚心接受师傅的教导,严格要求自己,不耻于学,在师傅的指导下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改进教学常规,积累教学经验,逐步实现质的跨越。

5、师傅的课尽量做到每节都听,做好听课记录,并写好听课心得,吸取师傅的精华,对师傅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激活思想,促进师徒共同进步。

6、主动提交教案给师傅看,认真听取师傅的点评,不足之处努力改正,力求周周有进步,月月有提高。

7、每学期至少看一本教育教学名著,并写好读后感,学习名人的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和经验。

8、在听课、说课、评课方面也要积极听取师傅的指导,不但学会上课,还要学会评价别人的课,争取更大的提高。

9、课前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堂课,认真听师傅的示范课。对比差距,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途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0、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工作总结、工作经验等。

教师师徒结对工作计划 篇2

一、师如何带徒

从“师傅”角度讲, 首先, 要意识到这是双赢的安排。为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承下去, 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是老教师光荣的职责。而新教师创新意识强, 接触的新事物往往较多, 对现代化教学手段, 尤其是使用电脑技术比较娴熟, 老教师也可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再说, 新教师在教学艺术上也有闪光点, 值得汲取。比如, 我从被指导的教师中, 发现她激励学生的方法可取, 即采用在黑板上划“正”字的方式, 看哪一大组发言的人又多又好:即使答错了也加一划, 表示对举手者的鼓励;答对了则加两划。我在上课时也进行尝试, 效果果然比原来的口头鼓励或鼓掌要好。

其次, 要相互多听课。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素养的综合运用, 是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 听课最能发现问题, 交流最有素材, 帮助最有抓手。“师傅”应争取每周听“徒弟”的课一次, 听后要认真点评, 对新教师帮助会很大。只要提前通知, 经“师傅”同意, “徒弟”也可经常听“师傅”的课, 耳闻目睹, 吸取长处, 一定会有较大的收获。

第三, 帮助要从备课开始。虽然上课最能发现问题, 但问题的产生大多出自准备阶段的不充分, 因此, 帮助新教师要从备课开始, 因而上课的问题就会少一些。备课上的帮助有两种途径:一是让“徒弟”说课, 讲出本节课的课标、学情、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板书设计、作业的安排等;二是看“徒弟”的教学设计 (即教案) , 对教学设计的优劣进行评价。有一次, 我发现一位“徒弟”备的课比较简单粗糙 (可能是初三教学较忙) , 缺乏必要的环节, 于是, 我就从刊物中找到优秀的教学设计给她看, 她也很虚心接受。过了几个星期, 我再次查她的备课笔记, 发现她的教学设计变得具体完善了。

第四, 加强薄弱环节。有的新教师整体不错, 就是某一方面有明显的缺陷, 如语言不简洁, 有口头禅;有的板书杂乱, 逻辑性不强;有的用的材料太多太杂, 填鸭式教学, 让学生囫囵吞枣;有的语言流利, 讲起来天花乱坠, 但知识点不落实等。针对第一种问题, “师傅”要及时指出“徒弟”有哪些口头禅, 让他尽快改, 并希望在上课前要说课, 这样可以让语言变得简洁, 也可以让学生多说, 自己少说, 以扬长避短。对于板书问题, “师傅”只要经常检查“徒弟”板书设计即可, 有时, “师傅”也可将自己的板书与“徒弟”的板书作对比, 指出对方的优点和不足。对材料用得太多, 教学不细腻的问题, 一方面帮助新老师大刀阔斧砍掉那些与主题和重点联系不密切的问题, 另一方面, 要帮助新老师精用材料, 充分挖掘材料所提供的信息, 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精选精用材料, 就可节省阅读时间, 学生就有足够时间思考问题。对于“徒弟”善于自身表述而知识点不落实问题, 我认为, “师傅”要提醒“徒弟”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多让学生自己默读, 自主提问, 自主归纳, 教师则注重组织、参与、引导、评价等;同时要求徒弟也注意课堂板书, 充分挖掘文本内容, 让学生有东西可看可记。这样,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增强。

第五, 带“徒弟”一起去听课。除相互多听课外, 还可一起去听其他老师的课。这样做的好处是, “师徒”之间氛围轻松, 可以共同评课, 畅述各自的看法, 达到相互启发。当然要以“徒弟”先讲为好, 这样“徒弟”思维放得开, “师傅”则补充修改即可。如有一次我带“徒弟”听了一位老教师上的“建设良好班集体”的课, 回到办公室, 我让她谈谈听后的看法。她说, 这堂课材料用的新,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得体及时。我问还有呢?他一时还没感悟出来。我说:“还有她能联系学生身边实际。但不够的方面是, 板书没有认真设计, 有些随意。”

二、徒如何跟师

从“徒弟”角度讲, 首先, 态度要虚心。年轻教师一般语速快、词汇新、与学生感情上较接近, 在外貌上占优势, 学生比较喜欢。有的年轻教师干劲足, 比较会抢学生的课余时间, 学科测试平均成绩往往较好, 但这并不能说明青年教师总体水平已比老教师高, 经验更不可说丰富, “姜是老的辣”是有它的道理的。因此, 年轻教师一定要虚心接受老教师的传帮带, 认真履行老教师提出的要求, 切不可以自己的某些优势与老教师的劣势相比, 私下里应多讲些老教师的优点。

第二, 要多思考几个问题。一是自己的努力目标是什么?自己几年以后能教好一门课, 何时成为校级学科领头人, 何时能成为县、市名师等, 要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 行动才会有动力, 遇到困难才容易克服。二是自己在教学上的薄弱方面是什么?是专业知识还是教学艺术, 是语言的表达还是师生互动的组织, 是教学设计包括板书设计还是课堂的提问艺术, 是命题水平还是论文的写作等, 都要有自知之明。三是我的“师傅”的优势是什么, 他能给我什么?作为新老师, 通过各方面信息, 掌握了“师傅”的优势, 就可以在这方面多请教“师傅”, 多学习。四是“师傅”比较需要什么?即多关心“师傅”所需。年轻人好胜, 容易表现自己, 如果注意场合和分寸是无可厚非的。但对老教师一定要热情坦然大方, 自己有好的教学资源, 如课件、教学素材, 要主动及时向老教师提供。老教师在使用电脑上发生困难和问题, 要及时耐心地帮助排解。

第三, 平时要踏实努力。平时要多坐在办公室, 无事少外出。要少说空话, 多干实事。要能潜下身来继续多读书, 静下心来认真备课, 要及时认真参加集体备课, 反复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等, 要会挤时间多听其他老师的课, 这样才会得到老教师的好感。课后多作书面教学反思, 批改作业要细心, 辅导学生要及时, 要踊跃参加相关的教学比武, 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自己较快进步。

三、对师徒对子的管理

从学校角度讲, 首先要合理安排, 明确要求。这是这项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哪两位教师进行“师徒结对”, 最好是同备课组的教师, 这样内容一致, 交流方便、直接, 学校在排出“师徒结对”方案公布前, 应征求一下老师的意见。

尽管老教师比较自觉, 但人总是有点惰性的, 如果要求具体、科学、明确, 效果肯定不错。比如:规定一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专门设置听课本, 期末要上交;每学期结束时要对“徒弟”写鉴定。新教师的教学成绩要与老教师的工作业绩相挂钩, 上网宣传时, 要同时挂上“师傅”的名字等。当然要注意, 假如“徒弟”参加本校的教学比武, “师傅”不可当评委, 免得比赛不公。

其次要关心老教师的身体。老教师, 一般是高级教师, 他们处于这个年龄一般上有老下有小, 也往往是学校的管理骨干, 每天身心透支是非常大的。作为学校领导既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资源, 更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尽量减轻老教师的工作量。这样, 既有利于老教师不断“充电”, 多些学习、思考和总结, 更能在工作上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第三、要注意过程管理。为了不使这项工作走过场, 流于形式, 学校教科室、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要在学期中间进行听课笔记的检查, 并及时召开总结交流会等, 这样, 经验能及时得到推广, 问题能及时得到发现, 使这项工作能在面上有效开展。

第四、要体现老教师的工作的价值。老教师是不会看重物质奖励的, 但如果学校能给“师傅”发点津贴, 体现他们的价值, 把“师徒结对”当作一回事, 可能有利工作的开展。有的学校在“评优评先”时, 增设了“优秀指导奖”, 也是一种励人之举。

教师师徒结对工作计划 篇3

关键词 师徒结对 活动 促进 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18-02

学校的生命在于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要实现学校长盛不衰,关键的关键是要有一支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所以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提高质量,充分发挥校园名师、研修班教师、骨干教师等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在其指导下,迅速适应并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造就一批在县、乡镇内有影响的学有特色、教有特色的名师,形成金字塔形教师队伍结构,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动态提升,以更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根据县人民政府安排部署,县总工会决定全县教育系统内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师徒结对活动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教学异样的风景线,让我们曾经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让我们给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育提供了捷径,让我们大山旮兄也能感受到全省最优质的教育教学,让我们眼前忽然一亮,在教学中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改变……

一、立足课堂,扎实教研,名师支撑名校,名校成就名师

课堂效益是教育教学生命力,教研教导是课堂教学推进力,教师素养是学校发展原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立足于课堂,不注重校本研修,那么就无从谈教育教学质量,也没办法谈办教育,更别说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能成为名校,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只有名教师才足以支撑一所名校,只有名师才‘能发展和成就学生。而名师的根基还是在课堂,立足课堂是我们永恒的日标。于是为提高教师素养,提升学校品位,我县以总工会“师徒结对活动”为契机,以“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理念为引领,扎实开展一二三工程。强化一种观念,即发展学生,成就教师;抓住两个重点,即细研教材,磨厉基本功;做好三项工作,即找准一个先导,寻找一个榜样,搭建一个平台。于是在县城关一完小举办了六节同课异构的教育教学观摩活动,上课教师由主要是博南镇的师傅来承担,全县的语文师傅和城关一完小的全体语文教师参与观摩。六位老师都上《陈嘉庚办学》。在这次研修活动中,我切切实实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魅力。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没有教学智慧,不能把控课堂,不能有机生成课堂,当一切成为模式化的时候,你的课堂也就失去了生命。因为其中有五节课的上课教师都是从网络中下载了课件后修改,教学方法Lj手段、教学过程都大同小异,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包办代替、速战速决:问题提出以后,要么让学生随便思考或“合作”一下,便迅速要求作答,不管学生说得如何,稍作甚至不做评价就公布答案;要么问题才说完,不待学生思考顺口说出答案,然后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在这缺乏生成性的“告诉式课堂”上,学生完全是在教师的“迫不及待”中被动学习的。只有陈义锦老师执教的《陈嘉庚办学》别出心裁,匠心独运。她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对课文做了简单的导入后,提出几个目标明确、紧扣文本核心知识方法的主问题,引领学生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和驱动下,在预习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学习文本,多元化思考,教师做个别指导,答疑解惑;学生讨论交流,向学习小组和全班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讨论、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不断反思,及时发现他人或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完善,也可以针对同一问题从其他角度进行发散和交流,从而实现课堂的开放化和学习交流的多元化、广泛化,也能实现对更多学生的关注。至今陈义锦老师上的《陈嘉庚办学》还在我的脑海中回荡,时刻提醒我,教学的实质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知识、获得方法、形成思维、培养能力、使他们能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后能实现自身价值,适应社会需求。

二、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汲取营养

“送教下乡”活动,是为了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最大限度发挥“城乡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是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学龄人口和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典型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改变了过去的教研指导方式,将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较偏远的山区乡镇;到课堂上、师生中,了解农村学校在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课改中的困惑……整个活动中,教研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调研、教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发挥典型教师传、帮、带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有效促进送教和受教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新的课程改革。

2012年的10月份的一个周末,由继续教育网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在县城关一完小举行,各乡镇的语文师傅和教研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城关一完小的万育贤老师上《孔子>,黄德卫老师也上《孔子》,赵慧萍老师上《月光下的启蒙》的第一课时,全国课堂教学竞赛第一名的获得者方茹老师上《月光下的启蒙》第一课时,全国课堂教学竞赛另一个第一名的获得者陈文老师上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一次听课,真的让我的内心非常震撼。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生活于课堂,常常感觉其中涌动着一种“力”,一种生命的力,让我的激情、梦想、创造活泼泼地喷发出来……越来越强烈地,有一种意念非常冲动地撞击着我的心灵:享受课堂。方茹老师和陈文老师都融入学生中间,主客不分,你说我辩,自在交流,不吐不快,其乐融融,分明感觉课中弥散着一种气氛,如同轻轻拂面的和风,如同似有若无的天籁,给人一种人性流淌的惬意,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生机;师生都融入文本了,心灵一起跳动了,在那一刻,自我、现实、一切的—切,都远远地遁去了,全身心被一种情感占据了,好像进入一种澄明之境,让人感动,让人沉静……这种久也不能散去的感觉,就是一种语文式的人文精神n巴。要把课上到这种状态,上到人的心里,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亲密对话。教师应先与 文本亲密接触,自己被打动了,人、文交融了,再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通道,营造自由对话的场景,让“我”融于“我们”之中。语文课是一种最自由的精神对话,是一种最需要自由的精神创造。最真的感情,是在自由的心境中流露出来的;人文的雨露,是在真诚的对话中浸润心田的。

教师青蓝结对师徒结对的工作总结 篇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需先以德立身。常言道,育人先育德,德育乃教育之根本。师德犹如教育之魂,犹如大树之根,只有具有高尚师德修养的师者,才能博采众长,博爱育苗,才能育以千年之栋梁。

本学年,我认真坚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引,努力不断学习《新纲要》,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章,学习重要讲话精神。按时参加各种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以身作则提高自我素养。经常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与李xx老师交流,为徒弟带好头。

李xx老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年轻教师,为人谦逊,活泼开朗,勤学好问。因此,我要尽力激发她在教育、教学上发挥自身的特长,认真学习,大胆思考。无论是从工作的流程、教学的方法、教案的书写,还是生活与学习,对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有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更要拥有一颗勤奋上进热爱幼教的心,以德树人。经过一年的指导与培养,李xx老师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与进步。

李xx老师能积极认真地开展每一项工作,上好每一节课,对孩子有爱心,对工作有责任心,有强烈的进取心。家长工作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本学年认真阅读教育书刊3本,撰写教学论文1篇,书写质量较高的教育笔记3篇,学习心得2篇,工作反思2篇;在教学观摩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2015语文教师师徒结对计划 篇5

语文教师师徒结对计划师父:彭振华 徒弟:毛子雅作为年轻老师,在各方面与学校的期待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学期我拜彭振华老师为师,对于本期的师徒活动,我作了以下计划:

一、学习计划

1.学艺先学德,学习师父优良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2.学习师父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运动能力。3.学习师父如何积累案例和论文素材。

二、学习内容

1.多学习语文课程教学方面的优秀书籍中的教育理论、教育信息,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揣摩教学技巧,深化思想。

2.每周邀请师父来听自己的一节课,每周也至少去听师父的一节示范课,在交流中升华理念。课后主动找师父交流,请师父指出课堂中暴露出的不足,写下反思,梳理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改善。3.邀请师父指点备课,每学期上好2节校内汇报课。4.经常和师父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

5.同步进行教育教学中某方面的方法探究,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幼儿园年轻教师师徒结对计划 篇6

作为年轻的教师,我深知自己存在许多不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迫切的期待在师傅的带领下,尽快胜任学校的工作。

今年,我继续拜教学功底深厚,师德高尚的老师为师傅。现制定师徒结对计划如下:

一、学习内容:

1.每月邀请师傅至少来听3节课,每个学期也至少去听师傅5节示范课。在交流中升华理念。

3.和师傅一起观看优质课,一起讨论,深入领会名家的优秀教育教学理念。4.邀请师傅指点备课,每学期开设一节校内汇报课。5.经常和师傅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

6.同步进行教育教学中某方面的方法探究,积累案例、论文素材。7.在撰写案例和论文方面,经常向师傅请教,请师傅指点。

8.平日里遇到什么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无法解决,主动和师傅交流。

二、活动内容 三月份:

1.制定成长计划;

2.与师傅交流教学中的想法; 3.聆听师傅的课、交流; 四月份:

1.听师傅的课,并进行交流; 2.准备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3.共同阅读先进的 教育理论书籍; 4.邀请师傅随堂听课; 五月份:

1.共同探讨名家课例;

2.和师傅交流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3.邀请师傅随堂听课,评课; 六、七月份:

1.听师傅的课,并进行交流; 2.与师傅交流教学中的想法

3.共同阅读先进的教育理论书籍; 4.完成个人总结。

三、自我期望

1.多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虚心学习;每学期至少读5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并做好笔记或摘抄。

2.多交流:积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等手段,增进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3.多听课:多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学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前一周备好课,认真上好每堂课。

4.多反思: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积累,多做课后反思,争取每课都有小反思,每学期至少写多篇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5.认真理解钻研教材,努力备好课,并在实践中掌握教与学的内在联系。

师徒结对合作三赢 篇7

一、简单热烈的拜师会

每年的新学期初, 由校体育主管领导组织召开拜师会, 会上首先由校领导公布上一学年度中各对师徒的量化成绩, 对优秀师徒予以表彰、奖励;其次, 进一步明确在新学期工作中师傅应恪守的职责和徒弟应完成的任务 (见下表) ;第三, 举行拜师仪式:徒弟们分别向各自的师傅鞠躬行礼, 表达对师傅的敬意, 师傅们则笑容满面地向徒弟重复着:“免礼, 免礼!”通过拜师会, 有效地拉近了师徒之间的情感距离, 为师徒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型的网状师徒关系

笔者所在体育教研组共有10名教师, 首先, 要按一师一徒制建立5对师徒关系, 这样结成的师徒关系在组内被称为“亲”师徒关系, 此时的师傅是徒弟的主管师傅;其次, 依据师傅们的专长, 徒弟可以再拜一人或多人为师, 这样结成的师徒关系在组内被称为“亲叔伯”师徒关系, 此时的师傅为徒弟的兼管师傅。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建立, 使组内形成了网状的师徒关系, 为组内和谐、高效地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师徒结对目标

第一, 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第二, 促进中、老年教师永葆“学”的追求, 促使青年教师一年入轨、二年达标、三年挑大梁;第三, 保持整个体育教研组的合力, 持续稳定地提高教研组整体的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

四、对师徒的考核与评价

依据《师徒结对方案》中相关的评价标准, 由校体育主管领导、教研组长及校教研处干事共同负责对师徒工作的情况进行过程性量化, 依据量化成绩对师徒一年的工作进行捆绑式评价, 评价结果作为年终奖励与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之一。

五、实现合作三赢

1.赢在中、老年教师实现自我超越

师徒结对后, 师傅们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以笔者为例, 初为徒弟时, 是在一个个师傅的引领下锻炼成长, 而今已为人师, 角色上的互换, 时刻督促着自己要学习、要进步:对以前掌握的一些较含糊的内容, 需要进一步论证, 更需要求根溯源;而多年来一些被自己视为宝贵经验的东西,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化, 都已变得肤浅、陈旧, 甚至是“不堪一击”, 因此, 加强学习, 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不仅是对徒弟的负责, 更是对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负责。事实上, 也正是因为当了师傅, 才使自己主动“学习”的欲望更加强烈, 才使自己能够不断地完成超越并在2004年成为县高中体育学科带头人, 并于2006年被评为市级体育骨干教师, 也才使自己能够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

2.赢在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蜕变

在师傅们的“传”、“帮”、“带”的作用下, 徒弟们不断汲取各种成功经验, 从而能够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上, 缩短成才周期。以体育教研组的3名教龄刚满3年的青年教师为例, 在工作3年后, 他们的业训能力、专业素质等迅速提高, 所带高考体育生升学率居全县第一, 相继被评为校青年教学能手、校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 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赢在教研组实现了业务能力上的整体优势互补

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新型网状师徒关系, 使组内教师可以更方便地直接向其他教师 (师傅) 学习, 并吸取他人之长更好地弥补自己在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从而形成个体之间的优势互补, 促进教研组整体业务能力的提升。按照分工, 每年都有6位教师要轮流担任高二、高三年级高考体育生的业训工作, 这6位教师是三对师徒, 师傅为主教练, 负责制订业训计划, 徒弟为副教练, 协助师傅完成每次的训练任务, 并以向师傅学习为主。两个年级每月都进行一次四项素质对抗赛, 全组教师共同参与, 赛后召开分析总结会, 在会上, 大家总是各抒己见, 有时甚至会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在这种浓厚的教研氛围中, 观点的正确与否是次要的, 重要的是集思广义后达成的认识与结论上的高度一致会使大家都受益。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教研组长首先组织全体教师通过观看网络课堂视频、听专家讲座、看名师名家有关课程改革的专题文章、组内讨论等多种渠道和形式认识、领悟现行课程标准, 为了使组内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常态课都能达到现行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研组重新制订了教研计划, 即每个学期每位教师都要上两次展示课, 全组10位教师每一个人既是台上“演员”, 又是台下的评委, 每当一位教师上完课时, 评委们会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进行“品头论足”, 最后教师们还要认认真真地比一比看谁的观点最能切中要害, 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全组教师不仅对现行课程标准有了全面、全新的认识与理解, 同时, 每位教师的授课水平也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和台阶。

六、师徒结对结硕果

“同课异构”让师徒结对走向共生 篇8

一、 师徒自由解读同一文本

师徒结对之所以在很多学校很容易变成一种形式,是因为有些学校只是把师徒结对停留在计划上,有些学校过于强调师傅的作用以致出现师傅霸权现象,而有的学校又因为过于看重青年教师从而导致师傅心理失衡,出现了保守思想、不愿指导、甚至师徒关系恶劣的不正常现象,让师徒结对呈现出一些低效甚至负效的状况。那么怎样才能让师徒结对真正发挥作用,并收到师徒共同成长的效果呢?我们学校每学期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师徒结对计划,并定期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之——“同课异构”活动,而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让师徒首先针对同一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即让师傅和徒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某一篇教材进行文本解读,然后再利用集体备课的时候组织大家进行探讨交流,让大家在研讨中了解他们对教材内容、作者意图、文本重点、教学目标、相关资料以及学情了解的不同把握,从而学会更好地进行文本解读的方法,认识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并能够让师徒在交流中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 师徒针对同一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当师徒二人针对某一教材交流了不同的文本解读后,为了让徒弟懂得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对文本的解读落实到教学中,学校组织师傅和徒弟围绕原来解读的教材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然后利用集体备课活动时进行汇报交流,让大家一起探讨他们设计中教学理念的不同,他们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重难点的突破以及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出各自设计的优缺点,从而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三、 师徒同上一节课

师徒结对不仅是为了让徒弟学习师傅把握教材的方法,学习师傅高超的教学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徒弟学习师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如的课堂传授能力、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及课堂应变能力,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因素,而学生却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教学设计本身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能够走出文本,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人也会上出不同的效果,由于学生表现的多变性,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无法预设的情况,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更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反应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情有机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而这恰恰又是反应一个教师教学机智的最好时机,如果教师处理应变的好,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所以师徒同上一节课不仅能让师徒在比较中发现差距,更能够让师徒通过课堂寻求问题处理的最佳结合点,让师徒看到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处理的精彩或不足之处,同时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师徒同上一节课也会促使师傅不断地更新理念,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创造,防止师傅出现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现象。

四、 师徒进行说课,交流教后反思

教师要走向专业化成长道路,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会能够把自己的做法和经验总结出来,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经常组织师徒进行说课、交流教学反思是个不能缺少的环节,也是让“同课异构”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最佳方式,所以当师徒在进行完课堂展示之后让师傅和徒弟分别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说课,并交流教后反思,让师徒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共同分享彼此教学的精妙之笔。徒弟在交流中获得如何从理论的高度驾驭课堂、调整课堂,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师傅也会自发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争取向更高的理论层面迈进。

五、 师徒共同作课

当师徒结对经历了由解读文本到进行教学设计,然后一起进行课堂展示并交流教学反思后,师徒二人对同一教材的处理一定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所以此时让师徒两人针对同一教材进行共同作课,是让师徒共同发挥最高智慧的最佳方式,也是让课堂教学走向成功的桥梁。此时师徒二人一定会竭尽所能,此时其交往过程也必然是资源共享、互利互惠,教学相长、和谐共赢,创造“自我”的过程,更是师徒二人走向共生共荣、共同追逐幸福、攀比快乐的生命之旅。在这个过程中,徒弟向导师学习的目的是向优秀转化、演进他“自己”。同时,对导师来说,交往的过程既是对徒弟思想、信念、方法、经验的传承过程,也是对自己理念更新、教学创造、经验改造、智慧生长的过程。

上一篇:酒店礼仪培训资料下一篇:写意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