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精选8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 篇1

(一)基础知识第一编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文学

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

《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 《诗经》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 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 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 《维天之命》、《武》、《载芟》

《閟宫》

2.颂赞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

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

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

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

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以记言为主。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语录体散文。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2.《墨子》:墨子及其弟子与后学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成书于战国中期。语录体散文,但少数篇章初论说文的规模。显示出由语录体象论说文过渡的痕迹。

3.墨家学派的主要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

4.《孟子》:孟子晚年和弟子编纂的书,全书包括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反映了孟子的基本思想:1.仁政2.道德修养“尽心、养性、诚心、寡欲”“浩然之气”“舍生取义”3.文艺见解“知人论

世”“以意逆志”

5.《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

6.《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清代卢文弓召《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

7.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

8.《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强调统一的思想。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

1.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三篇,包括《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招

魂》。

2.关于《离骚》的解释:司马迁“离忧”;班固“遭受忧愁”。

3.宋玉的作品有《招魂》、《九辩》、《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对楚王问》。其中《九辨》被后人推崇为“悲秋之祖”(悲哉!秋之为气也。)

第二编 汉代文学

第一章 汉代辞赋

1.关于赋的解释:《文心雕龙》“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错误)。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汉书》:“不歌而诵谓之

赋。”(正确的观点)

2.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赋。骚体赋是从《离骚》发展而来与屈原一脉相承。内容大多是抒情言志。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刘向、刘歆、王褒、扬雄。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3.枚乘的代表作品《七发》。它是汉赋发展史上一篇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它的显著特点是夸张铺叙。它的结构格局和铺排形式都为司马相如的大赋奠定了基础。

4.司马相如的赋有《子虚赋》、《上林赋》。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

猎疏》、《封禅文》。

5.杨雄写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还写过骚体的《太玄赋》、《逐

贫赋》和《反离骚》

6.班固的代表作品散体赋《两都赋》。

7.张衡的作品有《两京赋》,张衡的《归田赋》与西汉初期的骚体赋仍一脉相承,但从思想和文章的体制上又有许多变化,它是魏晋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类赋还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的《登楼赋》。

第二章 汉代的论说文

1.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谏立淮南子诸

子书》

2.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

兵事疏》、《论削藩疏》

3.枚乘的政论散文仅存一篇《谏吴王书》。

4.邹阳的政论散文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

5.董仲舒的散文有《举贤良对策》三篇。

6.东方朔的散文有《应诏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其中《答客难》对后世影响很答。模范它写作的有:扬雄《解嘲》、班固《宾戏》、崔骃《达旨》、张衡《应间》、崔實《客讥》、曹植《客问》、韩愈《进学解》。

7.刘向的散文著作分为奏议、叙录、杂著三类。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

清代刘熙载“刘向、匡衡之文皆本经术。”

8.扬雄的散文《解嘲》《法言》。

9.刘歆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

10.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王充《论衡》;冯衍的赋《显志赋》,文《显志赋序》;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缪袭称仲长统“才足继西京董、谊、刘、扬”。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1.《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的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

“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

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

“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

影响的人物的传记

“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

“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

2.《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第四章 《汉书》及东汉其他叙事散文

1.班固是东汉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著作有《汉书》;赋《两都赋》、《幽通赋》;散文《答宾戏》;五言诗《咏史》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2.《汉书》作者有:班彪、班固、班昭、马续。《汉书》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

代史。

3.《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

4.蔡邕是写碑铭文字的代表人物。

5.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被称之为游记文学的始祖。

第五章 汉代诗歌

1.乐府本来是个音乐机关的名称。其职能是:

一、写词配曲,演习排练。

二、组织人

到各地采集民歌。

2.《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3.汉代的楚歌有: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戚夫人《戚夫人歌》、刘彻《秋风辞》及《瓠子歌》、梁鸿(东汉)《五噫歌》、张衡《四愁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整齐而

有韵味的七言诗了)。

4.班固写过一首《咏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建安文学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A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曹操诗文俱佳,为文大胆随便。鲁迅:“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作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誉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擅长于写四言诗,兼有五言、杂言。全用乐府古题。很多具有“诗史”性质。钟嵘:“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敖陶孙:“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B曹丕擅长于五、七言诗《杂诗》《燕歌行》,在七言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著有《典论》一书,其中《自叙》《论文》两篇文章保存比较完整。

C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他的散文和辞赋也很出色《洛神赋》。钟嵘“骨

气奇高,词采华茂”“建安之杰”。

2.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A孔融的散文有《论盛孝章书》、《荐祢衡表》,诗《杂诗》。

B刘勰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其《七哀诗》三首最为有名,其辞赋《登楼赋》最负盛

名。C陈琳有《饮马长城窟行》。

D 阮瑀有《驾出北郭门行》。

E刘桢当时与曹植并称“曹刘”,他的《赠从弟》三首写得最好。

F徐干著有《中论》。

3.蔡琰的五言《悲愤诗》是一篇长达540字的自传体叙事诗,骚体《悲愤诗》和琴曲

歌辞《胡笳十八拍》

第二章 魏晋文学

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竹林七贤”,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和嵇康。

A阮籍的代表作品是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

B嵇康的代表作品是《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和《幽愤诗》。文章有《太师箴》、《与山巨源绝交书》,刘勰说嵇康之文“兴高而采烈”,“师心以遣论”。其特点是立论大胆,思想新颖,论辨充分,说理透辟;使气骋辞,感情充沛,词采峻烈,锋芒毕露。文风清峻通脱。

2.西晋初年的傅玄、张华和太康年间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名噪一时。

A潘岳为“二十四友”之首。潘岳与陆机齐名,并称“潘陆”。潘岳“善为哀诔之文”。代表

作品:五言《悼亡诗》

B陆机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陆机的文《吊魏武帝文》、《文赋》

C左思《咏史八首》;辞赋有《三都赋》名扬天下,洛阳纸贵。刘勰称“拔萃于《咏史》”钟嵘认为《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策”极力推崇“左思风力”

3.刘琨代表作品《扶风歌》、四言诗《答卢谌》、《重赠卢谌》

4.郭璞工诗善赋,十四首《游仙诗》。钟嵘认为其诗“文体相辉,彪炳可玩”,“词多慷慨,乖远玄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

5.贾谧“二十四友”: 潘岳,陆机,左思,刘琨

6.东晋的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恒温、庾亮、支遁等,而以孙,许为代表。

7.王羲之的文以《兰亭集序》最为传诵。(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燕集于山阴之兰亭,各赋诗咏怀。王羲之为序,记叙燕集之盛况)

第三章 陶渊明

1.陶渊明的三篇辞赋,《闲情赋》仿张衡《定情赋》、蔡邕《静情赋》等而作。《感士不遇赋》仿董仲舒、司马迁同题之作。其辞赋中最为出色的是《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的散文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第四章 南朝诗文

1.南朝诗歌发展三个阶段:

A刘宋时期山水诗代表作家:谢灵运“元嘉之雄”、颜延之和鲍照,世称“元嘉三大家”。

B齐及梁初为“永明体”形成和繁荣时期,代表作家是沈约、谢朓、王融等。

C梁中叶至陈为“宫体诗”兴盛时期,代表作家是萧纲、萧绎、徐摛、徐陵、庾肩吾、庾

2.鲍照诗歌代表作是《拟行路难》。(钟嵘称鲍照“才秀人微”。其风格豪放俊逸。是“建安风骨”和“左思风力”很好的继承。)骈文是《登大雷岸与妹书》。他史宋代的杰出的辞赋

作家以《芜城赋》最负盛名。

3.沈约除了提出诗歌声律的“八病”外,还提出了“文章当从三易”的著名论点。即:易见

事、易识字、易诵读。

4.谢朓是永明体诗人成就最高者,以山水诗成就最为突出。他的创作主张是“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文学史地位)他是永明体的旗帜,是齐梁诗坛之“首杰”和“冠冕”,他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他所代表的新体诗为唐代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萧纲提出“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

6.齐梁时期的骈文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

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7.徐陵是梁陈时期著名的骈文作家,《玉台新咏序》为其代表作。

8.谢惠连和谢庄也是宋代知名的赋作家。谢惠连以《雪赋》最著名,谢庄以《月赋》

最著名。

9.江淹赋今存二十八篇,而最为世人所传诵者,是《别赋》和《恨赋》。

第五章 北朝文学

1.北魏末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其中声名较著者有温子

昇、邢邵和魏收,号称北地三才

2.庾信前期史一个宫廷文学侍从,多奉和应制之作。后期风格改变多是乡关之思、身世之叹的作品,刚健深沉、苍壮悲凉。以《拟咏怀》二十七首为代表。庾信的抒情小赋有《枯树赋》、《竹杖赋》、《伤心赋》、《小园赋》等,均为传诵名作,而《哀江南赋》则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赋作。庾信又是一位骈文大家,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哀江南赋序》。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继往开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自齐梁之后,南朝散文日衰,而北朝却出现了几部别开生面的散文名著:颜之推《颜氏家训》、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第六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1.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南朝乐府民歌分为三个部分:一

是吴声歌曲;二是神弦曲;三是西歌曲。

2.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木兰诗》、《敕勒歌》、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1.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

2.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也颇盛行,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它是这一时期轶事小说的代表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称此书为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1.曹丕的《典论o论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点。

2.建安到西晋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文是陆机的《文赋》

3.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批评专著。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 篇2

一、古代城市文学的内涵性意义

首先, 中国古代城市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其文学史意义不能被忽视。其文学的内涵深度和广度因其独特性而被深入挖掘, 但是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限制, 直至今天, 我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发展仍然显得稚嫩。古代城市文学构建的客观丰富内涵需要建立在对其认知的、成熟的因素上, 才能得以实现其完整性。

文学史研究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复杂、多样的文学性格要求其在对待古代城市的研究中, 应当将它作为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整体上看待其文学史意义。

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离不开客观历史存在对于它的影响。分阶段、分时期的对古代城市文学进行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理念, 其在具体研究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 我国的文学史研究着眼于对文学的历史时间意义的关注, 缺乏从更为具体、更为客观的空间意义上去参照其文学意义的体现。在这种历史的研究结构下, 古代城市文学一直存在着, 却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但因为其客观存在的性质, 又决定了古代城市文学终将被抹去历史的尘埃, 而重获新生。以其客观构建内涵来填补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中的诸多方面的历史空白。也因为其内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它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文学史的发展。

在对于城市文学的价值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中, 主要是从文学空间分布形态位移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城市文学发展。这种作家与地理位移上的对应关系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探究方向, 有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与价值。当然, 在作家文学创作上对审美体验影响因素的探讨和文学取材方向上的选择性问题等, 都是在文学空间角度形态位移方面的价值型表现。

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文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存在的, 在其发展进程中, 城市文学受到乡土文学的影响与渗透。客观地说, 从历史空间的因素角度讲, 文学史的发展是在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二元空间文学因素下不断发展丰富的。想要脱离乡土文学谈城市文学, 或者脱离城市文学整体研究文学史, 都是片面的。只有从二元结构的空间因素角度去着手, 才能全面的、完整地实现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准确认知。

二、城市文化的文学性外延

城市文学是建立在城市文化上的外在性表现形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 城市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在城市文化的高度繁荣与发展的格局之上的一种文化态势。因此说, 城市文学表现出的外延性特征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 并且毫不避讳地彰显其城市文化的绝对创造力量、弱化无意识行为, 以及在城市追求与张扬世俗精神的过程中高调显示其对文化意义的表现能力。

城市文学具备什么样的属性与特质, 也就必然是对现实城市文化中属性与特质的反应。中国古代城市是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同时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其中政治因素最为明显。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衰亡往往伴随着其背后的政治性因素, 城市作为人们追求政治的渴望和幻想的摇篮, 最先能够感受到这种振幅的正是生活在城市当中的普通百姓。城市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性表现, 在这一方面对于城市的政治文化生活构成城市文学的最重要的文化性内涵。城市厚重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基础, 对于文学发展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最为优良的物质基础。使之在城市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形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通过研究历代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关系不难得出, 单纯的文学形式产生, 不会是在离群索居的社会交际环境中完成的, 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物质文化相对富足的区域中实现的, 这种现象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城市文学性意义。而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与艺术欣赏水平得以提升, 反过来对促进城市文化多种文学形式的水平提升又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这样说, 中国古代城市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 为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并起到保障性作用。

三、结语

对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研究应当通过发展的唯物史观去分析, 将古代城市文学融入现代文学史中, 找寻其现代文学价值。随着城市地域性文学研究热潮的到来, 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学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通过以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历史机运, 纵横比较, 借鉴移植, 进而形成独具中国现当代特色的中国城市文学史研究, 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任务。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要有其历史传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去滋润营养其现代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学史在这方面应当有所发展, 将全身的“穴位”打通, 突破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历史围栏。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历史的整体性特征, 为后世中国文学的研究与发展创造更多、更有用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 篇3

【关键词】古代城市文学;文学研究;文学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城市文学的空间形态架构作为一种维系特定空间视角的独立关照,维系着城市与人、城市内部物质解构中各种因素的不同侧面的主客体关系。从多角度、多侧面表现古代城市文学的生活形态,凸显古代城市潜在文学因素的物质欲望,并对城市个体的文学方式和文化意义赋予更多的深层次内涵。其对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一、古代城市文学的内涵性意义

首先,中国古代城市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其文学史意义不能被忽视。其文学的内涵深度和广度因其独特性而被深入挖掘,但是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限制,直至今天,我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发展仍然显得稚嫩。古代城市文学构建的客观丰富内涵需要建立在对其认知的、成熟的因素上,才能得以实现其完整性。

文学史研究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复杂、多样的文学性格要求其在对待古代城市的研究中,应当将它作为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整体上看待其文学史意义。

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离不开客观历史存在对于它的影响。分阶段、分时期的对古代城市文学进行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理念,其在具体研究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学史研究着眼于对文学的历史时间意义的关注,缺乏从更为具体、更为客观的空间意义上去参照其文学意义的体现。在这种历史的研究结构下,古代城市文学一直存在着,却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但因为其客观存在的性质,又决定了古代城市文学终将被抹去历史的尘埃,而重获新生。以其客观构建内涵来填补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中的诸多方面的历史空白。也因为其内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它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文学史的发展。

在对于城市文学的价值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中,主要是从文学空间分布形态位移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城市文学发展。这种作家与地理位移上的对应关系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探究方向,有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与价值。当然,在作家文学创作上对审美体验影响因素的探讨和文学取材方向上的选择性问题等,都是在文学空间角度形态位移方面的价值型表现。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文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存在的,在其发展进程中,城市文学受到乡土文学的影响与渗透。客观地说,从历史空间的因素角度讲,文学史的发展是在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二元空间文学因素下不断发展丰富的。想要脱离乡土文学谈城市文学,或者脱离城市文学整体研究文学史,都是片面的。只有从二元结构的空间因素角度去着手,才能全面的、完整地实现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准确认知。

二、城市文化的文学性外延

城市文学是建立在城市文化上的外在性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在城市文化的高度繁荣与发展的格局之上的一种文化态势。因此说,城市文学表现出的外延性特征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并且毫不避讳地彰显其城市文化的绝对创造力量、弱化无意识行为,以及在城市追求与张扬世俗精神的过程中高调显示其对文化意义的表现能力。

城市文学具备什么样的属性与特质,也就必然是对现实城市文化中属性与特质的反应。中国古代城市是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政治因素最为明显。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衰亡往往伴随着其背后的政治性因素,城市作为人们追求政治的渴望和幻想的摇篮,最先能够感受到这种振幅的正是生活在城市当中的普通百姓。城市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性表现,在这一方面对于城市的政治文化生活构成城市文学的最重要的文化性内涵。城市厚重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基础,对于文学发展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最为优良的物质基础。使之在城市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形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通过研究历代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关系不难得出,单纯的文学形式产生,不会是在离群索居的社会交际环境中完成的,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物质文化相对富足的区域中实现的,这种现象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城市文学性意义。而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与艺术欣赏水平得以提升,反过来对促进城市文化多种文学形式的水平提升又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城市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起到保障性作用。

三、结语

对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研究应当通过发展的唯物史观去分析,将古代城市文学融入现代文学史中,找寻其现代文学价值。随着城市地域性文学研究热潮的到来,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学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通过以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历史机运,纵横比较,借鉴移植,进而形成独具中国现当代特色的中国城市文学史研究,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任务。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要有其历史传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去滋润营养其现代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学史在这方面应当有所发展,将全身的“穴位”打通,突破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历史围栏。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历史的整体性特征,为后世中国文学的研究与发展创造更多、更有用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导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蒋述卓,等.城市的想象与呈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李云娜,1980年生,女,山东潍坊人,研究生,长春广播电视大学,中级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 篇4

在事业单位公共基础考试中,常识问题是必考试题之一。这一部分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不易记忆。因此,归纳出常识问题的常考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2、《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4、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5、八门:巾-算命占卦的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平-说书评弹的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

6、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7、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8、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9、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0、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3、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14、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5、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6、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17、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18、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9、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20、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2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2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2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24、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25、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26、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7、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28、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29、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搜论•论文》(曹丕)

3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神记

31、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32、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33、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34、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35、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36、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37、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38、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39、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40、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41、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42、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43、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44、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45、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4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47、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48、高尔其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4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50、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51、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52、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5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

54、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55、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56、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平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57、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58、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瑒刘桢

59、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60、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61、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62、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63、九州指: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6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65、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66、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

67、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68、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

69、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

70、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71、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长沙岳麓衡阳石鼓

72、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中国的鲁迅

73、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74、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75、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76、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7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8、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

79、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80、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中国古代文学史 篇5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女娲补石的神话载于《淮南子》 ·

《诗经》的收集和编定

①采诗说—《汉书》(汉代学者)②献诗说—《国语》(产生于先秦时期)

③删诗说—《史记》(汉代“孔子删诗”说,司马迁提出

最早明确地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今天所见《论语》为《鲁论语》

·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隆礼重法”

·《国语》又称《春秋外传》 ·楚辞名称西汉时始出现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

·宋玉—《九辩》是自悲生平自作

·《招魂》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

·西汉初期散文主要与治国有关的政论

·《过秦论》是贾谊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分析秦亡原因“仁义不施”

·枚乘—《上书谏吴王》

·西汉中后期散文特点: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以董仲舒和刘向尤具代表性;董仲舒是《春秋》公羊派的大师—《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刘向—代表作《新序》、《说苑》;—最著名的叙录《战国策叙录》

·东汉散文大势《前期求真实斥虚妄。后期清议时政,发愤指弊

·桓谭《新论》开东汉士人抨击虚妄之先河

·王充—《论衡》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是其为文的追求

·仲长统—代表作是《昌言》

·“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西汉初期辞赋创作趋向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

·淮南小山—《招隐士》主题靠描写恶劣环境反衬出来的·枚乘开创大赋的标志是《七发》;把大赋创作的高峰是司马相如

·刘歆《遂初赋》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王褒《洞箫赋》,开创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东汉赋体文学创作,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

·东汉:班彪《北征赋》冯衍《显志赋》蔡邕《述行赋》班固《两都赋》

·张衡—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作家,大赋代表作《二京赋》(绝响);

·东汉抒情小赋开山作《归田赋》

·较早对汉乐府分类的是东汉蔡邕,分为四类

·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十二类

·汉乐府的民歌大多保存在《相和歌辞》中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

·曹操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

·曹丕七言诗《燕歌行》—至曹丕始形成纯粹的七言诗—逐句押韵

·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曹植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

建安七

子中王粲的诗赋最好,代表《七哀诗》

·刘桢《赠从弟》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徐斡《室思》

·阮瑀《咏史》—开启了后世左思咏史的先声

·女诗人蔡琰代表作《悲愤诗》

·正始思潮《崇尚老庄,大畅玄风,建立玄学理论

·阮籍《咏怀诗》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

·太康诗风“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陆机—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篇—华丽排偶

·潘岳—诗歌被誉为“烂若舒锦”《悼亡诗》从此专用为“悼妻”之用

·左思—《咏史》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诗品》);历时十年大赋名作《三都赋》【洛阳纸贵】

·刘琨诗歌代表作《扶风歌》、《重赠卢谌》

·谢灵运—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

·鲍照乐府诗作品《拟行路难》其诗歌的艺术成就在南朝诗人中最高

.谢朓诗歌格调—明丽清新 宫体诗高峰期—徐陵《玉台新咏》

·“北地三才”温子升(北魏文学成就最高者)、邢劭(北间第一才士)、魏收

·庾信前期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用典俳偶均自然工巧,代表诗作《奉和山池》;后期故国乡关之思时时涌现在诗中,就显得情绪深沉,诗风亦显苍凉。代表《拟咏怀》成为集南北诗歌之大成者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者为《西洲曲》

·北朝乐府民歌多辑入《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的奇葩

·最能体现北朝民歌风格的作品是《敕勒川》

·建安赋作: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

·东晋时代出现了山水赋

·西晋赋家:左思成就在《三都赋》,最为突出作家是潘岳《悼亡赋》

·晋代山水赋代表作家郭璞《江赋》、孙绰《游天台山赋》—山水游记之祖·

·庾信《哀江南赋》首叙个人家世际遇

·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陆机《豪士赋序》为南朝骈文之前驱

·庾信《哀江南赋》在艺术形式上达到南朝骈文的巅峰

·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

·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完整且结构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著作精华在于“创作论”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第一部诗论专著

·卢思道《从军行》杨 素《出塞》

·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四杰“送别诗中最著名)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杜审言的五律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宋之问五律《度大庾岭》

·沈佺期—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

·陈子昂—被杜甫称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感遇》;《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审美理想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声律风骨兼备”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王维山水田园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

·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

·王昌龄—创作出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

·崔颖《黄鹤楼》诗被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

·高适边塞诗《燕歌行》风格特点,气质沉雄、慷慨悲壮,以骨力取胜

·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岑参的边塞诗《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奇伟壮丽之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绝句的特点《自然明快,清新俊逸

·杜甫对新题乐府的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

·大历诗风是盛唐诗歌向中唐诗歌演变转换时期的过渡诗歌风格

·韦应物诗歌以山水田园著称其诗歌气貌高古、清雅闲淡,《寄全椒山中道士》、《滁州西涧》

·刘长卿诗歌风格:凄清悲凉。自许“五言长城”。最著名的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大历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姚合《极玄集》

·大历十才子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王建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宫词的诗人,获得宫词之“祖”的声誉。

·韩愈诗歌带有“以文为诗”的特点

·孟郊为成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李贺—《雁门太守行》、《苏小小墓》“长吉体”

·李商隐是唐代七言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第一是杜甫)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杜牧大量以七绝写史,其咏史诗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

·许浑有江南才子之称—《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

·“小李杜”—杜牧、李商隐

·姚合诗称为“武

功体”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诗论主要提出“象外之象”、“韵 外之致”

·韩愈第一次提出“文以明道”的观念

·张鷟的《游仙窟》是唐代传奇初兴期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杜光庭《虬髯客传》是唐传奇衰落期的最高成就代表作。

·温庭筠—晚唐词坛第一大词人,是“词为艳科”始作俑者—《更漏子》《梦江南》

·温庭范和韦庄并称

·韦庄—词史上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作词的作家

·冯延巳—成为花间词向士大夫词演进的重要枢纽。

第二章 双选

·《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作用1是在祭祀、宴享时奏唱2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3作为教育的课本

·最著名的五篇周人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墨子》文章特点1由小及大,连类比譬2质朴无华,口语化

·《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1雄辩色彩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荀子》的说理文特色《1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2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

·《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

·沈约“三易”原则: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 · “北地三才”。温子升、邢劭、魏收

第三部分

简答题

一、曹植诗歌艺术成就

答案:

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

1诗歌内容丰富充实。举凡军旅政事,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无不发之于诗

2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就是说他的诗既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形成了既华丽绮焕又浑厚雄健的独特艺术风格,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

3曹植诗歌语言华美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声色。如《盘石篇》生动再现了大海的宏阔气象。曹植在文人有意为诗方面,有一个大跨度质的飞跃4注重对称回环之美,注意语言锤炼。他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振起全诗。如《野田黄雀行》开头用惊风险浪的情景和画面预示了环境的险恶,起到强烈的烘托作用

二、《离骚》的主要艺术特点

答案: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前半回顾往事,基本是实写,但那些以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火一般的激情、深厚的故国情怀,经过壮丽奇幻 的描写,更显得真挚执着,美丽

感人 二。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

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这个形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

三。比兴手法的拓展。《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做了很大的拓展。《离骚》运用了更丰富的喻象,在长篇诗歌中连续使用比兴,更重要的是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熔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使之具有了象征的意义。《离骚》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

四。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

1.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这个中心来谋篇布局。诗作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一实一虚,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一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章跌宕起伏,使思想情感得到了尽情

2.在形式和语言方面

1)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同时,他开始构创了长篇巨制。《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这种形式特点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语言丰富多姿,草木鸟兽纷至沓来,双声叠韵比比皆是。诗人还吸收方言入诗,增强了楚辞的地域特色

三、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答案:

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首先,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如:《伐檀》、《硕鼠》一类地位不平等和不劳而获现象表示不满的诗;又如情爱诗《氓》;其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再次,叙事诗的诗作中也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 》

三、结构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1.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

A.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

B.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

2.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3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李贺诗为什么能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有大量的鬼神世界的描写

2追求创新而刻意出奇:想象诡奇,造语生新奇丽

3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善于捕捉直观形象,借助“通感”

4具有“冷艳怪丽”的艺术风格

【重点】

·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

1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如《叹命》

2孟郊惯用白描手法,形象化的比拟和苦吟出来的精警字句,夸张地突出描写对象。如《寒地百姓吟》。他的诗多表现其凄凉苦寒的贫困生活,诗境幽僻,风格峭硬,笼罩着一股透骨寒气

3孟郊作诗重主观感受,能妙造幽微,变熟为生,化险为夷。突破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光大自屈原以来发愤以抒情的精神,实践了不平则鸣的创作理论。

·大历十才子的艺术特色

1都擅长五言律诗,风格大致相同,没有分明的强烈的个性表现,体裁、谋篇、遣词都偏重于工整精练,题材内容并无新意

2诗歌意象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

3以写境界淡远、深冷、幽僻的山水诗见长

·李白乐府歌行的特点

1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

2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3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歌行的根本性改变

4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

1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 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2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在南朝诗人中可谓最高。

1他的乐府诗有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之美。他把惯用比兴、善叙他人他事的乐府诗,发展为一种直接抒写自己感情、叙说自己遭遇的诗体,把浓烈的抒情与构辞的美丽融为一体,来表现自己的澎湃情怀。如《代白纻曲》二首

2语言上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拟行路难》

3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拟行路难》是以七言为主的杂言。鲍照大胆变革,改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而且创造性地自由换韵。鲍照的大胆革新与积极创作,使七言诗体大大发展,直接影响到唐代七言歌行的创作

重点·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答案: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内容有:

1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

2真实描写躬耕生活及乐观心态,如《归园田居》

3记叙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

艺术境界

1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这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最能代表作者冲淡之美的诗,是《饮酒》其五

2形成陶渊明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在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3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纯净之美。他诗句的魅力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陶诗语言是不露斧凿却高度艺术化的传神之笔。

【重点】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意蕴深沉之美。作者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深入,因而也就更沉痛。同时由于玄学思潮的影响,也就写得更深邃 2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显得意蕴深沉。这不仅是恐因文遭祸,更是因为玄风的影响,阮籍深谙得意忘象之旨,学庄而用之

3清逸玄远之美。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

4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

5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必考】《左传》的文学特色

《左传》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2刻画人物性

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①《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如《晋楚城濮之战》

② 还表现在它简洁生动地描绘战争场面

③ 《左传》叙事或写人物,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极为传神 4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如《烛之武退秦师》

【论述中的大题,也可以考简答题!】

【重点中的重点】

一、《古诗十九首》内容和艺术成就!答案:《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和思绪。游子思妇之辞。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内容。一。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

1.游子的思乡情怀,如《明月何皎皎》开创写月圆的情境表达思乡情感

2.思乡的根柢,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如《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想念家乡的妻子。

二。表现思妇的闺思和愁怨,如《迢迢牵牛星》写白昼到深夜,思妇无心织布,遥望星河想着牛郎织女,只是悲叹、流泪不已。可以想见她思念游子的深切 三。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某些观念 1.有功业迟滞的焦灼和失意,如《回车驾言迈》 2.有世态炎凉的感受,如《明月皎夜光》 3.人生的飘忽如寄。如《青青陵上柏》。4.游宦的挫折,人生的失意。

艺术成就: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的原因:1.抒写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2.表达情感采取含蓄摸棱的表达方式

3.使用比兴手法二。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感情诚挚,写境用语好象都是信手拈来。如《涉江采芙蓉》

三。描写的景物、情境非常切合,能够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去者日已疏》 1.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坟墓,悲鸣的白杨。2.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迢迢牵牛星》

3.以象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如《西北有高楼》

四。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如《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相思令人憔悴。

【重点】

二、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答案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在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如《行路难》其一抒写志士失意的悲愤,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

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如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

三。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沧海、雪山等),但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清溪、明月、白露等),体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

另外,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显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

三、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中唐的李贺是一个苦吟诗人,他的诗歌称为“长吉体”,主要艺术特色有:

1、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如《梦天》诗的前半部分写瑰丽的月宫仙境景色,扑朔迷离,后半部分突然转而俯瞰人世的千年沧桑,构思甚为奇特,想象力惊人

2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诗歌的意象非同寻常,善于运用神话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如《李凭箜篌引》 “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诗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喜用“啼”、“泣”、“腥”、“冷”之类的字眼,组成一幅幅冷艳的图画,表现出一种悲哀的美

4他继承了韩孟的险怪风格和苦吟传统,又向唯美主义方面发展。他的诗是苦闷的象征,其直观幻象的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四、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不同的艺术风格

答案: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

一、他的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声色、纵情逸乐的宫中生活为主要内容。描写精细、生动、且富有情趣。如专咏美人口的〈一斛珠〉。他的艳情词并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较为真切率真,如相传写与小周后偷情的〈菩萨蛮〉,用直白浅露的叙说,把热恋女子约会的情态和放纵心理写得淋漓尽致

二、李煜后期词的主要内容是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纯以白描的手法直抒内心极度悲痛,词中时空跨度很大,加大了感情容量,抒发的感情以哀伤真实为主,能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用白描的手法抒发了对江山、故国的怀恋,充满了悔恨、悲愤和哀愁等复杂的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

五、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答案:1晚唐诗人中,他第一个大量用七绝写咏史诗,用史论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诗味中,创作了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咏史作品。如《泊秦淮》通过对历代曾有过的繁盛转瞬即逝的伤悼,以及揭露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深寓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议论立意高绝

2忧国忧民的壮怀与伤悼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俊爽的风格

3还写过一些出色的伤别诗,纪行、写景诗也颇多佳作。善于选择清新明朗、能给人以快感的景物来抒写情怀,用色彩鲜明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如《山行》以畅达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物的清新气息,明丽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美妙的艺术感受。4诗风俊爽

【重点】六、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内容:1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 2反映人民厌倦战争。如《十五从军征》 3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

4抒写爱情、婚姻或反映相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如《江南》、《陌上桑》 艺术特色: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有情节,甚至有人物形象刻画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篇6

2.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B A:苏舜钦 B:王安石 C:苏洵 D:苏轼 3.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写作年代是宋仁宗C A:庆历四年 B:庆历五年 C:庆历六年 D:庆历七年 4.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B A:欧阳修 B:柳永 C:苏轼 D:秦观 5.李清照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鬼雄”一词出自D A:《诗经》 B:《左传》 C:《战国策》 D:《九歌》 6.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柳开是A A:先驱者 B:响应者 C:过渡者 D:集大成者 7.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和风格是C A:白体 B:晚唐体 C:西昆体 D:荆公体 8.王安石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颇有影响,其散文最擅长的是

A:叙事抒怀 B:描景写意 C:用事用典 D:议论说理D 9.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A A:江西诗派 B:剑南诗派 C:江湖诗派 D:晚唐诗派 10.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A A:儿女柔情 B:羁旅行役 C:家国兴亡 D:田园风光 11.柳永词赢得“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C A:清空词 B:骚雅词 C:俚俗词 D:豪放词 12.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D A:乐府 B:古风 C:律诗 D:绝句 13.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C A:江西诗派传人 B:剑南诗派后进 C:江湖诗派宗师 D:遗民作家先驱 14.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D 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宋代文学的主调是C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爱国主义 D:自然主义 16.作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而自成一家,世号“诚斋体”的南宋诗人是A A:杨万里 B:范成大 C:陆游 D:尤袤 17.下列作家中,不属于“苏门四学士”的是D A:黄庭坚 B:晁补之 C:秦观 D:陈师道 18.江西诗派的得名主要是由于D A:其中的诗人都江西人 B:其中的诗人都曾共同生活在江西 C:他们的诗都作于江西 D:其领袖黄庭坚是江西人 19.元好问论诗的代表作是C A:《戏为六绝句》 B:《论诗十绝》 C:《论诗绝句三十首》 D:《百首论诗绝句》 20.欧阳修散文基本风格是C A:气势磅礴 B:雍容典雅 C:平易流畅 D:瘦硬简健

21.苏轼于熙宁年间写诗对新法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陷害而引发的事件是B A:熙宁变法 B:乌台诗案 C:元祐党争 D:靖康之变 22.北宋晏殊主要是以词传名,被称为D A:豪放词人 B:爱国词人 C:俚俗词人 D:馆阁词人 23.姜夔白石词所创立的词派是A A:清雅词派 B:豪放词派 C:咏物词派 D:田园词派 24.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著名诗论观点是B A:以俗为雅 B:别材别趣 C:点铁成金 D:别是一家 25.陆游堪称古代作家中多产的诗人,其诗歌收入《剑南诗稿》的有C A:一千四百多首 B:七千多首 C:九千二百多首 D:一万四千多首 26.永嘉四灵推崇的唐诗,实际上是D A:初唐诗 B:盛唐诗 C:中唐诗 D:晚唐诗 27.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D A:曾巩 B:王安石 C:苏洵 D:范仲淹

28.宋初诗坛派别林立,其中仿效贾岛、姚合,多写清幽枯寂隐居生活的是A A:晚唐体 B:半山体 C:白体 D:西昆体 29.下列著名词句中属于晏殊的名句是D A: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B: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C: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0.柳永对宋词发展最具贡献的方面是B A:小令 B:慢词 C:词境 D:词论 31.下列不属于宋初西昆派代表作家的是A A:林逋 B:杨亿 C:刘筠 D:钱惟演 32.下列不合宋诗特点的说法是A A:以情韵见长 B:以文为诗 C:以理趣见长 D:以才学为诗 33.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开创者是C A:陈师道 B:陈与义 C:黄庭坚 D:吕本中 34.下列诗句属于秦观的名句的是D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不憔悴 C: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D:可堪孤馆闭春寒,杜娟声里斜阳暮 35.下列诗篇中属于陆游的作品是D A:《金陵驿》 B:《游金山寺》 C:《小池》 D:《书愤》 36.姜夔著名诗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篇名是D A:《疏影》 B:《暗香》C:《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D:《扬州慢》 37.《稼轩长短句》的作者是B A:姜夔 B:辛弃疾 C:周邦彦 D:李清照 38.下列作品属于南宋散文的是D A:《读孟尝君传》 B:《岳阳楼记》 C:《醉翁亭记》 D:《跋李庄简公家书》 39.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是C A:晚唐派 B:西昆派 C:江西诗派 D:四灵诗派 40.下列词人中属于格律派词人的是A A:姜夔 B:张孝祥 C:陈亮 D:辛弃疾 41.下列诗篇不属于陆游的有D A:《书愤》 B:《游山西村》 C:《关山月》 D:《明妃曲》

42.兴起于唐五代,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的文体是A A:词 B:散文 C:近体诗 D:杂剧

43.宋词有“豪放”与“婉约”之说,两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B A:欧阳修与李清照 B:辛弃疾与周邦彦 C:欧阳修与陆游 D:王安石与李清照

4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几句词出自C A:苏轼的《水调歌头》 B:周邦彦的《兰陵王·柳》 C:柳永的《雨霖铃》 D:李清照的《声声慢》

45.宋代,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取得独特成就的,堪称宋代最伟大作家的是A A:苏轼 B:陆游 C:欧阳修 D:王安石

46.“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几句词出自D A: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C:周邦彦《兰陵王·柳》 D: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7.号称“中兴四大诗人”的是A A: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 B:陈与义陆游尤袤范成大 C:曾几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D:陆游范成大曾几杨万里

48.陆游在临终前写的最后一首诗是指A A:《示儿》 B:《老马行》 C:《书愤》 D:《关山月》

49.北宋初承续《花间》派和南唐词风的词人是A A:晏殊 B:贺铸 C:柳永 D:张先

50.欧阳修及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所论的道,指的是D A:论政 B:儒家的正统观念 C:心理、道德 D:事物的客观规律

51.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是B A:苏轼 B:欧阳修 C:柳永 D:周邦彦 52.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成就最高的是B A:诗 B:散文 C:词 D:赋 53.《东坡乐府》是苏轼的C A.诗集 B.文集 C.词集 D.诗文集

54.“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这里提及的两位词人是D A.秦观、周邦彦 B.朱敦儒、晏几道 C.周邦彦、朱敦儒 D.秦观、晏几道

55.始学江西诗派,转学唐人,最后师法自然的南宋诗人是C A:陈与义 B:曾几 C:杨万里 D:范成大 56.《扬州慢》的作者是C A:吴文英 B:辛弃疾 C:姜夔 D:史达祖

57.调美、律严、字工,是()的词在音律方面的特点 A:晏几道 B:晏殊 C:秦观 D:周邦彦 58.南宋姜派词人多写B A:伤春词 B:咏物词 C:闲趣词 D:艳情词

59.下列文人雅号中,属于欧阳修的雅号是A A:六一居士 B:淮海居士 C:后山居士 D:东坡居士 60.朱敦儒的词自成一体,被称为C A:稼轩体 B:易安体 C:樵歌体 D:诚斋体

61.周邦彦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C A:稼轩词派 B:清雅词派 C:大晟词派 D:婉约词派 62.李清照词论最具特色的一个方面是C A:点铁成金 B:夺胎换骨 C:别是一家 D:别材别趣 63.吴梦窗词主要的艺术特点之一是D A:浅近俚俗 B:以文为词 C:沉郁豪放 D:章法绵密

64.元好问《中州集》中所说的“国朝文派”是指A A:金代作家 B:辽代作家 C:由宋入金作家 D:元代作家 65.被称为“梅妻鹤子”的宋初诗人是C A:钱惟演 B:柳开 C:林逋 D:杨亿 66.李清照的词称为D A:六一体 B:后山体 C:半山体 D:易安体

67.白体诗在宋初诗坛影响较大,其中主盟一时的诗人是A A:王禹偁 B:欧阳修 C:杨亿 D、苏轼 68.清真词是宋代词人(A)的词集。A:周邦彦 B:贺铸 C:张元干 D:姜夔 69.元好问的诗歌主张主要见于B A:《戏为六绝句》 B:《论诗绝句三十首》 C:《中州集》 D:《六一诗话》

7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宋人(A)中的名句。

A: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B: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C: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D: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71.晏殊的词集是D A:《小山词》 B:《淮海词》 C:《东山词》 D:《珠玉词》

72.论诗推崇平淡,曾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的北宋诗人是A A:梅尧臣 B:苏舜钦 C:林逋 D:王禹稱

73.作诗主张“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文章最忌随人后”的诗人是A A:黄庭坚 B:吕本中 C:陈师道 D:陆游 74.小山词的作者是A A:晏几道 B:晏殊 C:秦观 D:贺铸 75.提出词“别是一家”的是A A:李清照 B:苏轼 C:辛弃疾 D:周邦彦

76.《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南宋有名的诗人B A:陆游 B:范成大 C:杨万里 D:尤袤 77.不是“永嘉四灵”的是D A:徐照 B:徐玑 C:刘克庄 D:赵师秀 78.苏轼下列诗中,最著名的理趣诗是D A:《游金山寺》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C:《惠崇春江晚景》 D:《题西林壁》 79.宋初“香山派”诗歌诗歌中成就最高的诗人是A A:王禹偁 B:林逋 C:刘筠 D:钱惟演 80.王十朋与钱玉莲两个人物出自D A:《拜月记》 B:《杀狗记》 C:《白兔记》 D:《荆钗记》 81.《碾玉观音》中的主要人物是B A:周胜仙和范二郎 B:璩秀秀和崔宁 C:李翠莲 D:郑意娘和杨思温 82.下列作品中,属于李清照散文作品的是C A:《夏日绝句》 B:《声声慢》 C:《金石录后序》 D:《漱玉集》 83.词集《乐章集》的作者是B A:晏几道 B:柳永 C:秦观 D:周邦彦

8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出自D A: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B:欧阳修《醉翁亭记》 C:苏轼《喜雨亭记》 D:苏轼《石钟山记》 85.《后催租行》的作者是C A:陆游 B:杨万里 C:范成大 D:刘克庄 86.《上欧阳内翰第一书》的作者是A A:苏洵 B:苏轼 C:苏辙 D:曾巩

87.有北宋婉约词“集大成者”之称的词人是D A:晏殊 B:苏轼 C:李清照 D:周邦彦

8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出自辛弃疾的C A:《水龙吟·楚天千里》 B:《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C:《永遇乐·千古江山》 D:《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8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史论观出自D A:苏洵《六国论》 B:苏轼《留侯论》

C:欧阳修《朋党论》 D: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90.《指南录后序》的作者是A A:文天祥 B:谢翱 C:谢枋得 D:林景熙 91.提出“文章如金玉珠贝”的散文家是D A:王禹偁 B:欧阳修 C:王安石 D:苏轼 92.下列词人属于格律词派的是C A:苏轼 B:岳飞 C:周密 D:辛弃疾 93.《东京梦华录》的作者是B A:李清照 B:孟元老 C:朱熹 D:李格非 94.王瑞兰与蒋世隆两个人物出自A A:《拜月记》 B:《杀狗记》 C:《白兔记》 D:《荆钗记》 95.下列不属于格律词派的是D A:周邦彦 B:吴文英 C:张炎 D:陈亮

96.下列作家不属于“中兴四大诗人”的是A A:陈与义 B:杨万里 C:范成大 D:陆游 97.《墨池记》的作者是B A:苏洵 B:曾巩 C:苏辙 D:苏轼

98.下列作品中,属于苏轼史论文的是A A:《贾谊论》 B:《五代史伶官传序》 C:《方山子传》 D:《读孟尝君传》

99.在诗、散文、词、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杰出成就,堪称宋代文艺全才的是C A:黄庭坚 B:欧阳修 C:苏轼 D:陆游

2001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柳开是

A.先驱者 B.响应者 C.过渡者 D.集大成者 [ A] 2.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和风格是 A.白体 B.晚唐体 C.西昆体 D.荆公体 [C ] 3.王安石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颇有影响,其散文最擅长的是 A.叙事抒怀 B.描景写意 C.用事用典 D.议论说理 [D ] 4.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 A.江西诗派 B.剑南诗派 C.江湖诗派 D.晚唐诗派 [ A] 5.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

A.儿女柔情 B.羁旅行役 C.家国兴亡 D.田园风光 [ A] 6.柳永词赢得“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 A.清空词 B.骚雅词 C.俚俗词 D.豪放词 [ C] 7.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 A.乐府 B.古风 C.律诗 D.绝句 [ D] 8.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 A.江西诗派传人 B.剑南诗派后进 C.江湖诗派宗师 D.遗民作家先驱 [C ] 9.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 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D] 10.《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 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 D.贵族小姐 [ C] 11.散曲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新奇之处在于采用 A.反讽手法 B.象征手法

C.情景交融手法 D.夸张手法 [ A] 12.杨维桢诗世称

A.台阁体 B.香奁体 C.宫体 D.铁崖体 [D ] 13.《窦娥冤》最后一折让鬼魂出场,创作目的在于 A.以非人间力量来解决人间问题,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 B.使鬼魂代表正义来抚慰良善,让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C.以鬼魂世界的美好映照现实世界的黑暗,暗示人间不如鬼域

D.以鬼魂世界的黑暗象征现实世界的黑暗,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愤激之情 [ A] 14.《琵琶记》的创作动机是 A.为了宣扬神仙道化思想 B.为了提倡风化,宣扬贤孝

C.为了宣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D.为了揭示荣华富贵的虚妄 [B ] 15.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是

A.悲凉雄健 B.自然清新 C.翻新出奇 D.婉媚凄清 [A ] 16.明代传奇剧《红梅记》的取材来源是 A.《集异记》 B.《张于湖传》 C.《吴越春秋》 D.《剪灯新话》 [ D] 17.在明代传奇中,经过魏良辅改造的声腔是 A.海盐腔 B.余姚腔 C.弋阳腔 D.昆山腔 [ D] 18.章回小说的起源是

A.“小说” B.“说经” C.“讲史” D.“说铁骑儿” [ C] 19.《三国演义》最为流行的本子是 A.《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 B.《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 C.《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 D.《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 [D ] 20.竟陵派提倡的诗风是

A.典雅工丽 B.清新自然 C.幽深孤峭 D.温柔敦厚 [ C] 21.李贽文学主张的核心是

A.情真说 B.童心说 C.性灵说 D.神韵说 [ B] 22.《桃花扇》的基本故事是 A.李甲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 B.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 C.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 D.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 C] 23.《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 A.文言长篇小说 B.文言短篇小说 C.白话长篇小说 D.白话短篇小说 [B ] 24.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

A.格调说 B.神韵说 C.肌理说 D.性灵说 [ B] 25.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A.散文写作要讲求“义法”

B.“神气”、“音节”、“字句”三者相互融通 C.“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备互容 D.删芟“枝义”,刊落“冗辞” [ C] 26.《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

A.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的代表 B.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的一般文土的代表 C.实现了科举理想,却不得任用的清苦京官的代表 D.终生应举,却屡试不第的落魄士人的代表 [A ] 27.李玉传奇的基本特征是

A.多以历史题材表现深刻思想 B.往往关注现实问题,有感而发 C.讲求戏曲的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D.追求戏曲的案头阅读效果 [ B] 28.黄遵宪1897年将自己的诗命名为

A.新学诗 B.新体诗 C.新派诗 D.新诗派 [ C] 29.清末民初诗人樊增祥、易顺鼎被冠以“中晚唐诗派”的原因是 A.其诗风近于中唐李贺 B.其诗风近于晚唐温李 C.其诗风近于晚唐杜牧 D.其诗风近于中唐孟郊晚唐贾岛 [ B] 30.以下诗句中为南社诗人苏曼殊所作的是 A.声满东南几处箫 B.去尚缠绵可付箫 C.少年击剑更吹箫 D.春雨楼头尺八箫 [ D]

二、多项选择题

31.黄庭坚著名的诗论观点有 A.点铁成金 B.夺胎换骨 C.无一字无来处 D.别是一家 E.别材别趣 [ ABC] 32.下列属于北宋诗歌风格的有 A.半山体 B.东坡体 C.山谷体 D.后山体 E.简斋体 [ABCDE ] 33.下列有关《西厢记诸宫调》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其作者姓董名解元 B.其思想主旨是“女人是祸水”

C.其结局是喜剧性的 D.其主要矛盾冲突是崔、张二人与崔老夫人的冲突 E.其唱词通俗易懂,接近民间口语,缺乏文采 [ CD] 34.明代前期出现的长篇小说的类型包括 A.历史演义小说 B.神魔小说 C.世情小说 D.英雄传奇小说 E.才子佳人小说 [ABD ] 35.下列诗文流派中,属于清代的有 A.阳羡派 B.浙西派 C.唐宋派 D.桐城派 E.公安派 [ABD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36.“活法”说 37.南戏 38.常州词派 39.科幻小说

四、简答题

40.简述王实甫《西厢记》对传统杂剧体制的突破.41.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2.简析纳兰性德词与陈维崧、朱彝尊词的不同。43.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和意义何在?

五、论述题

44.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回鮰。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傅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在词体的解放和词境的开拓方面都颇具贡献,创立了风格独特的稼轩体。其词丰富多彩,艺术成就很高,具有不朽价值,因而被称为南宋第一家。参考以上二词,论述:辛弃疾词体的解放和词境的开拓有何贡献?

45.汤显祖《牡丹亭》叙南宋南安府太守杜宝请腐儒陈最良教女儿杜丽娘读圣贤书籍,丽娘受《诗经》中情歌的启发,萌动春心。在游园赏春时萌动情思,梦见少年书生柳梦梅,从此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赴试,经过丽娘墓地,拾得丽娘自画像,终日欣赏倾慕,使丽娘幽灵出现相会,并得还魂再生,私自结合,但杜宝视女儿为妖孽,诬梦梅盗掘女墓。后经丽娘上朝申诉,柳梦梅金榜题名,皇帝作主,杜宝才承认女儿的婚姻。试以杜丽娘形象分析《牡丹亭》的思想和社会意义.2001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A

5、A

6、C

7、D

8、C

9、D

10、C

11、A

12、D

13、A

14、B

15、A

16、D

17、D

18、C

19、D 20、C

21、B

22、C

23、B

24、B

25、C

26、A

27、B

28、C

29、B 30、D

二、多项选择题

31、A B C

32、A B C D E

33、C D

34、A B D

35、A B D

三、名词解释题

36、[参考答案](1)“活法”说由吕本中提倡。“活法”就是以苏济黄,将黄庭坚山谷体代表的江西诗派“有意于文者之法”和苏轼东坡体“无意于文者之法”结合统一起来。此说较全面反映了以苏黄为代表的宋代诗学精神。

(2)吕本中讲究“活法”与“悟入”,提倡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此说为宋诗发展开拓出新途径。

37、[参考答案](1)又称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

(2)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清官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开始时又叫“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3)元灭南宋后,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

38、[参考答案](1)清中期以张惠言为代表的词派;(2)强调比兴寄托;

(3)提倡“深美闳约”的词风。

39、[参考答案](1)默揣世界将来之进步,独抒奇想,托之说部。

(2)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离合悲欢,谈故涉险,均错综其中。(3)间杂讥弹,亦复谭言微中。

四、简答题 40、[参考答案](1)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来叙写崔、张的恋爱故事,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

(2)还打破了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在第—本的第五折,第四本的第四折等若干折里,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

(3)这种体制上的突破和创新,不仅能以比较完善的戏剧形式安排剧情,使戏剧冲突波浪迭起、丰富曲折,也便于更细致、更全面塑造人物形象。

41、[参考答案](1)在构思立意、布局剪裁方面,提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

(2)在语言方面,提出“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3)此外,还具体论述了填写曲词、现场演出以及演员培养等问题。

42、[参考答案](1)陈维崧师法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往往以豪情抒发悲慨;

(2)朱彝尊师法姜夔、张炎,崇尚醇雅清空,注重词的格律、声韵、技巧;(3)纳兰词风格既不豪壮,也非清空,而是哀郁凄婉;艺术表现自然流转,婉丽清新,没有刻意雕琢;善用白描手法。

43、[参考答案](1)语体:文白夹杂,介于二者之间。(2)文体:打破文体界限,结合叙述、议论、抒情。富于逻辑性鼓动性。(3)写法:打破各派文章家法,采用各种词汇、匀式、体制。(4)集近代文章革新经验之大成。(5)由古文向白话文过渡的中介。

五、论述题

44、[参考答案](1)辛弃疾以散文句法入词,以经子诗赋入词,以词说理,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

(2)无论作长调或小令,都体现出他的才情和人格,继苏轼之后极大地拓宽了词境。

(3)艺术成就最卓越的是以雄健之笔抒发沉郁情思的英雄词,提高了词的品位,极大地开拓了词境。写乡村景致的词作也较多,对词境也是一种开拓。(4)稼轩词具有形式解放、内容广泛、品格多样化的特点,题材和艺术风格丰富多彩,是两宋词人不能比拟的,对宋词艺术的发展极具贡献。

注:应展开论述方可得满分。

45、[参考答案](1)杜丽娘是一个执着追求美好的爱情婚姻、大胆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者。(2)杜丽娘形象体现了明代后期王学左派及李贽等人个性解放的思想。(3)杜丽娘形象有力批判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礼教。

2002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王禹偁的文论观点之一是(A)A.有言有文 B.变俗为雅 C.随物赋形 D.以故为新 2.欧阳修散文基本风格是(C)A.气势磅礴 B.雍容典雅 C.平易流畅 D.瘦硬简健

3.苏轼于熙宁年间写诗对新法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陷害而引发的事件是(B)A.熙宁变法 B.乌台诗案 C.元祐党争 D.靖康之乱 4.北宋晏殊主要是以词传名,被称为(D)A.豪放词人 B.爱国词人 C.俚俗词人 D.富贵词人 5.姜夔白石词所创立的词派是(A)A.清雅词派 B.豪放词派 C.咏物词派 D.田园词派 6.严羽《沧浪诗话》提出的著名诗论观点是(B)A.以俗为雅 B.别材别趣 C.点铁成金 D.别是一家

7.陆游堪称古代作家中多产的诗人,其诗歌收入《剑南诗稿》的是(C)A.一千四百多首 B.七千多首 C.九千二百多首 D.一万四千多首 8.永嘉四灵推崇的唐诗,实际上是(D)A.初唐诗 B.盛唐诗 C.中唐诗 D.晚唐诗

9.戴复古是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集中数量占一半的是(A)A.五律 B.五绝 C.七绝 D.七律

10.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D)A.《赵氏孤儿》 B.《张生煮海》 C.《墙头马上》 D.《柳毅传书》 11.《陈州粜米》是(C)A.历史剧 B.爱情剧 C.公案剧 D.家庭伦理剧 12.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D)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 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 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D.宣扬道德教化 13.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B)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 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 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14.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A)A.最长的诗 B.最短的诗 C.最早的诗 D.最晚的诗 15.《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B)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

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 C.追求词藻华美

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 16.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D)A.清新 B.沉郁 C.典雅 D.豪放 17.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C)A.文道合一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18.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B)A.写景散文 B.传纪文 C.序文 D.寓言

19.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B)A.玩世主义说 B.游戏说 C.诛奸尚贤说 D.滑稽说 20.明代长篇小说《木寿杌闲评》是(A)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 D.世情小说 21.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C)A.注重合律侬腔 B.推崇语言本色 C.强调场上之曲 D.注重文采才情 22.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B)A.师法汉魏 B.师法唐诗 C.师法宋诗 D.兼学唐宋 23.陈维崧的词风是(D)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 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

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 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 24.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A)A.性灵说 B.神韵说 C.格调说 D.肌理说 25.《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D)A.历史演义小说 B.公案小说 C.讽刺小说 D.英雄传奇小说

26.目前《红楼梦》的通行版本是(D)A.脂评甲戌本 B.脂评庚辰本 C.程甲本 D.程乙本

27.下列作品中,与《长生殿》题材相同的是(A)A.《梧桐雨》 B.《临川梦》 C.《比目鱼》 D.《奈何天》 28.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三项衡量标准是(C)A.新意境、新语句、新风格 B.古意境、新语句、新风格 C.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 D.新意境、古语句、新风格

29.辛亥革命期间,“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狱中赠邹容》中的名句是(C)A.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 B.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C.临命须掺手,乾坤两只头 D.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 30.南社中风格独特的诗人苏曼殊被誉为(D)A.诗界革命一巨子 B.同光体魁杰 C.革命诗僧 D.革命和尚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31.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显著特点有(ABCDE)A.以文为诗 B.以文字为诗 C.以才学为诗 D.以议论为诗 E.以诗为词

32.从三十首论诗绝句可以看出元好问的诗美追求是(BCD)A.翻新出奇 B.慷慨激昂 C.天然浑成 D.质朴浑厚 E.阴抑穷愁

33.关于《三国演义》主题的几种重要说法有(ABDE)A.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B.讴歌贤才说 C.为英雄豪杰立传说 D.反映三国兴亡说 E.宣扬正统说

34.下列总集中,属于清代民歌总集的有(A BC)A.《白雪遗音》 B.《霓裳续谱》

C.《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 D.《古谣谚》 E.《挂枝儿》

35.清代曾国藩是(A BC)A.咸同之际宋诗运动的倡导者 B.桐城派古文的中兴缔造者 C.湘乡派的领袖 D.同光体的中坚 E.湖湘诗派的核心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一祖三宗 37.《录鬼簿》 38.说铁骑儿 39.神韵说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简述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

41.“元诗四家”在诗歌创作上有一致追求,各人诗风却并不相同,请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42.简述公安三袁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情况。43.《金瓶梅》中西门庆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4.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大量制作慢词,成就很高,著名词作有《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试以这三首词为例,论述柳永对慢词的贡献。

45.《红楼梦》第33回写“宝玉挨打”。下面节录的是王夫人、宝 钗、黛玉在事件中的言语举止:

(1)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宝玉已死的哥哥)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2)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宝钗见他(宝玉)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 篇7

一、中国现代文学语境概述

184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打破, 中国的国门从此打开, 中华儿女开始漫长的屈辱与斗争的历程。广大知识分析不堪接受侵略的屈辱, 文学界开始觉醒, 中国现代文学开始产生。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哪些岁月如斯?现阶段中国现代文学面临何种语境上的危机呢?笔者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娓娓道来:

(一)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 有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自发革新的一种文学发展形式。现代文学倡导通过直白的语言文字表达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政治生活的期待、对民族兴亡的认知。现代文中, 字里行间流露出科学民主思想, 在艺术表达形式上创新、多样, 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散文诗都是现代文学的体裁。在抒情方式、叙述方式、描写手段以及结构特征上, 无不体现新时代的创造思维。从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到郭沫若的新诗《女神》《屈原》都是现代文学的轨迹1。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十年”, 1917年到1927年之间, 是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期, “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成为这一阶段的基本思潮与核心思想, 虽然在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但是也埋下了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资源衔接不当的伏笔;1927年到1937年之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第二个十年”, 是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丰收期, 有伤痕文学、乡土小说等文学形式在这一阶段发展开来, 正式拉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幕;1937年到1949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转折期, 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现代文学具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2。新中国成立之后, 文化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穿越小说、科幻小说、都市言情小说等进入人们的视野, 虽然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但是也使得中国先到文学的发展与古代文学资源的轨迹出现偏离, 而且偏离的越来越远, 所以现阶段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瓶颈期”。

(二) 中国现代文学语境面临的困境

迄今为止, 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 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苦难艰辛、走过了战争屈辱、走向了发展和平。但是纵观现代文学作品中, 却没有一部小说能够与“四大名著”相媲美, 没有一位诗人能够与李白相提并论, 没有一首情诗能够与《无题》相抗衡。文学是一种感性的社会人文科学, 本应该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 理应根据时代特征反应时下百姓的真实境遇和心声, 但是又不能过分的脱离历史的母体。在历经风霜雨雪之后, 岁月如斯带来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礼, 然而中国现代文学的真正优秀作品却鲜少出现, 中国现代文学语境只是机械的伴随光阴荏苒, 却不知“回首往事”。因此, 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局面, 使得文学发展呈现“物是人非”的本源缺失现象3。

二、古代文学资源分析

(一) 古代文学资源阐述

中国古代文学是辉煌灿烂的, 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是丰富的。从百家争鸣时代的《论语》《孟子》到汉代的《史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安风骨”到唐代诗词歌赋的振兴, 从宋词的唯美到元曲的大气, 从明史上的《水浒传》到清朝的《红楼梦》, 无不展现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绚丽多姿、旖旎多彩。古代文学资源当然不仅仅局限在一本书、一行字上, 里面包含的智慧、涵盖的生活热情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和追逐的实质。或许是时代索然、或许是社会使然, 亦或是生活造就,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饱含了人民群众无尽的情思、历史的苍凉、社会的兴衰4。

(二) 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人类文明伴随时光任然不断发展, 但是灿烂的人类文明不应被淹没在洪流中, 我们既需要时代创新又要回首往事。所以在发展现代文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古代文学资源进行挖掘和传承。但是现阶段, 我国现代文学对于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明显捉襟见肘, 所以在日后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需要在理念上进行转变, 再现古代文学的辉煌和真实。同时, 对古代文学资料进行研究和梳理的过程中, 要在多角度、多维度的视野上进行评价, 对历史文学的评价要建立在科学客观的角度上进行, 切记不可将现代化的主观思维过分的应用到其中, 更不能对古代文学资源进行刻意、肆意的褒贬。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本是同宗同源、同气连枝的, 具有一脉相承特征。没有古代文学资源中的“天人合一”何来今日的“以人为本”?没有古典诗词的寓意深刻何来散文诗的诗情画意?现阶段, 物欲横流、生活节奏加快, 返璞归真势在必行, 使得人们在嘈杂生活之间感受到心灵的净化。所以, 在中国现代文学语境的发展中, 不能摒弃古代文学资源, 应当在充分挖掘古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 保证二者没有冲突、一脉相承, 共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结语

希通过文章的讨论分析, 全面激发文学创作工作者对古代文学资源的关注力度, 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通过有私下的方式方法对古代文学资源充分挖掘、并在其基础上实现创新, 为我国文学辉煌的明天注入显现的血液,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注释

11.徐汉晖.现代文学中的古代文学资源[J].文艺评论, 2015, 02 (01) :79-82.

22 .吴承学.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J].文学评论, 2015, 01 (02) :208-218.

33 .吕双伟.关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命题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06 (03) :131-136.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之我见 篇8

本课程从上古文学直至近代,是高校中文专业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丰富、信息量最大的一门课程。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多而杂的内容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成为摆在古代文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教材,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内容分为“文学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由于大量的理性知识都在文学史教材中,加之教学时间又十分有限,因而很多同类高校的课堂教学都是以“史”为主,作品的讲授成了阐明“史”所提出的已定观点的例证。由于学生缺乏对足够数量作品的深入学习、具体感受,所接受的文学史知识只能是粗疏、抽象、流于表面并且缺乏生命力。

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处理好“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比例是实现这门课程教学目的的关键。笔者认为“作品”与“史”的关系应当是作品是第一性的,“史”是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其发展脉络、规律的归纳与梳理。因此,本课程应将作品选的教学放在第一位,确立作品选教学的核心地位。也就是说应在讲授、学习一定数量作品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归纳文学史理论。只有如此,才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具体体现在时间安排上,作品的讲授、学习至少应占到每位教师任课学时的三分之二以上,文学史占三分之一。另外,文学史和作品选的内容很多,面面俱到的讲解是不现实的,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根据课时安排,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但必须保证中国古代文学的完整性和体系性,必须突出各时期的名篇佳作的讲授和学习。

过去这门课程的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教学中应当逐步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体系。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授每一阶段文学史时,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法:概括要点法、列表法、学生讲授法、练习法等。

所谓概括要点法是指教师在上课时,采用讲解和板书相结合的形式,概括归纳文学史的要点,以帮助学生尽快理清各个不同时期文学发展概况;列表法是要求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用列表的方式,列出书中涉及到的每一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影响等等;学生讲授法就是定期选取一些简单篇目,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进行讲解,由学生自己讲评,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练习法就是教师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根据课本作出答案,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概括能力。概括要点法易于学生理清思路,但是呆板、单调,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列表法和学生讲授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适用于已有了较高自学能力的学生,但耗时多,不易于教师把握;练习法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便于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但是教学的条理性、逻辑性则显得不足。四种方法各有短长,为了避免教法的呆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我们应该穿插使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古代文学知识。

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重点,教授作品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的文学史具体化,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这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生动,最具体的部分,它最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部分教材,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每章节时,要要求学生从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简单运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四个层次来掌握课程内容,培养自己的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

一是记忆能力层次可分识记和背诵两种。识记,要求识记主要作家作品和文体知识;背诵,要求背诵经典作品,熟悉其中的名句名篇。二是理解能力层次,主要要求理解作品的基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概括、归纳作品主旨,理解作品段落层次,认知作品的某些总体特征。三是简单运用能力层次,要求学生能够对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和具体艺术手法进行简明扼要的说明,对主要文体、作家作品和重要的名词概念作简要的解释说明。四是综合运用能力层次,要求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理论,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价。

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方法,以打破以往一言堂、满堂灌的沉寂状况,只有师生双向互动,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激发,悠久古老的古代文学才能绽放迷人的艺术魅力。

作业布置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目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格外重视的形势下,注重学生平时作业的布置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只有终端检测即可。但笔者认为平时作业能督促学生用功,从多方面、多角度检测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学好课程提供更多的保证,减少他们的考试压力,这是终端检测所不能代替的。作业可以布置课外阅读篇目和背诵篇目,要求学生背诵百篇以上的诗文作品,选取自己理解最为深透的作品,每学期写出1至3篇短小的分析、鉴赏文章等等。通过这些作业,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专题讲座的开设是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开设讲座的原则应是深、新、趣。观点应该深刻,课题应该新颖、有趣。这样才能在教材的深入研究方面给学生提供范例,也更能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例如开设古代小说研究、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散文研究、古代戏曲研究等等,目的是理清几种主要文体的发展线索,使在基础课中学习的文体知识深化、系统化,并提高学生对所选文体的研究能力。另外还可以开设作家、作品的专题研究,如《诗经》《论语》《孟子》《庄子》《楚辞》《史记》《桃花扇》《聊斋志异》《红楼梦》研究等,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主要作家、经典作品的理解,提高相应的研究能力。此外,笔者认为还应鼓励一些对古代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搞讲座,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综合素质。

上一篇:高中寒假趣事日记600字优秀下一篇:仿古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