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微观的区别(通用8篇)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分布面广,保有量大,作业环境复杂,运用范围涉及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机保有量迅速增加,农机安全生产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尽管在各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事故呈下降趋势,但农机事故四项指标的绝对值依然偏高。据德州市农机监理站统计,2007年全市共发生农机交通事故70余起,死亡7人,受伤51人,直接经济损失24.07万元,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因而,农机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预防农机事故,已成为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机行政主管部门要掌握规律,排除一切干扰和影响,才能做好农机事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控制论作为现代管理的一门重要科学,为我们研究农机事故发生规律提供了崭新的思想方法,是掌握农机事故规律,对其实施有效控制、获取我们所需要的最优状态的重要科学理论。农机事故的发生是由“人、车、路、管”诸方面因素构成的,预防农机事故是一个多方面、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紧紧抓住“人、车、路、管”四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
一、确定目标,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预防控制
目标,这是实施有效控制的基本依据,要做好农机事故的预防工作,就必须依据上级有关指示及本单位的实际(农业机械管理数量、作业项目、管理水平、队伍素质、机械技术状态及地理环境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再根据目标进行预测,对容易出事故的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实行预防控制。
第一要抓好拖拉机驾驶员思想的预防控制。构成现代交通的三大要素是人、车、路,同样农机交通安全程度取决于人、车、路系统的协调与配合,取决于个人要素的完善程度,而人的因素是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许多农机事故往往是在道路车况,甚至驾驶员的技术都比较良好的情况下发生的,而纯粹因驾驶员技术水平差或道路、车况不好造成农机事故并不多见。正如人们经常见到的“天气、路况差事故少,条件好事故多;旧车事故少,新车事故多;车队事故少,单车出事多。”这种现象虽然并非绝对,但却反应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在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中,主要因素是驾驶员的素质,而素质中思想素质比技术素质更与安全紧密相关。所以要预防农机事故,必须优先抓好拖拉机驾驶员思想的预防控制,针对不同人员不同的思想反应,针对不同的生产特点,运用系统整体性原则,提前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安全责任感,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第二要根据农机安全生产任务,预测安全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实施预先控制。首先是在组织领导上实行预先控制。工作的好坏,均与组织领导密切相关,农机主管部门应根据农机安全生产情况,合理组织领导力量,如采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做法,同时根据完成任务的道路情况、人员情况,预先做好执行任务的技术准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第三要利用规章制度实施预先控制。规章制度来源于实践,并带有一定的预见性和预防性。因此,一要强化法律法规、行政规范,即强化法律意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提高行政执法能力;二要强化检查监督,保证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三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带有预先控制的具体可行的制度。
二、适时评价效果,实施反馈控制
有效目标,预防控制的确定,只能说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的第一步,要想得到理想的效果,最重要的环节是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即“对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预测,发现潜在的问题,判断事物发展趋势,以便防患于未然”。为达到这一要求,应注意实施正负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反馈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二是发现安全生产中好的方法,及时总结推广,进行正面引导。为此,必须实行全员管理和层次管理,从整体上把握安全无事故工作的主动权。一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二要定期分析评价安全生产形势,预测事故趋向,研究对策,提出下一步的控制措施;三要定期评估安全工作效果,进行总结表彰,推广成功经验,查找事故苗头,发现问题从快从严处理;四要健全反馈控制组织,各级要建立相应的安全组织,经常评价安全效果,主要采取多种渠道预防农机事故。
三、重视相关因素,实施分类控制
充分利用相关要素的作用,是增强管理效应的有效方法,不仅强调要素的个体效应,而且十分重视要素的群体效应,农机事故的预防工作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如车辆技术状态、道路通行条件、农机管理水平等。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实施分类控制。
一是抓重点环节,加强农机管理,始终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车辆的技术状态,是车辆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车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保修、保养以及调整不及时等多种原因,使车辆的技术状态变差,造成转向、制动等关键部位失灵,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为此,必须严格坚持车辆技术状态检查制度,逐步形成车辆年检审、定期田检路查、抽查和驾驶员途中检查为主要内容的检查体系,及时发现问题,随即解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抓主要方面,加强研究,提高驾驶员在复杂作业环境的适应性及驾驶能力。道路状况是发生农机事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方面。就目前我国道路状况和水平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建造不符合条件,道路窄、坡度大,交通标志设置和安全设施不完善,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对此必须严把驾驶员的培训关,重点抓好驾驶员新训和复训两个环节。针对各种复杂道路的特点,强化训练,探求各种复杂道路条件下正确的驾驶方法,提高操作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农机事故的发生。三是抓关键因素,强化管理手段,实行有效控制,不断提高农机管理水平。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凡是管理松懈、纪律松散的部门,其事故发生率就高,因此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农机事故预防工作的主动权,实行全方位、全时间、全员额的“三全”管理和层次管理。全方位管理对驾驶员队伍和农业机械的所有部位、空间和要素不留空隙,无处不管;全时间管理就是对重点农机作业单位或农机大户的农业机械采取不间断管理,防止失控,保持管理的连续性;全员额管理就是从接受管理,到共同参与管理,使所有驾驶员即是被管理者,又成为管理者;层次管理就是发挥各级农机职能部门作用,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层层把关,彻底堵塞漏洞。在全系统内积极开展查思想认识、查作风纪律、查制度落实、查事故隐患的“四查”活动,提高全体人员预防农机事故的自觉性。
1.1 方法
木材宏观识别常用工具是锋利的小刀和10倍放大镜, 此法较适合于现场识别。工作人员对木材构造知识的掌握程度、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识别、鉴定结果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察前应弄清试样的三个切面所在位置, 将其局部削平, 然后用肉眼或放大镜在光滑的切面上观察所展现的特征, 尤其对切面呈现的特征较多, 应作为观察重点。放大镜使用因个人习惯、视力不同而不同, 没有明确规定, 以看得清楚为原则, 一般用前用擦镜纸措去灰尘, 左手持木材标本, 右手持放大镜, 将木材标本切面对准光源, 调整放大镜与标本距离.直到特征清晰为止, 如特征不清楚或木材切面不光滑, 可用凿刀再次削平或在切面上滴以清水, 往往能增强特征的明显度, 如轴向薄壁组织、波浪、气味等。木材颜色应该以气干状态的健康材为准, 不能用腐朽或变色材。
现场识别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显著特征, 如树皮是原木识别的重要依据;原木剥去树皮后的木材表面即材表特征在观察时也是值得注意的, 如壳斗科木材的槽棱、豆科木材的波痕等;原木端头呈现的心边材的明显度、边材的宽窄、早晚材的转变度、流胶 (脂) 现象等也可为现场初步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如落叶松早晚材的急变、龙脑香属克隆木材端头的流胶等。
1.2 木材宏观识别要点
裸子植物材其进化较为低等, 结构较简单, 识别特征相对较少, 但不同木材特征差异较明显。被子植物材种类繁多, 进化较为高等, 木材构造远比针叶树材复杂, 两者宏观现察的侧重点不同, 具体情况见表1。
2 木材的微观识别
微观鉴定无论是设备还是操作过程都比宏观识别复杂, 必须在实验室完成, 这也是准确识别木材的必要工序, 尤其对于规格较小、变质 (如发掘的古木) 或不标准 (如枝丫材) 的试样, 微观识别显得尤为必要, 而切片质量好坏则是微观识别的关键所在。木材切片方法很多, 以徒手法最为简单, 不需要特别仪器, 但不易切得很薄, 视个人技术而异。
2.1 木材切片的制作
(1) 试材选取及试样切取
尽可能自树干中部截取选择生长适中, 无病及弯曲等严重缺陷的标本, 不要在树根、树梢或侧枝上取材, 试块不要距离髓心太近, 一般应在距离髓心若干个年轮为好, 除某种目的外, 最好在边材的内线部分取材, 但试块也不能距离树皮太近, 一个试块不能同时包括心材和边材两部分。试样大小可以固定于切片机上为好, 可采用1cm2见方的试块, 在其上锯出横切面、径切面及弦切面三个突出的面, 其中横切面最好包括一至数个年轮, 如果年轮过宽, 则将年轮界限处 (早材晚材交界处) 位于模切面中央, 这三个切面必须取正确, 而且不允许有任何缺陷。
(2) 切片前预备处理
切片前的预处理 (包括软化处理) 比较复杂, 方法众多。各有利弊, 其目的一为软化, 二为排除细胞内的空气。常见的软化处理方法有水煮法、甘油一酒精混合液浸泡、过氧化氢和醋酸处理、氟氢酸处理等, 其中最简单常用的是水煮法。将木块置于盛水的烧杯中煮, 使之变热 (不宜沸腾) , 后置于冷水中冷却, 如是反复数次, 使细胞内的空气完全排除, 全为水分所饱和, 至最轻木材下沉为止, 质轻木材一般煮3~4h, 水煮以后即可切片, 质硬木材可适当延长水煮时间, 如加入少量冰酷酸效果更好。
软化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材料的性质--软硬、湿度、针叶树材或阔叶树材以及对切片的要求等。如果一次切数种木材, 混在一起处理, 必须在每种试块上用小刀分别刻痕, 以便区分。试样软化程度主要根据各种木材结构和强度而定, 如硬材较软材需较长时间的软化处理;均匀结构或细结构比不均匀结构或粗结构需要较久的软化处理;多数散孔材比环孔材 (很硬的木材除外) 需要较久的软化处理。含有大量薄壁组织的阔叶材以及具有薄壁泌脂细胞的针叶树材, 早晚材细胞壁厚度及细胞大小相差很大的木材, 软化时以薄壁细胞为依据, 而不以强硬组织如木纤维为依据, 不可软化过度, 否则薄壁细胞易破碎。
(3) 切片
切片时, 将平整而锋利的切片刀安装于切片机上, 旋紧, 刀略倾斜, 其倾斜程度依木材硬度而定, 一般刀的侧面与木块表面约成10°。切横切面时, 一般刀子移动的方向应与木射线平行;如果有大量的带状薄壁组织, 则与木射线垂直;针叶树材由早材开始切, 阔叶树材先由晚材开始切。切纵切面时刀子移动的方向与木材纹理一致, 木树软化过度时可略微倾斜, 但一定要顺着纹理方向切。每切几片就要在显微镜下检验一下, 看方向是否正确, 尤其切径切面时, 更要不断更换方向, 木材切片的厚度一般为10~20μm。
(4) 染色
木材切片也有不染色的, 但要作为解剖上精细的研究及便于显微照相, 还是以染色为宜, 用于木材切片染色的染色剂很多, 如番红、固绿、亮绿、龙胆紫、苏木相等, 其中以1%的香红水溶液染色最为常用, 其优点为色泽鲜艳, 经火不松, 使已木质化部分染为红色, 若与苏木梢作二重染色尤为美观, 苏木梢经铁钒媒染剂的作用, 可将未木质化的部分染成淡蓝色。番红一固绿法则可将硬材中胶质纤维自纤维中区分开来。无论采取何种方式, 最后均应经多级浓度的酒精脱水, 并用相应的透明剂处理以备上片封固。
2.2 徒手切片法与木材微观识别
徒手切片法是指不借助切片机械而直接用刀片将新鲜的或固定的材料 (一般为木质化程度较低的植物材料) 切成薄片的方法, 因其操作方法简便、制片迅速并能及时观察植物组织生活状态下的结构而成为组织化学、生物鉴定、教学实验及科研选材的常用方法, 尤其在医学及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更为普遍, 在木材这一类木质化了的生物质材料上的应用存在着其局限性, 但仅就木材的微观特征记载及木材鉴定而言是切实可行的, 尤其在进口木材识别中, 与切片机切片相比, 往往能体现出自身的优越性。
2.3 木材微观识别要点
针叶树材细胞径向排列整齐, 个体间微观特征的微弱差异均有可能成为木材识别的重要依据, 阔叶树材构造分子排列不规整, 细胞类型更复杂, 分工也更明确, 但主要由导管分子、木纤维、轴向薄壁细胞及射线薄壁细胞四种细胞组成。
摘要:木材识别主要是以木材构造特征为依据, 对木材的树种进行识别。树种不同, 木材的构造就不一样, 材质有差异, 因而用途也就不同。由于树木种类繁多, 正确地识别木材的树种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主要对木材的宏观和微观识别进行分析。
关键词:木材,微观识别,宏观识别
参考文献
按照吴先生的观点,世界史就是宏观历史。宏观历史的特点之一,就是视野要开阔,要从全局看问题,要进行综合比较。如果世界史不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进行比较研究,不对特定地区和世界历史全局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吴先生宏观史学的突破口和着眼点,在十五、十六世纪。吴先生认为,在十五、十六世纪以前,亚欧大陆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农耕世界;一个是游牧世界。它们以喀尔巴仟山、高加索山、兴都库什山、昆仑山、阴山、燕山、兴安岭一线为界,南农北牧,彼此平行并列地存在着。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它们之间有和平的经济文化交往,也有相互征伐和掠夺。军事冲突对世界历史发展影响最为巨大的是游牧民族、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大冲击。但入侵和移徒的结果,是更多的游牧民族融汇在农耕世界之中,世界那种相对分散隔绝、相对闭塞的状况仍然存在。到了十五、十六世纪,形势则为之一变。在亚欧大陆农耕世界一些地区,在静止的稳定的农本经济内部,已不同程度地生长着否定自身的力量,主要是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而农本经济受到侵蚀最深,震撼最剧烈,变化最大的是亚欧大陆西端一隅之地。在那里,农本转向重商,封建制转向资本主义。这一率先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地域扩张,冲击着整个农耕体系,从莱茵河以东的欧洲到北非西亚,从中亚穆斯林到印度、中国、日本,到处都感觉到了来自西方的挑战。自此以后四百多年,正是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冲击与反应,挑战与应战,引起经济变迁的波动与适应,文化交流的批判与吸收,新旧嬗递的隔绝与融汇,使相对孤立闭塞的世界联为一体,人类“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马克思语)。世界史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可以说,只有到十五、十六世纪时,人类才有了真正意义的世界史。因此,“研究这两个世纪变化的各个方面,是从全局考察世界历史的一个必要的开端。”
《初学集》是这个开端的第一步,然而也是坚实的一步。从它收入的十六篇文章选题看,有探讨十五、十六世纪历史变迁大势的宏观之作,也有着眼于区域变动、具体事件和某一政策的微观研究,宏观综览全局,但不空泛;微观精于专题,但不狭隘。宏观微观相结合,它们重点讨论了两大问题:一是封建农本经济内部的变化;二是东西方海上的活动。文章认为,农本经济是一种狭隘的、相对闭塞的、基本上属于地方性自足的经济,要使它转向商品经济,就必须突破两大闭塞,即突破狭隘的耕织自足的地方闭塞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闭塞。而这两大闭塞的突破,又有赖于农本经济内部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有赖于商业、市场的扩大及海上贸易的发展。所以文章研究的主题和中心,是从农本到重商、由闭塞到开放。
文章讨论的范围,主要涉及英国、中国和日本三个国家。十五、十六世纪时,英国在都铎王朝统治之下,中国在明王朝统治之下,日本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政权的统治之下,三个国家发展水平大体均衡,英、日比它们各自相邻的大陆还有稍稍落后一些。但是,在这以后,农耕世界西端的英国,却率先起飞、迅速地由农本而重商,转入工业社会,而东方中国则始终没有完成这一转变过程、造成东西方历史发展大相异趣的内部机制是什么呢?有两点原因:
第一,在农耕时代,以农为本,是东西方一致的教条。但是,西方农本经济中产业结构不同于东方。西欧自始至终保留着重视畜牧的古老传统,它的产业结构,实际上是农牧混合的产业结构;而东方中国则是越来越趋向单一的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这种差异,给东西方农本经济内部商品经济的生长以不同影响。本来,从农本经济内部滋生成长的商品生产、商业和城市,开始都是作为农本经济的附庸和补充,与封建制相适应、相协调的。但是,由于西方畜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相当比重,故它的毛织业特别发达,成为中世纪商业的基础和商品生产的先导。与东方种植业相比,它更容易产生出侵蚀农本经济的力量来。从十二、三世纪开始,到十五、六世纪完成的商业和城市——由农本经济的附庸到对立物——的转变,正是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第二,西方英国和东方中国、日本,虽然都是封建政权,但是它们的经济政策却很不相同,由此影响到东西方经济发展方向和速度的不一样。比如说,英国早在十四世纪就开始采取保护毛织业的措施,到十六、十七世纪,又大力执行重商主义政策;而同期的中国,仍在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控制之下。英国政府鼓励有技术的外来工匠的移入,支持和参与海上亦商亦盗的扩张活动;而中国明朝,其时却在严申海禁,打击海上私人贸易活动,对一些发达地区产生的资本主义稀疏萌芽,也是多方控制,无情扼杀。可以这样认为,东西方经济政策上的差异,是东西方历史均衡发展到不均衡发展,是十五、十六世纪以后东方逐渐落伍,西方迅速领先的又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怎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人才,这是所有家长都想了解并做到的。现如今,不断有一些“虎爸”、“虎妈”,但我认为这并不可取,孩子有权力决定自己的人生。好的家长应做到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就是指家长把握孩子成长的大方向,不让他走上歪路,但在细微的小事上让孩子自己决定,也不会阻止他发展兴趣特长,这样的做法可以是父母的爱恰到好处。不会因过于宠爱,助长他嚣张的气焰,不是他丧失独立的能力;也不会由于独断专行,阻断他挖掘自身天赋,通过自己梦想的道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是能够独立自主,敢于追求,敢于创新的人才,而非眼高于顶的父母的宝贝或是毫无主见的书呆子。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可以说如果没有孟母成功的教育,历史上便少了一位圣贤。我们何曾听过孟母在发现儿子又不好的习惯后便责骂他。她只是换个环境,想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德行和习惯。
与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相反的方式便是两种极端。计划教育,独裁主义和放任自由。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威利旺卡先生是一个处处透着古怪的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在制作糖果方面有着令人惊叹的能力。但在他的少年时代,作为牙医的父亲剥夺了他享受甜蜜的权力。甚至在听到儿子想制作糖果时,他大发雷霆,严厉责骂。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威利旺卡先生离家出走了,父子二人几十年都未见面。父母总认为自己做的是最正确的决定,认为自己铺的路能让孩子通向更光明的未来,但当他们以一个大人的思维去约束孩子,孩子纯真的心性也会慢慢趋向成熟,便会有一个严肃冷硬的小大人做着不和年龄的事。当孩子失去天真、善良和对生活的热爱,即使他在学业方面再怎么优秀,也是得不偿失。
若放任自由的结果更可怕。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家长不掌握好大方向,任孩子自己玩,还未成熟的孩子不知轻重,可能会逐渐沉沦,如今社会总能听到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业一落千丈的新闻。这些不应该只怪孩子不够自觉,家长监管也不够。
每个孩子都是一支潜力股,要想股票涨势好,市场稳定必不可少。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是最好的选择。
作者:陈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所以,对于物质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中学化学学科素养中最基础的素养。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
地球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自然存在的元素有94种,人造元素有24种。人体内所含有的元素,目前已知的达到六十多种。也就是说,没有化学元素,便没有地球和人类。我们认识的纯净物也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比如,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许许多多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我们一般在描述宏观物质时使用它。在微观世界中,我们更多的是用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来描述物质。学习化学,就是要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在学习化学后,要明白“几乎所有物质都是化学物质”和“所有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些常识。“本产品是绿色环保的,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就是犯了上述科学常识性的错误。
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见宏思微,以微窥宏”
宏观和微观是观察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宏观是微观的表现,人类认识事物总是先从宏观的现象开始。微观是宏观的基础,要弄明白宏观的事物必先搞清楚它的微观构造世界。两者之间,既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也有科学的逻辑推理关系。化学教学总是在宏观和微观两领域中上下翻飞、来回穿梭。原子交换、化合价、化学键、电子转移等微观概念与化学反应、实验现象、物质性质、化学能量等宏观事物息息相关、因果联系。作为化学教师,在教授化学知识时,要时刻理清两者的关系,不可混淆。
1.理清概念的起源和归属
元素是宏观描述物质组成的概念,原子等微粒是微观描述物质组成的概念,不能混用。在宏观描述水的组成时,我们用“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里用元素概念,尽可能避免用分子、原子等微观的概念。实在不能避免时,也可以用“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的”,这里的“许许多多”就是宏观和微观的桥梁,“许许多多”这一数量形容词是不能省略的。化学表述越规范,越能理清宏观和微观这两个层面间的逻辑关系。化学键是一个微观的概念,用来描述纯净物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化学键的强弱与物质的稳定性、化学反应时需要和释放多少能量等有关系。物质的稳定性和化学能量是宏观的现象,其变化与化学键这一微观的概念有关联。
理清宏观、微观化学概念,梳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能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内化为化学学科素养。
2.结构决定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的最直接纽带。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尤其是有机化学知识的教学中,“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是一个重要学习策略和知识逻辑。
卤族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由于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氧化性。碱金属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由于很容易失去这一电子达到次外层的稳定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是化学物质很重要的两大性质,有广泛的用途。
在有机化学中,烃基与羟基组成的醇,和烃基与羧基组成的酸相比,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而其差异主要取决于羟基与羧基的结构不同。“双键”“叁健”“羰基”“氨基”“氰基”等,不同的基团由于原子组成不同或结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在烃基上,连接的基团种类不同,有机物就会呈现不同的性质。在有机合成中,也常常会根据所需的性质去“嫁接”相应的基团,以达到人类所需要的用途。
3.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可能没有量变,也不可能没有质变,而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当硫酸浓度极低的时候,它主要体现的是水的性质,甚至对人体也不会造成影响。当硫酸浓度增加,它主要体现酸的性质,具有酸的五大共性。当硫酸的浓度达到70%以上,我们称它为浓硫酸,开始具有浓硫酸所特有的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整个过程,有两次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有的时候浓度是决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和生成什么产物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在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或生成什么产物时,必须兼顾反应物的浓度。
4.建立微观模型,提出科学假说
在电解质溶液篇章中:有的溶液能导电,有的溶液不能导电;有的溶液导电能力强,有的溶液比较弱;有的导电能力弱的溶液,改变一些条件后,其溶液的导电能力会增强。为了解释这些现象,科学家们提出了电解质电离、电离平衡、电离平衡移动等一系列微观模型和假说。这些模型和假说很好地解释了上述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化学理论,对电解质溶液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宏观现象、微观假说和实验验证正是学好化学理论知识的三大法宝。
用宏观与微观的视角,审视社会热议问题
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面对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能用学过的科学知识去解释,能用科学方法去推测,能用科学精神去证实。例如,中医和西医的药品风格有很大的不同,在看西药说明书时,我们通常能看到药品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等信息,而中药却没有。据此有人说,西药是化学试剂,而中药是天然药材。此话当然有误。检索一下西药的发明史,你会发现许多西药也都是从天然植物和动物中提取而成。在治病的时候,人们爱用西药,因为西药更有针对性。在养生和康复调理时,用中药则可起到温和和综合的调理效果。
在一些养生类文章中,我们经常看到“吃某某食品可以预防某某病”这类的表述。表述本身也许没有问题,但是不妨思考一下,这里缺了一个关键的信息,那就是起到预防作用时的该物质的浓度。比如,有每天摄取30毫克番茄红素可以预防前列腺癌等一些病症发生的说法。但仔细思考,吃一只生番茄只能吸收0.05毫克番茄红素,要达到30毫克的标准,必须每天吃600多只番茄。所以,要想预防前列腺癌不能采用吃生番茄的方式,而是应服用番茄红素的提炼品才行。
——对我国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理论意义
咸宁市通山县XX乡XX
【摘要】经济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我国政府的职能定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其中“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可以直接归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职能,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都拍不响的经济。”本文着重对邓小平关于经济管理的两个基本层面:宏观经济的管理和微观经济的管理。在微观经济的管理部分,重点探讨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的自身管理两个方面,藉此揭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实践性的、启示性的内容,在这一基础上,对我们进一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经济管理管理方式国有企业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经济管理思想是构成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管理实践中经验和方法的总体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分重要的理论武器。根据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解读,在现代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经济管理的两个不同层面:一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宏观调节和控制,亦即国家对“经济体系”的总体管理;一是各类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自身的经营管理,亦即各个“经济细胞”自身的管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实际,邓小平就如何加强宏观调控、搞活微观经济,特别是针对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精辟论述,现本人现就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基本层面以及国家与企业的互动关系进行初步地探讨。
一、强调宏观经济调控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国民经济体系进行调节和控制,就是指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宏观经济调控,邓小平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要确保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坚持以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把宏观调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1、以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
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坚持以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中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生产建设,行政设施,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这表明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解放思想,努力扩大经济规模,又要结合我国实际来安排经济基础建设,不能一味地盲目冒进。邓小平同志认为,我国在上个世纪长期以来在宏观经济管理上没有切实贯彻均衡增长理论,导致了各种比例严重失调,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解放前的历史状况造成的。由于受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旧有经济基础的限制,因而社会主义建设中很难在短时期改变这种状况;二是急于求成的思想造成的,导致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而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等的发展,从而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三是左倾思潮的影响造成的。总结教训看出,宏观经济调控必须贯彻综合平衡的原则,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分析得出的重要理论。
2、将宏观经济调控权集中于中央。
国家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全局与局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的矛盾,为了妥善解决矛盾,必须把宏观经济调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权威。邓小平同志认为加强中央权威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并进一步论述阐明了中央权威的内涵和如何保持中央权威等问题,认为中央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所有者代表,肩负着发展国防、外交、科教、文卫等事业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中央政府要有一定的财力作为保证。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不难看出,使中央保持权威的基础必须是正确的政策措施,是符合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策。
3、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迫切需要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必须发生转变,由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者和生产经营者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服务者和宏观调控者。因此邓小平同志曾针对我国经济管理的实际状况多次强调政府要实现三个转变:
(1)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政府应该通过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经济信息,从而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调节市场秩序,借助利用管理组织和手段维护市场活动的合法性,保护企业、公民等的正当权益,保障良好的市场环境;
(2)是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应该是由中央把握大的问题和前进方向,而不是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即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应该转向宏观调控,明确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战略问题,调节社会供给平衡和需求比例,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营造外部环境;
(3)从过去的“死管”到现在的“活管”。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这就要求对企业必须活管。所谓活管就是指政企分开,把生产经营自主权放给企业,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地参与市场竞争,有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是政府完善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
二、注重微观经济搞活
我国对微观经济管理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改革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邓小平同志还认为我国各地区的条件存在着不平衡性,要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很长的过程,需要慎重行事,为农业生产管理的改革以及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农村微观经济管理实践成功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我国企业管理方式的客观实际,就如何从微观经济管理的层面上改革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明确提出了三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思想:
1、加大企业的权力
这是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最基本的取向和最重要的内容。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个过程中,邓小平都非常强调给企业以自主权的问题。他认为 “权力不下放,企业没有自主权,也就没有责任,搞得好坏都是上面负责。全部由上面包下来,怎么能搞好工作,调动积极性?” 此外他还要求,“任何一项任务,一个建设项目,都要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时间”,必须要有具体措施作保证。其一“要扩大管理人员的权限,责任到人就要权力到人。”其二“要严格选用人员,量才授予职责。”其三,“要严格考核,赏罚分明。” 邓小平的有关加强企业经济自主性和责任制的思想尽管是针对当时国有企业面临的实际情
况提出的,但对我国整个企业的改革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探索,加大企业权力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最为重要的内容。1992年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有了较为系统的、明确的规定。国家对国有企业管理方式改革从“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改变企业管理的方式”的角度,明确规定了国有企业拥有的14项涉及生产、交换、分配等方面的经营权,也明确提出了“政府依法对企业进行协调、监督和管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内容,深刻体现了邓小平关于加大企业权力的重要思想。
2、用多种方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在于“企业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调动企业积极性,这是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也是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显著标志之一。这里不排除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被证明是有效率的、好的经营形式。因为“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因此,在企业经营形式的改革中,邓小平强调指出:“已经从各方面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要继续实行,不能走回头路”;同时也要“防止盲目性,特别要防止只顾本位利益、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破坏性的自发倾向。”邓小平提醒道:“在这方面,要规定比较详细的法令,以防止对自主权的曲解和滥用。”
3、实行政企分开
这是国家对企业管理方式改革的关键。在企业改革中,无论是加大企业的权力,还是建立有效的经营形式,都必须以政企分开为前提。政企分开的目的就在于有效地切断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的“脐带关系”,使企业不再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调整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政府不再是企业的“婆婆”,因此,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政府职能的转换。
企业自身管理方式的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改革持续、深化、开拓的过程中,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关于企业自身管理方式改革,提出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大大小小的干部都要开动机器,不要当懒汉,头脑僵化。当然这个懒汉主要是过去制度形成的。以后既要考虑给企业的干部权力,也要对他们进行考核,要讲责任制,迫使大家想问题。”在实践与总结实践中,提出了四个重要的理论指导:
1、实行以股份制为特点的企业管理方式
当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扩权让利阶段以后,要把企业改革推向前进,就必须把政企分开与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联系起来,必须重新构造国有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邓小平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一再强调“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依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各地各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对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等多种经营形式进行了试点和深入实践,并最终广泛确立了股份制作为我国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
2、实行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落脚点的企业管理方式
要充分落实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企业的活力,必须使企业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关键时刻,邓小平高瞻远瞩,从经济、政治全局的角度,指出“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这个论断直接促进了企业采用多样化的管理措施,比如股权激励、绩效考核、流程量化等,充分调动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3、按照市场经济需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换经营机制条例》中,邓小平同志详细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方面与内容,必须严格按市场机制运作,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成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企业管理中的一场革命,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企业管理改革思想内涵。机制转换的贯彻实施,增强了企业活力,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方式,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重视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因素
在国有企业管理的改革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对企业管理中的制度、技术和人的因素问题非常关注。
(1)制度因素。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企业改革只能改革企业的管理形式而不是改革所有制形式,强调企业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此外,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要充分发挥在企业改革中工人阶级的巨大作用,鼓励工人阶级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努力掌握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积极协助企业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2)技术因素。在企业管理中技术因素主要体现在邓小平同志引进先进技术改造企业的思想中,他认为国有企业在引进技术进行改革时,必须首先确保引进的技术是当今最先进的,否则难以使企业的技术水平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然后引进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定要用先进的方法来管理,“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济方法”,对于引进的先进技术“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为当前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定下了基调。
(3)人力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改造企业,为了保证应有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合格的工人。”“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要放手提拔„„我们要开出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不要老是把人卡住”。这一关于培养合格工人和提拔管理人才的思想,反映了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也是在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中,邓小平同志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这点充分反映出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认真分析邓小平同志对改革经验的总结与论述,才能更好的理解并掌握邓小平经济管理基本层面的思想和实践经验,以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及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从政治角度来论述经济管理,始终把握着全局性和整体性,因此我们主要看到的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指导思想。同时,邓小平同志总是从宏观上谈经济管理时紧密联系微观经济管理,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因此,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是以宏观经济管理为主,微观经济管理为辅,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充分体现出了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2.《新政府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3.《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经济学(上)》中国发展出版社
近年来, 国内诸如三聚氰胺事件、锦湖轮胎事件、瘦肉精事件等重大产品质量事故频繁爆发, 给企业敲了警钟, 对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安定,乃至国家信誉也造成了极大伤害。透过这些质量事故的表面探寻其本质, 可以发现, 除政府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在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忽视了真正可以使企业永续经营的根本———质量。
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制造能力日益提高,产品质量显著提升,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我国产品质量总体上存在质量差、档次低、标准落后、技术创新不足、品牌附加值低、信誉不高等问题。企业质量管理层面上也存在严重顽疾,很多企业缺乏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忽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他们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过分通过追求低成本来获取看似更多的利润,对产品质量漠不关心,大量新产品在研制过程中缺乏技术保障、未经充分试验验证、为达到质量标准、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下,仓促投放市场,造成产品质量风险事故不断聚集甚至集中爆发。企业这种急功近利的生产经营模式为产品质量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09年,中国质量协会开展了“全国部分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普遍诸如质量意识淡漠、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不高、质量教育培训力度不足、质量过程控制尚未普及、质量检测能力相对落后、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不够等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诉求,迫切要求企业生产出质量要求更高、品种更多、服务保障更好的产品,这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如何解决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企业破解质量管理工作难开展、无抓手、成效不明显的关键举措。
政府监管对促进企业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政府对质量的管理,应该以严格的法律制度,规范的行政程序为基础,从政策上和制度上营造良好重视质量、关注质量的社会氛围,营造一个稳定的、公平的宏观质量管理的环境。政府有效监管,能够促使企业采取理性而长期的质量举措,避免其在质量上的投机和短期选择,对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从宏观层面而言,政府监管对促进企业质量管理的作用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着力完善质量法律法规。
一是我国质量法律法规立法主旨主要侧重于产品质量监督,缺乏促进质量工作长效机制的规章制度;二是产品质量责任规定不明确,部分法律法规条款可操作性差;三是部分法律与法规之间还不协调。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政府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完善质量法律法规,从顶层设计开始创建质量管理环境。
2. 着力改革质量监管体制。
我国质量监管存在明显的体制缺陷:一是部门分割,政出多门,导致监管制度不协调,监管资源重复配置,效率低下;二是多头负责,分段监管,导致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并存发生,监管失责的责任界定与追究困难;三是监管标准不统一,信息披露不充分;四是部分领域存在严重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和政府与中介机构不分问题,导致质量监管与问题处理“内部化”,失去了独立性和公正性;五是管理跨区域、跨行业、跨系统的质量问题需要依赖国家更高层次的临时协调,政策措施难以持续有效。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政府就要建立起责权一致,机构精简、标准统一、信息透明的质量监管体系。
3.着力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质量问题是一个公共的社会问题,当前质量问题多发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有效的、多方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必须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首先是消费者,然后是新闻媒体、行业性自律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要协调各方力量,以保障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核心利益为根本目标,建立一个以政府为核心,致力于维护公共利益的社会监督机制和监督网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管理质量问题的新格局。
4.着力确定质量安全优先制度。
对一个社会而言,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如何,首先要看质量伤害的控制,也就是质量安全底线的把握。因此,对质量安全底线的把持,确保产品安全是政府质量监管的主要目标。质量安全作为质量底线,需要市场监管和社会监管力量的协同,但最重要的监管力量来自于政府质量监管部门。政府作为一个社会具有“刹车”功能的行政管理组织,其最大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对风险的规避。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政府质量监管部门就要确定产品质量安全优先、规范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和体系。
企业开展质量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结合目前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企业要想开展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在意识上和行动上重视质量,从战略至战术上重视质量,从高层领导者到基层员工重视质量,将质量管理作为企业基础管理的关键环节来认真对待。从微观层面而言,企业应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重视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质量文化是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在质量发展方面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和行为规范。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说过:“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营销,三流企业靠生产。”质量文化反映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先进的质量文化可以使企业实现内提素质、外塑形象,促进质量不断改进、企业持续发展。
2.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意识。
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只有企业牢固树立了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将质量提升作为企业发展规划,企业才会扎实、真实地建立质量诚信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完善产品质量安全岗位责任制,严格依法组织生产,认真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义务,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有效保障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这既是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的要求,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更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
3. 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思想。产品质量的实现过程包括市场调研、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检验、包装、储运、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涉及企业高、中、基层各个岗位和各个员工,任何节点的质量工作不到位,都有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对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培养,大力开展质量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每一位员工都能积极参加到质量工作中来,做到质量管理,人人有责。同时,企业还要注重对专业质量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工作,通过关键质量岗位持证上岗、继续教育等形式,不断增强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技能。
4. 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推广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是质量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如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等,应当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特点及企业管理基础条件,人员素质状况等,选择适用性、针对性强的质量管理方法加以推广应用,务求实效。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企业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有效结合,确保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效结合。
5. 建立企业质量奖惩制度。
企业应依据实事求是、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的原则建立严明的质量奖惩制度,明确质量工作责任制,严格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考核机制,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并将质量奖惩与绩效考核挂钩。对在质量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充分的奖励或激励,以带动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创建质量工作;对在质量工作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人员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依靠质量奖惩作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有效手段。
6. 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物理学专业可分为“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张”两方向。“纵向深入”是向更微观和更高速领域的深入探索,获得描述新的领域最核心的物理模型。“横向扩张”是在“纵向深入”中得到的每一个区域的核心物理模型基础上,应用该模型来探索和解决该领域每一个更具体和更复杂的问题,伸向更精细的世界。
纵向世界
下图是目前物理学的四个“基本理论”所统治的区域,它是一个普遍的力学系统,用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物质、时间和空间,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四个“基本理论”是人类几百年来“纵向深入”所得到的四个核心物理模型。
一、经典力学(Classical Mechanics)
图中左下区域是“宏观低速”区域,称为经典力学(Classical Mechanics)领域,即最早的牛顿力学及其后续发展的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等。在中学物理课程中主要涉及的部分是牛顿力学。这里基本的数学模型是:空间是最简单的欧几里得几何的三维空间,时间是另外一个和空间维完全无关的维度。物质是质点,或者是有限体积的质点集合(刚体,流体),或者是遍布全空间无限体积的质点集合(场,如电磁场)。质点在空间中的运动符合伽利略变换。
这个领域孕育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它的“纵向深入”突破点是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并由此导致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力学领域的出现。
二、相对论力学(Relativistic Mechanics)
图中的右下区域是纵向深入到“宏观高速”的区域,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Relativistic Mechanics)领域。
这里基本的数学模型是: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时空是闵可夫斯基四维时空,即一维时间和三维空间由光速不变原理紧密联系,组成一个平直的四维时空背景。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的时空是黎曼时空,即一个弯曲的四维时空。相对论力学里物质依然是经典力学里的质点、体或场,但是它会直接影响时空背景。质点在四维时空中的运动符合洛仑兹变换。
这个模型揭示了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经典力学中和物质运动独立无关的背景,而是与物质的质量、能量和运动紧密联系。
三、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图中左上区域是纵向深入到“微观低速”的区域,即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的地盘。它的建立以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德布罗意等物理学家的工作为先导,以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泡利等物理学家的工作为主体。
这里基本的数学模型是:时空还是经典力学中欧几里得的三维空间加上独立的一维时间,物质运动还是符合伽利略变换,但物质本身却不再是质点或者质点的集合,而是分布在全空间的波函数。一切物理量的取值都要靠它与波函数在全空间的积分才能得到。
这个模型揭示了真实的微观物质不是只具备粒子性的质点,而是同时具有波动性,即分布在全空间的波。
这个领域是现代物理学最大的领域,它孕育了20世纪后半叶的高新技术产业革命,使人类全面步入信息时代。
四、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
图中右上区域便纵向深入到“微观高速”区域,即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领域。它是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的结合。从量子力学的几位创始人到标准模型的建立者,诸多20世纪物理学家们的工作完成了这个建立过程,其中包括杨振宁教授和李政道教授的贡献。
这里基本的数学模型是: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布在完全的闵可夫斯基四维时空的波动场的激发态,场的基态是能量不为零的真空态。一个基本粒子的出现和消失(产生和湮灭)是它的场在该模式上的跃迁。场用量子化的拉格朗日密度来描述。
这个模型揭示了真实的物质不仅是量子力学中分布在全空间的波,还和狭义相对论中的时空背景紧密相连。
从各个区域所建立起来的基本数学模型来看,量子场论区域是目前描述自然界最精确的模型,量子力学区域是描述自然界的低速近似,相对论力学区域是描述自然界的宏观近似,经典力学是描述自然界的宏观低速近似(显然关系已经不大了)。
在这我们只能用“近似”两个字,因为人类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是一个不断深入的渐进的认识过程,一个不断积累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将永远不断地有新的发现,就像我们观赏大自然的美景一样,没有终极,越看越美丽,越看越新奇。
横向世界
一、经典力学(Classical Mechanics)
经典力学模型应用到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上就可建立刚体力学、流体力学、声学,以及经典的光学、电学、热力学、磁学等学科。现在的物理学家已经很少涉及这个领域,因为在这个领域里基本的模型早已建立完毕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物理学家也早已把这个地盘交到工程师的手上了,研究的主流变成是对这些规律的应用,这个领域与人类日常生活关系最近。
对于有志于从事机械、建筑、汽车、航天、热能动力等专业的学子来说,牛顿力学和热力学等是必须要掌握的物理基础,这些物理基础引发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有志于从事电力、通讯、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学子来说,经典电磁学和电动力学是必须要掌握的物理基础,这些基础引发了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好这些基础,能让你轻快地进入到这些实用的领域中发展。
二、相对论力学(Relativistic Mechanics)
相对论力学模型应用到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上就可建立天体物理学、宇宙学等学科方向,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现象,如引力等,从业人数在物理学界占较小的部分。
对于有志于研究天文学和恒星、地外行星、黑洞等各种天体以及宇宙奥秘的学子来说,这个领域便是其归宿。这个领域的实验主要以望远镜观测为主。相对论力学领域是人类认识宇宙和了解宇宙的最前沿,它是人类了解太空的一扇窗口,但是离人类日常生活较远。工作单位一般是各个天文台、大型的地面观测站和太空观测站等科研部门。
三、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量子力学模型应用到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上就可建立原子物理学、分子物理学、量子光学、量子电子学,以及凝聚态物理学等学科。物理学家中在这个领域的人数最多,仅凝聚态物理专业的人数就要占所有物理学家的三分之一以上,是物理学最大的分支。保守估计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理论的这个区域中的物理学家人数应该超过所有物理学家总人数的一半。近十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6次颁给了这个领域的科学家。
这个领域的特点是基础理论模型完善,计算方便。实验规模小,可在实验室桌面上进行。理论和实验课题数量多且分散,而且作为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领域,和化学与生物学等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因此它横向扩张的速度最快,成果也远多于物理学其他三个区域。
这个领域孕育了20世纪的现代科技革命,如半导体元件的发明、激光器的诞生、磁存储介质、液晶,以及最热门的纳米材料、超导体等都是拜他它所赐。因此这个领域不但适合想从事物理研究的学子加入,而且也适合想从事微电子学、纳米材料、量子信息技术等新兴专业的学子们学习。
四、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
量子场论模型应用到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上建立了量子电动力学(QED),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QCD)等理论,作为粒子物理(高能物理)的基础理论,同时研究基本粒子的束缚态如重子、介子和原子核结构等。这个领域是向物质奥秘探索的最前沿,基本理论内容最深奥、计算难度大,但是横向扩张的工作很多。实验需要在大型的粒子加速器上进行,规模庞大,课题集中,成果多是十年磨一剑,因此进展缓慢。
对于有志于探索物理最前沿的学子来说,这个领域最适合,但更需要具备耐得住寂寞和世俗诱惑的能力。这个领域风光无限,魅力无限。
结语
物理学的发展是不断地“纵向深入”加“横向扩张”的过程。物理学专业本科期间的理论课会从经典力学“纵向深入”到狭义相对论和初等量子力学的阶段。以经典力学和电动力学为核心,“横向扩张”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普通物理课程。以量子力学为核心会“横向扩张”出原子物理学和固体物理等普通物理课程。要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还得继续向更高阶层的研究生阶段深造。
【宏观微观的区别】推荐阅读: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06-28
雪花的微观世界阅读题答案07-26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09-29
我国税负的宏观分析10-11
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09-13
微观世界的观后感250字10-19
微观经济分析06-24
微观经济学的几点教学建议论文06-30
微观经济学课程06-12
美术微观世界教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