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考研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形势与政策考研(共9篇)

形势与政策考研 篇1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变动。

2013政治考研大纲中关于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变化只有一处,即在第二章中新增加了一个知识点“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虽然变动不大,但是这个新增加的考点体现了当前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不断采取新的手段阻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其突出表现就是在今年的南海岛屿、钓鱼岛等问题的争端中,处处可以看到美国的身影,美国正在积极实施自己重返亚洲的计划,不断提升自己在东亚、东南亚的话语权,企图通过美日韩联盟来遏制中国的发展,同时压缩中国的海洋发展计划。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复习方法。

形势与政策考研 篇2

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定位不明确。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定位是“德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定位是“理论”。《形势与政策》课是时事报道、德育、理论兼有, 导致实际教学活动中,课程定位不明。

通过分析《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和课程特色,明确其课程定位,非常重要。

一、《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定位

“形势与政策”课对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观, 科学分析判断形势,理解、运用、执行政策,认识把握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的媒体信息环境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必须迎接挑战,明确定位。

(一)《形势与政策》课与信息环境的关系

1.《形势与政策》课的新挑战。在媒体资讯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要在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进行形势与政策教学呢?在生活中,人们可以及时、连贯、准确地了解时事新闻和国家政策,获取咨讯的渠道十分便捷。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并没有因为获取信息的便捷而增加对时事新闻和国家的形势与政策的了解。所以,大学生所处的媒体环境和条件,更加凸显了该课程设立的必要性。

在媒体新闻报道的深度、广度、以及专题式报道的信息环境中,其角度、立场、说服力是高低不一的,这对教师教学工作带来了强有力地冲击。第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不能变成是对信息和新闻的简单整合和重复。这需要教师提高对相关专题资料的整理能力以及理论学习能力;第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要掌握教学工作的主调,不能盲目。这需要国加强家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培训。

2.《形势与政策》课与信息环境的关系。《形势与政策》课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家,通过有效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可以凝聚力量、实现发展;对于个人,可以更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那么,要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课与时事新闻相关的信息相比较,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第一,在内容上相关联但内容的完整度不同。《形势与政策》课的学期教学文件依据是每学期教育部社科司印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每学期要点内容都是对党的工作、政治、经济、外交、国际形势等领域的情况综合。这与教学同时期的时事新闻是相关联的,但在内容的完整度方面是不同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中既要了解事件的过去,更要整体把握住现在的最新情况,要求要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

第二,对事件的了解是共同的,但是认同度不同。了解事件,把握住真实准确的信息,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基础和前提。与专题类和深度的时事新闻信息相比较,对事件来龙去脉的了解是相同点,也是教学工作中师生在认识上的共同点。但是,由于获取信息的积极性不同,导致掌握信息的数量不同,学生对形势与政策的不同专题的认同度是不相同的。

第三,立场不同。《形势与政策》课是立足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立场,而各类时事新闻信息报道机构和报道者的立场是不同的,学生关注的信息则更多地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这导致把握形势与政策的主动性及判断其走向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统一认识,强化认同地关键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学生社会实践缺乏,通常不存在立场,通过教学过程中,对比不同立场形成不同认识导致的不同结果,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明确自身的立场。

(二)《形势与政策》课与学校教育微环境的关系

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每位学生都将承担未来社会的特定角色。《形势与政策》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对象是具体的个性多样的学生,因此,教学工作要具备“具体个人”的意识。“具体个人”是指,在校学生对未来的与专业相关的“自己”的都怀有一致期待。因此,《形势与政策》课要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与学生专业相结合,不能搞“一刀切”。这对《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面向基层的高端技能型医护专门人才为目标,《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定位如下:

1.以人为本。通过了解国内国际形势,关注社会,关注社会中的个体生活和命运,感受个人成长。《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内容虽然不断更新,强调时效性,但都是涉及和影响到社会中的人的存在的。“我们应该关注个体的生活史、关注个体的真实生活经验”,“更应凸显个体的生活、经验的真实的价值”,“注重个体生命本身的内涵”[1]。以对人的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人作为“生物的、社会的、文化的统一体”[1]的需要的关切,凸显人文色彩,使得课程的基础更加厚实。

2.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心理焦虑和心理疾患更加严重。大学生面临着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竞争压力,更加缺乏对社会的清醒的认识,缺乏坚韧的毅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首先得从自身开始。“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 在和其他个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都能发挥出自己的独特性”,护理人员要从工作角度出发,传递理性、积极的能量、树立勇气、活力的形象。这些都需要具体的行动来影响到工作对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形势与政策》课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明辨是非,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目标

依据《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定位,明确其课程目标排序。

(一)情感价值目标

确立情感价值目标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核心教学目标。情感价值目标有三个方面:第一,了解中国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和要求,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感情;第二,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价值和意义,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科学分析形势,结合自然、科学、社会发展规律,使具体工作更加合理和人性化。

(二)能力目标

确立能力目标为《形势与政策》课的终极教学目标。能力目标有三个方面:第一,认识方面。全面认识和分析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第二,认同方面。通过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自觉抵御不良思潮和错误观点的影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第三,认知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观,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通过认知能力的提高,结合自己的生活工作,为自己和他人提供更多的帮助。

(三)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是《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有三个方面:第一,政治素质培养模块,即及时宣讲党和国家重大会议或活动精神;第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国家政策宣讲教育;第三,世界形势。中国外交关系及周边形势,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要提高其综合素质,仅仅强化工作责任感、同情心和爱心,是不利于其发展进步的。

三、《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特色

《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特色应定为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应用,其实效性有三个方面:时效性、理论性、针对性。

(一)时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不同,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特色在于时效性。国际国内的大事、热点问题都汇集在这门课的课堂教学中,是学生了解国家、社会重大事件的教育渠道,关注自身和社会的重要窗口。

时效性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的带动力量。

(二)理论性

《形势与政策》课强调全面、发展地看问题,更强调对人的生活和行为的影响。如果现实中产生的思想困惑无法解答,就无法给人带来寻求改变的力量,指明个人、社会和国家一致的方向,就是解答思想困惑的根源。所以,理论性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的核心。

(三)针对性

《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理论性如果无法与学生的需要相结合,都无法发挥作用,因而针对性是重要特色。

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能力的增长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课程内容方面,都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贴合学生的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生活环境方面, 生活学习方面的经验和经历,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时效性。

浅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 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形式与政策

中央16号文件对学生的形势与政策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学校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形势与政策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然而,由于诸多原因,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开设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教学的效果也参差不齐,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挑战

首先,矛盾的教育制度对当代的大学生起着一定程度上的误导作用。

现在中国的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是应试制度,就是以考试的成绩来决定一个人的水平。读书将近二十载,考过来的学生比谁都清楚,一门课程的重要与否与考试有莫大的关系。而形势与政策课虽然作为一门必修课,其考核往往敷衍了事。由此,轻视形势与政策课就好像显得理所当然,这似乎很是合理。我们经常喊着“要加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上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的口号,但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又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育制度在这方面无疑起着误导作用。

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的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同时也导致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一定程度上的扭曲。

现时代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中介期,全社会一时难以确立有共识的新的主导价值观,因而,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反反复复的分化组合,是一种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现象。但如今的大学生持“人生价值既在于对社会作贡献,又同时要取得社会的报酬”观念的人居高不下,倾心于“注重实用、偏求功利”的价值观念不在少数。大学生价值观的动荡和模糊不利于自身崇高信仰的形成,大学生普遍功利化、肤浅化,缺乏政治信仰,缺乏心系祖国发展的动力,缺乏胸怀全球的志向。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和热点、难点不感兴趣,总觉得所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关。

此外,随着高校导入竞争机制和社会人才观的变化,大学生们日益注重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现在大学生们大都期望“工资较高、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安家”的职业取向日趋虚化,一心向“外”(外国、外资企业、涉外单位)成为时髦,致使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感情比较淡化。这种具有务实性、开拓性、注重经济效益的职业价值观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二、形势与政策课的功能和作用

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二,有利于使大学生成为未来社会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作为未来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坚力量,理应多关心国内外的大事,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与思想意识,这是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当今全球化的日益深化,科技的迅速发展,更需要我们具备全球的战略思维和眼光。所以无论是从增加个人的知识层面,成功应对以后走向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来看,还是从社会的现实形势和发展要求来看,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学方式单一化。目前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过程还停留在教师讲课这一模式上,没有采用多渠道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对形式与政策课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考前仅靠突击背书应付考试的现象较为严重。一部分老师授课的艺术性和生动性不强,缺少与同学们的互动,只是拿着准备的材料朗读,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不佳。

第二,部分形势与政策课任教师认识存在严重偏差。有的老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是公共课,不太重要,所以对待教学不是那么认真,备课时间不够充分,教学设计也很难合理化。有的老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是政治课,必须坚持原则不放松,这样当然没问题,但他们往往拒绝开放的探讨,仅向学生灌输一些理论教学,学生的思维创造性难以发挥。

第三,学生的学习没有形成主动性。形势与政策课有着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因此单靠课堂的学习是远远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经分析发现 ,学生并没有形成一种主动了解形势与政策的风气,学习也只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课余的时间根本就不能触及此类资料。

四、如何改进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

一、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入手,提高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

现在有很多高校把“形势与政策课”当作一门“形式”课。没有对这门重要的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真正理解和达到开设此门课程的意义。形势与政策课一学期就一堂课,一共才一个半小时,没有其他的活动;讲课的老师不都是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相关的专业老师,头衔很多,教学水平非常一般;最终的考核仅要求学生交一份“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等等。所以要想改进和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把这当成重要的事情来抓。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要共同努力,转变观念,从党和国家事业、高校发展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全面认识改进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意义,从制度、物质、环境等方面为形势与政策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严格的按照课程要求加强管理。

二、从教学上进行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要特别注重抓住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原理和方法;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使得教学方式要适应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避免出现“形势课”向“形式课”转变的怪现象,如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片、举办时事政治论坛、讲座等。还可以充分发挥大学校园的新闻媒体的力量,如利用宣传窗、校园报纸、网站、广播台进行宣传、报道等。相对其他课程,“形势与政策”的授课时数比较少, 任课教师可在课前和课后布置相关专题的讨论研究, 让同学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逐渐熟悉本专题的内容, 并且在收集过程中, 也会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而教师在课堂紧紧围绕重点和难点阐释, 并适当组织讨论, 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沟通, 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要加强教学资料方面的建设,教学资料要以课堂的基本理论为主,重点介绍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以及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形势与政策教育离不开课堂的理论宣讲,要保持教师队伍的精干化、专业化,要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整体水平,优化教师结构,努力建设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四、建立教育教学监督、评估体系。

加强宏观指导,形成教育教学过程控制和效果评估的监督体系。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估体系。开展优秀课堂教学评比、优秀教案评比、优秀教学课件评比、优秀教学研究论文评比等多项教学比赛,激发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发展。最后, 建立评估制度。对于区域行政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是否合理的评价, 就需要建立一套监督与评估体系。监督与评估的组织须要由区域内各行政主体共同协商成立组织来执行, 并与区域行政决策、执行的组织脱离关系, 以保证客观和公正。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 会同有关部门及专家, 在已经开展的学科评估和专业评估的基础上, 制定综合评估办法和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行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R].2004-08-26.

[2]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3]许浩.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4)

[4] 熊培西.论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J].大众科技,2005(11)

[5]布占坡.新形势下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4)

14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必考内容 篇4

我国探月工程迈出新步伐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

12月2日1时30分,搭载着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杨晶分别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了探测器发射活动。发射成功后,马凯、范长龙、许其亮、杨晶等领导同志与现场参研参试人员亲切握手,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与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成功发射表示热烈的祝贺。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飞行19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三号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21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6.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三号奔月飞行约需112小时,在此期间将视情况进行轨道修正,预计探测器将于12月6日飞行至月球附近,实施近月制动,进入100×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

担负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展开奔月之旅。

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近3.8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就位探测。

海拔1500米的西昌,有着“月亮城”之称。火箭升空的那一刻,火箭喷出的烈焰在天幕上形成了一道明亮而美丽的光带。

为满足嫦娥三号入轨精度要求,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改进,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86次飞行。

在夜幕中飞行约18分钟后,火箭把嫦娥三号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一号是经过约280小时的太空跋涉,才到达月球轨道的。“如今,嫦娥三号的旅程变短了。”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说,在嫦娥二号任务中验证成功的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将使嫦娥三号奔月时间比嫦娥一号减少7天。

约112小时后,嫦娥三号将抵达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附近。经过近月制动,将建立起距月球100公里的圆轨道,并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

“这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零窗口’发射成功后,嫦娥三号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嫦娥三号至少还需要迈过六道“坎”,包括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月地间遥操作、月面生存、测控通信和地面试验验证。

仅就最为关键的“落月”这一环节来说,就面临着三大挑战:平稳着陆,适应月球表面崎岖地形,抵御高温达150摄氏度、低温达零下180摄氏度的酷暑严寒。

“中国探月工程起步晚,但起点高;投入少,但效益高。”欧阳自远说。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的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并获得第一张全月图。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创造了世界航天领域的多项第一,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积累了经验。

吴伟仁表示,我国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从而完成无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个探测阶段,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

新闻发言人吴志坚表示,嫦娥三号任务作为探月工程二期的主任务,是“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将实现三大工程目标和完成三类科学探测任务。

三大工程目标是,一是突破月面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深空测控通信与遥操作、深空探测运载火箭发射等关键技术,提升航天技术水平;二是研制月面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建立地面深空站,获得包括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器、发射场、深空测控站、地面应用等在内的功能模块,具备月面软着陆探测的基本能力; 三是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体系,形成重大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的工程方法。

形势与政策考研 篇5

现在2014考研政治的冲刺备考时间已经不多,在此为广大考研学子整理了形势与政策的全系列内容之“古往今来”,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冲刺备考,最终考出理想的成绩。

(一)两极格局解体

格局,即事物内在的结构、形式或状态。国际格局,指的是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各种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形式或状态,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层次的实力对比关系。

两极格局,即两个大国或两大集团之间相互对立和相互制约,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多极格局,即多种战略力量相对均衡、相互制约,各种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相对独立,相互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构成多极格局的战略力量,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国家间联盟。

1.国际经济格局

国际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规模和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消长。二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其主要表现为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其基本步骤是:

(1)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建立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则的贸易体制,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

(3)推行一系列“援助”计划,如马歇尔计划以及通过提供“两个安全网”(“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加强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控制;推行“第四点计划”,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

(4)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其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1)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两次宣布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2)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的能源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旧有的价格体系。

(3)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比美国快,美、日、欧的经济实力消长明显。

伴随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欧共体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两大新的经济中心,世界经济中美国一国独霸的局面开始向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过渡。1975年召开的第一次西方六国首脑会议(第二年变为七国)是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

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实力也有很大的增强。这个时期,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出现了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并且形成了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兴起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获得较快发展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它们的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过渡阶段。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不仅高于本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而且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同一时期的增长速度。例如“亚洲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另外在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南亚的印度等,也都在快步发展。但是,另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却面临更加“边缘化”的危险。

第三阶段:冷战结束以来。其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出现重大变化和调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崩溃,世界经济深受其影响,出现了重大变化和调整。

(1)冷战结束后,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政治动荡,经济危机长达十年之久。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因素在国家间关系中的地位上升,意识形态因素下降,从而使得东西经济矛盾减弱。东西矛盾不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随着欧盟和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谋求独霸世界经济的霸权主义受到影响,他们之间的经济矛盾和摩擦愈发突出。西西经济竞争更趋激烈,西西经济矛盾上升。

(2)新兴国家迅速崛起。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2.国际政治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各种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规模和态势。战后形成的两极政治格局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对峙、动摇,直至终结。

(1)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

(3)从两大阵营的.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4)雅尔塔体制崩溃,两极格局终结

导致两极基本政治格局终结的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 国际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世界基本政治力量的不断转换与相互作用,有力地震撼着两极格局。

第二, 美苏两国在长期争夺世界霸权中矛盾不断激化,力量相互遭到削弱。

第三,苏联及其控制的东欧集团的解体,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格局的基石。

(二)世界多极化

两极政治格局终结后,世界进入了向多极化发展的时期。

1.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1)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2)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2.当今国际格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多种战略力量共同主导世界事务,国际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趋势。

(2)各个行为主体更加注重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分歧。

(3)在国际竞争中,军事作用下降,经济、科技作用突出,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三)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

(1)新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层出不穷,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2)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联系,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3)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4)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5)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国际化。

(2)产品国际化,

(3)投资金融国际化。

(4)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

(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形势与政策考研 篇6

来源:文都教育阅读:38评论:0 收藏

2014考研大纲已发布,沪江考研第一时间收录整理了2014考研政治大纲,更多2014考研大纲请关注2014考研大纲解析专题,沪江考研诚邀考研名师将会对2014考研政治大纲进行深度解析和备考指导,敬请关注哦!

学科

章节

2014年大纲

2013年大纲

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字未变

没任何变化

增加“中国对外工作新思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想、新理论”。

结合时政考查

年度间(2012年1月

年度间(2013年1月—2013年12月)国际、国

内的重大时事。

中国出口形势与政策导向分析 篇7

过去10年中进出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2010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超过50%,而全球平均水平为25%左右。(见图1)比较全球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数据发现: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存仍然保持在较高的状态,这与中国经济全球化对出口方面的鼓励调整政策有很大关系。

然而,出口拉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得中国在整个全球化过程当中能够分享很多好处;另一方面,出口拉动使得经济受到国际影响的程度增加从而使得经济的脆弱性加强。中国经济的几次硬着陆几乎都是因为外需迅速下降导致的。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GDP掉到6.6%,出口最大幅度跌至-23%。2001年有短暂全球经济衰退,单季度GDP也在8%以下,对中国来说8%以下是比较差的水平。2001年网络经济破灭以后,中国出口下滑幅度很大,最低增速3%左右。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GDP增速下降到6%左右,出口增长为-8%。当时由于国内的宏观调控,没有发生比较明显的硬着陆。国内的宏观调控一般不是经济硬着陆的原因,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04年中国国内在进行严厉的宏观调控,但是当年GDP并没有很低。因此,如果中国的经济出现硬着陆,大体都是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见图2)

另外,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在减弱。从图3以及表1中可以看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最近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2003-2007年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大,2007年以后出口的贡献开始有所减弱,从趋势来看现在要进入出口负贡献的时代。从政策调整来看,政府不应该阻挡这种趋势,应该顺应这个趋势做一些调整以逐步平衡国际收支。

二、出口负贡献常态化的原因

以上趋势表明中国经济正进入出口负贡献时代。出口负贡献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常态化,这一判断主要有三方面依据。首先,长期的出口可能已经达到天花板的状态。从日本、英国、德国这些国家的历史数据分析,大体上可以发现的特点是一国出口占全球GDP的比重很难超过3%,出口占全球贸易比重也很难超过10%。关于这个规律从理论上还没有发现很好的解释,但是从直观上可以做一些说明。因为当出口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以后还要保持高速增长不仅会给出口国带来很大的国际压力,同时出口国国内也会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

中国现在基本接近上述状态,目前出口占GDP比重达到2.8%左右,占全球出口比重大致10%左右。从今年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出口已经大体上达到天花板的状态,再继续大幅增长难度比较大,会引起贸易摩擦和汇率方面的压力。所以从总体趋势分析,中国现在的状况需要改变。

第二,中国的出口行业特别是一些利润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盈利严重依赖财政退税补贴,这是不科学的。中国出口行业中几大重要出口行业的盈利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如果把出口退税剔除,这些行业的盈利水平会更低。中国的几个重要出口领域比较低端,从经济结构合理性上分析保留这些产业并不是好事情,因此需要淘汰。用政策来扶持这些行业虽然可以勉强维持,但是对整体经济会有不利影响。

第三,中国逐步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经济政治风险也在增大。2010年我国外汇储备占GDP比重达47%(见图4),投资品种非常集中,这容易被其他经济体绑架。如果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越来越大,被绑架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调整起来也会非常困难。

三、出口转型势在必行

“十二五”时期是一个转型的阶段,出口部门的转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经济转型大体在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需求层面,如表3所示,从需求层面看外贸顺差占GDP比重目前是4%,与之前8%~9%相比有所下降。因此目前出口进行转型调整是必须的。第二是产业层面,大量的出口会产生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在经济结构相对合理的条件下这个状况也有其相对合理性。但是如果从目前情况看,出口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都非常严重。例如,冰箱里包含很多钢铁和有色金属的部件,这些部件在加工提炼过程中会消耗很多能源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同时造成很大污染。

第三是区域层面,相关的因素是劳动力。过去中西部经济还未崛起时,劳动力很富裕,中西部劳动力转移到东部就业。但是现在格局发生了变化,最近几年政府政策的扶持使得中西部经济开始崛起,对于低端劳动力的需求构成了对东部地区低端劳动力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做调整对整个经济不是很有利,从大格局来看应该鼓励劳动力在中西部就业。这些劳动力如果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时就地就业对经济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东部出口部门做调整是必要的。

以上分析表明,出口负贡献时代已经来临并且难以逆转,中国要顺应形势推出促进出口转型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出口退税,过分支持出口刺激政策不利于出口转型。现在的条件很适合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即使从就业方面来看也需要做这些调整。

第二,推进要素价格重估。目前出口竞争力实际上是刺激因素作用的结果,要素价格低估使得出口竞争力很强。因此应该鼓励要素价格重估,放开要素市场。

第三,应注意发挥人民币汇率在出口调整中的作用。保持汇率的弹性,在结构调整中发挥合理的作用,而不是把汇率看做一种刺激出口的手段。第四,调整产业鼓励目录,要对资源能耗多、污染大的企业做一些限制。

第五,应加强金融服务,降低内销企业资金链风险。出口部门现在确实出现比较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成本、订单和资金,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融资方面。金融方面从目前的状态还有改进的余地,从中长期来看也需要做新的制度安排。现在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措施是动员大银行的分支机构,但是大金融机构的结构功能特点决定了它们很难承担对微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因此,应该建立一些微型银行或者社区银行,这些小机构跟大机构分支功能的本质不同在于他们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第六,应加强税收财政补贴在劳动力转岗培训中的作用。财政补贴的功能不应该用于出口退税,而应该用于转岗培训。如果压缩低端出口对于就业方面会造成压力,财政可以把从出口退税当中节省下来的钱用到动力转岗培训或者对企业的扶持上,让企业进行经营领域的转换或者鼓励出口产业升级。财政应该主要在以上方面发挥作用,而不是补贴出口以减轻目前暂时发生的困难。暂时的困难出现以后不应该维持现有的格局,而应该推进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中长期的经济发展。

四、出口转型不会对经济与就业造成巨大冲击

对于出口调整是否会对经济发展和就业会产生冲击的担心,我们认为虽然冲击是有的,但是还处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图5中对于2011-2012年度的预测表明,内需增长能够维持一定水平的GDP增长。短期来看,具有可以维持GDP增长率8-9%的能力。现在中国经济的问题不在于GDP增长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而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如果保证结构合理增长水平放缓一点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出口调整对就业也不一定有很大的冲击。出口转型并不见得相关企业全部倒闭,这些企业会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所以它们对就业的吸纳不会有太大的减少。在调整过程中服务行业也会吸纳一部分就业,城市化推进也能吸纳一部分就业。虽然出口部门就业人数有一亿多,但是实际调整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政府培训转到其他领域,出口部门做一些调整并不会带来对经济很大的冲击。

综上所述,现在出口到了负贡献的阶段,以后每年都会是这样。尽管现在全球经济放缓,复苏并不强劲带来对出口的短期压力,还是应该对出口领域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具有正向的意义。第一,能够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第二,使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第三,低端劳动力紧张状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近几年来低端劳动力工资大幅度增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按照目前的结构不进行调整,低端劳动力工资会继续大幅度上升。这种不是基于效率方面提升带来的工资上升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从整个宏观战略格局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会使得中长期的经济走得更好,增长带来的福利也会更多。

摘要:对中国的出口形势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客观判断,认为出口负贡献时代来临,结合经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出口转型势在必行,建议政策应该根据出口变化这一趋势进行调整。

关键词:出口,负贡献,国际收支,劳动力,资源消耗,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诸建芳.政策结构性放松将促使中国经济回稳[J].经济研??究参考,2010,(66)

[2]本刊编辑部,裴长洪,蔡进,刘奥林,左小蕾,包玲,曹远征,张燕生,王允贵,诸建芳,王元龙,陈炳才.顺差与顺收“双行线”[J]中国外汇,2011,(11).

[3]诸建芳.出口负贡献时代来临[J].今日中国论坛,2011,(11)

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析 篇8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2-02

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通知》中可以看出,“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样,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尤其是在帮助学生认清形势、理解政策、转变思想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和良好效果,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的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建设。因此,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协调发展,全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虽说我校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已被纳入到常规教学计划之中,但在实际的课程运行中,仍然存在着思想上不够重视,概念上认识模糊,课程建设上缺乏发展规划的思想,进而产生对课程定位、认识、管理上的许多误区,导致“形势与政策”课在课程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难点、弱点和盲点。下面谈谈我对该课程建设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形势与政策”课开设的必要性

1.“形势与政策”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现实性等特征,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比而言,其与日常社会生活联系更加紧密。现实中教育要为生产力发展服务,回归现实,而该课程就是利用大学生熟知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来对大学生开展教育,带领他们去认知、去批判,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用鲜活的现实素材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帮助学生认清形势,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现实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生活的回应,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形势与政策”课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鉴别力的有效载体。大学生能否清醒认识形势、准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最终教学目的,也事关我们能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今社会网络媒体发展迅速,传播范围广泛,面对潮涌而来的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的重大事件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息,大学生需要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鉴于形势的复杂性和大学生自身政治鉴别力的局限性,要正确辨析形势政策绝非易事。而“形势与政策”课就是结合时事要点和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引导他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认清国内外形势。

二、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撑,课程开设形式单一,覆盖面小。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规定:“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学时计算,本科计2个学分,专科计1个学分。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课程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平均成绩,一次计入学生成绩册。而目前我校只是在一年级开设,且一学年才16节课(每学期8节),即使这样,在实际教学中,随意性仍较为明显,系统性和连续性较差,“形势与政策”课有时还仅落在计划之中,无法具体实施,就算实施也都采取一种教学模式——讲座。“形势与政策”课程要讲活就必须与学生互动,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而大课堂就会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讨论。只能是“一言堂”和“满堂灌”,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该课程与其他思政课的基本理论相互衔接不够密切,严重制约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和发展,并也给该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特别是考核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

2.缺乏政治责任感,对“形势与政策”课认知消极。当代大学生虽然对时事政治表现出普遍的求知欲望,但仅限于个体意识,尤其是涉及到具体的指向时,往往出现价值困惑,从而出现对“形势与政策”课产生消极认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不愿意”、“不重视”、“不必要”三种具体表现。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专业课的学习,没有功夫和时间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即使认为有必要的也说看看报纸、上上网、听听收音机就行了。无疑,这样的消极认知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3.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教师政治素养参差不齐。“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广而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还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能力,并能掌握和使用最新教育教学手段和技术。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关键。而目前不仅是我校就整个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建设不规范,教师素质不达标都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因为当前该课教师多以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组织而成,缺乏对政治前沿问题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对待一些敏感问题抓不住关键。尤其是年轻辅导员缺少多学科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更有甚者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意识,政治信仰摇摆不定,与他们的角色任务极不相称。

三、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思考

1.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必须以完善的保障机制为依托。目前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的保障机制相对于其他几门思政课来说要弱许多,在一些重要的硬件要素上,明显存在缺陷,如学时的设定与实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课堂教学和讲座混为一谈、受教育的学生面较窄、时间短等。基于这种局面,根据“形势与政策”教育性质和课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对一些基础的保障配套完善,在制度安排上适当增强硬约束,规定课时、规范教材。另一方面针对二、三年级学生,由宣传部、教务处、社科部、系部联手,邀请专家、院领导、系领导或辅导员,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校情,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最新事件为切入点,以讲座形式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2.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必须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基础。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知识融合程度高,所以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学术研究水平,又要有课堂的传授表达能力。因为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去分析和看待现实问题,总结和抽象出规律性的结论,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因此,该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迅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更要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原则性。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该课教师队伍离这一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师资又紧缺,我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为这支教师队伍的水平提升与能力增强,搭建一个规范的平台,用这一平台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凝聚起来,消除“兼职”“临时工”心理,从而逐步建设一支持久稳定、坚定不移从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反过来推进该课的课程建设。

形势与政策 反恐形势研究 篇9

摘要:2015年国际反恐形势愈演愈烈,反恐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随着伊斯兰国的崛起和欧洲恐怖袭击事件频发,恐怖袭击的阴云笼罩在全世界人民的头上。虽然目前国际社会都意识到恐怖活动日益严重的影响,且各国开始组成联合反恐战略联盟,但根据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联合反恐的效果并不明显,而恐怖主义的势力却越来越大。本文将通过对当前国际反恐形势、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相关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恐怖分子 恐怖袭击 反恐形势 联合反恐策略

一、当前国际反恐形势

1.1 欧洲的恐怖袭击:对基督教文明“傲慢”的袭击。2015年1月7日,法国《查理周刊》遭遇恐怖袭击,1月16号比利时警察大楼险遭血洗,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让丹麦“童话之城”弥漫深深的恐惧情绪,如此的恐怖袭击还有可能发生在欧洲的其他国家、甚至美国。其实,言论自由从不应侵犯别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一个比喻,一个人觉得很安全,把自家院子的篱笆拆了,但他不应嘲笑别人家还有篱笆。因为,每个人的安全感的不同的。

1.2 伊斯兰国的报复:对人权与文明的践踏。2015年2月15日,21名在埃及科普特人被IS斩首。原因是埃及科普特人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基督教民族,其人口约占埃及超过8千万总人口的10%。IS通过一系列极端行动表示要同基督教死战到底。但我们要反思,为什么IS如果极端却“信徒”众多。事实上,在“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北非、阿拉伯世界被无限“碎片化”,极端势力反倒是在权利真空状态获得了“滋养”的土壤。一些人抱着对西方自大的仇视、怀着对全球化遭遇“边缘”的不满以极端的心态加入到了极端的组织,如癌症一般蔓延着!1.3国际恐怖主义发展逐渐趋向于多元化:一是国别形态的恐怖组织。此类恐怖组织虽然在活动方式与范围上仍是跨国性的,但袭击目标与对象主要锁定在一个国家;二是区域形态的恐怖组织。此类恐怖组织虽与其他恐怖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但主要袭击目标与对象是在一个地区的数个国家;三是全球性的恐怖组织。此类恐怖组织无论是活动范围上,还是发动恐怖袭击的能力上以及袭击的目标与对象上,都是全球性的。

二,反恐形势为何越来越严峻

在反恐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联合反恐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美国等应对“伊斯兰国”的措施不力。美国已组成60个国家参与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反恐战略联盟,英、法等国家和欧盟、北约以及阿盟等地区组织均在其中,但由于各国面临的情况不同,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联合反恐的问题上各成员分歧不断。而且,目前各国采取的措施有限,多数只能采取限制入境的对策,但这对于当前国际反恐形势无异于杯水车薪。此外,虽说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反恐问题,但仍然有很多别的重要问题需要解决,如叙利亚难民危机,伊朗核问题,巴以危机等,分散了部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

三、应对策略

目前国际社会对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应对策略主要体现在惩治策略上,根据目前的反恐措施和反恐效果来看,这些惩治策略是有其重要存在意义的。

(一)惩防结合的标本兼治观

有效地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关键是治本,而治本的关键是逐渐完善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法律文件和国家之间的充分合作,及时消除导致恐怖主义犯罪根由的不公正现象,从根本上杜绝恐怖主义行为的产生与发展。这种方式可以防止或者减少愤怒的情绪和复的心理,从而减少被害人的身心痛苦以及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宁造成的威胁。当前国际社会对会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惩治大多还停留在案后刑事处罚的特殊预防阶段,在恐怖主义犯罪制造令人震惊的惨剧之后发出慰问与声援。这使我们不能不深深地感到国际刑法的滞后性。此外,对恐怖主义犯罪采取武装镇压并不是国际社会提倡的惩治策略,无论是恐怖主义犯罪分子的爆炸、袭击等,还是依靠武力惩治国际恐怖犯罪分子的“战争”,都与联合国要求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从事实上看,无论是邪恶的袭击,还是正义的自卫,受到伤害的总是那些易受攻击的和毫无戒备的平民。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9.11”袭击事件引起世界各国的震惊,对于美国而言,这次事件确实比1941年日本军国主义所制造的珍珠港袭击事件的损失还要惨重,而且无法单纯从客观物质损失上对之加以衡量;另一方面,美国为惩治恐怖主义分子的暴行而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拉登基地组织进行的武装打击行为,同样给阿富汗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国际社会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公正、合理地解决地区冲突,并大力解决发展问题。惟有如此,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斗争才能取得成效,才有可能彻底地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以战争方式惩治国际恐怖主义是治标,恐怖主义袭击及以反恐名义出现的不受制约的军事行动,无疑都会给世界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战争的形式甚至已经难以准确地区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恐怖主义使国际安全面临多重挑战,反恐怖行动同样使用世界秩序陷入一种暂时的混乱状态。

(二)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惩治的法律观

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法治是现代社会解决纠纷难题的最佳工具。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同恐怖主义作斗争的经验表明,运用法律手段防范与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是目前国际社会选择的理想途径。对恐怖主义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是第一位的,需要各国自我警醒和给予足够的关注,以便将国际主义活动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起到一般预防的积极效果;而法律制裁是第二位的,是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实行特殊预防与针对性惩治的需要。二者的有机结合,乃是法律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集中体现。国际合作是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最有效的途径,在众多的国际合作方式中,引渡和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应为运用最为普遍、最为有效的法律对策。在惩治恐怖主义犯罪中,联合国要求并呼吁所有国家采取以下步骤:(1)相互合作,特别是通过双边和多边协定与安排,以防止和镇压恐怖分子行为,保护本国国民和其他人不遭恐怖分子袭击,并将实施这种行为者绳之以法;(2)在本国领土内通过一切合法途径防止并禁止为任何恐怖主义行为进行准备和筹资;(3)对策划、筹资或实施恐怖主义行为的人不予庇护,确保将其逮捕、起诉或引渡;(4)在授予难民身份前,根据本国法律和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包括国际人标准,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寻求庇护者未曾参与恐怖分子行为;(5)根据国际法和国内法交流情报,在行政和司法事项上开展合作,以防止发生国际恐怖行为。

四、我国当前反恐局势及应对策略 中国面临的恐怖威胁主要来自境内外“东突”暴恐势力,当然也高度警惕和防范“伊斯兰国”所代表的新一轮国际恐怖威胁,以及这股威胁可能对“东突”产生的影响。中国可以在美国正努力构建的打击“伊斯兰国”反恐联盟和中国打击“东突”的反恐国际阵线中寻找交集,以我为主,集中打击“东突”暴恐势力,严防其内引外联肇事,采取措施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

一是确立防止全球性恐怖组织再度滋生的战略共识。在应对新一轮全球性恐怖威胁的过程中,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对此中美可引导大国形成共识。与此相对应,不打击与“基地”和“伊斯兰国”联系密切的地区暴恐组织,遏制全球性恐怖组织滋生的努力就很难奏效。因此,中美可在打击“东突”方面务实合作,即使不能认同中国打击“东突”的全部努力,也可在部分领域取得进展。

二是充分发挥联合国安理会和全球反恐论坛等国际性机制的作用。中国可以参与和合作建立防范国际恐怖分子跨境流动的合作机制,打击“伊斯兰国”的招募活动,在边境管控和堵截流窜方面下功夫,加强对网络暴恐音视频的清源,提前化解可能出现的国际暴恐潮。中国可以发挥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推动中美与周边国家联手打击“伊斯兰国”。与此同时,也应高度警惕美国借筹建国际反恐阵线实现其地区战略私利的图谋。

三是协作打击重点恐怖组织的融资网络。资金正是“伊斯兰国”招兵买马的关键,面对资产多达数千万美元的恐怖组织,只有切断其源源不断的石油收益和捐款才能达到遏制目的。中美可与中东等地区国家密切合作,捣毁作为“伊斯兰国”主要经济来源的黑市石油贩卖网,截断其财源,如此反恐努力方可收效。

上一篇: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下一篇:初中我们的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