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吴正宪老师《搭配》一课有感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听吴正宪老师《搭配》一课有感(推荐6篇)

听吴正宪老师《搭配》一课有感 篇1

4月3日至4日,在厦门第六中学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五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零距离”聆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朱乐平、徐斌、徐长青和李上余几位老师的讲座和精彩的数学观摩课,听后感触很深。尤其是吴正宪老师执教的《搭配》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名师之所以与众不同,即在于他们能想别人所没想到的,却能被别人所理解,并佩服而拥护的;他们具备的教学风格是别人所无法模仿的,但可以欣赏,并值得思索进而探索的。那么吴正宪老师的《搭配》也是同样。吴老师那种大气浑然、温文尔雅的教学仪态——看到名师站在讲台上的姿态,我们就懂得身为名师所具有的那一种自信。吴老师的课自然轻松,没有课件,也没有音乐,只有一支笔却让我感到了数学课的真实性。整堂课下来,学生个个快乐开心极了,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当吴老师喊下课时却没有一个孩子起立,“老师,不用下课,我们接着上。”,“老师,您再给我们讲讲吧”。下课了孩子们却不愿离去,因为吴老师的课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老师,这是我听过最有趣的数学课”,“老师,您再给我们上一课吧!”“老师,您什么时候再来厦门”,“老师,您能给我写信吗?”“老师,我要到北京看您”……这是松柏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对吴老师说的,发自内心的真诚。吴老师的课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我不禁思考着……

“聪明的语言像钥匙,简单几句就能让对方心悦诚服;愚蠢的语言像噪音,满满一箩筐,却让对方心烦意乱。”教师智慧的语言更是如此:像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像火炬,能照亮学生未来的道路;像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吴老师的教学语言正是如此:虽没有美丽辞藻的堆砌,只有朴实无华的真诚,却处处显露着智慧。“别着急,慢慢来”,“没关系,你再想想”,“讨论之前,你要先思考,有了想法你才能和别人交流”,“我们要懂得倾听,看看别人比我们好的地方”。吴老师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只是学生的学习的向导。她的课如和风细雨,有的只是真情的交流和生命的对话。是的,当一个老师挚爱教育,用生命上课,怎能不让学生感动、喜欢。课堂上吴老师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关照课上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不断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吴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让每个学生有尊严的留在集体中”,让全体学生跟上集体的步伐,不知不觉把学生推到了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并把我们也带到了数学教学的崇高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讲上衣与下装搭配时,有一个学生自始自终坚持他的观点,吴老师此时此刻并没有放弃反而表扬他: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想到别人没想到的”。鼓励他上台展示,让其他的孩子来帮助,终于引导孩子走出来看到自己的问题。特别是在拓展算法时,她又用一个“刷”字引起学生更浓的兴趣,来学习接受知识。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孩子们,贴近孩子们的心。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强迫学生去认同。正如她在报告中所说“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学会期待”。

教学时她打破教材整齐有序的设计,在黑板上把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衣杂乱无序的贴在黑板上,“要选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衣进行搭配,你有几种方案?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可以写字、画图、标符号,关键是让别人看得懂”。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一个特色。在汇报时,学生呈现了不同的搭配方法。吴老师让想出一种方法、两种方法、三种方法、六种方法的…到台前来,当“我们把思维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时,学生就会还给我们一份惊喜”。有的学生用语言叙述、有的学生很了不起用不同数字表示不同衣服,“代替”的思想出现了,还有的学生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很清晰明了。吴老师着重让有序表示出

6种搭配方法的孩子大声把自己的方案念出来:短衣和长裤、短衣和短裙、短衣和长裙,(念到这儿时,老师让大家长出一口气:哎…。大家都大笑,其实这笑声背后蕴藏着吴老师的别有用心,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有序排列的思想。)长衣和长裤、长衣和短裙、长衣和长裙。(老师按次序把两件上衣贴在上面,三件下衣贴在下面,然后让学生连线搭配)吴老师问其他有遗漏搭配的学生,为什么会有遗漏或用时间很长也排不好呢?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谈话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悟出了原先的排列“乱”无序,要想搭配全就要有序的搭配。接着让学生伸出三个手指头,对准黑板上的短衣往下“刷”下来,对准长衣往下“刷”下来,出现了两个3,学生马上说出2×3=6,接着老师又问,如果是4件上衣呢?(三四十二)8件上衣呢?(三八二十四)。接着,又让学生从下往上“刷”,出现了三个2,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搭配。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一句算理、一句概念(有序、不重复、不遗漏),有的只是学生自己的儿童语言(乱了、漏了、全了),数学建模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完成了。

让我最为惊讶的是学生汇报阶段,是吴老师设计的汇报兼深入研究阶段,也是这节课与众不同的阶段。本来,正常情况下,我们也会让学生到黑板前做汇报,即学生拿自己的作业到台前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展示完后即刻会回到座位上。吴老师却将深入研究环节与汇报合二为一,作业有代表性的八位同学与吴老师在讲台上一直共同展示,改正、研究,整个活动过程持续24分钟之久,直到研究下一个“吃饭”问题时,学生才回到座位。此时,我不由地担心起来:台下其他学生怎么办?我根本就没有勇气让不同搭配方法的学生同时上台来介绍自己的方法。我想,首先我会被学生的阵势的吓慌,不知道怎么去安排余下等待介绍的学生位置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去组织他们的纪律;其次,我想我应该会被这样的局面打地手忙脚乱,我也一定分不清教学的步骤了;当然,如果要我再去关注没有参与介绍的学生,并且还要将他们安排到课堂讨论中去,那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且那还不是我自己教的班级。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所有的学生是那么地专注,那么地投入,没有一个学生因为位置不同而出现走神或捣乱。课后吴老师的回答,彻底解开了我的疑惑。“你们可以找个最舒服的姿势坐着,不用总是把手放桌上或别背后。”这已经是吴老师课堂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了,“几个学生台上展示交流,其他学生台下倾听”,所有同学已经成为习惯。吴老师说,这样学生和老师在一起的方式,正是很好解决师生关系不平等、难以平等对话的问题。“生坐着舒服了,上起课来心里也舒服”。这样做,学生乐于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必然会倍增,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从这里更能显示出吴老师有效的课堂组织管理,以及精湛的学科教学技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听吴正宪老师《搭配》一课有感 篇2

吴老师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商的变化规律”一课。面对这样一个被大家研究“透”的教学内容, 我们最大的疑问就是:吴老师还能怎样上出彩?面对新课标, 她的着眼点在哪?

上课伊始, 吴老师像以往教学“商的变化规律”一课一样, 以“猴王分桃子”的情境, 引导学生列出了三个算式:6÷2=3、60÷20=3、600÷200=3进行研究。面对这个熟悉的情境, 我们的热情一下降到了冰点, 正当我们失望时, 吴老师后面环节内容的处理, 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惊喜一:借助直观, 浅悟模型

当学生对于“猴王分桃子”的三个算式有了初步的感悟后, 吴老师没有引导学生继续纠结于几个算式呈现的规律的研究, 而是以几何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继续感悟规律:

师:孩子们, 这其中的规律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出示图) :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横着的是表示有多少支笔, 竖着的是表示多少元。

师: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买两支笔就是10元, 买4支笔就是20元, 买6支笔就是30元, 买8支笔就是40元。

(随着学生说在图上点出点来。)

师:想一想, 买10支笔的点应该去哪了?

生:在直的线上再往上。

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商都是5。

师:那这个5又是什么呢?

生:一支笔的价钱。

师:你怎么求出来的?

生:我通过总的价格除以笔的支数求出每支笔的价格。

师:笔的数量和总的价格在发生着变化呀。

生:但是都是每支5元钱, 不变。

此时老师没有局限于图的理解和学生的表达, 而是引导学生用手势一起再次感受。

师:你们的意思是——买的支数越来越多, 钱也就越来越多, 但是每支笔的价钱是永远不变的。

(吴老师边说边一只手臂伸开代表横轴, 另一只手臂伸开代表纵轴, 慢慢地延展开手臂, 帮助学生逐步地感悟被除数和除数增加的过程, 感悟商不变的原因。)

此时, 学生对于“商不变”的理解绝不仅仅是抽象的算式, 还有直观图形的感悟。正是这样一幅图的引入, 就帮助学生把代数问题引入到图形的理解中来, 渗透了几何直观思维方式的同时, 把商不变的规律与直观模型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惊喜二:层层感悟, 抽象模型

在这样研究的基础上, 吴老师引导学生继续研究算式的变化规律。

师:这些算式的商怎么就不变了?请大家选一组为例, 把你的发现表示出来。

(学生进行小组研究。)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研究的过程和发现?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发现。)

师:你能根据你们的这个发现, 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当学生兴趣盎然地举不胜举时, 他们心中对于商不变的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 学生虽然没有说出总结性、规律性的东西, 但是商不变的规律大有呼之欲出的态势。此时, 吴老师恰如其分地引导:

师:你们说得完吗?

生:永远都说不完, 太多了!一辈子也说不完!

师:那问题就来了, 一辈子也说不完。 (教师用一个……表示出来) 就这个一辈子也说不完的事, 你们能不能总结一下, 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式子来表示。你想到什么, 就写什么。

(学生自己静下心来反思学习过程, 尝试写出自己的感悟。)

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1:我发现怎么也写不完, 永远也写不完。

生2:商与被除数、除数有关系。

师:你们想问他点什么?

众生齐问:到底有什么关系?

生2:我发现它乘2、它也乘2, 商就不变。 (结合着一个算式说。)

生3:你乘10、我乘10, 商就不变。

生4:你乘几, 我乘几, 商就不变。

师:这个你是谁?我是谁?商才不变呢?

生4:你就是被除数, 我就是除数。

师:看她就把前边你们所表达的意思总结出来了。3号同学, 你面对他的总结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3:我没有把所有都说全, 还有的不是乘10呢, 她就把所有的都说全了。在总结的时候, 要把所有的情况都包起来。

师:对呀, 要把所有的说全了, 刚才有些同学的帽子有点小了。

师:我看到有的人还是这样总结的 (如下图) , 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觉得还可以把方框变成x。

师:你的x代表什么?

生:要是5就都是5, 要是10就都是10。

在这个环节中, 吴老师技巧性地、分层次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学生的想法逐步地由初步感知的“永远也写不完”到“你乘几我也乘几、商不变的表达”, 最后用“x”这个简洁符号来表示, 不仅体现了学生由粗略体验到细致分析、由形象感知到抽象归纳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他们体验了一把建立模型的过程, 正如生3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所说的:“要把所有的都包起来。”是呀, 有了充分的体验、层层的感知, 学生的总结中终于提到了“要把所有的都包起来”, 这个“把所有的都包起来”的符号表达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的抽象模型。

惊喜三:回顾过程, 应用模型

如果说前面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抽象概括, 那么怎样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够有所发现, 也能尝试用简洁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发现, 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点, 也是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过程。于是吴老师引领大家回顾了整个学习过程。

师:我们来回头看看, 是怎样总结出这个规律的。

大屏幕显示画面和过程:分桃子→买笔图的观察→自己写式子→回到生活中验证。

师:看这个图, 我们把单位“元”和“支”去掉, 你还能根据它编一个小故事吗?

生1:我买2块糖用10元钱, 买4块糖20元钱……每块糖5元钱的商不变。

生2:我去二姨姥姥家, 2秒钟跑10米, 4秒钟20米……每秒钟跑5米的商不变。

……

如果说前面的过程是在建立模型的话, 那这里吴老师就是在引领学生应用模型, 把模型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应用。经历这样的过程才算得上是一节完美的建模课。更让人惊喜的是, 吴老师模型的应用又再一次和几何直观建立了联系。面对学生的“去二姨姥姥家”的事, 我们所有的听课教师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笑声中既有对吴老师睿智课堂的钦佩, 更有对学生成功体验的愉悦。

综观吴老师的授课过程, 不难发现吴老师在走的其实也是那一条建模之路:

问题情境:抽象算式, 说明研究的问题

解释、应用扩展:对图形表达和符号化的理解, 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

听吴正宪授课及讲座有感 篇3

在10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兴隆一中举办的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启动会,听了吴老师的讲座,令我获益良多。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吴正宪老师执教的数学《重叠问题》,其中还做了关于《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再修订的专题讲座。吴正宪老师的精彩课堂教学,不仅打动了每个学生,也彻底征服了所有参会的老师。课上完了学生们还是依依不舍,老师们更是意犹未尽。看吴老师的课,听吴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上课必须先要读懂学生,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跟着学生的实际情况走,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才是对学生帮助最大的课堂。

《重叠问题》一课的教学,吴老师没有讲什么是重叠,而是出了一个排队的题,“亮亮从左数是第5个,从右数还是第5个,这队一共有几个同学?”这时班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11个”“10个”“9个”,吴老师没有马上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用自己能看懂,别人也能明白的方法去表示出来。吴老师在巡视过程中,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答案的学生,都请到讲台上,然后把他们的方法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先让一种方法也没想起来的学生说一说做这道题的困惑在哪里?并安慰他“没想起来没关系,一会儿你一言我一语,就会明白了”。最后一个展示的是用画图来表示方法的学生。而最后一个离开讲台的却是开始一种搭配方法也不会,最终也是满载而归的学生。吴老师的这种教学正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跟着学生的认知水平走。她让我看到了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过程是这么简单、这么愉悦。

关于《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再修订

《数学课程标准》是由2001年开始实施,10年后进行再次修订,专家分析新修订课标主要在基本理念、数学观、设计思路、领域名称、主要关键词、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七大方面发生了变化,吴老师重点从两方面讲述:

1、“双基”变“四基”。

“四基”即: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组长、东北师大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四基”,引起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

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还增加了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关于基本思想方法,史教授为我们分析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四大育人功能:一是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三是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分类、转化、归纳、对应、比较、集合、统计、代换、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猜想、符号化、方程与函数、极限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关于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就是教我们的孩子如何思考问题,最终要培养这个学科的思维方法,更高的就是培养学科的直观。因为对于数学来说,所有的结果是看出来的,而不是证出来的,而如何会看结果,完全是凭借经验,凭借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所以现在在双基基础上变为四基的本质是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双基”变“四基”,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儿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双基”变“四基”,任重而道远。

2、“双能”变“四能”

“四能”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年来我们都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现在的学生都缺乏对未知领域的一个探索意识,他们都已经习惯了在以有知识的层面来分析、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智慧,来提升他们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观吴正宪老师《估算》有感 篇4

真的很珍惜能有此次研修机会。从中能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思路方法,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可谓是受益匪浅。

听吴正宪教师《估算》一课我认为是一种享受,课堂上吴老师语言幽默风趣,学生积极互动、大胆提问并能讲述自己的想法,学生完全沉静在学习的快乐之中。现就吴老师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感受:

视频估算1是这节课导入的部分。吴老师引导学生就估算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就此进行讨论,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也大胆积极的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吴老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的问题走进课堂,通过学生的提问激发学生对估算的求知欲望和浓浓的兴趣,也为整节课堂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有一位同学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意思一样的问题,教师:“重复的问题就不再提”。我觉得虽然这位学生提了相应的问题,学生难免心理有些气馁,没有被老师认可而产生消极情绪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我认为此时应该及时的鼓励该学生,虽然问题意思相同,能大胆积极的举手提出问题都是很棒的!

视频估算2是这节课的探索过程部分。由于视频模糊了一点,吴老师设计的一些问题以及学生的解题步骤看不清楚,可谓是有点遗憾!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语言幽默风趣,学生时不时发出哈哈的笑声,避免课堂上出现尴尬的局面,把学生带入快乐的学习氛围当中,学习的过程也是积极活跃。吴老师很尊重学生的想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给予肯定。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围绕学生的活动为主,更多的让学生答题讲述自己的想法及解题的思路,真正的把课堂交给了学生。

视频估算3是这节课的练习提升部分,吴老师在练习的设计上结合实际,间接的回答了视频估算1学生提出的问题,(1)我们为什么估算?(2)估算有什么好处?(3)生活中有什么好处?

听吴正宪老师《搭配》一课有感 篇5

教出数学品位——数学的文化历史;

教出数学境界,教出人文精神。”因此,它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结构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理想的教师,应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把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智慧型教师。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对卓越有绝对的追求,无论是在教学还是教研上,都永远不能安于现状,持续地追求做得更好。在今天,有很多需要我们教师做出改变。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话语权教给学生等等。生活的乐趣在于努力奋斗的过程,在于创造,不在于拥有,不在于结果。可能大家都有一种体会,人一旦没事干,就会陷入无聊、空虚、慌乱、苦闷、沮丧甚至恐惧之中,同样也倍受煎熬。难怪说——工作着是美丽的!工作起来生活更充实了,心情也会自然的变得畅快了,犹如紧闭的窗子一打开,透进阳光般美丽!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付出的是汗水、心血和智慧;

工作的过程体验的是创造的快乐,是奉献的幸福,是分享的欣慰,是温馨的情谊!人在工作中就生活在一种特定的圈子里,生活在种种关系中,这应是人生的基础,也是生活的要义。

我曾写下这样一段课改感言:在实行课改的今天,当一名教师很幸福,学生是我的最爱!哪怕自己有多疲惫,当走上讲台时,我依然神采奕奕;

哪怕自己有多不开心,当看到学生时,我依然笑若莲花!我与学生一起在课改的路上前行,我与学生一起品味数学之美,与学生一起分享课改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三尺讲台上,有我的幸福、我的爱。做教师,真好!

一位教师要取得成就,必须要具有奋斗感,只有不断地努力,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奋斗,那么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当然除了不断奋斗,教师具有专业感和亲和感同样是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失因素。而一个具有智慧感的教师才是一个更完美的教师。真正的教育世界里,教师付出的全是智慧,只有智慧的教育才配得上塑造人的灵魂的事业。教师无论在教育还是教学处处需要运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只有具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对教育做出更多贡献,才会让教育事业发挥出更璀璨的光芒。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新课程体现出以下三大课堂教学理念:

1、生活性——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追求教学的真实性,淡化教学的纯艺术性追求,即教学语言滴水不漏;

教学环节天衣无缝;

细节处理独具匠心;

时间安排精确无误;

教学运行波澜壮阔。我们宁要有缺陷的真实,也不要虚假的完美。要回归生活,强调对话、交往、互动的生成性教学。

2.发展性——发展性教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强调课堂上师生互动,关注课堂中愉悦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新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3.生命性——生命化教学要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和感悟,这是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做出过这样一连串的追问:“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也许,还可以再列出一百个这样的问题,但却不可能穷尽一个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这不正是我们新课程苦苦探求的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吗?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生活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现实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发展性体现了对学生的未来关怀,让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

生命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就会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认同“数学是一种文化”这一观点,认为要用文化润泽数学课堂”,丰富数学原本具有的意蕴。试想,倘若教师在课堂中只认同数学是一门技术,那么习得、模仿、练习、熟练化势必会成为数学课堂中的强势语言。生活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如何去触摸、领略数学那开阔、丰富、优美、甚而是动人心魄的一面?换一个视角,在我们的课堂中,倘若数学不再只是数字、符号、公式、规则、程序的简单组合,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感受数学丰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高贵的精神和品格,领略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五彩斑斓、多姿多彩,分享数学前行足迹中的创造、超越及其背后折射出的人类的智慧和人性光芒,此时的数学,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展现在课堂?

读吴正宪老师文章反思 篇6

——读吴正宪老师《生态课堂的“道”与“术”》之后反思

荣成市世纪小学 彭丽

吴正宪老师在《生态课堂的“道”与“术”》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数学教学的本质是什么?两个字——互动;而有效的高质量的互动靠什么?一句话,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她例举了现下课堂教学的一些现象:“一些教师的课堂上的“互动”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表层的互动,而对于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智慧的启迪未能产生真正的影响。”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对生命的爱,对生命的尊重,这个“道”无疑能为实践者所接受,但是,真正做起来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尤其是具体到教学的过程,这种基于生命尊重的互动,表现为若即若离,有时甚至表现得虚情假意。”

她的这些话在我平静如水的心中激起了很深的波澜。我反复地看、反复在想,既觉得愧疚又感到不安:反思我自己的课堂上的“互动”,又何尝不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这是不是就说明我不尊重学生,不爱学生!试想:我们在小学、初中、师范所接受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做”,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根深蒂固。现在,自己也成为了老师,不能说不深受其影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连家长们嘱咐孩子也是:“上学要听老师话,老师讲课要好好听”等等。现在看来,我们的观念是太陈旧了,要从根上彻底地改变了。正如吴老师所说:“智慧不能象知识那样直接传授,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中由教师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点化、丰富、开启学生的智慧。”

上一篇:小马过河的幼儿园说课稿下一篇:外国的幽默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