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推荐8篇)

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 篇1

情境教学 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

作者/孙 玲

情境教学是指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怎样才能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境效应呢?

一、直观情境

直观教学的思想源远流长。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直观性原则并在理论上予以分析论证的人是夸美纽斯,他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直观情境,能让学习者比较深刻地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

一位老师教学朱自清《背影》第二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背影》(她打开课本,响亮地说),现在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请大家边听边划出表现父亲动作的词语。

师:(学生朗读完后)好,谁来回答?

生:“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话中用了“攀”、“缩”、“倾”这三个动词。

师:(激动地)你们看,朱自清先生这三个动词用得多好啊!父亲对儿子的爱,都凝聚在这三个动词中,多感人啊!这样普普通通的三个动词,就能把人物的精神细致地刻画出来,没有一句人物的对话,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稍停)大家都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吗?这三个词的用法清楚吗?

生:“攀”是手的动作,“缩”是腿的动作,“倾”是形体的动作。

师:对!这三个动词连着用又说明了什么?(这时,只见老师慢慢地转过身去,双手攀着活动黑板的上沿,一条腿慢慢地向上缩着,她那胖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十分努力的样子……)

这时,每一位学生都屏住了呼吸。顿时,他们仿佛看到了文章中那戴着黑布小帽的慈父,在铁栅栏上艰难地攀着,仿佛觉得眼前这老师的背影就是那高大的背影。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这一瞬间,父亲的背影消失了。但老师的背影却永远也无法从我的脑海中消失。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完全理解了这三个动词的深刻含义――老师已用她的行动证明:这就是爱。”

这个直观情境,是老师通过自身的表演再现父亲背影的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感受到老师讲课中对学生赤诚无私的爱。

二、媒体情境

媒体情境的创设,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记录和储存教学信息的载体(软件),直接介入媒体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论文 )适当运用媒体,借助画面、音乐来渲染情境,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想象。

在教学《过零丁洋》一诗时,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文天祥的画像,讲述文天祥一生的坎坷经历,播放配乐诗《过零丁洋》。借助图片,可以把文天祥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使学生充分感受文天祥的形象。音乐对渲染情境、创造气氛也起到重要作用,配乐朗读把学生带人情境中,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果在教学中能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浓郁的媒体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

三、类比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类比情境,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事物的类比、对比、纵比、横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现事物的同和异,提高鉴别能力,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在说理过程中,其思维走向运用了类比推理。据此,有位教师设置了情境。

师:这篇课文明显地讲了三件事:一是写邹忌比美的趣事,二是写邹忌向齐王进谏的经过,三是写齐王纳谏及其效果。,那么,大家说说邹忌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

生:邹忌的妻偏爱他,妾害怕他,客人有求与他,而说他美,事实上是徐公美,因此邹忌受了蒙蔽。

生:邹忌联想到齐王,齐王的宫妇左右偏爱他,朝廷群臣害怕他,四境之内的老百姓莫不有求于他……

师:然后得出什么结论?

生:可见齐王同样深受蒙蔽,因此必须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

师:对!大家分析得很好!这种思维方法叫类比。即甲、乙两个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其中甲还具有另外的某些属性,从而推出乙也可能具有这种属性。我们在议论文的写作中,经常要运用类比法进行论证说理……

此教例是对类比推理的直接学习和运用,教师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认识类比推理,并引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类比进行论证。

四、探究情境

学生要对阅读的`文章有深入探究,必须要有疑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奇巧关键之处,引发学生思考,即巧设探究情境。

我在教学《枣核》这篇文章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位旧时同窗为什么独独选中‘枣核’来寄托思乡之情呢?”

我一听,先是一楞,既而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更有助于理解文本。于是,我顺水推舟,接过话题:

“对呀,用来寄托思乡之情的物件应该是很多的,但这位美籍华人为何对‘枣核’情有独钟呢?同学们,你能揭开这一谜团吗?”

(先是沉闷不语,接着窃窃私语,再下来是智慧的火花)

生1: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她自己就说,近年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棵种子,试种一下。这说明她是想着那棵枣树,自然就托我带枣核了。

生2:我以为,这位旧时同窗之所以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是因为这里是她童年生活过的地方,这里一定给她留下难忘的印迹。

生3:我还要补充一点,“枣核”细小,便于“我”完成任务。如果是大的物件,就不易携带。

生4:我觉得不仅如此,带的是“生枣核”,这“生”很重要,说明它是有生命的东西。如果是工艺品,就失去意义了。

生5:是的,我同意这一观点,“生枣核”具有生命力,而且带着家乡的泥土气息,自然最能寄托思乡之情,这应该是这位美籍华人对‘枣核’情有独钟的根本原因。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设置探究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而且可以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总之,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很多,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促进语文能力发展。同时,教师创设的情境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震动,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受到了熏陶,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能产生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

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 篇2

我班有一位同学, 平时不爱提问也不爱发言。在上《变色龙》这一课时, 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 其他同学都结合课本内容说了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特点:趋炎附势、媚上欺下……只有那位同学在座位上轻声说了一句:“其实奥楚蔑洛夫挺聪明!”我忽然眼前一亮, 立刻抓住了他的这一闪光点, 微笑着对他说:“你的想法不一般, 我想知道的更具体一些, 你能说说吗?”那位同学低着头轻声说: “我觉得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他所生活的环境、社会地位所决定的。他为了保住自己饭碗, 而在不断变换角色, 这正是他聪明的表现, 要怪只能怪当时的黑暗社会。”

在他说完之后, 我给了他热情的掌声, 其余的同学也投来了赞赏的眼光, 那位学生的自信得到肯定, 使他受到了鼓舞。自那次之后, 他的自信心越来越足, 提问发言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事实上学生自信心一旦形成, 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的作用会更持久, 更重要, 会更有力地推动其对语文的学习。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不少教师都注意以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使他们获得成功。

在课堂中, 教师是演员, 学生是观众,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转换角色, 充当导演, 让学生当演员, 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 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 ( 学生) 调动各种因素, 让舞台 ( 课堂) 充满光彩, 使演员投入其中, 乐在其中, 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早在本世纪初,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 让他们能想, 解放儿童的手, 让他们能做, 解放儿童的口, 让他们能说……的教育思想。为了美化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动, 教师必须调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培养能力。我在上《狼》一课时, 屠夫杀狼, 我让学生把课本, 桌椅为道具, 互相协作表演, “屠夫杀狼”这一动作神态, 学生也朗读, 也演示, 通过课堂即兴表演, 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 古文背诵这一难关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

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灵感想象, 准确把握作品特点, 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感。语文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拓展性的活动, 作为学习引路人的教师, 首先是教材作品中的接受者, 围着他们各自的经历, 情感状态, 文化修养, 他们可能会与文章营造的氛围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契合, 产生共鸣现象, 思绪飞腾, 从而在平淡无奇的社会生活表象下可发掘出某些闪光的东西, 将教师的这种思维现象采用恰当的形式传递给学生, 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想象力, 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开篇写道“假若你幻想中有一个老城, 有睡着了的大城楼, 有狭窄的古石路, 有宽厚的石城墙, 环城流着一道清溪, 倒映着山影, 岸上蹲着个红袍绿裤的小妞儿, 你的幻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 那便是济南。”读过这段如诗如梦的文字, 自然会联想到今日济南的形象, 一种要描绘今日济南的愿望油然而生, 在语文课上, 我谈了自己的想法, 学生们受到启发, 争相描绘今日济南的新景: 宽阔的明亮的马路, 高耸入云的楼房, 人流如梭的商厦, 机器轰鸣的工厂……一幅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泉城景象展现在同学们眼前, 更加激发起他们热爱家乡的热情, 但是学生们由于知识能力有限, 在表情达意、篇章构思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因此教师在讲解范文的过程中会引导他们学习范文的写法, 进而加以模仿, 久而久之, 他们的欣赏、阅读、写作等各项能力都会逐渐有所提高。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我认为是“享受语文”, 享受思考的成果, 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 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 不再有绞尽脑汁的猜测, 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 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 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 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在学习作品的文学价值, 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 换言之, 都如断臂维纳斯, 有一种残缺的美感, 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学的对话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对一部作品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 对人物的评价上, 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中, 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可以说, 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 才使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 而文学作品正是因为这种特性的非读而更具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 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 就疑处生疑, 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 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我深刻体会到情感效应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情感”教育制约着学生的求知心理, 能化被动为主动, 化消极为积极, 使学生沿着教师的情感去修养品德, 学习知识, 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 尽量发挥自学能力, 诱发学生积极的、主观的努力。

让语文课堂教学流光溢彩 篇3

语文课堂肯定鼓励自信成功乐趣语文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因为它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将充满人性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文学、知识文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应。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教学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自主意识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了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求要多表扬、多鼓励;要运用罗塔尔效应。这样学生就受到鼓舞。实际上学生往往特别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有时,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许就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应提倡“赏识教育”,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果,我们在课堂提问时多说两句“不错,很好,有进步”之类的话;如果我们在学生的成绩有了一点进步时多说两句“你很有潜力”之类的话;如果我们在学生考试前多说两句“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之类的话,学生就会因此产生信心,自信就是力量。学生有了信心,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最终将能后进变为先进,失败变为成功。

我班有一位同学,平时不爱提问也不爱发言。在上《变色龙》这一课时,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其他同学都结合课本内容说了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特点:趋炎附势、媚上欺下……只有那位同学在座位上轻声说了一句:“其實奥楚蔑洛夫挺聪明!”我忽然眼前一亮,立刻抓住了他的这一闪光点,微笑着对他说:“你的想法不一般,我想知道的更具体一些,你能说说吗?”那位同学低着头轻声说:“我觉得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他所生活的环境、社会地位所决定的。他为了保住自己饭碗,而在不断变换角色,这正是他聪明的表现,要怪只能怪当时的黑暗社会。”

在他说完之后,我给了他热情的掌声,其余的同学也投来了赞赏的眼光,那位学生的自信得到肯定,使他受到了鼓舞。自那次之后,他的自信心越来越足,提问发言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事实上学生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的作用会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其对语文的学习。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都注意以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

在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学生)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课堂)充满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早在本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们能说……的教育思想。为了美化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我在上《狼》一课时,屠夫杀狼,我让学生把课本,桌椅为道具,互相协作表演,“屠夫杀狼”这一动作神态,学生也朗读,也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难关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

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灵感想象,准确把握作品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感。语文教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拓展性的活动,作为学习引路人的教师,首先是教材作品中的接受者,围着他们各自的经历,情感状态,文化修养,他们可能会与文章营造的氛围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契合,产生共鸣现象,思绪飞腾,从而在平淡无奇的社会生活表象下可发掘出某些闪光的东西,将教师的这种思维现象采用恰当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想象力,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开篇写道“假若你幻想中有一个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个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读过这段如诗如梦的文字,自然会联想到今日济南的形象,一种要描绘今日济南的愿望油然而生,在语文课上,我谈了自己的想法,学生们受到启发,争相描绘今日济南的新景:宽阔的明亮的马路,高耸入云的楼房,人流如梭的商厦,机器轰鸣的工厂……一幅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泉城景象展现在同学们眼前,更加激发起他们热爱家乡的热情,但是学生们由于知识能力有限,在表情达意、篇章构思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在讲解范文的过程中会引导他们学习范文的写法,进而加以模仿,久而久之,他们的欣赏、阅读、写作等各项能力都会逐渐有所提高。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是“享受语文”,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的猜测,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

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 篇4

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 周雪忠

摘要:当前地理教学由于单纯地传授书本知识,忽视与学生生活经验及真实世界的联系,导致“惰性知识”的产生。情境化教学可以改变这样的现状。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应该做到,以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以情境促进学生意义建构,以情境驱动学生解决真实问题。

关键词:地理 情境化 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学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1但是,现实情况是,一方面社会公众对地理学科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地名”+“物产”的层面上,地理教学只是“传递关于世界遥远地区的‘百科知识’”,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并不感兴趣,他们经常会问老师:“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这节课对我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反差,值得我们每一位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当前地理教学现状从本质上讲,依然以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为主,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没有得到有机联系,“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应以间接经验为主,其主要任务是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把学习间接经验看作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捷径。把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作为学生间接经验的手段和工具,为掌握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服务,显然是把直接经验放在了从属、次要的地位,把学生限制和束缚在书本世界之中,割裂了书本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致使课堂教学变得如同一潭死水,缺乏生机和活力”。2

杜威曾经指出,教育活动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外在的公共经验”,但是,这些知识无助于其经验、智慧的生长,反而有可能阻碍其生命的灵性与智慧的闪现;后者拥有的是“活的知识”,他是机智的、灵通的,并且善于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杜威认为,传统的课程是由前人积累起来的系统的间接经验构成的,是一种符号和文字构成的系统,这种课程无视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直接经验,超出了儿童的接受能力,教学活动因此成为一个机械的、死板的过程,儿童也失去了积极的学习动力,只是把学习当作一种被迫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3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如何将“惰性知识”激活,使其不再仅仅为考试服务,而成为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工具,情境教学应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情境化教学的基本原理及其教学意蕴

早在1929年,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就认为,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知识的方式导致了“惰性知识”的产生,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的知识仅仅是为了考试作准备,而不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历史上有关情境学习原理的研究可追溯到著名教育思想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学说,列昂节夫的活动心理学理论,以及杜威有关学习与探索、活动和经验改造的关系的设想。近年来,西方学者基于对传统学校学习的批判,越来越关注对情境学习的研究,并指出,在学校中,教师孤立、抽象地教授给学生知识也会导致“惰性知识”的产生,所以,知识的学习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2)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有用知识的获得必须镶嵌在相关或“真实”的情境中;而且从某种 12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载《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 张天宝:《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载《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3期 3 转引自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第23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程度上讲,知识是活动、情境和文化的产品,也就是说,知识的传授不可能是抽象的,而应该是在情境中获得的。4

根据韦伯斯特词典所下的定义:情境是指“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情景、背景或环境”。创设情境就是指教学应创设一种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真实情境,其要求是既能体现知识产生与应用的真实境脉,又能激活学生与之相关的生活经验或经历。

情境是渗透在任何学习过程和迁移中的潜在影响因素。适宜的情境可以克服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促进理解和记忆的保持,有利于学习的强化和迁移。先于学习事件的情境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动机、需要、认知准备和情感等因素。学习中的情境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理解、态度、方法等种种因素,帮助学生认识如何从愿意学习转变到善于学习,即学会学习的重要性。5

总之,情境教学巧妙地把认知与情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教与学、指导与非指导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与整合,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教学认知的进程模式。6

三、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情境化教学的必要性

知识是人类在认识世界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知识的建构具有社会情境性。因此,知识学习必须与一定的情境脉络相结合,情境教学是实现科学世界、书本世界与真实世界相结合的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如果知识与情境相脱离,知识就如同一棵脱落枝叶的大树,缺乏生机。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样需要与真实世界的情境相结合。以“长江”一课为例,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让学生通过读图了解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及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特征。试想一下这样的学习结果留在学生脑海中的长江是怎样的呢?或许他(她)们能在地图上找到长江,但是长江对于他(她)们仍然只是一条“符号化”的河流。而如果我们将长江各河段的景观图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地图判别这些景观图片所示的长江所处的河段,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更多元化。学生不仅要通过读地形图探究长江各河段流经的地形区,还要对景观图进行信息处理,最终两者结合做出判断。如下图中甲图两岸崇山峻岭、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则应属上游河段。而乙图两岸地势平坦,河道宽阔,航运繁忙,则应属下游。这样的教学,学生认识到将是一条更真实的长江。

甲图 乙图

再如,“青藏地区”一课,虽然学生可以从图表资料中分析归纳出青藏高原“高”“寒”的区域特征,但学生对此的认识依然是肤浅的。一位教师在学生学习了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后,为学生提供了“穿长袍、吃糌粑、住帐篷、养牦牛、种青稞”等当地藏民生产生活的视频、图片及文字材料,然后让学生讨论:他们的衣、食、住、行及生产的特点,与高原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通过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探究与讨论,当地独特的区域特征也就显现出来了。45 钟启泉、高文、赵中建主编:《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第40-4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高文:《教学模式》第90-91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 裴娣娜:《情境教学与现代教学论研究》载《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 从学科角度分析,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实质上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区域背景,让学生从区域的视角学习地理知识。上述两例中长江的景观图片和青藏地区的视频、图片及文字材料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为学生的学习介入创设了条件,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而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四、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情境创设 1.以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系统与情意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认知系统包括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等,情意系统包括人的动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性格。在这一过程中,认知起操作作用,承担着知识的吸收、贮存和转化的任务;情意起着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活动的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

我国传统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着重知轻情的现象,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即特殊认识过程论”的影响,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感知-理解-巩固-应用”这一较稳定的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教师为中心,将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应试教育更是彻头彻尾的重知轻情的教学,学生虽拥有相当的知识,也能应付各种类型的考试,但普遍处在实践能力差、学习潜力小、学习动机弱、学习兴趣淡、学习热情低的被动学习状态。

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以“境”激“情”,实现情境互动与情境交融。下面以课例分析实施策略。

课例一:巴西教学片断 片断1(引入新课):视频滚动播放巴西足球、狂欢节的画面,并配以欢快的桑巴舞曲,屏幕的左右上角分别为巴西国旗和国徽的图案。

教师:这画面大家熟悉吗?是哪个国家?(生答)教师:巴西可是个风情独特的国家,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独特的南美最大的国家。

片断2:巴西南北部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师:巴西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现在让我们跟随向导到巴西去游历一番,好吗?

视频播放一段以游客身份叙述的画面。

游客的叙述材料:我们到了第一个地方,这里既潮湿闷热又幽深黑暗,数以万计的林木为了抢夺阳光都拼命向上,长得高不可攀。藤蔓像大蟒一样死缠住大树干,挣扎向上,直冲云霄,力求一睹阳光。一些美丽的附生、寄生植物密密匝匝地聚生在高高的树巅,许多树木长着用来呼吸的气生根,这些气生根匍匐在地面犹如长蛇一般。丛林深处传来阵阵低沉的声音,向导说这声音可能是吼猴或美洲豹发出的。

渐渐地靠近河边,向导告诉我们这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大的河流。我们泛舟河面,河面上有一种大圆盘似的植物叫王莲,是世界上叶子最大的植物,直径有一米以上,浮力很大。突然,向导大叫“小心!”,原来,水里有大鳄鱼、水虎鱼、电鳗等动物。特别是水虎鱼,个头不大,仅50厘米,但牙齿锋利,且凶残成性,比海里的鲨鱼还可怕。向导曾目睹它猛咬船上的镰刀,钢刀像爆米花般地纷纷碎裂开来。最令人生畏的还是丛林里的蟒蛇、毒蜘蛛、蝎子和食肉蚂蚁,难怪有人称这里为“绿色地狱”,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接着我们到了第二个地方,这里是广阔的大草原,除了孤零零的一些树,到处长满了茂盛的青草,草原上热浪袭人,又热又渴。真糟糕,忘记带饮料了,“别着急。”向导说着把我们带到几棵瓶树前。原来,这种瓶树又叫纺锤树,大肚子树干里能容纳许多水,据说最大的瓶树主干直径有2.1米,能储存两吨多水分。向导用小刀在树干上挖了个小洞,水就流出来了,乐滋滋地痛饮一杯,顿时浑身一阵清凉。

教师:刚才我们去了a、b两个地方(附图),谁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里?是什么景观吗?(生答)

片断3:结束部分

视频滚动播放整节课出现过的精彩图片画面,配以欢快的桑巴舞曲。教师(小结):多巧妙的构思,多精巧的建筑啊,这是巴西的能工巧匠们智慧的结晶。正如巴西人所乐意承认的那样,巴西是幸运的,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伴有可爱的蓝色海湾,在山陵中有黄金和蓝宝石,在江河中有大自然撒下的钻石。它拥有免受飓风和地震袭击的有利位置,以及能生长任何一种你能想象出来的果品的土壤。然而巴西人更乐意承认的是“巴西最有价值的财产是巴西人民”。正是勤劳而勇敢的巴西人民使巴西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急流险滩,创造了“巴西经济的奇迹”,使巴西成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让巴西人民尽情地狂欢吧,也让我们在这欢快的桑巴舞曲中结束今天这节课。课例二:黄河教学片断

教师:请同学们读中国干湿地区图,黄河流经的宁夏平原属于什么干湿地区? 学生:宁夏平原属于干旱区

教师:请你们想象一下那里应该呈现怎样的景观特征? 学生:应该是比较荒凉的荒漠景观吧。教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张宁夏平原的景观图,你能想象地处干旱区的宁夏平原呈现的是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观吗?

学生:发出一片惊叹声…… 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

(1)利用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在课例一中,教师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音乐、呈现图像及言语方式,营造声画并茂的效果,使远在南美的巴西好像就在眼前,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也感受到了巴西高原与亚马孙平原迥然不同的景观。

相关研究表明:与抽象的、静止的信息相比,学生在感受形象的、动态的信息时,大脑皮层更容易兴奋,引起的表象更为丰富,思维更活跃而有想象力。有经验的地理教师善于将抽象的地理概念、现象、原理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学习一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时,可以通过呈现当地的特殊植被、典型服饰、不同的生活方式等学习材料,使学生不是直接面对抽象的符号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让学生产生心理不平衡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促使学生兴趣学习的策略之一是超出预期策略,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处理教学内容,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课例二中宁夏平原呈现江南水乡的风景超出了学生预期的想象,学生必然由此产生困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中,以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形式上可以通过语言的描绘、文字的表述、图像的演示、动画的模拟、音乐的渲染等为学生创设一种具有生动形象的教学气氛。在内容上要求能创设激发学习动机的情境。

2.以情境促进学生意义建构

情境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目标。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是脱离特定情境而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形式化、抽象化、简单 4 化、记忆表征的单一化等弊病。由此获得的知识由于忽略了知识和世界的关系,忽略了知识和学生已有经验(包括知识)之间的关系,忽略了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因而造成了知识意义的缺失和意义建构上的困难。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可以作为“知识与真实生活世界”及“知识与学生经验”之间的中介,促进学生对知识内涵的深刻理解,也有助于知识的迁移,最终促进学生的意义构建。下面的课例就能体现这样的作用。

课例三:日本南北温差大 在学习日本的气候特征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日本南北气温差别大的特点,教师先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樱花图片,然后阅读“樱花前线”的材料,并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再通过阅读“日本1月气温分布图”,联系日本大陆轮廓呈南北延伸的特点,使学生理解由于纬度差异导致日本气温差异大。最后再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课件显示北九州、名古屋、东京、札幌几大城市的位置)小明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要去日本拍摄樱花的照片,他应该先去哪里,后去哪里?

课例四:黄河教学片断 师:(出示四幅位于黄河不同河段的景观图片)图中四幅景观图片,根据其景观差异,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河段?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小组讨论后学生代表回答。

生:第一张图片位于上游地区,因为上游地区黄河清澈见底,流量小,河道狭窄。第二张图片位于中游地区,因为中游地区相对河道较宽,并且因为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量大,含沙量大。第三张图片位于下游地区,因为下游河道较宽,河水比上游混浊,而比中游清澈,水流平稳。第四张图片位于上游地区,因为这里河道也较窄。水量也较少。

生:第四张图片应该位于中游地区,因为这里黄河水也很混浊,含沙量大,说明流经的是黄土高原。

师:第四张图片到底位于上游还是中游地区呢?黄土高原是不是只在黄河中游流经呢?(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又查看地图册,发现不仅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在上游地区也有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段,结合这里的河道特征,最终学生确定第四张图片位于黄河上游地区)

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

创设蕴含地理成因、原理的情境,以情境作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平台,通过情境引发学生体验、感知、想象、探究、协商等活动。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里,教师创设基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引发学生的多元化学习,促进地理知识的深刻而独特的理解。

比如,课例三以某一生活现象(樱花前线)作为情境,将这一生活现象转变为一个地理问题,再将地理问题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样的教学过程从学生欣赏樱花图片开始,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同时通过情境与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情境-问题-活动”的方式,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的地理原理知识,但是最常见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直接提问学生“为什么日本气温南北差异大?”这样的提问由于脱离实际生活情境,地理知识就显得枯燥而不鲜活,也不利于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蕴含地理原理的生活现象。可见,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意义构建及知识迁移。

再如,对于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的学习,传统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读图了解,教学手段较单一,这样的教学结果是学生头脑中的黄河依然是一条抽样的黄河,一条符号化的黄河。而课例四中教师利用景观图片将一条真实的黄河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以此引导学生读图、想象、观察、比较,学生需要观察、比较景观图片中呈现出的不同黄河段的河 5 道形态、水流及颜色差异,对照地形图判断各河段流经的地形区。学生对第四张景观图片的判断虽然产生分歧,但正是由于这种分歧,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协商,通过这样的主动学习,学生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条更丰满的、感性的黄河。

3.以情境驱动学生解决真实问题

当前许多国家将能力培养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目的是改变传统学校教育中注重事实性知识传授而忽视客观知识与真实世界结合这一弊端,培养认知世界、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完成真实世界中的任务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掌握事实性知识。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提出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我国的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中同样也提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镶嵌在真实情境中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意义建构,而且还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是用于应付考试,而不能迁移至复杂的真实情境中,用于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研究表明,在日常情境中,许多学生在利用从学校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时常遇到问题,其原因是,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通常是脱离情境的,即某一事实的学习往往孤立于该事实从中获得意义的情境,“高分低能”现象正是这样产生的。情境学习通过提供给学生应用知识的问题情境支持知识向真实的生活问题解决过程迁移。

课例五:“3S”的综合应用

曹老师在学生学习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后,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情境与任务:

情境:上海华联超市计划在长春市场开设5家连锁店。需要进行店面及仓库的合理选址,建成之后,运营采用统一物流配送商品。你们是上海华联超市长春市场部前期策划组成员,负责这一项目。

任务:请提出借助3S技术实施这一发展项目的简要步骤。(提示:超市合理选址需考虑:居民的购买力(人数)、交通状况等。)课例六:从资源大省到经济大省

彭老师选择了山西省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省区,在学习前她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山西代表团参加“世界矿业城市发展经济论坛”从德国鲁尔区归来,感慨于和世界发达国家矿业城市从经济水平到环境保护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于是他们面向社会招标,希望通过征集帮助山西省从“资源大省”转化为“绿色经济大省”的优秀方案,使山西省大大地提高本省的经济效益,山西省省长承诺一经选中政府将大力投资支持,也愿意提供他们从德国鲁尔区带回来的资料数据以供竞标人员参考。

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

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在真实情境中蕴含着开放的、结构不良的问题。学生需要分析问题、收集资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校里的学习之所以不能有效用于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正式的学习场景重视的是知识,它们是脱离情境并用符号表达的”7,同时将学生“置身于精确的、定义完善的问题、正式定义和符号处理之中”8。78 高文:《情境认知中情境与内容的作用》,载《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4期。

同上。在课例五和课例六中,教师为学生构建的情境学习环境中镶嵌着真实的任务,要完成这些真实任务,意味着学生必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意味着学生不再只是简单地再现知识,这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情境化教学,可以将真实世界与书本知识相互融合、有机联系,也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通过知识不断地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的应用,使学生智慧得以生成,这样的地理课堂必将极大地改善学生在学校中的生存状况与生活质量。这也正是回归生活世界的地理课堂所追求的愿景。

参考文献:

语文生态课堂中怎样创设情境教学 篇5

雁江区临江镇清泉小学 许平

摘要:我们的语文,应该是生活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以关爱学生为主来创设情境教学,努力构建生动活泼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的中心主旨是尊重生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思维,创设有利于全体学生发展的课堂。本文章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探究小学语文课堂如何通过各种方法去创设教学情境,还原语文生态课堂。

【关键词】 生态课堂 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行知说:“学习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这句话点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语文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怎样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情境,就是人的情感与所处的环境相互融合。教学中老师给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想象力及学习的情感。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感丰富的课堂,一个充分对话的课堂,一个全面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思索的课堂,从而构建起一个新生的语文生态课堂。语文的生态课堂主要是以人为本,处处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师生能在其中绽放生命的活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教师教学时恰当地创设情境教学,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并在其情其景中启迪思维,随问而答,从而促进学生达到人文一体、和谐发展的目的。这不仅遵循了教学规律,而且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中对语文教育教学提出的目标----即追求人本、文本与生活各方面的和谐统一,使语文教学更倾于自然质朴。如今,新的课改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改进方法,别出心裁,具有积极的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创建情境教学模式。我们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呢?

一、情境教学方法的概念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用语言、图画、多媒体、音乐等工具,人为的创设的一种真实、生动、形象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中,学生的情感能够充分激发出来,在教师创设的情景环境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体验深刻,这样既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格;同时也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协调互动的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轻松掌握学习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情境教学法是当今教育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具有及其鲜明的新时代特征,情境教学方法在教育事业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情境教学它不是目的,而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情境”教学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而且能形成良好的班集效应,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和人格思想教育。

二、情境式教学模式的要求

1.教师的角色思想观需要转变

如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位置应该怎样摆位呢?这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 1

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尊重学生,启发学生,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对学生实施的全盘灌输。

2.语文教学手段多样化

语文教学内容题材丰富、涉及广泛。将音乐、图画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能有效地将课文的意境表达出来。尤其是小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争强好胜,教师就积极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利用儿童的感性认识以及生活知识,理解感知课文中的情境,教学效率会极大的提高。

三、语文情境教学的作用

1、创设情境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利用多媒体等道具,创设一种真实形象的环境,是情境教学的特征。学生在真实而又生动形象的环境里学习,身心情感完全投入到学习中,课堂气氛能够充分调动起来,在情景教学中学生不知不觉的参与其中,融入情景课堂,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被调动,学生才能跟随教师的节奏,时时刻刻处于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这样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枯燥无味的知识也变的生动有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才有主动性,就会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感悟和提高。

2、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

教师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激情。音乐刺激学生的听觉,图画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得到感悟,美妙的乐曲触及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更能激发起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图画让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这样的情景中,学生才能准确的体会的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把握文章的内容。

3、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游戏活动是情景教学中必不可缺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按游戏活动规则自由的编排组织游戏活动,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每一位学生通过互相的学习合作,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增进了相互之间团结协作,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语文情境教学的创设

1、创设音乐情景教学,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课堂不是音乐课堂,但是也要运用音乐的美感。音乐、声响是一种微妙的语言。音乐、声响特有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丰富了课堂,塑造出了生动的形象,学生被带到音乐、声响创造的特定情境中,身心受到极大的感染,这样极大的增强渲染了教学气氛。人们用音乐表达情感,倾述心声,内心为之激荡,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一种情感中。教师用音乐伴奏和音频视屏资料创设特有的语文情景教学,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课文中的知识内容。例如,教学《怒吼吧,黄河》一文,为了让学生体验文中的作词作曲家光未然、冼

星海二人的内心的情感,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播放黄河大合唱歌曲,让学生闭着眼睛听雄浑激昂的乐曲,听着音乐,头脑中想象着波涛汹涌的黄河水,不屈不挠奔腾向前的画面,学生从内心去体会感悟课文主人翁因为国家遭受凌辱而感到无比愤怒,奋力呐喊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动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让学生敢于质“疑”,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点来创设语文课堂情境问题,先要了解学生爱好及兴趣,以此为出发点将所有问题贯穿到学生喜爱的情境教学中,学生才会更加主动积极的探求新知识,更加喜问、好问、乐问。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尽量的冲击学生大脑思维中的平静,做到“一石起涟漪”,使学生大脑灵动的思考起来,促进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的提高与发展。如教学《天鹅、大虾和梭鱼》一文时,可这样导人,教师出示“天鹅、大虾和梭鱼”的图片并配音乐,接着设问“屏幕上的这几种动物你熟悉吗?它们是谁?”然后适当的进行问题拓展,“从天鹅、大虾和梭鱼各自的动作中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同学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所以,教师设疑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学生大脑思维才能紧跟老师而不停地转动。这样在教学中才能体现知识结构的科学性、条理性及严密性。

3、创设朗读情境教学,让学生体验情感

创设朗读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课堂上营造情感氛围,将学生带入课文意境,学生就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范读课文时,不仅要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而且要深情并茂,声音要抑扬顿挫,用语音、语调向学生传达文章语句情感。教师要善于据文定情、因文传情。如有的文章激情热烈,有的文章深沉哀伤、有的文章眷念缠绵,教师就要把握不同的情感基调来创设朗读情境。激情热烈的文句,教师就要用高亢有力的音调来朗诵,用语言情感感染学生,如《开国大典》一文中,读“这庄严的宣告„„一齐欢跃起来”的语句时,要把握的感情的基调是激动、自豪,雀跃的 ;又如《冬不拉》一文中对王子的思念之情的语句要用低沉、缓慢、哀伤的音调和舒缓的语速来读。总之,针对不同的文章,教师要创设特定的情感氛围,让学生随着喜悦的,哀伤的语音进入不同的情感意境

4、创设扮演角色情境教学,体验感悟课文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十分喜爱“扮演角色”这一情景教学,“扮演角色”就是要求学生来担任课文中的人物角色,将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表演给全班同学观看,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表演情境,使课文情境真切再现。扮演角色的学生随着表演的深入不知不觉的进入角色的情感,这样课文中的角色就鲜活的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就从书本中来到了现实中,课文中的人物就是表演的同学、就是学生自己。学生们就会轻易地将心理位置迁移到课文人物的心理位置,内心与课文中的人物的感情产生共鸣,思想认知产生共识,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中的人物自然而然的产生亲切感,进而加深了内心对课文的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让学生透过表象,很快地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教学中,教师找学生上台扮演马宝玉等五位壮士的角色,让学生感受五壮士的临危不

惧,舍生取义崇高的爱国情怀,当五位同学惟妙惟肖的表演出五壮士的形象、气概时,学生们轻易地就理解了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角色扮演使课堂气氛异常的得活跃,使文章内容直观形象的展现,学生都会积极踊跃的参与。

5、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课堂中,知识广泛而又复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主要是依靠视觉等感官来感知外在事物。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把生动、直观形象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眼前,再配以美妙和谐的音乐,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画面,创造出最佳的情境课堂。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发学生心灵的感悟、情感的共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深切感悟。教师可以利用色彩对视觉的刺激以及画面对学生的吸引来进行语文情景教学,运用直观的画面再现文章的景色、人物、动物等内容,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切的感受到文章描绘的内容;让学生将语言转化为图画,再将图画转化为语言,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教学《燕子妈妈笑了》一文,小燕子在燕子妈妈的多次要求下,怎样一次比一次观察仔细的?针对这一问题,怎样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小燕子观察到了些什么呢?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出冬瓜和茄子,小燕子三次飞到菜园里认真观察的情景。让学生也来帮助小燕子找找冬瓜和茄子有哪些地方不一样?让生观察冬瓜的特点;如大小、皮的颜色、形状等,再观察茄子的特点;如长短、皮的颜色,形状等,比较二者的不同,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和描写的仔细。在课堂中用媒体来创设情景,图文结合,学生学习就会感到生动有趣,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平淡单调了。

6、创设实物情境教学,引发思考联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创设实物情景,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学生在情景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之中,积极观察思考,探究学习。什么是实物演示情境呢?就是以实物为中心,配合适当的背景,给人以整体感知,创设出某一种特定的情境。用实物演示情境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背景。通过广阔的背景,进而激发孩子们广远的想象。如教学《地图上的发现》一文,课文中描写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时,老师拿出教学前准备好的四个边沿不规则的纸壳和以一片海洋为背景的图片,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纸壳有什么特点,再指名学生上台将它们拼接成一个长方形,教师此时启发式提问?为什么边缘链接的这么吻合呢?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地图上的板块曾经是一个整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裂成了四个的板块,分布在广阔的海洋中,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实物演示情境能引发学生思考联想,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也使他们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7、创设图画情境教学,增强理解

图画以流畅的线条,明亮的的色彩,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创设课堂图画情景,图画能生动形象的展现课文的情景,是一种主要的方法和手段,课文中的插图、教学挂图、简笔画、剪贴画等,都能简单、直接、方便的再现课文情境。如教学《詹天佑》一文,课文第五自然段描写到:“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两口竖井,再分别向两端开凿„„”这段文字讲述了两种不同的开凿方法,教师在此要求学生读后思考思考,再用简笔画画一画,什么是两端开凿法?什么

是竖井开凿法?看谁画得简单明确,与课文里的要求写的一样,画好了,小组内互相比一比,展示一下,再评评谁画的最好,看谁画得与课文里写的一样?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孩子们很准确地理解了什么是两端开凿法和竖井开凿法。

8、创设对话情境教学,让学生领略语言美

俗话说 “没有伯乐,就不会有千里马” 语文课堂中的阅读也同样如此。正如一句名言“没有人,艺术便是黑夜。”。在语文感知活动中,没有人,课文同样是黑夜。是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对话式的感知活动,才照亮了课文;使课文发出夺目的光亮;反之,课文通过被感知拓展也照亮了师生阅读。师生进入到言语情境之中,进入到言语呈现出来的视野中,进入到设问答疑、互动交流的言语对话活动中,挖掘出课文的闪光点。这就是师生在情境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交谈,领略到的语言美的效果。师生间的对话答疑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对话情境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话,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构成了语文教学。所以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充分快乐的学习,让老师与学生在沟通对话中产生生命的共振,让师生之间呈现出真诚、平等的“你——我”关系,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所期望的那种美好教育的境界:“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之间的最微妙的互相接触”。

五、语文课外情境的创设

语文课文源于生活,语文本是生活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倾力创设情境,虽然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但是在课堂情景中,学生收集到的知识量犹如汪洋大海里的一叶小舟。所以,教师要把课堂情景创设随时随地地迁徙到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活跃开放性的课堂才是真课堂。大自然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儿童,我们就顺乎自然,带着孩子与大自然广泛接触,让儿童回归大自然的怀抱中去,融入自然生活,利用儿童学习语言的经验,引导他们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地渐次地欣赏自然美,说说自然美。认真仔细的观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夏天的枝繁叶茂,秋天的果实累累,冬天的洁白无暇。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自然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他们引入到生动有趣的自然活动场景之中,让学生通过对情境的感受和认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及讨论,牢牢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设计 篇6

内容提要:设置情境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设计导入情境、设计课文教学情境和设计作文情境是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设计导入情境

设计课文教学情境

设计作文情境

设置情境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那么,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情境有哪些途径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常采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设计导入情境

导入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就积极发言,那被调动的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常用的情境导入有以下几种:

(一)、从问题中导入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有问题就是好事,最怕的是学生默默无语。学习源自于疑问,结合课文,在导入中提出疑问,激发悬念,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心存疑问,在渴望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我常在课前给学生来一个“小甜点”,给他们一些语文的趣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讨论和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动脑的习惯,更为一堂课创造了探索的气氛。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我改变了过去逐段讲解后填表总结的传统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在自学课文后,举行“产品发布会”:学生选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玻璃,假设你是玻璃厂的厂长,现在你如何把你的产品推销出去?同时也让一些同学充当记者、经销商和客户,就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进行发问。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将同学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加以提问,最后完成课后思考练习2。整堂课学生学得其乐融融,有效地避免了说明文枯燥无味的毛病,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从故事中导入

故事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孩子爱听故事,各种和课文有关的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中学习。这其中常见的就是作家的小故事,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自己去寻找作家的作品来阅读。如在教学课文《死海不死》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个有关死海的故事,这能迅速引起学生对死海不死之谜的学习兴趣。

(三)、巧妙扮演“角色” 在教定语这个语法知识的时侯,我上课后走上讲台,说是上课要用报纸,但忘了拿,然后让课代表去办公室拿,学生犹豫了片刻,问取什么报纸,什么时间的报纸,我均未明确回答,只是叫学生去拿。结果学生对老师群起而攻之,批评老师只说报纸太笼统,不具体。而后老师指出:在“报纸”前面加上一句话,表明什么报纸。这些加在名词前确定具体意思的话,在语法上叫做定语。学生恍然大悟,自己不知不觉中配合老师扮演了情境中的“角色”。

二、设计课文教学情境

课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仅仅象以往,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的。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任你是嘴皮磨破,学生们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以下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实践。

(一)设计情境,理解课文蕴涵的深情。小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呢?有的时侯,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抱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个时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比如在《小麻雀》这篇课文中,在课文学习完后,让学生去运用创造想象写出小麻雀的各种未来。学生兴高采烈,各抒己见:有的学生写小麻雀终于回到广阔的天地,天高任鸟飞;有的则写小麻雀痛苦的死亡;还有的写回到了父亲的身边„„这些看法都跳出了教材。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表演情境,理解课文深意。有的时侯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的理解课文。例如:教学《陶罐和铁罐》一文,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排演课本剧《陶罐和铁罐》。教学中,先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改编课本中角色的语言?怎样表现出不同的动作神态?然后在小组里自编自演,让几名学生带上头饰,扮演角色,其他同学献计献策。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表演。这样不仅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加快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三)设计音乐情境,体验意境。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客体心中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者情感。两者互有长短,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完全可以在有的时侯利用音乐的长处与文字的优势,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文章,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课前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学生们凝神屏息地听着,他们的兴奋点都集中在这美妙的琴声上。这时,教师望着学生用庄重而舒缓的语调说:“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曾经这样说过‘我的音乐只应该为劳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的一生谱写了许多曲子。我们现在听的就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片刻,老师把音量放小,接着说:“《月光曲》是怎样谱写出来的呢?”美妙的琴声和教师动情的讲述,叩响了学生的情感之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富有暗示性的美好情境,也为课文定下了情感的基调,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四)设计语言描述情境,体验情感。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也就是说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感染着学生。我在教《草原》一课时,学完第一段进行小结,我激动地说:“我们来到了草原,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蓝天、白云、草原、小丘、羊群。面对这样的境界,我们怎能不想放声高唱,又怎能不想吟诵小诗?同学们,把你们的这种情感读出来吧!”顿时,教室里传出有滋有味的读书声,透过他们的声音,我感到学生此时已被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草原深深吸引,深深陶醉了,他们完全进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很轻松、愉快地学习了课文。

三、设计作文情境

作文在许多孩子的心里一直都是一件可怕的事。他们害怕一板一眼的去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是没有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的欲望情境。所以,如果在作文教学中能创设写作情境,把孩子们内心的宝藏发掘出来。或者说情境只是一个触点,从而激发了他们本身具备的写作能力。

其实,孩子的内心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许多的感想,只是常常在作文是一种作业的形式下,就变得无话可说了。所以,消除这种畏惧心理,给之以轻松的写作情境,是必须的。比如在写人作文中,我提前一个星期告诉学生去收集资料。这个资料要求把范围缩小,只要是身边的人,比如在学校、班级生活中发生的事都可以。然后在作文课上,我告诉学生今天进行一次“新闻联播”,每个小组的同学用十分钟的时间每个人分别写出一则身边的人的事,然后请每个小组选出两个同学上台模仿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给同学们播报新闻。孩子们写身边的人的事,有的写上体育课时同学到达终点时的神态,有的写学校的建设发生的事,有的写班级里的趣事,丰富多彩。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播报新闻,课堂里不时的发出笑声。因为,写的是他们身边的人的事,描写的就是他们自己。通过这一节作文课,许多学生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在这种写自己生活的作文情境下,每个人发现自己都有东西写,也非常愿意写。自然是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去运用的一点实践和感想。归根结底,情境教学的关键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课文。不足之处请斧正。

参考文献:李吉林

让情境教学走进语文课堂 篇7

一、利用图画创建情况

在教学实践中, 我了解到图画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 因为画面是形象的, 而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 所以我用图画创设情境。在教学中, 我针对课文内容特意绘制放大的图画, 或利用现成的插图、简易的粉笔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剪贴画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

例如, 《燕子》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写燕子从南方飞回来时带来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为了将这美丽的春天景象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我通过上网搜集, 制作了一幅大的插图, 里面描绘了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色。然后我将插图带进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 对学生说:“这就是小燕子眼中的春天, 它从南方飞回来后看到的美丽景色, 现在让我们也和小燕子一样, 看看这美丽的春天吧。”教师的生动的语言给眼前的图画增添了情感色彩, 教材中那些毫无生机的文字仿佛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他们开展了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用最美的语言描绘着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图画的再现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 以直观的形式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 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素养。

二、利用实物和音乐展示情境

运用实物展现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课文中涉及的物体, 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实物一出示, 学生便豁然领悟。借助实现再现情境。学生看得清楚, 感受得真切, 从而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 易于接受和理解, 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 进入情境。音乐是能启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小学生的感性意识强烈, 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 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 并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 对表演感兴趣。教师让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在言语、动作中情不自禁地思考词语、文章的内容, 最终在表演过程中达成理解的目的。利用“表演体验”创设教学情境, 能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孩子喜欢表演, 也喜欢看别人表演。这不仅因为作品中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 特别贴近儿童生活, 而且因为有角色效应的作用。以表演体现作品主题, 以表演品位作品内涵, 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活跃, 具有更强的参与性, 学生也由过去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

在课堂教学中, 表演用得最普遍的是童话、寓言、故事中的角色的扮演。头饰一戴, 教室里的气氛立刻热烈起来, 担当角色的、作为观众的, 学生各个兴奋不已, 如同身临其境。例如, 在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进行汇报表演。为了增强表演效果, 学生随着情节的发展设计台词, 排练动作、神态。表演时学生注重故事前后的联系, 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因此, 表演情境的设置, 可以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自由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展示的天地, 搭建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平台。

四、学生自主学习情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学习过程中没有思考就是无效的学习。思考让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 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 引导学生进行自学,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自学。“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有新的发现, 会产生喜悦的情感, 遇到向题尚未解决时, 会产生疑虑的情感, 它表现为好奇、求知欲、怀疑感、自信感等。因此,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

五、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 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 学生置身其中, 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 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多媒体能够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能丰富学生的知识, 开拓学生的视野,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细致的观察力。

六、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 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古人读书“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就应努力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这些生活现象的每一点记忆, 通过恰如其分的引导, 利用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回忆中挖掘以往的生活影子, 与课文进行对比, 加深理解。这样比直白说教要切实可行。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 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 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 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因为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 所以我在上语文课时, 依据教材的特点, 设计一些推销员、解说员等综合性的活动, 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到知识。

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就是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 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 强化他们的体验, 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启发性语言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 篇8

关键词 启发性 语言艺术 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说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懂得语言的启发艺术。也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语言的启发艺术,才能点亮学生的思维之灯,燃烧学生的智慧之火,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动往往要从引起学生的惊奇和疑问开始。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的主观动力,然后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有意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自己水到渠成地找到答案,就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发展智力。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掌握使用多种启发性语言艺术。

1 启发性语言艺术之一在于巧妙地提问

南宋思想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设置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思考,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好问题让学生预习;课堂上可以设计好问题提问,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做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提问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

1.1 置疑式提问启发

例如在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前,笔者就设计了这几个问题:你的童年最有趣的游戏是什么?你童年的乐园在哪里?读课文知道鲁迅童年的乐园是什么吗?为什么作者说是他儿时的乐园呢?长的草里为什么不能去?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冬天的百草园怎样?作者玩什么游戏?你觉得好玩吗?家里的人为什么送我去上学?是因为我做了诸多坏事吗?作者小时候是个好学生吗?他的老师算好老师吗?作者对他的老师是什么态度?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就这样从学生自身的感受提问,一步步由浅入深,因势利导地设计问题,不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激情,从而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挖掘文章的深意。

1.2 悬念式提问启发

设置悬念是吸引听众或者读者的一种技巧,在章回体小说的创作中就常用这种技巧,当小说的情节要向前推进时往往在中途停顿,写一个“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人胃口,这样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在语文课堂上,这种设置悬念提问,来启发学生思维的技巧一样有效。例如: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课前笔者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鲁提辖与镇关西有何冤仇竟然要打死他?一个屠夫为何敢以镇关西自居?就这样两个悬念式的提问就调动了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1.3 疏导式提问启发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疑惑,思路受到阻塞,就要巧妙地疏导。进行疏导时,设计疏导性的问题,以问代答,可以巧妙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

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设计了几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疏通思路:长高了长大了好不好?你觉得有哪些好处?对于文中的“我”而言,爸爸长期卧病在床,下面又有几个幼小的弟弟妹妹,“我”盼望长大吗?“我”长大了想怎样做?你害怕长大吗?你觉得长大后会失去什么?文中的“我”害怕长大了会失去什么呢?就这样,结合学生自己的体会,联系上下文,这个难懂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提问的方式有千万种,只要我们认真探究,把握诱导、启发的时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点亮学生的智慧之灯。

2 启发性语言艺术之二在于巧妙的比较

熟话说得好,有比较才有鉴别,将不同的事物两相比照,可以开启学生思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使之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语文教学中,作比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例如将作者初稿与修改后的作品进行比较;将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将一个人物不同时期进行比较等等,比较出感悟,比较出真知。

例如:《故乡》一文,在讲解课文中心主旨时,就可以运用做比较来启发学生思维。将中年闰土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与少年闰土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进行对比,再思考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这样比较之后,使学生产生了对文中人物描写的深入思考和深层理解,从而更加痛恨把人变成鬼的万恶的旧社会。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印象,将它逐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3 启发性语言艺术之三在于巧妙地联系

利用知识的相关性,巧妙地联系,可以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

例如学习《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时,就可以联系《水浒传》中关于鲁智深的其他章节来讲,以便全面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还可以激发学生课外去阅读《水浒传》的兴趣。《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故事会使学生对人物有更深刻的印象,更全面的了解。这样的联系可以使学生由点到面地掌握知识,对问题的看法更全面。

4 启发性语言艺术之四在于巧设情境

每一堂高效率的语文课可以说都有一种独特的情境。教师用或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亲切感人的语言,或者幽默风趣的语言,或者意趣横生的语言,描述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人物,或者事件,或者景物,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走进课文,进入角色,就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启迪学生的心智之门。使之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索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找出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进行模仿演说,设置一种逼真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

5 启发性语言艺术之四在于巧妙地煽情

巧妙地煽情,以真情感动学生。

以情感人是启发语言艺术的极致。讲台本非舞台,老师也不是演员,但是教师的课堂语言如果能够巧妙地煽情,更能够开启学生的智商与情商之门。不要说教师课堂语言的声调抑扬顿挫要得当;也不要说教师课堂语言的轻重缓急要适宜,更重要的便是要有一种真挚的情感,才能扣住学生的心灵,敲开学生的情感之门,把他们感情的琴弦拨响,使之全神贯注地进入作品之中,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述《斑羚飞渡》前,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都说人间有爱,又有谁知动物界的爱更加无私,更加义无反顾?有一群生性温驯的斑羚,被猎人追赶到悬崖边,无路可逃,面临种群灭绝的危险之时,年老的斑羚是怎样做来保全幼小的斑羚的呢?”就这样用情感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的心智,提高了课堂效率。

上一篇:每日一句晚安语录下一篇:描写春游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