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对比英文论文
If we consider the western movie culture’s development is a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e can also call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vie as a development of thought.We can see so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from every aspect.At first, the themes of the films are different.We can see almost everything from the film, sometimes directors convey not only one thought, and some others try to discuss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thought by us carefully.But for Chinese films, themes seems more realistic——the family, friendships, love, conflicts, betray… Chinese movies focus more on the society but not the individuality.they want to express some common phenomenon or current affairs in their movies.To sum up, Chinese movies are more emotional, while western movies are more logical.That’s because our Chinese always focus on morality, and western people tend to analyses things with science.Another difference is the technology.In fact we always cannot believe that our country can release a marvel movie like the Lord of the Ring, because we don’t have such technology.Though since Hollywood movies began to be familiar to us, we started to learn from them.Hollywood movies care more about their special effects, and they will pay a large part of their fees to make it more real.That means from those movies, we can see another world we haven’t imagined!For the lack of technology, Chinese movies only can compete against with them by plots.However, Chinese movies nowadays seem never care about how terrible their plots are.Good stories are rare, but we have.Just like Farewell My Concubine, its value can also be appreciated by foreigners.That’s a typical Chinese movie which shows an age for us.The western movies always have a style of individuality.That’s what different from us.We always have awareness that all of us are a group, while western advocate the individualistic heroism.So many superhero movies such as Superman, Batman, they praise the perfect and adventurous mind of heroes.For China, we have different conception for hero——hero is who can sacrifice themselves in the danger and never give in to evil, even though he is a common people.So that we have lots of movies described the life of common people, they may be not handsome, not rich, not so strong, even have some bad habits, but they have their principles, and strive to fight with fate.Despite those factories, we can also see something from the western directors.They always find some new ways to express them.From the silent movie to sound movie, from the black-and-white movie to color movie, from real characteristics to roles who created by computer.All of those revolutions mean their creative minds.Some classical movies maybe very old-fashioned now, but for the age they produced, they pioneered the age.We just lack such ideas.That’s why our movies falls now, since we always imitate those movies which surprised us, but seldom create a completely new Chinese style movie.We also have so many things to learn.To learn from western movies, isn’t mean give up our traditional ideas.In fact, now 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begin to be intereste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put them into their movies, most of them caught world’s eyes, like Kung Fu Panda, Mulan.The cross cultural exchange in movies proves that our traditions are still alive and popular.That’s also a suggestion that Hollywood needs more themes that now.People may feel tired about western movies, and they are also searching a new way.The foreign culture seems a great way to convey more interesting thoughts for people.Hollywood can learn from us, and we also can learn from them.Some movies such as Guasha , they discussed the problem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give a new view about the cultural fusion.Through simple but interesting family stories, make us have a new conception about Chinese in America.That’s also a creative thought which we study from western.To find the ideas about other cultures, is a chance to understand foreign culture, also a way to complete our own culture.
众所周知, 翻译问题不仅仅是个语言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 它与文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也无可避免地受着它的影响与制约。所以翻译难, 难就难在是否能克服文化上的差异, 正确地理解文化背景知识, 从而对原语言进行正确的翻译。而在涉及中英两种文化比较的研究中, 颜色词, 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内涵也截然不同, 所以洞悉中西文化下颜色词的相似与差异必然对翻译、翻译教学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中英文颜色词的对比与差异
在万千变化的大自然中, 存在着万千变化的颜色, 而人类的生活也恰恰和这些绚烂的颜色密不可分。毋庸置疑, 没有了色彩, 也就没有了我们的世界。然而, 基于文化差异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也赋予了相同的颜色以截然不同的内涵。尤其就中英文颜色词而言, 由于受到不同的历史、习俗、经济、政治等背景的影响, 颜色词所承载的意义也炯然不同, 这势必会对翻译工作造成强大的阻碍。
(一) 习语和比喻词组中中英文颜色词的对比与差异
众所周知, 颜色词经常出现在英汉语的习语和比喻词组之中, 然而它们的内在含义却绝然不同于它们的本质含义。我们先以“黄”这一颜色词为例。在“Hehasayellow stream inhim.”这一句中, “yellow”与颜色词“黄”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该句不应被想当然的翻译为“他身上有一条黄的纹格。”事实上, “yellow”在此发挥着比喻的作用, 喻指“胆小的”, 由此可知, 该句正确的译文应是“他有胆小的气质。”我们在以“黑”这一颜色词为例。例如, 英文短语“theblack Friday”不能被译为“黑色星期五”, 而应被译为“凶险不祥的日子”;再如, “blacktidings”不能被译为“黑色的消息”, 而应被译为“噩耗”或“不幸”。当然,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正确理解中英文习语及比喻短语中的颜色词的真正内涵, 必然对翻译工作与翻译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习俗影响下中英文颜色词的对比与差异
正如我们所知, 不同的国家其所信仰的风俗也必然大不相同。譬如中国的新娘喜穿红嫁衣, 因为“红”代表喜庆与吉利;然而在西方, 新娘则喜欢穿白婚纱, 那是由于“白”可以传载纯洁与贞节。在中国, “双喜”这一词要么是用红笔写成, 要么是写在一张红纸上以象征喜庆的特殊的日子, 如“红喜事”一词就特指婚礼。在英文里, 我们也能找到此类对应的短语, 如“aredletterday”, 意指“喜庆的、欢乐的日子”。然而, 在中国, 人们出席葬礼必须身着白衣, 所以当我们翻译“红白喜事”时, 应该根据习俗的不同, 将其译为“weddingsandfunerals”。再比如“aw hite Christmas”不能被简单地直译为“白色的圣诞节”, 而应考虑西方的习俗, 将其译为“银装素裹的圣诞节”或“大雪纷飞的圣诞节”。总之, 颜色词承载着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的意义, 所以深入了解这些风俗差异, 才会对原语言做出正确的诠释。
(三) 历史影响下中英文颜色词的对比与差异
众所周知, 在西方国家, 紫色这一颜色词与高爵、皇族、或权力有关。因此, 在英文中, 短语“beborninthepurple”的正确译文应该是“出身于王室或显贵之家”, 而短语“marryintothepurple”的译文则是“嫁入名门望族”, 再如短语“raisesomebodytothepurple”的真正含义则是“出身于王室或显贵之家”。然而, 在中国, 与这些意义有关的颜色词却是黄。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的祖先生活在黄土高坡, 而中国的母亲河则是黄河的缘故。所以“黄”这个颜色词在中国的文化中象征权势、地位及威望。
三、中英文颜色词的两种实用翻译原则
正如我们所知, 翻译是一个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它所关注的不仅仅只是两种语言的转换, 而且还有包含这两种语言的文化的转换。一般来说, 一种语言中的纯语言障碍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另一种语言中得到克服, 但要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反映则比较困难。因此, 毋庸置疑, 翻译研究本身就是文化问题的研究。要想从事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或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作品的比较, 特别是中西方文化比较, 翻译显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中介。总的来说, 下列两种实用翻译原则可以被运用在中英文颜色词的翻译当中。
(一) 意译法
正是因为中英文颜色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如此不同, 所以很多译者会采用翻译法则中的意译法去进行对于颜色词的翻译。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1) 不许她给我们的集体脸上抹黑。
Wearenot goingtolet him bringshameonourcollective.
2) Theopportunityoneluckilygetsisbut onceinabluemoon.
能幸运地得到这样的机会实在千载难逢。
(二) 直译法
虽然我们在对中英文颜色词进行翻译时多使用意译法, 但是直译法也同样可以运用到中英文颜色词的翻译之中。例如:
1) The uniform w ere no longer of grey cloth but w ere grassgreenthough-out, asdelicatelyandattractivelycoloredasthefields.
服装不再是灰色的, 一律是草绿色的, 和春天田野的色彩一样, 娇嫩美观。
2)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 长头发, 眼球白多黑少的人。
The man w as a tall, burly fellow w ith long hair and more w hite thanblacktohiseyes.
四、结语
的确, 翻译问题不单只是个语言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 它与文化因素有着重大关系, 并受着它的制约和影响, 颜色词尤其如此。因此, 在翻译教学中, 除语言对比研究之外,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异域文化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如果能将我们的翻译教学研究放置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语境之下, 必定将会有助于中国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摘要:翻译难, 难就难在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与翻译上。本文简要探讨了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的不同内涵, 并提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所应采取的策略, 同时结合实践, 提出两种实用的英汉翻译法则, 以此希望这些研究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差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许均.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2]顾家祖等.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关键词:动态助词 时态 对应关系
在结构分类中,根据词法的区别,世界上的语言被分为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和复综语四种类型,而我们所说的汉语属于孤立语。孤立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广泛使用虚词,虚词的作用很重要,比如“母亲的发卡”,“母亲”和“发卡”之间的领属关系就是通过虚词“的”表示的。而汉语里的助词是指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虚词,汉语中助词通常读轻声。一般情况下,汉语里助词结构根据语法意义的不同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比况助词和表数助词。助词也是虚词的一种,汉语动态助词主要有“着”“了”“过”。动态助词是汉语里特有的用来表示动作进程状态的词。
一、汉语中的助词“着”“了”“过”
助词“着”附着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者状态的持续。“了”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变化的实现。“过”经常在动词后面,用来表示曾经发生过这样的动作。例如:“小河里的青蛙纷纷跳上岸,没命地向两岸的庄稼地和公路上蹦窜着。”“他吸了三支烟,仍缓不过神儿来。”“他们这儿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着”表示青蛙正在蹦窜,是指一种正在进行的状态;“了”表示“烟吸完了”或者是“吸过烟”,也就是说吸烟的动作完成了或者之前做过“吸烟”这个动作;“过”是指“类似的事情”以前有发生,即动作在前面出现过,并且没有持续就已经终止。当然,“着”“了”“过”还可以前接形容词,例如:“她红着脸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着”在形容词后表示存在的状态;而“过”和“了”用于动词后是表示现在或过去具有某种形状,如:“她吓白了脸。”“前几天冷过一阵,这两天又暖合起来了。”但是本文主要对“着”“过”“了”在动词后的用法与英文时态进行比较。
二、英语中的时态
英语中的时态常用的主要有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式、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等。用动词的一般形式表示一般现在时,如:(1)He reads a book. 他读一本书。只是说“他读书”,并没有突出时间点,仅仅表示“读书”这一动作。使用助动词“be”+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表示现在进行时,如:(2)He is reading a book.这是现在进行时,他正在读一本书。这里强调的时间是“现在、正在”,突出的是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看书”这一动作。用动词的过去时态表示一般过去式,如:(3)He read a book last week.他上周读了一本书。过去时态表示之前做过某一动作,而关于做没做完没有特别指出,不讲求动作的完成程度。而使用助动词“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现在完成时,如:He has already finished the homework in class.他在课堂上已经完成了作业。与一般过去式不同的是在于现在完成式强调动作的完成程度,即“已经做完某事”,而不仅仅是做过某事。过去完成时主要是由助动词“have”的过去分词“had”+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如: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 before his mother arrived last night.昨晚他在他妈妈回家之前就完成了作业。过去完成时就是现在完成时的过去时态,强调过去某个时间某个动作的完成。
三、“着”“了”“过”与英语时态对比
“着”就作为动词后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与英语中的现在进行时是一致的。如:他开着车,听着歌。表示一个动作正在进行。英文是:He is driving and listening music.这个句子的汉英两种说法都是表动作的持续进行。“看着电视”“跳着舞”“吃着饭”转换成英文为“sb is watching TV.”“sb is dancing.”“sb is having lunch.”都是现在进行时。一般情况下,汉语动词后加“着”是与英语的现在进行时相对应。助词“了”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和变化的实现,如:(1)他双手和衣服上都沾了泥。泥已经沾在他的双手和衣服上,英文可以译为:His hands and clothes were soiled with mud.也可以译为:His hands and clothes have been soiled with mud.(2)他犹豫了半天最终做出了决定。He hesitated for a long time to make a final decision.或者是He has hesitated for a long time to make a final decision.(3)王老师去了北京。Mr.Wang left for Beijing.或者是Mr.Wang has left for Beijing.动词+助词“了”可以同时译成一般过去式和现在完成时两种时态,因为动词后接“了”既可以表示动作过程的完成,也可以表示动作的发生。动态助词“过”用在动词后,如:看过、听过、想过、尝过。单纯将这些词译成英语就是过去分词“saw”“listened”“thought”“tasted”。如果“过”出现在句子中动词后面,那么只是强调一个动作的结束,或者是之前执行了某个动作,并没有涉及动作持续与否,也就是说,“过”在动词后所要突出的是在某个时间点执行的动作,而不是某个时间段的动作行为,如:“他曾经在美国留过学。”“这里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他”有“留学”这个动作或经历,并没有表现“留学”的时间段,哪一段时间在留学;同样,类似的事情“发生过”也是仅仅发生了,没有提到动作的持续。和结构助词“了”一样,动词后接“过”也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例如:“他曾经在美国留过学。”从句面上可以得出,“留学”这个动作已经完成了,结束了,也就是说“他”现在没有在美国留学。“这里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事情”已经发生了,并且结束了。英文中,一般过去式和现在完成时都可以翻译成动词+“过”的形式,He lived in Japan for five years .He has lived in Japan for five years.这两句都可以翻译成“他在日本住过五年”。She drank this kind of wine.She has drunk this kind of wine.都可以翻译为“她喝过这种酒”。由此看来,汉语动词+“过”与英语的一般过去式和现在完成时存在一种相互转化的对应关系。
四、小结
经过对汉语动态助词“着”“了”“过”和英语多种时态对比分析,二者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着”在动词后和现在进行时都表示动作的正在进行和持续,强调的是动作现在正在发生,所以动词后接动态助词“着”经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与英语现在进行时表示的意思相同,可以进行转换。“了”前接动词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是在此时此刻之前执行过,这与英语中的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式所表达的意思是相一致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动词+“了”可以与英文中的一般过去式和现在完成时相互对译。动态助词“过”与动词结合也是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者动作的发生,也与一般过去式和现在完成时意思相符,可以相互对译,但是,在日常中英文互译的时候,一般习惯将汉语的动词+“过”翻译为现在完成时,而翻译成一般过去式的也有,但是很少,所以,动词+结构助词“过”可以和英文现在完成时相互对译。综上,汉语结构助词和英语时态存在一定的联系,无法用一两句话讲清楚,要想彻底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具体准确的联系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李二涛,郭建芳著.汉英语法比较[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描述你小时候的样子和现在的变化
When I was a child I was lovely to look at, with long black hair and bright eyes.Now, I am more beautiful than before, because I am taller, stronger and healthier.And My eyes are still bright.But My hair is shorter now, because I like short hair.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e, Come and make friends with me.I will tell you a lot of changes about me between now and past.
工种:西餐烹饪技师
题目:论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观念与饮食方式
姓名:
身份证号: 等级:技师 准考证号:
培训单位:北京旅游学院培训部
鉴定单位:
鉴定所 2009年06月07日
内容提要: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在西方,烹调则是一种劳动。
关键词:
文化,中餐,西餐,饮食方式,思维方式,口味,烹调
目录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1.西方人饮食观念 2.中国人饮食观念
3.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1.中西菜肴用料的不同 2.中餐主张素食 3.西餐注重营养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1.用餐方式及餐具 2.用餐礼仪
四、中西饮食未来前景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中西餐饮仍就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和弊端。那么如何避免和剔除两者的缺点,如何改善两者的饮食结构,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如何让中西方饮食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是我们长期需要努力的方向。这里将简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1.西方人饮食观念
中国人吃口味,西方人吃营养。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2.中国人饮食观念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
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
3.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近年来我国厨师参加世界烹调大赛,人家端上一个菜营养成分开列得一清二楚,我们则拿不出这份材料。经人提问,亦瞠目结舌不知所云,大大地吃了哑巴亏!
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也都生吃。因而他们的“沙拉”有如一盘兔饲料,使我们难以接受。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我们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可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下的最佳平衡,这当然也属于一种“中庸之道”。
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1.中西菜肴用料的不同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2.中餐主张素食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3.西餐注重营养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 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1. 用餐方式及餐具:
在用餐方式上。在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都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而西方就不同了,当他们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并没有中国人那么热情,并且客人与主人之间也没有那么客气。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中餐上桌的菜讲究丰盛多样,一般是8或10碟、12碟,品种多样,从主菜到汤,到甜品,到水果,次序也讲究。而西方人宴客则是以牛、羊、猪排等为主食。
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筷子古时候单叫箸,箸的起源可追溯到周代,《礼记》、《荀子》、《史记》都提到箸,在《韩非子》特别提到以荒淫奢侈闻名的纣王,使用“象箸”进餐。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环境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则恰好验证了这样的结论。筷子的特点是“以不变应万变”,料想方的扁的,长的短的,硬的软的,统统可以一夹就起来,确实神奇。这一直很让中国人骄傲,并将其视作先进的象征。
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但大约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使用刀叉不过四五百年历史。同筷子的简单相比,刀叉种类较多,属于专用工具,但由于这种“专”往往表现出“大巧若拙”而被国人忽视。回到餐桌上,也许应对炖得稀烂的黄豆猪蹄,筷子还能游刃有余,一旦碰上牛排,恐怕筷子就要自惭形秽了,刀叉这时表现出它们的专业特长。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筷子和刀叉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很难得出结论。不过关于使用筷子更有利锻炼思维能力的说法却着实有科学依据。科学家们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认定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让人动作灵活、思维敏捷。而筷子中暗藏科学原理也是毋庸置疑的。
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
2. 用餐礼仪:
在礼仪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
四. 中西饮食未来前景:
对于中国人,我们一出生便开始了品味中式饮食了,因而或多或少对厌倦中式饮食。同时我们现在又正处与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中,西方饮食的进入使得我们有了新鲜感,开始习惯出入西式快餐店,品味与中式饮食不同的西餐或西式快餐。然而,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习惯毕竟与西方有天壤之别,这决定了中式饮食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基础地位,它决不会因为西餐的介入而改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西餐在中国会越来越盛行,但它只能是大多数人生活的“调味剂”,总不会有中国人将西餐当主食的一天。
参考文献:
1、百度搜索:《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2、《饮食文化》——(wfm86hc—Tom.博客)
3、《中国的饮食文化》
(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
4、《西方饮食文化》
(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教科文艺)3.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发展趋势研究
专业论文作者:
(签字)
主讲人姓名 陈娇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当前大学生由于受基础教育的影响,对中西文化了解非常少,即使对于身处于其中的中国文化也只是甚少,导致无法看清诸多问题,混淆了中西教育世界,也无法有效吸取西方文明并有机融入自己的文化,当前,中国文化处在了危机状态,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对中西文化做一个全面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为其它教育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日后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2.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以中西方之间的三个不同方面作为范本,从中引发出许多现实问题,从饮食文化文化、宗教差异以及建筑差异三个角度,对中西差异进行对比,并在古今历史变迁中为学生了解一些对现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问题,并引导学生将其与其它课程结合在一起,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学目标及要求:目的是使学生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对重要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做到理解,并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逐渐形成一种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不同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要求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来龙去脉。知道:知道相关作品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理解:理解作品的逻辑起点、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等。熟悉: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熟悉相关作品的核心思想。学会:要求学生在熟悉的基础上,学会阅读经典的基本技巧,并运用相关理论综合分析和解决稍复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4.该门课程的课程师资队伍介绍: 主讲人: 陈娇
资料制作人:陈娇、肖德凤、吴晓芳、张加丽、徐俊、罗进、郑宏伟。
二、教学方式方法
1.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看图法、列举法 教学手段:ppt讲解 2.学习、研究方法指导:
中西方文化差异问题比较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着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宗教差异、建筑差异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在充分掌握资料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加大课外学习的力度和深度,内容主要基于课堂讲述的重点作为自学的要点,课外内容需要结合课上内容将自学的思路和范围加以相当程度的拓宽,在自学的同时,要不断锻炼自己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既有的内容,学生需要做的是突破教材既有知识体系,通过自学逐渐锻炼起自学的意识和能力,并逐渐突破现有知识的条条框框,实现自己知识体系以及思维体系的重新构建,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进程安排
第一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
(一)课堂讲授部分:饮食文化差异、宗教差异、建筑差异三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并且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增加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围绕着每一篇的核心思想展开思考,理解这些思想在古代的合理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于现代社会具有怎样的影响,并运用这些思想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并针对时下的各种问题给予适合的建议。[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主要内容]: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被一个群体共享的价值观念系统;文化---是被人类创造的,经过历史检验沉 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化---是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引用梁晓声对文化概况的四个句话:
一、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二、无需提醒的自觉
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四、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二、内容简介:
一、饮食文化:
1、简述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1)西方:同中国人一样,英美 等 国家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麦片粥,鸡蛋,烤面包和牛奶等;中餐比较简单,或从家中带点食品,或到快餐店吃点三明治喝点咖啡之类;晚餐正式且丰富。一般比较齐全的正餐包括1)开胃品,如饮料,色拉,汤 之类;2)主菜;3)甜食,点心,冰淇淋或水果等。
(2)中国:“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在丰富的饮食实践的基础上, 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养生理论和文化,这些饮食文化对我们今天的饮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简短的介绍中国人在喝东西上的区别(中国:茶 西方:咖啡)
二、宗教差异:中国文化的信仰和西方宗教的信仰是不同的文化层次:(1)中国禅宗和道教文化的宗教精神意识是性命双修。儒家文化是仁智双彰的人性显。中国文化的儒释道开显人性.人人皆可成佛,皆可成圣。中国文化的人性乃赋于自然的人性。赋于自然的人性和赋有原罪的人性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信仰。中国人信仰性命双修和仁智双彰的文化意识。人源于祖宗飞越在天的信仰是中国文化的信仰。祖宗神是民俗的宗教信仰。它不是西方社会国家体制下的宗教信仰。(2)西方宗教的神和上帝的天堂与佛教的佛性呈现不是同一个概念。西方宗教开显上帝创造人的神性,人性在神性的仳佑之下赋有原罪。
三、建筑差异:
(1)中国文化重人,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中国建筑形式封闭:
中国的四合院、围墙、影壁等显示出内向的封闭心态,甚至有人认为:“封闭的庭院象征着我们封闭的社会。
(2)西方文化重物,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西方建筑形式开放:
而西方强调以外部空间为主,把中心广场称为“城市的客厅”、“城市的起居室”等等,有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
四、差异原因:
西方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
西方古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趋向于流动的生活方式,地中海地区航运业发达,周围的文化也发达起来.相对于东方文化而言,西方文化整体趋向于动态的文化模式. 中华文化是一种静态文化:
农耕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可以长期地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动,就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起来
在充满变化的现代社会中, 网络新闻以其信息时效性、内容多元化等优势, 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作为新闻报道的次级语体, 它也成为文体学界最鲜活的研究素材。网络新闻指传受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息———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Internet发布或再发布, 任何接收者通过Internet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0年7月15日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 网络新闻使用率为78.5%, 用户达3.3亿人, 半年内增幅7.2%。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和价值正在迅速提升。
近年来, 国内外对于网络新闻的研究主要从新闻学角度开展。相比而言, 从文体学角度开展的研究较少, 而对于中英文网络新闻的对比分析更是鲜见。因此本文尝试用文体学的方法从词汇、句法、篇章结构三方面分析和对比中英文网络新闻的异同, 旨在使读者更快速准确地把握网络新闻的特点, 并对文体教学和英汉互译起到借鉴作用。本文语料为新华网、今日美国等权威媒体网站对国际热点问题的报道。
词汇特征
汉语网络新闻中更多地使用模糊语。模糊语主要指语义界限不清晰的词或短语。从字面上看, 模糊语很容易被误解为歧义含糊的语言;实际上, 在新闻中适当使用模糊语修饰次要信息, 不仅不影响其语义准确性, 还会增加语言生动性。
例1:经过长达数十天的努力, 救援人员终于挖通了救援通道…… (2010年10月14日, 新华网)
例1中, 画线部分并非主要信息, 读者一般会一扫而过, 若换成精准的数字, 只会令其感觉枯燥。同时, 网络新闻的实时性要求记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新闻发布到网上, 因此, 对于次要信息的模糊化也是提高效率、避免错误的有效方式。
英语网络新闻中更多地运用后置修饰语。修饰语主要描述中心词的特征、相关情况或限制其所指意义, 主要包括定语和状语。由于中西思维方式不同 (中式重铺垫, 西式重逻辑) , 汉语一般将其前置, 而英文中前后置均可。
例2:Structures of all kinds were damaged or collapsed, from shantytown homes to national landmarks. (Jan.13, 2010.The Boston Globe) (从棚户区到国家地标性建筑等各式建筑物都遭到破坏或倒塌。)
例2中, 后置修饰语的使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当修饰语较长时, 将其后置以使句子结构保持平衡。如:from shantytown homes to national landmarks。二、突出主要信息, 以使读者快速掌握核心内容。此新闻中structures of all kinds也可表达为all kinds of structures, 记者之所以选择前者旨在凸显中心词structures。
句法特征
中英文网络新闻内容都以过去时为主。英汉中时态表达方式差异较大:英语的时态变化是显性的, 主要靠改变动词词型;汉语相对隐性, 主要靠添加副词。尽管如此, 在中英文网络新闻中都以过去时为主, 并结合现代时和将来时完成对事件客观和详尽的报道及描述。
例3: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近3个月后, 英国石油公司15日宣布, 新的控油装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 “再无原油流入墨西哥湾”。……英国石油公司管理人员此前曾表示, 即使新装置能完全控制漏油, 英国石油公司将继续打减压井, 因为这是永久性封住漏油油井的最可靠方法…… (2010年7月15日, 新华网)
例4:The leadership council of Egypt’s ruling party resigned Saturday, including the president’s son, but supporters of President Hosni Mubarak expressed optimism that he will survive the chaotic effort to oust him.Those who resigned included some of the country’s most powerful political figures—who were also some of the most unpopular among many E-gyptians. (Feb.5, 2011, USA Today) (埃及执政党执行委员会于周六集体辞职, 其中包括总统的儿子。但总统穆巴拉克的支持者乐观地认为他能挺过这场动乱。辞职者不仅包括埃及最具政治影响力的人物, 也包括最不受埃及人欢迎的人物。)
例3的8处动词使用中, 表示过去时的动词词组共有5处, 现在时的2处, 将来时的1处。例4的6处动词使用中, 表示过去时的动词共有5处, 将来时的1处。仅从这两个例子, 我们就可看出:新闻主要是描述已经发生的事件或相关背景, 因此过去时的使用很普遍。同时, 新闻中往往还会解释常识或预测未来, 因此现在时和将来时的适当使用也会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和完整。
中英文网络新闻的语态都以主动为主。根据句子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执行抑或承受的关系, 语态相应地被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虽然被动语态可使语言表述更客观, 但在网络新闻中, 主动语态占据了很大比重。例3和例4中, 英汉两篇全部采用主动语态, 且主语大部分为“人”。这主要是由于新闻报道不仅关注事件本身, 还关注引发或参与事件的人。而且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体的动作一般都有明确的施动者, 因此主动语态的大量使用可以使报道内容更加清晰和流畅。
篇章结构特征
在全球一体化和网络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世界各主流媒体网站的界面设计和排版越来越国际化, 新闻内容的篇章结构特征也存在很多共同点。
新闻网络界面的结构特征。各类新闻在主页中以标题的方式按照类别和重要性进行分栏和排列, 并设置链接, 以方便读者深入阅读。重要新闻往往通过改变字体大小、颜色或配以图片以吸引读者注意力。
新闻内容的篇章结构特征。中英文网络新闻语篇都包括标题、新闻来源和相关信息、导语和主体四部分。信息的重要性均为倒金字塔形, 即按重要性依次递减的方式提供信息。
例5: (标题) 智利获救矿工做客总统府
(新闻来源和相关信息) 2010年10月27日3:00京华时报
(导语) 据新华社专电在地下700米被困70天后获救的33名矿工25日成为智利总统皮涅拉的座上宾, 并被授予智利“200周年勋章”。当天晚些时候, 这些矿工组成的足球队与皮涅拉率领的队伍进行了一场比赛。
(主体) 这33名矿工身着深色西服……
例6: (标题) Chile Miners Honored by President in Capital (智利矿工在首都受到总统表彰)
(新闻来源和相关信息) Victor Ruiz Caballero/Reuters;Published:October 25, 2010
(导语) SANTIAGO, Chile—They autographed soccer jerseys, received medals and posed with the Phoenix 2 rescue capsule like celebrities.They even battled the government in a friendly soccer match. (他们像名人一样在足球衫上签名, 接受奖章, 并与“凤凰2号”救生舱合影。他们甚至与政府人员组成的球队进行了一场足球友谊赛。)
(主体) The victory tour……
例5和例6分别为《京华时报》和路透社对同一事件的报道。虽然角度略有不同, 但都包含必要的四部分, 且按重要性递减方式排列信息。具体而言, 标题是高度概括整个事件, 不含任何修饰成分;新闻来源和相关信息部分包括通讯社或记者名称和时间, 以确保信息的真实可查性;导语是陈述事件的几个基本因素, 篇幅较短;主体部分详尽描述该事件, 一般按时间顺序, 同时还包括相关背景和细节描述。
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中英文网络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 发现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存在一定差异, 即汉语网络新闻中更多地使用模糊语, 而英语网络新闻中更多地运用后置修饰语;但在句法和篇章结构层面, 两种语言更多地展示出一致性, 即中英网络新闻都以过去时和主动语态为主, 网络界面的设计和排版类似, 新闻内容都包含标题、新闻来源和相关信息、导语和主体四部分, 而且各部分信息均按重要性递减排列。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差异性主要源于两种语言的语言系统差异和文化差异, 而一致性主要是服务于网络新闻这一特定语体对于实时性、客观性和系统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Itule, D Bruce&Anderson, A Douglas.News Writing and Re-porting for Today’s Media[M].New York:McGraw-Hill Humanities So-cial.2002
[2].杜骏飞:《网络新闻学》,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年版。
[3].周吉红:《网络新闻导语句法特征分析——以CNN硬新闻报道为例》, 《鸡西大学学报》, 2011 (1) 。
[4].张杨静:《带有修辞格的英语新闻标题的文体特征分析》, 《知识经济》, 2008 (8) 。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 跨文化传播 对外汉语教学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不同的文化,使得不同民族的人在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甚至是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上都有所不同。掌握一种语言并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因为仅仅学习了语音、词汇、语法,在实际运用中还是要闹出不少笑话和尴尬。同样,对于汉语教师来说,如果不了解不同的学生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就无法帮助学生消除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产生的焦虑感和紧张感,则会阻碍教学的推进。在汉语学习中,汉语的文化知识不但是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其本身也是教育的要求之一。各种文化之间是有差异的,人们在互相接触时可能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冲突。汉语教师应该意识到文化因素的特殊重要性,以帮助学生克服汉语学习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引起的学习上的困难。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给文化、词汇教学一点启示。从跨文化交际方面来论述文化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影响,最后从东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给留学生以及将要从事汉语教师工作的教师一点思考。
一、语言和文化在词汇方面的关联
著名语言学家H.Coodenougd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曾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与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征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美国语言学教授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柏默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由这些话看来,我们可以知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决定语言。在这里,我们从词汇方面讨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二、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参与交际的活动。文化差异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因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双方对同一社会现象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产生分歧,得出不同结论。由于双方对不同文化中的同一事物的概念理解不同,因而会产生判断差异。如果交际双方不能形成共同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或交际手段,即使使用同一语言,仍会产生误解与分歧。由此可见,要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误,我们必须审视和思考对方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标准,这样双方才能理解和沟通。拿我亲身经历来说,我教过法国留学生,有一次下课后,我对一位留学生安娜说道:“You must have been tired.”此时安娜一脸紧张,马上解释:“No no,I am not tired.”显然安娜对我的问候产生误解。我的本意是出于关心而向她问候,安娜没有理解中国人的问候用语,却误解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中文,感到很累,或是自己的神情让教师自己觉得自己教的不好,所以教师才会来关心我,我要马上解释自己不累,才不会让教师有这种感觉。如果我不和安娜做进一步的沟通,我们的关系也许会越走越远。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核心应着眼于跨文化,着眼于用文化的观念去提升语言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它不仅包括文化的传授,还涉及对学习者母语文化的认同和比较,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应该是一种具有多元性质的文化。学习者在语言的学习中不仅是单纯的学习语言,而且要学习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因为这种文化更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熟练地进行交流、准确无误地表情达意。
三、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性的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种宗教性的文化。儒家伦理有一个功能,就是宗教功能。如果说西方的伦理是从属于基督教的,那么,儒家的伦理,则有代替宗教的功能。也就是说,有了儒家伦理后,就不需要宗教了。宗教的功能之一是超越死亡。人有生老病死,这是不可抗的,然而,如果你相信了基督教,你就相信人是不死的。
以血缘关系为根基的儒家文化传统,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家族就是一个团体,家族的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而在基督教中,主体是独立自由的。伯奈特在《早期希腊哲学》里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异乡人,身体就是灵魂的坟墓,但是我们绝不可以自杀,因为上帝是我们的牧人。西方人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纽带切断的比较早,个体觉醒的意识也比较早。耶稣着眼于人际的分化而不是人际的和合。这和孔夫子那种“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即为了达到伦理的和合而宁可牺牲是非的文化精神比较起来,可以说形成了东西方关于人伦的一个截然分明的界限。在豆瓣高分电影《全民目击》中,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拯救杀了人要判刑的女儿,不惜花人力物力造假证据,为了使法院相信自己的女儿是无辜的,在假证据中把杀人的罪名揽到自己的头上。这就是“父为子隐”,也许很多西方人很难接受,但是在这部片子里确实存在,而且很多中国人会为这样的父爱而感动不已,包括我。因为我们有着这样的儒家伦理观,我们看中血缘,亲近家庭,这也是与西方文化的区别之处。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45.
[2]庄恩平.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外交流[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蒋晓萍,康兆春,罗赛群,霍明杰,张黎琴.跨文化教学之重[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70).
[4]李杨.再论中高级阶段汉语教学中的性质和任务[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90.
[5]李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中西文化对比英文论文】推荐阅读: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06-02
中西方爱情诗歌对比06-10
中西方节日的对比09-08
中西方传统节日对比09-07
中西方婚礼差异_英文07-18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09-24
中西文化与哲学06-11
王琛--中西文化差异06-23
中西翻译简史06-06
中西方体育文化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