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李白课件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望天门山李白课件(精选6篇)

望天门山李白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2.会读,会背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以及诗中的字词。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包含的哲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会默写《望天门山》,了解古诗的大意。

2.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还能背出来吗?齐背《望庐山瀑布》。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二.简介天门山和作者李白

三.学生自读《望天门山》找出诗歌里不理解的字,词。

四.教师范读课文

五.学生自学古诗

1.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互相讨论,了解诗歌的大意。

2.诗题:望天门山。望:就是观看,欣赏。望天门山:就是欣赏天门山的美丽景色。

3.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让学生通过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自学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把想象的景象画出来。

六.教师小结诗歌大意。

七.朗读指导

八.作业:

1.背诵《望天门山》

2.默写《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态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平日教学中,我最怕的就是古诗的教学,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像我这样的感觉,因为学生对古诗不甚感兴趣,每当上古诗时,不是一问一答,就是老师一言堂。但是当《望天门山》这首诗讲完后,却没有这种感觉,心反而里备感轻松。因为这节课我不光是在规定课时内讲完,而且在课堂上没有我反复冗长的讲解,多数是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认真回顾一下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感觉这首诗教下来很顺利。

望天门山李白课件 篇2

一、虽说“诗无达诂”, 但解读诗歌还是要依据尽可能多的材料。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 解读文学作品自然要尽可能地依据真实生活。王老师设计此诗教学, 首要的问题就是准确解读本诗的字词句。本诗虽仅四句, 但有些字词的解说不一, 妨碍了对全诗的合理解读。王老师尽力研讨落实这几处不同的解说, 甚至托我请教中国李白研究会的副会长薛天纬教授, 得到了科学解答, 对诗的解读有了科学的依据。比如“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回”字, 流行解释为“回旋”, 即“由于两山夹峙, 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 激起回旋, 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教师教学用书》) 但是, 古今一些资料却证明天门山两岸之间并不“狭窄”, 而是江面宽阔, “相去数里”, 没有“激起回旋”之壮景。于是, 王老师依据宋本, 解读“回”为江水随着山势, “折北而去”。此说不仅确定了本诗“回”的意思, 而且也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合理解读奠定了基础。试想, 李白顺江舟行过天门山, 如果两岸间江水回旋, 波涛汹涌, 舟船颠簸强烈, 他怎能静心观赏“相对出”的山景呢?所以, 这个“回”的正确解析, 不仅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也是对全诗的合理解读。

联想到当前不少教师备课时, 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性的多, 重视教学内容正确性的少。这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内容决定形式”的基本原则, 造成了教学的低效率。对比王老师对教学内容的严谨考证, 我们是不是应该朝这方面多加努力呢?

二、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 从造字角度说是“因义构形”, 从阅读角度说要“因形求义”。

因为, 字义在古代多为词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 。词是阅读的基础。因此, 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关系能极大地提高古文阅读的效果。古代的“训诂学”, 就是讲求明确字义, 促进阅读的准确理解。这是符合汉字与汉语书面语内在规律的科学方法。王老师此课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她清晰地解析了“断、碧”等几个字的形义关系, 进而深入解读相关诗句的意境。比如解析“碧”字, 从珀从石, 本义是青绿色的似玉美石, 引申指青绿色。这解析不仅使小学生对“碧”义理解深刻, 进而对“碧水东流”的意境有了形象的理解, 而且传授了汉字知识, 提高了小学生的识字兴趣, 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 收到了一教数得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 “碧”字的“珀”按照古音, 本是声旁, 由于音变, 现在已不能对“碧”表音了, 王老师就没有给小学生讲授此知识。这也见出王老师对因材施教的准确把握。

联想多年的语文教学, 基本是将识字与阅读分开, 识字教学主教生字的形、音, 极少顾及字义;阅读教学只顾分析和诵读, 忽略汉字形音义的重要作用。读了王老师的这份课例, 大家是否会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方法有所反思呢?

三、诵读说明。本课教学, 王老师的目标之一是教学生朗读。

不同以往的是, 她的朗读指导不仅与理解字义、诗意紧密联系, 而且根据诗意指导学生应该如何朗读。请看王老师对“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的朗读指导:

它的停顿是二、二、三。……这是一首写景诗, 境界辽远, 是“望”出来的, 所以要读得慢一点, 再慢一点, 读出辽远的感觉。你跟着老师的手势读。

朗读讲究快慢疾徐, 但其语速不能凭着感觉随意走, 而是根据文本内容的需要。在这里, 王老师指导学生读慢一些, 就是根据“望”所产生的辽远阔大的情景。而读慢一点, 也是为了表现这辽远阔大的境界。这样指导朗读, 既使学生知其然, 也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 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朗读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有趣的是, 对这句诗的朗读, 王老师搞了一个所谓的“叠读”形式, 即如“唱歌有重唱”。表面上看, 这是在玩花样, 其实, 暗合朗读原理。古人唱歌有“一唱三叹”之说。这里“叹”是“和” (hè) 的意思, “三”是多的意思。“一唱三叹”即一个人领头唱, 多人和着唱。“天门中断楚江开”是很有气势的诗句, 小学生独自很难读出气势。于是王老师采用“一唱三叹”的方法, 在做过示范后, 老师领读一句, 学生依老师的节奏齐声朗读“楚江开”, 以众读的气势表现山“开”的轰然气势,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诗意, 体会到了朗读的重要。后面的一些朗读方式继续体现着这个教学目标。

四、此课的创新处比较多, 但因创新, 就还有继续“探测到底”的空间。

《望天门山》教学片段与反思 篇3

生:老师,“望”就是看的意思,能把诗的题目说成《看天门山》吗?

师:(很惊诧地望着孩子,然后面向全体同学。)敢向大诗人李白挑战!有勇气,请大家开动脑筋,看看有哪些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给这位同学一个满意的答案。

生:我想查查字典,看看字典里是怎么解释“望”的。

生:我想再读一读诗,看看能不能在诗中找到答案。

师:那就请你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来寻找答案吧!你们可以在自己的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汇报。

生:我们小组查字典搞明白了,“望”是“看,往远处看”。

生:诗的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往远处看到的景象,所以用“望”比用“看”好。

师:说得很好。请大家再读一读,议一议,看看还能从诗中的哪些字词中看出用“望”字更贴切。

(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生:我们小组觉得,“出”字也能说明用“望”字好。

师:(惊喜地)快说说你们的意见。

生:我们认为“出”字让人感觉到山是跑的,是一闪而过的,不是静止不动的。

师:(情不自禁地带头鼓起掌来)真是独到的见解啊!一个“出”字让我们体会到诗人没有感觉到船在行,而是山在跑,它惟妙惟肖地把望山的感觉和盘托出。请你们再用心找找,也许你们会发现题目中的“望”真是用得太妙了。

生:(欣喜地)我认为,诗的第3句是写诗人在船上从远处向上观望,而其他几句是站在船上向远处眺望。

师:你怎么看出诗人是站在船上向远处眺望呢?

生:我是从“两岸青山相对出”看出来的。

生:只有站在行驶的船上才能感觉到高大的山峰迎面而来,仿佛向你压过来似的。

师:(慨叹地说)真没想到,题目中的一个“望”字,竟然与诗中这么多的词句相呼应啊!李白写诗,真是反复斟酌,字字锤炼啊!

反思:

1.质疑,课堂之花绽开的前提。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的过程中,这种个性化的行为必然会产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阅读过程伴随着生疑和释疑,让学生提出疑问,给学生一个质疑的空间,不断然打断学生看似不起眼的一次质疑活动,学生的创造之花就不会被掐灭,教师从而也就抓住了一次教育的契机,营造出一个教学的高潮。

2.释疑,给学生一个表达的空间。

如果把质疑活动看做是“抛绣球”的话,那么接住“绣球”的同学应该如何释疑?我想应该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理解的机会和自由倾吐的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理解方式,让他们在再次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化体会,让他们在小组的交流中扩大信息的含金量,让他们联系生活谈出自己的体会。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他们才能积极深思,细细推敲,才能找到释疑的敲门之砖。

3.赏析,一个可以触及的话题。

古诗词的赏析,一般显得高深莫测,也是教师和学生不敢或不愿触及的话题。而这个教学片段,恰恰是扣住了一个“望”字,由一字入手,让学生放开手脚,从诗中找出相呼应的词语,品味出用词的巧妙之处,让学生感到意外的惊喜,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作者单位:宁安市兰岗镇学校)

望天门山李白课件 篇4

《望天门山》PPT教学课件下载2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ppt

.........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望天门山ppt两山隔江对峙,行同门户。

楚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称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自测检验

1.你能背出这首诗吗?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你能背出李白的其他诗吗?

关键词:望天门山课件,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下载,三年级语文幻灯片课件下载,望天门山PPT课件下载,.PPT格式;

更多关于《望天门山》PPT课件请点击望天门山标签。

第一PPT素材下载

《观潮》PPT课件4

《观潮》PPT课件3

《好汉查理》PPT教学课件下载5

《好汉查理》PPT教学课件下载4

《给予树》PPT教学课件下载5

《给予树》PPT教学课件下载4

《给予树》PPT教学课件下载3

《一次成功的试验》PPT教学课件下载5

《一次成功的试验》PPT教学课件下载4

《掌声》PPT教学课件下载4

《掌声》PPT教学课件下载3

望天门山教案 篇5

一、据形索义,识字解题

1.师:这个字你认识吗?(出示甲骨文)

生:(异口同声)人。

师:听了我的提示,你们就会有不同的答案了。下半部分“ ”是“大”字,是一个人张开双臂的形状,上面是圆圆的头。这个字本义就是头顶,后来圆头变成一横。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于是字义引申指很高。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 生:(恍然大悟)天。(板:天)

2.师:认第二个字。(出示甲骨文“ ”)

生:门。

师:这是繁体字的“门”。左边一扇,右边一扇。单扇为“户”,两扇合为“门”。(板:门)

3.师:连起来读——

生:天门。

师:再加一个字,(板:“山”)读——

生:天门山。

师:汉字是表意的,根据这三个字,你们想象一下天门山是怎样的?

生:天门山很高很高。

师:(笑)很高很高的山可以叫“天山”呀!天门山呢?(师强调“门”字)生:有两座,一边一座,像门一样,又是很高的山。

4. 师:正如你们说的这样,在安徽省和县与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有两座山。在江北的叫西梁山,江南的叫东梁山。(教师边讲边板画)。两山隔江相对,就像天设的门户,很有气势。于是人们合称它们为“天门山”。公元725年,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天门山,提笔写下了《望天门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4页。(板:李白唐)(板:望)想一想“望”是什么意思?

生:看。

师:怎样的“看”是望呢?

生:向远处看。(教师板书望的意思)

师:“望”字的甲骨文很传神,(出示)你们看,像一个人站在土坡上睁大眼睛抬头向远处看。(生看后很惊讶)让我们带着理解一起读课题——

生:望天门山。

师:再读,读出远看的感觉。

生:望天门山。(“望”字读得长、重,有味道)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1.“诗是歌”,读出节奏

师:李白的《望天门山》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大家自由地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第一,字音要读准确;第二,节奏要读清楚。读完后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诗的意思。

(生自由读诗)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这就是是读诗的状态。谁愿意第一个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呢?咱们注意听他的字音是不是读准了?

(一生读全诗),教师即兴评价,强调平翘舌音。

师:声音很好听,字音读得准。这两个词,大家再读读:“中断”、“至此回”。生:中断、至此回。

师:“至此回”中的翘舌音“至”、平舌音“此”读得很清楚。谁再读读这首诗?这次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一生读,速度较快。)

师:听出来了吗?“天门-中断-楚江开”,它的停顿是二、二、三。不过读得快了点,这是一首写景诗,境界辽远,是“望”出来的,所以要读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读出辽远的感觉。你跟着老师的手势读。

(老师用手势指挥该生读第一句,效果明显)

师:后面三句,大家跟着我的手势轻声读,千万不要跑到我的手势前面去了。(教师按照诗的节奏用手势指导学生读,学生渐渐读出诗的韵味)

师:诗歌、诗歌,真有点歌的味道。唱歌有重唱,诗歌咱们就来个叠读。你们读“天门-中断-楚江—开—”,老师重复读最后三个字“楚江—开——”,明白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生合作读)

师:换一下,老师读一句,你们依老师的节奏重复最后三个字——

(师生合作,最后一句重复)

2.“诗是画”,赏景品“色”

师:诗中有歌,诗中也有画。《望天门山》一句一景,是连环画。请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用横线画出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景)

生:天门山、楚江、孤帆、太阳。

(课件:诗中“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变红)

师:前面我们了解了天门山,有谁知道“楚江”?

生:就是长江。

(出示注释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山”“水”“帆”“日”组成的图画。这水是什么颜色?

生:碧色。

师:仔细看这个“碧”字(此字放大),这是个会意字,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偏旁?

生:上面的偏旁是“王”和“白”,下面是“石”

师:左上的“王”是“玉”,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义是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后来,这“碧”,成了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读——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这“碧”,成了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读——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这“碧”,成了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读——

生: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是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仅一个“碧”,就让我们感觉到色彩的美丽和生动。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 生:青色

师:孤帆是——(生:白色)

师:日是——(生:红色)

师:碧、青、白、红,这真是一幅色彩明丽的连环画!

三、举象悟义,以景传情

师:有人说,李白就像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但是我要说,李白更像是一位天

才的录像师,《望天门山》整首诗都“录”在一个“望”字中,是流动的连环画。你能从诗中的哪些词感受到画的流动呢?静静地默读,用波浪线画出关键的懂词。(生静静默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动词?

生:我从“中断”和“开”看出来的。

师: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中断”“开”“东流”“回”“相对出”“日边来”等字看出来的。

师:你有一双慧眼哪,这些动词,被你一网打尽了。(笑声)

(一)人山相望——山是山,水是水

*学习第一、二句。

师:古人作诗,常常“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让我们好好品味这些动词,深入体会天门山的美。

师:我们先来品品“中断”,什么意思?

生:从中间断开。

师:看“断”(斷)字的繁体字。(讲解繁体“斷”)左偏旁是用“刀”割断两束“丝”之意,右偏旁“斤”是斧头,“断”字表示有力地砍断。展开你的想象,天门山是怎么断开的?

生:天门山好像是被斧头砍开的。

生:浩浩荡荡的楚江水把它冲开了。

师:对,断开天门山的那把利斧就是——

生1:楚江。

师:这就是诗人大胆的想象。再看这个“开”字,(解析繁体“開”的字理)下部的“廾”是两只手。一双手把门闩拉开,门就开了。如果说天门山就是这扇门,谁有这样一双能推开天门山的大手呢?

生2:楚江。

师:还是楚江。

师:把“断”和“开”送进诗句中,再读一读。(学生读)你的眼前显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耳中听到了怎样的声音?

生:天门山本来是一座山,被楚江冲开,伴随“哗-哗-”的声音,分成了左边一座,右边一座,像两扇门一样。

生:汹涌的江水奋力地冲向天门山,随着“轰隆隆”的巨响,天门山终于被分成了两半。

师:这就是诗人奇特的想象。浩浩荡荡的楚江水把天门山都撞开了,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读的气势不够)

师:这天门山“断开”了吗?谁再加上动作读一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强调了“断”,“开”字读得短,没有突出)

师:这楚江是利斧啊,“开”的力度还不够。男同学,根据我的提示,读读试试。男生读。(很有气势)

师:全班,一起来——

(全班齐读,读出了气势)

师: 接着我们来品品这个“回”字,是个象形字,(点击“回”字放大)像一个旋转的旋涡,老师选出字典中的三种意思,谁来读一读?

生:1.回旋。2.回转,改变方向。3.返回。

师:你们认为应该选哪种意思?说说理由。

生:选第一种意思,回旋。因为水撞击到山,形成漩涡。

生:我觉得是第三种,返回。

预设:说不出理由,没关系,把“回”送回诗句中再读读。“碧水东流至此回”。师:碧绿的长江流自西向东流,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回”字就是——

生:回旋。

师:夹江对峙的天还有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有着强大的约束力和反作用,让江水又不得不折向北流,(师板画)所以“回”还有——

生:回转,改变方向的意思。

师:“至”是什么意思,“此”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雄伟的天门山被浩荡的长江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这儿,回旋澎湃。)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你山水在暗暗较量,读好这个“回”字——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强调了“回”字)

欣赏视频。

师: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山水互相作用,形成了这样的壮景——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学习三、四句。

师:刚才我们反复品味了“中断”“开”“回”这几个动词,感受到山水气势的美。再来读读这两个动词,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呢?读——

生:相对出、日边来。

【创设情境理解“相对”】

师:什么叫“相对”?这是一条楚江,(指两竖排的学生)如果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青山是哪座?

(生指相对坐的学生)

师: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又是哪一座?与这座相对的?与这座相对的?

(生一一指出)

师:这两两相对,我们感受到一座座山就像一扇扇——(门)。

【揣摩品味理解“出”】

师:孩子们,问题来了,你瞧!(指两竖排的学生)这不明明是相对“立”在这儿吗?李白为什么说相对“出”呢?

师:想一想,你坐在车上,那路旁的树和景会怎么样?(学生交流)车往前行,树往后退,这就叫化静为动。

师:李白坐在船上,船往前行,觉得两旁的景往后退。

师:(指站着的两两相对的学生)看这两两相对的山,把它们想得高些、再高些。船在前进,李白抬起头仰望。船行到这儿,两座山扑入眼帘。

师:(师走进生中)船行到这,眼前一亮,全新的景象又扑入眼帘。船继续前行,两边崭新的景象又——

生:扑入眼帘。

师:两边的新景象不断地扑入李白的眼帘,这就是——

生:相对出。

师:这哪里是青山“相对出”啊,分明就是李白在——在看山的景色,李白在—

生:在山水中游览

师:对啊!一个“出”字,展现了“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情境。日边来是从哪来呢? 生:太阳边。

师:让我们抬头向远处望去,一片开阔,映入眼帘的是,读——

生:孤帆一片日边来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师:青山出迎,孤帆来就,让我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我读相对出,你读

生:日边来

师:相对出(渐慢)

生:日边来(随着老师的节奏渐慢)

(二)人山相融——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人山对话理解“情”】

师:我们品着这相对出、日边来,渐渐地,已经与诗人一起陶醉在山水中,这就是人山相融的境界。如果你就是李白,看到眼前色彩明丽、流动而出的胜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激动。

生:很惊喜。

师:带着这份激动、惊喜再次读读古诗。

.师:李白心情愉快,仅仅是因为天门山的美景吗?

机动部分:

预设一:下节课,我们接着来交流李白的资料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你就会对这首古诗有更深的理解。下课。

预设二:

你收集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吗?互相交流一下。(出示资料)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岁的时候,他就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的。读——

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再读—— 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他觉得实现理想,指日可待,这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呢?这时,正好借眼前的山水来抒发,这就是借景抒情,(板:情)读——

生:读古诗。

5.师:可是,事与愿违,后来李白有机会在皇帝身边工作了近两年,但并没有被重用。这时侯的他对朝廷十分不满,你知道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吗? 生:异常苦闷。

生:伤心。

生:难过。

师:于是,他在《行路难》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课件出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师:情不同,景不同。同样写山水,心情苦闷时,他想渡过黄河河流被冰堵满了,渡不了;要登太行山,山路被大雪覆盖了,他登不了。这两组同学读——

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出示两首诗的对比)

师:同样写山水,心情愉快时,楚江敞开胸怀,青山相对出迎,这两组同学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两岸青山相对出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心情无比欣喜的李白,眼中的楚江、青山才会如此多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望天门山》。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人山相悦——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师:几千年过去了,(课件:、天门山)甲骨文已经演变成了楷书,“天”“门”“山”的古字,也已经嵌入到古诗《望天门山》的灵魂中,与古诗一起赋予山水更多的灵性。今天的游客来到这,都会想起这首诗,情不自禁地吟诵——

(倾听深情地配乐诵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天门山,还是那样险峻,它不仅仅是名山,它还是文化。文化在传承,附近的孩子郊游来到天门山,都会深情地诵读《望天门山》

(生配乐诵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4个生字:断 楚 孤 帆

2、理解“望”、“中断”、“开”、“至此回“、“出"、“孤帆”、“日边”的意思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这节课,咱们老朋友又来同我们见面了,还记得这位大诗人吗?(幻灯片出示作者介绍)这节课我们将同李白一起,乘一叶扁舟去游天门山!

二、课文解读

1、读课题“望天门山”,天门山在哪?(读注释)“望”是什么意思?

2、读诗,认4个生字 断 楚 孤 帆,在天门山,你看到了什么?

3、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反复诵读,读出节奏感。

4、读注释、看插图,自己试着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5、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课文 第一句:读出楚江的雄伟气势

第二句:读出天门山的稳健 “回”字的释义

第三、四句:此刻作者的心情是怎么样?为什么?“出”是什么意思?与“立”字比较?

6、通过学习,你看到的天门山是什么样的?把它画在纸上,然后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这么画?(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用自己的语言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你从这幅美丽的画面中看出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7、指名背诵、齐诵

三、古诗拓展

586班25号简恩娜 第一课时《望天门山》

1、天门山的青山绿水,让诗人由衷的热爱,他写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同样是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出示幻灯片)这首诗大家熟悉吗,谁能有感情的给大家读一读。

四、课后作业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把它写在本子上。

2、把这首古诗背给你喜欢的人听。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李白 楚江

气势汹涌 天门山

稳健

第二课时《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感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学会古诗对我们有很大的用处。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学们也学过不少古诗了,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板书诗题,学生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整首古诗)齐读古诗,整体感知。师问:你们知道古诗是描写什么地方的吗?(西湖)

3、学生介绍杭州西湖。

4、观看西湖的美景,老师补充介绍西湖。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西湖就像镶嵌在杭州城西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唐代以来就远近闻名,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饮酒赏景,吟诗作赋,而“苏堤春晓”、“曲苑风荷”、“雷峰夕照”等等本身就是一首首优美的诗,一幅幅多彩的画!下面,我们就乘坐小船和苏轼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吧!

二、初读诗句。

1、诗的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透过诗题,你读懂了什么?(a.天气变化——初晴后雨;b.地点——湖上舟中;c.干什么——饮酒聊天)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2、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3、教师小结:了解了诗题是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苏轼写诗信手拈来,跟大家写日记似的,常常在题目中介绍一些写诗时的背景,理解了诗题,我们再来读一读。

4、现在,请大家边读古诗边看注释,想一想文中哪句古诗写的是初晴,哪句写的是后雨。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

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

三、品读诗句。

1、短短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

(1)在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很美?(潋滟)潋滟是甚么意思?

(2)潋滟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我们一起来积累这些词语。

(3)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闪动?(太阳)想像一下,假如你现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西湖的水在阳光下更加透彻,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西湖的柳在阳光下仿佛披上了一层碎金;西湖的鱼儿欢快地舞蹈,一跃而起,仿佛穿了一身金缕衣;西湖的荷花和荷叶更加鲜艳了„„)这样的画面很美!我们试着把这种美的感觉读进去看,请大家自由地读读古诗。(4)学生试读。

2、是啊!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这样鲜艳明媚,如果你就是苏轼,你会怎样吟诵这句诗?(评价:你的心情是愉快的!你的心情就如同这明媚的阳光!我听出来了,你的吟诵是发自内心的!)面对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们一起来陶醉地赞美——水光潋滟晴方好!

(1)面对这样美丽的湖光山色,请你用一个字来赞叹。(好!美!妙!奇!„„)诗人怎么表达?(方好)

(2)老师用了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这个“方”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字典上关于“方”的解释。

①正直;②正当,恰好;③一种形状。请大家选择一下。(3)是怎样的景致让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晴天的西湖能不能少这一抹阳光?能不能少西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这晴日里的西湖让世人从心底说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齐)

3、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时,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几条细线般的雨丝斜斜地飘进湖中,飘在脸上。(1)你想用什么词语来表达你的感受?(朦朦胧胧)

(2)这朦胧迷茫的景象用诗句中的一个词语就是(山色空蒙)。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3)同学们请闭上眼睛,一阵蒙蒙细雨,洒落在湖面上滴落在山林之中,这时的山,这时的水,这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可以用一个字表达?(奇)是啊,这是一种奇妙,也是一种奇特,更是一种神奇,你能把这种感觉读进诗中吗?(4)学生练读,互评。

(5)因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加柔美;

因为有雨,西湖的小桥更加秀美;

因为有雨,西湖的小草更加娇嫩;(6)师引读:

当苏轼看见柳枝在细雨的滋润下更加柔美,不禁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当苏轼看见小桥在细雨的沐浴下更加柔美,不禁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当苏轼看见小草在细雨的浇灌下更加柔美,不禁赞叹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晴朗的日子里,你来到西湖边,不禁会吟诵起:水光潋滟晴方好。

在下雨的日子里,你来到西湖边,不禁会吟诵起:山色空蒙雨亦奇

4、领略西施之美。

(1)一天之中,诗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两种美,真是高兴。难怪苏轼会赞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这时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谁)?(西子)西子是谁?(西施)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3)插入图片和资料,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老师补充的有关西施的小材料。(材料补充: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位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

(4)通过材料,西施你读到了西施是怎样的美丽?(生答)所以我们夸赞一位美丽的女子常常说她有沉鱼落雁之美。

5、淡妆浓抹总相宜。

(1)从古诗当中找一找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哪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2)淡妆浓抹是几种装扮,有什么特点?(淡妆素雅,浓抹鲜明艳丽)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的妆扮是(浓抹)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妆扮叫做(淡妆)。(看图说一说)

(3)西施化浓妆美不美?化淡妆呢?不化妆呢?为什么?(大自然所赋予她天生的美)诗中那些字最能表现她无论什么时候都美的特质?(总相宜)

(4)淡妆适合西施,浓抹也适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论淡妆还是浓抹都适合。男生,我们来夸一夸西施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

(5)这句话仅仅在赞美西子么?(还在赞美西湖)谁读懂了这句话,说一说这句话什么意思?(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都适合西湖)

(6)引读:女生,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美丽的西湖,看似说西子,实际上比喻的是西湖,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浓抹);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妆)一天之中,诗人看到了西湖浓抹的美,领略到西湖淡妆的奇妙,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这个比喻得到后世公认,从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所以当他想到将西湖比作西子这一奇妙而贴切的比喻时,他是那么欣喜得意,我们要这样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诗人深深地陶醉了,我们也醉了,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同学们,你们想亲自去领略西湖的美吗?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去那美丽的西子湖畔,但是诗的美还在于奇妙的想象,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随着苏轼再次畅游西湖吧!

四、朗读拓展。

1、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到杭州时所作的,当他第一次见到这人间天堂的奇景的时候,你们猜猜,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带着这样的心情,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苏轼喜欢西湖,更喜欢用诗来写西湖,这里流下了他许多的诗、墨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望湖楼醉书》。

(1)出示诗歌,生自由读

(2)这是什么样的天气,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风大雨急的西湖骤雨图)

3、小结:

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让美丽的西湖在不同的天气中尽显风姿,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画卷,也让我们跟随者这位最爱西湖的诗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西湖之行,现在我们要和它说再见了,让我们把这幅画映在脑海中,悄悄地带走吧!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上一篇:生产车间工具柜标示下一篇:化学教师个人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