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完善写作过程(精选6篇)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博士开发出来的一种全新思维方法。托尼·巴赞博士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础上,巴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
简单地讲,“思维导图”实际上是我们众多思维工具的一种。它通过画图的形式,将放射性思考的内容具体化,是放射性思维的的表达。
如一位小学生所画的“一只小猪”的思维导图:
这幅思维导图就是这位小学生围绕“一只小猪”进行放射性思维的一个具体体现。
二、作文教学中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工 具
绘制思维导图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复杂,正如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困难一样。你只需准备好下面提到的东西,就可以开始画了。
1、A4白纸一张;
2、彩色水笔和铅笔;
3、你的大脑;
4、你的想象! 步 骤
在作文教学的探索中,我们认为绘制思维导图有如下步骤:
(1)准备一张空白纸,横放在桌前。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画,周围要留出空白。这样会让你大脑的思维能够向任意方向发散出去,自由地、以自然的方式表达自己。
(2)准备彩色水笔。颜色和图像一样能让你的大脑兴奋。它能让你的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为你的创造性思维增添巨大的能量,此外,自由地使用颜色,使绘画本身也非常有趣!
(3)提炼作文题目的中心词(主题词)。如“时间不能使记忆风化”,中心词就是“记忆”,“你我走过的日子”中心词就可以用题目“你我走过的日子”。
(4)把主题词写在白纸的中心并圈画起来。一幅代表中心思想的图画越生动有趣,就越能使你集中注意力,集中思想,让你的大脑更加兴奋!
(5)由中心出发,围绕主题,写出3—7个次主题,把次主题用关键词的形式写在由中 1 心发散出来的线条上。让各分支线条自然弯曲而不是像一条直线。你的大脑会对直线感到厌烦。曲线和分枝,就像大树的枝杈一样,更能吸引你的眼球,也具有更多美的因素。
(6)再以每一个次主题为中心,写出3—7个次次主题。也把次次主题用关键词的形式写在由次主题发散出来的线条上。一个关键词会使你的思维导图更加醒目,更为清晰。每一个词汇和图形都像一个母体,繁殖出与它自己相关的、互相联系的一系列“子代”。
三、关于“过程写作教学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运用新型的“过程写作教学法”理论来指导写作教学实践,展开了广泛的教学实践活动。
“过程写作教学法”强调写作过程的重要性,将写作视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注重写作的全过程。
我区的作文教学,在倪老师和吴名庚老师的带领下,在写作的过程教学方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尝试,如:
1、倪岗老师提出的“六阶段写作过程“。倪岗老师博览群书、综合各种教学模式、结合实践、深入思考,认为写作的操作过程大致分为六个阶段,即:构思、提纲、初稿、修改、定稿及分享。
2、正在进行的作文修改。在倪岗老师和吴名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通过在作文修改方面进行的多次专题研讨与实践,最终统一思想,明确了修改的程序应该是先宏观,后微观,最后校正。
宏观修改:就是要从大处着眼,重新审视文稿的内容和结构,并做相应的改动。宏观修改从这几个方面考虑:改换角度、改换目的、改换焦点、改换结构、改换风格、改换读者、改换文体。
微观修改:是在段落和句子两个层面对文章进行修改,在具体段落、词句上进行精细加工或修润,使人物描写更臻于完善。
校正:注重于矫正词语和标点符号等技术方面的错误。各校按照以上三个程序进行的作文修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巧用“思维导图”,快速构思,快速列出提纲。
我们现在所要进行的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的作文教学,正是期望对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构思”与“提纲”这两个环节进行有效探索。达到快速构思、快速列出提纲的目的。
我们这里举几个例子。(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解读。)从以上例子中,我们看到:
第一,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搜索到了与作文主题有关的大量信息,也就是说搜索到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从而使作文不再内容干瘪、言之无物,这就是一个好的构思的开始。
第二,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在分析出多个立意后,选择其中一个立意作为自己写作的主题,据此再选择有效素材,我们发现,学生的素材多种多样,新颖,有自己的生活体验。
第三,确定了主题,选择了有自己生活体验的素材,学生当然可以快速列出提纲,形成写作思路了。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有了素材,列了提纲,再动笔写作,这时写出来的作文就真的是大不一样了。上周我任教的两个班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写了作文《陶醉》,给同备课组的几位老师传阅了一下,大家一致认为,导图让学生作文内容充实,学生写作时连文笔都自然细腻起来了。因为是初稿,没来得及修改,就没有拿来给大家看看,有些遗憾。
不怕大家笑话,接到倪老师任务时清楚记得是一个周末,本月13号,当时真不敢答应啊,只是我这人工作上不善于拒绝别人,特别是不善于拒绝倪老师,所以至今不到半个月时间只好召集同事们马上研讨。现在,我们只是给学生进生了两次这样方法的讲解,两次这样列提纲的尝试,就收到了远远超出想象的效果,一方面我们佩服两位教研员慧眼识珠,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真的是有种喜悦、有种冲动,就迫不及待拿来与大家分享了。虽然有些突兀,但我们想,如果我们能深入下去,一定能发现其更为科学合理的地方,一定能寻找到其深处更为奇特瑰丽的风景。
所以在这里,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行来尝试这种教学法,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过程更为完善。也许就能度过作文教学的难关了。
关于思维导图,再啰嗦几点:
一是要围绕主题让学生充分联想,使导图的分枝尽可能多些,这样才不会漏掉好的素材; 二是让学生作更深入的信息搜索,繁殖出相关的次主题、次次主题、次次次主题等,这样素材写作起来会具体、生动,有深度。
三是绘制思维导图时既重形式,更重内容,不可本末倒置。由于学生绘制导图时有种愉悦感,喜欢画,另外大家互相欣赏时带来攀比心理,你画的漂亮,我画的比你更漂亮,于是画图用了大量时间,这是不妥当的,也是有限的作文时间所不允许的。不过我想,随着导图的熟练运用,学生会逐渐趋于理性,这种情况定会改变。
下面我用一个小故事来结束今天的发言:
写作是每一种综合英语测试中的必考项目, 小到各所学校的期中, 期末考试, 大到中考, 高考, 四六级, 雅思或托福考试, 写作能力测试部分所占比重都比较大, 一般达到15%。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能用常见的各种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 能较好地描述个人经历、事件、观感、情感等;能就一定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150词的短文, 内容完整、用词恰当、语篇连贯, 表达意思清楚, 无重大语言错误, 并能使用恰当的写作技能。”可见写作在英语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写作是英语“听说读”三大技能融会贯通后的一种输出形式, 是英语学习者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能, 但是写作课往往因为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来。英语老师, 应从学生英语写作的实际情况出发, 善于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搭建教学平台,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而思维导图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 (Mind Mapping) 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 (Tony Buzan)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所创, 能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潜能, 开发个体与生俱来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东尼.博赞认为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号、线条、颜色、意象、音符等, 在思维导图中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 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 每一个分支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联结, 而每一个联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 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 这些分支的联结协助记忆、增进创造力, 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有趣。思维导图的出现给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写作教学是一种演绎性的激发大脑潜能的教学方法, 它运用了不同的图解对写作内容进行分解或归类, 让写作这个枯燥的活动变得简单而有趣。
二、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一) 图式理论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古德曼认为, 学习是构建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之中, 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理解。进而言之,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是利用图式从客观事物中抽取出其特点、本质或者基本的东西, 并构建起它们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的应用就是利用图示借以分析、比较、综合, 使知识得以应用。
(二) “最近发展区”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 个体发展存在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 现实的发展水平, 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 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 即“最近发展区”。而思维导图就是借助于图示框架, 在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间架起了桥梁, 创造出一个最邻近发展区, 让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图式的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得以重建, 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由一个水平发展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思维导图的类型
(一) 层次型。一般是以蛛网图或树形图的形式呈现, 有时用于描述中心思想与从属概念间意义上的主次关系, 有时也用于分析结构, 分类阐述等。如下图:
(二) 归纳或比较型。主要通过设计图表对人物、地点、事件、观点、质量、描述或数据等进行重点归纳或比较。如下图:
(三) 循环型。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循环, 制作工艺流程, 自然界的某些循环往复, 人生的周而复始等都可以用循环型思维导图表达, 让看似复杂的循环过程变得一目了然。如下图:
(四) 顺序型。一般用链接图或鱼形图来体现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或表明原因、过程、结果的清晰顺序。如下图:
(五) 简笔画型。用简单地图形勾勒来描绘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让事物变得更加形象有趣。
(六) 既定模板型。按照有些英语材料的固定格式和习惯用法利用思维导图设计编排模板,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 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如下图:应用文中常见的书信模板。
四、英语作文的类型及思维导图的作用
英语作文主要以四种文体为主, 记叙文 (narrative story) , 议论文 (argumentation) , 说明文 (exposition) 和应用文 (practical writing) 。
(一) 记叙文:用于记叙过去发生的事件或经历, 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它可以包括历史、游记、报道、回忆、故事、琐事等。这种文体的写作要抓住六要素:何时 (when) , 何地 (where) , 何人 (who) , 何事 (what) , 何如 (how) 和何因 (why) 。所以记叙文写作教学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中的蛛网图为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 然后设计清晰的归纳图重点归纳。
(二) 议论文:用来论述某个道理、阐述某种观点的一种文体。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这种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 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文章一般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 即阐述观点, 论证观点和结论。议论文的教学可用思维导图中的树形图引导学生对某一论点的不同观点及支持的论据进行分组讨论和阐述, 清晰地罗列出议论文的框架, 让写作活动变得简单和轻松。
(三) 说明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特征、结构、功能、成因、结果或发生发展过程进行解释说明, 读者对事物的本质获得清晰、客观、准确、完整的认识和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结构是:导言—正文—结尾。观察一下, 我们不难发现前面所提过的思维导图中的链接图在说明文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大展拳脚。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或以时间为顺序解说事物的变化, 或以主次轻重为顺序介绍事物的用途和特点, 另外, 有时简笔画的功能在说明文的写作教学中也不容忽视, 简单的几笔勾勒可能对开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 应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物而写作, 有着实用性特点, 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英语写作中涉及的有海报 (Poster) , 通知 (Announcement) , 留言 (Message) , 书信 (Letter) 等, 这些文体比较讲究格式, 但因为使用频率不高, 不容易记住, 所以既定思维导图模板的设计会给学生很大的帮助。
五、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中应用的实例
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 训练较多的文体为议论文或说明文, 下面是以思维导图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中运用的一则简例。
写作内容:某国际性英语刊物有一个介绍各国风俗习惯的专栏, 请为该专栏写一篇短文, 简单介绍中国的农历新年 (春节) 。
教学设计:
首先, 教师通过蛛网状思维导图激发学生思考和春节相关联的信息, 学生的思维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一层层深入, 攫取大脑中大量相关于春节的知识和经验, 如时间、庆祝方式、重要传统食品、庆祝活动内容, 等等。
其次, 请学生对第一阶段讨论结果进行汇总, 然后对上述信息进行归纳和删减。
(1) 选择写作时重点描述的内容, 大致为:春节为重要传统节日, 除夕的庆祝, 初一拜年活动, 压岁钱及舞狮表演等。
(2) 选择写作时可能会使用的重点单词和词组:the lu-nar calendar, decoration, family reunion, New Year’s Eve, dumpling, firecracker, exchange...greetings, lucky money, lion dancing and others performances...
第三, 按照顺序对所选信息进行排列, 确定写作材料的顺序如下:
春节简介 (具体时间等) %%%春节前的准备工作%%%除夕的活动安排%%%大年初一拜年%%%小结
用思维导图表示如下:
最后, 从上述步骤中, 我们不难看出,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 只要把第二部分的内容很好地表述出来, 文章就成型了。这时简笔画就可大派用场了。教师可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 分别根据所给简笔画进行联想并构思春节三个重要阶段的内容, 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比较新奇, 他们很容易接受, 所以能较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任务也就比较容易完成。
第一组: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第二组:On New Year’s Eve
第三组:On New Year’s Day
通过上述四个步骤的教学过程, 这篇文章的内容已经非常清晰而丰满, 只要选择一些确切的关联词把这些句子或段落连接在一起, 加上简单的开头和总结性的结尾, 这篇文章就顺利完成了。
我们面对的幼师学生性格活泼、思维敏捷, 成长在一个充满了五彩缤纷的漫画书和动画片的时代。他们习惯了读图, 也习惯了用图表达自己。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教学, 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规律, 能有效地搭建起学习者和教学材料之间的思维平台, 促进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也帮助他们完成从单纯感性的形象思维飞跃到复杂理性的抽象思维的飞跃, 从而为英语写作教学开拓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英]东尼.博赞著.李斯特译.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0.
[3]东尼.博赞.提高语言智能的10种方法.思维导图丛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4]东尼.博赞著.张鼎昆, 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5]张淳.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导图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9 (1) .
[6]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茨基著.李维译.思维与语言[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关键词:思维导图;词汇;框架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5-033-2
案例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2011)》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五级)有明确要求: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2.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3.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4.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5.能根据所给的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成为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和探讨的问题。
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学者Tony Buzen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所创建的一种组织性的思维工具,以直观的方法将观点呈现在图表上,把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互层级关系图表现出来,使我们的思维可视化。笔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尝试运用了思维导图,获得了一些有益的教学经验。
案例分析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完成范文的思维导图。
2.设计一张有关my favorite season主题的思维导图。
3.学会列提纲,建框架完成写作。
课堂互动
1. Enjoy a poem about seasons by listening and reading
2. Free talk(something about the poem)
What season is this poem about?
What can you see and hear in this season?
What activity can you do in this season?
3. Simon found an article on the Internet.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season it is about? Lets read it and complete the mindmap.(ask a student to finish the map on the blackboard)
设计意图:教师在本课教学前给出中心词,学生依据框架,通过自主预习找出相关的词块和语块,一方面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另一方面使课堂学习更有目的性,降低了对新知的畏难情绪,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思维导图在英语前置性作业中的使用,不但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独立完成知识的前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 Now, Id like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rite season. Please show us your mind map.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教师引入学生的预习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分析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化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 What sentence patterns will you use when writing? Choose the suitable ones for each topic
Name: I like...best. / My favorite season is...
Time: It is from... to...
Weather: Its... and... / The weather is... / The temperature is...
Wearing: People use wear... because...
Food: In..., we like eating...
Scenery: We can / cant see... in this season. / Its easy for us to see...
Activities: What great fun it is to... in... / Its interesting for us to...
My friends and I often...
6. Oral communicate your favorite season in groups
7. Writing
8. Exchange and correct students compositions in groups
设计意图:有了丰富的词块和语块之后,学生进行句子的输出,但是很多学生句型单一,句子短小,使文章无色无味。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运用到课堂上所学的好句式或者经典的谚语、俗语等。还能引导学生加入一些过渡句式或者连接词,使文章增色不少。最后,在互相批改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参照这些依据进行批阅,有效提升了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
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帮助学生构建词汇板块
英语话题写作涉及的面广,知识多且零散,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前置性作业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网络,理清层次,找出重难点。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让学生有发散性思维,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中,我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最爱的季节以及与之相关的单词和词组,制成一张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激活旧知,同时学生还查阅字典,找到了catch crickets(抓蟋蟀)等新词汇,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2.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框架
中学生写作特点是一段式,没有写作框架,即不分头、尾和中间,条理不清。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写作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搭建写作框架。由作文题目中心词向四周开枝散叶的分支以及分支下面的关键词所构成的文章整体,使内容变得更加系统、完整。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框架搭建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其优点在于集思广益,也解决了后进生无法独立完成框架搭建这一问题。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上做笔记,修改、优化手中的思维导图。框架搭建好了后在小组里先进行口头交流,把写作内容说透,这样写的时候才能顺畅。所以在prewriting环节里,往往是关于这一话题的口语训练。当学生有了思维导图,他们往往说的不是一两句,而是一串句子。因为思维导图成为他们可以利用的强大的语料库,解决了他们词汇贫乏这一难题。
3.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发散思维,提升写作水平
语言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最终的目的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能真正地进行交流。让学生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将课外学到的知识运用进来,达到创新学习的目的。
在完成这篇写作教学后,我让学生阅读组内其他同学的作文,制成思维导图,进行交叉批改并且点评,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发现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语言美,句型丰富,而且还包括漂亮的书写,句子之间的连贯衔接以及清晰的框架,从而使学生的写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应当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灵活改变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英语写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东尼·博赞.叶刚译.思维导图.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绘制阅读和写作思维导图前的准备
第一,准备一张空白纸张和一些颜色笔;
第二,在纸的中间或左方写上文章题目或画出主题图案;
第三,从主题或中心图案处引出连接曲线来,思考每画一条曲线就连出一个怎样的图标或标出与主题相关联的关键词或主要观点。
制图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在整个阅读写作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要尽量调动大脑的两个半球协同工作。即在应用关键词来表现有关内容时,尽量多画一些图标来表意,使思维导图更简洁,更能生动形象地表达真正涵义,更易于带来审美快感。
2.阅读写作思维导图中,每个部分的理解或想法都要用线连起来,各个增加的分支中的连线要清晰,层次要分明,形成像树冠、网状或链状的图式,使思维导图示意更详细、更具体。
3.关于阅读写作思维导图的连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连线上可编号,标示围绕主题引出的各分支的先后或主次顺序;
(2)表示内在联系的连线可以是虚线,连线上还可用连接词标明内容之间的转换关系,前后照应,或因果关系等;
(3)连线上还可标箭头,表示主题内容的扩展或整合的方向。
在制作阅读写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必太拘泥于形式,尽量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乐于发现、完全开放和不断接收信息的状态。初次学习画思维导图,可以选择自己熟知和熟悉的 篇章或文段,尝试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可以是某篇课文或要分析的某一问题,以便创设一种简单易理解的情境,去理解思维导图的作图方法,再从制作过程中具体认识绘制思维导图的步骤和要领。
画阅读思维导图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整体入手,选择模式。通过浏览、略读初步感知课文,了解文章的命题或确定文章的类型,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线索等,从而选择所画的思维导图的模式(详见下节)。
第二步,逐段赏析,品词品句。画出阅读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内容,填上关键词,或画图标。阅读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多为引用文章中的生字词、四字词、成语或叠词等等,一般可以是概括文辞段落所写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段使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等重要内容。
第三步,回归整体,认清联系。这一步可升华学生对文章命题的理解或提炼出文章的主题。
第四步,反复阅读,深入理解。文章的思维导图初步绘制出来后,还要通过交流,反复阅读课文,多次完善阅读思维导图,深化理解过程。
画阅读思维导图的目的是进行放松的思维活动,引导阅读思考的流动,并及时记录下思维涌动过的印记。画阅读思维导图时,可以按文章叙述,通过挑选出文章的关键词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汇,如成语、动词等,尽量手绘图形或运用色彩,有序地画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结构和用连线呈现其内在联系。
一边默读一边画阅读思维导图,并不断“添枝加叶”。完善阅读思维导图的过程,会使阅读所获得的信息产生意义,使画图人勤于思考文本中各内容间的关联,自动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自觉强化对文章内容的记忆。
画写作思维导图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整体构思。通过认真审题,了解作文的命题,确定文章的题目或主题,并写在白纸中心处。
第二步,筛选材料。通过增添围绕主题的各个分支,画出或标出被筛选出的写作材料。
第三步,回归整体。认清各分支内容间的联系,明确文章命题的设定。
第四步,反复完善。为详写部分的内容增加分支,使写作思维导图更完善。
第五步,标上序号。在连线上标上序号,理出事件的先后顺序或写作内容间的主次关系、因果关系等,确定出文章的写作顺序,以指引有序写作。
懂得应用思维导图导读写,有利于我们掌握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方法。在阅读中,通过阅读思维导图的制作和修改、补充,就能够很好地帮助理解文章内容,吸收文学作品中的写作知识,并主动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激发自觉观察事物的热情,形成创新认识,进而别出心裁地谋篇立意。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听、说、读”,轻“写”的教学,大多停留在“抄写”和“改编”的层面,并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在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写作能力是最难培养的,教师和学生往往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两级分化极其严重。以我曾经任教的小学五年级为例,大部分学生用英语表达简单语言时表现为力不从心,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整体构思,更不具备最基本的英语写作技巧。在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文体及格式错误、文章无重点、句子不完整、缺乏逻辑性、单词拼写错误、基本语法混乱等问题,写出的文章是漏洞百出。
为此,我在近几年的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实践中,借助思维导图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做了深入探索。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研究,初见成效,现将实验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二、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在课堂,即课堂英语写作教学。在小学阶段,英文写作对于刚刚接触写作不久的小学生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众所周知,写作之前要有思路才能把文章写好,而大多数小学生面对英文写作没有思路,甚至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调整,逐渐形成高效轻松的教学方法。
(一)研究内容:
1.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单词识记的数量和质量,激发兴趣,化解难点,为写作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小学生好奇心强、耐力差,对词汇学习、机械记忆等多持排斥心理,因此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的特征,能增添小学生词汇学习的趣味性,可以为小学生创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
2.加强阅读,丰富和积累写作素材,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素材的收集和梳理,以提高写作水平。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都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收集好词好句的习惯。众所周知,在写作的时候,收集和梳理素材是非常必要的。借助思维导图,对搜集的写作素材进行归纳整理,另外还可加入形象的图片,这样一张融合了知识与趣味的思维导图必会为枯燥无味的收集过程增加乐趣。
3.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新型的学习工具,让学生能够对作文进行整体构思,使写作更有逻辑性。利用思维导图直观性、结构性的特点对写作进行整体布局。在把握写作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搭建写作的框架结构。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思维导图对写作布局能力的把握,恰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仅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个案调查,问卷等形式获取一手资料。
2.案例研究法:对某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
3.文献资料法:分类阅读有关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
4.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行动中研究。
5.经验总结法: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不断的反思进行总结。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要求,通过调查、实践、研究和总结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2014.9)
1.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资料,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
2.运用案例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对当前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写作障碍进行先期调查,对本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借助思维导图,提出对策并进行改进。
第二阶段:(2014.10-2014.12)
1.运用行动研究法,对课题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重点进行对学困生不会写作,在思维能力上存在的障碍进行调查、分类和分析,探究产生这些障碍的原因;第二步,对产生障碍的不同原因进行分类和分析,研究消除障碍的方法,探究这部分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最终完成对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再培养。第三步,对英语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倡导写作方法互相交流与分享。第四步,让两种情况不同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全面提高所有学生写作能力。
2.在教学中,定期举行写作小练笔,展示同学们积累的优美词句。
3.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总结阶段性成果,撰写案例和论文,检测比较,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1 – 2015.6)
1.总结实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2.结题。
四、主要做法和经验
具体做法:
1. 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实践。文献资料法:分类阅读和收集有关资料,发现问题,寻找新的研究思路,确定研究的具体方案;调查法:通过个案调查,问卷等形式获取一手资料;案例研究法:对某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行动中研究;经验总结法: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总结。
2.在班级里进行思维导图的学习与训练,挑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3.以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主题,邀请全区英语老师来我校进行观摩课研讨,通过现场观摩课考察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4.撰写思维导图教学案例。
实践经验:
1.加强阅读,丰富和积累写作素材,运用思维导图对写作素材
进行学习和梳理,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2.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新型学习工具,让学生能够对作文进行整
体构思,使写作更有逻辑性。
3.要经常性反思,做阶段性小结。同时,认真听取市、区教研员以及全区英语老师对观摩课的意见反馈,使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得到不断提高与完善。
五、研究成效
初期研究阶段,我们课题组老师达到共识,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时,组织学生课堂写作训练,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查找原因并寻求改进。以此,借助思维导图把新单词和储存在自己记忆中的单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框架,迅速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此外,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让了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发现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目的。借助思维导图,组织学生集中进行了三个月的词汇知识梳理,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的基础。
深入研究阶段,根据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课题组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借助思维导图,设置不同的主题,在班级里组织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好词好句的整理和汇总,对优秀的作品进行班级展示。学生在此阶段创作出大量的思维导图作品。其次,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了关于“如何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摩课,全区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不断改进我在写作教学中的方法。最后,我还撰写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小结反思,不仅充实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还让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得到了提升。最终在思维导图的借助下,学生能对所学词汇进行综合和发散式学习,效果良好,也积累了大量的好词好句。
结题阶段,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创作出了更多的思维导图作品,,能够写出一篇完整的英语小作文。同时,我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撰写了结题报告。
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单词识记的数量和质量,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有利于化解难点,夯实英语写作的基础,从而树立起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热情和自信心。
2.学生真正掌握了利用思维导图对优美词句进行学习和梳理的方法。学生通过日积月累,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学得大量的英语单词、句子,形成较好的语感,为学生更好地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对写作进行整体构思,使其更具逻辑性。学生会使用关键线索来串联各种材料,用合理的方式来安排材料。在小学英语写作中,如何开头和结尾,怎样分自然段,怎样过渡和照应等等,大部分学生都能从整体布局。
六、存在的问题和设想
认真查找问题并针对性存在的问题,设想下一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持久的研究,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较大,搜集整理信息量很大,耗工费时,可能会影响到正常教学任务。所以应当把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进行整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形成的学习成果,组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使学生最终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各自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制作的成果往往出现差异,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分歧较大。此时,老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筛选,在形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求同存异。
在小学阶段,学生可用彩色的画笔来画思维导图,虽然没有软件做出来的规整,也没有软件所持有的一些特性,但是徒手画法是非常实用的,不仅不受软件、地点的限制,而且画出来的导图很有个性,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
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还可以涉及到多个方面。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应该是逐渐养成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思维导图”将引发一场思维习惯的革命。
七、参考文献
[1](英)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2]欧阳苹果,陈清. .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8(3):17-19.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6A(供一年级 起始用)[T].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而要提高学习的绩效, 最需要关注的是知识的表征。知识的表征是指人在自己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对信息的表式方式。对此, Paivio提出了“双编码理论”。 双编码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以有语义编码, 又可以用形象编码, 并且凡是能进行双编码的信息则容易保持, 因为在提取时, 该信息比仅用一种形编码的信息多一层提取线索。因此, 双编码是有效和高效思维的重要方面。思维导图采用文字结合图形的方式, 通过联想和连接去帮助组织知识并使之结构化, 符合双编码理论的要求, 使知识的获取、存储和提取更加便捷高效。它是人脑表达自己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 有利于直观地表达思维和提高归纳、总体整理知识体系的能力。
因此, 为了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让学生学会梳理和归纳所学知识, 提高记忆效果, 培养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我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 我发现巧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 所任教的班级英语各项成绩均在校内名列第一, 其中及格率为95.8%, 优秀率高达78.9%。下面具体介绍我是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的。
一、思维导图在新授课中的妙用
(一) 课前预习中的思维导图———让预习效果达到极致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课前预习是学生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环节。以往学生平时的预习往往流于形式, 效果差, 因为他们的预习常常“无迹可寻”, 几分钟时间粗略看过, 大多浏览一下学习内容, 在书上简简单单地画几个短语或者句子, 但缺乏对内容的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整体的把握, 因此这样的预习对于新课的学习作用不大。如何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能够认真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呢?我尝试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把预习内容画出来”。起初我要先示范, 把核心词 (新课的主题) 给学生, 并给出思维导图中第二或以上层级的部分关键词, 但空留部分关联分支及关键词, 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完善思维导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逐渐熟悉了如何画思维导图, 这时我连核心词也不给学生了, 只需布置诸如“预习……, 并画出你的思维导图”的预习作业。类似这样的预习作业, 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遇到新知识会自觉地去查阅, 并加以思考, 否则完成的效果就会很差, 所以它不但能检查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无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内容, 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思维导图把相互关联的事物按逻辑的层级关系呈现出来, 从而慢慢学会归纳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即使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在知识上可能有不正确的地方, 但是学生却经历了有效的自学过程, 这样长期有效地进行预习, 学生的思维能力肯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 课堂导学中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兴趣盎然
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大胆地说英语、用英语。因此在课堂上如何导学、如何引导学生“说”, 显得尤为重要。而思维导图中大量的可视化元素有利于情境创设, 可有效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因此, 教师在新课导入时, 使用直观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思维导图方式, 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 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产生疑问, 发现问题, 引发认知冲突。使用图形和简要的关键词绘制出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 提供问题式的情境, 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我就通常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 除了创设合理的语言情境之外, 还一边设问, 一边引导学生回答。而在此同时, 我还一步一步地把设问的过程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了出来。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 1 What can I do for you?的对话时, 师生的对话过程是这样的:
T:Suppose I am in the shop and you are the shop seller.When you meet me, what do you say?
S:What can I do for you?
T: Yes. Good! Now I want to buy a T-shirt, so I answer, “I’d like a T-shirt.”And then what questions do you want to ask me?
S: What colour would you like?
S:Who do you buy it for?
T: Yes, great! And I want to try it on! Can I try it on?
……
这时, 我的思维导图板书如下:
当学生不懂再问其他问题的时候, 我就一边说, 一边板书补充我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既能把对话中的重点句型通过听、说、看的形式输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又能在思维导图完成后让学生非常直观地领会到该对话的主要框架, 有利于学生掌握文本的大意, 因而学起来就显得特别轻松, 学习兴趣自然浓厚。在接下来口语训练中, 我还可以继续结合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课堂小结中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轻松构建知识树
在新授课教学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该节课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回顾, 小结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是采用师生口头问答和以往“普通的”板书记录形式来进行小结, 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印象比不上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要深刻。因为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 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 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 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而作为学习者, 用思维导图来记忆和整理课堂笔记, 对梳理知识结构、回忆巩固知识起到很好的作用, 能让学生轻松构建知识树。
我通常在课堂小结的环节中, 一边让学生口头小结, 自己一边在黑板上根据小结的进程来画思维导图。我以该课的知识点为核心词, 采用边问边画的形式, 引导学生把围绕核心词而产生的相关知识逐层发散地往外思考、回答, 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而当思维导图形成的时候, 该节课所学的知识框架已经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过程中, 不但让学生懂得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作用, 而且能非常直观地回顾知识架构和其中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 这无疑提高了小结环节的有效性。
二、思维导图在作业中的妙用
思维导图是人脑表达自己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表达思维时理清思路, 把握全局, 使讲解和学习流畅自然、重点突出, 并且更具有组织性和易于记忆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作为自己的思维表达工具, 使自己的思路清晰可视。因此, 给学生布置画英语思维导图的作业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做法。同时, 给学生布置画思维导图的作业, 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小到一个话题或语法点, 大到一个甚至几个专题语法的探索, 或者一节课、一个章节、一个阶段, 甚至是一本书、初中三年的教材的知识, 都可以画成思维导图。在画的过程中, 学生需要思考所要涉及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从而使学生自觉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进行发散性思维, 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 强化知识树的构建, 避免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和“断裂”式的复习方式, 逐渐形成有效的复习方法。而且,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潜能, 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 把思维导图画得美轮美奂, 使自己知识和能力同步得到发展。
(一) 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法, 使学生有效巩固语法
在实践中, 我根据教学的进程和教学的需要, 给学生布置适当的画思维导图的作业, 方法都是给学生核心词, 明确总体要求, 其他随学生自由发挥。比如学习了一般过去时, 我的周末作业就布置学生以“一般过去时”为核心词画思维导图。当学习了多种时态之后, 我就布置学生以“时态”为核心词画思维导图。如图6 和图7。
从上面两幅图我们可以看到, 学生对时态的概念、结构以及所涉及的词形变化的知识都梳理得有条有理, 虽然归纳得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和正确, 但是足以证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更重要的是, 通过此类作业, 学生对该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能有效巩固语法知识。而且, 学生能在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 学会分析、总结、梳理和归纳, 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 用思维导图归纳学习内容, 使学生减少遗忘、找准复习重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有的学生学了新的模块就忘了旧的模块学了什么, 然后整册书学完了但却数不出学过了哪些主要的知识, 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因此, 在新授课后, 我通常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把该课的主要内容“画”出来的作业, 以便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教材, 熟悉教材所涉及的话题、该课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句型和语法, 同时引导学生懂得该课的复习重点是什么, 做到复习时有的放矢。
从上图可见, 以图的形式呈现一课书的重点, 既直观、扼要, 又充满趣味性, 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完成此类作业的过程中, 必定要阅读教材, 并学会判断内容的主次, 这就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思考、分析。当作业完成的时候, 学生已经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该课的学习内容, 对防止遗忘、把握复习重点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 在思维过程中能够促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科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一) 要重知识框架的逻辑合理性, 轻美化功能
我们都知道,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课堂容量的大小密切相关, 合理的课堂节奏和合理的课堂容量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 课堂上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时, 不应花太多时间在“画”图上面, 只要知识框架的逻辑合理、层级关系合理就可以了, 以便争取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活动, 以保证学生有较大的语言训练量。同样, 布置学生画思维导图的作业, 应以知识框架的逻辑合理性为首要的评价标准, 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树, 更好地梳理和归纳所学知识。
(二) 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宜逐步呈现
思维导图是很好的梳理和归纳知识的一个有效方式, 所以可以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小结环节中。如果教师把小结环节的思维导图在备课的时候制作成PPT课件,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的时候宜逐步呈现思维导图, 因为如果一次性完整地呈现整个思维导图, 学生就没了思考、总结的机会。如果逐步呈现, 学生既可以边思考边总结, 又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整个知识的脉络是如何“延伸”和“发展”的。长久以往,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大发展。
摘要:在常规教学中, 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方法, 缺乏主动对新旧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学习、梳理和归纳, 导致对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的理解, 因而容易混淆和遗忘, 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的提高。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 可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妙用,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2]安牧冰.思维导图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东尼·巴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4]英语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夏恩伟.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东尼·巴赞, 巴利·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巧用思维导图,完善写作过程】推荐阅读:
英语写作思维过程模式与写作教学10-20
思维导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10-07
功能分析思维导图06-09
名著西游思维导图09-10
语文课文思维导图10-29
思维导图介绍105-25
思维导图教学应用06-05
中学语文单元思维导图10-11
思维导图学习简介11-12
初中英语教学思维导图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