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ke课程简介(精选5篇)
一、课程大纲包含的要素
成果导向课程大纲包含两部分:第一部份含括A课程概述、B教学目标 (标注能力指标) 、C核心能力、D课程权重%、E教材大纲等五项, 成果导向课程大纲的这几个主要的要素是相互佐证、相互匹配的, 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缺一不可。
第二部份包括F教学方式、G学习评价、H进度表、I指定用书、J参考书籍、K先备能力、L教学资源、M注意事项等八项, 由授课教师根据专业需求进行专业拟定。
大学课程发展必须落实到课程教学, 而课程大纲是课程教学的导引, 有良好课程大纲才能有优质课程教学, 有优质课程教学才能有卓越大学课程。
二、成果导向课程———《实用电路分析》课程大纲案例展示
黑龙江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类各专业学生的统整课程———《实用电路分析》课程于2015年已经进行成果导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下面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 按照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探讨成果导向课程———实用电路分析课程大纲的开发及各要素分别描述如下。
(一) 课程名称
《实用电路分析》
(二) 课程描述
本课程旨在引领学生善用电路基本理论, 选择电路分析方法, 解决电路问题, 形成分析电路的理性思维,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目的) 。通过连接实际电路, 借助常用电工仪表测量电路基本参数, 能检查分析并排除简单故障 (历程) , 以实现对电路的准确分析与计算, 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树立安全用电意识 (预期成果) 。
(三) 教学目标 (标注能力指标)
1.能善用电路基本理论, 分析电路方面的问题。 (DDd1)
2.正确选择电路分析方法, 准确分析计算电路。 (EDd1)
3.形成分析电路的理性思维,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BDd1)
4.准确连接实际电路, 借助常用电工仪表测量电路基本参数。 (EDd2)
5.能对实际电路检查分析并排除简单故障, 解决电路问题。 (EDd2)
6.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养成“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FDd1)
(四) 核心能力
沟通整合 (0%) 、学习创新 (15%) 、责任关怀 (0%) 、问题解决 (15%) 、专业技能 (55%) 、职业素养 (15%) 。
(五) 教材内容大纲:
1.识别常用电路元件。 (M1-DDd1)
2.明确电路的基本概念。 (M1-DDd1)
3.电路基本定律的应用。 (M1-DDd1)
4.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实例。 (M2-EDd1;M3-BDd1)
5.实际电路的连接与测量, 分析并解决电路故障。 (M4-EDd2;M5-EDd2)
6.电路分析方法的正确选择、实施、运用及评价。 (M2-EDd1;M3-BDd1)
总之, 黑龙江职业学院经过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成果导向课程———《实用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合理、按专业需求进行开发成果导向课程大纲, 课程教学进程采用反推设计的原则, 真正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明确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机会,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评量采用多元化的评量方式, 成果导向课程教学能够兼顾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 体现出学生的能力本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养成核心能力。黑龙江职业学院真正地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提高教师能力水平,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黑龙江职业学院依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改革, 按照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提出以学生能达成的核心能力为目的, 按专业需求合理地开发成果导向课程大纲,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笔者以实用电路分析课程为例, 探讨按照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进行高职学院成果导向课程大纲的开发思路, 以期为其他相关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课程大纲,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一、《音乐课程标准》与原《音乐教学大纲》的差异
《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 是在音乐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对传统音乐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挑战。它提出了全新的理念, 全新的教育策略、方式、方法, 吸纳了世界先进的音乐教育研究成果, 与原《音乐教学大纲》虽同属音乐教育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却在课程性质界定、课程价值、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等进行了重大的变革。
1. 课程性质
《音乐教学大纲》以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作为课程的性质。这种表述忽视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本质特点, 而更多地从功利性的角度对音乐教育进行质的界定, 在一定程度上抹煞了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根本区别。
《音乐课程标准》则以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为课程性质, 一方面强调了音乐在人文学科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强调了音乐教育在塑造“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 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 充分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这同时也是对音乐艺术本质特征和音乐教育特殊性的肯定与阐释。
2. 课程价值
《音乐教学大纲》对音乐课程的价值没有明确的关注, 几乎没有涉及这方面内容。而《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音乐课程具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发展价值、文化传承价值。长期以来在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过多地以科学的标准和枯燥的方式对学生“灌输音乐”, 使音乐教育偏离了它最擅长的对人精神世界和感情世界的影响, 过分强调了音乐的德育价值, 忽略了其审美价值。而《音乐课程标准》则对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挖掘, 强调了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 淡化其德育价值。
3. 基本理念
《音乐教学大纲》并没有对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行表述, 只是在其具体内容中有所反映和体现。它对音乐教学目的的把握和教学方式的指导, 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 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调动, 以及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
《音乐课程标准》的10个基本理念给教师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教学思想和指导原则, 同时在教学方式上给教师指明了方向, 使他们可以在教学中运用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 这些理念突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充分肯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新课标”的理念体现着教育主体的变化、教育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和教育内容重心的变化。
4. 教学内容
《音乐教学大纲》把音乐教学内容简单分为唱歌、欣赏、器乐、识谱四个方面。这种划分对于丰富的音乐世界是非常局限的, 而且这种专业性质的划分有把音乐作为一门技术之嫌, 与基础音乐教育的普及性相违背, 同时比较枯燥, 不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这在一方面拓展了原课程领域的知识空间, 注入新的学习内容, 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新的学习领域。其中, 把欣赏拓展为感受与鉴赏;把唱歌、器乐、识谱纳入表现, 并根据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整合;增加了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新的领域。这不仅突破了传统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过于狭窄的局限性, 而且体现了一种新的内容划分理念, 即改变以往从音乐的专业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的标准, 从学生学习和能力发展的角度进行划分, 使音乐的知识体系彻底纳入教育的过程中, 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服务。
二、《音乐课程标准》与《信仰宣言》的联系
《信仰宣言》 (Declaration of Believes for Worldwide Promotion of Music Education) 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 简称ISME) 的一项重要文件, 代表着音乐教育在国际范围内的趋向。《音乐课程标准》的开放性与先进性体现在与这份文件的密切联系上。
我认为, 在《信仰宣言》这份文件中,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11个观点中,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音乐教育应针对“所有学习者”, 即每个学习者在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享受音乐教育的过程方面都是平等的, 并且应被平等对待。
这一观点作为一种观念贯穿于《音乐课程标准》的始末。尤其是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第二是有关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 包括第4条“所有学习者都应该有机会在音乐知识、技能和欣赏上得到发展, 以促进他们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想象, 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和满足, 升华他们的境界”;第6条“所有学习者都应该有机会根据他们的个体需求, 通过教育发展和完善他们的音乐能力”;第8条“所有学习者都应该有广泛的机会作为欣赏者、表演者、作曲者和即兴创作者积极参与音乐”;第10条“所有学习者都应该有机会发展他们的能力, 以理解他们所接触的音乐的文化背景, 对音乐及表演作出恰当的和批判的评价, 辨析和理解与音乐相关的审美问题”。
这几条反映的主要观点是:1.音乐教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 还要给学生带来快乐和精神上的升华;2.音乐教育应根据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3.音乐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 使其充分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 这些观点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在“基本理念”部分,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正是强调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升道德情操、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同时强调使学生树立“享受音乐、美化人生”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和“注重个性发展”则是强调把“全体学生的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参与音乐实践的重要性和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其次是在“内容标准”部分, 《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对原有“音乐教学大纲”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把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分为四个方面: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这表明了《音乐课程标准》的倾向:提升感受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强调受教育者在音乐教育中的主题地位。而在“实施建议”部分, 不管是教学建议还是评价建议, 都是对前面基本理念的展开, 体现了在音乐教育基本策略上的新的动向与调整。这些调整都与“信仰宣言”的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在音乐教育策略、方式上与国际的接轨。
第三是关于音乐学习的内容, 包括第9条“所有学习者都应该有机会参与他们自己文化的音乐、他们国家中其他文化的音乐和全世界的音乐”;第11条“在肯定全世界所有音乐的存在及其价值的前提下, 本学会认为, 全世界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文化之间学习的机会, 是值得庆幸的事业”。
这两条反映的是在音乐教育中应注重让学生了解多元音乐文化, 打破原有的西方艺术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育模式, 同时使受教育者对自己文化的音乐了解并热爱。这在《新课标》的“课程价值”、“基本理念”、“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部分都有体现。这部分内容将在《新课标》与“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文件的联系部分作详细的阐述, 这里不再赘述。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音乐课程标准》与《音乐教学大纲》及《信仰宣言》在内容上的比较与分析, 不难看出, “新课标”不仅对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和音乐教育方式进行了改革, 而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把国际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引进到我国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来, 实现了与过记得接轨。这些都清晰地表明了《音乐课程标准》的改革性、开放性与先进性。
摘要:本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与《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促进全球音乐教育的信仰宣言》的内容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与分析, 试图通过这一角度, 对“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性、开放性和先进性进行透视与思考。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学大纲》,《信仰宣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
[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整合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 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2009~2012版) 中, 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 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 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 (1) 为切入点, 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一、核心概念
整合 (2) 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 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 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 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 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迅速变化的时代, 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 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 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 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二、问题分析
(一) 课程目标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 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 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 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 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 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 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 (1) 原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 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 (2) 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 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 (1) 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 (2) 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 (3) 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 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 (2) 原目标: (1) 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 (2) 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 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 (3) 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 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 (1) 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 (2) 陈述不够简洁、明了; (3) 目标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 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 (1) 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 (2) 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 (1) 目标设置不够具体, 指导性不强; (2) 与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 (1) 原目标: (1) 在教学过程中, 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 以课堂写生为主; (2)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启发学生多动手, 多思考, 既有统一要求, 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 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 (1) 陈述不够简洁、明确; (2) 目标设置不够具体, 指导性不强; (3) 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 (2) 原目标: (1) 在教学过程中, 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 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 以课堂写生为主。 (2)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启发学生多观察, 多感觉,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 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 (1) 陈述不够简洁、明确; (2) 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 指导性不强; (3) 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二) 教学内容
建筑初步 (1) 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 其意义不言而喻, 重点内容是建筑的识图与制图, 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认识、建筑识图、工具制图、建筑测绘等内容。建筑初步 (2) 的教学重点是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 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对象, 它逐步将学生们带入建筑创作的领域中来, 主要包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限定、建筑形态分析、大师作品分析等内容。建筑设计入门作为连接基础系列课程和核心系列课程的过渡, 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 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建筑设计的过程介绍、建筑设计宏观环境解读、场地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设计绘画 (1) 包括结构表现和明暗表现两个阶段, 主要包括整体构图、形体结构轮廓、物体间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色调等训练。设计绘画 (2) 包括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两个阶段, 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认识, 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 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复色、间色等概念的理解, 色彩的调和配置。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的简述可以看出, 它们之间还是缺乏整体性, 均各自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编制教学内容, 而没有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框架中, 打破自身的界限, 并进行内容的相互渗透、融合, 增加内在整体性。具体分析如下:建筑初步 (1) : (1) 建筑概述的部分内容与设计入门课中建筑设计基础知识重叠; (2) 建筑方案图教学单元的案例选取欠妥; (3) 人体尺度与设计入门课中空间的功能与形式部分知识重叠; (4) 缺乏三维层面来识图和理解建筑。建筑初步 (2) : (1) 理论性知识比重过大, 包含了3个教学单元, 这与高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相悖; (2) 教学单元过多, 需要进一步精简; (3) 缺乏与初步 (1) 的过渡性教学单元。建筑设计入门: (1) 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简介、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等内容与建筑历史课知识重叠; (2) 人体尺度的内容不够, 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 (3) 部分教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太难, 不宜过度展开。设计绘画 (1) : (1) 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 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2) 结构素描对建筑设计尤其重要, 但比重过小。设计绘画 (2) : (1) 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 钢笔淡彩应用不多, 因此此部分内容比重过大; (2) 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 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三、整合思路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 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 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 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 因此, 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 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中, 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不同课程通过进一步审视和论证进行内容的增减, 并根据各课程地位和关联度的不同, 分配到这三门课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 把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符合的部分内容删减掉, 并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重新分类。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和教学进度安排中的相互渗透, 来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 使它们能够形成“1+1>2”的效果。在这个理念下, 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相关性;并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 对部分课程的教学顺序调整, 使三门课互有穿插, 做到“边学边练、以练促学”。
四、整合要点
(一) 目标的重新定位
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都已经贯彻了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总目标, 但是正如前面的问题分析, 它们之间缺乏整体性, 有的课程其目标过多, 没有层次, 有的课程目标之间重叠等。因此, 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 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 使其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具体建议如下:建筑初步 (1) : (1) 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 对建筑、建筑师等有一定的认识; (2) 熟练掌握建筑识图和制图的技能, 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 (3) 增加对于建筑的学习兴趣, 适应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建筑初步 (2) : (1) 了解建筑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构成角度来理解建筑; (2) 熟练掌握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 (3) 基本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 (4) 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建筑设计入门: (1) 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 (2) 初步掌握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设计过程; (3) 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 (1) : (1) 了解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 (2) 熟练掌握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建筑形态与空间; (3) 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 (2) : (1) 了解色彩表现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 (2) 熟练掌握应用彩铅和马克笔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 (3) 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二) 内容的增减渗透
1.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1) 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 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 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 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 (2) 中, 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 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 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 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 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 建筑入门。
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 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 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3. 设计绘画。
设计绘画 (1) 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表达能力, 以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为主, 着重刻画它们的结构关系、形体组合关系, 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增加结构素描的内容;减少明暗色调训练;与建筑初步 (1) 在同一学期, 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其内容相关, 如对门卫、门厅等空间作为教学对象。设计绘画 (2) 把适用于快速表现的马克笔、彩铅以及钢笔淡彩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 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现出来, 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减少或去掉钢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彩铅和马克笔表现的训练;与建筑初步 (2) 和设计建筑设计入门在同一学期, 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它们的内容相关, 如大师作品表现等。
五、总结与展望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 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 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2009年以来, 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 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1) 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2009-2012版) 而编制大纲。
(2) 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 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 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参考文献
[1]荀勇, 程鹏环, 王延树, 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2]石伟平,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 2006.
[3]陈君.对开发高职课程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 2002, 4 (3) .
一、编制课程教学大纲的意义
1.完善教学文件,规范教学工作。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对规范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指导师生教与学,明确学习目标。教学大纲有助于规范和指导教师的教学,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重点;有利于教师明确培养学生什么,怎样培养学生,达到何种培养效果。教学大纲是学生“知情学习”的基础[2],使学生明确本门课程在整个专业学习中的地位,该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学习效果,对将来职业有何意义。
3.提供评价依据,保障教学质量。教学大纲也是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它使教师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作出测量和评价,让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这些信息进行教学反思,更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保障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3]
二、目前我校课程教学大纲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不足[1]。学校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过程中缺少学生的参与,缺少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大纲的关注度不够,致使许多学生缺乏对课程的整体认识,课程学习存在盲目性。
2.对课程教学大纲的认识不足[4]。教学大纲的编制者对教学大纲的地位和编制目的不够明确,只是把课程教学大纲作为一个教学文件存放在教学管理部门,以应付学校及上级部门的检查,所以在编制过程中不够重视,有形式主义倾向。在审核过程中,学校层面更多的是形式审查。
3.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缺乏整体性和针对性。现在的大纲在编写过程中都是以教研室为单位,对于同一专业有先行后续关系的课程中重叠部分内容不能很好的归纳,有重复现象出现;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的同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也没有明确的区分,往往只是在课时数上的压缩,而具体内容的区别不大。
4.课程教学大纲存在重内容轻方法的现象[5]。在教学大纲中往往是长篇累牍的教学内容,而对于教学方法往往是一笔带过,这不利于学生的课前准备和课堂参与。
三、美国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的实践经验[6,7]
1.概念的界定。美国高校将课程教学大纲视为“a contract between the student and professor regarding course expectations and policies”(即学生与教师就课程预期及政策达到的契约)。相较于中国许多高校将“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涵义”界定为“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指导教师课题教学的法规性文件,是教学计划的具体表现形式”,美国高校教学大纲的当事人更明确,对象更明了,利益更直接。
2.美国高校的教学大纲使用主体明确,内容针对性强。美国高校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主体,教学活动由‘教’和‘学’两个部分组成,‘教’是为了‘学’。”在这个观念的引导下,美国高校的教学大纲使用主体明确,即学生,绝非为了应付学校上级管理部门检查之用。大纲强调程序性,即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遵循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有叫做“学生责任”的一栏,在该栏里规定了学生课前应该准备的资料,课中需要参与的活动以及课后要做的调查。为帮助学生在本门课程中取得良好成绩,有些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课程的情况在大纲中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信息。
3.美国高校的教学大纲具有法律效力。美国人的法律意识非常强,即使是师生之间也会用教学大纲这样的契约规范彼此的权利和责任。一旦课程教学大纲发到学生手中且学生无异议时,该大纲就对师生具有了法律上的约束力,须严格遵守所规定的内容。
4.美国高校的教学大纲注重师生的沟通和互动。通常会在每门教学大纲中公布教师的联系方式,方便学生与教师探讨学术问题。大纲中会列明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课业任务安排、每次上课内容和时间安排等,学生在进入课程学习之前就能知道自己本门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的任务,以便提前做好预习和研讨准备工作。
四、对我校课程教学大纲编制的启示
1.理念更新: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过程。学生是课程教学大纲的最终受益者,因此在制修订教学大纲的过程中,要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大纲确定后要求学生反复研读,深刻领会教学大纲的指导性作用,以更好地指导后期学习。
2.定位准确:课程教学大纲应是学生与教师的契约。“教”是为了“学”,“教”的质量最终体现在“学”的质量上,师生是学术共同体。课程教学大纲应是学生与教师的契约,绝不仅仅是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行政文件。教学大纲的制修订,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师生共同编制完成,大纲需在教师与学习者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教育制度的权威与教师和学生直接得以交流传递,并在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形成契约。
3.内容创新:将课程学习指南加入课程教学大纲。大纲除了常规性、规定性内容,如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考核方式、评分标准、课堂纪律、课后阅读材料等,还应该再加入课程学习指南的内容,如建议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记笔记,如何上课;提供课堂常用专业术语表;列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的参考资料。[6]
4.注重评价:大纲引入形成性评价。进行课程教学大纲评价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学习者是否达到了大纲既定的目标,如果发现某些方面尚未达到,就要调整或完善大纲的内容。Richards将形成性评价定义为某一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价,确定其有效性如何,如有问题,指出问题的所在。这是一个过程性的完善和发展。引入形成性评价可以使大纲更好更及时地得到改进。
5.过程动态:教学大纲编写应该具有动态性[8]。教学大纲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才能保证稳定的教学质量。但教学大纲也要及时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同时也要将学生对教学大纲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融入,因此教学大纲要有一定的动态性,以更好地体现其“适应性”。
6.举措落实:以项目推动建设。以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教师教学方法改进,如学校可以设立优秀教学大纲建设项目,立项标准既要体现出新旧大纲的差别性和创新性,又要具备合理性。[5]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学校教学大纲的整体水平提升。
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要实现框架上从内容性向程序性转变,用途上从行政教学文件向学习指南转变,评价上从知识回忆向能力考核、从终极评价向校调教学作用转变。通过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的编制,做好学校的教学基本文件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剖析了目前教学大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美国高校教学大纲的实践经验,对学校教学大纲的编制提出见解。
关键词:教学大纲,编制,启示
参考文献
[1]魏泽.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2]冯大鸣“.知情学习”:主动学习的基础——美国的学生版教学大纲解读[J].中小学管理,2009,(7).
[3]方华明.中美高等教育学专业教学大纲对比分析——以福建师范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
[4]胡蜂,莫降涛,兰继斌.新设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修订)的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部),2007,(29).
[5]张勇,张晓辉.高校教学大纲编写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J].经济师,2011,(1).
[6]祝吉芳.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与执行——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10,(1).
[7]樊萱,借鉴美式教学大纲%创新我国高校课程教学大纲[J].科教文汇,2011,(6).
一、本文的背景
陕西省使用人教版的新教材已经两年了, 在这两年里一线教师对新课标的教科书褒胜于贬, 好评胜过抵制。但是在使用和把握新教材时, 绝大多数教师有新瓶装旧酒的倾向。由于新教材的两个必修六个选修模块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以前两本教科书包办的局面, 尤其在使用必修一的时候, 我身边的绝大多数教师反映课时紧张, 需要补充的知识点太多。
二、处理新教材的对策和建议
1. 研读课程标准, 重视三维目标的培养
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构建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从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兼顾学生志趣的潜能差异以及发展的需要,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设置了课程模块。认真阅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了解各模块教材, 熟悉模块教材的专题、单元名称, 达到能清楚地理解内容要点、编写层次以及编写顺序。
2. 新旧教材对比学习, 找出区别与联系
陕西省使用人教版的新教材已经两年了, 新教材一线教师只有站在编者的角度钻研教材, 了解编排体系, 理解编者意图, 才能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其次读懂教材是备好课的前提, 只有深入透彻地理解教材才能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大纲版本时期, “物质的量”单独设置为一章的内容, 共有知识点8个, 总课时为12个课时, 是高中化学所占课时较多的一个章节, 而高考中对物质的量的考查也占很大的分数, 而课标版本人教版的知识点变动比较大, 只有四个知识点, 总课时为3个课时。
3. 明确物质的量在中学的地位
要想把握本节知识的内容, 就必须对教材很熟悉, 明确本节内容在整套教科书的地位。“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教材中从宏观物质到微观粒子的一个桥梁, 有助于学生从定性到定量的去判断化学反应的进行程度, 更透彻的明白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 形成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灵活掌握物质的量相关知识, 才能真正了解元素化学的本质。
4.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 与课改之前的考纲进行细致对比。以应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改变。从而加深对知识内容能力层次的理解, 明确考试能力的要求。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虽然考纲中关于物质的量的考查近几年来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但总的趋势是;稳中求变, 稳中求改, 稳中求新, 新中突出能力。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 更不能只以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要求、难度为参照物进行急功近利、想当然的复习。明年陕西省是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 不管是理论研究者还是高中化学教师都应该积极关注考纲变化, 从而制定出适应的对策以及复习的方案, 一定要杜绝新瓶装老酒。
5. 分析物质的量的高考趋势
毋庸置疑, 高考始终是一个标杆、一个方向, 三年的高中生活, 既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也要使其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所以就必须研究高考, 研究高考的趋势。教师在设计本节知识之前就必须要在研究教材的前提下, 对高考方向、高考试题进行二次分析、二次设计。
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考化学试题中, “物质的量”几乎为必考题, 且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是高中化学计算的基础与核心。近年高考降低了化学计算的要求和难度, 更加侧重概念考查和基本计算考查, 更为重要的是密切联系重要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元素化合物等知识, 其中尤其是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中心来设计命题, 联系重要化学基础知识, 从而使其命题内容广泛, 灵活性强和更具有能力要求。
三、启示及思考
学生思维水平的欠缺与“物质的量”本身的抽象难懂, 形成了一组较难调节的矛盾。同时, 以“物质的量”为基础, 又导出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伽德罗定律”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公式, 这些全新的抽象难懂的概念和公式聚集在一起, 对他们来说具有高密度的认知陌生性, 而且还要在4个课时左右的时间内学完, 这是对学生认知的又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