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就业创业政策(精选8篇)
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第三年全部兜底完成”。为高效高质完成这一目标,山东省财政积极创新扶持政策,多渠道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创业。
实施农村扶贫“雨露计划”。贫困户中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期间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连续补助两年。
结合促进就业创业资金,支持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确保贫困人口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提升就业创业技能。将贫困家庭符合条件人员优先纳入企业新型学徒培训试点范围,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企业负责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学徒基本工资,财政部门按照每个学徒每年4000-6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补助期限不超过两年。
支持创业扶贫贷款担保和贴息,对从事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业等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可申请3万元以内无抵押、无反担保信用贷款,允许利率在基准利率上上浮3个百分点,财政给予全额贴息;对吸纳贫困人员达到政策要求的单位,按规定给予不超过300万元的担保贷款,财政按同期限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期限最长2年。
结合农民培训项目实施,选择部分贫困村开展科技扶贫,对贫困村科技带头人、示范户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示范带动作用。对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条件的贫困户进行培训,提升其科学种养水平和生产经营技能。吸引、支持大学生返乡从事涉农行业创业,积极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渠道。
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就业创业,对在中西部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并带动贫困户5人以上就业的.经营者,按经营规模补助3-10万元;对成规模收购贫困户自产农副产品,以及租用贫困村村民房屋、院落、土地等自有资产开展规模经营并实现贫困户脱贫的旅游企业,按照实现脱贫户数给予2-30万元补助;对乡村旅游整村成建制实行公司化、股份制经营的企业,按照带动的贫困户数给予20-50万元补助,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发放贫困户工资、劳务报酬以及支付贫困户房屋、院落、土地等自有资产的租金和使用补偿。
20.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补助对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一、二年级农村户籍学生。补助标准: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兑现方式: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 学校进行审核、公示, 将助学金按月存到学生银行卡上。
2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 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
22.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补助对象:农村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60岁以上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家庭父母。补助标准:每人每月60元。兑现方式:本人申请, 村、乡镇初审并公示, 县级计生部门审核确认并公示, 县级财政部门委托农村信用社发放到个人账户。
23.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补助对象:城镇和农村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年满49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父母。补助标准: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父母每人每月补助100元, 伤残家庭父母每人每月补助80元。兑现方式:本人申请, 村、乡镇初审并公示, 县级计生部门审核确认公示, 县级财政委托农村信用社发放到个人账户。
24.农村建房和危房改造补助。2009年开始, 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具体补助标准、补助范围以及兑现方式等, 由各市、县政府确定。
25.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补助。补助对象:项目县 (市、区) 开展户用沼气建设的农户。补助标准:省以上财政每户补助1200元。兑现方式: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购置水泥等主要建材、沼气灶具及配件等关键设备, 以及支付技术人员工资等。
26.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奖补对象:以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目前没有得到支农资金扶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奖补标准:奖补资金按照村民筹资筹劳 (折款) 总额的40%予以奖补, 原则上由省、市、县三级共同承担。省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试点县 (市、区) , 按照财政负担奖补资金的40%、50%、60%比例予以补助, 市级财政负担比例由各市自行确定。兑现方式:实行建设和奖补并行, 奖补资金分两次拨付。村民完成筹资筹劳并将所筹资金交存本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后, 财政部门预拨50%的奖补资金。其余部分奖补资金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办理清算, 多退少补。
27.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财政奖补。奖补范围:2005年12月31日前, 各地因举办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形成的债务。债务用途主要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与学校建设维护直接相关的支出。对因建设教职工住宅、拖欠教师工资补贴等形成的债务, 以及日常办公和招待费等形成的债务, 不纳入奖补范围。兑现方式:债权人持有效证件并提供本人账户 (存折) , 向偿债主管部门提交偿债申请, 偿债主管部门将审核、备案、批复后的债权人申请送财政国库部门, 由财政国库部门直接将偿债资金拨付到债权人指定的银行 (信用社) 账号。
关键词: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东平县;政策解读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55-01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
我们队伍于8月3日开始对山东省东平县下属接山村、刘所村、后口头村以及东平县卫生局、社会和劳动保障局进行了相关调研活动。调研的方式主要包括发放问卷、访谈纪要等,通过这些形式,我们对东平县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现状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
(一)实施现状的特点。
1.“新”的特征明显,由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合并,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了系统服务功能,提高了经办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的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险范围和方式的多样化,实现了“两保合一”的新转变。
2.资金筹措的方式更加多样,政府部门对医疗保险事业的投入更大。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建立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其保险基金的来源包括:1.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2.各级财政补助资金,3.基金的利息收入,4.其他收入。
3.由医疗卫生部门的“单独作战”转变为全市各个部门相互联系、统筹配合、通力协作,做好全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项艰巨的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管行政区域内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经办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督促落实,财政部门负责做好政府补助资金预算安排和拨付、资金专户管理等工作。
4.参保居民收益水平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不断提高,一个医疗年度参保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6万元,按照一档标准缴费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基本药物为90%)、70%、55%,按照二档标准缴费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基本药物为90%)、75%、65%。
(二)政策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1.政策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参保居民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认知度差。
2.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程序繁琐,而且报销的过程缓慢。
3.基层卫生院医疗条件较差,报销地点存在局限性。
二、对东平县基本医疗保险的法律政策解读
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政府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指示,发布了《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和《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根据上级指示制定了《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并完成了将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并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工作。下面将重点对《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和《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分别进行法律、政策解读。
(一)《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政策解读。
1.《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优点
(1)分工明确。《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规定 “各县市区负责本辖区内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组织实施工作”,“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经办工作”,“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基金的收支、管理投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查”。
(2)资金监督渠道多样、公开。《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规定的资金监督渠道有三个,首先是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其次是财政、审计部门,最后规定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收支使用情况。
(3)泰安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性文件,因此其可以属于地方性规章,具有法律效力。
2.《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不足
资金管理分散,不利于统一规划。根据《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全市基金统一管理,但是分别赋予了泰安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泰山区人民政府驻泰市属以上大中专院校等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权限,这样可能会导致基金管理不统一,使得基金规划、使用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或错误。对参保者切身利益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政策解读。
1.《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优点
(1)进一步明确了分工。《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会同泰山区人民政府负责“驻泰市属以上大中专院校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2)对《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未涉及内容进行了补充规定。补充规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针对学生的不成规定,另一个部分是对定点医疗机构义务、责任的补充规定。
(3)对《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涉及内容进行详细规定。《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治疗结束后,由社区(村)或学校出具伤害经过详细说明,经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调查取证后,15日内由本人或学校按以下规定到县市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结算报销。
2.《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不足
补助力度有待提高。《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和《泰安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门诊慢性病甲类病人一档补助限额为30000元,二档补助限额为40000元,乙类病人按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支付,统筹基金补助限额为每人每年3000元,患两种以上门诊慢性病的最高补助限额4000元。这些限额对于严重患者而言不过杯水车薪,因此应当放开对这些病种严重患者的最高限额。
三、结语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山东省已经获得了较好的落实,绝大部分地区的普及率都达到了百分之百,农民们正不断因这一优惠政策持续受益,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有所缓解。不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项政策在落实上依然有许多问题。就目前来看,在山东省内本项制度落实已经初具规模,所欠缺的是对更进一步问题的处理与解决。
参考文献:
[1]付晓光.汪早立.张西凡.程立.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问题的谈论[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 (3):166-168.
[2]朱玲.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保障制度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0(4):89-99
2013年山东民办教师补助政策,山东省民办教师补助政策时间:2013-06-20 22:54
来源:无忧网
作者:无忧 点击:12681次
教育资讯:2013年山东民办教师补助政策,山东省民办教师补助政策
一、民办教师中哪些人可以享受养老和医疗补助
(一)2000年12月31日前,具有我市户籍的民办教师且在我市公办学校连续服务满一年及其以上、离开民办教师岗位后没有被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录(聘)用的。
(二)未享受离岗保留民师相关待遇。
(三)户籍迁移到市外的原民办教师也纳入发放范围。
二、民办教师何时在哪里申报养老和医疗补助2013年6月30日前,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应持本人居民身份证、经区县政府审定的《重庆市发放原民办教师老有所养补助申请表》,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办理有关手续;户籍在我市但在市外参保的,到户籍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办理有关手续;户籍迁移到市外的,向原户籍地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办理有关手续。
三、原民办教师享养老和医疗补助的标准养老和医疗补助分为一次性定额补助和医疗补贴。一次性定额补助标准为每任教服务一年补助600元(例如:张某,曾经在民办教师岗位任教服务了10年,政府将给与一次性定额补助6000元,这笔钱原则上用于张某参加养老保险的补贴);医疗补贴标准为每任教服务一年每年补助120元,从本人领取养老待遇之月起由社保经办机构按月代发,即每任教服务一年每月发放医疗补贴10元(例如,张某,曾经在民办教师岗位任教服务了10年,在其领取养老待遇时,每月发放医疗补贴100元)。医疗补贴不作为计发死亡待遇的基数。
四、2013年1月1日未年满60周岁、并选择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民办教师,如何享受养老和医疗补助
(一)已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享受的一次性定额补助资金全部计入本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未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应按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申请办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完清2013年的缴费后,个人享受的一次性定额补助资金全部计入本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次性定额补助资金不计缴费年限,按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规定计息,从其领取养老待遇之月起,按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确定发放金额,与基本养老金一并发放。
(二)原民办教师应享受的医疗补贴,从领取养老待遇之月起,按区县政府审定的标准由社保经办机构按月通过金融机构代发。
五、2013年1月1日年已满60周岁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民办教师,如何享受养老和医疗补助
1、有些哪些招收免费师范生?招收人数分别是多少?
山东由9所高校承担师范生免费教育培养任务,一共安排师范生免费教育本科培养计划3000人,具体学生的招生人数如下:
山东师范大学(482人)、曲阜师范大学(496人)、聊城大学(427人)、
鲁东大学(410人) 、临沂大学(353人)、青岛大学(221人)、
齐鲁师范学院(200人)、潍坊学院(200人)、泰山学院(211人)
从以上数字中看出,招收人数最多的学校为老牌师范院校曲阜师范大学!具体的每个高校的招收专业在第4条!
继续往下翻..
2、20的高考生如何报名免费生?
招收条件如下:
(一)热爱教师职业,品行良好,遵纪守法。
(二)通过山东省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且夏季高考成绩不低于我省首次划定的本科普通批最低录取控制线。
(三)自愿承诺签订并履行免费教育师范生协议,保证毕业后在省内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少于6年。
(四)具备认定教师资格的身体条件等。
3、今年如何填报免费师范生志愿?
1、符合招录条件的高中阶段毕业生可在本科提前批次志愿中填报“免费教育师范生”志愿,根据本人意愿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
2、考生填报1个院校志愿和17个专业志愿,专业志愿由“专业+定向就业市”构成。
专业志愿设是否服从调剂志愿,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视为认同任何调剂专业和任何就业市方向。
3、如有招生计划未完成,则设一次征集志愿,征集志愿设置与第一次填报志愿相同,同时设院校是否服从调剂志愿,选择服从院校调剂的考生视为认同调剂院校的任何专业和就业市方向。
附上官方通知:
一、培养学校和招生计划
(一)培养学校
2017年由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临沂大学、青岛大学、齐鲁师范学院、潍坊学院、泰山学院等9所高校承担师范生免费教育培养任务。
(二)招生计划
全省安排师范生免费教育本科培养计划3000人。依据各市申报的免费教育师范生需求规模及学科分布情况,研究确定了2017年具体培养学校及分市就业、分专业招生计划数。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计划作为定向就业招生计划,纳入培养学校年度招生规模。未完成的免费教育师范生招生计划可转入培养学校当年统一录取招生计划。
二、招录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山东高中阶段学校学籍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免费教育师范生定向就业招生:
(一)热爱教师职业,品行良好,遵纪守法。
(二)通过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且夏季高考成绩不低于我省首次划定的本科普通批最低录取控制线。
(三)自愿承诺签订并履行免费教育师范生协议,保证毕业后在省内农村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少于6年。
(四)具备认定教师资格的身体条件等。
三、招生录取
(一)志愿填报
符合招录条件的高中阶段毕业生可在本科提前批次志愿中填报“免费教育师范生”志愿,根据本人意愿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考生填报1个院校志愿和17个专业志愿,专业志愿由“专业+定向就业市”构成。专业志愿设是否服从调剂志愿,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视为认同任何调剂专业和任何就业市方向。
如有招生计划未完成,则设一次征集志愿,征集志愿设置与第一次填报志愿相同,同时设院校是否服从调剂志愿,选择服从院校调剂的考生视为认同调剂院校的任何专业和就业市方向。
填报志愿的时间及要求根据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规定执行。
(二)录取办法
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根据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将高考成绩不低于我省首次划定的本科普通批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全部投档。招生院校应制定科学的录取办法,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和各专业分市计划择优录取。
凡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任何形式、任何批次的投档录取。
四、签订培养协议
(一)免费教育师范生入学前需与培养学校和有关定向就业市教育局签订《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由省教育厅拟定,并于考生填报志愿前公布。
(二)录取工作完成后,由培养学校将经各定向就业市教育局签章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给录取为免费教育师范生的考生,考生持《录取通知书》和经考生本人及其监护人签字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按培养学校规定时间及要求报到入学。未签订《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的考生视为放弃2017年普通高校入学资格。
(三)培养学校要在考生报到入学并完成学籍注册后,形成免费教育师范生录取报到情况总结材料,并分市填制《注册免费教育师范生简明登记表》,连同考生及监护人签字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一并邮寄或送达各市教育局。同时,培养学校要将报送各市的《注册免费教育师范生简明登记表》汇总后报省教育厅备案。
五、工作要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招生录取工作是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要环节,各市、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招生政策宣传,把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主要政策措施,向高中阶段学校全体师生讲清讲透,积极引导和支持优秀高中阶段毕业生报考免费教育师范生。
(二)完善工作机制。有关单位、部门要加强招生录取协调配合,认真签订并严格履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扎实做好招生录取各项工作。在免费师范生入学后,各高校要按照具备任教多个学科能力的要求,单独制定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建立跟踪培养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关心和促进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和成长,为将来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打下牢固的根基。
(三)强化监督管理。有关单位、部门要认真执行招生工作纪律,确保招生录取工作程序规范、公平公正。对招生录取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等规定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政策解读
一、关于改革范围
(一)参改机构和人员范围问题。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群众团体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下同)在编在岗的厅(局)级及以下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和机关工勤编制人员,先行参加本轮改革。
省安全系统公务用车改革,经批准后单独启动实施。市及市以下地税系统参加同级政府的公务用车改革。
其他事业编制人员和国有企业管理岗位人员待相关政策出台后,按规定执行。
(二)离退休干部参改问题。离退休干部参改办法另行研究。
(三)离退休干部管理机构用车参改问题。离退休干部管理机构用车暂不纳入改革范围,仍按有关规定执行。在编在岗的离退休干部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参加车改,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四)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机要通信用车、应急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的界定问题。一般公务用车是指用于办理公务、机要通信、处置突发事件等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执法执勤用车是指用于侦查、办案、监察、稽查、税务征管等司法和行政执法的执法执勤公务的专用机动车辆。机要通信用车是指车改后,各单位按有关规定配备的用于机要通信工作保障的车辆。应急用车是指车改后,各单位按有关规定配备的用于应急保障的车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是指搭载了专业技术设备,用于执行特殊工作任务的专用车辆,如防爆车、囚车、清障车、现场勘查车、气象监测、地震监测、无线电监测、垃圾清运车、路灯修理车、森林防火灭火车、运水车、消防车、救护车、避震车、抢险车等。
(五)行政区域(城区或规定区域)范围界定问题。各市在改革方案中,应明确市级党政机关公务出行交通补贴保障的范围(城区或规定区域)。跨区域的公务出行视为公务出差,相关交通费用按有关规定报销。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要与差旅费保障范围搞好衔接。
(六)事业单位参改问题。属于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与党政机关车改同步进行。属于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待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有关政策出台后,按规定执行。
(七)国有企业相关改革问题。待国有企业的改革政策出台后,按规定执行。
二、关于公务交通补贴
(八)补贴标准测算原则问题。总的要求是改革后公务交通支出必须低于改革前支出总额,各市的节支率不得低于7%。这是公车改革测算、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的底线,各市都必须达到。公务交通补贴不是职工福利,仅保障基本公务出行需求,应综合考虑公务出行次数、里程、油价及出租车价格确定。
(九)补贴标准核定和发放方式问题。所有参改人员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均按照现任职务核定。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在公用经费交通费中列支,随工资按月发放给个人。各单位不得擅自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十)补贴具体标准确定问题。全省公务交通补贴划分7个补贴层级,每人每月的公务交通补贴不得高于以下标准:厅局级正职1690元、厅局级副职1560元,县处级正职1040元、县处级副职960元,乡科级正职650元、乡科级副职600元,科员办事员和机关工勤编制人员500元。各市的具体补贴标准,由各市根据本地实际确定(经中央车改领导小组批准,济南、青岛两市市级机关的副局级人员补贴标准,可在副厅级和正处级之间确定)。各市市域内执行统一的补贴标准。全省各市之间的补贴标准差距不得超过20%。
(十一)补贴统筹使用问题。为解决单位内部不同岗位之间公务出行不平衡问题,允许各参改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集中部分公务交通补贴统筹使用。统筹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补贴总额的10%,由各参改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集中统筹和具体统筹比例。采取统筹的单位应制定统筹资金使用的具体管理办法,确保公开透明。
(十二)关于数据统计和测算问题。公务用车改革摸底统计、测算,涉及参改车辆信息、参改人员信息、司勤人员情况、车辆购置和运行成本、司勤人员开支等方面,各市要根据摸底统计数据和补贴标准,认真测算节支情况。各市上报方案时要将摸底统计数据和节支率测算情况一并上报。各市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应要求参改单位把数据填报到每辆车、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要准确、完整,不能瞒报或漏报,由上报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加盖公章后报送。有关的测算公式为:
改革前公务交通总支出=涉改公务用车实际更新和新增购置费+涉改公务用车运行费+涉改司勤人员支出+已实行车改地区交通补贴+其他相关支出。
改革后公务交通总支出=改革后公务交通补贴支出+保留涉改车辆的支出+保留涉改司勤人员的支出+其他相关支出(其他相关支出主要用于集体公务出行支出,各市、县按照同级发放交通补贴总额的10%确定)。
节支率=(1-改革后公务交通总支出/改革前公务交通总支出)×100%。
三、关于保留车辆
(十三)实物保障工作用车的保留范围。鼓励各市、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改革。确因工作需要不便取消公务用车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另外,济南、青岛两市的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法院和检察院正职主要负责人,其他地级市人大常委会的正厅级第一副主任和市政协主席,也允许选择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
(十四)党政机关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的数量。
1、全省市级党政机关(含符合参改条件的市属功能区管理机构,下同)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的总量,按照全省市属部门总数(共1211个)的200%确定,共2422辆。各市市级机关按照下列公式测算确定可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数量:
本市市属部门总数+市属部门编制总数×1.019%(注:1.019%,即全省市级机关保留车辆总数2422辆×1/2÷全省市级机关编制总数118826)。
例如:青岛市市属部门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的总量为:(72+9)+(18117+481)×1.019%=270辆。
例如:莱芜市市属部门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的总量为:(50+3)+(2985+57)×1.019%=84辆。
2、全省县(市、区)级党政机关(含符合参改条件的
县属功能区管理机构,下同)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的总量,按照全省县属部门总数(共6350个)的150%确定,共9525辆。各市的县(市、区)级机关按照下列公式测算确定可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数量:
各市的县属部门总数+县属部门编制总数×1.451%(注:1.451%,即全省县级机关保留车辆总数9525辆×1/3÷全省市级机关编制总数218831)
例如:青岛市的县(市、区)级党政机关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的总量为:(423+10)+(17391+280)×1.451%=689辆。
例如:莱芜市的区级党政机关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的总量为: 80+1535×1.451%=102辆。
3、每乡镇(街道)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平均为2辆。
(十五)执法执勤用车和行政执法用车的保留数量。执法执勤用车配备应当严格限制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机关内部管理和后勤岗位以及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一律不得配备。在中央确定的17个执法部门内,省、市、县(市、区)分别按各级主管部门核定的一般执法执勤用车编制数的40%、60%、70%保留;在中央确定的执法部门之外,拥有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执勤职能、具有专门的执法执勤机构和人员、需要经常性外出开展执法执勤工作的其他部门,其执法执勤
车辆应严格配置在相关一线岗位并严格控制总量,省、市、县(市、区)分别按各级主管部门核定的执法执勤车辆编制数的30%、50%、60%保留。省属驻济以外单位按照当地同级保留比例执行。
一般执法执勤用车和其他具有执法执勤职能部门的执法执勤车辆的保留数量超过上述比例的,每增加1辆相应核减该部门的公务交通补贴6万元;保留比例超过原编制数90%的,不再发放该部门公务交通补贴。
在从严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各级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跨部门综合性执法用车平台并于两年内到位。鼓励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根据实际情况选配专用摩托车作为执法执勤交通工具。
(十六)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的保留数量。符合保留条件的各类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继续保留。
(十七)调研、接待用车的保留数量。调研、接待等集体公务出行用车,市、县(市、区)分别按照市级机关和县级机关保留公车总数(包括实物保障工作用车、机要通信和应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1%的比例保留,实行总量控制,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十八)单位班车的保留问题。根据中央车改办的要求,党政机关的班车应逐步取消,实行市场化、社会化保障。综合考虑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车改革不同步的实际,设定班
车使用过渡期,待省属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时一并研究具体办法,进行统一部署。过渡期内,确需保留班车的,由各单位自行制定班车使用管理办法,按照班车运行成本,对已领取公务交通补贴的人员适当收取乘车费用。
(十九)过渡性车辆服务中心、社会化车辆租赁公司设置及运营原则问题。对暂时未能处置的车辆,允许各地根据实际需要设立过渡性车辆服务中心或车辆租赁公司,提供有偿出行服务。过渡性车辆服务中心的过渡期由各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在改革总体方案中确定。各级政府不得变相为其提供财政性补贴,不得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过渡性车辆服务中心或社会化车辆租赁公司必须进行市场化运营,不得借此成立新的公车服务管理部门。过渡性车辆服务中心或社会化车辆租赁公司车辆是在公开处置后暂时未能处置的车辆,不得另行采购车辆。
四、关于执法执勤用车和垂管系统车改
(二十)执法执勤用车参改原则问题。坚持满足执法执勤工作需要,从严控制配备范围、编制和标准,做到保障与改革兼顾。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严格限制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机关内部管理和后勤岗位以及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一律不得配备。
(二十一)保留执法执勤用车的部门范围问题。保留执法执勤用车的市、县(市、区)党政机关,仅限
于2011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时,中央明确的17个部门(系统)。涉及到我省共有13个,具体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安全、纪检(监察)、司法(含监狱、戒毒)、农业(含农机、畜牧)、工商、林业、食药监、海监、地税、森林公安等部门(系统)。
(二十二)保留的执法执勤用车编制核定问题。各地根据《山东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规定,在从严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确定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报执法执勤用车主管部门核准。
(二十三)保留的执法执勤用车管理问题。保留执法执勤用车部门应当加强执法执勤用车使用管理,建立健全登记、公示等各项使用管理制度。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需要外,执法执勤用车一律喷涂明显的统一标识。严格按规定使用执法执勤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其他单位或下属单位执法执勤用车,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执法执勤用车。
(二十四)地方跨部门综合执法用车平台问题。除核定的17个执法执勤部门外,对具有行政执法职能部门的执法车辆,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跨部门的综合执法车辆平台,并于两年内到位,在严格执行车改政策标准的前提下,优化配置执法执勤车辆资源,为相关部门提供综合执法车辆保障,各地公务用车改革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制定具
体办法。各地执法执勤用车主管部门负责核定相关编制。
(二十五)省垂直管理系统车改问题。省垂直管理系统地方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按照属地化原则,与驻在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参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人员范围按照驻在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执行。
(二十六)市垂管系统参改问题。市级及以下垂管系统车改方案,由各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制定。
五、关于取消车辆的处置
(二十七)车辆处置问题。车辆处置(不含国有企业车辆处置)由各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对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要制定处置办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遵循公开公平、集中统一、规范透明、避免浪费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标和拍卖方式进行。鉴定评估和拍卖机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二十八)车辆处置收入归属问题。处置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国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车辆处置收入,按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由财政部门负责解释。
六、关于司勤人员分流安置
(二十九)关于司勤人员安置的工作原则问题。司勤人
员安置工作要按照我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要求,根据以人为本、积极稳妥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安置,要切实保障司勤人员合法权益,不能将人员简单推向社会。安置工作要依法依规,做到过程公开透明、方法民主科学、结果干部群众认可,确保我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三十)关于司勤人员安置范围问题。是指在涉及本次车改单位中一般公务用车司机、维修等岗位上工作,并与用人单位建立人事劳动关系的工作人员。
(三十一)关于内部转岗问题。内部转岗适用于在册正式司勤人员。本部门或本部门其他单位有适合安置司勤人员的空缺岗位,应优先用于安置涉改司勤人员。相应岗位没有空缺的,可暂时聘用到该相应岗位,根据人员岗位变动情况再逐步调整到规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
(三十二)关于提前离岗问题。对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车改中所直接涉及的在册正式司勤人员,经本人申请,可以提前离岗,离岗期间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不变,单位和个人继续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并符合退休条件时,按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
(三十三)关于解除聘用合同问题。对已订立聘用合同的在册正式司勤人员,合同到期终止或双方协商一致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
35号)和《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山东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鲁厅字〔2005〕43号)有关解除聘用合同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未订立聘用合同的在册正式司勤人员,解除人事关系的经济补偿参照解除聘用合同的规定执行。
(三十四)关于解除、终止劳动关系问题。对已建立劳动关系的司勤人员,用人单位要妥善处理好与司勤人员的劳动关系,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改革后公务出行保障问题(三十五)城区内公务出行。
1、改革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城区或规定区域内公务出行,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自行选择公务出行方式,不再报销公务交通费用。公务出行视距离远近、紧急程度、保密要求等实际情况选择出行方式。
2、一般情况下可选择以下交通方式:一是鼓励公务人员使用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出行,距离较近的鼓励步行。二是鼓励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三是有条件的,可利用私家车在市区内出行。四是实行公务出行定制服务。通过政府采购,确定若干家汽车服务公司,实行事先定制服务。五是机要文件的传递使用各部门保留的机要通信用车。
3、紧急情况下的公务出行,可利用各部门保留的应急用车进行保障。
(三十六)城区外公务出行。城区外公务出行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按规定报销差旅费。其中,集体公务出行可使用保留的调研接待用车,也可租用汽车租赁企业的中巴或大巴车辆。
(三十七)特别重大特殊事项用车保障。对特别重大的抢险救灾、事故处理、突发事件处置等特殊事项,按照应急预案中制定的特殊情况下公务用车保障办法办理。
八、关于审计及监督检查
(三十八)加强公务用车纪律要求问题。各参改单位要严格执行《山东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规定的“六不得”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用途使用或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不得擅自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以公务交通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公务人员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车辆处置过程的监督检查,公开选取鉴定、评估、拍卖机构,不得暗箱操作,不得私下转让或定向拍卖,处置收入扣除相关税费后应按照非税收入有关规
定上缴国库,不得私自挪用。
2007年由卢森堡政府资助,山东省卫生厅组织实施了《山东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与慢病控制项目》。项目活动内容包括卫生人力资源干预,主要是对农村,特别是村级和乡镇卫生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慢性病控制能力;农村居民非传染性疾病干预,提高农村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改变农村居民不良生活行为。项目目标是降低山东省农村地区慢性病患病率,改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对高质量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2007年4月13日至5月1日选定8个农业县(市、区)开展了基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入户调查、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测三部分。在基线调查中发现,很多高血压患者不重视血压不良状况,不服用降压药物。在这些高血压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属于贫困人口,这些患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购买高血压治疗药物或治疗不规范,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些疾病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2008年,项目通过为这些贫困家庭的高血压患者提供基本的治疗药物,并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苍山县探索以NAH药物管理方案(nifedipine,N心痛定;atenolol,A阿替洛尔;hydrochlorothiazide,H氢氯噻嗪)为基础,对全县项目村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补偿,保证患者的基本药物治疗,逐步提高患者的服药率和控制率。陵县、广饶、寿光、沂源、莱芜市莱城区、宁阳和商河7个县(区、市)(以下简称陵县等7县)则针对乡镇处于贫困线以下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的用药目录,给患者提供免费的一线高血压基本治疗药物,保证贫困患者的基本治疗。本文主要对陵县等7县免费药物补偿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对陵县等7个县所有接受免费药物补偿政策的101名患者(干预组)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241名经济水平相似的未接受补偿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家庭经济情况、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情况、服用药物情况、接受补偿情况、门诊和住院费用、患者基线(2007年)血压水平和本次调查血压水平等。
2.2 研究方法
2.2.1 补偿方案:
为了改善农村贫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2008年5月开始在陵县等7个项目县开展针对农村贫困高血压患者的免费药物补偿干预,试图提高贫困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可及性,进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降低血压水平,提高控制率。陵县等7个项目县补助对象限定在参加2007年项目基线调查,同时又为五保户或低保户的高血压患者。五保户或低保户按民政部门的标准确定。高血压患者每人每年补助最高金额不超过150元,此补助费用仅局限于高血压患者门诊治疗的药物费用,不包含住院费用;治疗药物局限于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可使用的药物目录以新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为准。
2.2.2 评价方法:
由于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并不是随机分配的,两组患者在血压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水平、高血压的确诊年限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会导致选择偏倚。为了消除选择偏倚的影响,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PSM)消除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从而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
PSM通常用于纠正项目评价中的选择偏倚。PSM的基本思想是在观察性研究中,用一组协变量的函数,即PS来代替这些协变量,然后PS被看作是唯一的混杂因素用来进行配对。PS即一个有协变量X的个体暴露于处理因素而不是对照因素的概率,可以通过logit或probit回归来估计。PS实际上把所有的因素变量融合为一个综合性变量,平衡配对间的很多可观测变量。通过PS一个综合分值来配对,能够减少通过若干协变量进行配对对样本量的要求,而且能够控制较多的混杂因素。PSM的目的并不是要使处理组的每个个体都与配对对象有完全相同的协变量值,而仅仅是通过进入处理组的概率来配对。用PSM方法配对后,除待研究变量外,其他的变量在配对间都是可比的,包括更多的观测变量来进行配对,能够改进配对的估算结果,但是却会导致更难找到精确的配对对象[1]。
3 研究结果
患者的血压值受到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状况、职业、医疗保险、家庭经济状况等人口学特征因素及父母或兄弟姐妹的高血压患病情况、高血压的确诊年限、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基线血压的影响,要准确评价干预效果则需要排除这些因素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本研究干预效果的评价主要选用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情况、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和患者血压水平作为结局变量。
3.1 配对前各协变量在干预组和对照组间的比较分析
进行PS配对前,干预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在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或兄弟姐妹高血压患病情况、确诊年限、吸烟与高血压关系的知晓率、肥胖或超重与高血压关系的知晓率8个变量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为了消除协变量差异导致的偏倚,需要进行PSM分析。见表1。
3.2 进行PSM分析
3.2.1 确定自变量:
进行PSM分析前,干预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在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或兄弟姐妹高血压患病情况、确诊年限、吸烟与高血压关系的知晓率、肥胖或超重与高血压关系的知晓率8个变量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这些变量将用于下一步的PS计算中。
3.2.2 计算PS:
利用PROBIT模型,通过SAS的PROC LOGISTIC过程来估计每个个体接受干预的概率,用于PROBIT模型估计的协变量是通过统计学检验来筛选。检验两组的PS是否存在足够交叉(common support)。从图1可以看出,两组的PS有足够的交叉,可以进行PSM分析。配对前干预组的PS均数为0.3542,标准差为0.1426,中位数为0.3338;对照组的PS均数为0.2673,标准差为0.1205,中位数为0.2519。
3.2.3 利用PS来配对。
调用%psmatching宏程序,采用Nearest Neighbour Matching模式。这是最直接的匹配模式,对照组中PS与干预组最接近的个体被选为配对对象。对照组可以设为“替代”或“不替代”模式。在后一种情况下,对照组的个体只能被利用一次,配对后不能用于与其他干预组个体的配对。在对照组数量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配对的质量降低。另外,还可以设置配对倍数,即一个干预组个体可以有N个对照组个体来配对,这同样也受限于对照组个体的数量和配对的质量。在本研究中,考虑到对照组的个体数和配对质量,采用“不替代”、1:1配对。
例(%)
3.2.4 检验配对的效果。
通过作图描述两组的PS分布,并通过单因素分析配对后两组间变量的差异和查看匹配的质量。从图2可以看出,配对后两组的PS曲线匹配较好,通过PS可以平衡两组间协变量的差异。配对后,干预组的PS均数为0.3542,标准差为0.1426,中位数为0.3338;对照组的PS均数为0.3458,标准差为0.1317,中位数为0.3307。
配对后除父母或兄弟姐妹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在两组间依然存在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匹配情况较好。见表2。
3.3 陵县等7个县贫困高血压患者补偿干预措施的效应评价
3.3.1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情况:
免费药物补偿政策试图通过免费药物改善贫困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的可及性,进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对配对后两组个体服用药物的种数和规律服药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干预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高血压患者服药的种数: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服药种数存在统计学差异(u=3135.5,P=0.007),对照组不服用药物的患者较多,而服用3种以上药物的患者较少,而干预组患者只有一人目前不服用任何药物。见表3。
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情况: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规律服药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u=3196.5,P=0.003),对照组总能坚持服药的人数较少,而从来不服药和不舒服才服药的患者较多。相比较而言,干预组患者总能坚持规律服药的比例较高,达85.4%。,见表4。
高血压患者不规律服药的主要原因: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能规律服药的障碍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χ2=3.463,P=0.426)。两组患者不规律服药的主要原因是身体没有异常感觉。另外,忘记服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经济困难不能规律服药的比例不高。见表5。
例(%)
3.3.2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
免费药物补偿政策通过提供免费的药物来减少贫困高血压患者的自付费用,并且通过改善血压控制情况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干预时间较短,加之数据收集等问题,无法计算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两组患者在过去一年用于控制血压的自付费用、自付门诊费用和控制血压支出占人均生活支出的比例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自付费用、自付费用占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均较高,这说明补偿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见表6。
3.3.3 干预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析:
血压水平既是本研究最主要的结局变量,也是干预的最根本目的。项目的预期目标是通过干预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有所降低,控制率有所提高。
干预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与对照组基本持平,而舒张压略高于对照组,说明干预措施未能如方案设计的那样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见表7。
干预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与对照组相当。见表8。
4 讨论
4.1 免费药物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很多不足
免费药物补偿政策使生活贫困、无力购买药品的高血压患者能够得到免费的药品,使这些患者的服药情况得到改善,不服用药物或者不规律服药的情况比对照组患者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些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干预组患者的自付费用、自付费用占家庭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增加了这些居民对省、县和乡镇党委、政府的感激之情,很多居民赞叹政府近年来更加关注民生事业;给执行项目的乡村医生也带来了好名声和职业神圣感,与没有执行项目的乡村医生相比,这部分医生吸引了更多的患者。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的血压值和控制率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尽管接受补偿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了,但是血压的控制情况并没有很大的改善。根据调研所见进行分析,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乡村医生是治疗这些农村高血压患者的主力,但是乡村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医生根本无法把握何时开始服药、何时该增加药量以及使用何种药物。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如果医生不能正确决策何时开始药物治疗、如何调整药物治疗,就会对患者的血压控制不良产生很大的影响[2,3]。所以,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应该是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控制率的一个瓶颈。(2)免费药物的发放管理不够规范。有些县在发放时只是选择一些最便宜的药品发放,这些药品对有些重症患者的疗效比较差,而由于是免费的药品,乡村医生发放时并没有真正考虑过患者的病情。目前,多数县发给低保和贫困慢性病患者的药物只是局限在对随访结果的参考后开具处方,由乡村医生指导用药,在药品发放中缺少县、乡项目办的监督,还没有切实可行的监督和指导科学用药的管理机制。由于补偿对象年龄大,独立居家生活的人员多,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一直是令人担心的问题。另外,调研中发现,不少县对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发放品种和数量完全相同的药品,只重视药品是否发放了,而忽略了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如有的县只是在执行初期由乡村医生通知了患者1次,能来乡镇卫生院领取药品的患者就能得到药品,不能来的患者就得不到药品,实际上完全是一种药品的发放而非管理型治疗。(3)项目管理经费实行后付制,而乡村医生或者乡镇卫生院根本无力垫付很多的资金,乡村医生往往出于行政压力才承担高血压患者的免费药物发放工作,没有其他的激励机制促使他们主动去做,这也导致了只发放低廉药品、不按时发药和敷衍工作任务等诸多问题。当然,这些做法最终都会对高血压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mm Hg
例(%)
4.2 多数项目县的免费药物补偿用药方案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多数县对高血压患者补偿的都是最便宜的药品。一方面,对部分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不好;另一方面,每个高血压患者每年150元的费用用不完。显然,这是不合理的。访谈中某乡镇卫生院负责人认为其实可以不限定药物种类,只限定钱数,因为那些限定的药物吃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钱,限定的150元最高限额根本用不了,而且病人平时用药都比这些药要高级,他们不愿意用这些药物,病人从这个项目中得到的福利较少,所以,积极性也就不高。某乡村医生说,对不同严重程度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药物品种调剂,例如对二三级高血压患者使用了一些较为贵重、效果更好的药品,该部分患者的药品费用超过了150元,也就是说,将一级高血压患者节省下来的费用用到二三级高血压患者身上。但根据研究者观察,即使对二三级的高血压患者也并未使用较为贵重和效果更好的药品,乡村医生有从乡镇卫生院领取贵药但对患者发放便宜药的可能,因为乡村医生对免费发放的药品没有记录,患者多为年长文盲者,对医生发放的药品是什么名字、治病机理是什么,往往都不知道,只记得每种药品的用法与用量,因此,也就缺少了患者对项目的监督。多数县在实施免费药品补偿政策时,往往较多地考虑了药品费用问题,而考虑药品的药理作用较少,各县都发现有患者虽然在用药,但血压控制得不理想的案例。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因为村医或乡镇卫生院在垫支费用,担心将来结束后得不到项目或政府的补偿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二是乡镇卫生院或村医医学水平的局限,对不同种类药品的降压机理并不清楚,往往不能正确掌握何时该单用药、何时该联合用药;三是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认真负责地做好该项工作的动力。一些县的村医从心理上有一种“既然是免费发药,质量好坏无所谓”的观念。
4.3 项目或政府一直没有及时下拨项目经费是多数项目县免费药物补偿政策不能做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数项目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项目管理机构一般是县卫生局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政府的财政拨款都很少,很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财政经费连基本的人员工资都不够,这些县的乡镇卫生院当地政府几乎没有任何投入,乡村医生也都是独立经营的个体,因此,在多数项目县项目经费下拨迟滞就成了项目实施最大的障碍。如某乡镇卫生院负责人认为,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是项目最大的障碍,就算有行政的压力,但是积极性还是很低,就算大家根据上级的指令把工作做了,也存在很大的敷衍问题,工作大多浮在水面上,根本不会深入,而且也多为应付了事。因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没有能力长时间垫付资金。如果资金不能到位,他们很难运转。
5 政策建议
5.1 努力做好项目经费保障工作,探索药费补偿的长效机制
一些县,尤其是一些贫困县的财政往往都非常紧张而无力垫付经费,使项目的顺利实施受到影响。在调研中就发现许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某村卫生室人员认为,垫付的这部分费用对他们是个很大的负担,他们的工资没有任何的保障,全靠自己的收入,垫付的时间过长,原先的承诺迟迟没有兑现,他们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因此,由于无力垫付经费,项目的具体实施与项目预定方案相差甚远,影响了干预的效果。另外,在项目结束后,如何让贫困高血压患者继续得到有效的治疗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高血压是终生伴随性疾病,需要长期的随访诊疗,疾病负担重,项目结束后,贫困高血压患者如果缺乏必要的医疗补偿救助,往往会因为医疗费用高而导致个人支付意愿差,出现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和死亡率高的结果。要保证农村贫困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治疗,可靠的途径就是农村现有的医疗保障资源—新农合。我国近年来加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2011年新农合的政府补助标准已经增至每人每年200元,筹资金额增长了,保障水平也要相应提高,尤其是在慢性病越来越成为群众主要疾病负担的情况下,各地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将慢性病治疗纳入门诊报销范围,并提高报销比例,保障患者的用药,改善治疗依从性。
5.2 及时给予项目中承担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村医必要的劳务补偿
村医是项目的直接实施者,保证村医的利益,充分调动村医的积极性,才能保证项目很好的实施,相反,简单的靠行政压力来促进项目的执行,得到的也只能是应付,最终受损害的还是患者。如通过对村医的访谈情况看,管理每个高血压患者每年应对村医至少补偿30元。某乡镇卫生院负责人认为,村医从这个项目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而且这个项目带给他们的工作量很大,如果他们把时间花在这个项目上,他们的诊治时间就少了,相应的他们的收入也就少了,因为迄今为止这个项目没有支付给他们一分钱,现在让村医干这些项目的工作靠的纯粹是感情。因此,建立针对村医的激励机制,及时给予村医相应的劳务补偿,提高村医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把项目落到实处,让患者真正受益。
5.3 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监管,保证项目能够按照计划方案执行
本研究项目设计良好,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按NAH模式提供3种免费药物,另一种是不限定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因人施药。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出现了诸如只发放最便宜的药物、发放同样药物等问题,项目的效果最终也不如预期明显,尤其是血压的控制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项目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所致。因此,为了保证项目能够按照计划实施,要加强过程监管。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省项目办定期对县项目办进行督导检查,查阅相应的文件、电子档案等;(2)由于乡镇卫生院多数直接负责发放药物,县项目办要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监管,包括是否及时发放药物、发放药物的种类是否考虑患者的病情等;(3)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应该是访谈患者。在患者的访谈中可以直接详细了解免费药物发放的具体程序、种类、间隔时间等,而且患者对于免费药物政策也最有发言权,通过访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对项目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执行不力的情况进行督办,保证项目按照预定方案准确实施,从而保证项目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Heckman J,Ichimura H,Todd P.Matching as an Econometric Evaluation Estimator:Evidence from Evaluation a Job Training Program[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7(64):605-654.
[2]Berlowitz DR,Ash AS,Hickey EC.Inadequate management of blood pressure in a hypertensive population[J].N Engl J Med,1998(339):1957-62.
摘要: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文章认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而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应制定有利于就业的科技政策,完善科技投入机制,以扩大就业。
关键词:就业;技术进步;科技体制
一、引言
当代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的事实。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就业的影响效应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技术进步能提高生产效率,创造诸多新兴产业和岗位。近年来。山东省把扩大就业作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选目标,坚持以发展促进就业,积极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通过努力,全省城镇就业局势平稳有序,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趋于合理。但同时也存在着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需求相对不足导致的总量矛盾以及结构性失业等问题。因此研究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对于合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认为。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而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应制定有利于就业的科技政策。完善科技投入机制,以扩大就业。
二、山东省就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总就业率不降微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劳动力资源规模扩大,新成长的劳动力增加:二是“退而不休”,老年人口再就业比例上升:三是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广大妇女的社会劳动参与率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山东省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在就业人口的分布状况中。城镇就业人口保持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各市就业人员总量分布与其总人口规模分布大体一致。就业人口中文化程度有所提高。总体看来,山东就业人口规模大,就业比较充分,就业人口结果趋于优化,文化素质继续提高,并由此折射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活力、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及教育失业发展成就。近几年山东省就业基本情况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山东省经济活动人口不断增加,失业率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就业人数也在大幅度增加。
图1中我们给出了山东省1980年-2006年就业人数变化趋势图,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1980年~2006年,就业人数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并出现两次跳跃式增长,一次是1982年~1983年就业量从3270万人增加到3795.1万人:另一次是1994年~1995年就业量从4382.1万人增加到5207.4万人。
山东省就业在取得如此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需求相对不足,总量矛盾长期存在。从供给看,“十一五”期间是山东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将升至峰值,达到620万人左右,加上一千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就业,构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二是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结构将继续优化调整,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初期,结构性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加剧,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全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占总人口的3.84%,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却占78.7%,低素质劳动力过剩与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并存,结构性失业现象非常明显。三是从传统产业分流出来的大龄、低技能人员长期失业人员问题日趋严重。一方面,亏损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离岗职工比较集中,生活困难;另一方面,还有17.6万长期失业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再就业难度较大。再加上就业需求严重不足的矛盾,必然会出现严重的长期失业问题,形成特定的就业和生活特困群体。山东省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需求量大而就业岗位供应不足,两者存在严重矛盾,导致失业问题比较严重。
三、利用技术进步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
1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技术进步。
(1)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也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真正实现技术的市场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成功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此,应鼓励企业提高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加快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允许高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允许技术开发费用进入企业成本;政府给予高技术企业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的优惠,同时给予人才方面的支持。
(2)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体制。首先,要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打破市场垄断。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要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在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要建立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公共科技成果,要向企业开放。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最后,要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近年来,全省各地创建的生产力中心已达五百多家,创业服务中心超过100家。尽管如此,科技中介机构仍然是技术创新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信息类服务机构,如技术信息服务中心、技术市场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等;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中心等;加快建立专门提供技术合同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资信评估服务、风险投资服务、贷款担保和管理咨询服务的各类中介服务组织。
(3)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强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只有加强和企业的合作才能使研究真正面向市场,这样才能保证研究和开发的效率,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技术服务,其目的是把知识和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研究机构是技术进步的先导力量,其任务是探索新的知识和促进知识的应用,向企业提供技术储备。在发达国家,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大都进入大学,补充大学的研究力量,把人才培养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而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机构则同企业合作或结盟,甚至并入企业,或者成为公司性质的研究机构,使研究开发工作一开始就面向市场,便于科技成果
尽快商品化。
据统计,山东省每年约有三万余项科技成果可以转化,其中转化率只有15%左右,而真正产业化仅有5%,因此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培育科技型企业重要环节。国外经验表明,企业孵化器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器可以在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通过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源源不断地培育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
然而,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许多科技人员持有科技成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将之转化为商品的愿望,但是缺乏的就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环境条件,他们急于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即如何组织生产、销售、开发、扩大生产和组织人员、筹措资金、协调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去组建企业等等。为此,他们急切盼望有一个部门协助他们进行筹划、培训,一旦组建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各种政策扶持,因此需要“孵化”。有相当一部分科技人员,其成果经过论证鉴定很有产业化前景,但在原有单位,如大学、研究所、企业等中由于管理机制、资金条件、工作条件等原因。不适应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如果鼓励这些人员到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孵化”,那么无论从成果的转化率还是科技企业的存活率和成功率都将得以大幅度提高。根据国外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孵化器的“孵化”和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率可以从20%提高到70%以上,新办科技中小企业的成活率从30%提高到70%以上。孵化器培育了大量成功企业之后。这些企业将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产业的发展,新企业的出现,将成功塑造一大批科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高新技术就业,形成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等,无疑对经济的增长和就业促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建立以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更大规模地将科学技术知识融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之中。科学技术知识已经成为人类经济生产与生活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各地区与企业围绕着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获得、吸收和应用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研究开发的国际化、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建立以及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实际上就是争夺科技资源以及科学技术活动成果的主要方式,其结果是科学技术知识的流动大大加快,科学技术成果由私人产权性产品转化为公共产品的过程也有了大幅度的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山东省政府应调整科学技术政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更大规模地将科学技术知识融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之中。
2制定有利于就业的科技政策,完善科技投入机制。
(1)充分吸收产业界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有利于就业的科技政策。在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吸收更多的科技事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听取他们的需求和呼声,将会大大有利于选准科技发展重点,大大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大大有利于使支持科技发展的舆论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既然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又是吸纳科技成果的主体,那么,在设计科技政策时听取企业界的意见就至关重要。一是直接将产业界人士吸纳进最高科技决策机构,参与大政方针的制定。二是吸收产业界人士进入政府最高科技政策咨询机构,在决策时充分听取产业界的意见和建议,避免政府官员、管理人员和科学家在一个共同体中做决策而抛开企业界的弊病。三是在重大创新战略出台以前,充分咨询产业界的意见和建议。
(2)实行支持创新的财税政策,完善科技投入机制。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地区科技投入强度与经济发展对比分析》报告认为。山东属于科技投入强度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类型,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全国为33%,山东为10%左右,山东的经济发展处于对科技需求最旺盛的阶段,应多增加政府的科技投入。
首先,从企业科技经费的来源看,政府拨款的数量从1998年的3.45亿元,持续下降到2003年的2.06亿元。假定政府的科技拨款全部用于企业的研究与开发(其中有一部分不是用于研发),政府科技拨款在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中的比重由1998年的19.37%持续下降到2003年的2.57%。
其次,企业研发经费中政府科技拨款的比重,2000年全国平均6.7%,山东3%,广东3.6%,江苏5.8%,浙江4.6%。而美国政府的研发经费投入占企业研发的比例2000年为11.11%,英国1999年为10.24%,法国为9.96%,德国2000年为7.43%。山东省企业研发经费中政府拨款占全国的比重较低,2000年山东为3.9%,而广东达到9.4%,江苏达到9.1%,民营企业较多的浙江也达到3.6%。
再次,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中政府投入的实际数量看,根据《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统计年鉴》,山东省各级政府财政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较少,2002年山东为4920万元。在全国排第11位。国内外的经验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大、风险高,政府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因此,应通过对创新财政支持政策,增加对基础研究、农业和社会公益研究的投入,促进综合研究和开发能力较强的重点研究单位的发展;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府应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政策。在继续保持政府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研究开发补贴的强度和规模的前提下,积极和充分运用税收减免等间接措施对具有明显就业效应的R&D;投入项目和企业实行倾斜。
①增加财政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创新投入的引导作用,提高山东省R&D;投入占GDP的比例。2005年全国R&D;经费投入为2449.97亿元,R&D;经费占GDP比重平均为1.34%。而山东省虽然比重虽然逐年增加,但2005年仅为1.0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国外研究表明,要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R&D;投资必须占到总产值的5%以上。山东省与之相比更是相去甚远,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76%。这说明企业科研与市场脱节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
⑦加大对技术创新的产品化、商品化、产业化等环节的支持力度,平衡创新过程各个环节的支持。提高对企业R&D;投入税收减免的力度,提高税收减免等间接措施在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对产学研合作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给予税收减免,鼓励合作研究。
参考文献:
1Marco Vivarelli,The Economics 0f Technol-ogy and Employment: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Elgar,Aldershot,1995
2Petit,P,,Employment and Technical change,in P,Stoneman(ed,),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and Technical Change,Basil Blackwell,Oxford,1995
3Bernd Eber sberger and Andreas Pyka,Inno-ration and Sectoral Employment:A Trade-0ff betw-con Compensation Mechani sms,Universitact Augsbu-rg Di scus sion Paper Series,1999:191
4Fernando del Rio,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 sandUnemployment,Universtecathol iquede Louvain,Institutde RecherchesEconomiques et Sociales(IRES)Di scus s ion Paper,2001:31
5Bharat Trehan,Productivity shocks and theunemployment rate,Economic Review FederaI Reserve Bank 0f San Franci sco,2003:13-37
6昌盛,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1)
7瞿群臻,论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与就业,运筹与管理,2005,(5)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 007GG3001 00 06),山东省软科学项目(2008RKA213)。
作者简介:赵黎明,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红霞,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曹惠,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硕士生。
【山东省就业创业政策】推荐阅读:
山东省养老保险新政策05-26
山东二胎政策规定09-23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12-09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使用说明07-13
山东省远程研修07-16
山东省备案证明12-02
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06-16
山东省名牌领导小组07-22
山东省工资支付条例09-12
山东省常务会议简报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