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五分钟(精选9篇)
一首美妙的乐曲,总少不了优美动人的前奏。课前五分钟,充分开发利用,巧妙创意,有效训练,就犹如奏响了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它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环境,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沉闷死板,给学生以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浅谈我与学生是 如何奏响课前五分钟的前奏的。
[共同策划]期初,利用班会课,与学生共同讨论、商量:“课前五分钟,与其寂寞的等待,不如利用开发?”学生自由组合,创意、设计、安排,各抒己见,最后我与学生根据学校本学期的主要工作以及学习内容,开出如下“菜单”:时代之音、星星点歌台、开心词典、唇枪舌剑、佳作放送、健康你我他、艺能展露等。每周有班干部与学生商量确定具体内容,人人参与,轮流主持;每周末总结评比,不断改进。
[精彩演绎]一位科学家说: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不错,我与学生开始演绎我们的“课前五分钟”。尝试、实践、改进,坚持不懈,虽然有失败,有眼泪,有疲劳,有辛酸„„但大家都觉得其间更多的是欢乐、成功、自信、幸福„„课前五分钟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积累式这种训练可以常规使用,没有特殊情况,学生约定俗成,根据学习内容兴趣爱好等,由学生自由决定,只要有利于学生的积累均可。如名人名言、成语故事、谚语、歇后语、古今中外优秀诗文„„主持形式与主持风格,也有学生自由选择决定,如有的学生学中央台的黄小丫,搬张高椅子一坐,微笑着面对大家:“各位同学,‘开心词典’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做个有趣的游戏:成语接龙。我说第一个,接下来有你们接上。‘再接再厉’‘厉——’„„”学生踊跃回答;有的学李勇主持的“幸运52”,知识竟猜,劲头十足;有的学湖南台的李湘、何,两人上台,你唱我和,幽默风趣„„学生为了这课前五分钟,可作了不少准备,看课外书,看电视,背诵、积累、模仿、演练„„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长期以往,我班学生在小学毕业时,每个学生背诵诗篇均超过了250首,在市了检测时还拿了个第一名!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语言、片段,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感,陶冶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也奠基了学生的写作基础。
2、放松式这种训练一般用于上公开课前。因为听课老师颇多,学生不免紧张。学生主持的形式一般轻松活泼,安排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如“星星点歌台”,让爱好歌唱的学生一展歌喉;“时代之音”,让关心时事者播报新闻;“健康你我他”,让小医生介绍健康小常识„„最好内容与上课内容有联系,效果会更好。如我们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一课,学生结合当时我国“抗非”之战,有的介绍抗非小知识,有的叙述抗非英雄的事迹,有的出示抗非图片,有的演示良好的卫生习惯„„连续几天训练,这样生活联系实际,学生才真正学有所得!
3、表演式这种训练刚开始一般不是经常使用,毕竟学生准备的时间较长,慢慢学生经验足了,表演能力强了,使用可以频繁一些。例如,在学完课文之后,课本剧表演、课文片段表演;看到社会现象,真实的演绎;或诙谐幽默的小品、或自由轻松的歌唱„„这些表演一般安排在“星星点歌台”、“艺能展露”等栏目。例如学完《惊弓之鸟》、《守株待兔》等成语故事,进行表演;联系时事,学生看到“抗非”的报道,表演小品、预防非典等内容。长此以往,为学生提供机遇,搭建舞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4、辩论式这种训练,可由学生根据大家感兴趣的特别是学生生活中最希望探讨的问题来决定,提前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正反两方,各自准备,在“唇枪舌剑”栏目大胆辩论。如“春暖花开季节,春游好不好?”“上重点中学是一条成材之路。”“改革开放的时代,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会吃亏。”等等,经过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和思维的敏捷性、宽阔性,同时也学会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5、连续剧式由第一位同学首先编故事,然后第二、第三„„同学接着编故事,就像放电视连续剧似的,一课前一集。这种训练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任意驰骋,无拘无束,开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沙漠旅行记》《小豆子历险》《童话国的故事》等等,学生练习饶有兴致,收益匪浅。
6、焦点访谈式就大家熟悉的关注的某一个话题,有一个学生主持,以采访形式,发表对话题的看法及感
想。如“父母帮我报的兴趣班,我没兴趣,怎么办?”“非典过后,我们不必太讲究卫生了。”“战争,给人们带来许多灾难,我们怎么办?”“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等等,学生自由组织,畅所欲言,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心态,同时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
7、广告式广告语短小精练,富有寓意且朗朗上口,学生喜闻乐见,还常常模仿电视中广告,不妨给学生展示的机遇与舞台。如,在科技节期间,学生们发明制作了不少小物品:“升降式衣架”“会唱歌的尿不湿”等,就让学生自己写广告词,进行自我介绍、推销、表演;再如,给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牙刷、洗衣粉、学习用品等写广告语,为地球、中国申奥、运动会、乃至学校、班级等写广告语,把生活之源引进课堂,课内外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生活与语文水乳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8、点评式可对某一位学生的一篇习作或对报刊杂志上的某篇文章,有一学生进行介绍,然后进行点评,或指出文章的优缺点、或评评文章的写作特色或写作技巧,或品品文章的意境与韵味„„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互相交流,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促进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
课前五分钟的训练形式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认真探索,不断创新,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一定会发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形式。这些训练形式,费时少而收益大,学生人人参与,各显神通,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怎不欢迎呢?可贵的是课前五分钟的丰富多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心情愉悦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更主要的是课前五分钟的训练轻松又实在地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注意事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
1、不可过多地占用课堂阵地,活动准备要充分有序;
2、不可放任自流,要有的放矢,适时点拨;
3、不可越俎代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那么如何安排语文的课前五分钟呢?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教材。教师在运用教材的同时, 应当有意识地将课堂外和教材外的知识适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做到以课堂为轴心, 向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拓展、延伸, 把课堂学习和课外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唯有如此, 才能使语文教育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否则, 必然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思维阻塞,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了。
一.诵读经典, 提升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是华夏文明的精髓, 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签。诵读经典不光能涵养品德、规范行为还可以提高文化素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鉴于此, 我校从2006年开始大力推行“诵读国学经典, 提升人文素养”活动, 每学期初, 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 笔者都要依据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制定相应的经典诵读内容。这些内容, 一部分是老师提供的固定书目, 一部分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如去年所教的四年级, 一学年里, 利用课前五分钟, 学生逐步完成了《三字经》的经典诵读;每周完成了《论语》中的一句古训诵读, 学生自主选择背诵的古诗词达20余首。这些经典内容让学生熟诵于口, 濡染于心,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 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二.关注新闻, 洞察大千世界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迅速传播。学生关注的也不仅仅是成绩, 他们强调个性的张扬, 对身边发生的每件事儿几乎都能迅速做出反应, 对现实人生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因此, 课前五分钟学生在每周要闻的内容选择上大多是和广泛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引入课堂, 使学生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更多的关注天下事, 逐步培养他们善良、正值与爱国之心。
如2012年6月16日傍晚18时37分许, 中国“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 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第二天是周一, 恰好该班长杨佳宁五分钟演讲, 她除了报道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还上网认真查阅了航天员在太空的住宿、饮食和娱乐情况, 使所有的同学在惊喜之余, 更多的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这样的新闻, 激发了孩子们刻苦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欲望。课堂上, 你可以看到孩子们听讲专注, 学习主动,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感悟生活, 体验七彩人生
语文是生活的重要工具。语文课程应立足于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去获得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能力。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观察生活、感悟人生。叶老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 “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
课前五分钟, 我每周都要安排两次关于感悟生活的演讲, 演讲的人选一般是按照学号依次顺延。学生都要根据自己演讲的日期提前做好准备, 精心选择内容, 力求内容真实又不缺乏新意, 使大家听后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学校举行的“写作之星”作文大赛中, 我班八名参赛学生所写的《我眼中的》, 以独特的视角, 真实的感悟打动了评委老师被全部入围。
四.积累语言, 实现妙笔生花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孔子主张“博学于文”, 荀子论述“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 无以成江海”。这就告诉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 鼓励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激发其读书兴趣, 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 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 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也曾提到“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的培养和发展,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的动机,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效果的目的。小学生初学英语,有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和对语言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我就抓住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我在课前5分钟,设计一些游戏、歌曲、诗歌,绕口令等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并让他们在运用中尝到乐趣和甜头,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坚持课前五分钟会话
1课前的Free Talk。
学生有了听、说英语的兴趣,自然会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为此,我每堂课坚持课前五分钟的Free Talk,来加强英语课的语言气氛,内容可模仿所学课文的会话,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步骤得补充一些问候、问路、请求帮助、表达个人喜好方面的日常会话。在对话中学生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我就及时进行指导,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树立他们用英语对话的信心,这样就为每位同学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2课前的朗读和背诵。
英语口语能力的形成必须首先有语言材料的大量有效输入和积累。要将语言材料运用自如,要有大量反复朗读、背诵、记忆、理解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积累大量语言材料,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词汇、习惯用语、人文历史知识,通过视、听多种器官参与快速地形成听说的能力。一个人如果平时少说少读,绝对不会出口成章。在课前加强读、背,能形成快捷的语流、语感。语流、语感一旦形成,就可以自然地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语言错误。我们如果在课前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范文、精彩语段和习惯用语,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形成自信心,对以后的学习都是十分有益的,它更是发展学生的口语交往能力的保证。
三、注重课后的课外活动,加强听说实践
在课后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是加强听说操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操练听说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一周只有2节英语课。加强学习内容的理解与使用,还需用课余时间讲行适量的听说练习。如成立英语角、兴趣小组,进行情景对话、课后改编课文,表演短剧等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简易趣味录像等进行教材配套的听说训练,既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材料,又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往能力。如把3B教材中的问路句型改成短剧、分角色表演或进行情景对话表演,可以激发学生听说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水平。在对话表演的气氛、场面中更容易让学生在活动中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听、说的自信心及操作语言的自豪感;还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加强实践,培养丰富的语感。
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能让自己在讲台上表现出色点,学生开动脑筋,组织讨论、探究,力求完美。平时注意收集资料、多看英语报纸杂志、收看电视等。有的同学能仿照电视上的风格、形式,有的同学还主动向老师请教。例如:在老师教完数字后,有一小组准备做一个数字接龙游戏,有的同学提出“向前接龙”如说:“ten”,你必须说:“nine”,还有的同学提出奇数或偶数接龙等。还有一小组模仿电视上抢答加分比赛,运用What is plus?nis,句型组织本组成员“抢答比赛”这些点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众所周知,培养中学生语文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和听话能力。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却侧重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训练,往往忽略了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训练。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失误。有的老师也知道说话能力是重要的,但在考试中难于体现和训练方法难以把握,造成对学生说话训练的不足。那么怎样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呢?我认为课前五分钟说话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前五分钟说话训练是指每节语文课上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二位学生上讲台练习说话。如果组织得好,这种练习是有很大益处的。它能够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这是最重要的,另外,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扩大阅读面、留心观察生活(这是说话内容的来源)等等。而且一节课抽出五分钟又不是什么大难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认识了课前五分钟说话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我们应该如何组织呢?我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阶段反复,螺旋上升。
阶段反复,就是把说话训练的目的内容分成几个阶段。一个阶段学生轮流练习完毕后再进入下一阶段。螺旋上升,就是几个阶段都轮流完毕后,又回到第一阶段,重新轮流。尽量做到比第一循环有所进步。我们可以把说话的目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说得准确。具体做法是:在“读”字上下功夫,从“说”字上练能力。正如古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出之于口,入之于心。”这是基础阶段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让个别学生朗读诗歌、散文等美文佳作。对其要求分两个层级:一是读准多音字、异读字、冷僻字、统读字的字音,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二是读准节奏,读准停顿,读准重音,读准语气和感情,训练良好的语感。这个层次较高,可结合教师指导示范、学生点评讨论的方式进行。
第二步,良好的语感初步形成之后,让学生进行能力迁移的说准训练。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入手,准确描述事物特征、所寓事理,得于心,应于口,用于手,同时训练他们思维的严密性,为书面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得清楚。方法是:让学生用详述、简述、摘述及创造性复述(改换人称、体裁、结构)等方法复述自己所读书籍的故事情节,复述有情节的课文,锻炼他们的思维概括性和条理性,突出整体阅读、系统思考的训练思路,直接锻炼学生的语感,提高其表达水平。训练前有的学生“前后矛盾”、有的“语无伦次”、有的“语言生涩”,训练后学生学会了拟提纲,能做到“意”在“说”先,因而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连贯通畅。同时,使记忆、理解、思维、想象等能力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三、说得巧妙。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所谓巧说,就是恰当、得体和巧妙。训练的方法,可根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训练要求而定。例如初
一、初二学生要求“回答交谈,讲述见闻,介绍事物,发表意见,做到语音清晰,意思明白,条理清楚,态度自然。”因此,我们展开了即兴介绍目前事物,即兴叙述自己的某段经历,即兴发表自己对一些现象的看法等。这样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选择简明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便成了学生的一种主动的学习行为,说话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说得优美。这是中学生说话能力的最高目标。美,也就是语文表达得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为,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对于初中学生的说话能力要求之一是:“养成有礼貌的说话习惯。”据此,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设计语言,做到有礼貌,得体等。还加强学生美学知识的积累,每日补充一首唐诗、宋词的名家名篇,结合对对子,口头评诗等,要求突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情趣。
说得美,还包括说话时体态的优美。刚刚开始说话训练时,学生有的两眼盯着地板,有的望着天花板,有的全身摇摆,有的甚至背对同学。连最起码的自然的说话姿势都做不好,更谈不上什么体态美。经过长期的锻炼、熏陶,学生的说话姿势自然了,有的还表现了较优美的体态:比如说话时能配合较自然贴切的手势,有的还能眉目传情。
通过以上四步的长期训练,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说话训练不仅仅是一个口头表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训练、逻辑训练以及文字表达,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它使教学双方处于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气氛中,对提高学生素质大有裨益。希望广大语文教师不要忽视说话能力的训练,相反要多想方法加强说话能力的训练。
◇活动形式
1、海阔天空
透过一窗看世界,让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进入视野,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博览群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归纳、加工、表达能力。在此,学生对假冒产品慷慨激昂;对星球大战描绘得如痴如醉。有一位同学看了《焦点访谈》后在“海阔天空”中说:“我们在课文中学了„桥单元‟,看到了许多有形的桥,我认为,看„焦点访谈‟也是一座„桥‟,我们从学校走上这座„桥‟,就可以走向生活,认识生活。”多么精辟的论述。
2.课文质疑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语),“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伟大”(爱因斯坦)。我们通过这个栏目鼓励同学们发现文中有误之处,深层次地去研究课文,促使他们用心、用脑子读书,而不是仅仅用口“念”书。结果不少同学找出文中有病句,指出插图不准确之处。比如有的同学发现《死海不死》中“海水咸度很高”的说法欠妥,有的同学对文中的语句提出质疑,对段落的编排产生疑问,这种钻研、琢磨、领悟的精神,无疑是学习语文的一个良好习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真理,真正成为提高语文能力的核动力。
3.开心一刻
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学生讲故事说笑话表演小品,不拘一格,在开心娱乐的同时更从工整凝练的语言中体会到对联的特点,从幽默大师那里体会到成语的妙用,从耐人寻味的歇后语、谚语、格言、名句中领略了中国文字的精彩,从幽默含蓄的相声小品中感受到了汉语语言的魅力。学生的精彩表演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家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了说话能力,丰富了写作素材。
4.佳作赏析
好的作品生命力最强,那些短小精悍的佳作,更是师生喜闻乐见的精品。于是,这个栏目成了师生美文共欣赏的园地。如朱自清的《匆匆》、余光中的《乡愁》,甚至获奖的歌词《万事如意》、《常回家看看》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同学们自选其最喜爱的作品来品评,分析文字的优美,构思的精巧,说出自己喜欢的道理,真诚的感情流露于朴素的语言之中。教师也以身示范,背诵自己欣赏的名家名篇,与学生一起去感受北国的大好风光,领略大漠孤烟直的壮阔,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和温馨。
5.日记大家听
日记,它是学生心灵的展示,品格的显现,喜怒哀乐的披露。学生的大作将在这里找到第一批读者和听众。这里有发自内心的呼唤,这里有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这里有团结互爱的写照,这里是学生生活、学生心理的浓缩。像《我梦见自己飞上了太空》《我害怕长大》《我想对爸爸说说心里话》等佳作均博得同学们经久的掌声,后经修改参加了《语文报》杯中学生作文大赛。在这里,讲台成了交心台,学生的心声拓宽了校园生活的话题。
6.一周新闻联播
真、假、美、丑最快在这里披露,师生班级荣辱最早在这里发布,它不仅成了每天学校国旗下讲话的第一侯选,也成了“班级的焦点访谈”。学生利用课间和周末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收集新闻焦点,例如“青山依旧在 夕阳再度红;携手共创文明校园,坚决杜绝非典;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时代新人;关注伊拉克,维护世界和平”等。从大事到小事,从校园到世界,无不凝聚着每位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由此可让人深思,学生在此所听到的仅仅是一条新闻吗?
虽仅仅是课前短短的五分钟,师生却受到了极大的熏陶和感染,无论从知识还是到心灵,事半功倍,持之以恒,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第一,参加训练的学生显示出极大的活动兴趣和热情,而且均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第二,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三,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全班同学大都能仪表大方、神态自然地站在讲台上,用清晰洪亮的声音,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尽情发挥。第四,锻炼了学生听话的能力,对增进学生灵敏的听觉、快速反应均很有帮助。第五,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储备,积累了写作素材。每位学生都为了自己的台上表现积极准备,博览群书。最后,沟通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评价标准
演讲者:
①仪表大方,姿势端正;
②声音宏亮;发音清晰;
③有适当的表情动作,语气合理;
④选材生动,能吸引听众;
⑤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⑥选材有教育意义,富有内涵者加分
听评者:
①根据以上评价标准进行点评。(初级)
②迅速抓住印象深的一点,展开评价。(中级)
汨罗江的守护高山流水,知音何在?弦声已绝,如何独生……从政的道路上,他始终一个人蹒跚前行,没有朋友的陪伴,没有知音的追随。他的一生是在追求国家强盛的道路上辗转反侧,莫大的猜疑、妒忌、排挤……“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虽然君主刚愎自用,但他依旧选择了追随。内心的怀才不遇始终萦绕,到头来落得流放在外的结局。尽管这样,他依然谱出了《离骚》的无韵,《九歌》的魅力出现,《天问》的非凡问世,成为了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国是他的根,文学创作是他的魂。他,有着山的坚定与傲然;他,有着海的胸怀和坦然。他就是屈原——一个爱国与文学兼得的守护者。汨罗江的流水滚烫着……哦,原来有屈原的忠实守护。站在汨罗江岸,我聆听到,一个爱国者内心的无助与迷茫。
赤壁水的踌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代让他成为一代奸雄,但又有谁知道他的内心也曾忧伤?也曾无奈呢?赤壁之战,他落荒而逃,仅仅一夜东风,他的理想,就此破灭,在去与留的艰难道路上,他没有心灰意冷。壮志难酬怎不想一统大业,怎么不热爱这片炽热的土地呢?败走在华容道上,望着身后战火焚烧的赤壁战船。他选择了放弃,等到时机成熟再回马一战。他,有着石的坚硬与强悍;他,有着花的柔软与谦和。他就是曹操——一个美与不美夹杂着的封建社会的统领。赤壁的水静静地淌着,哦,原来有曹操内心的踌躇。
立于赤壁水前,我聆听到,半个君王内心的徘徊与滞留。
零丁洋的愤怒
山河破碎,身世浮沉,赤诚忠心,何留史册……国家的危亡,民族的兴旺,他深深牵挂。可惜,太多的苦难终究降临,国势危急,他也漂流四方,抗元的抱负终未圆满实现。内心难免惶恐万分,为了祖国,他甘愿舍生取义。虽然事与愿违,但是,他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啊!他的文学也让我们暗暗佩服。《正气歌》的激昂澎湃,《过零丁洋》的愤慨不平,《金陵驿》的沉郁悲壮。他,有着剑的锐利与彻寒;他,有着弓的回旋与正直。他就是文天祥——一个舍生取义却事与愿违的肝胆烈士。零丁洋的水翻涌着,哦,原来有文天样的愤怒。
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尝试与思考
课前五分钟历来为语文教师所重视。语文教师有一个共识,利用每天点滴五分钟,日积月累,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演讲能力等。但在实践中,我们又往往容易陷入少慢差废的旧圈,形成新的程式化,让这宝贵的五分钟成为走过场,使学生由最初的欢喜到无所谓,再到视为负担,以至应付敷衍了事。
(一) 了解与设想
我接到实验班七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时,便向学生了解“你喜爱什么样的语文课?”“你喜欢什么样的语文活动?”“你需要有什么样的课前五分钟?”这些问题的答案。回答是令教师兴奋的,同学们都表示了积极的愿望:“希望多些让同学参与的语文活动”,“愿意动脑筋,动手解决问题”……
经统计,同学们提出的设想多达几十种。面对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首先是激动,而后就想到到底怎样去利用这宝贵的五分钟,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真正使这五分钟的时间不浪费掉呢?
于是在同学们所提希望中设计了这一学期的.课前五分钟活动计划。
(二) 设计与实施1
本学期设计的课前五分钟活动如下:1. 自由演讲;2. 讲名人故事、名言;3. 背诵古诗;4. 设计每日一题,比比谁的反应快;5. 课本剧表演等.
七年级上学期一开始进行自由演讲的活动。全班同学都来自于小学的不同班级,他们渴望了解别人,也渴望让同学了解自己,所以第一项设计进行得还算顺利。然而一轮下来,就出现了无话可说的现象。学习态度认真的同学还能做到课前认真准备,学习态度差一些的学生不仅不在课前找资料,甚至连“洗耳恭听”都做不到。
于是课前五分钟活动进入到第二步的设计。请值日的同学在课前寻找名人名言或名人的故事,在五分钟里讲给大家听。因为不陷范围,所以在学生中又掀起一番寻找新鲜故事的热潮。每次同学讲完故事后,教师都要随机点评一番,同学们爱听老师的幽默的点评,所以对这次五分钟的兴趣骤增,并且带动了一部分同学读名人传记的兴趣。一部分同学的兴趣引发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班内还有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同学只是到了值日前才找同学借一本书,草草一看,甚至拿书本到前面照本宣科。因为这本书在这个同学讲之前早已在同学中间传阅过了,所以除了老师听着新鲜外,大多数同学已经对它失去兴趣了。第二次设计的活动实际上以失败告终。除了让大部分同学多看了一本书的效果外,其余收获并不大。
接下来的课前五分钟活动又选择了新的形式――背诵诗词比赛。这一次活动持续的时间较长,同学们纷纷在课下去准备诗词的背诵,开始是学过的,后来是未学的;开始是短的,慢慢的越背越长……这一次活动的兴趣持续了两个月,这种现象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从形式上讲,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形式总是在更新,但常换常厌,为什么这一次持续的时间长呢?后来还是学生的回答解决了我的疑惑。原来在这一形式的活动持续时间内,我们的语文课正好进行到了古文单元,其中有诗歌教学,此时又正值复习考试期间,学生有时间、有兴趣背诵课内的篇目。但是学生不满足于课本中提供的两三篇古文、五首诗歌,渴望增加课外阅读。平常的课外阅读没有老师的指导,兴趣持续时间都不长,而这次的五分钟活动和课堂教学正好起到了互补的作用,所以学生的兴趣持续的时间才会长。虽然学生对所背诵的有些篇目不能象学习课本中的课文那样有较深刻的理解,但课堂的兴趣引发了课外的求知欲,课外的求知又辅助了课堂教学,再反过来学习课本上短短的几篇古文、浅浅的几首诗歌,教师容易教,学生也容易学了。
由第一学年的课前五分钟活动的得与失引发了我的思考,――课前五分钟活动是否需要?怎样搞才能使它发挥最好的效果?
(三)有目的的课前五分钟活动
1、 向学生要答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新学年中,首先向学生进行了解,了解他们的愿望和看法。
(1) 请你给“这一活动”一个评价。
(2) 你还愿意坚持课前五分钟的活动吗?
(3) 你愿意进行什么形式的“这一活动”?
(4) 你认为“这一活动”和学好语文有关系吗
[1][2]下一页
?
(5) 说一说你怎样更好的参与“这一活动”?
希望能和学生磋商的情况下我们能共同制定了下一阶段内的课前五分钟活动的设计思路。
只有让学生自觉参与到他们自己设计的语文活动中取,才能真正引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有的放矢的设计语文活动,才能真正高效利用课堂内外的有效时间,避免少慢差费的现象。
关键词:“课前五分钟”,演讲,鼓励,因势利导
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活动。经过本人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总结, 发现“满堂灌”不足取, “课前五分钟”演讲确实能让“听”“说”的效果事半功倍, 反过来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课前五分钟”是指语文教师在上正课前留五分钟时间, 让学生上台演讲与语文课有关的观点和内容, 也可以是一周以来有意义的见闻和感受。每节课利用五分钟时间安排1~2名学生上讲台发言, 师生及时简要点评, 及时记录精彩语段, 定期评出“最佳组合”和“演讲之星”, 就会逐渐增强全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 要积极准备, 贵在坚持。教师要反复要求学生端正态度, 提高认识, 上台前精心准备, 认真查资料, 认真选择话题, 内容健康向上, 贴近生活, 紧扣实际, 真正表现出自我的风格和水平。“课前五分钟”训练活动还要持之以恒, 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 只有日积月累, 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
其次, 要鼓励为主, 因势利导。“课前五分钟”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又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让他们自行确定所要演讲的内容, 自己动手查资料, 自由发挥, 让学生真正起到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巧妙地给予鼓励, 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目的是使“课前五分钟”更切合学生的实际, 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 发挥各自的专长。而因势利导则是保证他们的独立学习和实践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培养科学的、健康的思想观和人生观。
最后, 要把握全局, 由点及面。“课前五分钟”要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锻炼的机会, 进而形成良好的循环习惯, 既有利于活动的继续开展, 也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假如只面向少数水平高的学生, 就会使其他大部分学生丧失锻炼提高的机会。久而久之, “课前五分钟”就会枯燥乏味, 失去坚持下去的兴趣。而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前提下, 可以从中发现人才, 培养良好的班风士气, 培养竞争意识, 形成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
【关键字】语文 课前演讲 作用
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教学的重点又常常放在听、读、写能力的培养上,往往不注重说的能力的训练。说,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很多中学生甚至毕业的大学生在课堂上或在与别人交流时不能用准确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甚至不敢在别人面前说出自己的见解。故而,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说”的能力的培养。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遇到学生们在说的能力方面欠缺的情况。课堂提问时,很少有同学能主动发言,偶尔发言,也不敢大声讲出来,或者是表达得不准确,课堂气氛十分沉闷。课下问其原因,多数是因胆小,怕说得不好,被同学耻笑,宁肯不回答,也不让自己当众出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校语文组要求所有的语文课必须实行课前五分钟演讲,以期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课前五分钟演讲,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先抽出五分钟时间,让一两位同学依次登上讲台,要求他们态度大方,表情自然,用洪亮的声音,完整、清楚地给同学们讲一个内容,时间是每人两三分钟,所讲的话题可以自由选择,小故事、新闻等均可。要求内容健康、叙述完整、语音清晰、态度自然。原则是由易到难。第一轮自选题材,内容可以从报刊、杂志上摘抄。第二轮由教师命题,学生写稿。
学生在刚听完要求时还是比较激动的,虽然开始几位学生演讲起来还比较羞涩,但是慢慢地学生对这一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学生在课后做充足的准备,以期在课堂上有精彩的表现。这一活动的展开,其作用还是比较大的。开始,只是为了使学生说话流利些,课堂提问顺利些,可现在看来,它除了具有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外,还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开阔视野
学生对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多不感兴趣,因课文内容大多距现实生活较远,课堂气氛沉闷,基础差的学生更是无心听讲,这就需要在课堂加入一些元素。课堂五分钟的演讲,学生非常感兴趣,没有一个不积极参加的,即使学习很差的学生也准备得非常认真。演讲时,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对讲得精彩的地方,会报以热烈的掌声。短短的五分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课文的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在此之前,学生读一篇文章往往一目十行,一过就忘,有的甚至不爱阅读。自从开展这个活动后,学生能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他们不但认真阅读教材,还广泛阅读报刊、杂志,然后把他们得到的信息和大家共享,使他们的知识更加广泛,视野更加开阔。与此同时,我教他们如何积累资料,如何做读书笔记。在以后的阅读中,学生不再是一目十行了,他们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们在阅读中获得了益处,也得到了乐趣。
二、锻炼胆量,增强信心
课前五分钟演讲一开始,大部分同学都很感兴趣,只是缺乏信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有一部分同学对此活动不理解,认为纯粹是走形式,消磨时间,持不大情愿的态度。但经过教师的循循善诱,一再启发和鼓励,阐明其意义和作用,同学们对此项活动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这是自身锻炼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也抓住了这个机会,采取了启发、诱导学生兴趣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时给同学们出个论题,让他们对此论题进行辩论,如“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谈谈最让你感动的中国年度人物;我校管理之我见”等等。同学们对此论题可以说是各抒已见,百家争鸣。有时则是让他们讨论一句名言,如“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易卜生);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有时则让他们抽一张卡片等等。经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同学们的思路开阔了,信心增强了,都想当众施展自己的才华。一学期下来,全班同学大部分能仪表大方、态度自然地站在讲台上,用清晰、洪亮的声音,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畅所欲言,尽情发挥。
三、增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演讲的水平
“处处留心皆学问。”同学们为了能搜集到有意义的题材,在同学们面前展才华,随时随地触发自己的感官。因此,在演讲中也不时爆出闪光点。他们不但善于从平常小事中发现哲理,而且谈风土人情、谈社会、谈理想、谈志趣、讲故事、说笑话以及地名、成语故事的来源等等。这不但锻炼了他们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从不同程度上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写作及演讲的水平。另外,也丰富了一些同学的业余生活。在活动举行以前,有一部分同学在茶余饭后以及课外活动期间,常常感到百无聊赖,无事可做,而活动开展以来,他们的视野开阔了,认为有做不完的事在等着他们。他们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课前五分钟。
语文课前演讲稿1
两朵花生长在同一个角落里,一朵整天郁郁寡欢,满面愁容,另一朵却是尽情享受着阳光,吸收着雨露。
于是,忧郁的花对快乐的花说:我们生长在这样偏僻的角落,一生也看不见一个关注的眼光,你怎么还高兴的起来呢?
快乐的花说:关注的眼光有什么要紧的呢?我们活着是为了开花,并享受花开的快乐,何苦让别人扰了我们的心呢?
心态,在现代日新月异的生活轨迹里,变得越加重要了,保持一种只为花开的心境,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
只为花开,宁静二字离不开。“宁静致远”,这句俗语时时挂在我们嘴边,可是,真正几人,能懂其中真意?就算能懂吧,又有几人真正用生命来诠释了它呢?“只为花开”,是一种宁静的心态,这样的心态成就了一朵花最美的心情,最美的心情又让这静默的小花焕发出了生命最有价值的光彩。在燃烧青春的过程中,艰难苦恨是我们避不开的,就像在走向高考的征途上,我们会遇到荆棘,绊脚石,甚至会累得跌倒,更可怕的是,只要我们松一下劲,我们的步伐就会落了后,这又让我们心急如焚,焦躁落拓,心意乱了,征途的继续便难如上青天了,于是,渐渐的,我们心里出现了一个声音:倒下吧,你已经落后了,何苦在无畏的挣扎中苦了自己呢?于是,我们倒下了,我们用莫名其妙的借口来搪塞自己的理想,用漠不在意的姿态来羡慕别人的执着,就这样,青春的火焰在薪柴未尽的时候,便已没了光彩。何必呢?败在世界手里,不耻辱,败在自己手里,真的可以甘心吗?我们的活着,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其实,能把握我们命运的人,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又何必在别人的光圈里消磨自己呢?热闹是他们的,我只有理想而已,这是对宁静的诠释,也是我们应该持有的心境,有了宁静的护航,我们的理想之舟即使遇到狂风暴浪,也会在“只为花开,无怨无悔”的这样一份宁静里,走向我们的天堂。
只为花开,执着一词抛不开。《我的青春谁做主》,这部电视在作为90后的我们心里,是激愤人心的。钱小样有一句台词,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什么也不会,就擅长两个字——坚持,别人是撞了南墙就回头,我偏不,我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即使头破血流,也非越过去不可”。为了花开,执着的少不了的,执着不仅是在于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对于自己坚信的真理,心向往之的理想,不能轻易的背弃。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曾有一段时间,我在家人的安排下学习古筝弹奏,理由是古筝弹奏可以为我的高考加分,可是,对于古筝,我并没有多少的喜欢,于是,结果理所当然的是我没有学下去了。生命不多,在活着的时候,全心全意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必须做的事就已经足够了,成功没有捷径,就算暂时走小路走到了前面,对以后的路,因为少了一些途中的经验,也便是有害无益。我是一名在高考战场上拼命的战士,我学习并不全是因为我爱学习,我更觉得学习是一种义务,是家人用心血熬成的期望,等待着我们的承担和满足。学习的高峰,依靠运气,小心思是不可能登上去的,我们能依靠的,只有我们对它在行为和灵魂上双重的执着。有了执着的加持,我们登上人生的一座座巅峰,便如有神助,我们必定会在“只为花开,永不言弃”的执着里,攀上最美的高度。
只为花开,真心珍惜放不开。有句话,是经典到了滥俗的程度的,“有些东西,只有在我们失去之后,才会知道它的美好”。我很喜欢这句话,也亲身体验过它无数次,幼时渴望着背书包上学堂,实现之后却无比怀恋曾经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学前时光,低年级时羡慕着高年级学长学姐们成熟与长大的脸,长大之后却开始钟爱少年轻灵的眸子,觉得自己眼睛里的光彩,已消逝了单纯与清澈……,于是,在怀旧里,生命空白的走过了,像朱自清笔下的《匆匆》,留不下半点痕迹。其实,昨天,已经过去了,明天,充满着未知,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切实可握的,珍惜今天,向每一朵花儿,每一只鸟儿微笑;珍惜今天,对今天遇到的一切事情说:你是我的生命里值得体味的过程。然后,珍惜自己的每一次呼吸,享受自己的每一寸光阴。在珍惜的陪伴下,我们的生命,一定会在满满的快乐与无悔里,走到最佳的境界。
只为花开,是一种宁静的、执着的、真心珍惜的心态,它为我们的青春,谱写了最美的旋律,也为我们的未来,带来了最好的憧憬。
后来,理所当然的,忧郁的花忙着悲伤抱怨,忘记了对天地灵气的吸收,因此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另一朵花在开尽了生命的繁华灿烂之后,到达了它的天国。
语文课前演讲稿2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或许,总有那么一个不知道时候的时候,我们看见了,或者忘记了;或者,就这么上了天堂,下了地狱。天堂也罢,地狱也罢。既然已经忘记,已经逃离,又何必苛求。但至少,影曾经追随过,在那浮浮沉沉之中,总有那么一抹倩影成为心中拂之不去的美丽。听说灵魂是个个体,再无影的陪伴,这道路,终是伶仃一人,那么,可曾设想,有多少时光,留给那抹倩影,做最后的告别。
打开书的扉页,已不知是谁用狂草写下“劲草之美”,也不知何时曾认真读过。细想来,年少不经事的心看着那苍白的字眼,只觉一丝枯燥。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以至于我平淡的读完此书,再无勇气打开。现如今,若不是某些偶然和必然,它早已成为尘封已久的秘密了。打开书,看到的是别样的风景,想必这就是经典。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阅历下,看到的是不一样作者,听到的是灵魂深处潜藏已久的心。我不知道,下次启程是何时,只是如今,我准备延续这份丢失已久的冷静。
很多人和我一样,认识鲁迅却不了解鲁迅,欣赏鲁迅却不认同鲁迅。诚然,一个时代的背离,下一代的新生,使我们再无法真切的了解他。而我只是想,再多了解他一点,哪怕我所谓的了解只是浮烟。
他说:“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这是一种荷戟独彷徨的毅然,哪怕再苦闷,再无助也仍然选择欢笑。在那“彷徨于无地”之中,也曾有多少决然,那种与生俱来的坚强,让我看到哪怕是哭也不虚无的他。强颜欢笑,独自远行,终是选择了黑暗。确乎如是,黑暗给予的是不同于光明的力量。一杯酒祭奠,又将启程。
也许现时的率真不允许我们伪装坚强,不由,鲁迅文字中的假装,引起我们的不屑。可又曾想过,骄傲独立如他,又怎会用懦弱掩饰自己,只是我们不懂,我们永远承载不了他背后的重压。
那声“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往。”道出了心事,是谁追随者谁,又是谁独自承受,以至于锋芒尽显真情思。又是谁像谁在告别,告别你,灵魂深处孤独的人儿。那一刻,才是真正承担毁灭与虚无。
不过我想,所谓的虚无,也不过是似有却实无的假象,黑暗的代名词而已。“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这是难懂的话。姑且让我认为是一种回应,一种拒绝现有和将有,而毅然选择黑暗和虚无的过程吧!只是面对这世界,那些拒绝变得如此微弱。若不是一颗坚强的心坚守着,谁能设想结局如何。他是一个成功者,发出无从逃避的生命的声音。
最终还是,“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自己。”还是一个人远行,这份选择需要多少的勇气。独自承担,是失去了所有,却也收获了全部。这生命中,所谓的“有”“无”,也不过是一瞬的遐想,或许只是当一个人的时候,才是本我的最高点吧!我并不想真切地感受当一个人选择独行时的心情,许是落寞的,但只相信,有一种骄傲,那是在将要放弃时唯一的动力。
我读《影的告别》,竟再读不出影的虚无,许是鲁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让我不知觉忘记事物表象。诉诸笔端的,已是那个充满灵魂的影。更觉得,鲁迅只是借这份虚无揭露事实罢了。这不仅仅是影的告别。有那么一些人,毅然选择离开这个肮脏的年代,用自己所及的去拒绝浑浊,那种奋斗,有人放开了富贵,有人甚至献出了生命,只有鲁迅,以笔作战。而这一战,打得太久太久,以至于今,再无法忘记。
说他救赎了世界。不然,世界也救赎了他。
鲁迅自己也说:“爱夜的人要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予的光明。”鲁迅便是这般爱夜的人。黑暗中的身影,高傲如笔杆挺立着,即使肉体倒下了,脊梁也不会倒。他很成功,毅立在黑暗之上,掀开了一丝光明。当这份光袭下时,一切黑暗安息了。那个爱夜的人,终是光明的使者,而这份光明,便是黑暗的救赎。顾城“说黑暗给了我黑暗的眼睛,而我用他看到了光明”,也许便是这等意味吧!
写到这而,我不敢说我很了解。我想,他是一个大家,一个大家的魅力,在于他给我灵魂深处的震撼。
不仅是《影的告别》,整本《野草》,渗透出的思想境界,许是我一生都无法追逐的。本不需追逐,只是因为鲁迅,我开始思考有些人生,开始明白某些价值。说不上膜拜吧!
我永远无法明白,这个时代塑造的他有多坚强,读他的文字,想象着。不为什么,只为他是鲁迅,一个用生命在思考的革命者。他的记忆深处,有一种繁华落尽的苍凉,有一种乱世无争的坦然,一种不甘心。有时候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的时候,他依然抱着最初的理想。沉下去而又浮上来,这些,又怎是一个普通人做得到的。若是生在现代,必成大事,将是一代伟人。只是这一切又怎么能说,已是生于那个时代,他才是鲁迅,铮铮傲骨下一个不屈的灵魂。
语文课前演讲稿3
冬天的雪下的纷纷扬扬,来的时候无声无息,走的时候了无牵挂,落花在悄然地化作春泥。感恩成了生命的原色。在偶然的瞬间,我打开记忆的匣子,那昔日的幸福,已被时间这位长者酝酿成酒,香气沁心。
妈妈,还记得我7岁那一次吗?斗气说要“离家出走”的我,看着渐渐黑暗的天空,风在吹拂着稻田,不时传来青蛙那诡异的笑声。好象在黑夜中,有无数恶魔要将我吞没,我越想越害怕,于是我不得不丢下“尊严”,跑回家门口大哭了起来,故意喊着:“我不回家,我不回家了。”这时你听到了我的哭声,急忙跑了过来,拉住我的手:“孩子,快回家,妈妈给你吃鸡腿。”我开心极了,但倔强的我又放不下“面子”,所以最后是你拖着我进家,然后我又在一边哭着喊“我不回家了……”其实我的内心里可想回家了。想起这些,不知道你是不是会和我一样很开心地笑呢?
那时候中考快要到了,看着日夜奋战的我,你没有多说什么,却总会为我泡上一杯浓郁的奶茶。你知道吗?那奶茶有无穷的魔力,使我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一丝欣慰,因为它注入了你那淡淡的爱。还有的时候,你会一直静静地坐在我的旁边,等到我写完功课你才离开。我没有叫你不用陪我,我尽情地咀嚼着母爱这份奶酪。那种感觉像是桂花的香气,深沉却是如此让人无法抵抗。您的支持与祝福化作了夜里无声的陪伴,让我越走越远,最后,我带着全级第一的光环毫无疑问地上了重点高中。
那一次朋友对我说:“还记得小杰吗?”我立即欣喜地说:“怎么会不记得呢?我在受伤的时候,他帮我洗衣服,还煮饭给我吃,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在回答这一句话时,我愣了。“洗衣服,煮饭”,“一辈子?”这不是妈妈您经常为我做的事吗?为什么我没有如此怀这敬畏去感恩您呢?难道是我们习惯去忘记身边的幸福吗?从那一次以后,我感恩您的每一次付出,每一次吃您做的饭之前,我都回路出一个大大的微笑。因为是您那无私的爱,像是康乃馨,在无声的酝酿这香甜,叫我怎么能不感动,叫我怎么去可以去忽略。
还有前几天,我叫你陪我去买书。过马路时,您忽然像以往那样挽起我的手,只不过被你拉的手比一样都要大的多了。你紧紧地抓住我的手,当内心被一股暖流覆盖时,我猛地发现,无论我长的有多大,长得再高,在你的眼里我始终是你的孩子。一个你永远都会担心,永远都会关心的孩子。而我也紧紧握着的手,是想告诉你:你的孩子一直都在,他会用他那宽大的肩膀,为你在太阳下撑起一朵白云。一辈子都会陪在您的身旁。一起在酒坛里撒下希望,酝酿出香甜。
爱之香,如清茗,轻盈而沁心;爱之香,如玫瑰灿烂而持久;爱之香,如美酒,怡人而飘逸。时间依旧会流逝,冬天在悄然地等待花开那一刻,而我也将您的每一份母爱,用最美的露珠去酿一壶最香甜的,最醇的酒。
甜,是需要酝酿的。它会随时间沉淀,永驻心间。
语文课前演讲稿4
我爱书,更爱读书。
喜欢在书本中翱翔世界,十七岁的天空,充满着春天的柔情与夏天的豪情;十七岁的天空,是一串串花朵与阳光的组合排列;十七岁的天空,我愿与文会友与书为伴;十七岁的天空,我愿用书窗打开自己的世界,诠释自己无悔的青春!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乡村女孩,却从小喜欢与书打交道,可能限于农村条件的落后,我的童年既没有蓝精灵,也没有花仙子的陪伴,有的只是那有限的几本教科书,所以,在那时,我视它如珍宝!
第一次看全一本课外书是在六年级的时候,父亲送我的第一本书——《海伦凯勒》,那本书,直到现在依然放在我的书架上,偶尔闲暇,也会翻翻看看,重温那时的喜悦。后来,父亲经常带我到市里的书店去买书,我喜欢看名着,两年的时间,我读了高尔基的三部曲,懂得了黑暗世界的悲惨、懂得了那时生活的辛酸苦辣!读了《鲁滨逊漂流记》,鲁滨孙不愿过那种平庸的生活,而是喜欢冒险,要用自己的双手发财致富,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用自己的意志与困难斗争,战胜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当我读完越来越多的书目,我发现我的思想有很大程度与书中人物的思想出现了共鸣!当我迈入初中的第一步,我就暗暗立志,三年的青春,决不能荒废在死读书上,当然,成绩是王牌,在提高成绩的基础上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我并不认为考取年级第一就是成功,而是认为,尽最大的努力实现自我真正的价值便是成功!三年的时间,真的实现了,我成功了,真的是好书如友!
古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有“细节决定成败”。时代有变,但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的道理古今传承,从未改变。书中提到:“今后的竞争将是细节的竞争”、“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是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而正是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帮我给掉了浅尝辄止的毛病,正是在思索中读书,读书中进步!
步入八年级后,我开始发挥我的写作专长,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虽然在校刊上有“婉青专栏”一职,不过,从那时开始才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懂得太少了,需要接触更多的书,更多的知识!
后来,在指导教师宋恩君老师的建议下,我在丰南图书馆办理了读者借阅证,开始了我的读书淘金生涯!普希金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的确如此,当博览群书后,自己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傻丫头”,自身的价值与素质在不断地提高,同时,写作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渐渐的以书为伴,乐在其中!
语文课前演讲稿5
沿着小路慢行,伴着微风的吹拂,脸颊上不禁滑落几滴泪珠,想起了那许久的承诺和遗失的美好。
曾经的风采。
看那横跨天边的五彩桥,承载着心灵的慰藉。望那悬挂山脊的摇篮,荡动着友谊的永恒。山与山重叠,川与川倚靠,绵延起伏。空中的白云,用变幻演奏了一篇和谐的乐章;夕阳的余辉,用色彩编织了一条温馨的红毯;静夜的星辰,用闪烁构成了一幅撩人的静夜图。
天之广,海之大,自然的风光美不胜收。花的艳,草的绿,自然的风光五彩缤纷。
遗失的美好。
然而,好景不长在……
当狂风肆虐时,树在摇曳,小溪在哭泣,当黄沙飞舞时,车辆在闪躲,行人在遮蔽。
树木的砍伐,植被的滥采,使得风随心所欲,愈吹愈烈,掀起了屋子的盖头,折断了树的枝干。人类的自私,使得黄沙任意妄为,随意铺洒陆地。风的吹,沙的飞,它们无情的放荡,让人类尝到了“恶果”这道菜的滋味,“享受”到了自然的报复。
地球似天桥,承载着数以万计的生命,在风的吹袭下,摇摆不定。让人类觉得没有安全,这是自然对人类残酷行为惩罚所颁布的第一道“圣旨”,使人类察觉生命正处在危机之中。天桥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继续无情地瓜分自然,那么天桥将会断裂,无数的灵魂将徘徊于山涧间。桥塌则人亡。
如果说自然已被毁灭,那么,山即是光秃,川即是停息。那白云已乌,那余辉已尽,天空再也找不回昔日的魅力,夕阳再也穿不上昔日的红衫,所有胜景即为荒寥。曾经山河的壮丽、溪水的柔情已遗失。
自然的毁灭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自然与人类犹如手心手背,是否能放弃一侧而选择另一侧呢?面对自然与生命的抉择,是否能放弃自然而选择生命呢?这并不能和“鱼与熊掌”“生与义”相提并论,而是水与海的包容,没有水,海又从何说起呢?离开自然的人类,是没有翅膀的鸟儿,丧失了它高飞的志向;离开人类的自然,是没有羽毛的孔雀,遗失了它炫耀的目光。每一棵树都需要人类的呵护,每一株草都需要人类的照料,每一朵花都需要人类的栽培。自然与人类是相辅相成的。
自然的今日比起昨日,显得有些逊色。大概是因为人类不了解自然的变化规律,不珍惜自然资源,不懂得自然为人类所带来的福和利,导致自身利益受损,资源缺乏,从而破坏了自然。沙尘暴肆虐,酸雨侵袭,洪水泛滥……为人类的生存造成阻碍。
是人类的不节约,不珍惜使得自然灾害频频出现。然而,自然不甘心被破坏,只好向人类报复,最终受害的仍是人类。人类是最终的受害者,那人类为何不保护自然,不美化自然,使其更加完美呢?
今日栽树,明日乘凉;今日节约,明日丰满;今日环保,明日美好。
自然是呱呱落地的婴儿,需要人类母亲的细心呵护,在成长过程中,人类母亲不停地呼喊:“爱是生命的长河。用爱待自然,明日的自然将海阔天空。”
【课前五分钟】推荐阅读:
课前三分钟教育教案05-30
课前三分钟演讲总结10-11
小学课前三分钟小故事06-18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英语简单10-15
5分钟课前儿童故事大道理10-21
有关自信的课前三分钟演讲稿06-09
关于坚持的演讲稿课前三分钟07-17
励志高中生三分钟课前演讲稿12-04
一分钟和三分钟的自我介绍10-18
一分钟英语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