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解题技巧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政治解题技巧(精选8篇)

高考政治解题技巧 篇1

2.理论无法说明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学科高考的基本能力要求。一些考生“运用”能力较差,主要表现:①答非所问,盲目地套用教材中的知识点,瞎写一气。②笼统回答,泛泛地说些道理,不能切题,缺少实质性的认识和分析。③机械、死板地写几个定义式的句子,不会拿这个知识变成自己的语言去灵活说明应回答的问题。④片面性,不能作全面、完整的回答。

3.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分析答卷可以看出考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缺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教材中的知识不熟悉;二是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有的考生不重视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的复习,在考试时单凭自己的“感觉”去回答问题难得高分。政治答题是要遵循一定规则的。

4.不关心时事。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的德育课程,必然要求考生用正确的政治认识、政治观点、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去回答高考政治学科的考试题。这就要求考生关心和了解国内和国际上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的形势发展,以及对我国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有所了解和思考。

高中政治复习时的技巧有哪些

1、在复习时,要不断重复积累,强化记忆。复习时对于不同的知识,要作出以下的区分,第一,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作一般性分析,少用时间和精力;第二,对于不太明白或尚未注意到的知识,要多下些功夫;第三,对于各学科的重点内容、则要不断重复积累、强化记忆。

2、一定要全面掌握要复习的内容。对单元小结中规定的内容都要复习到,只是要有轻有重,重点分明,也就是要全面撒网,重点捕鱼。

3、复习要注意细节,这样可以完成考试中的选择和判断题。

4、注意学习方法问题,追求学习的效率,而非复习时间的长短。可采用的学习方法如列表法、归纳法、比较法等。

5、适当地进行一些自我测试。自我测试可以帮助发现复习中的薄弱环节,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高考政治解题技巧 篇2

通常来说, 高考政治主观题由立意、情景、设问组成。其中, 立意是试题的核心, 决定了题目考查的知识要素和答题步骤。情景是试题情景的细化, 表达方式包括文字、图表、数据、画面等。设问是试题最终的落脚点, 限定了答题的方向、内容、详细度等。考生应做到“紧扣立意、分析情景、精读设问”, 从而正确理解题目, 全面调动知识, 深入思考回答, 快速、正确、有效地完成解题。只有全面把握了试题中这三个要素, 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知识与能力的充分发挥。

二、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解答技巧

1. 审题方法与技巧

首先, 审读材料。一些考生习惯不看问题直接读材料, 这种情况往往导致看材料时缺乏对问题的针对性, 使得看完问题后还要再回头重新阅读材料,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考试时间, 还容易使考生出现紧张情绪。为了提高答题效率, 正确的方式是“先看设问、再审材料”, 将题目的问题代入到读题环节。其次, 理清思路。仔细、完整地阅读了题干和题目后, 学生应基于答题的逻辑顺序选取相关知识点, 并注重答题语言的组织。在审题过程中, 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 看出设问的知识范围、角度、指向、主体及其他问题;第二, 抓住关键词, 明确题目阐述的主要意图;带着问题分析材料。第三, 将设问和知识点精准关联, 判断考查的原理和知识点。第四, 按提纲方式, 逐一列出答案要点识, 并不断补充答案, 注重看题分值作答。

2. 答题方法与技巧

审题之后应进行答题, 答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文字的表述要用专业术语, 注重语言的简洁、准确、规范, 避免重复与拖沓, 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其次, 逻辑分析要体现层次性, 遵循一定的递进、主次、因果关系与顺序, 注重思维的严密性。第三, 答案书写要点化、段落化, 审读起来一目了然, 避免杂乱无章、层次不清。第四, 注重书写工整和卷面整洁, 避免字迹潦草反复修改, 更不能在试卷上大面积涂抹, 以免让阅卷老师产生厌倦情绪。

三、高考政治主观题解答范例

下面以2012年高考广东卷为例, 谈谈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2年高考广东卷29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 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 将此称为“中国之谜”。

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 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 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 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材料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 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 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 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 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 结合材料一,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 (6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市场经济相关知识, 结合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30余年”、“西方200多年”, 以及“西方经济学界难以解释”等内容, 可知设问考查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参考试题所设分值, 可知答案应分两点进行阐述。

【答案范例】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 这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基础。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两者的优势。 (1与2各占3分)

(2)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0分)

【试题分析】分析可知, 该题目考查的是中国经济现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该题目应联系经济生活中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社会公平等回答。

【答案范例】1增强发展协调性,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扩大内需促进国民消费。3处理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合理控制收入差距。4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占1分, 2至4各占3分)

(3) 结合材料三,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 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 并阐述其现实意义。 (13分)

【试题分析】该问题明确设定了分析情境和相关分析原理,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政治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范例】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一步推动了认识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效检验了这一认识。 (上述各点均占3分, 共9分)

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分)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1分) 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 深化体制改革, 提高开放水平,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2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2年高考广东卷23分)

材料一:近年来, 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 财政部表示, 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 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设立财政专项, 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材料二:当前, 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 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 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 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 文化要“走出去”, 更应“走进去”。

(1) 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 分析材料一。 (12分)

【试题分析】本题设定了知识范畴, 回答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角度, 结合政府责任分析推动文化发展的意义;结合材料分析其体现的政府职能。

【答案范例】1各级财政部门推动文化发展, 体现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财政部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体现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3财政部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 体现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4财政部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体现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

(以上每点各占3分)

(2) 结合材料二, 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 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 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11分)

【试题分析】本题的回答可运用“为什么、怎么样”模式, 联系文化交流分析“为什么”, 联系文化创新分析“怎么样”。

【答案范例】1“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提高文化软实力, 提升综合国力。 (3分) 2“走进去”是“走出去”的提升, 标志着被其他文化的了解和接受。 (2分) 3要推动创新人才建设, 增强文化创新意识, 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将时代精神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 (3分) 4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创造出具有独特时代特性与民族魅力, 并能为其他文化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3分)

结束语

近年来, 关于高考政治题解题技巧的研究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热点。伴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化, 高考政治主观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 主观题的解答也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本次研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总结了高考政治主观题的审题方法与解答技巧, 并结合2012年高考广东卷政治主观题范例阐述了解答的思路和步骤。研究认为: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积累, 形成自身完善的政治知识与逻辑分析体系, 从而在遇到问题时良好地把握材料主旨, 构建题目设问与基础知识的联系, 并注重语言组织的能力和规范书写的能力, 真正做到“明确立意、读懂情景、体会设问、有序作答”。通过本次研究, 可有效地帮助学生提炼题目信息、理清答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注重答题细节, 从而在高考政治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亚娣.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解读[J].湖北招生考试, 2013 (04) :54-57.

[2]张勇.浅析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与方法[J].内蒙古教育, 2014 (02) :62-63.

浅析政治高考主观题的解题技巧 篇3

在政治高考主观题中,主要包括材料分析题、辨析题与简答题。因为政治主观题答案可塑性比较大,和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不同,使得一些考生出现望而却步的情况,还有一些考生将试卷填满,却得分很低。其根本原因是考生并未正确掌握主观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分析设问方式和题型设计

1.设问方式

整体而言,政治主观题设问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a.问题主要体现了什么,是怎样体现的;b.问题的意义,像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等,有什么影响;c.应该怎样认识问题;d.试题所述情况的具体反映等。

2.题型设计

对近几年政治高考主观题进行分析发现,政治题型设计方面主要分为五种:a.时代感比较强;b.情境材料非常新;c.试题答案多元化;d.知识跨度比较大;e.命题形式多样化。这些主观题主要对考生整体把握知识程度、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解决的能力进行考查。

二、解答主观题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由于主观题有其自身特点,像事件具体性、材料热点性等,通常有些考生很难掌握这些特点,找不出问题关键。有的无限发挥,有的主观想象,有的答非所问,有的照搬书本,还有的套话、大话及空话连篇,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在对主观题进行解答时,首先要确保观点正确,其次知识要恰当地运用,最后要准确地表达语言文字。所以,在答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逻辑问题严密性,大处着眼,细处落笔,不能信马由缰,提笔就答。

3.在解答主观题时,必须走好关键几步:a.一定要读完、读通以及读懂试题材料,找出试题设问角度及考查内容;b.答题前要先进行思维谋篇布局;c.通过准确、简洁的语言对主观题进行解答,不能泛读材料忙作答,有口无心想当然,结果导致文不对题,词不达意。

4.规范化学科解题语言的运用是解答主观题的重要标准。历届高考生解答主观题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就是口语化。然而依照评分规则,出现不规范的答题用语也是会被扣分的。

5.在对主观题进行解答时,一定要注意灵活运用、有机结合。所谓灵活运用,是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对材料中所隐藏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所谓有机结合,就是有效结合试题材料与所学知识。若考生死记所学知识,缺乏灵活运用,照搬课本,这样不仅缺乏主观看法,同时又得不出准确结论,还会让阅卷老师认为是理论脱离实际。

三、主观题解题技巧

1.审读设问,细阅材料

由于主观题设题顺序通常是首先提供情境材料,然后提出材料中的问题。也许由于受其他科目的影响,所以考生通常喜欢顺序看题。未带问题看材料,使得考生阅完问题后,还要重新读材料,造成时间的浪费。若抛开问题看材料,那么考生头脑中就会产生不同于题设问题的结果,对正确判断题设问题造成直接性影响。

2.明确范围,分层答题

通常主观题在对知识范围进行运用上,大致分为不明确指出与明确指出。其中,明确指出是直接指出试题所需要运用的知识。而不明确指出就是间接指出试题所需要运用的知识。不明确指出通常在解题时存在一定难度。所以考生在最初答题时,一定要将几个层次划分清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此为主观题常用的设问方式。有时这些层次被单独提出,有时被同时提出,所以,考生必须认真审题,对问题进行区别性对待,将解答明确、行文简练以及满足设问要求作为答题根本准则,做到认真答题。

3.精心组织,重视逻辑

对所需答题层次及知识范围予以明确后,依照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精心组织,将与题设有关的、考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对试题材料中的问题因素进行具体分析,通过逻辑性思维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推导。在行文中一般通过分述、概述以及总述的答题方式,因为只有这样逻辑严密、抽丝剥茧地回答问题,主观题才有可能得高分。

4.紧扣教材,抓交叉点

在进行主观题审题过程中,考生必须紧扣教材知识。政治主观题需要考生通过教材知识对其时政热点进行解答。主要变现形式是,给考生一个时政热点材料,再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方式提出问题,而所提出的问题答案通常都隐藏于教材中。在明确材料关键词句与热点问题后,考生通过对照教材知识,将其热点有效对应于教材知识点,从而找出两者交叉点,以此作答。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考生出现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情况。在备考复习中,考生一定要将对课本知识的熟练掌握视为备考复习的关键,因为主观题答案生互动,形成的知识结构图如下。

矛盾分析法(微观落实)

矛盾分析法(中观把握)

矛盾分析法(宏观把握)

然后对学生在自我复习中发现的而且尚未解决的疑难知识,做适时的引导、点播和化解。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对学生的学案进行批阅,对疑难问题加以整理,从学生角度出发,明白学生为什么无法理解这些知识点。属于个别问题的,则个别解决。有些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则需要教师在课堂复习中重点讲解。讲解的时候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通过生活化例子、典型例题讲解等,让学生能够接受,真正理解。在复习《矛盾分析法》时,学生通过预习,提出了两个疑难问题:1.如何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2.为什么说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突破这两个疑难问题,笔者专门制作了PPT,花了一节课进行讲解。首先通过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讲清知识点。例如为了讲清楚为什么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笔者举了一个例子:水+水=水,水+盐=盐水。然后告诉学生不同的事物在一起才能产生新的事物,并引用了马克思的名言:“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钞票会制造得这样精美吗?”通过课堂举例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解开心中的疑惑。最后通过讲解典型例题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突破难点。

三、 限时训练,有效提升高考所需四种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知识感觉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学生也都弄明白了,但是题目变化了又会做错。所以知识理解了不等于能运用,实际运用水平如何,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训练来落实。为此笔者专门设计了高考仿真限时训练,每节课精选一至两道高考主观题。在选编试题时,要突出重难点,保证课堂训练练在“疑难处”。训练时不是简单地做题目、报答案、对答案,而是给学生限定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题量,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完成题目后,要求学生和教师一起分析题目,组织答案。教师的讲评要“透”,一要让学生明白答案的每一要点组成及生成,借助于幻灯片呈现整个解题过程;二要注意举一反三,注重答题方法的总结、解题思路的归纳。然后让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或相互批改,并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回味、思考、整理、内化。在复习《矛盾分析法》时,笔者觉得学生对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完整把握还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第三个方面的表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和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这两个知识点。针对这个难点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题目,结果真如笔者所料,10分的题目大部分学生只拿到4分。计时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紧张感,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教训,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

四、依托热点初尝编题,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水平

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发展方向。因此笔者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让学生尝试高考命题。这对学生来讲会有一定难度,所以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由教师选编年度时政热点,给定学生命题材料,每个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的主观题题型(如图表类、原因意义类、措施类、认识类、辨析类)编制题目,并组织好答案。学生编好题目后,教师把题目投影出来,然后师生一起来评价探讨并完善这些题目。笔者曾以美丽中国建设为背景材料,让学生尝试命题。在让学生尝试命题之前,笔者自己首先编了一道经济生活的高考题,给学生做了之后,鼓励学生也来尝试,要求他们编一道哲学的题目。通过学生尝试编写试题,既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度,又有利于学生全面巩固书本知识,提高高考应试能力。

总之,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成功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和学情的深度把握,离不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离不开对不同复习阶段特点的把握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灵活确定。因此,在上高三政治复习课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考纲要求和政治课的特点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篇4

审题要仔细,关键字眼不可疏忽。不要以为是“容易题”“陈题”就一眼带过,要注意“陈题”中可能有“新意”。也不要一眼看上去认为是“新题、难题”就畏难而放弃,要知道“难题”也可能只难在一点,“新题”只新在一处。

审题要认真仔细

对于一道具体的习题,解题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审题。审题的第一步是读题,这是获取信息量和思考的过程。读题要慢,一边读,一边想,应特别注意每一句话的内在涵义,并从中找出隐含条件。

熟悉习题中所涉及的内容

高考政治解题技巧 篇5

明确阅读题解题型

1、记叙文

(1)全文讲一个故事,只讲故事。一般在A篇,如果短,就当看小说一样看下去,考验你词汇量的时候来了!看完以后一般就能选出来了,这里只是需要注意细节题看到类似于“__为什么要__”的题,就返回去,把那里的情节再细看一遍。这样一篇3分钟必须搞定。

(2)半篇讲故事,半篇议论。一般会引申出一个道理,遇到这种题先把故事部分看完,用大概30秒想他要解释什么道理。然后不看文章了,看题。只看题目不看选项,一般会有类似(1)的题目,马上选好,然后,看故事下面的那一段,只看一段,然后你大概就知道是什么道理了。后面的题可能会是概括道理,猜词之类的题,比如,看到“__应该是下列的什么词”,你就翻回去看那个词,联系上下句,跳过那个词,自己想应该是什么,然后和四个选项比对。

(3)全篇在讲一件事,但不是有情节的故事。这种文章就先看开头一段,再直接看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直接找有关的段落再看。

2、说明文

(1)启事。这种有点像广告,一般会讲一种活动之类的,文章自己就会小标题分清。这类是送分题。

(2)事物说明。比如谁谁谁发明的,为什么发明,用途之类的,这种题也不难,按顺序来,单词认识就OK。

(3)事件说明。举个例子,二战时期某个战役的大概流程。这种题考的一般是细节题,细心点就好。

3、议论文

议论文其实没什么好讲的,主要就是逻辑问题,能看懂就行。

阅读理解做题技巧

(1)单词。一直在强调单词,这是砖瓦,是必备的。高考3500绝对够用了,不是说限制你们,人往高处走嘛,但是,3500还不会,最基本的意思都没搞定就不要好高鹜远。这里说的搞定是像quite和quiet必须能分清,而且每一个意思必须都知道,翻译的时候也要会变通。

(2)句子。最基本的句子不说了,讲讲长难句。遇见很长的句子,首先,把它的定语部分和状语部分先括起来,就是先不看。就用中文来举例,狠狠地吓坏了我支撑生命的活跃跳动着的小心脏。划去定状,就是吓坏了心脏。这样,主干就抽出来了,一篇文章就能快速阅读了。类似的还有后置定语,插入语。

(3)读文章。一篇文章,不能全读完再做题,浪费时间,首先首段必须看,就明白一篇文章的目的了,然后再看题目,先不看选项,明确要问什么问题,就直接在文章中快速浏览找相关段落,再迅速抽取主干,返回题目答题。

高考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汇总

不同题型如何解答?

(1)问答题。一般在记叙文中出现,就是“__为什么要__”或者“__在哪”之类的问题,很简单,不要手贱就OK。

(2)计算题。这类题出现的很少,一般在说明文里面,比如介绍了一个活动,然后大人一天多少钱,小孩一天多少钱,题就会问你史密斯一家夫妇,小孩一个3岁一个8岁要掏多少?这类题建议在草稿纸上画出大概提纲,醒目一点,分类细一点,画成表格,然后把特殊情况标上,比如平常怎么样,周末怎样,然后就根据题目来把符合条件的圈起来,在加减乘除就行啦。

(3)细节题。这种题一般考验你复杂句简单化的能力,上面讲过了。然后细心一点,把题干分好,主语要怎么样,就关键找主语。

(4)词义猜测题。把原文中的词抠掉,根据上下文猜这里要表达什么,然后和原文比对,意思相近即可。

(5)代词题。举个例子:原文:汤姆着手解决它。题目:它指什么?ABCD应该翻译好,然后带回原文,比如你先看A,汤姆着手解决学员裁剪问题。然后你看上下文,离原句不远的地方,文中说,学员饱和是问题,需要裁剪。这样你就选对了

(6)逻辑判断题。他会问“__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看文中是不会详细告诉你的,就找他的蛛丝马迹,推理一下。而且一些很不可能的选项就能看出来,不解释了。

高考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篇6

一、考试出题的大致方向是:

1、词汇:某些词义的识别,同义词辨析。英语习惯用法的熟悉程度。

2、语法结构:语法规则的实际应用。

3、语篇句意:从语篇角度,即上下文和情景语境综合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逻辑推理和生活常识

二、考试题型:

(一)词汇题:

单纯地考单词或短语的释义:

1.There can be no question about the value of a safety program.From a financial standpoint alone, safety ____.(„99)

A.comes offB.turns upC.pays offD.holds up

答案:C.词汇辨析题:

主要是指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这类题较难。

2.They are needed for ____ food into energy and body maintenance.(„96)

A.shiftingB.transferringC.alteringD.transforming

答案:D.固定短语搭配题:

3.With it, astronauts will acquire a workhouse vehicle ____ of flyingsintosspace and returning many times.(„92)

A.capableB.suitableC.efficientD.fit

答案:A.(二)语法题:

语法结构题,主要是考结构词:代词、介词和从句连接词。

4.Moreover, inaccurate or indefinite words may make ____ difficult for the listener to understand the message which is being transmitted to him.(‟94)

A.thatB.itC.soD.this答案:B.(三)语篇题:

文章的上下文决定所缺处所选择的词.这一考点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理解,根据层次结构和内容的逻辑关系,去选择符合文章情节的答案,这也叫情景意义的选择.5.Getting enough vitamins is essential to life, although the body has no nutritional use for excess vitamins.Many people ____ believe in being on the “safe side” and thus take extra vitamins.(96)

A.neverthelessB.thereforeC.moreoverD.meanwhile

答案:A.三、完形填空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1、整体浏览 抓住主题

在做完形填空题前,首先要整体浏览,对全文快速阅读一遍,了解文章的大意,掌握文章的主题,并留心文中的关键词,了解这篇短文说什么,发生的时间、地点、文章的目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等,这对于做好完形填空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就显得十分重要。以2000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为例:例 1

Bedtime stories are one of the delights of early childhood.But according to Dr.Julie Spreadbury from Queensland University, parents should not 61(give)up reading to their children 62(after)they enter primary school.She says listening to, reading and discussing the stories help children‟s 63(development).“My 64(research)indicates that once children can read themselves, most parents stop reading 65(to)them,” Dr.Spreadbury says.“ 66(That)may be at the end of the Year 1,which is far too 67(early).”

Dr.Spreadbury says 68(bedtime)reading not only gives children a good start at school, but brings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closer.“This makes it 69(easier)for them to open up and talk to parents about things that are worrying them, or things they are 70(celebrating)in their everyday life.从上述短文我们可以看出,„She says listening to, reading and discussing the stories help children‟s 63(development).‟是该短文的主题句,这是因为下面的三段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

2、再读全篇 试填答案

在读第二遍时,对于一眼就能看出的答案,不必纠缠,马上就填入,对于那些看看有点像,但没有把握的答案,可以开始试填,待看完第二遍时,再来看看试填的答案,如发现先前填得不对,这时应该及时更正,这时你就会比较有把握,也比较有信 心了。以2000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为例:

例 2

Chinese scientists are again becoming excited about the fact that a large hairy animal may live in central China.Now they hope it won‟t be too long before they are able to 71(prove)its existence.Their confidence is the 72(result)of a new discovery of the mystery animal in Hubei Province.Ten Chinese 73(engineers), enjoying a holiday in a National Forest Park, were driving down a road.As their bus turned a corner, the men were suddenly 74(amazed)by what they saw.Three 75(tall)animals, covered with long dark hair , were crossing the road.On seeing the animals, the engineers immediately stopped and 76(ran after)them.77(However), when they saw how the animals moved through the forest with great 78(speed)and strength, they did not dare to follow any further.The men did not take any 79(photographs).However, scientists are 80(delighted)by the discovery, because the engineers were all very well educated people and scientists feel they can 81(rely on)what they described.After the discovery, scientists returned to the forest and 82(collected)some hair and measured footprints.About 20 inches appears to be the length of the animal‟s foot!Chinese scientists have now set up a special group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and make a 83(study)of the forest.But in the meantime, some people 84(refuse)to believe that this half-man, half-monkey exists.They will not believe that it is 85(real)until one of the animals has been caught.71.a.proveb.analyzec.protectd.check

72.a.basisb.requirementc.resultd.preparation

73.a.travelersb.engineersc.scientistsd.explorers

74.a.frightenedb.amazedc.upsetd.inspired

75.a.trainedb.rejectedc.talld.violent

76.a.shot atb.looked atc.fought withd.ran after

77.a.Howeverb.Indeedc.Meanwhiled.Anyway

78.a.difficultyb.speedc.cared.pleasure

79.a.bulletsb.toolsc.medicinesd.photographs

80.a.surprisedb.delightedc.disturbedd.supported

81.a.rely onb.deal withc.write downd.pass on

82.a.cutb.pulledc.collectedd.tore

83.a.filmb.tourc.choiced.study

84.a.comeb.refusec.preferd.have

85.a.wrongb.alivec.reald.correct

在做73题时,我们可以试选a.travelers , 因为后面有„enjoying a holiday in a National Forest Park, were driving down a road.‟ 但我们再往下读时,就会发现travelers 不对,而应该选b.engineers , 因为在第二段我们会看到„On seeing the animals, the engineers immediately stopped…‟,这里的the engineers显然是指the men 和ten Chinese engineers。再如74题,很多学生一开始会选a.frightened, 因为受了后面句子的影响:„Three __75____ animals, covered with long dark hair , were crossing the road.‟ 特别是受到„covered with long dark hair‟的影响。当下文的空格完成以后,我们就会发现选frightened不对,而应选b.amazed, 因为下文有 „On seeing the animals, the engineers immediately stopped and 76(ran after)them.‟如果中国工程师们 were frightened(frighten: vt.to fill with fear;alarm充满恐惧;惊恐), 他们就不会stopped and ran after them.所以要选amazed(astonished).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关于„再读全篇 试填答案‟的例子。当你做题目没有把握时,就先试填,待文章看完时再回过头来检查你试填的答案,这不失为做完形填空题的好方法之一。

3、瞻前顾后 寻找关联

完形填空题的特点基于整个语篇的理解,不从单句入手,有时如果从某一个单句来理解,四个选项都可以填入,但从整个语篇来看,答案只有一个。以2002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为例:

例 3

Have you ever regretted doing something you shouldn‟t have done or something you didn‟t do which you should have? At one time or another we probably all have.There‟s no 51(point)in getting depressed about it now―it‟s no 52(use)crying over spilt milk.However, there may be some gain in thinking about exactly what happened and why 53(because)we might be able to draw some conclusions for the future.One thing we all do now and again is to lose our 54(temper)with a friend or close relative.The odd thing is that we more often display great 55(anger)towards someone we are fond of than towards 56(strangers).The explanation may be that we see friends and relatives as a kind of safety net, an opportunity to 57(let off)a bit of steam in a safe environment, while the consequences of 58(insulting)a stranger could be far more serious.Being honest is usually thought of as a virtue and undoubtedly this is the 59(case).On the other hand, we have all experienced occasions when we have spoken our minds to someone, telling them exactly what we feel, and then have found ourselves filled with

feelings of 60(guilt).Perhaps we should have kept our mouths shut?

51.a.reasonb.purposec.pointd.result

52.a.useb.helpc.valued.benefit

53.a.sob.becausec.butd.though

54.a.mindb.memoryc.mannerd.temper

55.a.angerb.interestc.loved.respect

56.a.strangersb.friendsc.relativesd.colleagues

57.a.run throughb.throw awayc.give upd.let off

58.a.invitingb.insultingc.speaking tod.believing in

59.a.issueb.casec.eventd.factor

60.a.excitementb.happinessc.prided.guilt

以做55题为例,单从这一句来看,四个选项a.anger b.interest c.love d.respect都可以填进去, 但从下文的„we see friends and relatives as a kind of safety net,‟(我们把朋友和亲戚看作一种安全网。)„an opportunity to let off a bit of steam in safe environment‟(一种在安全环境中可以宣泄怨气的机会)。再从前文的„The odd thing is that …(奇怪的事是…), 因此第55题可以判断选anger, 这样才能符合题义:„奇怪的事是我们更经常地对我们喜欢的某些人发泄愤怒。‟在做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们„瞻前‟又„顾后‟,所以就比较顺利。再比如做54 题,我们也可以从下文的„we see friends and relatives as a kind of safety net,‟(我们把朋友和亲戚看作一种安全网。)和„an opportunity to let off a bit of steam in safe environment‟得到启示,很容易看出要选d, 以构成lose our temper的结构。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就能顺利地选出56题的答案是a, strangers, 这是因为上文提到的„我们把朋友和亲戚看作一种安全网‟,也就是说我们经常对朋友和亲戚发脾气比较安全,而对strangers发脾气的后果就比较严重,据此我们也就能够很容易得出结论58题应该选b, insulting。我们在做完形填空题时,做到瞻前顾后,寻找关联,这样就能做到在高考中得高分。

4、完形完义 立足全局

做完形填空有两个程序:一是完形(选择选项,然后填补空白);二是完义(阅读短文,然后理解短文)。但是完形必须在完义的基础上进行,也就是说首先要在阅读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做好完形。完形必须服从完义,单句必须服从段落,段落必须服从全文,局部必须服从全局。因此,我们在做完形填空题时,不能读一句做一句,更不能看到就填,这样往往要出差错。先从整体到局部完义,再从局部到整体完形,完形完义,立足全局。以2001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 为例:

例4

Many people find that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gives them an unexpected benefit.They sleep better and wake up feeling more 61(refreshed), in part due to increased amounts of deep sleep.Deep sleep may play a role in the body restoring itself 62(physically), as opposed to REM(rapid eye movement)or dreaming sleep.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physical exercise, especially 63(done)in the afternoon or early evening, produces more 64(deep sleep)early in the night.65(Exercise)can also help you get a better night‟s sleep in a number of indirect ways.The relaxation and tiredness 66(caused)by exercise can improve sleep.Exercise encourages weight loss and also may 67(relieve)depression.Exercising later in the day can also help delay the 68(nighttime)drop in your body‟s temperature.The 69(benefits)of exercise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older people, 70(since)exercise has been shown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sleep senior adults get in a night and reduce the

time it takes to fall asleep.But be sure you finish exercising at least 4 hours before bedtime---working out later than that could leave you too excited to fall asleep easily.61.a.consciousb.peacefulc.effectived.refreshed

62.a.physicallyb.mentallyc.emotionallyd.regularly

63.a.madeb.donec.functionedd.conducted

64.a.night‟s sleepb.dreaming sleepc.deep sleepd.REM

65.a.Exerciseb.Dreamsc.Researchersd.Doctors

66.a.recoveredb.strengthenedc.causedd.reduced

67.a.increaseb.relievec.released.arouse

68.a.nighttimeb.daytimec.dinnertimed.lifetime

69.a.disadvantagesb.benefitsc.waysd.places

70.a.yetb.ifc.whend.since

在做完形填空题时,我们首先要找到主题句(topic sentence),以便抓住中心,了解文章的大意,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做后面的填空。浏览一下本篇短文,我们就知道这篇短文的主题句就是:Many people find that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gives them an unexpected benefit.因此我们就知道这篇文章是谈论锻炼身体方面的。下文的填空就是关于这一方面的。我们在上文已经谈到“完形必须服从完义,单句必须服从段落,段落必须服从全 文,局部必须服从全局”的解题原则。在这一篇短文的第一段,我们从physical activity和in the body得到启示,62题应该填a.physically;从第二句和第三句的deep sleep得到启示,64题应填c.deep sleep;62与64题的做法很典型地体现了“完形必须服从完义”,“单句必须服从段落”的原则。而61与63题则根据“瞻前顾后,寻找关联”的原则就可以解出,一个人如果sleep better,那么醒过来就会感到refreshed, 我们do exercise而不是made, functioned,或conducted exercise。我们在做65题时,可以从第一段和第三段得到启示,第一段提到两处„physical activity‟ 和„physical exercise‟, 而第三段有5处exercise或exercising, 结合第二段的意义,就不难看出65题应填a.Exercise.再看69题,从单句的语法上看,四个选项都可以填进去,从单句的意义上看,benefits, ways, places三个选项都可以填进去,但从全文来看,特别是文章第一句的„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gives them an unexpected benefit‟,就只有b.benefits填进去才对,而且是唯一的答案。65题和69题的做法体现了“完形必须服从完义”,“段落必须服从全文,局部必须服从全局”的原则。

5、复读全文 验证答案

高考政治解题技巧 篇7

例题1. (2007年山东高考理科题) 设b和c分别是先后抛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 用随机变量ξ表示方程x2+bx+c=0实根的个数 (重根按一个计) 。

(Ⅰ) 求方程x2+bx+c=0有实根的概率;

(Ⅱ) 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Ⅲ) 求在先后两次出现的点数中有5的条件下, 方程x2+bx+c=0有实根的概率。

解: (Ⅰ) 由题意知:设基本事件空间为Ω, 记“方程x2+bx+c=0没有实根”为事件, “方程x2+bx+c=0有且仅有一个实根”为事件B, “方程x2+bx+c=0有两个相异实数”为事件C,

则Ω={ (b, c) |b, c=1, 2, ……, 6},

A={ (b, c) |b2-4c<0, b, c=1, 2, ……, 6},

B={ (b, c) |b2-4c<0, b, c=1, 2, ……, 6},

C={ (b, c) |b2-4c<0, b, c=1, 2, ……, 6},

所以Ω中的基本事件总数为36个, A中的基本事件总数为17个, B中的基本事件总数为个, C中的基本事件总数为17个。

又因为B, C是互斥事件, 故所求概率P=P (B) +B (C) =。

(Ⅱ) 由题意, ξ的可能取值为0, 1, 2,

则P{ξ=0}=, P{ξ=1}=, P{ξ=2}=,

故ξ的分布列为:

所以ξ的数学期望Eξ=。

(Ⅲ) 记“先后两次出现的点数有中5”为事件D, “方程有实数x2+bx+c=0”为事件E, 由上面分析得:P (D) =, P (D∩E) =,

∴P (E|D) =。

点评:本题将二次方程嵌入概率问题中, 使问题情景生动而新颖, 自然而贴切, 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古典概率、条件概率、数学期望等知识, 而且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二次方程的融入, 使概率的基础知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真正体现了概率与其它知识“交汇”的新特点。

例2. (20007年江西高考理科题) 将一骰子连续抛掷三次, 它落地时向上的点数依次成等差数列的概率为 (%%) 。

解:连续掷三次骰子出现点数的方法数为63种, 其中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有6个;公差为1或-1的等差数列有2×4=8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有2×2=4个。所以满足题中条件的概率为,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知识、排列组合知识及等差数列的性质。这种多个知识点的“交汇”, 不仅使问题本身具有新意, 而且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数学素养。

例3. (2009安徽高考理科题) 某地有A、B、C、D四人先后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 其中只有A到过疫区。B肯定是受A感染的。对于C, 因为难以断定他是受A还是受B感染的, 于是假定他受A和受B感染的概率都是。同样也假定D受A、B和C感染的概率都是。在这种假定之下, B、C、D中直接受A感染的人数X就是一个随机变量。写出X的分布列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并求X的均值 (即数学期望) 。

解: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是

X的均值为EX=1×。

附:X的分布列的一种求法:

共有如下6种不同的可能情形, 每种情形发生的概率都是:

在情形 (1) 和 (2) 之下, A直接感染了一个人;在情形 (3) 、 (4) 、 (5) 之下, A直接感染了两个人;在情形 (6) 之下, A直接感染了三个人。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 考查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和均值的概念, 通过设置密切贴近现实生活的情境, 考查概率思想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体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

高考复习之解题技巧 篇8

高考历史试题试卷结构主要就是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两种题型,考查的主要内容以主干知识为主,注意通过各种材料创设新的情景,联系现实、隐形介入一些时政热点,兼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问题,从而考察学科能力。因此在谈高考解题技巧前我们应先明白历史学科高考的能力要求。

一、历史学科高考的能力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A.史实缺失  B.概念不准确  C.同类混淆  D.外延界定不清E.误读材料 F.漏读关键词等

2.单项选择题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明确内涵外延。

(2)正确解题:选项要四思:一要认真思考每个选项是否符合史实。选择题一般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可先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采用直接选择法、排除法、推理判断法、筛选法等作出正确判断。一般地说,凡是带有绝对性的字眼或词语,如:“第一”、“最早”、“全部”、 “仅仅”、“唯一”等的选项,往往是错的,除非教科书有明确提到。二要认真思考每个选项中的概念是否准确,特别是其内涵和外延。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三要认真思考每个选项的程度是否合适。这就要看题干中的限定词如:根本原因、实质、最重要、深远、积极、消极等。四要认真思考每个选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也就是题干和选项对应要最佳。我们常常碰到选项的表述史实正确,概念清楚,程度适合但却不符合题干要求,因为这个选项和题干没关系,或不符合题干要求。在“四思”后做出正确选择。一般要求学生一个选择题(包括涂卡)平均在一分钟之内完成。

三、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具有“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包括:A.阅读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B.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

大多数学生做不好材料题,究其原因,除了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解题思路,甚至答非所问。那么如何做好材料解析题?通常有三个环节:读、找、答。

(一)读:解题的基础。读什么?读材料和设问,一般情况下,为了节省解题的时间,让学生先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

在读设问过程中要首先弄清4个问题: 1.答案来源:“根据材料”、“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所学知识”。2.答题要求:指出、概括、分析、归纳、评价等。3.答题方向即提示语、限定语:一般涉及时间、空间、角度、观点等,如“XX世纪XX年代”、“XX国家”、“作者认为或你认为”、“从……角度来看”、“与……相比相同或不同”、“变化或转变”、“趋势”、“是否或有无”、“不的摘抄原材料”等。4.答题的内容:即求答词如背景、原因、特点、结果、影响等。

然后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1)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文言文晦涩、难懂;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等其它修饰成分,把意思弄明白即可无需把每个字每句话都翻译出来。但在阅读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把握试题的命题意图和考查方向。

(2)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效。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须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肯定有用。

(3)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导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解题的关键。找什么?找设问的答案。(说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时,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

2.找材料的中心。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3.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知识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题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回答主观题时必须要有规范意识。具体表现在:

(1)按问作答。问什么就答什么,有几个设问就逐个一一回答,不可把几个设问混起来回答,同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

(2)按顺序答题。必须按设问顺序答题。在回答每一个设问的过程中,或按时间顺序,或按因果关系顺序,或按逻辑关系顺序答题,尽量做到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3)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力。因此,在回答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材料作具体分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4)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上一篇:农村小学生书写习惯下一篇:核心素养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