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法治共识课件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凝聚法治共识课件(精选5篇)

凝聚法治共识课件 篇1

原创: 许翠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政府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二)能力目标:

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把法治作为基本的行动标准;凝聚起法治共识,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积极参与法治中国的建设活动。

二、教学重点: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准则。

三、教学难点:厉行法治,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纪录片《法治中国》第三集。

师:法治犹如天平,一边是公共权力,一边是公民权利。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只有政府带头有法必依,严格执法,国家才能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发展。

(二)讲授新课

展示自学提纲:

1.政府的作用

2.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3.什么是法治政府?

4.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如何做

5.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6.厉行法治的十六字方针

7.如何做到厉行法治?

8.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目标导学一:法治政府

1.运用你的经验:

在生活中,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

师:总结政府的作用。

提问:如果政府不予解决,我们该怎么办?

师:讲解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2.多媒体展示有关法治政府的材料。

学生结合教材P51回答:什么是法治政府?

教师点拨:法治政府也就是政府要依法行政。

3.学生阅读教材P52-53,小组合作探究: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师总结:

(1)政府要做到依法行政。

学生自学依法行政的地位。

出示“三张清单”相关漫画,使学生懂得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2)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3)公民要积极主动监督政府。

出示图片: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问: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监督政府的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4)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目标导学二:厉行法治

1.展示图片:厉行法治的十六字方针。

提问:十六字方针是对谁的要求?什么要求?

生答: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继续提问:厉行法治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具体包括哪些?

2.学生自学教材P54—55。

教师小结:具体包括对公民、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对社会的要求。

3.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并展示漫画:常回家看看入法

学生思考:常回家看看这样的道德规范入法,体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体现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4.分组辩论:法治和德治谁更重要?

师总结: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论改革共识的凝聚深化 篇2

王洲洋

2014年第3期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改革共识是人民群众与整个社会对于改革的总体看法、基本观点和共同态度。改革共识能否凝聚深化,关系到改革开放大业是否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强劲的精神动力和广泛的社会支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要求我们下大功夫凝聚改革共识,确保在新的改革征程上,继续保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思想意志、共同的实际行动,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重大任务如期完成。

一、保持改革意志的坚定性

《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回首改革开放伊始,我们不能不佩服邓小平同志改革的决心之大、意志之坚。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1月有一段精辟的讲话:“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由此可见他改革的意志何等坚定。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必须不惧风险、不畏艰险,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胸怀中国梦,一路克难行。

二、坚定改革目的的人民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全体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了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生态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更公平更广泛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些都非常鲜明地凸显了一切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目的。这也非常明确地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态度作为改革的指挥棒,人民高兴的事情全力去做,人民希望的事情设法做好,人民不满的事情主动改掉,人民反对的事情坚决不做。坚决反对假借人民名义进行改革实则谋取局部利益、小团体利益及个人私利的行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深入反对“四风”,始终保持良好作风,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三、增强改革推进的协同性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广泛性、深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制,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为此,《决定》特别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对各项改革的系统性、关联

性、耦合性研究。如,《决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但其他各方面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相衔接、相配合。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贯穿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之中,积极推动各方面改革围绕这一目标来推进,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

四、强化改革步骤的有序性

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必须科学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抓住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力求取得突破,牵引和带动其他各方面改革,从而确保各项改革协同、有序地向前推进。要注意遵循认识发展和改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把握大局、扎实推进。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积跬步致千里,积小胜为大胜。对条件已经成熟、各方面要求强烈的改革要加快推进,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要加紧研究提出方案适时推进,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积累经验,对一些需要推进的制度性建设、需要修改完善的法律法规要加强研究、尽快启动。要建立健全领导改革的责任机制,制定好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好路线图和时间表,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改革的程序不乱、步骤不乱、秩序不乱。

五、扩大改革参与的社会性

改革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决定》提出: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等等,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和主张,突出了人民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把群众作为推进改革的主体,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真正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力量进一步挖掘出来、释放出来。制定改革方案要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遇到改革难题要虚心向基层和群众请教问计,切不可只靠少数精英关起门来搞改革,更不能异想天开、凭主观愿望拍脑袋行事。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挥专家学者在改革决策中的积极作用。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听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改革建议。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协商,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改革上来。

六、增进改革角色的互换性

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以科学理论武装而进行的自我革命。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就必须革陈旧观念的命,革不合理制度的命,革利益固化的命,这些都是在革自己的命。这就要求我们既当好改革者,又当好被改革者;当好改革的促进者,不当改革的阻碍者。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勇担历史重任,服从大局,敢于牺牲,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和自身做起,以天下为公的胸怀和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改革。始终坚持从全局看问题,出台重大改革举措首先要看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而不是只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有利。坚决克服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七、适应改革创新的无限性

《决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是靠创新驱动的,创新从来不会止步。这就告诉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改革创新能力,尤其要大力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

改革创新的能力。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创新思维的力度,决定改革开放的空间、深度和广度。要深入到文化层面解放思想,深入到灵魂深处转换思想,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发展文化,不断培育有利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文化土壤,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要加强学习型班子建设,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把那些党性强、改革意识强、创新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人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强学习和实践,争做改革的表率、创新的表率,努力使自己成为善于领导改革开放的行家里手。

八、保障改革环境的宽松性

《决定》指出:“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创新支持创业、服务主体的各类措施,营造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为广大干部营造宽松、宽容的工作环境。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改革人才,不以成败论英雄,大力倡导容错意识,更好地激励干部在改革中勇于探索,攻坚克难,使改革在探索中前行、在容错中求进。各级党委要一身正气,做到有胆识骏马,无畏护良才,敢为事业用人才,旗帜鲜明地支持干事者,保护改革者,警戒庸懒者,惩治腐败者,形成人人争着抓改革、个个自觉比贡献、万众一心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九、确保改革风险的可控性

总书记指出,“搞改革„„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同时又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排除各种干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在各种风险考验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切实增强战略定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又坚决守住底线思维,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条底线,反对任何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图谋。始终坚持“以我为主”,该改的坚决改掉,不能改的坚决守住,牢牢把握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减少改革失误带来的风险,降低改革成本。

十、落实改革评价的群众性

在凝聚共识中引领社会思潮 篇3

邓卓明

《 人民日报 》(2014年07月23日07 版)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凝聚社会各界对形成主流思想舆论的共识、对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共识、对服务国家大局的共识、对整合社会思潮的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凝聚对形成主流思想舆论的共识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新形势下,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大限度地凝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发展方向,促进社会思潮健康发展,使社会思潮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主动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先进性,决定了它内在地蕴含引领社会思潮的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 1

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居于支配地位,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导向作用,排除“等值论”“淡化论”“中立论”等不正确观点的干扰,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做到理论上清醒坚定、实践上求真务实,将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

凝聚对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共识

大力宣传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对于全体社会成员形成良好道德素养和思想品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发展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仍然存在,对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挑战和冲击,削弱了人们在价值取向上的正确共识。为此,应大力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使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得到确立和弘扬,使假恶丑的现象遭到贬斥和抨击,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使人们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

大力宣传弘扬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大力宣传弘扬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有助于在全社会树立鲜明的价值标尺,让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成为社会主流,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以良好的社会风气强化对社

会思潮的引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为激烈,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在全社会树立崇尚劳动的思想和精神,切实营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元中立主导。

凝聚对服务国家大局的共识

增强人们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当前各项工作都要为这一大局服务。应引导人们从这个大局出发思考问题,着眼大事、把握大势,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形成以国家、民族、人民为重的共识。全体社会成员有了这样的共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就会自觉选择那些有助于服务大局的社会思潮,主动远离或摒弃那些不利于大局的社会思潮。增强人们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共识。只有社会持续发展、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共识下,人们就能理直气壮地对错误社会思潮进行抵制和批驳,在排除杂音噪音中坚持正确前进方向,自觉与种种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思潮做斗争,促使多样化社会思潮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按照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创新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筑牢全社会安全稳定的精神防线,以良好舆论氛围与社会风尚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凝聚对整合社会思潮的共识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寻求社会思潮的最大公约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后确立的重要原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应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融入和谐文化建设中,融入对作为重要文化现象的社会思潮的引领中,一方面把全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另一方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多元多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彼此交流互动,主动吸取和广泛聚合社会思潮中一切具有科学价值和人文精神的积极因素。

发挥党委政府凝心聚力的政治优势,有效整合社会思潮。各级党委、政府是领导科学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核心力量,具有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政治优势。各级党委、政府都承担着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牢牢掌握相关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承担着根据社会思潮的动向掌握不同群体的思想状况,科学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不断提升正确引导社会思潮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职责。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把宣传、教育群众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维护群众正当权益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凝心聚力、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核心作用。

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联系群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思想舆论走向和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地凝

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的人们,促进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

凝聚法治共识课件 篇4

共识是改革向前的推进器,改革的好处则是凝聚共识的共鸣点。《决定》准确地把握住了社会关切点,有针对性地回应了群众最关心的诸多现实问题,符合人们对改革的期望,无疑能够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的改革共识。目标共识正在达成,重要的是转化为行动共识。在推进过程中,每一步怎么走、为什么这样走,都要让群众知道,让群众理解。让群众看到改革的好处并形成共识,我们就能汇聚起更大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合力。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19日在京召开,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宣讲的关键是要联系实际、研机析理、解疑释惑,努力讲全、讲透、讲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准确领会全会精神,全面准确领会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推动全党全社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中央要求上来,汇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讲全、讲透、讲实,才能理解全面、准确,才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从全会前后社会各界的反应来看,改革共识正在达成,改革的合力正在汇聚。人们热切地关注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一轮航程中,将如何体现今日中国的改革共识,又如何释放今日中国的改革“红利”。

共识是改革向前的推进器,改革的好处则是凝聚共识的共鸣点。近些年来,人们对改革的期盼空前高涨,各种讨论和争论层出不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但往往都是各陈己见、交锋激辩,凝聚改革共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不可否认,今日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达成共识难度不小,统筹兼顾更为不易。但越是这样,就越需要拨云见日,从多元多样多变的环境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越需要把庞杂的民意诉求最大程度转化为广泛共识。改革开放35年的成功实践离不开这一点,如今全面深化改革仍要坚持这一点。

让群众看到改革的好处,这首先是一个目标共识的问题,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在改革的进程中找到关切点,发现归属感。而这就需要一个针对今日中国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应当看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甫一公布,便得到了各方赞同和好评。从《决定》内容看,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无论是单独二胎,还是延迟退休,无论是户籍改革,还是社会保障,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废除劳教,都准确地把握住了社会关切点,有针对性地回应了群众最关心的诸多现实问题,符合人们对改革的期望,无疑能够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的改革共识。

目标共识正在达成,重要的是转化为行动共识。可以说,如今在为什么改、改什么的问题上,大家已经比较清楚,但在怎么改、往哪改的问题上,仍不乏争议,仍需要在实际推进中不断探索和磨合。现在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硬骨头、硬茬子为数不少,险滩暗礁无法预料,无论哪一项都有可能触及固化的利益格局,甚至有时还需要付出一些必要的代价。改革要向前推进,少不了利益博弈,更少不了各方妥协,关键是要有计划、有步骤,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在推进过程中,每一步怎么走、为什么这样走,都要让群众知道,让群众理解,让群众形成共识,我们就能汇聚起更大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合力。

改革的好处要让群众看得到,更能摸得着。正所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改革只有尊重人民、为了人民,才有可能最大范围地凝聚行动共识。哪些改革要小步走、稳步走,哪些改革要不停步、迈大步,哪些改革要稳中有进,哪些改革要惊险一跃,这些都要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发展矛盾最突出的问题入手来科学研判。只有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老百姓充分参与进来,方能干群一致、上下同心;只有始终做到顺应民心、尊重民意、汇聚民智,让老百姓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成果,方能回应期盼、激发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改革越往前、越深入,面临的矛盾也越多、难度也越大。刚健日新。改革目标已经明确,改革共识已经汇聚,改革航程已经开启,只要13亿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强大的共识力量推动改革,以坚定的国家意志一起打拼,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越不过的坎,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凝聚法治共识课件 篇5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 课程代码: PTSS110054.09 姓 名: 保文宇

学 号: *** 学 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依法治国——用法治中国凝聚复兴力量

***·保文宇·201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摘要: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是历来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会议,这一次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总书记将依法治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本文就历史原因和社会现状两方面探讨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论证了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并着重阐述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宪法的重要性这一命题。

关键词: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宪法;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华法系的历史渊源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从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播下法治的“种子”,到民主法制在经历曲折后的艰辛探索;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法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人类法治史上,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曾是世界主要法系之中流砥柱。宪法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如果国家在根本问题上引入了法治,这个国家将发生根本的变化。”的确,现在的宪法是法律的法律,国外某知名学者说:宪法是对人类苦难生活的批判和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立宪意义上的宪法强调保障人权。宪法具有广泛性、原则性、历史性和纲领性。所以如果在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中引入法律,国家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决定》提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责任倒查机制。谁是起诉人谁是追究人,追究程序是什么,这些细节要建立起来。中共中央从三中全会以来就把司法改革作为推进法治的重要措施,原因在于法治的特点就在于权利的授予和权利的主张。

中华民族制定成文法典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魏国的李悝所编纂的《法经》六篇,是古代法制的重大成就。

到了汉代,我们的祖先发展出关于法理的解说和注释的“律学”,这是一门精确、细致的学问,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法学研究水平。盛唐时代颁布的《唐律》以及《唐律疏议》,更是举世闻名,标志着中华古代法律文明达到巅峰。

然而,到了近代,封建文化与制度逐渐走向衰败,法纪松弛,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民困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更是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近代的屈辱史。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一些民族精英曾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是无果而殇。

(二)新中国时期的法治建设

新中国的建立,宣告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史的结束,也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时期。近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且,这一时期所积累下来的成果,也为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和期待,明确提出了加强法治建设的新要求,表明了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金秋十月,正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我们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18个年头之后,法治中国的建设将展开新的蓝图、迈向更高境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是为中国梦的实现树起的法治航标,也是一份有着具体实现路径、具体执行举措的法治中国“施工蓝图”。

总书记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视,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历史的潮流。人类历史已经证明,“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安”,法治是最好的社会治理形态。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则更加清楚地告诉我们:法治衰,则国弱民穷;法治兴,则国强民富,法治是实现中国梦必由之路。

首先,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与基础。国家强大、民族复兴,其前提是社会稳定,是各种社会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及时地化解,而这必然要求构建法治化的社会。应该指出的是,法律的产生不是为了斗争,而是为了化解矛盾。据《说文解字》记载,“法”的古体字是“灋”。他指出:“法者,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翻译成白话就是,古代的“法”字,左边以水作偏旁,比喻“平之如水”,代表公平;法字中右边的“廌”,是一种头长独角,秉性公正的奇兽,是裁判人间纠纷的裁判官,起着平息争讼的作用,故而“古者决讼,令触不值”。可见,“法”字最早的含义及产生就是要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裁判是非。管子对“法”的论述也颇为精辟,他认为:“法者所以兴功拒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由此可见,法律的产生,是为了化解争端,消弭矛盾,使社会归于平和、稳定。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需要强调的是,法律的完善与法治的加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尤其重要。这是因为我国的改革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整个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在此期间,整个社会系统不断地变动、分解和重组,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在此背景下,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大量出现,各类纠纷与冲突层出不穷,而法律,作为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明确性、确定性和强制性的规范,是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只有建立了以法律作为主要手段进行治理的社会秩序,才能妥善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调整各项社会利益、解决各类社会矛盾,才能创造出良好、公平的社会环境,才能为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法治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全民族共享繁荣的制度保障。从党的十四大开始,我国开启了市场经济的大门,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跨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与完善,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市场经济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刺激全社会的创造力并进而实现社会财富总量的快速增长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欲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民族的伟大复兴,舍此之外,别无他途。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契约性、竞争性、国际性等特征,它的有效运转,必须以良好、完善的法律规则为基础,以公平、高效的行政与司法救济机制为保障。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与法治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性:一方面,市场经济为法治的生成与壮大提供丰厚的土壤,为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动力与资源;另一方面,法治为市场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并不断为其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空间;如果失去了法治的依托与制度性保障,市场经济只会走向畸形和变异,而永远不会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民族复兴的制度保障。

第三,法治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纵观人类历史,尤其是近当代史,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而是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并驾齐驱,其最终目的是社会各个层面获得全面提升,从而变得更加自由和符合人性,并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在一个有着两千余年封建专制统治和13亿人口的大国建成法治国家,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任务之艰巨,其道路之曲折,是不言而喻的,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法治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法治,在全社会形成维护法治、崇尚法治的良好风尚,是建设强大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尤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着眼未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期待,表明了党中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从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从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扬法治精神、发展法治理论、运用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根本遵循。

(四)当代大学生认真学习宪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骨干,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宪法意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宪法的贯彻和实施。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大宪法是我们社会行为的最高准则,自觉地把宪法作为自己的政治修养、法律修养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最高准则,对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大学生的宪法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日报研究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宪法意识普遍较为低下,能说出宪法的核心思想或是宪法其中几条的人少之又少。美国人因其宪法条文简洁而几乎人人都记得宪法的内容,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生对宪法的了解显得十分不足。

以我自己为例,我目前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之前对宪法也不是十分了解,只知道它是国家大法,人人都应该遵守宪法。直到今年选修了一门名为《宪政文明史》的通识选修课,才对宪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宪法的第一句话便是:“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懂得了宪法因其广泛性、原则性、历史性和纲领性而成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对人类苦难的批判,宪法是宪政的表现和依据;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强调保障人权。同时也接触了西塞罗、托马斯阿奎那、博丹等中世纪推动宪政发展的权威学者和当代英美法等国家一些著名的宪政思想家如哈耶克、罗尔斯等,初步了解了他们的思想,认识到宪法渊源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对宪法有深入了解的必要性。目前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接受宪法学教育对宪法知识掌握少、兴趣低。在高校中,法科学生为了在毕业以后获取一个高薪的职位,往往热衷于选修民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热门课程,对宪法情有独钟者甚少。而和我一样的非法科学生则更多地专注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接触宪法的几率更小,只能通过法律基础课来获得一些零星的认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从来就没有机会获得系统的宪法教育,显然这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宪法意识。

从以上决定中科研看出国家对宪法问题十分重视,而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我们更应好好学习宪法,确立宪法意识,忠实地遵守宪法、捍卫宪法。宪法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经过有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形成遵守宪法、捍卫宪法、崇尚宪法、信仰宪法的基本理念,使宪法意识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心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

(五)结语

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曾长期雄踞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到近代才开始衰落。从鸦片战争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回首近现代中国历史不难看出,追寻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始终是中华儿女传承不绝的主题,始终是无数仁人志士坚定不移的志向。这二百年来,中华民族通过不懈奋斗,逐渐从衰落走向伟大复兴。现在,二百年的历史进程,我们已经走过一百五十年。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已经完成两步。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大业能否如期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尤为重要。在此阶段,我们既要继承中华文明的传统与精华,更要积极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尤其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法治建设。只有实现法治,社会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幸福,中华民族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与坚强有力的发展保障,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长治久安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法治中国的主线日益清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体现在哪里?在党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幸福的过程中,法治既是必要途径,更是制度保障。唯有依靠法治,依靠宪法和法律体系才能凝聚共识和力量,保证中国社会可持续的发展与稳定。坚持依法治国,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法治中国,就是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以法治巩固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合法权利,弘扬和践行法治这一价值理念,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打牢深厚的群众基础。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法治,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只有真正实现法治,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平等享受应有的权利,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获得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不可否认,由于各国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法治的发展进程并不平衡。但是,毫无疑问,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法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实现富强的必由之路,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力量,我们就能在创造经济奇迹之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伪装者剧情介绍大结局下一篇:我要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