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国外研究现状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治建设国外研究现状(精选8篇)

法治建设国外研究现状 篇1

安全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始终。所谓安全文化,从中观层面看,即人类在安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物质成果和安全精神成果的总合,应该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制度、安全标准、安全物品、安全文艺作品、安全宣传、安全群体、安全行动、安全理性、安全社会系统、安全社会结构等等。安全文化作为当前研究和建设的重点领域,在国内外都有了它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成就。

现代意义的安全文化最初是由安全科技界专家提出来的。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人为原因发生爆炸,酿成核泄露的世界性大灾难,由此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提出核电站“安全文化”概念,此后安全文化研究在自然科技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都得到了大力发展,安全文化建设也在其它企业生产和政府报告中得到了重要体现。当时,专家们的意见就是指人们不能仅仅从自然科学技术角度来维护安全,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和安全政策等在维护安全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且需要对科技理性的副作用进行思考。无独有偶,社会科学界差不多从另外一种角度提出了如何确保安全的问题,这就是社会学界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风险社会理论”。风险问题的研究最早见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对核能安全使用问题的思考,后来的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出版的德文著作《风险社会》(RiskSociety)中,系统地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并且对“风险”的内涵作了更深刻的阐述。“风险社会”概念从一开始在外延上就比“安全文化”概念宽泛,不仅仅指安全生产领域,更广泛地指向社会公共领域的安全和风险,同时打破地域空间的界限而探索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平等、异质性和不安全问题。

安全文化研究与建设主要起源于工业化国家,远远走在中国前列,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安全文化研究首先在核工业领域重点推进。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1991年又提出了《安全文化》报告(INSAG-4),把安全文化概念得以定义并且得到世界多数行业专家教授的认同。1994年该机构又制定了评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1996年修改),对安全文化的政府组织、运营组织、研究机构和设计部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1998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又发表了《在核能活动中发展安全文化:帮助进步的实际建议》,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经历安全的技术与法律建设、安全目标与绩效、安全主体的责任与自我学习改进等三个阶段。亚洲地区核合作论坛(FNCA,前身为1990年成立的亚洲地区核合作国际大会/ICNCA)1997年第8次研讨会以来每年都举行一次研讨会(2000年会议在我国上海召开),对于推进亚太地区安全文化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2]

第二,安全文化研究在其他工业领域的迅速推广。美国蒙特纳州1993年颁布了一部《蒙特纳州安全文化法》,以法律的形式强调雇主和雇员合作以创造和实现工作场所的安全理念。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1997年组织召开了“合作文化与运输安全”全国研讨会。澳大利亚矿山委员会1998-1999年开展了一次全国矿山安全文化大调查,并且得出了一些合乎实际的结论。[3]目前国外在矿山安全、建筑安全乃至反恐怖安全领域都有较大推广。第三,安全文化研究在高校得以大力发展,并且安全文化概念和内涵日益丰富。目前,国外许多矿山类、公共管理类、卫生健康类院校中均开设有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学、环境安全学、环境法学等安全文化类课程;许多高校与政府联合组织了区域内或国际性安全文化研讨会;很多高校都设有安全文化研究专门机构、安全文化专职研究人员,出版发表了相关论著,开展了相关项目,召集了相关会议。安全理论研究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安全文化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内涵日益丰富: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把安全文化概念狭义为“核安全文化”;2002年5月道格拉斯?韦格曼在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提交的安全文化总结报告中作出了它们的定义,“安全文化是一个组织的各层次各群体中的每一个人所长期保持的、对职工安全和公众安全的价值及优先性的认识”,“涉及到每一个人对安全承担的责任,保持、加强和交流对安全关注的行动,主动从失误教训中学习、调整和修正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并且从履行这些价值的行为模式中获得奖励等方面的程度”。[2]当然,安全文化定义目前有十几种,也还在进一步深化发展。

法治建设国外研究现状 篇2

关键词:法治队伍建设,现状,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 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是推进东营市依法治市进程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笔者从东营市实际出发对如何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笔者理解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重要性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 一)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重要成果, 不仅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而且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遵循。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突出特点, 是国家治理队伍普遍具有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能力。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进程。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 就不可能提高立法执法司法的质量和效率, 再完备的法律体系也难以变为法治实践,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将是一句空话。

( 二)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是更好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和各项任务的需要

新的时代条件下, 法治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在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任务更加艰巨。全面落实四中全会提出的目标要求,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

( 三)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是解决自身素质不适应不符合问题的需要

当前, 法治工作队伍总体上是好的, 是一支完全可以信赖与依靠的有战斗的队伍。但其整体素质及能力仍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如执法不严、不规范、不透明、不文明, 搞选择性执法, 趋利性执法, 吃拿卡要, 徇私谋利, 贪赃枉法; 司法不公, 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东营市法治队伍建设现状

( 一) 东营市法治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1. 加强法治专门队伍建设。一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东营建设,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重头戏”。2014年以来, 东营市深入司法体制改革, 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司法公开呈现“警务公开常态化、检务公开立体化、审判公开阳光化”的局面, 不仅让老百姓看到了公平正义的阳光, 更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打得赢官司。二是依法行政高效能。2014 年11 月, 东营市政府聘请10 名法律专家担任市政府法律顾问, 在全市建立起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

2. 大力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加强律师事务所管理, 发挥律师协会自律作用, 规范律师执业行为, 从严处理律师违规违法行为。仅2014 年先后组织“送法进企业”330 余场次, 在外来人口居住区、施工地、企业车间等开展法律咨询与就业服务活动960 余场次, 解答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工伤救助等法律咨询2 万余人次。

3. 大力加强法治人才培养和基层法治队伍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武装头脑, 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东营市着眼于法治惠民、利民, 最大限度地推行法治文化, 促进了法治东营建设的全面深化。在城区, 强力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 每年组织全市公务员年度普法统一考试, 参考率达98% , 及格率达100% 。

( 二) 东营市法治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政治意识不强, 道德素质不高。当前绝大部分法治工作人员理想信念是坚定的, 对党忠诚, 对法律敬仰, 对工作敬业。但从严格意义上讲, 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赞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 但个别同志思想上也出现迷惘, 信仰有所弱化, 信心不够坚定。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检察制度认知上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三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不善于做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 正规化不足, 专业化不高, 职业化不强。法治队伍的正规化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法治队伍专业化是依法执政的保证, 法治队伍职业化是依法行政改革的发展方向。应该看到, 当前法治队伍与“三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临时工的临时执法现象普遍存在, 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执法现象严重, 给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带来许多弊端, 甚至让神圣的法律尊严受到损害。

3. 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滞后, 监管不完善。一是律师的学历普遍不高, 据统计, 东营市拥有硕士学历以上律师只占不到10% , 能熟练使用外语提供涉外法律服务、从事国际法律事务的律师人数则更少。二是现有的涉外律师其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外语的能力不强, 且从事国际新兴的法律业务案件经验不足。三是律师服务市场细分不足。“万金油式”传统类律师大量存在于那些低端市场, 而高端的法律服务领域少之又少。四是从总体上来说并没有完成专业的分工和协作。东营市律师事务所仍未普遍形成或达到一定规模和档次, 整体化、规模化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东营市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 一) 突出强调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无论是立法、执法还是司法工作, 政治性、政策性很强, 对法治工作者的政治立场、追求、品格都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只有在思想上正本清源, 才能在实践中敢于担当。因此, 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育。结合东营市实际, 笔者认为主要应开展如下教育: 开展信仰教育, 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确保政治过硬; 开展忠诚教育, 做到忠诚英勇、敢于亮剑, 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 确保责任过硬;开展敬畏教育, 牢固树立敬畏人民、敬畏事业、敬畏法律、敬畏权力的思想观念, 不忘本、不废业、不枉法、不弄权, 确保作风过硬; 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廉耻教育, 确保纪律过硬; 开展智慧教育, 全面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 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 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 拒腐防变能力, 确保业务过硬。

( 二) 推进法治工作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1. 完善法律职位准入制度, 就是实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从事法治工作必须要经过司法职业资格考试。没有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 不得进入法律服务、立法、司法部门工作。改革传统的法学教育的模式, 使法学教育和法律的职业教育相接轨; 严格规范国家举办的司法考试之主体资格, 完善考试内容及考试方式。另外还要完善法官与检察官的遴选制度, 逐步实施法官与检察官的逐级遴选制度。

2. 畅通法治队伍人才交流的渠道。建立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的通道, 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人员, 在立法部门、执法部门及司法部门相互进行正常的交流或者流动; 对于特别优秀的法律工作人员也能够从立法部门、执法部门、司法部门转到其他的部门工作, 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却不得转到立法部门、执法部门或司法部门工作。

3. 完善法律职业保障制度。应进一步健全完善律师行业管理与自治制度、司法独立制度、法官检察官职务保障制度, 使完善的法律职业保障制度成为法律职业者防止不当侵害的天然屏障和吸收优秀人才的畅通渠道。

( 三) 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构建一支高素质律师队伍

1. 加强律师队伍多元化素质建设。思想政治素质建设方面,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解决好法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提高鉴别问题的能力;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业务素质建设方面, 抓好业务培训工作, 增强律师业务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职业道德建设方面, 健全律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度, 奖优惩劣, 对违反职业道德者要严加惩处, 直至取消律师执业资格。

2. 完善律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首先, 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管制度, 充分发挥律协的作用, 强化律协自律管理约束机制, 依法促进律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其次, 完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年度考核制度, 促进律师事务所合法经营, 规范律师执业行为; 再次, 建立健全律师专业评价体系, 探索建立律师执业评价办法, 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促进律师法律服务专业化、规范化; 最后, 建立律师不良执业信息披露制度, 健全律师队伍的监督惩戒机制。

3. 优化律师队伍结构。扩大公职律师的范围, 增强公职律师在律师队伍中的影响力; 提高公司律师的地位, 增强公司律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理顺公司律师与企业法律顾问的关系, 切实提高公司律师在企业中的地位。公司律师应享有以公司律师身份出庭、参与诉讼仲裁, 以公司律师身份开展调查取证、办理相关的法律事务等权利, 提高社会律师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积极性, 从加强经费保障, 拓宽筹资渠道, 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丰富法律援助工作形式, 提高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等方面进一步促进社会律师的参与程度, 不断提高法律援助质量。

( 四)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 以塑造法律信仰为核心,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目标。法学教育应当更强调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以外, 还应培养学生对法律价值的深刻理解; 促进一体化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设, 制定严格的法学教育准入制度, 严格规定法学院校、法学专业必须具备的最低办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在法律教育过程中, 要以塑造法律信仰为核心, 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模式, 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由法律实用型向法律信仰型转变。

2.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教学课程设置, 要加强包括公共必修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等在内的课程体系的系统建设; 同时, 对法律以外的各种学科也要有所涉猎, 如社会学、哲学、历史、经济学、政治学等;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增强教学效果, 法院旁听应该成为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亲历案件的审理过程, 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仰; 模拟法庭演练也是学生走进法庭的一种重要方式; 法律援助中心是从事实践的重要基地、学习实践的空间。

参考文献

法治建设国外研究现状 篇3

[关键词]新农村;法治建设;现状分析;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系统工程,涵盖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文化等的方方面面。法治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既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可能有农村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公平与正义。本文意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目前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

1取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10多部农业法律,40多部农业行政法规,340多部部门规章(农业部制定),地方人大和政府还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2002年12月28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框架。二是农民民主法制意识逐渐提高。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基本上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所规定程序进行,村民大都积极地参加了选举工作,并且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选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选;选举过程中的拉票及暗箱操作等现象比以前已大大减少。同时,通过各级机关和组织的努力宣传,农民的法制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三是农业执法工作明显加强。近年来,我国各地坚决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主线,建立和完善农业执法长效机制,提高农业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有效控制了农业违法行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存在的问题。农村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涉农法律法规存在缺失。有些领域存在立法上的空白,一些急需的法律尚未制定出来,如有关农民权益保护、农民协会法、农村社会保障、村民选举以及村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农村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在农村中,有些干部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在工作不顺利的时候,往往想到的就是“高压政策”,不问三七二十一拉猪牵牛,“催粮派款,刮宫引产”,结果导致农民不满,干部受到处分;一些农民群众由于缺乏法律知识,产生了对权力的崇拜和畏惧,不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依靠宗族力量解决,极易产生矛盾或激化矛盾。三是农村司法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司法机关主要包括派出法庭和乡镇司法所。按照我国法院的设置,基层法院为我国最低一级法院系统,即县一级人民法院。只有在人口多,经济发达的地方设置派出法庭。经济落后地区群众想打官司,要跑上百里山路才能找到法庭,经过立案、传讯、开庭等程序,早已是累得筋疲力尽。四是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不完善。目前,农村基层民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村委会组织法》学习宣传贯彻的力度不够,基层干部群众的认识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协调;村务公开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民民主自治的工作发展不平衡。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述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立法滞后,法制建设不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少问题找不到法律依据。而且法律制度对农民的权益保护不够。二是农村法制宣传渠道不畅,普法宣传不深入,走形式、走过场较多,没有使农民真正学到法律、了解法律。三是司法执法机构不够健全,司法和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基层干部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四是司法监督机制不健全,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村经济落后等也是制约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一方面严重阻碍了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破坏和削弱了法律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致使农民群众失去了对法律权威的信任,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农村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和完善农村法律制度,营造有法可依的良好氛围。“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党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对新农村提出的总体要求。而要实现这五点要求,就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纳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动力。因此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规范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使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能够有法可依。这个过程既要清理、修改和废止旧的涉农法律法规,又要制定符合当前发展的新的法律。在农业立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某些有益的东西,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注意结合我们的国情和农村的实际,不能照抄照搬。要把在农村改革和建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以及已经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使农村的各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提高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全面提高农民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是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根本。农民的法律素养的提高与农村基层干部密切相关,农村法制宣传大多是通过基层干部进行的,基层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对法律的了解和遵守。因此,在农村的普法中,首先要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增强基层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普通农民树立榜样;其次,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就要大力学法、用法、守法,要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注重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可以通过农村有线广播、墙报、地方电视台、农贸集市、法制教育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强在农村的法制宣传力度,重点是抓好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完整地理解党的农村政策及现行法律法规,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他们亲身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农村法治建设的行列中来。

(三)完善农村法治运行机制,维护司法和执法公正。法制目前在农村社会运行不畅,一方面尽管和法本身的科学性、实用性欠佳、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文化传统等因素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无不与因缺少法律监督、法律执行水平低、效果差有关系。首先,要完善农村司法制度,提高司法人员素质。执行农村司法活动的重要机构是派出法庭,要更加合理的规划和设置派出法庭,同时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法庭工作人员的司法水平。其次,要加强农村执法工作,确保农业法律法规顺利贯彻执行。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立起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行政执法体系,以保证各项涉农法律的严格执行和涉农法律问题的迅速合理解决。再次,我们要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的法律服务作用。我们可以在县级人民法院以及乡镇人民政府的统筹安排下,由司法所直接负责,在每一个村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农村法律服务咨询专门人才。每个村子都有了自己的法律服务人员后,就可以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打官司难,法律咨询难的问题,同时也使农村地区的法治化有了人才基础。

国外学者对反腐的研究现状 篇4

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反腐的基础理论研究,对腐败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同时还有影响腐败的方面,以及探究如何进行反腐更为有效。研究更多体现在廉政建设上,类似于政权选举,立法呼吁、草根公民的努力、新闻媒体的作用等。而对于网络反腐这块的研究甚少,只基于网络作为其工具可采纳使用为反腐服务。

(一)对反腐的基础理论研究:

Diana Schmidt(2007)认为反腐有四个至关重要的时期:(1)学术争论早其对腐败的争论(pre-1990年代);(2)初始反腐败辩论(1990年代);(3)一段时间的重新定位(2000年代早

1期);(4)最新的反腐败辩论(2000年代)。Mccoy J.L.(2001)则分析了全球反腐败规范的形成,特别是对其反贿赂元素的分析,自1990年代起经历了三个阶段:(1)提高认识,(2)制度化

2发展而来的法律和政策工具,和(3)全球采纳、内化和依从性。

Roger Tangri and Andrew M.Mwenda(2006)则提供证据表明,腐败已经发生在以下这些领域的改革等,如私有化(Tangri & Mwenda 2001),公共采购、政府收入收集(Fjeldstad et

3al.2003),议会和总统选举。

(二)对抑制反腐的措施的研究

Klaus Abbink(2004)提到在德国联邦政府正式职工旋转是一种在公共管理下反对腐败的预防措施。反对腐败的措施之一是让正式的职工进行职位调换,而旋转的作用是能显著降低贿赂的频率及因贿赂而产生的低效4。Anne Marie Goetz(2007)则通过研究发现,妇女成为反腐的新力量之一,因统计证据表明那些在政治上和劳动力上拥有更多数量为妇女的国家存在更低的腐败程度5。Leonid Peisakhin and Paul Pinto(2006)则提出信息公开的必要性是防治腐败的有力举措之一。在200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国家的14个国家与专用的透明的法律是三倍的可能回应,信息请求,缺乏透明度的国家法律则承认不到一半的信息公开请求6。同时他也指出,更高的透明度和声音降低腐败甚至发生在高度层次和不平等的社会。Roger Tangri and Andrew M.Mwenda(2006)则认为媒体和协会的自由,可以宣传和阻止7政府的腐败。Franklin Steves and Alan Rousso(2003)一项在整个亚太地区公司的大型调查显示,程度较低的国家的行政腐败更有可能采用强化反腐败计划比国家与高水平的行政腐8败。

(三)对反腐中的网络所起作用的研究

Diana Schmidt,Anti-corruption: What Do We Know?Research on Preventing Corruption in the Post-communist World,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2007 VOL 5, 202–232 2 Mccoy J.L.:The Emergence of a Global Anti-corruption Norm,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ume 38, Number 1, March 2001 , pp.65-90(26)3 Roger Tangri and Andrew M.Mwenda,Politics, donors and the inectiveness of anti-corruption institutions in Uganda,J.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 44, 1(2006), pp.101–124.4 Klaus Abbink,Staff rotation as an anti-corruption policy:an experimental study,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20, Issue 4, November 2004, Pages 887–906 5 Anne Marie Goetz,Political Cleaners:Women as the New Anti-Corruption Force?,Development and Change Volume 38, Issue 1, pages 87–105, January 2007 6 Leonid Peisakhin and Paul Pinto,Is transparency an effective anti-corruption strategy?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in Indiarego_1081,Regulation & Governance(2010)4, 261–280 7 Roger Tangri and Andrew M.Mwenda,Politics, donors and the inectiveness of anti-corruption institutions in Uganda,J.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 44, 1(2006), pp.101–124.8 Franklin Steves and Alan Rousso, Anti-corruption programmes in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 countries and changes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1999-2002,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2003)Roberts(2006)指出互联网已经大大降低了成本,它使收集、分发和访问政府信息更为方便。由于这些特点,政府已趋向于使用电子政务,以求获得更多信息和促进透明度、问责制及反腐目标的实现。而提供给公民信息和让具备一定素质的公民去监察政府的活动,都发挥着重要的角色。电子政务和其他信息通信技术可以用来打击腐败。Anderson(2009)通过对比分析1996年之间变化和2006年腐败数据,基于一项研究即通过ICT推动电子政务的举措,得出结论说,“实施电子政务可显著减少腐败,甚至那些控制了所有的倾向腐败的政府或多或少是基于积极地采用电子政务倡议。而Shim & Eom,(2008)也认为信息通信技术可以减少腐败,促进良好的治理,加强倾向的举措,减少潜在的腐败行为,提高政府雇员和公民之间的关系,允许公民跟踪活动,并通过监测和控制政府员工的行为。Brown & Cloke(2004)提到反腐不仅有关所有的努力促进、信息的开放等,减少腐败还严重受到文化、一个国家的环境、对社会态度的价值观认识、信息级别的识别与政府的公民有关,也应从一个独立新闻媒体的可行性信息政策及制定的政府考虑。9

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与趋势 篇5

2.1 体育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科技等都在影响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进程。因此,“整个社会和体育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体育社会学中最时兴的研究中心”。[2]

2.1.1 体育与政治的关系

曾有些人认为,体育就是体育,它与政治毫无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不少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者认为,体育经常也为一个国家的政治服务,体现国家的意志,得到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3]体育的发展由此而得到了来自外部的强大的动力。因此,各国体育工作者在制定本国的体育政策和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到政治这一重要的因素。日本体育社会学家认为:“日本的体育已被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所渗透。虽然它失去了自己的自主性,但是它却获得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力量。”[4]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和东欧阵营的分崩离析,致使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西方文化在这些国家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引起体育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突出地反映了体育与政治的密切关系,这些变化也引起全世界体育社会学家的兴趣,成了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一个热点。[5]长期以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竞技体育被国家垄断系统所推动,造成了大众体育因经费缺乏而未能得到发展。90年代初,这些国家的体育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政策就是在国民健康第一的前提下发展大众体育。然而,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一政策是难以奏效的。

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需要独立、自由思考的环境。因此,在开放的社会中,研究者选择课题经常是从个人偏爱出发的。然而,“近来,甚至在一些西方国家,在科学家的磋商下,执政当局显然已经建立了一些研究项目的次序,如果一个人希望他(她)的研究项目获得财政的支持,建议他(她)考虑那些政府优先的项目。”[2]这就是说,即使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也不得不把政治作为选择研究课题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2.1.2 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原来,相当一部分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大众体育主要为福利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体育运动规模不断扩大,使得社会对体育设备、管理、指导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各种体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经费投入。这些资源和经费主要是从体育“外部”社会获得的,除了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外,还要靠商业的运作,以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因而,多数西方国家的体育运动受商业主义、政治色彩和群众娱乐的影响。不久前,

法治建设国外研究现状 篇6

部级科研项目课题指南

一、重点项目研究课题

1、法治与和谐社会秩序的建构

2、司法技术与司法公正

3、和谐社会与中国宪法制度完善

4、司法鉴定工作管理体制研究

5、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研究

6、行政规划法律制度研究

7、罪犯改造理论研究

8、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实践及理论研究

9、死刑实体法限制研究

10、量刑标准的理论与实践

11、刑事诉讼法修改中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之改革

12、调解立法研究

13、检察机关法律监督问题研究

14、中国民事诉讼法治的探索与制定

15、新类型合同研究

16、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机制研究

17、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研究

18、国际反腐败公约与国内法协调问题研究

19、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研究

20、经济欠发达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卫生法律问题研究二、一般项目研究课题

21、公共利益的界定与法律规制研究

22、建设节约型社会法律问题研究

23、西部区域特征与法制统一研究

24、司法推理与法官思维研究

25、法律视野下的奥运会

26、市场经济与完善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体系研究

27、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的法律解决机制研究

28、宪法解释制度研究

29、律师收费问题研究

30、公益行政诉讼问题研究

31、信访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32、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33、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改革研究

34、国资监管法规体系研究

35、行政收费制度研究

36、法治之下警察行政权的合理构建

37、信息时代监狱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38、监狱按戒备等级分类管理制度研究

39、保释制度研究

40、刑事被害人学研究

41、公害犯罪的惩治和刑法理论的创新

42、突发性聚众暴力犯罪的预防与控制

43、金融反恐的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44、外逃贪官的引渡问题研究

45、死刑复核问题研究

46、流动人员犯罪控制与权益保护

47、法律援助体制改革研究

48、刑事侦查权的司法控制研究

49、我国刑事一审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50、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研究

51、刑事证据理论基础研究

52、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53、新时期经济犯罪综合防控机制的建立

54、诉讼价值冲突的平衡选择

55、公证与登记制度改革研究

56、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应用研究

57、航班延误立法的国际比较

58、医疗危险行为的法律救济研究

59、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与法律保护

60、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开发与共享的法律应用研究

61、促进就业立法研究

62、行业协会自律的竞争法规制研究

63、中国转型期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研究

64、中国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管理的法律规制研究

65、我国彩票立法及彩票业监管体制研究

66、特许经营的法律问题研究

67、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68、工会法律制度研究

69、中国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法问题研究

70、国际劳工标准比较研究

71、自由贸易协定研究

72、国家在反恐中的国际法责任

73、中国绿色贸易壁垒法律制度研究

74、外层空间活动的国际法与国内法比较研究

75、“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环境法的完善

76、自然保护区立法研究

77、电子废物立法研究

78、包装立法研究

79、“例”在中国封建法制中的地位与演变

浅析南海问题国外研究现状 篇7

一、关于美国重返东南亚对南海问题影响的研究。

2009年11月由美国国会研究处向国会提交的《美国与东盟关系》的报告中, 分析了美国发展与东盟关系的安全、经贸关系, 并提到地区性大国如中国, 日本与东盟的关系也需要美国加以注意, 显示了美国对东南亚地区事务的重视。Ian Storey在《经济学人》上撰文《南海成为永久争端》, 宣称美国并未直接介入南海争端, 但是表明了自己的“国家利益”, 即在南海的自由航行权。美国海军上将罗伯特.威拉德在吉隆坡的亚太圆桌会议上表示, 美国海军意欲在南海地区保持一种“持续的存在”。Ralph A.Cossa在太平洋论坛特别报告《南海冲突的安全影响:探寻潜在的冲突诱因》中, 分析了几种可能引发南海冲突的诱因:能源开发活动、岛礁的逐渐被占领、军备裁军、强制武装、意外事故或突发状况, 其他包括建立军事设施等挑衅行为, 区域外势力、亚洲经济危机等。

二、有关南海主权归属问题的研究

国外学者的研究大致上可以分为两派, 其中认同中国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的, 如以韩国汉城大学的朴椿浩 (Choon-Ho Park) 为代表的一派认为, 关于西沙、南沙群岛主权的归属问题, 中国都拥有比越南更强有力的证据, 其代表作为《海洋法:以亚洲视角看待争端》。而以美国地理学家马文.赛缪尔斯 (Marwyn S.Samuels) 为代表的另一派认为, 在历史证据和国际法理上来看, 西沙群岛主权属于中国证据充分, 但认为所有对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没有一个是建立在“无可辩驳的法律基础上的”。其代表作为《中国:南中国海的竞赛》, 该著作是西方学者关于南海问题引证资料较为详实的一本著作, 对以后西方学者在南海问题上的认识有重大影响。

三、有关南海现状和发展态势的研究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所Michael Leifer教授在《南海僵局》一文中, 分五部分从最后的前沿阵线, 后冷战时代的平衡, 僵局, 战胜争端, 僵局与地区秩序研究了南海的现状, 分析了僵局以及原因。

四、有关南海问题的争端解决方式的研究

国外学者也进行了一番探讨。美国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研究院Mark J.Valencia的代表作《共享南海资源》详细的分析了各个争端国提出主权要求的法理依据, 并在书的最后建议成立一个“南沙管理机构”目的是协助解释或和解争端。马来西亚战略国际研究所的学者汉萨 (B.A.Hamzah) , 于1990年1月, 提出了在南沙群岛重叠海域的地区成立“共同开发署”的建议。在1992年第25届东盟外长会议上, 越南提出了一个方案: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海岸线向外延伸200海里, 以划分南沙群岛海域, 200海里以内分别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的领海, 200海里以外是与中国划分海域的部分。这就是所谓的“U形方案”。上述这些方案均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中国的主权地位, 没能够得到具体实施。美国乔治敦大学国际法教授克里斯托弗.c.乔伊那 (Christopher C.joyner) 在其文《南沙群岛争端:重审法律、外交和地缘政治在南中国海的互相影响》中提到, 南沙群岛具有重要战略、经济和政治意义, 而中国在六国七方中占有明显的军事和经济优势, 所以南海争端带来军事冲突这一设想不是不可能。在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中, 争端国尤其是中国的态度是关键因素。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发表的《南海共同开发:一种新的尝试》一文中提到, 南海的政治情况十分复杂, 牵涉到众多国家利益, 文章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基础, 提出共同开发的方式, 以期为东盟成员和中国在共享南海资源铺路, 并保持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五、有关区域外大国因素对南海问题的影响的研究

有新加坡国立大学的Lee Lai To所著文章, 《中国, 美国和南中国海》文章关注中国如何应对南海问题中出现的美国因素, 中国希望东盟和南海争端国减少对华盛顿的依赖, 然而, 美国的军事力量并未直接介入南海争端, 尤其是在布什政府任期内减少了对东南亚的关注, 所以, 南海僵局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随着南海争端的不断升温, 南海问题在国外也引起了持续关注。国外政府和学界都不同程度的就南海主权归属, 现状和发展态势, 南海争端解决方式, 域外大国因素等问题作了相应的研究。在国外文献中, 较为稀缺的是研究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意图和美国南海政策的演变以及这种演变和南海问题发展变化之间的关联。

摘要:近年来, 南海问题逐渐升温。中国作为南海的主权拥有者, 对此问题给与了大量关注。与此同时, 国外的媒体与学界的报道中, 南海问题也占据越来越多的篇幅。本文欲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 整理出国外对南海问题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南海问题,国外,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 阿尔弗雷德.马汉:《海权论》, 西安市,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Choon-Ho Park, The Law of the Sea:Problems from the EastAsian Perspective (Seoul:Proceedings of Two Workshops of the Lawof the Sea Institute) .

医学生法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医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对策

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医学教育过程过中过分重视医疗技能培养,轻视医学人文教育的现象有所改善,医学人文课程比例有所上升,但多是侧重对医学生的医风医德教育,而忽视了医学生法治教育,医学生的法律知识也大多局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法律基础部分”内容的教授,即便如我校医学专业开设卫生法课程,但学时较少,教学内容也有所局限。在从业过程中对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正当权益的基本法律法规掌握不牢固甚至完全不了解。这种法律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临床实践中有法不依、防御性医疗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引发医疗纠纷。医学生的职业选择决定了他们未来必将从事医疗相关工作,除具备过硬的医疗技术、高尚的道德情操外,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更是对自身工作高度负责的重要表现,是确保医疗活动安全进行,未来职业目标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积极有效的加强对医学生的法治教育与管理。

一、医学生法治教育现状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有效问卷651份,在通过何种途径了解法律知识一题中,26.57%的医学生通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程,20.89%通过卫生法等专业课程,47.31%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了解,仅有5.68%通过临床实习期间的实习代教老师。46.39%认为影响医学生法治教育活动正常开展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课程压力大,法律相关课程学时较少,22.58%认为教学形式单调,缺乏新意和趣味,由此可见,医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医学生对于法治教育的了解途径也有所差异。

1.对法律知识掌握少,理解程度低,法治观念淡薄

近些年大学生犯罪率不断增加,报纸、电视屡次报道医学生犯罪案件,其中也不乏医学专业学生。可见,包括医学生在内的高校学生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治观念缺失的现象。对医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本身法律相关课程涉及较少,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致使医学生不能结合实际,深入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更无法内化为自己的观念与信仰,法治观念淡薄。

2.医学生法治教育时间少,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医学专业教育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在非专业课程方面,有所欠缺,尤其在法律方面,长期处于空缺的状态。引起该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校层面对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医学生层面,由于医学的专业性质较强,导致大部分医学生的学习精力都集中在专业课程方面,对专业之外的知识,无法抽出较多的时间进行了解。

3.法治教育课程与形式单一,缺乏实践教学

当前,虽然已有部分高校,开设了法治教育课程,但却存在着课程形式过于单一的情况,教学长期处于理论阶段,无法进行有效实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乏灵活性,难以达到法治教育的目的,相关的教学知识,也不能及时的弥补法治教育方面的漏洞。使其违背了开设法治教育课程初衷的作用。

二、当前医学生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

传统思想对医学生影响较深,人情社会依旧成为主观观念,使其形成一种只要有势力就可以摆平一切的错误思想,这种思想不仅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也对社会治安构成严重威胁。作为教育部门,应及时的矫正医学生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使其走向正轨。

2.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对法治教育的影响

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要面对许多复杂的社会关系,法律就是对这些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离开了法律医学将无法顺利发展。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在法治教育方面既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性。这就要求医学生所受的法治教育的深度和知识覆盖面应与其所受的专业教育程度相匹配,但随着医学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的专业性质随之增强,但对法治教育的学习时间反而不断减少,从而使法治教育无法有效的融入医学教育当中。

3.院校对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医学院校课程设置遵循医学学习与人才培养规律,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完善,专业教育质量品质高,对于医学生专业学习、解剖实验、研究项目、临床实习等给予足够的经费及课程时间。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卫生法》两门课程是医学院校进行法治教育最主要的途径,但是相对于专业课其所占比例较少,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兼任教师情况多有发生。可见学校对法治教育未给予足够重视。

4.医学生自身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

医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钻研意识,但对于专业之外的知识,多数学生却不能够主动的接触与学习,究其原因,其长期处于医学学习中,导致部分医学生养成法治教育与其毫无关联的思想,学习法治知识是浪费时间的错误观念,使医学生难以对法治教育进行关注,也导致了不愿主动学习法治知识的情况发生。

三、医学生法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对策

1.掌握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建立健全医学生法治教育体系,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进行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医学院校除了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卫生法》作为必修课之外,要不断完善法治教育的内容,使之与时俱进,更适合医学生自身实际。通过这些法律条例的系统学习,提升医学生法律素养,使他们树立法治观念,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以医学生为本,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2.创新法治教育多维度方式方法,增加参与度和实践性

法律意识的养成与法治观念的树立,不但需要课堂教学,同时需要医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实践体验,在体验中深化对法律知识认识,培养法治思维,树立法治观念。因此,法治教育也需创新多维度的方式方法,与医疗实践相结合,增加医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性。例如在实践活动中,让医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思考,从内心深处逐渐对法律制度形成认同,内化为自觉守法的行为,培养法治思维。

3.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舆论环境

学校应坚持依法治校理念,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管理体制。其次,社会多方应大力宣传我国依法治国理念,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医学生喜闻乐见的医学生活动,使法治教育深入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培养法律精神和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

四、结语

作为重要的群体,医学生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医学生的法治教育始终令人担忧。加强医学生的法治教育尤为重要,医学生的法治教育需要学校与医学生的大力配合,及时的普及法律知识,使每一位医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积极的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健,笪宇蓉,刘艳霞.医学院校卫生法制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

[2] 李宁,任小红.我国医学生法律教育现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6,30(27):3332-3335.

[3] 万婷.依法治国引领下高职医学生医事法律素质教育现状研究[J].科技资讯,2016(1):126-126.

上一篇:关于端午节的优秀日记200字下一篇:送人生日的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