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通用10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复习题
(一)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
一、解方程。
7x+24=45 3.5+2x=12 5.8x+9.2x=72 25x+35=460
4x-1.6=18 7.7+3x=12.2 3x-
1554=7 7x+2x=23.4
二、列方程求解。
(1)一个数的3倍加上6.1得7.6,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4倍减84,差是24,这个数是多少?
(3)一个数的5倍减去16等于23,这个数是多少?
(4)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2倍等于90,求这个数.三、解应用题。
好课件吧
http:// 1.王宏家第一季度用水31吨,安上节水阀以后,第二季度用水25吨,比第一季度节约水费11.4元.每吨水的水费是多少元?
2.李老师带320元钱去买球,买了4个篮球以后剩下的钱正好买2个足球。一个篮球60元,一个足球的价钱是多少元?
3.甲乙两艘客轮同时从上海和武汉分别开出,相向而行,全长1100千米,经过25小时相遇。相遇时甲船行驶了500千米。乙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买一件上衣的钱可以买4条同样的裤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450元。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5.甲乙两个修路队合铺一条95千米的铁路,甲队铺铁路的长度是乙队的1.5倍.甲乙两队各铺了多少千米?
6.铺设一条长6300米的下水道,由甲乙两个小组从两头同时开始施工,经过60天后还剩300米。甲组每天完成54米,乙组每天完成多少米?
好课件吧
http://
7.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从相距576千米的两站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2倍。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8.一艘轮船从上海开往汉口,已经航行了全程的35,离汉口还有450千米,上海到汉口的水路有多少千米?
9.今年我市农村人均收入2700元,比去年增加
225。去年农村人均收入多少元?
10.红红家离学校的距离是0.32千米,亮亮家离学校的距离是红红家离学校距离的5倍.亮亮家离学校有多远?
11.甲乙两条船沿同一航线同时从上海开往青岛。经过18小时后,甲船落在乙船后面57.6千米。甲船平均每小时行32.5千米,乙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探索2、5倍数的特征,初步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发现2、5倍数的特征并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奥运带给我们的除了那种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还有一点那就是要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过一段时间我们学校要举行团体操表演,有哪些表演形式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学生认真看表演情况。)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信息,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2、活动二:师:我们首先解决“各项表演分别可以选派几人参加”这个问题。请你们想一想,每个方队得人数有没有规律?到问题时要仔细分析、验证,不能轻易下结论。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学生的思考可能停留在图中呈现的人数上,3个5、6个2、5个3。教师可适时引导:各队的人数与2、3、5有没有关系?
3、活动三;
师: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那些?5的倍数有哪些呢?3的倍数有哪些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主思考后,可能采用无序排列、有序列举、在百数表中 圈出或涂色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4、活动四
师:同学们了不起,用这么多办法找出了100以内2、5的倍数,那你们有没有发现2的倍数、5的倍数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数?
师:像2、4、6、8、10、12……都是偶数,1、3、5、7、9、11……都是奇数。
师:你能再说出几个偶数、奇数的例子。
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2、5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举例,相互交流。
三、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第1、2题。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第3题数学游戏: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看数字卡片说一句话。如:20是偶数,是2的倍数,同时也是5的倍数等。同位两人轮流出卡片,参与游戏。
四、课后小结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本次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数学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此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选择、判断、计算、操作题。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解决问题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本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本份试题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次数学试题编拟内容能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题量适中,难易适当,考查内容分布全面合理。通过成绩来看,我镇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小学科学的有关知识,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探索规律。当然也有个别后进生对数学缺乏理解,成绩不够理想。
二、学生答题况分析
我班参加考试学生 35人,优秀 20人,合格30人,平均 79分,优秀率57%,合格率 86%。
班现将试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题“填空”,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了学生理论和实际的相互结合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得比较死板,导致失分较多。
第二题“判断”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做的较好,失分较少。
第三题、“选择”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又紧密联系生活,和生活实践挂钩。部分学生失分较多,同时本题也为教师们提供了教学的努力方向。
第四题“计算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细心程度,计算较简单,失分较少。
第五题“动手操作”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观察、实际操作能力。学生能通过手、眼、脑把学到的知识展现出来。学生失分较少。第七题“解决问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分析能力较差,出错较多,有的还写得不能让人理解。
以上只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的问题所做的试卷分析,通过分析这张考试卷,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我认为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留给他们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合作、探究,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继续着眼于教材,稳扎稳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时认真分析,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试题的不成熟意见和建议:
纵观本次测试,明显看出试题的全面,所以平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以课本为主,精讲、精炼、让学生吃透教材,抓紧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各种能力有所提高,真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望多提供这样的试卷,通过及时的检测,调整教学思路,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1.旺角花园在三井小学的()偏()()°。
2.金城花苑在三井小学的()偏()()°。
二、看图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笑笑家在红红家的正北方向。
()2.东东家在笑笑家的正西方向。
()3.红红家离邮局最近。
()4.医院在红红家的正西方向。
()三、看图标位置。
根据描述,把各场所的名称填在合适的括号里。
学校在车站正北方向。
邮局在车站正西方向。
商场在车站北偏东45°。
少年宫在车站北偏西72°。
医院在车站南偏西33°。
一中在车站南偏东60°。
书店在车站北偏西28°。
四、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1.熊猫住在森林公园正北方向,小鹿住在森林公园正南方向。
2.小羊住在森林公园正东方向,小牛住在森林公园正西方向。
五、看图描述路线。
根据上面的线路图,说一说小玲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线。
六、看图回答问题。
1路和2路公共汽车都是从火车站开出的。
1.小明从火车站去公园,应乘几路公共汽车? 2.王老师从人民路去第一中学,应乘几路公共汽车?要乘几站? 七、学校举行冬季长跑比赛,比赛路线如下图。
根据路线图描述比赛所经过的方向。
八、想一想,填一填。
1.2路车从()开往()。3路车从()开往()。
2.小明从汽车站出发到书城,应乘()路车,乘()站。
3.小亮从文化宫出发到游乐场,应先乘()路车到()站下车,再乘()路车到游乐场。
4.从花园小区到书城怎样乘车?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北 东 40 2.北 西 30 二、1.✕ 2.√3.✕ 4.✕ 三、提示:根据方向和角度找位置,标图略。
四、提示:根据方向找位置,标图略。
五、去书店:小玲从家出发向北偏西60°走到商场,再向南偏西45°走到书店。回来时方向相反。
六、1.1路公共汽车 2.2路公共汽车 6站 七、学校→幸福村:北偏东80° 幸福村→公园:北偏西45° 公园→学校:南偏西50° 八、1.花园小区 动物园 汽车站 供电局 2.3 3 3.2 广场 3 4.先乘2路车到广场站下车,再换乘3路车坐1站到书城下车。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直接写得数。
0.8×0.6=5.5×3= 0.5×0.6= 0.125×0.8= 9.6×0.1= 0.07×0.9= 12.4×0.2= 2.4×5= 14×0.01= 1.5×2= 二、填空题。
1.把4.5扩大到原来的()倍是450,把9.6缩小到原来的()是0.96。
2.1.8×0.27的积有()位小数。
3.2.33×1.6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4.8.8×1.01=8.8+8.8×()。
5.两个因数的积由212.5变成2.125,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应()。
6.在里填上“>”“<”或“=”。
34×0.9834 0.6×1.010.6 0.2×1.21.2 3.5×5.35.3×3.5 1.2×7.851.1×7.85 7.1.2×2.5+0.8×2.5=×(),这是应用了()律。8.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约是1.25,这个三位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算式中,积最大的是()。
A.55.5×0.5 B.55.5×0.05 C.5.55×0.5 D.0.555×5 2.求4.8的一半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4.8×0.2 B.4.8×0.5 C.4.8×1.5 D.4.8×2 3.计算36×0.25,最简便的方法是()。
A.36×0.5×0.5 B.9×(4×0.25)C.(40-4)×0.25 D.9×4×0.5×0.5 4.()的计算结果是9.8。
A.0.28×35 B.280×0.35 C.0.035×28 D.3.5×28 5.与0.3×1.21的积相等的式子是()。
A.3×1.21 B.3×12.1 C.0.03×0.121 D.12.1×0.03 6.6.65×0.3的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A.1.99 B.2 C.2.00 D.2.0 四、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一个数乘0.6,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3.每千克苹果3.5元,买0.9千克苹果的价钱一定比3.5元少。
()4.两个因数的积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5.5.99精确到十分位约是6.0。
()五、竖式计算。
0.36×2.5=12.5×3.7= 0.15×2.3= 2.85×3.06= 0.54×1.208(得数保留一位小数)4.7×0.3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0.89×100.1 4.8×1.25 0.25×1.69×4 3.2×2.5+0.8×2.5 3.2×1.25×25(8+0.8)×1.25 7.6×3.9+0.76×61 七、解决问题。
学校: 姓名:
一.判断下列每组单词划线部分的读音是“T”否“F”一致。(5分)1.China about()2.teeth tree()3.umbrella uncle()4.we zebra()5.white city()二.选出不同类的一项.(5 分)()1.A.green B.cap C.blue()2.A.grass B.French C.English()3.A.country B.cousin C.grandfather()4.A.capital B.Canada C.China()5.A.aunt B.thin C.uncle 三.读一读,选择正确的答案。(5分)()1.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A.He works at a hospital.()2.Where does he work? B.She is tall.()How does your uncle go to work? C.He likes to cook.()4.What does your father like to do? D.She is a nurse.().What does your sister look like? E.He goes to work by bike.四.根据提示, 写出下列词的不同形式.(10分)1.play(现在分词)_______________ 2.do(三单形式)__________________ 3.like(现在分词)_______________ 4.tall(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
5.old(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 6.box(复数)_________________ 7.book(复数)_________________ 8.glass(复数)____________________ 9.father(对应词)______________ 10.to(同音词)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英汉互译.(10分)1.种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张中国地图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放风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o shopp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 7.the White House ________________ 8.capital cit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the flag of the U.K._________________10.the Palace Museum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填空.(10分)()1.They_______English in the U.K.A.talk B.speak C.talking D.speaking()2.The capital city of the U.S.is_______.A.the White House B.New York C.Washington,D.C.D.Ottawa()3.What country is ______Canada? A.In B.on C.with D.next to.()4.Where is Big Ben? In________.A.Australia.B.the U.S.C.Canada D.the U.K.()5.What do people speak in Canada? They speak ______.A.Chinese B.English C.French D.English and French()6.I don’t have brothers ______sisters.A.and B.or C.With D.for
()7.My aunt likes to watch TV,_______I like fly a kite.A.and B.so C.but D.how()8.What colour is the flag of Canada? It’s _______.A.Red B.White C.red, white and blue D.red and white()9.Australia ________beautiful beaches.A.have B.are C.Is D.has()10.What do you know ______ China? A.for B.with C.of D.about 七.连词成句.(10分)1.speak they in English Australi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Likes to his work computer he 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is look map 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know about I country ou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the city Beijing of China capital is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理解,判断正(T),误(F).(5分)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They are my father, my mother, my sister and me.My father is a teacher.He is 40 years old.My mother is a doctor.She works in a hospital.Shelikes her work very much.My sister is a student.She is a good student.I am a student,too.I like my school.()1.My mother is a teacher.()2.My mother is 40 years old.()3.My father is a teacher.()4.I am a student.()5.I like my school.九.小作家。(10分)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人,你的家人都有谁?他们长什么样?他们喜欢做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吧!(不少于50个单词,语句通顺,没有语法错误,书写规范。)
五年级期中试题答案
一、T T T T F
二、B A A A B
三、D A E C B
四、Playing does liking short young boxes books glasses mother to
五、Plant vegetables my grandmother a map of China Go for a walk fly a kite 去购物 白宫 首都 英国国旗 故宫
六、B C D D D B C D D D
七、1.They speak English in Australia.2.He likes to work on his computer.3.Look at this map.4.I know about our country.5.Bei jing is the capital city of China.八、F F T T T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多数为11岁),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底子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较差,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采取措施
针对学生这一实际情况,今后要继续狠抓学生的常规训练,对后进生加强课内外辅导,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美好的课堂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供五年级第二学期使用。本套教材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努力为学习者营造环境,精心设计内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英语学习变得“既容易又有趣”。这套教材以学生为中心,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主线,围绕最常用,最基本的英语词汇、句型、交际会话等,逐步展开教学内容,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和语言教学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教材的语言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生活。
四、总体目标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通过Li Ming和他的妈妈,以及Jenny和Danny一起乘火车前往北京旅行的故事,复习行为词汇、学习现在进行时。
第二单元,让学生学习一些新的修饰词和行为词汇(quickly, slowly, easy, hard, many,help, hurt , loudly, quietly).第三单元,复习星期名称、月份、序数词和地址写法。教授学生一般写信用语和格式,鼓励学生通过写信方式尝试用英语进行叙述。
第四单元,教授学生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词尾加-ed)(walked, talked, liked, played„„)以及3个简单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ate, saw, went,),同时学生也将学习一些其他词汇(gift)。
六、教研专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七、教学方法:
1、对于三年级起点第三册模块的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教学重点。对学生已学过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发展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通过设计一些任务型活动如:调查、小组活动、情景描述、说明等,对所学内容进行扩展性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同时,教师应在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英语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读和写的能力。
2、新大纲的要求,使我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灵活了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a.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的情绪高昂、优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因此,老师们时刻注意着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和蔼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信任他们向上的愿望,理解他们的错误,激励每一位学生进步,对学困生更要加倍关注。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使他们保持活拨、向上的心理态势的同时,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b.运用新鲜、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避免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各有所得。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录象、电脑等并结合其它的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等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教学使他们更感兴趣地接受新知识;利用语音教室、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让学生接受语言的熏陶、学会提留信息并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能力。
c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
1.thousands of / millions of / hundreds and hundreds of /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成千上万
例:There ar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in the park. 公园里的人有千百个。
2. in twos and threes 三三两两
例:They came home from church by twos and threes. 他们三三两两地从教堂回来。
3. at sixes and sevens 乱七八糟
例:His wife was away and the house was at sixes and sevens. 他妻子不在,家里乱七八糟的。
4. in ones fifties 在五十多岁时(fifties 前可插入 early, late, mid-, middle)
例:The boys are all in their teens. 那些男孩年纪都在十几岁。
Jane is only in her early forties. 简才刚刚四十出头。
She was in her mid-twenties. 她有二十五、六岁。
He was then in his late seventies. 他当时已经快八十岁了。
5. in the 1960s (in the 1960s)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第一单元 流连童年
1、《槐乡的孩子》写了槐乡的五月和八月,五月围绕“美”展开,槐乡的景美、槐乡的饭美、槐乡的人美。八月围绕“劳动”来展开。槐乡的孩子是勤劳的、快乐的、可爱的。
2、《捅马蜂窝》作者冯骥才。本文描写了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的我不顾爷爷的反对,捅了马蜂窝,结果遭到了马蜂的攻击,差点丢了性命。从中受到启示:再也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3、《颤抖的羽毛》作者金波。课文主要讲了“我”为了做一个漂亮的毽子和同学一起捉鸡拔翎,把大公鸡逼近了水池,几经折腾,大公鸡快要死了,之后我悟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加倍呵护大公鸡。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自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真诚地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过失,会重新得到别人的信任。
4、《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写了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捡贝壳、沙滩看跳鱼四件事,刻画出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形象。素:向来。如许:如此。无端:无缘无故。其间:其中。
5、《偷瓜》写了一群毛头娃崽偷瓜的过程,这里的“偷”字并无贬义,文中的毛头娃崽给我们留下了调皮、可爱、善良的印象。
第二单元
情越山水间
6、《古诗二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宋代诗人苏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宋代诗人杨万里。这两首诗都是描写西湖美景的。
7、《松坊溪的冬天》作者郭风。这是一篇声情并茂的散文。本文让我们感受到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激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7、《松坊溪的冬天》作者郭风。这是一篇声情并茂的散文。本文让我们感受到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激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8、《黄果树瀑布》作者吕游。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
散文。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雄伟,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9、《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本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沿途的美丽风光、外洞的高大宽敞、窄小惊险的孔隙和神秘奇异的内洞,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神奇的赞叹和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之情。
10、《草原》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本文是一篇 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的文章。按照作者进入草原后的所见所闻,经历的事情的先后顺序,依次描述了: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几个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 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第三单元 启智于身边
11、《荒芜了的花园》这是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一篇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几个人想重修荒芜了的花园,但众人各持己见,却没有一个人去行动,最终荒芜了的花园照旧荒芜着。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空谈不如实干,行动胜于雄辩,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最终结果是一无所获。表达了作者希望少些空谈、多些行动的美好愿望。
12、《瘸蝉》作者凡夫。这是一篇撼人心魄、令人惊叹的故事: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了帮助正在蜕变的蝉脱壳,最终反而使蝉变瘸了。本文让我们感悟到深刻的道理:好心未必办成好事,善意却有可能带来悲剧。痛苦和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财富,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挫折、失败和痛苦,面对挫折和失 败,我们需要的是进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而不是完全依赖外力的帮助。
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这讲的是四个在丛林中探险时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人,为了实现一个承诺而历尽艰辛、团结一致,最终走出丛林获得生存的故事。赞扬了格拉夫的智慧和爱心,说明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
14、《白杨》是现代作家袁鹰的佳作,是一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散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白杨树的特点:高大坚强、正直无私、生命力强。暗线是爸爸的内心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借白杨树赞美了具有白杨树精神的人。
15、《米芾学书》中老秀才说的话是课文的点睛之笔:学写字不仅要动笔,还要用心,不但要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东西、做事情机械盲目,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只要用心、得法才能有较快的进步和提高。第四单元 情思满怀
16、《灯祭》作者迟子建,这是一篇散文,全文以“灯”为线索,写了父亲为我做灯,我提灯过年,我送灯祭奠父亲,生动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以及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深深地怀念。
17、《捐赠天堂》作者张丽钧,“天堂”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本课采用倒叙的笔法,围绕“童心”记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心的可贵。
18、《天涯情思》通过描写生在异国他乡的我在除夕夜给家人打电话时发生的事,表达了身在他乡的留学生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19、《小抄写员》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写的是小抄写员叙利奥偷偷帮父亲抄写邮签,受到父亲的误解和责骂,他在矛盾和痛苦中坚持,最后终于得到了父亲的理解。从中可以看出叙利奥是一个孝敬父母、热爱家庭、有责任心的孩子。
20、《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恪尽职守、沉静果敢、处变不惊的人。
21、《忆秦娥·娄山关》写于1935年2月,全词描写了红军越过娄山关,向遵义进军的情景,反映出红军顽强勇猛的豪迈气魄和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战斗雄姿。上阕的感情是阴沉抑郁的,下阙的情感基调是乐观豪迈的。“铁”字充分表现出雄关的坚不可摧。“越”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再次越过娄山关的胜利豪情。《七律·长征》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运用比喻的手法,赞颂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2、《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顽强歼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
23、《小英雄雨来》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24、《勇者的面对》记叙了作者接待日本青年山崎母子的独特经历。表现出作者对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经历的记忆与客观、公正的认识以及对和平的呼唤。这里的勇者指的是山崎,也指能够面对历史的日本人民。
25、《詹天佑》记叙了我们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表现了他为祖国争气的坚定决心和对工作的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册需要背诵默写的内容
百忧集行 唐 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姓名:
一、填空(共
分)
1.请你写出5个连续的12的倍数()2.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是()。3.12的因数有(),18的因数有(),12和18的公因数有(),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4.8与9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24与51的最大公因数是()。
5.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6.(1)在括号里填一个数,使得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3和()
8和()
15和()
(2)在括号里填一个数,使得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所填的数。
5和()
()和12
()和24
7、最小的素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8、在1~20的自然数中,既不是素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有(),既是素数又是偶数的有()。
9、自然数按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分成()、()和()。10、1082至少加上()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才是5的倍数。
11、两个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2、如果A=2×2×3,B=2×3×3,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3、一个数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还有因数7。这个数最小是()。
14、一个数既是30的因数、又是45的因数,最大的是()。
15、用0、1、2三个数字排成的所有三位数中,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有()。
16、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最小公倍数是91,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最大是()。
二、判断题(共
分)
1、两个连续自然数(0除外)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
2、在24的因数中,是素数的只有2和3。
()3、5和7没有公因数,但5和7有公倍数。
()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5、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6.3和5没有公因数。
()7.若甲是乙的倍数,则甲是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8.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
9、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10.18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相等。
()
三、选择题(共
分)
1、任何两个奇数的和是()。A 奇数 B 合数
C 偶数
2、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A 素数 B 合数
C奇数
3、任何两个自然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A 公倍数
B 公因数
C 倍数
4、A是B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A AB B A C B
5、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
A 15和90
B 45和90
C 45和30 6、15和21的()是1。
A、倍数
B、公因数
C、最大公因数
D、最小公倍数
7、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可拼成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A、9
B、12
C、15
D、16
8、a=3b,a,b都是大于0自然数,则a,b的最小公倍数是()。
A、a
B、b
C、3
D、1
9、有一个比20小的数,它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是()。
A、18
B、16
C、12
D、15
四、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共
分)12和18
3和5
4和8
18和45
13和26
1和13
五、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共
分)
4和1
55和7
90和30 2 9和15
6和12
8和12
七、解决问题(共
分)
1、一枝钢笔的价钱是18.6元,比一枝圆珠笔贵10.9元,一枝圆珠笔多少元?(列方程解答)
2、小明的妈妈比小明大26岁,爸爸今年38岁,比妈妈大4岁,小明今年多大了?
(列方程解答)
3、甲、乙两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4天去一次,乙每5天去一次,如果7月1日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他们下一次同时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4、有两根绳子,一根长16米,另一根长20米。现在要把它们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要尽可能长,且没有剩余。每段绳子长多少米?
5.、把一张长为30厘米,宽为25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多少个?
6、学生参加跑步比赛,每组5人或每组7人都少2人,共有多少人?
7、把48块糖和38块巧克力分别分给同一组同学,结果糖剩3块,巧克力少了2块,这个组最多有几名同学?
五年级四字词语上册总结
头晕目眩 生意葱茏 不动声色 窗明几净 青翠欲滴 不绝于耳 司空见惯 据为己有 一望无垠 美中不足 千门万户 扪心自问 数以百计 芬芳扑鼻 五彩缤纷 千姿百态 逃出如飞 无动于衷 千磨万击 万籁俱寂 无所不能 无边无际 藤萝摇曳 莫名其妙 碧草如茵 饱经沧桑 风吹雨打 月光如银 长途跋涉 似懂非懂习以为常 憨态可掬 静影沉璧 动人心弦 恩重如山 倾盆大雨 羞愧难当 天方夜谭 心如刀绞 满腔怒火 戛然而止 寸步不离 异想天开 不足为奇 风雨无阻 人声鼎沸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挥毫泼墨 古香古色 巍峨壮观 天涯海角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奄奄一息 目不转睛 相濡以沫 源源不断 一诺千金 十万火急 坦荡无愧 蹑手蹑脚 忐忑不安 潜滋暗长 全力以赴 居高临下 纹丝不动 难以置信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同心协力 理直气壮 左右为难 绝口不提 随心所欲 依依不舍 无价之宝 与生俱来 万水千山 恍恍惚惚 人声鼎沸 肃然起敬 烟熏火燎 疲劳至极 卓有成效 耳鸣眼花 流传于世 一如既往 川流不息 朝思暮想 日思夜想 惊天动地 迷惑不解 微不足道 漫山遍野 滔滔不绝 生机盎然 人影绰绰 隐隐约约 悄无声息 栩栩如生 惶惑不解 鳞次栉比 错落有致 熠熠生辉 流光溢彩 叹为观止 金碧辉煌 举世闻名 至高无上 淡泊名利 人而无信 铿锵有力 目不转睛 灯火阑珊 山崩地裂
五年级四字词语下册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推荐阅读: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02-19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期中03-23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03-03
七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02-06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02-24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9-15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分析09-29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题02-24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