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林业改革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深化林业改革(共8篇)

深化林业改革 篇1

业生产

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几年来,我林业生产在委、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及省委、委对林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林业生产做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依靠全民造林,深化改革活林,推广科技育林,严格执法管林的发

展路子,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护,重点实施了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城镇村庄绿化、河道绿化、速生丰产林和特色经济林建设六大工程。几年来,经过全万人民不懈的努力,全林业生产呈现出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史无前例,为新世纪建设绿色,实现生态立的宏伟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年全共完成各类植树株,相当于过去年的植树总和,有林地面积达亩,林木覆盖率达到,比年提了个百分点。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全民造林的浓厚氛围

强化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重要性的认识

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提广大干部群众对林业生产的认识作为推动工作整体上水平的前提来抓。一是多种形式搞好

宣传。把每年的3月、10月定为集中宣传月,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电视、宣传车、条幅、标语等形式广造舆论,多次召开林业生产现场会,现身说法。年春,我们制作了《盛世兴林绿》电视专题片,在电视台连续播放个月,200年春,成功地举办了“绿色杯”林业知识大奖赛。通过以上宣传,使中央、省、关于大力发展林业生产的指示精神以及各项林业法律法规,达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在全社会形成了“植树如积德,管树如行善,爱树如敬神,毁树如杀人”的强大舆论氛围。二是专家讲座。先后30多次邀请省40多名林业专家与林业局业务骨干在全巡回讲座,及时解决群众遇到的种植难题,大力宣传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通过算帐对比,扫除广大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认识上的误区。三是组织乡村干部走出去学习。近几年来,每年组织万多名群众到林业生产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通过宣传发动,干部群众的认识进一步提,植树 的自觉性、责任感明显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发展林业生产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需要,是推动全造纸、加工、类等产业升级和“大上工业、上大工业”的需要,是改善镇村生态环境、全建设小康的需要。普遍认为抓林业,就是抓经济;抓林业,就是抓农民增收;抓林业,就是抓小康建设,抓林业生产是造福人民、惠及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社会工程,从而在全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浓厚氛围。

科学规划,实施重点工程带动

几年来,我们按照、“十五”林业规划总体要求,规划实施了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城镇村庄绿化、河道绿化、速生丰产林、特色经济林六大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总里程公里,境内铁路、公路、国道、、、三条道共条骨干道路,、、等乡路两侧分别建成了不少于米宽的林带,公里的村村通油路两侧分别建成—米宽的林带,特别是速公路沿线的、两洼改貌和今春的常绿树栽植工作,我们狠抓加大投入、综合治理、科技治碱、新技术推广四项措施,财政投入专项资近千万元搞水利工程,修桥、打井、调土抬田、改良土壤,标准造林亩,植树万株,苗木全部为胸径cm以上的大苗,由春季造林改为秋冬造林,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栽植常绿树万株,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涝洼地,变成了今天郁郁葱葱的万片森林,林中有鸟,塘内有鱼,面貌焕然一新。农田林网工程按照“田成方,林成网,沟渠配套”的标准,新建林网万亩,完善林网万亩,形成千万条绿色屏障;城镇、村庄绿化工程按照“村在林中,人在绿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标准,全部进行绿化,村庄绿化和小康村创建进行有机结合,村庄的四旁空闲隙地、房前屋后、路旁坑沿进行了合理利用,目前全个村中已有村庄进行了标准绿化,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以上。

速生丰产林和特色经济林坚持树种交叉搭配、品种优良先进,以东西两条沙河为中心,建设成方连片的速丰林基地,完成造林面积亩。

加强领导,严格落实奖惩

几年来,我始终把林业生产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每年的春秋两季林业大会战期间,均成立由委书记挂帅的林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各农口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党委书记为乡镇第一责任人,乡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委、政府出台了林业建设方案及奖惩办法,并将林业生产列为考核乡镇工作的重点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年春天的公路改造和沿线改造两大重点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指挥部建在了工地,工作人员吃住在工地,领导现场指挥、现场办公。在年全林业生产评比考核中,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乡镇分别奖励元、元和元。各乡镇也对本乡镇的林业大户、林业状元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的植树状元同志被评为级劳模。

二、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林业生产的长效机制

完善和落实林业政策,是调动农民群众植树造林积极性的重要保证。我于年在全率先开展了林地、林木拍卖工作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几年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按照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包则包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了林业生产的长效机制,真正调动起了广大群众造林、管林、护林的积极性。

建立林地流转机制,促进健康发展

我们把速生丰产林、农林间作、经济林做为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来对待,根据群众意愿,按照“树随地走,谁造林谁所有”的原则,允许采取调换土地、自

由结合等形式,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并明确规定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可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保护了林业生产成果。

依法划定林地,公开公正拍卖

以全林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把绿色通道、村镇四旁、河道、荒碱地等宜林地依法划为永久性林地,全部实行公开拍卖。在林地拍卖工作中,我们坚持典型引路,因村而宜,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林地拍卖办法及林地拍卖资金管理办法》,完善了拍卖、公证程序,健全了监督机制,使这项工作在全个乡镇全面铺开,为林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拍卖过程中,一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民主的原则,保证所有购买者平等竞争;二是坚持“四宜四不宜”的标准:即坚持拍卖面积宜大不宜小,提倡大户承包,禁止平均到户;

拍卖年限宜长不宜短,一般不低于年;拍卖价格宜低不宜高;拍卖合同条款宜细不宜粗。拍卖前丈量土地,明确四至,由群众代表评出底价,并张榜公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逐户登记是否参与竞标,并签名盖章。竞标者先交足底价款和保险抵押金。竞标时,公证人员到场监督,竞标后,当场交足购买金,当场公证,当场签订拍卖合同。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让群众吃上“定心丸”,种上“放心树”。对林地拍卖资金,我们按照级管帐、一级管钱的办法由统一管理,在预留出同等年限的农业税、水费等法定税收外,其余全部用于林业生产和公益事业。

通过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土地、劳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购买者真正拥有了林地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通过林权制度改革,激活了投入机制,拓宽了投资渠道,变过

去由国家、集体投入为主,为群众个人投入为主,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解决了绿化资金不足的矛盾。通过林权制度改革,拓宽了集体和群众增收的渠道,使闲置多年的沟渠路边荒地变废为宝,不仅盘活了集体资产,而且增加了集体收入,林地拍卖为全的林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林业生产的经营效益

我们发展林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实惠,将林地建成老百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工作中,我们通过品种引进、科技推广、技术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益,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高效化。

抓新品种引进,优化种植结构

抓好林业生产,良种先行是关键。

近年来,我先后引进了速生杨、和等优良品种个,经济林树种、、杏等优良品种个,丰富了我的林果品种资源,优化了经济林种植结构,形成了有特色的观光经济林,且能较好地避免单一品种造成大面积病虫害发生。

抓造林新模式的探索,提林地经济效益

在“、”两洼荒碱地改貌工程中,我们本着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综合开发、一次成功的治理原则,采取了五统一的治理措施,一是统一规划。针对公路及多为盐碱涝洼地的实际,对涉及到的乡镇我们统一一个标准、一张图纸、一张造林设计说明书。二是统一工程治理。改造动用机械多台套,劳力人次,清挖沟渠条,扶路多公里,台面万多平方,平均抬高米,动用土方近万立方米,根据土壤和水质情况到上级业务部门进行了化验,确立了增施土杂肥、磷肥、叠堰引蓄黄河水大水压碱等具体改良措施,保证了树木的成活率在以上。三是统一供应大规格苗木。新购苗木胸径均在厘米以上,根系发达,无病虫、机械损伤。四是统一挖坑、栽植、大水漫灌。五是统一检查验收。年春“、”两两侧各米范围内共完成造林多亩,植树株,两侧完成株,成活率在%以上,创造了植树的奇迹。在搞好植树的同时,我们探索了台田“上种下养”模式,利用形成的坑塘发展鱼虾喂养,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今日的“聚宝盆”。在速生丰产林种植结构中按照株行距设计,不影响间作作物丰产、丰收的原则,推出了“上林下粮、上林下菜、上林下药、上林下菌”等多种间作模式,林地效益大幅度提高,亩均增收几千元,有的高达近元。

抓种植技术培训,确保树木成活率

为开展好大规模的秋冬季植树活

动,确保树木成活率,每年的林业生产期间林业局多名业务人员组成多个技术指导小组,下乡入村指导群众种植。他们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群众植树,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几年来,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多次,发放科技明白纸万余份,受训群众达万人次。目前,全林果品种优良率达到%以上,新种植林木的全部为优良品种。

四、严格依法管林,确保全绿化成果的安全

深化林业改革 篇2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全民造林的浓厚氛围

1.1 强化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重要性的认识几

年来,我们始终把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林业生产的认识作为推动工作整体上水平的前提来抓。一是多种形式搞好宣传。二是专家讲座,及时解决群众遇到的种植难题,大力宣传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通过算帐对比,扫除广大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认识上的误区。三是组织乡村干部走出去学习。

1.2 科学规划,实施重点工程带动。

几年来,按照“林业规划总体要求,规划实施了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城镇村庄绿化、河道绿化、速生丰产林、特色经济林六大工程。狠抓加大投入、综合治理、科技治碱、新技术推广四项措施等。

1.3 加强领导,严格落实奖惩。

几年来,我县始终把林业生产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每年的春秋两季林业大会战期间,均成立由县委书记挂帅的林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各林口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党委书记为乡镇第一责任人,各乡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林业建设方案及奖惩办法,并将林业生产列为考核乡镇工作的重点之一,实行一票否决。林业技术人员亲自指挥,工作人员吃住在工地,现场办公。林业局对下属各林场制定了百分考核奖惩制度,各乡镇也对本乡镇的林业大户、林业状元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

2 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林业生产的长效机制

完善和落实林业政策,是调动农民群众植树造林积极性的重要保证。

2.1 建立林地流转机制,促进健康发展。

我们把速生丰产林、农林间作、经济林做为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来对待,根据群众意愿,按照“树随地走,谁造林谁所有”的原则,允许采取调换土地、自由结合等形式,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并明确规定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可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保护了林业生产成果。

2.2 依法划定林地,公开公正拍卖在林地拍卖工作中,我们坚持

典型引路,因村而宜,在认真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林地拍卖办法及林地拍卖资金管理办法》,拍卖前丈量土地,明确四至,由群众代表评出底价,并张榜公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逐户登记是否参与竞标,并签名盖章。竞标者先交足底价款和保险抵押金。竞标时,公证人员到场监督,竞标后,当场交足购买金,当场公证,当场签订拍卖合同。通过林权制度改革,拓宽了集体和群众增收的渠道,使闲置多年的沟渠路边荒地变废为宝,不仅盘活了集体资产,而且增加了集体收入,林地拍卖为全县的林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 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我县林业生产的经营效益

我们发展林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实惠,将林地建成老百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工作中,我们通过品种引进、科技推广、技术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益,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高效化。

3.1 抓新品种引进,优化种植结构。

抓好林业生产,良种先行是关键。近年来,我县林业局先后引进了速生杨优良品种林木,经济林树种等,丰富了我县的林果品种资源,优化了经济林种植结构,形成了有特色的观光经济林,且能较好地避免单一品种造成大面积病虫害发生。

3.2 抓造林新模式的探索,提高了林地经济效益。

3.3 抓种植技术培训,确保树木成活率。

为开展好大规模的秋冬季植树活动,确保树木成活率,每年的林业生产期间林业局多名业务人员组成多个技术指导小组,下乡入村指导群众种植。他们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群众植树,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

4 严格依法管林,确保全县绿化成果的安全

几年来,我县在抓好培育和扩大林业资源的同时,强化了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对毁坏林木和非法侵占林业用地的违法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打击,我们的工作措施是:一是在林业局成立了由森保、管护、检疫、林政、公安为一体的共计上百人综合执法大队,专门配备车辆做为交通工具,同时配备了专用警械,分成组昼夜巡逻,发现毁林案件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县林业资源的安全。二是经常性地组织有关人员赴省、县业务部门参加林业法律、法规培训班,大大提高了林业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办案水平。三是建立了有奖举报制度,鼓励举报,奖励举报,保护举报,为举报人保密,把护林、护绿工作扩大到全社会,由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调动起全社会成员保林护绿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广大群众自觉爱林护绿,把护林工作变为自觉行为。四是严格林木采伐审批程序,按照林木所有者申请-乡镇林业站堪验-林业公安科现场认定-局党组研究-最后审批的程序,最后发放采伐证件,有效地杜绝了乱砍滥伐现象发生。五是加大处罚力度。对违规采伐、毁林犯罪案件绝不姑息迁就,以最快的速度严肃处理,避免“关系案”和“人情案”。六是搞好林业执法服务。对群众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客户随来随办,方便了群众,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肯定和好评。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使全县的林业资源得到了有效地保护,林业经营机制得到了良好运转。通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县林业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三个效益已开始显现,农民有了自己的“绿色银行”,农田有了绿色屏障,镇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景象。过去一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通过植树造林不仅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改善了生产环境,近年来,我县风危害明显减轻,粮食单产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有了大幅度增加。同志们,尽管我县林业生产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要求,与先进市县相比,与建设小康水平,实现生态立体的奋斗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深化林业改革 篇3

一、林业“三定”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全省林业的快速发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省就实行了“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工作,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林业经营体制。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省又开展了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完善工作,着力解决林业“三定”的遗留问题,进一步确立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山林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有了新的认识,对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落实经营主体的愿望更加强烈。面对林业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和各项政策,紧密联系第一轮山林承包期陆续到期的实际,着力把山林延包工作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来抓,并于2006年初开展以“延长山林承包期、发放林权证、规范林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山林延包工作。目前,全省山林延包工作已全面完成。全省共完成换(发)林权证面积8657.5万亩,其中集体所有8258.8万亩,占95.4%,国有398.7万亩,占4.6%。在集体所有面积中,责任山2619.2万亩,占31.7%,自留山1878.9万亩,占22.8%,集体统管山3760.7万亩,占45.5%。通过山林延包,进一步明晰了林业产权关系,依法保障了林农的合法权益;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激活了林业经营机制;推进了林权规范流转,优化了森林资源配置;统一了山林权属资料的归档保存,建立了林权管理制度基础;调处了大量的山林纠纷,维护了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和调整,林业产权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林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不断巩固。据最新清查结果,2004年与1979年相比,全省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三增长”。2006年全省林业行业总产值达到1217.7亿元,位于全国前茅。实践证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和调整,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合乎林区生产实际,顺应人民群众意愿,不仅为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可靠保证,而且有效调整了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统筹了城市与农村的利益,促进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浙江现代林业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拓展和延伸,是整个农村改革领域的扩展和深化。目前,我省林业产权主体已基本明晰,经营主体已基本明确,但林权制度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各项配套改革有待全面推进。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示要求,坚持林农多得实惠、生态受到保护的原则,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一要创新林权管理制度。清晰明确的林权关系是是林业各项改革的基础,将林权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完善林权登记管理,积极发挥林权证法律凭证作用,与公益林补偿、林木采伐申请、流转、抵押等林事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林权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并向社会提供林权信息,使林权管理统一、规范、科学、公开。要加强林权纠纷调处,充分发挥乡村调解机构和民间调解组织的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调处机制,促进林区和谐稳定。

二要创新林业管理机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林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并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促进森林资源、劳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林业经营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建立森林资源流转机制和林权交易市场,有序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促进山林资源生产经营环节向种植能手集中,向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配套制度建设,积极培育林业产权交易市场,搞活经营机制。要积极探索并加快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步伐,提高森林资源转化为森林资产的能力,拓展信贷支农的渠道,激发林业创业富民的活力。

三要创新林业经营方式。在保持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和产权清晰的基础上,以林农自愿为原则,组建新型林业经营实体,提高林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广大林农通过联户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股份经营和转包经营等方式,明确权利和责任,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和培养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高林农参与市场的能力。

四要加强林权制度改革的领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加快林业发展、振兴山区经济、富裕广大林农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多种利益主体和各方面的利益,政策性很强,操作难度较大。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建立健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机构,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准确把握政策,正确引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我省林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全省山区经济实现新发展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浙江实际来看,山区、林区的人民群众是我们要重点惠及的部分,关键是要发展山区经济,而林业正是发展山区经济、推动山区人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進一步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要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各项政策,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森林资源,努力把更多适宜发展生态经济的生产要素引向山区、引向林业,为山区致富、林农增收提供可靠保证。

一要切实转变山区经济发展方式。从我省山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山区的生态优势、后发优势、资源优势,念好山字经,打好林字牌,大力发展竹、木、林、花、果、茶等具有山区特色的林业产业,积极开发森林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走出山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使山区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要积极为山区群众提供创业平台。山区经济要有新发展,就是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要求,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山区农村综合改革,破除制约集体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解决山区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更多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引向林业、引向林区、引向林地,不断开发林业的生态、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延伸林业生产经营的范围和领域,为广大林农提供创业平台,富裕广大林农,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山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三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路子。逐步完善基本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调动林农保护生态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我省生态环境。引导林农依靠科技发展林业产业,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林业经营科技含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对林农的技术培训,实行标准化生产。要鼓励科技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山区工作,为山区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同时,要加大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林农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强山区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山区基地作业道建设,努力降低林农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深化林业改革 篇4

(赣府发〔2009〕23号 2009年8月27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和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巩固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加快推进配套改革,建立促进林业发展和林农增收的长效机制,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巩固主体改革成果,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林地承包经营权

1.稳定和落实林地家庭承包经营基本政策。林改中已明晰到户的山林,要保持长期稳定不变,依法保护承包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发包方不得随意调整、变更、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干涉承包方的生产经营活动。林改时采取“分股不分山”、现在农民要求承包到户的,应当分山到户。林地确权不到位或者林权证尚未发放到户的,要抓紧确权并将林权证尽快发放到户,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扣留。已发放的林权证存在差错的,要及时予以纠正。高度重视和加快跨市、跨县“插花山”的确权发证工作,对权属明确、界址清楚、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林地坐落地县级人民政府要及时受理登记,并发放林权证。因山林流转或征占用林地等原因发生林权变更的,要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各级要建立健全林权登记管理机构,确保林改机构不撤、队伍不散,承担起林权管理日常工作。要切实加强林权档案管理,健全档案查询系统,确保林权档案资料完整、准确、规范、安全。

2.妥善处理林权流转遗留问题。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注重协商”的原则,稳妥处理林改前流转的山林。对合同期内的联营山林,要保持权属关系稳定,同时协商完善联营合同,维护农民利益。对联营以来一直未进行人工造林的荒山荒地,应当归还给原集体经济组织或林农。对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山林,受让方应将不少于70%的政策性让利补偿给原山林所有者,确保林农利益落到实处。切实加强林权流转的监督管理,国有和集体森林资源流转必须在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进行,禁止私下协议流转。农民个人流转山林的,可不进行资源评估。对在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流转的山林,林业主管部门在采伐指标安排上要给予适当倾斜。要建立健全林权流转管理和承包合同仲裁制度,制定全省统一的林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规范林权登记管理,确保林权流转依法、规范、有序。

3.切实加大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力度。认真开展山林纠纷排查,按照争议的难易程度分类制定调处方案。争议双方有调处意愿的,要尽快组织调处。对跨行政区域的山林权属争议,由双方政府成立跨界争议联调小组,充分依靠群众,发挥民间调解机制的作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建立领导接访和干部下访制度,对“疑难”争议,实行领导包案调处,落实调处责任,维护林区稳定。各市、县人民政府要设立山林权属争议调处日常办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安排专项经费

开展调处工作。省人民政府将在适当时候组织对部分跨省、跨设区市的林权争议进行重点调处。

4.严格防止垄断经营和乱收费反弹。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赣发„2004‟19号文件精神,不得采用行政手段搞木竹垄断经营和压级压价收购,严禁违规出台或变相设立涉林收费项目,切实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要严格执行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严肃林改工作纪律的通知》(赣纪发„2007‟13号)要求,凡涉及林农收费行为,都必须公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接受群众监督。要按照省发改委《关于确定全省林业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的复函》(赣发改收费字„2009‟1212号)规定,切实规范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林业产权交易、木竹检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服务项目收费。要严肃工作纪律,落实领导责任,对群众反映的垄断经营和涉林乱收费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5.组建省级林业产权交易所。在保留6个试点县和4个林业重点县林业产权交易中心的基础上,将其他县(市、区)林业产权交易中的招、挂、拍环节纳入当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原有的产权交易机构以会员制形式进行整合,共同组成全省林业产权交易体系。与此同时,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快林业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建设,组建全省统一、辐射周边省市的区域性林业产权交易所,搭建市场交易、信息发布、政策咨询、中介服务、市场监管和投融资平台;整合林权咨询、评估、抵押贷款、担保等服务项目,健全市场交易规则、收费标准和信息发布等制度,有效形成资源变资本、资本有序进出的林业资本运作平台。具体办法由省林业厅另行制定。

6.加快林业投融资平台建设。按照“依法依规、产权明晰、保护权益、发展产业、规避风险、良性发展”的要求,采取政府扶持、民间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组建省级林业投资公司或江西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参与江西涉林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建立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制度,从2009年起,开展造林苗木、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积极整合全省国有林场、苗圃等森林资源,推进森林资源资本化运营,加快林业产业建设。

7.推进政策性森林保险。加大政策性森林保险宣传力度和财政对森林保险的支持力度,切实做好中央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对纳入国家和省级补偿的生态公益林,森林火灾保险实行全省统保,所需保费补贴由中央和省财政安排。建立公益林防火责任机制,实行以奖代补,对上未出险公益林的所有者给予奖励,提高林农的森林防火责任意识。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林农自愿”的原则,积极推行商品林综合自然灾害险和森林火灾险两种投保方式,由林业经营者自主选择参保,对自愿参保的由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具体办法由省林业厅商省财政厅、江西保监局、中国人保财险江西分公司另行制定。

8.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全省金融机构要加强和改进林业金融服务,全面

落实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增加林业信贷投入。稳步推进农户信用评价和林权抵押相结合的免评估、可循环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5万元以下贷款凭林权证免予评估;将林业贷款期限最长延长至10年;符合条件的林权抵押贷款,其利率应低于信用贷款利率,小额贷款借款人实际承担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的1.2倍。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林权抵押贷款进行贴息,并对发放林权贷款业绩突出的金融机构予以奖励。建立健全林业担保体系,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开办林业融资担保业务,对以林权抵押为主要反担保措施的担保公司,担保倍数可放大到10倍。继续做强省级林业担保公司,通过增资扩股、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壮大省级林业担保公司实力。省财政将继续加大对江西赣林担保有限公司的注资力度。

9.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非林业用地上营造的林木、苗圃地内人工播种或扦插繁育的苗木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森林采伐限额按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编制,不分起源和消耗结构。商品林采伐类型由五类简化为主伐、抚育伐和其它采伐三类;在一个采伐限额执行期内,采伐指标有节余的,可结转以后各使用。取消集体林主伐年龄限制,采伐由蓄积量、出材量双项控制改为由蓄积量单项控制。将原来由林业工作站承担的伐前、伐中、伐后全过程管理,改为由森林经营者自主管理,林业部门提供服务和监督。按照商品林资源所占份额和分类排序的原则,公正合理分配采伐指标,确保经营者的林木处臵权和收益权。

10.健全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视财力情况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快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公益林补偿投资体制,选择部分市、县开展森林生态效益受益者补偿试点,探索从水电、旅游、矿产等生态效益直接受益单位筹集公益林补偿资金的有效办法,提高公益林补偿能力。允许生态公益林林权所有者依据《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采伐。

11.扶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按照自愿原则,引导林农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为纽带,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三防”协会等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林业生产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林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与林农建立新型合作关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实现企业与林农互利双赢。加大对林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优先解决信贷额度和贷款贴息。对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优先解决采伐指标,支持安排林业项目。省财政从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组织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支持林业合作组织示范点建设。

12.加强乡镇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各重点林区乡镇都要建立20人的半专业扑火队,与村级护林防火联防队相结合,保持人员相对固定,配备必要的扑火机具,加强扑火技能培训,提高就近处臵森林火灾的能力。省财政对达到建设要求的乡镇半专业扑火队装备建设给予一定的补助,市、县财政也应给予适当补助。

三、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13.加快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通道绿化为重点,加快城市、乡镇、农村自然村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矿山绿化步伐。鼓励和引导各地大力发展以杨树、泡桐、桉树、光皮树等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全面落实经营主体,坚持栽大苗,不栽无主树,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培育平原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有效整合林业资源,精心组织实施长防林、珠防林、血防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14.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根据我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做强做优油茶、毛竹两大特色产业。省财政从2010年起,将加大对油茶、毛竹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国家高产油茶基因库基地建设和油茶、毛竹深加工产品开发。加大油茶丰产、毛竹低改、竹腔(兜)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建立毛竹产业发展绿色通道,简化采伐和运输查验环节。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林产品精深加工、苗木花卉、森林旅游等产业,促进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

15.着力培育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和先进技术,大力推进油茶、松香、毛竹、人造板等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通过整合林业项目、贷款贴息、品牌扶持、技术研发、基地建设、人员培训等措施,扶持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推广部门和科技人员,采取技术咨询、入股、转让等形式参与林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2-3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上市,带动林业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建设。

16.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将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发改、建设、交通、电力、通信、广电等部门要把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行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切实改善林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各级民政部门要将国有林场纳入自然灾害救助体系。要认真抓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筹措配套资金,逐步改善国有林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来抓,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发动,形成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局面,为实现“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布部门:江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9年08月27日 实施日期:2009年08月27日(地方法规)

软件技术支撑(support)

我公司采用的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制浆技术分析软件,出自张荣曾教授亲自编写。张荣曾教授现为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浆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煤炭学会选煤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加工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工艺和设备,以及水煤浆燃料的制备技术,曾主持完成“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级攻关项目。

这套制浆技术分析软件的采用,使我司水煤浆生产准备及过程控制有了强有力的监控,严格把控水煤浆的成品质量,保证以最优品质供应给广大用户。

深化林业改革 篇5

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农村各项改革正在扎实开展,一些重要改革事项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任务也更加艰巨。农村改革综合性强,靠单兵突进难以奏效,必须树立系统性思维,做好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和主要矛盾,进一步提高农村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农村改革的方向,提出深化农村改革总的目标、大的原则、基本任务、重要路径,从全局上更好地指导和协调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衔接配套,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的综合效应。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从提高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出发,特制定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健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体制机制,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到2020年,农村各类所有制经济尤其是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保护制度更加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农村基层组织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农业农村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农村基层法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合法财产权益的保护,赋予农村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同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保证其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农户家庭经济、农民合作经济、各种私人和股份制经济、供销合作社经济以及国有农场林场等国有经济共同发展。

2.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握好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

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调整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促进农业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4.坚持保障农民权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农民合法经济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

5.坚持统筹兼顾。统筹考虑农业和农村发展,统筹考虑城乡改革发展,统筹考虑公平和效率。

6.坚持循序渐进、试点先行。发挥好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在把握方向、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认真组织好农村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突破现行法律法规的重大改革,要按程序报批,取得授权,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试点。7.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始终把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提高依法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稳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二、关键领域和重大举措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基层党建等领域,涉及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农村改革要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5大领域。对这5大领域改革的核心问题,要明确大的方向、主要内容和重大方针对策,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

(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在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建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与村民自治组织制度相交织,构成了中国农村治理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支撑。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必须以保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为核心,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重点,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本集体所有成员,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进一步调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积极性。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防止犯颠覆性错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落实集体所有权,就是落实“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明确界定农民的集体成员权,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归属,实现集体产权主体清晰。稳定农户承包权,就是要依法公正地将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本集体组织的每个农户。放活土地经营权,就是允许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配置给有经营意愿和经营能力的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允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为工矿仓储、商服等经营性用途的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同等权利,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可以出让、租赁、入股,完善入市交易规则、服务监管制度和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机制。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保障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用益物权基础上,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对农民住房财产权作出明确界定,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

二是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抓紧修改有关法律,落实中央关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重大决策,适时就二轮承包期满后耕地延包办法、新的承包期限等内容提出具体方案。在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原则,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和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法律效力,扩大整省推进试点范围,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出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指导意见。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制定出台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的文件,规范草原承包行为和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广大牧民保护和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引导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有序流转。

三是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耕地保护,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行特殊保护。完善土地复垦制度,盘活土地存量,建立土地复垦激励约束机制,落实生产建设毁损耕地的复垦责任。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办法。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定责任,完善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评价体系,确保补充耕地数量到位、质量到位。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田现象,杜绝违规占用林地、湿地补充耕地。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政府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票”等试点,推动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

2.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在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全面核实农村集体资产基础上,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明确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现阶段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严格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切实防止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少数人侵占、支配集体资产,防止外部资本侵吞、控制集体资产。

3.深化林业和水利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林地用途管制制度。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重点,深化配套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完善林木采伐权,管好公益林、放活商品林,调动林农和社会力量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研究提出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指导意见,有序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4.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在农村耕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和规模经营的度,不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使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提升农户家庭经营能力和水平,重点发展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适时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立法建议。

5.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务,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接机制,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机制,允许政府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完善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

6.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家庭经营在相当时期内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力量,要通过周到便利的社会化服务,把农户经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作用,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政府向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

7.培养职业农民队伍。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扶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8.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对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严格的资格审查、项目监管和定期督查机制,禁止以农业为名圈占土地从事非农建设,防止“非粮化”现象蔓延。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探索建立工商资本农地租赁风险保障金制度。

9.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和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研究出台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创新行业指导管理体制、企业市场化经营体制、农场经营管理体制,明晰农垦国有资产权属关系,建立符合农垦特点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推进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按照为农服务的宗旨和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因地制宜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作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使之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三)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对农业实行必要的支持保护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以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效能,完善农业生产激励机制,加快形成覆盖全面、指向明确、重点突出、措施配套、操作简便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10.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转换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大力清理、整合、规范涉农转移支付资金,对“小、散、乱”及效果不明显的涉农专项资金要坚决整治;对目标接近、投入方向类同的涉农专项资金予以整合;对地方具有管理信息优势的涉农支出,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切块下达,由地方统筹支配,落实监管责任。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切实提高涉农资金投入绩效。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支农事权,明确政府间应承担和分担的支出责任,推进各级政府支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11.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根据各类主要农产品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程度,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进并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按照“价补分离”的思路,继续实施棉花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善补贴发放办法。改革、完善玉米收储政策。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方式,避免政府过度干预,搞活市场流通,增强市场活力。完善农产品收储政策,坚持按贴近市场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原则确定收储价格,降低储备成本,提高储备效率。加强粮食现代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积极鼓励引导流通、加工等各类企业主体参与粮食仓容建设和农产品收储,规范收储行为,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强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新型业态,发挥电子商务平台在联结农户和市场方面的作用。

12.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保持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开展农业补贴改革试点,将现行的“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优化补贴支持方向,突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保持与现有政策的衔接,调整部分存量资金和新增补贴资金向各类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合理确定支持力度,不人为“垒大户”。进一步拓宽财政支农资金的渠道,突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重点,持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完善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的投入机制,强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农机具购置等的支持力度。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快捷高效的补贴资金发放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对农民收入补贴的办法。

13.建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新机制。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配套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建立有利于节水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制度和节水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

14.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推进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打破部门条块分割,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完善科研立项和成果转化评价机制,强化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扶持种业发展,做强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骨干种子企业。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探索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

15.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广减量化和清洁化农业生产模式,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度,完善农业投入品减量提效补偿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和东北黑土地保护。深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湖、限牧限渔。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源、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稳定投入机制。

16.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坚持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健全政策支持、公平准入和差异化监管制度,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健全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的制度,完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开发和农村建设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稳定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完善治理结构。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鼓励组建政府出资为主、重点开展涉农担保业务的县域融资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完善农村信贷损失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地方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创新和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拓宽“三农”直接融资渠道。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以具备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引导其向“生产经营合作+信用合作”延伸。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制定农村信用合作组织业务经营规则和监管规则,地方政府切实承担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完善地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推动地方建立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与授信。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成立农业互助保险组织,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发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提高保障水平。深入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研究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17.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规划体制。加快规划体制改革,构建适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完善各类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监管制度,健全县市域空间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尽快修订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下,探索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提高规划科学性和前瞻性,强化规划约束力和引领作用。

18.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建管机制。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探索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机制。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通过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等方式,更好地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

19.推进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完善县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机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城乡区域标准水平统一衔接可持续,完善综合监测评估制度。鼓励地方开展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

20.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充分考虑各类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细化完善和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加快建立和实施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的全覆盖。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相应支出责任,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地区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21.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落实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政策。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原则,突出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把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五)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必须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协同,围绕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加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民主制度,形成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

2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深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不断夯实党在农村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选好用好管好带头人,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和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严肃农村基层党内政治生活,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肃处理违反党纪党规的行为,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惠农资金、侵占征地补偿款、侵吞集体资产等发生在农民身边的腐败行为,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务监督机制,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多为群众办实事,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建责任制,发挥县级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加大抓乡促村工作力度。

23.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在有实际需要的地方,依托土地等集体资产所有权关系和乡村传统社会治理资源,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在已经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的地方,开展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探索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载体,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落实群众知情权和决策权。建立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理顺村务监督机构与其他村级组织的关系,切实发挥村务监督机构作用,落实群众监督权。积极探索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协商形式,重视吸纳利益相关方、社会组织、驻村单位参加协商。研究明确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机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定位及相互关系。在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区,探索剥离村“两委”对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职能,开展实行“政经分开”试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

2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修订乡规民约。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平台和支撑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设施利用效能。建立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体育健身等重点文化体育工程有效合作机制。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支持社会各类文化组织和机构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抓好农村业余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保护和传承具有民族特色的农耕文明,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广泛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与特色农业有机结合,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引导和组织农民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发挥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

25.创新农村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农村贫困人口掉队的要求,分类施策,加快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完善贫困县考核机制,完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建立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效衔接的机制。完善片区联系工作机制,推动片区规划实施与减少贫困人口的目标相结合,将政策、项目等落到实处。抓紧研究制定扶贫开发的重大举措,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26.深化农村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执法力量,推行对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的综合执法,确保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依法维护农村生产生活秩序,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

三、(略)

四、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 篇6

篇一: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之

三、全面深化改革

三、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2年12月31日)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朝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奋勇前进。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 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凝聚社会共识,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____________ *这是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点。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受中央政治局委托,现在,我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全会决定起草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即着手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党的十八大统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认为,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必须抓紧推进全面改革。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已经35个年头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 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回过头来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正是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

4月20日,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各地区各部门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顺应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愿望,抓住了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普遍表示赞成。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是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说到底,就是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

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议题确定后,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由我担任组长,刘云山[3]、张高丽[4]同志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省市领导同志参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全会决定起草工作。文件起草组成立以来,在将近7个月的时间里,广泛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论证,进行调查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3次、中央政治局会议2次分别审议决定,决定征求意见稿还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从反馈情况看,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

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共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中央责成文件起草组认真整理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对全会决定作出重要修改。

二、关于全会决定的总体框架和重点问题

中央政治局认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围绕这些重大课题,我们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全会决定起草,突出了5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二是以改革为主线,突出全面深化改革新举措,一般性举措不写,重复性举措不写,纯属发展性举措不写。三是抓住重点,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四是坚持积极稳妥,设计改革措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五是时间设计到2020年,按这个时间段提出改革任务,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在框架结构上,全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按条条谋篇布局。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16个部分,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第二至第十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经济方面开6条(第二至第七部分),政治方面开3条(第八至第十部分),文化方面开1条(第十一部分),社会方面开2条(第十二至第十三部分),生态方面开1条(第十四部分),国防和军队方面开1条(第十五部分)。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板块,讲组织领导,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这里,我想就全会决定涉及的几个重大问题和重大举措介绍一下中央的考虑。

第一,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也说明,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篇二: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十大重要论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站在时代高度,对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思考,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理论的系统探索推向了新的高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下述十个论点。

1.改革地位论:

两个“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和关键性意义。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命运。正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前30年历史经验教训,实现了改革开放这一次伟大觉醒,打出了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才让中国人空前之近地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曙光。展望未来,改革开放更决定着民族复兴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邓小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的基础性意义,他曾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习近平同志则强调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进一步提升了改革开放对民族复兴的关键性意义。

2.改革时态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作出的科学结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论述,将中国共产党关于改革开放的长期性认识发展为持久性认识。强调改革的持久性,既是对历史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奋斗的期许,它是对国内外围绕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变的疑虑作出“永远不会变”的肯定回答,是对社会上的种种模糊认识作出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永远不会停滞”的郑重表态。这一论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展示了党中央深谋远虑、责任担当和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勾画出了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壮阔前景。3.改革定力论:

明确政治定位。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同志关于明确改革政治定位和保持战略定力的论述,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推进改革指明了政治遵循。

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战略定力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一是“两个死路一条”的论断,即不实行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二是“两个保持”的要求,即“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三是“两个防止”的警示,即“不仅要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也要防止落入‘西化分化陷阱’”。4.改革任务论:

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习近平同志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两个半程”的论述具有深邃的历史和战略眼光,阐明了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一改革新的历史任务和长远战略目标,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新的历史任务的论述,一是提出了制度现代化任务,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过去讲的现代化,主要内涵是“四个现代化”。习近平同志鲜明地提出制度现代化任务,这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升华,标注了中国现代化的新高度。二是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任务,即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用30年的时间,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今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形成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从主观上看,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实践经验基础;从客观上看,这是改革进程向前拓展的必然要求。把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任务,表明我们党对改革任务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

5.改革目标论: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阐明了改革的性质和根本任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和总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改革根本方向与根本路径的有机统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的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的根本路径。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三足鼎立”的格局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形成,这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下一步要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路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说明,只有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只有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妥善应对和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有序运行、健康发展、持续上升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有着时代的内涵和要求。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是西方模式的简单照搬,而是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要求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治理体系”不是独立体系,而是党的执政体系、国家管理制度体系、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体系。

6.改革特征论:

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

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

从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全面深化改革相对于前35年改革的几个阶段性特征。一是“统筹”,即不是单个领域体制的调整和修补,而是各个方面体制与制度的深度革新,是全方位的改革和改进。二是“系统”,即不是各个领域体制改革的单向推进,而是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的系统推进。三是“集成”,即不是止步于改进体制机制,而是要着眼于制度聚合与集成,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制度文明。

7.改革方法论:

尊重改革规律。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这些论述,是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重要遵循。

习近平同志关于改革方法论的论述十分丰富,包括强调在总体方法上注重改革“三性”,即“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调在思想方法上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处理好思想解放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大与步子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调在推进方法上要处理好政策“五大关系”,即把握好“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

8.改革推进论:

有序推进“五要”。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树立“五要”新思维,即要正确推进改革,要准确推进改革,要有序推进改革,要协调推进改革,要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优先顺序、推进时机等基本原则,对于确保正确、准确、有序、稳妥推进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要”新思维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改革推进理论。一方面,明确了改革推进的方向性、稳妥性、有序性、耦合性、严肃性。改革不仅要注重思想方法、设计方法、操作方法,还要注重推进方法,这是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性特征转换的必然要求。“五要”新思维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聚焦点、时间点、立足点、关联点,实现了全面深化改革方向指引、力度掌控、顺序理清、重点把握、能动性发挥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自上而下、顶层设计、部门协调、高层推动的改革推进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自上而下设计和推进落实的过程。正确、准确推进改革,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改革要求的体现;协调推进改革,是实现改革最大综合效益的重要保障;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是改革的基本遵循。这五个方面,既注重发挥部门和地方改革的创造性、积极性,又坚定了改革的方向性、原则性,构成一套缜密的改革推进体系。

9.改革动力论:

党的领导与改革合力。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这一论述深刻阐明,只有在加强党的领导和紧紧依靠人民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强大的改革动力,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就是为了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这既说明领导力度是空前的,也表明我们党已经形成了新的改革领导体制。当今中国正在加速转型,在经济多元、利益多样的前提下,党的执政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深化改革要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以最大公约数的思想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聚合众力、融合众智,就将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和持久的改革动力。

10.改革担当论: 篇三: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今天的改革,不只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全面深化改革要塑造的,是一个更有实力引领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深化林业改革 篇7

一、深入贯彻落实 9 号文件,全面深化林业财政体制改革

2014年4月,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印发了《中央财政林 业补助资 金管理办 法》( 财农[2014] 9号) ,明确提出了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预算管理的程序时限、各类林业补助资金的使用办法,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林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深入贯彻落实9号文件,林业部门会同省财政厅认真研究,组织专人制定了《甘肃省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根据9号文件的精神,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重点开始了以下工作。

1. 会同省财政厅共同开展林业项目库建设。针对近年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联合省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林业财政项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2014年省级财政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明确指出申报项目由林业、财政部门联合逐级上报,凡申报的项目一律经过筛选进入项目库,滚动安排实施,避免了项目重复申报或选题不准、上报时间紧张等诸多问题,建成了我省首个林业财政项目库,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为提高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研究建立了林业建设项目评审专家库和省级专家评审制度,在全省遴选出111名不同林业学科的专家入选专家库,集中开展重大项目论证,特别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评估。据统计,全省项目库已储备林业科技推广等7大类534个项目,2014年组织申报235项,有效提升了林业建设投入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时效性,促进了全省林业建设项目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 加强计财队伍规范化管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要求,我们要求厅直各单位一把手不再分管财务,全面调整了工作机制,形成了由班子副职分管财务,党政“一把手”负责监督检查的新机制。对厅直各单位集中开展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清理工作,要求未取得会计资格证的从业人员,一律不得在会计岗位上从事会计工作,全面落实了会计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针对全省项目资金管理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于8月上旬召开了全省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培训会,邀请省财政、审计、纪检部门的专家领导,就如何加强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做了专题讲解,特别突出了警示教育的内容,使全省林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3. 强化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的监管。针对国家和省级林业财政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年初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在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中的监督职能作用,建立纪检、审计、稽查联动机制,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更新监督检查理念,将监督工作始终贯穿于资金管理的全过程”。组织2个稽查组对2011—2013年全省的林业财政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稽查,对项目进展缓慢、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等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了全省通报,并责成相关单位限期进行整改。近期组织督察组对近三年来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全覆盖督查,摸清了基本情况,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和督促改正,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4. 组织搭建林业财政资金网络化管理平台。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精神和省林业财政项目资金管理实际,为实现林业计财工作科学、高效、规范的现代化管理目标,我们在开展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着手搭建林业财政资金网络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将通过项目库建设、项目资金进度实时督查等功能的发挥,确保林业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

二、财政林业专项补助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对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的支持有待加强。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务院去年底审议通过《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省林业厅认真研究制定生态屏障规划编制大纲,组织召开省内外专家学者咨询会,谋划建设方向,组织编制总体规划,争取将生态屏障建设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但因国家没有安排专项投资,试验区建设只能依托现有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进展和成效尚不明显。建议国家林业局协调财政部、发改委对甘肃省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机制不够完善。森林生态效益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国家是效益补偿的投资主体,但仅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投入是不够的,也难以激发受益者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全社会对公益林实施补偿。除各级政府投资外,生态受益的各个社会群体,也应投入到公益林保护上来。从面上看,中东部省区要对西部省区的生态保护实施补偿; 从线上看,大江、大河中下游生态受益群体要对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单位实施补偿; 从点上看,对森林、湿地、水源地周围的群众要实施补偿。建议国家从法规层面上明确,逐步建立一个比较合理完善的生态补偿体系。同时,根据我省对单位管护成本的调查显示,以国有林为主的白龙江林管局、祁连山保护局、庆阳市林业局所属林业总场等天然林区管护成本分别为38. 8元/亩、20元/亩、17. 52元 / 亩,以集体和个人为主的庆阳市、天水市、陇南市管护成本分别为42. 23元/亩、28. 4元/亩、22. 3元/亩,与目前补偿标准差距较大。为此,建议国家将国有和集体公益林补偿标准分别提高到15元/亩、25元/亩。

3. 森林抚育补贴范围亟需扩大,补贴标准有待提高。一是甘肃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多、面积大,区内有大面积亟需抚育的中幼林,特别是采伐迹地、初植密度较大的中幼林,火灾和病虫害隐患相当严重,建议按照森林正常的经营活动,将自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纳入抚育范围。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确权到户的集体林急需抚育但缺少资金。建议在加大抚育任务的基础上,增加试点单位和试点范围,扩大到集体林和个人林。三是河西地区主要以灌木林为主,绝大多数灌木林急需抚育更新。目前灌木平茬更新复壮成本较高,没有国家投入难以实现灌木及时平茬更新复壮。建议将灌木林纳入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范围,发挥灌木林的生态功能。四是由于社会劳动力价格日趋增长以及林区运输成本增加,森林抚育成本逐年增长。我省多数地方抚育成本稿达300元/亩以上,远高于现有的抚育补贴标准,加之抚育间伐出材及抚育剩余物材质差,销售价格低,成本冲减少,而随着森林抚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难度大,成本高,投入不足的情况更为严峻。建议国家将抚育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亩300元。

三、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建议

1. 制定林业自然资源登记管理办法,建立并实行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林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2. 制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确定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及有关规范标准。在有关省份试点搭建林权交易平台,探索保障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森林资源安全的途径方法。

3. 实行森林资源增长目标考核制度,考核评价各地森林资源增长目标完成情况。

4. 制定湿地和沙化土地征占用补偿办法,逐步健全林地、森林、湿地和林木、沙生植被、野生动植物等有偿使用制度。

5. 完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湿地、沙化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的管理,逐步修复湿地、荒漠生态系统。

6. 探索建立碳汇项目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林业碳汇技术支撑体系和林业碳汇交易制度。

四、对推进国有林区改革的有关建议

1. 认真总结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经验,明确国有林区功能定位,科学界定国有林场性质,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

2. 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创新机制体制,按公益型事业单位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公益性林场实行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同时理顺国有林场基本建设投资渠道。

3. 剥离移交国有林场办社会职能。按属地管理原则,将国有林场承担的学校、医院、社区等社会职能整体移交当地政府,国有林场不再承担办社会职能。

4. 着力完善国有林场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国有林区社会人员保障制度,实现国有林场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应保尽保。

深化林业改革 篇8

林权交易日益火爆

“马金镇下田村一山林流转,从挂牌价33.1万元,经55次加价,一直到60.2万元成交;林山乡林业站租山造林的“黄岭坑”山场经营权流转,经过93轮应价,从挂牌价24万元一直唱到46万元,创下单宗林权涨幅之最……。”

开化林权交易,场面何以如此火爆?2008年6月在开化举行的衢州市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情况交流会上,与会人员通过专门观摩交易中心的流转现场,亲身感受到了火爆场面背后是流转机制的大胆创新。

开化于2004年底在全省率先完成山林责任制延包后,就把规范林权流转、加快林业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重要配套改革措施提上议事日程。在大量调查研究、做好试点的基础上,县政府于2007年出台了森林、林木、林地流转管理办法和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林权流转的范围、条件、工作程序和操作流程,并相继成立“三个中心”,即在县林业局设立“林权管理中心”和“林权评估中心”、在县招投标中心增挂“林权交易中心”。“三个中心”共同履行监管和服务职能,组建成一个设施齐全、服务高效、运转灵活的流转平台。凡集体林权流转,一律实行村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同意的决议制度和向全体村民公示制度,防止集体森林资产贱卖行为和暗箱操作;一律要进行森林资产评估,并作为交易物的挂牌依据;对集体所有林权流转评估价在5万元以上的,一律委托县招投标中心公开流转;一律严格要求用材林转让年限至少在15年以上,全面封禁以单纯采伐为目的的短期“判青山”。

通过强化行业监管、设置保留价、公开竞标等措施,有效地防范了私下串标、不合理定价等弊端,确保了集体森林资产的保值增值,推进了新农村建设。音坑乡上城村,2007为解决康庄路工程配套资金,拟将村集体“冬瓜坞”125亩山林实行流转筹资,村里定价30万元无人问津,2008年8月通过县交易平台向全县公开挂牌出让,最后以55.8万元成交,为村里增收20多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据统计,自2007年7月实施公开规范流转以来,全县通过林权交易中心已成功流转山林102起、面积2万余亩、交易额3328万元,实现比评估价增值400余万元,亩均净增350元,增幅达14%。随着林权流转机制的不断完善,如今进入中心的林权交易已越来越多,平均每月都要开标2到3次,每次5到10宗不等。一些林区干部群众从原来不大理解,想私下搞,到现在自觉要求到县里挂牌交易,规范有序的林权流转正逐渐成为建设平安和谐林区的重要保证。

银林联姻拧开融资瓶颈

林业生产周期长,投入不足、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山林二轮延包和森林、林木、林地规范流转上先行一步的开化县,2006年5月,被省人行、省林业厅确定为全省林权抵押贷款工作5个试点县之一,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风险可控、不断提高”的原则,于当年10月正式启动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二年多来,县农村信用联社共向申请林权证抵押贷款的林业经营户发放林业贷款88笔1828万元,使广大林农真正尝到了变资源为资产、变活树为活钱的喜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林农对林权的认识,缓解了林业建设投入不足难题。池淮镇星玉村村民吴勇军,去年回乡流转荒山造林,但缺乏资金,找了许多亲友都不敢担保。有了林权抵押政策,他从县信用联社贷到了100万元,4000亩的造林计划得以实施。吴勇军深有感触地说:“山林可以抵押贷款,再也不用为筹资求人了”。

为进一步拓宽林业融资渠道,自去年中旬以来,县农村信用联社还在一些信用村中开展了林业小额信贷业务,专项用于一些林农的造林管护投入,迄今已办理300余笔2415万元,吸引社会资金5000多万元。

林业融资大门的打开,加快了现代林业发展,到目前,全县各类流转面积已超过30万亩,其中经营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就达20余万亩,发展了一大批名茶基地、林产品加工原料林基地、综合开发农庄和生态休闲山庄,涌现出了一批兴林富民典型。

林业保险首开衢州先河

去年初,开化县遭受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继而在五六月份又遭两次洪灾,共造成林业直接经济损失4亿多元。广大农民群众迫切希望通过“低保费、高赔付”的政策性保险来降低经营风险。开化县委、县政府加大林改推进步伐,在全市率先将林木列入政策性保险范畴。按林木不同生产期的再植成本,分200元~800元不同等级设保额,林农按保额的1%交纳保费,由财政给予保费补贴45%。该项政策的实施为林农编织了一张风险防范网,给林业经营主体吃下了“定心丸”,在改造、发展、森林防火上都舍得投入,当年全县共有18个乡镇、195户、31万亩山林列入首批林业政策性保险试点。今年,县政府已确定把全县的89.6万亩生态公益林和50%以上的用材林、经济林都列入政策性保险范围,为林农林权抵押贷款提供保障。

山林开发打开返乡农民工创业新天地

开化县是个只有34万人口的小县,却有8万多人常年外出务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批外出务工农民返乡,不断完善的各项林改配套措施为返乡农民工再创业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查德荣是开化县青阳乡旭日村的农民,他多年外出打工积累了一定资本。近年来,利用该村一个小自然村整体下山脱贫之机,将该组的部分山林和林地流转过来,创办了种养结合、公司加农户联合经营的生态农庄。目前已发展了5000余亩用材林、毛竹基地,500余亩名茶基地,放养了牛、羊200余头,带动当地216人就业,其中50余人常年就业。又如,林山乡的操根土去年还在温州一家电器企业做生产主管。金融危机下,企业倒闭,操根土只得回老家。用准备在县城购房的30多万元钱,在本村投资承包山林开发,流转了几十个农户的一千多亩近荒芜山场,发展用材林、原料林、油茶林低改基地,规划山上林木、林下养鸡、河塘养鱼的立体经营模式,也带动了本村的、附近的回乡农民工再就业。

像查德荣、操根土这样的山林创业典型在开化还有许多,据统计,迄今全县已有400多位农民工返乡兴林创业,并带动1万多名农民本地再就业,人均十亩山林,为广大山区农民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社会化服务提升林业质量效益

开化本地闲散劳动力众多,但真正掌握技术的不多。现在越来越多新生代打工者,没有从事林业生产的经历,加强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适宜的林业技术是关键。近年来,开化县每年投入135万元,有计划地培训农民2万人次、开办各类农民培训班265期,引导农民创业就业。县林业局机关50多名技术骨干对全县乡镇分片开展林业技术指导,实施“农村能人工程”,通过科技下乡、农村科技特派员以及示范基地现场示范等形式,培训农民1万余人,催生了一大批“林秀才”、“土专家”。县林业局对林权经营大户在造林规划、林木采伐计划安排、项目实施、林道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政策和经济扶持。如桐村镇寿源竹林山庄,原是一片稀疏的荒芜竹园,每亩立竹只有20来株,在林业部门的指导和扶持下,通过低产竹园改造,现已发展成亩产150株、滴灌齐全的高产竹园,为全县低产竹园改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开化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先行一步,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探索没有止境,林业“三定”时的历史遗留问题、集体林流转后的资金管理和迹地更新问题以及林木处置权落实问题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困挠着现代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林改深化行动仍有待向纵深推进。

上一篇:旅行社招聘启事下一篇:一张毕业照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