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感悟

2024-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40年感悟

改革开放40年感悟 篇1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榜样3》的播放,无疑拉近了这些榜样与广大党员群众之间的距离,他们鲜活的事迹、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壮志向我们传递着一种信息——榜样是新时代下不可或缺的精神楷模,是国家发展与时俱进提振内生活力的不竭动力。

强化宣传,正向引导,积极发声新时代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同时,党员干部更应坚持正面宣传不动摇,让先进榜样事迹在基层遍地开花,形成比学赶超、思想与行动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激励民心,鼓舞士气,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基层,是榜样生根发芽的厚土,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要走心,真正做到下基层有所获、走基层有所得,深入挖掘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树好榜样标杆,示范引领打开工作新格局。

实字当头、以干为先,锻造新时代发展动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干部在新时代发展中肩负不可推卸的使命,要牢固树立实干导向,强化担责意识,让比实干、强担责、抓落实成为当前基层工作的主旋律。实干是能力,落实是水平,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与时俱进,采取接地气的方式方法,实打实推进各项事业稳步提升。国家的发展不需要蛀虫,党员干部要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使命,以榜样的精神力量武装自己、警醒自己,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能实干、肯实干、出成效的时代发展动力。

见贤思齐,不忘初心,争做新时代榜样先锋。古往今来,榜样层出不穷,顺应历史潮流,党员干部更应见贤思齐,力争上游。我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层党组织书记、乡贤是基层学习的好榜样,强化领头雁建设工程、乡贤回归工程,形成一支有本领、会带头、起作用的基层建设主心骨队伍,铸就坚强的基层堡垒,应对国家高速发展面临的多重课题刻不容缓。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身处一线的干部,要锐意进取,争做新时代发展榜样先锋,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关于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

11月10日上午,政务中心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榜样3》专题片,短短的96分钟节目,却给我们上了一堂意义深刻的主题教育党课。

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尤其是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学习榜样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感动,为榜样的事迹所感染;第二是行动,在工作中时刻为标杆,努力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为具体的惠民项目、惠民行动。第三是敢自己做榜样,通过不断向榜样学习,在感受到榜样力量的同时,更加充满激情工作,敢于在工作和生活中争先创优,真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做好群众的榜样,满怀深情地带领群众一块干、一块苦、一块乐,努力成为中国的脊梁。

坚持理想信念。理想想念是精神之钙。《榜样3》中,每一名优秀党员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他们的理想信念坚若磐石。

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榜样3》中的优秀共产党员,从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实际状况出发,学习理论,研究问题,最终与人民群众一起解决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赞誉。

严守规矩纪律。严守党的规矩纪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榜样3》中优秀党员,坚守规矩意识,严守纪律底线,是遵纪守法懂规矩的典范。弘扬榜样精神,就要:遵循党的章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廉洁自律,联系群众,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范文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3》专题节目在荧屏热播,该节目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用鲜活的故事讲述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理想,以先进模范事迹激发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何谓榜样?我认为,具备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以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并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笃行致远、担当作为,才能成为时代之榜样,党员之楷模。《榜样3》中以一个个人生故事为新时代的榜样作了最好的注解,以毕生精力翻译传播真理的宋书声,骑摩托穿梭在偏远山路的贺星龙,用青春换来北斗升空的王淑芳……他们身处各行各业,但都具备相同的特性,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不求名利的默默奉献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誓言和初心。

我们的时代需要榜样的力量。榜样是什么?是灯塔,是坐标,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国测一大队的几代人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投身祖国的测绘事业,测天量地,只步为尺,以青春和生命丈量祖国的壮美河山。向榜样看齐,与榜样同行,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补足精神之钙,将坚守信念、担当尽责、服务人民等优秀品质传递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汇聚成为推动时代前行的坚实力量。

青年党员干部要时刻以榜样为镜,对照标准查找不足,见贤思齐,笃定前行。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将个人的理想目标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改革开放40年感悟 篇2

——倪吉祥 (现任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

编者:2008北京奥运会让安全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 奥运安保与其说是一次攻坚克难的战役, 不如说是对近几年来信息安全工作的一次全面的质检。

记得还是在看《百年电力》时曾想过, 如果能在变革中留下一些当年的设备实物和史料, 甚至构成个博物馆, 留待后继之人观摩、瞻仰, 将会是件多么有益的趣事啊。30年前的改革开放, 促使长期处在短缺经济中的中国电力飞快提升到如今, 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回想当年整个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还只是从电气自动化起步;20年前电厂自动控制引入计算机还算是凤毛麟角事;十几年前电力企业家们已开始谋划厂级应用系统, 借以减少燃料消耗、提高设备健康状态、提高备品备件利用率和资金周转率。从元件到系统;从生产到管理;从单一电厂管理到跨区域的整体运作。这一步步, 除唤人感慨外, 也更加清晰了目光。改革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 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 将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更好地融合起来, 实现企业集团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管理理念, 将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季平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书记)

编者:历史的变迁让一代电力行业信息化专家实现了自身价值和梦想, 信息系统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 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毫不为过, 或许今天我们记录的将成为最宝贵的历史。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反映了信息化社会的特征。对于电力工业来说, 小到电力设备、工艺系统, 大到整个电厂、电网的生产和运行, 都需要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支撑。这些具体物理对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容易被理解, 而信息化与企业发展的融合就不那么简单了。譬如:计算机办公、电子邮件, 或用一些专业系统, 算不算融合呢。如果不是, 融合究竟是什么, 有没有什么标准?其实, 融合就是一体化、分不出彼此, 企业发展与信息化的融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化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的融合; (2) 信息系统的流程与管理标准的融合; (3) 员工的认知和能力满足信息化要求; (4) 从信息共享、利用出发对企业再造; (5) 用信息化为顾客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王聪生 (现任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编者:30年前, 我国电力工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还主要集中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等局部领域, 如今, 信息技术已经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电力工业的各个角落。但人们对于信息化本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惯性思维、管理习惯和原有体制都会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阻力,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 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企业信息化与促进生产力提高的关系。信息化本身只是一种手段或工具, 即便是ERP, 尽管融入了管理理念或最佳实践, 但我国电力企业还是难以全盘照搬。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促进生产力提高的目标, 必须实行信息技术与企业变革的互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 不断发现问题和企业运行的规律, 大胆及时地进行企业变革或称流程重组, 其中一些定性的经验作为补充, 同时为了实现企业的变革, 不断赋予信息技术新的要求, 从而进一步支撑企业变革, 实现企业管理的持续改进。上述思想认识和行动方式要在企业内部达成一致, 充分理解并形成统一的意志。如果信息技术仅仅停留在一个又一个信息系统的建设上, 而不关注于全体员工管理意识的提高和企业的变革, 那么, 信息技术将会降低或阻碍企业生产力的提高。

——俞钢 (现任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所所长)

编者:信息技术是提高生产力还是降低生产力, 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改革开放30年来, 信息技术从替代部分手工劳动到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手段, 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如今, 电力企业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的发展, 依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高认识的过程。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它包括信息的采集、加工、整合和分析研究。建议:将近30年来电力信息工作者辛勤积累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加以开发利用;扩大国内外信息采集渠道, 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 保证信息的科学性;针对电力发展与改革、企业经营与发展中的问题, 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使其成为对技术进步、企业发展和领导决策的有用信息, 真正起到领导的参谋作用。

这是当前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急需加强的工作。

——孙嘉平 (现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与信息专委会主任)

编者:30年间, 电力行业信息通信部门的职能发生了极大变化, 如何整合原有的业务资源并继续发挥其作用是很多行业专家关注的热点, 今天我们可能过分强调信息系统基础架构, 但是随着中国电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和全球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 国际电力情报收集整理、信息资源的再加工等工作仍然非常重要。

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 (1) 起步阶段 (1961年-20世纪80年代初) 电力系统自主研发制造了电子管计算机, 开创了计算机应用的新篇; (2) 发展阶段 (1983年-至今) , 其中又分为2个阶段, 即指导阶段 (1983年-1997年) 和自主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 , 指导阶段基本完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建立了各种基本、分散的信息系统, 随着电力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电力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电力系统的资本、技术、人才储备等方面都飞速成长成熟, 对信息系统应用需求已经从“要我”发展到“我要”的自主阶段。信息系统的渗透性、通用性、增殖性显著提升; (3) 成熟阶段, 它将源自电力行业与信息化应用完全融合, 并且实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输出, 这也将是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

——张科 (原中国电力信息中心副主任)

编者:改革开放30年, 信息化从陌生到熟悉、到渗透, 虽然我们今天不断地创新并实践信息化与传统工业的融合, 但也只是站在信息化发展历史的某一点, 今天我们所做的将成为每个电力信息化工作者梦想最坚实的基础。

30年的发展, 信息化已不再是简单的数据传输、展示、处理业务的工具, 今天, 信息化已经成为执行企业战略和变革的必须工具, 是实现企业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基本前提, 更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提升绩效的动力和载体。借助信息化这一腾飞的翅膀, 华东电网正在努力探索世界最前沿的建设“智能电网”这一全新领域, 企业内各类信息的融合, 企业与政府、社会、用户的充分交互, 传统电力行业向可持续、环境友好方向转变, 必将带动包括信息化在内的企业全方位创新。在继续安全驾驭世界第二大国家内区域电网的同时, 华东电网在企业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全员劳动生产率等连续3年增长超过20%, 企业连续多年业绩评价名列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区域公司首位。信息化也必将成为引领华东公司继续提升绩效的新载体。

——陈春霖 (现任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副总信息师)

编者:在国家电网公司的领导下, 华东电网有限公司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以全面提升企业绩效为导向, 通过企业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全面强化企业和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 实现建设国际一流电网公司的愿景, 实践并担负着改革开放的先锋力量。

1997年我国提出了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SIS) 的概念, 并形成了我国独特的SIS+MIS厂级信息化模式, 火电厂开始进入从机组级自动化向厂级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由于SIS概念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产物, 很快在我国形成了一个新的SIS产业, 并从一开始就主导了我国火电厂信息化领域。

当前, 火电厂自动化和信息化纵深发展要求现场监控设备级, 并尽快推广应用现场总线技术, 从而实现火电厂厂级、机组 (车间) 级和现场监控设备级的三级数字化。一个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电厂的任务已经提到我们面前!

——侯子良 (原国家电力公司科技委员, 国家电力公司热工自动化领导小组成员)

编者:从电力工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平圩、石横”技术的引进、分散控制系统 (DCS) 的全面推广应用,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火电厂机组级自动化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再到之后电力信息化的迅猛发展, 毫无疑问, 技术密集型的电力行业正在走一条开拓创新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道路。

信息系统好比“高速公路”, 而信息材料好比“高速公路”上“运输的货物”。电力信息化今后的发展重视“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货物”的收集和质量, 在这方面我建议: (1) 适当发展信息源, 尤其是方向性、战略性、总体性、发展技术等方面, 拓宽与国际的交流; (2) 要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把优秀的行业方案在电力行业共享, 建立现代信息收集系统与专家分析决策的联系; (3) 重视信息的传播功能和方式, 通过电子渠道展示信息通信融合发展下信息收集的时效性, 通过品牌期刊引导业界的深层思考。

——何大愚 (原水利电力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

编者:30年间, 电力行业信息通信部门的职能发生了极大变化, 如何整合原有的业务资源并继续发挥其作用是很多行业专家关注的热点。今天我们可能过分强调信息系统基础架构, 但是随着中国电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和全球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 国际电力情报收集整理、信息资源的再加工等工作仍然非常重要。

我们把物理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保证网络、服务器、路由器等设备支持软件统称为信息化的“路”, 数据库、开发工具和所开发出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称为信息化的“车”, 信息资源称为信息化的“货”。“路”、“车”与“货”在实现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缺一不可, 但是, “路”、“车”是工具、手段, 通过“路”、“车”将“货”送到某地并得到实际应用才是目的。

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指导下, 确定的企业信息化应用需求, 是企业信息化“路”、“车”与“货”建设发展及高效应用的根本动力和约束条件。“路”、“车”与“货”的建设应协调进行。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需要, 建设基础设施“路”、根据“货”和“路”确定、组织和选择“车”。“货”的组织和管理是重点、难点, 大量、组织有序“货”流动才能使“路”、“车”发挥应有的作用。

——潘明惠 (现任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通公司副总经理)

编者:在长期的企业信息化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中, 特别是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后, 我们发现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影响信息系统的实用效果。数据组织依赖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在企业内部统一采用的数据库、开发工具和所开发出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是影响信息化应用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电力信息化经历了从生产自动化到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已在电力生产、经营、管理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特别是近10年, 电力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规划制定的好坏, 决定着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快慢, 大型电力企业信息化必须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 才能真正发挥出信息化的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统一制定了公司系统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全面规划了信息化建设内容, 30个网省电力公司统一标准、统一实施, 打破了业务应用的条块分割, 消除了信息孤岛, 实现了信息共享。SG186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坚定地执行了信息化建设的“四统一”, 坚持规划引导计划, 计划确定项目, 项目确定资金。

——吴冰 (现任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调研员)

编者:几年来, 国家电网公司严格按着“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的建设内容, 组织各网省电力公司统一实施, 信息化明显地提高了各项业务的工作效能、效率, 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在统一规划设计的指导下, 快速建设“数字化电网、信息化企业”, 国家电网公司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改革三十年感悟“温州精神” 篇3

温州,一片四季温暖的大地,一座活跃创新的城市。这里的经济被称为“温州人经济”,这里的“温州模式”、“温州速度”和“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温州人引领着时代潮流,在改革的大潮中起起落落,并最终赢得了中国和世界肯定的目光。

今天的温州展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温州人和温州这个城市在三十年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我想这一切除了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外,就要归功于“温州精神”。何谓“温州精神”呢?

首先,“温州精神”是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温州人有着非凡的勇气,在三十年中做到了许多别人不敢做、甚至是不敢想的事。如1991年,25岁的温州小伙王均瑶第一次包了一架民航客机,被冠上了“胆大包天”的美誉。并且在11年后,他将自己的公司入股航空行业,首开了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民航主业的先河。2000年5月,温州法派服饰有限公司开价200万元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担任其形象代言人。温州人的精明、大胆和灵敏的政治嗅觉融于商业运作,这不禁让中国和世界都为之精神一震。正是温州人敢做敢当、风火创业的动力和勇气,让他们顶住了改革的压力,在发展的瓶颈中闯出了一条温州特色的路子。

其次,“温州精神”是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被誉为“中国犹太人”的温州人,也和犹太人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自强不屈的精神。温州民营企业一一正泰集团总裁南存辉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上世纪70年代,童年的南存辉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但他自强不息,从一个小鞋匠开始艰辛创业,然后在低压电器业勤勤恳恳、默默奋斗,终于在30年后的今天变成了受世界关注的亿万富翁。南存辉的发家路程也正是温州发展的一个缩影。温州在新中国史上是一个偏僻的穷地方。20世纪的温州很长一段时间处于“50年代的对台前线、60年代的文革火线、70年代的建设短线”上。恶劣的生活环境和匮乏的政策支持让温州人的生活充满了苦难。然而,苦难并未把他们压垮,反而塑造了温州人坚强不屈的性格,磨炼了温州人艰苦创业的毅力。有人说:“温州人是睡着地板想当老板。”温州人就是这样,不图虚名,不等不靠,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闯出了一片天地。

再次,“温州精神”是四海为家、闯荡世界的精神。据统计,目前有170多万温州人遍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42.5万温籍华侨分布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论在哪你都可以看见温州的商铺,都会看见温州人朴实而勤劳的身影。在世界屋脊的拉萨,有温州人的低压电器;在世界鞋都的法国,有温州人的品牌皮鞋;在经济一体化的西欧,有温州人的虎牌打火机。温州从30年前财政收入1.35亿元的小城市一跃成为今天的财政收入293.3亿元的中等发达强市,从而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亮点在全国倍受瞩目。

改革开放40年感悟 篇4

由平房到筒子楼再到现代化社区,由黑白电视机到数码电视,由纸质书到电子书,由算盘到多功能计算机,由白炽灯到节能灯,由一辆难求的自行车到遍地都是的汽车,由公交车到地铁,由绿皮火车到轻轨、高铁......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所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40年 篇5

——史锦堂 1804班

改革开放已经40年,1978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一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开放为主题的国策。这一政策改变了中国长久以来对外封闭的局面,令中国(准确的讲不包括港澳台)对外敞开国门实施自由贸易,从而一举扭转了经济濒临崩溃的局面,改善了国际形象,使得国民收入大幅提高,物质生活大为丰富。

作为一名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我们生于改革开放之后。通过书籍资料的阅读去了解40年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再综合近年的部分自身的经历,主要阐述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出行,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实际上是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国家整体的交通结构看,从公路的发展,逐步扩展到轨道交通,与航空出行。从公路交通的发展,经历了公交车主导的发展阶段;出租车主导的发展阶段;然后为私家车迅速增长的快速机动化阶段。轨道交通来看,可体现在轨道交通的效率与网络覆盖面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当私家车迅速增长的阶段过后,给公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地铁轨道交通再次成为城市人们的主流出行方式,地铁,轻轨等。铁路交通的技术与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交通工具可看出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的蓬勃发展。高铁的运营也让我们的出行变得高效便捷。于此同时,从之前的火车站人工买票,到如今的网络订票,从人工检票,到现在无票乘车,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念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现金新能源汽车的推出,很多高校及公司机构在研究,融合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技术,让交通工具智能化成为现实。与此同时,由于交通的便捷,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更丰富的选择。据统计,现在每年小长假中国的出境率都在上升。航空事业的发展,以及多国的面签政策,离不开“坚持对外开放的方向不动摇”这一理念。

生活娱乐方面在互联网没有兴起时,人们通过电视机去观看节目,开展娱乐获得。21世纪的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电脑的使用,使人们的娱乐活动范围变更。改革开放提出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发展。随互联网的兴起,农村不再仅仅是农民种地的地方。人们可将当地特产,结合网络营销模式,销往全国各地。随政府建立“特色小镇”的支持,很多农村做起了有情调的民俗,当地政府组织有乐趣的活动,以发展旅游业。高楼越来越多,城市也越来越多,农村 “特色小镇”也成为城市中上班族周末放松游玩的选择。

教育学习方面,深刻能感受到人民普遍素质的提高,以及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感也与日俱增。改革开放,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稳定政局。21世纪初经常听到有偷盗报案之事,一时间导致铝合金防盗门等行业十分抢手。抬头看路边的房子,基本家家户户都装有防盗装置。而现在,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但覆盖率已然降低了很多。只有中国人民踏踏实实的努力工作求发展,才能创造一副太平盛世之景。如今,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发达便利,作为90后的大学生,我们从小生活在一个条件优越的环境中,享受着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成果,我认为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修养,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在中国改革的不惑之年,用自己的青春才华与奋斗汗水,抓住历史提供给我们的这样好的机遇,提高自身能力,力求在改革开放前进的浪潮中能够有所作为,为蒸蒸日上的祖国添砖加瓦。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 篇6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40年。这40年中,国家在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努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第一,在这40年中,整个人类的历史正在发生着十分显著的变化。《未来简史》的作者这样描述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取得的成就“我们靠创造出越来越好的工具与昔日诸神竞争,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甚至可能创造出超人类,不止在工具上远胜过昔日诸神,就连身体和智力也不落后于神”。我们可以观察到曾经在20世纪困扰着全人类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已经基本解决,人类目前的中心议题已经转为挑战死亡和享有幸福等更为侧重于人类基本生存问题以上的内容。

第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面临新时代的挑战、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书写了新的篇章。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地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在这40年中,党和国家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依靠其进步不断带动基础设施完善、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文化事业发展。仅仅从城市公共交通这一个方面分析我国的发展:一方面,从数据角度来看,2016年我国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达538842辆,运营线路总长度为729418公里,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为8441316万人次。另一方面,从日常生活实际体验来看,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城市公共交通的的飞速发展。以国家大力支持的高铁事业为例,其不仅促进了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贯彻我国走出去战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高铁的发展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于居民交通体验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铁的高速特征为各地区之间的来往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大大改善了以往普通火车乘坐时间较长的缺陷。第二,高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区域经济平衡,这显著影响了中国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由于高铁的自身的高速特点带来的能够快速实现资源流动的优势,大量相关资源向高铁沿线城市聚集,并在此基础上以规模经济为初始表现进一步产生以点带轴、以轴带面的扩散效应。从长远来看,这种扩散效应以及相应的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必然会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区位条件的改善,从而形成更大空间范围内的分工协作系统、逐步扭转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第三,伴随着高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和中国制造全球化的抓手,中国的高铁大国地位无可置疑。至2015年底,中国高铁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9万公里。目前,高铁已经成为“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助力,在我国对外展现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国际地位及提升人民对于国家的自豪感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40年中,党和国家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重点关注人民的获得感,多方面、多角度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奋进。首先,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一方面,从数据角度来看,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43585.5亿元,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3821元,同比增长8.4%;另一方面,从生活实际体验来看,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明显有了提升。例如,互联网以及电子支付的发展让出门不带钱包就可以进行支付成为可能。其次,党和国家积极促进地区之间均衡发展。例如,最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总体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充分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趋势。以2016年数据为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8%,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8.2%。最后,党和国家将提升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与扶贫工作有效结合。目前我国贫困人口数目正在逐步减少,2016年全国9个省区市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申请28个贫困县退出。相信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能够成为现实。

到目前为止,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社会总体建设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性的提高。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而谈及这40年间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关键性的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同时他也在党的十九大上这样说道:“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改革开放的价值取向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同时党的独特优势即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群众联系的优势也决定了只有党能够担当起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重任。

中国的成功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和推动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这40年中,党积极推动中央改革与地方政府创新相结合。在中央层面,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推动改革开放适应不同时期的形势;在地方层面,广大党员积极贯彻中央层面的政策措施,推动改革开放的进行。正是中央与地方力量的有机结合,才推动了改革开放取得成功、推动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当然,在这40年中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在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仍然需要继续奋进。根据彭文生的观点,以前我国能够实现迅速发展离不开制度变革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的因素,而目前伴随着社会总体外部需求疲软以及内在需求供给潜力放缓,总体来看我国面临着经济增长趋势性放缓、收入分配失衡以及高储蓄率、房地产泡沫和信用扩张的复杂情况,需要依靠转型的政策路径促进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近40年漠河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篇7

利用漠河1969~2008年的日照时数、水汽压、降水、云量等资料, 通过气候统计方法讨论了40年来漠河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 这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光能资源, 认清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化的事实及其对农林业和旅游业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和分析方法

主要资料为漠河县1969~2008年共40年的气候资料, 包括日照时数、月总降水量、总云量、低云量、月平均水汽压等。日照时数是表征太阳光照时间长短的物理量, 它表示某地太阳能可被利用时间的多少, 其长短直接影响着农业、林业生产, 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是表征一地区光能资源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单位为h。

4个季节的划分方式为:3~5月为春季, 6~8月为夏季, 9~11月为秋季, 当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为冬季。

2 漠河日照时数的气候特征

2.1 年内变化特征

漠河1969~2008年平均的年日照时数达2446.4h, 一年中6月份的日照时数最长, 长达265.2h, 其次是5月份, 日照时数为256.7h;12月份日照时数最短, 数值为126.6h, 其次是11月份, 日照时数为141.8h;日照时数最长的6月与最短的12月之间相差138.6h。从日照时数的年内分布来看, 漠河年内日照时数的分布呈现单峰结构, 峰值出现在太阳高度角比较大雨季开始前的5~6月份, 对应的谷值出现在太阳高度角比较小的12月份。从4个季节来看, 春季的日照时数为738.9h, 夏季为727.1h, 秋季为519.9h, 冬季为460.0h, 春季日照最丰富, 其次是夏季、秋季, 冬季12月~次年2月是漠河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 受其影响, 冬季日照在4个季节中最少。

2.2 年际变化特征

1969~2008年40年中, 漠河年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显著, 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增加趋势, 平均每10年增加近7.6h, 21世纪初期以来日照时数更是显著增加;历年年日照时数最小值出现在2003年, 为2149.5h;最大值出现在2005年, 达到2691.8h;70年代中期变化幅度最小, 为236.6h, 到80年代日照时数幅度变大, 达到最大值434.1h, 90年代后趋势又变得较为平缓, 幅度为345.8h, 进入21世纪达到最大变化幅度, 为542.3h。

从4个季节的年际变化的情况来看, 1969~2008年以来夏、冬2个季节的日照时数总量呈增加趋势, 增加的幅度分别是12.0h/10年和1.4h/10年, 夏季太阳时数增加幅度最大, 其次是冬季;春季与秋季日照时数总量呈减少趋势, 减少的幅度分别为-1.2h/10年和-5.3h/10年。因此4个季节中夏季日照时数的增加对年日照时数的增加贡献最大。虽然春、夏、秋3个季节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显著偏少, 尤其是夏季, 90年代急剧减少, 但进入21世纪以后日照时数大幅度增加, 这也是近40年漠河的年日照时数增加的主要阶段, 2005年达到40年的最高值869.7h。从年际差异的幅度来看, 4个季节中夏季日照时数多寡的年际差异最显著, 最长的2005年 (869.7h) 和最短的1993年 (549.9h) 相差319.8h, 几乎占40年夏季平均值的44%。

下面讨论漠河各个月份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 40年来漠河各月的日照时数变化情况并不相同, 有着明显的差异性:2月、4月、7月、8月、9月与12月都呈现增加趋势, 增幅最大的为8月, 增幅为10.3h/10年;其余所有月份都呈减少趋势, 但是幅度各有不同, 其中10月份减少最为显著, 减幅为-6.2h/10年, 其次是1月、6月, 减幅分别为-2.3h/10年和-1.9h/10年。

3 漠河日照时数的变化原因分析

影响日照时数的气象因子很多, 主要的因子有降水、水汽压、云量等, 下面具体讨论各个影响因子变化情况以及和日照时数的关系。年平均水汽压、年降水量的峰值年份和年日照时数的谷值年份一一对应, 都分别存在着显著的反相关关系。40年来年平均水汽压、年降水量略呈增加趋势, 尤其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降水量开始明显增加, 1998年增加趋势更是显著, 对应年日照时数在这些时段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及90年带以来日照时数明显减少;进入21世纪降水量的持续下降, 导致日照时数的大幅增加, 是近40年漠河的年日照时数增加的主要阶段。而4个季节中, 秋季大气水汽压、降水的增加趋势最强, 对应地出现了秋季漠河的日照时数减少最为显著的情形。而对于另一个影响日照时数的因子云量, 其变化和漠河近年来日照时数的减少关系不明显。1969~2008年以来漠河的总云量和低云量不管在年平均上还是在4个季节里都呈一致的减少趋势, 年平均值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减少趋势更加明显。

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说明, 40年以来漠河日照时数增加主要是由降水、大气水汽压引起的, 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 它们的显著减少趋势对日照时数增加的显著影响是值得肯定的。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气候趋势分析等方法, 对1969~2008年漠河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a.漠河1969~2008年平均的年日照时数总量达到2446.4h。一年中6月份的日照时数最长, 12月份日照时数最短;年内日照时数的分布呈现单峰结构, 峰值出现在太阳高度角比较大雨季开始前的5~6月份。

b.4个季节中, 春季日照最丰富, 长达738.9h, 其次是夏季、秋季, 分别为727.1、519.9h, 冬季最少为460.0h。

c.40年中漠河年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显著, 1969~2008年以来漠河的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 平均每10年增加近7.6h, 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日照时数更是显著增加。一年中8月份增加最为显著, 增幅为10.3h/10年;4个季节中夏季日照时数的增加幅度最强, 增幅为12.0h/10年。

d.40年中降水、大气水汽压是影响漠河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因子, 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来, 它们的显著减少趋势对日照时数增加有着重要贡献。

e.漠河的年日照时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明显减少趋势, 而这一时期大气降水、水汽压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而是到90年代才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说明除了降水和水汽压以外, 还有其他因子在发挥作用。比如:大气中的空气污染物对日照时数就具有很大的影响, 然而目前没有漠河大气成分的相关气候资料, 因此大气污染的影响无法证实。不过漠河冬季供暖期间有轻度的污染, 但总体来说漠河大气污染程度很低,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所以近年来城市大气质量仍然保持良好状态。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日照时数在秋季减少幅度最强, 因此可以说在秋冬季节大气污染对漠河日照时数有一定影响, 但并不影响近年来漠河年日照时数的总体增加。

摘要:利用漠河1969~2008年的日照时数、水汽压、降水、云量等资料, 采用气候统计方法讨论了40年来漠河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漠河年日照时数达2446.4h;一年中6月份的日照时数最长, 长达265.2h, 12月份日照时数最短, 为126.6h。4个季节中, 春季日照最丰富, 长达738.9h, 其次是夏季、秋季, 分别为727.1、519.9h, 冬季最少, 为460.0h。1969~2008年以来漠河的年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 平均每10年增加近7.6h, 21世纪初期以来日照时数更是显著增加;4个季节中夏季日照时数的增加幅度最大, 增幅为12.0h/10年, 而秋季日照时数有减少的趋势, 减幅为-5.3h/10年。降水、大气水汽压是影响漠河日照时数变化的主要因子, 尤其是21世纪以来, 它们的显著减少对该时期日照时数的增加有着重要贡献。

关键词:漠河,日照时数,气候变化,水汽压,降水

参考文献

[1]李晓文, 李维亮, 周秀骥.中国近30年太阳辐射状况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 1998, 9 (1) :24-31.

[2]杨羡敏, 曾燕, 邱新法, 等.1960~2000年黄河流域太阳总辐射气候变化规律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 2005, 16 (2) :243-248.

[3]徐宗学, 赵芳芳.黄河流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 2005, 27 (5) :153-159.

[4]李跃清.近40年青藏高原东侧地区云、日照、温度及日较差的分析[J].高原气象, 2002, 21 (3) :327-331.

[5]郭军, 任国玉.天津地区近4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气象科技, 2006, 34 (4) :415-420.

[6]贺芳芳, 顾旭东, 徐家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光能资源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 (4) :559-566.

[7]查良松.我国地面太阳辐射量的时空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 1996, 16 (8) :232-237.

张炜:行走文学40年 篇8

评论家李掖平称张炜为“守望大地的行吟诗人”,大地、行走、诗人,三个身份贯穿于其40年的写作历程中。言及文学创作,张炜说,“像是在写一封长信,它没有地址,没有规定的里程,只有遥远的投递、叩问和寻找”。

40年理想主义的高歌低咏

十几岁时读张炜的长篇小说《远河远山》,本刊记者仿若找到另一个时空的知音,连续读了三遍,受这本书影响深远,从此开始对文字情有独钟,直至今日。

这本小说讲述了胶东海边的一个小男孩,出于对纸张和文字的痴恋,一次次走向未知的世界。这是张炜的“自传”,其好友王延辉在一篇《张炜肖像》中写道:“这部小说中除了继父这个人物是虚构之外,其中大多人和事都是真实的。”

张炜说:“回首往事,有时不免生出阵阵惊诧:我竟然经历了这么一沓子杂事和怪事,还有这么多美好动人的事;特别让我惊奇的是时间的速度:彷佛刚刚一转身,五十年就过去了……”就像《远河远山》的主人公恺明,从1975年发表第一首诗算起,张炜已从事文学创作整整40年。

去年11月,48卷本的《张炜文集》出版,成为张炜文学创作的总结性事件。一年后的11月,《春声赋》出版。

《春声赋》由山东省档案馆编辑、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执行主编张期鹏指出,这本书在编排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全书分为“印象·散记”、“专论”、“附辑”三个部分,意在展示一个立体的张炜。谈到本书的特点,张期鹏指出,“全书既有对张炜的感性描述,也有对张炜及其创作的理性分析,还有大量准确、翔实的基础研究资料,全面、立体地展示了张炜作为一个著名作家和普通人的形象,深入分析了张炜40多年的创作道路、创作思想、创作特色和美学追求。”在众多张炜研究论著中,可谓别具一格,也为作家作品研究专集的编写开辟了新路。

11月21日的座谈会上,与会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张炜及其创作的意义,并从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美学史、哲学史的高度给以评价和肯定。作家刘玉堂在一篇写张炜的文章开头即说:“认识张炜30年矣,一个从未改变的感觉和印象是:这人天资聪慧,少年老成,道德文章俱佳,涵养学养皆高,如同老舍先生某篇小说的第一句:‘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

张炜表示,40年不间断的写作,是基于他的创作理念——坚守。有责任,有快乐,所以才能做下去。“《你在高原》这本书我写了22年,里面有很多的坎坷,困苦,但总体对我个人来说,它是一个非常充实的、快乐的,让我留恋的22年。”

童心和诗:

寻找传说中的老鱼王

沿着《远河远山》的线索,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近年来,张炜先后推出了《半岛哈里哈气》《少年与海》《寻找鱼王》三部适合孩子阅读的文学作品。

《寻找鱼王》讲述的是一个8岁孩子苦苦寻找“鱼王”学习捕鱼手艺的故事。在深山村落里,家家户户流传着“鱼王”的传说,却从没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在父亲的陪伴下,出门远游的“我”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老鱼王,也从老人的口中得知了鱼王家族一段精彩离奇、不为人知的民间传奇历史。在这段故事中,男孩经历了爱与人生的洗礼,最终成长为鱼王传人。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故事?张炜有他自己的思考:“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网络时代,这个时代让孩子博学,也让孩子无知。比如关于大自然的真实感受、肌肤摩擦中才能产生的一些情愫,在这个时代是稀缺的。我认为,这是人类生存的大不幸。讲述真正具有原生性的大地故事,大概是必须要完成和领受的一个时代任务。”

美国作家海明威写完《老人与海》之后,给出版人写信说:“这是我逮到的最大的一条鱼。”张炜则想起了一个圣地亚哥式的渔夫:“我不敢说自己的这条鱼最大,但我想这可不是一条可有可无的鱼。这条大鱼更应该归于我的好朋友,他今年快九十岁了,不借助工具还能捉到一米多长的大鱼。他真是了不起的人。”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张炜指出:“一个好的作家,其作品一是要有诗性,再就是要有童心。好的文学家,一定是诗人,但不一定写诗。我最早的创作就是从写诗开始,已经出了五六本诗集。直到现在我也一直没有中断写诗。我个人最重视、最喜欢并作为最高目标的还是诗。因为我认为诗才是文学的核心,抓住了核心,其他一切都好办。如果一个文学家没有诗情,他就会事倍功半。”

纯净的自然之美,是张炜大多数作品的显著特征。对于所谓的“儿童文学”,张炜指出,“我没有把儿童文学区分得很严格,成人能看,儿童也能看,这才是好的作品。我觉得一个作家,总有一部分作品适合儿童阅读,但不要有很强的意识说我要写儿童文学。如果一部作品,儿童喜欢,成年人读了却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那也不是好的作品,可能连一般的文学创作都不算。”

“守望大地的行吟诗人”

除了童心和诗性,“守望大地”成为张炜的重要标签。

张炜出生于渤海湾畔的一片莽野,地广人稀,没有多少人烟。满头白发的外祖母领着他在林子里,或者他一个人跑开,去林子的某个角落。“那里的蘑菇和小兽都成了多么诱人的朋友,还有空旷的大海,一望无边的水,都成为我心中最好最完美的世界。”童年记忆几乎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中,李掖平称,“个性鲜明的‘守望大地’的歌吟,使张炜成就为当代文学史上无法绕过的一座重镇。”

近年来,张炜多次谈到回归自然的重要性。“网络时代,人的眼睛可能只盯着小闹剧,根本无法在真实的山川大地上荡开来。这不是写不写自然风景的问题,而是能否与大自然这个永恒的生母对话、有没有这种对话的冲动和能力的问题。”张炜说,“‘向往自然’不仅是一个文学的主题,也应该变为一座城市的主题。‘自然’就是人类生活的日常背景,而‘大自然’,主要是指山川大地,指头顶的星空,以及大地上所有的一切。对它们的认识,应该是城市人在现代生活中的深刻感触,包括他们的爱与痛、向往和忧虑。”

他谈到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从一个民族到一些个体,道理全都一样:没有开阔苍凉的大野,生命的求索和想象就成了另一番景致。”

张炜自谓,自己的写作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记忆中的那片天地的描绘和怀念,另一部分就是对欲望和喧闹的外部世界的质疑,这其中也有迷惘和痛苦,甚至是深长的遗憾。

几十年来,他一直在行走,走过山区和平原,走过数不清的村落和城镇。特别是深山里面的生活情状,让他难以忘怀。对于中国文化的命运和出路,他选择“融入野地”。他在散文《融入野地》结尾写道:“我的希求简明而又模糊:寻找野地。我首先踏上故地,并在那里迈出了一步。我试图抚摸它的边缘,望穿雾幔;我舍弃所有奔向它,为了融入其间。跋涉、追赶、寻问——野地到底是什么?它在何方?”

上一篇:随想作文500字下一篇:踏青中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