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健康,从戒烟开始

2025-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爱健康,从戒烟开始(精选11篇)

关爱健康,从戒烟开始 篇1

(一)宣化上人谈戒烟

可不可以抽烟?好像有一个人到外面抽香烟,回来我问他:“你抽了几支香烟?”“我没有抽啊!”“有人看见你抽了嘛!他来告诉我的。”“哦!那……我就抽一个。”你看,他先是说他没抽,以后又说抽了一个。我说:“你现在还有几个?”“现在还有三个。”“那七个到哪去了?”“这……这…… I don’tknow,我不知道。”我拿一根棍子照他头就“啪”地打一下,“你知不知这是什么?你觉不觉得痛?”“觉得痛。”“你觉得痛,为什么你要讲大话?”“这……这戒律上没有说戒烟的。”“你读过戒律了吗?戒律上没有说戒烟,你一定知道吗?那个烟就包括在酒里面。”“啊!我不知道。”人抽烟的味道最不好,不单外面的味道不好,就是身体里面的味道也不好,尤其是菩萨、护法善神,一发觉你有烟味,就不保护你了。你就是有多大的功德,他也不管你了!你就会遇到许多意外的事情。不要说别人,我们这儿有一个人偷着抽香烟,所以就遇到很危险的事情,这就是因抽香烟所引起的,不过他自己到现在还不知道。抽香烟的人死了以后,会下火焰地狱。火焰地狱专门给抽烟的人预备的,谁抽烟谁就有机会去。若是戒了烟,就和火焰地狱断往还;若不戒,将来就有份的。人不知道这个厉害,就乱来;你知道了就不会做了。抽烟这个问题比喝酒还厉害。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没说戒烟,只说戒酒呢?因为那时候人还不会抽烟,在佛住世时,没有人懂得抽烟。你再不喝酒,不抽烟,不吸毒,不吃种种迷魂药,你的意业就会清净,就会不贪,不瞋,不痴,因为你不吃那些迷人的东西,所以吸毒罪犯里面也没有你的份了。

(二)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开示

关爱健康,从戒烟开始 篇2

据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的要求, 人到80岁的时候, 还能保留20颗自己的牙齿。这个目标对大多数人来说, 恐怕可想不可求。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人们往往认为这是自然规律, 或者带有遗传因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 牙齿并不是人老才会掉, 而是因病而掉。现在看来, 80岁能否保留20颗自己的牙齿, 关键在于平时要主动在固牙、护牙方面下功夫。11月29日, 上海明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葵园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和上海农家乐文化沙龙研究会联合推出“孝道, 从护牙开始”的主题活动, 把护牙提升到尽孝的高度, 提出关爱老人, 孝敬长辈, 就要从护牙开始。

会上, 上海明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沈向明董事长详细介绍了他们研制“生命佰草牙膏”的过程。“生命佰草牙膏”, 主要成分是青果、藿香、薄荷、香薷、沙棘、甘草。这些草本植物各有作用, 青果、甘草起到清热、消炎、解毒、坚筋骨、长肌肉, 从而达到固齿强健牙龈的效果;沙棘则能起到活血祛瘀, 消除咽喉肿痛的作用;薄荷具有止咳、祛湿、消肿散瘀的作用;霍香还具有利咽、祛暑解表、化瘀止咳、理气开胃, 有利于预防感冒的作用。这几种植物配伍在一起, 就能起到坚固牙床、整洁口腔、消炎散瘀的效果。前不久, 国家食药监局经过严格的科学认证, 得出了权威的结论:“生命佰草牙膏”在护牙和防治牙病方面有特殊功效。

据沈向明董事长介绍, “生命佰草牙膏”还能去除口腔内由于细菌发酵产生的异味, 有利于开展各种场合的社交活动。

关爱学生 从心理健康开始 篇3

摘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认知能力一天天在增强,其内心世界的活动是越来越丰富。伴随着身体的发展,心理发展也很快,情绪、智力、意志和性格等方面也逐渐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老师,要精通心理学和教育学。”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研究学生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任务。

中图分类号:B844.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今大多学生为独生子女,不少孩子个性娇惯脆弱,经不起生活和学习上的挫折考验;另外,不当的学业负担、家长过度的保护和期望、普遍的青少年思想早熟,以及现代社会环境的瞬息万变,都给学生的身心以强烈的冲击,使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困惑。教师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引路人,理应努力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改善学生不良的心理状况,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关爱学生心理健康要弯下腰与学生交流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会苏醒;教师的爱是阵阵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让我们都来关心爱护学生,点燃爱的心灯,用爱的阳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

我班有个学生小张,父母较忙,妈妈养育年幼的双胞胎弟弟和妹妹,爸爸外出打工,将他寄宿在姥姥家,双休日才接回家住。家长平时很少管他,更别说帮他准备好学习用品,督促他学习了。因此,小张同学的学习习惯很差:上课时,他总爱玩小动作,不仅自己学不好,还影响了别人的学习;下课时,他经常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欺负小同学;平时作业时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针对这个情况,我找小张谈心,询问他为什么不按时做作业,为什么要经常欺负别人。他回答:有些作业没有人提醒他,慢慢就忘记做了;有些作业没有人辅导不会做;而且由于没有家长关心他,呵护他,于是他就经常欺负别人已引起同学对他的注意。我告诉他:“为什么别的小朋友不需要提醒就能记得作业呢?因为他们时刻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在玩之前先想一想有什么作业,有没有都完成,等到全部完成了再去玩耍。而你是把玩放在了第一位,总是先想着玩完了再来做作业,于是玩着玩着就把做作业的事情忘记了。”我还特意帮小张准备了一个备忘本,告诉他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记在这个本子上,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要去玩之前先看一看这本子,觉得没有问题了才可以玩耍。而对于欺负同学的事情,我反问他:“如果下课,别的同学欺负你,你生气吗?”他用力点点头:“当然生气了。”于是我说:“那你欺负别人,别人一样生气,慢慢的大家就都不会喜欢你了。”我再教育他:“你一定要帮助同学,爱护同学,和同学友好相处。同学们才会喜欢你,愿意和你玩。”

从那以后,平时有空我就会督促小张检查一下自己的作业备忘本。有时看到他在操场上追逐嬉戏,我都会询问他作业有没有做完,如果做完了再告诫他要文明玩耍,这样别的小朋友才会喜欢他。只要哪一天他不用我提醒自己就能按时完成作业并且书写端正,我就立刻表扬他。慢慢地,他在纪律上和学习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成绩上来了,自信心也提高了。每每看到他的进步,我都会由衷地感到一种身为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诗人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理解有多深,爱就有多深;只有付出爱,才能赢得爱。我们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二、关爱学生心理健康要给学生自信

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我班有位学生小宿,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间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对看电视很感兴趣,碰到爱看的节目,能一连看上一、二个小时,但做作业时却少不了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据我观察,他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学习时,有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在家庭教养方式上,他的父亲比较粗暴,看到孩子好动,不听话,烦了就骂,急了便揍;母亲则对孩子过于宠爱。就是这样一位同学却非常热爱劳动,我发现他每天到校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师擦讲桌,把教室内的桌椅摆放整齐,每天都争着打扫教室卫生,发现他这一闪光点之后,我对他进行了表扬,并让他任班内卫生委员,负责管理班内卫生,他干得有声有色,教室内整天干干净净,绝对没有废纸屑。期末他被同学们评选为我班的优秀班干部。面对荣誉,他笑了,笑声中充满了自信。从那以后,我把更多的爱倾注在他的身上,发动全班同学关心他、帮助他,同时与他的父亲取得了联系,让他感受到爱的温暖。渐渐的,他越来越有自信,学习成绩也跟着直线上升。

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耐心细致引导,解除心理困惑,增强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学,是一曲爱的奉献,让我们用心去爱护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做那爱的使者,把爱撒向每一个角落,架起一座座沟通心理的桥梁,让孩子们能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

[2]《儿童心理学》德国普赖尔

[3]《小学生心理健康》杨忠健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师怎样完美展现师爱》卢翠红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关爱儿童从心开始心得体会 篇4

讲座中张老师结合图文并茂的PPT课件,讲述了5-13岁儿童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对今后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从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时性与科学性、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因素等这几方面解析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警醒家长们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张老师提到:身为家长要做到对孩子多鼓励、多关心、多倾听、多发现。除了关注孩子日常的物质生活外,还要时常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讲座上家长们认真学习老师强调的每一个重点,虚心向老师请教自己在孩子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待每一个问题,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

讲座:美好人生从心理健康开始 篇5

很多人认为:没病没痛,能吃能睡,这就是健康。对不对?这只是说你的肉体没有问题,如果我们说一个人“一丈柴九尺无用”,这丈柴没病没痛,能吃能睡,你说他健不健康?不健康,健康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病。那么健康是什么呢?

1948年,WHO(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都趋于完满的状态”。这表明,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

是不是说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不错就是健康呢?会不会还漏掉什么?如果一个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但是他十恶做尽,机关算尽,坏事做尽,好人害尽,健不健康?也不健康。所以1989年,WHO在宣言里把健康定义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999年,WHO新制定的健康标准是:躯体健康方面:1)吃得快;2)走得快;3)说得快;4)睡得快;5)便得快。心理健康方面:1)良好的个性;2)良好的处世能力;3)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心理健康是什么

健康知道了,那心理健康又是什么?不能满足于没有问题,而且还要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这才是心理健康,十全十美是不可能。最起码要没有心理问题,第二是状态良好,心情愉快精神爽,能有效对付各种心理压力;第三是最高层次的,高心理效能的理想状态,在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效能。大家要看清楚是理想状态,是值得追求但不要希望能达到的状态,尤其是接下来要讲到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果照标准来看,你一辈子也见不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这些标准目的是鼓励你,努力去达到这种状态。还有心理健康是有等级的,它是连续性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教授莫雷认为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严重病态、轻度失调、常态和很健康四个等级。其实在轻度失调和常态之间还有一个水平,叫心理不适,就是心理不舒服,而且要经常的不舒服,偶尔不舒服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

知道了心理健康是什么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知道怎么样才是心理健康。

第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很多,我选出一些最出名和大家关系最密切的看看。前面已经说过,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衡量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我们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每一个人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作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以追求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让自己从正常向健康发展,从健康向更健康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完满的人。

一、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心理健康的4个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要做到心理正常比较容易的,有幸福感就行了,而要健康就要四项具备。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觉,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也就是说你觉得幸福你就幸福了,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觉得自己幸福呢?国外在经过多次调查后发现,幸福的人有四大性格特征,首先,幸福的人自尊,对自己多持肯定的态度,其次,幸福的人自制力很高,克服困境的能力也较大,第三,幸福的人很乐观,对生活所求甚少,所以常有意外的惊喜,第四,幸福的人多外向,易与他人共处,有较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标志。

二、我国心理学家王登峰提出的标准:

(1)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2)受他人,善与人处;

(3)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

(8)心理年龄符合年龄特征。

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提出来的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的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这些标准主要是针对成年人,高中生听起来可能感觉很遥远,下面还有一个是专门针对高中生提出来的,对照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学习是中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进行正常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由于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智力与能力的作用,就会产生成就感;由于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乐学感,如此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地说,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在六个方面。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心理健康的学生,时时处处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的探索者。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心理健康的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并从中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充分相信自己具有学习的能力。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合理使用体脑,顺应大脑兴奋和抑制的活动规律,注重一定的运动调节,能借助体脑获得智力与能力的更好发展。

(4)从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每个人都有幻想,心理健康的学生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幻想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且在时间上比较短暂,不会妨碍其学习和人际交往。

(5)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进行合理的调节。

(6)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健康的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复习、预习功课,长期坚持努力学习,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人总要与他人交往并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等方面。学生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在五个方面。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既重视对方的要求,又能适当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保证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会以表面印象来评价他人,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而是客观公正地了解和评价他人。

(3)关心他人的需要。心理健康的学生知道只有尊重和关心别人,才能得到回报。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关心中才能获得发展。这就是“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的道理。

(4)诚心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是虚伪地恭维别人,而是诚心诚意地称赞别人的优点。对于对方的缺点也不迁就,而是以合理的方式加以批评,并帮助其改正。

(5)积极地沟通。心理健康的学生对沟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沟通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他们沟通的方式是直接的,而不是含糊其词,在积极的沟通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真诚的友谊意味着健康。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与人和谐相处,亲密合作,但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人格,即在保持个性和差异的前提下亲密合作。

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需要。他们既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能容纳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方法加以改进。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能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而逐渐成为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的心理健康的人。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他们除同周围的人相比较之外,还常与理想的自我相比。心理健康的学生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能虚心地;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从中认识自我。

(3)及时正确地归因。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因为学业成绩或工作成果通常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或努力的程度。但如何归因呢?是归因于运气、教师教得怎样、有否提供条件等客观原因,还是归因于主观的能力与努力的程度?心理健康的学生,主要归因于主观。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从中不断地充实自我,超越自我,悦纳新的自我。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目标的难易程度,把抱负水平定在既有一定的实现把握,又有可能冒失败风险的层次,以此激发自己努力进取。

(6)具有自制力。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为既定的目标而克服困难,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善于抑制自己的其他不良行为和冲动,遇到挫折不忧郁、不悲愤,镇定对待,分析根源,保持乐观态度。

这就比较全面的描述了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应该是怎么样的。要全面地了解心理健康,还需要我知道第三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第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几个:

(一)生物因素

遗传、性别与年龄、体质、疾病

(二)自然环境因素

天气、空气质量、噪音、拥挤、色彩

(三)心理社会因素

1、早期经验与家庭环境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3、心理冲突和挫折情境

4、人格特征与行为模式

5、认知模式

(一)生物因素

1、遗传

中国有句古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这就是遗传,中国人很早就知道,西方人到了20世纪才开始研究遗传。遗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气质,气质类型主要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性决定的,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性通过遗传基因从亲代传递给子代,所以,血缘关系相同或相近的人比无血缘关系或血缘关系疏远的人,无论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征或气质特征方面,都要接近得多。

性别年龄也有关系,以精神病为例,从性别上看,女性比例较男性为高,约65%左右;从年龄上看,20岁左右的青少年约占75%,40岁以上的约占20%,其它年龄段的患者占5%左右。总以精神病为例好像不大好,我们来看正常的人吧。

高中学生中,女性心理健康状况比起男性更令人担忧,特别在抑郁和恐怖方面问题更严重,表现为女生比男生情绪更加容易低落苦闷,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对各种事物例如人群、学习、交际等更容易产生恐惧感。

体质也会影响心理健康。许同海,李少铎通过对陕西省6所高等院校学生864名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个性类型

体质好生

体质差生

乐群兴奋型

24.8%

3.6%

持强果敢型

27.4%

1.2%

聪慧紧迫型

22.4%

20.6%

自信安定型

19.3%

8.2%

从众随和型

18.2%

24.5%

忧柔怯懦型

2.7%

42.8%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积极的个性类型中,体质好的学生要比体质差的学生占的比例高得多。体质好的学生不仅心理健康指标相对较高,而且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相对较高。

(二)自然环境因素

噪音

研究表明,噪音条件下,人们易出现烦躁不安、疲劳、迟钝,甚至是严重的焦虑状态。长期的噪音可使人的性格特点发生改变,并使人的攻击行为增加。其实这个实验我们也可以做,你学习时别人朗读英语背诵课文唱歌跳舞,你感觉如何?一定很烦。研究继续,你受不了大叫一声:不要吵。那个人装作没听到,继续歌唱伟大的祖国。接下来你有什么反应:再吵我就对你不客气。所以大家尽量不要制造噪音,不要影响别人的心理健康。

拥挤

一个人至少也需要0.6平方米以上的私人空间,如果人的这个私人空间由于互相拥挤而受到破坏,人就会亢奋、烦躁。美国一位学者把人所需要的一定空间领域称为“人体缓冲区”,如果经常有人入侵自己的这一区域,人就会紧张、焦虑、烦躁,情绪失调,甚至失去自制,产生攻击行为和暴力事件。大家知不知道,考试时为什么要把前后左右的桌子距离拉大呢?其一防止作弊,其二让你们的水平更好发挥出来。因为拥挤会影响人的学习能力,人们在拥挤状态下的学习能力智力活动会降低。

生物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比较小的,最大的影响因素还是下面这个。

(三)心理社会因素

1、早期经验与家庭环境

中国有古话:三岁定八十,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可以看出早期经验的巨大影响。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教授卡斯比为这种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每名幼儿都被问了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10%的幼儿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这是性格上的影响,智力也一样。对婴儿和动物的研究表明,那些早期接受丰富刺激、受到良好照顾的个体长大后智力能力发展都比较好,而在贫乏、单调的环境中成长的小孩,能力就比较差。

早期经验更多的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妈妈在怀孕时就已经开始影响小孩的心理健康。英国研究者发现,小孩先天畸形、很大才会走路或说话,还有活动过度(多动症),这些问题严重的儿童,他们的妈妈在怀孕时就经常和别人吵架。

当然,早期经验也有好的影响。澳大利亚一家医院进行一个几十年的研究,结果发现,35名怀孕期间每天欣赏音乐的妈妈,他们的子女中有7个成了音乐家,2个成了舞蹈演员,其余孩子也有良好的乐感。

家庭环境的影响,这里有一首小诗可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指责中,他学会责备;

如果孩子生活在仇视中,他学会争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学会害怕;

如果孩子生活在怜悯中,他学会自馁;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中,他学会羞愧;

如果孩子生活在妒忌中,他学会嫉恨;

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中,他学会自卑;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中,他学会厚道;

如果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学会赞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中,他学会友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学会自珍;

如果孩子生活在赏识中,他学会立志;

如果孩子生活在共享中,他学会慷慨;

如果孩子生活在诚实和公正中,他学会什么是真理和正义;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学会信任自己和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挚爱中,他学会热爱我们所生存的这颗星球;

所以,请问呀请问:我们的孩子究竟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父母的养育态度对你们的性格影响也相当大,尤其是母亲。研究表明,如果母亲对孩子是左边这些态度,那么孩子往往就会有右边相应的性格。

母亲的态度孩子的性格

支配 消极、缺乏主动性、依赖、顺从

干涉 幼稚、胆小、神经质、被动

娇宠 任性、幼稚、神经质、被动

拒绝 反抗、冷漠、自高自大

不关心 攻击、情绪不稳定、依赖、服从

专制 反抗、情绪不稳定、依赖、服从

民主 合作、独立、温顺、社交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生活事件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就是指使生活发生变化的一些事情。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都会给人的心理造成压力,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学家1967年对43件生活事件进行了评定,计算出每一种生活事件给我们造成的压力,叫做社会生活再评定量表。我们来看前10个。

生活事件 压力平均数

1、配偶死亡 1002、离婚 733、夫妻分居 654、服刑 635、轻近家人死亡 636、受伤或生病

537、结婚 508、失业 479、复婚 4510、退休 4

5这些是针对成年人的,跟高中生关系不大。下面这些就是针对高中生的,引起高中生压力的生活事件。最高的五个分别是:

1、考试成绩不够理想,2、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3、害怕考不上大学,4、考试要争取好名次,5、父亲或母亲的期望。

最低的五个依次为:

1、青春期生理变化,2、自己的外貌,3、目前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4、生病,5、没有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3、人格特征与行为模式

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关系比较大,往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总是和某些性格密切相关。

强迫性神经症,其相应的特殊人格特征成为强迫性人格,表现为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拘谨呆板、敏感多疑、心胸狭窄、责任心过重和苛求自己等;与癔病相联系的人格表现为富于暗示性、情绪多变、容易激动、沉于幻想、自我中心和爱自我表现等;精神分裂症被认为与孤僻离群、多疑敏感、情感内向、胆小怯懦、喜欢幻想等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还有一个A、B人格类型。其中A型人格的冠心病发病率是B型的两倍以上,并且易患强迫症、焦虑症、高血压等其他的心身障碍。所谓A型人格的典型表现是:好胜心强,事业心强,雄心勃勃,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凡事求成;B型人格则表现为:心地坦荡,不争强好胜,从容不迫地做事,较宽容,易合作等。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B型人格更有利于身心健康,但不大容易成为杰出人物,比较适合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但是不要去羡慕别人的伟大杰出。

如果个体具有某种特殊的人格特征,那么只要有较轻微的刺激因素就有可能导致相应的精神疾病。所以有这些人格特征的人就要注意:第一,尽量去改善这些特征,完全可以改善;第二尽量避免刺激。

4、心理冲突和挫折情境

从改变饮食开始 拯救女人性健康 篇6

1、蛋白质

早餐所吃的东西,足可决定你晚上的心情。早餐如果富含蛋白质,可以稳定且和缓地向你的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使体能发挥到最大的极限。牛奶、酸乳酪、蛋类都是极好的选择。

2、维生素B

又称抗压力维他命,能把糖转化成能量,使身心适应疾病、压力、睡眠不足。如果摄取量不足,会引起烦燥不安、紧张、疲倦,导致性欲低落。酵母和麦芽富含维生素B,但它们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不如代以糙米、麻油、栗子、菜豆、猪肉、去除脂肪的肝腰等。

3、维生素C

性欲主要来自大脑的基部,生殖腺刺激荷尔蒙产生的地方,也就是脑下垂体。根据实验室对兔子所作的实验,性交之前,其脑下垂体充满了维生素C,而性交之后,所有一切消耗殆尽。柑桔类并非维生素C的唯一来源,甘蓝菜、蕃茄、萝卜、马铃薯、红绿辣椒、南瓜等,都会有丰富的维生素C。

4、巧克力

本来巧克力就含有刺激神经信息传导的成分thylxanthines,这种成分可以增强人体的感官功能,对任何微小的情绪变化,都能够强化放大呢!因此,对羞于表达情感的女性来说,巧克力的确是帮忙散发爱意的情欲食物。

5、燕麦片

燕麦片含有丰富的纤维质和维他命B群成分,能够帮助身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运作;维他命B群还能够解除压力。因此,对于工作紧张的现代女性来说,确实是一种营养不发胖的健康好食品。平常多吃燕麦片,自然就能够在夫妻嬉戏的时候,充分展现好身材,尽情享受快乐了。

小贴士:警惕食物“过敏”破坏性欲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食物都含有可能造成过敏的抗原,经人体服食后,抗原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再和其它复合免疫分子结合,如果饮食得当,食物的抗原体间保持恰当的间隔,人体自身“管理家务”的运作系统可能将它们扫除一清。但如果长期服食一种食物,人体的这种本能就会被掩盖,复合免疫分子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可能停留在体内的任何地方,阻塞微血管,妨碍血液及体液的流行,导致性能力越来越低。

一般来说,女性的身体对复合免疫分子的抵抗力较低,乳腺、眼下肌肤和阴道等易受感染的细嫩组织,会因此红肿或发炎。最新的研究显示,阴道是最先发生过敏反应的地方,这也是偏好食物过敏并发症与女性关系密切的原因。

关爱自己从“心”开始 篇7

许樟荣,男,1953年10月出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副院长、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中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内科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等7种专业杂志编委,《糖尿病之友》杂志主编。

病例1:大学教授的悲剧

陈教授是我的老患者,男性,72岁,有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4年。近期内未用降压药而血压维持在120~130/80~90毫米汞柱。曾有血脂异常。吸烟10多年,每天20支,戒烟已经4年。心脏CT造影检查(CTA)结果为:左旋支冠脉近段见一混合斑块,局部管腔狭窄约75%。右侧冠脉分别右两处狭窄约25%、15%。我建议他必须加强降压、降糖和降低血胆固醇治疗,最好再行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处理。陈老师加强了调脂治疗,血糖一直控制得较为满意。2007年11月4日清晨,陈老师起床后,突然出现头晕、乏力,轻度头痛,被送至我院急诊部,测血压为135/115毫米汞柱,脉搏39次/分。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就在接诊的过程中,他血压下降、休克,意识消失。给予升压、溶栓、扩容、纠正心律失常等治疗后,他意识逐渐恢复。此时,尽管没有输注葡萄糖液体和持续点滴胰岛素,陈老师的血糖持续上升,12小时后的最高血糖达29.3mmol/L。直到每小时静脉滴注68单位胰岛素,血糖才开始逐渐下降。入院18小时后血糖降到了10.9mmol/L,基本维持在此水平。虽经全力抢救,终因并冠心病、大面积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律紊乱、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高血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陈老师在入院次日凌晨死亡。心内科专家告诉我,陈老师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冠脉内的斑块破裂,堵塞了已有病变的狭窄的血管,造成心肌广泛缺血坏死,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

病例2:私企老板的隐患

李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老板,39岁,6年前查体发现有糖尿病,餐后血糖在13.0mmol/L左右,当时经过饮食控制和口服拜唐苹及糖适平,血糖降至空腹6.0mol/L、餐后7.0mmol/L左右。半年后白行停药。2007年下旬起,突然有胸闷、憋气,偶有心前区疼痛。到医院查心电图正常。于2007年11月28日看我门诊。这次检查糖化血红蛋白9.1%,餐后2小时血糖12.9mmol/L,胆固醇6.4mm01/L,甘油三酯9.8mm01/L,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为120毫克/克。鉴于患者有高血糖、肥胖、蛋白尿、血脂异常和吸烟5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而且有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症状,尽管他的心电图是正常的,仍然强烈提示患者可能有冠心病。患者入院后,经过胰岛素治疗血糖已经维持在正常范围。心脏内科会诊意见,请李先生尽快做心脏血管造影。李先生虽然是39岁年轻患者,但心血管危险因素强烈。CTA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冠状动脉有8处狭窄并有多处钙化斑,最严重的狭窄程度为85%,这是很严重的,必须尽快进行处理,否则,患者随时都有可能因为斑块破裂而导致血管完全闭塞,出现心肌梗死;或者,在应激等外因诱发下,出现冠状动脉痉挛、闭塞而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以上两个事例说明,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是很常见的。国外的研究早已发现,无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8年的存活率相当于有过心肌梗死的无糖尿病的患者。因此,可以将糖尿病视为冠心病的等危症,也就是说,这两种情况具有相等的心脏死亡的危险性。传统的观念认为,糖尿病和冠心病都是老年人容易被累及的疾病。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肥胖症的流行,年轻人罹患糖尿病、冠心病已经不少见了。1997年以后,由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修改,主要是将诊断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切点由以往的7.8mmol/L降至7.0mmol/L。尽管这个诊断标准仅仅修改了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值,但这已经降低了诊断糖尿病的门槛,使更多的以前不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空腹血糖7.0~7.8mmol/L)划进了糖尿病的圈子。加上全社会对糖尿病认识的深化,使得许多发病早期的糖尿病患者能够得到较早的确诊和科学的治疗。

糖尿病:冠心病的等危杀手

由于热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肥胖人群剧增,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而且,趋向于年轻化。现在,年轻人合并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已经相当常见。大约有2/3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血脂异常,1/2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病变发病率明显增加,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第一杀手,大约有75%~80%的糖尿病患者是死于心血管病变。心血管患者中合并高血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中国心脏研究”结果表明,在因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等心脏急症入院的患者中,有3/4的患者有血糖异常。国外的研究表明,心脏急症患者如合并高血糖,血糖水平越高,死亡率越高。而且,即使这些患者经过抢救而得以存活,若干年后的心血管死亡率仍然与当时心脏急症时血糖水平有关。

及早发现,防患未然

糖尿病合并心脏病变的检测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采用超声技术测量颈动脉壁层到内膜的厚度,厚度越厚,说明动脉硬化性病变越是严重,提示这些患者可能有冠心病;二是采用多普勒听诊的方法,测定下肢踝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即“踝肱指数”;三是用超高速CT进行心脏冠状动脉的检查可以更直接地观察心脏血管有否狭窄、钙化。目前,最先进的心脏CT检查是双源CT检查。双源CT扫描机在心脏成像上具有极为突出的优势,可显示更多的心脏结构细节,患者不必控制心率,就可以获得较以往更好的图像。因此,双源CT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心脏CT成像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同时也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检查舒适性。四是冠状动脉造影。即在下肢股动脉进行穿刺,再经过穿刺针放进一个导管,这个导管一直放到主动脉的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把导管送入冠状动脉开口,通过导管打造影剂并拍一系列x片来了解血管有否病变。

呵护心脏,从己做起

对于每例新发病的糖尿病患者,都应该进行心电图检查。即使目前没有问题,也应该做标准的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因为正常的心电图可以留做基本资料,以便与以后的心电图对比分析。这种对比十分重要。对于病程长、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出现蛋白尿,及有过冠心病、脑血管病、下肢动脉病变,吸烟的患者,更应该进行心脏的全方位检查,仅做心电图是不够的。原则上,合并危险因素越多者,越需要进行心脏血管方面的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就如本文开始介绍的两例病友情况一样。

编后语:

关爱健康,从戒烟开始 篇8

课程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居首位,为15%,膳食营养因素的影响仅次于遗传,为13%,远高于医疗因素(仅8%)的作用。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居于首位的就是合理膳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寓医于食”的传统,食疗养生的理念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则是明代医药学巨匠李时珍对膳食营养的健康作用所做的高度概括。作为智慧养生的第一步,本课程就从饮食健康开始。

课程目标:

1、帮助学员了解健康与养生的概念与关系

2、帮助学员理解饮食养生的要点

3、帮助学员掌握当令饮食养生的方法

课程设计:

1、培训时间为3个小时

2、培训形式以理论讲授为主 主训导师:郭笑雪(简介略)

课程大纲:

一、健康与养生

1、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

2、现代人亚健康与疾病分布情况

3、健康与养生的关系

二、饮食养生与饮食治疗

1、健康的饮食结构解说

2、饮食养生原则

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安排饮食

3、不同体质的饮食养生要点

阳虚、阴虚、痰湿、湿热体质的饮食养生要点

4、合理膳食与“三高”预防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饮食要点

5、学会辨析家族饮食习惯有助于健康生活 三、四季饮食养生之夏末秋初饮食养生

1、饮食饮食分四季

2、夏末秋初的饮食养生要点

3、夏末秋初要预防腹泻

四、养生智慧从点滴做起

1、现代人饮食养生最大的挑战是体质东方化饮食西方化

2、健康生活应具备“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3、有健康才有一切

特别策划:关爱从“心”开始 篇9

逢年过节,儿女们会通过送礼物或其他方式对父母聊表心意。可是,真正能做到让父母称心如意的恐怕还不是大多数。仔细想想,其实父母的要求不高,但需要做儿女的会用心、舍得用心却并不容易。亲情润心田,天伦之乐带来的精神营养是任何补品无法取代的。

新年伊始,关爱老人请从“心”开始,重在平时,给予他们物质赡养的同时,关注对老人的精神慰藉更是“金不换”的。

儿女送新奇老人不领情

故事一

最近这三年的春节,蔡老师都是在外面过的。去年春节临近,他干脆连年货都没备。因为早就接到电话:什么也不用他们操心,年夜饭大儿子已经在一家什么山庄订好了,连吃带玩一条龙,整个春节也在山庄过。果然一到日子,大儿媳就来接了。赶到山庄,坐进包房,看着一盘盘菜端上来,再加上服务小姐不停地帮着忙乎,蔡老师的感觉和上一年一样——热闹却不温馨,没有家的感觉,倒像是外出做客。吃完年夜饭,老两口想回房间看春节联欢晚会,可这次儿子、儿媳们拿出了今年的新节目——“贵宾娱乐套票”,非要让他们享受一下现代休闲。于是,沙弧球、气悬球……一项接一项,孙子、孙女玩得兴高采烈,老两口儿当了一晚上看客,也没看出那些东西好玩在什么地方。第二天,蔡老师和老伴又被拉去滑雪场坐鹿拉的雪橇,可绕着山包坐上几个来回后,两个人除了为练滑雪的孩子们加油助威,就再无事可做了。

初二,两个儿子加上大儿媳有事必须走,留下二儿媳,还有孙子、孙女陪着。大儿子走时留下话:“陪爷爷、奶奶玩好,好好和爷爷、奶奶处处感情。”两个孩子倒是听话,教爷爷、奶奶玩这玩那,结果从初二到初五,都成了老两口在陪着孙子、孙女玩。按蔡老师的话说:“那地方的东西没有一样是适合老年人的,孙子、孙女倒是玩疯了。好好一个年,就这么又累又没意思地过完了。”

其实,有着蔡老师这样苦恼的老人,并非少见。这几年,用娱乐、旅游等休闲方式过年成为时尚,许多子女纷纷领着老人们去游乐场、度假村,赶一趟时髦。其实,有些场所并不适合老年人,有的方式年轻人觉得好玩,但却未必对得上老年人的胃口。子女行孝道不考虑老人的实际需求,结果反倒成了儿女开心,老人作陪。老人们因不愿扫儿女的兴,就只好硬陪着。

故事二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过年给老人送健康礼品,这既是眼下的时尚,也符合老人们的需要。可陈老先生却为儿子给他买了一把6000多元钱的按摩椅感到伤心。

陈老先生是南方人,儿子毕业留京,成家后就把父亲接了过来。只是他来了不到两年,儿子就跑到香港去发展了,剩下陈老先生孤身一人住着一所空房子。春节前,儿子一家从香港回来看他,陈老先生向儿子诉说了一番自己的风湿病痛之苦。于是,儿子给他花了大价钱买了一把按摩椅,便匆匆赶回香港上班。这可把陈老先生气坏了——风湿病是一种很难去根的慢性病,医生说要保暖加适当运动就可以减轻病痛症状,可儿子根本不了解这种病是怎么回事,以为多花钱就算是尽了孝心。陈老先生伤心地和别人讲:“这个儿子算是白养了。”陈老先生的伤心在隔壁一位老人那里得到了共鸣。那位老人的儿子曾给他买过一套健身器材,可他那70平方米的小户型屋子根本就摆不下,健身器材也变得无用武之地。不过,老人对自己脚上那双皮鞋倒很满意,那是他另一个儿子给他定做的,前面有松紧,后帮带凹兜,穿鞋脱鞋连腰都不用弯。逢年过节,孩子们给老人送去礼物,老人心里当然欢喜,可他们更期望的是,要从礼物中感受到一种体贴,而不是礼物的贵贱。

儿女们想让老人从春节中过出新意,从新意中感到快乐,老人们则希望儿女们把不变的体贴融入新意之中。可以说,儿女纯是出于一片孝心,父母的要求也不过分,可为什么双方却难以合拍呢?“不做白头翁,不解白头意”,老人的感受是孩子们难以体会到的,儿女行孝常常凭着自己的想当然,可这种想当然在老人们看来,往往是不以为然。所以儿女们有什么想法应该先讲出来,听听老人的意见,不要“独断专行”。同样的道理,老人有什么要求,也应该明确地说出来,不需太过委婉,不要像打哑谜一样让人去猜。其实双方的隔阂真是薄如片纸,一经捅破,就是一片融融乐乐。

健康,从厨房开始 篇10

1.注重整体位置:灶台的位置应靠近外墙,这样便于安装烟机和其他排烟系统。窗前的位置最好留给调理台,因为这部分工作会花费最多的时间,抬头看着窗外的美景,吹吹和煦的暖风,能让你有份好心情。

2.保持空气流通:油烟、生活垃圾等味道混杂在一起容易对呼吸道、消化道产生不良影响。在装修时最好选择大风力的油烟机;使用电磁炉可以避免燃烧产生烟雾,而且你也不必担心电磁炉的火力不旺,无法使食物充分加热食物的存放要按类别存放,避免互相串味;下水道也要经常清理,免除异味散发。

3.减轻噪音:电器的噪音,还有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都容易让人感觉到烦躁焦虑。你可以尝试在抽屉里放一张防滑垫,这样可以防止盘子四处滑动;调料瓶放在有固定位置的支撑托里;选择适合自己的静音家电也很重要。

“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厨房,

不仅能给我们一个良好的做

饭空间,还能带给我们更多

的美味和乐趣。”

1.把握各种尺寸:橱柜、灶台的尺寸一定要适合使用者的身高、臂长,否则容易引发腰肌劳损等身体问题。在定制橱柜时要充分考虑到家人的身高和左右手习惯,根据这些来决定吊柜和操作台的高低宽窄,灶台和地面的高度以70厘米为佳。吊柜可以尝试做一些可拉伸的改动,能省不少力气。

2.利用边角空间:在边角地方做一些小设计,既可以让厨房整体感觉清爽,也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3.厨房对餐厅的影响:敞开式厨房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墙体的拆除,二是易使室内空气受污染。厨房敞开后,容易使油烟飘入餐厅及室内,腐蚀彩电、冰箱等电器,形成引发肺癌的污染源,即使用排风赢强制排风,也容易留下隐患。

家人健康从“齿”开始 篇11

出镜专家(出场先后)

叶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儿童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儿童龋病的综合防治,乳牙及年轻恒牙的牙髓病、根尖周病诊疗,儿童多生牙等。

应诊时间 :周二上午

刘大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科主治医师。擅长:各类牙周病的诊疗。

应诊时间 :每月科室进行调整,并无固定。

魏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医师。擅长:多数牙缺失,种植与传统方式的联合修复;牙齿美容修复;咬合重建等。

应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下午

叶玮:儿童牙齿保健3问

儿童时期既是牙齿的发育期,又是牙病的高发期,龋齿、牙外伤、乳牙替换异常等都是儿童期的多发病。

如何防治孩子乳牙龋齿?

乳牙是婴儿期开始萌出的牙,一般出生后6~8个月乳牙开始萌出,一岁有6~8颗乳牙,通常2岁半左右出齐总共20颗乳牙。我国乳牙龋齿患病率城市为75.6%,乡村为78.2%,且发病年龄早,6个月的婴儿即可患龋病,5~7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叶医师建议,预防乳牙龋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孩子乳牙萌出后,餐后家长应用纱布给孩子清洁牙齿牙龈。三岁以后开始培养孩子早晚刷牙的习惯。儿童牙刷应选择体型小、刷毛柔软的牙刷。儿童牙膏也有要求,三岁以下儿童牙膏主要为清洁功能成分,不含药物,避免孩子吞咽带来的副作用。三岁后可以用一些含氟防蛀牙膏,提高牙齿的抗龋能力,每次用量约为绿豆大小。

此外,孩子从小应该少吃零食尤其是含蔗糖食物。乳牙长齐之后适当咀嚼一些粗纤维和坚固的食物帮助锻炼牙齿咀嚼功能。因为现在小孩吃的食物比较精细,加工后的食物不太需要咀嚼,之后可能会造成牙齿排列不齐。

另外,3岁左右乳牙基本完全萌出后,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到正规口腔专科检查,预防龋齿,保证恒牙的正常萌出,同时对有颌骨异常发育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孩子换牙期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孩子开始换牙的时间可以前后不一,牙齿生长的速度也不尽相同。一般开始换牙的时间在6岁,14岁以内基本完成换牙;有的孩子乳牙脱落了几个星期,而恒牙不萌出,家长很着急,其实,从乳牙脱落到恒牙萌出往往要数个月,必要时经照X线片后未发现异常,可不需要处理。

其次,要保证孩子顺利换牙,还需注意孩子牙齿生长与牙弓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孩子在换牙之前,就应该经常咬一些硬的食物,如花生、豆类等,以锻炼牙弓,使其充分发育。有时新牙已经萌出,而乳牙尚未脱落,就形成了“双层牙”,这种情况应当及早到医院拔除乳牙,以免妨碍恒牙正常就位。还有的小朋友会出现新萌出的上前牙有间隙、向内侧倾斜等表现,也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最重要的是对新萌出恒磨牙(俗称“六龄牙”)的保护,即6~7岁时,在最后一颗乳磨牙的后方会萌出恒牙,“六龄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食物大部分都是由他们嚼碎的,四颗“六龄牙”还负责引导其他恒牙排列。

“六龄牙”萌出时表面凹凸不平,有很深的窝沟,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和菌斑,不易清洁,当受到细菌不断的侵蚀,很容易出现龋坏。家长应该等孩子的“六龄牙”完全萌出后尽早应带孩子到医院用氟化物或窝沟封闭方法来提高牙齿的抗龋能力。

外伤导致的牙齿损伤怎么处理?

由于儿童好动且自我保护能力弱,所以极易发生牙外伤。常见的牙外伤包括牙碰伤、牙折和牙脱位三种类型。

牙齿受外伤后,无论伤势轻重,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髓充血及根尖部牙髓组织水肿。所以,牙受伤后,即使没有折断也要就诊,定期复查,有问题及时解决以免引起不良后果。牙齿受伤后要让患牙休息,至少2周内避免用患牙咀嚼食物。 牙齿受伤后发生折断,出现牙体缺损,由于影响美观,患儿一般都能就诊。如果牙体缺损较小又没有什么症状,家长也要带小孩来就医。因为儿童与成人不同,牙齿尚未发育成熟,牙本质小管粗大,牙齿受伤至牙本质暴露,感染就会通过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而使牙髓发炎,甚至产生根尖炎和牙髓坏死。

如果牙齿摔伤完全脱出,应尽早就诊将脱出体外的牙植入,再植时间越早则成功的几率越大。有研究显示:牙脱出后在30分钟内再植,成功率可达90%;在30~90分钟内植入成功率约为40%;超过90分钟植入,成功率只有7%。

如果牙脱出后不能立即就诊,则应将脱落的牙妥善保存。可放在淡盐水、牛奶中或含在舌下唾液中,再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包在纸里,这样会使根面软组织或牙髓因脱水干燥、变性而影响手术的成功。总之,儿童牙摔伤后一定要尽早就医。

刘大力 :成人牙齿保健10问

龋病和牙周病是成人人群患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 上述疾病以及由其引起的拔牙和义齿修复需要,是成人人群口腔疾病诊疗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成人口腔黏膜病诊疗与正畸治疗者也呈上升趋势。

为什么要重视牙周病的防治?

第一,不重视牙周病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未经治疗的牙周病患牙可能出现牙齿移位松动甚至牙齿脱落,带来患者咀嚼功能下降以及美观受累,从而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下降。

第二,牙周支持组织破坏具有不可逆性。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后,即使经过治疗,也不具有完全再生的能力。很多患牙只能以控制疾病的进展,而非恢复未患病前的状态为治疗目标;部分重症患牙病情难以控制,需尽早拔除,为口腔内其它患牙病情控制提供条件,也有利于后续义齿修复。疾病的不可逆性提示我们应重视其早期防治。

第三,牙周病早期症状不易察觉,容易被忽视,因而牙周病的专业预防非常重要。

牙周病早期有什么信号?

当出现牙龈发红,出血,口腔异味,牙龈肿胀等现象,提示牙周组织可能出现病变。当出现牙齿松动,牙齿移位等情况,往往疾病已进展到一定程度。一部分患者并无任何主观症状,而牙周病损可能已经存在。预防牙周病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定期接受专业的牙周检查维护两方面相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牙痛通常是什么原因引起?

牙痛是口腔疾病的反映。牙齿本身病变,牙齿根尖周组织病变,以及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病变,甚至口腔黏膜病变,颌面部其它病变都可能带来牙痛的感觉。

不同牙痛治疗方法有什么区别?

不同原因导致的牙痛治疗原则与方法有很大差别。诊疗中,医生会首先分析病因和患牙的病情,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牙痛无法及时就医,有止痛方法

一部分患者口服止痛类非处方药物,可暂时缓解疼痛。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拔除患牙?

当患牙病情严重,如牙体缺损无法修复,牙髓根尖周炎症无法获得完善治疗,牙根折裂,牙周破坏严重无法控制等情况下,拔除患牙是明智的决策。

拔牙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拔牙前不应空腹,应将自己的近期用药情况,过敏史,全身疾病情况如实告知医生。拔牙后应遵守医嘱,以避免不良状况的发生。

怎么刷牙最有效?

刷牙的目的和目标是有效且无创伤地去除牙齿唇颊面和舌面菌斑。牙刷有手动和电动两种主要类型,不主张教条地判断哪种牙刷是最好的。

手动刷牙,Bass 法是最常推荐的方法。刷牙并不能有效去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因而还需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清洁牙齿的邻面。

为什么去定期洗牙很有必要?

比起定期去洗牙,更为必要的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请医生判断是否有牙体病或牙周病的治疗需要。 所谓洗牙,是牙周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部分,是由医生专业地去除牙面的沉积物,以消除牙周病的病因因素。由于实施自我口腔清洁并不能充分去除所有牙面菌斑,因而需要由医生定期进行专业判断和治疗。

平时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我们除了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外,适当限制糖类摄入,戒烟,避免用牙齿咬瓶盖,咬核桃等都是有益的护齿习惯。

魏斌:老人牙齿保健5问

缺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口腔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缺牙患病率在90%以上,其中全口无牙者超过10%,然而,义齿修复率仅为18%。

缺牙对老年人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据魏主任介绍,老年人牙齿的缺失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对咀嚼功能、发音功能、消化功能、美观和面型维护均产生相应的影响。多数缺牙造成的咬合支持的丧失还可对颞下颌关节和颌面软组织功能产生影响,有可能出现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和颌

面部肌肉软组织疲劳症状,甚至可能出现周围器官如头颈背部、耳、眼部的不适症状。

牙齿的咀嚼是消化功能的第一步,咀嚼功能下降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进而影响到全身的各个系统,引起各种各样不适的表现。

为什么缺牙后要及时修复?

有些老人认为掉一两颗牙,不必急着补,等全口牙掉了再一起装牙。这样的想法害处很多。

因为局部牙齿的缺失破坏了整个牙弓的稳定性。牙与牙肩并肩互相支持,个别牙的缺失,若不及时修复,会造成邻牙的倾斜移位,对合牙的伸长,致使这些牙齿创伤而产生牙齿和牙周组织各种病变,并给后续的装牙修复造成障碍。多个牙齿缺失后若不及时修复,因局部缺乏功能刺激,容易造成相关肌肉萎缩,面部皮肤内陷,影响到容颜,使人看上去显得苍老。

此外,假牙仅仅可以恢复天然牙70%左右的咀嚼效率,所以我们应该尽量保护自己的真牙,不可以图省事,等拔光所有的牙齿全口镶牙。

魏主任提醒,及时装牙的好处不只是填补缺牙,更重要的是保护余留的真牙。

牙齿缺失后有哪些修复方法?

1.种植牙:将种植体(钛)经一个简单的小手术植入缺牙区域的颌骨内,然后在种植体上部完成义齿修复,种植体起着人工牙根的作用。种植牙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2.固定义齿:依靠缺牙区两边的天然牙“架桥”修复。一般需要把相关的天然牙磨小,然后将整个修复体粘结固定在天然牙上,依靠邻牙承受咬合力量。患者无法自行取下。

3.活动义齿:这种假牙患者可以自行摘戴。假牙依靠卡环(金属钩子)和托板(金属或塑料的)提供稳定和支撑。因为活动假牙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厚度,刚刚开始戴用的人会感觉比较明显的异物感。

魏主任提醒,不同的修复方法各有优缺点,要依据缺牙位置、数目、邻牙健康情况、缺牙区牙槽骨情况、患者的要求和经济情况而定。当然,根据您的情况,临床医生会采用某种修复方案,或联合设计应用,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怎样保护牙齿,延缓脱落?

最好不要用牙齿去咬硬物;养成使用牙线的习惯,餐后尽量不能用过粗的牙签剔牙。同时,要坚持餐后漱口和睡前刷牙的良好习惯;注意饮食均衡。正确使用假牙,维护好假牙;另外很重要的是,要定期做口腔保健检查,及时发现健康隐患,早发现早治疗。

带假牙的老人如何做好护理?

上一篇:申请需提交材料及注意事项下一篇:gmp人员卫生健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