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的安全标准化述职报告(精选12篇)
在十七年发展历程中,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原则,严抓特种设备管理,督查整改设备缺陷,有力地保障了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确保了生产安全无事故。
为了认真落实省质监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和市质监局《关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标准化评价工作的通知》的指示精神,进一步规范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行为,保障在用特种设备安全,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依照《实施方案》的相关安排,紧紧围绕“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即:落实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制度;设备有使用证、人员有操作证;设备依法检验合格;有应急预案并演练,有演练记录)的工作要求,我公司在接到相关资料和上级有关的指示精神后立即行动起来,使全体干部员工思想上强化认识,机构上积极组织,材料上详细准备,行动上认真落实。到目前为止,整个准备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具备了验收条件。
下面就我公司准备情况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组建管理机构,落实管理人员
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和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公司在生产经营和规模膨胀方面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随着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和产品链条的不断拉长,各车间生产装置的安全运行对整个集团公司生产连续性的影响也日渐突出,进而对各装置生产设备——尤其是特种设备——的运行性能和备用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公司领导对设备管理相当重视。针对这次特种设备标准化管理评比活动,我们按照相关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了职责范围,确立了分管领导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对重要岗位的管理人员实现竟聘上岗,按照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进行择优录用,形成了以法人代表赵曰岭总裁为首,各部门副总为分支的三级设备管理网络:一级是设备管理委员会,二级是生产管理部,三级是专职设备管理员队伍,从而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网络。各个特种设备使用和运行岗位都配备了业务能力强、技术精湛、专业对口的工作人员,真正形成了网络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不仅从技术上保证了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杜绝了设备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为整个集团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设备保障。
二、落实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责任追究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新的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形势下,落实管理制度,表彰先进典型,加强责任追究,才是鼓舞士气、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我公司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要求,制订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岗位职责、特殊岗位操作规程等具有指导性的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另外,上到公司高管,下至一线职工,每个岗位还都制定了自己的工作细则,细则明确了每个岗位的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工作奖罚。同时我们还对每一台设备都按照统一的格式制作了设备标示牌,标牌不仅标明了设备名称、位号、生产厂家和投运日期,同时还明确了设备管理责任人,使每一台设备都有自己固定的主人。全体干部员工严格按照工作细则规定的条款和设备管理责任制开展工作,本着“不越位,不错位,要到位”的三“位”工作原则,横向到边,竖向到底,谁出问题谁负责。同时还强化了责任追究制度,职工出现问题,直管领导负两倍以上的连带责任。这样层层关联,不仅使各设备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更加强了领导严管职工,职工监督领导的相互监督机制,有效地减少了设备事故的发生。
三、特种设备办证及时,人员持证率100%
公司的每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的30日内,我们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条款的规定,准备好特种设备原始出厂竣工资料,并填写特种设备登记卡,向市、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及时领取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符合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的,都要严格按程序办理使用登记、注册。到目前为止,我公司没有发生一次特种设备漏报、瞒报事件。
为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要求,对特种设备必须强化管理,“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的规定,我公司行政人事部门每年根据各部门申请提报的专业技能内/外部培训计划,编制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报领导批准后实施;同时,在各级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我们还根据从事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变动情况,及时进行了各种特种设备操作专业知识培训和新员工的取证和旧证到期人员的换证工作,实现了人人持证上岗,使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始终保持着100%的高度。
四、严格落实特种设备检验制度,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好记录。
每年初,我们都按照上述要求并根据公司在用或拟用特种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认真编制特种设备定检计划,并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内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然后认真组织检验,使全公司的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始终保持在110%,没有一台超期或漏检。对于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我们立即从生产系统中切除,停止继续使用,然后根据检验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装维保单位进行维修,消除设备缺陷并复检合格后进行重新启用。
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可操作性强,演练实施有序
今年以来,我公司针对各车间的生产性质和特种设备的性能要求成功地组织多次包括氯气泄漏和全厂失电等在内的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公司组织这样的活动,其目的一是为了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防范意识,二是为了验证既定事故救援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让参演人员进一步的熟悉有关特种设备的基本特性和非正常状态下的操作要点,提高全体员工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演练中,参加的员工完全能够按照要求认真对待,行动迅速,操作有序,部门领导组织到位,各种车辆、消防设施、防护器具、救援器械等基本设施保障有力,保证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成功。同时,针对每次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总结,及时完善事故救援预案,使各项事故救援预案都具有了持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真正事故状态下及时、合理的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保障。
生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自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理念,以创建“平安金岭”、“和谐金岭”、“文明金岭”为中心,从规范管理和落实责任抓起,从重点防范和整改隐患入手,重点狠抓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切实把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放在了重中之重的首要位置,把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也正是为此,公司才不断强化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在内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制定并落实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充分利用公司内部报纸《金岭人》、宣传栏、黑板报和“每日一题”活动等载体,宣传安全知识,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全体员工及企业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集团公司的生产安全与稳定。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我们只有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工作中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积极打破传统落后的定期维修和被动的失效后维修,全面推行先进的预知性维修和主动维修,在首先保证包括特种设备在内的生产设备的稳定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才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整体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
近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及考试点设备配备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宣教﹝2014﹞139号)。为贯彻落实《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号)、《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与证书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培训〔2013〕104号)有关要求,规范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分类组织制定了《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试行)》、《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点设备配备标准(试行)》。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建设特种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设施。根据多年来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的实践和实际经验教训,各单位、企业只重视特种设备的选型及采购,完全忽视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特种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安全管理更是特种设备的重中之重。对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要点总结为:贯彻安全条例与安全法、执行企业标准规范、落实责任、证件齐全、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编制应急预案与开展预案演练、定期检验。
一、全面落实安全监察条例与贯彻安全法
自2009年5月1日和2014年1月1日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施行,它不经规定了特种设备的制造、设计、改造、安装,还规定了其使用、维修、检测、检验过程的法律法规及基本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防止、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特种设备各使用单位认真全面落实安全监察条例与贯彻安全法,才能搞好本单位特种设备设备安全运行及安全管理等工作。
二、落实特种设备管理责任、规范企业安全的生产标准
使用单位要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机构、管理的制度、人员的责任、操作的规程,同时还要标准化的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好特种设备前期使用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应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也可以设置兼职的。无论哪一种机构,都要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齐心协力的促进和推动特种设备管理的“四化”原则,即,科学化、制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在设置专兼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时,应根据企业特种设备使用数量及技术状况,安排具有特种设备基础知识和安全技术,懂得管理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科学地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特种设备的性能指标和使用特点,并逐项落实执行,提升特种设备管理水平,防范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以精益管理为引领、以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标准化建设为平台”的工作方向正确且必要,充分说明体系管理思想、标准化工作思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新常态”。精益设备管理围绕精确数据管理,精准状态预测、精心维护保养、精实绩效管理、精算成本控制、精干队伍建设六个方面,运用综合管理体系方法,以精细点检为核心,以预防维修和计划性检修为抓手,贯彻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不断完善设备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深化企业设备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规范设备基础管理,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设备管理体系。
三、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证与操作人员作业证齐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在当地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且应将所登记的标识贴在该设备的明显部位。特种设备的作业、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规定去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才能上岗操作及管理。
四、建立健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必须在所使用单位中存在的,其具体内容需包括以下:
(1)设计的文件、制造产品的单位、产品的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及安装时需要的技术资料和文件;
(2)要建立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检验的记录;
(3)要建立日常特种设备使用的状态记录;
(4)特种设备所具有日常的保护装置、附件、检测调整控制装置和所属的仪器仪表的保养、维护记录;
(5)要建立所使用的特种设备的事故记录与运行故障;
(6)要建立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和节能改造技术资料及自行设计或增加的附属安全装置应有设计或产品资料,特别是高耗能特种设备。
五、编制应急预案与开展预案演练
以“预则安,防则全”的安全观为指导,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其本身的使用条件、状况及事故发生时对人员、设备和周边坏境危害的程度进行编制,做到符合实际情况、概念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容易理解。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组织机构、相关人员职责;2、预防与预警机制;3、预案应急响应;4、预案的后期处置;5、预案的信息管理;6、预案的保障措施;7、预案的宣传与培训;8、预案的演练与评审;9、预案的具体管理措施等。
在该预案编写完毕后,要针对预案涉及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和自己的责任。培训完毕且合格后要举行现场的演练,要本着真实、实战的原则去组织、执行现场演练。目的是要让涉及人员全面了解、理解救援的程序,并科学的掌握、熟悉救援的方法,同时还需了解、掌握怎么样去保护自己,如何去保护被救援者;另外还需对应急预案的反应灵敏和处理事故的能力进行培训,从意识上加强事故防范。
六、设备定期(周期)检验
从特种设备开始使用到报废期间都要进行定期(周期)检验,并且要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相关规范的要求,要符合法律程序的让国家质检总局核定、准许,同时取得使用期限,明确强制性检验周期。这样就可及时消除和发现缺陷和隐患,从而做到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检验和申报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定期(周期)检验计划,并有预见性的提出定期(周期)检验要求;
2、检验时使用单位还需向专门的检验机构负责检验人员提供要检验设备的技术资料,以便确保该次检驗工作如期实施;
3、对于不得继续使用的特种设备的范围有:安全技术规范文件使用年限到期、拥有严重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没有改造价值、无维修价值的;
隐患小类
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
1、电梯及自动扶梯操作人员应持有质检总局核发的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2、电梯及自动扶梯应有使用登记证。
3、应有在检验有效期内检验合格标志,并按规定固定在电梯及自动扶梯的显着位置。
电梯
4、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应置于易于乘客注意的显着位置。
5、建筑电梯门不得采用栅栏门。
6、电梯及自动扶梯内设置的报警装置应可靠,联系应畅通。
7、应有有效的维保合同和维保记录。
1、简易空压机、储气罐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等应按规定定期检验合格。
压力容器
2、空压机配套的压缩空气管道无腐蚀,管内无积存杂物,管道漆色符合要求,并标有流向箭头,支架牢固可靠,附件完整可靠。
1、压力管道作业人员应持有质检总局核发的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2、压力管道应有使用登记证。
压力管道
3、压力管道应有检验合格标志并在有效期范围内。
4、安全阀应有有效的校验报告和铅封标记。
5、压力表应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或标记。
6、应及时填写运行记录;不应存在介质泄漏现象;压力管道不应有肉眼可见的变形及损坏。
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应持有质检总局核发的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场(厂)内专用机书。
动车辆
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应有使用登记证和有效牌照。
3、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应有检验合格标志并在有效期范围内。
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
2、安全附件完好,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齐全、灵敏、可靠。
锅炉
3、按规定合理设置水位、温度和压力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
4、炉墙无严重漏风、漏气;油、气、煤粉炉防爆式装置安全可靠。
5、水质处理应能达到指标要求。
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
2、接地连接可靠,电气设备完好有效。
3、紧停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器等停车保护装置使用有效。
起重机械
4、制动器工作可靠,连接件无超标使用,安装与制动力矩符合要求。
5、钢丝绳的短丝数、腐蚀(磨损)量、变形量、使用长度和固定状态符合国标规定。
6、滑轮的护罩完好,转动灵活。
7、吊钩取物装置无裂纹、明显变形或磨损超标等缺陷,紧固装置完好。
8、设备上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记录和安全检查记录。
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
客运索道
2、《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有效期内,并固定在醒目位置。
3、客运索道的注意事项(乘客须知)和警示标志应置于易于乘客注意的显着位置。
4、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5、应结合实际配备营救装备和急救物品。
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
2、《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有效期内,并固定在醒目位置。
3、游乐设施的游乐规则、注意事项(乘客须知)和警示标志应置于易于乘客注意的显着位置。
大型游乐设施
4、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5、应结合实际配备营救装备和急救物品。
6、水上游乐设施的游泳池应取得卫生许可证,配备足够的救生人员和救生设备,设有高位救生监护哨,并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2.消防安全类隐患
消防安全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示例见表4-8。
表4-8 消防安全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示例
隐患小类
自查标准项具体描述
1、车间和仓库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灭火器。
2、灭火器的安装设置应便于取用,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灭火器材
3、灭火器必须定期校验,过期必须及时更换。
4、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
5、每次送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超过计算配置单元的四分之一。如超出时,应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替代。
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完好有效,保持正常运行。
1、员工宿舍与生产车间或仓库不得设在同一建筑内,并与之保持安全距离。
场所消防安全
2、建筑四周不得搭建违章建筑,安全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3、建筑内货物分类分堆储存,标识明确。
4、堆放无倒置,无歪垛,不阻门,不阻路。灯具垂直下方不得堆放物品。
1、消防通道及通道两侧不得堆放可能妨碍疏散的货物,保持畅通。
2、建筑面积大于50m以上的厂房宜设置两个安全出口,且应分散布置,相邻两个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宜大于5m。
消防通道与疏散
3、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用门设置合理。
4、建筑内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确保人员在火灾时易于从内部打开,且不得上锁。
5、建筑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6、防火门应具有自闭功能,常开式防火门在火灾时应能自行关闭。
1、按要求设置应急照明灯。
2、甲、乙、丙类厂房应沿疏散走道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在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消防电气 安全出口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3、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
24、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1、建筑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应开设洞口,也不得设易燃易建筑构件及装修 爆管道穿越。
2、建筑装修时不得采用可燃、易燃、有毒的建筑材料。
(2015年一季度)
一、质量安全状况
(一)特种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情况
2015年一季度,辖区内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特种设备事故伤害率为0%。
(二)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情况
市质监局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4人次,执法车辆30车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61家,各类特种设备176台(套),发现隐患核问题26处,对现场无法立即整改的,下达指令书19份限期整改(目前整改完成13份)。一季度,在检查中未发现存在重大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我市总体特种设备安全形势稳定。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思想认识
我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坚守安全底线。期间通过日常巡查、新闻报道以及电梯应急平台终端等形式,积极宣传和贯输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理念,累计发放相关资料2000多份,有效地提高了全
社会人员法律意识和安全认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全面实施、做好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
期间,我局积极督促辖区内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尤其是压力管道、气瓶两站、大型游乐设施认真开展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自查自纠工作,消除事故隐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一是加强学校、幼儿园使用的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保养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在用特种设备是否经定期检验合格、是否注册登记、是否张贴有效检验合格标志、是否张贴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检查维修保养落实情况、维修保养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确保维修保养措施落实到位,保障安全运行。二是节庆期间加强对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各旅游景区、公园、游乐场内的游乐设施是否经检验合格、是否注册登记、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查并记录;有无相应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三是加强对盛装易燃、易爆、有毒液化气体特种设备的检查,特别对气瓶两站、压力管道的检查,重点检查设备的定期检验情况,企业的监控措施、监管责任的落实情况;对气瓶充装单位,检查充装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钢
瓶的定期检验、档案建立的情况,重点对充装人员持证上岗和报废气瓶处置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气瓶充装安全。四是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要求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维修保养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在企业内部组织开展安全隐患自查工作。对自查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存在严重隐患的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报告。同时要加强对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重点防范因年终赶竣工验收工期、急于回家过节等情况违反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打非治违行动期间,我局依法查扣来历不明报废气瓶一批,配合地方政府处置液氨泄漏事件一起,有效保障我是特种设备安全。
在实施检查期间,我们按照边检查、边治理、边改进的原则,坚持“四不两直”,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放手、不完善措施不放手,坚持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过,不搞变通、走过场,注重边查、边改、边“回头看”,要求每各相关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找准问题,认真整改,切实做到实事求是,一个不漏,确保安全。在重大节日活动期间,我局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保持信息渠道畅通;并要求有关维保单位、生产单位配备完善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过上安全、祥和的佳节。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成效
1、截至目前,辖区内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特种设备事故伤害率为0%。
2、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期间保障全市特种设备安全“零事故”的工作目标。
3、全市新装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及锅炉、三类压力容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定检率均为100%。
4、积极应对市长热线及群众的投诉,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妥善处理、化解危机,受理投诉现场监察完成率为100%,群众对处理结果满意率为100%。
三、质量安全隐患和预警分析
我市燃气管道最早于1998年铺设投用,使用最久的管道距今已达17年,根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公用管道的首次全面检验最大时间间隔按不同管道类型分别为8年、12年和15年。经查,全市仍有大量的燃气管道已达到开展首次全面检验的时限,但因燃气管道检验涉及市政路面开挖、交通管制以及技术、资金等原因,我市到期的燃气管道一直没能开展压力管道全面定期检验,燃气管道安全状况无法确定。为此,我局再次协调特检院、中燃公司等相关单位,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程》和《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进对我市在用燃气管道的全面检验工作。
四、下一步措施和建议
1、加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创新安全监察模式,运用物联网、电子标签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性和提高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能力,共同保障特种设备安全。
2、进一步促进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实施主动报告和安全约谈制度,对象以近年来发生过特种设备事故或因特种设备违法行为接受过处罚、安全状况不佳的企业为重点。有效预防和处置事故隐患。
3、完善包括气瓶充装站、检验站、电梯维保单位等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单位质量档案的建立健全,结合日常监督巡查和投诉举报处理等工作,将相关记录录入该企业质量诚信档案,实施企业分类监管和安全承诺工作,有效加强资质单位监管。
4、密切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对整治中发现的难度较大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及时成文报告当地政府,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对发现问题不落实整改、仍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必要时向社会公开曝光。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促进我市特种设备
安全工作,防止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
一、电梯
依据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牵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和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我公司所有的电梯每年必须由特检所对其进行定期检验;还必须与专业的电梯维保公司签订电梯维保协议,由专业电梯维保公司的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日常的维修和保养。设备值班人员只需做好日常的巡视检查和应急处理即可。
(一)、电梯的巡视检查
1、电梯内必须张贴《乘梯须知》(包含相关警示标志)、有效的检验合格标识和电梯的维修保养单位名称、管理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必须的联系方式。
2、采取多渠道向住户宣传电梯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出现紧急情况的处理。
3、所有电梯必须明确责任人或管理人,电梯运行和专业管理人员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必须严格按照服务规程和操作规范对电梯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4、电梯运行和专业管理人员应熟悉并掌握电梯漏水时的应急措施、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当发生地震时的应急措施、电梯操纵盘或其它金属部位有麻(漏)电现象时的应急措施。
5、每天检查并制止有违反电梯《乘梯须知》的行为,必要时上报公司领导。
6、每天检查电梯的运行情况。包括电梯内照明系统是否正常,电梯内是否有异常声响和气味,电梯地坑是否有积水,电梯机房是否有异常声响和气味,电梯机房的配电线路及电气元件运行时有无异常声响、异味、发热等现象,电梯机房环境卫生是否清洁、是否需要通风和开启空调降温(以室温20℃为宜)。
7、发现电梯运行异常,立即上报,并请电梯维护管理人员来处理,严禁擅 自处理。
8、无关人员不得打开电梯轿厢小门及外面开关钥匙,不得随意按动电梯控制小门内按钮,不得破坏或按动消防按钮。
9、电梯机房内应配有气体灭火器,每月一次按时检查并填写灭火器养护卡。
(二)、电梯的维护保养
1、维护修理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a.轿厢内或入口的明显处应挂有“维修停用”标牌。
b.让无关人员离开轿厢或其他检修工作场地,关好厅门;不能关闭厅门时,需用合适的护栏挡住入口处。
c.检修电气设备时,一般应切断电源,或采取其他适当安全措施。d.一个人在轿顶做检修工作时,必须按下轿顶的检修急停按钮,关好厅门,在操作盘上挂的警示牌。
2、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a.给转动部位加油、清洗或观察钢丝绳的磨损情况时,必须关闭电梯。b.人在轿顶上工作时,应站立在牢固的位置,脚下不得有油污,以防滑倒。c.人在轿顶上准备开动电梯以观察有关电梯部件工作情况时,必须牢牢握住轿厢绳头板、轿顶横梁等机件,不能握住钢丝绳,并注意整个身体置于轿厢外框尺寸之内,防止被其他部件碰伤。需由轿内的司机或维修人员开电梯时,要交代和配合好,未经许可不准开动电梯。b.禁止在井道内和轿顶上吸烟。
c.检修电气部件时,应尽可能避免带电操作或难以在完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操作,预防触电,并有主持和助手协同进行,应注意防止电梯突然启动运行。
d.使用的手灯必须具有带护罩的、电压为36V以下安全电压。
e.严禁维修人员站在井道外探身到井道内,以及两只脚分别在轿厢顶与厅门上坎之间或厅门上坎与轿厢板之间进行长时间的检修操作。
进入底坑后,应将底坑检视灯箱上的急停开关或限速涨紧装置的断绳开关断开。
(三)、电梯保养规范(如本规范与电梯说明书等随机技术文件要求不符合,要按照说明书或随机技术文件来执行)
1、周保养基本要求:电梯要求每周保养一次(或者根据电梯具体要求两周保养一次),时间不少于二小时,要求维护人员做到定人、定时、定梯进行保养。
2、对电梯以下各部位要进行检查,确保其工作正常、清洁、润滑。2.1、电源开关、安全开关。
2.2、控制柜总闸及极限开关各电气元件齐全无损伤,接线牢固。2.3、检查熔断器、熔丝接触情况,接点牢固,应无打火现象。
2.4、急停、安全窗、井底、限位等安全开关应接触良好,动作正常、可靠。不准跨接。
2.5、曳引机:外观机体应保证清洁光亮。2.6、减速机
a.运行时应平稳无异常振动。
b.减速箱油面高度应保持在规定的油位线之内。c.减速箱油温不超过85℃。2.7、电动机
a.电动机运行中不应有摩擦声、碰撞声或其它杂音,如有异声应停梯检查是否有异物侵入滑动轴承,轴承是否损坏。b.电动机油位应在油镜中心附近。
d.电动机使用时环境温度不应高于40℃,温升不应高于铭牌规定。e.电动机轴承窜量不大于4mm。2.8、制动器
a、动作平稳可靠,不打滑,闸瓦接触面不小于70%。b、抱闸未打开时,闸瓦应抱合紧密,盘车轮不应用手能盘动。
c、抱闸打开时,两侧间隙应一致,其四角间隙平均值两侧各不应大于0.7mm。d、抱闸开闭应灵活、自如,线圈温升不超过60℃。2.9、控制柜
A、柜内各电气元件应工作正常,仪表准确。B、无发热现象,各接触点接触严密无粘连烧损现象; C、柜内反开关无油污无积尘。2.10、限速系统
A、限速轮:外观清洁,动作灵活,无明显月期打点,油路通畅,绳钳口处无异物油污、轮槽无异常磨损。
B、涨绳轮及安全钳装置:外观清洁,油路通畅,转动平稳,张紧轮毡垫加油,安全钳各联动机构灵活,钳口与导轨侧工作面间隙在2-3mm间。2.11、选层系统
选层器转动及滑动部分清洁及油量充足,接点清洁,压力适当。2.12、厅、轿门系统
A、厅、轿门正常关闭后,应能接通门锁网络;锁紧元件的最小啮合长度为7mm,此时外厅门不应能用手扒开。B、安全触板、光电装置功能可靠。
C、厅门、轿门、转动部位及滑道:转动部件清洁,转动自如,填加润滑油,上、下滑道杂物清除,上滑道加油,吊门轮、门滑块磨损的及时更换。D、开关门机构:开关门总程清洁,活动及转动部位清洁加油,皮带松紧度适当,不打滑,开门机清除积碳、保洁。2.13、层显系统,内选、外呼系统。
A、各元件指示功能正常,按钮活动自如无卡阻。B、灯光显示正常,清洁无尘。2.14、井道系统
A、轿厢,对重导靴间隙均匀、靴衬无严重磨损。B、油盒、油刷无缺损,轨道润滑良好。C、钢丝绳张力均匀且无断股。2.15、卫生
铁门至机房间的楼道、机房、轿顶、底坑等部位应保持清洁、无垃圾,清除油污及灰尘。
3.月保养是在周保养的基础上主要对电梯的各部件进行清洁、润滑、检查、特别是对安全装置的检查。4.电梯检查部件及保养维护要求 4.1、减速机
a.减速机应无异常响声,清除表面积尘油垢。b.为蜗轮油的滚动轴承加油,检查联轴节有无损伤。c.检查曳引轮各绳槽磨损是否一致,紧固曳引轮各部位螺栓。4.2、电动机、发电机组,a.清除其内外灰尘及油污。
b.测速系统工作正常,传动系统无损伤。4.3、制动器
a.检查电磁铁心与铜套之间的润滑情况。b.紧固各连接螺栓。b.线圈温升不超过60℃。4.4、限速系统,a.清除夹绳钳口处异物、油污。b.旋转销轴部位加油。
c.检查限速器轮和张紧轮的轮槽,有无异常磨损。c.检查张紧装置及电气开关及动作是否正常。4.5、控制柜、励磁柜
a.检查各电气元件、仪表,对不灵敏及损坏元件应及时调整更换。b.检查接触器、继电器触点烧蚀情况,如严重凹凸不平应修复或更换触头。c.检查机械联锁装置,对动作不可靠的应调整。4.6、钢丝绳
a.检查钢丝绳锈蚀及磨损情况,绳头螺栓应锁紧,开口销齐备。b.钢丝绳张力应均匀。
4.7、厅轿门系统 清除各部位灰尘、油污、检查吊门轮,门导轨轴承,涂抹润滑油。4.8、选层系统
a.清除各部位灰尘及油污,调整电气、选层器动作间隙或准确度。b.为钢带轮及涨绳轮轴加油,为活动拖板导轨加注润滑油。4.9、导轨:对有自动润滑装置的导轨,应加注机械润滑油。4.10、安全装置,a.检查部位:断相保护装置、超速保护装置、机械联锁装置、厅轿门机电联锁装置,急停开关,修检开关、安全窗、限位、极限开关。b.各安全装置应灵活可靠,无卡阻现象,清除各安全装置的油垢。c.清扫底坑杂物,清除缓冲器及各部件的灰尘,保持底坑干燥。
5、半年保养
5.1、半年保养主要在月保养基础上对电梯的重点部位检查调整、维护保养。5.2、各部位检查、维护、保养要求 5.2.1、电动机、发电机组 a.添加轴承润滑油。
b.检查修理碳刷刷架、清理导向器。5.2.2、曳引钢丝绳
a.调整张力与平均值相差不大于5%。c.钢丝绳表面油污过多,应清除。
d.检查钢丝绳绳头组合及绳头板是否完好无损。b.检查钢丝绳断丝与锈蚀的情况 5.2.3、导靴
a.清洗自动润滑装置,轴承处加注金属基润滑脂。b.紧固导靴螺栓,固定式导靴与导轨正面间隙应符合规定。c.检查滑动导靴衬垫磨损超过原厚度的1/4时应更换。滚动轮导靴的滚轮应无异常响声,发现开胶、断裂、磨损、轴承损坏的应更换。5.2.4、开门机
a.检查整个系统,转动部位填充润滑脂。b.开门电机碳刷磨损超过原长度1/2的应更换。d.转动系统可靠无损伤。
e.导轨:检查导轨连接板、导轨压板、导轨支架、及焊接部位应无松动无开焊,并紧固各处螺栓。清洗、清除锈蚀部位。5.2.5、接线盒及电缆。
a.检查各接线盒,紧固各接线端子,清除其灰尘。b.检查电缆有无挂碰、损伤,紧固电缆架螺栓。5.2.6、极限、限位开关
a.对极限开关做越程试验,越程距离为150~250mm,销轴部位应加注润滑油。b.限位开关越程50~150mm,销轴部位应加注润滑油。
(四)、紧急情况处理
1、电梯漏水时的应急措施。
1.1、当楼层发生跑水,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将轿箱停于进水层的上一层,终止运行,切断总电源,以防止轿箱进水。
1.2、当底坑内出现少量水或渗水较多时,应将电梯停在二层以上,终止运行并切断总电源。
1.3、当机房或底坑进水较多时,应立即停梯,切断电源,以防止发生短路触电事故。
1.4、当发生漏水时,应尽快切断水源,以保证电气设备不沾水或少沾水。1.5、漏水电梯在正常使用前必须进行降湿处理,如采取擦拭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新管线及有关部件等方法,确认湿水消除,绝缘电阻经重新测试符合要求并经实验运行无异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1.6、在对电梯漏水进行处理的同时,主管级以上人员应在各电梯入口处防止其他状况。
1.7、电梯投入运行后应由电梯维修人员或专业人员对漏水电梯进行值机确认无异常后方可撤离。
1.8、电梯恢复运行后,对漏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等做好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案。
2、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
2.1、建筑物或电梯发生火灾后应以立即终止电梯运行为原则。
2.2、发生火灾时,对有消防运行功能的电梯,应立即砸开消防功能玻璃,并按动“消防按钮”使电梯进入消防状态。此消防状态启用后一般人不允许再启动电梯,而只供消防人员及有资格人员使用。
2.3、对于无消防功能电梯应立即将电梯直驶或选层到基站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情尚未蔓延的楼层。
2.4、有关人员组织疏导乘客尽快离开轿箱,通过步行楼梯安全撤离。并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用手关闭轿门并切断电源。
2.5、井道内或轿箱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并疏导乘客尽快撤离,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扑救。
2.6、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立即停梯,以免因火灾停梯或停电而造成困人事故。
3、当发生地震时的应急措施 3.1、禁止企图搭乘电梯逃生。
3.2、轿厢内的乘客应设法使电梯就近到达层站尽快撤离,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梯电源。
3.3、地震停止后,应请电梯维修人员严格检查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4、当电梯操纵盘或其它金属部位有麻电现象时处理措施
乘客应设法使轿厢就近到达层站尽快撤离。电梯管理人员应切断电梯电源,呼叫电梯维修人员进行检查。
二、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的巡视检查和维护保养
1、依据TSG R3001-2006《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TSG R0004-2009《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相应设备维修保养规程的要求,压力容器由专业人员岗位负责操作,并持证上岗。
2、依据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的要求,压力容器设备(包括装的安全阀),需要定期年检(每年一次)。
3、依据JJF 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的要求,压力容器设备所安装的仪表(包括温度表和压力表),需要定期年检(每半年一次)。
4、每天检查设备的连接部位应无异常振动,无磨擦、松动现象。
5、每天检查设备附属安装的阀门、管道有无漏水、漏气、松动等现象。
6、每天检查设备压力表指示应灵敏,刻度清晰,并在容许最高压力处标志红线,铅封完整,在检验周期内使用。压力表量程选用容器设计压力的2倍,最小不能小于1.5倍,最大不能超过3倍。蒸汽分气缸和分水器的最高工作压力为1.0Mpa,中央空调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小于2100Kpa,禁止超压运行。
7、每天检查设备温度表(计)指示应清晰可靠,符合设备运行要求,严防超温。蒸汽分气缸的最高工作温度为150℃左右,分水器的最高工作温度为90℃左右,中央空调冷凝器最低工作温度为-30℃左右,中央空调蒸发器的最高工作温度小于127℃。
8、每天检查有液位计(油标)的地方,应能清晰显示液位,并有明显的最高和最低安全液位标记。
9、每月检查设备本体、接口部位的焊缝、法兰等部件应无变形、无腐蚀、无裂纹、无过热及泄露等缺陷,油漆应完好。
10、每月检查设备支座支撑应牢固,连接处无松动、移位、沉降、倾斜、开裂等缺陷,注册登记证号应印制在本体上。
11、每月检查安全阀的铅封应完好,动作是否灵活可靠,有无锈蚀、冻结等现象,开启放空阀排出容器内杂物(脏水、杂质等),保证放空阀灵活畅通。介质泄放点安全合理,泄放点应朝向排水沟或避免人员能接近的位置。安全阀与本体之间不应装设截止阀。
12、压力容器内压力超高,安全阀失灵、压力表损坏或混入其他气体、液体,或容器本身出现缺陷,必须及时关闭进气阀或停止设备运行,及时更换维修,并上报相关领导。
医用特种设备是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全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大型医院在特种设备方面的配置已非常的先进和完善,但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医疗机构只重视购置特种设备数量而不重视质量,缺乏对使用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质量监管。系统化、标准化的特种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薄弱环节。特种设备使用危险性大,容易发生生产事故,使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安全。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的标准化来提高使用管理水平,以降低设备使用风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医院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
1 医用特种设备的种类及其特性
1.1 设备种类
特种设备是指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医用特种设备是指专属为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服务的专用高精密设备,广义地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等设施。具体到医用特种设备,一般包括:医用高压氧舱、高压灭菌器、病床电梯、中心供氧、氧气瓶等。特种设备还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1.2 使用特性
列为特种设备种类范围的医用特种设备有2个基本的特征:一是“涉及生命安全”,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影响公共安全;二是“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产生重大经济影响和较大社会影响,潜在的危险性较大。就锅炉使用而言,存在有爆炸的危害性、易于损坏性、使用的广泛性、连续运行性。压力容器和锅炉有相似之处,例如因承受高温高压而有爆炸危险和易损坏性。此外,还可能由于介质易燃、有毒或腐蚀性,当发生泄漏时,可引发火灾、大面积中毒等严重事故。而我们经常使用的电梯可能发生的危险有:人员被挤压、剪切、撞击和发生坠落;人员被电击、轿厢超越极限行程发生撞击;轿厢超速或因断绳造成坠落;由于材料失效、强度丧失而造成结构破坏等。因此说,特种设备的管理是大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2 管理现状
2.1 宏观层面
我国特种设备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度初步建立,对依法行政、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有效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医疗机构使用特种设备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仍缺少约束力,仍需不断完善[1]。个别医院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意识缺失,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监测预警评价系统等。医疗机构在采购、储存、安装及使用、保养维护、质量检测、定期校验和报废处理等方面均未作任何规定。这显然不能保证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要求,特种设备在使用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既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给政府的监管带来了很大困惑。
2.2 微观层面
特种设备风险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个别医院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安全管理系统流于资产管理,没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缺少统一有序的内部管理机制。多数医院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主要精力放在医疗质量、人力资源、财务、教学与科研等与医疗系统结合密切的大目标上[2],未将特种设备质量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当中。特种设备管理只侧重于一般性的使用维护,安置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配备不合理,操作规范化程度不高,标准化管理不到位,患者及操作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给医院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2.3 安全层面
不安全行为和设备(即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从近年来我国特种设备发生的事故原因来看,违规使用特别是违章作业约占事故总起数的79.62%。容易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涉及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等设施,以及医用特种设备,如医用高压氧舱、高压灭菌器、医用电梯、中心供氧、液氧储气罐、氧气瓶等[3]。引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使用中自身性能的不断退化;二是个别医院存在安全管理混乱、维护缺失、无证作业、违章作业、操作不当、非法使用等问题。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未及时排除、实际使用环境达不到特种设备的要求,致使设备安全运行难以得到保障,增加了设备事故的隐患。
3 全程标准化管理
3.1 设备购置环节
3.1.1 购置前论证
特种设备购置前首先进行可行性论证,主要包括设备用途、已有设备、经费来源、效益论证、使用年限、使用科室意见等内容[4],拟定论证书,填写《特种设备论证表》;其次深入了解拟购置特种设备的特点、用途、功能、实用价值;然后提交医院设备采购委员会讨论;最后由院办公会讨论形成决议。
3.1.2 采购招投标
特种设备采购招标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通过对同类产品及公司实力进行比较,增加设备采购的透明度,堵塞设备采购环节中的漏洞,为医院引进质优价廉的设备。首先招标方根据设备需求及技术规格要求发布招标信息。其次,审议招标文件,主要依据拟购设备种类、数量决定招标范围。第三,招标认证。适时发布中标公告信息,中标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持法人授权书,向招标人递交集中招标采购承诺书,领取中标通知书。甲乙双方应明确招标设备名称、质量层次、商品名、型号规格、投标价及报价单位、生产企业或中标公司。第四,设备验收安装和操作培训工作主要依托供货方实施。
3.2 安装测试环节
特种设备的安装环节,是关系到特种设备今后能否安全使用的关键。安装前,需要对特种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安全性能逐项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与厂家取得联系;安装时要满足标准、设计、工艺或者安全使用的要求[5],包括土建、基础、焊接工艺、器件组装、安装过程的相关试验、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工序等。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到现场安装,严格遵守安装要求和操作规程,安全、准确安装;验收时,必须是由特种设备的质量检测部门(政府主管部门)会同医院的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按照相关特种设备检测验收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前明确验收明细、监察内容、设备检测合格的记录。需要大型仪器检测时,不可省略[6]。须经专业技术人员和专门的检测仪器、设备,仅凭肉眼观察或简单操作是较难发现问题的。要做好整体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能的检测,完全做到无缝检测。
3.3 使用管理环节
(1)持证上岗。做好特种设备相关人员的岗前培训,通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后上岗。对于大型、精密、贵重特种设备,操作使用人员应参加当地安监部门统一组织的岗位培训,并获得《特种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方可实际操作。
(2)健全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医院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明确各种特种设备的管理责任人,制定好严格的操作人员职责、各种设备操作规程,以及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常规检查制度、使用登记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定期校检制度、特种设备应急预案、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报废制度等。
(3)运行检查。详细观察特种设备运行中仪表、仪器直接反映的参数,如压力、流量、速度、温度、温升、负荷、载质量、水位、电流、电压、功率因数、频率等的变化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有没有达到极限值或最低值。注意运行中有无异常声响、闪烁放电、泄漏、破损等,特别要重点检查安全附件是否正常,开关的接触及线路连锁的可靠程度,电气接地接零是否良好,系统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和完好等[7]。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和采取应急防范措施。
3.4 维护管理环节
3.4.1 预防性维护
现实中很多医院对使用中的特种设备根本就不维护,直到设备用坏了才迫不得已去维修,结果小故障变成大故障,不但花了很多的钱,而且还影响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严格实行日检、周检。日检是对设备的机械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系统、安全装置、电器控制柜、中心转筒、座舱及运动平台进行动态检查,及时更换磨损件。周检是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及养护,更换磨损件及添加各类润滑油脂,并对各部件进行基础巡检[8]。
我们可以根据某类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合理安排各类特种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做好预防性维护记录,依据维修数据统计和分析,制定出更为科学的和针对某类或某台设备个性化的维修计划与维护方案,将更多的事后被动维修变成事前主动维护,提高风险分析和临界点控制能力,建立监测程序,制定纠正措施,建立验证程序,形成记录和程序文件,建立类似于ISO9000的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3.4.2 事后维护
事后维护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修理的一种维护方式。对任何突发故障都得采用,适用于对安全生产无直接危害的偶然故障、规律不清的故障和故障损失小于预防维修费用的故障。由于故障的出现是随机的,因而使得其维修工作组织管理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只有在特种设备价值较低、结构简单、容易修理、出了故障也不会影响生产计划的完成或忽略停止工作的损失时可以采取事后维护的方案[9]。当平均故障间隔或者平均修复期短,定期进行部件更换要花费高额费用,从经济角度考虑,采用事后维修方式是合理的。
3.4.3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必要的补救措施,可在最短时间内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是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必要措施。预案中要明确规定组织机构,成员组成,各成员的职责、任务、联系方式以及应急的目的和原则等。其中,成员的职责必须详细,要明确措施步骤、方法、预期目标,同时,预案的制定必须根据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事故的危害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真正做到易懂、易记、易操作,在事故发生后,能快速反应,处理事故。
3.5 档案管理环节
重视收集和整理设备管理档案,把设备从申购→论证→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监测→报废(淘汰)全过程的所有资料真实地归集在医院设备档案分类库中,建立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设备档案管理体系[10]。一是证明特种设备本身的质量文件资料,即制造单位、安装单位提供的设计、制造、安装文件,应有设计文件资料、制造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明、特种设备使用说明书、安装质量证明资料等;二是使用过程的记录文件,包括操作人员使用技术合格证,计量器具检定证,特种设备登记表,操作规程,操作流程,责任制度,定期检验、改造、维修证明,自行检查记录,设备日常运行状况记录,日常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及其他声像图片资料,技术状况鉴定,报废表等。
3.6 报废管理环节
特种设备报废工作是医疗设备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不进行设备报废工作、不销账不利于搞清资产的情况,必然会影响整个医院的管理。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医疗设备报废制度。设备报废管理的程序: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申明拟报废设备的品牌型号、始用年代、购置价格、效益汇总、性能状况、报废原因等)→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价值分析→确系无维修的必要→填写报废单→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成立报废小组→拟定报废→报废设备的档案文书交由档案管理室进行归档。
5 结束语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各项标准化管理制度,提高对特种设备事故危害性的认识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把重点放在抓好落实安全责任制、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等安全基础工作上,开展事故预测,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不能只把工作重点放在处理已发生的安全事故,侧重于追究人员的操作责任,只抓违章而忽视了本质安全,忽略了从使用、维修阶段就开始抓安全的做法。安全工作成在基础,重在预防,贵在实干。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实现“标准化”管理成为人们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张亚敏.医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0,6(10):42-44.
[2]卢杨,杨博.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8(10):229-230.
[3]王文彬,杨尉.重视特种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6(3):4-5.
[4]周国杰,刘凌云.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J].中国经济,2005,23(5):58-59.
[5]周军,杨俊峰,唐志前.坚持以法律为依据,强化医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27(7):555-556.
[6]冯明杰.加强特种设备管理确保医疗安全[J].医疗装备,2012,23(6):60-61.
[7]冯志林,赵庆双,管志远,等.高校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2):171-172.
[8]周建国.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经验[J].矿山机械,2008(2):108-109.
[9]杨振林.特种设备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一、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实施,5年多来社会各方反映效果较好,为什么要作出修改?
答:《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第一部关于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专门法规。这部条例规定了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5年多来,这部条例对于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锅炉、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数量急速增长,其节能管理和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经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规定:“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同时,实践中特种设备事故的预防和调查处理与一般的生产安全事故差异较大,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对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主管部门和事故分类标准等作出专门规定。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特种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和这两部法律、行政法规,有必要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修改,明确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的相关制度,落实并加强特种设备节能减排的措施和相关制度。
二、问:针对您刚才提到的问题,条例主要作了哪些修改?
答:一是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增加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规定;二是适应特种设备事故调查的实际需要,增加特种设备事故分级和调查的相关制度;三是按照行政许可便民高效的原则,将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行使的部分行政许可权下放给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四是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安全监察明确纳入条例调整范围,鼓励实行特种设备责任保险;五是进一步完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问: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是这次条例修改的重要内容,我国特种设备耗能情况怎样?条例在这方面主要作了哪些规定?
答:特种设备节能减排空间巨大,据统计,2007年全国耗煤25.8亿吨,其中锅炉耗煤22亿吨,占85.3%。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也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为了满足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的实际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条例在特种设备设计、制造、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增加了有关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规定:
一是,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同时,明确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
二是,根据节能减排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持的特点,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特种设备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特种设备节能技术创新和应用,并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保证必要的安全和节能投入。
三是,从特种设备生产环节强化对特种设备能效的管理,规定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能效指标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
四是,从使用环节严格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作业人员的管理,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水(介)质处理定期检验。从事锅炉清洗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清洗,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
五是,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和日常安全监察,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发现能耗严重超标的,应当及时告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并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在用的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应当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使用单位及时予以纠正。
四、问:特种设备事故调查有什么特殊性?条例在特种设备事故分级和调查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答:特种设备,特别是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锅炉等广泛使用于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地区,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并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需要加强预防和及时处理。考虑到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和调查处理的专业性以及与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差异,条例总结实践中的成熟做法,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增设专章规定特种设备事故的预防和调查处理:
一是,根据特种设备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中断运行时间、受事故影响人数等情形,将特种设备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级。
二是,根据特种设备事故的特点,规定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事故分析及评估制度,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同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特种设备的管理和技术特点、事故情况对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评估;需要制定或者修订的,应当及时予以制定或者修订。
三是,完善事故报告制度,规定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应当尽快核实有关情况,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四是,明确事故调查主体,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较大事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一般事故由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五是,规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当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复,并报上一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有关机关应当按照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五、问:条例在完善法律责任方面主要做了哪些修改?
答:根据特种设备行政处罚的实施情况,条例对有关法律责任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完善和修改:
一是强化特种设备行政许可证后监管.针对已经取得许可的单位或者人员的有关违法行为,增加了撤销其相应许可的行政处罚。
二是完善了与特种设备事故相关的法律责任,加大了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或者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行政处罚。
三是,针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擅自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被查封、扣押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的违法行为,增加了行政处罚。
四是,明确规定对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的单位生产的特种设备或者将非承压锅炉、非压力容器作为承压锅炉、压力容器(俗称“土锅炉”、“土压力容器”)使用的行为,予以没收使用设备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此外,条例还对新增的节能管理、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等规定,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特种设备应急预案新版-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在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实施紧急处置,减少事故损失,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校各校区,对教学、科研、生产和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影响较大的锅炉、配电室、煤气加压站、气瓶、电梯等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设立xx大学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总指挥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校领导担任,成员由校长办公室、校产总公司、后勤管理处、实验设备处、基建处、保卫处和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组成。(二)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任由保卫处长担任,成员由校长办公室、后勤管理处、宣传部、实验设备处、基建处、监察处、法律事务室、发生事故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保卫处副处长组成,具体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各种事项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三)指挥部下设5个组。
1、警戒保卫组。由保卫处牵头,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和维持现场秩序、疏导交通等。
2、抢险救援组,由事故发生单位牵头,负责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处置。
3、医疗救护组。由后勤管理处牵头,负责组织紧急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或向地方医院转送。
4、后勤保障组。由后勤管理处牵头,负责提供事故紧急处置所需物资、设备和车辆等。
5、善后工作组。由校长办公室牵头,由保卫处、宣传部、监察处、法律事务室和事故发生单位组成,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接待、安抚、抚恤和善后处理工作,负责处理因事故引起的法律诉讼、保险索赔等事宜。
三、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分布情况
(一)学校锅炉房、主配电室、燃油罐、气瓶间、燃气加压站、电梯等
(二)上述危险目标分布在后勤管理处、校产总公司、实验设备处等部门。
四、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立即向分管校领导和校园110报告,分管校领导接报后应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报告;
校园110接到后要立即向保卫处长汇报,保卫处长接报后应立即向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二)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2、发生事故设备的有关参数;3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5、事故处理情况及采取的措施;6、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处理的其他有关事宜;7、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三)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积极组织人员本着救人第一的原则进行人员救护和事故抢险,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好事故现场;
保卫人员接后应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现场警戒和维持治安秩序。五、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学校主要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大小和影响范围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由校长办公室负责联络,立即按本预案组成指挥部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二)应急处置措施
1、抢救受害人员。事故发生后,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移伤员,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员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
2、控制危险源。根据事故性质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造成损害的进一步扩大,需要地方有关部门给以支援的,要迅速与地方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提高事故的抢险效率。
3、事故可能造成有害物质扩散的,要尽快进行人员疏散和转移,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同时做好自救和互救工作。
4、进行现场清理,消除危害后果。
应急处置指挥部成员联系表(略)
2010年四川峨眉山佛光水泥有限公司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在峨眉山市技术监督局的指导、公司各级领导、安全部的领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紧紧围绕促进生产健康发展,杜绝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确保公司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工作目标,认真宣传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和规章,切实贯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认真地开展了公司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通过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特种设备全年无安全事故的较好成绩,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年来,公司领导在抓好新线安装调试工作的同时,兼顾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并及时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各车间部门,使特种设备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二、积极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进一步加大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学习、安全会议,大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的全员关注程度和认可程度。
三、强化操作技能培训、保证持证上岗
为配合新线特种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除原有上岗人员外,公司组织人员向乐山市技术监督局技术培训学校申请专业人员学习培训锅炉操作人员4人、叉车操作人员2人,并取得相应操作证。
四、认真完成特种设备办证工作
由于公司新线特种设备都属于新安装设备,所以公司派专人对该批设备进行了检验、申报、办证等全部工作。所有设备(除尚未安装完成的起重设备外)已全部检验完毕,并经确认合格后使用。
五、明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特种设备管理使用人员的专业水平、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责任,进一步强化部门、车间的安全责任意识。
(三)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档案,加强特种设备动态管理,做好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报停、报废、备案等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办理各种设备的检定、检验、换证工作,及时更新设备数据库。
(四)加大对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力度,规范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使用特种设备的行为,杜绝特种设备事故发生。
(五)进一步做好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和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安全使用。
技术部
草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分别对安全技术规范、生产经营使用、检验、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明确了特种设备的范围和监管原则,确立了安全技术规范的法律地位,规定了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主体责任,界定了国家检验和企业检测的关系,增加了民事法律责任。
草案规定,特种设备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较大危险性和潜在危害性的设备、设施。同时,授权国务院对特种设备采用目录管理方式,由国务院决定将哪些设备和设施纳入特种设备范围。
目前,国内特种设备生产企业已达5万多家,已形成从设计、制造、检测到安装、改造、修理等完整的产业链,年产值达1.3万亿元。
1 塔吊的选用
在对塔吊设备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 首先要要塔吊生产企业索取具体的材料证明, 在生产的过程中, 所使用的各种配套设备和零部件都需要符合塔吊整体的技术要求, 要对安全质量进行保障。另外, 生产厂家要出具具体的技术文件给购买方。在生产厂家为用户安装的过程中, 要提供具体的拆装承包资质, 施工方在对塔吊进行选择时, 要尽量先选择参数和自升塔吊标准相符合的塔吊设备。在所有的塔吊参数中, 最重要的是主参数, 包含了起升的高度、幅度、最大幅度的起重量等方面的参数, 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确定, 在主参数确定后, 要根据建筑的设计情况, 选择合理的塔吊类型, 根据要求的不同进行划分[1]。根据臂架的类型可以分为小车变幅水平臂架和俯仰变幅动臂式臂架, 根据塔吊的方式可以分为附着式和内爬式两种, 在选择具体的塔吊类型时, 要根据施工单位的经济实力和建筑的建设要求进行确定。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 一部80tm的附着式塔吊和一部40tm的内爬塔吊具备的功能是基本相同的。假如使用附着式塔吊, 不仅要配置比较多的塔身标准节, 还需要配置足够数量的锚固件和附着杆, 站在经济的角度来说, 施工方使用内爬式塔吊会节省投资资金。
在选择好塔吊后, 要将包括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设备说明书、出厂检测报告、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拆装许可证等资质证件提交给塔吊检测中心, 在检测达标后, 才为其颁发安全使用证, 安装塔吊结束后, 要和项目经理进行交接。购买塔吊后, 要对以上过程中使用的相关材料进行归档和整理。严格按照一档台账对应一台塔吊的基本要求, 严格控制塔吊的质量。
2 提高行业的监控管理力度
除了使用单位和生产企业要做好塔吊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外, 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督单位也要提高监控管理力度。在个别监管部门中, 由于检查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在检查的过程中, 只是走了一个形式, 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重视力度不够, 这都对吊塔的安全管理造成了影响, 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力度, 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克服, 将安全管理作为管理的重点[2]。在检查时, 发现塔吊安全性能不达标的情况, 要责令施工方停止使用, 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如果整改后仍然不达标, 责令其从施工现场撤出。如果出现了重大责任事故, 要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处理, 严厉追究首要负责人的责任。
3 提高施工的监控力度
一直以来, 由于施工不正确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非常的频繁, 作为事故的高发阶段, 需要对监控力度进行提升, 并将其作为监控的重点。根据拆装的先后顺序, 在对机械设备进行安装前, 要做好设备的备案和等级工作, 建设单位要审查施工单位的资格证书, 特别是塔吊的基础, 需要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实践证明, 基础作为塔吊的根本, 如果基础施工不牢固, 会对整个塔吊的稳固性造成影响。在实际的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个别单位为了提高施工进度, 盲目对工期进行抢占, 对混凝土的浇固强度不够重视, 导致地基不牢的情况出现, 还有些单位没有考虑地基的耐力就开始施工, 或者由于地基周围有积水, 导致基地出现了沉降或者位移。类似的问题, 都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3]。除此以外, 在安装的过程中, 要编制良好的项目方案, 根据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措施进行监督和控制。例如要认真的对塔机的吊钩、吊具, 联结螺栓、金属结构等进行详细的检查, 遇到需要报废或这维修的部件, 要提前对其进行处理。
塔吊安装完成进入施工后, 要注意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做好塔吊的检修工作, 并对具体的检修结果进行记录, 操作人员要将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做好。由于塔吊的施工是由塔吊司机来操作的, 一旦进入施工阶段, 司机对整个施工的安全性就起着主导性作用, 因此, 要求塔吊司机身体健康, 不存在恐高等对正常施工造成影响的疾病,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体检证明来进行把关。另外, 塔吊司机要具有相关的上岗考核证件, 要熟悉塔吊的基本构造和施工原理, 在操作塔吊前, 项目安全监控人员要和司机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得到司机的认同后, 司机要在相关的文件上面进行签字。在对塔吊进行维护的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流程进行维护, 做好塔吊的保养和检修工作, 出现隐患是及时进行排除, 并做好登记记录工作。在遇到特殊情况时, 如果无法将塔吊故障及时排除, 要暂时停止继续使用塔吊, 等问题处理好以后才可以继续使用。
在拆除塔吊的过程中, 也要按照安全操了流程进行施工, 先制定具体的拆除方案, 并根据具体的方案进行施工, 进行拆除施工的人员要具备完善的资格证书, 拆卸施工时, 要将安全带系好, 对于塔吊的使用年限来说, 虽然不同地区的标准不够统一, 但是对于使用年限比较长的塔吊来说, 要做好鉴定工作, 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塔吊。特别是当前部分生产厂家, 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 随意增加起重臂长和塔吊高度, 导致施工出现了许多不安全因素, 对于这种情况, 要加大监控力度, 防止这种现象出现, 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4 机械设备拆迁、安装、升降过程需要注意的地方
(1) 要将具体的安全警戒线确定出来, 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控, 无关人员不准入内; (2) 要在白天进行起重机的拆装施工, 在遇到浓雾、大风和雨雪天气时, 禁止施工; (3) 要注意查看安装场地的地基是否可以承受汽车论坛吊机的重量; (4) 在进行升降施工时, 要安排专人指挥施工, 螺栓的拆装、液压系统的操作、电源的看护等都要安排专人看护。 (5) 在风力比较大的情况时, 不允许进行安装、顶升和拆线施工。 (6) 内爬式和附着式起重机的基础要有良好的受力强度, 要保证其达到起重机设计的基本要求。 (7) 所有的附着装置都要根据厂家的规定布置间隔和布置方式进行布置。 (8) 要使用经纬仪对塔身的垂直情况进行检查, 并将垂直度的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中[4]。 (9) 在将轨道式起重机进行使用时, 要对轨道基础的承载能力进行提升, 并将行走机构的电源切断。 (10) 要保证其中机载专用电梯绳保护装置的牢固性, 不允许超重。 (11) 在进行顶升施工前, 对顶升系统部件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测, 并将塔身和架滚轮之间的间隙调整好。 (12) 顶升作业要安排专人进行指挥作业, 严格按照指挥信号进行施工。 (13) 升到规定的高度后, 如果需要继续升顶, 要将塔身附着在建筑物的上后方。
5 结束语
在进行塔吊施工的过程中, 塔吊的顶升、安装、拆卸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重点, 在管理的过程中, 只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进行施工,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就可以保证施工安全的进行。另外由于塔吊施工时间一般会在几个月以上或者一年以上, 由于施工时间比较长, 需要加大对司机的管理力度, 要求司机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施工, 对交接班制度、班前检查制度、塔进行落实, 保证塔吊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这样就可以客服塔吊施工的安全管理难点, 保证塔吊的安全。
摘要:特种设备作为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施工设备,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吊塔自身的特殊性, 如果管理不合理, 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 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当前各个生产管理部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吊塔设备的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特种设备,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晓群.从塔吊的生命周期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控制[J], 建筑安全2010 (03) :69-70.
[2]戚本志, 焦春奇, 戚莹.塔吊远程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价值工程, 2006 (04) :83-84.
[3]裴韩聪.浅谈塔吊事故频发的原因[J].广东科技, 2009 (06) :40-41.
【特种设备的安全标准化述职报告】推荐阅读:
冬季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自查报告10-31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06-10
特种设备安全培训10-24
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制度09-13
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状09-20
特种设备自检自查报告05-27
特种设备上报整改报告09-26
福山小学特种设备安全应急预案06-14
特种设备管理述职报告09-2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考试题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