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交通施工安全管理

2024-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上交通施工安全管理(精选8篇)

水上交通施工安全管理 篇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亳州市G105线涡河大桥(以下简称大桥)施工期水上交通秩序,保障大桥施工和过往船舶航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大桥施工期桥区水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的船舶、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和大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 大桥位于亳州市西侧郊区,跨越涡河,与G311平交,大桥主桥上部结构采用(65+102+65)m变截面连续箱梁;引桥上部结构采用12*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

大桥桥墩自右岸至左岸依次编号为9号墩(南主墩)、8号墩(北主墩)。9号墩至8号墩为主通航孔,实行单孔双向通航,船舶对驶相遇时互会右舷。

第四条 桥区水域范围:桥轴线上游400米处两岸的联线为桥区水域上界限,桥轴线下游400米处两岸联线为桥区水域下界限,上、下界限之间的水域为桥区水域。

第五条 因施工需要临时变更桥区水域船舶上(下)行航路、禁航或者实施水上交通管制、以及限制通过桥区水域船舶的最大尺度时,由海事管理机构根据航道条件和施工及通航安全需要确定,并提前发布航行通(警)告。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九江海事局是大桥施工期桥区水域交通安全管理的主管机关,九江港区海事处具体负责实施现场监督管理。

第二章 施工安全管理

第七条 大桥建设单位全面负责大桥建设的安全生产,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提供桥梁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和桥区河床、水文测图等技术资料;

(二)确保水上交通安全设施(包括桥墩防撞设施)与大桥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建立健全施工期内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气象收集和工程信息通报等制度,制定有关安全管理和防治船舶污染水域制度和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安全和防污染措施;

(四)按有关规范要求在两岸设置标明桥区范围的界限标志以及桥梁安全警示标志和施工专用标志;

(五)负责按规范要求设置、维护并及时调整桥区助航标志,保证其功能正常发挥;

(六)加强对施工单位生产安全的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有关安全保障工作;

(七)督促施工单位配备应急拖轮等必要设施和制定相关预案,担负施工水域内突发事件的施救抢险任务。

(八)负责做好施工与通航及其他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的协调工作。

第八条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水域安全和施工安全负责,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污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做到:

(一)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及防污计划书,按规定申请办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审批手续,严格在核准的施工专用水域内以及限定的气象、水文条件下作业,并及时通报施工进度;

(二)负责保持桥区水域良好的通航环境。夜间施工时应妥善遮蔽照明灯光,不得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在进行对通航环境影响的施工作业前,应提前24小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三)设立专职通信员与安全员,确保与亳州港区海事处联系畅通;

(四)施工单位应采取防止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火花、焊渣等掉落保护措施。载运危险货物船舶通过桥区水域时,若施工作业产生的火花、焊渣等对其安全通过产生影响,应提前停止电焊作业,确保船舶安全通过;

(五)设置或迁移施工辅助码头和其他水上设施以及进行其他相关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应向主管机关申请办理有关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并保证有关设施保持适于从事有关活动的状态;

(六)按要求配备必要安全设施,制定相关预案并定期演练,担负施工水域内突发事件的施救抢险任务;

(七)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物体落入江中。及时清除水中遗留物、废弃物和掉落物。不得违反规定向水体投弃施工建筑垃圾、船舶垃圾、排放船舶污染物、生活污水和其他有害物质。

第九条 桥区水域内的施工船舶及辅助船舶应保持适于安全航行、停泊和作业的条件,并应:

(一)不得超载、超额(定员)运输;

(二)配备《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并按规定接受海事管理机构实施的船舶安全检查;船舶第一次进入大桥施工区前应接受九江港区海事处实施的船舶安全检查;

(三)除按有关规定显示信号外,白天应悬挂黄色施工专用旗一面,夜间应垂直显示紫光环照灯两盏;

(四)配备无线电话值守;

(五)在航时应主动避让过往船舶。靠离泊、掉头或者横越时,应在无碍顺航道行驶船舶安全的情况下方可实施;

(六)当能见距离不足100米或实际风力达到六级及以上时,禁止施工船舶及辅助船舶航行和在航施工作业。

第三章 通航安全管理

第十条

大桥主通航桥现浇箱梁梁施工时,船舶通过桥区水域实行报告制度。及服从海事管理机构的指挥,必要时选择安全地点停泊,等候通过。

第十一条 船舶航经桥区水域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通过大桥前,应对舵、锚、主辅机、航行信号、船队系缆及拖带设备等进行严格检查,使之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通过;

(二)通过桥区时,应由熟悉桥区情况、技术熟练的驾引和轮机人员操作;

(三)通过大桥的船舶,其最高点至桥梁及施工吊篮等设施下缘的间距应不小于2米;

(四)通过大桥的船舶应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和控制能力,并以安全航速航行。上行船舶的航速不得低于每小时4千米,下行船舶的航速不得低于每小时12千米;

(五)下行通过大桥的机动船除应按规定显示信号外,还应在进入桥区水域前白天悬挂“T”字信号旗一面,夜间显示白光环照闪光灯一盏,过桥后即行落下或者熄灭;

(六)当桥区水域实际风力达到六级及以上时,禁止船舶通过桥区水域;

(七)上行视距不足1000米,下行视距不足1500米时,禁止船舶通过桥区水域;

(八)船舶过桥前发现桥区水域航道、航标异常或者本船船位不正,可能影响船舶航行安全时,禁止通过桥区水域,并应及时向九江港区海事处报告;

(九)特种船舶(队)、航行条件受到限制的船舶需通过桥区水域的,应提前24小时将船名、尺度、拖带方式、水面以上最大高度、吃水、预计通过时间和安全措施等向亳州市海事处报告,经同意后方可通过;

(十)船舶通过桥区水域时,相互间应保持安全距离,禁止追越和并列行驶;

(十一)禁止船舶在桥区水域内淌航。

第四章 桥区水域安全保障管理

第十二条 未经海事管理机构同意,与施工作业无关的船舶不得进入施工专用水域。

除大桥施工单位和船舶以及航道、水文测量船舶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桥区水域内进行水上测量及其他水上水下施工作业。

第十三条 所有船舶在桥区水域内应在电话值守,以保持通信联系畅通。

第十四条 禁止船舶在桥区水域内进行试航、编解队、采砂、捕鱼及其他影响通航安全和施工安全的作业。

非大桥施工船舶不得在桥区水域内穿越、抛锚、掉头和并绑航行等。

第十五条

大桥施工水域内的码头,船舶靠泊宽度不得超过20米。大桥施工作业临时码头只能停靠施工作业船舶和应急拖轮,禁止其他船舶非紧急停靠。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大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主管机关之间应建立联络巡查制度,确保各项作业安全。

第十七条 本规定未尽事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者,由海事管理机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水上交通施工安全管理 篇2

目前, 水上遇险报警及其安全通信多以公网手机为主, 这种方式存在手机覆盖盲区, 或是尽管在手机覆盖区域, 海事部门及其他船主、其亲属和遇险船只之间的联系受到外界影响干扰, 导致无法联系的状况发生。因此以公网为基础的通信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化通航安全管理和应急搜救的需求。

一、可选择的通信技术

水上交通安全通信系统框架设计可选择的通信技术为AIS或者无线公众移动通信与VHF技术:

AI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沿海或是内河干线上的船舶, 此项技术是基于网络系统而实现其各项功能的, 包括交通组织和船舶监控与海事调查, 再是海上搜救与助航服务和海洋资源规划等多项功能, 可充分确保水上交通顺畅, 且降低水域中的环境污染, 并充分加强航运反恐等;

无线公众移动通信可充分覆盖沿岸、内河与各大港口, 航行中的船舶可装设公众移动通信网手机, 以此实现与船岸方的通话;

VHF技术是基于各类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应时而生的, 此项技术可以说是船舶导航和避让与海事救助及其安全信息发布的主要方式, 是一种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通信手段[1]。

二、系统方案框架

2.1总体框架

通常每个VHF基站会设置1个CH16常规守候频道, 1个CH6信息播发频道, 加上至少1个双工工作频道。通常控制中心负责重要区域内的基站, 以此方式来实现通信覆盖。同时各个基站可租用传输专线, 或自行敷设相应专线将各种语音和控制类信息进行传输, 使其及时且快速的传播至各大控制中心。VHF通信控制中心的相关语音信号可以公众网转接方式传播至海事局监控中心[2]。各个控制中心可租用2Mbit/s传输专线互联网, 保证控制中心与基站之间传输的稳定性。

2.2组网方案

要使VHF便携式手持终端能保持正常的通话状态, 需要整个监管区域中VHF网络的良好覆盖:既要无缝, 又要确保重叠区域中的通话质量, 从而确保终端在不同基站的覆盖下始终处在良好的工作状况中。若监控区域跨度大或是被河流所分割, 即可使用无线技术把各个基站有效结合, 使其成为同播通信系统[3]。

水上安全通信网络均是以同播技术来建立的, 其间各个基站均是采用一样的工作频率, 相应的同频同播系统均是灵活且简单, 其覆盖范围亦是非常广泛, 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且可扩展性也较强, 建设时没有过多的要求, 其建设所需时间较短, 较为适合水上安全指挥通信。

2.3频道配置及其频率规划

应在各个VHF基站覆盖的区域内设置CH16为常规守候频道, 同时CH6信息播发频道务必是在公用之外的一个工作频道。

VHF基站处应配置2个信道, 1个应作为安全守听信道, 另一个则为信息播发频道, 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置1个相应的工作信道, 且确保各个基站均采用一样的工作频道;频率规划通常是各个基站配置三个信道, 且各个基站均具备CH6信息播发频道, 使用单频点156.3MHz, 其常规守候频道为CH16, 使用单频点156.8MHz, 其他的则为工作频道, 多是运用收发异频频点, 其频点是需额外申请[3]。

三、结束语

本文对水上交通安全通信系统框架设计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实用型应用策略, 包括其总体框架和组网方案及其频道配置及其频率规划, 为我国水上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摘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促进了现代化航运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 而如何对航行中的船舶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成为海事部门的工作重点。本文对水上交通安全通信系统框架设计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实用型应用策略, 为水上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上交通,安全通信,系统框架,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李伟, 王珩.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设计及应用的思考[J].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4 (1) .

[2]毛喆, 严新平, 陈辉, 初秀民, 袁雄水.上交通事故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12) .

水上交通施工安全管理 篇3

关键词:海事管理;VTS;水上交通安全;沿海水域;通信系统

1、粤东沿海水上交通监管的重要性

粤东沿海水域北与台湾海峡南口连接,西至汕尾红海湾,是我国沿海水上南北运输的主通道和远东——东南亚国际航线的必经之路,有着重要的航运和战略地位。粤东沿海水域航线密集,通航环境复杂,是水上航行高风险区域,已引起交通运输部的高度重视。

2000-2009年,汕头海事局辖区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224起,沉船44艘,死亡、失踪7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61亿元。其中:发生在海上的事故175宗,占78.1%;发生在港区水域的事故49宗,占21.9%。在全部事故中,碰撞事故125宗,占55%;触礁事故13宗,占6%;触损事故29宗,占13%;搁浅事故15宗,占7%;其他事故(包括自沉、风灾、火灾等)42宗,占19%。

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国内对船员、船舶、船公司的常规管理和船舶航行安全法规等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另一方面,目前对航行船舶的动态监控和管理相对薄弱。建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加强对船舶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将对减少船舶交通事故起到重要作用。

2、VTS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经过逾30年的发展,VTS在维护水上交通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在VTS覆盖水域,船舶交通流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率则持续降低,平均下降率达70%以上。VTS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海事部门实施水上监管和实现监管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2.1强大的功能

VTS能兼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闭路电视系统(CCTV)、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等系统,有效进行水上形势监控。其中AIS系统和CCTV系统在全国沿海及重点水域已投入使用,并将推广到内河水域。由于VTS具备信息采集和评估功能,因此海上安全监督部门能把VTS与航标设施、信号台、巡逻船艇的作用结合起来,优化布局,科学管理。此外,各地VTS已建成覆盖全国范围的电子海图系统和一定数量的船舶信息数据库,VTS已成为我国海事部门实施现代化管理最重要的监控工具之一。

2.2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VTS作为水上交通安全和航行管理的主要工具,可以很好地解决分道通航、强制引航等问题,提高交通效率,保障航行和环境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必然涉及监管手段的优化。VTS是我国水上交通管理最有效、最先进的管理手段之一,在水上安全监管体系中担当重要角色。随着VTS地位的逐步加强,水上交通管理的方式必将发生变化,原来的分块管理的模式将被VTS有目的性的统一管理所取代。

3、粤东沿海VTS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系统运用方案

粤东沿海水域航线密集,通航环境复杂,目前水上监管缺乏有效的措施,因此建立以VTS为核心的粤东水上安全管理系统迫在眉睫。下文以汕头海事局为监控中心,提出建立粤东沿海VTS水上交通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3.1系统建设原则

(1)适应性粤东沿海VTS的建设应遵循水运建设发展规划、国家水上安全和救助系统建设规划、海事系统总体发展规划等战略规划的要求,适应广东省水上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特别要适应粤东沿海水域和汕头港海事管理的需求。

(2)整体性在建设布局上,粤东沿海VTS应打破管理区域的界限,将海域与沿岸港口水域作为整体统一考虑,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浪费投资,并与广东省VTS建设的整体布局相适应。

(3)重点性粤东沿海VTS的建设要根据不同水域的情况,突出重点。在系统建设上应优先考虑粤东海上通航水域和重要港口水域,在站点布局上应优先考虑主要的航道、港区和锚地,以及船舶交通量大、船舶交会频繁、危险程度高的水域。

(4)先进性粤东沿海VTS建设应充分考虑VTS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尽量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在设备配置上应充分考虑系统的运行环境以及工作的连续性,采用高可靠性、高性能的通用产品,在软件配置上采用稳定性好、功能强大、经过实践检验的产品,确保系统的先进性。

(5)可靠性VTS是船舶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要求系统和设备必须可靠运行:不仅不发生故障的可靠度要高,而且出现故障后的维护也要便捷。VTS的质量和可靠性,与构成VTS的硬件设备和支持VTS的软件系统密切相关。在保证硬件设备质量和可靠性的同时,必须重视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6)开放性粤东沿海VTS应采用开放的网络结构和标准化的接口,以确保粤东沿海VTS中心今后能与惠州VTS中心、福建省沿海VTS中心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并能进一步加强对港口管理、港务调度、引航、航道、海关、边防、外籍船舶代理、运输企业等部门的信息服务。

(7)协调性作为海事管理的重要手段、交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VTS与常规的海事管理方式和手段,以及通信、航标、搜救等部门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因此,粤东沿海VTS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相关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尽量与之协调发展。在站点布局上应尽可能与现有海事管理站点、信号台、航标站点等相结合,做到一站多能、一站多用,节约投资,便于管理。

(8)扩展性粤东沿海VTS的建设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充分考虑系统的发展性。在系统网络结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站点综合处理能力、雷达数据处理容量等方面预留足够的空间,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粤东沿海VTS建成后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对VTS区域中的船舶进行动态监视,为船舶提供信息服务、助航服务和交通组织服务,以及提供协作服务和支持联合行动等。

3.2系统功能

(1)动态监视功能实时了解船舶的动态信息,使重点船舶、重点区域的动态监督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船舶在汕头沿海海域航行时,VTS操作员可通过AIS,甚高频测向仪(VHF-DF)等设备监视、收集船舶的运动状态信息,及时发现船舶违章、偏航等状况,收集船舶的配备和航行计划等信息,同时,可对VTS区域内的主要航道、码头水域和重点船舶进行重点监视,发现可能存在的船舶交通事故隐患等。

(2)信息服务功能为帮助船舶作出航行决定,VTS中心应根据搜集到的信息提供服务。信息服务有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局面。航行通告或航行警告是VTS中心重要的信息服务内容。VTS中心应具备定时或不定时向所有船舶播发航行通告或航行警告的功能。

(3)助航服务功能VTS中心应辅助船舶航行决策形成并监控其效果,特别是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或者是在船舶有故障或缺陷的情况下应实施这类服务。

(4)交通组织服务为提高船舶航行安全和效率,保护水域环境,由海事管理机构实施交通管制措施。一般情况下,交通组织服务通过交通计划和强制遵守的管理规则来体现,VTS发布的指令应该仅仅是导向性的。

(5)协作服务及支持联合行动一般说来,协作服务及支持联合行动可以通过建立应急反应程序、共同数据库、双方的活动协议和数据交换来实现。通过这种协作服务,可有效支持诸如船舶安全监督管理、污染控制、搜寻救助、打击走私偷渡等联合行动。

3.3系统组成

汕头VTS按照“2站1中心”的结构进行布局,即:新建广澳大山雷达站和石碑山雷达站,形成对汕头海事局辖区东部沿海水域的覆盖;在石碑山雷达站点和惠来电厂各建1座VHF-DF基站;在广澳大山雷达站同址建设VHF收发信台,利用广东海事局沿海辖区VHF安全通信系统工程中的石碑山和田尾角VHF收发信台现有设施,增配相应的VHF收发信设备;VTS中心设在汕头海事局,对雷达数据和MS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存储;汕头VTS中心预留接口,以备与广东海事局VTS协调中心、惠州海事局VTS中心相联;粤东海域的潮州海事局、揭阳海事局和汕尾海事局可通过海事信息网查询汕头VTS信息。系统总体布局见图1。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篇4

一、基本情况

**江流经我县168.2公里,有渡口22道,有营运船舶11艘:其中有客渡船10艘,滚装船1艘。总吨位337;主机功率362.2千瓦;138客位。有海事执法人员4人,签单发航人员10人,全年完成水上运输客渡运量12万人,货运量4.3万吨,滚装船完成渡车量1300辆。

二、落实组织领导机构

今年,我处为切实加强管理好全年的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以永海字[2009]1号文件成立了以孙定学处长为组长、刘智副处长为副组长、办公室及各有船乡镇船管员为成员的安全领导组。明确了安全领导组管理职责,目标任务,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实施对全县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及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的全面指导和监督检查。

三、强化管理,落实责任

今年年初,县人民政府主持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上与各有船乡镇政府领导签证了大安全生产责任书。为切实当好政府的参谋,全面落实水运安全四级责任制,我处代县人民政府拟订水运安全四级责任书文本,并督促各有船乡镇与村、渡口签订完善另外三级水运安全责任承包书,截止三月底已完成乡(镇)对村民委员会责任书9份,村对渡口的责任书11份,签订率100%。

四、突出重点,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督

(一)、开展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活动。根据部、省、市、县的统一部署,我处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与有关部门通力配合,认真开展渡口渡船专项整治。一是精心组织,积极依靠政府,落实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责任。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对签单发航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对渡口实施渡运安全知识的强制培训;对乡镇船管员进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了乡镇船管员和渡工的水上安全意识。三是强化渡口安全管理,加大对渡工、渡船、渡口设施及渡运安全检查力度,对渡口渡船实施了强制维修保养,打击和取缔了非法载客的鱼船,确保水上交通安全。

(二)、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根据交通部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年活动。按照市海事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的通知》(昭市海电【2009】3号)文件安排,我处《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永海字【2009】4号)文件下发各船乡镇,明确了这次整治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治理内容、职责分工、工作步骤及工作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渡口船舶,全面排查事故隐患,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隐患跟踪监控机制,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严格控制隐患转化为事故;三是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真正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全年共整改隐患6起,打击取缔三无船舶1艘。

(三)、进一步加强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我处十分重视抓好春运、六月安全月、汛期、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水上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坚持提前介入,制定监管计划,抽调人力,集中力量实施现场检查,同时,督促各渡口船舶签单员认真履行签单发航职能职责,确保船舶安全渡运。针对汛期水位高涨的情况下,我处及时发布封航封渡令,确保了水运安全。

全年共出动检查210天,出动车辆40次,查船113艘,整改隐患6起,打击取缔三无船舶1艘,发放宣传画册25份,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

五、大力推进海事行政执法工作

我处在水上交通行政执法中,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执法机制,从严管理,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即三乱现象的发生,错位、移位执法得到有效遏制,打击和惩处了一些违法、违章船舶。2009年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3起,行政警告2起,强制销毁三无船舶1起。

六、配合上级业务管理部门认真开展运输船舶核查和船员审验培训学习工作

为了确保我县水上交通安全,进一步提高船员安全生产意识,使船舶经营合法化。6月23日至29日,市航务处、海事局派人到我县组织全县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持证船员开展运输船舶的核查和持证船员的审验学习工作。我处积极配合,参加核查的11艘船舶也全部过关,参与培训学习的船舶驾驶员和司机员28人全部合格,有6人参加五等船舶驾驶员升四等船舶驾驶员的考试培训学习。学习期间,我处还督促船舶经营人办理过期保险手续,确保我县水上营运船舶证照手续齐全有效,合法经营。

七、认真开展全国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

今年六月为全国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和第三次港口普查调查月。我处在市航务管理处的业务指导帮助下,于6月1日至6月30日对全县11艘渡船进行了运输量祥查。我处调查人员顶烈日、抗酷暑不辞辛劳深入渡口船舶开展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为水路运输调查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一个月的不协努力,顺利完成了该项任务。

八、努力抓好移民工作

为做好包户移民的思想和维稳工作,我处工作人员曾多次深入移民家里了解移民生产生活状况,帮助移民群众讲解移民补助的相关政策,使移民群众的思想上、认识上得到进一步提高,保障了我处的包户移民政治思想稳定。

九、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渡口大多数分布在山沟谷深的**江上,监管难度大;

(二)船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

(三)我处包干经费严重不足,财政划拨的专项整治经费不足,致使工作难以开展。

(四)个别乡镇签单人员工作不到位,监督不力,未切实履行职责。

(五)、我处人少事多,现有在职人员4人(在岗3人),许多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十、2009年工作打算

(一)、完成我县青胜乡六马厂渡船的更新改造和务基乡大糖房渡口小码头建设的改造工作;

(二)、按照上级要求,继续抓好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渡口、重点船舶、重点时段和重点人群的安全监理。认真研究分析辖区内水上安全管理的特点,组织调研,全面排查,寻找规律,科学监管。

(四)、狠抓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在修改、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现有工作实际,制定一套责任明确,考核定量、管理科学、操作性强的单位管理制度。

(五)、狠抓廉政和作风建设,切实保证海事队伍的健康发展。

水上交通安全格式精简 篇5

1.“小型船队”是指拖轮与被其拖带的1艘及以上小型船舶、设施或竹木排的组合。√ 2.上海海岸电台是一个专为各国船舶提供船岸通信和安全信息的海岸电台,也是交通部认定的我国唯一在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中承担西北太平洋第七搜救区国际DSC中高频国际遇险值班任务的海岸电台。√

3.《海(水)上搜救行动后评估办法》(试行)于20**年5月1日颁布实施。×

4.应急救助指挥协调时,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在接到事故或险情信息时,应该立即按照程序汇报并组织实施救助,不必跟踪、查清事故或险情的进一步情况。×

5.在应急救助指挥协调处理阶段,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对有影响或可能影响船舶开航、作业的事项,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决定,不需要立即报告。×

6.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对非职权范围内的业务申请或咨询,应该向有关申请或咨询人员告之受理部门、申请途径,同时加强请示汇报,必要时转交有关部门或处室。√ 7.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在交接时,应该交清和接清上一班的重大事项与未了事项,不必关心其它班次的工作事项与情况。×

8.应急救助指挥协调时,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在接到事故或险情信息时,应该立即按照程序汇报并组织实施救助,不必跟踪、查清事故或险情的进一步情况。×

9.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应该掌握辖区主要搜救力量的值班情况,并能在事故或险情发生时就近指派相关力量快速到位。√

10.《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实施以后,1995年颁布的《上海水上安全管理规则》仍继续有效,其中和《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有冲突的以《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为准。√

11.《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的附件和附录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充分发挥对现场监管组织、指挥、协调的核心作用,负责对巡视车、巡逻艇的调度与监控管理。√

13.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在收到恶劣气象信息时,只需将恶劣气象信息及时通报执法大队即可。×

14.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应将恶劣气象信息收集及处置情况及时记入《值班日志》。√ 15.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应该对航道变迁、水深、宽度发生变化等有碍航行安全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置。√

16.任何船舶不得在设有水线标志的上下游各100米范围内水域抛锚,并不得拖锚驶过该水域。√

17.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对接收的异常信息报告,在经过确认信息不属实时,可以不将信息收集、报告及处置情况记载于《值班日志》。×

18.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收到事故或险情信息时,应立即与当事船舶取得联系,如联系不上或无法了解具体信息时,应该立即通知执法大队或现场力量赶往事故、险情现场。√

19.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或险情报告后,无论事故、险情等级大小,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指挥中心直接负责人报告。×

20.发生涉及外轮的水上交通事故、险情后,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必须报告海事处领导,并在事故接报后2小时内,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上报《水上交通事故快报》;48小时内,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上报《水上交通事故续报》。× 21.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在事故或险情处置过程中,应随时做好跟踪记录,直至事故或险情处置结束,并按要求上报续报。√

22.航行警告是国家主管机关为保障社会公众水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通过海岸或江岸电台,利用无线电报方式播发的一种航行安全信息。√

23.航行通告是由国家主管机关以书面形式或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发布的航行安全信息。√

24.航行警告就使用的语言来说,可分为“中文警告”和“英文警告”;按其紧急程度划分,可分为“常规警告”、“重要警告”、“极其重要警告”。√

25.《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规定船舶航行时,船上的救生艇(筏)、吊杆、舷梯等不得伸出舷外。√

26.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根据接收的船舶重点护航、守护与交通管制信息,制定相应的重点护航、守护与交通管制实施计划,并下达执法大队,通知其负责组织实施。√ 27.黄浦江实行大船小船分流、各自靠右航行、分道通航的原则。√

28.指挥中心接到禁止(解除)船舶离港、协查、扣押(解除)船舶以及追查肇事逃逸船舶的信息后,应该立即通知执法大队、政务中心、办事处、VTS等所有工作岗位,在本辖区范围内开展实施工作。√

29.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考虑是否将协查、扣押、禁止离港、追查肇事船舶信息的接收和处置情况详细记载于《值班日志》。×

30.海事管理季节性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船舶防台、春运、鳗苗捕捞、浓雾和强风以及突发性气候的水上安全管理工作。√

31.季节性管理具有时间阶段性和周期性的特点,比如我局辖区船舶防台基本为每年的6至8月。×

32.《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规定在同一航道内航行的船舶,可以与同向航行的船舶并排行驶。×

33.专项整治工作有具体的实施计划、行动目标和实施部门,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应掌握和跟踪专项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34.《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中所述的紧急阶段是指不明阶段、告警阶段或遇险阶段的通称。√

35.黄浦江禁止捕捞作业;禁止挂浆机船在黄浦江航行、停泊和作业。√

36.任何客船发生严重危及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的险情,是《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的险情等级分类中的特大险情。√

37.其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险情,是《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的险情等级分类中的特大险情。√

38.在实施人员落水的搜寻、救助措施时,应遵循“救人为主”、“搜救优先”的原则。√

39.根据人员的遇险性质,如被救人员有伤员,需紧急治疗时,应通知当事船舶按常规对受外伤、烧伤、冻伤、溺水等情况的人员预先急救,并联系“120医疗应急机构”到就近地点等待急救。√

40.在船舶沉没时,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应该标绘沉船位置,作出通航影响评估,必要时申请设置沉船标志并发布航行警告;√

41.在船舶有沉没危险时,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在了解事故或险情的基本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要求事故船舶采取自救措施并避开主航道或驶往就近水域抢滩自救。√ 42.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在进行事故处置时,应该针对有沉没危险船舶的货物性质,立即协调进行应对处置专业力量和防止船舶沉没后的污染围控力量。√

43.如事故或险情中的船舶、设施需紧急抛锚的,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可以为了应急同意就地抛锚,不用考虑是否影响他船航行安全。×

44.进行船舶搁浅搜救行动时,只要影响通航,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就可以采取征用拖轮等救助力量进行强制处置。×

45.火灾(爆炸)的救助方案,由海事主管机关负责制定,并具体负责指挥灭火行动。× 46.凡载有散装易燃易爆化工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一级易燃液体(闭杯闪点低于23℃)和毒害品等危险品货物且拟进、出黄浦江里港的船舶,必须申请海事主管机关进行强制重点护航。√

47.凡系泊作业靠泊宽度超过码头限靠宽度达10米及以上的作业船舶,必须申请海事主管机关进行强制重点守护。√

48.船舶停泊一律不得超出码头、浮筒并靠所允许的宽度,如有特殊情况,需临时超宽停泊,船方或有关方面必须事先向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后方得靠泊。√

49.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到航标发生移位、损坏、灭失等异常情况后,应立即上报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

50.船舶使用锚地应遵守主管机关颁布的锚地范围和使用的规定。如却有生产作业需要,可以自行决定。×

51.拟通过黄浦江杨浦大桥的船舶、设施,水面以上高度达48米及以上者,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代理人等应该提前24小时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传真申报;经审核批准后方可通过。√

52.拟通过黄浦江南浦大桥的船舶、设施,水面以上高度达48米及以上者,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代理人等应该提前48小时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传真申报。× 53.港口码头超过码头设计靠泊能力接靠船舶,由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代理人提前48小时书面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申请。√

54.黄浦江水域,能见度小于1000米时船舶应当缓速航行;能见度小于500米时,禁止一切船舶航行。×

55.山东南部到浙江南部沿海岸线300公里内海面受到热带气旋影响时,发布沿海海面热带风暴警报。√

56.船舶航行于上海港长江口水域时,遇雾视程小于1海里时,船舶应当缓速航行;视程小于1000米时,大型船舶应当停止航行;视程小于500米时,禁止船舶航行(执行公务船舶除外)。√

57.主管机关在接到求救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救助,有关单位和在事故现场附近的船舶和设施,必须听从主管机关的统一指挥。√

58.海事主管机关设置或者撤销海难救助区、防污作业区、海上重大事故区,可以不发布海上航行警告、航行通告。×

59.救助遇难船舶,或紧急清除水面污染物、水下污染源,不属于应该向海事主管机关提出施工作业通航安全审核申请和接受海事主管机关审核的作业范畴。×

60.当以救助搜救协调中心收到来自本搜救责任区外的遇险信息时,它应立即通知有关救助协调中心,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协助搜救行动,直至相关中心已承担起搜救责任。√

61.《上海港水域船舶进出港动态报告制实施办法》适用于进出上海港水域的所有内河船舶和3000总吨以下的所有沿海内贸运输船舶。× 62.海事主管机关因调查海上交通事故的需要,可以令当事船舶驶抵指定地点接受调查。当事船舶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未经海事主管机关的同意,不得离开指定地点。√

63.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或险情信息后,应对报警信息进行核实和评估,确认险情等级。√

64.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到火灾、爆炸导致的水上事故或险情后,应及时向公安消防部门通报。√

65.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作为市政府领导下的市级议事协调机构,是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构之一,业务上受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导。√

66.在进行船位标绘时,GPS船位为31°29′.4N/121°30′.5E,船位换算成海图标绘时的船位是31°29′40″N/121°30′50″E。×

67.长江上海段助航标志是根据《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等标准制定航路布设方案, 辅助航道一般以字母“D”(Dredge)开头。×

68.《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遵循大船小船分道、各自靠右航行以及过错责任原则。√

69.公务船舶如海事、公安、军事船舶,可以不按《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规定的航路航行。×

70.《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中的“小型船舶”,是指1 600总吨以下的机动船或500载重吨以下的非机动船。×

71.船舶在港区水域外发生的海上交通事故,由就近港口的海事管理机构或船舶到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港口的海事管理机构进行调查。√

72.新的《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已于20**年3月9日颁布实施,20**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废止。√

73.《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明确规定:严禁任何船舶在警戒区内追越他船。√ 74.黄浦江实行大船小船分流、各自靠右航行、分道通航的原则。√ 75.黄浦江禁止捕捞作业;禁止挂浆机船在黄浦江航行、停泊和作业。√

76.黄浦江主航道供拖轮船队和1600总吨及以上或船长50米及以上的船舶双向航行。× 77.黄浦江辅航道供1600总吨以下或船长50米以下的船舶单向航行。× 78.船舶在黄浦江航行时,航速不得大于10节。×

选择题

1.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下设办公室,负责其日常工作并承办应急处置相关组织指挥、协调保障等具体工作事项,办公室设在。A 上海海事局 B 通航管理处 C 水上安全指挥中心 D 局办公室 答案 A 是上海水上船舶防台的组织和指挥机关,负责合理组织和指挥、督促船舶落实各项防台抗台措施。A 水上安全指挥中心 B 上海海事局 C 通航管理处 2.3.4.5.6.7.8.D 基层海事处 答案 B 按照有关规定,黄浦江1号掉头区供总长度 的船舶使用。A 160米以上 B 300米以上 C 300米以下 D 大于160米小于300米 答案 D 凡符合申报范围须申请船舶护航或守护的,船舶所有人、经营人、代理人或委托人等相关单位,必须提前 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提出书面申请。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答案 B 发生涉及“四客一危”船舶水上交通事故、险情后,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必须报告海事处领导,并在事故接报后 内,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上报《水上交通事故快报》; 内,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上报《水上交通事故续报》。A 0.5小时、12小时 B 0.5小时、24小时 C 1小时、12小时 D 1小时、24小时 答案 A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到火灾、爆炸导致的水上事故或险情后,应及时向 通报。A 公安局 B 边防海警 C 渔政部门 D 公安消防部门 答案 D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或险情报告后,无论事故、险情等级大小,必须在 向指挥分中心负责人报告。A 第一时间内 B 30分钟内 C 1小时内 D 2小时内 答案 A 航行警告就涉及的范围而言,可分为、“地方警告”和“区域警告”。A “港内警告” B “沿海警告” C “内河警告” D “海上警告” 答案 B 9.10.11.12.13.14.15.航行警告是通过海岸或江岸电台,利用 方式播发的一种航行安全信息。A 广播电台 B VHF公共频道 C 无线电报 D 报纸 答案 C 季节性管理中的鳗苗管理时间,一般为每年的。A 12月1日至3月15日 B 1月1日至4月15日 C 12月1日至4月15日 D 1月1日至5月15日 答案 B 季节性管理工作一般 为一周期,各种季节性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和周期性。A 1年 B 6个月 C 2年 D 一个季度 答案 A 有理由相信人员、船舶或其他航行器处于严重和紧迫危险情况而需要援助的阶段,是《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中所述的紧急阶段中的。A 不明阶段 B 告警阶段 C 遇险阶段 D 忧虑阶段 答案 C 根据具体情况,《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中的不明阶段、告警阶段或遇险阶段的通称是。A 紧急阶段 B 警报阶段 C 救助阶段 D 忧虑阶段 答案 A 造成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海上突发事件,是《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的险情等级分类中的。A 一般险情 B 较大险情 C 重大险情 D 特大险情 答案 B 3000总吨及以上,10000总吨以下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是《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的险情等级分类中的。A 一般险情 16.17.18.19.20.21.B 较大险情 C 重大险情 D 特大险情 答案 C 客船、化学品船发生严重危及船舶或人员生命安全的海上突发事件《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的险情等级分类中的。A 一般险情 B 较大险情 C 重大险情 D 特大险情 答案 D 航行通告是由国家主管机关以 或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发布的航行安全信息。A 手机短信 B VHF公共频道 C 无线电报 D 书面形式 答案 D 对水上人命安全、水域环境构成威胁,需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减轻和消除的各种事件,称之为。A 事故 B 险情 C 突发情况 D 异常情况 答案 B 在进行船位标绘时,GPS船位为31°29′.8N/121°30′.5E的船位换算成海图标绘时的船位是。A 31°29′48″N/121°30′30″E B 31°29′8″N/121°30′5″E C 31°29′20″N/121°30′43″E D 31°29′80″N/121°30′50″E 答案 A 1海里是海图上对应 的距离。A 经度1′ B 纬度1′ C 经度1″ D 纬度1″ 答案 B 拟通过黄浦江徐浦大桥的船舶,水面以上高度达 及以上者,应该提前24小时,填写统一格式的《船舶通过黄浦江大桥申请书》,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传真申报。A 22米 B 42米 C 44米 22.23.24.25.26.27.28.D 48米 答案 C 对其他海事局或海事管理机构发出的《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协查书》的,应该由 统一发布。A 上海海事局 B 各指挥分中心 C 通航管理处 D 局指挥中心 答案 A 搜寻救助内容的航行警告一般使用 的等级。A 常规(ROUTINE)B 重要(IMPORTANT)C 极其重要(VITAL)答案 C 水上施工作业期超过二年,施工单位未按规定要求满一年申请进行审核一次的,视为。A 《许可证》有效 B 《许可证》失效 C 《许可证》必须加期 答案 B 施工作业者取得许可证后,若作业项目、地点、范围发生变化,原申请单位未重新提出申请许可的, 视为。A 《许可证》有效 B 《许可证》失效 C 可以边施工边重新办理新的《许可证》 答案 B 以下的,不适用《上海港水域船舶进出港动态报告制实施办法》,在进行装卸货作业前,不需要办理船舶报港手续。A 内河船舶 B 3000总吨以下的沿海内贸船舶 C 集装箱船舶 答案 C 以下不是《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规定的较大险情是。A 造成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海上突发事件 B 危及3人及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海上突发事件 C 300总吨及以上,1600总吨以下非客船、非危险化学品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D 危及3人及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海上保安事件 答案 C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或险情信息后,应对报警信息进行核实和评估,确认。A 险情等级 B 人员数量 C 损失情况 29.30.31.32.33.34.35.D 船舶种类 答案 A 30、上海海事局是交通部直属海事局,下辖 个海事处,负责日常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水上应急处置行动。A 7 B 8 C 9 D 10 答案 C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的长江上海段的航路由、辅助航道、小型船舶航道等组成。A 主航道 B 深水航道 C 沿岸航道 D 大型船舶航道 答案 A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中的 “大型船舶”是指 总吨及以上的机动船或 载重吨及以上的非机动船。A 1600/500 B 1000/500 C 1600/1000 D 1600/1600 答案 C 以下是《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规定的重大险情是。A 造成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海上突发事件 B 造成6人及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海上突发事件 C 造成10人及以上,15人下死亡(含失踪)的海上突发事件 D 造成6人及以上,15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海上突发事件 答案 A 季节性管理工作一般以一年为一周期,各种季节性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和。A 有效性 B 针对性 C 重复性 D 周期性 答案 D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应该掌握辖区主要搜救力量的值班情况,在事故或险情发生时应该 相关力量快速到达现场。A 就近指派 B 统一调度 C 专业指派 D 固定指派 答案 A 如事故或险情中的船舶、设施需紧急抛锚的,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在选择抛锚水域36.37.38.39.40.41.时应充分考虑的重点是 A 水深条件 B 是否影响他船航行安全 C 底质条件 D 潮流情况 答案 B 火灾(爆炸)的救助方案,由 负责制定,并具体负责指挥灭火行动,海事部门负责维护事故水域现场秩序,必要时采取交通管制。A 海事主管机关 B 边防海警 C 渔政部门 D 公安消防部门 答案 D 火灾(爆炸)的救助中,有关专业单位在灭火行动进行时,海事部门负责维护事故水域现场秩序,必要时采取 措施。A 交通管制 B 护航 C 守护 D 宣传 答案 A 港口码头超过码头设计靠泊能力接靠船舶,必须提前48小时由 书面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靠泊。A 船舶所有人 B 经营人或代理人 C 码头所有人、经营人 D 由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代理人和码头所有人、经营人双方提出 答案 D 船舶航经吴淞口至杨浦大桥航段时,其总长度不得超过 米。A 160 B 180米 C 200米 D 300米 答案 D 船舶使用锚地应遵守主管机关颁布的锚地范围和使用的规定;船舶使用吴淞口锚地锚泊一般不得连续锚泊超过 小时。A 24 B 48 C 72 D 96 答案 C 拟通过黄浦江南浦大桥的船舶、设施,水面以上高度达44米及以上者,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代理人等应该提前 小时向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传真申报。A 12 B 24 42.43.44.45.46.47.48.C 48 D 72 答案 B 海事主管机关因调查海上交通事故的需要,可以令当事船舶驶抵 接受调查。A 码头 B 锚地 C 港口 D 指定地点 答案 D 长江上海段助航标志是根据《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等标准制定航路布设方案, 辅助航道助航标志的编号一般以字母 开头。A “D”(Dredge)B “A”(Assistant)C “S”(safety)D “Q”(quarantine)答案 B 黄浦江水域,能见度小于 米时船舶应当缓速航行;能见度小于 米时,禁止大型船舶航行。A 20**/1500 B 1500/1000 C 1000/500 D 500/100 答案 C 黄浦江水域能见度小于 米时,禁止一切船舶航行。()A 100 B 150 C 200 D 300 答案 A 船舶在黄浦江水域航行时,航速不得大于 节。A 10 B 9 C 8 D 7 答案 C 船舶航经吴淞架空高压电线时,其水面以上最大高度加上过高压电线时的当地潮高不得超过 米。A 50.99 B 60.99 C 70.99 D 80.99 答案 C 船舶航经吴泾架空高压电线时,其水面以上最大高度加上过高压电线时的当地潮高不得超过 米。49.50.51.52.53.54.A 39.8 B 38.8 C 37.8 D 36.8 答案 A 船舶航经闵行架空高压电线时,其水面以上最大高度加上过高压电线时的当地潮高不得超过 米。A 25 B 26 C 27 D 28 答案 D 任何船舶不得在设有水线标志的上下游各 米范围内水域抛锚,并不得拖锚驶过该水域。A 300 B 200 C 150 D 100 答案 D 限于吃水或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在黄浦江航行,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在船舶进入黄浦江前 小时向主管机关报告。A 12 B 24 C 48 D 72 答案 B 长江上海段助航标志是根据《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等标准制定航路布设方案, 深水航道助航标志的编号以字母 开头。A “D”(Dredge)B “A”(Assistant)C “S”(safety)D “Q”(quarantine)答案 A 黄浦江2号掉头区,仅供总长度 的船舶使用。A 大于180米 B 大于200米 C 小于300米 D 大于180米但小于300米 答案 D 大型船舶在黄浦江倒驶航行,其航程不得超过 米。A 100 B 200 C 300 D 600 55.56.57.58.59.60.答案 D 未经主管机关批准,船舶不得在黄浦江越江桥梁轴线两侧各 范围内停泊、掉头或从事水上水下施工作业。A 45米 B 60米 C 90米 D 100米 答案 C 大型拖轮船队航经吴淞口灯塔至107号灯浮航段时,其总长度不得超过160米,其总宽度不得超过40米;航经黄浦江其它航段时,其总长度不得超过()米,总宽度不得超过 米。A 150/40 B 120/32 C 110/30 D 100/22 答案 B 航经黄浦江航段的小型拖轮船队,总长度不得超过

米,总宽度不得超过 米。A 160/40 B 120/32 C 120/30 D 120/22 答案 D 《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规定黄浦江水域能见度小于 时,禁止大型船舶航行。A 100米 B 500米 C 800米 D 1000米 答案 B 《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规定甚高频无线电话 频道为船舶航行安全频道,专门用于船舶间呼叫、船舶动态通报和交换避让意图。A 71 B 13 C 08 D 06 答案 D 《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规定小型船舶或小型船队掉头时,顺流时在 米、逆流时在 米距离内有大型船舶或船队驶近的,应当待来船驶过后再进行掉头。A 20**/1000 B 1200/600 C 1200/300 D 600/300 61.62.63.64.65.66.67.答案 D 62、《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规定船舶沉没后,应尽快在船舶沉没处设置规定的标志,采取防止使他船触损的措施。A 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 B 主管机关 C 上海海事局 D 相关专业公司 答案 A 《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规定船舶试航时,应当事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A 向主管机关报备 B 向造船厂报备 C 向主管机关申请 D 向相关单位申请 答案 A 《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中共规定了 个警戒区。A 2 B 3 C 4 D 5 答案 A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中共规定了 个警戒区。A 2 B 3 C 4 D 5 答案 D 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主任由 担任。A 上海市市长 B 海事局局长 C 上海市分管副市长 D 上海市公安局局长 答案 C 搜救中心值班室设在上海海事局,由搜救中心办公室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A 危管防污处 B 通航管理处 C 水上安全指挥中心 D 局办公室 答案 C 以下不是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成员单位的是。A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 B 交通部上海打捞局 C 辖区打捞队 68.69.70.71.72.73.74.D 驻沪部队 答案 C 特大风险信息(Ⅰ级),以 预警信号表示并发布。A “红色” B “橙色” C “黄色” D “蓝色” 答案 A 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气象在48小时内造成海上风力10级以上、内河风力8级以上的信息,属于,以 预警信号表示并发布。A 特大风险信息(Ⅰ级)/“红色” B 重大风险信息(Ⅱ级)/“橙色” C 较大风险信息(Ⅲ级)/“黄色” D 一般风险信息(Ⅳ级)/“蓝色” 答案 B 长江上海段主航道的边界线由 标示,航道的中心线为通航分道的分隔线。A 安全水域标 B 侧面标 C 专用标 D 方位标 答案 B 船舶在长江上海段区域必须特别谨慎航行,并尽可能按照建议的交通流向航行的区域是。A 主航道 B 辅助航道 C 小型船舶航道 D 警戒区 答案 D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规定的“码头前沿水域”,是指码头前沿供船舶进行靠、离泊作业的水域,其宽度通常不大于 米。A 26 B 32 C 40 D 45 答案 D 污染事故可能影响敏感区域的,属于 预警等级。A 特大(Ⅰ级)/“红色” B 重大(Ⅱ级)/“橙色” C 较大(Ⅲ级)/“黄色” D 一般(Ⅳ级)/“蓝色” 答案 B 上海海上发生船舶污染事故,其应急响应等级分为四级,其中重大等级的应急响应由搜救中心办公室报 确定 A 危管防污处处长 75.76.77.78.79.80.B 搜救中心办公室主任 C 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 D 搜救中心主任 答案 C 污染物溢出量可能在10吨以下、污染面积较小、污染事故不会对敏感区域造成影响的船舶污染事故预警级别为。A 特大(Ⅰ级)/“红色” B 重大(Ⅱ级)/“橙色” C 较大(Ⅲ级)/“黄色” D 一般(Ⅳ级)/“蓝色” 答案 D 《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规定除 外均要避让按规定航行航道航行的船舶。A 未按规定航道航行的船舶 B 横越航道的船舶 C 越江轮渡 D 失去动力的船舶 答案 D 根据上海水上安全监督规则,大型拖轮船队在外港,新港水域航行时,总长度不得超过 米,总宽度不得超过 米。A 300,45 B 275,45 C 300,49 D 275,49 答案 A 上海中心气象台的表述:离海岸 公里以内均为沿海海面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答案 C 下列关于船舶电台的水上移动通信业务识别码MIDXXXXXX表述错误的是: A MID代表分配给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上识别数字,其中M代表区域,如4-亚洲; B MID代表分配给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上识别数字,例如412、413为中国; C 最后两位数字可以判别船舶航行区域,三个”0”结尾标识全球航行船舶,D 最后两位数字可以判别船舶航行区域,二个”0”结尾标识国内航行船舶,答案 D 根据《关于明确大风浪天气条件下引航作业点相关事宜的通知》(沪海通航〔20**〕38号),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航道水域启用大风浪引航作业点的气象条件是: A 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上海沿海海面风力达8级以上; B 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上海沿海海面风力达8级及以上; C 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预报长江口浪高达到1.4米,D 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预报长江口浪高达到1.3米,答案 B 81.82.83.84.85.86.根据《关于明确大风浪天气条件下引航作业点相关事宜的通知》(沪海通航〔20**〕38号),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航道水域启用大风浪天气条件后,引航作业点可以调整,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A 原引航作业的调整至D17-D18灯浮之间; B 原引航作业的调整至D17-D22灯浮之间; C 原引航作业的调整至D18-D19灯浮之间; D 原引航作业的调整至D18-D22灯浮之间; 答案 D 根据《关于明确大风浪天气条件下引航作业点相关事宜的通知》(沪海通航〔20**〕38号),长江口深水航道南槽航道水域启用大风浪天气条件后,引航作业点可以调整,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A 原引航作业的调整至S16-S17灯浮之间; B 原引航作业的调整至S18-S22灯浮之间; C 原引航作业的调整至S15-S16灯浮之间,D 原引航作业的调整至D18-D21灯浮之间,答案 C 根据《关于明确大风浪天气条件下引航作业点相关事宜的通知》(沪海通航〔20**〕38号),洋山深水港区水域启用大风浪天气条件后,引航作业点可以调整,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A 原引航作业的调整至Y4灯浮附近; B 原引航作业的调整至Y5灯浮附近; C 原引航作业的调整至Y6灯浮附近,D 原引航作业的调整至Y7灯浮附近,答案 B 根据《关于明确大风浪天气条件下引航作业点相关事宜的通知》(沪海通航〔20**〕38号),需使用大风浪引航作业点的,引航机构应以书面形式向 提出申请: A 辖区VTS中心或金山指挥分中心; B 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 C 辖区海事处政务中心,D 局船舶管理处,答案 A 长江口深水航道(12.5米)延伸段是指: A 圆圆沙警戒区东侧边界线至浏河口港界线之间,总长约25海里; B 圆圆沙警戒区西侧边界线至浏河口港界线之间,总长约25海里; C 圆圆沙警戒区东侧边界线至宝山警戒区西边界线之间,总长约25海里,D 圆圆沙警戒区东侧边界线至宝山警戒区东边界线之间,总长约25海里,答案 A 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航道是指: A 长江口船舶定线制A警戒区东侧边界线至圆圆沙警戒区东侧边界线之间航道,总长约43海里; B 长江口船舶定线制A警戒区西侧边界线至圆圆沙警戒区东侧边界线之间航道,总长约43海里; C 长江口船舶定线制A警戒区西侧边界线至圆圆沙警戒区西侧边界线之间航道,总长约43海里,87.88.89.90.91.92.93.D 长江口船舶定线制A警戒区东侧边界线至圆圆沙警戒区西侧边界线之间航道,总长约43海里,答案 B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12.5米)试通航期间通航安全管理办法》,船舶最大宽度大于 米的船舶和适航船舶应当提前7天向上海海事局书面报告船舶吃水及相关船舶资料,经审核批准,在指定时间进入北槽航道航行: A 45; B 46; C 47,D 48,答案 C 除经核准的客船和高速(客)船外,船舶在深水航道延伸段及其两侧通航分道内的航速不得超过 节: A 10; B 11; C 12,D 13,答案 C 根据《国际航空和海上搜寻救助手册》(IAMSAR),当两个或多个以上搜救但也参加同一搜救行动时,通常指定 协调所有参加搜救的单元: A 搜救协调人(SC); B 搜救任务协调人(SMC); C 现场协调人(OSC),D 总协调人,答案 C 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的搜救责任区内,上海哪个区县设有搜救分中心: A 宝山; B 金山; C 浦东新区,D 崇明,答案 D 人员落水时,船长应使用 B 语音应急信号发布: A MAYDAY; B PAN-PAN; C SECURITY,D 答案 B 船舶沉没时,船长应使用 A 语音应急信号发布: A MAYDAY; B PAN-PAN; C SECURITY,D 答案 A 当搜救中心接到X公司电话,X公司所属的某船未在规定的时间进行船位报告,且X公94.95.96.97.98.99.司通过以往顺畅的通信方式不能与该船取得联系,请问,你作为搜救中心的值班员,该事件处于海上突发事件的 : A 不明阶段; B 告警阶段; C 遇险阶段,D 答案 A 搜寻行动暂停时,负责本次搜寻行动的单位应将该消息告知: A 遇险船舶船东; B 失踪人员的家属; C 参与搜寻的单位或船舶,D 以上都是,答案 D 《国际航空和海上搜寻救助手册》的英文简写是: A IAMSAA; B IBMSAA; C IAMSAR,D IBMSAA,答案 C 客船、化学品船发生严重危及船舶或人员生命安全的海上突发事件《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的险情等级分类中的 : A 一般险情; B 较大险情; C 重大险情,D 特大险情,答案 D 关于航标调整的航行警告一般使用 的等级: A 常规(ROUTINE); B 重要(IMPORTANT); C 极其重要(VITAL),D 答案 B 《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属于 : A 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B 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 C 地方应急预案,D 答案 C 《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属于 : A 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B 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 C 地方应急预案,D 答案 A 100.101.102.103.104.105.106.《上海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属于 : A 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B 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 C 地方应急预案,D 答案 C 《国际航空和海上搜寻救助手册》分 卷: A 2; B 3; C 4,D 5 答案 B 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的搜救责任区是: A 北纬30度40分至北纬33度之间 B 北纬31度40分至北纬33度之间 C 北纬30度40分至北纬34度之间 D 北纬31度40分至北纬34度之间 答案 A 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的主任一般由 担任: A 上海海事局局长 B 上海市市长 C 上海市分管副市长 D 上海市建设与交通委员会主任 答案 C 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设在 : A 上海海事局 B 东海救助局 C 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 D 上海打捞局 答案 A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12.5米)延伸段试通航暂行规定》,下列属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延伸段”是 : A 外高桥航道南北边界线之间 B 宝山航道南北边界线之间 C 宝山北航道南北边界线之间 D 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答案 D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12.5米)延伸段试通航暂行规定》,“长江口深水航道延伸段”南北边界线由 标示: A 实体航标 B AIS虚拟航标 C 地理坐标点 D 侧面标 答案 B 107.108.109.110.111.112.113.对于搜救行动一般经过先后 个阶段: A 三个阶段,即险情发现,最初行动,结束 B 四个阶段,即险情发现,最初行动,制定计划,结束 C 五个阶段,即险情发现,最初行动,制定计划,采取行动,结束 D 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答案 C 关于接受处理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各海事处、船检站在接到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关于协助执行的通知后。应迅速传达到各签证点(验证点),接通知要求给予或不给予船舶签证(验证)B 交管中心对于覆盖范围内的被扣押船舶,应予以密切关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报告 C 以上都不正确 D 答案 C 关于海上突发事件的“告警阶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对某些情况仍需要进行监控或需要搜救更多信息,单不需要派遣搜救设施的阶段; B 正遭遇危险并可能需要帮助,但不会立即有危险 C 有足够理由确定处于危险中,且需要立即救助 D 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答案 B 上海中心气象台的发布大风信息,一般大风的级别是 : A 6级或以上; B 7级或以上; C 8级或以上,D 9级或以上 答案 B 指挥分中心接到上海海事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转发的气象部门的大风信息后,应采取的措施表述错误的是: A 通过书面、电子邮件或短信平台等方式向各自辖区内的船舶、航运单位、施工单位发布大风信息,要求施工船舶停止施工、抗风等级不够的船舶停航 B 通知各签证点要认真按照船舶的抗风等级办理出港签证,严格把好签证关 C 吴淞VTS、洋山VTS进行大风信息广播,加强对锚泊船监控,防止走锚事故,提醒抗风等级不够的在航船舶择地避风 D 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 D 根据《上海海事局沉船(物)应急扫侧及设标工作程序》,各海事处如需对辖区进行的设标或应急扫侧,应书面向 申请: A 航标导航处; B 通航管理处(水上安全指挥中心); C 海测大队,D 答案 B 根据《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应急值班和交通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程序》,搜救中心值班室接到较大事件的报告后,应口头 分钟书面 小时向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报告: A 5,1; B 10,2; C 10, 1,D 5,2 答案 D 114.“RCC”是指 A : A 搜救中心; B 指挥中心; C 搜救分中心; D 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 A 115.防雾侧重三方面工作,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雾前宣传预报; B 雾中加强通报; C 雾散全力疏导,D 以上都正确 答案 D 116.绿华山锚地水域属于 辖区。A 浙江海事局; B 上海海事局; C 江苏海事局,D 答案 B 117.“AIS虚拟航标”是指 : A 通过AIS基站播发的; B 物理上并不存在; C 能够在导航系统(如电子海图)中显示的数字信息航标D 以上都正确 答案 D 118.长江口深水航道延伸段底宽约 米: A 350-500; B 350-460; C 300-460,D 300-500 答案 B 119.长江口深水航道延伸段底宽维护水深为理论最低潮面以下 A 10.5米; B 11.5米; C 12.5米,D 12米 答案 C 120.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必须精通业务,主要表现在 : A 熟悉管辖区域情况;

: 121.122.123.124.125.126.B 熟悉水上安全指挥和搜救方面的法规规范文件; C 熟悉值班的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D 以上都正确 答案 D 作为季节性管理类目之一,春运时间在春节前后为期 : A 30天; B 35天; C 40天,D 45天 答案 C 《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及其附近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规定,下列 的所有人、经营人或代理人应当在每日1600时之前,将次日船舶进出港区、移泊或通过东海大桥的计划按照规定格式书面向主管机关报告。A 国际航行船舶; B 500总吨及以上油船、散装化学品、液化气船; C 客船; D 主机额定功率750 kW及以上拖船; E 1000载重吨及以上的拖船船队或者顶推船-驳船组合体; F 1000总吨及以上其它国内航行船舶。答案 ABCDEF 下列 可以实施水上交通管制。A 沉船、沉物在未设孤立危险物标前或沉船、沉物打捞现场有碍航行安全的水域 B 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突发事件,影响他船航行安全的区域 C 在通航水域内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影响航行船舶正常航行的作业行为 D 因受自然因素航道异常变化的水域 E 军事演习或军事训练水域 答案 ABCDE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对非职权范围内的业务申请或咨询,应该做到的处置行为是 A 向有关申请或咨询人员告之受理部门、申请途径 B 加强请示汇报 C 不是职责范围不予回答 D 必要时转交有关部门或处室 E 是业务范围不予受理 答案 ABD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在交接时,应该交清和接清的内容为 A 重大事项 B 协查、扣押未解除的事项 C 需要进一步跟踪的事项 D 未了事项 E 接班人员还应掌握前几班的相关值班记录 答案 ABCDE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组织开展救助行动的主要原则包括 A 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B 抢救人员,免遭伤亡 127.128.129.130.131.132.C 抢救船舶,免堵航道 D 抢救货物,免污水域 E 救人为主,搜救优先 答案 BCDE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的日常海事值班指挥,必须熟练执行指挥中心与 等部门之间的具体工作信息流转流程。同时主动跟踪和督促相关信息的处置和落实进度和情况。A 局水上安全指挥中心 B 政务中心 C 执法大队 D 办事处 E 法规督察 答案 ABCD 水上安全指挥值班人员应将以下哪些重要信息接收、处置情况及时记入《值班日志》。A 恶劣气象信息 B 上级指令或工作任务布置 C 肇事船舶协查信息 D 船舶扣押与解除信息 E 航行警告、航行通告信息 答案 ABCDE 海事管理季节性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船舶防台 B 春运 C 鳗苗捕捞 D 浓雾和强风 E 突发性气候 答案 ABCDE 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中所述的紧急阶段是指 的通称 A 不明阶段 B 告警阶段 C 遇险阶段 D 救助阶段 E 失踪阶段 答案 ABC 水上安全指挥收集和处置的有碍航行安全信息包括()A 航道变迁,航道水深、宽度发生变化 B 妨碍航行安全的物体; C 航标发生位移、损坏、灭失; D 水上水下施工作业; E 大型水上活动; 答案 ABCDE 航行警告就涉及的范围而言,可分为。()A 沿海警告 B 中文警告 133.134.135.136.137.138.C 英文警告 D 地方警告 E 区域警告 答案 ADE 航行警告按其紧急程度划分,可分为。A 沿海警告 B 中文警告 C 常规警告 D 重要警告 E 极其重要警告 答案 CDE 《交通部海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程序》的将险情分为以下 等级。A 一般险情 B 较大险情 C 重大险情 D 特大险情 E 恶性险情 答案 ABCD 以下是特大险情的是 A 造成30人及以上死亡(含失踪)的海上突发事件 B 客船、化学品船发生严重危及船舶或人员生命安全的海上突发事件。C 10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D 危及30人及以上生命安全的海上保安事件 E 危及30人及以上生命安全的海上突发事件 答案 ABCDE 以下是重大险情的是 A 造成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海上突发事件 B 危及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海上突发事件 C 3000总吨及以上,10000总吨以下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D 中国籍海船或有中国籍船员的外轮失踪 答案 ABC 航行警告就使用的语言来说,可分为。A 中文警告 B 英文警告 C 汉语拼音警告 D 法语警告 E 日语警告 答案 AB 航行警告就使用的语言来说,可分为。A 中文警告 B 英文警告 C 汉语拼音警告 139.140.141.142.143.144.D 法语警告 E 日语警告 答案 AB 以下是较大险情的是 A 造成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海上突发事件 B 危及3人及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海上突发事件 C 500总吨及以上,3000总吨以下非客船、非危险化学品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对船舶及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险情 D 危及3人及以上,10人以下生命安全的海上保安事件 E 中国籍海船或有中国籍船员的外轮失踪 答案 ABCDE 在接到事故和险情报告后,应该按照水上搜救的要求,了解有关船舶、设施的名称、发生事故的时间和地点、船舶种类、总吨位、总长、始发港、目的港的情况后,还必须了解。A 载货(客)量或集装箱量 B 货物种类,特别是有无危险或污染货物 C 损失伤亡情况 D 水域污染情况 E 救助要求 答案 ABCDE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理》规定的海上交通事故种类有。A 碰撞、触碰或浪损 B 触礁或搁浅 C 火灾或爆炸 D 沉没 E 在航行中发生影响适航性能的机件或重要属具的损坏或灭失 答案 ABCDE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 大船小船分道原则 B 各自靠右航行原则 C 提高通航效率和航道利用率原则 D 减少事故发生原则 E 过错责任原则 答案 ABE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规定,长江上海段的航道分为 类别,船舶必须按照各自靠右的原则在规定的航路内航行。A 大型船舶航道 B 主航道 C 辅助航道 D 小型船舶航道 E 通航分道 答案 BCD 在黄浦江水域遇有下列 情形时,主管机关可以根据情况采取限时航行、单船通145.146.147.148.149.150.过、封航等临时性交通管制措施,限制、疏导船舶航行,并予以公告。A 恶劣天气 B 水上水下施工作业 C 大型船舶进出浮船坞、干船坞或下船台 D 影响航行的水上交通事故 E 水上重大庆典活动或者体育比赛等 F 主管机关认为需要采取临时性限制、疏导、封航等交通管制措施的其他活动和情形。

答案 ABCDEF 《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规定,上海港黄浦江航道由 组成。A 警戒区 B 主航道 C 辅航道 D 掉头区 E 特殊航道 答案 ABCDE 沿海海区划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江苏南部沿海海面为北纬33.5-31.6度; B 上海市沿海海面为北纬31.6-30.7度; C 浙江北部沿海海面为北纬30.7-29.6度; D 沿海海面定为离海岸400公里以内。答案 ABC 水上安全指挥中心接收水上交通安全、事故、险情的信息来源途径 A 12395和局指挥中心的信息传递 B 当事船舶、浮动设施及其船东的报告 C 事故现场或附近船舶的报告 D 公安110接警台转报信息 E 其他任何途径和人员的报告 答案 ABCDE 《上海水上安全监督规则》规定,船舶遇到 时,船长应在驾驶台指挥或值班。

A 大型船舶在航槽航行时

B 大型船舶在新港航行时

C 各类船舶在里港航行时

D 航行中船舶遇有能见度不良的情况时 答案 ABCD 发生下列紧急情况,指挥分中心应及时通知执法大队,并提出相应的海事现场检查要求 A 发生紧急情况需临时实施交通管制或重点护航(守护)的 B 如有交通肇事协查或其他协查任务的 C 险情或事故信息应及时通知执法大队,并提出现场处置和初步调查、取证要求 D 需执法大队调查处理的违法行为信息 E 其他需执法大队及时完成的任务 答案 ABCDE 《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中规定的警戒区是。151.152.153.154.155.156.A 吴淞警戒区 B 九段沙警戒区 C 蕴藻浜警戒区 D 闸港警戒区 答案 AC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中规定的警戒区是。A 浏河警戒区 B 宝山警戒区 C 吴淞口警戒区 D 圆圆沙警戒区 E 九段沙警戒区 答案 ABCDE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中的主航道由以下 等航道组成。A 深水航道 B 外高桥航道 C 宝山航道 D 宝山南航道 E 宝山北航道 答案 ABCDE 以下是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成员单位的是。A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 B 交通部上海打捞局 C 上海市公安局 D 驻沪部队 E 上海市气象局 答案 ABCDE 根据可能引发海上突发事件的紧迫程度、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预警信息的风险等级分为 级别。A “红色” B “橙色” C “黄色” D “蓝色” E “黑色” 答案 ABCD 下列关于船舶锚泊的说法正确的是。A 黄浦江水线标志的上下游各100米范围内水域禁止抛锚 B 黄浦江水线标志的上下游各150米范围内水域禁止抛锚 C 黄浦江越江桥梁轴线两侧各90范围内禁止抛锚 D 黄浦江越江桥梁轴线两侧各45范围内禁止抛锚 E 船舶、设施遇有紧急情况确需临时抛锚的,应当避开航道、海底管线及东海大桥桥区水域锚泊,并及时发布船舶动态,同时向上海洋山港海事处报告 答案 ACE 以下关于拖轮船队拖带说法正确的是 A 航经黄浦江航段的小型拖轮船队,总长度不得超过120米,总宽度不得超过22米 157.158.159.160.161.B 大型拖轮船队航经吴淞口灯塔至107号灯浮航段时,其总长度不得超过160米,其总宽度不得超过40米;航经其它航段时,其总长度不得超过120米,总宽度不得超过32米。C 禁止吊拖船队、总长度超过120 m或者总宽度超过22 m的其它拖船船队通过东海大桥主通航孔。D 长江口水域拖带总长度超过300米、总宽度超过45米的船舶和设施,必须在48小时前报经批准方可航行。E 海上船舶和设施拖带必须申请适拖检验。答案 ABCDE 《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中规定的禁止拖轮船队和大型船舶进行追越的水域包括 A 吴淞口灯塔至106号灯浮之间水域; B 110号灯浮至S20号系船浮筒之间水域; C B8号系船浮筒至轮渡上定线之间水域; D 轮渡泰公线至金陵东路轮渡码头和浦东海关大楼联线之间水域; E 日晖港至B83号系船浮筒之间水域 F 奉浦大桥上下游各500米内水域 答案 ABCDEF 500载重吨及以上的 船舶进、出黄浦江,必须申请海事主管机关进行强制重点护航。A 载有散装易燃易爆化工品船舶 B 载有压缩气体、液化气体的船舶 C 载有一级易燃液体(闭杯闪点低于23℃)船舶 D 载客500人以上的客船 E 载有毒害品货物船舶 答案 ABCE 大型拖轮船队在里港水域航行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吴淞口至张华浜江面:总长度不得超过180米,总宽度不得超过45米。B 张华浜至秦皇岛路、鳗鲤嘴至闵行发电厂江面:总长度不得超过160米,总宽度不得超过42米。C 吴淞口至张华浜江面:总长度不得超过170米,总宽度不得超过42米。D 秦皇岛路至鳗鲤嘴江面:总长度不得超过120米,总宽度不得超过22米。答案 ABD 根据1993年7月12日上海港务监督和上海中心气象台联合发布的航行通告,为适应航运部门的需求,上海中心气象台自1983年7月16日起,每天通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发布的长江口区(江阴-铜沙)天气预报,在天气形势有所区别的情况下,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发布风力预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外港:吴凇口以外江阴~铜沙。B 东西部分界线以吴凇口-崇明堡镇港-江苏启东三和港三点联线来划分 C 长江口东部指吴凇口、堡镇、三和港三点联线以东。D 长江口西部指:吴凇口、堡镇、三和港三点联线以西。答案 BCD 拖轮船队长、宽度计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吊拖:自拖轮船艉至最后一艘被拖船舶艉止的最大长度。162.163.164.165.166.167.B 吊拖:自拖轮船艏至最后一艘被拖船舶艉止的最大长度。C 顶拖:自最前一艘被拖船舶艏起至拖轮船艉止的最大长度。D 傍拖:自最前一艘被拖船舶艏起至拖轮或最后一艘被拖船船艉止的最大长度。E 船队总宽度的计算:不论何种队形均指船队的最大宽度。答案 ACDE 根据《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中规定,船舶在黄浦江航行时,其船舶总长度表述正确的是:: A 船舶航经吴淞口至杨浦大桥航段时,其总长度不得超过300米; B 船舶航经杨浦大桥至苏州河口航段时,其总长不得超过275米; C 船舶航经苏州河口至闸港航段时,其总长不得超过200米; D 船舶航经闸港至奉浦大桥航段时,其总长不得超过165米。答案 ABCD 根据《关于加强试航船舶管理的通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试航船舶在办理进出口签证时,必须出示参加试航船舶船员的有效合格证书,人证须相符。B 船长超过160米的试航船舶,在黄浦江航行时,应有拖轮伴航; C 试航船舶的船长,除持有有效合格的证书外,还必须具有操纵同类型、相同或以上吨位船舶二年以上的资历; D 试航船舶的引航员应持有二级以上引航员证书并具有引领同类型、相同或以上吨位船舶三年以上的资历 答案 ABD 根据《关于明确大风浪天气条件下引航作业点相关事宜的通知》(沪海通航〔20**〕38号),长江口南槽航道水域启用大风浪引航作业点的气象条件是: A 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上海沿海海面风力达8级以上 B 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上海沿海海面风力达8级及以上 C 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预报长江口浪高达到1.5米 D 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预报长江口浪高达到1.4米 答案 BC 根据《关于明确大风浪天气条件下引航作业点相关事宜的通知》(沪海通航〔20**〕38号),洋山深水港区水域启用大风浪引航作业点的气象条件是: A 舟山气象台预报舟山沿海海面风力达7级以上 B 舟山气象台预报舟山沿海海面风力达8级以上 C 舟山气象台预报舟山沿海海面浪高达到1.5米 D 舟山气象台预报舟山沿海海面浪高达到1.6米 答案 AC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12.5米)试通航期间通航安全管理办法》,下列哪些船舶应当避免夜间在北槽航道内航行: A 长度超过275米的散货船 B 长度超过275米的集装箱船 C 长度超过250米的油船 D 长度超过240米的油船 答案 AC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12.5米)试通航期间通航安全管理办法》,船舶最大宽度大于47米的船舶和适航船舶进入北槽航道航行,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68.169.170.171.172.173.174.A 提前7天向上海海事局书面报告船舶吃水及相关船舶资料,B 采取拖轮伴航的措施 C 采取巡逻艇护航的措施 D 答案 ABC 船舶在深水航道延伸段内航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应当备车和备锚航行 B 船长应当在驾驶台值班 C 轮机长应当在机舱值班 D 答案 ABC 在北槽航道航行、作业的船舶在下列 情况下,应立即使用一切有效手段如实向吴淞VTS中心报告: A 发生事故或险情 B 发现事故或险情 C 存在船体、动力设备、操纵设备等影响航行安全的异常情况 D 疑是存在船体、动力设备、操纵设备等影响航行安全的异常情况 答案 ABCD 船舶发生机器故障或其他意外情况不能在深水航道延伸段内正常航行时,应当遵守下列要求:: A 及时通报周围船舶,并向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报告 B 让出深水航道延伸段,必要时让出通航分道 C 避免在深水航道延伸段内抛锚、坐浅或者妨碍他船正常航行 D 答案 ABC 根据《国际航空和海上搜寻救助手册》(IAMSAR),搜救系统包含三个层次的协调: A 搜救协调人(SC)B 搜救任务协调人(SMC)C 现场协调人(OSC)D 总协调人 答案 ABC “一案三制”是搜救建设的核心内容,请问“一案三制”中“三制”指的是 : A 预案(应急预案)。B 体制; C 机制; D 法制 答案 BCD 较适合采用平行线扫视搜寻方式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A 搜寻物标位置不确定; B 搜寻区域面积较大(覆盖较大的区域); C 适合多条船舶同时搜寻; D 搜寻区域面积较小 答案 ABC 视力搜寻方式包括: 175.176.177.178.179.180.A 扇形搜寻。B 扩展方形搜寻; C平行线扫视搜寻; D 横移线搜寻 答案 ABCD 较适合采用扇形搜寻方式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何种条件下较适合采用扇形搜寻方式: A 搜寻物标位置确定; B 搜寻区域面积较大; C 不适合多条船舶同时搜寻; D 搜寻区域面积较小 答案 ACD 制定搜救计划时应考虑的内容: A 估算遇险位置的误差 B 确定使用可用的搜寻设施的最佳方案 C 确定搜寻设施的搜寻分区和搜寻方式 D 根据现场的搜寻进展,重复上述步骤 答案 ABCD 暂停搜救行动应考虑的事项,下述表述正确的是: A 已彻底搜寻过所有指定区域 B 已巡察所有可能的对方 C 所有可以获得被搜寻船舶、航空器、其他运载工具或人员位置信息的合理方法都已使用 D 已复查所有用于搜寻计划的设想和计算 答案 ABCD 关于《国际航空和海上搜寻救助手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该手册《组织管理卷》,论述了全球搜寻救助系统的概念,本国和地区的搜寻救助协调的建立和改进 B 该手册《任务协调卷》帮助指挥中心指挥人员制定规划和协调搜寻救助行动与演习C 该手册《移动设施卷》配备在搜寻救助设施如航行船舶、救助船舶上,帮助其履行搜寻、救助的职能以及自身遇险时进行的搜寻救助行动 D 答案 ABC 对于搜救行动一般经过先后 5个阶段,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险情发现,搜救系统任何人员或机构得知存在或可能存在紧急情况 B 最初行动,包括信息的采集整理,预先提醒准备派出的搜救设施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理解采取其他阶段相应的行动 C 制定计划,制定行动计划包括搜寻计划、救助计划和最终幸存者至医疗机构或其他合适、安全地方的计划 D 采取行动,派遣搜救设施到达现场、展开搜救,对幸存者提供紧急处置 E 结束,各搜救设施返回,并进行评估 答案 ABCDE 在组织协调海上搜救行动中,应考虑的主要原则是: A 专业救助力量与社会救助力量相结合 B 自救与他救相结合 C 地方与军队相结合 D 他救优先 答案 ABC 181.制定搜寻行动计划时应包含许多内容,下述表述正确的是:

xxx乡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职责 篇6

目 录

一、乡镇人民政府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职责

二、乡镇安办水上安全管理职责

三、乡镇长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职责

四、乡镇分管水上交通安全领导职责

五、乡镇船管员水上安全管理职责

六、村委会水上安全管理职责

七、安全例会制度

八、安全宣传教育制度

九、船舶安全检查制度

十、渡口管理制度

十一、渡工安全管理制度

十二、学生渡运制度

十三、重点时段安全值守制度

十四、村安全专干水上安全管理职责

一、乡镇人民政府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职责

一、宣传贯彻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组织制定本镇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和工作实施方案,并督促村民委员会、镇渡口管理人,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员严格遵守;

二、建立、健全行政村、学校和船主的船舶安全责任制,落实渡口船舶、船员、旅客定额的安全管理责任,经常对镇船舶和渡口开展安全检查,纠正违章、制止超载和非法营运,消除隐患;负责镇非法运输船舶监督管理,制止其参与客、渡运和经营性货物运输;取缔本行政区域内无证无照无船舶;

三、对辖区水上安全隐患及问题,要督促及时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建立立案、销案制度,落实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督查督办,整改到位;

四、维护客、渡运秩序,对赶场日、重大节假日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的重大群众性活动,特别是学生渡运,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安排专人轮流值守,制止超员超载;

五、协助海事机构对乡镇船舶和船员办证办照,组织船员参加培训;组织本辖区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协助海事机构调查处理乡镇船舶和渡口安全事故,并做好善后工作。

二、乡镇安办水上安全管理职责

一、宣传贯彻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组织对乡镇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对象进行培训学习;

二、负责乡镇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日常工作,落实行政村、学校和船主及渡口船舶、船员、旅客定额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

三、负责本乡船舶修造厂(点),船舶转让、买卖、报废、灭失、销户以及渡口设置、撤销的登记和申报管理;

四、加强乡镇船舶管理,维护好客、渡船舶安全秩序,经常开展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赶场日、重大节假日等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的重大群众性活动,特别是学生渡运,要进行跟踪管理,制止船舶违章、超载;

五、督促乡镇运输船舶、船员办证办照,组织船员参加海事机构举办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考试;

六、参与镇政府组织的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协助海事机构调查处理水上交通事故;

七、负责乡镇非运输船舶监督管理,核发检验证书、登记证书、船员证书、勘划船舶载重线,确定船名牌等,制止其参与客、渡运和经营性货物运输;

八、建立乡镇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台账,完善安全内务管理;

九、年度安全工作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专项安全活动有专题材料,会议有记录,安全例会有纪要,隐患整改有结果。

三、乡镇长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职责

一、认真宣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落实乡镇水上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经费和设施;

三、督促落实行政村、学校和船主及渡口船舶、船员、旅客定额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

四、抓好所辖乡镇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上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组织参与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

五、每月听取一次安全工作情况汇报,了解安全动态,及时召开专题安全会议,切实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六、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例会,通报、分析安全工作形势,提出预防和整改措施;

七、负责组织水上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善后工作,协助海事机构调查处理重特大事故。

四、乡镇分管水上交通安全领导职责

一、宣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督促被管理对象严格执行;

二、协助镇长具体抓好乡镇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

三、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布置安全工作,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切实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四、经常组织安全人员深入港口、码头,下河、上船开展乡镇船舶安全检查工作,及时纠正违章,排除安全隐患;

五、组织并参与赶场日、重大节假日等重大群众性活动的渡口、码头轮流值守,特别是学生放假日应督促学校组织教师护送;

六、组织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善后事宜,协助海事机构调查处理交通安全事故;

七、负责领导、督促、检查镇安监站工作。

五、乡镇船管员水上安全管理职责

一、认真宣传贯彻落实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并督促乡镇船员严格执行;负责乡镇安监站水上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二、深入港口码头,在赶场日、重大节假日等重大群众性活动日跟踪监管,制止船舶违章、超载;

三、组织、督促本镇所辖运输船舶向海事、船检机构办理有关证书、证件;

四、负责本辖区船舶转让、买卖、报废、灭失、过户、销户以及渡口设置、撤销的登记;

五、组织船员参加交通主管部门和海事机构举办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对船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

六、负责对乡镇运输船舶的登记、检验及发证,船员培训、发证,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制止非法载客和营运;

七、参加本镇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协助海事机构调查处理事故;

八、搞好乡镇船舶安全内务管理工作,做到记录详细、资料齐全、台账清楚。

六、村委会水上安全管理职责

一、有乡镇船舶的村民委员会应设立安全专干,建立管理台账,履行工作职责;

二、负责本辖区的乡镇船舶的日常管理工作,教育村民严格遵守水上交通安全规定,制定村民公约,规范使用船舶行为,负责对乡镇非运输船舶普查登记、签订安全责任状,保证本村不违章私设渡口;

三、检查督促本村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和船员按有关规定办理证照、保险手续,制止无牌证或证件不齐的船舶和船员从事营运性运输;

四、与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签订船舶安全责任书,实行船舶安全管理责任制;

五、赶场日、节假日等组织有关人员到渡口、码头维护渡运秩序,教育群众和渡工遵守渡口守则和渡运安全管理规定,制止渡船超载渡运;

六、负责本村渡船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渡船处于适航状态。

七、安全例会制度

一、每季度召开一次有镇长、分管领导和船管员及有关安全人员参加的安全例会,内容包括:

(1)传达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文件和会议精神;

(2)研究和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隐患问题;(3)分析安全形势,总结、安排季度安全工作;(4)安全例会记录要求规范、齐全、清楚,并形成会议纪要。

二、对紧急安全工作任务或突出的重大安全问题,应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及时贯彻落实、研究布置并督促整改,同时作好会议记录。

八、安全宣传教育制度

一、重大节假日及国家和有关部门指定的安全生产月,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即为乡镇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期;

二、镇、村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横幅、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港口码头,广泛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三、镇所属中小学校,每学期必须设置2至3节安全宣传教育课,由镇派专人到中小学校主讲安全知识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和抢救知识;

四、安全管理责任单位应定期召开行政村、学校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和船员的安全工作会议,学习贯彻有关政策法规和上级文件、会议精神,互通安全信息,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措施;

五、积极开展有关安全生产竞赛活动。

九、船舶安全检查制度

一、建立乡镇船管员日常检查,乡镇政府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安全检查台账,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原则,认真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并督促隐患整改;

二、镇领导每季度须组织安全人员下河、上船对所辖渡口、码头、乡镇船舶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

三、每逢赶场日、节假日、学生集中过渡时,要安排专人到渡口、码头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四、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季节和重大安全活动的需要,组织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危险航段进行重点专项检查;

五、群查群治,要求村(组)安全员、船主、船员开展船舶安全自查、互查监督活动。

十、渡口管理制度

一、镇渡口的设置,迁移和撤除应征求当地海事机构和交通主管部门意见,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实行“谁所有、谁经营、谁负责”的安全管理机制。跨县(市、区)渡口,由相邻政府间统一协调,防止重复设渡;

二、渡口两岸要设置明显的《渡口牌》,注明《渡口守则》,维护好安全渡运秩序;

三、乡镇领导、安监员和村委会在重大节假日、赶场日等重大群众性活动日,必须加强渡口码头的现场监管,纠正违章,确保渡运安全;

四、渡口实行“五定”:定渡口、定渡船、定渡工、定责任、定载客定额;

五、严禁渡船擅离渡口从事其他运输。

六、严禁不符合适航条件的渡船和不适任的渡工参运。

十一、渡工安全管理制度

一、渡工(指从事渡运的驾驶、轮机等人员)必须由思想好、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年龄65岁以下,有一定驾驶、操作技能的人担任,并经海事考试合格后,发给渡工“船员职务适任证书”。

二、渡工应保持相对稳定,严禁无证摆渡,严禁老、弱(幼)、病、残者摆渡,严禁酒后摆渡。

三、渡工必须树立安全第一思想,遵守渡运和航行规章。

四、渡工必须做到:渡船无证无照和超期不审不渡;超载和人与大牲畜混装不渡;渡船工具设备不齐不渡,洪水或大风(五级以上)、大雾、暴雨、大雪(能见距离50米以内)等恶劣天气不渡;危险品混装不渡;任何人不得强迫渡工违章冒险摆渡。

五、渡工应经常检查渡船的技术状况,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发现渡船渗水或损坏应及时修理。

十二、学生渡运制度

一、学生渡运要实行镇长、村主任、校长、家长、船员负责制度,按有关要求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建立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机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措施;

二、学校要经常对学生进行乘船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临危自救、互救能力;学校集中放学、节假日活动,必须安排教师护送学生上船;

三、学生渡运船舶、船员必须按海事、船检机构的要求,办理有关证书、证件,并严格按照本渡口渡运的有关安全航行规定执行;

四、搞好学生渡运现场监管,加强对船员交通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安全责任感;督促渡船定期检修,随时处于适航状态;

五、学生渡运必须遵守《渡口管理制度》,确定接送学生的船舶须统一配挂“学生专业船”牌子,实行定时、定点、定价渡运学生,确保学生渡运安全。

十三、重点时段安全值守制度

一、在重大节假日、赶场日、“两会”期间、学生渡运高峰日,气候恶劣的季节,重大群众性活动等交通高峰期间,镇政府(村委会)要安排专人在渡口、码头对乡镇客、渡船、赶场船实施监督管理,洪水期等特殊时段,镇领导要深入现场指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二、现场值守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到岗到位,监督船员遵守交通法规和规章,维护好渡口、码头水上交通秩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现场监管,严禁船舶超载、人与大牲畜、危险品混装和在船头、驾驶室、机舱及顶棚放物坐(站)人,严禁乡镇非运输船和渔船非法载客。

四、加强安全检查,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要通知船员进行整改,并作好记录,对整改不到位和有违章行为的船舶,禁止离港载客航行。

五、遇有重大安全问题,现场值守人员要及时报告,遇有洪水或大风、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应责令船员停渡、停运。

十四、村安全专干水上安全管理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制度措施,负责村组水上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二、宣传贯彻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到各家各户,每月组织村民学习1-2次。

三、督促船主、驾驶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止村民违章行为。

四、督促船舶办证办照,经常检查船舶技术状况,发现船舶违章及不符合安全要求,责令整改到位。

水上交通施工安全管理 篇7

长江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文献[1]探讨了长江水上交通安全预警模型的构建,提出了基于脆性因子的预警因子类别。然而,在预警管理实践中,由于水上交通安全状态是典型的多因素综合作用,所以在预警等级评判上存在一定困难[2,3] 。戴行信[4]对事故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多种预警数学模型的适应性分析。文献[5,6,7]通过多因素的智能评判探讨了铁路和公路交通预警管理的运行机制问题。本文结合《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管理机制》的运行实践,探讨了预警等级评判与预警对策库的构建和实现。

1 预警模型

预警管理的常见模型包括了人工神经网络(ANN)法、灰色预测、判别分析模型、基于概率的模式识别(MR)模型、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等。但是,文献[8]指出上述方法均不适合于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管理。结合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实际,预警模型的核心是解决预警等级的评判。依据主诱因分析,其函数表达式如下:

yi=min{fj(x)={1xθij12xθij23xθij34xθij4j=1,2,,mΙ}i=1,2,,n

式中:yi为第i类预警类别的预警等级;x为预警指标变量;fi为第j个预警指标达到的预警等级;θij1为第i类预警第j个指标一级预警条件集合;θij2为第i类预警第j个指标二级预警条件集合;θij3为第i类预警第j个指标三级预警条件集合;θij4为第i类预警第j个指标四级预警条件集合;n为预警类别数;mi为第i类预警指标数。

minfi(x)表示对于某一预警类别,其含有j个预警指标,先对各个预警指标进行预警等级判断,然后综合j个预警指标的等级结果,取其中预警等级最大的为该预警类别最终的预警等级。

2 需求分析

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快速地进行预警等级评判和提出预警对策。其管理系统的需求主要包括:

1) 根据基于分阶函数的单因素预警模型,把风险因素按照安全形势、通航秩序、枯水等级、洪水等级、气象、地质等6个方面分类,通过比较计算出的同类指标的安全等级给出水上交通安全风险预警信息。

2) 依据三级(即海事处、分支局和长江海事局)审批的方法对预警信息的发布过程进行严密的管理与把关

3) 发布的预警信息自动存入后台数据库,管理员可根据用户权限进行编辑、查看、打印等操作。

4) 提供6类风险24个预警等级的预警对策库,为海事管理人员及时对重大灾害进行早期防避提供理论依据。

5) 对安全预警历史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给出未来长江干线水上安全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6) 建立基于Web浏览功能,界面与长江海事局网站相统一,做到友好直接。

7) 实现方便快捷的数据库访问操作。系统构建拟通过信息管理技术替代传统经验的人工输入方法。

3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确定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即把分析阶段得到的需求转变成符合成本和质量要求的、抽象的系统实现方案的过程。

1) 算法流程。

预警模型的算法主要解决多因素的预警指标的智能评判(见图1)。

图1中x为指标变量,y为预警级别变量,i,j,k为循环变量,mi为指标个数变量。长江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的等级分为4个级别,文献[1]有详细的论述。

2)系统结构。预警管理系统由3个子系统组成(见图2)。

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系统的模块设计主要是用户登录模块设计、海事预警模块设计和预警历史模块设计3个部分。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字典、数据流程图、属性表。为了提高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需要开发预警决策支持系统。

4 软件实现

预警决策支持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9]。系统设计包括结构分析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和输入输出设计等。在设计阶段,面向对象设计工作已经对问题解空间的类、类之间的关联以及类层次结构进行了描述定义。编码阶段就是要利用所选用的语言进行编码设计。包括数据库连接代码设计和预警计算代码设计。多因素预警因子的输入界面如图4所示。

在图3页面中,共需输入8个指标的数值,确认无误后点击发布,即可在弹出页面中查看安全形势类的预警结果和发布情况。此页面只能由管理权限三级的用户使用,且只能发布四级预警,另外生成的高等级预警信息由上级管理员在“历史数据”页面进行审批。以枯水等级预警为例子进行决策支持分析。

图4为枯水等级类风险二级(橙色)预警的应急对策,分别从现场监管、值班、信息发布和传播防范措施建议等4个方面对海事管理策略提出了调整建议。

图5为以一级管理权限进入系统中,刚刚进行完预警信息发布的历史数据界面。在用一、二级权限进入系统时,“发布”这列会显示,可进行发布或删除的操作。红色字体为未发布的预警信息。

在预警历史页面还增加了打印功能,方便用户打印存档。

5 结束语

本文构建了基于主诱因的预警等级评判模型,该模型通过系统构建和软件方法实现了预警评判等级和预警对策的自动关联,提升了长江水上交通预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手段。

摘要:提出了基于主诱因的单因素预警指标评判模型,主诱因包括了枯水、洪水、安全形势、通航秩序、气象、地质等6个预警因子。根据长江水上交通安全预警因子实例,建立了主诱因预警模型。针对预警管理的及时、准确性特点,构建了包含预警分析、预警对策和预警历史等3个子系统为基础的预警管理系统框架,并实现了预警等级评判和对策库的自动提取。

关键词:预警模型,决策支持系统,系统框架

参考文献

[1]刘亮,张培林.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预警模型研究[J].船海工程,2009(5):94-96.

[2]王超.交通灾害中的载运工具致灾机理及其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

[3]徐开金.基于危机管理的水上安全预警管理研究[J].交通科技,2005(4):124-125.

[4]戴行信.预警的数学理论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2):195-198.

[5]范振平,林柏梁,李俊卫.铁路局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149-152

[6]李睿,罗帆.铁路交通灾害预警系统初探[J].中国铁道科学,2002(6):41-45.

[7]余欢,罗帆.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的预警组织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02-705.

[8]郭君.长江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管理机制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水上交通施工安全管理 篇8

0 引 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上运输、旅游事业日益繁荣,水上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具有爆发的不确定性、事故的连锁性、时间的紧迫性、环境的特殊性、救援的艰难性、事态的严重性、影响的深远性等特性,因此,研究水上交通系统的脆性影响因素,有助于完善水上应急管理体系,减少水上突发事件以及人员伤亡,减少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损失,促进社会的稳定团结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结构分析法[1-4]、系统科学法[5]、管理与数学工具[6-9]等对系统内部影响因素以及风险识别进行研究,但这些方法(工具)难以有效分析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影响机制的不足.比较众多分析方法发现,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e Modeling,ISM)法和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法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弥补上述不足,而且能满足研究水上交通系统应急能力结构要素的相关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要求.

本文在对水上交通系统脆性进行数学描述的基础上,从人、物、环境和管理等4个方面分析其脆性影响因素,吸取IMS法和DEMATEL法的优点,将复杂的因素关系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层次结构关系的模型,即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多层递阶结构模型,探讨水上交通系统脆性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层次关系,找出水上交通系统脆性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因素.

1 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分析

1.1 水上交通系统脆性的数学描述

水上交通系统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复杂性、随机性、层次性、动态性、自适应性的复杂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源自外界或系统内部的一个小的扰动,往往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引起整个系统崩溃的那一部分要素即为脆性源.

脆性这一概念起源于对自然灾害的研究.[10]近年来,国内外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不确定环境中动态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多,脆性思想已在无形中被屡屡提及和应用.脆性术语已经成为分析人地相互作用程度、机理与过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基础性的科学知识体系.[11]因此,水上应急系统脆性的数学描述可表示如下:

1.2 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事故原因的复杂性和行动实施的艰巨性,需要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的各种潜在危险因素.根据4M原则,可以将水上交通系统脆性的成因分为人、物、环境和管理等4个方面.

1.2.1 人的因素

有关统计显示,80%以上的海事事故与人的因素有关.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海事调查员示范教程》第8部分“人的因素”中,也强调人的因素与事故有关.[12]1993—2002年,在我国发生的海事事故中,存在人的因素的事故比例超过92%,其中1996年、1998年、1999年和2001年的比例均在96%左右,其他年份的比例也都不低于90%.从总体上看,事故和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并没有因为经验增多而明显下降,反而有上升趋势.[13]

这里的“人”主要指船员和引航员等人员.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自身内因和环境外因.人的自身内因主要包括心理、生理和行为因素.在心理因素方面,船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特定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要受到许多与常人不同的复杂因素的影响;在生理因素方面,艰苦的生活环境要求船员(特别是远洋船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航海业的危险性和突发性要求船员具有较高的应急素质;在行为因素方面,船舶工业、航海技术的日新月异,对船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在人的环境外因方面,当人在某种不良的客观环境(船舶交通量大、水面建筑、港湾形状的变化等)下进行船舶操纵和避让时,其失误概率会大大提高.[14]

1.2.2 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也是水上交通事故的主要成因之一.物的因素分为船舶因素和货物因素两部分.

船舶因素主要指船龄、船舶尺寸、结构和操纵性、船舶的机械设备、航海资料以及消防、救生设备等.[15]货物(尤其是危险品和特种货物)由于其特质不同也会直接影响水上交通的安全.一些货物可能易爆易燃、毒性剧烈或带有辐射,装载时需要特别注意.

1.2.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因素、航道因素、社会条件因素等.除不可抗力外,它是事故发生的主要促成因素,也可能成为扩大损失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是指气象、海象等自然现象,如风、浪、流、雾、雨、雪、台风、沙暴、冰山等自然现象.航道因素是指航道的水文、地理、环境等,如航道的宽度、弯曲度、礁岩、浅滩等障碍物,风、流、潮汐的变化及航标位置等影响船舶航行的因素.社会条件因素主要是指船舶通航的密集程度、港口配套设施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不同水域的交通密度差异和季节的变换也会给船舶航行带来风险.

1.2.4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是指船舶管理、船员管理、法规管理、安全目标管理、航行秩序管理、安全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船公司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航行安全和航行效率.当前国内船舶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船舶管理公司经常只收取管理费而不对船舶负责,不能为船舶提供应有的安全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持,船舶严重脱离管理公司的体系,容易发生事故.[16]因此,强化管理水平对降低水上交通风险和提高航行质量有很大帮助.

2 集成DEMATEL/ISM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构建

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复杂,且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递阶因素链.应用ISM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从众多影响因素以及复杂的因素链中找出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各层次影响因素.ISM属于概念模型,最初由沃菲尔德教授开发,应用十分广泛.[17-18]鉴于当系统影响因素较多时,单独使用ISM法存在矩阵运算量大、运算效率低等问题,周德群等[19]综合考虑ISM法和DEMATEL法,运用集成DEMATEL/ISM法分析系统层次结构.

本文通过集成DEMATEL/ISM法构建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结构模型,模型构建原理参见文献[18].该方法的使用在保证分析准确性的基础上能够更加简洁、系统地对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进行剖析.

步骤1确定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不同因素间的直接影响程度,得到系统直接影响矩阵F(F=(fij)n×n,其中fij表示因素ai对aj的直接影响程度,fij=0(i=j)).

步骤2规范化直接影响矩阵

(1)

步骤3计算系统影响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T(T=(tij)n×n),T=F+F2+…+Fn,由于fij∈[0,1],当n→∞时,fn-1→∞,则有

T=F(E-F)-1

(2)

E为单位矩阵.

步骤4计算各因素的影响度ki和被影响度li.

(3)

(4)

步骤5计算各因素的中心度pi和原因度qi.

pi=ki+li,i=1,…,n

(5)

qi=ki-li,i=1,…,n

(6)

步骤6利用笛卡尔坐标系绘制原因-结果图,通过分析各因素的重要性,得到关键致因.

步骤7在以上计算的基础上,计算系统整体影响矩阵H(H=(hij)n×n),

H=T+E

(7)

步骤8依据系统整体影响矩阵H确定可达矩阵U(U=(uij)n×n):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阈值λ,当uij≥λ(i=1,…,n;j=1,…,n)时,取uij=1;当uij<λ(i=1,…,n;j=1,…,n)时,取uij=0.

步骤9确定各因素的可达集合Ri以及前项集合Ai.

步骤10验证下式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说明其对应的因素ai为底层因素,并在矩阵U中划除i行和i列.Ri=Ri∩Ai,i=1,…,n.

步骤11重复步骤9和10,直到所有的因素均被划去.

步骤12按照因素被划去的顺序,建立因素的层次结构.

3 算例应用

3.1 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层次结构

针对水上交通系统脆性特点,提取16个影响因素(a1,…,a16),以DEMATEL法作为ISM法的优化,构建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模型.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框架见图1.

图1 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框架

在调研水上交通系统相关部门人员和专家的基础上,对以上16个影响因素进行打分,得到直接影响矩阵F为

式中:0表示两个要素之间没有直接影响关系;1表示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较弱;2表示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一般;3表示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较强.

通过DEMATEL法求解,结果见表1.

表1 DEMATEL法求解结果

续表1

取阈值λ=0.1,根据式(9)可计算得到可达矩阵U为

经计算分析可见,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具有多级递阶结构的特点.本模型可分为4个层次,各级影响因素集为:第1层次L4={a1,a3,a6,a14,a16};第2层次L3={a2,a7,a8,a11,a12,a13};第3层次L2={a9,a15};第4层次L1={a4,a5,a10}.

3.2 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DEMATEL/ISM结构模型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将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表示如图2.

图2能够更加清晰、条理地描述各影响因素间的层次关系.从图2可见:在水上交通系统中,人的心理、人的行为、船上应急设施、船公司的管理和其他机构的管理是导致系统脆性的直接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从根本上对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产生影响,可能成为水上交通系统崩溃的主要诱因.第2层因素(人的生理、货物自身特征、货物积载情况、通航密度、配套设施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对第1层因素产生直接影响.同时,第2层因素、第3层因素(自然条件和海事机构的管理)和第4层因素(人的环境、船舶因素和航道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成为造成水上交通系统脆性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因素.

图2 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

4 结束语

将DEMATEL法与ISM法相结合对水上交通系统脆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深入挖掘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和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层次关系,找出避免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的关键问题和改善水上交通环境的措施方案,从根本上降低水上交通系统脆性的崩溃系数.

参考文献:

[1]CALABRESE A, COSTA R, MENICHINI T. Using fuzzy AHP to manage intellectual capital assets: an application to the ICT service industry[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3, 40(9): 3747-3755.

[2]LIAO Jianxin, WANG Jinzhu, LI Tonghong,etal. A token-bucket based notification traffic control mechanism for IMS presence service[J]. Comput Communications, 2011, 34(10): 1243-1257.

[3]JASSBI J, MOHAMADNEJAD F, NASROLLAHZADEH H. A fuzzy DEMATEL framework for modeling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s of strategy map[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1, 38(5): 5967-5973.

[4]何剑彤, 李振福, 李娜, 等. 我国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影响因素的ISM分析[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2, 33(4): 64-69.

[5]MEHREGAN M R, HOSSEINZADEH M, KAZEMI A. An application of soft system methodology[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 41: 426-433.

[6]DOYTCHEV D E, SZWILLUS G. Combining task analysis and fault tree analysis for accident and incident analysis: a case study from Bulgaria[J]. Accident Anal & Prevention, 2009, 41(6): 1172-1179.

[7]SHEN V R L, CHUNG Yu-Fang, CHEN Tzer-Shyong. A novel application of grey system theory to information security: Part I[J]. Comput Standards & Interfaces, 2009, 31(2): 277-281.

[8]张文青, 胡甚平, 刘琨, 等. 基于熵权的海上交通风险成因物元评价模型[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0, 31(2): 18-22.

[9]张欣欣, 轩少永, 席永涛, 等. 基于HFACS的海上交通事故原因系统分析[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2, 33(4): 15-19.

[10]JANSSENA M A, SCHOON M L, KE W,etal. Scholarly networks on resilience,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within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6, 16(3): 240-252.

[11]史培军, 王静爱, 陈婧, 等. 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J]. 地理学报, 2006, 61(2): 115-126.

[12]夏海波, 胡甚平. 海事中人为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04, 27(1): 61-64.

[13]王有权. 航海心理学[M].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7: 96-97.

[14]谢吉刚. 我国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分析[J]. 中国水运, 2009, 9(11): 32-33.

[15]傅春燕. 水上突发事件演变模型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1.

[16]史秀伍, 祝剑. 天津水域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和对策研究[J]. 中国海事, 2010(8): 50-52.

[17]曾诚, 解明曙, 梁文艳, 等. 解析结构模型在中水工艺优选系统模型中的应用[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 17(3): 22-25.

[18]刘玫.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的绿色供应链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12): 192-194.

上一篇:英语教育个人应聘简历下一篇:榆次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