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知识点总结(共8篇)
第一章 总论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必要手段)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 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第四章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试算不平衡,肯定有错;试算平衡,不一定正确(重记、漏记、借贷方向错误、科目错误)。会计分录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三要素:账户<科目>名称、金额、借贷方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一借一贷)和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同依据、同方向、同期间、同金额
10、总账(总括记录业务)对明细账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账(详细记录业务)对总账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11、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应交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率
第五章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2、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购销合同、各种申请单、银行对账单、债权债务对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不能作为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凭证。按照格式不同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原始凭证填写时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出纳人员办理收付款后,应在有关原始凭证上加盖“收讫”“付讫”的戳记。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记账凭证按照使用范围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收款凭证<借方科目为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贷方科目为现金和银行存款>、转账凭证<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填列方式分为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
12、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多张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一原始凭证需编制多记账凭证的,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其原始凭证附在哪张记账凭证下
13、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14、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
款凭证。
第六章 会计账簿
1、会计账簿按照格式的不同分为两栏式、三栏式(现金、银行日记账、总账与大部分明细账)、数量金额式(原材料、包装物、库存商品)、多栏式(借方多栏式<物资采购、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贷方多栏式<应交税金、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借贷多栏式<本年利润>)
按照用途的不同分为序时账(现金、银行日记账)、分类账(总账、明细账)、备查账(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委托加工材料登记簿、住房基金登记簿)。
按照外形的不同分为订本账(现金、银行日记账、总账)、活页账(明细账)、卡片账(固定资产卡片)
2、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1/23、登记账簿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者铅笔书写。
4、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包括封面、扉页、账页
5、对账的内容包括账证核对(账簿与会计凭证)、账账核对(总账与总账、总账与日记账、总账与明细账、明细账之间核对)、账实核对(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债权债务明细账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
6、错账更正方法一般有划线更正法(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记账凭证无错误)、红字更正法(记账后,发现记曲凭证中的科目或金额多记)、补充登记法(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金额少记)
7、“本月合计”字样,下面通栏划单红线;“本年合计”字样,下面通栏划双红线。
8、总账、日记账和大部分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
第七章 账务处理程序
1、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其主要区别,即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登记总账依据和方法不同。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特点:详细记录经济业务、能反映科目对应关系、程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该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凭证不多的单位。
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特点:能反映科目对应关系、了解业务来龙去脉,便于查对科目、不便于分工、减轻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每一贷方科目分别设置)的工作量较大、该财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4、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特点:减轻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可做到试算平衡(本期借、贷发生额合计)、简明易懂,方便易学、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记账凭证较多的单位。
第八章 财产清查
1、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或核对,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2、按财产按清查的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财产清查的按清查的时间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3、现金采用实地盘点法来确定库存现金实存数;清查时,出纳必须在场;现金盘点报告表(盘点人与出纳共同签章)
4、银行存款通过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不一致原因:未达账、单位记账有误、银行记账有误、单位与银行双方记账有误)。
5、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查询核实)的方法进行核对,即对账单法。
6、实物清查(数量和质量)方法实地盘点法(逐一盘点法、技术推算法、抽样盘点法)清查时;实物保管员必须在场;盘存单(盘点人员与实物保管人员共同签章)
7、财产清查经批准处理后的账务处理
项目
盘盈处理
盘亏处理
(其他应收款)
项目
盘盈处理
盘亏处理
(其他应收款)
现金
营业外收入
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原材料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正常)
营业外支出(非常)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半、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2、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
3、会计报表包括基本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利润分配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
4、、半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 月度、季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5、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编制而成的,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按清偿债务的先后排列)及所有者权益项目 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四步式报表(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第十章 会计档案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机构保管1年。期满之后,应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一式二份),移交本单位的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
3年
月、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5年
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固定资产卡片(报废清理后)
15年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辅助账、会计移交清册 25年
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
永久
财务会计报告(决算)、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不包括移交清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3、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标记、拆封和抽换。
4、单位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财政部门的会计档案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监销。
5、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到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会计档案一律不得销毁。
一、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会计人员在企事业单位中主要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专业知识结构主要是满足其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内在需要。同从事任何技术工作一样,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在专业素质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此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
1.要持证上岗
《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证者才能上岗, 这既是对用人单位的要求, 也是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因为用人单位一般难以对拟聘用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同时, 对已经持证的人员来说, 这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工作权利。而对希望从事会计工作但尚不具备条件的人员来说, 这项规定为他们确立了努力的方向。
2.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遵守职业道德。”这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至于如何考核和确认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从目前来说, 主要是通过设置会计专业职务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来进行的。
3.要按照规定参加会计业务培训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这是因为, 受我国会计学历教育规模的限制, 目前会计人员中具备规定学历的比例还不高, 要使会计人员具备必要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进行在职培训是重要途径之一。此外, 即使是具备了规定学历的, 也还有知识更新的问题, 有适应法律的、经济的、政治的或者是技术上新的要求的问题, 这些只有通过在职培训才能解决。一般说来, 会计人员大多是认识到这一点的, 在这个问题上, 需要强调的是单位的支持。对此, 《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四条还作了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规定:“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 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这是对会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 也是与各单位的根本利益一致的。
二、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其他知识和素质
1.道德素质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经济与社会事业越发展, 会计工作越重要, 作为“反映、监督与控制”财务运行的主体, 会计人员责任重大,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在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依法办事、参与管理、强化服务、提高技能和服务社会。其中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和核心。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对会计人员在意识形态上的一种要求, 是一种心灵上的约束, 会计人员要把它转化为内在信念和内在品质, 加强职业道德的自律性并在会计行为中真正体现出来。
2.知识素质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知识, 这些知识给会计人员以正确的思维方法, 使之能比较好地把握经济形势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企业管理知识, 这是会计人员参与经济管理活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比如会计人员只有了解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性能、结构, 才便于进行相关存货的核算;只有知道生产的工艺流程, 才能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进行控制, 对产出进行正确的核算;只有熟悉销售, 才能对不同销售方式下如何确认收入的实现, 以至正确地计算利润和进行企业的利润分配。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应当关注宏观政策, 把握重大会计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原则和理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还必须具备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证券、法律等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专业知识, 才能从较高的视角上把握会计工作的运行规律, 才能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 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3.计算机知识
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并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已经并将在会计领域中引起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一是表现在记账工具上, 它把会计人员从繁重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 降低了劳动强度;二是简化了会计岗位的设置, 使会计岗位的分工和人员配备更趋合理;三是 “虚拟企业”等新事物的出现, 使会计实务及其处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虚拟企业的出现要求会计人员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其相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 并真实、准确、公允地向财务信息使用部门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所以会计人员只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而是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发挥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作用, 充分展示会计的反映和监督的职能。
4.组织管理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采用实时管理、在线管理和远程控制, 其反映速度快, 时效性强。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也应该与此保持一致。会计人员除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基本职能外, 还应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控制经济过程、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有综合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会计人员应具有团队精神, 全局观念, 从整体战略出发, 公正地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形成合力, 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还应积极主动地向领导反映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管理、参与预测、参与监控, 从而使会计的事后反映变为事前的预测分析, 成为决策层的参谋和助手。
5.创新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是整个时代灵魂,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它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同时给传统会计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我国会计改革在不断深入, 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会计人员要有危机感、紧迫感, 树立发展开放意识, 要有不断进取创新精神, 完善财务管理工作。
三、完善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 目前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层次较低, 会计工作的质量离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 尤其是在不发达及偏远地区情况尤为严重。虽然这些年来国家对此做了极大的努力, 如开展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加大会计教育的投入, 制定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核制度等等, 但这不是短期内即可解决的事, 它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从业方面, 国家要继续加大从业考核的力度, 扩大考核的范围, 适时增加外语、公关文秘、计算机等内容, 财政部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的监管。在育人方面, 国家要对现有的会计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有计划、有效的培训;高校要针对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在实践方面,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科学, 会计理论只提供了进行会计工作的思想, 不是会计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程序和具体方法。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实践经验是获得会计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践经验主要获得的是过程式知识 (Procedural Knowledge) 。因此, 取得会计业绩通常与采用的具体会计程序密切相关, 与此有关的知识是过程式知识。过程式知识主要是由完成具体会计任务的规则或步骤构成, 它强调的是会计工作的过程, 通常该知识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积累出来
当然,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才是变化的关键, 会计人员只有自己意识到调整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才会从根本上改变素质较低的现状。
参考文献
[1]邓尚华.浅论现代会计模式下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J].商业研究, 2002 (6) .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传统会计 冲击 会计创新
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人类社会进入计算机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据,以高科技产业及智力产业(智业)为支柱的经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信息全球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等等,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应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呢?
一、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1、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传播、消费为基础的经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的财会学科理论也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1)无形资产成为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企业总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不以物质资源为主,而是以无形资产为主。传统会计系统中确认的无形资产大部分是补购的,自创无形资产不作为资产在帐面上反映。这样,既不利于全面体现其全部无形资产,不能全面衡量企业的真正价值,更不利于投资了解无形生产的构成以及科研投入和技术含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无形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自创无形资产将会正式纳入财务报表,如何编制出合理的财务报表,对传统会计将是一个挑战。
(2)人力资源问题突出。人力资源会计是指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是生产最重要、最睥因素。在传统会计中,它仅仅是会计研究的一个分支,并未进行编认和计量,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将取代传统会计中固定资产等项目而成为企业利润形成的主要源泉,如何对它进行确认,进行计量以及它对企业经济价值影响如何,这给我们传统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3)传统会计核算体系将受到挑战。知识经济给会计增添了这么多新的内容,它必然会影响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首先,人力资源成为生产的重要要素,成为企业资产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新的无形生产概念等,这些都使得会计要素概念发生变化。由此会计核算体系也随之变化。其次,成本核算方法也发生了改变,人力资源耗费成为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颁。为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使得研究、开发投入占产品成本的大部分。再镒,由此而的,对企业财务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以及企业的经济考核与评价,投资方案的评价标准,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等众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知识经济在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挑战。
知识经济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综合化将不能提高财务管理的“知识含量”给企业理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财务管理更应适应这一变革的要求,而担任这一重任的财务人员则更应更新传统的理财观念,树立全新的观念。知识经济给我们的会计核算体系带来了这么大的影响,这必然给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如计算机信息处理方式的引入,以多元化的记帐方式取代了传统的簿记记帐方法,使得提供的财务信息更及时、更全面,这同时对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的会计要由核算型走向管理型、决策型,它不仅要求我们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要满足外部投资者的需要,更要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财务决策的需要,使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在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下都能发挥及时、更大的作用。知识经济下对我们的成本管理业产生一较大的影响。它扩大了成本管理的范围,主要是人力资源成和无形资产概念的扩大,这使得我们的成本范围也随之扩大了,计算机、网络等软硬件的引入,使得我们的成本核算、成本分配方法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改进。
3、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教育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才,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颁,已成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要发展,教育应先行。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是关键,面人才的碚养,主要靠教育。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善与未来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会计教育目标较为单一,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侧重于会计专业技术教育,只强调教育的内容能满足实际应用就可以,它忽视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人员应该是一个具有综合能力的通用人才,它不仅要求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它还要求我们的财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体协作能力等等。因此,我们会计教育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都将受到影响。传统的会计教育将受到严峻的考验。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创新
会计作为一种管理信息系统,其核心任务就是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相关与可靠的财务信息,以帮助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传统会计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会计创新已迫在眉睫。
1、以经济资产为基础改造会计核算系统。
诺贝尔奖得主弗里德曼曾指出“资产价值是由它可能产生的未来收益所决定的”。它将一切可能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都包涵于“资产”的定议之内,这个定义更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以无形资产为主,这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人力资源会计的引入等等,这些带给我们的传统会计核算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要以经济资产为基础来改造我们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
首先,要改造无形资产的核算体系。传统会计实务对可辨认的无形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把本企业自己创造的专利权,按实际支付的研究与开发成本计价,它不能反映该无形资产实际的经济价值和它所能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而知识经济时代,它要求企业无形资产的计价能反映其实际的经济价值而非历史成本,而且由于现代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更新较快。我们更应及时地云其受益期内合理分摊。其次,我们要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除了传统会计核算中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商誉”,我们还应“人的智力、知识”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内容。因为人的智力、知识不存在物质实体,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符合无形资产的概念。因此,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的价值确认也成为知识经济下、会计核算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增强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
财务报告是综合反映一个单位财务状况的需要工具,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的快速更新,加大了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及会计信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它的及时性和信息的充分性。那么,对财务报告的充分性和及时性应如何创新呢?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整个财会核算体系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毫无疑问我们的财务报告格式、项目等也将随之变化。提高及时性,我们可以适当地考虑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实行灵活的不等报告制度等,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我们可以采取“金字塔”式的报告制度,从底层的原始数据到高层的浓缩信息等等,我们既要提供“过时”的信息,更要提供“实时”的信息和预测信息。
3、提高系统综合素质
这不仅包括办公硬件措施,更要注重提高人员素质。高效、快捷、全面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因此在硬件方面,我们要广泛普及计算机这一辅助工具,并加强网络系统的建设,网络管理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从软件方面看,我们更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人员在会计各系统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应改进我们的会计教育体系,应该教育出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并对网络、信息、科技、法律管理等多方面都了解求掌握的一些专用人才。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不断地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或有资产或有负债披露的条件
或有资产:P >50%或有负债:P >5%
2最佳估计数的计算
1连续型:算术平均数
2离散型:1单个项目:最可能值2多个项目:期望值
3未决诉讼
借:管理费用—诉讼费
营业外支出
贷:预计负债—未决诉讼
4会计政策
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表中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5会计前期差错
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面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的省略或错报: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6前期差错的内容
1计算错误
2应用会计政策错误
3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
4存货,固定资产盘盈
7变更会计政策的条件
1法律,行政法规会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2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提供更可靠的,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8负债的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公式: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 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9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账面价值 < 计税基础
负债:账面价值 > 计税基础
10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纳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账面价值 > 计税基础
负债:账面价值 < 计税基础
11编制合并报表日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
1以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原子公司
2已宣告破产的原子公司
3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资单位
12按法律形式分类企业合并的基本类型
经过了3周的准备与策划进行《会计知识竞赛》告一段落,综合这本次《会计知识竞赛》的筹备、组织、实施及产生的影响,对于这次活动很多事例值得回顾和总结。
一、导师重视,负责同学得力。
此次竞赛从筹备的过程到策划制定再到活动举办,两位导师多次询问进度,调度工作并提出建议,各班负责同学各司其职,紧密配合。
二、团结协作,文明竞赛。
选手团结拼搏,通力合作。在赛前准备充分,认真复习。也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实现了文明素质双丰收。这是一次团结、奋进、文明的赛事,亮点纷呈,成绩突出。如冠军奖,最佳个人奖,最佳文明奖,最佳合作奖。对于这次没有得到冠军的队伍一次的失败不是代表激情和毅力被消磨。我相信在这次的比赛中所取得的经验会使同学们在今后的比赛中发挥的更好。
三、比赛项目 第一环节个人必答题 第二环节集体必答题 第三环节抢答题 第四环节风险题
四、总结经验
(一)、不足之处
1、活动策划流程考虑不周全。
2、比赛题目难易考虑不周全。
3、活动进行中观众态度稍微冷场。
4、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有所欠缺。
5、主持人等人员排练次数过少,致使比赛种中状况频出。
(二)、虽有不足但仍有收获。
1、增加了凝聚力。
2、增进了本专业同学们的友谊。
3、锻炼了同学们关于专业方面的应用能力。
4、积累了举办活动经验,提高了本次负责人员的组织、管理的能力。获奖名单: 获最佳个人奖:
会计一班寅慧慧、会计二班王佳、会计三班尹潇文 冠军奖: 第五环节点钞展示
会计一班
最佳合作奖:
会计二班
最佳文明奖:
会计三班
(来源于中华会计网校)
一、考情分析:
本章近三年考试的题型以客观题为主,考试内容包括无形资产的取得、持有及处置的核算等问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中可能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所得税以及会计差错更正等内容结合出现。
二、教材变化情况:
本章教材基本无变化
三、听课心得:
跟随网校名师高志谦老师一起学习了无形资产,还是那句话,喜欢高老师的授课风格,直白,通俗,生动,加之手写板的展示,perfect!本章的知识点不是很多,与固定资产有相似之处,做题时可以对比掌握。本章主要掌握如下内容:
1.无形资产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分期付款购买方式下入账成本的确认;
2.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的区分核算原则;
3.内部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4.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尤其是结合无形资产减值的处理;
5.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及所有权的损益归属。
四、知识点精讲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特征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这里引申到一个特征即可辨认性,就是资产可以与企业分离。这里特别注意商誉它不是无形资产,它无法脱离企业单独存在。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重点掌握)
这里介绍了六种无形资产的购入方式,其成本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全部支出进行确认。其中,外购方式下取得的无形资产要注意分期购入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初始成本的确认,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其初始成本。还应注意的是土地使用权取得时的核算,其中地皮和地上建筑物即固定资产在会计上要分开核算,地皮作为无形资产,但是如果提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的,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建筑物的成本,摊销时也同理
(三)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总的原则是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时列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否则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如果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这里用到的科目是研发支出,如果借方有余额是没有完工的无形资产所匹配的可资本化的开发支出。这一点,高老师提别强调。内部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构成因素:开发过程中耗用的材料、人工、注册费、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等。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重点掌握)
一个基本知识点: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摊销。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整差一个月
使用寿命的确定:合同期、发定期、有效试用期中较短者
摊销的计算:一般采用直线法,当减值发生后,将可收回价和摊余价值比较,如果发生减值。计提减值,按新的账面价值作为新的张米娜价值往后摊销,如果账面价值恢复,不予确认,还是按照从前的价值进行摊销。(高老师语录:这部分理论上比较难理解,一定要多加练习,做好结合无形资产的减值掌握)
无形资产的处置:
①转让所有权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出售发生损失时)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利得(出售实现收益时)
②转让无形资产
取得租金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发生相关支出时:(比如:摊销无形资产价值)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计算分析题】
A公司有关无形资产的业务如下:
(1)A公司2007年初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无形资产,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650万元、人工工资90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相关费用50万元,共计1 6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 200万元;2007年11月无形资产获得成功,达到预定用途。
(2)对于该项无形资产,A公司无法可靠预计其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
(3)2007年12月31日,经减值测试,预计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 250万元。
(4)2008年末,经减值测试,预计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800万元。同时有证据表明其使用寿命是有限的,预计尚可使用5年。
(5)2009年末,由于新技术发展迅速,该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预计其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不变。
(6)2011年末,该项无形资产的相关产品已没有市场,该无形资产预期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A公司将该无形资产报废。(假定A公司2011年已按照12个月进行了摊销。)要求:
(1)编制A公司2007的有关会计分录;
(2)编制A公司2008的有关会计分录;
(3)编制A公司2009的有关会计分录;
(4)编制A公司2011的有关会计分录。
(分录数据以万元为单位,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答案解析】
(1)2007: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400
—资本化支出1 200
贷:原材料 650
应付职工薪酬 900
银行存款 50
借:管理费用 4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400
借:无形资产 1 2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 200
(2)2008:
2008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减值准备=1 200-800=400(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4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00
(3)2009:
2009的摊销额=800/5=160(万元)
2009年12月31日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800-160)-560=80(万元)借:管理费用 160
贷:累计摊销 160
借:资产减值损失 8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0
(4)2011:
借:管理费用 140
贷:累计摊销 140(560/4)
借:累计摊销 440(160+140×2)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80(400+80)
营业外支出 280
一、知识时代:会计部门的知识沉淀与企业价值增长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分析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知识这一生产要素越发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同时,知识管理也开始被企业所重视。著名的管理学者德鲁克曾经分析说知识可能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而被人们所重视,这也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就目前企业的竞争情况而言,世界经济的发展显然已经迈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了,因此,现代企业如果想要巩固市场地位,强化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知识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进行会计知识管理的优势企业的会计管理部门可以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行秩序不被破坏,同时也能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使企业能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持续发展下去。结合前文中对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分析,再加上当前全球已出于知识经济的时代之中,企业在优化会计部门的内部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试,也可以从知识管理的角度重新对会计管理进行审视,继而从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角度研究出适合企业会计知识管理的具体流程,以实现企业会计管理的目标。因此, 对于企业进行会计知识管理的优势,本文主要从以下三点展开具体分析:
第一,企业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一般都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对于企业的会计知识管理而言, 企业的会计人员就是实施会计知识管理的主体,他们不仅要促进企业知识管理流程的优化,还要对企业会计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知识型员工进行改造,让知识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企业的会计人员就是利用会计知识、凭借其专业素养对企业的会计活动进行管理。
第二,会计部门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企业也开始引进信息技术手段辅助企业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这样,会计部门就成为了企业各个业务部门中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个部门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更是加快了会计部门的信息化进程。因此,会计部门人员不仅普遍都具备较高的从业素养, 而且也比其他部门具备更多的技术优势,这样也为企业进行会计知识管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会计部门具备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会计业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业务,因此,对于企业的会计事项的处理一般都是按照一个既定的流程来办理的,即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是一个标准而统一的业务流程。企业设置会计部门就是为了按照国家的规定,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而准确的会计信息,因此,企业的会计信息记录一定要合法、合规且合理,这样才能通过标准化的业务处理流程实现企业的知识管理。
二、会计业务流程与会计知识管理关联性分析
(一) 会计知识管理概述会计知识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会计知识管理是一种企业战略。企业会计和知识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来帮助企业会计部门优化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效率,不仅是对企业管理方式的一种极大补充,更是从会计部门出发,来促进企业既定的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认为会计知识管理是一种企业经营战略和管理方法。
第二,会计知识的应用与分享。企业进行会计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所产生的的会计信息而言,会计知识管理也主要是由企业的会计部门从业人员来完成的,他们凭借自身掌握的会计知识和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知识型管理,优化企业内部的会计资源,以完成会计目标。
第三,信息化管理模式。前文提到了会计部门是一个企业中信息化程度最高的部门之一,那是因为会计信息十分冗杂,企业会计信息的记录和处理都十分繁琐,在实行企业会计电算化之后,企业会计人员的信息化处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依赖企业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将当前的信息化会计处理模式逐步向会计知识管理模式方面转变,会为企业更好的实行企业会计知识管理提供有利条件。
(二)企业业务流程与知识管理分析想要实现知识管理,就必须将知识很好的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业务过程中来,实现知识生产向产业化进程转变,以促进知识经济时代的繁荣发展。
第一,业务流程的定义。关于业务流程,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理解, 将业务流程定义为:企业将日常经营行为划分为不同的业务活动流程,然后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在企业内部进行资源优化与业务活动再造,使每个业务活动能够相互联系, 然后共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并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第二,业务流程与知识管理流程的关系分析。当前学界对知识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是将知识管理的各个流程整合到一起,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中心,对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中知识的具体运转流程进行分析,即围绕企业业务流程,从知识的生产、应用、传递到储存,对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活动进行把握,从而梳理出企业的业务流程与知识管理的关系,为后续展开对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
第三,面向业务流程的知识管理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可以得知,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最优状况是将知识管理和企业平时的经营管理活动融入到一起,将先进的知识与企业的高效管理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业务流程导向的知识管理的实现。而业务流程导向的知识管理是在优化了企业内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进行积极融合,使之融为一体,让知识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从企业底层开始逐级强化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意识,以促进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实施。
三、基于会计业务流程的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体系设计
(一)会计知识管理体系设计目标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会计部门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帮助企业管理者提升企业会计管理效率,优化企业会计管理内部流程,并对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地位的巩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优化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同时,企业也将知识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积极引入企业会计管理体系之中,形成企业会计知识管理的模式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且,企业在开展会计知识管理时,还要确定一个适当的整体管理目标,将会计知识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去完成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成总体战略目标。那么, 对于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设计而言,企业会计部门就应该设置相应的管理目标,以帮助企业会计部门及其从业人员明确会计知识管理的方向,从而辅助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的设计目标有:第一,提升企业会计部门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保证企业对于会计知识管理的培训能定期举行,让更多的员工明确会计知识管理的意义。第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员工真正重视会计知识管理,从而增强企业会计部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促进知识积累,帮助员工深化会计知识管理理论,并鼓励员工将理论积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第四,以企业会计部门为中心,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第五,建立有效的企业会计知识管理评价体系,对企业会计知识管理的效果进行实时监督和评价,以完善后期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的设计。
(二)基于会计业务流程的企业会计知识管理架构设计本文在会计业务流程的基础之上对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体系设计的具体架构进行分析,将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并入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之中,在企业会计部门进行会计信息记录、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同时,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知识管理体系,并以会计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条件,来促进基于会计业务流程的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
如图2所示,基于会计业务流程的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体系设计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是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目标的确定;即在符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前提下, 根据企业会计部门的实际运转情况,设定企业进行会计知识管理的具体目标,辅助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第二,在管理目标确定之后,就要开始对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体系进行具体设计了。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会计知识的获取、整理、分析、应用,以及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的测评和后期维护等,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主要需要对企业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形成会计报表以汇报企业会计信息。第三,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还需要后台系统的支持和维护,这一后台服务体系主要是由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企业的信息系统以及既定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构成的。依靠这一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的后台服务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会计知识管理目标。
(三)企业会计知识获取途径在会计知识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会计知识的获取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明确企业会计知识的获取途径尤为重要。在进行企业会计信息采集过程中,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也要对采集的会计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因为企业的会计信息有两种,一是由会计工作人员直接在各个业务部门采集的原始数据信息,这一部分的信息比较好处理;另外一类则是通过将原始信息进行一定会计处理后派生出来的新的业务数据,并且该派生的会计数据很有可能又会作为下一个派生数据的原始信息被会计人员所采集,因此,准确分析会计数据在每一个会计业务处理环节所承担的不同作用,对于明确会计信息的作用,正确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后续的会计知识管理的意义重大。上述目标要想实现,也需要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以及会计业务工作人员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四)企业会计知识的应用在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除了准确获取企业会计知识之外,学会适当应用企业会计知识,并将企业会计知识转化为企业会计部门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会计部门的运转效率和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都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要学会通过已获取的会计知识信息来处理想要的会计业务,完成企业会计知识管理流程,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提升员工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会计业务处理能力。
四、制度平台:构建会计知识管理导向的学习型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在已有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进行了描述,本文对上述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以不断学习和知识创新为目标,促进组织内部成员知识体系的更新和进步,提高各个成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提升组织竞争力,实现组织学习目标。对于企业的会计部门和会计工作人员而言,学习型组织需要企业组织员工学习会计知识,不断更新现有的知识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提升部门内的协作能力,为会计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促进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
(二) 会计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关系分析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者重视的资源已经从原来的土地和生产设备逐渐转化为人才、技术和知识。企业会计部门要完成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后期完善工作,就必须努力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来帮助会计工作人员更新知识,实现会计知识管理。因此,本文认为企业实行会计知识管理和构建学习型组织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会计知识是会计部门进行会计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而在会计部门内构建学习型组织,不仅能帮助会计人员及时更新会计知识,激发员工潜能,更能提高员工知识管理意识,为企业进行会计知识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维护企业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
另外,会计知识的获取和转化运用也需要会计人员来完成,面对目前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企业的会计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企业会计人员也需要通过学习新知识来完成新的会计业务处理任务,以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因此,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就成为了企业会计人员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良好场所,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通过这一学习型组织为企业会计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转提供助力,以实现企业内部,特别是会计部门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帮助企业提高水平,提升企业价值。
(三)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具体建议企业要构建学习型组织,就要结合前文中的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的设计流程,合二为一,共同将企业的会计部门演变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具体来说,要构建学习型组织可以从以下四点做起:
第一,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现有知识体系。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主体是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会计人员而言,首先必须通过主动学习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更新现有知识体系,实现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向知识管理模式过渡。具体而言,企业会计人员要积极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 主动学习,提升自我价值,同时,企业的会计部门也要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来为企业财务状况把好关。在会计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形成一种以不断学习为目标的内部凝聚力,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为企业会计部门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改变思维模式,勇于接受新事物。企业的会计人员从事的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在长期的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会逐渐形成一种会计思维模式,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会对会计人员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造成不同影响,进而影响企业会计人员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和决策制定。因此,企业会计人员要学会慢慢改变现有的思维方式,学会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断更新现有知识体系,勇于创新。通过思考来打破僵局,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其已经掌握的某一种学习方式或评判标准去继续学习。
第三,确定共同奋斗目标。在进行企业学习型组织构建过程中,要实现企业会计部门知识管理,就必须在会计部门内部树立一个共同奋斗目标,团结协作,明确方向,共同促进该共同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的会计人员首先要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并使自身目标满足部门共同目标, 使员工能通过不断学习,超越自我,进而实现自我奋斗目标,最终促进部门内部共同目标的实现。而上述会计部门共同目标的制定既要结合企业建设会计知识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会计部门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要求,更要结合企业会计部门员工的实际业务水平,系统分析,整体考虑,从而制定一个科学又合理的共同目标,激励会计部门员工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 传统会计报表; 挑战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95-02
众所周知,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和辉煌的工业经济阶段之后,21世纪的人类社会已经迈进了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智力资源为依托、高科技为核心、信息技术为支柱、知识为基础,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与以往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不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与规模以及增量,而是直接依赖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它强调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人力资源创造力的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它强调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知识资本的日趋重要,不仅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环境和生产方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而且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资源不但与劳动力资源、物质资源并称为企业的三大“战略资源”,而且成为三大战略资源中最核心的资源。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以“历史成本原则” 为基础的会计报表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时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中会计报表的理念、内容、管理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 知识经济背景下传统的会计报表的弊端
在传统的会计报表中,会计人员以成本作为评价及入账的基础,他们在进行资产计价时并不考虑资产的现时成本或变现价值,而是根据它的原始购置成本计价,除非有新的交易发生或消耗,入账的成本就不再变动,在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但是,历史成本所提供的信息对信息需求者缺乏相关性,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它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尖锐批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作为企业资本源泉,以知识创新作为其发展动力。对知识资本的计价,按照传统计价原则,可能只是几本书的价钱,或是委托培养费以及其他各种取得知识的可证明的实际支出,这无疑会极大歪曲知识资本的价值,用历史成本计价方法即用取得该资源的成本作为其计价成本不能体现知识资源的真实价值。因此,传统的历史成本原则将会对不断涌现的新的会计事项感到束手无策。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条件的情况下,这传统的会计报表暴露出很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会计报表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报表的时效性要求。我们知道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的时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 如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依据过时的、 经过调整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环境已经变为全新的网络财务运作方式,财务管理的空间拓展,财务管理的效能提高。各种物理距离都将变成鼠标距离,财务管理的能力可以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因此会计的核算和反映职能被计算机取代,这就摆脱了几百年的手工记账、算账的繁琐,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预测、决策、经营管理型转变。集团公司可利用网络系统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和远程监控,将众多的会计报表的资源信息集中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能。
(2)传统会计报表无法满足企业对会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需求。在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下,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尤其是以厂房、机器设备主体的固定资产在企业发展中起着最主要的作用,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当大。相比之下,以专利权、商标权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例甚微,有的甚至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本着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对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有的不予确认,如专有技术;有的虽予以确认,但计价不超过初始成本,如专利权、商标权仅以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及其他相关支出确定,将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由于无形资产所占比例较小,对会计的真实性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成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核心,产品制造模式向知识密集产品转变,软资产的类型日益增多,价值越来越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例日趋增加,有的已居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变得越来越小。例如,只有十几名员工的Netscape公司没有任何传统意义的固定资产,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创造了20亿美元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会计若仍抱着稳健性原则的大旗,若仍坚持历史成本单一计价模式,对自创的无形资产不予确认或仅以不超过初始成本额确认,势必会低估企业整体价值,资产负债表就不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无疑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同时也违反了客观性和重要性会计原则。现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还表现在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即会计人员倾向于粉饰报表。
(3)传统会计报表不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报表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传统会计报表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随着金融创新诸如期权、期货之类仅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义务的衍生金融工具种类日益繁杂,这类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赢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如不对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虽然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衍生金融工具尚不多见,对企业的影响还不大,但我们也应该及早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以配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4)传统会计报表无法满足企业对会计报表的前瞻性信息的需求。传统收益表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和收入费用基础之上的财务业绩报告形式,它在物价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它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和收益都呈极大化趋势,投资者迫切希望会计信息能直接用于决策,以求得盈利多、损失少。在决策中投资者所关心的是他们投入资产价值的实际变化,关注的是企业未来的盈利水平和发展前景,而将历史性会计信息用于决策时,往往有“ 时过境迁”之感。另外,网络公司的交易对象大多是存在活跃市场的商品或金融工具,其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历史成本信息不能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性较弱。例如,英国的巴林银行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1994年底其账面净资产为45亿 -500亿美元,而到1995年2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其1994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许多投资者认为,传统的会计报表缺乏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还误导了投资者,使其判断失误。
2 应对策略
在知识经济日益成为社会主导的今天,为了满足企业对会计报表的时效性、真实性、前瞻性以及会计报表内容的需求,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传统会计报表进行改革。
(1)、会计报表要实时报告。目前,我国众多企业的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根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一般按年、月编制。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对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大致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年甚至以后几年的财务状况。但面临的现实是知识经济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经营活动不确定性日益显著,因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就大大缩短。可以在保留现行定期报告模式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实时报告。由于 Intrnet 和Intranet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原手工系统中表现为一定周期的会计循环以实时方式完成,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不同期间的会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企业外部人员可以适时得到企业财务与非财务的动态信息。
(2)会计报表要全面反映企业信息,满足企业对会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需求。会计报表不仅要反映企业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尤其是以厂房、机器设备主体的固定资产。同时,会计报表也要反映专利权、商标权等代表企业无形资产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本着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对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有的不予确认,如专有技术,有的虽予以确认,但计价不超过初始成本,如专利权、商标权仅以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及其他相关支出确定,将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这样处理,由于无形资产所占比例较小,对会计的真实性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3)会计报表要尽可能的反应多方面的信息,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报表的需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会计报表除了要反映直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信息外,还要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的信息。在知识经济下,财务报表不仅要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还要反映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不仅要反映企业的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反映企业的定性信息;不仅要反映企业的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反映企业的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反映企业的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反映企业的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無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金融创新诸如期权、期货之类仅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义务的衍生金融工具种类日益繁杂,这类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赢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如不对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因此,会计报表也要设计这方面的内容。
(4)会计报表要尽可能的满足企业对会计报表的前瞻性信息的需求。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市场瞬息万变,风险和收益都呈极大化趋势,这就要求会计报表要尽可能的掌握大量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预测企业发展情况,同时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使企业避开可能存在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徐丽军.知识经济环境下的财务报告模式 [J ].辽宁财税,2000 (2).
[2]王华.分析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J ].财务与会计.1999 (1).
[3]梁惠金.试析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基本原则的挑战.龙岩师专学报[J] .2002.(2).
【税务会计知识点总结】推荐阅读:
《税务会计》实训总结12-19
税务会计简历表格09-20
外文翻译税务会计12-20
税务会计方面论文12-24
电大税务会计形考06-23
年会的会计和税务处理10-31
税务会计实习心得体会12-17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管理理论研究10-20
浅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10-18
税务会计实训实习报告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