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科研奖励制度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教科研奖励制度(精选5篇)

幼儿园教科研奖励制度 篇1

幼儿园教育科研评价奖励制度

(一)、指导思想

教学科学研究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及时总结并提高教育经验以及科学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教师教育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为了引导教师积极而规范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教师教科研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提高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特制订本办法。

(二)、评价奖励范围

主要评价教师的各级课题研究和在各级各类教育杂志书刊上的文章发表(不含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活动以及民间形式的征文、约稿等)。

(三)、评价奖励细则

课题研究的评价

1、幼儿园举办的课题评价

幼儿园于每年7-8月举办一年一度的课题评奖活动。

(1)立题

一般在幼儿园统一设计的课题研究计划下自主产生。(如在总课题下自主设计子课题)也可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自主设计其它主题的课题。个人立题须经幼儿园审核同意。

(2)奖励

经研究实施并结题之后,交幼儿园集中评定。课题一经结题,为肯定其研究过程,即予以30元/题的奖励。幼儿园视课题成果质量的具体情况,分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一等奖奖励100元/题,二等奖奖励70元/题,三等奖奖励50元/题。

2、区级课题奖励

(1)选送

区级课题一般从幼儿园的课题评奖结果中择优选送,由区级科研评价机构评奖。

(2)奖励

获区级课题一等奖者,奖励200元/题;获区级课题二等奖者,奖励150元/题;获区级课题三等奖者,奖励100元/题。

注:

1、个人区级课题的立项,是在园级课题评奖获一、二等奖的基础上申报产生的。

3、市级课题奖励

市级课题结题100元/题;获市级课题一等奖者,奖励400元/题;获市级课题二等奖者,奖励300元/题;获市级课题三等奖者,奖励200元/题。

4、省级课题奖励

省级课题结题500元/题;获省级课题一等奖者,奖励1500元/题;获省级课题二等奖者,奖励1000元/题;获省级课题三等奖者,奖励500元/题。

5、全国级课题奖励

全国级课题结题800元/题;获全国级课题一等奖者,奖励3000元/题;获全国级课题二奖者,奖励2500元/题;获全国级课题三等奖者,奖励1000元/题。

注:若幼儿园组建的课题组获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等第奖,幼儿园视具体情况酌情奖励。

说明:以上五个层次的教科研奖励中,若同一课题在不同情况下得奖,则按就高不就低原则兑奖。

论文获奖的奖励:

1、区级获奖:一等奖:60;二等奖50:三等奖40.2、市级获奖:一等奖:70;二等奖60:三等奖50

3、省级获奖:一等奖:80;二等奖70:三等奖60

4、国家级获奖:一等奖:90;二等奖80:三等奖70

文章发表的奖励

教师各类教育教学文章在正式渠道发表的,视其篇幅,区级刊物奖励50-80元/篇;市级刊物奖励80-120元/篇;省级刊物奖励120-150元/篇;全国级刊物奖励160-200元/篇。

另,教师各类经验成果在正式场合交流汇报的,幼儿园视具体情况酌情奖励。

指导学生获奖或作品发表辅导奖 :

1、园级发表3元/篇

2、区级发表10元/篇

3、市级发表20元/篇

4、全国发表30元/篇

幼儿园教科研奖励制度 篇2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科研奖励制度,科研管理,现状,问题,建议

科研成果的多少是一个科研单位科研实力最重要的证明, 如何采取措施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做好科研, 多出成果, 对于一个单位的科研工作至关重要。科研奖励制度是科研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效、科学的科研奖励制度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达到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目的, 落实中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政策[1]。随着近几年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制定和实施一套合理的科研奖励制度对一个单位科研成果的积累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1 农业科研机构科研奖励制度的现状

农业科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的大小与本单位有效的科研奖励制度密不可分, 科研奖励制度是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科研积极性的必要手段。目前科研单位科研奖励制度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获国家、省部级资助的科技项目, 国家、省部级的科技奖项, 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研创新团队、科研论文、专利、专著、专有产品以及获发布实施的国家级、行业、地方及企业标准, 成果需以本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具体来看, 单位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请院外课题, 院内部分基本科研业务费一般是给予新进科技人员的科研启动费, 而院外课题的立项一般是通过公开申报、公平竞争的方式取得, 具有竞争大、高质量的特点;对科技成果的奖励主要包括国家级奖项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合作奖、推广奖)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专利奖以及省市级的科技进步奖;科研创新团队是一种促进人才团队的激励机制, 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团队合作完成, 对于科研创新团队的奖励分为国家级和省部级2 种;获发布实施的国家级、行业、地方及企业标准、科研论文、专利、专著是科研人员成果最普遍的一种表现形式, 近几年我国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高质量的论文发表是我国科研水平的显著体现;为了鼓励科研人员发明创造, 专有产品也属于科研奖励的范畴, 科研奖励制度是肯定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 激发和引导科研人员奋发向上的重要激励机制[1]。这种奖励制度近几年在农业科研机构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科研人员中起到了导向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存在的问题

2.1 “一刀切”奖励

考核过于单一, 一个单位的考核制度往往照抄照搬其他科研机构的制度, 没有依据本单位实际情况, 考核制度往往适用于单位内部所有的科研人员, 没有兼顾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学科性质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差异性分析[2]。一个单位一般会存在不同的研究团队, 不同的研究室课题组由于基础不同, 研究实力不同、导致有些团队易出成果, 科研人员会得到较多的科研奖励, 这样的人员认为标准过于简单, 没有挑战性, 在团队中不努力照样会得到较高奖励;但有些团队力量较弱, 每年科研成果较少, 而科研奖励制度通常是面对个人, 使得力量较弱的团队对科研奖励制度规定的内容望尘莫及, 而对制度失去信心, 激励效果有限。

2.2 标准模糊

科研奖励制度有些条目的制定往往比较模糊, 有些成果较难判断是否属于标准范围之内, 这就导致制度规定范围之外的科研成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 对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产生一定的误导, 有时会不利于科研人员工作的开展。如在有些农业科研机构, 科技服务是单位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是应用型科研项目开展和单位社会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 这项工作的完成往往需要团队合作, 费时、费力, 但却很难在科研成果中有所体现, 因为要想将科技服务成果准确、真实地表现出来非常困难, 因此这项工作往往被忽略,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科研人员在这方面工作的积极性。

3 农业科研机构完善科研奖励制度的建议

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是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 科研奖励能够影响科研人员的内在动机, 从而加速、引导和维持行为的过程[3]。针对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以及如何才能使科研奖励制度发挥最大效应, 提出如下建议。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奖励制度是对科研人员科研工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是一种鼓励措施, 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给予物质奖励是对其科研成果加以肯定, 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这种奖励不仅使科研人员的工作价值得到了体现, 同时也满足科研人员的精神需要, 使科研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成就感, 因而会激发更大的力量, 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科研工作。制定科技奖励制度应该统筹兼顾, 制度覆盖面应该具有普遍性和普及性, 科研机构最好根据单位本身的情况构建适合单位的多元的科研奖励制度, 另外还要注意短期政策与长远目标的协调。如单位发展初期, 在照顾一些弱小团队的情况下, 实行研究室或课题组奖励制, 规定一定的名额, 将分配权力适当往研究室课题组内部转移, 这样使得实力较弱的团队每年也有一定的奖励名额, 也能有工作的动力。当团队强大之后, 再适时调整。科研奖励制度最好体现层级指标, 能够将高端人才、高级职称、中级职称进行分级, 以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3.2 通过改革完善科研奖励制度

科研奖励制度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机制, 要不断进行改革, 修改完善科研奖励制度, 要使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剔除不符合科研发展的奖励条例, 不断接受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使制度符合科研机构的科研环境和科技发展的自身规律, 全面提高科研水平, 促进社会发展[4]。科研机构最好设意见箱, 随时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 派专门的科研行政人员负责收集意见, 于每年科研奖励工作完成之后, 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 进行下一年制度的修订, 科研奖励制度的修订可以请院外专门的专家小组进行, 要每年根据单位科研进展、人员结构等不断地进行修改, 以适应科研机构不断发展的科研工作。

3.3 注重公正、公开与公平

透明度是科研奖励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透明度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奖励制度所起效果的强弱。试想如果一个科研机构的科研奖励是暗箱操作, 不公开事实, 不但达不到激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的目的, 还会制造较多矛盾, 挫伤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科研奖励评判的管理人员, 要能够公开评判所有依据和程序, 要经得起考验, 另外还要避开行政干预, 因为在奖励过程中如果存在过多的行政领导干预就会破坏奖励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 就会减弱奖励制度所起的正面效果。在整个评判过程中, 科研人员很容易进行横向比较, 与同级同事之间的比较, 如果科研人员比较的结果意识到对自己不公平, 科研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科研奖励制度一定要估计到每一位科研人员, 奖励机制要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实际, 克服大锅饭平均主义, 使得每位科研人员都得到自己应得的报酬, 使每个人的劳动都有所体现。

3.4 制定团队协作的竞争奖励

目前, 科研机构的科研奖励内容大部分都是针对个人科研成绩的, 而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很多都是靠团队力量, 一般项目都包括项目负责人和执行项目的团队成员, 仅靠单个人的力量较难完成。团队协作是出好的成果的必要条件, 科研奖励制度的制定要考虑培养和激励科研团队内部协调合作的精神, 制定团队奖[5]。同时, 鼓励团队之间的竞争, 竞争机制也是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 当今社会没有竞争就不能上进, 更难有突破和创新, 合理的奖励制度促进科研团队之间的竞争, 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和活力, 促进科研管理目标的优化实现。

4 结语

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奖励制度是管理上的一个重要方面, 能够营造科研机构活跃的科研氛围, 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根据人性化原则, 制定灵活多样的科研奖励制度, 同时也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内容。令人信服的奖励制度能够激发人的内在动机, 使人有一种内在的动力, 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不断努力, 不断前进[2]。因此, 农业科研机构都应当建立科研奖励制度, 并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不断调整完善, 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郑瑞萍.“三重三轻”:科研激励机制刍议[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 :22-25.

[2]郭华, 孙虹, 阚为, 等.高校附属医院科研激励机制初步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 23 (3) :104-106.

[3]田锋社.地方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 2004 (3) :57-59.

幼儿园教科研奖励制度 篇3

为了切实做好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确保师幼人身安全和幼儿园财产安全,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有关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依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园安全工作。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特制订霞浦幼教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一、教职工奖励方案

(一)主班奖励方案

1、每月对班级进行的安全考核,作为学年末主班考评的一个项目。

2、在优秀班集体评比中,同等条件下,一学年未扣安全分的班级优先。

(二)教职工奖励方案(包括主班)

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举报事项一经核查属实,将给予举报人一定的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奖励金额在20—100元不等):

1、对一般事故或一般事故隐患的举报人,给予精神鼓励。

2、对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隐患的举报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3、对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隐患的举报人,能在第一时间妥善解决或消除安全隐患的,在年终考核中给以安全加分,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如遇同一内容如有多人举报的,则奖励第一举报人。

说明:已列入学校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举报项目,不再予以奖励。

二、社会人士奖励方案

幼儿园科研管理制度 篇4

一、科研组织管理网络图

以课程实践领导小组为我园教科研小组,以各年龄段教研组长、项目组长、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双向协调与上级的关系和与教师的联系,实现三大职能:管理职能、研究职能和服务职能,体现四个作用:决策咨询作用、培训师资作用、组织管理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完成五项任务:制度建设、成果资料管理、人员配置、过程管理和运行机制。

二、教科研学习制度

1、每学期有针对性地举办1——2次教育理论专题讲座,及时提供动态的科研信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2、保证教科研活动的时间,每一次科研活动做到人到、心到、口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外出进行科研培训不无故缺席,不迟到、不早退,并作好详细记录。

4、外出进行科研培训后及时向园领导汇报活动要点,并及时传达科研信息和内容。

5、分管领导在教科研活动前必须熟悉了解研究内容。确定主题,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教科研活动的有目的性和有效性

三、教科研骨干培养制度

1、每年选送1——2名教师作为科研骨干培养对象。

2、定期聘请专家上门个别指导及选派外出学习取经。

3、教科研骨干必须承担园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工作。

幼儿园教科研奖励制度 篇5

随着学前教育的普及, 幼儿园的教育也逐渐受到各位家长的关注, 尤其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表现备受瞩目, 教师为了方便管理幼儿的行为, 在幼儿园中制定了“小红花”奖惩制度。“小红花”是一种为了表扬小班幼儿的贴纸, “奖励”是指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 教师对幼儿的积极行为和优秀品质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肯定、表扬和鼓励, 促使其行为品质保持和完善的一种方法。[1]该制度作为表扬孩子、吸引孩子规范自己的工具, 把孩子当作奖励的主体。

二、“小红花”奖励制度的效应

幼儿园小班的幼儿由相对自由的状态进入学习状态, 需要幼师逐步的规范与教育使其适应幼儿园生活, 但在培育儿童的行为规范时会采取不同的奖励措施。其中, “小红花”奖励是最为普遍有效的措施。教师会尽其所能规避负面效应, 带给孩子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

( 一) 正面效应。适时适当的奖励使儿童产生愉悦的情绪, 进而不断模仿自己之前受到表扬的行为, 这有助于儿童尽快规范自己的行为, 并形成良好的品质。“小红花”奖励是一种来自老师的肯定, 这种肯定为儿童树立自信心与自尊心提供了帮助。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处于心理成长的初期, 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 且思维处在发育阶段, 不会在深思熟虑后做出行为, “小红花”的奖励制度激励儿童在行动之前做出思考, 规范自己的行为, 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

( 二) 负面效应。不健全的幼儿奖励制度会导致幼儿在学习生活中丧失积极性。一些幼儿经常获得“小红花”奖励, 而另一些幼儿由于学习能力较强, 一直表现优秀而未或很少获得“小红花”奖励。这样的幼儿内心可能会产生不自信的心理, 对自己产生怀疑, 导致幼儿人格的偏态。“小红花”奖励是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认可, 但过多的奖励会导致幼儿逐渐不重视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荣誉。过多的奖励也会使幼儿依赖这种被肯定的心理, 在奖励减少时会格外注意自己的行为, 产生敏感型人格。这些情况的出现违背了“小红花”奖励制度的初衷, 在奖励时, 教师应尽量避开这些误区, 带给幼儿一个自信自尊自强的人生信条。

三“小红花”奖励制度的现状

由于幼儿园小班幼儿特殊的年龄, 心理尚未成熟, 对事物处在判断是非的初期, “小红花”奖励制度近年在幼儿园中广为推广, 尤其是在小班教学中使用更为广泛。教师会在幼儿的行为举止中发现具有闪光点的幼儿, 并采取合理的形式适当的给予表扬奖励, 以此增加幼儿产生良好的行为。“小红花”是每位小朋友都渴望得到的奖励, 而有些幼儿由于一直表现良好未获得“小红花”, 这部分幼儿也受到了老师相同的关注, 反之, 一些幼儿由于最初表现不佳, 后来积极进取而获得“小红花”, 但一部分家长传输给了幼儿错误的思想, 认为“小红花”就是绝对的表示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这样的思想造成一部分表现一直良好的幼儿认为自己表现不佳, 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 自暴自弃;另一部分表现稍有进步的幼儿则认为自己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逐渐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懈怠的心理, 造成知识的片面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行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下一代的教育情况。在最近几年, 幼儿园等学前教育颇为盛行, 幼儿园教育体制逐渐走向成熟。作为教师, 对幼儿的管教既不能太严厉也不能太放任, 马卡连荀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 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 能培养学生责任感, 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 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教师也积极为小班幼儿营造快乐健康的生活氛围, 在点滴中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

四、以正确的心态对“小红花”奖励

“小红花”奖励制度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 但是, 一些家长却把这种奖励制度当成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 甚至为了激起孩子的自信心向幼儿园老师讨要“小红花”。“小红花”代表教师对幼儿行为表现的肯定或强化, 在特定情形下的奖励对幼儿才是有效的, 随意的奖励会使孩子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 对待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幼儿园教育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奠基阶段, 对于身心各方面发展都不成熟的幼儿来说, 利用奖励有效的引导、促进幼儿的行为是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2]

每位家长都十分重视自己儿女的成长, 但正确的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需要与幼儿园教师进行沟通, 与孩子交流, 冒昧的认为“小红花”奖励就是孩子的表现情况实为不妥。“小红花”奖励只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自尊心的手段, 这种奖励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反映孩子的学习状况。小班幼儿的教育情况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小班的幼儿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 家长的行为举止会给孩子树立榜样, 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教师期待以“小红花”奖励激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获得奖励中树立自信。

摘要: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下, 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学前教育备受关注, 尤其是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奖励情况被家长放大化。学前教育体系的逐渐成熟, 由于幼儿园中小班幼儿特殊的年龄及心理特点, 幼儿园教师为了规范幼儿的行为, 对其采取“小红花”式奖惩制度, 但随着“小红花”奖励制度的不断推行, 有关幼儿的问题不断出现, 家长对奖励也逐渐出现歧义, 本文将着重阐述“小红花”奖励制度的效应及正确的对待方式。

关键词:幼儿教育,奖励,奖励策略

参考文献

[1]伍友艳.幼儿园教师运用奖励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 2013 (6) .

上一篇:临时占道安全管理规下一篇:[信息技术《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