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新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问题研究(通用6篇)

创新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篇1

金华市人事局课题组课题负责人:李秋华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人才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

一、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现状

我市党委、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2003年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营造了良好的人才环境。

(一)“党管人才”新格局初步形成。各级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党管人才的工作新格局。一是组织机构更加完善。目前,市县两级都已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放在组织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初步建立了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二是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金华市“十五”人才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若干意见》、《关于落实党管人才要求 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金华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金华市新世纪“321”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力引进人才智力、营造人才环境等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三是目标考核不断加强。建立健全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人才工作督查考核制等各项工作制度。五年来,先后共召开领导小组会议8次,定期听取各成员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把人才工作列入各县市、部门的工作目标考核,“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扎实实施“十五”、“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机制创新。

1、关于人才培养机制。以提高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搭建公共培训平台,创新培养培训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一是人才培训网络初步形成。建成了以金华市人事培训考试中心为主体,以各部门培训机构为辅助的教育培训网络;利用金华市继续教育协会平台和金华培训网的优势,指导、协调各会员单位,创造性地开展继续教育;建立了劳动力培训基地、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等。二是人才培训体系逐步健全。对公务员队伍的培训,列入干部培训规划与计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开展公务员初任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军转干部培训,近三年培训10153人,公务员初任培训和军转干部岗前培训参训率达100%。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以继续教育为主抓手,出台了继续教育登记考核管理实施办法,并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管理电子注册制度,现已有4万多的专业技术人员登记入库,每年组织1.5万以上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对企业人才的培训,一方面与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开展了紧缺人才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以举办高研班为手段,邀请专家来我市进行科技培训活动,近三年来,先后邀请专家来市讲座二十余次。今年又开展了企业人才培训需求调研,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人才培训奠定基础。三是人才培养工程深入推进。2003年至2005年,实施“2+1”人才基础工程,培训农村乡土人才10万名,实用型技术工人10万名,新增人才总量10万名,实现了基础人才数量的快速增长。2006年开始实施市“321”人才工程,认真做好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推荐工作。现全市共选拔出有国务院特贴人员、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151”第二层次以上人员90名,纳入市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以上培养人员103名。12、关于人才引进机制。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完善政策为手段,不断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一是人才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从1985年5月成立的金华市人才交流咨询服务中心,到1998年5月金华市人才市场正式挂牌成立;从1999年10月建立金华人才网,到2004年10月成立浙江中西部人才柔性流动服务中心,以及民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现经批准的有13家)的蓬勃发展,我市人才市场体系网络基本形成。到2008年底,人才交流中心通过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赴外地招聘、周末集市等形式,人才市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万个,引进各类人才12万余人。二是人才市场管理服务功能不断增强。96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取消计划分配,实行市场化就业机制,政府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承担了就业指导、信息发布、人事代理、就业实践、人才派遣等人才公共服务职能。到2008年底,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累计办理高校毕业生就业5.18万人,人事代理4.38万人。三是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完善。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智力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的若干意见》、引进人才居住证实施意见等引才政策,“零门槛”引进人才。四是人才载体建设不断加强。切实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研究生实践基地等人才载体建设,到目前,全市共建有9个博士后工作站,累计引进博士后科研人员21名,出站博士9名。2003年6月创办金华留学人员创业园,现已累计引进来自美国、日本、荷兰、德国、瑞典等近30名博士、硕士来园区创业,创办留学人员企业23家。2000年与浙江大学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每年为企业引进挂职的硕、博研究生10名左右。五是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不断健全。每年在“浙洽会”上提交近30项引智需求项目,2002年至今实际执行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的项目38项,争取到资助经费120多万元;积极鼓励企业自聘专家,从2003年开始配套资助企业自聘专家项目57个110多万元。近十年来,全市共执行国外智力引进项目83个,先后引进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美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外国专家376位,解决100多个技术难题,直接为我市带来5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同时,充分发挥金华籍在外(北京、上海)博士联谊会作用,先后举办“博士故乡行”等活动,加强了与上海、杭州等地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加大与他们的对接交流。近五年来,开展(北京、上海)金华籍博士故乡行活动4次,参与博士260多人,签订智力和科技合作项目73个。

3、关于人才评价机制。以盘活整体人才队伍、提高人才使用效益为目标,将人才评价与人才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对党政人才的评价,更加突出群众公认和民主性。在选拔任用上,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92年以来相继开展了9次规模较大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活动,95年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2001年以来建立了新提拔干部试用期制、领导干部辞职制、领导干部任期制等一系列制度,2004年实行全委会推荐干部制度,试行了“海推”提名制度,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高。在干部考察评价上,2003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实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的规定(试行)》,2004年组建了专兼职干部考察员队伍,并实行考察员资格评审,同时推行了考察预告制,引入了民意调查制度,干部考察的准确性不断提高,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到领导岗位任职。二是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更加注重社会、业内认可和专业性。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职称改革,组建评审专家库,不断规范评审程序,确保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公正公平公开。打破学历、年龄等限制,使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向基层一线倾斜,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出台了经委系统技能型人才、建设工程系列和交通公路工程等10多个专业人才职称评定政策,并组织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培训800多人,均获得初级或中级职称;会同市农业局、科技局开展了“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推广竞赛活动,获奖单位完成人破格直接申报农艺师任职资格。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近两年来组织5.7万人进行了职称外语、专业技术职称等各类执(职)业资格考试。三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评价,更加注重市场认可和发展性。把职称评审扩大到企业,使职称评审政策向非公经济组织倾斜,对我市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外语要求作了较大程度的调整,着力打破学历、专业等限制,使更多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具备相应职称,专门为100多名企业家直接申报了高级经济职称。完善高技能人才

评价制度,近5年,全市核发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1.7万人次,认定技师以上职称的40余人;在企业广泛开展技术练兵、技术创新等活动,对职业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职业资格。多形式开展农村乡土人才、农村技能人才评选活动,积极开展各类农民培训,培训合格发给证书,造就更多的“田秀才”、“土专家”。

4、关于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奖励、经费资助、安家补助等激励机制,激励各类人才创业创新。一是建立科研项目经费资助机制。市委[2003]21号文件规定,市财政给予建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一次性资助10万元;而义乌市对企事业单位建立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的,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30万和15万元。鼓励企业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市政府规定每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在企业服务满二年的,一次性资助5000至10000元。对引进的国家级、省级专家,五年内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津贴;东阳市对两院院士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东阳市企业工作期间,由政府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0元和3000元的生活津贴。二是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金华、义乌、永康、东阳等市都建立了给予人才安家津贴、一次性购房补助、廉租房等制度。市本级对引进的博士、硕士分别由财政补助安家费3万元和1万元;要在金华购房的,给予补助博士10万元,硕士3万元,凡工作满五年后,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义乌市还建造了人才公寓,高层次人才可免费使用5年等。三是完善优秀人才评选奖励机制。分领域、分系统开展各类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培养对象进行表彰奖励,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如市政府每年开展“321”人才培养对象评选,对“321”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的培养对象每人资助科研经费3万元和1.5万元,仅2007年就发放科研资助经费11.7万元。开展“名师名家”培养选拔,现全市有在职省特级教师58名、省级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123名、市级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 216名、市级科技拔尖人才27名。2005年起市政府拨给名师名校长专项经费100万,用于名师名校长培养和奖励。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人才工作领导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是工作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工作咨询决策机制不够健全,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还欠到位。二是考核机制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对领导班子人才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没有很好落实,不同程度存在走形式现象,导致部分县市没有把“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要求落实到位。三是保障措施不够到位。主要是人才开发投入不足。我市的人才开发经费,与省内兄弟地市相比,我市人才开发经费投入力度相对较小,人才开发持续投入机制还不够完善,不能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人才管理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是人才政策滞后。我市现行的人才政策大多是2003年以前制定的,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周边地市,这些政策规定中给人才的补助标准明显偏低,对企业培养和引进人才等扶持政策也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急需健全完善。人才政策的优势不明显,表现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子女就学、家属随调等政策还不够优惠;公园、休闲地等偏少,对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上的关怀相对较少等方面。二是选人用人机制还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干部选拔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选人用人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

(三)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还不尽合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人才“供需”矛盾依然较为突出。由于求职人员的素质与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存在差距,导致一方面许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大呼招不到优秀人才。尤其是一些对技术、经验、整体素质要求较高的岗位,企业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四)人才工作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是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机制不尽合理,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与差距悬殊同时并存,影响人才效益的发

挥。二是人才激励机制相对缺失。不管是政府部门层面,还是企业本身,对优秀人才的激励比较欠缺,影响优秀人才的创业创新热情。三是覆盖全社会的人才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特别是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的人才流动体制性障碍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还比较多。

三、创新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思考

在全面总结分析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把握人才工作规律,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充满活力的人才工作新机制。

(一)努力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领导机制。党管人才,就是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着重抓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优化服务、营造环境等工作,努力构建新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

1、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明确党管人才工作职责。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抓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工作部署、重要决策以及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等重大事项。一要抓好规划。对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主要措施及人才资源开发的宏观布局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二要制定政策。人才工作领导机构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根据人才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人才政策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人才教育、培养、使用、引进、激励、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体系框架,提高人才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水平。三要形成合力。要进一步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协调人才工作大事,做到党委统一领导不断加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使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2、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实行人才工作目标管理。一是要建立健全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工作机构。要在市、县两级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基础上,在有关部门设立人才工作专门处室,具体负责人才工作。二是建立人才工作联动机制。要从全局的高度,合理划分各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的职责权限、任务要求,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人事、劳动、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好有关人才工作的具体政策;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和单位对本系统的人才工作要切实负起责来,整合好系统内的人才资源;宣传部门要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典型的发掘、经验的总结宣传等。三是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报告制度。各县(市、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年底必须向市委书面报告人才工作情况。

(二)创新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落实党管人才的要求,不断创新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引进、流动等运行机制。

1、创新培育机制,多渠道培养人才。要不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一是科学制定培训目标。人才培养的总量目标,必须立足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才需求的具体实际。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提出具有全面性、前瞻性、科学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实现人才培养总量同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二是突出培训培养重点。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培养取向。对党政人才,要在提高理论素养、培养战略思维和加强党性修养上下功夫,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重点要突出优秀中青年领导人才的培养。对专业技术人才,要着重提高科研、学术水平,从中培养一批在全省及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科带头人。重点是要大力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专家。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提高法律、经营管理等水平。重点是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建立健全各类培训制度,大力推行公务员培训学分制管理,切实抓好公务员初任、任职和在职轮训。切实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和执(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加强对学历、学位和各种培训证书的管理。逐步建立适合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特点的多层次、多形式、开放性的培训体系。重视实用型技能人才队伍和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

2、创新汇集机制,开放型引进人才。吸纳人才、集聚人才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建立健全良性引才机制迫在眉睫。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宏观调控。要围绕“建立浙江中西部人才高地,形成与浙中城市群相适应的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发展中心和区域性人才流动集散中心”的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人才引进计划;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确定引进人才方向;要结合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不断修改完善引进人才专业目录,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二是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措施。要充分发挥金华的“宜居”、“宜游”优势,因时因势制定吸引人才的各项优惠措施,在各类人才安家补贴、生活费补助、科研经费配套等方面加大优惠力度;要依托行政服务中心,畅通引才“绿色通道”,在户口申办、档案管理、职称申报等方面手续从简、费用从优,继续实施人才引进“零门槛”政策。三是加快引才引智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园、研究生实践基地等各类人才载体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博士后工作站和科技研发中心;探索人才、智力与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实行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坚持同步规划招商项目建设和招才引智工作,通过项目聚人才,依靠人才上项目;拓宽引进国外专家和国外智力的领域,充分利用“浙洽会”等,努力开展跨国界引进人才和智力,大力宣传引智典型经验,提高企业开展引智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充分利用北京、上海等地博士联谊会,通过举办金华籍博士故乡行等活动,加强与上海、杭州等地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通过咨询、兼职、项目合作、考察讲学、学术休假、业务顾问等形式,吸引外地人才和智力。

3、创新流动机制,市场化配置人才。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深化的必然趋势。党管人才体制下,必须坚持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一是健全人才流动体制。要下决心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疏通城乡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事业单位与机关之间的人才流通渠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要进一步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促进用人单位通过市场自主择人,人才进入市场自主择业。二是健全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加强人才要素市场建设,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人才市场诚信品牌、优质品牌;进一步加大网络服务人才力度,建立人才需求排行和预测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人才信息库,培育和发展网上人才市场;进一步培育、发展、规范人才服务中介组织,鼓励民营资本进入人才中介服务业,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管理体制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三是健全人才市场监管机制。要不断完备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的法律法规,健全完善《人才市场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各类人才市场和人才市场中介组织的运作行为。成立人才市场执法机构,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充分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

(三)健全人才工作激励机制。用好人才是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关键,只有科学评价人才,注重激励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建立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制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岗位职责规范,明确人才标准,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四要素作为人才评价依据,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人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价值判断体系。一是对党政人才的评价,要重在群众认可。要进一步总结完善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素质评价体系和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二是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要重在业内认可。积极探索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法,稳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打破身份、专业、学历等限制,研究建立以业绩、贡献为重点,逐步建立科学、规范、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三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要重在市场认可。大力发展社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

2、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形成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制定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聘任制、交流制和辞职制等制度,逐步调减领导班子职数。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

3、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建立多元化的分配机制。党政机关要完善公务员工资水平动态增长机制,扎实做好公务员工资改革和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机制的激励作用。事业单位要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实行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办法,鼓励技术入股。

(四)优化人才工作服务机制。管理就是服务,要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1、着力优化政策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制定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相匹配的人才政策,做到相互衔接、形成体系。要加快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多项人才政策,加大政策扶持、项目资助、生活补助等力度,加快引进和集聚各类优秀人才,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抓紧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妥善处理各类人才的劳动人事纠纷。要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研究制定专家考察、疗养、免费体检的具体办法。

2、着力优化创业环境,拓展成长空间。围绕“四大工程”的实施,加强人才开发资金的筹划使用,重点资助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企业紧缺人才培训、国外智力引进和大学毕业生创业等方面,使有限的人才开发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督促用人单位按政策落实人才各项待遇,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各类人才更多的发展空间,鼓励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着力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要大力宣传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宣传我市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积极营造全社会重才爱才的社会氛围。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努力为人才办实事、办好事,妥善解决各类优秀人才的家属就业、孩子就学、生活困难、医疗保健等方面问题,加强法制、信誉、人文环境建设,千方百计帮助人才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各类人才安心创业。

(五)完善人才工作保障机制。人才工作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作,需要整合各方力量,保障各项人才工作正常有序运行。

1、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投入机制。做好人才工作,经费投入是保证。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资为保障、社会各界和个人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培养投入上的导向作用,加大财政在人才培养、人才载体建设和人才工作方面的投入力度,保证人才资源开发资金;要建立人才开发基金,并列入财政预算,随着经济增长逐年递增。要突出企业在人才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和科技投入;对企事业单位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的投入,允许单独设立科目,计入单位经营成本。要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对人才培养投入的积极性。

创新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篇2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推出了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旨在通过引导探索、产学结合、开放共享,推动教改、课改、学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创新人才。此消息出台后,便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北京工业大学“三个三分之一”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十二五”期间达到三个三分之一,即在校学生三分之一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三分之一接受第二专业教育,三分之一有海外学习经历或者接收国际化教育。卓越工程师培养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水平的提高,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帮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而第二专业教育与接收国际化培训,都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竞争的作用。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化高等教育领域中和改革的重中之重。与外国教育模式相比,我国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着不足,而社会企业单位需要的恰恰是这些方面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来为单位创造收益。这种根源性的矛盾只能从本质上加以改变,即人才的培养模式。而北京工业大学的“三个三分之一”培养机制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正迎合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其培养出的复合型人才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得游刃有余。

“三个三分之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着下放长远的目标与宽阔的眼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共同发展。这些对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有着莫大的帮助。此外,推动学生跨出校门,走向海外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吸取更多的国外先进知识与前沿信息,从而为中国行业的发展与提升提供可靠有效的借鉴,对学生工作后的事业发展影响巨大。与此同时,高水准的人才资源必然会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此基础上可以缓解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压力,当地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也会得到有效的改善。每一次改革都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在尝试中寻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正。北京工业大学“三个三分之一”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只是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诸多方面还有待改进完善。比如实现“三个三分之一”目标的具体方法含混不清,“引导探索”“产学结合”“开放共享”类似方案的细节并未提及,如若不落实到实处,很难获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政策实施的可行性方面还需要深思熟虑。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这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所应努力的方向。北京工业大学“三个三分之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举,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参照的范本,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创新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篇3

为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努力构建党管人才工作的新格局,根据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现就建立健全党管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跨越争先发展大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切实建立起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更好地统筹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为加快推进“三大战略”和“五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原则

建立健全党管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党委统一领导是核心,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是关键,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是重要保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基础,必须坚持以下工作原则:

1、党委统一领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人才工作方向,把党管人才原则贯彻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2、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人才工作统筹、协调、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3、依法科学管理。推进人才工作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严格依法按章办事,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4、注重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特点及成长、开发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指导,促进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5、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务实高效的人才工作领导决策、协调运行、多元投入、政策保障、人才发展、检查考评等机制,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

二、进一步健全党管人才工作的领导体制

(一)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各级党委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把握人才工作方向,谋划人才工作全局,抓好人才工作重大政策研究、制定、推进和落实,人才工作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及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任务落实,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要建立健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意识,推动和促进人才工作有效落实。

(二)加强党委人才工作机构建设。各级党委要健全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特别是县(市、区)委都要建立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常委组织部担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组织部门独立设置领导小组办事机构,保障办公经费,切实发挥作用。要充实人员力量,搞好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机构组织运行效率。乡镇和街道也要明确专人负责,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

(三)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围绕党委、政府中心任务,按照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示范引领的指导原则,落实好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职责,创造性地谋划、指导和落实人才工作,重点做好战略思想研究、总体规划制定、重要政策统筹、创新工程策划、重点人才培养、重大典型宣传等方面工作。要坚持牵头不分离,抓总不包揽,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支持配合其它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并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四)推进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依据有关部门法定职能,科学确定有关部门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职责分工,明确落实有关部门在实施人才推动跨越争先发展、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重大人才工作、重点项目等工作中的任务。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规划,分解细化目标,明确阶段重点,落实具体措施。对职责明确应承担的工作要主动实施,并听取配合部门意见;对多个部门共同承担、职责不够明确的工作,按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和要求开展工作。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积极支持组织部门、主动配合牵头和责任部门抓好各项人才工作任务的落实,合力推进人才工作持续发展。

(五)动员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人才工作。各级党委要加强引导,充分发挥企事业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上的主体性作用,引导企事业单位通过完善政策制度、改革分配办法、优化发展平台等途径管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制定人才政策、部署人才工作、开展重大人才活动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桥梁作用,广泛联系人才,真诚服务人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在人才统计、监测、联络等工作中的基础作用,通过建立行业培训机构、开展行业资格认证、协调解决人才纠纷,全面构建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三、进一步健全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相关制度

(一)人才工作决策机制相关制度

1、人才工作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运用信息软件和人才信息数据库等现代手段统计分析各类人才基础数据、分析发展趋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最少公开发布1次相关信息。通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联席会议和日常检查、专题汇报等途径,收集各地、各有关部门人才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及时或定期予以通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召开1次人才工作情况暨形势分析会,研究分析人才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工作和决策提供参考。

2、人才工作调查研究制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各成员单位成立调研机构,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调研计划制定、调研课题确定和调研活动的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针对负责的调研课题组织实施调研活动。每年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一次调研成果交流评选活动,及时转化优秀调研成果。党政主要领导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人才工作专项调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人才情况调研,人才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坚持经常性调研。

3、人才工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聘请各类优秀专家组成人才工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重大决策时需召开专家咨询会议,征求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意见,提请党委进行审议。

4、人才工作会议议事制度。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联席会议和工作例会议事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明确议事内容,改进议事方式,规范议事程序。工作会议由组长或组长委托副组长召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筹备,议题由组长、副组长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成员单位根据工作实际提出,由组长审定,会议按照提出议题、听取说明、讨论研究、形成决策的程序进行。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原则上一年召开两次,召开会议时,须有2/3以上成员到会方可进行议事,根据议题内容邀请成员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工作例会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

(二)人才工作协调机制相关制度

5、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其它有关部门通过联络员进行沟通协调,各成员单位和其它有关部门选派1名同志担任人才工作联络员,负责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日常联系,沟通协调参与会议、通报事项、报送信息等具体工作事宜。下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与上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络报告工作。

6、人才工作重要情况通报制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重要情况通报会议(或以其它形式通报),向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通报中央和省关于人才工作最新政策,省委、政府人才工作最新部署以及人才工作的最新动态等内容,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上报贯彻落实意见及反馈情况报告。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于突发的人才工作重要情况第一时间进行通报。人才工作重要情况通报纳入地方党委重大问题通报范畴。

7、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地及其它有关部门为报告单位,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人才工作决策部署情况、自身的重要活动情况、制定的重要政策及专家和社会各方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等作为报告的重点内容,报告单位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把报告事项通过书面材料、电子文档等多种形式一周内报告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底对本重大事项进行汇总报告。

(三)人才工作督促落实机制相关制度

8、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目标考核内容,增加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权重,每年对各地各有关门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环境改善、人才作用发挥、人才工作创新等情况进行专项考核,把人才工作专项考核情况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选先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2次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对报告事项认真研究,充分审议,并提出指导意见,做出有关指示。

9、人才工作督促检查制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指导督促检查工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有关工作。采取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每年进行一次,日常检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把中央和省委、政府出台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制度执行情况,上级对人才工作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程贯彻情况,省人才工作会议决定事项落实情况以及省领导批示事项办理情况作为检查重点。在一定范围内以适当形式通报检查结果。

四、加强建立健全党管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组织领导

1、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要增强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机制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摆上位置,加强领导。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安排,带头研究,抓好落实。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实施,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联动共管工作机制。各级组织部门要履行好“双重职责”,既要抓好本地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设,也要统筹抓好有关部门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

2、加强检查指导。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通过调研、座谈和督查等方式,掌握机制建设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要建立工作考评机制,把人才工作运行体制机制建设纳入各地、各部门重点工作,作为考核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指标依据。

创新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篇4

江西省省以下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在国家药监局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正确领导下,正紧张有序、积极稳妥地顺利进行。市、县两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组建工作,自去年10月江西省政府批转省药监局的改革实施方案,到今年7月中旬各市、县药监机构的领导班子全部配备到位,组建

工作基本完成,全省药监工作开始正常运行。回顾一年多来的改革工作,有以下主要做法和经验体会:

一、立足江西省情,改革中体现“三个特点”

——人员编制精干:江西有4200万人口,依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编制可按本地区总人口的万分之零点四配备,我省曾设想配备行政编制1500人。但考虑到江西的财力和经济发展现状,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最后实际核定省以下市、县两级药监系统行政编制800人,不足万分之零点二。在这个框架内,视监管任务轻重,各市局分别从19人到26人不等,各县局分别从9人到22人不等。致使我省的药品监督管理行政队伍从成立之初就没有出现冗员的情况,更没有接收一个离、退休人员,形成了一个便于指挥、易于调度、行动快捷、运行成本相对低廉的药监执法队伍。

——机构设置合理:我省正确理解国务院[2000]10号文件精神,在全省11个市均设置药监局,正处级建制,为省药监局直属机构;在全省81个县(市)中,对南昌县等31个监管任务相对较重的设置药监分局,正科级建制,除负责本辖区药监工作外,还将工作人员派出、监管任务延伸至周边1个或若干个没有设置药监分局的县(市),加挂“药品监督管理所”牌子,全省共形成50个药监所,由所在药监分局的副局长兼任所长;全省11个市级药品验检所,整建制划归所在市药监局管辖,县级药检所除樟树市因有国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予以保留外,一律不再设置。形成了一个既区分了监管任务轻重,又防止出现监管盲区和空白点,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的执法机构和技术机构配置。

——经费全数下拨:江西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市、县两药监机构又是新成立的机构,物资基础十分薄弱。省药监局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局党组明确表态:“只有市县局日子过好了,省局的日子才能过安稳”。对于中央和省财政补助我省药监系统的开办经费,我局按照“成立一个市、县局,就立即拨付开办经费”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没有截留1分钱。到目前,对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给全省市、县两级药监机构开办经费,我局按照市局每家15万元、县局(所)每家6至7万元的标准,随着机构的挂牌成立已陆续照单下拨;对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给各市局的执法装备经费,我局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制定出采购计划,由省政府采购中心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今年7月上旬,我局已将集中采购的11辆执法车、55台电脑、13台传真机、18台打印机以及12台复印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全部送交各市药监局使用和管理,确保改革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着眼基础建设,组建中坚持“三个原则”

——领导干部“德才兼备”原则:我省对设区市和县(市)药监局领导干部的选配,是从卫生、医药和当地党委、政府机关多种渠道平级领导干部中择优挑选,以体现干部来源的多样化。在挑选过程中,我局认真贯彻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坚持“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原则,既看其思想政治素质,又看其实际工作能力;既注重其开拓进取意识,又注重其团结协作精神;既反复征求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又充分听取本人所在单位干部群众的评议。最后严格按照组织程序,由省药监局党组研究确定。从已任命上任的11个市局和31个县分局的领导班子情况看,不仅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比较强,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都也比较合理,而且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没有出现门户之见,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工作人员“宁缺勿滥”原则:为确保人员素质,提高进入门槛,我局对全省市、县两级药监机构大约600名工作人员的选录,采取三种方式依次进行:先是严格限定在卫生部门的药政、药检岗位和医药部门的管理岗位,采取考试和考核结合的办法,择优录用400名左右,对其中不具备公务员身份的人员,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逢进必考;此项工作完成后,我局拟从具有公务员身份、在当地党委、政府、政法机关工作的人员中,择优选调100名左右急需专业的工作人员;最后对余下的100名左右公务员编制,拟在全省范围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为确保公务员考试的公开性、公平性、真实性和严肃性,防止“走过场”和出现不正之风,局党组专题进行研究部署,与省人事厅联合下发《通知》、联合召开全省会议传达贯彻。要求各市药监局与市人事局共同做好报名推荐和资格审查工作,并实行审查责任制。公务员考试由省人事厅负责组织,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考试成绩张榜公布,从高分到

低分依次录取,并公示三天,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

——经费来源“多方争取”原则:在机构组建之初,面对能够上划的资产少、拨款严重不足的困难局面,省药监局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寻求上上下下的理解与支持,多渠道、全方位地争取经费来源,确保机构能正常运转、工作能照常进行。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我省

药监体制改革工作得到国家药监局的大力支持,国家局共拨付我省市、县两级药监机构的开办补助费、执法装备补助经费446万元,缓解了我省药监机构组建之初经费紧张的燃眉之急。

二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局在省政府的领导下,主动加强与省财政厅和各市财政局的工作联系,共同调查摸底,共同研究经费落实方案。到目前为止,仅省、市两级财政拨付给市药监机构的开办费320万元、执法装备费277万元已全部到位,对县药监分局和药监所的开办费、执法装备费也正在积极地协商和落实之中。

三是积极争取医药、卫生部门的支持:我省各级药监机构的部分领导和工作人员来自医药、卫生部门,各市、县药监机构成立时,当地医药和卫生部门都能主动地给予支持和帮助,无偿提供办公用房、办公用品、交通工具和一定的资金帮助,目前各级药监部门基本上都做到了房子、车子、经费三落实。

我局一手抓机构组建,一手抓党风廉政,并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全省药监系统无论是单位或个人均没有出现与企业未脱钩问题,也没有发现有领导或工作人员继续兼任企业职务的情况。

三、面对新的挑战,建议解决好“三个到位”

——观念转变到位:当前,市、县两级药监机构的组建工作还未完全结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还刚刚开始。由多个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组合的新机构,对旧的工作方式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惯性,对新的药监工作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种种误区,还不能完全适应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wto规则的要求。因此,在进行部门整合、人员整合、班子整合的同时,各级药监部门要重视解决好思想观念的重新整合。通过组织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政策学习和岗前培训,把全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转变到确保一方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上来,转变到促进当地医药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不等不靠,自觉地把“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方针贯穿于各个工作环节之中。

——职能履行到位:市、县两药监机构是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责,执掌着一方药品监管的大权。因此都应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严格依法行政,摆正并履行好职能定位的问题。各级药监机构在组建之初,就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制约机制,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既不缺位,又不错位。我局要求各级药监机构,从建立健全内部工作规则和管理制度入手,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五原则,简化审批程序、明确事权划分、实行政务公开、搞好服务承诺、落实督查督办,做到依法办事、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垂直管理后,各级药监机构要强化大局意识,树立全省一盘棋、全国一盘棋思想,认真接受上级机关的领导,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政令畅通、上下联动、协调一致。

创新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篇5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新时期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是实现中国梦、xx梦、xx梦的战略措施。目前,xx区要创新那些管理体制机制,才能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如何创新?怎样创新?笔者谈些粗浅看法,仅供参考。

一、当前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析

经过撤区并乡、并乡建镇、财税上化、便民服务、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总体上看,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仍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影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刻认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客观判断、沉着应对是十分重要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一)关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模式问题。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改革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框架。纵观我区改革的历程,可以看出,改革的目标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逐步确立的“行政管理体制”。但与国家“公共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政府要实现“三个根本转变”,即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二)关于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之间事权关系问题。一是从全国看,各级政府之间“职责同构”、“上下一般粗”。地方政府几乎是中央政府的翻版。每一级地方政府都是一个“小中央”,都要管理几乎“所有的事情”,在职责同构的政府架构下,各级政府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承担着过多的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所以,在实际运行中,必然出现重复决策、重复管理、行政资源浪费问题。二是从我市看,区镇级政府功能缺位。管理权限大量集中在市里,区镇职能和管理权限相对不足,“条条”箝制“块块”现象比较严重,使区镇权力与责任不一致,事权与财权不匹配,人权与事权不统一,主要表现为涉及重大责任的权力下放的多,涉及重大利益的权力下放的少。因此,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迫切需要在各级政府间科学地划分财税、金融、投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市场监管等政府职责。

(三)关于推进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改革问题。我区的的历次改革都较为注重乡镇改革,但却相对忽视了区直部门和老城办、新城办和江北办的改革,造成了区政府部门和三个办事处设置过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协调困难等问题十分突出。改变目前这种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小部制”体制,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部制”,使政府部门逐步向“宽职能、少机构”的发展方向是政府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四)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对政府职能作出的完整定义: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把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强化服务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改革的重点,加快了改革步伐,大力推进了教育文化、卫生医疗、就业保障、社会安全等领域里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我区也相应实施了便民服务体系、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农村新型合疗、农村低保和城市低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多项改革,使改革成果在惠及广大民生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看,我们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表现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比较少,尤其是环卫、幼教、社保、城管、公路维护等公益事业单位力量不足,社会组织发育不够成熟,公共产品数量不全、质量不高,一些领域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机制不畅,社会诚信度不高,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等,这些都说明政府管理职能的缺位或不到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五)关于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的问题。建立科学的政府运行机制是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的前提。行政运行机制包括决策、执行、监督三个层面。目前,我区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不分现象十分突出,监督流于形式,使决策部门普遍受到执行利益的干扰,导致问责更加困难。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探索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行政运行机制,实现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笔者认为,既要在政府部门的整体层面上构建决策、执行、监督适度分离的组织架构,也要在部门内部建立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机制,将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等方面的执行职能分离出来,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避免集决策、执行、监督于一身的弊端。

二、创新六项体制机制推动工作落实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科学的行政管理靠的是永无止尽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按照区委“一抓三建一统揽”的总体思路,如何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笔者纵观xx发展形势,根据本人多年的从政实践,建议改革完善一下六项体制机制:

(一)建立区镇事权统一机制,提高执政能力。合理划分市区镇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关系,有利于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更好地地服务群众。一方面,要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政府事权关系,简政放权。着力解决事权关系中人权与财权不统一、财权与事权不统一、事权与人权不统一的问题,坚持管理重心下移,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市级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合理赋予区级政府管理权限,解决上级部门在事权、财权、人权等方面包揽过多的问题。按照比照县又不同于县的原则,赋予区政府相应的职权,实行一级政府一级事权,除属于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城乡交通等涉及全局的事权以市管理为主外,凡是区一级政府应有的职权以及区政府管理更为有利的事务,能放则放,确保区级政府功能的完整。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理顺区和镇两级政府的权责关系,强镇扩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采取直接放权、委托执法、联合执法、派驻机构等方式给乡镇政府扩权。扩权重点:一是要下放事权。赋予镇发展决策、项目审批、社会管理、综合执法和检查特许等涉行政管理事项及权限。二是扩大财权。实行镇级财政增量分享,对镇级财政当年地方财政收入比核定收入基数增收部分原则上全额留镇使用。三是改革人事权。尤其是中心镇主要负责人,符合条件的,可以进上一级党委常委或配为副区、县级,并继续担任原职务。四是可适当放宽经济发达镇党政机构限额,因地制宜设置机构,通过内部调剂的办法适当增加编制,解决发达镇“脚大鞋小”问题。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权力下放,进一步扩大乡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镇统筹协调、自主决策、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立行政快捷审批机制,打造效能政府。一是进一步清理精简审批事项。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全面梳理政府管理和介入的事务,坚决把那些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项转移出去,交由社会组织管理,砍掉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高“门槛”。二是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重点解决市区有关部门审批“体外循环”的问题,真正建立一个领导分管,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送达的工作格局,减少权力运行“商品化”的可能性,提高办事效率。三是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办法。重点是要建立长效监督制约机制,搭建“三个平台”,即在中心与窗口建立网上审批管理平台,纪检监察部门与中心建立电子监察平台,各部门与派驻中心窗口建立网上直通平台;健全“四个体系”,即市行政服务中心常态化监管体系,“部门联动”定期检查体系,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体系,纪检监察部门问责体系,不断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三)完善区镇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对区直部门和三个办事处实行大部制改革。一是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原则,打破原有的行业分割和系统分割,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有效整合,改变机构重叠、部门职能交叉的现象,降低部门间协调困难,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二是进一步完善创新高新区管理体制。机构编制部门要主动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核心部门提供最有力的体制支持。因此,我们要重点研究高新开发区的职能配置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享有的市级管理权限不到位的现象;研究解决高新开发区扩区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足问题;三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建立起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xx特色公益服务体系。事业单位分类要以社会功能为依据,坚持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改革管理办法。现有事业单位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的改革方向是逐步划转为行政机关;第二类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其改革走向是逐步转为企业;第三类是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予以保留,并对其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经费制度、保障制度等进行配套改革。四是配合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工作,积极探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进条件成熟的医疗机构在系统内或跨系统合并重组。五是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做到编制、岗位、人员相对应。乡镇不得自行设置机构,不得超编配人,不得超职数配备领导,乡镇机关按新核定的编制和岗位要求,在现有的干部中公开实行竞争上岗,事业单位不得聘用工勤人员。确保乡镇机构编制管理的刚性化,约束机构和人员的自我扩张。

(四)建立基层干部关怀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2006年机构改革后,xx区镇干部待遇失衡有挫伤。一是在职干部与离岗后的领导干部之间待遇的矛盾。xx区离职后的乡镇领导与在职领导干部享受同等待遇,这是当时为了减少压力,保稳定,不得已而为之,在职干部普遍存在不平衡心理。二是在职的乡镇公务员与事业编制干部存在着收入差距的矛盾。现在干部的津补贴比工资多1.3倍,在制定补助标准上,公务员最低,加之乡镇一般公务员没有职级待遇,而事业干部参加工作后在3至5年内就很容易拿到待遇相当副科级以上的技术职称。在乡镇工作20多年的公务员,收入普遍低于十多年参加工作的初级工和中级工,失衡的心态不言而喻。三是乡镇站办所负责人与区级部门年轻干部提拨使用不成比例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使乡镇干部工作打折缩水,缺乏工作激情,调动不起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各级党委要把建设“和谐型班子”、“和谐型机关”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目标,更加注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气质搭配和年龄搭配,让干部在宽松、积极的环境中工作,让他们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应适时提拔年龄较大、默默无闻的干部担任非领导职务,使踏实工作的干部看到奔头、看到希望。应对任乡镇副职领导满10年的现任领导,经组织考察可享受主任科员待遇,在乡镇连续工作累计满20年、表现优秀的一般干部,经组织考察可以享受副主任科员待遇,当县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出现缺额时,应优先从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乡镇干部中选调,关注干部身心健康、提高待遇保障、提高福利水平,加大评优表彰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五)建立经济发展保障机制,服务群众生产。发展是第一要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每项工作必须从发展群众生产入手,积极帮助基层党员干部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配强支部班子,积极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粮油、畜牧、林果、蔬菜、烤烟、桑茶、黄姜、旅游等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扶持力度和现代农业投资力度,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经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经济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建立主导产业发展考核到部门到乡镇到村组的奖励制度。加大各项惠农政策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惠农资金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

创新我市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篇6

工 作 总 结

在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工作中,我区把推动城乡一体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有效实施途径,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区纪委李伟书记为组长,副区长熊正尧、公安分局局长赵代江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城乡互动、和谐推进,政府引导、市场动作”的原则,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结合区情,制定了《浉河区2009年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浉河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围绕特色农业的发展,全区加快农产品基地和项目建设,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拉长特色农业产业链条,走精加工、深加工的路子,提升产品档次,推动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一是大力发展茶产业。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农村经济的第一支柱,努力把浉河区建成全国绿茶生产大区。积极建设优质无公害茶叶基地,扩大有机茶等高品质茶的种植比例,目前全区茶园面积已扩大到30万亩,其中可开采面积20万亩,年产优质茶叶800多万公斤。浉河港、董家河等乡镇已经发展成为有名的茶业生产专业乡。积极实施茶叶品牌战略,走茶叶专业化生产的道路,提升茶叶精深加工水平,开发茶叶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产品,五云、文新等一批茶叶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衍生茶食品品种不断多样化。二是开发名优特色果蔬产业。充分利用浉河区地理条件多样、生态良好的条件,积极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近几年新发展优质板栗40万亩,年产2000万公斤,产值近亿元;完成杂果造林7000亩,发展豇豆30000亩,草莓10000 亩,蔬菜4000亩,形成了东双河、柳林的板栗,游河、吴家店的豇豆,十三里桥的草莓,湖东、双井、五星的蔬菜,谭家河的食用菌等块状特色经济。全区现已成为全省板栗生产的重要基地,五星乡的千亩蔬菜基地和游河乡的万亩豇豆基地被评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我区果蔬种植优势,积极引进果蔬贮运、保鲜、豇豆脱水、草莓速冻等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果蔬加工水平,并积极开发果蔬新产品,加快果蔬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步伐,促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快粮食加工业、油脂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发展,形成与资源相适应的加工能力。重点发展维维粮油、华中米业、广大水产等龙头企业和奥龙等知名品牌企业。四是加快畜牧产业的发展。2009年上半年全区生猪存栏29.6万头,出栏22.17万头;牛存栏10万头,出栏1万头;羊存栏7.8万头,出栏4.2万头;三禽存栏236万只,肉类总产值达2.65万吨,全区规模养殖户1466家,发展养殖规模小区28个。

2、大力开发新型能源。全力推进核电项目建设,在淮干滩区移民拆迁工作中,提前对备选核电厂址进行保护。加快太阳能、地热能开发利用,对热能消耗大、占地面积大的政府建筑、商业建筑推广安太阳能热水器,鼓励安装地下水热交换集中装置。

3、大力发展环保节能建材产业。以丰富的资源为保障,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培养大企业,重点支持华新水泥等企业改造升级,研究建设日产8000-10000吨大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提高散装水泥生产比例,发展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大力发展新型墙材。充分利用我区页岩等资源,重点发展页岩粉煤灰烧结砖、非粘土类空心制品、节能型轻质板材等。新引进了丰城页岩砖厂、龙祥页岩砖厂等一批设备先进、工艺先进、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如东双河龙祥页岩砖厂,总投资2600万元,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双隧道窑培烧工艺,可年产1.2亿块标准砖。同时,我们为进一步推动新型墙材行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在对新型墙材产业科学布局的基础上,对小型“免烧砖”企业进行了整治,关闭了63家规模小,生产工艺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的小型“免烧砖”企业。扶持有实力的“免烧砖”企业,加强技术指导,组织对8家“免烧砖”厂进行升级改造,更新设备,完善设施,提高工艺标准,并协助其完善手续。目前,正在对“烧结”砖企业进行整治。

4、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通过构建现代物流节点通道体系。抓好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努力把中心城区打造为整个信阳市的物流枢纽中心,并形成网络体系完善、物流通道顺畅的城乡一体化物流区域。一是优化交通运输网络。加快道路建设,加强中心城区与各县城、各乡镇,乡镇和行政村、组之间的路网建设,完善“点、线、网”相结合的公路网络布局,提高公路网络扩散与辐射效应。二是合理布局现代物流节点。强力整合现有运输场站、仓储设施等物流资源,加快金牛山物流园区建设,引导物流企业、物流资源向物流园区集聚,加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周边路网建设,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三是提升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整合现有的农产品流通资源,积极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董家河茶叶市场等已初具规模。加大乡村集贸市场的规范力度,逐步发展成为大型骨干批发市场的有益补充。四是完善农村商贸物流服务体系。结合当前国家新农村建设,积极稳步地推进乡村日用商品、农资等零售终端网络建设,完善农村商业零售服务网络体系。五是加快发展新型流通方式。积极发展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的新型流通方式,降低全社会商品流通成本。

5、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加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努力把浉河区建设成具有知名度的山水茶乡生态旅游城,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浉河区重要产业。突出特色,发挥生态资源和茶产业优势,重点发展茶乡生态游,发挥浉河区乡镇靠近中心城区的地理 优势,发展信阳地锅饭等的茶乡饮食休闲旅游。

(二)积极实施村镇建设规划。

1、城乡一体化村镇规划编制情况。区委、区政府近几年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先后投资近500万元,聘请高规格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对辖区里的各类规划进行科学编制,使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先进行列。2007年,我区8个乡镇和161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完成,实现了集镇和中心村规划的全覆盖。2009年规划编制工作又取得新进展。一是在总体规划上,完成了游河乡灾后重建新镇区、吴家店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和金牛山工业集聚区的总体规划修编。二是在控制性详规上,完成了环湖路景观控制性规划编制,豫台农业观光园控制性详细规划,配合市规划局完成了浉河北岸道路景观规划和环湖路茶文化旅游概念性规划方案的编制;完成了浉河南岸琵琶山区域控制性规划,完成了浉河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的规划方案审定。三是在修建性详规上,完成了游河乡新镇区、吴家店镇区、金牛山产业集聚区安置小区、董家河乡将军寨度假村、浉河港乡龙潭村村庄整治和茶圣广场、鸿湖家园、大别山文化村等详细规划编制,集云村、香如故植物观光园、玉皇顶区域等修建性详规正在编制。

2、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通过郊区变社区、农村变城镇、小村变大村三种建设思路,加快了全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推行以城带乡、以城补乡的新举措,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扩大了城市面积,改善了城镇面貌,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并 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一是开展城中村改造。先后实施并完成了五星办事处6组、7组、12组三个居民点新区建设,入住居民120余户。后投资近3000余万元,对金牛山办事处的空心村、危房及低矮房屋集中拆建整治,采用退宅集资联建方式,集中征地约150亩,建筑面积累计5万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目前,五星、金牛山、湖东三个办事处城乡一体化率达到70%,涌现出了金牛山十里河四组“康城人家”农民安置小区这样的一批近郊一体化示范小区。二是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为促进小城镇建设,我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实现途经,对土地实行集中开发建设,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吸纳农民到集镇居住、兴业、发展。在董家河乡审批开发建设五层楼4栋,六层楼3栋、三层楼1栋,建筑面积达30000平方米;完了绿之风小区和茶叶批发大市场的第三期工程,并进行了绿化、美化。在谭家河乡,由政府牵头,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实行集中征地和建设。建成了金色南湾农民新村,占地共80亩,规划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入住183户,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还配有休闲广场、体育运动设施。金色南湾项目的建成可辐射周边李家寨、柳林、浉河港、湖北广水市蔡河镇四个乡镇10万人口,促进了当地茶叶、板栗、食用菌、南湾鱼等特色农产品交易,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新农村建设样板。目前,浉河港、董家 河、谭家河、东双河及吴家店、游河移民新居等一批特色小城镇已经初具规模,小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到20平方公里,城镇化小平达到54%。三是推进农村规划点建设。严格执行农宅建设必须向规划点集中的规定,坚持“一点一型”的原则,引导农民在农村规划区集中建房。双井办事处的冯湾、五纪、何寨、黄湾和双井老街等12个居民点已新增住房150多户。此举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也使试验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探索农村宅基地管理新模式。我区出台了《浉河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明确了宅基地审批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审批程序及宅基地管理等。在新一轮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修编规划中将各乡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修编范围,为新农村建设落实了规划指标,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实施依据。在实施过程中,鼓励农民宅基地通过退老宅、建新宅,交旧宅、划新宅等方式置换。按照政策引导、规划先行、群众自原的原则,引导农民到已确定的新农村或乡镇规划区内建房,逐步对“边、远、小”的自然村、居民点进行迁村并点。

(三)探索农村社区环境卫生治理新机制。

1、积极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根据区政府确定的“一街一景”治理精神,我区各乡镇对不符合市政建设与管理的脏、乱、差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全区共拆除广告牌800块,雨搭棚300多块,规范出店经营400多户,更换污水井、雨水井盖板800 余块。一是实施净化工程。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清理农户“五乱”现象,积极解决乱倒垃圾、乱堆粪草、禽畜乱跑、污水乱泼等问题,改善村容村貌。2007年以来我区各乡镇新建和改建公厕15个、垃圾池60个,新建供水管线1万多米,为居民提供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加快农村改厕和沼气池建设,改厕和沼气池建设相结合,通过沼气池将人畜、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实现环境保护目的,促进村庄生态可持续发展。二是实施硬化工程。近年来,全区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对乡镇主要街道进行水泥硬化,共硬化道路80余条,面积60000万余平方米。对一些背街小巷和小集镇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硬化改善。三是实施绿化工程。以进村道路和围村林建设为重点绿化村庄,改善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发动群众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探索林权改革新机制,明晰林木产权,保证绿化实效。四是实施亮化工程。在有条件的乡镇,根据群众意愿,在主要街道或路口适当设置照明路灯,共设置路灯180余(套)盏,不断改善村庄亮化条件。五是实施美化工程。对村庄主要街道或道路两侧的建筑物,进行清理整治,达到美观和谐。鼓励在村庄内适当设置宣传栏或喷涂张贴宣传画和标语,达到美化家园的效果。并在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休闲区,安装健身器材,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2、加快推进乡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配套联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加强环卫设施建 设,完善管理措施,有序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开展,为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推行“村收集、镇(乡)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工作机制,加快垃圾处理硬件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建设村庄垃圾简易处理设施和村庄垃圾收集站(池),省建设厅投资232万元新建东双河、吴家店镇、董家河、十三里桥乡4个生活垃圾中转站。配合南湾湖饮用水源地保护,投资160万元在环湖乡镇兴建了3个垃圾中转站、配备了专用垃圾专业车辆和专职保洁人员。抓好配套软件建设,选取董家河乡的睡仙桥、黄龙寺、驼店,谭家河乡的大庙贩、席家岭,以及浉河港乡的西河、龙潭等小集镇,引导其引入市场化管理方法,配备专人承包收集清运生活垃圾并进行填埋处理,探索小集镇和村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

(四)探索推进城乡公共管理新机制。

1、加快撤村建居步伐。对城市化已覆盖或即将覆盖的村,适时实施撤村建居工作,并健全有关组织机构,逐步转变工作职能。同时按照统一规划和城市标准,将农转非人员集中安置的社区,配套完善水、电、气、通信和文化、体育、卫生、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及时建立基层社区组织,完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

2、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城乡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影响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障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加块我区建设,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浉河公安局出台了九项户籍改革措施,放宽了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增加了城市人口中,提高了城市化率。

3、探索土地流转机制。依法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流转行为。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扶持培育土地银行、土地专业合作社、土地交易市场等流转中介组织,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被征地农民补偿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探索以土地换社保、换就业、换稳定收益的具体办法。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地流转。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建设单位和个人怕设计花钱多、建设投入大,导致设计标准低,建设效果不理想,致使一些工程缺乏建筑物色,与山水茶乡环境不相协调。

(二)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虽然我区通过开展六城联创、清洁家园等活动,引导和带动了农村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但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三)城乡一体化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需要多个部门协助配合、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由于机制体制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部门街接不紧密,配合不力等 问题。

三、2010年工作打算

(一)抓规划统筹,实现城乡布局一体化。一是全面完成各类小城镇规划编制任务。主要包括浉河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老城区控制性详性规划编制,环湖路茶文化旅游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华新水泥三期、航空路城中村改造、琵琶山垃圾处理场等拆迁安置区规划。二是深化编制体系,我区拟在五星、湖东和金牛山城乡结合部对城中村进行改造试点,并编制完成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总体规划和示范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构建以城区为中心、以乡镇为支撑、以中心村为基点,与工业集聚区、中心镇、乡镇和中心村构成城乡一体化的系,打造出1—2个城乡一体化的精品和亮点。

(二)抓示范村亮点,示范带动。一是要对示范村建设投入先期启动资金,先行把基础设施统一建设,布局位,再引导农民向规划区集中建房,并提倡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二是积极整合部门力量,把项目和资金向示范村和有村庄整治任务的村倾斜。三是制定和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并率先在城中村、示范村和村庄整治的村进行兑现落实。

(三)深化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研究出台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对工作目标和措施进行细化,明确整治内容和标准,分解整治任务,落实整治责任。积极争取农村建设资金,争取为每个乡镇配建一座垃圾中转站,使农 村的环境卫生问题有较大的转变。

(四)抓产业定位一体化。引导各乡镇办事处结合自身的特点,依托有比较优势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各乡镇办事处的产业发展方向。要发展特色产业,将产业布局纳入区、乡规划,同时依托产业,深化产业链,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带动乡镇全面发展,实现既富农民又富乡,为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最基本的经验,就是政府主导。这不仅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起点,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动力。大力推进政府管理方式转变,强化事前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较好地解决政府管理上存在的缺位、越位和不到位问题。通过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建立民主决策、政务公开、群众评价的监督机制,促进了政府依法、高效行政。

(六)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由规划、建设、农业、交通、林业和园林等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我区城乡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负责推进城乡一体化日常工作。通过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形成稳定的“三农”投入增长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七)扎实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坚持“以城乡统 筹发展规划为先导、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为突破、以市场化配置资源要素为动力、以产业定位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为支撑、以利益合理分配机制为关键”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国家现行法律政策允许的框架内,可以采取转让、转包、互换、入股、出租或者其它符合有关法律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方式流转。通过土地流转达到“五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农村经济集体化;农民居住社区化;农民收入多元化;城乡管理一体化,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八)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一元化户籍制度。二是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援助、就业工作责任体系和就业服务网络。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通过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四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施农村教浉素质提升、城乡学校结对发展和帮困助学等工程,实现城乡教育硬件均衡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五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六是推进科技、文化事业改革,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九)加大财政支持。建议区政府将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推 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

浉河区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上一篇: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下一篇: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主题班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