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发展状况及其问题(精选8篇)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换言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学校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且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而且,一种文化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群体、同类文化和物质载体。
1.群体,是指有整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共同利益、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相互协作的整体。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文化的本体是人,“文化就是人类生活的表现”,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文化是一定人群共同拥有的东西,而不是个别人的专利”,个体的人只是一种文化的表现者,群体的人才是文化的创造者。
2.共同的文化意识。在共同的行为准则的约束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就形成了既源于社会又高于社会文化的共同的文化意识的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
3.校园文化产生的物质载体。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学校中。严格意义上讲,上面所论述的“校园文化”还不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校园文化,但它是今天的校园文化的历史渊源。
同过对地方大学的校园文化的调研,能得到哪些启示?能得到怎样的借鉴,从而更好的发展贴合军校实际情况的校园文化呢?我们四人利用寒假时间,对地方大学的校园文化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流程
我们于1月15日正式成立调研小组,明确了调查目标,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在准备阶段,我们做了资料查询,关系联络,时间计划,小组分工等一些调研的前期准备工作。1月16日至1月21日为调研阶段,我们按照小组分工完成了这次调研。
我们先后进行了这样几个调研项目:
1.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校园文化对高校的作用和影响。找出重点调研方向与内容。
2.利用高中同学的人脉资源,通过他们,了解其所属高校的校园文化的有关情况,及
发展形势、成果和问题。
3.我们将所有的调研资料汇总整理,形成了调查报告。
三、调研成果
近年来,各高校都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了环境育人的途径。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一)大学精神的失落。
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其基本内容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可是看今日的大学校园大学精神何在?是在发展中消失了吗?还是在发展中迷失了方向?过浓的功利性,使大学把更多的资金、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去研制新型的科学技术、如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实用性成果、如何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而对人文精神大为忽视。不少理工科学生连基本的中国历史常识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或许这对他们来说有点苛刻。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只在于他为社会贡献了多少实用性财富,还在于他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和谐需要的是文明的精神。刘海洋与马加爵的学业水平应该是比较优秀的,但是他们却不能算是校园文化发展情况及其问题
合格的大学生,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流文明发生了太大的偏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大学一味地突显物质的追求,而忽略了精神的追求。洪堡曾说,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地。纽曼也说,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不论是高深学问,还是普遍知识,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与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作为研究主体的知识分子,更应该保持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受社会物质化浪潮的侵袭,学术世俗化倾向凸显。不少教师为了金钱与地位,可以放弃了自己本应遵循的价值取向,把学术当成是谋求获得金钱与地位的路径,大量制造学术垃圾,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在这样的校园里,在大学精神失落的校园里,如何让大学生去追求提高人文素养、去热情地追求真善美呢?
(二)运行机制不当。
管理者群体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划者和引导者,但目前不少大学往往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甚至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来开展,把校园文化建设仅当作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育校园精神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教师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和主力,但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责甚至于使少数人沦为市侩;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学生本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可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多地将大学教育视为投资或机会。目前的工作机制使大学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未能形成合力,极大地制约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
(二)校训重复雷同。
校训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它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所大学的校训,最集中地反映了大学人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表达的是大学管理者对求学者的热切希望。久而久之,它融入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血脉和灵魂,形成为一种大学精神。因此,古今中外名校都很重视校训,并以此长期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但是,不少高校在校训用词上出现严重反复,一些学校的校训不仅用词完全一样,甚至连词的排列顺序都完全一致。付进军老师的统计表明,我国139 所高校,在校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求是”,使用的院校有57 所,占41%;其次是“创新” 一词,使用院校为54 所,占38.9%;排在第三位的是“团结”、“勤奋”两词,分别为47 所和46 所院校使用,占33%左右。同时“严谨”、“求是”用的院校也不少。校训严重雷同,无法体现学校的特色和风格,难以对教职工及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三)学风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学风建设出现常抓无长效的局面原因诸多。一是忽视教风、机关作风对学风建设的示范作用。学风建设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与教风、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统一的系统,在大力加强学风建设的今天,高校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只重视学生学风,而忽视了教风、机关作风对学风建设的示范作用,没有把抓学风建设同抓教风、机关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其实教风、机关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学风建设,教风搞不好,就很难搞好学风。而高校对学风历来重视,但对教风、机关作风方面的问题,一般很难恰当处理,客观上给学风建设增加了难度。二是部门间协作性不强,没有形成合力。一种现象就是只有学生工作部门在抓学风建设,其他职能部门则认为与己无关。相关部门,如教务处、组织部、宣传部、图书馆、网络中心等没有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只是学生工作部门进行“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这显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与长效机制。最近几年,许多学校已明显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学风建设究竟该如何抓、怎样抓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可操作的措施。或是虽有可操作的制度措施,却没有落实到实际。如:许多学校在学生一入学就叫喊着“抓学风、促
校风”,但是临到毕业也只是发几个文件,开几次会,听几次讲座而已。再者就是缺乏创新,学风建设工作打不开新局面。大多学校在学风建设中都会搞运动式的管理,被一些学生戏称为“严打”,风声一过学生又恢复到散漫姿态。所以,缺乏加强学风建设的得力的、创新的措施导致无法建立良好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开拓多种渠道重塑大学精神。
首先,精心制定和宣传校训,让大学精神深入人心。要积极制定出体现学校明确的办学方向、反映时代要求、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校训。这既是学校办学目标的集中体现,又能促进教职工爱岗敬业,团结拼搏的精神的形成,推进莘莘学子刻苦钻研、奋力进取的治学态度的确立。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体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和雍容高雅的大学风范;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体现出清华人自强不息、严谨求是、奋发向上的精神;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愿自由之风劲吹”集中反映了斯坦福大学学术上追求真理、倡导学术自由的思想,是其大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哈佛大学的校训“让真理与你为友”体现出求真务实的大学文化。要充分发挥大学精神在校园精神中的灵魂和主导作用就必须大力宣传校训。高校应利用校报、广播、板报、电视、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校训,使之成为大学精神深入人心、团结全校师生、促进学校发展的强有力的重要载体。高校应该重视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等,做到真正的身体力行大学精神。如将学生在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将学术科技创新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文化艺术奖学金等纳入奖学金的评定范畴;设立学生学术科技与创新基金,资助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实行实验室、活动中心等场所的开放制度,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成立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加大对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的指导;鼓励和倡导有科研任务的教师接纳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在教师考核体系中将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给学生作学术讲座、报告等作为重要指标,促进全校教师关注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拨出专款,邀请本地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到校作高水平演出,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样能够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营造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使学生从中感悟科学的力量和人文韵味,产生追求真理的乐趣。
(二)建立上下齐抓共管的校园文化建设运行机制。
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现阶段,应建立在党委领导下、以行政实施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做到条块结合、分层管理,把建设校园文化的工作落到实处。树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共建意识,学校各部门、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积极参与。大学内部结构主要由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三部分组成。管理者群体在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层次、构建优秀校园文化上应担负导向性职责,要理清创新理念,明确工作定位,进行制度保障。要明确规定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教师群体在育人方面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这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学生群体是学校的主体和工作对象,校园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充分发动、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才能达到提高他们素质的目的。因此,解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要切实进行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调整与变革,处理好三个群体之间的定位、机制、关系、作用方式,构建系统合力,这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健全、合理的微观基础。
(四)建设良好学风长效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首先,就是建章立制,强化全院学生的学风建设意识。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内容、目标和主要措施,使全校学风建设有章可循。通过建章立制,把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计算机等级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和学生违纪率等作为
二级学院、相关部门的业绩考核指标,强化全院师生的学风建设意识。高校还应该加快推进教考分离和考试制度改革,考试形式多样化,以遏制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其次,就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以奖学金为主导的学生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主动学习和奋发成才上来。通过评优树典型,极大的鼓励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再者,就是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培育正确的舆论氛围。学校应注重发挥物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对校园的绿化、美化都应进行科学规划,只有科学规划,才能营造高品位的校园环境。校园内每一座建筑、每一条道路以及每一个绿化、美化景点不只给人以一种清新的感受,而且应该蕴涵着一种向上的精神,应该有意识的、有目的地在校园营造人文景观,寓人文知识于校园景点、环境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美化之中。如常州工学院积极发挥常州历史上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资源优势,建造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人文景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教育。像“院士语林”(主要汇集常州籍院士的人生感悟、治学格言及对后学的寄语)、“秋白园”(纪念常州籍政治家、文学家瞿秋白)、赵元任先生雕塑(纪念常州籍语言学家、音乐家、科学家赵元任先生)等景点相继建成,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此外,应该尽量开设高层次的讲座。请大专家、大学者到校内讲学,内容也应涵盖教育、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学术氛围,使学生的科技和人文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不断提高。学校应该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严守学习纪律、规范学习行为。高校还应该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强化正面引导、监督,利用橱窗、广播、班会以及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以诚信为主题、以考风、考纪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只有营造出勤学、上进、文明、守纪的良好校园氛围和正确的舆论氛围,学风建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感受与收获 1.制定计划要灵活,要留有处置突发事件的余地。
2.充分利用网络便利,做好调查准备。
一、党史文化的当代价值
1. 党史文化当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内涵,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彰显, 同时还能够在意识形态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马克思主义是党史文化的理论基础, 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孕育的摇篮和精神沃土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未来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党史文化的文化形态比较独特, 其的思想内涵也比较丰富, 有利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彰显。
首先, 通过对党史文化的弘扬, 有利于丰富党史文化, 而在此基础上, 我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得到较好的体现, 并形成我党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党史文化形成的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 其为党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的保证, 从精神层面推动这着党史文化的创新。通过对党史文化的研究, 可以从中发现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从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经过邓小平理论等到现阶段的习近平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 经历90多年的党史文化积淀, 其的文化内涵逐渐的丰富, 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把握展现的比较到位, 从而促使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彰显。
其次, 通过对党史文化的研究可以发现, 中国共产对理论创新的坚持这一种优秀的品质得到较好的展现出来, 有利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进行正确的认识, 同时还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充分的展现出来。在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认识, 促使我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和实质的正确把握, 为中国共产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提供坚实的基础。我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对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的有效结合比较重视, 促使马克思主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新飞跃发展, 创造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 从中国共产当的发展历程来看, 党史文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起到了一个见证作用, 通过对党史文化的弘扬, 有利于党史文化内涵的展现, 提升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党史文化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 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培养和增强。在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政治认同概念得以出现, 主要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在政治系统的归属感, 以及自身对政治系统的参与过程, 有利于促进我党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保障。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理想信仰的追求, 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追求的目标主要是实现共产主义, 经过多年的奋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出, 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还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为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党史文化的建设发展问题
1. 树立党史文化发展新理念, 不断推动党史文化创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发展日益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发展和弘扬党史文化应树立新理念, 把握新形势, 抓住新机遇, 深刻把握党史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党史文化是党的政治生活的文化积淀, 弘扬党史文化对于推进党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要用创新带动发展, 不断推动党史文化创造, 不断丰富党史文化的内涵, 塑造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党史文化表现形态, 用丰富的党史文化发展成果推动党的文化建设。
2. 深化党史文化研究, 鼓励党史文化作品创作, 发挥党史文化资政育人功能。
加强党史文化建设应以不断深化研究为基础, 从文化的角度加强党史研究, 不断扩大研究视野, 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掌握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树立开放的学术意识, 拓展研究领域, 创新研究视角, 提升研究水平, 加强党史基本著作和党史普及读物的研究编写, 发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推动作用, 着力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史文化资政育人的意识形态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党史文化的重视,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党史文化当代价值的挖掘, 为当代党政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有利于党史文化的弘扬, 对党史文化的稳定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需要加强创新意识, 将十八大精神作为思想动力, 促使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能力得到不断的增强, 对党史文化的繁荣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实现我国伟大的中国梦,
摘要:党史文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其的核心价值原则是坚持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 在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 党史文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党史文化当中, 有较高价值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内涵在其中蕴含。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党史文化的弘扬, 促使其的资政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强化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文化建设的水平, 进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现本文就党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建设发展问题进行探究, 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党史文化,当代价值,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艾斐.文化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N].人民日报, 2009 (16) .
[2]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10 (01) .
[3]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5)
关键词:理解偏差;文化建设;特色教育
一、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理解出现重大偏差
很多技工院校虽然已经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由于理解出现重大偏差,对校园文化建设定位不当,把学生的文化活动当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部,从而将校园文化建设职能转移至学生管理部门,例如学校团委或学生科,而不进行面上统筹安排,校园文化建设只能单一进行,无法进行总体推进、全面提升。
2.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很多技工院校在校园文明建设过程中,一味关注校园面积、校舍扩建、实验实训设备等的建设,而忽视了引领全校师生教职员工的精神文化建设;只着眼于可见的实体文化建设,例如,修建气势宏伟的图书馆、耗资巨大的人工湖、宽敞明亮的教室、多功能的活动中心等等,而非物质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建设却被忽视了。结果只是增加了物质化的大楼大厦,却缺乏了能使人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
3.技术教育特色明显缺乏
这是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我国技工院校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缺乏自己的理论,很大程度上照搬了职教院校、普通高校的做法,没有挖掘出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中的技术教育元素,从而失去了技工教育的特色,最明显的就是社团文化的建设,一味照搬职教院校、本科院校的社团协会等文化活动,例如歌舞团、计算机俱乐部、文学社等,不能显示出技工院校的特色。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相应措施,如开展技术技能型社团活动、接轨社会生活活动、加强行业规范教育、鼓励师生大胆创新创业、校企文化的对接等。
校园文化的建设,其归宿就是学生人格的健全和成长成才。有技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应该致力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就当前而言,无论是从学生成长角度,还是从校园建设角度,将技教元素纳入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要从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正确界定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中的技教元素,寻求彰显技教元素的文化建设途径,打造包含技术技能、择业就业、企业竞争和创新创业等四大元素的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促进技工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顺利就业。
二、技工院校校园文化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当前,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专门的理论,多运用职教化、普教化理论指导发展。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虽有许多共性,理论有共通之处,但也不能忽视两者的个性差异:在培养目标上,前者培养技术工艺人才,后者培养管理服务人才;在培养规格模式上,前者培养学生的专家品格,后者培养学生的杂家品格;在教育特点上,前者则更重视一贯性,后者则重视前瞻性;在教育内容中,前者更强调专业内容,后者渗入了更多的德育内容。因此用职教校园文化建设理论指导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行不通的,它对技工院校发展和学生成才并无针对性,尤其是对人内在的心理完善、潜能开发、个性塑造等方面并无多大指导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填补了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空白,同时将技术技能、择业就业、企业竞争和创新创业四大技教元素加入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使理论更具时代特征和指导意义,为今后的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的完善提供初步理论支撑。
2.实践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在变化与发展着,并且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校园里的每个人。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用其先进、清新、积极的文化导向熏陶人、感染人、净化人,从而塑造具有完整人格的学生;而落后的校园文化,则凭借文化的巨大力量腐蚀人,使人变得消极、沉沦。从培养优秀人才的愿望出发,技工院校应该把握住校园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积极的态度去引领文化、建设文化。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作为新军突起的技工教育院校,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成为技工院校持续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对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中的四大技术教育元素的研究,可以指导技工院校重新审视自身校园文化的建设,变革模仿抄袭之风,形成具有技教特色的校园文化,推促学生增强技能、实现就业、融入社会、发展成才。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叶帆
摘要: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虽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重视和投入不足、重形式忽略内涵、强调老板文化忽视职业化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失调等问题。提升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水平,需要从民营企业领导者、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建设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构建等角度加以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现状、问题、对策
一、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文化建设投入总量不足
从目前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程度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视程度比较,民营企业文化在几种类型的企业文化中是最弱的。国有企业向来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加上近年来中央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模及其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而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因为母公司的管理模式较成熟,对企业文化建设相对也比较成熟,因此总体是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更加重视。民营企业中除少数大型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视外,大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可能连企业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加不要说是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了。
2、片面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结果导致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例如,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企业形象)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对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3、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的目标、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的,其方式多为员工对上司命令的执行和服从,其标志主要是即时的工作效率。由于缺乏较为完备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不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潜能,也不利于员工积极参与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观点是: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潜质。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与员工的交流,重视公司文化和凝聚力,培养员工对公司的责任和认同感。目前我国的许多民营企业对这一观念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事务性管理层面,以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人与事的关系为职责,谋求人与事相宜为目标,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强调使用而轻视培育,将人视为成本,算人头账,而不算人力资本账,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4、过分强调老板文化,忽视职业化文化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有一个悖论,就是企业文化是不是等同于老板文化?从理论上分析,企业家精神主导一个企业文化的主要性格,但它不能简单等同于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个体概念,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算术问题。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关键是大部分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处于人治阶段,企业家
决定了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法治或者说是制度建设停留在原始阶段,因此出现个人精神等于集体精神的现状。例如中小民营企业的创业者最初形成的就是老板文化或老板意识,老板意识的核心是成功感或成就感。这也是老板们普遍存在的心态。老板意识的最大局限,就是蕴含其中的霸气和土气。霸气者,就是唯我独尊的傲气。“我是老板,我怕谁!”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这就势必失去对企业员工的亲和力,造成两者之间的思想屏障。所谓土气,主要是囿于本土观念,坐井观天,往往缺失科学的理性。
5、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失调
我国民营企业在由以前的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转变过程中,通常会有以下两大倾向:一是过度强调制度建设而导致机制疆化;二是过度强化人性管理而导致组织失控。过度强化制度建设的企业一般认为,西方的管理模式之所以成功,是他们什么都通过制度来管理,通过宠大的制度体系来管人,所以人的因素在管理当中占较少比例。因此单纯地复制西方管理模式,忽略了中国民营企业管理平台与西方成熟企业管理平台之间的差距,过早将西方管理制度复制到企业管理中产生了管理不适应。而过度强化人性管理的企业则过分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而经常给自己找理由,认为中国式管理是以中庸文化为主,以灵活善变的中国人特性为基础,以老板驾驭人的权谋能力为荣,导致制度管理流于形式,甚至出现公司政治主导的文化管理模式。
三、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1、民营企业领导者要转变观念,提升意识
首先,要转变观念。企业是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实体,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是市场经济基本要素,同时又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载体。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反映着企业的物质经济活动。企业经营活动和文化建设是一个矛盾体中不同的两个方面,互为依存促进,不可偏废,缺一不可。那种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建设的想法和做法是极端错误的,这样的企业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其次,要提升文化意识。企业领导者必须做到摈弃老板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培育企业家精神。实现从老板意识、经理意识,到企业家意识、企业家精神的不断推进和提升。应该懂经营、善管理,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才能,有远见卓识、开拓创新,具有优秀品格和良好风范聚合而成的亲和力,并把自己的个性魅力、本企业独具的文化理念与氛围融入民族和国家意志,这就是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营企业走向成熟、发展壮大的不竭源泉。
2、以人为本,激发企业和谐发展的内动力
在民营企业员工中努力形成一个共同的目的,把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和谐大家庭,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一是企业与员工的利益融为一体,员工的需要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一致,员工有归属感,主人翁意识强,关心企业的发展。二是和谐的干群关系,一方面领导不仅关心下属的工作,而且还关心下属的生活、学习和身体健康,并敢为下属承担责任;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主动为领导分忧,创造性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三是员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民营企业应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对于员工提交的提案,企业管理层应认真研究讨论,对有条件解决的,及时解决;对目前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要制定计划,逐步解决。不断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使员工深深感到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公司的工作都以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员工的利益、企业的荣誉和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3、建设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建设企业文化要突出企业自身特点。一是企业所在的行业。行业决定了企业产品的差异、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差异、消费领域的差异、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企业文化个性化建设的依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善于发现和抓住这种区别和它们的差异性,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二是企业的历史沿革。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史都存在不同的发展历程。因此,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蕴藏在企业中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精华的东西、有特点的东西,进行整合、塑造。三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在生产相同产品的主业中进行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建设存在很大的难度,而且这样的企业在企业的总数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容易雷同。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围绕自己的品牌进行,要发现自己品牌的特点和优势,找到与其他品牌的差异性。产品是品牌的核心,但不是品牌全部,所以,现在的产品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产品了,而是已经延伸到了包装和售后服务等要素的层面上。因此要善于找到自己在这些方面比别人有优势的地方,这是企业文化个性化建设的核心。
4、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融入到员工的考核与评价中去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给员工带来和谐、富有激情的工作生活环境,能使员工产生较强烈的内在需要,产生较高的期望目标,产生较大的动力,促使员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改善工作行为,向自己的期望目标努力,这无论是对组织、还是对个人均是有益的。首先,要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在对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计划,使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化、规范化、特色化,并保证足够的资金支持。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学习观念深入人心,并将这些观念付诸行动,如举办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使全员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于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要予以奖励,并树立其模范形象。最后,还要围绕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使员工知道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应该做的、值得赞扬的。同时,注意发挥舆论监督、人际关系等非正式规范的约束作用。逐步形成推崇学习的文化氛围。
5、加快向企业制度转变,形成更高层次的企业文化
家族式管理具有权责统一、自主管理、运作灵活、效率较高的优点,是民营企业创业初期的最佳模式,在民营企业发展的初期产生过极大的效率,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这种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在企业规模较小时,企业主凭个人或家族成员的经验,企业反应迅速,能适应市场多变的需要,但当企业规模扩大后,由于企业主精力、能力所限,往往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尤其是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大中型民营企业。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制度有着一极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属硬性管理,企业文化是一种软性管理,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地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对原有企业文化进行改造,使民营企业变家族管理为社会管理,变任人唯亲为任人唯贤,建立起层次更高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潘红梅.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J].企业经济,2010(1).
秦 汉
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从口述史料在历史纪实著作中的使用到口述史的大量整理问世,敏感的新闻媒体在近年已经不断地以‚时髦‛、‚火爆‛这种耸人听闻的语言来形容出版界这一热潮了。但就口述史学界而言,虽然学术事业的体制化和规范化受到重视,对中国口述史活动的评估和基于这种评估的实证理论研究却严重滞后,基本上止步于重复旧有的述评或对西方理论的译介。于是,新闻媒体仍然在给口述史以‚用每一个细节还原真相‛、‚重现历史真实面貌‛之类的嘉许,似乎在当今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的时代,我们的语言竟然是可靠的了。而且,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伪口述已经侵入电视媒体和口述史出版活动。因此,检讨当代中国口述史发展并确认它在我们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功能,不仅有益于口述史运动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而且有可能为我们在关乎民族精神世界的公共历史建构中摆脱名利实用主义趣味提供一些经得起辩论的思想资源。
一
当代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所产生的现代民族国家,有关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的历史叙事,是直接关系到正确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根本问题,所以党的领导者一贯重视乃至直接参与、指导并设立了专门职能机构承担中共党史和近现代史的研究、编审和出版工作。自然地,当代中国的历史编纂便是一种有组织写作。包括口述史活动,无论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丛书,还是始于六十年代的《文史资料选辑》,都是这种有组织历史写作的一部分。
对于领导人民战争的革命政党来说,作为统一全党思想从而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的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的历史写作发挥了积极有效的战斗机能。不过,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执政党指导国家学术事业的方针,《共同纲领》规定了广泛的人民自由权利,‚提倡用科学的历史观点‛从事学术研究。而且,中共中央在实际工作中开始强调学术自由。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学术需要‚自由争论‛。但后来,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突发事件造成的紧张和国内政治状况的复杂化,宪法范围内的学术自由方针未得实行,‚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旗帜下的政治实用主义历史研究越来越沦为政治斗争和制造个人迷信的工具,在此起彼伏的批判运动以及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中,历史写作的有组织性更得到了强化,以至肆意篡改、阴谋炮制、捏造罗织、攻击陷害,以致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随着‚四人帮‛的倒台,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确立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路线,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 1
事求是‛的旗帜下大力倡导 ‚打破精神枷锁‛、‚解放思想‛和‚拨乱反正‛。为推进真理标准讨论,邓小平在1978年7月21日特别指出不要‚下禁令‛、‚设禁区‛。此后又再三强调‚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肯定‚能够讲问题,能够想问题就好‛。在邓小平讲话精神的鼓励下,历史学术界奋起批判‚四人帮‛的封建专制主义。针对过去‚伪史泛滥、真史沉沦‛的状况,学者们揭批‚四人帮‛为达到其篡党夺权的目的而糟蹋学术、迫害学者罪行的同时,还确认了历史学‚求真‛的学术宗旨和以‚科学的诚实态度‛、‚学术问题的自由讨论‛、‚摒弃一切形式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等共识为基础的工作伦理。于是,思想解放大潮中的历史学开始恢复生机,出现初步的繁荣。特别是对被认为是‚遭受劫难的重灾区‛的党史学以及相关的现代史、当代史研究,学者们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呈现出思想活跃、研究扎实、成果丰富的局面。
史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得以复兴和繁荣,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到了党中央全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推动,而史学研究在重新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方面的丰富成果又配合并推动了全民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工作获得了更加严密的合法性阐释。对于这种学术与政治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的形成,传统的有组织写作体制当然地发挥了积极有效的功能,但学者们在反思中获得的关于独立思考的自觉和受到思想解放鼓舞而产生的为‚求真‛而学术的勇气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在新时期文学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果说,‚文化大革命‛时代‚以论带史‛或‚以论代史‛的政治实用主义学术研究把文献史学变成了黑体字突出的语录史学,那么专业化时代‚以文代史‛或‚史而复史‛的名利实用主义则把文献史学变成了不知所云的职业病史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和文化氛围中,历史知识黑洞愈发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探求和反思欲望,受到市场挠当В?0年代中期,一种主要以口述史活动为载体的个人主义历史写作登场了。
二
所谓个人主义历史写作是以个人的经历为叙事中心的历史写作,同时写作本身也是一种个人行为———既没有明确的组织性,也不突出建构宏大历史叙事的志向。由于历史学家的学术工作具有形式严格的规范性,个人主义历史写作首先被感情充沛而善于形象表达的文学家所实践。从1980年起,著名作家巴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逐集推出了以回忆和反思‚文革‛苦难为主要内容的《随想录》。1987年出版合订本时,巴金特别说明:这些文字,‚其实大都是不曾愈合的伤口出来的脓血。我挤出它们不是为了消磨时间,我想减轻自己的痛苦‛。巴金还相信‚许多人的伤口都淌着这样的脓血‛。显然,文学家找到了以个人苦难揭露历史的写作形式,既可以避免伤痕文学的虚构性,又可以克服历史研究面临的材料不足的困境,从而成功地为人们提供了基于个人经验的历史知识和哲学思考。同一时期,同样是资深作家的梅志背负着对丈夫胡风‚我会帮你说清楚‛的承诺,写作发表了夫妇二人二十余年冤狱的苦难史《往事如烟》、《伴囚记》、《在高墙内》三部纪实文学作品,从1986年相继发表后合成《往事如烟———胡风沉冤录》
出版。比较起来,梅志的写作在思想界的影响不如巴金的《随想录》,但无论在历史叙事的系统性还是在对历史研究资料的贡献方面,都超过了《随想录》。如果说巴金和梅志对历史学的介入是由于作者本身具备写作资质而发生的一种文学行为,那么曾经是‚伤痕文学‛作家的冯骥才的历史学意识便更加自觉———他选择用口述史方法去寻访和记录那些不具备写作能力的‚文革‛受难者的经历,其目的是‚为一批普通的‘文革’经历者立档‛。而且他宣称:‚我对‘文革’的所谓高层‘内幕’从无兴趣,我关心的只是普通百姓的心灵历程。‛而‚人民的经历,才是时代的经历‛。[1]这可能是对口述史之‚人民史观‛的自觉,更表达了对个人主义历史建构的热情。因为如果没有人倾听和记录那些无能力写作、发表的‚人民‛的经历,他们便无异于被堵住了嘴,其真实经历则永远被排斥在历史之外了。冯骥才的口述史活动从1986年开始持续十年之久,陆续发表于《收获》、《当代》等多种文学杂志,1991年以《一百个人的十年》为题成书,后又再版。与冯骥才大致同时开始口述史活动的还有‚文革‛后受过高等教育并在报社就职的李辉,他把综合使用了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而写成的《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称为‚历史纪实‛———更多的人把这类作品称为‚纪实文学‛———显示出受过专业学术训练者从收集到运用史料的历史学自觉。李辉的这部著作最初发表于1988年第4期《百花洲》杂志,后在国内、港台和日本多处出版。冯骥才和李辉堪称最具当代意义的中国口述史活动的践行者。作为口述史方法对历史写作的介入,虽然冯骥才表示只关心人民而对‚所谓高层内幕‛没有兴趣,李辉关注的也是历史受难者的经历,但另外一些口述史活动家的写作实践证明,对‚高层内幕‛和高层人物历史的揭秘式写作竟也受到‚人民‛的关心并因此拥有广阔的市场。作家叶永烈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利用大量的采访口述资料和历史文献写作出版了‚四人帮‛的传记,轰动一时。作者本人称自己‚自由选择传主‛的原则是‚知名度高而透明度差‛和‚无人涉足‛,并进一步解释说:就是传主‚众所关注‛但‚读者欲知而未知‛,而且‚这些人物常常处于禁区之中,或属‘敏感人物’‛。但‚惟其棘手,惟其敏感,才有写头‛。
[2]这应该显示了作者对读者市场的洞察和个人主义历史写作立场的坚持。果然,那些被作者称为‚黑色系列‛的传记有的经多处出版,在九十年代又被时代文艺出版社以《四人帮全传》的总题名列入‚实录丛书‛再版,反映了巨大的市场号召力。另外,叶永烈对‚红色系列‛也有涉猎,他利用采访知情者的口述史料,在九十年代出版了有关毛泽东和‚中共核心人物圈‛或高层内幕或生活秘闻的纪实著作,进一步拓宽了其敏感路线。
在通过采访口述记录进行揭秘式历史写作方面,如果说叶永烈主要以‚黑色敏感路线‛赢得了图书市场,权延赤则可说是以‚红色神秘路线‛取得了成功。他在1989年的3、4、5月,推出了根据对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采访编著的《走向神坛的毛泽东》、《走下神坛的毛泽东》、《红墙内外———毛泽东生活实录》和《领袖泪》。然而,在这些题名貌似极具史实和思想冲击力的书中,所记载的多是些秘闻趣事私生活,如有的标题就是‚镜头前的领袖私生活‛。作者在《走下
神坛的毛泽东》前言中写到,他向毛泽东的卫士长提出带‚浪漫色彩‛的问题,诸如:‚毛泽东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最怕什么?你见过毛泽东哭吗?你见过毛泽东发脾气吗?你见过毛泽东吵架吗?‛而且作者相信:‚对于我提出的那些问题,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表现出同我一样的强烈兴趣。‛[3]显然,沉重的书题和揭秘式趣味在那个特定的时期很容易抓住精英和大众两个基本市场。这种领袖揭秘式采访写作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陆续出版了《共和国缔造者的情感世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生活中的领袖们》(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走下圣坛的周恩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龙困———贺龙与薛明》(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等。
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当代中国口述史运动,除了上述个人主义历史写作努力,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离开工作岗位的革命老干部所作的有组织口述回忆活动。其中,一些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史上的重要人物,以给后人留下研究史料和纠正对国内外发生的有关重大事实的记述讹误为己任,工作方式一般是自己口述史实,在记录整理的基础上由工作人员参阅档案文献资料写作成文,再由口述者审阅修改,然后经征求有关方面或部门的意见,最后修改定稿,交权威的出版机构出版。这类著作有李维汉的《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徐向前的《历史的回顾》(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师哲的《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和《峰与谷》(红旗出版社1992年)、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黄克诚自述》(人民出版社1994年)以及《杨尚昆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等。由于专门工作人员的参加和革命老干部使用相关资料的便利,这些著作大都使用了不对外公开的档案资料,因此具有很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而且,革命老干部本身的权威也使得他们能够在拥护《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前提下强调自己的认识、肯定自己的努力,为学术研究做出自己力所能及并且是无可替代的贡献,因此是一种包含了口述史活动的回忆与研究型工作。
而在上述这类重要的革命老干部的口述和写作工作之外,还有党和国家的专门研究机关出于本身编辑研究工作的需要所做的老干部口述史工作,如中央文献研究室、当代中国研究所等。这些采访一般在组织手续和工作程序上都很规范,经过现场录音、记录整理,而后归档保存、内部控制使用。目前,这类口述史活动的成果或被使用于老一辈领导人的传记、年谱,或刊登于专业杂志,或散见于《说不尽的毛泽东》(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话说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之类的访谈录,已出版专著多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组织整理,如《汪东兴回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邓力群的《我为少奇同志说些话》(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朱元石主编的《共和国要事口述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等。大致说来,上述两种老干部的口述史活动虽然是有组织历史写作的一部分,但其在动机
与内容两方面都有使历史向‚细‛推进的努力,而且与有组织写作的已故领导人的传记相比,个人色彩显而易见。个人写作的倾向越来越表面化了。
三
从以上梳理我们可以认识到:当代中国的口述史运动缘起于破除政治迷信的思想解放大潮之中,当时由于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拨乱反正‛造成了反思历史的强烈渴求,但传统学术体制的知识供给机能严重不足。也就是说,当‚真实是一切历史取信于人的条件‛的‚求真‛意志被肯定之后[4],作为探索历史新的写作方式的知识供给和作为市场存在的知识需求,共同创造了以‚我‛为主体的口述史历史写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对史料挖掘、历史知识或传奇阅读的需求;其得以成功的合法性,在于难以否认的真实性、基于道德的客观性和由此发生的巨大市场性。而从具体发展来看,口述史运动基本上在三个走向上展开,一是反思苦难的人民历史路线,二是揭秘内幕的传奇历史路线,三是提供史料的实证历史路线。它们分别代表着思想的和社会史的、文学的和畅销书的、求正的和政治史的三种历史写作策略。
在九十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口述史运动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日趋规范化,原因是专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参加。大致看来,人民历史路线口述史工作在九十年代以来出版有贺黎、杨健的《无罪流放:66位知识分子‚五〃七干校‛告白》(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李辉的《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海天出版社1998年)、陈徒手的《人有病 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刘小萌的《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等;另外妇女口述史项目取得了多种重要成果,如李小江主持的‚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项目,经过十年的努力于2003年出版了李小江主编的《让女人自己说话(三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传奇历史路线口述史方面,《知情者说:与历史关键人物的对话》(中国青年出版社)从1995年起已出版多辑。而作为实证历史路线口述史工作重镇的当代中国研究所不断地在《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上刊登口述史成果,从2004年开始又推出了以重大决策和重要历史事件亲历者为主的‚当代中国口述史‛丛书;另外新近还有人民出版社的《刘英自述》(2005年)和中央文献出版社的《王光美访谈录》(2006年)问世。第二个特点是一些学术出版机构为了‚用高档次的可读性进行商业上的突围‛[5],策划大型口述史丛书。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从2002年开始由专业学者主持编选‚口述自传丛书‛,2003年又推出了连续出版丛书《口述历史》。而此前,北京大学出版社从1999年就开始出版‚口述传记丛书‛了。第三个特点是在持续的口述史出版热潮中,传统的教科书史学出版物也开始呈现口述史的面目,如《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济南出版社2002年)。另外,有一些伟人或重大题材的电视专题片访谈内容也成书出版。与此同时,口述史工作的学科建设和体制化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2004年12月,‚首届中华口述史高级论坛暨学科建设会议‛召开,并成立了‚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
但或许应该认识到,口述史的目的首先不是给疲软滞胀的图书市场谋求商业利益,其次也不是为学者谋求职业化的项目;口述史,它应当是我们民族国家作为一个共同体谋求自我认识、互相理解以建立价值共识和政治认同从而为共同利益寻求协调行动的一个有效手段或途径。不过事实是,由于商业利益的片面拉动,口述史运动中已经开始出现了无根据口述、有脚本口述和翻版虚构口述等伪口述现象。另一方面,虽然作为史料收集积累的口述史工作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但相关的公共历史研究写作却严重滞后,以‚批判口述史学‛的立场对口述史料、档案文献作综合分析从而得出重要历史结论的学术工作就更为罕见;也就是说,除了名利实用主义价值观主导的活动,作为学者的责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广泛自觉。总结起来,一方面是职业化的为口述史而口述史,但失去学术方向感和目的论的口述史料积累;另一方面是市场利益拉动下出现的伪口述出版对口述史料可靠性的破坏:当代中国的口述史运动应该说是遇到了意义危机。它和没有纳入本文述评的日本侵华战争受害口述史活动类似:受害口述采访的发端本来和民间索赔运动有关,但由于国际司法体制的欠缺、日本的顽固态度等原因,战争受害口述史似乎只剩下‚忆苦思甜‛这种难以差强人意的意义了。所以,或许应该明确起来,口述史本身并没有独特的目的,它的目的应该是为文献史学提供更加丰富的史料和多元的视角,以构建更加具有公共性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与其有更多的学者投入口述史学,倒不如在依法推动开放档案和抓紧资料整理等历史学基础方面着力用功;因为只有以文献史学为核心的学术研究才能建立对内为我们提供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历史,对外讲清楚我们作为一个共同体的自己的故事。简单地说,无论市场‚火爆‛到什么程度,也无论学者如何鼓吹以自重,口述史学也大有可检点之处;因为口述史学不仅在功能上不能取代文献史学,它还更需要与文献史学相参照的批判研究———即使是以民间口述做社会史的研究,保存在档案机构的大量地方政府给中央的报告和中央在地方做的调查报告也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而且,泡沫口述史现象本身已经表明,它有可能成为我们社会学术腐败和道德滑坡的一个新的证明,因此也有必要考虑引入‚科学发展观‛了。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355,8。
[2]叶永烈,姚文元传,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343-344。
[3]权延赤,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1。
[4]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429。
[5]沙林,谁述历史可凭信:“口述历史”努力不当“小女孩”,中国青年报,2004年1月8日。
作者: 来源:《市长参考》 添加日期:10年04月22日
文化创意经济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由于文化创意经济较少地消耗自然资源,所以是开发人类自身的主体资源,所以是一种高增长、高附加值和低消耗的发展方式,在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和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近年来日益受到发达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德国政府根据本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本国文化创意经济的蓬勃发展。其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经济颇有启示。
一、德国文化创意产业概况
德国经济史学家熊彼得是文化创意经济的先驱。早在1912年他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国文化创意经济已从当初注重发展文化含量高的相关产业部门逐步发展到包括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等在内的整个经济体系,进入了创意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了一个涉及面广、跨行业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涵盖音乐、图书市场、文化艺术市场、电影业、广播电视业、设计业、建筑师事务所、新闻出版业、表演艺术市场、广告市场、软件与电子游戏产业等11个领域。近年来,德国文化创意经济蓬勃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德国文化创意经济具有国际化和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特别是在建筑设计(包括室内设计、工程技术与城市规划)、会展咨询策划(咨询策划、会议及展览服务)、文化传媒(动漫、电影、音像、网游)、研发设计(包括信息服务业、软件业、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和时尚消费(时尚设计、旅游业)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国际知名的名牌。据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德国文化创意经济创造产值630亿欧元,实现销售收入1320亿欧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5%;全德国共有23.8万家从事文化创意经济的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占德国就业总人数的3.3%,其中个体户占28%,典型的创意人士大多揣着自己的创意点子单干。从下表可以看出,自2004年以来,德国文化创意经济无论是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还是销售总额,均持续增长。
2004年至2008年德国文化创意经济发展
资料来源:德国联邦经济部、联邦统计局
德国文化创意经济依托地区经济、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通过举办各种民间节日、会展、评奖和文体比赛等大型活动,塑造有特色的品牌,从而提升国际知名度,逐渐培育和发展成国际品牌。柏林电影节是与嘎纳、威尼斯齐名的三大国际影展,也是各大传媒的盛事,每年吸引约15000名专业人员参与。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最大民间节日,也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每年吸引600多万游客和观众。法兰克福书展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博览会和最成功的版权型书展,堪称“出版业的奥运会”。每年一届的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迄今已举办了46届,被誉为“防务领域的达沃斯论坛”。
二、德国政府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措施
德国文化创意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德国政府的一系列扶持促进措施密不可分。德国虽是联邦制国家,文化教育事业属于各州政府管辖的范围,但联邦政府设立了文化国务部长,每年的联邦政府预算中都有一笔数额可观的文化事业经费。近年来联邦政府不断提高文化事业预算,为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2009年德国文化事业预算为11.4亿欧元,比上年增加3.5%,这是德国连续第4次提高文化事业预算,比2005年提高了20%。庞大的政府预算资金为促进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德国政府还不断完善法规,使相应的法律规定适应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也使各种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措施有法可依。近几年,德国修订了《专利法》、《外观设计法》、《规范信息社会著作权法》,简化了德国专利商标局及专利法院对专利和商标的行政程序,加快了专利法院对有争议专利的审理程序,赋予知识产权拥有人对侵权人的知情权,规定了律师向侵权人发警告信的收费标准上限。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文化产业的单一产业层面,因此德国政府在实际操作中,也跳出了初期主要依靠文化部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局限,由具有综合协调职能的经济部牵头负责促进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为探索扩大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空间,德国政府最近几年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1.2007年秋季发起的“文化创意经济行动”。该行动由德国联邦经济部、外交部、司法部、财政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事务部参与,联邦政府文化媒体事务专员与经济部负责运作,通过举办研讨会和相关行业听证会等活动搭建文化创意经济从业人员与政界交流的平台,探索在政策上促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联邦文化创意经济职能中心,该中心挂靠在德国经济合理化和创新中心(RKw),主要任务是构架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倾听全德国各地的从事文化创意经济的企业、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的想法和建议,举办信息和经验交流会,介绍德国政府促进文化创新的措施,为文化创意人开展合作牵线搭桥。2010年,德国联邦文化创意经济职能中心将在德国成立8个地区分部,以方便与当地文化创意经济从业人员建立联系,为其提供具体帮助。
2.设立“电影促进基金”。该基金于2007年成立,德国联邦政府每年出资6000万欧元,以返还在德国支出的电影制作费用的形式鼓励本国影视艺人创作,并吸引外国制片商到德国拍片。截至2008年,该基金已向约198个项目提供了1.185亿欧元资金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德国电影业的发展。2008年,德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有率升至1/3以上。此外,德国还开通了“电影网站”,该网站由德国电影研究所负责运营,作为网络中心平台提供全面的德国电影信息,成为德国开展国内外影视试点与合作项目的主要渠道。
3.成立“音乐倡议行动组”。2007年10月,德国联邦政府成立了音乐倡议行动组,旨在促进德国摇滚、通俗和爵士音乐的发展,特别在国外推广德国流行音乐。迄今已有146个音乐艺术家和46个相关项目获得资助,联邦政府2009年为音乐倡议行动提供了200万欧元促进经费。
4.通过联合组团赴海外参展、表演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开拓海外市场。如连续多年组织中小企业联合参加法国嘎纳国际音乐博览会(MIDEM);2010年首次以德国联合演出方式参加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举行的西南西国际音乐节(SXSW),推广德国流行音乐。
三、值得借鉴的做法与经验
德国发展文化创意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值得我国有关方面在发展文化创意经济中学习和借鉴。
1.将发展文化创意经济纳入国家创新战略,通过发展文化创意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创新和结构调整,提升经济竞争力。德国在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是对鲁尔工业区的改造。鲁尔区曾是欧洲以采煤、焦炭生产、钢铁、化工和机械制造为核心的重工业区,也是全球在煤炭基地形成综合工业生产的典型代表。自20世纪50年代末,这种单一经济结构和工业污染的弊端日益显现,鲁尔区便开始了漫长的经济结构转型过程。除联邦政府采取政策干预和财政补贴外,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实施积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化结构政策计划,扶持创新和文化科技发展,对被废弃的商业用地进行综合治理,或建立工业文化博物馆如埃森的煤矿博物馆,或创办园艺展,将老工业区改造成服务业中心和旅游目的地。2010年,德国埃森市与鲁尔区被选为欧洲文化之都,鲁尔区53个城市和乡镇联手将这个工业区打造成文化和旅游的统一体。德国将以文化、创意为角度,在全球重点推广“创意之国”和“鲁尔2010”两大主题。
2.通过发展文化创意经济改善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以2006年举办德国足球世界杯为契机,联邦政府与企业界合作共同推出提升德国形象的“德国——创意之国”工程,开通了“德国——创意之国”网站,在世界范围内推介德国,向世人展示一个蓬勃向上、具有竞争力、创新精神和制造能力的德国。德国联邦政府和德国经济界共同出资2000万欧
元,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最著名的是在全德国开展“创意之国的365个地点”竞赛活动,共有1200多个文化、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最后评选出365个文化创意之地,每天向公众推介一个地方。德国政府还印制了介绍德国创意产业的台历,翻译成多国文字,由德国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向全世界散发宣传。该活动自2006年起一直保留至今,不仅改善了德国的国际形象,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德国文化创意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3.重视中小创意企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规模小、个体经济成分大、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德国建立了全国性、跨部门的促进机构和协调机制,制定了支持中小创意企业发展的政策,包括促进投融资与风险分担、知识产权保护与运作、培养年轻创意人才和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以便各级政府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规范并有效地落实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各项鼓励政策。
4.实施品牌战略,通过设立基金或举办大奖和大型节庆活动提升德国文化创意品牌的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德国几乎在所有文化创意领域都设立了“大奖”,如iF设计大奖、德国电影大奖、回声音乐奖等。事实证明,设立大奖不仅能激励创新和促进产业发展,而且有助于扩大品牌的知名度。2009年,德国联邦政府还联合有关行会设立了奖金高达60万欧元的德国电脑游戏奖,以促进德国电脑游戏产业的发展。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校园流行文化渊源于社会流行文化。一般认为,大学校园流行文化是指在大学校园大学生这一特定地域、群体中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普遍流行的时装、产品、话语、生活方式或价值观念的总和。这种文化,符合在校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在大学校园内由大学生充当主要参与者和传播者,并被大学生们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它反映的是一个时代或特定时期的学生爱好、行为特征等,它们形式新颖,符合大学生好奇、标新立异的心理特点,涵盖了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符合大学生的需求。目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多元化
大学校园文化渗透在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交往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就内容而言,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吃穿住用行,如流行饮食、流行服装、流行电子产品等;精神生活方面如流行语言、流行歌曲、流行书籍等;就形式而言,大学校园流行文化有对张扬青春的另类独白,有对社会文化的独特阐释,有对网络的E网情深,更有对明星偶像的疯狂崇拜……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反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大学生主体多样化的心理需求与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二)世俗化
受当前经济社会享乐主义的影响,大学校园文化较多的关注大学生直观的物质需求,对于大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个人修养等则视而不见,因此,多了对现实社会的调侃与自娱自乐的娱乐精神,少了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与人生价值的坚守。校园流行文化因为“凤姐”“芙蓉姐姐”等变得世俗甚至庸俗。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对于校园流行文化的世俗化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点击率完全取决于其对大众的迎合度,而这种迎合往往是以大众的感官愉悦程度为检验标准的。
(三)非理性
高校校园流行文化“是幻觉文化的一种,它的非现实性、想象性和做作性反映了人类审美心理中逃避现实的一面。”这种文化“一旦铺展开来,便立即获得了它自身的巨大解构力、侵染力和吞噬力”[1]。大学校园流行文化流行周期短暂,流行内容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此起彼伏的流行文化中,“似乎没有质的规定性,透过这样的文化现象,也难以找到一种统一的方向和目标”[2]。大学生对于校园流行文化基本上是“跟着感觉走”的非理性接受与传播。
二、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切教育的问题其根源在社会。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从来不是独立的教育事件,它受社会系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会更加关注未来大学生求新求变等多种心理所产生的多元文化诉求,在社会文化发展繁荣的背景下,大学校园流行文化也会进一步成长,呈现出自身的发展态势。
(一)自发性与建构性的发展趋势
所谓自发性,主要指在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形成与传播过程中,大学生群体的随意参与,自由创造,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成文的约定,更没有精心的组织与严密的机构。这种自发性因为大学生群体的同辈文化效应与从众模仿心理效应而长期存在。如前所述,在流行文化面前,大学生是非理性的,几乎是全盘接受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会一直如此。所谓的建构性,就是指大学生对于流行文化的选择、审视、反思与创造将随着主体性的增强和外界的引导而逐渐增强,大学生在随波逐流的同时,将会更加的自觉。这种建构性因青年大学生主体性的彰显而更加的显现。
(二)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文化没有国界,校园流行文化更是如此。“在社会的整个文化系统中,没有哪一种亚文化或群体像青年文化一样,能够对外来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力,能够具备随时进行文化拼接的要素”[3]。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网络为载体的校园流行文化呈现出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趋势,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的西方节日的盛行。
(三)生活化与商业化的发展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众流行文化是一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文化,它不再是和如何工作、如何取得成就相关,而只关心享乐和消费”[4]。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商家经济利益的追逐、媒体肆意的渲染,都加重了校园流行文化的商业气息。校园选秀、校园亚商品等商业行为带来的校园泡沫经济将持续的虚假繁荣。
三、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引导
(一)弘扬主旋律和正确的价值引导,构筑大学生坚强的思想堡垒,夯实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建设的保障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校园流行文化的主要途径,同时校园流行文化也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主要传播载体”[5]。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的应然价值取向,规范校园流行文化的发展轨迹,使之符合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同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科学的人生发展方向,将崇高的人生理想与人生准则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使流行文化的创造主体大学生构筑起坚强的思想堡垒,在繁杂的流行文化面前保持理性的思考。
(二)提升青年主体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辨别力,明确引导的主体方略
大学生在校园流行文化面前的随波逐流与大学教育中一贯的主体性缺失有密切关系。应试教育对大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压抑,大学生独立人格的不完整,社会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都造成了大学生对于校园流行文化的非理性参与。作为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传播者,必须加强大学生青年群体的主体性养成,可通过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提升青年主体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辨别力,从而提升校园流行文化的整体建设水平。
(三)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完善引导的客体措施
引导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发展,离不开大学校园文化的整体发展。一定的校园文化意味着一定的办学传统、办学模式、办学特点与办学风格。在这种传统、模式、特点和风格中渗透着对大学价值的理解与创造,对大学精神的追求与仰望。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必须从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制度文化建设的完善、课堂文化生态的建立、人文课程体系的搭建等方面进行,在科学与人文的比翼双飞中实现大学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滋养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健康发展。
摘要:大学校园流行文化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典型表现,在社会文化发展繁荣背景下呈现出自发性与建构性、全球化与国家化、生活化与商业化等发展趋势。着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必须科学分析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引导机制。夯实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建设的保障基础、明确引导的主体方略、完善引导的客体措施等是架构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引导机制的重要内容。
摘要 中原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盛行尚武之风,又是古代行气术的重要发源地,为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中国武术准备了合适的土壤。少林武术、形意拳、苌家拳、太极拳等都由此生根发芽。太极拳作为中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习练者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原武术 文化 发展展望
一、丰富多彩的中原武术文化
中国武术,古称“拳勇”、“技击”,民国时又叫“国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中国武术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中国武术不仅仅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也不是力气与技法的简单结合,它饱含着哲理,深蕴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诠释着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追求那种完美而和谐的人生境界。
(一)少林拳
俗话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名驰中外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关于少林武功起源,前人多附会于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528或536年)。说他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罗汉十八手,又撰有《易筋经》一书,少林寺僧众遂据此而演化出丰富多彩的少林武术。明末清初,少林武术广泛吸收了北方许多拳派的精华,同时也吸收了南方的棍术和枪术,在本寺武功的基础上加以融汇提炼,终于形成了内容广博、技艺精湛的少林拳系,全面取得了武术正宗的崇高地位。
(二)太极拳
太极拳为河南陈王廷所创,到清朝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才逐渐外传,并以北京为中心,衍化出杨、武、孙、吴四大流派,迅速流布全国。如果说直到清朝中期之时,太极拳还只是一个拳种的话,那么到了清末民初,杨、武、孙、吴各成一派,太极拳体系才算真正形成。
太极拳是内家拳中最富于智慧的拳种之一。内家拳特点是内外兼修,练拳与养生融为一体。无论是在技击理论、实战技法方面,还是在健身养生方面,内家拳都为中国武术开辟了新的途径。太极拳的出现是中国武术的一次重大的创新。它降搏击与导引吐纳之术合二而一,以意念为指导,以经络为基础,以螺旋、缠绕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意行气,劲由内换,柔中有刚,刚柔相济,使中国武术步入了更高的文化境界。
(三)河南形意拳
如果说太极拳以轻灵圆活的风格在内家拳中独领风骚的话,那么形意拳则以其硬打硬进、电闪雷鸣般的风格在内家拳中别树一帜。形意拳又叫心意拳或心意六合拳,与武当、太极、八卦合称内家四大拳派。
形意拳出现于明末清初之际,创始人是姬际可。姬际可的首传弟子,除了他的六个儿子以外,还有一位“南山郑氏”。?形意拳在中国武术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武学的三大境界,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首次厘清了武术功力的层次差别,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国武术的理论宝库。
(四)苌家拳
苌家拳为清乾隆时人苌乃周(1724—1783年)所创,流行于荥阳、巩义、新密、开封、安阳等地。在融汇少林、太极、峨眉三大拳派精华的基础上,苌乃周独出机杼,勇于探索,自创出独具一格的苌家拳来。于少林、太极之外另辟出一方武学新天地。苌乃周武學思想的核心是炼气之说。
二、中原武术的展望
对于武术的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武术走科学之路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与系统,对于一些机制方面的东西还没有研究清楚,对武术竞赛规程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武术的蓬勃的发展,将使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深受世界人民所喜爱,其文化价值、健身功能、技击特性逐渐为世界各国人民接受与认识。因此,中华武术今后的进步和发展,是走向世界体育之路,而走向世界体育之路目标是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武术应首先向奥林匹克体育精神 “更高、更快、更强”靠扰。从现代体育角度来看,我国的武术“止戈为武,以武为友”,是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但具体操作形式和方法不同。面对世界体育,中华武术首先得进入世界体坛,进入后才谈得上融合,融合后才有可能发展,发展了自然会推动奥运体育之完善。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多功能、多方法、多层次、多文化的价值观来取代中国武术历史上形成的单一性,或者整体综合性的价值观念,将其武术比赛的内容分割,并以单纯的体育竞技价值和健身、娱乐的生物性价值这两种思路去着手工作,使中国武术不仅成为专业体育竞技项目,拥有世界性的体育观众,同时更将中国武术投入到世界各族人民实用又可行的健身娱乐中去,这样,必然会使中国武术走出一条通向世界的道路。当今,世界人民对中华武术寄于厚望,武术界应责无旁贷,只有把握中国武术的发展规律,才能使中国武术健康、快捷地向世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丘伟昌.论体育在上海“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2):19-25.
[2] 谢建平.近十年来武术文化研究的综述[J].体育文史.2000.3:34-35.
[3] 周之华.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J].体育文史.2000.2:43-44.
[4] 《武术理论基础》编写组.武术理论基础仁[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
【校园文化发展状况及其问题】推荐阅读:
以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07-26
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05-24
以“千里马”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07-12
中外企业文化及其实证分析课程09-27
浅谈当今企业文化建设及其重要性06-21
打造校园文化创建特色校园06-29
校园文化底蕴07-25
校园文化传承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