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境保护

2024-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产环境保护

生产环境保护 篇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依据】为规范实施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依据《环境保护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名词解释】本办法所称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是指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者),责令采取减少产量、降低生产负荷或者停产以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措施。

第三条 【与行政命令、处罚的关系】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时,应及时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第四条 【实施期限】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个月;情况复杂的,经本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五条 【限制生产适用情形】排污者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措施。

第六条 【停产整治适用情形】排污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停产整治措施:

(一)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

(二)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

(三)被责令限制生产后仍然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停业关闭适用情形】排污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

(一)两年内因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受过三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

(二)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污染事故的;

(三)被责令停产整治后擅自恢复生产的;

有其他严重环境违法情节的。

第三章 实施程序

第八条 【调查取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前,应当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证据主要包括现场检查笔录、调查询问笔录、环境监测报告、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和其他证明材料。

第九条 【审批】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前,应当书面报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

案情重大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应当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集体审议决定。

第十条 【告知听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出停产整治决定前,应当告知排污者有关事实、理由、依据及其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或者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就同一事项进行行政处罚时,可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中一并告知。

第十一条 【决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时,应当制作《责令限制生产决定书》或者《责令停产整治决定书》。

《责令限制生产决定书》和《责令停产整治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排污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或名称、营业执照号码、组织机构代码、地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等;

(二)违法事实及证据和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的法律依据;

(三)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种类和改正方式、期限;

(四)排污者应履行的相关义务及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五)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名称、印章和决定日期。

第十二条 【送达】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自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送达排污者。

第十三条 【实施整改】排污者应当在收到限制生产决定或者责令停产整治决定后15个工作日内,制定整改方案,报作出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开。整改方案应当确定改正措施、工程进度、资金保障和责任人员等。

被限制生产的排污者在整改期间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并且应当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监测或者委托具有环境监测资质的监测机构开展监测,保存监测记录。

第十四条【解除】排污者完成整改任务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向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整改任务完成情况,提交监测报告、整改方案落实情况、整改期间生产用电量、用水量、主要产品产量与整改前的对比情况等材料,同时说明以上材料向社会公开的情况。自排污者报告之日起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解除。

{方案二:第十四条【解除】排污者完成整改任务的,应当委托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产排污状况和污染治理能力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监测报告、整改方案落实情况以及整改期间生产用电量、用水量、主要产品产量与整改前的对比情况等材料报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自排污者备案之日起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解除。}

第十五条 【终止】排污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自行终止:

(一)依法被撤销、解散、宣告破产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营业的;

(二)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作出责令停业、关闭决定的。

第十六条 【后督察和跟踪检查】排污者被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对排污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的履行情况实施后督察,并依法进行处理或者处罚。

排污者解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30日内对排污者进行跟踪检查。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文书】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文书格式由环境保护部统一制定。

生产环境保护 篇2

20世纪60年代, 工业化国家开始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生产进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进行处理, 以减少其排放量, 减轻对环境的危害, 这就是所谓的“末端治理”。到了70年代, 由于“末端治理”处理方式会使污染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转移而产生二次污染, 人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但收效却并不理想。事后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运用“污染预防”、“废物最小化”、“减废技术”、“污染源削减”、“零排放技术”、“零废物生产”和“环境友好技术”等方法和措施以减轻对公众的危害, 这些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在此基础上,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于1989年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战略和推广计划。这里以清洁生产与环境和设备工程有关问题研讨如下。

一、什么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进程中的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二、清洁生产的特点

1. 战略性

清洁生产是污染预防战略,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主要包括:理论、技术、实施计划、目标和行动方案。

2. 预防性

传统的末端治理与生产进程脱节, 即“先污染, 后治理”。清洁生产是从源头抓起, 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 尽最大可能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 其实质是预防污染。

3. 综合性

实施清洁生产的措施是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主要包括: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完善管理。

4. 统一性

清洁生产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不仅环境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而且能源、原材料和生产成本降低, 经济效益提高, 竞争力增强, 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5. 持续性

清洁生产是个相对的概念, 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创新, 清洁生产应当有更高的目标。

三、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

实现清洁生产, 必须首先转变观念, 从生产—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原则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逐个解决产品生产、贮运、使用和消费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实现源削减

源削减是指通过预先制定的措施预防污染, 使污染物产生之前预先被削减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中, 其实质是避免污染产生。它在经济上和环境上要比净化和控制污染更为可取。

2. 改进产品设计

设计产品在使用及报废后处置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合理设计产品使用功能, 不盲目追求多功能, 而造成资源浪费;简化产品包装, 做到易降解、易处理, 并且对环境无害。同时要求包装物可回收重复使用。

3. 选用无害原料

可开发用无害或少害的物料来替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害物料, 从而使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物。

4. 改进工艺和设备

采用先进、高效设备提供产品质量, 减少废品率;改进工艺流程及设备布局, 避免操作中工件的传递带来污染物流失和产品损失;采用全新流程或连续闭路生产流程, 减少物料损失和废物的产生, 提高产品合格率和物料转化率;工艺操作参数优化;采用最新工艺, 如机电一体化;配套自动化控制装置, 实现生产过程优化控制, 减少误操作和污染物的产生。

5. 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是清洁生产的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配备必须的监测仪表, 加强计量监督, 完善可靠的统计和审核。

(2) 组织促进安全生产、工业卫生、环境保护、清洁文明生产的管理。

(3) 节约能源, 包括水、电、气和各种燃料、油料等, 采取措施减少浪费。

(4) 改进生产管理, 合理安排进度和调度, 对材料、半成品、产品合理贮存与运输。

(5) 按ISO 14000系列标准强调污染预防技术采用。

(6) 加强设备维修管理。推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 加强主动性的维护、调整、检查, 保持正常运行;杜绝生产线设备和管路跑、冒、滴、漏。对污染控制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清洁、排除障碍, 提高污染控制的可靠性和效率。废弃物循环利用, 建立生产闭合圈。

四、污染控制设备的维修

近几年来, 企业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日益深化, 增加了一批控制污染的设备, 给设备维修工作增添了新任务, 建立起全新的设备维修制度。工业污染控制设备一般分成两大类, 一是影响厂区以内工作条件的污染, 通常为了劳动保护人体健康必须对它进行控制。二是影响工厂周围环境的污染。去除或控制上述两类污染的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去除或控制污染设备种类

(1) 大气污染控制装置, 主要有湿法集尘装置和干法集尘装置。湿法集尘装置主要包括:填料塔、文丘里洗涤器。干法集尘装置主要包括:袋式滤尘器、旋风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吸附器, 以及烟雾焚烧器和燃烧炉等。

(2) 水质污染控制装置主要包括:泵、搅拌器、充气机、容器和垫衬等。

(3) 废渣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焚烧炉、压实机、包装机、磨碎机和堆肥机等。

(4) 噪声控制装置主要包括:测试仪、隔音装置与封闭罩。

2. 设备维修实例

污染控制设备的维修, 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 设备维修内容与方法与一般设备不相同, 现举例如下。

例1洗涤器的检查与维修。

填料洗涤器是用水或化学溶剂的吸收去除气体和液体的微粒的装置。其检修要点包括:

(1) 有足够的洗涤液通到分配器。

(2) 液体分配器 (喷嘴) 不被堵塞。

(3) 尘粒不堆积在污染池中, 以免喷嘴和泵发生不正常的磨损。

(4) 保持化学洗涤溶液的供应。

(5) 溢流盒放平。

(6) 溢流盒口不被堵塞。

(7) 在液体分配器下面无空穴 (即:填粒床要全部填满) 。

(8) 填料不要让堆积物堵塞。

(9) 要有筛板以阻挡污物。

(10) 定期打开洗涤器顶盖, 清洗液体分配器。

(11) 进口处 (液体通向分配器的管道口) 设置过筛, 可防止堵塞。

(12) 定期定点检查液体流到分配器的速度 (注意分配器顶点超出溢流高度来加以精确测定) 。

例2文丘里洗涤器的检查与维修。

文丘里洗涤器的除尘机理可以用惯性力、静电电荷吸引、静电感应吸引以及布朗运动造成的扩散等加以解释。检修要点包括:

(1) 液体分配器的喷嘴是否堵塞。

(2) 检查洗涤器的液面。

(3) 液面和控制机构的正常功能。

(4) 鼓风机皮带的松紧和调整。

(5) 泵的运转情况, 特别是含有尘粒的液体所用的循环泵上的推进器。

(6) 鼓风机的耐磨件、防腐涂层和垫衬、飞轮的调整及轴承情况。

(7) 污泥在分离器中的堆积情况。

(8) 采取适当设施, 以防止室外装置中的洗涤液冻结。

例3水质污染控制设备的泵其常见的故障。

(1) 泵内未经适当注水, 应从排出管口重新注水。如有排气口 (在旋转泵上) , 将其打开, 一直等到流体开始流出为止。

(2) 速度太低。此时, 整个泵的功能通过隙漏下降。应更换推动装置以加大速度。

(3) 有些泵有过滤器以阻止流体中的固体颗粒进入泵内。过滤器经常堵塞, 这时要拿下滤网, 并清洗干净, 以确保足够容积。

(4) 抽液管未全部浸入流体中。此时应增加管道长度或升高储液桶内的液面。

(5) 抽液管漏气。要将所有抽液管的螺纹接头和垫圈适当拧紧, 并涂上密封油漆。

(6) 泵磨损严重, 要换零件。间隙过大将造成泵送容积相等的隙漏。

五、工厂的环境管理

清洁生产除了以上所述工作内容外, 更应该搞好工厂的环境卫生管理, 清除现场不必要的材料和设备, 保持所有生产区和库存区的干净、整洁和秩序。一个企业的环境管理质量是企业生产效率和工作效能好的标志。要做好环境管理工作, 有3个主要的要求:

1. 合理、适当的设备布局

包括生产线路、通道与间距及起重运输设施、通风和照明等。

2. 正确的材料管理和储存

正确的材料运转和储存都影响到环境管理好坏的程度。当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搬运和储存各种材料而发生障碍时, 生产秩序是混乱的, 大大的影响了生产效率。

3. 生产区与库存区的干净和整洁

包括地面、设备、间壁、墙门、工具料架等, 保持整洁干净无灰尘。并应进行监督、检查和评分、考核。

参考文献

[1] R.希金斯主编.维修工程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

环境保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篇3

伊川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辖县,该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境内的黄河支流伊河纵贯南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具有农业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1万亩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较为严重,对农业生产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和杜绝污染,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工业“三废”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的污染。一是工业废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2011年为例,伊川县工业废气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8万吨,粉尘的排放量为0.35万吨。另外还有砖瓦和焊剂行业排放的氟化物等,严重影响农作物生产,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直接或间接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危害,粉尘飘落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二是工业废水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伊川有十年九旱之称,特别是旱季,农业生产污灌现象严重。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1年,伊川农业生产用水,大部分是工业废水。因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个别还含有汞、铬等重金属,利用工业废水进行农业生产,造成有毒有害物质在作物中聚集,严重影响作物的安全和质量。三是工业废渣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当前,由于技术等各种原因,大量工业废渣得不到有效处理。以伊川县电厂为例,目前,每年产生粉煤灰150余万吨,近年来,虽不断加大粉煤灰综合利用力度,但仍有大量堆存,堆存过程中雨水冲刷、渗漏等影响企业周边的农业生产。

第二,生活污染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一是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这些生活污水一部分排入河渠,影响农业生产,另一部分则被部分农民为减少农业生产费用,对农作物进行污灌,以伊川区域为例,2009~2011年间,年生活污水排放量由6000吨增加到1万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居民进行污灌。二是生活垃圾污染。在生活垃圾中,除去有机物外,还有大量塑料、电池等污染环境的物质,近年来,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一般县级城市都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但对农村村庄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还基本是空白,在城市周边和农村周围,随处可见农田被垃圾包围,农作物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二、当前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业生产地缺乏保护规划。经对全县农田调查,全县农田70%缺乏周边环境规划和必要的保护措施。

第二,缺乏农作物生产的质量标准。特别是传统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红薯等的生产,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主要靠农民自身按照传统模式进行生产,造成对农田环境缺少必要的监控。

第三,农业市场体系不健全。在农产品市场上,质量安全信息是不对称的,生产者对此具有完全信息,而消费者具有部分信息或完全无信息。在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消费者仅仅凭借观察在很大程度上无法确定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假定在农产品市场上存在两种类型的产品:一是质量安全性较好的农产品;二是质量安全性较差的农产品。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市场体系不健全,造成逆向选择不仅可能加剧农产品质量和价格的下降,还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质量安全性好的农产品被挤出市场,从而最终导致市场的退化和“柠檬市场”的出现。

第四,部门管理不协调。环保、农业部门各自为战,部分工作协调不力,信息沟通不到位。如农田周边建成污染企业,环保部门清楚其排放的污染物,但不知道对农作物的影响,而农业部门不清楚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情况。具体到企业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最终都不明白,粮食质量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楚。

第五,基层组织不健全。当前,农村普遍缺少粮食生产安全管理机构和检测机构,农业生产安全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监控。

第六,群众环保意识不足。调查中发现,在农村,群众对农业生产的安全认识不够,求量不求质的问题相当普遍。

三、解决农村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措施

第一,切实制定农业生产环境保护规划,划定农业产地保护区,明确标准、目标和措施。

第二,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不是农业部门可以单独解决的,需政府各部门尤其是环保部门协同作战、综合整治,才能扭转环境污染严重局面。一是加大治理力度,控制污染物排放。对已有的工业“三废”排放企业要从严清理整顿。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小炼铁、小炼油、小造纸等“十五小”企业要坚决取缔,防止其死灰复燃。对属于国家限期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要限期停产,绝不手软。要采取政策、管理等方面的手段,引导和支持企业清洁生产,对“三废”进行回收利用,延伸产业链条,从根本上减少污染。二是提高准入门槛,减少污染项目。环保部门要把好市场准入关,采取环保一票否决制,坚决拒绝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拒绝污染总量超过总量指标的项目,坚决拒绝工艺落后已属于淘汰的项目。实行环境容量控制,对接近或超出环境容量的地方不再审批污染较大的建设项目。三是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传统的工业增长模式是以环境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循环经济可以把环保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要彻底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按生态工业方式组织生产。

第三,加强农业污染的控制。一是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科学施肥技术,要大力推广无公害综合防治新技术,提倡使用新型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使用杀虫灯、防虫网等器械进行物理防治或采用生物防治,以减少农药的污染。要大力开展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更新农药品种剂型,推广新型喷药器械,提高药效,减少污染。大力普及测土配方等科学施肥技术,推广使用专用肥、复混肥、生物肥、沼气肥等新型肥料,以满足无公害化蔬菜的生产要求。二是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综合农业体系。它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相互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绿色食品生产和有机食品生产,提高农业产品效益。三是以创建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和生态文明村为载体,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根据生态创建要求,一要推广新能源技术,减少农村生活污染。大力开展沼气利用,对农村生活污水和禽畜粪便进行处理,减少农村环境污染。二要对农村生活垃圾要集中起来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于房前屋后、田头路边,对电池等危险性垃圾要实施回收政策,以免严重污染农田生产环境。

第四,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成立专门的机构和检测机构,充实基层环保队伍和农技队伍,从人员上保证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第五,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农业生产安全认识,使农民能自觉从安全角度出发,规范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生产环境保护 篇4

第十三条【实施整改】排污者应当在收到限制生产决定或者责令停产整治决定后15 个工作日内,制定整改方案,报作出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开。整改方案应当确定改正措施、工程进度、资金保障和责任人员等。被限制生产的排污者在整改期间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并且应当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监测或者委托具有环境监测资质的监测机构开展监测,保存监测记录。

第十四条【解除】排污者完成整改任务的,应当在15 个工作日内向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整改任务完成情况,提交监测报告、整改方案落实情况、整改期间生产用电量、用水量、主要产品产量与整改前的对比情况等材料,同时说明以上材料向社会公开的情况。自排污者报告之日起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解除。

{方案二:第十四条【解除】排污者完成整改任务的,应当委托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产排污状况和污染治理能力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监测报告、整改方案落实情况以及整改期间生产用电量、用水量、主要产品产量与整改前的对比情况等材料报作出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自排污者备案之日起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解除。} 第十五条【终止】排污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决定自行终止:

(一)依法被撤销、解散、宣告破产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营业的;(二)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作出责令停业、关闭决定的。

第十六条【后督察和跟踪检查】排污者被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对排污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的履行情况实施后督察,并依法进行处理或者处罚。排污者解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30 日内对排污者进行跟踪检查。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七条【文书】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文书格式由环境保护部统一制定。

砂石骨料生产中如何进行环境保护 篇5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往往需要开采大量的山场料用于加工混凝土骨料。而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又容易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产生破坏和危害,主要包括料场开采对植被和山坡体安全稳定的破坏,破碎筛分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噪音对大气质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冲洗筛分所产生的废水、废渣对河流、山谷、陆地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等。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需的人工骨料生产,首先应从设计上充分考虑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案,尽量利用工程开挖的弃渣有用料加工混凝土骨料,尽量减少山场料的开采范围,使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趋于和谐统一。采料场的规划设计,应选择开采面积小,有用储量大的采区,同时应对开采区的坡体稳定、支护方法提出具体要求,防止开采设计不当引起的山体失稳、滑移对工程和人居造成伤害。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弃渣、废料应在指定的利于采取防护措施的位置堆存,并做好排水等防护设计。骨料加工工艺流程的设计,应在满足混凝土骨料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对环境影响相对较轻的干法生产工艺。选择湿法生产工艺时,必须采取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对废水、废渣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尽量减少废渣的弃置,使其达到环保要求。

1 料场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工程料源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重视整个工程的土石方平衡,对主体工程开挖的有用料加以综合利用。在技术指标相近的情况下,尽量使开挖料用于加工混凝土骨料,减少工程开挖料的弃置,这对环境保护和降低工程投资均为有利。

山场料源比选和开采方案的设计,应在保证骨料质量、储量的前提下,选择有用储量大于80%的料场,覆盖层厚度要尽量小,以减少剥离量和弃料。

料场开采过程中,应采取以下环保措施:

(1)在开采施工的每个梯段上,设置必要的截水沟; 当开采面坡顶汇水面积较大时,坡面上还应设置必要的急流槽,将汇集的雨水、地下水截至指定排水管涵,杜绝乱排、乱放,防止沟涵设置不合理而引发的泥石流。

(2)搞好弃渣规划,防止弃渣乱堆乱倒,同时应规划好施工道路的布置和支挡建筑物,做好必要的排水设施。

(3)在弃渣场的运行阶段,应加强弃渣场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弃渣场规模较大、堆存条件较复杂时,还应加强对堆存边坡的安全监测,防止发生偶然安全事故。

(4)制订切实可行的防尘、降噪措施,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钻爆时,优化爆破参数,控制扬尘。爆破前,应在岩石面洒水湿润,爆破后进行洒水降尘。

(5)爆破施工前,应注意对爆破冲击波和震动的控制,在爆破参数的设计上应优化控制单响药量,控制质点振动速度,以避免冲击波和飞石对邻近建筑物或设施的破坏。

(6)料场使用完毕后,做好清场与植被恢复,有条件时,可人造耕地或植树造林。并对已形成的开挖坡面、弃渣场加强防护处理,使其达到永久稳定,避免人为滑坡和泥石流发生。

2 骨料加工过程中的环保技术措施

对于处理能力大于500t/h的大型砂石加工系统,从山场开采的毛料一般最少需要经过三级破碎、三级筛分后,才能分级出符合要求的人工级配碎石和砂。在骨料的破碎筛分过程中,为保证成品骨料质量和降低加工成本,一般根据加工原料特性和规模的不同,加工工艺有全干法生产和全湿法生产或两种工艺的结合。骨料的破碎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和噪声,筛分机通过电机带动激振器使物料在筛面作直线或圆周运动,物料在筛面的跳动和筛分机的机械运动,均会产生噪音。干式筛分会产生大量扬尘,湿式筛分有大量的污水需要处理。工程监测资料显示,在设备扬起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约为原岩的63%~93%;破碎机的声级大于100dB;振动筛的声级大于110dB;为控制生产中成品砂的含泥指标,冲洗水中有用颗粒流失达10%~30%。因此为控制和降低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首先应从破碎设备选型和工艺设计上进行控制,其次还要进行详细的环保设计,并对施工和运行管理提出满足环保要求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1 破碎设备选型和技术设计中的环保措施

砂石加工设备大多是强烈的噪声源和尘源,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对生产人员健康产生威胁,在系统设备选型和技术设计时应预先考虑。

(1)破碎机的选择,应在满足工艺确定的破碎比前提下,同类破碎设备尽量选择重心低、转子或辐板运动幅度小、防护性能优良的的破碎设备,从源头将噪音控制在最小程度。

(2)振动筛在保证筛分效率的基础上,筛网尽量选择减震效果好的聚氨酯筛网。

(3)在系统规划阶段就要从环保理念出发,将系统的位置选择在距离办公生活设施和居民区较远的地方,同时破碎筛分车间尽量选择在山凹区域,避免扬尘和噪音扩散。

(4)破碎设备安放的基础在设计时应采用能够降低设备振动的结构形式,或采用有利于减弱设备振动的新材料。

2.2 干法生产工艺中的环保设计

对干法生产,特别是颗粒致密原料生产时,产生的粉尘量更为严重。为降低噪音和粉尘量,国外的砂石加工厂为了使其满足环保要求,大多采用全干法生产。整个生产线为全密封设计,对产生的粉尘采用风机和收尘器进行回收,并采用分选机进行分级,对有用的粗颗粒进行回收利用。国内过去主要在破碎机的进出口部位采用洒水除尘,近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一些采用干法生产的砂石加工系统对破碎筛分设备也采用全密封环保设计。图1为国内某工程采用干法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2.3 湿法生产工艺中的环保设计

为使成品骨料含泥量满足质量要求和调整砂中石粉的含量,对生产量大、原料中泥团和软弱颗粒不易剔除的系统,一般在工艺设计时,采用筛面加水冲洗和洗石工艺;对成品砂,为保证粒度模数和砂中石粉含量的要求,国内大多采用掺配调整工艺。棒磨机和立式冲击破碎机生产的半成品砂首先采用螺旋洗砂机洗去多余的石粉(或泥土),在洗选过程中有大量的有用细颗粒流失,为减少石粉(或泥土)的对外排放量,提高经济性,大多对冲洗废水和流失的细颗粒加以回收利用,外排的废水要求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1)石粉回收工艺。石粉回收处理的废水主要为来自最后一级筛分(一般为立破制砂的检查筛分)和棒磨机制砂洗砂的溢流水,砂的洗选目的是去除砂中小于0.08mm细粉(或泥),同时也使大量 0.08~1.60mm的中细颗粒流失。为了对流失的中细颗粒回收再利用,采用先将上述两部分废水集中收集在沉砂斗(池)中混合浓缩,浓缩后的砂浆用砂泵输送至专用设备进行处理。二滩工程采用的细砂回收工艺是将浓缩的砂浆送至成套设备顶部的水力旋流器进行再浓缩,旋流器的溢流水(一级污水)返回锥形沉砂斗再处理,旋流器浓缩后的砂浆进入固定筛用清水反复清洗,大于 1.2mm粗砂进入两套惯性振动脱水筛脱水,然后送往砂料罐。冲洗分级后的细砂连水及粗砂冲洗后的二级废水进入真空脱水装置下的锥形水力沉砂斗内浓缩,再次用砂泵送往真空脱水装置上方的水力旋流器再浓缩,浓缩砂浆进入真空脱水装置脱水,干砂由螺旋机送往砂罐,通过真空滤网的部分细砂通过自重进入其下的锥形沉砂斗再次浓缩回收利用。两个沉砂斗的溢流水排入沉淀池沉淀。使对外排放的废料大大减少。乌江构皮滩水电站和彭水水电站砂石系统均采用细砂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其将收集浓缩后的砂浆用砂泵送入细砂回收装置上部的旋流器进行浓缩,上部溢流水进入竖流沉淀池沉淀处理,浓缩后浆液进入下部高频直线振动脱水筛脱水,剩余污水也进入竖流沉淀池沉淀处理。

(2)废水处理与回收工艺。人工砂石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水的处理方式一般有如下两种:① 采用预沉—沉淀的处理方案,对预沉过程中排放的废渣进行机械脱水,从中提取可回收利用的细砂和石粉,并配置相当容积的废渣脱水池,对机械脱水过程中排放的废渣和沉淀池排放的废渣采取自然存放脱水的方式;②对系统排放的废水先进行浓缩,对浓缩达到一定浓度的废渣进行机械脱水,浓缩池溢流水进入沉淀池澄清,再对机械脱水分离出来的弃渣和沉淀池排放的石粉和污泥进行最终机械脱水。第1种处理工艺,可有效降低水体回收系统的投资,操作运行较简单,但水体回收利用率将受到限制,实际运行时排放指标一般很难达到环保标准要求;第2种处理工艺,虽然工程投资比第1种方案高,但因机械脱水干化不受天气和气温的影响,运行效率高,排放指标容易满足要求。根据运行经验,废水回收利用率可达到80%。构皮滩水电站烂泥沟砂石系统采用5台细砂回收系统进行污泥处理,其废水处理与回收设计示意图见图2。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事业正蓬勃发展,一大批巨型水电站陆续上马,混凝土用量十分庞大,人工骨料加工处理能力一般都超过了2000t/h,山场料的开采规模超过了50万m ³/ 月。为了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设计、业主、施工等参建各方都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但有些工程环保意识薄弱,特别是对人工骨料生产的环保投入不足,致使一些运行承包商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系统运行时不能严格执行设计标准,经常发生偷排现象,对整个工程的环境保护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的环保意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共同努力:

(1)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破碎设备,降低工程费用,不断探索混凝土骨料干法生产工艺。推广湿法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2)制订水利水电工程人工混凝土骨料生产环保强制性规范、标准,使混凝土骨料生产环保设计程序化。(3)建议业主对人工骨料生产单列环保运行费,减轻运行承包商的生产经营费用压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保水平上一个台阶,真正实现绿色砂石工程目标。

生产环境保护 篇6

下面讨论在美国由于农业开发引起的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盐害、水质污染4个方面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

2.1土壤侵蚀

美国联邦农业部的最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土壤侵蚀面积达6900万英亩,约占耕地总面积3亿4500万英亩的20%。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长期不断地种植较单一的农作物的耕地,即不实行轮作、不实行休耕的农地,机械化大农场。此外,美国政府以往的农产品价格扶持政策、增加农户收入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农户以垦荒的途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维持较高水平的收入。

由于对土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由于受风和水的侵蚀,美国全国的农地每年土壤流失量高达27亿-31亿t;造成容易发生土壤侵蚀的耕地面积达1亿1800万英亩。

2.2一些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水资源枯竭

根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统计资料:1949年美国可灌溉耕地面积为2500万英亩,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了5000万英亩,稍后减少到了现在的4500万英亩,其中包括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1200万英亩可灌溉耕地和1340万英亩地下水位下降的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南部平原、丘陵地区、太平洋沿岸的17个州;例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央的溪谷地区,地下水位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另据美国联邦农业部的调查,1980-1984年,有1400万英亩的可灌溉耕地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0.5~5.0英尺。

2.3盐害

美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是“灌溉农业区”,引起盐害的危险性极高。在这里不但有钠盐,还有钙盐、镁盐等各种盐类。加利福尼亚州受盐害最严重,加州的中部及南部帝国峡谷等主要农业区,降水极少,在那里若不进行灌溉,进行农业生产是不可能的。那里灌溉用水的水源是:地下水、圣礼河水、科罗拉多河水。因为科罗拉多河水含盐,加州中部、南部地区的土壤也含盐,所以,用含盐的水灌溉农田导致了耕地表面盐分过度积累,农作物因受盐害而枯死,耕地也逐渐变成了荒漠。现在,对此采取的对策是:用自动撒水器撒大量的水来希释盐分,使盐分流入地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时间一长,地下水盐分含量增高,当盐分含量高的地下水位上升到农作物的根系部位时,就会导致农作物枯死;或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使农作物枯死。为解决这些问题,也曾采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的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但是,盐分较高的水,向何处排放?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为降低地下水位,曾将盐分较高的地下水排放到Gustafson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发生了水鸟和水生植物受害事件,如水生动、植物生长畸形,以水生动物为食的水鸟因吃了这里的畸形动物也生长畸形,水鸟不下蛋,或生了蛋也孵不出小鸟。由于发生了这类事件,排水处于被禁止状态。如果在今后的10年中,这里仍禁止排放地下水,随着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位的上升,将有100万英亩的耕作,因盐害而充耕,变为荒漠。到目前为止,含盐分较高的地下水的排放问题仍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2.4水质污染

生产环境保护 篇7

1 煤气化工艺主要分类及发展

1.1 固定床气化

固定床气化工艺以10到50毫米为原料, 主要分为间歇式气化工艺和连续性气化工艺两种。目前, 比较先进的固定床气化工艺以鲁奇移动床加压气化为代表, 这种工艺目前已经广泛使用于实际的煤化工生产中。首先, 鲁奇移动床加压气化工艺可以使用质量不一的各类煤原料进行气化, 甚至可以用劣质的煤气, 可以有效减少煤原料的浪费;其次, 鲁奇移动床加压气化工艺在实际应用中, 煤原材料在气化炉的停留时间较长, 可以大幅增大煤的气化程度, 减少杂质的产生;最后, 鲁奇移动床加压气化工艺的耗氧量较少, 可以减少氧气等气化剂的使用。

1.2 流化床气化

流化床气化工艺是指气化反应在以气化剂与煤的形成的流化床内进行的, 其主要通过炭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以形成气化剂, 从而达到促进煤原料发生气化反应。流化床气化要求煤的粒度不能过大, 一般来说不能超过10毫米。目前常用的流化床气化工艺包括鼓泡流化床气化、循环流化床气化、增压流化床气化和喷动流化床气化。第一, 鼓泡流化床运用气化炉中的气体循环以达到煤粉的气化, 这种方式因为煤粉中的碳含量高等问题而无法实现;第二, 循环流化床指运用炉膛内物料循环并流化燃烧的方式而达到煤气化的目的, 这种方式适用的煤种类较多且操作灵活, 同时这种方式对清洁和保护环境都有一定的帮助;第三, 增压流化床指在加压情况下, 对煤原料进行气化, 这种气化方式既可以使用鼓泡床也可以使用循环床, 其主要优点在于可以大大提高煤的气化效率和气化剂的利用率, 减少原材料的浪费;第四, 由喷动床发展而来的喷动流化床是指运用气体的喷动来达到煤粉的流化燃烧, 该种方式同样也具有较好的气化效率, 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 我国对于喷动床气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1.3 气流床气化

气流床气化是指气体介质夹带煤粉并使其处于悬浮状态的气化过程, 该种方式对于气化炉温度和压强的要求较严格, 这是由于不同的煤原料有不同的气化温度。但是, 这种气化工艺拥有煤种适应性强, 气化程度高, 环保等多种优点, 非常适用当前的煤化工工作。

2 煤气化清洁工艺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煤气化工艺技术也在逐渐进步, 逐渐带动了实际的生产清洁水平, 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清洁与受用寿命, 促进了原料的利用率。在目前煤气化清洁过程中, 主要应注意几个关键点。首先, 应该尽量选用清洁较好的煤气化工艺, 如固定床气化工艺和气流床工艺对煤原料的适用范围较广, 结合合理的煤气净化工艺就可以有效的剔除掉硫、氨等有害杂质, 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的产值,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其次, 在煤气化过程中, 应注重对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严格将温度控制到规定的气化温度, 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煤气化的效率, 促使气化出的气体更加纯净。最后, 应设置一定的回收装置, 可以及时对气体中热能副产蒸汽进行回收, 还可以减少燃烧动力煤的污染。

3 环境保护工艺研究

不同的气化工艺拥有不同的气化方式, 也就会造成不同的污染物, 污染物的有害程度和治理难度也会有所不同。为了有效提高对环境的保护力度, 相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就必须努力改善煤气化工艺,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一方面, 根据不同的气化方式, 应设置不同的回收装置, 及时处理煤气化产生的硫、氢气、二氧化碳等种种杂质;另一方面, 应促进对煤气化炉的改善和优化, 提高气化炉的气化效率, 从根本上减少杂质的产生。

4 结语

绿色生产是目前时代的主题之一, 也是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所必须重视的课题之一。为了有效提高煤气化工作的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煤化工企业必须积极改善煤气化技术和设备, 促进煤气化更加清洁, 更加环保, 保证企业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煤气行业的规模有了明显的扩大, 各种新型技术设备也呈飞速发展中并逐渐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中。然而, 技术的发展势必会使人们对环境等问题的重视程度降低, 因此如何能在煤气生产发展中坚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来保证生产的清洁和对一定的环保, 是煤气企业的难题。煤气化工艺的清洁生产工作可以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最大程度上减少原料的浪费, 提高生产效率, 从而有效较低环境的污染。本文我们就将简要介绍煤气化工艺的主要类别, 并结合目前生产现状研究改善煤气化工艺环境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煤气化工艺,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高海庆.煤气化工艺清洁生产及环境保护分析[J].化工管理, 2016, 03:217+219.

[2]赵锦波, 王玉庆.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化工, 2014, 02:125-131.

[3]甘世杰.煤气化工艺清洁生产及环境保护研究[J].科技传播, 2014, 18:125+127.

推行清洁生产 降低环境污染 篇8

【关键词】 清洁生产;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一、 对推行生产的理解

20世纪80年代末期,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污染控制战略出现了重大改变,其核心内容就是以预防污染战略取代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政策。如今清洁生产的概念贯穿于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境與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之中,被公认为是一项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2l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即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源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清洁生产的定义涉及及两个全过程控制,即生产过程和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循环过程。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要求贯彻污染预防原则,从生产设计、能源与原材料选用、工艺技术与设备维护管理等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从生产源头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控制污染产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 推行清洁生产降低环境污染的途径

当我们深知生产污染给我们带来的极大损伤后,我们开始不断的进行反思,试图开始努力寻找到一条能够在保证一定的经济发展同时又要兼顾对环境保护,改变传统模式的先开发后培育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要保证两者的同时进行,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提出,受到各个产业的不断推崇,循环经济的呼之欲出使清洁生产成为一种提高经济效益的又环保的新的生产模式,如何能将其落实到实处,又是我们即将要讨论的命题。

首先,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将环保思想贯彻到底。可持续发展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的必须要遵循的原则,特别是中国的今天,在大力发展经济的驱动力下,利益已经遮住了我们的双眼,不能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只会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环境问题是生存问题,一切的经济行为都要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健康的存在才能保证其它的事物的发生。我们需要用科学的发展的辩证的长远的观点看待生产和环境的矛盾问题,这是目前人与自然比较凸显的冲突,只有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维护生存的稳定。不可待资源的枯竭之时我们眼睁睁的看着人类的消亡,所以可持续发展观需要植根于我们的思想,去指导我们的行为,特别是经济生存行为,在推行清洁生产中能够围绕环保而制定政策和进一步的有所作为。

其次,注重生产过程的细节。既然我们主题是推行清洁生产,所以在每个生产的过程的步骤都要经行全面的“清洁”。从最初产品之前的设计开始,设计师要针对产品的用料和比例来尝试是否能够用比较环保低污染的材料来进行替代,由于现在很多的生产产品的物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当其废品或是废弃品被排放时就会对水或者排放到大气中资源严重的污染,所以我们首先从设计入手遏制有毒或污染大的材料。这里要声明一个问题,很多厂家会认为这样使用环保材料会提高生产成本,其实不然,如今大家的环保意识很强,人们愿意去花费更高的价格购进环保产品,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厂商是另外一次商机。下一步需要将设计投放到生产流水线中,据科学分析不同组合的生产工序对环境的污染值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按照科学的组合来进行排列,以对环境污染最低的方式来进行组合。一般来说这种科学的排列是不会影响单个生产的产品时间,反而会降低资源的使用,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在每个步骤的工艺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开放,特别是设备这个部分,原有的机器生产效率低,用料多,污染严重,我们需要在一定比例的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够减少污染。减少能源的耗费,降低生产成本,这一是实行清洁生产的一部分。最后我们一定要依靠科学的先进技术来实行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去发展生态工业,节能减排是不便的目标。

最后要兼具科学的管理和监理制度。可以适当的参照发达国家的宝贵的管理经验来结合我国的工业的国情,再生产过程中加大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的责任制。

三、 结论

推行清洁生产降低环境污染是在必行,我们不能再靠着祖先留下来的资源任意的使用,而不留后路,百年大计,需要为子孙造福。明日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重点将落在资源,而今日的生存问题需要引起工业的足够重视。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陈文明,清洁生产——环境战略的新认识[J],化学进展, 1998,(02)

[2] 焦路锋,企业如何搞好清洁生产[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6,(02)

[3] 田海军,环境影响评价中正确理解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J],大科技,2009,(3)

作者简介:

尤晓彤,男,(1971.10-),北京,本科,研究方向:环境保护

(作者单位:秦皇岛朗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环境保护 篇9

首先,强化监控治理,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对本地区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对于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企业要限期整顿,对于违法排放的要依法严肃处理,要进一步取缔小炼铁企业、炼油企业和造纸企业,做好跟踪调查工作,禁止其重新作业,同时要督促企业及时更新换代生产技术和设备,要采取政策和行政手段,引导企业不断向着环保生产方向转变,强化对工业污染物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其次,转变地区经济发展结构,发展生态经济。现阶段,传统工业生产模式对农业内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及时转变理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重复利用,对废气物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2.2 强化对农业生产污染物的控制

上一篇:分管后勤副校长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浪费小学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