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共12篇)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第28页例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根据统计图表会回答简单的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能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彩笔、统计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新的内容,还记得是什么内容吗?

分类与整理。

对,大家学得非常认真,咱们继续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板书:分类与整理

(二))

齐读课题。、但本节课的内容与上一节课又有所区别,想知道区别在哪吗?

想。

好,咱们就共同来探究吧。

(设计意图:导入课题,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四个家庭报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智慧树节目,(出示情境图),谁发现了数学信息?

生自由说

现在这四个家庭要分成两组做游戏,你觉得应该怎样来分?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按大人和孩子分

2、按男女分

3、两个家庭一组,另外两个家庭一组

4、........师:可以把你们的分类结果整理成一个简单的表格吗?

(学生制作表格比较困难,建议教师提前准备学习用表)

好了,孩子们,交流完了吗?把你们的成果分享给大家吧!

师通过学生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呈现。

从你们的分类中,你们都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你能解决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28页做一做。

请同学们把我们班的同学分成两类,你是怎么分的呢?

2、打开课本,翻到29页页,根据统计的数据,独立完成第二题以及后面的作业题目,师巡视,指导。班内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这个环节,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统计图的意义,加深对统计图的了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页例题1。

教材分析:

“分类与整理”是融老教材“分类”与“统计”为一体的内容, 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编排, 目的是强调在分类基础上进行数据整理。例题1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 学会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并经历用自己的方式 (文字、图画、表格等) 呈现分类的结果, 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初步感知简单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以及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体会分类整理的意义

师: (出示课件) 同学们, 假设数学课本丢失了, 现在要到新华书店购买, 看看图1这三个书架, 你觉得售货员应该到哪个书架找课本最快?为什么?

生1:我认为售货员到第二个书架找最快, 因为整理后的书架很整齐。

生2:我认为售货员到第三个书架找最快, 因为第三个书架不仅摆放得整齐, 而且第三层上写清楚是小学课本, 售货员马上就能找到。

生3:我也认为售货员到第三个书架找最快, 因为那里的第三层写着分好类的小学课本, 所以能很快找到课本。

二、揭示课题, 欣赏分类整理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他们都说到了很重要的词:整理后的书架很整齐, 而且售货员到分块、分类的书架上找更快。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 (板书:分类与整理) 那么, 同学们看了书店上整理好的书后就能马上找到课本, 还想不想看看其他分类整理呢?

请看图2:是凌乱的美观, 容易找到所要的东西, 还是整齐的美观, 容易找到所要的东西? (出示课件)

想一想,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分类整理, 不仅美观而且容易找到东西的现象?

生1:在衣服超市里有分类整理。

生2:在水果店里有分类整理。

生3:在我家的鞋柜里有分类整理。

生4:在我家的书柜里有分类整理。

生5:在卖冰淇淋的冰柜里也有分类整理。

……

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生活中我们时时都享受着分类整理后的方便与美观, (板书:美) 看来分类整理在我们生活中用处可真大啊!

三、新授描述分类标准, 尝试分类记录

1.引出分类需要, 描述分类标准。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图3中这些同学手里拿着很多气球, 如果想知道各种气球有多少个, 怎么办呢?

生1: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怎么数?

生2:把它们分分类再数。

师:怎样分类呢?

生3:按颜色分类。 (板书:颜色)

生4:还可以按形状分类。 (板书:形状)

2.体验分类过程, 记录分类结果。

小组活动: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气球学具和答题卡, 根据同学们选定的标准, 按形状和颜色在答题卡上给气球分类摆一摆、数一数,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1) 实物投影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生1:我们组按形状分类, 如图5。

师: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2) 实物投影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有的小组分成一堆一堆的, 你们小组为什么要排成一列一列的呢?

生2:这样看起来整齐、清楚。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吗?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3:圆形气球那一列最长, 它们最多。葫芦形气球那一列最短, 它们最少。

小结:看来在分类时, 我们要整理成一列一列的, 这样不仅好数, 而且还容易比较。

(3) 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有位同学记录成图7这样, 你能看明白吗?

师:桃子形状的气球有几个? (4个)

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3表示什么?怎么知道的?

小结:上面一行表示的都是形状, 下面一行表示的都是个数, 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 这样记录更清楚、简洁。

(4) 展示其他记录方法, 让学生评价。

师:图8这位同学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

生:颜色。

师:他这样分类行不行?

生:行。

师:各种颜色的气球各有几个呢?

生:红色气球有3个, 蓝色气球有3个, 黄色气球有6个。

小结:看来分类整理, 除了可以按形状分类, 还可以按颜色来分类。你们的分类结果可真棒!

3.比较分类结果, 再次体验分类的多样性。

【出示课件】

学生汇报:略。

小结:分类有标准, 标准不同时, 分得的结果也不同, 但总数不变。

四、巩固分类标准, 体验分类记录

1.请大家给图10中的圆片分类, 并说一说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2.用你喜欢的方式对图11中的水果进行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再说一说它们各个的数量。

3.选定一个标准给图12中的图形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哪种图形最多?哪种图形最少?如果按照颜色分类, 谁最多?谁最少?

五、拓展知识领域, 延伸分类标准

思考:

师:都是增加一个图形, 怎么表格的改变就不一样呢?

小结:当增加一个整理过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东西时, 它就表示增加了一类;当增加一个整理过程中已经出现过的东西时, 它只表示增加了一个, 在那列数上加1即可。

六、全课小结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3

一、整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单元整理课的特点之一是“整理”,即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学生的知识结构脉络分明、条理清晰。其基本程序为:梳理——沟通联系——建立网络,注重知识的梳理,引导学生对只是从横向、纵向进行归类,将分散的单个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形成网,做到依纲扣本理网络,有的放矢促统一。

1. 注重引导

我认为在第一阶段中,应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来确定。因此,教师在第一阶段中应多通过小故事、小游戏、小汇报、小竞赛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兴趣和积极交流、思考的氛围,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在第二阶段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单元整理课学习经验和自学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主体参与,尝试让学生用文字、图表、网络结构等形式,自我整理,教师加以指导,对此,肯定学生的做法,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意识和能力。

2. 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是单元整理课的重要内容。在单元整理课中,教师应十分重视补缺漏和纠错误,摸清缺漏和常见的错误,平时摘录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在课前,先回顾自己在批改学生作业过程中所发现的错误与问题,再针对学生总结知识中的缺漏与知识的重难点进行训练。这样,可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达到单元整理课的预期效果。

二、巩固知识,拓展提高

单元整理课的特点之二是“练习”,即对整理的知识点及时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能运用所复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并通过联系反馈,更好的进行知识梳理。复习中要处理好“整理”与“练习”的关系,不能只练不理,更不能只理不练,我倡导“理中有练、练中有理、理练结合”的做法,让学生在边理边练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益。

1. 巩固知识,以练习为主

单元整理课离不开必要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的练习。通过学生有效的练习,切实提高单元整理课的课堂效率。

首先,单元整理课的练习不能简单复习新课学习中的习题,要避免机械重复造成无效的劳动;

其次,单元整理课的练习既要重视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也要注意综合性的练习,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挑战性;

再次,单元整理课的练习在内容和要求上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还要兼顾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提高,以思维为主

单元整理课,因其内容“多”而“杂”,要解决知识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这样就给了学生思维的广阔空间,通过创设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教学素养。

例如,在“审题”的单元整理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份“综合测试题”:

(1)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2)脱式计算:1.25×32×0.25。

(3)解方程:6.8+3.2x=26。

(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5)小明带着小狗和小兵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 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这边跑……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6)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内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4克。)

(7)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我匠心独运地设计一个个陷阱,让学生大呼上当的同时,积极反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意识、对数学积极的情感就在一次次的犯错、纠错中得到发展,思维也在一次次的对话、互动、思辨中得以深入。

又如,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册第98页,例10工程应用题。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这道整数工程应用题的解答,得出分数工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但是这两者如何来转化,这就需要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我设计如下问题情境,让学生列式计算,诱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例10,学生根据整数工程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比较熟练的列出30÷(30÷10+30÷15)=6(小时)。当学生说出算理后,我又将题中的“30米”这个条件先后换成45千米、60千米、90千米、600千米。让学生解答,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感到奇怪,疑惑,为什么这段公路不管变成多少千米,最终答案都是6小时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切中了新知的要害,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为探索分数工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学从提出问题开始,到解决问题结束,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得到培养。

3. 回顾反思,以方法为主

通过对单元整理课的回顾与反思,一是帮助学生提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将前后知识系统整理、求同存异、融会贯通,构建完整的网络体系,开发学生复习整理的潜能;二是开发隐含在知识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中,在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所提炼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加以内化。

三、积极评价,评价到位

1.评价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2.单元整理课中如何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評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认为:

(1)在整理知识中,对学生所获得的成功或创新做法,要给予及时的评价;

(2)在对比练习,或是综合练习训练过程中,对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也要给予适时的评价;

(3)在复习过程中,对学生成功的合作经验,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更要给予充分的评价。

3.评价的多样化

(1)教师评

教师对学生整理复习中好的做法,完整的口头表述,严谨的计算过程等给予肯定性或激励性的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整理的意识和提高单元整理课的质量。

(2)学生评

学生间通过对他人复习中的方法、计算过程或是口头表述,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予正确的或是有建议的评价。

(3)组评

小组交流后的汇报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对其他小组的复习经验和个别同学的口头表述、计算过程给予不同的评价。

(4)自评

这是学生对自己所复习知识的情况的一个简单汇报。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小结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又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清楚,觉得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如何等等。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第27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进行分类,感受图表的简洁。

3、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4、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分类方法,感知分类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进行分类,感受图表的简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过超市购物,是吗?

生:是。

师:现在请大家再去超市看一下吧。(点课件)看完视频,是不是觉得超市里的东西,分类摆放得很整齐?

生:是。

师:这样分类整理的好处是方便我们购物快捷。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分类与整理的按给指定的标准分类。(师板书:分类与整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27页看一下主题图。

(设计意图:从去超市看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顺利导入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1)出示主题图气球图片。(课件)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给出的信息图。小朋友们拿着这么多的气球,你能说一说图中有哪几种气球吗?

生:有三种,有爱心形的气球、冰糖葫芦形的气球、球形的气球。

师:对。这么多气球,怎么分类呢?可以怎样分类呀?这里出现了一个词“分类”,谁来说说你认为的或理解的分类是什么意思呢?

生1:哪个东西相同的是一类;

生2:每个东西都是一样的。

师:哦,你们是这么理解的,那把气球分成几类呢?我们就先按气球的不同形状进行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师板书:形状)大家来数数看:冰糖葫芦形的气球有3个、爱心形的气球有4个、球形的气球有5个。我们分堆整理好,摆放在这个图中,这个图表小朋友们以前都没有见过,现在来认识一下,横线下是表示图形的形状,横线上每列是表示图形的个数,把图形一一对应,摆放整齐,像这种把同类事物排成一列画的图,叫象形统计图。问题: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象形统计图,我们能快速的看出来,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大家回答一下,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呢?

生:球形的气球最多,冰糖葫芦形的气球最少。

师:对,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我是通过数数知道的;

生2:我认为哪列最高就是最多,哪列最矮就是最少的。

师:对,通过象形统计图,我们能快速直观的看出来,谁是最多,谁是最少的,把它整理到一起。

(2)、交流展示:你还能按照什么来分类呢?刚才我们是按气球形状来分,也许有同学想说:还可以按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师:对,按颜色分。(师板书:颜色)现在我们来按颜色分一下看,有蓝色、红色、黄色的气球,将所有蓝色、红色、黄色气球放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建立象形统计图,通过象形统计图,我们也可以快速直观的看出来,黄色气球最多。所以,学习了象形统计图,我们不但能直观的看出图的信息,也可以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同一种分类里面,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下这几个同学的不同记录方法

(3)、导思点拔(课件略图)

师: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进行分类,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那你更喜欢哪位小朋友的记录方法?

生: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将图的演示逐步过渡到表,学生便不觉得突兀,对以后统计知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气球,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形状分,第二次是按颜色分的。

师:而它们的总数又是怎么样的呢?好,让我们来算一下。(板书)

形状颜色

3+4+5=12(个)3+3+6=12(个)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生:总数不变。

小结: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活中分类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情景要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还要让学生发现,无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不变。)

三、课堂练习

1、把每组不同的物品圈起来。(课件)

2、按形状分一分。(课件)

(设计意图:紧跟练习,对新知加以巩固。)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与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吗?最后,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按给定标准分类

1、事物可以根据形状、颜色、不同的功能、用途等进行分类。

2、根据同一标准分类,虽然分类结果的呈现形式可能不同,但分类的结果一定相同。

附教学板书:

分类与整理

形状分颜色分

3+4+5=12(个)3+3+6=12(个)

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总数不变。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5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6

石嘴山市第十三小学 李海霞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分类与整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2.教材地位和作用

《分类与整理》这节课属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第一次提出“分类”这个概念,它是今后学习统计表、统计图的基础。本课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外,也要让学生初步感受统计的过程。教材是以礼物的情境图导入,很适合一年级孩子们的心理,在这个情境主线的贯穿之下开展由浅入深的分类操作活动,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掌握分类方法,培养学生能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但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且思维活跃。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学习形式,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感知的空间,并注重把本节课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由平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有一定的分类能力,如可以区分水果和蔬菜,可以根据事物的表面的特征(如形状)进行分类。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三个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3、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卡片、白纸。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看看一共有多少件礼物?想一想你是怎么知道的?

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像这样,按一定的标准,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叫做分类。(板书:分类)【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思想”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2.对分好的物体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师解读,画出重难点。【设计意图:目标中没有告诉学生情感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这节内容后自己去感悟,学生们在听老师过程中一是明确学习任务,二是锻炼倾听能力。】

三、自学指导

自学书第27页例1,思考: 1.可以怎样分类?

2.图中的气球是按什么分类的? 3.按形状分每种气球各有几个?

【设计意图:一是将本课学习的内容放得小一些,易于一年级学生思考和接受,二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组讨论

看同学们讨论的这么激烈李老师真高兴。现在四人一组,讨论刚才的3个问题,将你的想法与困惑和你的同伴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小组的讨论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及善于发现的能力,同时老师给与一定的指导】

五、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汇报刚才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不同的想法。

李老师今天遇到难处了想让同学们帮帮老师,愿意吗?老师这有一堆漂亮的气球,可老师想知道每种气球都有几个?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将它们分分类。

师:接下来你们要完成三件事,请看这是老师对你们的要求。(读要求)听清楚了吗?

六、同桌合作,操作整理

学生动手操作(一人分类,一人整理记录)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分类统计,经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生成过程,初步感受单一标准下,表示形式不同分类结果却相同,并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1.展示图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整理的特别好,现在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都是怎么做的。

生:一堆一堆分(容易叠在一起数起来不方便);排成一列(整齐、清楚)师:为了让这个图更清晰一些,老师还想给它再加上一些东西:一条线、相对应的图标。(投影出示)

像这样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板书:象形统计图)2.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还有一些同学的记录方法很有创意,比如这位同学的作品。请你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你能告诉大家你写的3、4、5分别表示什么吗?同样老师给他画上几条线。

这样的记录真清楚。(板书:表)【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运用不同方法记录分类的结果,激发学生思维的开阔性。体验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分类整理的数据更清晰,梳理分类后进行整理的有效方法。】

师:你能一眼看出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最少吗?你是怎么看的?(师引导看图时,哪一类最长就最多,最短就最少,重点放在一一对应上。看表时,直接看数据)展示一两个其它记录的作品,让学生评价。

师: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虽然大家的方法可能不相同,但从结果看,都是一样的。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都是按形状来分(同一标准),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师:刚才我们是按形状来分,你们完成得很棒.现在我们试着按颜色来分,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请将这些气球放在一起,按颜色分一分,再数一数,这回不用记录。【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由于分类标准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生动手实践 请一生上台展示

小结:同样是这几个气球,不仅可以按形状来分,还可以按颜色分,也就是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

师: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气球的总数会变吗?生计算得出:标准不同,但总数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效果出示的对比图,引导学生知道分类标准不同,过程也会不同,但结果不变。进一步理解分类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师: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也很大,谁来说说你在哪里见到过分类现象? 生:我在学校见过垃圾分类,可以将垃圾回收利用。

生:人名币按面值大小可分为100元、50元、20元、10元、1元等。……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垃圾分类可以让我们生活更环保;超市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的选购物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舒适,分类的作用可真大啊!

伴随音乐缓缓播放生活中的分类图片。

七、当堂检测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现在老师数一、二、三,把你们桌上的气球全收在一起,压在课本下面。我决定带你们去参加智慧乐园的闯关游戏。一把车涂上颜色。

二按树叶的种类分一分,再涂一涂、填一填。【设计意图:选择了适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能突出本节课重点的习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程度。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在练习中深化。】 师:你们胜利闯过了智慧乐园的考验,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八、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的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呢?放学后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把自己书桌上的物品也分类整理下吗?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按形状分(学生作品)按颜色分 象形统计图 统计表

标准不同 结果不同 总数相同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件出示两个书架,一个是整理前凌乱的书架,一个是整理后整齐的书架。

师:如果要看《365夜故事》,你更愿意从哪个书架上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指名回答。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上个星期天,我带领小朋友们去游乐场玩,小朋友们买了许多气球。看,多漂亮啊!

2、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揭示课题)

3、学生思考。

4、出示教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进行分类。A: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计数,探索记录方法

(1)、师:你能按照形状分一份并告诉大家每种气球有多少个吗?(2)、学生分组活动:分一分并想办法记录分类结果。(3)、展示分类结果,并讨论“你喜欢那种记录结果的方式,为什么?”

(4)、虽然大家记录结果的方式不用,但仔细观察整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5)、根据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B:按颜色分类计数,选择喜欢的形式记录结果

(1)、师:请大家按颜色分一分,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分类结果。

(2)、学生展示分类结果。(3)、根据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三、小结

通过给气球分类与整理,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分类与整理,学会了

怎样分类与整理。下面我们就用所学会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七第2题。

(1)、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第1小题。(2)、放手让学生完成第2小题。

(3)、讨论:分的都是这些卡片,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

2、拓展练习

生活中的分类(超市、图书馆)

五、总结收获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什么?

《分 类 与 整 理》

教 学 计

孙瑞芳2013.3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方案 篇8

2、在操作中掌握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进一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按不同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体会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学习方法:实践操作法、交流感受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我们一起去游乐场逛逛吧。

(课件出示游乐园大门挂满气球的图片及气球图)

二、我想知道小朋友手中每种气球都有多少个,我该怎么办?谁能给我出个主意。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出按颜色分类、按形状分类)

(板书:颜色 形状)

师:下面就请你们按自己的想法给这些气球分分类,老师都给每位同学准备了这些气球,现在就请你们按形状把他们分一分,然后数一数,整理一下,然后把结果记录在你那张白纸上。

师:老师知道你们整理的特别好,我们先请这位同学介绍一下他的作品。

你是按什么分类的?(学生介绍)

追问:谁分类的方法和他是一样的?

师:你们能一眼看出谁最多,谁最少?(指名回答)

师:为什么不用数?你们是怎么一眼就看出来的?(指名回答)

师:为了让我的图更加清晰,我还要补上一些内容,我要在我的图下面画一条线,然后在下面做上标记,这下看这幅图的人是不是一看就一目了然了?

(课件出示象形统计图)介绍 :这样画出的图,可以成为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可真棒,可以用图表示自己的作品

(板书:图)

师:还有好多同学有不同创意的作品,我看了看他们的作品,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看,(展示学生作品)他们都是用什么记录个数的?(数)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图来记录的,现在用数也能记录作品,我们来看这幅作品,我给它画一条横线,看看上面都是什么(图),也就是形状。

(板书:形状。)

下面是什么(个数)

(板书:个数)

竖着看,通过第一列你能不能看出第一列的图形有几个?第二列,第三列呢?通过老师画的线,你看它是什么?

(板书:表)

师:你们可真厉害!不仅仅把这些气球进行了分类,还把这些气球整理成了图或表。今天我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分类与整理。板书:与整理

三、介绍另一种分法

师:这幅作品是同学们是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进行了分类,(指着旁边另一种分法的作品)

师:还有一种分法,请xx给大家介绍下你是怎样分的?

(生很自然会答出:按颜色分)

追问:和他分类方法一样的宝贝举手

四、总结“分类标准”

师:都是把这些气球进行分类,可两次分得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得出:标准不同,结果不同。同时板书。)

师:哪个量是没有变化?(总数没变)

五、练一练

(一)圈出每组不同的那个。

(二)(课件出示29页水果图)。

1、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看这么多的卡片,该怎么分类,按什么分,老师看那一组又快又好。

2、学生边说老师边归纳,边根据分的情况利用课件移动卡片进行分类。

3、分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按水果的种类分;按卡片的形状分。

4、涂一涂,填一填。

六、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把一些图形进行分类,并能把分类的结果整理成图或表,明确了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总数相同。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按颜色分:(学生作品)

按形状分:(学生作品)

《分类与整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9

凉州区共和街小学 王雪梅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第28页内容及练习七有关习题。教材分析

统计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随机现象的方法。就本单元来说,气球的个数、参加游戏的人数都是数据,这些数据都包含在生活事件和现象中。收集、整理数据,并用图或表的形式呈现,对这些事件和现象的了解能更清晰,把握更准确。

安排本课时教学,就是让学生参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活动,感受数据的意义和统计的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相关的问题,发展数学思考。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具体内容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分类)

二、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引出探究内容。出示:本课时情景主题图。师: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呢?这些人有什么不同?

师继续提问:如果成分两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每组各有多少人?(同桌互相说一说)。

2.探究分类的方法,学习简单的统计表。学生数数,并交流、确定方法。

学生大多能想出按男女性别、大人和孩子来分类统计。

师小结:要给这些人,先确定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可怎么把分类的这些结果记录下来呢?如果不记录,一转眼就会忘掉的,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项新知识------用表格来记录整理好的这些数据。(补充板书)

学生汇报整理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电脑上做表格。

师,这种表格真了不起,把刚才我们分类的数据正确清楚记录了下来。像这种表格,就叫简单的统计表。介绍统计表的好处。

3.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人,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师:那总数有变化吗? 生:总数不变。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小结并版书。

4、课堂练习:这些人,还可以怎么分类?把分类的结果填在表格里。

5、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分类标准。a.如果这些人到公园门口买票,应该按什么分? b.如果这些人进更衣室,应按什么分? 从这两个问题,你又发现了什么? 同桌讨论,学生回答师补充。

三、巩固练习

1.给图形分类并填表格。2.动脑筋,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快乐作业: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10

第一课时:单一标准分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加整洁、方便。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2.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谁能告诉我一共有几个礼物,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生:大的几个小的几个,粉色的几个蓝色的几个

师:那老师有一个问题,那么为什么都是数有几个礼物,大家的方法不同呢? 生:从不不同角度看问题

师:那好同学们是不是把老师给的礼物进行了不同的 分类呀?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分类。

二.互动新授

师: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你们见过分类吗?生活中有那些是分类的现象? 生:垃圾分类,超市分类,午饭分类

师:垃圾分类可以环保,超市分类可以方便人们购买,午饭分类可以使同学们找到自己的午饭,所以说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可真大呀!

师: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些问题,老师手里有一些气球,但是不知道如何数了,可怎么办?我想知道这每种气球都有多少个呀!我可怎么办呀!那我怎么分类呀!快出个注意。

生:颜色,形状

师:那今天呀!同学们就帮老师按形状来给这些气球分类,老师呀!都给每组同学准备了这些气球,一会就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一分,数一数,整理一下以后呢!然后把你们分的结果记录在这张白纸上好吗?听清楚我的要求了吗?现在开始。

1.分一分

2.生: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分类的结果。

(1)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类的结果:你是怎么样分的?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就整理到这,现在停下你手中的工作,一起来看肖老师这,1,2,3,我看这位同学坐的真精神,老师看到你们整理得特别的好,现在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给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师:同意吗?你们发现吗?他把图形的圆形放在一堆,心形放在一堆,毛毛虫形放在一堆。

师:他整理得好不好,好的话给他鼓鼓掌。

师:但是老师刚才也观察了,有的同学和他的摆法不一样,有的同学是摆成一排一排的,谁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摆呢? 生:一堆堆的不好数,一排一排的容易看。

师:那老师请问同学们,你们能一眼看出哪个多,哪个少吗? 生:圆形的多

师:老师还没来得及数呢,你是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来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生:谁比谁多一个

师:老师也有一个作品,想给同学们看看哈!我的作品我摆出来我就发现了,他俩一样长,但是一样多吗? 生:不一样

师:那为何呢?老师应该怎样做? 生:摆成一一对应的

师:现在你们能一眼看出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

师:为了让我的图看上去更清晰,我要在我的图上补充一些内容,我在这儿画上一条线大家我是从这数的,然后在底下做个标记,这下看我的图的人一下子就清晰了。同学们可真棒呀,可以用图来表示结果,我看同学们的白纸上有很多更加有创意的的想法,谁想来展示一下?

师:我看到这些漂亮的作品,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如何进行计数的?

生:用数字写

师:刚才我们用图,现在呢我们来用数,横着看完我们再进行竖着看,老师在每一列傍边画上一条线,同学们说这像什么呀? 生:表

师:那么我们不仅把他们进行了分类,还整理成了图或者表,所以说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就是分类和整理

师:呀!老师突然发现,老师还有一个气球忘了放进去了,谁能告诉我应该放在哪里呢?

生:放在糖葫芦里

师:可是这里没有绿色的糖葫芦呀?原来我们是根据形状进行的分类,而不是颜色,那我们将图形变了,表应该如何变化呢? 师:呀!老师又忘了,这里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兔子呢,它应该被放在哪呢? 生:放最后

师:对,那在下面我们也得画一个小白兔,在表上面我们也要把小白兔补上!师:那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同样是增加一个气球,为啥一会儿增加一个,一会增加一列呢?

生:因为小白兔是不同的新形状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同学们一起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还看出来了同样是增加一个,可是糖葫芦是增加一个,小白兔是增加一类。

小结:师:同学们,你们真棒,不紧紧是把这些气球进行了分类,而且呀还把他们整理成图。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29页练习七的第1题。

师:把车图上颜色,并数一数有几辆车。学生动手涂色,再汇报。

2.完成课本第29页练习七的第2题。

(1)按水果种类分一分。

师:按照水果的种类分一分,数一数,再分别填一填,苹果,桃子的个数。

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2)按卡片形状分一分。

师:按照卡片的形状分一分,数一数,再分别填一填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的个数。

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3.完成课本第30页练习七的第3题。

师按照树叶的种类分一分,涂一涂,再填一填每种树叶的片数。

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个别汇报

第二课时 多标准分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自主分类。

2、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思考分类方法

2、会画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巩固复习,导出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你们忘没忘呀,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分类?我们上节课中将气球是怎么进行分类的来着?怎么画出的用图形来表示的表格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生:

师:我们上节课仅仅通过气球的形状来进行了分类和整理,那同学们有没有在课下进行思考,我们上节课提到的要是用颜色来分类,结果是怎样的呢? 生:红色的有,绿色的有……

师:那请同学们像上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展示的一样,用图形来画出一个简单的表格

师:好,同学们好厉害好聪明啊!知道通过颜色和形状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处理,那么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分类和整理。

二、互动新授

师:现在是春天了,天气越来越好了,是不是很多家长都会带同学们去公园里去玩儿呀?今天呐,公园里就来了很多的家长和小朋友,他们想分成两组一起来玩儿一个游戏,可是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分组才好呢?谁能帮助他们出一个好主意呢?

生:按大人和孩子(年龄),按男和女(性别)

师:同学们都好聪明,想出了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那你们能尝试着将你们的分类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么?我们首先看看按大人和小孩分,应该怎么分呢? 生:大人6个,孩子4个

师:好,同学们数的好快呀,我们上节课的形状啊老师能画出来,那这节课的人员老师就不容易画出来了,那我们就用文字来表示。那我们写的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呀? 生:人数 师:好,那我们就在前面写上人数,最后呀我们要像上节课一样,在这画一条线,周围也画上线,看看我们是不是就做成了一个表格。

师:老师在前面给大家做了一个演示,下面请同学们在你的空白表格上,边思考边写一遍,看看老师刚才给你们演示的,大家有没有学会呀?写完的同学,你再用你智慧的大脑思考一下,如果按男女分,这样的空白表格应该怎么填呢? 师: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填对了,我看很多人的姿势都不对啦,请你跟我这样做!好同学们都坐的很直,很精神,哪位同学想给大家到前面展示你的结果呢? 师:他填的对不对呀?那我们应该说?XXX你真棒!

小结,师:同学们,我们用两种方法对他们进行了分类,一个是按年龄也就是大人和孩子,一个是按性别也就是男女,这就叫做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再观察这两个表格,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在每个空格里填的数字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结果不同,但是我们再看,虽然结果不同,但是每种分类标准下的结果加起来总数却是一样的。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30页练习七第4题。2、31页第5题

四、课堂总结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11

——《小数除法单元整理与复习》

《小数除法》这个单元,是小学阶段计算最复杂的一个单元,同时也是学生的加减乘除所有竖式计算的最后一个学习内容,是学生的竖式新知学习的完结篇。其难度和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单元教学前,以及单元复习前,我都仔细看了《教师用书》对本单元知识的解读: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教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研课时,针对本单元的重难点,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我们大致制定了单元复习思路:

1、先指导学生完成单元知识的整理,结合自身情况突出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2、教师收集本班学生易错题,结合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编复习题;

3、在前两个环节的铺垫下,完成单元复习课,并及时查漏补缺。

研课后,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我把复习的最重点放在了《一个数除以小数》和《循环小数》上,《一个数除以小数》是计算上的重点难点,《循环小数》在学习前对于学生是完全的新知,它对我们的数系进行了扩充,完善了小数数系系。

经过3节课的复习,多数学生熟练了小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明确了算理,但是部分学生对“不够除、要商0”还是不能完全熟练,时对时错,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本节《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的复习课,我先是继续回顾了小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重点突出了“商不变规律”在一个数除以小数中的运用,而后完成0.62÷0.6道题,竖式计算时,会出现“不够除、要商0”的情况,再次强调了这一易错点,但是教学过程中仍旧发现有10多位学生还是没有注意这一问题,易与“有余数,添0再除”混淆。这一问题需要老师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查漏补缺。

设计求0.62÷0.6的近似数这道题,既能巩固除法竖式计算,又能复习商的近似数,最后老师将求近似数的要求去掉,改用等于号,又过度到了循环小数的复习。但最后小组评课时,发现教师的设计意图内化在了练习中,没有能点明给学生,如果能在知识网络上,将这些知识的联系给学生梳理一遍,效果会好很多。

循环小数的复习时,由学生自己展示自己整理的知识点,并提醒同学们易错点,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了体现。但在定义的判断上,很多学生对定义细节没有完全理解,缺漏明显,值得教师及时去弥补,同时今后的概念性的教学时,需要老师更注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不仅仅是运用。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篇12

一、选择题

【2013云南八市】8.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20公里竞走比赛中.来自云南保山的选手陈定为中国队夺得一枚来之不易的金牌,为云南收获骄傲!陈定获得成功靠的是(A)

①强烈的民族自尊心②坚定的信念

③顽强拼搏的精神④坚强的意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13兰州】7.四川雅安地震中,一位受伤的小女孩微笑地说“我没事,我不哭,我很坚强”。小女孩的镇定和坚强感动了很多网友。网友表示,“你一笑便是整个沧海,美了这个人间。”小女孩的行为启示我们

A.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听天由命

C.磨砺意志,学会坚强

()

A.磨砺坚强的意志B.培养自信的品质

C.陶冶高尚的情操D.提高自立的能力

【2013聊城】6.“回到老家后,村里说啥的都有,反正都不理解。”“不管大家怎么说吧,我有想法了就要坚持下去。”可见()

A.意志坚强是重要的心理品质,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好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C.人生目标的转换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磨炼

D.挫折是把双刃剑

【2013聊城】16.聊城市初中学生闫森,因急性脑干出血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15岁。其父母强忍巨大悲痛,随后将他的两肾一肝和双眼角膜捐献出去,他的生命在5个人身上得到了延续。闫森的父母拿着儿子的照片,含泪说:“儿子虽然走了,但他救了5个病人,也等于他还活着,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闫森父母的做法向我们传递的正能量是

①关心关爱他人②宣泄情绪③敢于直面挫折,坚定坚强④无私奉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3济宁】4.“这个小朋友一直在微笑,她告诉我:‘叔叔,我没事,我不哭,我很坚强的。’余震一次接一次,因为有这个小妹妹,我觉得地震没什么可怕的。这一刻,我们都是雅安人!”这个小朋友感动我们的精神品质有

①在灾难面前只尊重自己的生命②学会了自立,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

己做③面对困难和灾害自我疏导,调节情绪,增强信心④意志坚强,笑

对挫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B.笑看人生,一切不可计较 D.只有微笑,才能克服困难 业需【2013安徽】 6.“滴水穿石”、“铁杵成针”、“金石可镂”„„这启示我们,成就番事要

A.①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③④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13.泉州市首届“美德少年”黄臻同学,以超常的毅力同病魔顽强抗争,坚持刻苦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黄臻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有()

①直面挫折②自傲自负③自立自强④坚强意志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3湖北武汉)1.“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在癌症晚期,他仍以超常的意志 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林俊德的事迹告诉我们

A.只要有超常的意志,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B.人生难免有挫折,历经大挫必有大成就

C.坚强的意志是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D.自信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拥有自信就能成功

二、非选择题

【2013威海】继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之后,总书记又在不同场合对“中国梦“进行过多次阐述。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总书记就共筑“中国梦”,对广大青年提出五点希望: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为学习实践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某校决定开展“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第26—28题。

26.系列活动之“成才路上寻梦者”手抄报比赛(10分)活动旨在引导同学明确人生目标,努力成长成才.在制定手抄报评价标准时,校学生会主席周小清提出,手抄报在内容上必须对以下几个问题做出回答。

根据自身认识,就周小清下面所提的几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1)任何人成长、成才、成功必须经受磨砺。学会担当,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为什么说人生成长、成才、成功离不开坚强意志?(3分)

(2)任何人成才离不开教育。受教育对个人的意义有哪些?(3分)对此,我们应持有怎样的基本观点?(1分)

(3)在探寻、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每个人必须具有合作意识。我们应怎样处理好合作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走好合作之路,享受成功的喜悦?(3分)

〖参考答案〗(1)坚强意志是坚定人生目标的保障,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坚强的意志。(3分)

(2)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1分)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1分)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1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1分)

(3)平等待人,豁达待人(或尊重、理解、宽容他人),诚信做人。(3分)

【2013福州】25.中国梦·健康成长篇 初中生小王动手能力特别强,喜欢摆弄一些小电器,还经常义务帮助同学修理,但是

由于学习成绩不太好,小王就一直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脑袋是木头做的”,不想继续上学了。小王的父母非常着急,劝他不要放弃学习.但他听不进去,父母偶尔批评两句,他就急得面 红耳赤,还摔门而去。

(1)小王一直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表现?这种心理表现有什么不良影响?(4分)

(2)针对材料中小王的一系列表现,请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向小王提出改进的建议。(每个方面各写一条。6分)

25.(10分)

(1)自卑。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不完美或无能为力,结果是强化了自卑感,使他远离成功。(2)如:

①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卑情结,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

②要勇敢地面对挫折,在挫折面前不气馁;

③要尊重和理解父母,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

④要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不能中途弃学;

⑤找出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提高学习成绩;

上一篇:西湖的美景作文600字下一篇:慈爱的近义词